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20 19:3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的重视程度日显高涨。虽然很多大型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比较落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大体呈现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好,中小型企业一般,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比私营企业设计的好,但是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国有企业相比要处理的好。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创新之路。
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视不足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但是部分企业由于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制约某些行为,怕影响企业的效益,迟迟不敢也不愿意在企业内部设立控制机构,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但也只是形式。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企业领导只认金钱,会出现违章违法搞经营的现象,他们自然不会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上一直强调政企分开,但是真正将政策付诸于实践的却是屈指可数。部分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有些是空降来的,而非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因此这些任命的领导者只注重自身的政治表现,对业务能力不够重视,如发生的重大事故或是企业危机,一般只是撤职或者离岗来解决,很少有通过内部制度来防范的。
1.2相关制度适应能力弱
我国的许多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划设计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而且制度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弱,由于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较为复杂,但是企业内控制度却不是随之改变,所以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适应能力较弱,未能形成整体的系统,甚至有些制度制定的不合时宜,而且问题较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应当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静止不动的,所以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管理特点以及外部环境来设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将其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再不断地完善。
1.3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理解
当前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缺乏理解,单纯地认为内部控制只要把企业内部的财务记录好、控制好、做好就可以了,但是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还需要有相关的检查以及考核标准来配套,这些他们缺乏了解。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2.1企业要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明确的分工
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这是企业组织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环节,而内部组织机构建立的核心环节就是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在很多情况下,每项工作的完成并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完成,他需要两个部分或是更多部门的协作,因此必须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才能保证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且各个部门在工作的过程可以起到相互控制和监督的作用。
2.2企业要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建立企业规划控制体系。保证企业中某些相互关联的业务活动不要只集中到某个人身上,要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管理的工作环境,确保每项工作在实施中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门相互的监督。其次,建立业务活动的授权审批制度。通过此制度对企业的各个部门或者员工的工作权限进行控制。企业内部员工在处理各项经济活动的时候,必须要经过领导层或是相关部门的授权审批,否则所产生的行为是无效的。再次,企业要建立预算制度,加强实物控制。企业的编制内预算必须要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并对每项支出确定职责权限。
2.3不断优化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要素多样,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的激励机制、规章制度以及人资制度等等。这样要素都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长期形成的,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内部制度的建立。因此,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优化企业自身环境是关键。首先,要明确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主体以及控制的目标。控制主体是明确每项活动由谁来进行控制,控制目标是明确进行控制的原因。企业的内部控制主体一般包括股东、经营者、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四部分,同时这四个主体又都拥有各自的控制目标,因此,四个主体之间会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控制关系。其次,企业要加强管理控制方法的创新和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管理控制方法有很多种,企业要实现管理控制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制定企业的管理制度、各项工作计划,业务与业绩的考评标准等等。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更需要有积极的人事政策,要积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具有先进管理经验方法的人才队伍,用来改善企业现有陈旧的经营管理观念、风格。培养企业内部员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策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控制会计控制
企业对有关财产物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收付,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产的增减和费用的支付等经济业务,规定必须有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处理,以起到相互制约作用,这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在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有关企业管理制度中,都应具体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
1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例如,企业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就属于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例如,由无权经管现金和签发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就是一种内部会计控制,通过这种控制,可提高现金交易的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企业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包括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电算化已经普及,但计算机信息失控、破坏情况日趋严重,从而造成责任不明、相互推卸等问题,其关键在于计算机核算软件存在着密码缺乏牵制性,常用的密码设置方法已不适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发展,所以财务管理电算化应提高会计信息的保密程度,避免信息泄漏及对实体信息破坏。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应规范的主要内容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会计改革过程中,企业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应以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和强化自身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控制制度。对这些会计政策和会计控制制度,应作出书面文字规定,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有关人员了解处理日常会计事项的政策和方法,也有利于企业会计政策的前后连贯。
企业经营管理一般包含着企业的供、产、销、人、财、物的业务内容。因此,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应以货币资金、销售业务、采购业务、固定资产、存货、成本费用、对外投资、筹资融资等为内部控制的主要对象。笔者结合实践试作如下阐述。
2.1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防止现金的错误记录和舞弊行为的产生。它的业务内容主要包括现金收支及银行往来结算。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施,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保证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真实反映,其账户余额和资产负债表上有关项目的余额应与实际存在数额(经常及报表日)相一致。
