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云计算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小型图书馆;应用必要
云计算是一个新兴的名词,由于出现的时间较短,所以很难引发追捧者的热情,在Matrix中有关于云计算机的定义,但是其给出的定义很难覆盖其全部内涵。对于一个图书馆人而言,将更多的科研重心转移到云计算应用方面显得十分必要。当前与云计算相关的网络应用服务已经开始应用到高校图书馆内,但对小型的图书馆而言,云计算的到来将为高校小型图书馆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也能为推动小型图书馆的云计算服务能力提出新的技术性支持。
1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的整体建设目标,是在电脑上进行单一的服务器运行,或者是单一的某个服务器上开展的运行,这就能迁移大型的服务器。使用云系统处理用户请求的时候,先要输出云计算的结果,原因是它能具体完成的操作和核心处理系统是云计算的关键。
云计算的发展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受到关注,也被认为是未来影响世界发展的“革命”。包括系列自动化管理、软件的自我管理、自我修复等,所有的云管理模式都来源于大型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管理提供的服务器,故此其数据管理中心是在类似于网络的环境中进行计算的[1]。
2 云计算给高校中小型图书馆带来的机遇
2.1 资金匮乏
数字化建设所需要的资源量非常大,对于经费的要求很高。对于中小型图书馆来说,其本身的生存几乎全部依赖财政拨款,自身并没有能力通过经营获得足够的经费,因此其运转经费非常有限。对于数字化建设过后的维护费用,中小型图书馆捉襟见肘,更不可能追加投入进行设备的更新工作。因此,常常造成设备功能陈旧,机体老化以及信息传输速度减慢等不良现象。若想保持其长远发展,那么资金的持续投入是必须的保障。
2.2 缺少技术人员
数字化建设和维护工作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形式,并不是普通职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便可以很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其整体运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更新。需要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和信息处理与咨询等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中小型图书馆由于规模小,资金有限,难以留住高技术人才。而现有人员的素质又无法满足全部的工作要求,整体技术能力相对较弱,制约了数字化工作的开展[2]。
2.3 没有统一的标准
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就造成了各个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问题。各个图书馆各行其是,建设成果也各不相同,无法对其建设成果进行有效的考评。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规范和标准,因此浪费现象非常严重,这就为资金本就不充裕的中小型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同学科和部门共同努力的工作,因此需要有合理的标准和规范来为其制定有效的措施和方向。
3 云计算中小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机遇
3.1 降低中小型数字化建设的软件成本
从中小型图书馆的角度考虑问题,日常投入较大的费用是科研或者流通系统的添置费用,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较快,导致这些设备在投入使用后一段时间就要进行升级,即使软件设备装配好以后,软件或者数据库的系统安装问题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大问题。
但小型的图书馆若使用云计算服务系统,就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在云计算的环境下,通常中小型的图书馆所有用户是以终端用户的身份使用软件系统,所有图书馆内的计算机就无需安装系统软件,只要安装能够连接网络的应用软件即可[3]。但云计算对于终端计算的要求不是很高,使用的时候原有的计算机设备就能满足其使用要求,节省前期的专项费用投入。
所有的软件系统来源于不同的数据库,若均使用专项的数据库系统整体花费太大,故此可以使用类似于租借的形式,将所有的数据汇集到“云海”中,这样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就没有必要费时费力的安装专用软件。后期所有的系统维护都能直接在互联网上操作,致使图书馆彻底改变原有的软件系统控制,减免系统更新或者换代后带来的后续麻烦,也能摆脱聘用或者留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困境。
3.2 保障中小型图书馆的可靠性运行
部分中小型图书馆由于运营资金有限,所以在建设初期或者后期维护的时候受到资金掣肘,使服务器运行存在较大的隐患。应用云算能降低服务器的出错概率。现行的图书馆中,所有的数据全部集中在馆内的服务器使用上,若服务器出现故障,整个图书馆就会面临不小的损失。但使用云计算模式能够解决这一危机,原因是云计算中的服务器数量巨大,有百万台以上,所以即便某台出现故障,其他的服务器在短时间内也能快速将相关数据拷贝到其他服务器内,然后位新服务器运行提供帮助,所以图书馆能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实施无间断的安全服务。云计算期间也能更好地客服服务器限制的瓶颈问题。传统服务器硬件资源受限,若多台服务器在进行同时响应的时候,在用户数量超过服务器自身的服务数量后,服务器极易崩溃,造成所有的用户都不能登录的局面[4]。所以,很多图书馆为让系统能正常运行,会控制图书馆服务器的最大接入量,图书馆若要扩充自己的服务器使用量就需要花费资金购买高价服务器。云计算技术的引入,能够让图书馆满足大量服务器同时的运行,使所有用户的请求都能在短期内获得实施和响应,这能让原本经济实力较弱的高校中小型图书馆在投入少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效果,也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3.3 中小型图书馆的信息共享
中小型图书馆的资源匮乏是其运营过程中最主要的困难。云计算模式可以有效地为中小型图书馆提供更多的资源,并有效提高其运行效率,降低其运行成本。通过云计算,中小型图书馆可以与大型图书馆或者其他的中小型图书馆建立有效连接,并进行数据共享。这样就使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图书馆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资源,并且也可以变相借用大型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建设成果[5]。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其在运营的过程中减少自身资源匮乏所造成的困难。
4 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型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其能够节约运营成本,为其生存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中小型图书馆所面临的资源匮乏问题,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互联网云计算能够为各个图书馆提供高速信息交互功能,使其能够丰富自身资源,同时也能使中小型图书馆有效地借用大型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减少了中小型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中资金不足的困难。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中小型图书馆的良好发展提供非常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松岩,崔鹏.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2):54-57.
[2]王峥.云存储在图书馆数字化中的应用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9-134.
[3]熊英,刘瑞华.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联盟云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5(32):77-79.
[4]陈秋珠,田凤娟.高校互联网研究热点领域构成及变化――基于2000-2015年CNKI数据库文献的关键词共词分析[J].山东高等教育,2016(11):2+36-42.
