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 多媒体技术 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先进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教育的每个角落。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的儿童,他们的年龄小,但是兴趣广泛,他们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还很难大量接受,促进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才是真正早期开发幼儿学习潜力的途径。在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将实现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是幼儿能力素养得到培养的当务之急。因此,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手段,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已成为幼教界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一 多媒体教学技术符合幼儿教育的基本特征
幼儿年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贴近性、直观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正好符合这一需要,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全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声像并茂,改变了过去只利用挂图、图片等呆板、单一的表现形式,使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呈现或不易观察到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二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将教学信息转化为鲜明的视听形象展示在幼儿面前,使教学活动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如开展“各种各样的飞机”科学活动时,幼儿只知道飞机的大概样子,大部分只知道客机。为了让幼儿更仔细地观察飞机,活动刚开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各种类型的飞机,在介绍飞机时可以为每架飞机配上不同的音效,然后再逐一显示每架飞机的画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观察,通过课件让幼儿观察各种各样不同外形的飞机。短短的几分钟幼儿就获得了很多知识,弥补了幼儿直接经验不足的缺陷,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勾起了他们许多美好的联想,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兴趣越浓,幼儿的注意力越集中,观察越仔细,反应越清晰,记忆力越强,思维越积极。利用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是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例如,数学活动“认识梯形”,让幼儿认识了梯形后,教师提问:“梯形真调皮,它会变成大小不同模样出现在不同的物品当中,你们想想,看看什么样的物品当中藏着梯形呢?”这一问题立即引起幼儿兴趣,接着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不同的物品,使幼儿知道生活中可以用梯形这种图形制造很多物品。这时,还可以拓展延伸,运用多媒体,进一步启发幼儿思考:“我们能不能把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梯形呢?”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让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从而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利用动画将四边形切割补成梯形,让幼儿也学着做一做。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从被动到主动,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还拓展了幼儿思维空间,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取得较好的多元化教学效果。
3.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园本文化
(1)充分发挥校园网等信息资源的作用,推进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
在营造园本文化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实践平台的优势作用。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和谐的环境氛围。
篇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电化教学 开放式学习
一、把握语文学科特点,探索电化教学的规律
1、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种媒体的介入,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创设情境,提供与所学课文和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爱我的家乡》的作文时,先让学生听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然后再播放事先拍摄好的展示家乡风貌的短片,使学生在欣赏音乐和图像的过程中领略家乡的美好。
2、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基本特征的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也在这场革命中获得了新的动力。多媒体技术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
3、多媒体教育技术改变了语文教学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教学的形式有了根本的变化,还使语文教学从单一传授课本知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具体化。如教师在讲授《范进中举》一文时,可以彻底改变以往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重点字、词、句、段的传统做法,将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历史人物如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物的介绍、性格描述、人物形象以及《范进中举》的多个视频片断一起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的认知面不再局限于课文中那些单调枯燥的文字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理解文中的思想内容,在愉悦的体验中感知知识,探究知识,接受知识。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把知识简单化,使学生易于理解,而且可以增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智力的开拓和思维的发展。
5、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介入,使语文阅读实现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这种全新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假如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就能方便的查阅、获取相关知识,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学习和理解,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更对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语文教学该如何面对这种形式的改变,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的关键。教师还可以将课件做到校园网的资料库中,学生在阅读课利用微机进行阅读时,既可以复习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又照顾个性发展的需要,将学生从传统的死记硬背中彻底解放出来。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恰当运用,找准使用的最佳切入点。语文教师在课件制作上一定要慎重,要合理。吸引学生的不是课件,而是教学的内容,不可滥用感官刺激的东西,多媒体是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它是服务于教学活动的。老师能否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设计出优秀的课件,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机展现给学生,是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
2、注重实效,保证使用的科学性。现代教育技术实践,决非是简单地将现代媒体引入学校或搬入课堂了事,它还应当指导和驾驭教育技术实践效果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教学之中。教育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契机。它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媒体教学型的教师更高,因为教师不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使用技巧,而且还要具备相关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二者缺一不可。后者对于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来说,是个重大而又关键的挑战。
3、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育目的。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
篇3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因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特点,深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相对于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并成为推进和改善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环境设计专业
1.环境设计专业的概念
环境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艺术是20世纪新兴的艺术类型。狭义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属于设计学,主要包括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建筑装饰和装潢设计等。广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几乎涵盖了与环境有关的所有内容,涉及美化、装饰的所有设计领域。
2.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8年,国家教委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简称环艺专业)。改革开放后,环艺专业迅速发展,2012年被正式确认为艺术学门类下一门独立的专业。随之各类院校广泛开设该专业,并根据开设专业性质的不同而确定不同的培养重点。综合类院校以建筑类课程为主体,进行艺术素养的基本训练;艺术类院校重点培养艺术表现技能,辅助增加景观和建筑等课程。
3.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艺术修养、良好文化素养和娴熟专业技能,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掌握必备的环境设计专业相关课程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
二、多媒体技术
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媒体是信息的载体,多媒体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将多个单媒体组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进行采集、获取、压缩、编辑、存储等综合的数字化处理,形成交互性的一体化技术。
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信息结构的动态性等基本特征。因多媒体技术具有人机交互、即时反馈的显著特点,在教学效果上往往优于其他教学方法。
三、多媒体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应用
