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系统理论案例

篇1

Abstract: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digital archives ecosystem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rchives. Based on the basic model of health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improves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digital archives ecosystem from health risk assessment, health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prevention to ensure the healthy operation of digital archives ecosystem.

Key Words: Digital archives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Health management

数字档案馆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档案资源管理组织,是由数字档案馆空间范围内的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信息生态系统,谋求该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健康发展是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事业的核心目标。因此,分析、研究当前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运用健康学理论改善管理方式对推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当前我国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1.1数字档案馆生态主体信息能力的缺失。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档案教育难以跟上技术潮流,导致部分数字档案馆工作人员信息素养总体偏低、信息处理能力和互联网应用能力不足,无法有序高效地管理数字档案馆;另一方面,某些档案形成者难以正确认识到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在国家信息资源中的重要地位,归档意识差,造成大量重要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丢失。同时,我国档案利用者的档案意识普遍偏低,未能充分认识到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多元价值,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无法被广大用户所使用。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与档案利用者占据着不同的主体生态位,三者各自所承担的生态功能也无法有效匹配与整合,必然导致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运转效率低下。

1.2数字档案馆核心生态因子分布不均。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态因子,其分布的均衡程度决定着生态系统的均衡与稳定。首先,我国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及中小城市档案馆所拥有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相对较少,且因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导致数字档案质量不高,不利于区域内部的档案资源整合[1]。其次,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结构不均衡。一方面,由于我国民生档案建设事业起步较晚,馆藏民生档案资源有限,所以目前我国数字档案馆中档案信息资源仍以党政机关的公务档案为主,馆藏档案资源内容较单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多媒体档案资源因其技术优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显示,截止到2015年我国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共计58641.7万卷,其中照片档案仅有2102.4万张,占比相当之低。可见,我国数字档案资源仍以文本为主,类型不够丰富,不利于数字时代下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公共服务能力的实现。

1.3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成长缺乏肥沃的“信息环境土壤”。数字档案馆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客观环境尤其是信息环境的支撑,但当前我国的档案信息环境难以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第一,由于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起步较晚,东西部地区数字档案馆数量差异大,同时数字档案馆建设缺乏整体协调,导致各数字档案馆中的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整合,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平台相对分散和狭小,难以形成国家层面统一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影响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全面发挥。第二,数字档案馆信息安全问题非常严峻。信息时代下受限于技术的不成熟,完美无缺的信息系统尚未形成。目前各数字档案馆必然存在一些安全漏洞和缺陷,这就为馆藏机密档案埋下了安全隐患[2]。

2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健康管理原则

2.1多样性原则。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决定生态系统的面貌,它是生态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优化的基础。维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准则。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保证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就是保证物种的多样性,这是系统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

2.2动态性原则。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而变化,并与周围环境及生态过程相联系。生态系统动态,在自然条件下,总是自动向物种多样性、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演替。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研究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不仅要针对当前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更应该运用前瞻性、战略性的举措指导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成长与成熟,做到未病先防、已病早治[3]。

2.3人类是生态系统的组分原则。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是靠人去推动和执行的,其原理和过程各个环节的主体是人,人与人的行为是管理过程的核心。人的悟性和素质是决定管理质量的关键。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与档案利用者三者共同构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主体,直接影响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方向。所以,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生态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积极培养、增强生态主体的悟性与素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4]。

3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健康管理规划

3.1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构建评价体系首先要确定评价指标。笔者在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以及反映系统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将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分为系统结构、系统环境以及系统服务力三部分,并建立以“结构―环境―服务力”为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系统结构主要通过人员结构和馆藏结构来衡量,系统环境主要分为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系统服务力则用服务和管理两个指标来衡量[5]。其次,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分析,在6个一级指标之下设置12个二级评价指标,并依据各评价指标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赋予相应的量化分值,所有指标分值累计相加为100分。然后具体说明各项二级指标的评价内容,如,档案管理者指标,主要分析管理者的知识结构、管理能力、服务水平、信息素养、研究能力等;信息资源指标,重点考察数字档案资源的广度、深度、比重以及档案数字化程度;基础设施方面,全方位评价数字档案馆网络安全系统、计算机和服务器、数字化设备、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以及多媒体设备等的齐全程度、安全等级和运行状态;服务方式及质量评价,具体是从数字档案资源利用技术手段、新技术的推广、数字档案馆网站应用情况以及利用数字档案资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出发,综合反映数字档案馆服务的方式、便捷程度与整体效益[6]。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的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明确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健康等级:90

3.2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健康干预。

3.2.1优化生态主体因子。管理问题的症结在于人的悟性、人的素质,既包括所有社会成员,更重要的是领导层、决策层成员[7]。所以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来说,优化生态主体因子是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关键手段。

档案管理者作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生态主体,加强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养是优化生态主体因子的重中之重。首先,应对在职档案管理者进行专业知识、信息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再教育,鼓励工作人员运用新型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解决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提高档案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其次,档案专业高等教育进行升级换代。档案学专业教育者应结合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状况,实时更新教学内容,逐步完善课程体系,积极推动档案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便为数字档案馆建设储蓄优秀、充足的后备力量。最后,管理数字档案馆是一项技术含量高、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才能实现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加工和开发,所以数字档案馆领导层应改变人员需求,集聚多方面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丰富管理层的人员构成,从而加强档案管理者的专业技能和信息素养[8]。

档案形成者是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档案利用者则是数字档案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两者的受教育水平、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等决定着他们对数字档案馆及其地位、作用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整个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培育社会档案意识、增强数字档案地位是优化数字档案馆生态主体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档案部门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档案形成机构的归档工作,增强档案形成者的责任意识,减少有价值的电子文件、影像、资料等的流失。另一方面,档案部门应利用多媒体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档案信息、宣传档案汇编成果、举办数字档案专题展览,加深档案事业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提高社会各界对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认知,逐步增强档案及档案事业的社会存在感,为数字档案馆服务功能的发挥提供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9]。

3.2.2培育核心生态因子。数字档案资源类型、内容的多样化决定着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整体面貌,培育数字档案资源、维护档案的多样性是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发展与演进的必然要求。第一,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建设路线,各数字档案馆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快传统档案数字化工作,规范外包流程,保证数字化档案的数量与质量;建立电子文件管理中心,积极与政府网站、各专业数据库等进行合作,实时捕获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数字档案内容,并及时对本单位内的电子文件进行归档、移交。第二,丰富多媒体档案资源。长期以来,我国档案馆馆藏的主要成分是文字单媒体档案,多媒体档案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各数字档案馆应制定多媒体档案收集计划,加强对多媒体、互联网信息的采集与捕获,并建立区域多媒体档案数据库,集中整合区域内的照片档案、音像档案等数字档案,进行专门整理、保管与利用。第三,全面开展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各地档案馆应依循“三个体系”的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前端控制管理,指导、监督公共服务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重点部门民生档案资源的归档。同时,改良民生档案收集范围,加大?c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房屋产权、婚姻状况等方面档案资源的收集力度,并不断丰富民生档案的内容,优化馆藏资源结构[10]。

篇2

[关键词] 品牌;品牌生态;品牌生态系统;隐喻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1-0056-0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科技品牌创建及其可持续成长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批准号:70372015)

[作者简介] 王兴元,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市场营销系主任、品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担任多家大型知名企业集团战略与营销管理顾问,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创新管理以及企业系统管理。(山东 济南 250100)

一、品牌研究的生态隐喻方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经常使用诸如企业或品牌的生存与死亡、企业成长与成熟、企业生命周期、经济进化、文化基因、商业生态环境、蓝海战略等词汇与说法,这便是典型的生物学隐喻。生物学隐喻的广泛使用一方面说明人类习惯于使用自己熟悉及容易理解的语言及交流方式,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生物;另一方面,人类使用生物学隐喻方法已经得到了许多重要启示与成功案例,比如通过飞鸟的启示人类发明了飞机,通过蝙蝠的启示人类发明了雷达,通过对生物食物链的研究人们开始注意商业系统中的购并现象及供应链复杂性管理问题。

复杂性科学既要研究整体系统构成与行为,又要研究微观子系统的构成与行为,它是整体论和还原论的有机结合。国内外学者霍兰、钱学森等率先提出了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等理论,而这些新理论可归纳为隐喻、集成、建模、虚拟和定性定量结合等具体的复杂性科学理论方法,其中,隐喻方法被认为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复杂性问题研究方法。复杂性学者霍兰不仅公开承认隐喻方法在复杂性科学中的作用,而且特别强调它的重要性。隐喻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它基于相似性或类似性比拟,在不同范畴及领域的事物之间建立对比或对应联系。科学理论中隐喻的使用是当代科学哲学家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他们一般都把隐喻视为描述科学理论构成要素的一种有启示的范式(黄欣荣,2006)。一旦我们注意到隐喻包括源事物和目标事物,就可以在科学创新中将其构造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的理解与创意。隐喻将源主体的某些特性与机制作为相关启示应用到目标主体上,通过源主体与目标主体共有性的隐喻,在人们心目中形成适当情境下的非自然暗示(霍兰,2001)。生态系统经常被用作其他复杂系统的隐喻(米哈依洛夫,2002),将品牌商业系统描述为生物生态系统是一种隐喻,通过借用生态学语言、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学方法进行隐喻类比研究,可以更加有效地描述与探索品牌商业系统的复杂性现象及其内在机理,并且可以得到人类最容易理解与使用的理论与方法。因此,隐喻研究方法将是品牌研究使用的一种最重要研究方法。生态系统隐喻方法主要包括哲理隐喻、原理移植隐喻以及分析方法隐喻等三种,其中哲理隐喻法最易被理解与接受;原理移植隐喻以及分析方法隐喻由于涉及生物与非生物比拟,因此常常存在一些术语及描述的疑义,因而需特别注意。

在进行品牌生态研究中首先需要明确品牌的“拟生物化”主体,笔者认为这个主体实质上就是品牌企业或品牌产品,也就是说,品牌生态实际上是品牌企业生态或品牌产品生态的简称。如果认为品牌生态中“品牌”概念属于纯粹的市场营销领域中品牌概念,将会引起品牌生态涵义的混乱。因此,可以将品牌生态描述为品牌企业或品牌产品本身的生存状态及其与环境的依存互动关系。如果能够将品牌视为具有生命的商业主体,那么完全可以利用生物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1.以生态学隐喻品牌商业系统,整合社会网络理论、供应链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等,为整体品牌运作提供新的基于对象的动态战略规划框架,丰富品牌战略理论。品牌生态理论有助于企业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及生态系统构成状况,为企业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奠定基础。另外可丰富发展目前的静态市场营销理论,为品牌区域市场经营提供有效工具,从而形成基于对象的品牌市场操作的生态模式。通过对品牌生态系统的整体描述与运作机制研究,形成新的品牌生态调查与分析方法,为品牌进入、拓展、领导、抵御、转移、重建区域市场提供有效策略模式与运作工具。这可有效解决品牌市场运作的片面性、零散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品牌市场管理效率。尤其是为品牌企业在更大尺度上考虑系统之间的竞合战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品牌市场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可为区域市场商业发展提供指南,尤其对于经销商、商及各种零售商的品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依据品牌生态理论方法优化业务范围与操作模式,可有效提高中间商及零售商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

2.品牌生态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区域内品牌成员的相互关系以及市场品牌竞争状况,为政府制定公平竞争规则,建立良性的区域市场秩序,优化区域商业布局,避免恶性品牌竞争,节省社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品牌生态理论的研究为我国塑造百年名牌提供理论依据,为地区、行业、企业制定持续发展的名牌战略,为品牌生态系统尤其是中小品牌生态系统长期生存与成长壮大指明道路,尤其对进入WTO后中国品牌应对国际品牌挑战创造国际名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3.品牌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社会商业生态系统打下基础。一方面品牌企业的市场绩效主要取决于品牌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及动态性,品牌产品也需要作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品牌企业在市场上则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在市场上,品牌企业是参与竞争的主角,是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品牌生态理论的研究可为整个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打下基础,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产业结构优化的深入系统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品牌生态基本概念、术语与原理体系以及实用方法的研究,为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持。

