生态学经典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经典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环境;生态设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常说和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更是为人类提供各种日常所需的主要手段和控制方法。在当前人们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在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条文中明确的将环境定位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更是对当前各个成分的总概括,其中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各种古代遗物和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城市乡村概念都输与环境体系中。在这些体系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当前城市体系和乡村体系,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因素和各种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总体。在环境概念中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各个概念和物质需求认识的不断加深,环境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心和重点逐步成为人们建设的前提基础,更是影响当前因素和自然保护的基础前提。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多次探究和研所,就当前社会环境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更是一项基本国策,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是将城市规划路线结合当前环境实际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篇2
【关键词】《黄帝内经》;生态学;阴阳五行
【作者简介】范永康,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云南曲靖655011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014-03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是一部融汇了医学、哲学、天文学、历算学、地理学、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著作,其实,它还是一部充满生态智慧的生态学著作。有学者指出:“在诸类文献中,作为一个奇异个案的是《黄帝内经》,它堪称中国生态文化的卓越‘范本’,由它‘酿造’的中医思想传统,不仅在思维逻辑上坚持用生态的眼光去理解人的肉体与欲望,而且在操作实践上始终坚持以生态的方略来拯救众生的身体与灵魂。”本文试图从生态整体观、养生和医疗的生态学方法、优化精神生态这三个方面来阐述《黄帝内经》的生态思想,旨在从生态学的视角重新发掘这部医学古籍的理论内涵。
一、生态整体观
生态哲学的本体论变革主要表现为,从牛顿一笛卡尔的机械论世界观走向强调生态整体性的有机论世界观。机械论世界观用分析性思维突出了心——物、人——自然、主体——客体的分离和对立:有机论世界观则用辩证性思维强化了人——社会——自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落实到医学层面。前者开创了“生物医学模式”,将人体当成机器。认为医生的任务是就事论事地修理机器,而忽视了疾病之外的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后者则推崇整体论的“中医模式”。中医的整体论不仅“把人类有机体看作一个生命系统,其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而且“还认识到这个系统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诊断病人并不局限于疾病本身,“而是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每一个病人总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及其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一社会一心理一环境的统一。
《黄帝内经》的有机论世界观或生态整体观是建立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说、天人相应等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古人认为,“气”乃天地万物之本源,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物都由气化生而来,由此奠定了天人相通、万物一体的本体论依据。而气又生成阴气和阳气,阴阳交感,相磨相荡,产生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结构,五行之气顺次变化,春夏秋冬四时依次运行,阴阳相推和四时更迭推动万物生、长、化、收、藏。所以说,整个世界就是以气为内在本质,以阴阳五行为外部形态的动态的统一系统。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五运”即“五行”,可见《内经》把阴阳五行看作天地自然的根本规律。阴阳对立转化。五行相生相克,人体内在小系统和天人相应的宇宙大系统无不受制于阴阳五行的变化消长,而成为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首先,人体小系统中存在着阴阳五行。《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人体经脉也可分为阴经或阳经,如十二经脉就分为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至于五行(木、火、土、金、水),则与五脏(肝、心、脾、肺、肾)、五体(筋、脉、皮、肉、骨)、五官(目、舌、口、鼻、耳)、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等人体的组织器官相匹配。其次,人体小系统与宇宙大系统的阴阳五行又是相匹配的。如人体的阴阳要顺应四时、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时辰的阴阳变化。人体的五行系统又与自然界的五行系统,如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方(东、南、中、西、北)、五气(风、热、湿、燥、寒),构成天人感应的统一体。总之,《内经》正是根据阴阳五行说,“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在内联系六腑、经脉、五体、五华、五窍、五志等,在外联系五方、五时、五味、五色、五畜、五音、五气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医学宇宙观。阴阳脏腑辩证成为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思维模式。
二、养生和医疗的生态学方法
所谓“生态学方法”,就是“用生态观点研究现实事物,观察现实世界;又称生态学思维,用生态观点思考问题”。而所谓“生态观点”,即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因素视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性观点。《黄帝内经》将阴阳五行说“贯穿在中医藏象、经络、诊断、治疗、药物等各个方面,用以阐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由《内经》所开创的中医学理论“在把人体看作是由若干予系统构成的母系统的同时,认为人体又是天地自然界这个更大的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整个人体都受天地自然的统摄。因此,研究人,既要研究其内部的结构,也要考察人体与自然界的系统联系,即生态关系。”所以说,《内经》在养生和治疗方面所运用的实际上就是生态学方法。
在养生方面,《内经》认为,养生的根本原则就是要保持人体生理过程与自然运动变化之间的协调,维护人体小系统与宇宙大系统之间的生态和谐,以实现形神统一、阴阳平衡、延年益寿之目的。《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人体与宇宙自然必然会存在天人感应的关系,人的生命活动应当顺应四时阴阳的运行节奏,“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阴阳四时乃是死生之本。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故而善于养生之人应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保持阴阳平衡,防患于未然,实现中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宗旨。
在医疗方面,首先,《内经》指出,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恢复阴阳平衡是医疗之根本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保持阴阳平衡乃健康之要旨,哪一方过强或过弱,都会导致疾病的产生:“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以,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善诊脉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望、闻、问、切,莫不以甄别阴阳为其首务。而恢复阴阳平衡则是《内经》治病的基本原则: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其次,《内经》又运用五行应四时和五行生克乘侮理论来预测疾病的产生、传变和转归,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五行对应着五方、四时,不同季节之中容易发生病变的部位各不相同,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肋;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由于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肝、心、脾、肺、肾五脏就会像木、火、土、金、水五行一样,产生病理上的有机关联: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肺胜肝,肝胜脾,脾胜肾,肾胜心,心胜肺。例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便是这样来推演疾病转化的:“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
三、优化精神生态
鲁枢元指出:“生态学研究应当意识到。人不仅仅是自然性的存在,不仅仅是社会性的存在,人同时还是精神性的存在。因而,在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外,还应当有‘精神生态’的存在”。“精神生态”要研究的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和平衡问题。熙熙壤壤,利来利往,在当今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各种欲望被全面激发出来。随之而来的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一个世纪性的问题。“利令智昏的人们像尘封的钟表,汲汲于功名富贵,奔波劳顿,也许他们的所得不多,但他们却不再拥有自我”。迪维诺用“精神污染”一词来概括当代人精神生态的恶劣状况:“由于文明化而带来的精神污染在现代社会中,精神污染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人们生活在越来越容易气愤和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环境之内。这些情况使人们好象成了被追捕的野兽;人们成了文明病的受害者。于是高血压患者出现了;而社会心理的紧张则导致了人们的不满,并引起了强盗行为、自杀和吸毒。”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类的贪欲、不仅破坏着自然生态。也在侵蚀其精神生态,进而摧毁其身体,减损其寿命。
篇3
[关键词]乔纳森·贝特;生态批评;绿色的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1-0077-06
[作者简介]方 丽(1965—),女,重庆人,文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生态批评及英美文学研究。(重庆 101331)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绿色的文化批评:英国生态批评研究”(12SKE11)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Green Romanticism and the Imagination of the Place: A Study of Jonathan Bate’s Ecocriticism
Author: Fang Li
Abstract: As a pioneer of British ecocriticism, Jonathan Bate reevaluates literary class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 He digs out a sense of place embodied in the romantic poems,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harmony between mind and nature. His research has offered an op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romantic poem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atement about Bate’s ecocritical theory. By investigating Bate’s ecocritical discourse about “romantic ecology” and “ecopoetics”,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explored. Comments on his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ecocriticism are included.
