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服务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航服务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以广州民航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学校在航空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体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探索、改革以及所取的成效,寻求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邓永萍,女,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航空服务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0-0022-03
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建设民航强国战略。依照中国民航发展规划,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建设民航强国的重要支撑,而人才战略则成为民航业快速、持续、健康、长远发展中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保障。因此,民航业的新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其中作为新兴专业的航空服务迎来了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机遇期。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集中力量办好民航特色专业,培养符合行业标准的高素质人才一直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的核心。近年来,学院航空服务专业以国家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对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达到培养优质航空服务人才的目的。
一、高职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性,即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同时,根据航空运输市场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团队进行了广泛社会调研、专业调研以及职业工作分析,结合专业教学特点以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凝练出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以岗位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为主线,针对航空服务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制订基于行业职业标准的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探寻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确定面向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
作为一所民航大专院校,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首先将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专业性强、职业素养较高、职业技能过硬的应用型高技能型人才。同时,根据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科和就业方向,将本专业划分为空中乘务、航空安保、航空(旅游)会展三个专业方向,针对每个具体的专业方向细化培养目标,使之与就业市场要求和未来发展相适应,充分体现行业对理论知识、道德规范、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要求。
(二)以目标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突出航空服务职业能力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是要提高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我们确定应该分析工作岗位对人才的具体需求(知识、态度、技能),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围绕职业能力标准中岗位的划分,打破原有课程体系,以工作流程为主线,实现课程和教学内容重新排序;将工作岗位的要求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设计、整合所需的学习领域及情景模块,融合过程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于一体的能力培养单元。[1]教学过程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为目标实践化,构建以航空服务(地面、空中以及会展)为中心的全新课程体系。在教学形式上多采用情境组合的方式,按照情境进行教学,反复强化,使学生最终具备岗位素质要求。
科学的课程设置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的弹性模式,既要注重知识理论传授,也要注重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学院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为切入点,以国际合作为特色”的专业建设理念,创新并实施“2+1+1实践教学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将航空服务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2项专项技能训练、1项职业素质专项训练和1年真实岗位技能训练”。[2]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推行“双证书”制,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接轨
行业证书是行业标准的体现,行业证书的考试要求是借鉴行业标准最直接、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因此,按照航空服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把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纳入教学计划中。在课程设置上,学院充分考虑行业面向行业证书的要求,把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及相关法规的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所列的专业课程之中,学生除了可以获得毕业证、乘务员培训合格证(被航空公司录用并通过初级乘务员培训的学生)以及民航国内客运上岗证外,通过相关课程的培训,还可以获得医疗急救员证、中国手语培训结业证。同时,为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为学生的可持续就业增加砝码,学生还可以选择考取民航客运员、民航售票员、会展策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行业证书培训,学生可以加强学生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建设、完善层级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落实课程体系中相关实践内容,建成融教学、培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共享型专业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不断建设、完善“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配套并向校外实习基地和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训练体系。
(五)加强校企实训合作,建设功能强大的实训实习基地
为适应航空服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院积极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达到校企深度融合。目前,航空服务专业建成的实训实习基地包括:空中乘务专业模拟舱训练中心(含B737-800紧急撤离训练舱、B737、A320的舱门训练器和翼上应急出口、灭火训练舱等)、空中乘务专业基本素质训练基地(含航空卫生与体能训练室、餐饮文化训练室、形体训练室、化妆室等)、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场、民航计算机订座实训室、民航旅客服务实训室、贵宾服务室、会展展柜等10多个校内仿真实训室。[2]同时,学院注重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用人需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实训项目,确保“教、学、做”教学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六)融合校企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培养的是航空业的一线员工,这一特点要求学院应建立具有行业属性和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确保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职业角色转变。
民航安全文化是民航行业文化的重要内涵,保障安全是民航业永恒的主题。在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之际,我国提出的“持续安全理念”,更是将安全工作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在这一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催生了持续安全文化。[3]持续安全文化是民航安全文化内涵的进一步延伸,成为引领民航行业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因此,加强树立和传播民航安全思维、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念、安全法制等观念,使得学生把“安全”贯彻于学习与生活中。
作为直接面向消费大众的民航业,长期以来都重视服务质量,“改善服务质量”是我国民航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民航服务文化更是民航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在航空服务专业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努力将民航行业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根据航空服务行业“一切以乘客为中心”的特征,在校期间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自身价值取向上能不断强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根本理念,并把为他人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使命与责任。在航空服务专业教学中,本着按照“安全第一、优质服务”的民航职业意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方针,开设培养学生责任感、价值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的课程,帮助学生尽早树立真诚服务、规范服务、服务至上、公众至上等先进服务理念,培养他们热爱民航服务业,进而热爱本专业,并能够在专业的学习中体验到由衷的快乐,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浓厚的职业兴趣。
二、高职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近几年,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建设的探索、改革和创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专业初步形成一些阶段性成果。
(一)学生的专业技能明显增强
通过层级递进的技能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大增强。近年来,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空乘专业推介展示会”上共夺得“团体综合季军”、“团体技能操作银奖”、“优秀表演奖”三项全国大奖。此外,在校内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空乘印象”、“茶艺比赛”等活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方法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二)专业知识进一步夯实
在酒店实习和顶岗实习中,学生接触到一个个真实的人和事,面对着众多的顾客的不同需求、不同问题,他们都必须想方设法为顾客排忧解难。因此,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勤动脑筋,多观察,细心体会顾客感受,学会聆听、主动沟通、解释、提出解决办法,等等。使得专业知识进一步拓宽和夯实。同时,学生掌握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解决眼前遇到的现实问题,又能使其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三)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攀高
学校航空服务专业依托行业办学,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达到99.46%。毕业生在工作上表现出较强的首次就业岗位适应能力、多岗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优良表现,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多家大型航空公司对本校航空服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专业基础扎实,文化素养高,定位准确,吃苦耐劳,安心一线工作”。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充分发挥了学院航空服务专业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密切了与企业的联系,培养了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衔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峰.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社会科学版),2011(1):20-22.
[2]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成果系列展示(十六).基于行业标准 打造民航高职教育重要基地 积极探索现代民航业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R].2011-12-15.