三、品牌生态研究动态

1986年美国Moore在《哈佛商业管理》评论上发表了“新竞争生态学”,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概念(Business Ecosystem),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他们相互配合以生产商品和服务──组成的群体,同时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等。随后他在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一书中利用生态学原理初步建立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Moore强调,企业要成功,仅仅完善自身还不够,还要塑造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因为其所处生态系统的前景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扬西蒂(2004)进一步阐述了从商业生态系统出发制定战略的方式,提出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必须了解公司赖以生存的商业生态系统以及公司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总之,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企业是它所栖息的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另外作为传统管理理论最新进展的社会网络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等,其内涵及本质基本上都属于超越企业边界和关注企业环境的理论延伸。社会网络理论则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企业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强度等问题;利益相关者理论则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企业治理所需考虑的利益关系,实际上是基于企业权力强度的关系理论;而供应链管理理论则主要从物流信息流优化平衡角度对前后关联企业实体运作的管理进行研究。这些理论体现了新时代复杂多变环境下企业管理理论的新进展,为企业更加有效运作提供了方法与工具。然而,从理论深化、推广及应用情况看,上述这些理论尚缺乏协调性及可操作性。一方面,这些理论不能系统描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机制;另一方面也不能给出一些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系统管理模型与方法。生物生态学在商业管理中的应用成果在描述企业可持续机制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尤其是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企业可持续成长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方法。在品牌管理方面,生物生态学的引入也有了一定的进展。而在当代品牌理论中,品牌被比喻为“生命体”,使得品牌理论从静态走向了动态,从个体走向了整体化,生物生态学为品牌可持续成长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方法借鉴。

当对品牌进行生态学考察时,就会发现品牌像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一样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即品牌生态系统,自然界中的生态规律同样适用于这些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在这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品牌企业是其关键优势物种,它决定了系统的规模及核心竞争力。个体品牌生态系统由品牌产品、品牌拥有企业、股东(或投资人)、员工、经理人、供应商、最终顾客、金融机构、大众传媒、社会公众、中间商、政府、竞争者、其他相关企业以及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组成。品牌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商业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中关键及优势物种组织。众多个体品牌生态系统与其他品牌生态系统一起组成了区域市场品牌生态系统。实际上,个体品牌生态系统是由关键及优势种群――品牌企业、供应商群落、分销商群落、零售商群落、消费者(或用户)群落、中介成员群落、政府及其他成员群落以及社会自然环境等组成,而区域市场品牌生态系统则是由众多品牌群落及市场环境所组成的。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品牌的生命周期过程。名牌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的演化过程可以描述为:非品牌生态系统――准名牌生态系统――名牌生态系统――领导名牌生态系统――老化名牌生态系统――退出的过程。它的运行具有极强的自组织特征,较一般商业生态系统更具扩张性,各方分工协作形成商业生物链与共生协作体系。名牌生态系统是以品牌为龙头的商业生态系统,它是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品牌作为市场存在物,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的特点。品牌时刻与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更能把握品牌运营的实际。名牌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王兴元(1999)提出,在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中对最为典型的品牌生态系统―名牌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结构、名牌生态环境、名牌生态系统演化及运行、名牌生态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及扩张性、名牌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名牌生态系统的创新与重构、名牌生态系统的评价与诊断、名牌生态系统对现实的启示等作了系统研究,初步构建了名牌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名牌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系统成员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因此,必须做好系统成员之间的利益平衡,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应对策略(王兴元,2000)。名牌生态系统的竞争存在于三个层次:一是名牌生态系统与其他同类品牌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二是名牌生态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的竞争;三是名牌生态系统与其他非同类品牌产品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不同的竞争主体根据各自的目标和所处的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名牌生态系统竞争的强度可由市场中品牌数量及其实力的大小、市场需求饱和程度等来描述,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竞争与合作策略。名牌生态系统成员众多,含有的信息庞大而复杂,为了使名牌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程运行保持高效的状态,必须对系统进行优化控制,名牌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的主体之间含有不同的知识,存在复杂的知识交换,为促进名牌生态系统知识功能的发挥,需要加强组织创新和知识编码的工作。另外,对名牌生态系统的创新与重构,名牌生态系统的运行及动力机制,名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调控,名牌生态系统的系统评价与仿真以及名牌生态系统的系统管理策略等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系统研究。此外,还对品牌生态系统的若干概念及原理进行系统论述,分析了品牌生态系统的适应复杂性、品牌生态系统结构等,建立了品牌生态位测度模型等。

国内许多学者先后对品牌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及方法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张,张锐对品牌问题的复杂性及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的品牌经济与政治结构、品牌生态系统领导的新兴模式等。邓旭东、杜晓娟等在论文“培育品牌生态环境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通过对品牌生态环境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概述,阐述了培育健康良好的品牌生态环境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就我国企业在品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发展的眼光和从战略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企业培育品牌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李振键、韩伯棠等在其论文“生态学原理与品牌研究”中对品牌产生与成长涉及到的品牌特质、品牌之间相互作用、品牌与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与生态学研究生物个体与种群和环境的关系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品牌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可以基于这两个学术领域之间在原理和方法上的相互借鉴,从而引申出品牌个性、品牌生命周期、名牌生态系统、品牌生态学等富有启发性的概念,这些跨学科隐喻或类比研究,具有实践和理论的意义。胡望明在论文“品牌生态战略的宏观管理模式研究”中对品牌生态战略的宏观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品牌生态战略宏观管理模式的“三角”架构。唐兴莉、魏光兴在其论文“论品牌生态系统管理的三个层次”中提出了品牌生态系统管理应包括管理对象、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哲学三个层次。黄喜忠、杨建梅在论文“产业集群的品牌生态研究”中对品牌集聚现象进行了研究,指出可以借助生态学理论来研究产业集群中的品牌系统,进而关注产业集群的品牌生态健康问题。王雪莲等在论文“对国内外品牌发展比较及我国品牌生态战略系统的构建”中探讨了我国品牌生态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陈绍愿、赵红等在其论文“品牌生态学:生命原理时代的品牌控制论”概述了品牌生态学的产生背景及相关原理。韩福荣、王仕卿等在论文“品牌理论发展评述”别介绍了品牌生态系统理论。孙莉莉、韩福荣等对品牌生态位适宜度进行了分析。韩金童、汪波等基于生态理论对自主品牌以及中国农机品牌培育进行了系统分析。吴卫杰等对品牌生态安全体系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基于生态学视角对品牌理论的研究已经逐步形成新的热点,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吸收了自然智慧的理论方法,可以更好地诠释品牌成长的现象及其内在规律,并提供可供借鉴的品牌生态系统管理策略与方法。

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品牌生态的研究状况看,只能说尚处于初级阶段,提出的概念、原理及方法比较初步,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使之成熟。依笔者之见,品牌生态研究可沿着如下三条技术路线进行:一是品牌生态学基本概念、术语与原理体系的系统化及确立;二是生物生态学分析方法移植到品牌研究领域从而形成新的品牌生态学方法;三是品牌生态的实证案例研究。可以相信,通过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品牌生态理论将会成为品牌管理领域的前沿与热点,其研究范围也将会扩展至更广阔的领域。

参考文献:

[1]James F. Moore,The Death of Competiti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Inc. (USA),1996.

[2][美]Aulay Mackenzie.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5]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M].自然杂志,1990,(1).

[6]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7]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分析理论及管理策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8]王兴元.品牌区域市场资源竞争及品牌分布规律[J].南开管理评论,2000,(1).

[9]王兴元.品牌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与研究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

[10]王兴元.品牌生态位测度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预测,2006,(5).

[11]Wang Xingyua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alysis for the Name Brand Ecosystem,Proc. of ICIM’2002,China Aviation Industry Press.2002.

[12]张,张锐.品牌生态管理:21世纪品牌管理的新趋势[J].财贸研究,2003,(2).

[13]张,张锐.品牌生态学――品牌理论演化的新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14]邓旭东,杜晓娟.培育品牌生态环境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企业经济,2005,(1).

[15]李振键,韩伯棠.生态学原理与品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6]胡望明.品牌生态战略的宏观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8).

[17]唐兴莉,魏光兴.论品牌生态系统管理的三个层次[J].商业时代,2005,(29).

[18]黄喜忠,杨建梅.产业集群的品牌生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9]陈绍愿,赵红.品牌生态学:生命原理时代的品牌控制论[J].商业时代,2006,(6).

[20]韩福荣,王仕卿.品牌理论发展评述[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9).

[21]孙莉莉,韩福荣.品牌的生态位适宜度分析[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12).

篇3

案例教学准备

案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做大量准备工作。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的案例,既可以来源于个人生活实务经验,也可以来源于现实社会事件、公开出版的案例,甚至是影视文本。专业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挑选合适的教学案例。案例的引入方式主要有三种:开场导入式、主场渗透式、客场嵌入式。开场导入式以相关案例作为开场白,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授课时,笔者常以一个小故事《美国护士发错药PK中国护士发错药》作为开场导入式的案例。一位叫马丽的护士,在一家公立医院已经工作了三年。最近该地气候异常,住院病人激增,马丽忙得脚不沾地。一天给病人发药时,她张冠李戴发错了药,幸好被及时发现,没有酿成事故。但医院的管理部门依然对这件事情展开及时的问责。首先问责护理部。调查部门认为,护理部门没有适时增加人手,造成马丽工作量加大,劳累过度。然后问责人力资源部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询问得知马丽的孩子刚两岁,上幼儿园不适应,整夜哭闹,影响到马丽晚上休息。调查人员认为“医院的心理专家没有对她进行帮助,失职”。最后问责制药厂。他们把马丽发错的药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发现几种常用药的外观、颜色相似,容易混淆。那几天马丽特别紧张,不知医院如何处理。医院心理专家走访了她,告诉她不用担心病人赔偿事宜,已由保险公司解决。还与马丽夫妻探讨如何照顾孩子,并向社区申请给予她10小时义工帮助。马丽下夜班,义工照顾孩子,以保证她能充分休息。同时医院特别批准她“放几天假,帮助女儿适应幼儿园生活”。这以后,马丽工作更加认真细致,也没有再发生类似错误。她和同事们都很喜欢自己的工作,想一直做下去。上述案例引入后,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第一,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的医院,马丽的结局如何?第二,案例中医院管理部门的应对措施如何评价?为什么一个护士发错药的简单事件会导致如此多的部门被问责?这种解决办法体现了什么样的助人思维?当然,导入这些开场案例和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出生态系统理论的理论假设:个人要与其栖息地环境保持适切的调和度以达到顺利的适应,社会工作者要做好随时干预案主生活空间各个层面的准备。

案例组织讨论

案例的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案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如图1所示,教师以案例为教学材料,组织学生围绕教学主题进行分组讨论,从而形成一个多向立体式的信息交流网络。笔者以上述案例为分析对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马丽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的答案如下:一是邀请护理部增加人手,减少马丽的工作量;二是邀请人力资源部的心理咨询机构对马丽开展心理辅导;三是社会工作者开展家访工作,对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维护进行专业介入;四是与制药厂商讨常用药的包装改进工作,避免药物的误判;五是邀请保险公司与马丽一起开展对病人的赔偿工作;六是与社区管理者联系,为马丽申请义工帮助服务,为马丽的孩子提供托管服务;七是与医院的管理部门商讨如何从制度层面进行完善,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由以上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在思考专业介入时往往是从案例文本中搜寻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然后按部就班地把解决办法进行简单罗列。尽管这种分组讨论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问题,但是很明显学生在罗列答案时缺少一种专业助人的思维模式。想象下如果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主,而不是这些业已梳理好的文本资料,学生还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吗?即学生最需要锻炼的是助人活动背后的专业思维模式——从案主的环境系统出发(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来分析、理解、改变案主的现实行为——这一点正是生态系统理论的精髓所在。于是,接下来的工作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上述众多答案进行归类,组织学生讨论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归为一类?这些解决办法有什么相似性?能否提炼出一些专业助人的思维视角使得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介入更有条理性、系统性和整体性。最终,引导学生总结出生态系统理论的四个系统: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围系统和宏观系统。综上所述,对马丽发错药事件的专业介入可以从马丽所处的生态系统入手:一是微观系统,即案主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具体指马丽所在的护理部、马丽的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二是中间系统,即各个微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指以马丽为核心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和邻里关系。三是外围系统,即案主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案主的成长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如医院内心理咨询机构发展潜在的运行机制、幼儿园对入园不适应儿童的介入措施、制药厂的生产包装、保险公司的理赔措施等。四是宏观系统,即案主所处的文化、亚文化和制度环境。案例中具体指作为公民个人的马丽所享受的社会福利制度,如义工时间银行、合理的休息休假等社会保障制度。

篇4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息生态链 信息生态系统 信息生态

分类号 G250.252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Domes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E-Commerce

Chen Minmin, Shao Bo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E-commerce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over the past decade. This paper classifies related articles by the statistics and induction, reveal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domestic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E-commerce and points out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study.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thre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academic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combi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mpirical research, creating core research groups to promote the core influence.