篇2
云计算兴起于2007年末,在Google、IBM等巨头公司的大力推动下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总的来说,云计算是一种发展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它利用Internet上的资源,将其整合成“云”,成为一种超级计算模式[2-3]。“云”通常是由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组成,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等等。传统的计算模式和云计算就像早先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发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云计算的出现使得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就像煤气水电一样进行流通。随着云计算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它的应用也已经渗入到电子政务领域。
1云计算的概念与特征
1.1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从2007年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具体到什么是云计算,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维基百科中将云计算定义为一种基于Internet的计算,与电力资源的服务模式类似,共享资源、软件和信息可以被终端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按需使用;IT巨头IBM则认为云计算既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又是一种新的基础架构。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模式,云计算把IT资源、数据、应用以服务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而作为一种新的基础架构,云计算把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IT资源池,用于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2];国内云计算研究的先驱中国云计算网则把云计算定义为: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包括软硬件及平台资源等[4]。
虽然定义多种多样,但共同点就是:云计算就是将所有的资源从本地转移到云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网络来访问与使用云端资源。
1.2云计算的特征
纵观国内外云计算的相关研究,虽然它是以超大存储量、低成本等优势吸引众多用户。但云计算还有其他有别于以往计算模式的优势,概括起来有三方面,图1表示如下:
(1)云服务器端就是提供、管理和维护云服务的一方。它是由众多PC机、服务器等组成,体现了虚拟性、敏捷性、高效率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经济性特点;
(2)中间连接端是连接云服务器端与用户终端的网络设备,它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云服务器端与用户终端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它体现了松散耦合、大规模协同和实时同步性特点;
(3)用户终端则是购买、租用和消费云服务的一方。它泛指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体现了多样性、低成本性、共享性和绿色性特点。
2云计算应用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必要性分析
2.1.1存储必要性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从1997年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核心内容涉及电子政务全面实施、实施的标准化、总体规划与协调、政务信息公开、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等,所有都需要电子政务系统的存储量尽可能的大而且能扩展。“云”的出现为其找到了新的解决办法。“云”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Amazon,IBM,Microsoft等公司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5]。同时,“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2.1.2安全必要性
政府在开展电子政务的活动中,会采集和产生出众多的政务信息、用户私密资料等等,而这些信息一般来讲需要高程度的安全性保障,以防止信息丢失、信息外泄或被非法访问。而云计算服务器端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管理来信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保存数据,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帮助用户放心地与指定人共享数据。同时,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措施来进一步保障服务的高安全可靠性。
2.1.3交互必要性
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角度来看,政府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投资来实现公共服务的在线交互式提供,而真正使用这些在线服务的用户数量却较少,信息孤岛、信息分散等问题层出不穷。用户一旦连接到云中,“云”里的任何东西包括数据、设备等都是你的。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喜好定制相应的服务、应用及资源,云计算平台均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来部署相应的资源、计算能力、服务及应用。
2.2可行性分析
2.2.1理论可行性
从理论基础上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来支撑构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一方面,云计算理论体系研究发展速度快,理论成果层出不穷。国内外在云计算方面的研究仍是继续升温,为云计算应用于现代社会打好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发展,电子政务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众多。如:王丛霞、方洁的《Web2.0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领域及其问题研究》,周义刚的《基于本体的电子政务领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刘晓英等的《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新动向》等等,这些都为在云计算环境下研究电子政务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6-8]。
2.2.2技术可行性
从技术条件上看,云计算其实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只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而且,国内外众多专家和IT机构都在对其进行研究,已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案体系。如IBM的政府云计算解决方案由底层——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基础设施、软件系统和管理平台(包括一组部署管理软件,虚拟化组合和云计算管理系统)、云计算提供的各种虚拟机的组合形成了各个具体的云计算使用中心[9]。而在国内,例如用友提出了NC5.5一体化集团管控解决方案等。可以说,这些技术及其实现方案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云计算化”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和技术平台支持。也就是说,构建电子政务云结构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2.3成本可行性
从经济成本上来看,电子政务云结构系统不仅不需要高昂的建设费用支出,而且还能降低相关管理费用。由于云计算对用户端设备要求很低,可将95%的工作转移到浏览器,用户端只需要运行简单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软件即可[10]。所以说,在云计算环境下重新建设电子政务系统一方面不需要购买高昂的物理设施,另一方面由于云环境下服务器的日常维护由云服务商来提供,电子政务系统管理部门不必支付维护费用,从成本上来看,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电子政务系统也是可行的。
2.2.4实践可行性
从实践环境来看,目前已有众多IT巨头积极地研究和部署云计算,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如Google正在运营的云计算商用平台——GAE(Google APP Engine)。在这里,开发人员可以利用GAE提供的API免费创建应用服务;Amazon的EC2和ES3服务以及国内一些IT企业的“云战略”[3,9]。可以说,现阶段这些云计算的应用,为云计算应用于电子政务系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3电子政务云计算系统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云计算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4层:资源层、虚拟层、应用管理层和业务表现层。其中最关键的是应用管理层。图2电子政务云计算系统体系结构
3.1资源层
资源层位于系统体系的最底层。包含了物理资源层和资源池层。物理资源层又包含了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各种网络设备等,而资源池层则是云端的软件及信息集合。云计算的提出动机就是要整合所有的软硬件资源,支持资源按需提供,按使用量付费。
云计算的主要思想就是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利用云计算将现有的硬件设备集合,有效地增强系统的存储能力、计算能力,满足电子政务不断提高的需求。通过整合,还可以大大减少硬件支出成本,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资源池层中软件及信息资源整合则是把相同或相似类型的资源同构化,建立各种不同的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软件资源池等,目的就是将异构资源同构化,使云计算环境下的电子政务具有协同的工作基础。
3.2虚拟层
该层包括虚拟服务器、虚拟存储器和虚拟网络。云计算的核心就是虚拟化,可以说是虚拟化为我们带来了“云”,同时也是云计算区别于传统计算模式的重要特点。虚拟化的目的是虚拟化出一个或多个相互隔离的执行环境,用于运行操作系统及应用,并且确保在虚拟出的环境中操作系统与应用的运行情况与在真实的物理设备上运行的情况基本相同[5]。