篇2
航空服务专业群包括空中乘务、空中保安、航空会展等相关专业,是民航类院校的特色专业,肩负着为航空公司输送从事客舱服务、民航地面服务及民航业安全保卫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面对民航事业发展的良好形势,只有审慎分析当前航空服务专业群的学生情况,才能制定出更加符合民航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方法。
1.学生数量增加,文化素质不高,管理频度增加近几年,由于严酷的竞争、招生指标的压力和区域的差异,许多高校不得不放低录取的要求,从而导致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在数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呈现出整体生源质量不高的情况。许多学生的文艺特长突出但文化成绩偏低,外形靓丽但素质不高,学生日常管理中需要处理的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的数量上升,增加了管理的频度。
2.学生缺乏对职业素质和行业文化的了解,管理效果欠佳通过对2014届空乘空保学生在入学初的调查发现,仅有53.33%的学生比较了解职业素质和行业标准,仅有33.33%的学生知道且了解职业素质和行业标准。有的学生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航空服务岗位仅仅是对学生外形条件要求高,其他的职业素质和文化内涵只需要通过短期培训就可以获得。这样的误区实际上是与当前航空企业更加理性、按需设岗的形势是不相匹配的,也与航空公司、机场等对航空服务专业毕业生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不相符合。这样的误区更导致航服专业学生在日常管理中的自觉性和配合度下降,管理效果欠佳。
3.学生个性突出,纪律意识不强,管理难度增加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大多经过高考前的专业面试,外形条件比较突出且大多拥有文艺、体育特长,有些学生家境殷实。所以他们在学校往往能够迅速成为各类社团、学生组织中的佼佼者,使得其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容易出现自我膨胀和自我标榜的现象,造成整体纪律性的下降,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二、基于行业标准的岗位专业化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在如何实施和加强素质教育存在着“另起炉灶式”和“嵌入式”两种路径选择。“另起炉灶式”是通过设立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或独立于专业教育外的素质教育体系;“嵌入式”是在专业课教育的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的思想,将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融合。相较“另起炉灶式”,“嵌入式”路径能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有机融合,将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有机结合,能考虑到实际的教育条件和资源,更符合教育规律,也更具有可行性。基于行业标准的岗位专业化管理模式采用的就是一种“嵌入式”路径。它将行业标准与素质养成有机契合,以岗位用人标准、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托,是一种按照学校全面建设的需要实行的内部规范化的管理,它比常规管理内涵更丰富,要求更严格,影响更深远。岗位专业化管理共分为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三大模块,各个模块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岗位专业化管理的模式
1.基于行业标准设定目标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把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不仅强调技能高,更强调素质高。结合当前航空公司的用人需求和空勤人员的行业标准,岗位专业化管理结合行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制定了“三大素质养成”的目标体系,不仅培养学生如何做事,更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1)思想素质养成。《民航乘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对乘务员的职业守则做了以下规定,即“遵纪守法,诚信守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保证安全,优质服务;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团结友爱,协作配合。”针对行业标准,岗位专业管理制定相关措施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养成,努力培养“品行正、修养好、纪律严”的航空服务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逐步把学校教育的发展从单一地帮助学生就业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上,从而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其不仅技能突出,而且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知荣知耻的价值取向。
(2)职业素质养成。民航业是高风险、高技术应用和国际化的行业。航空服务及空中保安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特点表明,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职业素质: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强烈的安全意识,较强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的服务技能,良好的团队精神。岗位专业化管理贴近岗位要求和行业标准,从学生的仪表仪态到内涵建设,从学生的着装要求到团队活动都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方案。通过不同方式加强学生对行业标准的认同、对职业道德的遵守及对职业前景的规划,努力促进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实现育“人”与育“才”统一、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3)身体素质养成。身体素质是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基础。航空服务不同于一般服务,特别是空中作业的空乘空保岗位更不同于普通的地面作业,对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FS)(民航总局第101号令)中明确指出Ⅲb级和Ⅳa级、Ⅳb级体检合格证是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对乘务员、航空安全员等工作人员的体检要求做了规定,心率、视力、脉搏等不达标者是不能够从事此行业的。岗位专业化管理结合行业标准,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培养方案,努力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协调能力,使之成为符合航空公司的招聘条件、适合空中作业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在身体素质养成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依据目标体系设定内容体系,促进行业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契合行业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契合需要知识层面的理论教学、能力层面的文化活动和检验效果的顶岗实习。岗位专业化管理在目标体系的指引下,设计了“岗位技能训练”“校企合作训练”和“习惯养成训练”三大模块。其中既涵盖了打基础的理论教学,又涵盖了谋提升的文化活动,也涵盖了检验成效的顶岗实习,共同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容体系。
(1)岗位技能训练。通过走访国航、南航、东航等航空公司,反复调研企业需求和企业文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民航乘务员国家职业标准》《航空安全员管理规定》《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9)(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84号)等行业标准,我们设计了岗位技能训练课程。每天早上6:50———7:30,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按照专业由不同的指导老师带领训练,训练内容主要涵盖礼仪姿态的站、立、行、走、微笑、引导、问候,体能训练的立卧撑、单双杠、跑跳跨立。同时,在技能训练中融入《民航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施手册》和《民航乘务员国家职业标准》《航空安全员管理规定》的理论学习,使师生对基于行业标准的素质教育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不断内化效率、竞争、团队意识等职业素质。
(2)校企合作训练。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增强岗位专业化管理的效果,及时检验管理的落实情况,巩固提升训练成效,岗位专业化管理采用了“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校企合作训练方式。①引进来:通过邀请企业代表、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使校企文化有机融合。例如,学院每学期召开岗位专业化管理动员大会,邀请企业代表参加讲解企业实际需求;每学期举办岗位专业化管理汇报展示和“空乘空保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观看并给予建议。②走出去:通过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校企合作培训等方式增强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的互动,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形成校企合作互惠互利的长效共赢机制。例如,学生通过校园招聘的途径在三年级奔赴国航、南航等各大航空公司参与实习,再如选派学生作为礼仪志愿者参与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广州市“一奖两会”、电商论坛等社会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使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的效果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为学校扩大了声誉。
(3)习惯养成训练。行为习惯也是职业素养的外显和外化,这一点也决定了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我们制定了《内务评分标准》和《制服日着装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每月由学生代表和素质导师组成的内务管理大队不定期的抽查,结果及时整理反馈学生,要求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同时还制定了一周考评制度和仪容风纪规定,进一步完善岗位化管理方案。
3.基于契合的可行性设定保障体系,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行业标准和高职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着相通的意蕴,在历史上有着相同的源流,在操作中有着相融的环境,这些都为两者的契合提供了可行性。为有效保障岗位专业化管理的顺利进行,学院巧抓行业标准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从环境营造、师资培养、管理方法等方面加强了对岗位专业化管理的实施保障。
(1)环境营造。学院通过在学生中征集标语的方式选择了师生评价较好的文化标语,例如“优秀是一种习惯”“秉承民航精神,放飞蓝天梦想”“于云端绽放花样年华———我的梦里不是梦”。通过将这些标语悬挂营造良好的环境,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为了增强航服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场感觉,促进学生对民航行业规范和文化的认同,学院还设定了每周二、周五为空乘空保制服日,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统一着装,同时制定了《制服日着装标准》,对学生从头花领带佩戴到制服穿着都进行统一规定,并提出在制加强学生的日常习惯养成,增强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
(2)师资培养。岗位专业化管理实行以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双向管理的模式,同时聘请社会、企业的劳模、优秀管理人才、技术能手、优秀校友等为兼职职业素质养成培训教师,建立由学院领导、素质导师、专业教师、兼职培训教师组成的师资团队。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增强对素质教育、行业标准的学习,选派优秀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学习了解民航文化,建立民航强国的共同愿景。
(3)管理方法。通过高年级担任低年级训练导师的“梯队式管理”、在各年级设立训练中队长、小队长担任学生助理的“自我式管理”,转变学生“要我学”的意识,逐步在航空服务专业形成“我要学”的共识。同时引入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全员实行“日考勤,月汇报,学期总结”的考核方法,对学生助理实行“德能勤绩”的考核。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根据各大航空公司招聘的要求提供学生考勤情况,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竞争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基于行业标准的岗位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基于行业标准的岗位专业化管理模式自2011年10月实施以来,经过182名2014届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和2015届468名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实践,成效明显。
1.职业教育特征得到彰显,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岗位专业化管理是一种以民航院校的大背景为前提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它更加贴近民航行业标准、贴近学生就业需求,改变了过去教师单一管理的传统方法,将校企合作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习惯养成中,使学生更加容易产生对管理方式的信服度,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