Key words: Jonathan Bate; ecocriticism; green romanticism
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和后殖民主义批评等之后,新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生态批评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英初露端倪,从90年代至今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当代西方乃至世界范围的文学批评活动的重要力量。生态批评的出现,为面临种种困惑和争议的当代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打开了新的思路,开拓了新的领域。在西方生态批评领域中,英美两国是这一新兴的文学批评模式中两支重要的力量,他们尝试以关注人类生存前景为出发点的生态批评为研究方法,重审经典文学作品,使文学研究走向了广阔的生态学视野。在英国生态批评领域,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人物是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乔纳森·贝特(Jonathan Bate)。贝特继承了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以来英国的文化批评传统,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文学批评中,将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为研究对象,重新审视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探讨浪漫主义诗人所具有的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意识,挖掘这种有机论的自然观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对生态批评在英国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也因此被誉为英国生态批评的先驱。
一、《浪漫主义的生态学》:英国生态批评的开山之作
从通行的观点来看,英国生态批评的出现略晚于美国。美国生态批评萌发于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流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而英国生态批评的出现,一般是以1991年贝特的专著《浪漫主义的生态学:华兹华斯与环境的传统》(Romanic Ecology: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的问世为标志的。其实,贝特并不是从生态视角研究浪漫主义作家的第一人。早在1974年,美国批评家克罗伯(Karl Kroeber)在其浪漫主义研究中就引入了生态学的概念。①贝特也不是第一个提出“浪漫主义的生态学”这一概念的。1977年,美国环境史学家沃斯特(Donald Worster)就在《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一书中提出了“浪漫主义的生态学”的概念,沃斯特所说的“浪漫主义的生态学”主要是指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生态思想,同时也提到了英国和德国浪漫派文学家的生态思想。②尽管如此,浪漫主义研究的绿色转向真正开始得到批评界的广泛关注还是在2001年贝特的《浪漫主义的生态学》一书出版以后。
在《浪漫主义的生态学》中,贝特从文学和文化的意义上最早把“浪漫主义”与“生态学”联系起来,并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浪漫主义文学进行了重新评估。在这部书里,贝特使用了“文学的生态批评”③这一术语,这一著作的问世,“标志着英国生态批评的开端”。④
《浪漫主义的生态学》被誉为英国生态批评的开山之作,它的出版引发了一股重新评价和解读浪漫主义诗歌的热潮,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态批评的兴起和发展,生态批评在英国逐渐升温。
如果说美国生态批评与爱默生、梭罗为代表的美国先验主义文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话,那么英国的生态批评则与浪漫主义研究传统是分不开的。英国的浪漫主义研究传统上至18世纪末,下至20世纪90年代。在这些研究中,既有作为政治-历史阅读的外在批评,也有作为审美-形式阅读的内在批评。20世纪以来,无论是新批评、结构主义,还是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英国浪漫主义,也得出了颇有洞见的结论。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对浪漫主义作品的解读。在对浪漫主义诗歌的重新解读中,以哈特曼和布鲁姆代表的解构主义学派认为,浪漫主义诗人“寻找的是想象、独立和眼前的快乐……一种超验的自然”。⑤因此,哈特曼认为,华兹华斯并不是一位自然诗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梅甘(Jerome J. McGann)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批评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以历史为代价,赋予想象以特权。它寻求超验而躲避现实,文化成为每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宏伟的幻想。”⑥哈特曼和麦克干等人对浪漫主义诗人的重新评价,颠覆了前人对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定论,他们以其敏锐的政治-历史意识揭示了浪漫主义作品所隐藏的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这无疑对我们全面理解浪漫主义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后,随着20世纪90年代生态批评这一股席卷全球的批评浪潮的兴起,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却受到了以贝特为代表的英国生态批评家的挑战。贝特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哈特曼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对浪漫主义的解读抛弃了自然,将我们带人先验的想象中;而20世纪80年代以麦克干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对浪漫主义的解读又抛弃了先验的想象,把我们带回到历史和社会中。21世纪60年代对浪漫主义的解读是理想主义的标准,赋予想象以特权;80年代对浪漫主义的解读则是后阿尔都塞式的标准。前者假定人类思想高于自然,后者则假定人类社会经济比自然经济更重要。在贝特看来,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与现实和未来对话的能力,华兹华斯的绿色阅读就是经典文学作品的典范。从一方面来看,华兹华斯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历史影响力,在其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浪漫主义传统就是尊重地球,质疑经济增长和物质生产的合法性,这正是当今生态学所倡导的观点;另一方面,华兹华斯的诗歌也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召力,因为浪漫主义预言了有可能在下一个十年出现的最紧迫的政治生态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稀薄,热带森林毁灭,酸雨,海洋污染等。贝特认为,是时候让华兹华斯恢复“自然诗人”这一称谓了。重新学习华兹华斯看待自然的方式,并不是真正能够对政府有关“绿色”问题的政策有任何影响,其重要的价值在于弘扬环境意识传统的历史。华兹华斯并不是开启这一传统的第一人,但是他对于这一传统有着重要的影响。贝特也指出:“如果说浪漫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话,它并不是如麦克干所说的是一种想象的理论,是一种理想主义者和象征的文本。它是一种生态系统的理论,一种实用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文本。”①
在《浪漫主义的生态学》一书的前言部分,贝特指出:“文学批评家的目的不仅是诠释,而且也要辩证地论述。批评家总是有选择地阅读文本、让文本为他们的目的服务。……虔诚的19世纪评论家评论华兹华斯时,使用的是宗教话语,自由的20世纪末的批评家们用女性主义话语论述浪漫主义,无论是那时的还是当今的评论,都是强调诗人作品中的某些东西,或没有的东西,以此来满足特定读者的特定的需求。而我希望我对华兹华斯的阅读属于另一类阅读:既是批评家的目的也是作者本人的目的。这样的阅读能够在读者与死去的作者之间建立起一种交流,这种交流会带来某种特殊的享受和对忍耐的感悟。”②因此,《浪漫主义的生态学》一书倡导这样一种观点:华兹华斯让读者懂得如何看待自然世界,如何生活在自然世界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或忍受生活。在浪漫主义诗学中,诗不仅存在于语言之中,更存在于自然之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手段,更是人与自然界交流的手段。浪漫主义的生态学敬畏着绿色的大地。因为它认识到,离开了绿色的事物,人类从肉体到心灵都无法生存。人类只能在大自然和感觉的语言里,找到最纯洁的思想的支撑,心灵的保姆、引导者和保护者,整个道德生命的灵魂。
贝特也关注华兹华斯诗歌中有关“地方的想象”的话题。在《浪漫主义生态学》“地方的命名”一章中,贝特探讨了华兹华斯诗歌中对地方的演绎。在贝特看来,熟悉、了解并珍视一个地方有三种方式:一是长期居住此地,二是对地方的命名,三是通过学习有关地方的知识。贝特提到的第二种方式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中作家对地方的命名而言的。贝特认为,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命名就是与地方同化。”我们感觉诗人就在诗里,诗人与一个具体的地方是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华兹华斯,命名是一种想象力的驰骋,也是与大地合一的象征。贝特指出,人对地方的记忆会堆积起来,不断被唤醒,华兹华斯“对地方的命名也是一个唤醒记忆的过程”。①
在《浪漫主义的生态学》一书中,贝特重新审视了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概述了由华兹华斯以来包括约翰·拉斯金、威廉·莫瑞斯和爱德华·托马斯等人形成的关注环境的传统,采用“生态学的批评”,将“浪漫主义”与“生态”的概念连在一起,探讨浪漫主义诗歌中反映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理念,重新将浪漫主义诗歌与自然联系起来,挖掘了浪漫主义诗歌中心灵与自然相互交融而产生的家园意识,打开了解读浪漫主义诗歌的另一种可能性,使我们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当代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新兴的英国生态批评起到了提示、倡导和促进的作用,此后涌现的重新解读浪漫主义诗歌的生态批评热潮,与贝特的开创性研究是分不开的。
二、《大地之歌》:“生态诗学”的构想
2000年贝特出版了第二部生态批评专著《大地之歌》,发展和完善了“浪漫主义的生态学”思想。在《大地之歌》中,贝特将文本范围扩大到英美两国的现当代作品,从简·奥斯汀(Jane Austin)到伊利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这些作品所具有的生态价值。
贝特提出了“生态诗学”(ecopoetic)的概念。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的哲学思想激发了贝特的灵感。eco-来源于希腊文oikos,意思是“家园”或者“栖居地”。贝特指出“栖居”意味着一种归宿感,一种从属于大地、被大自然所接纳、与大地共存的感觉。它的对立面就是失去家园。这种归宿感的产生有两个前提:一是“诗意地”生存,生存在审美愉悦当中,生存在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中;另一个前提就是非常值得地生存,而要做到“非常值得”得生存,就必须尊重大地,对所栖居的大地负责任。在贝特看来,“生态诗学”不应该是政治性的,更不应该是宣传性的,而是提倡“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把地球当作家园或栖居地,这样,才能让诗歌成为拯救地球之所。贝特相信,文学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使用,能够把我们和自然世界重新联系在一起。②
在《大地之歌》中,贝特探讨了浪漫主义诗人对地方的演绎与实践,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地方与浪漫派诗人的环境意识、对地方的感知和意识等方面联系起来,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他试图建构一种浪漫主义的“生态诗学”。贝特“生态诗学”的关注点是诗歌所具有的诗性力量,他认为生态诗学是为“他者”代言,尽管生态诗学在自然之外代表“自然”说话,但是生态诗学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诗歌中,寻求人类的权利是寻求自然权利的一部分。”在贝特看来,诗是人类想象和体验的创造物,它从历史和社会中退隐到自然,诗人在自然中享受简单的生活,体验自然审美的快乐。“田园的主题是诗歌的主题,也就是诗本身。”在田园主义的自由、单纯和热情的生活中,人与自身的情感直接地相互融合。诗歌溶解了人的精神和自然,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之间的界限。诗人基于情感的体验与自然交流互动,与自然同在,走向与自然合一的状态。这种与自然的溶合并不是从文明社会中隐退,逃避社会的责任。因为诗人不是批判,而是写诗,使诗歌成为人类在自然中的栖息之地。所有的诗歌都是为人类在自然中建立的栖居之地。如果人类不再因物质的享受而掠夺自然,让自然在人类的心灵中安居,地球就可以得到治愈。“人类栖居着,因为他们拯救大地。如果诗是栖居最本源的进入,那么诗就是我们拯救地球之所。”①
贝特的“生态诗学”让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浪漫主义诗人将自然环境与诗人心灵完美地融合起来,打破了笛卡尔式的心灵与物质、主体与客体、自然与文化等的二元对立,这是浪漫主义诗歌所体现出的最为重要的生态思想。拜伦的《黑暗》告诉我们,当生态系统被破坏,人际联系也会遭到相同的摧毁;济慈的《秋颂》和柯尔律治的《午夜霜》思考的则是我们与其他事物尤其是大地的联系,这种联系是脆弱的,但却是美丽的,而且对于生态整体性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三、绿色的浪漫主义
贝特的“浪漫主义的生态学”和“生态诗学”使浪漫主义研究的绿色转向得到英国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大量相关的研究和讨论。1997年举行的“文学与自然环境会议”,以及1998年的“文化与环境保护主义会议”都有从生态视角所进行的浪漫主义研究。2001年7月由“英国浪漫主义研究协会”在英国利物浦大学举行了以“长盛不衰(sustaining)的浪漫主义”为主题的会议,从生态视角对浪漫主义的重新解读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2006年6月,威尔士大学浪漫主义研究中心又举行了以“浪漫主义,环境,危机”为主题的会议,此次会议的所有议题都是探讨浪漫主义研究中的生态政治问题。
浪漫主义研究的绿色之风也刮到了大洋彼岸的北美学界。专注于浪漫主义研究的美国批评家卡尔·克罗伯(Karl Kroeber)于1994年出版了《生态学的文学批评: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心灵生态学》(Ecological Literary Criticism: Romantic Imagining and the Biology of Mind)。在此书中,克罗伯提出了“生态学的文学批评”的概念。像贝特一样,克罗伯主张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对浪漫主义诗歌进行重新评价。克罗伯指出,文学批评应该重新建立与社会其他领域特别是现代生态学的联系,生态学的文学批评关注自然过程和文化过程的相互联系。有关自然的诗歌表达了浪漫主义诗人最深厚的政治义务和责任。浪漫主义诗人认为:“艺术的实用功效不仅负有对社会的责任,还负有对自然的责任。浪漫主义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是人类最根本的能力,它能使我们与的环境发生互动。想象力在诗歌中得到实现,因此能为解决实际的社会和伦理困境做出贡献。浪漫主义批评家时刻牢记的是,人类是环境最重要的部分,这正是当今社会的人们所忽视的东西。在克罗伯看来,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是在文学上首次预见当代生态学概念的文学。”②
2000年9月,“北美浪漫主义研究会”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举行了以“浪漫主义和自然”为主题的会议。在同一年,麦克库西克(James Mckusick)出版了专著《绿色写作:浪漫主义与生态学》(Green Writing:Romanticism and Ecology),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以及美国自然文学家置于“浪漫主义的生态学”或“绿色写作”范畴之中来加以考察和研究。也在同一年,由史蒂夫(Rosendale Steven)编辑出版了论文集《文学研究的绿化:文学、理论与环境》 (The Greening of Literary Scholarship: Literature, Theory, and the Environment),其中也有“浪漫主义的生态学”研究成果。
