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与电子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系统科学与电子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系统科学与电子技术

篇1

英文名称: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主办单位: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506X

国内刊号:11-2422/TN

邮发代号:82-26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中科双百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79年创刊,本刊始终以传播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坚持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反映系统工程和电子技术两大领域及相关学科的最新成就。

篇2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高职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在当前就业形式下,对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可以充分体现专业建设和教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引言

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供应缺口以及本行业人才结构调整。但与行业增长相适应的人才储备却明显不足,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建立一个系统的、结构合理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毕业生的关键。

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虽然对应用电子技术教学方案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但仍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现状和电子行业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开设课程分析

经调查多数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信息专业开设的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量、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与本科院校课程开设相似度高,导致无法有效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区别,也就达不到高等职业教育所提出的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2)学生现状分析

从近几年学生入学的情况分析,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公众教育的转化,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出现困难,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差、自我约束能力低、学习习惯养成较弱。同时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和高考考试模式的影响,学生对完整的系统科学实验了解甚少。同时也了解到学生的分化性和差异性,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要求日益强烈,所以我们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即: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现状,教师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进而提高学生素质,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3)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专业教师不足,近年来补充的新一批教学力量,还较为年轻,教学经验不足,教师整体年龄和职称偏低,无论是教改还是科研的成果都较少。而有教学经验高级职称教师又多是后从事本专业教学的,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应外请专家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并且深度融合。

2多元化教学研究的思路

授课方式进行多元化教学是建成一套以应用电子技术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与电子应用行业权威认证和行业标准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引入本地区的优质资源,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改善实训实习条件,开放实验室教学,开展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确保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家长和用人单位等相关受益者满意。

(1)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变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降低难度精选知识;对能解决问题的实用知识和能跟上时展的新知识多讲多练;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特点和在行业内的优势建立实验实训基地;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过程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体系。

(2)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近年来,由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和专业操作技能掌握不精等原因,大多数毕业生要进行职前培训,才能正式岗,因而我们提出一下教学改革方法:夯实基础知识:强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础理论要在完善学分制的基础上,扩大学生选课程的自由度,突出个性培养,层次化教学研究。重视基础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电子设备的使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将竞赛与职业资格考试融入教学中,在教学中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消化,实施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注重新知识:由于生产和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新技术,新电子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出现。电子产品出现组装密度大,使用范围广,可靠性高,精度高,多功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应尽可能跟上电子技术的时展,注意把新元器件、新技术引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能力,増设选修课,如:电子整机装调和检验与维护、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等。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既要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和脱节,又要适度把握课程间的交叉与渗透。以电路分析为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要求理实一体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最终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系列讲座教学:任课教师或外请专家讲述应用电子研究领域的背景、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可以是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补充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能从广阔的视角理解本专业的研究特点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热情。校企深度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在注重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加强学生的专业竞争力,校企双方共同研讨,合作开发课程,使学生参与电子产品从设计到加工到市场的流程,对自己正确定位。实验课、实训课与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相融合教学方式。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并结合社会需求,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建立科学的、动态的课程体系,积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方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满足信息时代对通信人才的需求。开放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实验室对学生预约开放和定期开放。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和科普基地建设,将科技创新资源向学生开放,探索了创新实践教学的新路子,鼓励优秀的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建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以专业教学和学科竞赛相融合的模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建立健全研究性实验室和学生“自我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的平台。

3研究的意义

为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进行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可以使得学生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即: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电子行业服务的方法与技巧等。力求能够建立起一套新教学模式,可以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考核评价等的方面。在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上更具针对性、合理性、适合性、可操作性;在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具有实用性和前沿性;拓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迟恩宇.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47-48.

[2]赵杰,张树江,贾敏.高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5.

篇3

“机电一体化”这个词是日本安川电机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末作商业注册时最先创用的。当时及70年代,人们一直把机电一体化看作是机械与电子的结合。国内早期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机械电子学”并用,近年来“机电一体化”更流行。

上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崭露头角。微处理机的性能提高,为更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采用,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和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等。微机作为关键技术引入了飞行器系统后,使机械-电子系统在高度控制、排气控制、振动控制和保险气袋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关于“机电一体化”这个名词的起源,说法很多。早在1971年,日本“机械设计”杂志副刊就提出了“Electronics”这一名词,从图47.6-1可见它是融合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新兴的技术。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和制造出的产品,称之为机电一体化产品。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机电一体化产品又可称之为机电一体化系统,它是集机械元件和电子元件于一体的复合系统。

信息技术驱使机械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数据库,连洗衣机和其他消费品也用上了数据库驱动系统。这样,对机电一体化的系统设计方法的探索、成型和系统集成以及并行工程设计和控制的实施日显重要。此外,光学也进入了机电一体化,产生了“光机电一体化”的新领域。