Keywords E-commerc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Information ecosystem. Information ecology.

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可谓是不负众望,硕果累累。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仅11月11日淘宝就创造了191亿的交易业绩,远超美国2012年“网购星期一”15亿美元交易额水平。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为8.1万亿元,增长27.9%[1]。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电商企业抓住了商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上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与转化也持续地发生创新与更迭。从信息生态的视角研究以网络环境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模式演进和信息流转显得尤为重要,而将处于竞争与协作关系中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独立出来研究必将成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研究中的关键。

信息生态链(information ecology chain)的概念是伴随着信息生态(information ecology)概念的提出相继产生的。目前,国外学者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的信息生态,专门诠释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文献较少,虽然国内对于信息生态理论研究起步晚于国外,但在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却慧眼识金抢占先机。早在1998年,我国李美娣就在其信息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中,明确提出了信息生态链的概念[2]。信息生态链是存在于特定的信息生态中的、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信息共享系统[3]。2002年之后,国内对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逐步开始,大致集中在从概念、本质分析、类型划分、构成及流动方向及其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方面的描述,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本文尝试在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相关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相关文献的分析统计与主要内容的归纳,了解目前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研究现状,掌握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文献检索情况与分析

笔者利用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中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外文文献的检索,输入(“E-commerce”OR“E-business”)and(“information ecology chain”)等类似的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3年4月23日,得到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相关的外文文献3篇,Xiong GJ[4]在介绍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时提到了信息生态链概念,Phan DD[5]分析了因特尔公司成功的信息生态系统案例,可见国外在具体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相对匮乏。对于国内学者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理论研究现状,笔者通过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三个主要的中文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输入“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作为“主题词”“关键词”和“篇名”等检索字段进行检索,检索时间2013年4月21日,得到相关文献89篇,笔者经过仔细地阅读所得文献,考虑到主题相关度、文献被引频次、时间等相关因素,对检出文献进行精心筛选和去重,最终确定了30篇中文文献,以这些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相关内容的统计分析和研究。

1.1 文献数量随时间分布情况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自2002年之后成为国内的研究新课题,笔者将文献按照发表期刊类型大致分为四类并绘制了文献数量时间分布图,通过对样本文献发表时间走势的描绘,可以大致了解国内学者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研究随时间分布的情况,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文献数量时间分布图

由图1可见,2009年至2012是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研究的高峰时期,其中2009年的文献数量最多,其次是2011年,而最早将电子商务与信息生态链明确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章出现在2003年的经济类文章中,图书情报类的文献出现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最早是在2009年,相对经济类文献较晚。总体来说,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文献呈增长趋势,未来的文献数增长指日可待。

1.2 文献期刊来源分析

对文献的来源期刊情况的分析,可以探究不同领域学者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研究情况,明确研究主题文献的空间分布,揭示研究主题的主要刊载期刊。笔者将30篇样本文献根据其来源期刊学科类型的不同,分为四类,分别是:经济类、图书情报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计算机与信息类。其中来源于经济类期刊的文章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0%,主要刊载的期刊有:《经济实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商场现代化》《中国商贸》《现代商贸工业》《商业时代》《中国经济信息》;其次是图书情报类的文章,占总数的26.67%,核心的期刊主要有:《情报科学》《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学研究》,其中在《图书情报工作》中发表了3篇;另外还有一些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分别发表在《软科学》和《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上的3篇计算机与信息类文章。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主要研究阵营还是聚集在经济和图书情报领域的。

1.3 文献关键词分析

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6]。笔者基于文献题录信息的挖掘技术方法,通过中文检索的三大数据库导出文献题录信息,利用SATI①软件进行关键词共词矩阵的构建,然后运用SATI软件的Netdraw②功能实现关键词网络关系图谱的构建,进一步揭示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相关理论研究之间的联系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研究文献关键词网络关系图谱

由图2可以直观地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之间的关联还不够密切,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圈三者之间形成交互圈,电子商务系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理论、生长模型、企业价值等方面,企业生态圈和信息管理之间也进行了研究的交流,而在企业经营、战略资源分配、信息生态因子方面的研究略显独立,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相关研究分散核心研究优势尚未突显。

2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

2.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却有很多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描述,如: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群、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生态等。

胡岗岚[7]认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地理位置的界限,将互联网作为竞争和沟通平台,通过虚拟、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结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张向先[8]、周璇[9]等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补充,认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信息人之间以及信息人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王晰巍[10]、汪景粱[11]等对信息生态因子的概念进行了描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晰巍等人认为信息生态因子是指信息生态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包括信息人和信息环境。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灵魂”,脱离了信息生态链,任何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都无从谈起。

2.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特点及构成

2.2.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特点

实现同一链条和相关链条之间的信息流转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功能实现的本质,而其本身必须具备一些特点。国内学者对其特征的归纳比较一致,具有代表性的是:徐绪堪[12]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一般特征,即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张向先[8]在认同他们的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协同性。

2.2.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成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成以信息生态环境的构成为基础,张向先[13]、郑金帆[14]认为信息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社会体系有四个组成成分:信息生产者、信息消费者、信息传递渠道以及信息环境;张向先[15]提出了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由主干链和支撑链组成,主干链由信息生态环境的四个组成成分相互寄生、共生和转化而来,而支撑链由内外部的信息环境所组成,主干链和支撑链共同组成了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生态链。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中各节点发挥效用离不开以基础网络为支撑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的支持。

2.3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与模型构建

2.3.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和演化形式

信息在不同信息人之间主要表现为信息流动,而在信息生态链的节点上主要是信息的转化[16]。郑金帆[14]借用生态链的原理,描述了信息生态链的三个构成:信息企业、信息机构、信息用户之间的信息流动方向;张向先[15]强调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是电子商务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的组成要素,用“供应商―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顾客”这样一条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来表示以互联网条件下虚拟交易为本质的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转方向。信息链的动态演化可以从信息链节点间的关系变化及其对信息链功能、结构的影响来考虑。张军[17]等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动态演化的表现形式也进行了特别的描述。

2.3.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模型构建

关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模型的构建,各学者研究的侧重不同,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电子商务系统生态链的设计、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系统生态生长模型的分析、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信息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知识管理技术框架、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链模型设计以及移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等相互联系的方面。

王晰巍[10]等结合中国电子商务特点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圈为主体构建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模型图;马捷[18]在知识流程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的技术框架图;徐绪堪[12]结合电子商务系统生态特征,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系统生长模型,构建企业层面的信息系统生态循环模型;王俊[19]应用序参量理论对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设计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系统的价值协同机制框架,构建B2B在线支付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企业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建立在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的基础上,郑絮[20]、刘鲁川[21]、张海涛[22]等结合系统理论,构建了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王娜[23]在进行移动电子商务的价值网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移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模型图。

由上可见,各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模型构建研究的侧重有所不同,核心内容却一致地采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生态系统模型内外部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电子商务终端消费者在新时代下的新需求。

2.4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具体应用的实例分析

纵观文献样本,笔者发现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与实例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尤其以阿里巴巴的商业系统为典型案例的研究居多,其次是以淘宝网为例,以及近期分别以奇虎360和大学C2C商城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信息生态理论为主的分析研究。

谈进[24]、胡岗岚[7]结合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集团阿里巴巴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目前最成功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关系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信息协调机制、运作协调机制在整个生态系统起到的作用。乐天舒[25]将阿里巴巴的五大业务比喻成“达摩五指”,考究马云的商业逻辑、绘制阿里巴巴的商业梦想,将其商业模式归纳成一个CBBS的生态链。王晰巍[10]、张向先[8]都以淘宝网为研究对象,分析淘宝网中的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诠释淘宝网的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情况。与前面学者分析应用的主体不同,汪景粱[11]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电子商务中的信息生态模型,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影响因子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的因素,并结合“大学生C2C商城”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其成功运营的信息生态因子和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模型。任翔[26]基于云安全技术的防毒软件商业模式的研究,对我们熟知的奇虎360公司的电子商务生态链模式进行了分析。

众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实例研究丰富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研究体系,为当今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及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3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3.1 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已经产生了一些颇具价值的成果,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3.1.1 概念的重复研究,名词之间的界定不明显

我们在肯定学者们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方面的研究所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不难发现,目前研究的关键词仍然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两个概念之间,对一些名词的界定尚不明显,出现相同概念的重复研究的现象,譬如: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环境和信息生态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群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这些概念的定义不明确,名词之间的界定不清晰,容易出现换个主题名词的重复研究。

3.1.2 理论研究居多,实证分析较少

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界定、特点和构成、形成演进和运行机理、模型构建这样的理论层面,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案例较少,虽然已经结合了著名的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实例分析,但是模式的构建和信息影响因子的分析略显重复,总体来讲,定性分析较多,实证分析偏少,所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模型的实用性有待提高。

3.1.3 研究重点分散,核心研究尚未形成

由绘制的关于文献关键词的网络关系图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我国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主要理论研究内容分散,各学者研究重点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甚至有学者为了标新立异另辟疆土,研究的中心内容相对独立,尚未形成研究的理论核心区和研究的核心人物群,此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不够深入,只停留在概念整合和拓展别人研究成果的表面,研究内容的原创性值得深究。

3.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的改进策略

3.2.1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避免信息孤岛

学术交流和合作是研究保持新颖性和创新性的必要条件,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专研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支持,各学者的研究除了要有个人独特的创新点之外,也要加强与各领域优秀学者的交流和合作,取其精华,把握相关联学科的最新脉搏,避免闭门造车式的低效率研究,从而更好地促进研究的深入,带动相关学科的学术进步,在协作与竞争中求发展。

3.2.2 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理论运用于实践,再完美的理论研究如果脱离了实际应用的检验都只是空中楼阁,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尤为明显,加强理论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模型在电子商务实例中具体应用的分析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阿里巴巴和淘宝网这类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评价,例如慧聪网、物友网、中国制造交易网这类以B2B为主体的电子商务网站的信息生态链发展模式也是可以考虑的,从整体来把握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生态链模式现状,追求定性研究与实例应用研究的相结合。

3.2.3 建立核心研究群,推动核心影响力

结合样本文献的被引情况、作者的文献发表量、作者单位的分布情况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研究相对分散,文献质量也是良莠不齐,除了吉林大学的张向先、郑絮发表了三篇文章之外,其他并没有形成核心的研究人物和研究单位,核心影响力尚未形成。笔者建议可以建立一个或多个以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研究为核心的研究群,形成核心研究影响圈,以核心研究推动整体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实现原始理论与跟踪理论相结合。

篇5

论文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科学;生态法律制度;生态法学

我国许多法律法规中都有有关生态补偿的规定。然而有关生态补偿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有关生态补偿概念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下面笔者将从”生态补偿”这一名词的原有含义,即生态科学中的生态补偿概念开始对生态补偿进行分析研究。