2.企业的所有收入(包括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租赁收入、现金回扣以及各种手续费收入等)都必须及时、全部纳入账内核算,不准移转核算到其他公司,不准“体外循环”,不准私设“小金库”。
3.保证每笔现金的支出,都是实际的需要,并有合法的合同或收费文件、规范的审批手续、有效的凭证方可对外支付。
4.充分保证提供企业随时需用支出的现金,对日常现金流量通过预算管理来进行动态控制,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保证预算的执行,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联签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5.票据与银行印鉴的使用实行分离并用制。票据由出纳人员妥善保管,银行印鉴的公章由财务负责人保管,银行印鉴的私章由持有人自行保管。
2.2销售业务。销售业务主要是指为企业取得的经营收入,它的业务内容主要包括提品、劳务及其他营业活动。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订立合同和履行合同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客户资信
档案,从而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销售业务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必须达到以下几点:
1.保证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企业为客户提供的各种产品及提供的劳务应以实现的数字记录在账上。防止已实现的销售收入以及将收入的账款转移到账外行为的发生。销售的产品、提供的劳务要符合企业的经营范围,防止违反规定或超越经营范围的销售行为的发生。
2.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可回收性,确定反映在应收账款上的债权数的真实存在(同销售业务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客户的真实存在,从而保证赊销的货款可回收。
3.保证销货款尽数回收,产品销货折扣要符合企业规定的条件,要防止有人利用折扣为自己谋取私利行为的发生。
4.保证销货退回的合理处理,要有对退回商品处理的控制流程,对退回的商品要查明原因,办理恰当的退货手续并记录在账上,以便及时、合理地予以处理。
2.3采购业务。采购业务必须按规定的授权和程序实施,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保证采购的物资和生产销售要求相一致,严格执行采购计划。采购物资的一切活动,包括定货要求、供应单位的报价、材料和商品的质量验收,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和销售要求,防止为了个人私利而牺牲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
2.保证现金支付后获得相应的物品。现金支付后必须获得相应的原料、商品、服务等,严格物资入库的验收、支出的报销、业务内容和金额的记录制度,保证账面数量与实际获得数量相一致。
3.保证应付账款的真实存在,企业应付账款应与债权人的应收账款定期函证核对,做到账账相一致,发现差额应及时查明原因,防止应付账款被误计或漏列。对所确认的相应的应付账款要及时偿还。
4.真实揭示企业已享有的各种采购的折扣和折让,合理地冲销相应的应付账款,防止将企业享有的折扣或折让隐匿起来,避免企业获得的利益为私人占有。
2.4固定资产业务。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劳动资料。因此,对固定资产购置、使用、转让、报废的处置十分重要。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施,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保证固定资产取得合理性。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必须充分考虑固定资产的技术性能、企业规模发展的需要、资金的投入与投资回报等因素。避免低效率使用甚至因闲置而造成资金搁置。
2.保证固定资产计价的正确性。固定资产账面上应准确反映取得这些资产时和正式投入使用前所支付的一切必要和合理的支出。
3.保证固定资产的实际存在和合理保养维护。为使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与实际存在相一致,需有专门部门和人员管理,建立台账和卡片,并实施维修保养制度,使资产发挥其正常的使用效率。
4.保证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方法的合理性和计算的正确性,防止用折旧来调节各期费用和成本。
2.5存货业务。企业的存货包括在生产经营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流动资产,如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成品等,是生产经营的劳动对象或劳动成果。对存货的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做到:
1.商品的购入、产品的制造,必须要有计划,确保为经营所需,避免产生存货的积压,造成企业的浪费。
2.保证存货的实际存在。存货要有专门存放地点,并有专门人员负责保管。各种存货要合理分类,收入、发出的数量要有相应的记录,并且建立定期的存货盘存制度。物资盈亏要进行分析和报告,报损要按规定的程序、权限审批。
3.存货计价要合理正确。为使企业经营效益和资产得到真实反映,存货计价必须合理正确,计价方法一旦确定,不能任意改变。
2.6成本费用列支。成本费用列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成本真实、合理及合法性,因此应加强管理。如发现实际与预定目标执行有差异,应及时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对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施,必须达到几点要求:
1.明确成本费用归口管理原则。把企业的成本费用目标通过计划编制和成本分析两个流程层层归口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小组,有的指标可以分解落实到个人,形成一个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并使各责任单位明确责任范围,使成本费用落到实处。
2.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太高,太高容易挫伤积极性;也不能太低,太低则失去控制的意义。
3.搞好成本费用的日常核算工作。为正确地计算成本费用,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的信息,必须建立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成本费用核算方法,对企业成本费用的耗用进行正确的、真实的核算。
2.7理财业务。企业的筹资活动和对外投资活动的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做到:
1.合理地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选择最佳筹资渠道和方式,制定融资计划与审批制度,分析融资的成本和效益,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防范财务风险。
2.企业须建立提供担保和资产抵押的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企业为其他单位提供担保和资产抵押。
3.企业在对外投资决策过程中,必须吸收会计人员参加,必要时聘请会计中介机构进行投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效益的论证。
4.建立集体审议、联签等责任制度,防止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和不讲科学的个人专断,避免重大投资损失无人负责现象,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公司对外投资项目须进行市场调查、可行性项目评审、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董事会批准等项目审批和决策程序,并经财务总监联签,方可投资。
2明确内部控制制度的职责分工2.1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企业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它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如汇出一笔采购货款,规定要由采购经办人填写请款单,供应计划员(或供应部门负责人)审查请款数额、内容及收款单位是否符合合同和计划,会计员审核请款单的内容并核对采购预算后编制付款凭证,最后由出纳员凭手续完整的付款凭证办理汇款结算(出纳员开出汇款结算凭证,还要通过会计员审核),前后须经四人分工负责处理。而采购汇款的报帐业务,则规定要经过采购经办人填写报帐单,货物提运人员提货,仓库保管员验收数量,检查员验收质量,以及会计员审核发票、帐单及验收凭证,编制转帐凭证报销。
2.2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规定管钱、管物、管帐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如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银行票据的签发印鉴,必须有两人分别掌管;向银行提取较大数额现金时,必须由两人以上对领款、点验安全入库的全过程共同负责;仓库材料明细帐要设专人稽核或另设记帐员记帐;管钱、管物、管帐人员因故离开工作岗位或调动工作时,规定要由主管领导指定专人或接替,并监督办理交接移交手续。另外,现金收付的复核制,物资收发的复秤制、复点制等,也都是防错防弊的内部控制制度。
2.3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如对各种自制原始凭证,在格式、份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同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作出规定;对各种帐簿记录,要求帐证的一致;还有会计核算中规定的双线核对、余额明细核对、
各种报表相关数字核对,以及由此而规定的内部稽核制度等。2.4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如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后,都要实行永续盘存办法核对库存帐实外,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帐卡物相符。如现金出纳员除规定每日下班前要结帐清点库存现金、遇有差错要及时报告外,会计主管人员还有责任经常检查出纳员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库存现金及金库管理情况。
2.5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