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使得系统中的物理设施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可以有效地平衡电子政务云计算系统的性能,还使得系统动态部署变得更加灵活、便捷。
3.3应用管理层
这是电子政务云计算系统中最关键的一层。该层作为系统的后台管理层,动态管理资源和支持电子政务系统的相关业务,主要负责系统的容量规划、资源的动态部署、动态调度,监控、安全等。
其中,容量规划就是系统总体上规划分布式的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设计相应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定义资源的单元和生命周期;动态部署是系统提供标准化的资源模板,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应用程序、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模块进行快速部署;动态调度则是动态分配系统的虚拟化资源,保证各种资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监控是实时监测各种资源的工作动态,非正常状态时能够报警并自动调整资源的分配;安全就是保证系统中数据信息的安全,从而保证电子政务云计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3.4业务表现层
该层是电子政务云计算系统的功能体现层。电子政务中不仅要使该层完成基本的计算、存储业务,还要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包括网上软件服务和网上平台服务等。电子政务系统发展之初,主要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但随着其不断成熟,逐渐朝着一站式电子政务办公服务系统的方向发展。这和云计算的整合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利用云计算提供的虚拟平台共享技术,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统一入口的服务平台,方便地进行注册、查询、访问、咨询,保证操作简单易用,一站式得到全程电子政务服务;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也无需在不同信息系统中反复进出办公,实现一站式办公,提高办公效率。
4云计算给电子政务带来的优势与潜在风险
云计算的诞生被称为是IT界的第四次革命浪潮,云计算的应用已扩展到众多领域,它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也被提上日程。2010年5月21日,中国移动在北京正式了大云1.0系统,并联合天津市政府,试点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及无线城市的应用。
篇3
一、食品安全实施监管的作用和必要性分析
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行业内部的竞争过于激烈,造成了商家利润率的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赚取利润,一些不良企业就通过降低成本来赚取利润,甚至是牟取暴利。其中,降低成本是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的。尤其是在食品行业中,一些不合格甚至是过期的产品,经常会被曝光,不良企业就是将这些过期的食品提供给消费者,并通过降低价格,以获得销量[2]。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应采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有效控制住当前的局面,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呢。下文将针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作用和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食品安全实施监管的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行业的悲哀,更是市场的悲哀。由于市场上存在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让老百姓们感到十分担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于食品市场的一种疏远,市场的不可信度也逐渐增高[3]。因此,不仅仅是为了能够让市场得到稳定,让行业能够获得前进与发展,更应该做到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让人们能够享受最基本的健康食品。因此,实施食品安全监管具备以下几个作用:第一,可以对食品的安全进行监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混乱的食品市场进行整改,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对于一些不良商家,采用监管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制止他们在食品质量上做文章,也是给不良商家敲响警钟。第二,食品安全监管的作用在于让食品行业能稳步向前发展,市场需要稳定,也同样需要这样的监管方式,来确保未来市场的发展不偏离主轨道。因此,为了能够稳固市场,实施食品安全的监管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三,能够给予消费者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信心。接连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在过去出现的三聚氰胺以及毒奶粉等事件中,老百姓已经对这些食品彻底失去了信心,并且不惜重金购买国外市场的产品。长此以往,我国国内的市场就会出现问题,从而造成市场的不稳定。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消费者信心的提升。
(二)食品安全实施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在市场发达的同时,对于市场进行监管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一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一些重大的食品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婴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并且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的实行,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食品行业的长久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那么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动荡。因此,为了保证市场的稳定发展以及行业的稳步前行,对食品的安全进行监管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二,行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稳定,需要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管。一个行业是否能得到长远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的内部是否健康,是否有足够的信誉。而对于食品行业而言,食品安全就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大前提。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就无法实现食品行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市场而言,也是这样的道理,食品市场如果没有稳定的食品安全保障,会对整个市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二、基于云计算的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构建
云计算是一种目前非常常用的技术,在诸多的领域与行业中,都有相关的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依然可以采用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实现对于数据库的监管,并且能够保证出现过问题的企业,能够受到严格的审查,确保它不会再出现问题。对于市场上的食品企业,也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并且保证这个数据库能够获得及时的更新,同时还要能够具有搜索与黑名单的功能[4]。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库,数据库需要对所有的食品企业进行备份,并且进行区域管理,从而实现云计算的基础。并且,在建立架构的过程中,还要建立黑名单,从而让一些出现问题的企业得到应有的惩罚。基于云计算的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将在高校建立全新的食品安全防范体系,学生的食品安全将得到有力保障,同时,还可以为学校、企业带来更全面和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借鉴。湖南省十分重视信息化教学改革,尤其是大学城的空间建设及应用,充分利用大学城空间强大的信息和交互功能。借助空间建设在湖南省的影响力,我校通过学校与深圳民声科技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建立面向湖南省高校的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机构空间,建立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主题空间和人才培养空间,打造无缝衔接的湖南高校食堂保姆式空间监管服务体系。通过合理设置空间布局,充分挖掘空间功能,使食品安全的防范体系构建、食品安全防范机制建设、食品安全第三方人才培养、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标准体系开发等多种功能有机整合,实现多方的协同创新。
(一)校企协同创新的实现