一、生态科学中的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一词,源于生态学中的自然生态补偿的概念和生态平衡思想,所谓自然生态补偿是指”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与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的维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作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

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生态补偿实质上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这种自我调节发生在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调节的过程是自我还原,调节的结果是使生态系统又回到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这种”补偿”固然是理想的,但是在现实中,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远远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不能恢复或者很难恢复,严重威胁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在生态科学的视野下,由自然生态补偿所延伸出来的人类的生态补偿概念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它包括了所有人类做出的和应该做出的有利于生态系统恢复的活动。但是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的调整范围是有限的,法律调整下的生态补偿的内涵与外延要小于生态科学背景下的生态补偿的内涵与外延。

二、生态法律制度中的生态补偿

曹明德先生认为,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的生态补偿,是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受益者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供者支付费用。这一概念是对我国目前生态法律制度中的生态补偿的概括。也与国际上生态补偿的含义一致。我国的《森林法》、《水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生态补偿制度作了相应的规定。就以森林保护中的生态补偿制度来说:1981年《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国家林业基金制度,适当提高(除黑龙江、吉林、内蒙林区外)集体林区和国有林区育林基金和更改资金的征收标准,扩大与林基金征收范围。”1998年7月1日修改的《森林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至此,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正式的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出现。2000年,国家的《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的经营者有获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权利”中国林业最高主管部门也已经明确提出将”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作为中国林业发展的五大转变之一,2001年财政部出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明确将森林生态补偿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即公共财政体系中。

2O04年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其中对补偿标准做出了规定。2007年国家财政部和林业局又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2oo4年的《办法》进行了修订。

以上总结了我国目前法律制度框架下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在实践中为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森林生态补偿基金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资金来源途径狭窄,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对象的划分不明确、生态补偿资金运行程序及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其次是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即我国目前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中仅有森林生态补偿基金一项制度,这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森林的生态效益来说是远不够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应该包括多种途径,涉及更多方面。

三、生态法学中的生态补偿

正如上文所说,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中的生态补偿机制还存在着缺陷。生态法学者们的理论研究不限于目前法律法规对生态补偿的规定,丽是在更广的范围内对生态补偿进行了研究,下面就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加以评析。

(一)吕忠梅先生等人把生态补偿作了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生态补偿概念是指对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广义上的生态补偿概念还包括对因环境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的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

从上面的这个定义我们能够看出,吕忠梅教授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给生态补偿下了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定义。在狭义的生态补偿概念中,体现的是人地补偿,即人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在广义的生态补偿概念中,把人际补偿也包括了进来,即人对人的补偿。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陷:(1)在狭义的概念中,主要体现了生态保护的事后性,未能体现出预防为主的原则。当然,生态补偿中的补偿二字在字面意义七意味着事后性,但是在全球生态系统已经遭到破坏这个不争的事实面前,我们一定程度上的预防不也意味着对遭到破坏的大生态系统的补偿么?实践中的生态补偿对这一点也作了肯定,比如自然保护

区的建设。(2)在人际补偿关系中,补偿的对象中没有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贡献者。(3)在广义概念中,吕忠梅教授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也包括到了生态补偿概念中,这扩大了生态补偿的范围,是没有理论根据也是不合适的。

(二)毛显强先生等人认为,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对损害(或保护)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刺激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从而达到了保护资源的目的。这个定义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理论依据是外部性理论,主要是通过收费的方式使损害环境资源的行为成本增加,即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同时通过对保护环境资源行为的补偿,使其外部经济性能转化为收益。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的利用了经济的手段,注重分配的正义,迫使损害者限制其行为,而对保护者的积极性起到了调动的作用。但是它在强调经济手段的时候忽视了其他的手段,并且未能直接体现出对生态系统本身的偿,这与实践中存在的对生态的直接补偿现象不符。在人际补偿的对象中只是包括了对保护环境资源者的补偿,但是对因环境资源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者,即做出特别牺牲者却没有规定补偿。

(三)致公党副主席王钦敏先生则从”谁污染,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角度出发给生态补偿下了如此定义:所谓的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或不良影响的生产者、开发者、经营者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进行补偿,对环境资源由于现在的使用而放弃的未来价值进行补偿。

在此定义里,包含的主体只有生态环境破坏者和资源利用者,包含的内容只有对生态环境现在和未来的补偿。而没有包含人际补偿的内容,并且忽略了生态补偿中的国家主体。它的可取之处是体现了对未来的补偿。

四结论

通过对以上概念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以上学者的概念是对生态补偿原有内涵的迷失。生态补偿一词,源于生态学中的自然生态补偿的概念和生态平衡思想,自然地理科学学者们认为生态补偿制度中的生态补偿应该对生态补偿的自然概念有一定的回归,也就是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生态系统在遭到人类的破坏很难自身恢复时,人类应该有所补偿,使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投入下能够恢复良性运转。这既是人地补偿的生态理论基础之一,也体现了生态补偿的根本目的,即生态补偿的根本目的是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但是这个理论也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看待人际补偿。其实人际补偿也是生态补偿的目的之一,只有协调好了人地补偿与人际补偿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有关人地补偿和人际补偿之间的关系,有位学者的论述是相当精辟的:”生态补偿的目的具有二重性:一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即人地补偿),实现生态正义;二是人类社会成员之间的补偿(即人际补偿),实现生态利益分配正义。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补偿是基础性的,人类社会成员之间的补偿是衍生的;但前者往往又是通过后者实现的,后者的实现某种程度上又提升了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因此它们是互为条件共同促进的。”这段话既指出了生态补偿的目的,又从理论上阐明了人地补偿与人际补偿之间的关系。然而,从实践中我们也能够发现人地补偿与人际补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比如退耕还林(草),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植树(种草)体现的是对生态的直接补偿,而同时又给因退耕而丧失发展农业的机会的人一定的补偿,这体现的是人际补偿(虽然是政府对人的补偿,这里的政府相对于生态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人”)。这个案例明显的反映了人地补偿是根本目的,人际补偿是人地补偿的衍生。再看另一种类型的补偿:以流域补偿为代表的补偿类型。就拿长江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补偿来说,从直观上来说,体现的是人际补偿:下游的受益者给上游的保护者、丧失发展机会者一定的补偿。但是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难发现,下游的受益者并不是自发的给上游的保护者、丧失发展机会者补偿,而是由于有法律法规或政策的规定,是强制性的。这些规定虽然承载着实现分配正义的目的,但是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体现的仍是人地补偿。同理,在污染物排放交易中,虽然通过市场的强大作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际补偿,但是污染物排放交易产生的根本依据在于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存在,这个制度体现的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即人地补偿。

篇6

关键词:网络战略管理战略网络

一、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Cluster)、伙伴关系(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

二、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和竞争优势。(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络为好,利用博弈理论提出了加强组织间信任的机制。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因,为战略网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

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研究战略网络,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经济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历史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内容。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问题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价值,这个系统绩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略行为受其所在的系统制约,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依赖于整个系统。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略行为的决定作用和对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仅强调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的合作,忽视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博弈过程,有合作也有竞争,并认为合作有周期性,无法持久。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三、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规律。(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4.战略网络进化研究,体现动态性和共生性的特点。要以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结合进化理论和遗传基因理论,揭示战略网络进化规律,针对有限理者所组成的大群体中多次博弈背景下的进化力量,建立战略网络动态进化模型来描述其进化过程,研究网络行为的稳定性问题。

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财务报告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系统结构;系统秩序;系统牵制;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产出,是决定财务报告质量(Qua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QFR)高低的关键。由系统论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可知,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结构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极限,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由此可见,深入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的构建是确保获得高质量财务报告的必要条件。

一、 相关文献综述

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视角有会计视角和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两类[1]①。前者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可以从信息系统视角重新认识、界定会计的本质属性;后者强调会计信息系统只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运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与方法来指导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从EDP会计(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Accounting)到电子商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的变迁经过了五个阶段[2]。从企业信息化全局横向视角看,经历了IC(Inventory Control)、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Ⅱ)、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II(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Ⅱ)五阶段;从会计信息化局部纵向视角看,经历了单项核算、模块集成、一体管理、网络协同、电子商务五阶段。

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首次提出会计信息系统论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和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广泛传播,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会计是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凡人造系统都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等论断的逻辑基础上,会计信息系统论逐渐形成了包括会计目标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在内的一系列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现代英美会计理论结构[3]。因此,会计视角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包含于会计概念之中的。

在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下,学者们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后台子系统,强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共性思想与方法研究会计信息系统个性问题。在管理信息系统中,随着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后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作用越来越边缘化,边界越来越模糊。尤其是随着基于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和POA(Process 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的国际标准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系统、外部供应链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迅速集成与融合,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变革的外部推动力,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的泛化和结构的平台化与柔性化。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包含于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之中的。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能否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是会计信息系统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和判断标准。

会计信息系统的学科性质应定位为边缘交叉学科。这一定位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具有创新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但是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研究很少有人问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结构与内容缺乏稳定性。然而,经济发展已对会计信息生产的效果、效率以及适应性提出了迫切的变革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认真思考并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的构建已是当务之急。

二、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案

“结构”与“功能”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对范畴。结构指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搭配与排列,功能指事物所发挥的作用与效能。任何事物的功能都受其组成结构以及结构与环境间关系的制约。环境与结构的差异必将导致功能的差异。一个实体从外部接受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根据约定规则完成一个运转过程,并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再输出到外部,便可称为系统。一般而言,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秩序,而系统功能则是系统对外界作用的秩序。系统功能揭示了系统外部作用的能力,是系统内部结构的外部表现,即“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其实,系统功能是由系统结构、秩序和牵制三个要素共同决定的。系统结构是子系统划分及系统配置;系统秩序是系统运行程序及运行规则;系统牵制是系统循其程序、规则运行的强制性约束。因此,严谨的表述应该是“系统结构、秩序和牵制共同决定系统功能”。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理论系列)是科学理论构建的方法论指导,由硬核(Hard Core)、保护带(Protective Belt)和启发规则(Heuristic)三部分构成[4],在启发规则中,一些规则告诉我们要避免哪些研究途径(反面启发法,Negative Heuristic),另一些则告诉我们要寻求哪些途径(正面启发法,Positive Heuristic)。通俗地讲,硬核是由理性的公理、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等构成的、不容反驳、修改和否定的基础理论或核心理论。反面启发法禁止将否定后件式对准这一硬核,相反,必须运用独创性来阐明、甚至发明辅助假说,这些辅助假说围绕硬核形成了保护带,必须把否定后件式引向辅助假说。而这些辅助假说保护带,必须在检验中首当其冲,调整、再调整、甚至全部被替换,以保卫因而硬化了的内核。正面启发法包括一组部分明确表达出来的建议或暗示,以说明如何改变、发展研究纲领的“可反驳的变体”,如何更改、完善“可反驳的”保护带。正面启发法使科学家不被大量的反常所迷惑[5]。在理论系列中,如果有新理论比其先行理论有着超余的经验内容,并预见了更多的新颖事实,则这个理论系列就是理论上进步的;若是这些超余经验内容中有些得到了确认,预见的新事实得到了印证,那么这个理论系列就是经验上进步的。如果一个理论系列在理论上和经验上都是进步的,则称它是进步的,反之则为退步的。进步的度量取决于该理论系列引导发现新事实的程度。如果理论系列中的某一理论被其他具有更高确证内容的理论取代,那么该理论就被“证伪”了。一个研究纲领在进化阶段是科学的,在退化阶段是非科学的。由此可见,科学研究纲领是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完整的理论系列,运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提出基础理论假说和辅理论假设,如果遭受经验事实的反驳,一方面要通过反面启发法将其引向辅假设并保护硬核,另一方面要通过正面启发法促进理论假说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无论从会计视角,还是从管理信息系统视角看,会计信息系统都同时具有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特征。一直以来,人们基于对客观环境的不同认识,构造出不同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不同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表现出不同的会计信息系统功能。本文从信息技术视角出发,借鉴技术社会学、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试图构建以技术要素为驱动要素,以技术、经济、制度、教育、社会、文化六大要素共生互动关系为考察重点的“会计环境技术观”,在此基础上构建“会计事项矩阵模型”,完成会计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硬核层和保护带层的构建。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的、确定性的开放系统,是人们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构造的、具有确定目标的、有序变迁的系统。因此,由系统目标出发,借助商务智能技术建模,通过后实证主义检验,可以构建侧重于正面启发法(推测)的、以追求数字智能为目的的会计信息系统商务智能层应用理论。