如今,“浪漫主义的生态学”或“绿色的浪漫主义”已成为生态批评的一种研究思路和方法,它倡导一种文学生态思想,弘扬有机整体论的自然观,具有一种深切关怀自然的生态伦理精神。同时,许多批评家将贝特的研究视角从关注浪漫主义作家的自然思想扩展到关注城市生态以及从不同的视角审视浪漫主义时期的生态政治问题。
在近期发表的论文“英国浪漫主义研究中的生态学”中,加拿大学者哈钦斯(Kevin Hutchings)认为,华兹华斯提倡建立国家公园来保护湖区的自然景观,他的诗歌有时也表现出一种认可城市的微妙态度。哈钦斯指出,浪漫主义作家既批判城市空间,也承认城市自然的价值,他们其实也是创立或保护城市绿色空间的倡导者。哈钦斯预测,随着“浪漫主义的生态学”或“绿色的浪漫主义”研究的发展,与城市生态学相关的问题一定会在这一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①
“浪漫主义的生态学”研究的另一个最新发展是当代殖民主义生态学对浪漫主义时期相关议题的解读。比维尔(Alan Bewell)在《浪漫主义与殖民时期的疾病》一书中,采用了一种生态-唯物主义的视角,研究欧洲殖民主义的生物医学的语境。比维尔认为,“殖民化不单是一种军事行动,而完完全全是一种生物学的和生态学的事件。”②在浪漫主义时期,有关殖民主义的讨论中,疾病的意象,远非仅仅是指“有关种族文化焦虑的隐喻的投射,通常是指显而易见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现实”。③比维尔指出,事实上,殖民主义是由改进思想和文化来建立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在健康的旗帜下,殖民主义也志在改善殖民的生态环境,以及居住在此环境中的人们(包括外来的和本地的)。”④
四、结语
在《大地之歌》中,贝特有一段被广为引用的话语:“公元第三个千年刚刚开始,大自然已经显示出种种危机,……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限制了来自太阳的热量的散发,从而导致了全球变暖。冰川和冻土不断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降雨模式在改变,风暴日益凶猛。海洋遭受过渡浦捞,沙漠化程度在加剧,森林覆盖率正急剧减少,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这个星球上的物种在加速灭绝。我们生存在一个无法逃避有毒废弃物、酸雨和各种有害化学物质的世界。……我们不得不一再地叩问:我们究竟从那里开始走错了路?”⑤
篇4
关键词:教育生态理论;《教育生态理论研究》;教育著作;序言
Abstract: it iseducational ecological theory the preface to the book.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ecological theory background and I know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at educational ecological theory research a book roughly content and achievements. and sincerely thank the support of leaders of all levels and mentor of the guidelines.
Key words: education ecology; ecological theor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works; preface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着自然、社会与教育生态危机的凸现,生态学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渐彰显。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过生态问题,这是人类付出沉重代价后的明智选择。可以说,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方兴未艾的生态范式将是开拓视野看教育的新范式,或许它的思维模式本身更切近于教育的形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交织,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教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资深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劳伦斯•A•克雷明敏锐地觉察到,当时社会发生的种种变化,不能把教育失败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学校,必须看到学校以外的种种教育现象,对教育问题应当有新的思考。在新史学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克雷明尝试将生态学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着重考察各种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理论,并将其运用于美国教育史研究,开辟了教育史研究的新时代。他把教育界定为“审慎的、系统的和通过不断努力去唤起知识、态度、价值、技能和情感的过程。”指出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相互作用论”,即各种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与整个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考察教育问题时,就必须坚持生态学思考方式,即全面地、有联系地、公开地思考。
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就笔者所知,迟至2007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首次对多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回溯,从理论体系的视角提出了“教育生态理论”的概念:教育生态理论源自自然生态,融合生态学的精髓,立足于“生命观”,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旨在探索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存在和持续发展的方法体系。因此,教育生态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2008年5月,“教育生态理论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与会者提出,将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来,它首先可以作为一种指导我们认识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论。它强调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看到系统内部各种因素、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调一种动态平衡的观点,强调内部各种因素的协调,它是用一种方法论来认识教育问题。因此,对于解决教育现实中的现实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边界、有范围、有层次的系统,任何一个被研究的系统都可以和周围环境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成为较高一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且,它本身又可以由许多子系统或亚系统构成。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不仅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且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也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不断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简而言之,生态系统的原理也就是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因此,教育生态研究的分析视角是教育生态学本身具有的一些基本范畴和规范构成的认识、整理和规范各种教育现象的特定的模式。教育问题的生态学研究的分析视角可以是主体与环境、遗传与变异、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
人们虽然在理性上认为理论引导实践,但事实上理论却往往是滞后于实践。行与知是一个不断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站在理论知识的节点上,瞻前与顾后得出的结论自然大相径庭。生态教育理论(确切地说是教育生态理论)也是如此。实际上全国各地有关教育生态的具体实践从未停止过,单个层面或局部领域的学术探究不断深入。譬如从2003年开始,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部分老师就开始以生态学的视角,以教育生态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运用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直面教育热点问题,对学生素质、教师道德、校长素养等教育内部生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对教育公平、农村义务教育、教育乱收费等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学理性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同时还从细节入手,对课堂模式、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探讨。这些牵涉教育生态的系列课题相继通过验收,先后获得南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教育调研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二等奖(1项)、后续的两个科研项目也在去年相继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鉴定,均居“国内领先水平”。本人有幸作为上述教科研项目的主持人或核心成员,全程参与了系列调研,并将成果作为南阳市、焦作市等教师培训的课程资源予以推广,“生成的课堂”或“六生课堂”作为教育通识理论和课堂教学专业技能编入相关大学教材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特别感谢景文栓、贾建民、刘舜民、宋祖建、沈建国、金瑛、郑云霞等各位领导对上述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倾心付出。教育生态是多维交叉、立体呈现的,教育资源作为教育生态的重要客体也具有历时共生的特征,构建先进的教育文化是各路精英共同协作的结果。对于有关专家和学者虽未谋面但心仪已久,他们的专业学识和理论水平时常让我辈深感自身的局限和学识的浮泛。所幸文化在于传播,乃于仓促之中借他人之花礼呈教育同道,如能与大家有些许参考价值和导引作用,我们将深感荣幸。同时,我们在此郑重感谢叶澜教授、杨东平教授、冯天瑜教授、俞文森教授、有宝华教授、吴林富教授、赵绍军教授等人,是他们在理论上的建树拨去了我们在探索道路上的迷雾,使我们在对教育生态的研究中,找到了指路的明灯。如今生有幸谋面,定以此书敬献,以表谢意。
生态环境是指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人类生态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又称物理环境,即一般生态学所称的生物圈,它包括高山、丘陵、平原、湖泊、海洋等各种自然地理空间,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系统与循环。自然环境对教育生态系统以及教育生态系统中不断发展着的人也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环境也称结构环境,是人类所特有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本身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层次性的复杂整体,社会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毋庸置疑,研究教育生态的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一是以整体论与系统观对教育生态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联系的思想,就能发现和解决教育在宏观与微观的失误;二是以教育生态系统和教育生态平衡的视角,来考察教育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就能主动地调控教育外部和内部的生态平衡,从而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运用教育生态的原理和规律,就能够深入洞察教育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出教育的多维效益;四是以教育生态学为指导,规划布置学校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促使受教育者内心环境的构建与和谐协调发展;五是将生态意识整合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促使课堂与社会以及课堂内部的关系转变。
我国的教育生态现状不容乐观,从某些方面来看甚至可以说非常脆弱。为了进一步改善教育生态环境,保证教育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必须直面现实问题,增加教育投资,关注教育公平,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育体制,重视课堂效益――这是一个大课题的宏观表述。具体而言,每一个子题都需要进行专门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而理清思路,对症下药。
从专业理论而言,教育生态研究应在概念体系、理论架构、本土实践等方面做科学深入的研究,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生态理论体系。然而,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可以从三个角度和层次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系统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通俗地说,教育生态由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态主体两部分构成,外部生态环境又包括社会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家庭生态环境和学校生态环境,它们各有优劣、顺逆、贫富、好坏之分,学生、教师和教育领导既各为教育的生态主体,又互为彼此的学校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
教育生态的理论研究的确应当如此,但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母题下的子课题头绪繁复且多维交叉,时空节点错综复杂,生态因素相互制衡且彼此联动……有限的文字表述显然浮泛乏力,所幸教育从来倚重有目的的实践过程,任何力图外化为空洞的理论、停滞于纸上谈兵或坐而论道的表面文章,实在与教育的本真和生态的真谛相悖。以教育叙事的方式总结失真的教育实践达到“立此存照”的参考价值,或以学理探究的方法直面变形的教育生态,期以“正本清源”的借鉴作用,显然要比程序化地死板教条和机械性地套用经典有益得多。近几年,教育理论“乱花渐欲迷人眼”,需要有披沙拣金和去伪存真的识见;教育经典“东风夜放花千树”,更需有避免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的智慧。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教育生态,各有区域性的小气候,强行移植和生硬嫁接,只能导致“南橘北枳”的结果。生态的多样性、歧异性和适宜性、关联性,都喻示着教育生态的特殊性和鲜活性。因此,立足于局部,改善原生态;着眼于宏观,创造良好的环境;致力于细节,发挥个体的潜能――可能是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教育生态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改善教育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研究的重要使命。教师、学校、课堂、社会都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生态的有机构成部分。缘此,我们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探究这些基本的因素,作为教育生态研究的纲目。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主体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生物有机体的存活需要不断地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一方面环境向生物有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使生物有机体不断受到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生物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影响和改造环境。生物与环境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得生物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人类作为生物主体的一种,也被包罗在内。