(1)、计算机代替手工填制记帐凭证是相当容易的,并且比手工制作的凭证更规范、效率更高。但是难以给查帐和审计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先由计算机填制输出记帐凭证,然后由有关经办人确认后签名或盖章,无签名或盖章的视作无效凭证,不得进行帐务处理。设置主辅操作员进行两次输入,仅仅是为了防止数据输入时错误,对于原始凭证与记帐凭证中的差错却无法校正,连事后控制的作用也发挥不了。因此,可直接由主办会计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操作计算机制作记帐凭证,并将数据存入一个临时数据库中,以便调出修改。同时应对输出的记帐凭证确认后签名或盖章,然后交稽核员稽核。对于审核无误的记帐凭证,稽核员交出纳进行收、付款,并操作计算机将主办会计存入临时库存中的凭证数据转入正式数据存中,以便进行帐务处理。
(2)、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的水平。但是,不能以此代替原手工会计处理中已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对电算化系统的管理,这是会计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要明确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不得兼任出纳、会计工作,任何人不得利用工具软件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程序设计人员还应对数据库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处理,严格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要求配置人员,健全数据输入、修改、审核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系统设计的处理流程不走样变型。
(3)、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要设多级安全保密措施,系统密匙的源代码和目的代码,应置于严格保密之下,从计算机系统处理方面对信息提供保护,通过用户密码口令的检查,来识别操作者的权限;操作权限的分配,应由财务负责人统一专管,以达到相互控制的目的,明确各自的责任。
3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主要措施
3.1企业必须重视对管理人员的选用。企业的用人政策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要杜绝帐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的情况,来充当会计控制制度的职能作用,则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
3.2企业必须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帐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3.3发挥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以杜绝企业管理部门负责人,造成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现象。
4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
1、要起到既有防错防弊,又有促进经营管理效果的作用;
2、要起到事前预防、事中或事后控制、及时发现工作漏洞的作用;
3、要在认真总结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手续安全、业务分工合理的制约方法,切忌过于繁琐;
4、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及时修正,同时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财务管理学》王志坚主编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__年1月
[2]《审计学》秦荣生卢春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
[3]《企业管理》郭克莎主编余晴编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__年7月
[4]《财务管理》刘明辉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__年9月
[5]《计算机会计学》张瑞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
篇3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评价 有效性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控制目标实现的过程。企业应该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按照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以及合法性、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
仅仅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意味着它就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尽管非常有用,但也存在着固有局限。包括成本、外部环境变化限制为主的客观限制和判断、执行、串通和管理层凌驾影响的主观限制 。鉴于此原因,必须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从中发现使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弱化的原因以及薄弱环节,进而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可靠的证据。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是对内控有效性发表意见,即通过了解和测试掌握内控设计和运行实况,对照评价标准进行判断,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发表评价意见。
在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时,应主要评价以下三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的完整性
评价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应设置的内部控制都已设置;另一方面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从始至终的控制。
二、内部控制的合理性
评价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同样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要适用于该企业的特点和要求;二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时要符合经济原则。
三、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以下两方面来评价:一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指设计完整、合理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实现其为提高经营效率效果、提供可靠财务报告和遵循法律法规的目标。
另外,针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另一种是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评价。
其中,针对财务报告进行内控评价是审计界公认的做法,这种做法在全球范围内也得到较大的认可。美国SOX法案404条款将“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放在“强化财务信息披露”中说明这种意义上的内部控制仅仅是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而存在的。此后,根据SOX法案成立的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在实施SOX法案302与404条款时,明确指出“内部控制评价就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价”。另外,美国证券委员会也解释了内部控制为什么定义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公司和审计师普遍使用的术语,在日常生活中,内部控制就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SEC强调,根据SOX法案404条款所引发的内控问题,仅是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而不包含COSO定义中与公司经营效率及公司遵守法律法规有关的内容。由于内部控制这一名词首先出自会计行业,尽管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已不止局限于公司会计职能,但事实上能明确说明的内部控制概念,可能只在会计行业内部,以至于可以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简称,离开了财务报告领域,内部控制的概念难以成立。另外,由于会计方面的内部控制能够留下明确清晰的运行轨迹,而其他方面并不一定能够满足这一条件,这也能够说明为什么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大多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另一种观点,即进行全面范围的内部控制这种理论源于1992年著名的COSO报告,报告指出:全面的内部控制应包括 “财务报告、经营业务及遵纪守法”三方面。如上所述,虽然COSO报告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甚至立法者们的普遍认可,但这种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并未在实践中达到应用。造成如此情况的原因,可能与我们惯性地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以评价,而除此之外的公司活动在全社会难以形成可比较和计量的标准,因此难以统一评价。这个原因听起来似乎合理,也符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但是并不能作为不去实行内部控制全面评价的理由。内部控制全面评价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尽量实行,在实行过程中应尽量解决遇到的困难,事实证明,难以统一评价这一问题也并非不可解决。以美国的国家质量奖为例,美国国家质量奖在创立时,仅针对制造业,后扩大到服务业和小企业,现在也将医疗和教育机构、军队、政府机关等纳入评奖范围,几乎成了一项对美国各行都产生重要影响的奖项。其评价准则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卓越绩效准则”。它的评价内容包括领导、战略策划、顾客市场、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七个方面,总计1000分。而美国的国家质量奖评价准则中有相当一部分评价内容就是人们习惯意义上认为是难以计量与评价的领域:非财务领域。由此可见,非财务领域也并非不可评价。
篇4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构建