从会计信息的具体生产过程看,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组成的会计流程。因而,可以采用流程管理理念对会计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构建侧重于反面启发法(反驳)的会计信息系统流程管理层应用理论。

最后,要将这些理论应用在企业基于计算机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中,还必须借助软件工程学、项目管理等学科知识构建相应的项目实施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项目实施层的应用理论。

如图1所示,上述五层理论共同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各层理论的可操作性、务实性由内向外逐渐增强,而稳定性、抽象性由外向内逐渐增强。

三、 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的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从五个层次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该五层理论结构可以分成两类,即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基础理论强调科学性和系统性,应用理论侧重可操作性和可重现性。

(一) 会计环境技术观

会计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会计环境(以会计主体为界,可以划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一个开放系统总是要不断地与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从而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会计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因此,会计系统也与会计环境进行各类交换,从而保持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动态平衡和持续发展。试图穷尽会计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徒劳的,从中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做重点研究,则是有益的。从哲学视角分析,会计内、外部环境都可以划分为三类对象:人、物及人与物间的互动关系。从内部环境看,人力资源、组织架构属人的因素,业务流程和基础设施属物的因素,管理制度、商业模式属人与物间的互动因素;从外部环境看,社会、文化属人的因素,技术、经济属物的因素,制度、教育属人与物间的互动因素。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会计变革的必要性,而当时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会计变革的可行性。技术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以技术为中心,研究技术与经济、社会互相作用、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制度经济学亦为我们揭示了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或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在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学者们一般认为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源泉,二者之间存在替代性和互通性[6]。新经济增长理论更加强调技术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突出了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的乘数效应和中心地位,而知识、人力资本是与技术互动,又与社会、文化和教育密切相关的要素。事实上,在技术经济学中分析技术进步带来经济效益的案例中,经常发现除了技术的原因之外,还有人力的贡献、管理的贡献、市场条件的影响等因素。因此,用与技术进步相关来解释,是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提法[7]。

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它是由人(信息活动)、信息、信息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因子是信息生态的主体,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导性要素,在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中起着积极的、能动的作用。信息因子是信息生态的客体,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对象性要素,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系统的黏结剂,维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作为系统的加工对象,通过信息向外界输出系统的整体功能。信息环境因子是信息生态的背景和场所,它是与所有信息相互关联的外在因素之和,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战略、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法规、信息文化等。。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循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信息资源得以利用。信息人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信息环境得以更新,同时不断产生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反馈新的信息需求。这一过程在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之间客观形成了一种需求、提供、更新、反馈的共生连环关系,构成了一种信息生态平衡。可以将信息生态学因信息技术而引起的人(信息活动)、信息、信息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类比于会计人(会计信息活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因而,可以将会计环境中的绝大多数因素归入信息环境,并强调它们之间的共生互动与动态均衡。

谢诗芬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会计环境因素[8]。正是由于技术因素的原生性与活跃性,我们有必要将技术作为会计环境的焦点,从而转换视角,研究以技术为中心的会计与环境诸要素的共生互动关系。因此,本文建立的会计环境技术观是在技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生态学三大理论基础上,强调技术的中心地位,重点考察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制度与教育六大要素间的共生互动关系本文提出的“会计环境技术观”并不是要否定经济对会计发展的推动作用,而是提出一个不太被大家重视的会计环境研究的新视角。。

(二) 会计事件矩阵模型

会计事件是指会计信息系统试图观测的、在会计环境与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发生的事件。当前会计理论主要关注经济事件,并将经济事件分为三类,即交易、事项和情况交易是发生在两个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事项是发生在会计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转移;情况则是由于企业环境变化(但既未发生交易,又未产生事项)而对企业会计要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由于现今技术要素具有活跃性,据会计环境技术观可知,会计事项的范围应可以适时调整,以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需求(如智力资本的引入就是会计事件扩大化的例证)。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任何一个会计事件都存在着信息技术渗透度和会计流程透明度两个观察维度,其中信息技术渗透度的高低是由会计环境所决定的,会计流程透明度透明度(transparency)是一套全面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一个进行会计信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箱”。换言之,透明度可以通过调整会计信息系统结构进而调整系统功能来进行调节。的高低则由会计信息系统决定[9]。换言之,信息技术渗透度短期内是稳定的,除非会计环境发生变化;会计流程透明度(过程透明、结果透明)是由会计信息系统结构所调节的[10]。据此,本文借鉴波士顿矩阵模型构建会计事件矩阵模型,并将会计事件亦划分为四个象限,如图2所示图2各象限名称均来自于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笔者对其内涵重新进行了阐释。

1. Ⅰ象限:幼童事件

幼童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和信息技术渗透度双低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萌芽阶段。随着会计流程的梳理与规范,其透明度得到逐步改善,幼童事件将转换为明星事件,如果长期处于幼童事件状态,则有可能直接被放弃。

2. Ⅱ象限:明星事件

明星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高而信息技术渗透度低的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起步阶段。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度的逐步提升,明星事件将转换为金牛事件。

3. Ⅲ象限:金牛事件

金牛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和信息技术渗透度双高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成熟阶段,也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井喷”状态。但随着该模式会计信息的大众化传播,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该模式会计信息会出现审美疲劳,或者是由于现有会计流程绩效改进空间的逐渐丧失,会计流程透明度将会再度缺失,此时金牛事件将可能演化为瘦狗事件。

4. Ⅳ象限:瘦狗事件

瘦狗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低而信息技术渗透度高的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退化阶段。此时,若通过有效的会计流程管理,会计流程透明度可能失而复得,瘦狗事件将还原为金牛事件。若随着会计流程透明度的降低,信息技术渗透度亦同步降低,则可能转向幼童事件,或者直接被放弃。

从事件信息含量解释1是事件结果期望值的变化;解释2是事件结果期望值的变化引起了决策者行为的变化。(决策差异性)从高到低顺序来看,这四类事件的排序依次是金牛事件、明星事件、幼童事件和瘦狗事件[11]。因此,可以借鉴波士顿矩阵的四个应用法则(成功月牙环法则、黑球失败法则、西北方向大吉法则、踊跃移动速度法则)等有关识别与诊断技术对这四类事件进行适当选择,以调整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技术与会计流程间的协同关系的结构与功能。

(三) 基础理论

1. 硬核层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所指硬核是系列理论的基本假说,其相关陈述不得摈弃与修改,否则就是另立理论。会计信息系统硬核可以表述如下:会计信息系统是在以技术为中心的环境要素共生互动中,通过选择富有信息含量的会计事件和设计兼具效果、效率和适应性的会计模型,揭示会计价值的形成。这一硬核包含四个重要概念(会计环境、会计事件、会计模型、会计价值)和两类判断标准(信息含量与效果及效率标准、适应性标准)。

2. 保护带层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所指保护带不仅包括那些明显用来补充硬核的辅助假说,而且还包括那些描述初始条件所依据的假定以及观察陈述。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保护带层包括六个方面内容。

(1) 会计价值是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是以企业价值为极限的无限逼近过程中的近似值。价值立足于客体与主体之间需要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包括主体的主观价值与客体的客观价值[12]。企业价值概莫能外,企业价值表现为企业对社会(企业价值相关者的泛化主体)的有用性。企业价值由表及里依次表现为股价表现、内在价值、财务指标、价值驱动因素。股价表现指股东获得的全部报酬(Total Returns to Shareholders,TRS),主要包含股价增值和股利;内在价值指企业长期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是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源的函数;财务指标指企业价值量的特征;价值驱动因素指企业价值质的规定性,如企业文化、股东权益、特许权、执行力、价值链分析、“五力”分析、学习能力及社会责任等[1314]。虽然企业价值质的规定性难以观察与计量,但企业价值量的特征却相对易于观察与计量,因而,使用会计价值作为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是基于观察与计量的可替代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的选择。会计信息系统应时刻关注会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技术因素的变迁,及时调试会计价值的表达式,实现会计价值对企业价值的无限近似。

(2) 会计模型通过商务智能提供会计价值。商务智能(BI)主要由数据仓库(DW)DW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主要通过浏览分析工具在DW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或支持在DW上的应用,形成决策支持系统(DSS)。、在线分析处理(OLAP)OLAP将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为用户所理解的、反映数据多维特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的访问,并支持复杂的分析,侧重决策支持,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和数据挖掘(DM)DM也可以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 Database,KDD),是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等技术从大量原始数据中提取潜在有用信息的过程和知识的高级处理过程。三类技术组成。会计信息系统可以运用面向主题的DW技术、侧重分析决策的OLAP技术和注重知识发现的DM技术搭建各类以获取数字智能为目的的会计模型,也可以借助联机事务处理(OLTP)技术构建面向应用的会计模型,总之,会计模型通过商务智能技术获取了数字智能,从而提升了会计价值的供给的质与量。同时,将商务智能作为会计模型的建模技术引入会计信息系统,也为将类似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引入会计信息系统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3) 会计信息是会计价值经济学特征的体现,会计信息生产遵从成本效益原则和供求动态均衡原则。硬核指出会计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揭示企业会计价值的形成过程。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产出,以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考察会计信息的生产,可以得到两条重要的会计信息生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和供求动态均衡原则。

信息的生产需要成本,信息质量要求愈高,所需花费的成本愈高。信息的生产也会产生效益,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正确判断与决策。从经济学视角看,如果信息生产的成本大于信息使用的效益,就失去了信息生产的意义,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只有信息生产成本小于等于信息使用效益时,信息生产才具有经济可行性。成本与效益的计算及比较方法的选择,还需要考虑技术可行性问题。

从经济学视角看,会计信息生产同样要遵循供求定律。首先,可以从会计环境出发观察会计信息市场的竞争态势,从而确定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竞争形态;其次,可以根据市场竞争形态大致确定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形状,并结合会计环境的变迁分别从市场、行业和个体角度分析各曲线的运动规律;最后,从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角度研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互动变化关系。总之,供求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会计信息生产的客观规律。

由此可见,将会计信息视为会计价值经济学特征的载体,为我们开辟了会计信息系统经济学范畴的研究空间。

(4) 受托责任观中的会计信息侧重于历史价值,决策有用观中的会计信息侧重于未来价值,信息含量观中的会计信息侧重于当前价值。会计价值的形成是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经济活动的合力,未来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经济契约”、“经济日程”或其他预测技术加以描述。受托责任观与信息的可靠性高度相关,它更关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的评价。决策有用观则与相关性紧密相连,它更关注信息使用者基于对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经济事项的评估所做的决策[14]。这两种观点都是建立在对企业价值的准确估价基础之上的。信息含量观认为会计是使用估价语言和代数式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导致当前决策差异性的原因,而非估价的准确性。换言之,估价的结果可以不准确,但是估价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必须对当前决策造成序列差异化,这样就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信息含量。

(5) 会计流程是会计价值管理学特征的体现,会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应遵从会计流程管理方法论的指导。价值链理论将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一系列连续的活动看成一个价值增值的链条,这个链条在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后,获得了价值的增值,其间也包含信息的创造、知识的转移等无形资产的增值[15]。随着对虚拟价值链、价值网等理论的深入研究,围绕企业内部、企业间的垂直流程与水平流程的价值创造与增值的研究也日益深化,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研究流程梳理与优化的知识体系――流程管理[16]。将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黑箱”开启,呈现出来的就是一条条的会计流程,会计信息正是这些会计流程的产出,会计价值正是沿着这些会计流程逐步形成的。