进入90年代,通信技术进入了机电一体化,机器可像机器人系统那样,遥控和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技术紧密联系的计算机控制的网络化机电一体化日益普及。有些机电一体化机械可两用,有的在性能上更是多用途的,尤其是微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的发展,和半导体技术以光刻为基础的方法以及和传统机电一体化微型化方法的结合,开创了以精密工程和系统集成为特点的机电一体化新分支“微机电一体化”。虽然微加工方法尚未成熟,但将逐渐成为集成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之后,机电一体化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发展,稳步进入了21世纪。

一、光机电一体化

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

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三、全息系统化――智能化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受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

四、“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势,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五、微型机电化――微型化

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勇 陈子辰 《机床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Web;三层结构模型;功能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05-1261-02

1 引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在企业单位的管理、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纸化办公也成了一种趋势和方向,也提高了办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在80年代至90年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办公自动化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为支柱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行为科学为主导,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完成各种办公业务,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以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辅助决策,促进办公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以达到既定的目标,获得更好的效果。本文分别从功能模块、数据库以及实现来阐述基于Web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

2 功能模块

基于Web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分为以下这些模块:用户登录模块、邮件发送模块、添加用户模块、修改用户模块、修改密码模块、角色权限管理模块、工作计划模块、公文浏览模块、公文添加模块、公文审阅模块。

1) 用户登录模块

当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系统自动将输入的信息和相关数据表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如果该用户输入的内容和数据表中的内容相符,则通过验证,此次登录成功;否则登录失败。比较的过程是由浏览器将指令,数据发送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将结果返回到浏览器,从而在客户端显示成功的消息。

2) 邮件发送模块

用户进入系统,点击用户管理下菜单中的浏览用户,打开浏览用户页面,可以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用户。

3) 添加用户模块

该模块实现向数据库中的User表中添加一个用户信息功能。

4) 修改用户模块

该模块用于修改用户的部门和职务信息,用户的登录名和实名是不能修改的。

5) 修改密码模块

修改密码模块是把个人事务功能中的一部分,用于修改自己的密码。

6) 角色权限管理模块

角色权限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每个角色拥有的权限。

7) 工作计划模块

工作计划模块利用一个Calendar控件,管理用户的工作计划,当用户单击日历中的莫个日期时,下面的文本框中将显示已经撰写的工作计划,如果没有计划,可以通过“添加”按钮添加新的计划。

8) 公文浏览模块、公文添加模块、公文审阅模块

公文浏览模块的功能同用户浏览页面相似,可以实现用户对公文信息的浏览,查询,添加,查看详细资料,删除等功能。

3 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它依赖于给定的计算机系统。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数据库的物理模型设计。我们所要考虑的内容是:选取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建立索引、分配存储空间等。

对于办公自动化系统来说,我们需要建立用户表、部门表、角色表、公文状态表等表。

对于用户表,建立如表1所示。

对于部门表,建立如表2所示。

对于角色表,主要有角色编号和角色名,如表3所示。

对于公文状态表,主要包含公文编号、公文标题、公文内容、来源用户登录名、送达用户登录名、公文、状态编号等,如表4所示。

4 系统的实现

4.1 数据库连接

为了方便的配置数据库连接并实现数据库连接的共享,本文的做法是将数据库连接的创建过程放在配置文件(Web.Config)中。

使用技术可以用非常简洁的语句来操作数据库。例如,在Web.Config文件中,我们的任务是创建一个Connection对象负责连接到系统的数据库,所需工作只是提供如下连接参数:

PROVIDER:数据库驱动。

UID:访问数据库的用户名。

PWD:和UID对应的密码。

DATABASE:访问的数据库。

SERVER:连接到所在的数据库服务器。

功能:数据库连接管理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sql="Driver={SQL Server};server=(local);uid=sa;database=office"

conn.open(sql)

%>

在系统的其他页面中如果需要访问系统数据库,只需在页面的代码中调用 ConfigurationManager.AppSettings["DBConnectionString "]; 语句就可以使用conn对象访问数据库。

4.2 功能模块的实现

由于篇幅原因,现介绍角色权限管理模块的实现,其他模块就不一一介绍。

if request("ID")"" then

session("ID")=request("ID")

end if

Set rs_bbs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ql_bbs="SELECT * FROM dbo.Tab_Placard WHERE ID= "&session("ID")&""

rs_bbs.open sql_bbs,conn,1,3

if request.Form("subject")"" then

subject=request.Form("subject")

content=request.Form("content")

person=request.Form("person")