如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如果不能够采用先进的内部控制观念,不能够科学采用内部控制方法和策略,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程度的制约作用。针对这种情况,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结合时展的要求,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构建和完善,促使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得到增强。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和作用
一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机制,主要是促使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规范各种行为和活动,以此来促使所有者利益要求以及企业自身利益发展要求得到满足。具体来讲,站在企业的角度上,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是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促使企业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营。企业内部控制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个层面,如对购买、消费以及生产等行为的宏观控制,如对各种数据资料和报告等进行审核,并且还包括企业制定的各项战略计划等等。
二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前几年经济危机的出现,对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带了极大的影响和损害,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健全和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不能对出现的各种危机进行有效规避,制约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来促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促使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内部控制有效制约了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通过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可以将工作的真实情况给反映出来,对工作人员产生激励作用,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的现状
一是企业内部控制观念不够先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企业管理中,先进思想已经替代了以往传统落后的思想,并且通过先进管理理念的应用,也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还有部分企业没有准确的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没有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没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就无法对各个部门和成员进行科学分工,不注意建设企业文化,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另外,企业员工因为不太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在接受管理时,也只能够被动进行。
二是没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很多企业都跟随时展的潮流,构建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成立相关的管理组织,如董事会、监事会,公司事务由总经理负责等等,但是因为有着过于集中的股权,公司的生产和运营被大股东所操纵,无法有效的实施构建的运行体制。并且,很多企业并没有构建真正的法人管理结构,无法有效的分配权力和义务等等。
三是没有统一的企业内部控制概念: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还没有构建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没有相应的标准来对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等进行衡量,很多企业并不明确自己是否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分配体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往往结合自身经验来进行,这样就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人员比较缺乏: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分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专业化管理人才;虽然很多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研究
一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在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除了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人员进行明确分工之后,需要他们能够互相联系和协助,对企业的各种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如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等。从制度层面上来讲,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对内部控制体系等进行健全和完善,并且有效指导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中来。虽然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要求企业需要构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但是却没有提出相关要求和建议来有效指导建设内容。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可以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并且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扩大企业的效益。
二是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环境:要想更好的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就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环境,需要以董事会为核心,将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定义为各个经营单位,并且对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给明确规定下来,通常采用的是图表的形式,促使全面预算体系得以成功构建。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建设一个科学有效的企业文化,以此来更好的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工作,将内部控制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促使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是大力培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的人才: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如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还缺乏很多的优秀人才,不利于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约到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就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引进观念。另外,在过去长期的传统管理模式下,很多企业都认为技术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他们用技术人才的缺乏来解释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困境,没有充分重视管理人才的重要性。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而更新观念,构建完善的招聘体系,要结合经济发展目标,将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要求充分纳入考虑范围,以此来更好的引进高质量人才。在创建完善的招聘体系时,不能够仅仅考虑招聘工作自身的要求,需要将企业制定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结合组织的中期经营目标来进行。
四是发挥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结合效用:在内部控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措施就是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有着诸多方面的内容,不仅需要对会计账目进行审核,还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稽查和评价,保证其足够的完善。此外,还需要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将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对董事会以及经营者的各种活动行为等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以此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将内部控制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促使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另外,为了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需要经常的邀请一些专业机构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如审计机关、会计事务所等;评价内容有很多,如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是否有明确的产权关系,是否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能否贯彻和落实制定的各项管理控制方法等等。