(6) 会计基本处理程序受到会计信息产业链的指引与约束。会计信息的生产不仅是会计价值的形成过程,也是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从产业链视角观察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便可构建出会计信息产业链,它主要关注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参与者间的社会分工与协同关系。参照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现状,可以构建由九大环节构成的会计信息产业链:①会计基础理论;②概念框架;③会计准则、审计准则;④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审计制度;⑤经济业务;⑥会计处理系统;⑦审计处理系统;⑧会计信息传递;⑨会计信息用户。相应环节主要参与者是:①会计理论研究人员;②会计理论研究社团;③准则制定机构;④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师、审计制度设计师;⑤企业会计人员;⑥会计软件系统;⑦审计师;⑧企业会计师;⑨利益相关者。如是观之,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需要参与者多方精诚合作,方能有序绞合。会计基本处理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披露)以及相关控制程序都应纳入会计信息产业链框架下思考,并受到会计信息产业链的指引与约束。随着会计信息用户多计量属性并重的需求的高涨和并行处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会计信息产业链柔性研究已日益明晰化,这一趋势将体现在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研发的平台化和柔性化上。

(三) 应用理论

1. 商务智能层

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简而言之就是满足会计信息系统使用者的信息使用需求。受托责任观侧重于解除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因此,其会计确认侧重于交易观交易观强调只对真正发生的交易进行会计确认,无论是资产还是收益,在概念上将只给已经发生的交易留空间,因而,资产会定位在“企业在过去的交易中取得的经济资源”,收益会定位在“已经实现的收入”。,会计计量侧重于历史成本计量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可靠性。决策有用观则强调提供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和有用性,因此,其会计确认侧重于事项观事项观将会对尚未发生的交易带来的资产增值和收益进行确认,资产和收益的概念将会给这部分事项的确认留空间,因而,资产可能会定位在“未来取得的经济利益”,收益可能会定位在“已经实现和尚未实现的全面收益”。,会计计量侧重于公允价值计量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相关性。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信息需求观[17]。可以将会计信息系统拆分成核算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和专家子系统,它们分别以提供会计核算、会计控制、会计分析与预测及辅助决策、会计专家智能为目标,这些子目标互相协同,构成了一个系统目标结构,共同决定了系统目标的实现,如图3所示。

在会计环境的作用下,实现系统目标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关键在于采用适当的动态建模技术构建各类会计模型。核算子系统可以采用数据库技术和联机事务处理技术构建面向应用的会计模型;管理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可以采用数据仓库和在线分析处理技术建立面向主题的、侧重分析和预测的、可提供辅助决策的会计模型;专家子系统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专注知识发现的会计模型。可见,商务智能是会计模型构建的主要建模技术,它不仅支持会计模型的动态建模,还能有效地支持会计模型基于后实证主义的持续改进。

2. 流程管理层

上文提到会计信息产业链分解为九大环节,从会计流程视角观察,第一环节至第三环节通过借助社会公共机制构成了一个会计流程公共的外部规则约束;第九环节是会计流程的最终用户;第四环节至第八环节构成了会计流程的主体,第四环节是企业根据外部规则约束制定的企业会计流程的内部约束规则,第五环节是从企业业务流程中识别会计事件,第六环节是对会计事件按会计流程规则进行相应处理(主要指计算与存储),第七环节是对第六环节执行审计处理,第八环节是完成财务报告的呈报。由此可见,完全可以借鉴流程管理理念,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进行基于会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特别是流程规则的设置,可以借助图尔敏模式论证的非形式逻辑及云计算技术的使用,将基于惯例判断的方式作为梳理与优化企业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会计流程规则的利器[18]。

3. 项目实施层

由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连续十年的《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2001―2010)可知,国内财务软件应用已明显呈现“针对不同企业能级采用不同应用模式”的规律。企业能力理论(知识基础论)及其实证研究可以证明企业财务管理能级的升迁存在着路径依赖性。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研究所(SEI)1991年正式,主要用于评估软件承包能力并帮助改善软件开发质量,侧重于软件生产过程管理及工程能力的评估与提升,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推崇的一种软件评估标准[19]。加拿大前审计长Denis Desautels1997年通过吸收与提炼CMM模型精髓,提出了一个用于消除现行财务管理体系缺点的框架,为政府各部门在提升财务管理信息质量、更好地为决策服务方面提供指导,并于1999年了财务管理能力模型(Financial Management Capability Model,FMCM)[20]。因此,基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针对不同企业能级采用不同应用模式”规律和企业财务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性,我们可以运用CMM模型进行精细化解构,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框架性的项目实施指南。

四、 结论

篇8

一、生态思维下的高校研究性教学的调研设计

研究性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通过研究性教学,引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科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最终使学生能够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8]。结合生态学相关观念,我们认为,研究性教学的生态因子可以概括为人员与环境两类。其中人员因子就是研究性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环境因子包括:研究性教学观念(观念因子)、相关管理评价制度(管理制度因子)、教学设备与信息资源(资源因子)、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因子)等。以上因子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对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对研究性教学相关因子的考察侧重于对学生感知的调查,适当结合对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访谈展开。问卷调查主要围绕研究性教学的相关因子进行问题设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南京地区211高校的本科生,考虑到研究性教学有效性调查需要一定的认知过程,选择调查的学生范围包括大学二年级到大学四年级,其中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是受调查的主体。学生所在的学科包含文、理、管、工、农等。调查采用传统问卷和网上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25%。

二、高校研究性教学相关影响因子调查结果分析

(一)关于研究性教学观念(观念因子)的调查

1.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认知调查主要包括对研究性教学概念的理解及了解途径、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学院或学校对研究性教学重视程度、研究性教学必要程度、研究性教学可行度、教学方法的整体满意程度等。调查发现,尽管研究性教学方法在高校日常教学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研究性教学这一整体概念在调查对象中尚有27.94%的人不了解。通过学校宣传了解这一概念的学生占36.16%,其次是通过书刊阅读等途径了解。根据调查,超过89%的学生认为研究性教学有必要开展,有81%的学生认为高校研究性教学已具备了可行性,但对学校研究性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学生对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整体满意度三项指标的评价并不高,满意度一般的比例分别为:60%、55.34%、50.68%,认为研究性教学在高校中开展得很好的只占8.14%。

2.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认可程度本项调查从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意愿、研究性教学对考试成绩影响以及对学业负担的影响三个方面了解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认可程度。调查发现,超过86%的学生对参与研究性教学的意愿较强,大部分学生认为研究性教学不会影响成绩,但是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研究性教学对学业负担会产生影响,超过20%的学生认为对学业负担的影响较大。

(二)关于研究性教学主体(人员因子)的调查

1.教师所需要的素质和技能调查学生作为教师上课的直接受众,对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了解。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部分老师具备研究性教学所需的素质和技能,有20%的同学认为只有极少数教师具备相关素质和技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方面所需的技能和素质参差不齐。

2.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身素质调查研究性教学是否有效也受制于学生的自身素质和知识建构。本项调查主要从研究性教学所需的相关素质展开,具体问题包括:(1)用于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阅读的时间与能力;(2)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3)研究方法熟悉和掌握的程度;(4)研究课题自我设计能力;(5)在学习过程中同伴合作意识和精神;(6)研究论文(报告)的总结和撰写能力。调查结果表明,除“用于文献资料收集及阅读时间与能力”和“在学习过程中同伴合作意识和精神”项目外,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自身素质普遍较低,如表1所示。

(三)关于研究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因子)的调查对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调查,可以从一个侧面推断出教师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意愿及在研究性教学上的投入。调查发现:课堂问题讨论、课程论文设计、小组案例设计、课后答案查找及求证为教师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式,其中课堂问题讨论采用的比例最高,达到了62%,采用课后答案查找及求证这一方法的比重最低,为35.7%。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小组案例设计。在本项调查中,有部分同学认为课堂问题讨论不等于课堂提问,不能就问题而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是更值得关注的。

(四)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因子)的调查

1.关于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在研究性教学中重要性调查表明,“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是影响研究性教学开展的重要环境因子。但只有29%和26%的受访者认为现行的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适应研究性教学,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谈不上对研究性教学的支持,不能适应研究性教学的要求。针对研究性教学“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情况”满意度调的查显示,有45%的受调查者认为一般,有接近25%的人对现状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其原因可能与当前知识更新迅速,而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滞后有关。

2.现行教学与管理制度中的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侧重从学生感知的管理制度问题进行调查,将研究性教学管理制度问题因素概括为表2所示的几个方面。调查发现,占据影响因素前两位的是“没有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比较麻烦,师生花费的时间精力增加”,其比例分别为50.68%和49.59%,有37.18%和11.51%的学生认为“没有配套的教学评价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落后”影响了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

(五)关于研究性教学的支撑环境(资源因子)教学设备与信息资源对研究性教学起重要的资源支撑作用。调查显示:支撑研究性教学的“电子设备、图书馆及实验设备”也是影响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因素,接近70%的受访者认为支持研究性教学的电子资源不够丰富,内容更新不快,校园网络环境及综合性教学服务平台使用不便,全校性的实验设备共享还无法实现。

三、高校研究性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一)人员因子问题:教师与学生所需技能与素质不足高校研究性教学中的技能与素质需求既来源于教师,又来源于学生。从教师的角度看,研究性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素质特点,改进自己的教学,逐步转向设计问题、启发思路、介绍方法、评价结果等。但访谈表明,只有部分老师实现了转型,多数老师的表现很一般或很不好。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研究性教学的效果。调查表明,尽管学生对研究性教学抱有极大的热忱,但是缺乏进一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可以认为,高校学生面对研究性教学还没有做好准备。

(二)观念因子问题:高校研究性教学观念还不够深入研究性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突破了课堂、课本、学校的限制,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尽管针对研究性教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多,但迄今为止,对于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的教师和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理解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对研究性教学的认知调查表明,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师生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只停于表面,不够深入。学校虽然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但忽略了对研究性教学内涵的探讨,忽略了师生角色的变化。因此,尽管教师在教学中主动采用问题教学、情景教学、探索研究式教学等新方法,但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并未真正形成。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

(三)管理制度因子与资源因子问题: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管理环境建设滞后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开展,还牵涉其他管理环境影响因素,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管理环境因子问题还可概括为两个关键点:一是教学管理及评价制度滞后,影响甚至阻碍了研究性教学的深入开展。二是缺乏有效的资源支撑环境,网络信息资源更新慢,网络教学平台没能与学校既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管理环境建设滞后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研究性教学活动在无序状态下进行,最终妨碍了师生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四、生态学理论视角下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发展思路

(一)生态思维指引下研究性教学发展的一般准则

1.重视对多个因子的系统考量根据生态学理念,生态变化都是系统性的,一个因子要素所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研究性教学是一种过程,其目标应指向教学的效益和质量,并非研究和教学本身。因此,研究性教学不仅要考虑教学方式因子,还要考虑观念因子、管理制度因子、资源因子对研究性教学的影响,各个子因子之间必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衔接才能保证研究性教学系统的有机发展。

2.重视因子间的协同进化与发展自然生态系统是基于系统结构中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而进化的。协同性也是研究性教学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人员因子之间,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研究性教学水平,学生通过有经验教师的教学,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协同进化的关系。人员因子与其他因子之间也存在协同进化的关系,例如教学设备和信息资源的积累可以为人员因子提供帮助,人员因子可以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等。

3.重视关键物种物种是生态学中的概念,指在生态系统中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的种类。在研究性教学生态系统中,关键物种就是关键因子。人员因子是研究性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因子,充当“关键物种”角色的人并非整个教师和学生群体,而是系统中对研究性教学方式和技术运用自如的教师和学生,特别是教师。培训教师将会有助于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实质性提高。

4.重视研究性教学对环境的适应性适者生存是生态学特别重要的观念。研究性教学生态系统也必须重视相关因子的本地化策略。例如,不同的高校教师的需求不一样,学生素质也不一样,相应的管理与评价制度也应该存在差异,研究性教学方式必须认真考虑研究性教学在不同教学环境中应用策略。