1.多媒体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学领域,环境设计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能将晦涩难懂的教学内容清晰地演示给学生,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1)PPT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在某些课程或者在一门课程的不同内容中,现代PPT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黑板教学。教师应以PPT多媒体教学为基础,弥补传统黑板教学的不足,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加快授课进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进度。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如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等课程中,需要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辅助学习,通过PPT可以将这些教学元素充分融入课程,将典型的案例效果图插入PPT,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示和教师的针对性讲述,可以使学生直接理解如何设计,能够分析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2)Flas在教学中的应用
1999年6月,美国MACROMEDIA公司推出一款优秀的网页动画设计软件,即Flash。利用Flash软件这种交互式动画设计工具可将音效、声音和动画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制作出动态网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Flash软件提供的多种教学工具,制作动态效果。如建筑设计制图课程,这门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旨在掌握规范的制图标准和如何绘制平面图、立面图、轴测图、剖面图等。通过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态效果,将绘图步骤通过动态效果演示给学生看,可以节省教师课堂绘制的时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各种动态演示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各类网络教学视频、纪录片、教学片等较多,教师可大量学习和搜集有用的相关视频,根据课程需求,在适当的理论讲述后播放视频文件。如,对于施工工艺这类枯燥、难懂的课程,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施工的每个环节,展现施工图绘制的过程,不如通过现场施工的视频,再配上语音的讲述更有效果。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实际的操作流程和制作工艺。如,一些史论性课程理论性过强,知识不易于记忆,教师通过播放相关历史视频,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取得触类旁通的效果。通过PPT、Flas、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扎实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授课效率,活跃课堂气氛。这种动态的全新的信息内容及传递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变的认知形式,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
2.多媒体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表现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凭借其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等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计师准确表达设计思想和意图,将设计直观地展现给客户是最终目标,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一些能够表现二维、三维的常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PhotoShop、3dsMax等。
(1)AutoCAD软件
1982年Autodesk公司开发了AutoCAD(Auto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主要用于绘制二维平面图和三维设计图等。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和修改命令,绘制简单的室内家具和简单的小品;掌握绘图标准,准确、精细地绘制平面图、立面和剖面图;通过掌握的施工工艺内容,绘制天花图、地面铺装图、节点大样图与施工图等。
(2)Photoshop软件
AdobePhotoshop由AdobeSystems开发,简称“PS”。该软件主要用于处理以像素构成的数字图像,能够准确、快速、便捷地进行图片的编辑和修改,是一款专业用途广泛、易于学习和掌握的设计软件。Photoshop软件在环境设计专业中,主要用于后期平面效果图和局部效果图的绘制,学生需要掌握平面效果图绘制的审美效果和色彩搭配,掌握局部效果图表现的透视效果。
(3)3dsMax软件
3dsMax软件对于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专业软件,主要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设计和效果图的表现能力。通过掌握3dsMax软件的基础操作,能够真实地表现室内设计的空间效果和场景透视效果。其种类丰富的材质和多角度的灯光效果,能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虚拟设计,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与客户实时互动交流,避免设计缺陷。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牛琳.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6).
篇4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注重对学生所学模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难易适当,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
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三、考试目标要求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目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业基础会考,以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作为重要内容,重点考查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
四、考试内容
(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为必修模块,也是作为普通高中学习内容与义务阶段学习内容相衔接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础模块,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模块的前提。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传递的基本方法。
软件环境:Microsoft Office 2003。
1.信息获取
(1)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
(2)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3)能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4)了解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5)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6)知道信息来源多样性的实际意义。
(7)能根据具体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8)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信息来源。
(9)了解计算机、相机、摄像机、扫描仪、麦克风、录音机等常用的采集信息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10)知道通过专题网站获取信息的优势。
(11)能运用专题网站获取信息。
(12)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方法及特点。
(13)能运用搜索引擎网站获取信息。
(14)熟练掌握从网页上下载信息的方法。
(15)了解域名的组成。
(16)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7)能描述计算机基本硬件设备的名称及用途。
(18)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方法及用途。
(19)知道二进制数的特点及存储单位。
(20)能合法地获取和使用网上信息。掌握信息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
(21)熟练掌握使用域名登录网站和浏览网页的方法。
(22)了解电子邮箱的格式。
(23)熟练掌握通过浏览器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24)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
(25)了解信息编码的方法。
(26)了解信息载体形式及名称。
(27)知道Windows,Linux,Dos,Unix,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Mac Os ,Apple iOS)等常用的操作系统名称及特点。
(28)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29)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中关于磁盘、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及基本操作方法。
(30)能区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2.信息加工与表达
(1)熟练掌握文字处理工具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
(2)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使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3)熟练掌握图表处理工具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
(4)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分析数据,表达意图。
(5)熟练掌握多媒体集成工具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方法。
(6)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使用恰当的多媒体工具软件处理信息,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7)了解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处理加工图像文件的方法。
(8)了解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处理加工音频文件的方法。
(9)能使用软件的帮助信息,解决操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10)了解在网络中信息的规范和基本方法。
(11)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12)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领域。
(13)了解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专家系统,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理解等人工知能应用领域。
(14)了解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15)了解Visual Basic编程环境。
(16)了解在Visual Basic窗体中添加控件的方法。
(17)了解算法的思想与方法,了解使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
3.信息资源管理
(1)了解常用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
(2)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3)能描述各种常用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4)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5)了解Access界面;掌握在Access数据表中添加记录的方法。
(6)了解Access二维表结构。
(7)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
(8)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特点。
4.信息技术与社会
(1)能运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开展合作学习,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2)知道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社会道德问题。
(3)能认识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4)了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措施。
(5)了解计算机病毒特征及危害性。