UP="Update dbo.Tab_Placard set subject='"&subject&"',content='"&_

content&"' where ID='"&session("ID")&"'"

conn.execute(UP)

response.Redirect("bbs_modify_OK.asp")

end if%>

5 结束语

企业网上办公系统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具有无限的扩展性,因为每个企业都可能有独自的功能需求。因此,在功能上,如何适当地裁剪是一个要考虑地问题;同时,办公系统更像一个平台,而具体功能就像运行于该平台上的“应用软件”。那么,在其软件系统架构上,就不能不力求精当、合理、高效。

参考文献:

[1] 郝刚. 2.0开发指南[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M]. 4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M].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5

摆在工科高等院校面前的紧迫任务之一是如何培养适应建设新型国家的创新人才。教育部开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毕业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中就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的各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该计划的三个特点之一就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说,工程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受传统文化、社会环境、思维方式和个体差异等的影响,我国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低于人们的期望值。这就需要探索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

高等工程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强调实践和社会需要,需要从创新环境、创新认识、创新方法、创新活动流程等多方面介入。其中,必须改变对传统的高等教育专业培养中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对学生管理、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等进行改革。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学科,如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等的方法和理论,嫁接到高等工程教育中,形成新的高等工程教育方法和理论。本文由收集整理

笔者所在的专业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通过借鉴管理科学中的知识集成思想,将专业培养中的教师和学生看成学习型组织中的成员,提出专业知识集成的设想。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专业知识集成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专业知识集成的含义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认识到一些先进技术及系统集成方法的使用和发展的关键都是以知识集成为核心。知识集成的目标是实现有效的知识利用,提高创新能力。知识集成是grant在1996年正式提出的,随后国内外学者对于知识集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关于知识集成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从其概念的演变过程看,其内涵越来越深刻。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一般认为知识集成的内涵是:知识集成的对象包括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这些知识存在于组织内部各类人员、各协作单位以及不同组织之间;知识集成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的集成,也是个人知识、群体知识、组织知识和组织间知识的集成;知识集成活动包括识别、获取、共享、综合组织内外部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知识集成的本质是知识创新的动态过程,必须利用知识的集成成果进行自主创新,是螺旋上升的知识集成过程;知识集成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集成主体必须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知识集成的目标就是打破知识壁垒,提高组织创新能力。知识集成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组织核心竞争力。

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核心是机电一体化,本质是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应用广泛。因此机械电子工程的学科特点是该学科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学科知识面广,交叉性强。这就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的基础知识、素质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创新能力有要求。目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同其他工程专业一样,一般通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素质,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类、电子技术类、控制类和信息类课程;通过课内实验、课外科技活动、集中实践环节(如课程设计、金工和电子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通过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参加文体活动和竞赛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少数几门课(如笔者所在专业开设了“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等课程)、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和申报专利等提高创新能力。

这种培养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由于学习环境、传统文化、教学管理、学生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基础知识、素质和能力不尽如人意,最终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其转化。[1]特别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这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笔者所在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中就曾经存在一些问题,如: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源异质性强,学生对异质性强的知识理解和转换不畅;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知识源是相对封闭的,如机械学、电子学和控制技术的知识相对封闭,学生对知识源的沟通不畅;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源存在时间差等问题;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知识源对教师而言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缺失、割裂和不畅等问题。

为提高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所在的专业借鉴知识集成的方法和原理,将专业建设中的专业教师和学生看成学习型组织中的成员,提出专业知识集成的概念,重新审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知识源,改变师生的知识源时空观,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专业知识集成的实践

1.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视为学习型组织中的成员,通过分析组织的师生共同的愿景、个体差别、实现不断学习的方式,如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等,构建扁平式组织结构的方法,保证师生沟通快捷和通畅,实现师生自主管理的途径。专业教师对学习型组织这些特性统一了认识,认为在专业建设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是学习型组织中的成员等。这些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集成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2.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源的构成

专业组织教师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进行了分类和挖掘,总结了它们的特点,确定了知识源在组织中教师、学生间的流动和吸收的方式、途径,评估了它们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影响。

知识集成理论认为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编码型知识)和隐性知识(意会性知识)。由计算机处理的、可以度量的知识一般是显性知识,如“知道是什么”和“知道为什么”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头脑中属于经验、诀窍和灵感的那部分知识(隐含经验类知识),是难以编码和度量的,并且是在不断演变的。它可能以数据、信息的形式无序地存放在某些地方。在专业这个组织中,这些知识源异质性强,相对封闭,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分离等问题。

从学生层面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来源主要有:

(1)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教育课等,如机械类、电子技术类、控制类、信息类和专业类课程,如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基础、微机原理及其应用、自动控制理论、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课程。

(2)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和电子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3)课外教育教学活动。包括科研实践、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专业调研等。