五是实行会计委派制或者岗位轮换制:目前,在一些单位中开始实行会计委派制,很多地方也成立了专门的会计管理局,上级主管部门来委派会计人员,委派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工资待遇等方面。因为没有经济利益关系存在于会计人员和企业之间,那么就可以降低会计人员违规行为的发生率。如果没有将会计委派制实行下去,就可以将岗位轮换制度贯彻下去,每年都需要轮换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对于二级机构的领导,也需要将流动制度贯彻落实下去,尽量保证两三年能够对其岗位进行调换,以此来避免串通舞弊问题的出现。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促使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构建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要综合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进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钱卫峰.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3):123-125.
[2]李继前.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34):98-99.
[3]朱志婉,徐宝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1,2(5):54-57.
[4]于洪波.哈尔滨LK麦芽公司生产经营关键环节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J].吉林大学,2010,2(1):12-15.
篇5
摘 要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是国内各界人士都在深思的问题,也是当前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加以探析,首先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进行探析,然后对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加以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 探析 企业内部控制 制度 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工作也要逐步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事关企业的长远发展。直到目前为止,多数企业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不较淡薄,内部管理不健全,企业控制意识薄弱。面对瞬息变化的经济环境下,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的加强,已成为了企业的当前重要任务。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组织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和文件记录控制三方面。组织控制主要的责任是对一个人承担的可能发生或可能掩盖其错误职位问题的解决;在企业处理经济问题时,需要经过企业管理者批准后才可执行是授权批准控制的主要任务;文件记录控制是企业保证企业工作效率提高的手段。直到现在还存在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未深刻的了解,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是很淡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存在三点,分别为: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是遏制经济犯罪的根源。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现状
对目前经济发展而言,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很多企业也都认识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同时在经济转变的这一过程期间,很多企业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开始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企业内部控制度的完善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环境的不断恶化,甚至没有控制活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权威性的丧失,国家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力度有待加强;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平台的缺失,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闭塞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很大阻碍作用,要想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解决这些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以上这些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所处的现状。
三、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度的完善,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首先考虑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变时期,同时也应该正确认识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度与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相比所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有利于我们从中吸取国外内部控制制度的精华,并加以研究和学习,用来弥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处。通过大量的调查总结得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对企业的控制环境加以完善
控制环境,它是一种氛围,是指对建立、加强或消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它对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的提高和企业内部员工实施控制自觉性的提高、决定其他要素作用是否发挥,起着最基础的作用。总之,控制环境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如:董事会、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等。从理论上来说,对经营者的控制机制可分为外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两大类。据大量实践证明,外部控制机制与内部控制机制二者是不可互换的。与此相比而言,董事会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在内部控制中,董事会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董事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很多企业中,董事会只一个虚职,严重缺乏必要的常设机构。因此,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董事会的建设至关重要。董事会能够对自身责任负责,会使企业及其其他股东的利益真正受到保护。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管理者的素质。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发现,很多企业在外部控制中都缺乏一个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并缺乏现代的经营理念及技术和对内部控制观念的长远观念。因此,企业应对管理者的素质进行提高。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及效果的控制,企业组织结构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2.对企业信息流动与沟通进行加强
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而言,它不仅仅是企业对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项要素和过程的一部分。企业的成功,关键在于企业对使用信息的策略性。反之结果则否。一个信息系统的好与坏,不仅在于它拥有向下的沟通管道,还要拥有向上的,横向的以及对外界的信息沟通管道。企业信息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的会计系统。会计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多相关信息(如成本信息、营运信息等)因此,企业应该对会计系统进行加强及其他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
3.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力度的加强
企业要想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达到应有的效果,务必保证制度被完完整整的执行并执行效果良好。要想达到此种效果,对其进行监督是在所不免的。监督是一种随时间变更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会计监督是我国《会计法》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的要求,对会计监督力度的加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对会计资料的内部审计力度加强
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主要有:对会计资料要有合理的准确性和可能性,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进行保护,并对员工是否遵循内部管理制度给以督促,对内部控制进步完善,最终促使企业可以守法经营。由此可见,强化内部会计监督必不可少的机制是内部审计。为此,企事业单位应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设置并派送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给予从事此项工作。
3.2对单位负责任与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的关系给以制约
对那些负责人员给以提供的虚假信息现象的发生,我国《会计法》给予新的规章制度,不仅对那些编造虚假信息的负责人给予强力度的惩罚外,还对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监督的任务给以确定。