(6)了解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7)了解常用的计算机杀毒软件名称及特点。
(8)知道常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及预防病毒的方法。
(9)了解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10)了解QQ、微信社交软件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二)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以问题解决与程序设计为主线,揭示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体验算法思想与方法,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软件环境:VB6.0。
1.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1)了解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2)了解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之间的关系。
(3)理解算法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4)理解使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了解使用伪代码描述算法的方法。
(5)了解计算机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6)了解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与发展过程。
(7)了解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特点。
(8)了解程序的翻译方法,比较编译型语言与解释型语言的优势与不足。
2.程序设计基础
(1)理解常用的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的概念;熟练掌握定义常量、变量数据类型的方法。
(2)掌握VB中运算符、函数、表达式的表示方式;熟练掌握将数学表达式转换为程序能接受的表达式的方法。
(3)熟练掌握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的基本方法。
(4)熟练掌握使用分支结构编写程序的基本方法。
(5)熟练掌握使用循环结构编写程序的基本方法。
(6)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7)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8)能依据算法编写程序。
(9)能阅读简单的程序。
(10)能正确书写赋值语句。
(11)能运用选择语句编写程序。
(12)能运用“For……next”语句编写程序。
(13)能运用DO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14)掌握使用InputBox()函数输入数据的方法。
(15)掌握使用Print语句输出数据的方法。
(16)理解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思想。
3.可视化编程
(1)理解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方法。
(2)熟练掌握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设计用户界面的方法。
(3)掌握在可视化界面中调试程序的方法。
(4)知道“属性、方法、事件”的基本特点,掌握其应用方法。
(5)熟练掌握在VB中设置控件的方法。
(6)熟练掌握在VB中设置控件属性的方法。
(7)能运用解析法编写程序。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作为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它与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内容相衔接。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体验计算机多媒体的多彩世界,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软件环境:Photoshop CS,Premiere 6.0,Flash MX,Cool Edit。
1.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
(1)了解多媒体技术历程与发展趋势。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思想与方法。
(3)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中的普遍应用。
(4)理解多媒体技术在呈现信息、交流、表达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5)描述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
(6)理解多媒体作品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和非线性等特征。
(7)了解多媒体技术中的关键技术。
(8)了解“媒体”和“多媒体”的特征。
(9)了解流媒体特征及其应用领域。
(10)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范畴。
2.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
(1)了解常用的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类型和存储格式。
(2)了解常用的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呈现和传递方式。
(3)了解常用的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信息的基本特征。
(4)掌握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信息的采集方法。
(5)能根据信息呈现需求,使用适当的工具编辑和处理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
(6)了解图像和图形的特点及区别。
(7)掌握计算位图文件大小的方法。
(8)了解像素、灰度、色彩深度、饱和度、对比度、明度、图层等基本术语。
(9)熟练掌握使用Photoshop CS编辑图像的方法。
(10)能描述位图与矢量图的特征。
(11)了解Cool edit多轨编辑界面
(12)掌握在Cool edit波形编辑界面中设置波形特效的方法。
(13)了解音频文件“数/模”转换的基本方法;能计算音频文件的大小。
(14)了解flash编辑窗口组成。
(15)理解“帧”的概念,掌握补间动画和逐帧动画制作方法。
(16)理解动画生成的原理。
(17)了解“元件”的概念及制作方法。
(18)掌握遮罩动画与路径动画的制作方法。
(19)了解Premiere 编辑窗口。
(20)熟练掌握在Premiere 6.0编辑窗口中导入视频、编辑视频和导出视频的方法。
(21)掌握计算多媒体文件压缩比的方法。
3.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
(1)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
(2)能根据给定的案例,从问题实际出发,规划、设计多媒体作品。
(3)理解采用非线性方式组织、规划、设计多媒体信息的基本思想。
(4)能应用适当的多媒体集成工具,根据创作需要制作多媒体作品。
(5)能描述多媒体集成工具的特点。
(6)了解多媒体作品的方法。
(7)掌握鉴赏和评价多媒体作品的方法。
(四)网络技术应用模块
“网络技术应用”是选修模块,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和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网页设计、制作、评价的一般方法,体验网络技术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
软件环境:FrontPage2003或Dream weaver,文件上传下载工具。
1.因特网应用
(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特点。
(2)能列举因特网应用项目。
(3)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产生的背景、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使用搜索引擎等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
(4)掌握通过因特网实现信息交流的方式与方法;了解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5)知道因特网内容提供商、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英文缩写。
2.网络技术基础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主要功能
(2)理解按照网络互联距离、网络管理方式和网络传输介质分类的方法
(3)理解浏览器/服务器(B/S)和客户机/服务器(C/S)两种应用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4)理解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
(5)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理解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理解因特网TCP/IP协议族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6)了解几种因特网服务常用的网络协议
(7)了解分组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
(8)熟练掌握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了解子网掩码及网关的概念。
(9)了解网关的功能。
(10)理解域名和域名的组成格式。
(11)了解因特网IP地址和域名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管理机构。
(12)了解正向域名解析和反向域名解析的方法。
(13)知道域名解析系统(DNB)的功能。
(14)熟练掌握计算机TCP/IP属性设置的方法。
(15)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了解常用网络设备名称及用途。
(16)了解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介质的性质和特点。
(17)了解无线传输设备的名称和特点。
(18)了解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法。
(19)了解服务器的基本用途;了解服务器的概念与作用。
(20)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方法;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了解基本的网络安全设备名称及用途。
(21)掌握使用工具软件上传下载文件的方法。
3.网站设计与评价
(1)理解万维网、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了解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的概念。
(3)了解网页文件格式及特点。
(4)掌握使用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与网页。
(5)掌握规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简单网站的基本方法。
(6)了解超文本文件标记语言的英文缩写和特点。
(7)能描述几种常用的网页布局类型。
(8)掌握合理评价网站建设质量与运行状况的方法。
(五)数据管理技术模块
“数据管理技术”模块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五个选修模块之一,它与必修模块的内容相衔接,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与数据管理有关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使用数据管理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软件环境:Access2003。
1.数据管理基本知识
(1)理解数据、数据库、数据管理技术的定义。
(2)理解关系数据库中的库、表、字段、记录等概念,理解“关系”所表达的含义。
(3)了解数据库在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应用,能举例描述其应用价值。
(4)了解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计算机世界之间的数据抽象概念及相关术语。
(5)理解数据模型的概念。
(6)理解概念模型,掌握使用“实体—关系(E-R)”图描述概念模型的方法。
(7)理解“实体—关系(E-R)”图的基本要素。
(8)理解数据模型概念。
(9)理解数据类型,了解数据表中关键字的概念。
(10)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11)了解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
(12)了解需求分析的功能。
(13)掌握建立概念模型的方法。
(14)掌握数据库逻辑设计的方法。
(15)了解关系模式数据规范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16)会使用第一范式和第二范式建立数据库。
2.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
(1)了解Access的主要特点及数据库文件格式。
(2)了解常用的Access窗口工具按钮功能及名称。
(3)掌握数据收集、数据分类和建立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方法。
(4)熟练掌握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表和查询表的方法。