校企之间的合作,对于高校与企业而言,随着合作效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也使这一工作有了更好的发挥方式。尤其是在监管机构中,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因为,两者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更能够保证高校的学生们在步入企业之前,就可以得到良好的锻炼。那么,监管平台这一理念的实现,能够在校企协同的模式下获得诸多的优势。第一,校企协同的创新平台,能够更好地实现监管的公正性。由于校企之间可以实现良好的相互开发与监管的模式。高校的学生们在实习期间,可以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实现平台的构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进行相应的设计与研究,从而保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良好的合作方式。第二,基于技术开发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实现,从创新的角度出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创新的要求。由于在传统的监管体制中存在诸多的弊端,致使监管部门在执行监管的过程中即使再小心,也会出现一些疏漏。并且,在庞大的数据库中若是想实现细致的监管,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现创新平台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完成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并且能够将以往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中予以解决,制定真实有效的监管机制。第三,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市场的活跃与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才的影响。由于人才在社会上一直是以自由的方式进行输出,因而在人才录用的过程中,并没有特别的针对性。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需求以及人才发展方向的契合度。所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不仅仅能够提高人才的契合度,更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市场以及行业在发展中的稳定程度。
(二)基于云计算的第三方监管创新平台构建
云计算是基于计算机的一种搜索计算技术,在校企协同的创新平台构建中,存在诸多的数据需要处理。尤其是在一些企业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进行有效地记录。此外,对于市场上的食品企业,也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同时要保证这个数据库能够及时获得更新,并且能够具有搜索与黑名单的功能[5]。校企作为第三方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于监管的公正性,而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对于这些数据的搜索与确定。首先,需要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库,数据库中需要针对所有的食品企业进行备份,并且进行区域管理,从而实现云计算的基础。并且,在建立架构的过程中,还要建立黑名单,从而让一些出现问题的企业能够得到应有的惩罚。其次,是要在监管平台中加入搜索的功能,在校企协同的平台中,需要加入创新的元素,重点是保证校企之间的合作在公平与公正方面能够有所改进。在传统的监管制度中,虽然也有类似的管理制度,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造成了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应有的效果的现象。但是,通过云计算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在其中加入更多公开的内容,从而让不良企业失去继续生存的土壤。同时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让其他企业不能够效仿,以此杜绝问题的出现。最后,在校企协同平台中,为了能够加强监管的力度,需要让更多的技术团队参与,并且能够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完成监管工作。因为如果全部工作都由人工完成,工作量过大,企业消耗的能源也就过多。为了能够解决类似的问题,就必须在工作过程中加入技术元素,从而提高监管的效率。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商务英语;移动题库App;App Inventor;SAE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4-0071-04
建设“商务英语”移动题库App的必要性与意义
1.传统学习资源获取难度大,催生移动题库App的产生
“商务英语”网络课程每个学习单元均设置了配套精选习题,主题涵盖国际商务各主要方面及商务活动场景,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商务沟通的方法、技巧以及理解商务活动的基本概念及主要步骤。目前,习题库存放于学校BB平台,学生仅能通过计算机登录校园VPN内网才能获取习题资源。这种学习资源的不易获取性,对学生实现便捷式自主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阻碍,长此以往,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网络习题库丧失了其预期的使用价值。基于此,本文提出的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移动习题库App,作为有效辅助手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必将为商务英语的学习带来变革。
2.移动互联时代,打破传统单一化的学习方式
如今在校大学生均为“数字土著”的90后一代,他们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追求个性化学习方式。[1]这些特点预示着传统课堂学习环境很难吸引他们,传统学习资源获取方式更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线阅读、掌中学习、移动互联已经迅速融入到了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中。变被动学习个体成为学习主导者,利用App不断认识和调整自身学习策略是设计移动题库App的基本出发点[2],亦是最终落脚点。
设计与实现“商务英语”移动题库App
1.移动题库App的设计理论基础
(1)移动题库App简介
移动学习不仅具有学习时间、地点、内容的灵活性和随机性等特点,而且用户对App的实时响应速度和获取内容的简要程度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移动学习还兼具学习资源信息内容的承载量小而精的特点[3],为满足上述特点,本次设计的移动题库App,内部习题类型均为单选题。同时习题库存储于新浪云服务器上(如下页图1),数据获取和响应功能等功能框架均采用App Inventor设计完成。移动题库App的特点包括:①客户端通过App访问云端数据,充分实现了数据与App的分离,极大地减轻了客户端的负担;②具有随机选题功能,可支持多套题库的无缝切换;③具有及时反馈和计分功能;④在线资源题库便于扩展。学生只需在移动终端上安装习题库.apk文件,在联网状态下即可访问云端题库,还能随机抽取题库中的习题进行答题。在做题的过程中,系统会对学生的选择给出及时反馈,并且会显示最终成绩。由于所有习题均放置在云端服务器上,习题资源的更新均在服务器上完成,智能终端无需重新安装和升级App,只需要通过载入操作即可访问最新题库。
(2)SAE简介
SAE(Sina App Engine)是一个简单高效的分布式Web服务开发及运行平台,它是新浪研发中心于2009年11月正式推出的国内首个公有云计算平台。[4]SAE提供了一系列分布式计算、存储服务供开发者使用,包括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数据库集群、分布式缓存、分布式定时服务等,这些服务将大大降低开发者的开发成本。同时又由于SAE整体架构的高可靠性和品牌保证,大大降低了开发者的运营风险。对于非企业用户来说,新浪云计算平台只需简单的几步操作就可以自己建站,大大降低了非企业用户的运营成本,而且开发也非常自主灵活。本文所说的移动题库App,便是将编辑好的特定格式的题库文件上传至搭建好的云应用中,实现了题库的云端存储,最终由智能终端读取试题。新浪服务器的高可靠性保证了数据读取的稳定性。
(3)App Inventor简介
Google公司在2010年8月推出Google App Inventor for Android,即App Inventor。App Inventor是一款在线开源的Android开发工具,用户通过拖放图形组件即可完成Apps开发。App Inventor在2012年1月移交给MIT(麻省理工学院)的行动学习中心,并由MIT使用。App Inventor不仅界面友好,而且提供了强大的程序设计能力,如逻辑运算、清单应用、程序拼图块。除此之外,App Inventor相关组件(Camera元件、Location Sensor元件、Texting元件、PhoneCall元件等)可以调用智能手机的相应功能,如照相机、GPS导航、短信、电话等。[5]App Inventor支持浏览器网页开发,开发者无需安装开发环境,便能轻松地开发和调试应用程序,大大简化了传统编程中搭建开发环境的复杂过程。App Inventor提供了很多功能强大的组件,如Web、蓝牙、GPS等,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开发出轻松访问Web数据的App,从而缩短了应用程序的开发周期,也为此次研究开发的移动习题库App提供了便捷通道,奠定了开发基础。
2.移动题库App的设计实现
(1)题库资源储备
以移动学习资源小而精为需求原则,将试题类型设计为单项选择题。如图2所示,将BEC习题编辑成相应的文本格式,其中,“------”“ ”都属于自定义分隔符,前者用于区分不同的题目,后者用于分割同一个题目中的题干内容与答案,将所有题目按照此类格式进行编辑保存成编码为UTF-8的.txt文本格式,等待上传至SAE服务器。
(2)搭建SAE云应用
创建SAE云应用之前需要注册新浪云计算平台,注册云计算平台的链接为http://.cn/。关于新浪云计算平台的注册和云应用的搭建,官方已经给出了比较详细的步骤与指南,本文不再赘述。创建完应用之后,点击“管理应用”便进入到应用管理界面(如下页图3)。再点击“代码管理”即可进入到在线编辑器界面(如下页图4)。
SAE的在线编辑器可实现在线编辑代码的功能,另外,开发者也可以上传已经编辑好的代码或文件。本研究将“商务英语”习题库上传到代码管理器中,进而获得文件的公开访问链接地址,一般格式为“二级域名+文件名.后缀”,如本研究的其中一套习题的URL为http:///bec1a.txt。该链接地址将作为下一步Web组件的参数,为设计阶段储备数据资源,至此整个云应用就搭建完成了。
(3)利用App Inventor设计实现完成读取习题功能
在MIT App Inventor的在线编辑器中编辑“代码”(App Inventor封装了代码)读取习题文件。读取、显示习题和打分的流程如下页图5所示。
首先,将地址存储在列表类型的全局变量中,接着生成随机数(由于总共有20套题,随机数在1到20之间产生),通过随机数来选择列表中相对应的题库URL,接着将URL作为参数传递给Web组件,Web组件的Get方法可抓取云平台上的题库数据。当Web组件成功读取文件数据之后,文本信息将被赋值给列表类型的变量,通过分隔符“------”将习题分隔开来,以便通过列表本身的计算的长度方法获知题目数量。
其次,初始化客户端,将第一道题目的题干信息显示到客户端屏幕上。用户点击“开始答题”按钮,取出列表变量中的第一个数据,将其中的题干和答案通过分隔符“”取出来。当用户按下“下一题”按钮,程序接收到该指令后,便将题目序列加1,继续读取列表中的下一组数据,取出下一道题的题干并显示出来,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道题。
最后,处理答案与及时反馈分数至客户端。当用户点击了“提交”按钮,程序便收到该指令,会自动将正确答案与用户提交的答案进行比较,答案正确则按照规则加分,答案错误则保持不变。如果系统检测到用户已经完成了最后一道题,用户的总分就会在客户端上显示出来。至此,整个App客户端的功能设计基本完成。部分程序源代码如图6所示。
(4)实现移动题库App客户端界面
图7所示为BEC中级习题库的App客户端界面,点击“随机抽取题库”按钮会随机抽取云端题库中的任何一套习题,系统会在右上方即时显示被选定习题库的序号。点击“导入题库”按钮可以将选定的题库加载到智能终端,按钮右方的标签位置会显示所选题目数量。点击“开始答题”按钮后,会将第一道题题干信息显示在智能终端上,并在题干右上方显示当前题目序号。当学习者选定答案并按下“提交”按钮后,系统会立即在下方显示学习者选择的答案和正确答案,从而起到及时反馈的作用,符合移动学习对信息及时反馈的特点。当学习者提交完最后一道题的答案后,系统会将总分显示出来,让学习者及时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