人类对生态学的重视,生态学对人类生活的渗透,以及生态学向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教育生态学这一分支学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各种制约和影响。任何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环境,通过一定的社会成员采用一定方式才正式来实施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密切相关。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生态环境。
吴林富在《教育生态管理》一书中,在援引有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教育生态环境(Educational Eco-environment)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在这方面大致可以从三种角度和三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教育生态系统就是这样一个与环境组成的多维的复合网络系统。在系统中,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促进教育的生态演替(Ecological succession),使教育的层次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们难以从单一的社会因素来考虑教育。教育的客观环境往往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渗透,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相互融通的复合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Compress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研究生态环境与教育的相互关系,是教育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本书的主导思想是:立足教育生态理论,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能动学习的主体,以课堂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把课堂看作师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历程,重视生成的课程资源,提高教育的效益,这是教育生态的文化动力;学校、社会是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重视政策资源的调控和优化,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尊师重教、科教兴国”的社会风尚,构建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中国,以教育文明领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5
生态理论的兴起发展一方面是由于无论东西方,一直有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现实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人们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态文化发轫于西方,传入我国后,飞速发展。西方生态批评跨越学科界限,对自己的文化中的反自然因素进行痛苦、彻底的反思与清理,涤除自己文化中的反生态因素,同时也从跨学科的角度阐发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1]102-105本文从中外文学传统出发,结合当今现实,理清生态理论的发展轮廓,以鉴当下。
一、中国文学传统中的生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的“和而不同”“民胞物与”、玄学的“自然之性”“怡志养神”、禅宗的“安身立命”和“禅中镜”,心学的“造化良知”和“百姓日用”等,都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这种生态因子,在道家尤为明显。“道法自然”的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理论;“道为天下母”的宇宙万物诞育根源理论、“万物齐一”的人与自然万物平等关系理论;“不形相禅始卒若环”的“天倪”论生物环链思想;“至德之世”所包含的“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之古典生态社会理想等。卡普拉(Capra)以为,当代生态学是道家有机统一整体观的西方版本,[2]218一语道出了道家生态思想的高度。《道德经》强调“万物平等”,世间的万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体现生态学最主要的平等原则,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太上感应篇》指出,“野外一切飞禽走兽、鱼鳖虾蟹,不与人争饮,不与人争食,并不与人争居。随天地之造化而生,按四时之气化而活,皆有性命存焉。如无故张弓射之,捕网取之,是于无罪处寻罪,无孽处造孽,将来定有奇祸也。戒之,戒之。”现在的人很难想象,在遥远的古代,中华民族先祖就领悟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生态恶化的今天,重新细读如此经典,不仅能从中汲取诸多的养分,更能对当今的生态理论建设有诸多的帮助。
在很多理论发展的时候,最好能溯源到源头,如当初海德格尔在研究言语的遮蔽情况一样。眼下的生态问题,都是因为人自封为“万物之主”所造成的。例如,在本源性问题上,道家的坚持“道”化生人,并认为“道”是世界本原,“道”生万物。《道德经》(25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太平经》继承并发展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认为“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将“元气”视为万物本源。尽管道教也说过“一切万物,人最为贵”,但《元气论》也提过:“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人是因“道”而生,禀天地之气。这说明人也只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德经》(25章)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天地虽大,人类相对于其他的生物,即使显得更加“高级”一些,但是在道、天、地之间,人也仅仅是域中之一,并没有所谓的高人一等。人只是万物中极为平凡的一种,上天并没有“任命”其统治其他的物种,不存在所谓的“万物的主宰”,因此任何的剥夺杀掠都是不合自然之法的。
如此真知灼见在道家经典中可谓沧海一粟。也正因如此,道家的文化内蕴深深地吸引了中外的生态学者。环境哲学家西尔万(RichardSylvan)和贝内特(DavidBennett)在深入研究比较道家思想后说:“道家思想是一种生态学的取向,其中蕴涵着深层的生态意识,它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道家思想的丰富性和其哲学论题是深层生态学未曾涉及的,因此在思想高度上道家将深层生态学远远抛在后面”。[3]196奈斯则说:“我所说的‘大我’就是中国人所说的‘道’”,并认为“道家的生活方式是基于对一切存在物的同情、尊重和热爱,这种同情是源于自爱,但是自我是大我的一部分,因此,自爱不是自私的自恋。”[4]111如此美誉多矣,充分说明了道家生态思想的博大,并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和重视。中国历代文艺作品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比如杜甫诗作中反复表现出的“暴殄天物圣所哀”“应共尔为群”等思想,还有历代大量的山水画作及数不胜数的山水诗作都是中国文学传统中丰富的生态思想的鲜明例证。
二、西方传统文学中的生态思想
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具有标志性意义。“如果不听我而听从这个逻各斯,就会一致说万物是一,这就是智慧。”[5]38在这里,他旗帜鲜明地指出,逻各斯(即自然规律)支配着万物,人要依其行事。犬儒学派主张人应身体力行、自力更生地生活,应回归自然,拒绝文明对自然的玷污。这一点,对华兹华斯、梭罗等人影响甚大。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人物达•芬奇讽刺性地说道:“人类真不愧为百兽之王,因为他的残暴超过一切野兽。我们是靠其他动物的死亡而生存的,我们真是万物的坟场。”[6]6517世纪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时代。洛克在继承毕达哥拉斯等人理念的前提下,结合当时的现实,痛心写下:“折磨并粗暴地对待那些落入他们手中的小鸟、蝴蝶或其他这类可怜的动物……将逐渐地使他们的心甚至在对人时也变得狠起来。”[7]20他进一步指出,如此情况若不制止,必将影响人类的心性。
在18世纪,诸多生态思想都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萌芽。如蒲柏的《人论》,詹恩斯的《对自然和邪恶起源的自由追问》,沙夫茨伯里的《人的特征、风习、见解和时代》,吉尔伯特•怀特的《塞尔伯恩自然史》等著作。生态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理念,如“生命网”“自然宗教”“自然道德”等。“生态学”第一次在19世纪由恩斯特•赫克尔首次提及,并提出了一系列进步观点。马歇尔就对赫克尔的贡献大为赞叹:“赫克尔把宇宙看做一个统一而平衡的有机体,坚持人和动物有同样的自然地位……他还坚持自然是正义之源,给人类生活以智慧且安全的指引。他因此成为现代生态学家的先驱。”[8]33419世纪必须不能忘记达尔文,他发现了物种彼此的亲密关系,让世人开始真正地深入自然,明了自然奥妙。虽说仅是一斑,但足以窥豹。利奥波德认为,达尔文的成果让“我们知道了所有先前各代人所不知道的东西:人们仅仅是在进化长途旅行中的其他生物的同路者。时至今天,这种新的知识应该使我们具有一种与同行的生物有亲近关系的观念,一种生存和允许生存的欲望,以及一种对生物界的复杂事物的广泛性和持续性感到惊奇的感觉。”[9]103-104不仅是达尔文,即使被称为西方传统哲学的“掘墓人”尼采也认为,人“根本不是万物之冠:每种生物都与他并列在同等完美的阶段上”。[10]90恩格斯也曾说:“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11]305“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世界。”[12]154人类若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就必须遵循自然的必然性。19世纪的生态思想可谓多矣,但是也需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如在马恩那里,就有些过度强调人对自然的过度改造。总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近代的生态理论
篇6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
H319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
教育生态学概念首先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g))于1976年提出,倡导将教育放置于周围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中,研究其同各种生态因子(限制因子、非限制因子)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与机理。以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多元化的体系,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
兼目的性的教育生态系统,其生态功能有内外之分。内在表现为育才,外在表现具有社会性,即:培养个人对文化的认知、完成社会化、形成健康的价值观等。教育的生态平衡是教育生态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把握平衡规律,从根本上认清其存在问题的实质,以达到教育生态的平衡发展。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及要求概述
公共英语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须适应时代需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用英语尤其是听说能力为重,从而实现语言首要的沟通功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兼以提高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挖掘自身的兴趣和无需提醒的自觉的能力(学习力),以适应未来踏入职场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自身的考验。
时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国际化的增强,所有良好的沟通、信息的传递以语言的交流为先,这为公共英语提出了时代背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和应用技能,将这门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有效地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是教学的目标。因此,各院校应本着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职业需求和发展,而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达到学以致用,突出技能训练的目的。
三、教育生态学下教学目标及要求涉及层面
为什么花大量时间学习英语?语言的功能是什么?有种论调在相当多的人群存在,即认为是学习一大堆单词和语法规则,单词越长、语法规则掌握越多越有成就感。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语言是用来交换思想,进行交流的。因此,学习一门语言的方法就是要尽可能多地操练说出它来。说,反复操练是非常必要的,你越多地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它们就变得越自然。这种理念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中得以很好的体现,即强调以听说为基石,在职场环境下培养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
教学要求中针对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的不同要求分较高、一般、基础三个大层面,就听、说、读、写、译五个角度加以说明。强调学生无论在单词、词组还是语法方面都应掌握并能将其运用于口头、职场交际。对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简单对话达到基本听懂,并能有效交流的水平。具有对一般题材和与职业相关的英文资料基本读懂且理解正确的阅读能力。写作方面,要求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及简短应用文。具有正确理解一般性题材文字与业务材料、以恰当格式译成汉语且译文达意的翻译能力。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失调,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较目标及要求尚有差距。目标所强调的交际能力为当前学生最薄弱的方面。
四、教育生态学下教学目标及要求与现实的差距
1.生态客体
(1) 社会环境即教育模式的问题
高职公共英语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当前,院校专业课设置日趋成熟,而公共英语课程的安排在实用、针对性方面则存较大差距。以精读课本为主,重阅读书面英语,轻语言的实际应用技能,尤其是听说技能。将大量课时用于纯知识的讲授,学生的能动性得不到很好发挥,课堂气氛整体较沉闷。将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忽略语言学习是持续的过程,其最主要的功能是沟通、交流,即听说能力。而现有的英语考试几乎不涉及说的环节,听力占考试的比例也偏低。长此以往,造成学生既搞不懂本专业的英文资料,哑巴英语的尴尬更令其无法用英语在未来职场环境中有效沟通。
(2) 规范环境即教学内容的问题
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是教学目标,而英语教材内容人文性文章比重较大,内容偏陈旧;与实际接轨的内容涵盖不足,忽略了学生作为年轻人追新求异的特点,对新奇事物的渴望。重单方面的知识教授,课文冗长,课后练习偏多,一定程度误导了学生依赖教材、依赖老师的导向。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课堂参与性不强,兴趣不高。精读教材与听说教材分立,之间缺乏连贯性。听说课程课时偏少,学生大量时间用于阅读,说的技能得不到锻炼,听的能力与教学目标相距尚远。英语的应用性难以体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结束,学英语的过程亦告结束。