3.3对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
很多企业为了对内部会计监督要求的加强,个企事业单位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同时,对会计管理制度也应该给予相关还规定。首先从会计程序和会计政策手册入手,为会计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给与保证。帐表制度的设置、凭证编号制度、复式薄记与控制账户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和成本核算制度一一着手。确保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
四、结束语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不是一时间可以做到的,它需要以长时间的磨合过程。同时也不是只凭企业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做到的。国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国家可以给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上提供相关的依据(如给企业塑造一种重视、开发和研究内部控制的宏观环境,通过相关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定准则等)。另外,外界因素也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有一定的作用的,因它可以对企业的管理者适当的压力和动力,并督促自己,提高自觉并完善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英)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倒的论迷.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袁祖望.大学的逻辑未必都合乎大学的逻辑———与张维迎先生商榷[期刊论文].现代大学教育.2005(6).
[3]孙晓研.刍议内部控制环境与审计的关系.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01).
[4]王菊兰.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6).
篇6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概念;对策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两大类。企业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是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其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推动和考核企业单位的各项方针及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与经营管理工作,就需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1)完善相关理论和法规制度建设。目前,我国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标准体系包括财政部等五部门于2008年6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颁布的《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基本规范规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基本要素、基本原则以及总体要求,是制定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的基本依据,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中起重要作用;而配套指引是根据基本规范,对企业办理具体业务和事项从内部控制角度来做出的具体规定;我国财政部应尽快出台内部控制应用指南,这个应用指南应根据基本规范和相关具体规范制定的详细解释和指示说明,主要是为某些特殊行业、特殊企业、特定内部控制程序来提供操作性强的指引。(2)完善内部控制治理机构。第一层次主要是对企业“供、产、销”业务流程的会计控制系统,具体就是以财务控制为中心。达到企业在业务流程中,形成所有职员之间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以保证“供、产、销”流程的顺利运转。第二层次就是指独立于第一层次的监控机制。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监控机构,同样也可以由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并且独立于第一层次业务的人员承担此项工作。应将监控工作程序化,注重对各岗位、各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检查,并将监控的过程与结果定期向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汇报。第三层次就是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对第二层次反馈的情况及时的进行查处和落实,并对内部控制体系的不足给予及时的修补。(3)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一是应强制性地要求我国所有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详细披露与内部控制有关的信息,并由管理者提供单独的内部控制报告,以此消除上市公司披露与否的选择性。二是我国证监会应当加快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和格式的统一,以规范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达到降低信息的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有关成本。三是证监会及证交所应当进行强化内部控制披露及审核的监管。内部控制信息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依据,对于那些不按规定披露有关内部控制情况的上市公司,包括不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虚假的信息或隐瞒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的,应进行严惩。(4)强化内、外两种监督。随着企业控制制度手段的日益丰富,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外部化趋势。因此,企业应借助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审计力量,来实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双重监督。外部审计部门应当统一标准、职责明确、加强沟通、相互配合构筑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系统,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内外双重压力下,使企业内部控制更加有效地实施。充分发挥财政、税务、审计、纪检、监察等各部门的监督职能,进行合理的分工,加强信息的相互交流,从而形成有效的政府监督。最后通过立法、社会中介、行业协会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形成外部的合力监督,来达到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5)构建自我控制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本身是具有软约束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等特性,使其以一种不可抗拒的方式来影响着企业,它的作用如水滴石穿,在无形中对企业成员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可以借助企业文化这个软环境将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融合的,在共同的价值观下,使员工个人的价值、目标、行为与企业的内控目标和企业的经营目标达到最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将企业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在工作中遵守企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而增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为管理者不能一味地靠强制力和施加压力进行控制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模范行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才能使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自觉地执行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企业目标。
参 考 文 献
[1]赵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赵虹.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会计之友.2008 (1)
[3]苗丽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企业导报.2010(3):153
篇7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控原则 内控内容 内控措施
所谓内部控制制度,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它是企业为管理当局的需要,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和体系。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原则
1. 适用性原则
每一个企业制定何种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相互协调的方针、措施等。
2.程式定位原则
企业应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手续,明确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做到职、责、权、利相结合。
3. 有效性原则
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对出现的违法违规现象按规定进行相应的惩处,并及时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结果与企业原定的经营战略方针比较,出现薄弱环节应时修正并完善。
4. 健全性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测等五项要素,并覆盖各项业务和部门。