2.学校管理效果提升,更加符合行业要求探究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如何与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相对接,保证人才培养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切性和对行业的适应性,是行业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岗位专业化管理贴近行业、贴近学生,在学生、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使行业院校更加清晰企业需求,从而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了企业元素。
篇3
关键词:行业文化;学生;人文素质;体系
一、民航行业文化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行业文化作为在大的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与本行业相关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等的综合体现,其发达程度和特质内涵,深刻地影响着行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民航业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具备了实现由“大”向“强”跨越的内在条件,因此,中国民航局党组在2008年提出了全面推进建设民航强国的伟大战略构想。民航行业文化是民航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适合民航战略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内部环境、外在形象的综合体现,主要涵盖职业道德文化、安全素养文化、纪律管理文化、技术教育文化、优质服务文化、规则制度文化等。建设民航强国,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解决人的问题,关键在教育、培养、机制,归根结底在文化。从行业文化中辐射出的从业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开放广阔的世界眼光、广博扎实的文化知识、与时俱进的科学素养、自觉自律的道德观念、充沛丰富的创新能力以及全面自由的综合素养都是人文素质的内涵。跨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处在各方面素质养成的阶段,如果只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最终只能成为人们所说的“机器人”、“工具人”,所以只有通过培养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业文化人文素质培养机制。
二、民航行业文化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过程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行业标准,结合民航行业文化特点,探索开展了民航高技能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
1.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举办了近60场“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听取报告会学生达4万多人次。与广州艺术博物院、纪念公园等单位共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德育基地。成立了无线电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两个公益性学生社团和各院(系)学生服务大队,定期到白云区三元里街道社区服务点、侨颐养老院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编写了《民航职业素质教程》、《民航职业道德》等教材,并开设了选修课;开展了寒暑假社会实践和“三下乡”等活动;建成了机电、结构、运输等专业的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与民航企业合作举办了“德事隆航空日”、全国民航安检技能大赛、全国民航油料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接受熏陶,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企业人才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职业技能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学校领导、专业带头人、素质导师等组成的机电、结构、运输等专业的学生职业技能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开展校企合作共育人研讨会、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构建了7套职业素质能力模型,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多次职业技能大赛。
4.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二阶心理教育平台。一是普及到班级、个人“遍地开花”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二是百花争艳式个性化教育,针对学生的个人爱好和专业进行职业心理素质的开发。
5.科技与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开设了民航概论、大众航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30余门公共选修课,为学生扩大知识面、提升个人素质搭建了良好的知识平台。成立了蓝鹰、灵犀、云之梦等艺术团,组建了爵士乐队、声乐队、礼仪队等,举办了“航院多彩金秋”社团科技广场文化节,形成了空乘形象大赛、职业规划大赛、“书香校园”书画大赛等十余项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
6.纪律管理教育体系。在学生日常管理和实习实训过程中,逐渐构建了良好的纪律管理教育体系。机务专业的学生逐渐养成了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严谨细致,严格要求,遵章守纪,一丝不苟,准确迅速,刻苦耐劳的机务作风,安检和机场运行专业的学生严格按照企业的执行标准,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空中乘务、航空保安等专业学生实行了岗位专业化管理,制定了岗位专业化管理实施细则,并有专人负责监督执行,为学生的纪律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①有计划地安排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教师到民航企业和国外进行考察学习,引进多名硕士研究生担任素质导师,安排其参加了资格培训并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培养了一批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业指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方面的专家。②安排素质导师到国际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等20多家民航企业进行实践调研,并聘请30多名企业人员担任兼职素质导师。③建成了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并投入使用。科学规范、详细完整地记录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实现了学生日常工作的信息化。④以团委网站、航院青年通讯社、智能化广播电台、《航院青年》杂志等校内宣传媒体资源为平台,实行企业化模式管理和运作,突出行业岗位模拟特色,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
三、民航行业文化人文素质培养的设想
1.加强人文学科和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立足于为民行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出发点,基于行业标准和行业文化,校企联合,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并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搭建坚实且实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平台。将大学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融汇,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人文素质因素,在学生顶岗实习等教学一体化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所应具备的多方面能力。
2.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将人文素质教育贯彻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在学生最关心、花费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努力做到在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中逐步渗透行业人文素质元素,对学生产生三种影响:第一是教师自身的素养和修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第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给学生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锻炼;第三是通过专业学科与行业、社会、人类发展的重大责任和密切联系,树立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建设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强化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依托行业产业背景,培育和营造优良的校园育人环境,让整个校园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效。加强学校各级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态度,摒弃本位主义、形式主义和作风,彻底净化和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行业特色鲜明的人文氛围。围绕行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一系列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建立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礼仪、文学等方面的协会,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人文气息硬件设施和标识的建设,突出学校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特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熏陶和启迪。
篇4
关键词:机务维修;职业素质;机务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027-03
作者简介:余振华(1983-),男,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飞机维修工程学院学工办副主任,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510470)
十二五以来,我国民航运输业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全球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之一。截至2014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2370架,比上年增加225架,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3919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798万人次,增长10.7%,全行业共有运输航空公司51家,比上年底净增5家。民航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飞机的维修保障,国内飞机维修业随着中国民航的发展而不断壮大。中国也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飞机维修市场,迫切需要大批高技能的民航机务维修工程人员。民航机务维修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它既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的“三高”行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兼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思想、业务、作风、身体等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行业发展,人才先行,如何培养适应我国现代民航维修企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成为我国民航院校机务维修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一、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其现状
(一)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目标
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民航维修企业生产、管理一线需要的,具备扎实的飞机维修理论基础,掌握民用航空器维修的基本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作为肩负着民航人才特别是一线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重任的民航高职院校院校,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机务维修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根据我国民航业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研究行业发展对机务维修人才的需求特点,将行业标准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机务维修人才培养计划。这对于建立合理的学科和专业结构,提高机务维修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推动机务维修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现状
1.民航机务维修人才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