3.现阶段App实际应用及效果评估
目前,本款App共收录了20套BEC中级试题,每套10道单选题,每套题都围绕教学单元设置,涵盖商务专业术语、商务活动常用词汇及典型的商务活动场景等主题,如右表所示。
本款App应用对象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共计316人,其中安卓系统智能终端持有者占87%,这87%的学生全部使用此款App。通过一个学期的跟踪测试(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以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80%以上的学生商务英语专业词汇量得到了巩固,其专业场景实战技能也大幅度提高,学生能够将所学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场景中。
篇5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融合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信息技术已成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其信息化建设主要以办公自动化、MRP及电子商务等为主,满足了当时企业管理的信息化需求,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企业的管理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云计算作为新兴的网络服务方式,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商业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云计算对新一轮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二、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近十年才兴起的新的互联网技术,学者和机构都从其自身的角度定义了云计算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概念。本文采用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便捷、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这些资源能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地交互。一般来说,云计算的服务分为三个层次,即IAAS(基础设施即应用平台),PAAS(系统设施即应用平台)和SAAS(软件服务即应用平台)。根据三个层次的应用平台,云计算可以提供开发环境、Web服务、网络数据库和团队协作环境等服务服务,企业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构建自身信息化环境减少企业信息资源与营销投入的成本。同时,云计算还具有网络资源的虚拟化管理,提供基于用户的定制服务,网络服务的可扩展性,费用低廉、性价比高等特点。
三、云计算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篇6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支撑的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清云录播平台作为新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改当前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从教育教学的新需求入手,将多媒体教学、课堂云录播、课程资源共享等进行综合管理、调配,以其同步性、灵活性、互动性和资源共享性等特点,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并成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学竞争力提升的重点研究和建设内容。
二、高清云录播平台概念
目前,业界对高清云录播平台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通过对各种文献和产品厂商界定的梳理和整合,初步表述为:高清云录播是基于物联网模式并且采用云存储、云传输技术来满足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方式。具体实现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分布式转换编码设备、集中式解码资源服务器等系统集合,将高清摄像信号、教学电脑、实物展台、语音等信号通过分布式转换编码设备转换成网络信号,传输至资源管理中心的云录播资源管理服务器,并通过“云”录播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在线剪辑、编辑,自主自主学习、直播、远程点播等功能,进而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民办高校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当前,高校的教学模式需要由单间精品课程转向慕课式视频公开课,这是未来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国内公办高校积极顺应这种趋势,在加盟国外慕课平台的同时,也在进行本土化在线视频公开课尝试,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是建设校内高清云录播平台。尽管这种尝试还处在初级阶段,但不可否认这种萌芽已经出土,正在成长。反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的民办高校,面对此种趋势,认知不足、反应滞后、作为不显。民办高校既非国内顶级名校,亦非研究型教学型知名高校,名气不显,实力(教育资源和财政支持)不足,这是先天缺失,输在起跑线上可以理解。但对高清云录播平台建设和研究的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知不清、不足,以致轻视、忽视、应对不力,值得民办教育人认真思考。
1.高清云录播平台是慕课建设重要组成
慕课是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我们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要立足自主建设适合校情的慕课式课程。慕课建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视频资源建设。目前,许多名校将课程视频进行网上共享,但却抓紧住知识产权,这就不排除今后资源收费的可能,所以民办高校要提早进入视频资源的建设中来。
高清云录播平台是收集和制作优质课程视频资源的重要平台载体。平台建设可以遵循“建以致用”原则,建成后可进行微课视频制作和常规教学全程录制。微课视频是指授课课程中某个知识点的阐述和讲授,录制后作为慕课课程教学的节点之一;常规教学全程录制如字面意思,就是对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堂进行全程的录制,即可方便教师间比较学习,又能充实、积累校内慕课视频资源库。
2.翻转课堂需高清云录播平台支撑
翻转课堂是时下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这里翻转的是课上和课下学生的行为,即学生在课堂之前,事先充分学习课程章节教学视频的基础上,再通过讨论和争辩的方式掌握知识,教师在其中起引导和“裁定”作用。
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师在课程开始前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课程学习视频。这个学习视频一般有三个来源:教师自己制作的、互联网搜索到的和学校购置视频资源库中的。而通过网络调查,教师自己制作的学习视频占据来源的85%份额,学生也更偏重于教师在借鉴网络视频的基础上自己制作的视频,认为效果更适度、更佳。高清云录播平台既可以帮助教师量身定制课程视频,又可方便学生课前、课后自主点播学习,是学校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撑。
3.高清云录播平台助推“小班教学”
“小班教学”是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直面与公办高校教学水平差距,在民办高校推广和试点“小班教学”很有必要,且很有前瞻性的措施。但与此同时不可避免的要增加师资队伍,加大教师备课量、备课水平、上课压力和授课效果,这对于师资短缺的民办教育而言是雪上加霜。
高清云录播平台可以有效缓解此问题,具体操作是任课教师借助平台录制好的优秀教师的优质教课视频穿插到常规课堂教学中去,混合式(整合式)进行课堂教学。个人认为,此种教学方式很适合民办高校现阶段的校情。由于民办高校普遍缺乏网络教学的经验,要想教师、学生今后全情投入时代趋势的慕课式在线教学、学习就必须要有过渡,师生通过这一新式样的“小班教学”实践,更容易的平滑过渡到慕课式学习。
4.高清云录播平台助力教师互助交流,提高教学能力
在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传统授课模式下,教师因无法观察自己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故而不能及时跟进改正和交流互助。高清云录播平台的建设有效的改善了教学环境。(1)平台可自动建立教师课堂教学视频档案,教师据此反思自己教学全过程,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提高教学能力;(2)教学管理部门可通过平台遴选优秀教师优质课堂,组织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进行课堂视频观摩,以此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汲取有益的教学经验、教学思路,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3)教师或管理部门可以从直接平台抽取课堂录像,作为职务晋升、教学评奖和精品课程申报等素材资料,节省专项制作的成本和时间。
5. 高清云录播平台培育优良学风
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认识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吸收力等是存在客观差异的,若按照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是不利的,优良学风也难以养成。如何应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及时给出合理化建议和有效监督,高清云录播平台可以提供有效解决丝路。(1)在传统授课模式下,面对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不可能重复讲授上课知识。但在高清云录播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收看老师的教学录像,学习或巩固知识难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辅导员可以通过平台录像在不影响教师教学组织的情况下获知学生的课堂表现,注意力是否集中、到课率是否全勤、是否玩手机等状态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六师”教育,培育优良学风。
篇7
关键词:健康;大数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24-02
一、培养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的紧迫性、必要性