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各种制度、方法和程序的自我调控体系。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法规制度控制,即企业以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为标准,对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控制。
2.组织机构控制,指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
3.人员素质控制,是指对企业职工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控制。
4.职务分离控制,即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所形成的控制。
5.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各级人员只有经过授权批准,才能执行有关经济业务的控制。
6.目标计划控制,指根据企业计划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7.内部会计控制,指通过会计的核算和监督所进行的控制,它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8.财产管理控制,是指为保证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所进行的控制?。
9.业务程序控制,是指通过制定标准程序和规范手续对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10.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或单位内部的专职机构及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借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刻不容缓,而且十分必要。
三、目前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必然导致内部控制不完善。我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较为严重。这说明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理解还停留在较低阶段,对内部控制目标的认识还很模糊。
2.控制活动存在问题。首先,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其次,信用控制漏洞较多。再次,投资控制比较薄弱。
3.风险评估与管理存在问题。企业对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大多数企业都仅对可能存在风险的一项或几项业务进行了风险评估,企业很少定期对客户信用、财务管理、采购、销售、物流等管理活动都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没有贯穿到企业的所有业务、各个环节。
4. 信息与沟通存在问题。信息与沟通也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要素,内部控制效果如何,存在什么问题,还有哪个环节需要改进等等,这些信息都需要流畅地传达到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但我国的企业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仅处在初始阶段。
四、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要保护企业资产的完全完整,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规范企业的相关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以下就如何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能,提出四方面的解决对策:
1.增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首先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其核心作用。其次是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的适当外部化,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再次是明确董事会内部分工,设立专门委员会。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为内部控制程序的落实创造较好的人文环境。
3.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同时是内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和再控制,以消除影响内部控制的各种因素,也是落实内控的一个保证。
篇8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问题 原因 完善对策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未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大部分企业的核心文化建设力度不足。大部分企业未形成清晰、完整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层对其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发展理念并没有较为详尽的阐述。此外,大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并不能得到企业员工的广泛认同,员工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并不能贯彻落实企业的各种理念,实践工作与理念要求脱节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其二,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积极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组织结构管理经验,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改革,但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还是普遍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于高级管理层、缺乏必要的监管组织要素、部分部门人员冗余等现象都严重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其三,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并不能满足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发展需求,一方面表现为企业没有充分了解所有员工的待遇要求,没有建立完善的与员工长远发展相结合的薪酬制度,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没有充分注重员工考核制度的建立,不利于企业员工的快速成长。
(二)缺乏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
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缺乏完善的信息搜集系统。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信息系统,不能对各种信息有效地整合、分析、处理,在企业范围内的信息利用率是非常低下的,不利于为企业会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其二,缺乏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一般来说,企业信息传递包括横向传递和纵向传递。近些年来,我国企业积极吸取国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纵向信息传递系统构建较为完善,信息可以在上下级部门间高速传递,但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横向传递系统,信息很难在部门与部门、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得到高效传递。其三,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统。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现代化办公设备普及率显著提升,智能化、信息化办公设备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但由于缺乏实践操作和管理经验,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将内部控制管理全过程融入信息共享系统中,信息化、智能化内部控制信息共享系统的构建仍然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企业内外监管作用弱化的现象普遍存在
监管体系对于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充分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我国企业内外部监管作用弱化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现:其一,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和监管部门并不独立存在,内部审计和监管工作人员的切实利益直接由所在企业直接控制,内部审计和监管工作人员直接向企业领导负责,在这样的管理现状下,内部审计和监管部门的工作强度和质量会受到企业领导的主观因素影响,内部审计和监管部门想要保持绝对纯洁是非常困难的。其二,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第三方监管力度不足。体现在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并不健全,内部控制管理规范化建设力度不足,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并没有对我国各大企业形成很好的第三方监管。