(4)其他。如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同学和外界交流与意会的知识等。

从教师层面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除上述外还包括科研转化的知识等。

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集成的实现

针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组织特点和知识源构成,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了专业知识的集成:改变师生对知识源的时空观;通过制度规范、约束激励、沟通交流、资源分配等方面实现知识的集成。这里所说的知识源的时空是指按传统安排的知识源学习进程和地点,如课程学习的不同学期,理论学习和实践在不同地方进行。通过有效方法集成知识源并进行实施,可以利用创新思维方法,如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激发师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借鉴triz理论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主要知识点汇编成册,按“自顶而下”的设计方法对复杂机电系统所涉知识源解构,改变师生对知识源的时空观。[2,3]

三、专业知识集成的效果和反思

1.专业知识集成的效果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集成自实现以来效果明显。

首先,改变了师生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的认识。教师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明确了所教课程的教学地位和所教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大一上学期的“专业导论”课程就介绍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集成的内容,学生了解到专业所涉及的不同知识源,在毕业设计阶段就可以对毕业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其次,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入学时就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集成形成系统概念,对知识的掌握更快、更全面、理解更深。在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思维更开阔。如本专业已毕业的07机电2班37位同学中,获得省级以上课外科技活动奖项8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2项、发明专利4项。09机电2班35位同学,有11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10机电1班共有38位同学,截至第6学期为止共获得12项省级以上课外科技活动奖,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3项、发明专利2项。

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 ;自动化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就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保证电力系统在生产以及供应等各个环节都能够正常的运行,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一体化管理。电力的自动化技术也就是将自动化生产以及网络计算机水平综合的应用到电力系统的运营和管理中去,包括发电厂、变电站、以及配电网等各个环节,利用现代化的远程监控手段以及数据信息的共享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输,提高电力系统综合管理的效率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也越来越重视,为了适应这种对供电的高要求,电力系统也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利用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对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视和管理,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力系统主要是由发电、送电、变电、配电以及用电等多个环节组成,为了有效的控制经济成本,同时又能够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就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测控、保护以及调控,同时将控制以及保护装置、计算机系统、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也就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发电厂测控系统的自动化

    发电厂的控制系统大多实行的都是分层分布的结构,由多个控制部门组成,过程控制单元主要是由主控模件和智能模件两部分构成,主控模件与智能模件之间通过智能总线来连接,并实现两部分之间的通讯功能。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过程控制单元就能够直接的接受和处理各个环节运行的数据参数,并且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2.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是由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取代过去的人工操作,对站内的电气设备以及运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控制,有效的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以及安全稳定性能。在变电站的自动化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光纤和电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系统内部的设备来实现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有效的协调变电站所有的设备的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的自动化不仅能够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同时还是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主要是通过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来实现的,实现电网调度的控制中心与下级电网的控制中心之间数据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分享,并且能够对电网的整体的安全运行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以及对电力负荷的程度有所预测,同时能够实现对自动发电以及自动调节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基本实现电力系统市场的要求。

    三、主要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1.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

    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监视与控制过程中,对于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主动的对象数据库相比于一般的数据库,具有主动功能以及对对象技术的支持。主动的对象数据库能够在系统内部实现对数据的判断和分析,以及对数据库中对象函数的控制,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与统一性,在数据的共享上,也不会出现差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视和控制可以向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的总线技术就是在电力安装工程的现场,安装自动化的仪表,并与室内的控制设备连接起来,形成数字化的通信网络。现场的总线控制技术采用的是微机处理的方式,把多个控制测量仪表连接成一个网络系统,使数据信息的沟通和分享更加的及时和规范。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一个全分布、开放的网络系统,通过智能设备的连接,形成自动化的系统,实现对信息数据的计算、显示、控制以及管理等综合的自动化功能。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电力系统应用的都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是将设备的状态、电量以及非电量信号等通过转换器全部传输到计算机上,计算机通过计算等一系列的操作后,再向设备发出指令,这也就有效的增强了电力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

    3.光互连并行处理器

    光互连技术主要应用于系统的自动控制和机电保护中,其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受电容性荷载的影响,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次就是光互连的扇出数据会受探测器的功率限制,光互连不会受到临界线的长度以及终端线输出端密度的限制,能够在自身系统的内部实现信息数据的互联,传递速度极快,并能够将时间扭曲的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还有就是光互连不会受到平面和准平面的限制,光线可以在空间内自由的穿越,而不会产生相互的作用,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光子和电子的互联网络具有灵活的编程特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使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电子设备与自动化设备的兼容

    在目前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中,微机产品使用的最为广泛,已经成为了电力自动化系统中重要的租成部分。但是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长时间在电磁环境下工作,也会使自动化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数据的传输错误或者是丢失现象的发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带来一定的事故隐患。

    2.电子技术在系统自动化中的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红外线合成技术、视频技术以及图像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越来越强,其对图像的分析与理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就要借助于电子技术来对图像进行理解,实现对电力系统图像的智能理解。此外,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以及模糊技术等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平。

    3.电子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电气设备也在向着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近几年,随着嵌入式高性能微处理器等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使电力系统的装置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产品的性能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总结:

    随着工业现代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也在不断的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主要包括发电厂测控系统的自动化、变电站的自动化以及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应用到自动化系统中的主要技术就是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以及光互联并行处理技术。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就是为了不断的扩大供电范围,有效的增强供电的能力,提高供电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达到电力系统经济、可靠的运行,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君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1(12).