按照中国民航局《201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的全行业在册飞机数量2370架和增幅225架,以飞机维修人员与飞机架数人机比(20~30)比1的国际惯例计算,单是飞机引进一项,光2014年就需要净增机务维修人员4500人以上。目前,我国现有民航院校的实际培养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随着前几年我国从国外购买飞机订单的兑现和今后C9飞机项目成功,机务维修人才的缺口将进一步增大。但现实中,目前我国民航院校机务维修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又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远没有跟上民航业发展的“春天”。问题就在于当前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质量不能适应民航维修企业的要求。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维修企业不愿意直接招聘应届毕业生,而更多地从同行那里挖墙脚高薪聘请成熟的机务人才。
2.民航机务维修人才职业素质有待加强
企业到底对机务维修人才的期望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笔者通过对以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和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52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以下信息:
(1)在调查“企业希望学生加强哪些方面职业素质的培养”时,有52.8%的调查对象希望加强专业素养培养,有39.5%的希望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59.1%的希望加强责任心的培养。
(2)在调查“在校学生是否需要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时,有76.6%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3)在“企业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哪些综合素质”的相关数据中,有95.9%的调查对象注重诚信素养,92.3%注重法制和纪律观念,82.3%注重学生干部经历,72.1%注重在校期间奖学金方面,95.6%注重英语A级和四级等英语能力,83.5%注重党团等政治素养。
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对机务维修人才的要求除了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训练外,更注重人文素养、诚信、法制和纪律观念、英语能力等综合性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民航机务维修人才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意见》同时还明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结合民航机务维修业的特点和实际,笔者认为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职业素质教育指的是在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要求机务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维修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等职业技能,还应纳入民航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职业责任感教育和职业荣誉感教育、职业作风教育等模块。培养民航机务维修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应着眼于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了解并遵守民航安全生产法规和岗位职责,有端正的职业态度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敬业爱岗、作风过硬并珍惜职业荣誉的机务人。笔者认为,可以把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分为职业道德系统知识、机务人职业道德、机务维修人员职业生涯设计、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务精神培育等五个模块。
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机务维修类专业为例,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生实习全员全过程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在新生入学第一课中进行民航安全和法规教育,在日常学生活动中定期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讲解机务维修的职业特点,在就业指导课中融入机务人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在毕业生实习实践过程中侧重机务人作风养成。
三、机务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一)机务精神的内涵
所谓精神是指一个人或团队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风格。不同的行业经过文化的积淀孕育了不同的行业精神。具体到民航机务维修行业,机务人有属于自己的机务精神,它是几代机务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总结各种经验教训,逐渐形成的优良风貌,包括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作风习惯三个方面。对于整个民航维修行业来说,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机务精神的概括和提炼。通过对各大民航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调查和思考,笔者认为机务精神总体可概括为32个字:“敬岗爱业、诚信务实、认真负责、遵章守纪、严谨规范、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这32个字是机务队伍的思想内涵、行为、以及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
(二)培育和弘扬机务精神的路径
1.民航企业机务维修部门对机务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对民航企业来说,安全=效益,企业应将安全意识的培养作为机务从业人员的最核心要求。对机务人员来说,守护安全是天职,责任意识决定安全的根基,良好的作风是实现安全的保障。
对于民航企业机务维修部门来说,可以通过结合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从安全、责任、作风三个方面来提炼出自己的机务精神。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发现老机务人精神闪光点,举行机务精神大讨论,进一步培育和丰富机务精神。完善的教育和培训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在新员工入职教育中引入践行机务精神大讲堂活动,可以进一步弘扬机务精神。对新员工的教育,具体可细分为:
(1)机务人职业道德教育――明确民航业、机务人职业道德建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结合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讲授机务维修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
(2)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教育――涉及与机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刑法》中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民用航空法》《安全生产法》中的相关条文。
(3)机务作风的养成教育――挖掘老机务的典型案例,对机务精神进行广泛宣讲,以老带新实现机务精神的传递。
2.民航院校准机务人员对机务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民航院校作为机务维修从业人员的摇篮,是机务人才培养的首端,应从机务专业在校学生开始努力造就适应未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高素质准机务人,让机务精神进入校园,生根发芽。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机务维修类专业为例,在机务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上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
(1)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将“新生入学教育”“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校外实习”纳入课程体系。在“新生入学教育”课程中把安全教育作为大学第一课。在“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课程中着重结合机务维修中的真实案例和民航法规讲述安全对于民航的重要意义。在“校外实习”课程中,让每一个机务专业的学生进入机务维修企业一线,接受机务精神的熏陶和洗礼。
(2)建立基于行业标准的准机务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通过组织行业专家论证,凝练出具有行业特色和学院特点且师生员工认同的“机务精神”,通过举行机务技能大比武、民航知识竞赛、机务大讲堂等活动,让学生铭记机务精神。
(3)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目标,积极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他们将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心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纳入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营造具有民航特色的校园育人环境,提升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诚信品质、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体做法有:将32字机务精神写进教室和实训车间,解读机务精神制定64项学生行为准则,打造民航企业文化长廊,组织学生到机务车间参观,等等。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民航机务维修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备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优良作风的高技能人才。民航企业和院校培养出职业素质好、安全意识强、作风严谨、专业技术过硬的机务人是建设民航强国的人才保证,需要全行业、全体从业人员和各民航院校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民用航空局.2014 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I1/K3/201507/P02015071051961 7340682.pdf.
篇5
一、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过硬的思想保障,就没有一流的工作业绩”。__同志深知学院党务工作关乎学院教职员工人心背向、关乎学院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责任可谓大之又大,唯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方可适岗称职,切实发挥党委在学院建设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于是,履新后的她并未坐躺在多年党务工作经历上,而是沿袭了快节奏、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紧扣学院党委工作内涵,经常加班加点,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和学校各类重要文件精神和相关理论书籍,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理论涵养和业务能力,不断启发思维、开拓视野、完善知识结构。特别是学校提出建设民航学院“特区”设想后,__同志及时主动学习深圳特区建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等有关资料,围绕民航事业发展形势,积极探索学院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思路,并主持召开多个层面的研讨会,带头解放(来源:文秘站 )思想,突破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消除改革顾虑,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支持、参与和贡献“特区”建设积极性,为学院的建设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形成学院领导班子工作合力
学院领导班子是学院建设发展的领导核心,是学院各项工作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__同志注重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营造团结高效、相互尊重、务实进取的工作氛围,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协作型”领导班子,切实形成学院领导班子的工作合力。在07年下半年学院班子换届工作中,该同志能够严格按照校党委要求,在积极做好院长人选推选、征求意见、联络接待等大量细致性工作的基础上,多次去北京、上海等地登门拜访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领导来院工作,经过细致诚挚的工作,邀请到民航总局原规划司司长王知教授来院担任院长职务。新班子成立后,__同志结合学院的实际,及时对班子分工进行调整,保证了学院整体工作的持续性和高效性。在工作中,该同志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大局意识,团结尊重同志,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通过制度化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加强学院班子的学风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政关系,推动党务工作和行政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营造了团结、高效、和谐的领导班子工作氛围,有效形成了谋划学院建设发展大业的领导合力。
三、重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谋划学院的建设发展