由于社会生活与生产已经被大数据与云计算所笼罩,随之而来的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正在为大数据与云计算行业带来大量的商业价值,逐渐成为行业人士争相追捧的利润焦点。因此,与之相关的职业需求也必然呈爆发式增长,而现实情况则是大数据职业的相关人才比较匮乏。无论从人才市场反馈信息来分析,还是从国内外高校的有关专业办学动向了解,以及企事业单位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调查来看,培养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都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必要性。
二、培养健康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的紧迫性、必要性
健康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在疾病与健康研究、环境与健康研究、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卫生宏观决策支持四个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
1.疾病与健康研究。在疾病与健康研究方面,又有健康研究、亚健康研究和疾病研究。(1)健康研究。深入研究和分析人群的健康规律,对卫生保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治疗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如:①对体检数据分析和挖掘,以便于精确地确定不同人群的健康标准,打造个性化、地区化的健康评估模型。②υ懈驹胁期、产后及新生儿的健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规律,给出更科学的孕产妇和新生儿保健的指导。③对老年人的健康数据分析和研究,研究老年人的健康特点,给出更科学的养生指导。(2)亚健康研究。对亚健康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对保持健康状态,预防和纠正亚健康状态以及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亚健康与疾病间的关系、亚健康与健康间的关系。研究各种可观察指标(体检数据)、外部数据(如职业、饮食、习惯、性格、爱好等)在亚健康中的权重、指标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导致疾病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估模型来预测疾病、治疗亚健康。(3)疾病研究。中国面临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小儿出生缺陷。对病人的医学数据及相关数据的研究分析,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如:①对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发病规律,揭示疾病的病因,摸索出疾病的变异规律、并发症规律,科学评估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建立疾病的预测模型。②对小儿出生缺陷的研究,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儿童出生缺陷的数据进行分析,从广泛的大变量集中找出影响儿童出生缺陷的主要因素,在环境、遗传学、病理学等多方面探索儿童出生缺陷的病因,建立儿童出生缺陷的预测模型。
2.环境与健康研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环境健康损害如得不到妥善处理还将转化为社会、经济问题。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环境变迁对人民健康造成危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发现案例、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研究,预防和治理各类环境流行病在污染源以及污染途径控制的研究等。例如:研究环境污染对儿童的影响,以解决环境对儿童所造成的不健康和疾病迅速增长的问题,从而给予儿童特殊的健康指导。分析各种职业的发病分布和严重程度,开展职业病和职业多发病的预防预测。开展对空气污染显著提高城市人群呼吸道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的研究。
3.医药生物技术与健康。医药生物技术最鲜明的特点是大量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和新产品引入医学研究和医疗保健之中,如全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和中医药技术等及其产品,将大大提高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药物设计研制水平,以及对突发事件(如传染病等)的检测、预防与治疗水平。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的生物信息技术在由众多新技术构成的医药生物技术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4.卫生宏观决策支持。卫生宏观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数据仓库为数据中心、以数据挖掘为技术核心、以商务智能为展现工具的综合卫生信息平台。它可以建立在各级别卫生系统上,如医院、地区卫生系统、全国卫生系统,为各级卫生部门提供智能决策系统,深入了解卫生系统的历史和现在,把握卫生系统业务发展的未来,评估卫生系统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效绩,帮助各级决策者提供最佳实施方案,如预防接种基本数据,传染病报告,等等。因此,在大健康领域,目前迫切需要两类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1)健康数据平台建设人才;(2)健康数据挖掘应用人才。需要开设相关专业,使学生能胜任大数据平台搭建、存储和分析等技术工作,同时也能成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纽带,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具体应用。
三、建议开设健康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
从事数据统计、分析和应用是一类历史悠久且高度职业化的专业。由于大数据具有体量巨大、速度极快、类型众多、价值巨大的特点,对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传统的信息学科下的相关专业已经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
1.必须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与《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质区别,因为这两个专业与我们计划开设的《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老牌的基础性专业,主要研究计算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理论与方法、程序设计理论、计算机软件、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图形学等内容。显然,计算机科学专业一直关注计算机本身的科学技术问题,核心是计算机系统结构所涉及的硬件与软件,而并不擅长海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软件工程》是从计算机学科分化出来的一个专业,侧重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模型、软件设计、软件生命周期管理等知识。与计算机专业一样,也是一个基础性专业,并同样面临对软件系统本身的深入研究以及如何与行业结合的问题。总体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基础上增加大数据专业知识,既不利于这些专业本身的巩固与发展,也没有多少空间实施这种改革。
2.有必要考察其他数据处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统计学》或《应用统计》是一个在国内外高校均具有长期办学传统的数据处理专业,国内开设此专业的高校达100所以上。《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人才,另一类偏向实际应用。前者主要包括数学专业下的统计学,后者包含的方向十分广泛。从培养方案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国内外统计学均带有强烈的数学特征,因为它本身是从数学专业分化出来并依托数学专业开办的,提供的课程主要是数学理论与统计方法,同时开展一些专业统计软件、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等方面的训练。显然,尽管该专业在数据统计与分析方面具有理论与方法上的优势,但它并不P注大数据系统的建设问题,该专业在统计软件、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等方面的训练远远不能满足大数据系统建设与应用的需要。健康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是一个以现代计算机与网络系统为依托,专注健康大数据采集与管理、健康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培养解决健康大数据系统建设整体性问题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专业。它依托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但是大大拓展、延伸了它们的业务范围,从而获得了新的特色和优势。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健康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医学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信息科学、数据科学知识,掌握大数据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所需要的电子、计算机、网络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大数据处理和管理的基础理论,熟练掌握海量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等关键技术,具备健康大数据工程项目的系统集成能力、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健康大数据科学研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能在健康领域内从事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功能开发、技术管理、技术维护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也可在健康服务机构从事健康数据的服务与管理等技术工作的高端应用型复合人才。
篇8
“未来如果没有云,运营商将会很艰难。我们现在更多地在关注云服务。”Verizon全球IT解决方案主管Mark Beaumont告诉记者。
不过,面对博科、塔塔通信、惠普等云计算新老面孔的热切营销,中国移动、Verizon、英国电信等运营商的部署计划却略显保守,它们为何对云计算如此谨慎?