(5)熟练掌握设置数据类型、字段大小和字段名的方法。
(6)熟练掌握在数据表中添加记录的方法。
(7)熟练掌握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建立多表之间关系的方法。
(8)熟练掌握关系型数据库中常用的数据筛选、排序的方法。
(9)熟练掌握Access提供的选择查询、参数查询、生成表查询。
(10)掌握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统计及报表输出的基本方法。
(11)掌握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导入和导出以及链接的基本方法。
(12)了解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概念。
(13)掌握SELECT、INSERT、DELETE、UPDATE语句的使用方法。
3.数据库应用系统
(1)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描述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数据库应用范畴。
(3)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思想与方法。
(4)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了解需求分析的方法。
(5)能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简单应用系统功能模块。
(6)能应用Access窗体向导功能、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用户界面。
(7)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测试方法。
五、考试形式
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六、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试题共分为两大类型: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满分为40分;第二部分为操作题,共6题,满分为60分。
试题内容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考生在四个选修模块之中任选其中一个)这两部分组成,各占约50%的分值。
2.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的难度值为0.80以上,约占80%。
中等难度题的难度值为0.60~0.80,约占10%。
篇5
环境设计专业多媒体技术研究
摘要: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在教学领域中,对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和多媒体技术的介绍,探究多媒体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因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特点,深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相对于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并成为推进和改善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环境设计专业
1.环境设计专业的概念
环境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艺术是20世纪新兴的艺术类型。狭义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属于设计学,主要包括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建筑装饰和装潢设计等。广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几乎涵盖了与环境有关的所有内容,涉及美化、装饰的所有设计领域。
2.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8年,国家教委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简称环艺专业)。改革开放后,环艺专业迅速发展,2012年被正式确认为艺术学门类下一门独立的专业。随之各类院校广泛开设该专业,并根据开设专业性质的不同而确定不同的培养重点。综合类院校以建筑类课程为主体,进行艺术素养的基本训练;艺术类院校重点培养艺术表现技能,辅助增加景观和建筑等课程。
3.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艺术修养、良好文化素养和娴熟专业技能,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掌握必备的环境设计专业相关课程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
二、多媒体技术
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媒体是信息的载体,多媒体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将多个单媒体组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进行采集、获取、压缩、编辑、存储等综合的数字化处理,形成交互性的一体化技术。
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信息结构的动态性等基本特征。因多媒体技术具有人机交互、即时反馈的显著特点,在教学效果上往往优于其他教学方法。
三、多媒体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应用
1.多媒体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学领域,环境设计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能将晦涩难懂的教学内容清晰地演示给学生,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1)PPT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在某些课程或者在一门课程的不同内容中,现代PPT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黑板教学。教师应以PPT多媒体教学为基础,弥补传统黑板教学的不足,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加快授课进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进度。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如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等课程中,需要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辅助学习,通过PPT可以将这些教学元素充分融入课程,将典型的案例效果图插入PPT,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示和教师的针对性讲述,可以使学生直接理解如何设计,能够分析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2)Flash动画在教学中的应用
1999年6月,美国MACROMEDIA公司推出一款优秀的网页动画设计软件,即Flash。利用Flash软件这种交互式动画设计工具可将音效、声音和动画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制作出动态网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Flash软件提供的多种教学工具,制作动态效果。如建筑设计制图课程,这门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旨在掌握规范的制图标准和如何绘制平面图、立面图、轴测图、剖面图等。通过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态效果,将绘图步骤通过动态效果演示给学生看,可以节省教师课堂绘制的时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各种动态演示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各类网络教学视频、纪录片、教学片等较多,教师可大量学习和搜集有用的相关视频,根据课程需求,在适当的理论讲述后播放视频文件。如,对于施工工艺这类枯燥、难懂的课程,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施工的每个环节,展现施工图绘制的过程,不如通过现场施工的视频,再配上语音的讲述更有效果。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实际的操作流程和制作工艺。如,一些史论性课程理论性过强,知识不易于记忆,教师通过播放相关历史视频,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取得触类旁通的效果。通过PPT、Flash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扎实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授课效率,活跃课堂气氛。这种动态的全新的信息内容及传递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变的认知形式,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
2.多媒体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表现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凭借其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等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计师准确表达设计思想和意图,将设计直观地展现给客户是最终目标,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一些能够表现二维、三维的常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PhotoShop、3dsMax等。
(1)AutoCAD软件
1982年Autodesk公司开发了AutoCAD(Auto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主要用于绘制二维平面图和三维设计图等。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和修改命令,绘制简单的室内家具和简单的小品;掌握绘图标准,准确、精细地绘制平面图、立面和剖面图;通过掌握的施工工艺内容,绘制天花图、地面铺装图、节点大样图与施工图等。
(2)Photoshop软件
AdobePhotoshop由AdobeSystems开发,简称PS。该软件主要用于处理以像素构成的数字图像,能够准确、快速、便捷地进行图片的编辑和修改,是一款专业用途广泛、易于学习和掌握的设计软件。Photoshop软件在环境设计专业中,主要用于后期平面效果图和局部效果图的绘制,学生需要掌握平面效果图绘制的审美效果和色彩搭配,掌握局部效果图表现的透视效果。
(3)3dsMax软件
3dsMax软件对于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专业软件,主要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设计和效果图的表现能力。通过掌握3dsMax软件的基础操作,能够真实地表现室内设计的空间效果和场景透视效果。其种类丰富的材质和多角度的灯光效果,能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虚拟设计,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与客户实时互动交流,避免设计缺陷。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篇6
Abstract: Since the emerge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ont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permeated to any field of the social application. Great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in computer multimedia digital era have occurred. We experienc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audio and video technology, and saw that it was penet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the society and life with an amazing speed. The digital technology, audio and video technology has been fully penetrated into the broadcast television field, and will bring real change on our industry. To clearly grasp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audio technology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digital proces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fie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multimedia and video technology, video audio and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and image compression technology.