    [2] 李帆,肖红亮.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浅析[J].科技信息,2010(21).

    [3] 夏明超,黄易庄,吴俊勇.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现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05).

篇7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物理场研究地质构造变化,从而探测地下异常体的一种技术方法。物探仪器是主要的测试设备,物探仪器运用物理学、电子学、系统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综合方法、技术和理论,来探测地球的各种物理信息。物探仪器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主要应用在建筑工程、水电、交通、煤炭、石油、地质等众多的领域,在资源与能源的发掘和探测、监测地球的环境污染、预测地质灾害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主要方法

传统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主要方法有:

(1)电法勘探:较为普遍运用的方法。是通过对地层电磁场、电学性质变化规律的研究,根据不同的电性差异,研究测量电场分布规律,以了解地质的状况。(2)磁法勘探:利用磁力仪监测不同地质体的磁性差异,研究地下磁异常及分布规律,从而解决各类地质问题。(3)重力勘探:依据各地质体存在一定密度差异,运用重力测量仪器观测出重力异常,了解地下地层的岩性和起伏变化情况。(4)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发展最快的方法之一,它利用人工激发地震波,根据不同地层、岩石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勘探地质的性质,达到预测地震、减少灾害及勘探和透析地球内部构造的目的。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球物理探测仪器设备引进了现代电子技术,从而进一步压制干扰,提高分辨能力。

从探测深度上分别,物探主要分为四种类型:超浅层、浅层、中深层、深层[1],其分别应用的探测方法为:(1)对于超浅层,主要用于地质雷达技术与浅层地震技术两个探测方法;(2)在浅层上,有高密度电阻率和高频电磁成像两种方法;(3)对于中深层,主要应用可控源电磁测深和高精度重力测量两种方法;(4)对于深层,主要应用天然大地电磁测探、高精度磁力测量、深层地震,三种探测方法。

2 地球物理勘探中应用的新算法、新理论

(1)小波理论:是根据傅立叶理论分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分支,适用于信号中差分方程数值解、数据压缩、子波算法、成像的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分辨率和信噪比。(2)神经网络理论:仿人脑思维的模拟计算。是通过样本资料的分析研究、学习,从而获得重要的参考数据,对未经处理的资料进行判断的理论。(3)几何分形:主要是对自然界中不规则、不稳定和较常见现象的进行研究,揭示自然界中不同尺度的物体和现象之间存在的相似性,以及整体和局部的相似性。由此,可以通过局部信息对整体信息进行预测[2]。(4)混沌理论:主要应用于描述非线性系统,它与几何分形理论联系很密切,他们都是分层次的基干尺度,揭示不同尺度之间存在的相似性、标度律、差异性等。(5)地理信息系统:一种计算机系统,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对时空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查询、输出,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处理技术方法,能够快速地分析、输出和查询数据。

3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基本应用

(1)能源物理勘探。主要是对石油、天然气地区进行综合能源勘探。前期普查依赖于地震勘探。详查过程中,要运用大地电磁、高精度磁力、高精度重力等一些测探技术,对油气地区进行区块评价和构造研究,找出油气储藏构造,从而解决油气勘探中的疑难问题。(2)固体矿产物理勘探。尤其是金属矿产勘探,主要使用电法和磁法。电法主要是根据矿体与围岩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人工稳定的电流场在地下传导的分布规律。磁法勘探主要是根据矿体或其赋存构造与围岩的磁性差异,在地表或一定高空中测量磁场强度变化的规律。(3)工程物理勘探。工程建设迅速发展,工程物理勘探需求也日益增长,主要应用在建筑、公路、铁路、管道、水利等工程的检测,运用浅层地震、探地雷达、电法等探测方法对工程进行物理勘探。(4)对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的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可以从电、热、光等物理变化进行监测,从而认识环境变化的过程,为环境保护提供背景资料。自然灾害的突然发生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地球物理监测技术的应用对自然灾害起到了有效的预测、防治的作用。