运营商部署谨慎
“当运营商利润下滑、投资回报减少的时候,就是需要改变的时候。”英国电信(BT)环球服务亚太区营业总监陈大伟告诉记者,过去15年中,BT做了很多改变,近几年把主要精力投入在云计算上。
对于运营商来说,云计算是一种设施,任何应用都可以服务的方式交付给客户。目前,BT向全球500强的大客户提供云服务,“这样我们可以很快收回投资,成为行业领先者。”在陈大伟看来,与谷歌、微软、IBM提供的前端设备不同的是,BT提供的是后台服务。
不过,虽然运营商都在或多或少地应用云计算,但在实际的部署上却相对谨慎。由于考虑到标准和安全问题,它们只是根据实际业务发展要求,引入一些典型应用方案,提供一些区域性私有云,离大规模普及还有较长时间。对于运营商来说,在部署数据中心时,网络必须具有极度简化、不中断网络、保护投资、应用优化这四个特性,才能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持续运营。
“面对云计算,对于中国移动这样的电信运营商来说,要思考云计算时代自身应该以何种角色来参与。”在中国移动美国研究所云计算总监唐仁杰看来,运营商级别的云计算作为运营商的一项信息服务,在数据中心足迹、网络基础设施、客户服务系统、服务交付的可信任等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早在2007年,中国移动就启动了云计算,但直到2010年5月才了其对云计算研究和开发的成果,即“大云”1.0系统,并且制定出了从1.0到3.0版本的不同发展策略。
标准不成熟
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商对云计算部署谨慎,与云计算的标准不成熟有关。
“每当我们谈到云计算,客户就非常困惑,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减少云的神秘性。”虽然惠普在全球已经部署了几百个云计算中心,但惠普云解决方案和基础设施营销副总裁Steve Dietch依然认为,云计算标准不成熟。
“每家厂商都有关于云计算的不同见解,但不要忘记,商业的必要性是由消费者需求推动的。”作为论坛的第一位演讲者,Brocade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John McHugh被很多同行称为“很有远见的人”,他一上台就先泼了“冷水”。
“涉足云计算的厂商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一些标准,让它们都遵循一个标准,这种可能性很小。”John McHugh表示,此外,安全也是云计算不可忽视的问题,整个产业都在关心。
事实上,针对云计算标准的讨论由来已久。有资料显示,2010年,80%的数据中心缩减了服务器。虽然大多数商业用户已经接受并采用云计算,但安全依然是CIO们最关注的问题。在一项调查中,有70%的CIO担心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此外才是性能、厂商锁定问题,以及可使用性、服务水平协议的挑战等。
云计算标准的滞后,还因为没有正式的云计算联盟或组织系统推动。可喜的是,目前已经有一些机构开始着手云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国际上已有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ETSI)、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等13家云计算标准化工作组织参与云计算标准的制定。
亚太将成新市场
今年,智能手机和联网设备市场保有量将超过4亿部,存储、高质量、高影响力的视频和图像,都会推动处理和通信需求的提升。目前一些厂商已经在关注亚太地区客户的需求,并表现出对亚太市场有浓厚的兴趣。
“云计算目前最大挑战是如何得到市场的正确认识,云计算企业必须学会去‘教育’市场。”塔塔通信市场营销和策略副总裁Amit Sinha Roy告诉记者,作为塔塔通信的战略产品,云计算近年来也被投入了大量资金,预计未来3〜4年,整个塔塔集团的云计算收入要达到2亿〜2.5亿美元。
“亚太地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用户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强,欧美地区传统IT设施已经比较完善,接受新技术的再造成本更高。”John McHugh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记者采访时预测,未来几年,亚太地区云计算市场的增长速度会较欧美地区快约50%。为此,Brocade已经在亚太地区投入了1亿美元进行用户培训和产品演示,以“教育”用户接受云计算。
链接
篇9
【关键词】档案管理;技术创新;档案;管理;技术
一、档案管理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模式,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传统模式中,人事档案是由各单位内部组织人事机构分别管理,比较封闭和内向,在过去人事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这种模式不应成为现代人事档案管理中唯一的模式,而应更新、改革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模式,是对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档案管理技术的创新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在面对这个开放性社会时,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档案管理技术创新有利于从根本上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各机构做好本职工作。我国现阶段不重视电子档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子档案机制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改革档案管理技术,完善电子档案归档、存储,建立电子档案管理机制,使相关管理人员从事实上看到电子档案的优点。凭借这些,改变相关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观念亦不是难题。档案管理人员观念的革新对档案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是一项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套的复杂系统工程,系统建设发展到目前阶段,研究探讨对系统的协调组织、加强管理和科学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对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的目的在于开发应用,离开推进应用水平的提高,就脱离了实际。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一是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争取条件采用先进技术;二是要充分掌握系统的综合性、系统性、统一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要从现实出发,循序渐进。如何提高应用水平,需要深入考察与自动化系统相关的诸多方面的情况及变化趋势。
二、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以及设施较为落后,阻碍了档案管理部门的发展。由于资金的缺乏,我国的档案管理部门缺少先进的基础设施,以至于很多管理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案缺乏合理性,管理工作的相关操作缺乏规范性,使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我国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本身素质不高,而且档案管理部门也没有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得其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档案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认真的态度,而且要有较高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但是我国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档案管理的理解存在误区,这些都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
想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必须制定出这项工作的评价指标,这也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可以保证这项工作的质量。通过制定档案管理工作的评价指标,可以更好的衡量员工的业绩,衡量的指标主要指的是对于档案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档案的收集数量、开发创新的档案管理技术等一些综合的档案工作衡量指标。