(二)高校研究性教学生态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1.以意识培养为先导,培育研究性教学的良好生态氛围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中。从生态学的视角看,意识决定着生物体的行动。研究性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方式的革命。无论是教学管理部门还是教学辅助部门,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无论是学校内部还是学校外部,应该对研究性教学的核心内涵达成一个明显的共识,这种共识会促使人们对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予以认可,减少争论,促进资源共享,从而能够促进“研究性地教”、“研究性地学”等功能目标的实现。

2.以教师和学生为核心,识别研究性教学的关键物种研究性教学中,学生是中心,而教师的角色是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案的组织与实施,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学生与教师是研究性教学中两个相当关键的量。从生态学的视角看,有较深造诣的教师和有探索精神的学生就是研究性教学的关键物种。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卢德馨认为教师应对学科知识的本质具有深刻理解,具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研究背景,具备促成学生成功体验的方法和手段等[9]。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教师都能达到这个标准,但我们认为通过培训和交流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向这个标准靠拢。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从低年级就开设培育和发掘能够自主学习、掌握探索学习方法的个人或团队,再以示范和交流的方式传播成功的、支持创新的学习方法。

3.以管理制度建设为契机,改进研究性教学的体外循环为了保证研究性教学能得到长期有效开展,需要拥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为保证。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这有点类似生物体的组织循环机制。本文将研究性教学的体外循环系统总结为:开放的教学系统,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良好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相对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上述几个方面中,最具指引性的应该是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体系及其相关的政策激励,因为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决定了研究性教学的动力,目前高校以论文和科研项目为中心的指引体系很难将师生的精力引向研究性教学。笔者建议可以在校内选择部分学科、部分课程先行试点,建立相对应的管理激励制度,待成熟后再向更多学科乃至更广的范围进行推广。

篇9

1城市生态系统与古树的相互关系

城市生态环境对古树起决定性作用,古树的长势反映着城市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及程度,城市生态环境与古树二者呈现出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关系。历经数百年甚至千年风雨沧桑存活至今的古树,是一座城市园林最珍贵的绿色遗产。古树长期立地于当地,已经完全适应周围环境,枝繁叶茂、长势旺盛的古树成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标志。

1.1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与古树的统一关系

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表现为物质流循环良好,气候环境适宜且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常,能够为古树提供更适宜的生存条件,使其获得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肥力,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古树生长旺盛,得以延年益寿。生长势健壮的古树同时也会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营造良好小气候,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古树的关系表现为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古树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体现出指示作用机制,人们可以根据古树年轮累积得到年表与气候单因子相关性分析,从温度、湿度、干旱等指数推测城市气候变化,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规律。古树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具有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多种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及其他生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种生物的寄主,是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链接场所。古树的死亡意味着其生态服务功能的丧失,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不可逆的损失。

1.2城市生态环境复杂化与古树生存间的矛盾

近200年的气候观测数据表明,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进而引发一系列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降雨变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频发等。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加速和现代工业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变得日益复杂、不稳定。例如:城市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及空气流通方式受到阻遏,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复合物”等成为城市环境代名词,特别是悬浮在空中的重金属微粒随着空气流动被古树枝叶吸附,也会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在这种高浓度的污染环境下,古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必然受到严重影响。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树木生长的规律也发生了变化。在苏格兰地区过去30年间,植物春季发芽时间越来越早,秋季落叶越来越晚,植物的生长期变长。当地政府研究表明:20世纪末期,当地植物生长周期延长30~80…d。城市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其稳定性、平衡性表现相对脆弱。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空前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在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城市生态环境较以往发生显著变化。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热岛效应问题凸显,高温时间周期和最高气温连破纪录,古树在这种高温环境下也必然发生显著的生理变化和调节代谢来提高抗逆性,这对长势衰弱、生理机能退化的古树构成严重威胁。此外,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硬化铺装以及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壤透气性下降,融雪剂大量施用等多种原因使得古树土壤质量严重恶化,酸雨、城市病虫害的高发生率,沿海地区的强台风也使得古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由于气候发生变化,城市生态系统循环中的自然流、物质流等循环不畅,对古树生存所需要的资源供给产生阻遏作用。每棵古树都有自己的最佳生长环境,一旦城市环境超过古树的环境忍受极限,古树的生长势必然会急速衰弱,严重会引起死亡。面对新的问题,开展城市生态环境变化与古树适应性阈值范围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1.3城市建设与古树原生境保护的冲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城市建设与古树原生境保护的矛盾显得尤其突出。电力、通信、排污、自来水、供热、供气、涵洞、人防工程等大量城市地下管网的新建或维修严重破坏古树的原生境,造成树体损伤,施工过程中破坏树体根系、树冠尤为严重,干扰古树正常的生命活动周期。近年来,由于市政管线破损,泄露的污水、热气、电力等已经威胁到古树的生存,甚至造成古树的死亡,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如:2013年12月,由于热力管道漏气,使得太原市东缉虎营编号B035的1株国槐古树死亡。城市发展进程中,开发商一味追求建筑高容积率,使得城市高楼林立。新建高楼距离古树过近,造成古树遮光;高楼的玻璃幕墙“光污染”,会直接反射强光照射古树,盛夏时节极易使其热灼伤;高楼风对古树危害日益显现;有些古树被开发商野蛮堆土埋干,呼吸困难,生长势严重衰弱。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众多城中村被整体拆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粉尘、污物对古树造成严重危害。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多,主要有废电池(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未处理的生活污水及污物、化工药品等。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渗入土壤就会污染土地,对古树造成的伤害尤其严重。

1.4城市极端天气对古树保护的冲击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强台风、瞬时强风、干旱、暴雨、冰雹、雷电等极端恶劣天气经常侵袭城市,造成诸如地面塌陷、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这些都会对古树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威胁。例如:2013年9月22日超强台风“天兔”登陆广东东莞,瞬间将其寮步镇横坑古村1棵341年树龄的古芒果树连根拔倒。2014年9月1日“威马逊”台风重创海南省海口市,被刮倒和严重损伤的古树名木多达355棵。2003年11月8日,北京市突降大雪,有5…000余株大树发生严重断枝劈裂,其中有古树800余棵。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古树受灾最重,90%的树木出现折枝断杈现象。

2城市生态系统中古树保护对策建议

2.1推进古树保护规划工作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城市生态环境,应加速推进古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古树保护规划应将古树个体或群体纳入到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与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体系中。古树保护应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努力扩大古树栖息地面积,减轻外界干扰作用,发挥缓冲功能,将边缘效应降到最低。在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过程中,尽力确保城市绿地、城市森林与古树栖息地相连接,使古树周边地区成为环境生态控制区,进一步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合理应用古树周边植物的科学配置,不仅有利于古树生长,还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古树周边生态环境效应和景观效果。王瑛对12种植物在古树周边的应用,提出合理的配置方式和养护要点;古银杏周边种植紫三叶、红花酢浆草和常春藤后,对土壤微生物量有明显影响,其中紫三叶对古银杏周边土壤的健康保育效果最好。…王晓辉研究发现侧柏古树周围种植早春发芽甘野菊,适时修剪,促使瓢虫、食蚜蝇等食物链迁移,达到保护古树的目的。古树在整个城市生态环境中的自然生态位稳定,更应提升其社会生态位及经济生态位。古树保护规划应纳入到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之中,编制保护规划应注重古树名木本身就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很多古树名木多包含在文物古迹中。将古树与古建一起列入当地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中,对古树保护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古树保护规划还应纳入到城市基础建设的规划体系中,当编制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方案时,应对古树生存地范围予以标注,并预留未来拓展空间,将对古树生长有重大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应在其保护范围之外。古树保护规划应纳入到城市建设红线范围内,严禁一切挤占古树生存空间的违法行为。古树保护范围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要求是树冠投影范围外5…m为限,古树保护规划范围红线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未来空间发展需求,适度扩大规划保护范围。

2.2开展城市古树安全监测及预警工作

古树经过上百年的生长,许多古树出现衰老迹象,且绝大多数古树树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朽蚀和空洞,一旦遇到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古树极有可能发生倒伏、枝条劈裂等威胁人身及财产安全的不确定危险。城市中的古树必须是安全的。北京、广州等城市,根据古树名木树体生长的情况与立地环境,针对性地提出古树名木监测预警保护等级标准及相应的安全检查、保护措施,建立起整套古树树体状况系统基础资料、动态保护标准等级及保护措施规程,使古树保护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郑然等对古树风险产生原因归纳为自身状况和古树管理两个方面,依据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指标权重,建立古树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对古树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级别。园林工作者可借助应力波微创木材探测仪确定古树树干、主枝空洞位置及木质部腐蚀程度,划分危险等级,重点确定优先保护对象,制订一树一保护方案和措施。根据古树症状与立地条件,结合根系复壮技术,采取古树树冠逐层修剪、硬质支撑及弹性拉纤、活体靠接支撑等措施,使得城市环境中古树得到更科学有效地安全应急保护。城市古树多分布在景区、道路、寺庙等地,周边人流密集,加之古树树龄较高,自身朽蚀及蛀干害虫危害严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古树倒塌、劈裂危及第三方安全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给古树投保很有必要。古树保险,主要用于因意外事故导致古树倒塌或树枝折断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赔偿。

2.3提高古树就地保护水平

古树长期与环境协同进化,对当地环境产生生态依赖,古树保护应全面分析影响古树生长的气候、土壤、水分、光照、热、生物等生态因子,运用生物适宜性原理,切实提高古树就地保护水平。并结合古树名木保护存在诸如立地条件、树冠空间拓展、其他树木竞争等的主要限制因子,科学把握并调控生态因子范围和程度,制订古树最适宜生存条件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古树就地保护中的衰弱诊断是最为重要环节之一,园林从业者应确定古树衰弱原因的主次关系,把握技术措施的轻重缓急,科学计划保护步骤和周期,完善专业队伍现场施工应急准备方案,明确古树复壮恢复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统筹古树复壮及恢复周期日常养护管理,建立一整套适宜当地的古树诊断及复壮技术规范。城市应做好灾后古树恢复保护工作,制订灾后古树保护的技术程序、操作规范、人员组成、机械配备、后期养管等详细计划。广东省林业厅出台《台风灾后恢复林业生产技术指南》。《指南》提出要在做好已认定古树名木救护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救护古树后续资源;针对每1株树木尽快制定相应的救护方案,尽力减少古树的二次伤害,注意恢复树木的景观性。《指南》确立了古树名木的一般救护程序,包括:树木及场地清理,根系、树干恢复前处理,挖树坑、扶正、培土、灌根消毒和养护观测。

3展望

篇10

关键词:生态脆弱性 端点三角白化权函数 可拓综合法 矿区

Comparison of endpoint triangular function and extensiv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apply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fragility in the mining area

Zhang Geng-jie1 Bai Zhong-ke1.2

1.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 Beijing, 10008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gulation,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two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fragility in mining area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which can be used to inspect the state of land reclamation. The solution is to establish an ecological fragility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documents, and then apply endpoint triangular whiten function and extensiv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evaluation to evaluate 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methods can be applied well in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 and both of the outcomes almost reach the agreement which is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tate of mining area, while there are a few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mbership grades or the correlation degrees. It concluded that both endpoint triangular whiten function and extensiv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can be well applied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ragility in the mining area, and the method could be selected by the actual state of area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both approach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ecological fragility; endpoint triangular whiten function; extensiv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mining area

引言

生态脆弱性是指景观或生态系统在一定时空上相对于干扰而具有的敏感反应和恢复状态,它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在干扰作用下的表现[1]。生态脆弱性包括结构型脆弱性和胁迫型脆弱性。结构型脆弱性主要是由系统自身的结构决定的,主要体现在系统自身的不稳定性和敏感性;胁迫型脆弱性是指导致系统脆弱的驱动力主要是外部环境扰动对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2]。因此,矿区系统的脆弱性属于胁迫型,且主要为人类活动胁迫型脆弱性。