4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的趋势

综合物理、数学、计算机等科学的应用,探测技术越来越成熟,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计算机和数据采集技术,使得物理勘探技术向着自动化、数字化、轻便化和多功能化发展。目前在核电站、水电站、矿山等一些重大工程建设上,需要查明较大的危害,关键性的地质构造等[3]。同时,世界很多发达国家面临着浅层矿资源枯竭的问题,工作人员已经向沼泽、海洋、沙漠的方向进行资源勘探。对于这些工作开展就需应用新技术、新仪器,使难以到达的地区得以勘探实施。(2)总线技术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积木式、模块化、插卡式的球物理勘探仪器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多功能和多参数的自动测量,使物理探测仪器系统模块式的组成结构更加紧凑,也代表新一代技术的发展方向。(3)应用功能较强的应用型软件和集成化的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使测试技术和测量仪器的发展更上一层。使物探仪器具有更强的功能性,可以更方便地满足勘探的各种需要。(4)高速单版数字信息处理器将误差修复、信号处理、数据处理的功能增强,对一些高档仪器更新、扩展的功能不再只单依靠增强硬件的功能和制造工艺的精细。(5)超导新技术于磁力仪、重力仪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探测仪器的功能。(6)应用RS、GPS与GIS技术,提高了地震勘探的分辨率和解释精度。

篇8

关键词:现代科技;人才培养;高职教育

导言

现代科技革命是以现代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为重点的全面科学革命,以及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为主干的新兴技术革命,并以综合化、一体化、高速化、高效化、信息化和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现代科技革命则是推动、促进、鞭策人跟上现代化发展形势不可缺少的动力。人、自然、社会与新技术的相互作用,不断丰富着新的内容,改变着旧的观念,对于人来说,教育是使人向现代化转变的根本和关键。作为科技创新体系重要方面军的高校,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高职教育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也应彻底改革教育观念,进一步调整课程设置,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从而解决高职教育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人类知识爆炸性增长,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形成第四次科技革命,即常称现代科技革命。与前三次科技革命相比,现代科技革命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导技术以技术群落的形式出现

前三次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分别以蒸汽动力技术、电力技术、电子技术出现,而这次科技革命起主导技术作用的而是由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加工(制造)技术、空间开发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组成的一种高技术群落。

2、不同科学技术门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构成技术群落的主导技术的科学理论体系都以研究与揭示物质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功能、信息、环境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关系等为核心,不同的主导技术之间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已初步形成一定结构体系。其中,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各代表物质世界三大基本要素的一方;空间开发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代表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三个新方向;新加工制造技术则作为一种生产手段或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可见,现代科技正处在一个各大部类和各个分支部类之间大交叉、大融通、大综合的大发展阶段,边缘科学和横向科学的大量涌现,重大科技课题研究需要全国甚至多国的大队伍、大设备进行大交流、大协作。

3、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融为一体

过去的科技革命都是技术推动科学发展或科学推动技术发展,而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科学的发展大量依赖于新技术的采用,而新技术的发明需要多学科的理论发展与支持,并且往往导致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或横向学科的诞生,使主导技术群落的有关领域都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与技术密不可分的一体化特点。

4、科技经济一体化

科技经济一体化指是科技与经济的内在结合及渗透,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科技的社会建制及其活动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科技工业园区、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科技工业城、高科技产业带等等的出现与蓬勃发展。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科技工业园,可以说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雏型。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形成一种以大开放为总特征,以大生产、大市场、大竞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经济格局。

5、发展加速化

加速化发展是现代科技革命的重要趋势和特点。其表现是:①知识数量急剧增长,出现了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局面;②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周期越来越短;③知识流程时间缩短。

6、人文价值取向复杂化

现代科技革命涉及到一大堆对人类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课题。科技发展的正面效应无比强大,负面效应也十分可怕。科技成果是“致祸”还是“造福”,并不由科技本身决定,而是由社会的人决定,由人文因素决定,可以说科学技术越主宰世界,人文精神为科技导航就越有必要。没有人文精神的影响和约束,人类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辉煌中收获的很可能是毁灭[1]。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经济的全球化,把人才完全推向了市场,使其接受人才市场的检验。各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日趋严格,需要的是具有较高业务和思想素质,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消费在每个家庭总消费中所占比重很大,家长和学生期望高校能满足学生求学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他们的思想、意识、专业知识、情感、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高校培养人才的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人才基本要求如下:

1、 知识结构合理的多功能通才

当今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速,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出现了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趋势。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科技人才应是具有某些专业知识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通才”。也就是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状况要求从事研究的人要博学多才,通而又专。

2、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创新人才

在现代科技革命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过去那种分明的界限和“互不侵犯”局面已被打破,形成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趋势,这就要求科技人才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的主要内容,而且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具有深钻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对提高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篇9