三、档案管理技术创新的要点
(一)档案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得知我国传统的档案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局部能力不能很好发挥出来,需要改进、创新。创新可以从工作手段上,也可以从管理思路的创新以及服务类型上创新等。无论是那种创新都要遵循不呆板、不繁琐原则,将创新进行到底。例如在档案工作管理的形式上我们就可以实行分级保管,具体做法是将价值小、保管期限短的档案放到基层。
(二)管理思路的创新
管理思路的创新包括:第一确立档案工作的新观念,将档案信息一体化;满足档案信息的需求量;档案的使用周期应该及时更新,与时俱进,储藏适合基层群众阅读的书籍;档案管理向更高、更严的方向发展,做到准确无误;第二树立创新观念。档案工作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事业,可以直接反映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事业的发展,应树立档案管理的价值观念,不断创新档案管理的思路,同时让员工清晰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和管理思路,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三)实现档案管理技术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
我国传统的档案管理技术较为落后,其中整理工作较为繁琐,众多的重复劳动在无形中浪费了社会资源。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技术。在此形势之下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全面实现档案管理技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四)档案管理技术创新
1.电子文件归档方式方面。利用云计算服务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归档。档案员无需下载和安装,只需要在具备WIFI或者移动网络连接的环境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相应的应用,就可以直接完成远程归档,从而真正达到“随时随地准时归档”。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档案归档工作将会由传统归档方式、互联网远程归档和移动互联网远程归档这三种归档方式结合来完成。
2.电子档案存储模式与共享模式方面。云计算技术引入档案管理,将改变当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具有云计算功能的档案信息系统将会具有更强的可更新性、可维护性,更新颖的服务功能,更好的技术支持能力,带来电子档案存储模式的创新,进而改变当前电子档案存储模式单一、共享不方便、查询不便利、数据不安全等诸多问题。通过云计算技术为档案馆实现了云存储空间的功能,使电子档案数据可以实现轻松备份与恢复功能,海量存储空间将有效解决档案馆磁盘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
3.实物档案的存放管理方面。RFID电子标签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无线通信识别技术,可以对附着实体信息进行采集、记录与发送,具有识别距离远、非接触性、易于使用、可感知、适合恶劣环境等特点。利用该项技术,我们可以对珍贵的实物档案添加RFID标签,记录该实物档案的存放的地点、档案号、档案名称、归档时间等相关信息。
篇10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组;增容;改造技术;可行性;经济性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3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2-003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118
1 概述
位于湖南省资水干流上的柘溪水力发电厂,距离安化县县城约12km。混凝土单支墩大头坝,最大坝高104m,设计装机容量达到44.75万kW,保证出力11.27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21.74亿kW・h。该项目以水力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航运等功能。在通过发电机组增容改造后,目前1-6号机已经超过50万kW总容量。
2 增容改造的必要性
2.1 流量与水头浪费
柘溪水力发电厂初期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电厂建设完全由国家承担。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等原因,没有对水流量进行详实的考察研究。如今,流量大小与水头的高低都对水力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且#1机还是新安江机型,水头设计比柘溪要低,比较浪费水头,运行经济性不佳。为此,加大对现有水轮机组的增容改造力度,避免浪费水资源,提高发电效率已经迫在眉睫。
2.2 新转轮效率提高
充足的水源和水头是水轮机组发电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离不开转轮的高速运转。而建国初期,国内水轮机转轮的制作工艺普遍较低,水轮机发电还处于初始阶段。受当时科技水平及设计师自身条件限制,生产出的水轮机转轮效率比较低。就综合曲线效率而言,其中绝大多数转轮在现在看来完全能够提升。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关于水轮机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当前的技术很容易做到对同一机型相同水头的水轮机进行增容改造,以提升其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新转轮的工作效率,为水轮发电机组的增容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3 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可以用于水轮机组上。比如,将新型材料环氧粉云母用在电机定子线圈上,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绝缘层的厚度,还可降低单位千伏安的用料,大大提高了发电机组的用电负荷,为增容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2.4 计算机技术提高
就国内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其电磁计算、机械计算、通风计算等方面都极为精确。此外,在水轮发电机组的增容改造上,通过计算机技术还能够准确模拟转轮设计,并为其计算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以此来保障转轮设计的可操作性。
3 水轮发电机组增容改造的相关措施
柘溪水力发电厂,在#1-6机的机组增容改造过程中,对上述方法都进行了相应研究与计算,并进行了相关设备改造,限于专业的原因,不再作一一重点介绍。在这里,笔者主要针对发电机定子线棒,转子线圈改造的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初浅研究并予以介绍。柘溪水力发电厂在进行本厂水轮发电机增容改造过程中,通过技术外联、引进和自己厚重的技术积累,于1999年成立了电力发展公司,专业从事水轮发电机增容改造工作,承担厂内外各型水轮发电机组增容改造工程近20台,已历经近20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水轮发电机增容改造技术及经验。本文重点介绍我们在定子线棒及转子磁极线圈改造设计及制造方面的相关技术措施和一些成功经验:
第一,改进定子绕组材料。沥青黑绝缘改为环氧粉云母黄绝缘,这是因为前者的导热系数为0.0022W/℃,比后者的0.0016W/℃明显要大,为此在其定子线圈厚度一致的情况下,使用环氧粉云母能够大大提高定子线圈中对热量的传导能力。此外,环氧粉云母的电气强度远高于沥青云母,其能够大大减少绝缘层的厚度,为单根线棒增加股线截面积和匝数提供了可能,从而提高发电机出力。
第二,线棒股线减少线径,增加股数,采用360°完全换位来减少附加损耗。合理降低定子线棒的股线绝缘厚度,同时增多股线圈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股线换位,降低线棒内电位差,减少内部涡流损耗,起到延长线棒使用寿命、提高承载电流的作用。
第三,线棒槽内及端部均电位防晕新技术、新材料。通过对传统内防晕层技术的改进与优化设计,采用不同阻值半导体材料分段进行布置,在15.75kV等级线棒制造中,有效降低线棒槽外部分表面温度。对防晕层的改进能有效降低线棒直流泄漏电流,确保整个水轮机组的长期稳定运行。
- 上一篇: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区别
-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