在工作中,__抱定一个信条:学院的发展是每一位教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学院的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广大教职工永远是学院发展的巨大财富和力量源泉。因此,在工作中,__同志非常重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与师生员工进行广泛的思想交流,倾听他们的呼声,征求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民航学院年轻教师较多的特点,__特别重视做好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工作,真诚关心他们的发展,真心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创造宽松的环境、良好的氛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为在她看来,青年教师就是学院的未来。学校提出建设民航学院“特区”后,__同志一方面抓紧时间查阅学习有关深圳特区建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等相关资料,并亲自带队去哈工大、西工大等高校调研;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先后组织召开了建院元老、教授、系主任、支部书记、年轻教师等各个层面的研讨会,带领大家解放思想,听取大家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多次加班加点召开党政联席会,吸收消化、提炼整合大家的意见。“特区”建设获得学校批准后,__及时主持召开了全院教职工大会,传达学校文件精神,通报学院“特区”建设初步思路,并鼓励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开放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大力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真抓实干的精神,开创学院建设发展的新局面,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特区建设的内在动力。
四、积极争取校内外资源,为学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6
关键词:航空乘务;就业概述;就业前景;建议;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064-03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旅游业随之发展,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带动下,人们在交通方式的选择上越来越多样化。飞机出行越来越普遍化,大大促进了民航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民航行业正处在全速发展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航空运输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10%左右。在民航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航空乘务人员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开办航空乘务专业。从当前情况看,随着全国各地机场等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扩建,航空乘务的人才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缺口,航空乘务的就业前景仍然有较大空间,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航空乘务就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对国内外航空乘务就业情况进行概述,同时对航空乘务就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进行探讨。
一、国内外航空乘务就业概述
1.国内外航空乘务就业岗位分析
从国内外航空乘务的就业岗位来看,空乘专业毕业后不仅可以从事空中乘务、航空安全员,还可以从事航空地勤等。空中乘务又被称为空乘,女性被称为空姐,男性被称为空少,空中乘务除了要对民航飞机上乘客旅途中的安全和舒适负责,指导乘客对机上安全设备使用外,还要负责遇到紧急情况时组织乘客逃出飞机。航空安全员主要分为专职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员两种。专职安全员要对飞机上的安全工作进行负责;兼职安全员除了特定时间做好安全工作外,还需要为旅客服务。航空地勤指负责航空公司、机场地面工作的人员,他们主要负责乘客信息、物品等的检查,同时负责对飞机降落、运行车辆停靠位置等进行指挥。
2.国内外航空乘务的发展历程
早前航空科技落后时期,并不存在航空乘务这一职业。1923年,英国戴姆勒航空聘请空乘人员开始,才有了航空乘务这一职业。从各种资料记载来看,英国白人杰克・辛德逊是世界首位空中服务员。但不幸的是,杰克・辛德逊次年就在一次空难中丧生。此后,随着航空业的发展,世界各地都开始重视航空乘务。航空乘务员最初多为男性,后来变为女性为主,直至今年又变成男女性皆有的局面。
3.国内航空乘务的未来发展前景
从国内民航业发展情况来看,中国正处在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过渡之中。预测分析指出,中国从2012―2022年这十年之中空服人员的工作岗位至少会再增加20多万各,民航空乘人员的队伍在人数上将会超过40万,从规模上来说,将会是目前的5倍以上。中国机场建设到2015年飞机总量会达到1.2万架,国内外航空业及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都将给航空乘务领域带来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国内航空乘务就业所存在的问题
1.供过于求的航空市场形态导致航空公司招聘要求过高
作为一项高端服务性职业,航空乘务虽然还存在一定的缺口,但竞争却日趋激烈。中国很多高校纷纷开设航空乘务专业,从全国范围来看,开设空乘专业的院校已经达到二十多所,且80%为高职院校。从2006―2011年的空乘专业高校就业调查可以看出明确看出学生就业情况的变化(见下页表1)。
空乘专业和学员的不断增多以及航空发展的需求,使航空乘务专业就业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但其平均上机率却一直在递减,学生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一直在下滑,这些都说明航空市场目前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激烈性又会促使航空公司对招聘的增高。航空乘务人员综合素质集中体现在航空服务质量的高低,人员素质的高低又会反映到航空公司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上,对公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此循环,航空公司对工作人员的招聘要求越来越高。航空乘务人员不仅外在形象要美丽、大方、端庄,还要对各种航空服务技能和品质进行掌握,比如熟练的乘务技能、坚实的外语基础、良好的人文素养等,做到内外兼修。虽然高要求并没有错,但过高的要求对刚踏入社会的学员来说无疑是很受打击的,会致使航空乘务就业的一直处在缺口状态。
2.航空乘务薪资待遇呈现递减趋势
社会对航空乘务人员这一职业的评价一直很高,认为这份工作神秘又高尚。在人们的观念里,航空乘务人员的薪资待遇一定很高。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近年来,航空乘务人员的薪资待遇一直呈递减趋势。目前航空乘务人员待遇月薪在6 000元~20 000元之间不等,国内航班公司普通空乘人员月薪待遇大致为5 000多元,在“多飞多得”制度及职位变更中,其工资待遇会有不同程度的浮动。但是在刚进入航空公司时,一般都会有半年多的实习期,实习期的工资只有将近900元左右,且没有正式员工的各种福利。在被航空公司录用后,还必须进行几个月的培训,培训费用一般在8 000元~10 000元不等,这些费用通常需要空乘人员自己出。
而航空乘务这一职业虽然被外人看来很好,但实际上是很辛苦的。其中滋味只有工作其中的人才能真正体会,正像一位老航空乘务人员所说:“做空乘是一件伤身体且很辛苦的工作,现在我右边的耳朵只要飞过4 000英尺之上就很难听清声音。如此辛苦的工作,工资待遇却处在递减之中,部分学员自然会对工作产生一定的失望和抱怨情绪。
3.更关注外表,忽略内在;求职心切,盲目就业
航空乘务这一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外型比其他服务行业要求要高一些,具有一定的审美标准要求。尽管每个航空公司招聘的要求从细节上看各不相同,但共同点归结起来都要求乘务人员端庄大方、亲切秀美等等。但外型也只是一部分,航空公司在招聘中还会有一系列关于涵养的要求。但一些学员却仅仅重视招聘要求中的外型标准方面,而忽视对自身专业知识等能力的培养,在招聘的过程中将穿着打扮当成重心,而这种外在与内在的不平衡往往会导致其应聘受挫,影响就业。
航空乘务专业缺口较大,但要求较高,每个学员由于机遇等各种相对差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圆蓝天梦。大部分学校在空中乘务专业的学制上对2+1的特殊性学制加以采用,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提前离开学校上岗就业。在离校就业时间上,学员们的时间顺序就会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学生看见其他学生已经就业,便会产生恐慌,容易导致求职心切,盲目就业。
三、国内航空乘务就业前景的一些建议
1.民航需加强与航空类院校合作以提升航空乘务的整体素质
近年来随着空乘就业市场的供过于求,高校与民航的联系一直处在弱势地位。很多开设航空乘务的高校大部分都没有民航行业背景,缺乏与航空公司的合作。针对民航招聘要求过高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民航需要加强与航空类院校的合作,将自己的招聘具体诉求告知合作院校,院校则可以在民航招聘具体要求下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民航的各种招聘要求转换成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中,重点培养学生踏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后的职业能力。学校在专业建设中必须紧密围绕市场和岗位需求进行,尤其是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必须聘请具有较长岗位经验的空乘人员进行主讲,对学生的乘务基础实务, 乘务广播训练、客舱沟通技巧、乘务英语听说训练等课详细讲解。在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外在形象与内涵涵养的统一培养,全面提升学员的职业技能和品质。除此之外,航空乘务专业的学员对自己的前途和目标一定要具有一定的计划和分析,学校和招聘单位的宏观指引都只是外力,学员在对社会主流动态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必须立足自身微观条件,看到自己的特长与不足,并勇敢面对、努力改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2.民航类院校需加强对航空乘务专业学生的培养
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要求更多航空乘务人员。民航类院校需要加强对航空乘务专业学生的培养。在进校前,民航院校一定要将招生进口关把好,从源头上提升航空乘务专业学生的质量。在学校学习期间,民航院校应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主题班会之外,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校期间就能得到很好提升。航空乘务职业虽然是服务行业,但门槛却比一般的服务行业高很多,除了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外,还需要乘务工作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服务意识等。民航院校在教学期间,就应该对学生的这些方面进行培养,以给航空业输送更多更专业的学生为目标,也是为了实现学生就业率不断上升的必然要求。此外,民航类院校应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专业课课程应该随着时展的变化而变化,在办学中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势头。
航空乘务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还比较广阔,有很多就业机遇,面对这些机遇,学生只有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更好把握它们。如果学生在学校内受到专业的教育并不断努力,具备专业职业素养,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学校应正确引导学生就业,让学生保持平常心态
在对空中乘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校应该在航空乘务学生进校之后就对其开展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给学生灌输职业规划、以及择业和就业等方面的知识,将航空乘务职业的就业前景与就业广度详细分析给学生,使学生对自身与职业岗位的关系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以免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学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不断向着职业目标努力;另一方面应该鼓励学生提高自身人文修养,掌握和学习好专业技能;同时为学生提供行业和岗位动态的及时信息,让学生及早找准自身定位,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其次,面临毕业的学生应该慎重对待就业,不能操之过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的同时,学生应该对自身良好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不能看见同学选择了什么就跟着选择什么,要以静制动,不被其他人所影响。最关键的是仔细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适合什么,面对机遇应及时抓住或者为自己想要的机会主动争取。不管是如愿以偿可以上机的学生,还是转投其他职业的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与想象之间的现实差距时都应该平常心对待,明确工作的本质,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就业之后抱怨,影响自己心情也影响工作。
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带动了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也给航空乘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所以说航空乘务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但航空乘务专业必修正确面对就业现状,从民航对岗位的需求出发,对就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多渠道的应对和解决。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就业质量全面提升,相信随之民航业的发展航空乘务的就业前景将会更加开阔。
参考文献:
[1]刘是今.对高校开办空中乘务专业热潮的反思[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0,(6):27-28.
[2]邓翔宇.空中乘务专业基本介绍[J].山西教育(招生考试),2012,(4):103-104.
[3]刘思阳.有关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探讨[J].商,2012,(22):70-71.