关键词: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安全运行、维修成本

1.引言:在近几十年来因机械设备故障而引发的的灾难性事件层出不穷,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以及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其对社会造成的恶性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若机械生产设备一旦产生故障,在经济损失成倍增加的基础上,又会出现维修复杂化、困难化、交叉化等问题。因此,当我们在设法如何更好地享受生活的时候,不仅要对机械设备的速度、容量、效率、安全可靠性等方面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的同时;也要对针对设备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的先进的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投以更多的目光。

2.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问题

一般而言,我们笼统的将设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而丧失某种或全部所要求预期功能的现象,称之为故障。以系统的角度而言,传统的故障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偏离正常功能地机械系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机械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工作条件超出了生产设计所规定的工作条件而产生的,这种现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相关参数或对某些零部件进行简单修复后更换来消除,我们传统的称其为故障;以功能失效为缘由的机械故障是指机械系统出现连续偏离正常功能的阈值并且其程度加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现象,使机械设备功能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的现象称之为失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将故障与失效混为一谈的原因。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而这又有所不同。常见的机械设备故障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以电气控制系统故障为主的电气问题和以机械本体为主的机械结构问题。电气控制系统常见的问题有因机械故障而引发的电机烧损、控制电路板短路烧损以及信号采集设备烧损等问题。机械本体产生的问题较为多发而且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位于机械传动部分的减速器、离合器接触面的磨损致使传动精度下降,导致加工出的产品达不到设计的精度要求,因生产加工条件所限产生设备摩擦过热又不能及时降温导致热传导效应,致使控制电气部分受到强烈干扰等。

3.导致问题的原因

以桥式起重机的减速器而言,作为起重机的重要传动部件的减速器通过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及力,将电动机高速运转的转速利用齿轮间降速传动的这一规律转变为低速大扭矩的运动,但往往在传递扭矩过程中会出现因扭矩过大或运行下时间过长系统不好以及短时间过载或受到冲击载荷,多次重复弯曲引起的等产生齿轮轮齿折断现象,在齿轮传动过程中因杂物粘到齿面以及轮齿表面面不光滑,有凸起点产生应力集中,或剂不清洁由于温度过高引起失效。由于硬的颗粒进入摩擦面引起磨损,液压缸和控制头漏油在而产生的齿面点蚀或齿面磨损现象,因为轮齿见接触温度过高以及轮齿间接触力过大产生的齿面胶和等现象,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对起重机装备造成运行功能达不到设计预期要求的现象。

4.浅谈机械设备故障检测的方法

在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即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已逐步发展为一门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处理、模式识别、智能控制、信息科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通讯技术系统科学、人工智能和机械设计加工制造等多学科领域交叉的新型综合性技术。但以振动监测技术、油液磨屑分析检测诊断技术、噪声监测技术、红外测温技术以及射线扫描技术等为代表的传统的机械设备诊断技术仍然被大量地使用于很多机械设备领域。首先,作为最常用的机械设备诊断技术振动监测诊断技术凭借其简单高效的优越性仍被广大技术检测人员所亲睐,振动监测诊断技术是通过测对设备进行测量来得出机械设备的振动参数及其特征,并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来对设备的状态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给出处理故障的方法。由于振动的广泛性、参数多维性、测振方法的无损性、在线性的一种机械设备检测技术。凭借上面所提到的其简单高效的检测手段,人们将机械设备振动监测诊断理所当然的作为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首选方法。机械运行过程中要产生振动,机械状态特征凝结在振动信息中。机械振动检测技术需要测量的参数有速度、加速度以及位移,检测人员可根据机械设备运行的固有频率来对测量的参数和所用传感器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其次,通过对油液磨屑粒形状识别或观察油液介质的物理、化学成分的变化来判断机械运行状况而产生的另一中机械设备检测技术随之产生,即油液磨屑分析检测诊断技术。其主要用于以机械设备系统和液压系统为主的场合。最后就是以热传导为基础而产生的红外测温诊断技术;通过对机械设备各部位所产生的不同温度或温度变化范围及趋势来对机械设备系统进行分析判断来检测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红外测温诊断技术方法。诸如机械磨损、发动机排烟管堵塞、液压系统油液性能优劣、电器接点烧坏等常见的机械设备故障问题均会引起机械设备温度的变化,此外材料机械性能如剪切。弯曲、扭转、拉伸压、缩应力也与温度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红外测温诊断技术在检测机械设备故障问题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尤其是对高速旋转机件,采用一般以传感器测温为主流的检测方法不能获得准确测量值时,红外测温仪的优越性就更为显著; 红外测温仪不仅能够进行远距离和非接触式测温,而且还具有信息处理、运算和进行简单逻辑判断的功能。

5. 小结

为了适应制造化大潮流的发展,在科学技术与现代化工业蓬勃发展当今世界,机械设备领域正朝着大型化、高速化、多功能化、轻型化、集成化、简单化、自动化和大功率、大载荷、连续化方向飞速的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机械系统的检测技术势必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以计算机控制为主流的机械设备人工网络控制检测检测系统终将代替传统的机械设备故障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夏希楼.机械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煤矿机械,2007,28(3):183-185.