(3) 学校环境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很多课堂呈现的还是黑板、教材、教师和学生的原始状态。落后的教学设施难以满足当前办出特色教学的要求,教师可利用教学资源匮乏,制约了教学质量及水平的提高。
高职院校中,对学生课程的考评一般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而以书面能力为主的考试,其自身存在一定缺陷,即注重英语的读写能力,忽视语言作为沟通、交流方式最主要的应用技能,即听说技能得不到充分体现。这种评价方式一定程度地误导了学生对英语课程学习的理解,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做题、概念分析,为了考试,与教学目标及要求产生极大差距。
2. 生态主体
(1) 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伴随扩招的进行,学生人数激增,大班授课令本就任务繁重的公共英语教师更超负荷工作。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R,融精读、听力、文化意识等全方面、多角度授课内容兼顾,几个教材备课于一身,除授课外科研课题任务的要求,使教师难有机会与精力接受进修、培训。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以巩固知识而非学习创造性新知识为主,忽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不能将其独立思考有机地融入课堂,从而制约其综合能力的提高。
(2) 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的美丽来自于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学习的道路是漫长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唯有心怀兴趣,才能享受过程,学会耐心地等待成果的到来。而宽泛的入学门槛,令高职院校学生入学英语基础普遍偏低,长期中学英语教学重书面阅读、语法概念分析,轻听说能力培养的不良习惯根深蒂固,以考试为杠杆的教学模式的导向,都极大程度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造成障碍。
五、如何达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教育生态平衡
1.生态客体
(1)社会环境的改变即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
教学中改变以精读为主,重阅读书面英语,轻语言的实际应用技能的模式。增加听说技能的培养。以学生未来就业为导向,遵循实用、够用原则,设立系统的情景口语内容。笔者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融入情景口语内容。从基本沟通、出行、就餐、购物、态度观点、心情、校园情境、爱情、在图书馆、聊天、工作情境、出游、医疗、享受公共服务等相关情境使学生练习生活场景口语。通过日常生动的对话发挥语言实际应用,即说、沟通的功能,让学生感到英语的学习内容贴近生活,亲切、实用。
(2)规范环境的改变即调整教学内容
选用专业性、实用性强的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良好导向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增加多种生动、有趣的环节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改变旧有的教师单纯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状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充分利用英语作为语言类课程包涵的多角度知识面,推荐学生接触优秀的英语影视剧,从而全方位感受影视这门综合性艺术的魅力。针对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层群体喜爱接触新事物的特点,鼓励其多收听英语电台广播,欣赏英文歌曲。提高听说环节的比重,采取情景对话的方式鼓励学生从简单的句子入手,循序渐进张开嘴练习,以增强其说英语的信心,达到作为生态因子的教师与学生有效地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哑巴英语的尴尬状况。根据教学课时量分阶段由短到长、由浅入深,系统地扩充英语名家名篇赏析环节。让学生于字里行间体味经典,体味经过岁月磨砺而沉淀下来、经过时间检验而留存下来的作品的魅力。从点滴做起,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流连经典、陶醉经典,提高其人文素养。
(3)改善学校环境
高职院校需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一个相对较封闭的小生态环境。先进精良的语音设备,良好的教室环境,无疑会为学习英语创造高质量的外部硬件条件,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教学本身是个教书育人的过程,剔除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重书面、轻应用,尤其是轻听说能力的考核模式。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学生体系,既注重教学结果,又注重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体系中实际应用能力占相当比重的杠杆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重视听说即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
2.生态主体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将班级规模调控在课堂生态环境与生态因子适度的范围,减小扩招引起的班级人数过多造成对教育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学历层次,将课时量和教学任务调控在适宜的范围。增加教师的培训、进修机会,开拓其专业领域视野和知识面,提升其教学素养与科研能力。
(2)调整、改善学生群体的学习状态
当前科技的发展惠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需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状态分层教学,使其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最大程度地提升英语水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取开放性的生态系统,拓展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途径,学以致用。增加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锻炼机会,提高其听说技能,为将来迈入职场储备充分的英语知识能量。
六、结论
遵循教育生态学倡导的人与环境和谐、平衡状态的理念,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改善学校环境等生态客体因素。解决教育生态体系生态主体因素面临的诸多问题,变生态失衡的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以其达到教育的生态平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力,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4]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00年)[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生态学 干旱区 实践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剧,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生态学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全国各大高等院校陆续增设了生态学专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作为验证和发展学科理论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然而,许多国内高校长期以来并没有重视生态学的实践教学,存在着没有开设实验和实习课程,或者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这与目前生态学蓬勃发展的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极不协调。
中国西部干旱区具有世界上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及生态景观,与我国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全球干旱区类型中也显具特色,是进行生态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随着我国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战略的实施和该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特点,使得该区域迫切需要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队伍。因此干旱区的生态学教学亟需建立一套体现干旱区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结合干旱区生态学实践教学特点,从实际出发,对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明确教学建设思路,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是提高生态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针对实践教学的众多内容,明确教学建设思路是首要任务。生态学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应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出发,摒弃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错误观念,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科学研究,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实践平台,构建由实验、实习等组成的多种实践环节,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要,结合课程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通过以上环节,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理清思路后,需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实验课程的开设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的科学素养。在教学计划中,可根据不同专业需要,独立设置实验课或在理论课中增加实验课时。例如可以通过每周“3+1”课时中的“1”环节,与理论课程“3”环节同步开展。当然“1”课时并非限于一个课时,一般集中在单周或双周的两个课时完成,计划中应适当保留实验课时的自由度,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完成实验。“3+1”模式在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生态学专业教学中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院实验课程中的8个必修实验包括了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教学内容,还有8个选修的创新性实验,供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实习是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让学生直接感受、认知、验证课堂上传授的理论知识。配合室内实验教学,选择校外实习基地,分别在学生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暑期实习期间安排有《生态学观测与取样实习》、《生态学野外调查实习》、《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等实习课程,循序渐进。上述实践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已在干旱区的生态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科研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是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生态学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反映生态学重要的理论基础、独特的研究方法,也要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以及干旱区的特色。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需要不断丰富和更新。例如实验课程内容要考虑涉及普通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各层次和难度,除了传统的生态学实验,还需增加应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和成果解决实际生态问题的实验;实习课程的内容更应结合干旱区特色,注重实习内容的灵活性、动手性和应用性。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强化实践教材建设。
目前,国内出版的《基础生态学实验指导》(娄安如)、《生态学实验教程》(刘林德、付荣恕)、《生态学实验与实习》(杨持编)、《生态学实验原理和方法》(付必谦)等实习和实验教材具有原理与方法并重、传统调查方法与现代定量分析技术相结合以及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而得到了好评。然而生态学区域性强的特点使得在应用上述教材的同时均存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本人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参考专家学者们的实验实习方法,应用自编教材《干旱区生态学实验与实习指导》。该教材除借鉴生态学经典实践内容外,增加了例如“干旱条件下植物叶片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利用等位酶标记研究荒漠植物建群种的遗传多样性”、“新老绿洲农作物光合速率比较”,充分体现了干旱区的地域特色,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创新和科研意识。
三、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的生态学实践教学是以教师灌输方式为主导,学生机械地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或实习内容。其结果使得学生缺乏对整个实验的认识和思考,印象不深,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因此改进实验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现行的教学方法要积极采用启发式、研究式,注意演绎、归纳式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活跃学生思维,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可在实验或实习的教学过程做出以下尝试:对于验证性实验或实习,教师可对每个小组设定略有区别的实践内容,后由各小组相互比较结果,撰写报告的重点在于结果与讨论部分;对于创新性实践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布置实验或实习任务,讲明原理、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自己根据要求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与教师互动交流后实施。例如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质测定与比较”的实验中,由教师介绍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由学生自主选定所要研究的两类生态系统类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实验。在此过程中,由于各小组实习期间在周边地区采集的土样不同,每个实验小组可能有不同的实验内容,如有的以荒漠和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有的则以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这样一次实验可以完成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各小组还可将结果项目比较,不但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辨分析能力。