关键词: 音像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发展;变革;网络传输;应用
Key words: audio and video technology;digital technology;multimedia;development;innovation;network transmiss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P3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196-02
1 概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很强的综合性好的高新技术产物,主要是把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化声像技术等产品有效结合起来。在进入90年代后,各种多媒体的成功研制,使计算机多媒体能够迅速开发应用蓬勃发展起来。因此也被很多行业广泛应用起来,多媒体计算机具备良好的集控制管理多种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于一体的能力,更接近于自然状态,具备了良好的交互性、实时性和集成性,因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建立多媒体数据库的资料管理方式是现代化电教音像资料管理的趋势。
2 计算机多媒体和音像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我国多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较强的功能极强的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最早的电子游戏,使无数青少年为之着迷。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看到这一行业的潜能,纷纷运用企业宣传途径加入了电子商务行业,以此方便客户同时也增加自身企业的销售量,提升了企业形象,更快地拓展商机,使企业获得很大的收益。
因此不难看出,凡是有进取心的企业都会使用此高新技术产品。因为计算机的普及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作为企业不会放弃未来这一消费主体的。因此,很多企业面对日益国际化的市场,能做的只有跟上潮流了。
3 声像通视频会议系统
声像通业务包括可视电话和远程视像会议系统。可视电话是使用能直接传输声音和图像的可视电话进行交流,而远程视像会议系统使用的设备较之复杂,其传输的声音和图像的效果也较之清晰。会议电视是一种以传送视觉信息为主的通信业务,是声像通业务的一种。会议电视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可以在两个及以上地点进行传递图和声音的整合,以此传递的还有文件、图表、照片和实物的固定图像等。它能够将彼此相隔很远的很多会议室连接起来,使各方不仅能够听到会议人员的声音,还可以清晰看到图像,实现“面对面”的交谈。
视频卡主要是将电视视频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此来同时显示应用。因此我们只有同时捕捉视频图像存盘的连续性的工具,使之摆脱程序设计开发以及众多多媒体产品的编程问题。而MIS统称为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计算机运用系统。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成为开发MIS系统的有效软件,目前,很多多媒体可以方便地制作出功能强大的应用系统而不需编写程序。
4 计算机图像压缩技术
4.1 图像压缩技术 图像压缩一直是技术热点之一,它的潜在价值相当大,是计算机处理图像和视频以及网络传输的重要基础,目前ISO制订了两个压缩标准即JPEG和MPEG。JPEG是静态图像的压缩标准,适用于连续色调彩色或灰度图像。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基于DPCM(空间线性预测)技术的无失真编码,一是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和哈夫曼编码的有失真算法。前者图像压缩无失真,但是压缩比很小,目前主要应用的是后一种算法,图像有损失但压缩比很大,压缩20倍左右时基本看不出失真。
4.2 视频技术 虽然视频技术发展的时间较短,但是产品应用范围已经很大,与MPEG压缩技术结合的产品已开始进入家庭。视频技术包括视频数字化和视频编码技术两个方面。视频数字化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模数转换和彩色空间变换转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使得计算机可以显示和处理视频信号。目前采样格式有两种:Y:U:V4:1:1和Y:U:V4:2:2,前者是早期产品采用的主要格式,Y:U:V4:2:2格式使得色度信号采样增加了一倍,视频数字化后的色彩、清晰度及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改善,是下一代产品的发展方向。
视频编码技术是将数字化的视频信号经过编码成为电视信号,从而可以录制到录像带中或在电视上播放。对于不同的应用环境有不同的技术可以采用。从低档的游戏机到电视台广播级的编码技术都已成熟。
5 结束语
多媒体的含义就是把电视式的视听信息的传播能力与计算机能够有效的结合起来,创造出新型的信息处理模式,使计算机具有可控制和传输多媒体电子邮件、电视会议等视频传输的功能,使之完全标准化和实用化,以此成为这场新技术革命的重大课题。
世界很大,却也很小,这句话说得很对,多媒体技术就使人们跨越时空了解到天文地理、古往今来、各地的风土人情。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多媒体的发展不难看出,通讯、数字声像技术、网络电视、3G、MP4、MP5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徐洪珍,周书民.基于MVC的分布式网络付费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01).