[2]王胜春,韩捷,李志农,等.基于矢模糊函数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6(17):74-77.

[3] 钟秉林,黄仁,机械故障诊断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第2版.

篇10

(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存在意义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顾名思义,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资源进行管理、处置,为人事档案的使用带来便捷和快速,方便查阅。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把静态存放变为动态管理,这不只提高了办公的水平,也将管理理念彻底转变,将纸变为电子,全面步入数字化操作模式。

(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使档案的生成、采集、分档、储存等都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区别以往的工作流程,不需要进行琐碎的资料整理工作,通过专业化的平台快速的将数据入库分类,提高了人事档案部门的工作效率。人事档案的管理实现了档案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全面化。有机统一了薪酬管理、业绩考核、人事信息、档案检索等各个模块。减少了对原始档案的接触和破坏,有利于对档案纸质主体的保护,而且为资源的查阅和共享提供了便利。通过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员工和各级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能够快速全面的了解,为晋升和奖罚提供参考依据。所以,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迫在眉睫的。

二、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和各企业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缺乏重视,大多数人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只是后勤部门,是企事业单位的辅助部门,所以,人员扩充和资金投入都是极少的,认为人事档案部门只需要保存好资料,掌握基本工作内容就可以了,阻碍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二)传统管理方式效率低下

很多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仍在用传统的工作方式,依靠人力劳动,机械化的重复工作内容,工作效率低,为查阅上也带来不便,人事档案的数量较多,即使进行分类整理,也很难快速的找到指定目标。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的保存与利用,还在以原始实体为主,重复性的查阅也会导致主体文件遭到破坏。

(三)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系统不完善,忽视信息安全建设。

目前,我国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和标准,数据库建设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数据采集不全面,部分信息不准确,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人事信息相对紊乱。而且只是在人员基本信息、档案目录编辑、档案传递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四)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不达标

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从业者,平均年龄较大,工作内容的枯燥乏味,导致年轻的专业人才不愿意长时间从事这个行业。大部分从业人员只掌握简单的计算机使用知识,对专业程序的操作很陌生,计算机知识的匮乏,使工作受到了局限性。

(五)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依靠手工操作来完成的,装订、分类、查阅全部由部门的管理员手动工作,相对工作很简单。但伴随着人事档案信息化改革的发展脚步,我们需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来为行业注入新鲜力量,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完成的更加优秀。

三、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一)转变观念、健全制度、加大投入、稳定队伍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从转变观念开始,在根本处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对数字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信息化建设和系统运行所需经费,加强软硬件基础设备建设及人事档案信息网络化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同时建立健全系统安全保密体系、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制度,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另外,重视队伍建设,建立高效培训机制,培养一批既具备人事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又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知识、信息化系统操作知识等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二)加强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

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前,应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全体的职工进行档案信息的甄别核实,以保证录入系统的资料是准确的,通过电子档案和数字化的管理,建设完备的基本情况库、干部职历库、工资情况库、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成果库、表现情况库(德能勤绩廉等)干部照片库、人事任免工作库等。同时还要不断的丰富人事档案信息,将职工的工作变动,取得的成绩等录入信息库,以保证每一份人事档案的全面性、真实性。将信息库进行模块分类,需要查阅档案资料时,分类检索,结果快速准确,有效的促进档案信息系统科学有序的运转。

(三)加强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网络化建设

以事业单位网络服务器为数据平台,重视网络建设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辅助软件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服务,扩大人事档案信息化涵盖的范围。同时以单位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为准划分模块,融合相关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多方面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建立完整、多层次、智能型、安全保密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为人事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对人事档案部门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

想要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转变,基础条件就是对计算机的掌握。当前,我们必须对人事档案工作者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对软件的使用,还有对系统的维护管理,都要依靠熟练的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由此,建议各企事业单位集中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能力培养课程,掌握先进的电子技术,熟练使用办公软件,以提高工作水平。企事业可以定期的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以督促人事档案工作者不断学习进步,实现岗位价值。

(五)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安全防护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完全防护,应注意,第一,重视网络安全检测工作,将入侵检测系统配备到共享网络设备上,及时统计分析进出网络数据流。第二,要指定有效的应对措施,设立安全的访问密码,防止出现信息平台被恶意破坏和攻击的情况出现。信息库的数据要及时做好备份,一旦遭受到攻击,通过已备份的资料进行还原。避免影响企业内部的运转。第三,配备访问控制软件系统或通过防火墙技术加强访问控制。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以加强信息库管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