[4]刘是今.中国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现状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133-134.
[5]欧阳辉,韩智,张树盛,郭宾雁.空乘专业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素质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1,(4):59-61.
[6]孟大伟,汪庆华,刘伟.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不断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10,(7):168-169.
[7]宋桂娟,王利艳.加强“就业指导课”实效性探索提高空乘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0,(6):46-47.
[8]刘晖.中国民航空中乘务人才对策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11,(2):99-100.
[9]刘旭颖.关于航空服务人才专业技能培训的探讨[J].网络财富,2010,(15):122-123.
[10]赵影,钟小东.对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0,(9):82-84.[责任编辑 陈丽敏]
篇7
当前出版的有关《网络营销》教材,多是沿用传统营销的“4P”理论,即绝大部分教材的框架结构仍然套用传统营销四大经典部分而形成的“网络营销概述--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来构建整个教材体系。虽然为了体现其课程的网络特点,也加入了一些网络知识,但这种刻意的添加难以真正实现两者的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重视新的网络营销方法与工具。因此,这种生搬传统营销模块的做法,虽然比较容易理解,但课程学习重复性大,针对性差,无法体现网络营销应有的能力、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针对上述典型问题,为符合电子商务发展对网络营销人才的真实需求,避免《网络营销》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网络营销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以下以笔者所在的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商务专业开设的《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为例进行分析。《网络营销》课程是民航商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民航商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要求中的能力核心支撑课程。依托民航行业、基于中国航协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各部委的标准,我们将电子商务核心课程《网络营销》岗位专业素质能力分解为“两个基础”和“两个职业方向”(如图1所示)。在上述岗位专业素质能力解构的基础上,我们努力探讨“基于工作任务驱动”的方式,以网络营销岗位(群)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能力为主线,通过对院校、企业、民航行业和电子商务协会等进行调研,根据学生可能就业的的岗位(群),分析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归纳出其具体的职业能力(见表1所示)。
三、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实施
基于上述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建设:
1.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知识体系如前所述,当前《网络营销》课程所用教材基本沿用传统营销“4P理论”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多以教材为纲,生搬硬套的模块化教学无法实现知识有融会贯通。为改变这一现状,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知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设计,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项目任务为主线”培养模式的指导下,集中培养职业岗位能力。民航商务《网络营销》课程知识体系的开发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来进行构建。在上述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网络营销》课程体系的开发,其步骤详见图2所示。在上述课程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基于岗位需求,并参考IECE网络营销工程师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载体精心设计相应的网络营销认知、网络营销市场分析与调研、企业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策略、网络顾客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民航企业网络营销综合案件例分析共六大学习情境,每个情境明确教学目标、学习与训练内容,并给出合适的学时建议。表2以部分重要情境内容设计做一说明。
2.强化实践环节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往往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一般是先讲授理论,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设计方式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不相适应,与高等职业教育方针相悖离。《网络营销》课程应当以具体直观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民航商务《网络营销》课程最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现在“网上创业”的有效实施。尽管我们已经建立起民航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网络创业实训室、民航电子商务呼叫中心、移动电子商务实训室四个专业的校内虚拟实训室,但由于模拟教学项目与真实企业业务相差甚远,缺乏市场的灵活性,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网络营销的内涵与精髓,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实战教学,设立网上创业项目,并以它为主线,通过“网上创业项目”进行网络实操教学,让学生以创业小组的形式,在淘宝网(CtoC)、“我的网店”(BtoC)、一道网(BtoC)上开设网店,进行真实的网上运营,开展网店装修、店铺管理、网络营销推广、物流配送、网上客服等一系列经营活动,从而带动了网络营销“工学给合”的教学改革与实施。以“网上创业”带动民航商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是深度校企合作的最佳形式,由于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四方共赢,即企业可以实现“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势,学校可以利用低廉的网上资源办学,解决实训设备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自身的电子商务人才优势实现为行业及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学生可以实现学习和工作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通过“网上创业”项目的设计与指导,提高实战能力、成就自身的双师型素质。
3.设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考核机制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定优劣的考核方式明显落后。为适应新的教学目标,考核评价机制也应有所创新。第一,课程考核应注重平时考核,而非仅仅是期末考试;第二,考核方式应多样化,改变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第三,考核内容应紧贴职业能力需求,以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基于此,民航商务《网络营销》采用过程与期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即学生的成绩将根据学习态度(20%)、实训项目成绩(50%)和期末考核成绩(30%)来确定。其中,学习态度的考核重点为个人的敬业精神、主动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网络课程的使用情况。实训项目成绩按照个人对团队的贡献,由个人自评、组员互评与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航空服务;特色建设;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252-02
航空服务是一个涵盖面比较宽泛的专业,它涉及旅游、酒店、物流、商务、形象设计等专业领域知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故此,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今天,它无疑有着强烈的市场吸引力。据统计,我国目前开办航空服务专业的院校多达百余所,仅武汉地区就有十余所,其中高职就占有7所(湖北省2008年公布的招生信息资料统计),并且还在不断增加。由此说明,该专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前景十分看好,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特别是各大航空公司大规模的招聘人才,更是将航空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向。
1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社会交往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对交通运输的选择也越来越重视,对航空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武汉地区作为国内首个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中部经济的中心、高等教育的密集地区,航空服务专业的规模和水平都需要不断提升。根据中国民航局测算,“十一五”期间航空运输年均增长保持在14%左右,为国民经济增长的1.5倍左右,机队年增长达到100-150架,到2010年将达到1400-1500架,2020年将达到3000架。机场将由 2005年的133个增到2010年的190个,2020年的230个。目前国际民航平均的人机比是 100 :1 ,而我国民航业平均的人机比是 200 :1 ,这意味着,仅以过去民航水平计算,未来 20 年我国就需要民航类人才 24 万人,而如果以我国现在的民航水平计算则需要人才 48 万。可见,航空企业每年需要航空服务专业人员数以万计,尤其是既有实际应用技能,又具有一定理论的航空服务人才更加缺乏。这些都为航空服务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在我们对武汉地区航空企业的走访调研时发现,目前武汉地区航空业空乘人员中拥有本科学历者仅占15%左右,大都只是经过三到四个月的“速成”培训便登机服务,地面服务人员中拥有专业学历背景者也是甚少。航空企业表示,随著我国航空业的发展,今后将不再聘用未接受专业院校系统学习与培训的空乘人员和地勤人员。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的航空服务专业正是适应这个社会潮流于2006年兴建的专业。该专业立足于现实,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的既懂理论知识,又具有多种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人才。本专业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面向社会,放眼世界,积极寻求与国际接轨,用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导和发展自己,为培养出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掌握多种先进技术方法的高素质、高质量航空服务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自身的前进,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我们可以预见该专业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2 航空服务专业培养目标及办学思路的思考