[2]顾伟泉.数字版权管理的技术体系分析[J].情报杂志,2004(10).
[3]王法涛.数字权限管理技术(DRM)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
[4]刘飞.基于存储卡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研究及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6.
[5]华宇.J2EE设计模式及其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
[6]陈凯.P2P网络环境中基于文件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07.
[7]刘健.数字音像内容智能终端系统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8.
[8]纪雅莉.音频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版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篇7
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不断地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
二、目前,普通高校中多媒体技术与各类课程
有机结合,以它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和丰富性,改善了教学环境,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欣赏课程的有机结合,更为高校非专业艺术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是,多媒体技术将课程中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聚集起来,通过整合构成一种声画并茂、视听全面、动静变化的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学习环境。它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富于趣味以及声情并茂的展示,彻底改变了过去欣赏课中音乐欣赏只靠录音机,美术作品只有少数范图,教师只凭一张嘴介绍分析作品的尴尬局面,使课堂变得更富吸引力。
二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容纳更多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除了各类艺术作品之外,还有大量的涉及艺术学科前沿和新艺术潮流等信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超越时空的新的艺术世界,拓展了认识艺术、感悟艺术、理解艺术和研究艺术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等感觉器官,强化了艺术学习的效果。
三是,多媒体技术为艺术作品的欣赏提供了多样的呈现方式,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美术作品都可以以更多的形式引入课堂,比如对于绘画作品欣赏,既可以直接用多媒体展示作品进行介绍,也可以用有关于作品的故事等视频播放展开,还可以借助一些有关的音乐材料加以展示等,这些多样化的引入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课程情境,从多个侧面和角度去感受和体会,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感悟,更好把握作品真正的内涵。
四是,多媒体技术所具有操作的快捷性,既使某些教学环节得以精简,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又可以将经典艺术作品反复呈现,为学生接触艺术作品提供充足的机会,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教学效果。尽管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欣赏教学中优化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不断地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
四、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结合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的结合仅限于课堂内容,既缺少对技术运用前的充分准备和认真思考,又缺乏课后多媒体技术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的探索,即在欣赏课教学设计时对如何全面发挥媒体技术的作用还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无法展示其更多优势。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改善艺术欣赏课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充分关注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体现于整个的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备课时教师应将学生实际状况、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技术通盘考虑进行教学设计,要特别注重讲授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同时要对教学中不同知识如何展开以及音像图片等信息的穿插运用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媒体制作时必须进行认真考虑。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媒体播放和展示的进度,同时可以改变策略,或者采取现场示范演唱的方式,或者邀请同学演唱的方式,或者以提问研讨的方式等调整教学节奏,为学生营造一个深入体验艺术作品的空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要利用多媒体所包含的各类信息引导学生加入到对艺术问题的探究和讨论中来,比如,在讨论戏曲面具创作的基本规律时,通过媒体展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面具,引导学生对面具及人物特征之间关系进行思考和讨论,得出面具创作的基本特征,并结合这一认识让同学们自己设计面具,在整个过程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开发多媒体艺术实践功能。要改变欣赏课教学中单一地展示音像图片资料、边看边讲解的程式化授课方式,应该在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多设计一些艺术实践的环节。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亲自实践,动手画一画才能感受到笔墨的魅力,才能了解色彩的和谐,才能明白构图的独特;拍过照片才能了解光线与色彩变化的微妙关系,等等。也就是说,艺术实践是欣赏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被忽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拍视频制作、卡通动漫的制作以及微电影的拍摄等,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媒体进行新的绘画、歌曲等作品的创作。这些实践活动巧妙地把学生的实践体验和鉴赏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对美的体验,激发其想象力,提升其创造力。
三是,进一步研究和挖掘多媒体技术的潜力,使其应用在课内外全面展开。高校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欣赏课多数为选修课,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课程时数都非常有限,只关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发挥作用还远远不够,应该让其在课外自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都是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活动的重要时空段,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积极开发多媒体技术,努力创建课外的艺术学习新环境。可以通过建立艺术学习网络平台,将课程介绍,课件以及相关学习内容放到网络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设置艺术论坛,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某些艺术问题展开讨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借助网络建立学生学习考核评价电子档案,既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能够帮助教师公正地进行学习考核。另外,可以将更多艺术学科研究最新动向及当前流行的新艺术介绍等信息引入,让艺术欣赏不只停留在经典作品上,还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让学生打开眼界,真正爱艺术,懂艺术,学会用最美的心创造未来的人生。当然,还可以利用网络传递学生自己的文化艺术活动信息,比如社团文艺活动、专家讲座实况、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等。一句话,就是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让艺术学习全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形成更符合学生及学校实际的艺术教育的良好环境,为学生艺术素质的提升发挥更好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幼儿 教育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
幼儿年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贴近性、直观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正好符合这一需要,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全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声像并茂,改变了过去只利用挂图、图片等呆板、单一的表现形式,使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呈现或不易观察到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多媒体教学已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确保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质量,使其成为教师的有益助手,丰富现有的教育教学手段?在多年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多媒体课件必须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
任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多媒体的使用是常规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它替代不了常规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的作用以及“榜样”的力量。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选用一些健康的、活泼的、知识性强的好课件,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激发学生主动的、积极的认知思维,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引导幼儿去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二、多媒体课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就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入多媒体课件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学。因此制作或利用某个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是否有必要,这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育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并不是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得引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必须有它的教学价值,即教学性。在教学目标上,要明确课件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说课件要解决相对应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课件才有它的意义,形式花俏、内容堆砌的课件是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的。