生态脆弱性研究始于国外,由法国学者Albinet和Margat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并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有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也有在各种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地区的研究,如美国学者Daniel和俄罗斯学者Kovshar分别对荒漠和干旱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问题进行的重点研究[3,4]。国内在生态脆弱性方面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学者牛文元应用生态数学语言归纳了生态脆弱性相关评价的指标[5];申元村、张永涛对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性形成原因及其具体区域分析进行讨论等[6]。在各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评价中,关于矿区这类特殊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研究涉及不多。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目的是在了解矿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现状、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综合考虑人类及外部其他环境的影响,防止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向着不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保持人类生存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

本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矿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中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并运用端点三角白化权函数法和可拓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平朔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检验矿区复垦后对其生态脆弱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对这两种评价方法的使用比较,希望能对今后在评价方法选择上有所帮助。

1. 评价方法

1.1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迪(T.L.Saaty)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实用多准则的决策方法,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应用,其方法在各类评价中已较为成熟。其基本原理是将平价区域指标体系的目标层分解为若干层次,由操作者对所列指标通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而逐步进行评分,具有使用简单,适用性强的特点[7-9]。因此,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评估计算。

1.2 端点三角白化权法评价

刘思峰教授1993年首次提出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模型,近年来该方法大量运用于各类评估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10-13]。它通过建立多指标参数的评定模型,来完整反映评价对象的综合水平。本文采用基于端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模型,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中。步骤如下:

设有n个对象m个评价指标,s个不同的灰类,对象的i关于指标j的样本观测值为xij,i=1,2,…,n;j=1,2,…,m,要根据xij的值对相应的对象i进行评价、诊断。

⑴按照评价要求所需划分的灰类数s,将各个指标的取值范围也相应地划分为s个灰类,

[a1,a2],…,[ak-1,ak],[as,as+1]

其中,ak(k=1,2,…,s,s+1)的值一般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或定性研究结果确定。

⑵令λk=( ak+ak+1)/ 2属于第k个灰类的白化权函数值为1,连接(λk,1)与第k-1个灰类的起点ak-1和第k+1个灰类的终点ak+2,得到j指标关于k灰类的三角白化权函数

(j=1,2,…,m; k=1,2,…,s)。对于 ,可分别将j 指标取数域向左、右延拓至a0,as+2。对于指标j的一个观测值x,可由

计算出其属于灰类k (k=1,2,…,n)的隶属度 。

⑶计算对象i(i=1,2,…,n)关于灰类k(k=1,2,…,s)的综合聚类系数 ,

其中,fjk(xij)为j指标k子类白化权函数, 为指标j在综合聚类中的权重。

⑷由 ,判断对象i属于灰类k*;当有多个对象同属于k*灰类时,还可以进一步根据综合聚类系数的大小确定同属于k*灰类的各个对象的优劣。

1.3可拓工程方法评价

可拓理论是我国学者蔡文于1983年创立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用形式化工具,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解决复杂问题的规律和方法,近年来该方法大量运用于各类评估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14-17]。它通过建立多指标参数的评定模型,来完整反映评价对象的综合水平。可拓集合既不同于经典集合所描述的确定性概念,也不同于模糊集合所描述的模糊性概念,它描述事物的可变性,把是与非的定性描述发展为定量描述,为解决评判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采用基于物元可拓工程方法的评估模型,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中。

(1)确定经典域和节域

在可拓分析中,把事物N及其特征值C和它的量值X的三元有序组合R=(N,C,X)称为物元,如果事物N有n个特征值,则将它称为n维物元,用矩阵表示为:

其中Ni表示评价对象第i(i=1,2,…,m)个的等级,Xi(i=1,2,…,n)表示评价对象等级Ni的评价指标,Xi分别表示Ni关于Xi所规定的量值范围。

其中P表示评价对象等级的全体,XP为P关于C所取得量值范围,即P的节域。

(2)关联函数

关联函数表示物元的量值取为实轴上一点时物元对某标准对象的取值范围符合的程度,它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根据可拓数学和关联函数理论,本文采用下面非线性函数作为关联函数。

其中,

(3)计算关联度

根据上述的关联函数公式,待评价对象的等级i的关联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为各指标的权重值。由 =Ki,判断对象i的关联度;当有多个对象同属于Ki时,还可以进一步根据关联度的大小确定同属于Ki的各个对象的优劣。

2. 平朔矿区概况及矿区生态脆弱性指标确定

2.1 平朔矿区概况

本文以山西省平朔矿区为例(图1),来说明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平朔矿区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山西省北部,朔州市平鲁区境内,西北沿长城与接壤,西南与本省忻州地区相邻,东连山阴县,北接右玉县,东径112°10'58''―113°30',北纬39°23'―39°37',总面积375.12 km2。矿区生产区地貌为丘陵缓坡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本区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与栗褐土的过渡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属干草原。矿区内露天矿3个,分别是安太堡露天煤矿1500万t/年、安家岭露天矿1000万t/年,东露天矿2000万t/年;井矿13个,总产量为4850万t/年。全区露、井联采规划建设规模为9350万t/年。矿区自1986年进行开采,并于1990年正式复垦,所本研究选用1987年和2005年矿区数据,目的是比较矿区在刚开采后未复垦阶段以及复垦一段时期后的生态脆弱性情况[18,19]。

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遵循指标体系建立满足科学和理性的原则,笔者结合研究区域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选取了一些起主导作用的成因指标和结果表现指标[20-22]。通过对平朔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及其表现结果的分析,经实践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平朔矿区的生态环境脆弱现状为基本准则,研究确定其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指标。本次评价综合考虑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主要将矿区生态环境划分为三个系统,自然资源子系统(x1),环境子系统(x2),社会发展子系统(x3)。其中,自然子系统包括年均温、多年平均降水、土壤有机质含量、林草覆盖率;环境子系统包括扰动率、复垦率;社会发展子系统包括人口密度、人均GDP。

⑴年均温(x11):该值表示矿区多年的平均气温情况,是决定矿区生态环境的基本背景值之一,在一定范围内,其值越大,对矿区生态脆弱性的负影响越小;

⑵年均降水(x12):该值表示矿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是决定矿区生态环境的基本背景值之一,在一定范围内,其值越大,对矿区生态脆弱性负影响越小;

⑶土壤有机质含量(x13):该值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标志,是当地生物生长的基础,对矿区植被覆盖率起决定作用;

⑷林草覆盖率(x14):该值反映了矿区的植被状况,植被是环境的重要组成因子,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等作用;

⑸扰动率(x21):该值表示了矿区土地的人为影响情况,由建筑用地和因开采矿石造成的破损用地共同决定,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值越大,对矿区生态脆弱性的负影响越大;

⑹复垦率(x22):该值是已恢复的土地面积与被破坏土地的面积之比,反映了矿区的复垦情况,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值越大,对矿区生态脆弱性的负影响越小;

⑺人口密度(x31):该值是标志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反映的是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结合状况,使人地关系方面的重要表现指标;

⑻人均GDP(x32):该值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状况,落后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力是生态环境脆弱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社会经济因素在当地经济摆脱贫困以及实现脆弱环境转向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山西省朔州市统计年鉴、遥感数据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评价体系中的各个评价因子进行提取,并根据评价指标表中的具体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因子的赋值,对评价区内的指标等级进行确定:

本研究选取矿区1987年和2005年的实际数据,对平朔矿区在刚开采不久的时候以及在复垦将近20年的时候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一是验证用这两种数学方法评价矿区生态脆弱性的可行性,二是为了检验矿区在采取复垦措施后生态环境是有明显改善。

3. 平朔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并通过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得出矿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结果:见表3:

3.2 端点三角白化权函数应用

结合矿区实际,并针对表1中的指标对其进行延拓,见表4:

根据1987年和2005年的实际数据,由公式(1)、(2)计算各准则层及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综合聚类系数,见表5:

3.3 可拓综合评价法应用

由于各评价指标的量化值所在的区间不完全相同,有的评价指标是以数值越小级别越高(扰动程度、人口密度),有的指标则是数值越大级别越高(年均温、降水等),为了便于计算,将扰动程度和人口密度指标进行越小越优化的处理。

根据1987年和2005年的实际数据(表3中,扰动程度和人口密度均需按照和指标一样的处理方式进行越小越优化处理),由公式(3)、(4)计算各准则层及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综合关联度,如表6所示:

3.4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表5和表6,由max值可以看出,运用以上两种评价方法,矿区总的生态脆弱性变化趋势与结果一致,均从极高脆弱性升为轻度脆弱性,这与矿区的实际调查结果相符合。但在除了最大隶属度或关联度相同外,其余等级的相关方面表现不尽相同,同时矿区的子系统状况的比较上,这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略有差别,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为:(1)矿区本身的特殊性。矿区属于一类特殊生态系统,其中包含有未开采的原地貌土地、已开采的破损的土地和开采完后已经开始复垦或复垦完成的土地。这三种状态的土地生态系统,在矿区未完全闭矿前都是始终存在的,特别是以破损土地情况与复垦情况对矿区的生态脆弱性影响最大。(2)选取的评价方法的特点。在运用三角白化权函数法时,其隶属度函数无法反映落在评价指标区间外的值的相对优劣,并且在延拓值的选取上,更大程度依赖于个人主观经验,其值的取法不同,对后面的结果计算的影响也不太一样。而可拓综合评价法能根据事物关于特征的量值来判断属于某集合的程度,其取值范围可扩展到(- ∞,∞),这样得出的关联函数值能使评价结果相对精细化;在运用可拓法时,需注意的是评价指标值区间的变化情况,有的评价指标是以数值越小级别越高,有的指标则是数值越大级别越高,故有必要将各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但选择不同的归一化处理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应该注意的地方。

4. 结语

本文分别运用端点三角白化权函数法和可拓综合评价法对平朔矿区的生态脆弱进行的评价,验证了矿区生态脆弱性的变化情况,其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具体的应用可知,该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矿区生态脆弱性的评价,可以有效解决评价指标体系中定性问题在定量化过程中主观判断的模糊问题和不贴近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同时由于测量值的误差和各自经验的不同而导致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存在不同会对最终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今后需要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根据矿区的特点以及评价方法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调整,为矿区生态复垦的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技术。

参考文献

[1] 赵桂久,刘燕华,赵名茶.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退化生态综合整治、恢复与重建示范工程技术研究(第二集)[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 刘燕华,李秀彬.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 Daniel D Evans,John Thams. Water in Desert Ecosystem[M].America: Academic Press, 1981.

[4] Kovshar A F, Zatoka A L. Localiz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of Presses in the Arid Area of the USSR[J]. Probiemy Osvoeniya Pustyn, 1995:155-161.

[5] 牛文元. 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J].生态学报,1989,9(2):97-105.

[6] 申元村,张永涛.我国脆弱生态环境形成演变原因及其区域分异探讨[C].见:赵桂久,刘燕华,赵名茶,申元村主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7] 汤万金,刘平. 露天煤矿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2):33-37.

[8] 王莲芬.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9] 孔宪明,赵文才.AHP的一致性问题[J].淮北煤师院学报,2000,21(3):21-25.

[10] 任琨,戴洁,高利平. 层次分析法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8,58(1):58-60.

[11]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2] 蔡雪峰.北京地铁暗挖施工技术的灰色聚类评估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04,37(12):91-96.

[13] 张国政,杨青. 风险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1):37-40.

[14] 刘新卫.长江三角洲典型县域农业生产环境质量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6):133-138.

[15] 蔡文,杨春燕,林伟初. 可拓工程方法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6] 杨春燕,蔡文.可拓工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7] 贾飒飒,廖江,周直. 可拓综合评判模型在工程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5(2):125-131.

[18] 刘文锴,陈秋计,刘昌华等.基于可拓模型的矿区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J].中国矿业,2006,15(3):34-37.

[19] 李晋川,白中科. 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8-12.

[20] 张耿杰. 平朔矿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1] 崔艳. 生态脆弱矿区土地利用调控机制与对策[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