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创设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想要有效提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整体质量,首先要创设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完善对策:其一,企业要注重企业核心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层人员应该做好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将企业文化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另外,企业应该定期召开企业文化建设会议,向企业员工详细介绍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理念,让企业员工都能对企业文化有一个全方位地了解。其二,我国企业应该选派高级管理人员去国外进行交流学习,积极吸取国外发达国家大型企业在组织结构设置方面的经验,从而通过制约体系的加入而有效限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的过分集中,通过组织结构简化和重组有效改善某些部门人员冗余的现象。其三,与时俱进地创新与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也是十分必要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与创新的根本,企业应该给有能力、有潜力的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足够的薪金空间,这样才能最大化激发员工潜力,提升企业员工的幸福感和创造力。企业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制度,让各方面能力有所突出的员工都能有所发挥、有所建树。要求员工严格遵守财务工作有关制度要求,恪守财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准则,认真完成本岗位及与本岗位密相关的各项工作以及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构建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需要建立在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基础上,这样企业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信息才能高效、通畅地传递,因此,构建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针对我国企业信息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方面的完善对策:其一,要结合市场发展趋势构建系统化的信息搜集系统。企业的风险评估与控制、内部监管、内部控制活动进行都离不开信息获取过程,将大数据处理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于企业信息获取系统中,可以对海量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而输出高效信息,这对于现代化企业的快速发展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其二,企业应该注重信息横向和纵向传递系统的构建。为了促进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高效传递,企业可以构建专门的协调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的沟通任务。员工也要加强学习,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另外,企业也要定期举行联谊活动,增加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信息横向传递创设良好的氛围。此外,企业要注重上行纵向信息传递系统的构建,要确保企业一线经验和信息可以快速传递到高层领导处,这对于企业的创新式发展十分必要。其三,企业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多功能的信息共享平台,平台至少要包括信息输入、信息输出、互动交流、信息反馈的基本功能,企业全体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各种信息,也可以及时反馈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这对于企业高效流通信息环境的创设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企业财务人员要善于团结带领周围同事共同为完成一项工作克服种种困难,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要与业务部门的同事以及外单位有关工作人员保持了良好的沟通,相处融洽,协调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进一步强化企业内外监管
内部控制监管是企业监管的重要核心,如果内部监管工作都不能顺利完成,其他监管工作将无从谈起,因此,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也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应该在内部监管过程中融入制约因素,有效分散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绝对领导和控制作用。另外,企业应该注重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会计人员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披露,这样才能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良好的约束和监管作用;此外,随着我国会计管理理论研究地不断深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和要求,同时应该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提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管的有效对策,从国家宏观角度出发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监管。另外,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第三方会计监管机构的建设,通过社会力量的监管作用约束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作者单位为沈阳铁路资金结算所)
篇9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整体部署,内控机制建设更需要全员参与、分层管理。在日常工作当中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监督评价体系,做到定期对内控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及时修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动态控制,确保内控工作的实效。其次是明确控制重点,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授权批准控制。以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最后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控中的监督作用,切实落实事前审核、事中复核、事后监督的各项措施和制度,增强管理者的风险管理能力,尽可能避免经济损失。
2.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内部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逐渐应用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利用专业管理软件,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科学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灵活地应用企业财务资源和现代化的财务测评系统,对企业内控工作进行科学化策划、灵活的监督以及全面的控制,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在内控管理工作上的科学、合理、优化配置。在控制方式趋向信息技术的集成和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和实施ERP等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要充分发挥ERP等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在执行业务流程的过程同步实现内部控制的过程,实现内控控制时时、在线控制的目标。
3.与时俱进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
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在实际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是无法分割、相辅相成的。从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问题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内控管理与国际先进企业在内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在生产经营中要将强化内控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学习借鉴先进企业在内控建设、内控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信条,不断优化内控运行环境。逐步形成人人有动力自觉内控观念和积极性,不断推动企业内控工作健康向前发展。
篇10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整体部署,内控机制建设更需要全员参与、分层管理。在日常工作当中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监督评价体系,做到定期对内控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及时修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动态控制,确保内控工作的实效。其次是明确控制重点,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授权批准控制。以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最后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控中的监督作用,切实落实事前审核、事中复核、事后监督的各项措施和制度,增强管理者的风险管理能力,尽可能避免经济损失。
2.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内部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逐渐应用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利用专业管理软件,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科学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灵活地应用企业财务资源和现代化的财务测评系统,对企业内控工作进行科学化策划、灵活的监督以及全面的控制,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在内控管理工作上的科学、合理、优化配置。在控制方式趋向信息技术的集成和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和实施ERP等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要充分发挥ERP等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在执行业务流程的过程同步实现内部控制的过程,实现内控控制时时、在线控制的目标。
3.与时俱进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