三、多媒体课件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育原则。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保证资料来源的可靠,不能用道听途说得来的材料充当素材,也不能用凭空想像的东西充当资料。二是用素材设计成的内容要有严谨的知识逻辑体系,其表现手法和知识形成过程要严谨周密。三是所显示的素材质量要好。文字的输入要正确,图像、动画、声音要美观、动听。总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保证课件内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使他们的注意力持久集中,避免让学生产生错误或是片面的认识。
四、多媒体课件要遵循适度性原则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度与量”的问题。一堂课中,课件的内容应适度。若过多,一方面容易导致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则容易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因此,要坚持“适当适量”的原则,适当的结合板书,形体语言以及眼神交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两者之间的有益结合,互为补充。
五、多媒体课件必需具有交互性
一个课件的设计跟其他软件的设计一样,要经过需求分析、教学设计、编写脚本、框面设计、素材准备、制作和调试等过程。其中教学设计是课件制作的核心,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找出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对教材的处理,确定那些适合做课件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强大的交互功能,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六、多媒体课件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多媒体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单、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在多媒体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过多的交互操作。为了便于教学,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对于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的多媒体课件,要对学生的输入做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训练难度;对于演示多媒体课件,最好可以根据现场教学情况改变演示进程。
七、多媒体课件制作应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多媒体课件设计要充分利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满足视觉和听觉全方位交互式感官信息的需要。在课件制作时,要突出每节课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对于一些辅的内容和需要学生自习掌握的内容,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和掌握,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
八、幼儿园师资配备应完善
1、强化硬件建设,配备必要的先进设备
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套,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电脑、大屏幕投影仪、数码摄像机等一系列设备,没有数万元的资金是无法配备的,加上专门的多媒体教室,这样一套设施对于那些中小型的幼儿园来说可能就有困难了。何况要是同时有多个班级进行多媒体教学,仅有一个这样的教室是不够的。因此,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拥有齐全的硬件设备,是幼儿园推广多媒体教学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
2、加强教师培训,培养高水平的师资
篇9
论文摘要:传统教学手段以语法教学最为典型,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语言基本知识的讲授;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变了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的分析及对传统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特征及优缺点的分析,提出多媒体辅助手段的应用是现代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媒体辅助手段应用到英语教学,尤其是应用到专业英语的教学作为信息化社会典型时代特征的体现正迅速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目前各所大学中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和重点。各大学英语专业教师正致力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包括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这已经成为专业英语教师们的共识。然而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英语教学固然有其优势,但是只有结合好传统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手段,才能更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从而改善教学质量。
1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
现状我国的学生大部分从初中或者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学习的时间有限,内容与实际生活常常存在脱节的现象。英语环境的狭窄和偏底的英语使用频率无法让学生将英语细致入微地嵌入思维。根据我国目前教育状况,虽然中小学教育者的教育思想观念正逐步改变但现实中推行的仍然是注重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为此,在实际教学中一般采取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讲授过于强调系统、完整很少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余地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满盘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虽然能够胜任升学考试,却难以发掘个人的创新思维而达到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经此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被录取的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虽较其他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出类拔萃,但是将这些长期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大学新生即刻放置到以多媒体辅助手段为技术依托,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中的做法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从一种思维模式转变成另一种,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另外,英语专业的学习者由于年龄、地域等因素造成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也给现代教学法的实施增加了难度。从而导致学生对“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导致教学活动冷场教学计划不能顺利完成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尤其在一、二年级基础阶段)严格按照国家外语教学大纲要求,注重传授系统的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等),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从而决定了寻找一个介于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之间的平衡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局限
传统教学手段一般是指传统的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bod。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最古老、影响最深远,至今“仍然方兴未艾,大量使用而且相当成功”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最早出现于18世纪晚期的欧洲,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该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德国学者麦丁格Sohann Valeneion Meidinger)和费克Sohann Christian fick。这种教学方法提倡用母语教授外语、在教学中以翻译和机械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学习语法为入门途径,强调语法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2.1传统语法翻译法的优点
首先,语法翻译法有利于学习者充分认识两种语言间的基本特征,形成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其次,此法以翻译为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可以使学生对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句法结构的异同有较为明确认识2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结构的整体理解水平。再次,语法翻译法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稳固的自学能力。
2.2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局限
重书面、轻口语是语法翻译法的首要缺点,也是语法翻译法大受挞伐的重要原因。教师过多地注重句子层次的教学2忽视了语篇结构分析、衔接分析及语篇层次的教学2它强调了语言知识,但忽略了语言能力。“没有一种语言技能是孤立存在的。各种技能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或互相影响,或互相补充,对一种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另一种技能的发展”。因此,忽视语言能力不仅导致听说能力的下降,同时也影响读写能力的发展。
语法翻译法的另一缺陷是:学生容易丧失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语法翻译法是通过大量机械练习来巩固学习效果的。单调乏味、甚至是为了语法项目而人为创造的一些无意义的练习,很容易挫伤学习者的学习热情。由于学习态度“是决定不同学习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主要原因”(束定芳语),所以在非智力因素中起重要作用的积极性一旦丧失,后果很可能事倍功半。
语法翻译法过分强调机械地记忆语法规则和例句2方法单一2语言环境贫乏2课堂气氛不活跃2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2从而损害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如果因为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不足使原本热情高涨的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丧失信心,创造力匮乏,甚至影响语言整体能力的提高,则不仅是教育上的浪费,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障碍。
3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趋势性及其面临的问题
3.1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趋势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形象直观、丰富有趣、图文声并茂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无疑给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注进了新的活力,使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成为可能,帮助有效建立“视、听、说”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大学英语专业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口脑并用、和谐高效、主动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又体现了时代特征和精神,还使得人文教育思想得到渗透。