四、改善和提高教学条件,实现设备综合利用
教学条件是保质保量完成实践内容的基础,因此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受投入不足或重视不够等因素的影响,生态学实验仪器和设备相对缺乏。部分学校不是根据教学大纲设置实验或实习项目,只能根据其现有条件开设项目,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加大投入和综合利用其他专业的相关仪器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唯一途径。
就实验仪器来说,要综合考虑到野外监测和采样仪器、室内常规分析仪器和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仪器三类,保证学生开展各类型的实验;对于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根据区域特色,考虑各类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干旱区的实习基地不仅要涉及荒漠类型还要包括湿地、山地等其他的典型类型。例如,本人所在院校就兼顾了干旱区各类典型区域,确立了沿阜康山地―绿洲―荒漠的实习路线,并新建了2个教学实习基地――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天山站生态学专业教学科研实习基地、艾比湖湿地生态学专业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野外实际工作能力。当然,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和教学资源的整合,需要在学校层面进行协调或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生态学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生态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在干旱区更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索的过程。通过进一步明确教学建设理念、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和提高教学条件等方面的改革和举措,实践表明,学生对生态学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参与实践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不仅在实践技能、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在创新思想、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培养,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小梅,刘高峰,李中文.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13(1): 14-15
篇8
关键词 教育学 硕士 培养方案 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4.025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five domestic universities education theory graduate training schem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 and training links, and focuses on the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thus further analyze the curriculum of origin and value, explore the educational scienc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subject.
Key words education;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comparison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项社会活动,而教育学原理主要专注于研究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它是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规格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具体实施措施,是高校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它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思路、模式、方向,指导着整个人才培养过程。①本研究从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培养方案入手,比较不同高校的培养环节,分析其差异及共通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形成原因及设置价值。
1 研究对象选取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规格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具体实施措施, 是高校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它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思路、模式、方向,指导着整个人才培养过程。②本文选取我国不同区域五所大高校教育学原理专业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案例来进行比较研究,这五所高校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与云南大学。
2 五所高校培养方案比较分析
2.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③在此比较分析五所高校的培养方案,虽然细节表述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目标都是要求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熟悉国内外教育科学理论发展改革的最新成果,能熟练运用英语参与国际交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教育学人才。
2.2 培养方向
五所高校均着重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学习,但由于教学思路、教育环境、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差异,培养方向所涉及内容各具不同:如表1。
2.3 综合培养环节
五所高校的培养环节,其语言表达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其宏观培养过程是高度一致的。五所高校在培养环节中均采用学分制的培养方式,基本学制均为三年。
培养进程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制定培养方案,完成课堂课程的学习,总体来说研一至研二上学期为课堂课程的学习时间,研二下学期至研三为论文筹划与撰写时期,该阶段将对学生选题进行开题指导审核,要求学生做好开题前期的文献准备工作。第二个阶段是对学生前期学习状况进行中期考核,用考核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况。在两个阶段的培养过程中,五所高校均注重学生学生学术与实践活动的参与,要求学生自主学文献并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与研究课题。
2.4 课程设置
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得益于学校教育,课程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因此五所高校的教育学原理硕士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分析比较五所高校的具体课程设置,其中开设课程大致可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补修课。
2.4.1 学位公共课
学位公共课在不同高校又可被称作公共必修课,参照五所大学的培养方案,其公共学位课细节上略有不同,但均开设有思想政治课程与英语课程,其中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以及硕士生综合英语,这表现出各高校对学生思想觉悟水平培养要求的高度一致,并体现出对研究生国际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视。值得提出的是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学位课中还增设了科技英语的学习(附:上海师范大学在选修课中设置了英语口语与专业外语课程),但是其余三所高校并未再加强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科技英语这门课程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近现代以来,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当今世界科技文化的交流已趋于常态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对我们教育学的课程设置提出新的要求――培养能参与国际交流的全面人才。
2.4.2 学位基础课
学位基础课又称为专业基础课、平台课,一般开设三门到五门课程,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参照五所大学的培养方案的学位基础课程设置,五所高校均开设有教育原理和教育研究方法两门课程。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其他学位基础课的设置各有差异,但大多偏重教育发展历程中经典思想的学习,均为比较正统的教育学基础课。其中,较为有特色的有云南大学的教育管理学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属于学科综合型的课程,其中学习教育学涉及思想的理论知识,又融汇了管理学科的知识,这有助与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教育理论人才。
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与促进教育事业各方面的发展,这对我们当今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新时代的人才不应该仅仅只专注一个领域的学习与研究,他们同样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以及其他学科与教育学原理的交融。同样,我们教育学原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同样应该不断引入源头活水,不断在社会的发展中吸收新内容,创新教育学原理的人才培养课程。
2.4.3 专业学位课
专业学位课又称为专业主干课,参照五所大学的培养方案的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一般根据高校培养方案开设三门至五门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知识。
在其课程设置中,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教育的改革等社会热点问题被四所高校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并设置了相关课程。德育课程在五所高校都受到了重视(东北师范大学将其设置在选修课程中)。其中湖南农业大学开设有教育学研究进展与教育学研究生讨论班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对于促进学术交流与提升学生科研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东北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设置了教育社会学,这门学科涉及教育学与社会学两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的发展与其他的领域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当今的教育的问题涉及管理、经济、学科发展、社会、家庭、民族以及教育生态等各个方面,有许多高校的特色课程都是以这种跨学科的课程模式设置的,比如云南大学的民族教育专题,将少数民族问题与教育学问题有机结合讨论;教育心理学专题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教育测量与评估专题研究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方法在教育学上的应用。
2.4.4 选修课
选修课又称为发展方向课,参照五所大学的培养方案,一般有六门至十多门供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予以选择学习,一般要求修满四门。为方便观察比较,我们将五所高校的选修课划分为如下的五个模块:
(1)理论教育课程方面,五所高校的课程设置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各自的特色,这种差异源于各高校学科依托基础、培养方向与所处地理人文环境的不同。共通之处则是五所高校对教育学的研究均涉及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如,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政治学;湖南农业大学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上海师范大学在学校规划学、社会教育学;西南大学的文化及社会发展系列课程;云南大学的特色的教育政策与教育质量保障课程。教育从产生到发展为独立的学科,正如我们从幼儿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独立始终是相对的,她的发展需要不同学科的支持,她所培养的教育学原理的研究生同样应该是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2)在综合前沿课程方面,五所高校皆关注教育热点等社会性问题,却不够重视现代科技对教育的影响,五所高校中只有西南大学针对性地开设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然而,这些高校的课程设置还是极具可取之处的,如湖南农业大学的学校生态学,巧妙地将高校特色与教育学专业相结合,发展出极有价值的农业院校特色学科。云南大学的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从国际化的角度讨论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模式的发展,有助于培养眼界开阔的探索创新人才。东北师范大学与云南大学还对教师问题予以关注,回归了教育的中心话题。
(3)经典课程的方面,教育经典思想的学习在教育原理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五所高校均设置了相关介绍经典教育思想的课程(上海师范大学在专业基础课中设置了教育名著选读),其中湖南农业大学较偏重哲学思想的教育,开设课程为自然辩证法与与科学方法论。其余四所高校均为中外经典教育学思想课程,但西南大学的课程设置略显重复,如其国学经典课程与中国教育经典名著选读、中外教育比较研究与中外教育经典经典属于极为相似的课程,可合并为一门课程,不仅可避免学生重复选修单一内容,更有利于课程精简与优化。
(4)民族教育方面,有两所大学开设了相应课程,分别是西南大学和云南大学。这两所高校均处于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这也体现了这两所高校对其地方教育与社会现状的关注。云南大学开设了一门民族教育学,而西南大学所开设的课程比较细化,从文化、历史、理论、传播、政策这些方面设置了五门民族教育课程。在此,西南大学的民族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体现了其对民族教育的重视,但却不利于学生选课学习。研究生的选课都以学分计算,大部分学生在修满学校规定的四科课程学分后,不愿再去选修更多的课程。过多民族课程的设置,有可能导致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重视了民族课程,却忽视了其他理论课程的学习,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其他课程方面,除东北师范大学与云南大学以外,三所高校均就不同方面设置了辅助技能型课程,这些辅助课程主要以多媒体技术等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其次是外语类课程以提升学生学术上的国际交流能力;在时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跨教育原理学科的辅助技能型的教学课程是非常有前瞻性眼光的。
2.4.5 补修课
补修课是针对跨专业考取及同等学历考取教育学原理研究生的学生专门设置的,参照五所高校的培养方案,一般开设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哲学等基础课程。补修课程的设置体现了高校不仅关注研究生在硕士阶段能力的培养,同样注重其基础综合素养。
3 总结与思考