培养目标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归宿,是理论指南,也是质量标准、评估标准。它决定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鉴于高职主要是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性质,为武汉地区培养合格的航空服务人才是我们办好该专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目前,随着航空市场的蓬勃发展,整个航空业自身也将演变成集民航管理、机场物流、机械机务、航空气象、空中服务、地面服务、流程派签、票务销售多元化复式行业。针对武汉地区航空业需求的各类人才,结合我院办学的实际,我们把培养人才的目标锁定在空中服务和地面服务两个方面。即建立航空服务专业和开设航空服务(空乘方向)。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我院2008年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如下规定: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掌握航空服务职业岗位群工作需要的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航空服务工作技能,能从事机场航站楼内辅助服务、航空业务及航空业相关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明确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必将对办学思路进行思考。我们对新建航空服务专业的办学思路是:“重积累、创特色、求突破”。 重积累,由于航空服务专业是新开办的专业,我们在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上都需要积累经验;创特色,依托我院酒店管理的专业优势,力求创造出新的专业优势与特色;求突破,在专业建设、教学研究和工学结合三方面寻求突破,将该专业建设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考虑到目前该专业存在的关键问题集中在“基础薄弱,整合不好,实践不足”三大方面。因此,我们对其提出对症的解决方案是“二证二结合”:一是引进职业资格证培训课程的内容,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此为目标进行培养,要求学生参加考证,使学生的航空服务基本理论和服务意识增强,从而达到知识积累与服务技能的有机结合;二是建立顶岗实习经历证的教学管理制度,即根据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学生经过第三学期的教学顶岗实习和第六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的锻炼,取得相关实习单位签发的实习经历证明,使学生的职业经历和岗位能力得到认可,毕业时能够顺利谋到岗位,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从而达到毕业与就业的有机结合以此形成专业特色。
3 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我院结合自身办学实际与特色,确定了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其主要思路是:
3.1 体现培养目标突出实用价值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目标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目标的设定应该面向整个职业,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整合在一起,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航空服务人员是对顾客进行服务,考虑到目前航空企业的对人才形象上的高要求,我们对教学计划中加大了职业基础能力课程的比重,如开设了航空礼仪、形体训练、形象设计、播音技巧等课程。一是满足航空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二是使部分学生毕业后也可以从事单纯的礼仪服务和形象设计工作。另外,由于空乘人员是在空中作业,对于他们的培养就是要既管理知识又具服务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使他们能在企业和顾客之间起到组织、协调和沟通的核心作用。为此,我们开设了职业道德、民航服务心理、民航旅客运输、民航公共关系、民航法律、沟通技巧等课程。但专业培养目标仍是培养以技能为主,管理为辅的技能性人才。
3.2 强化实训比例,突出动手能力
由于航空服务专业的应用性很强,纯理论的课程无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教学时间,我们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重,增加了课程实践学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有课程理论与实践学时,除此外,还有专门的教学顶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还给出了四个综合性的课程设计供学生选修。使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比例达到54.8%。同时,还帮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2007年的“女足世界杯”礼仪服务、“六城会”颁奖礼仪服务,首届湖北省礼仪大赛等,学生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将课堂所学灵活应用,逐步形成职业能力。
3.3 增大选修课程突出个性培养
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适应不同方向的社会需求,结合我院现有的师资情况,我们在修订教学计划时,进一步加大了选修课程的比例,进一步增大了跨专业的比例。如增加了武汉市市情、中西文化鉴赏、酒店督导管理、导游实务等选修课,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4 加入资格考证突出办学特色
为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达到高素质与高技能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服务应用能力技能上比中专学生技高一筹,在职业综合能力素养上比本科生服务意识更强,我们为此提出鼓励学生参加资格考证,在课程设置上,我们除了加大了有关职业技术课程的比重外,还专门针对《南太平洋国际航空公司乘务初始培训课程》所包括的六大知识模块,职业道德、旅游常识、机务知识、形象礼仪、救护处理,客舱服务等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如:航空职业道德、旅游文化、航空运输地理、空乘服务概论、乘务礼仪与训练、客舱运行及管理、舞蹈与形体训练、乘务员化妆技巧与形象塑造、机上急救医护常识与训练等对应课程。将航空企业的职前培训下沉到专业教学中,做到专业与职业的有机结合,突出了我院办学的特色。
3.5 加强师资建设突出双师结构
为保证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我们对教师队伍加强了建设,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5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助教2人,100%具有“双师”资格,其中:2人取得民航业资格证书、6人具有相关的形象设计、化妆、营销策划等资格证书。专业教师的知识、年龄结构合理,为专业教学的正常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根据高职的性质和培养人才的要求,从民航企业中聘请了3位兼职教师,(其中:高级乘务考评员1人、高级乘务安检员1人、高级人力培训师1人)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通过两支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了教学课程的质量。此外,我们还通过选派教师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加强合作研究,到企业实践或兼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引进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人才等模式,尽快建设一支学风严谨,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4 结语
航空服务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虽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其专业体系并不完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我院来说,该专业的建设时间短,办学经验少,必须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建设,通过武汉地区该专业社会需求,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工学结合等问题进行探究,逐步形成品牌专业,成为学院办学的特色。并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力图将武汉地区高等职业院校航空服务专业特色建设纳入一个科学、健康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朱中华.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2]施爱平,等.高校专业品牌化建设刍议[J].江苏高教,2005,(4).
[3]甄贵章.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5).
[4]王观玉.民族地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发展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
篇9
新疆职业大学1962年建立,是隶属自治区人民政府、经国家教育部审批的普通高等院校,以高职教育为主,以应用本科教育和职业培训为辅,是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德(新疆)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连续十六年保持自治区文明单位、乌鲁木齐综合治理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下设九个学院:商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烹饪与餐饮管理学院、外国语言学院、中国语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两个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公共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四个中心:新疆特色餐饮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新疆和田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新疆蒙古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两个国家职业鉴定所:自治区第一和第八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现有教职工411名,专任教师31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28%,博士、硕士学历教师占38%,“双师型”教师占85%,同时聘任企事业单位专家技师180人任教。在校生9100余人,开设有47个高职专业(含专业方向),在全国20个省市招生。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以现代服务业为办学主体,同时服务于先进制造业。坚持以高职教育为主,以应用本科和职业培训为两翼。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之路,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与德国大众、上海大众等知名企业合作组建了“大众班”,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学生派往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新白云机场实训基地实习。
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在迎宾路校区正在建设中德(新疆)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包括机电系统自动化教学实训车间、汽车技术教学实训车间、机械部件加工教学实训车间),加快推进与德国大众、上海大众的合作培训项目;在巴州路校区已经建成新疆和田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包括新疆和田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大师工作室、百工坊);在友好校区筹备建设新疆特色餐饮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包括新疆特色餐饮发展研究中心、自治区特色餐饮职业教育联盟、新疆特色餐饮产业校企合作集团),努力建设各具功能的实训基地,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
学校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使用德国复兴银行(KFW)促进贷款正在建设中德(新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西北地区第一家获得此项目的单位;教育部、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和德国五大汽车企业“中德汽车机电职业教育”(SGAVE)项目在学校正式挂牌运行,是西北地区一所获得该资质的高校;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新加坡易通机构、台湾中华科技大学等机构达成了开展专业和课程建设合作意向;与扬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内地十所高校的“多对一”职教援校项目也在有力推进。