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包括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是现代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新形势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存在着一些误区,面临着一些问题。
3.2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面临的问题
首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过分强调往往造成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合理内核的丢失。这很容易造成一种现象:每当谈及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必谈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且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从而容易否定传统英语教学。我们应摆正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同时也应注意保留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合理因素。正如王海贞、苏晓军研究指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症结是在课程和教学方法上,而不是在是否使用多媒体上。
其次,学生如果长期被放置于声光电的刺激当中,难免形成新形势下的“满堂灌”。尤其是有些教师过分注重花哨的音效和动画,将投影屏当成现代化黑板,仍然保持“一张嘴说众人听”的单向知识传递模式,则会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参与意识的淡出,甚至演变成学生看教师演“独角戏”。再次,与大学英语专业的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软件开发相对滞后,使理论脱离实际,导致最终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各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有必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及专业特色等要素与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一起设计出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课件。
4.对策——传统手段与多媒体辅助手段的结合
通过对传统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特征及优缺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两种教学法之间有很大的互补性。传统教学法强调的是语言的理性知识,是规则和框架;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的现代教学法强调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和具体操作。通过教学课堂实践、观察和反思,笔者认为:只有结合好传统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手段,才能更全面的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各教学环节的实施可做如下处理:
(1)Preparation Word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可以搜集多媒体信息制作成课件。
(2)Listening-centered Activities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课外多媒体资料,采用听说法、视听法。
(3)In-class Reading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直接法、语法翻译法,从而更精准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新出现的语法现象和词汇。
(4)Further Development以学生参与为主,主要采用现代交际法。将学生分组,教师把题目分别布置给各小组,让其事先准备,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盲目说英语,又可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5)Extractrrieulum Actiities提供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包括E-mail、论坛和实时的聊天室等。学生可以通过mail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另外学生也可以在论坛
和实时聊天室中相互探讨交流。教师根据情况也可以参与其中.从而真正体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和实践性。多媒体技术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是重大而又深远的,但是,多媒体技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这种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注意结合好传统手段,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抓好素质教育,更好地贯彻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Tarone,Elaine,and Yule,George.Focus on the Lunguage Lenne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束定芳等.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王海贞,苏晓军,多媒体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1994
5.黄若妤,对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改革的探索[J]外语界,2000
6.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 生物教学 整合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教学媒体的应用,不但充实和沟通了各学科知识的传送和相互渗透,而且实现了学科知识内涵的丰富与外延的扩展。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生物学科的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而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使生物学的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看得见、摸得着,更加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
一、多媒体教学能大大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
多媒体教学使课堂上教学的信息量增大,加上生动的语言表达,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便能使直观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能有效解决生物课的教学信息量问题。
多媒体教学的独特优势在于它能大量地节约板书时间,从而为其它教学内容的实施提供了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也为提高教学量充足提供了条件。例如:在“生物与环境”专题中介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a.西部开发相关内容的简介;b.西部开发相关的题例(含7个小题目);c.西部开发破坏生态的因素和改良环境的相关措施;d.与西部开发相关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按传统的常规教学那样把这些内容都板书出来,那么,教师除了写板书外,就根本没有了讲的时间,而学生也没了练习的时间,更不要说通过讲练来总结、归纳和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时间了。这样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是不会好的。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这些内容就可以通过大屏幕的投影展现出来,从而省出了大量的用于人工板书的时间,用来讲练结合或进行其它内容的教学,使教学量得到充实。多媒体具有高度集成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极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知识,因此也就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能很好地浓缩教学内容,强化重难点。
生物教学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加以浓缩,强化重难点。
1. 抓住生物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内综合知识网络。任何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体系,在复习时把有关的知识依据其内在联系加以综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体系,使学生逐步建立一个点实、线清、面广、体全的生物知识网络联系,学生的理解就会很深刻。高中生物分为三大板块,四大知识系统。这四大系统又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体现生命不同于非生命物质的基本特征。每个大的系统下,又可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如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构建这些知识的体系则能事半功倍。如:有关染色体的知识,课本分别在一、三、五章中作了介绍,甚至还可以通过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内容进行联系。如果用传统的常规教学,教师只能拿着书让学生这里勾勾那里画画(如在黑板上板书,时间方面又不允许),结果很容易使学生的知识点更混乱。但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技术把相关综合知识清晰地展现给学生,能使其初步形成以生殖细胞产生为核心的染色体知识体系,同时也为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生物的进化打下了基础。
2. 运用多媒体技术,更有利于进行对比复习,突出重难点。具对比性的知识点多也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常有对比法的运用。但是,在传统的常规教学中,知识点的对比复习无非是通过列表来进行,由于要板书或在上课前准备小黑板等因素,既缺乏直观又浪费时间。而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对比复习效果则是传统的常规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弄清知识间的联系,是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的知识基础。生物的综合复习中知识点间的联系多而广是一个显著特点。总复习备考阶段,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加工,形成有序高效的知识体系,可以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这才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有效的复习策略。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因素,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遗传和变异一章,联系性的知识点就有:①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关系;②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之间的关系;③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互换规律之间的关系;④核遗传三大规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⑤核遗传三大规律与伴性遗传的关系;⑥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根本原因与中心法则的关系;⑦遗传和变异与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等。对于其中的一些知识点的联系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使之直观化,帮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