学术型教育学原理研究生培养方案,其目标在于基培养础理论扎实、关心社会现状、科研能力突出、综合底蕴深厚的全方位人才。在此,选取的五所高校培养方案均重视基础理论的教育、经典教育学思想的学习与当今热点问题的探究,但仍需加强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以及综合研究素质的培养。
在学科课程设置方面,跨学科的交汇型课程是未来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五所高校均设置有学科交汇型的课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师范大学的政治教育学、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生态学、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社会学、西南大学的社会性别与女性教育、云南大学的民族教育等等。
高校特色专业的设置和每所高校的背景依托与发展历程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湖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农业院校,依托自身的农业学科背景,发展出符合自己特色的教育生态学;又如西南大学与云南大学,其所发展的民族教育与高校所处地理人文因素也是分不开的。
教育学原理是一门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学科,它的发展并不局限于一种形式。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各高校兼容不同的教学理念,依托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人文地理环境,同时适应时代的变迁,不断交融发展,每所高校的教育学原理专业都可以为这个学科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造就百家争鸣的教育氛围,培养出非格式化的综合创新人才,为教育学的理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本文所比较分析的课程均来自其所属高校官网所公布的最新培养方案,详细课程设置参见各高校培养方案。
注释
① 谢坤,郭建敏.不同层次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比较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9.
篇9
关键词:生态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创新性
创新性教育是高等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提高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诸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对生态学的研究、教学和普及越来越重视。因此,环境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从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开发利用,到一定区域的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一不遵从生态学规律。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手段和重教轻学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思想和目标的要求,如何使生态学教学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培养开拓型、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服务,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作为高等农林院校专业基础课的生态学课程教学,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进行改革和调整,以满足和适应本学科的迅猛发展及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明确生态学课程教学目的与改革目标
生态学作为一门大学通识课程,其自身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选择面宽、综合性强。但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内容上受相关专业的限制,基础知识面狭窄、重理论轻实践、重应用轻基础等弊端较为突出。因而,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的是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出发点。即通过目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素质、基本技能素质、智力能力素质和审美素质,增强生态伦理观念和环保意识。但生态学教学内容陈旧、混乱与结构体系不合理且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而没有发挥其素质教育功能,教学改革几乎停滞不前。因此,农林院校生态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传统生态学的教学体系,根据现代教学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框架与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努力地不断提高生态学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顺利开展生态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更新与优化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国内生态学教材不下几十个版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写风格与内容各有所长。我们给学生推荐体系结构合理、明晰,内容全面而又精练的两到三本优秀教材和生态学新兴研究热点及科研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博览群书的兴趣,夯实基础并拓展学生知识面。此外,传统生态学教学框架与内容比较陈旧,学科前沿与最新研究成果及其生产应用、学科间交叉渗透的知识较少,这些都与生态学日新月异发展的现状不相匹配,甚至严重抑制了大学生求知欲望、削弱了大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更新、优化生态学教学内容,既是社会实践需求的推动和学科发展价值取向的完善,同时也是教学过程延续的必然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提出对高等农林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丰富、优化和整合,砍掉过时、陈旧部分,重视对学生基本理论、重要知识结构与生产应用技术的传授。其次,随着生态学的蓬勃发展,教学内容必须不断补充和更新,应密切关注生态学领域科学研究前沿动态与最新应用技术,传授新知识、新内容和相关最新研究成果。这样才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理论视野,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使学生学而不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意识,而且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理论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三、授课方式多样化,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适应教学目标、内容与教学对象,教学改革必须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考虑到新疆教育基础薄弱、学生基础差的现状,在生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特别是民族学生汉语基础差的具体情况,始终贯彻由浅入深和循序渐近的原则,避免用枯燥乏味的深奥专业用语讲专业的教学方法,而是尽量将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社会语言和学生语言来表达,清除学生理解上的障碍,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我们摒弃从课本到黑板的教学手段和“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人讲,众人听”的重教轻学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双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和直观多媒体教学等方法作为辅助手段,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环境各要素内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尊重差异和独特性、崇尚个性和主体性,强调“学生参与,双向沟通”,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动态变化过程,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尝试以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根据专业特色需要设立相关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与本学科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热点问题、应用成果或与其它学科的交叉问题等。
教学手段的调整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多媒体教学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的生态学教学应变革教学理念,根据专业课程内容特点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动手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局域网和网络课件,利用动画效果和大量的图片,运用超链接手段,丰富授课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因此,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应是提高生态学教学效果的优先选择方式和途径。
四、理论联系实际,改革实践教学
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生态学实践教学不仅验证了理论教学的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技能,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大学阶段,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实习、参观来进行的。困此,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如何适应生态学发展与新时代要求,满足现代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我们必须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当前,生态学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传授轻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平台与教学手段落后;实验内容陈旧、起点低;实验设计与方法不完善;实验开设随意性大;缺乏适宜的实验指导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实践课的兴趣和重视程度、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根据农林院校生态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首先,教学内容与实验同步进行,根据农科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教材与实验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用性。其次,打破传统以教师讲解学生照做的实验教学方法,鼓励自主设计符合实验目标的实验方案、自制相关简单实验器具,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再次,建立具有经典、代表性生态学现象和问题为核心的系列实验模块,增加、整合和优化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尽量使实验内容既能反映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又能体现出该学科的发展动态,确保实验安排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最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并在报告中对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实践考核体系。此外,我们坚持倡导学生通过留言、短信、电话、电子邮件等途径对实践课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并对其进行精心搜集、整理和分析,用于日后对课程的进一步完善。
五、拓展知识面,开展生态学前沿内容专题讲座
在规定的教学内容以外,针对高等农林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适时适当开展专题讲座,讲授生态学前沿内容和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有针对性地开展“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演变与绿洲农业及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土地荒漠化防治、节水农业、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专题及热点问题,将理论内容与科研热点,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目前干旱区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增强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研究和探索的积极性。
六、完善教学考核体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进行教学评价、取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方法。传统教学的考核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所有内容都是教材和笔记内硬记的内容,这容易造成学生不用动脑思考,只要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建立一套适应新教学目标完善的考核体系势在必行。因此,生态学课程考核可采用综合评定模式,学生最终成绩将平时课堂考核与期中、期末考核相结合。其中,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生态学重点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理解;课堂讨论评价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小型论文撰写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翻译资料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综合评定成绩模式不仅可促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有意识加强对所学内容的复习,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待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实践。无论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还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都需要教师的全心投入和学生的积极响应。新形势下高等农林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根本目标,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及专业实践能力,丰富与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实习等多层次实践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新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常建坤.创新教育:高校教改的核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4):13-15.