二、专业介绍 (全日制普通专科、学制三年)
1. 空中乘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能熟练掌握民航运输基础知识,客舱服务必备的专项技能知识,具有较高的英语口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民航服务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乘务员CBT软件系统培训、民航乘务英语、乘务员机上服务情景对话、民航乘务英语实用会话、民航空乘礼仪、形体、舞蹈、游泳、机型客舱设备、客舱服务程序及标准动作实操、应急设备种类使用方法、未来空姐面试指南、民航服务心理学、民航概论、航线地理知识。
2.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玉雕设计)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玉雕设计专业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玉雕设计技术人才,要求毕业生既具有玉雕设计、鉴定鉴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又掌握宝玉石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毕业后能胜任玉雕设计、珠宝首饰设计和宝玉石鉴定鉴赏、宝玉石贸易等业务工作。
中国玉文化概论、美学概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鉴赏、书法、电脑设计(Photoshop)、ArtCAM ProAdobe、 Illustrator CS、立体构成、玉雕绘画、
3.广告设计与制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广告设计与制作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按照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直接上岗适用,业务能力强,为各广告公司、媒体及事业、企业单位广告宣传、策划岗位培养所急需的广告设计、策划人才。获得初级广告设计师资格证或中英资格证、毕业证双证。
主要课程:美术技法、广告文案、广告策划与创意、构成设计、图形创意、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Coreldraw图形处理软件、动漫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字体设计、广告法、广告学概论、视觉艺术、广告摄影、广告运作策略、广告客户与媒体研究等。
4.音乐表演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的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音乐表演能力、创编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形成较为宽阔的文化视野和人文、自然科学知识素养,能够从事基层社区和幼儿园、中小学事业单位文化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乐理唱听、实用和声与唱听、中外音乐史及经典作品赏析、器乐主修课、声乐主修课、器乐副修课、声乐副修课、旋律分析与写作、音乐美学、舞蹈、键盘即兴伴奏、合唱指挥、音乐软件应用、音乐教学法等重点专业必修课程外,还开设有Midi 音乐制作、乐队演唱组合课、民乐、管弦乐合奏、形体训练与舞蹈基础、手风琴、台词表演、职业化妆与造型设计、文化传播与策划等专业选修课程。
三、报考条件及录取原则
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均可报名、填报专科零批次艺术类志愿,具体专业要求如下:
空中乘务专业报名条件及要求:
1.五官端正、身材匀称、身体裸露部位无明显疤痕。
2.年龄不超过二十周岁。
3.男生身高173cm~185cm,女生身高162cm~175cm。
4.报名时携带准考证复印件(或高考报名序号)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张、近期一寸红底免冠照片3张。
报考空中乘务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由我校统一组织的面试和体检,面试成绩满分600分。面试内容包括:形体五官、风度举止、动作反应、普通话表达能力、才艺展示等。体检标准按中国民航体检标准执行。我校在4月11日将面试、体检结果进行公示。请考生登录新疆职业大学网站查询,也可拨打咨询电话查询。合格者在取得《面试合格证书》后,方可在高考专科零批次第一志愿中填报我校。
收费标准:报名费48元、面试费90元、航空体检费300元(面试合格后,由民航体检队收取)
空中乘务专业报名时间:2015年3月8日至3月13日
面试时间:2015年3月14日
体检时间:2015年3月15日(体检地点另行通知)
报名地点:乌鲁木齐市北京北路1075号新疆职业大学(迎宾校区)2号教学楼217办公室。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玉雕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音乐表演专业报名条件及要求:
我校认可自治区美术类、音乐类专业统考成绩,不再单独组织校考。
在考生政治思想和品德考核合格、体检合格(空中乘务需面试),普通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自治区招生办划定的相应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再按专业测试合格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未录取者,不再另行通知。
院校代码、专业代码及各专业学费请参看2015年招生与考试专业目录书。
四、咨询
空中乘务:(0991)3785329 3723901 13999114566 15999152259
玉雕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13999831964 13999857046
音乐表演:(0991)3715729 3785362 13565927008
招 生 科:(0991)3785328
学校网址:xjvu.edu.cn
篇10
本文研究的空域资源经济价值的相关概念及空域资源经济价值相关性分析涉及以下方面:1.空域资源。“空域资源”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支持飞行器飞行的空气所处的物理空间和物理时间。考虑历史习惯,可将“空域资源”定义简化为“支持飞行器飞行的空气、空间和时间”。空域既是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又是基础性社会资源之一,具有自然和社会资源双重属性。2.空域资源经济价值。按照ICAO(国际民航组织)于2007年颁布的292号文件的建议,空域资源经济价值在于其社会经济贡献。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引致价值和催化价值四类。直接价值指所有直接参与民航飞行活动的相关各方(包括航空公司、机场、空管、航油、维修等市场主体)所创造的产出;间接价值指相关供应商(包括飞行器制造商、机场建筑商及商业服务部门等)为直接价值贡献者提品和服务等活动所创造的产出;引致价值指相关行业或部门(包括食品加工业、纺织品业、餐饮业等)满足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贡献者最终消费需求所创造的产出;催化价值指由于民航业利用空域资源进行航空运输,使得国家其它产业效率提高,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如促进国家对外贸易、旅游业、吸引企业投资、扩大市场范围等带来的产出。3.空域资源经济价值对航空业的促进作用。航空空域资源、航空运输及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稳定关系,空域资源和GDP的发展对航空运输具有长期较高的贡献水平,航空运输及国民经济的增长能够促进空域资源的优化使用。随着我国空域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的提高,及空域资源利用水平的逐年提升,空域资源经济价值总量将不断提升,航空运输业也将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空域资源经济价值测度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因其提供了一个非常详细的部门分类结构,被普遍应用于经济预测、经济控制、政策模拟和事件影响等方面,是一种分析部门间经济关系的重要工具。为此,在重新界定空域资源经济价值的内涵和范围后,可以利用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来测算一国或一国某一地区的空域资源经济价值。
(一)空域资源经济价值测度的可行性空域资源经济价值会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利用程度及运输竞争程度的差异而不同,测度空域资源的价值关键在于准确反映航空运输业的资金、劳动投入,以及航空运输业的产出价值,并考虑到不同利益群体(如航空公司、旅客及货主)的利益分配。因此,可以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根据投入产出法建立了衡量航空运输业对社会经济影响程度的模型,分别从直接经济贡献、后向波及效益、前向波及效益、消费波及效益等方面衡量空域资源经济价值。
(二)空域资源经济价值测度模型1.根据民航产业增加值计算直接价值。产业增加值是指产业在全部生产活动中新增加的价值。其计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两种,得出的结果相同。若按照收入法计算,可推述为: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税收+营业利润(1)2.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投入产出乘数。投入产出乘数表明某行业的投入对国民经济需求的影响程度,反映了该行业对其他行业及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通过计算出民航业的投入产出乘数可以间接反映出空域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3.利用投入产出乘数和产业增加值,得到空域资源对社会的间接价值、引致价值和诱发价值。间接价值、引致价值和诱发价值的测度,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空域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属性。
(三)2012年中国民航所用空域资源经济价值测算根据现行的中国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2007年版)和2012年民航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空域资源经济价值测算结果为13550.85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61%。如表1。由此可见,与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类似,空域资源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科学管理、高效使用。
三、对空域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空域资源经济价值可以得出,空域资源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重要资源之一,必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才能不断挖掘空域资源经济价值。在宏观政策方面,应尽快编制空域资源利用中长期规划,确定相关政策导向。当前正值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更应充分发挥空域资源作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应制定2015-2050年(即建国100周年)期间空域资源利用的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和路线方针,完善国家空域资源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在充分反映相关各方利益需要的基础上,全面调动各方积极性,使空域资源充分发挥潜在的经济价值,助力“国强民富”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中观政策方面,应构建符合经济价值规律的空域资源开发、分配和使用的管理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空域资源利用政策指明了方向。相关主管部门应遵守空域资源利用领域内的经济价值规律,从市场角度出发,不断充实和完善涉及空域资源利用的税收、价格、投资和财政补贴等资金管理政策;组织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等人事管理政策;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后勤保障及其他管理政策以实现空域资源经济价值总量最大化、分配最优化为出发点,最终提高空域资源经济价值利用水平。在微观政策方面,应注重从经济价值的视角评估和改进相关技术政策。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在微观管理方面容易陷入“片面追求高精尖技术”的误区,脱离部分偏远地区的实际情况,不仅造成国家资源投资浪费,而且造成热点地区更加拥挤。应对有关技术加以引导、管理和控制,注意将经济价值理念贯穿到技术决策中,包括新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更新和引进吸收;编制和更新空管技术标准规范;建立技术产业和技术市场政策等,使相关技术能够在市场上发挥效用。
- 上一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建议
- 下一篇:对服装设计的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