[3]吴永波.农林院校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2):43-45.
[4]陈又玲.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课教学设计[J].高等农业教育,2003,(5):46-48.
[5]张昊,陈士超,李治国.生态学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4):134-135.138.
篇10
关键词:生态;理论价值;实践价值;精神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063-02
自然环境是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自古推崇的一种目标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然而,在人类追求社会不断发展、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过程中,总是造成对环境的愈演愈烈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情的报复。这种情况在工业革命后就愈发严重和突出,以至于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学者们以独特的理论视角帮助我们认识、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一系列的方法和试图解决生态危机之道。
一、科技再批判:生态学的理论价值
众所周知,自从蒸汽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以来,一方面,科技使得人类生产力“魔术般”地增长;另一方面,正如西方环境保护者和生态中心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认为正是因为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才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在生态中心主义者那里存在着浓郁的去科技化的思想倾向,认为科技对环境生态问题负有“原罪”,科技对环境污染具有推卸不掉的“原罪”性质。然而,生态者却反对这种观点。他们强调,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造成的,而是人类使用科学技术的错误方式造成的。主张提倡我们反对的不应是科学技术本身,而应是科学技术生存的社会关系,即应当从科学技术发挥作用的社会制度中去认识它。
生态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莱斯的观点可谓开门见山地说明了科技与生态环境问题间的关系。莱斯认为,科学技术仅仅是人类在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过程中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藉以凭借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其本身并不会产生征服、控制自然的动机和目的。反对只看到生态环境是直接被科学技术破坏的这一表面现象,关键的问题是应该认识到在何种社会关系下,科学技术实现了对自然的控制。莱斯强调,在当今世界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之间为了取得竞争上的优势,都竞相发展科学技术。而这种本以对人的控制为出发点的竞争,最终却发展成了以自然的被控制为结果。“现存条件下,即在激烈的冲突统治者个人、社会集团和国家关系的条件下,科学这一工具是无能为力的。”①只要还有为生存而进行着的斗争,只要还有为奴役而进行的暴力斗争,任何一种文明下的科学技术都不可能培育出合理的人类行为。
莱斯还认为,同一种科学制度既能够把人从人类普遍的敌人(如饥饿、疾病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也能够支配着社会里的精英们增强其控制别人行为的能力。实际上,这是意指科技这把“双刃剑”,在实际的社会中是发挥“利刃”还是“弊刃”,都不是其自身所能预料到的。因此,评价一种技术的好与坏,不能孤立地看待,只能从其存在的社会制度的使用方式中去考量。
二、变革生产方式:生态学的实践价值
如何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不仅要实现人类生态价值观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这一点是生态的核心内容,也是生态学同西方其他生态文明的根本区别所在。正如外界评价的那样,该派虽然没有“正确地解决问题,但是却正确地抓住了问题”。
如何解决生态危机?“资本主义最初发展了生产力,但现在它阻碍了它们无异化的和合理的发展,因此,它(资本主义)必须被社会主义发展所替代。”②生态的代表人物之一佩珀的这一观点可以说代表了这一派的核心思想。
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呢?在高兹看来,这是由两种不同的理性决定的: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前者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生产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和利润,为此可以完全忽视对环境的影响。后者的社会主义生态理性在生产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和过程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最终追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本家在生产的过程中是不可能以生态原则为前提和基础的,除非他们相信那是有利可图的,或者有生态运动或环境立法逼迫他们那样做。”③
虽然生态学者认定社会主义模式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但是又批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对环境的破坏,并反复强调,能有效地实行生态保护的生态社会主义模式完全不同于现实的社会主义模式。高兹指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提供了一幅资本主义基本特征的滑稽的放大图。”④因为苏联虽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在苏联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作为主要目的,反而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结果造成以牺牲环境来推动经济发展,这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无本质的区别。苏联发展的实质还是以经济理性为指导,并不是像真正的社会主义一样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从而彻底的贯彻生态理性。从这一点来讲和资本主义并无区别。因此,改变传统观念,恢复生态理性,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能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生态者试图改变现实的“起点”是从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着普遍的“异化消费”现象的批判开始的。他们借鉴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对于资本主义消费批判的理论,认为马克思的关于资本主义崩溃的“预言”之所以没有实现,正是因为异化消费延缓了经济危机的出现,而且这种把人置于新的异化状态的消费,导致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
异化消费操纵人们不断地通过消费活动来缓解遭受的社会压迫、痛苦,也就导致生产“价值”目标的消失。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导致生产领域无限制地扩张。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也就只考虑“经济理性”而不考虑“生态理性”。而生态理性总是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眼光来审视整个经济的生产活动,试图尽可能少地耗费自然资源,而尽量生产出具有耐用、高使用价值特点的产品,以满足人们适度的而不是异化的需要,其宗旨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所以,在被追求利润动机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生态理性是不能施行的。
怎么样让人们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恢复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责任感呢?莱斯的主张是未来建立的社会应该是“较易于生存的社会”。他说:“较易于生存的社会,是把工业发达的各个国家的社会政策综合在一起的社会,其目标就是降低商品作为满足人需要的重要地位,并且把人均使用能源及物质减少到最低限度。大部分未来技术的发明都要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并和同环境中累计的残存工业废物作斗争。未来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只有当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说逐渐克服甚至在最富裕的工业化国家中也存在的特有的贫困的政策,成为上述目标的组成部分,向较易于生存的社会的过渡才代表一种社会进步。”⑤亦即“经济理性”让位于“生态理性”,把人作为主体。
因此在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必须考虑环境的承受代价。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预防“异化消费”、过度消费等行为。
三、以人为本:生态学的精神价值
纵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探索的历史,无论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还是后面的继承者、创新者,他们都有一以贯之的主线:就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寻求人的解放。努力寻找人与自然间的平衡点,寻找人应有的价值尺度,是他们共同的精神诉求和价值内涵。
早期的生态中心主义者,即“绿绿派”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是因为人类社会这个“集合”对自然界这个“集合”的“介入”。主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不应有任何的“交集”,极力主张“生态第一”、“地球优先”,强调“大自然的权利”。该派创始人莱奥波尔德的一句名言就直观表达了其核心理念:“一件事情,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它就是错误的。”基于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反对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宣扬“大自然的权利”。有些极端者甚至把人类的存在比喻成“地球的癌症”。该派的另一代表性人物曾直接说道:“从生命共同体及其真实利益的角度看,人在地球上的消失无疑是值得庆幸的‘大好事’。”⑥
生态者们却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人类不是一种污染物,人非与生俱来的就是傲慢、贪婪、好斗、富有侵略或其他野蛮性。如果人类表现出这样的行为,那并不是不可改变的遗传因素或者原罪所致,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更为可能的原因”。⑦即他们认为反对的不应是“人类中心”,而应该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资本主义方式。并且人与自然关系出现的问题,根源是人与人关系层面出现问题。因此,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单纯“溺爱”自然而放弃人类的价值尺度就能解决问题。
马克思早就指明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应坚持的价值尺度:“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⑧“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⑨
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生态者较好地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正如佩珀所强调的那样:生态学本质上是人类中心主义(当然不是资本主义技术中心意义上的)和人道主义。他虽然承认人类精神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人与自然交往中的非物质往是这种精神的满足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同时又拒绝生物神秘论和自然中心论以及由此所可能产生的任何要求放弃人类价值尺度的主张。人类今天所观察到的自然是被社会化了自然,是在与人类有机的交往中才具有的状态。人类也是自然的,也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人类社会,自然也同样会失去存在的意义。放弃人类的尺度,崇尚“回到丛林”的自然观只能是陷入“自欺欺人的迷局”。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生态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的分析,以及应该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具备的精神三个方面,让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对该派的理论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因此,要进一步研究该派的理论,挖掘其理论价值,以便让其更好地服务“美丽中国”的建设!
――――――――――
注 释:
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出版社,1996.107.
②⑤⑦大卫・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③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7.
④安德烈・高兹.经济原因的批判[M].商务印书馆,198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