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的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管理的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仓储管理的模式

篇1

作者:张 侠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物流业务量倍增,对仓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仓储系统正在向具有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现代仓储系统转型,对仓储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一、我国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不足

自动化仓储水平较低。据统计,我国目前建成的300座左右立体仓库,仅有50多座是全自动,其中高度在l2米以上的大型立体仓库仅有8座。这些仓库主要应用在烟草、医药、食品、通讯、家具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信息化水平低。目前我国整个物流企业只有39%的配备信息系统,配备信息系统的仅38%具有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缺乏应有的公共信息平台。仓储管理过程环节多而且复杂,信息量大,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而多数仓储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二、我国仓储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1.我国仓储管理系统状况

仓储管理系统(WMS)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WMS就是仓储里面的作业系统,包括整个物流中心的入库、库位优化,定单履行,出库任务管理等,是优化库存、提高员工作业效率的系统。国内企业应用的WMS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配送中心业务的应用系统,系统功能包括进货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拣选、复核、配送、终端管理、商品与货位基本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二是以仓储业的经营决策为重点的应用系统;三是以仓储作业技术的整合为主要目标的系统,主要解决各种自动化设备的信息系统之间整合与优化的问题。

2.仓储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1)仿真技术的应用。仿真技术是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它能以合理的成本模仿出一个真实的环境。仿真技术在仓储管理系统中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仓储成本估算、仓储库存的控制与仓储物流操作方式的选择布局、设施和设备数量、人员的安排等。

(2)RFID系统。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该系统主要包括入库管理模块、库存模块和出库模块,将货物信息编码写进电子标签,并把电子标签安装在相对应的货物上,利用无线射频信号来识别货物,并获取其相关信息数据。最基本的RFID系统是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天线和通讯系统四部分组成,当电子标签进入磁场区域后,接收的

读取器发出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译码后,送至仓储管理系统进行相关处理。

三、仓储应用人才要求与培养

1.我国物流人才缺乏

物流人才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目前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2.对应用物流人才的要求

具体来讲,物流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外语知识、安全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其它如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异常事故和应急作业的处理能力、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等。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我国今后对物流专业的人才要求特征为:综合能力强,胜任不同类型的就业岗位;具备良好的基础专业物流知识;“复合型物流”人才。

3.培养措施

(1)建立学习型企业,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在目前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可采取去发达国家考察学习,请专业人士或高校教师介绍经验、传授知识、办学习班等,或在技术院校招聘物流专业技术型人才,尽快解决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缺乏的局面。做到干中学,学中干。

(2)改革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物流专业教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强调能力本位的综合化教学模式。要综合使用“问题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 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要推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网上跟踪国内和国际上物流产业的最新发展信息;要开展拓展实践性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到物流公司、大型仓储基地、货物集配中心等处实习,形成对物流系统各个结点的感性认识。

篇2

关键词:低碳知识 知识管理 模式创新 策略

中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低碳知识传播与推广应用,需要中国政府、企业、公众广泛参与和普及宣传低碳知识,让中国经历一场深刻且广泛的低碳经济变革,降低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化石能源的消费模式。低碳知识已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和动力。高校图书馆开发与利用图书馆的低碳知识资源,强化低碳知识管理,特别是隐性知识资源管理,为社会提供深层次的低碳知识的学习、传播、宣传、创造与推广应用等人性化服务。如何开发、整合和利用高校图书馆低碳知识的馆藏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知识管理效用,这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显性与隐性低碳知识管理

自从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Polanyi)将知识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①。图书馆低碳知识管理就是对显性低碳知识和隐性低碳知识进行搜集、获取、整理、存储、推广应用、传播、宣传及交流等,并充分发挥低碳知识转化为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管理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图书馆显性低碳知识管理,体现在低碳知识的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网络虚拟资源馆藏化,通过建立低碳知识的书目数据库、数字文献数据库、低碳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和各种载体文字的全文数据库,以供读者使用。二是图书馆隐性低碳知识管理,体现在馆员工作和服务过程中馆员对低碳知识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服务态度和质量及其低碳价值观念和立场。馆员个人的学历、低碳知识结构、低碳生活阅历、思维模式、人际关系、对低碳知识的兴趣特长、低碳愿景以及在工作中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低碳知识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等②。三是有效地挖掘、设计、组织、开发、整合及管理运营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包括智力资本,充分利用图书馆独特的低碳知识资源优势,构建低碳知识管理体系,实现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的过程③。

二、低碳知识管理的创新模式

根据政府、企业及公众读者对低碳知识需求变化,合理配置和利用高校图书馆各种低碳知识的馆藏资源优势,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知识创新和知识集成管理,重视知识创造与增值效益④。如图1所示,根据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导向及规划要求,实体企业对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和市场商业运作的需求,公众读者对低碳知识获取、学习及掌握的渴望,充分理解用户对低碳知识的需求,按照需求拉动的理念重新设计与组织低碳知识数据库,以知识管理的科学方法对显性和隐性的低碳知识进行重新设计、分类、整理、融合和管理后,构建低碳知识生产管理、低碳知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低碳知识创新管理以及低碳知识传播交流五类低碳知识管理体系,充分运营图书馆服务平台,为政府、企业、公众读者提供宣传、学习、交流、传播及应用的公共服务,开发培养新型掌握低碳知识的各类优秀人才,传播与普及低碳知识,实现低碳知识创新、扩散以及增值过程。

三、低碳知识管理创新策略

(一)挖掘低碳知识需求

我国政府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制定严厉的节能减排标准,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纲要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政策导向指引和鼓励企业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低碳产品。中国正在探索和尝试利用碳排放交易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制定温室气体激励方法与标准、市场运作规则、制度及其法律法规。实体企业、金融机构及公众读者对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碳排放市场交易规则与制度法律、投融资等资本运作、投资研究报告等有关低碳的显性与隐性知识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趋势,图书馆努力挖掘对低碳知识有巨大需求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公众以及读者,实时调整图书馆低碳知识结构,优化图书馆对低碳知识管理。

(二)构建低碳知识库

在充分理解公众读者对低碳知识的需求基础上,按照需求拉动式理念重新设计和组织低碳知识库。构建低碳知识库可以积累、保存信息和低碳知识资产,加快信息共享和低碳知识流通,实现低碳知识共享。图书馆构建低碳知识库是把本馆拥有的内外部有关低碳知识和信息分门别类,提炼加工,同时还要及时收集对本馆有重要作用的最新低碳知识和信息,以形成本馆特色并不断发展的系统性低碳知识和信息资源库。同时对图书馆线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系统地收集、整序、存储以及应用,建立显性低碳知识库和隐性低碳知识库。

(三)强化低碳知识管理体系建设

按照企业需求拉动式知识管理模式,有效整合低碳知识库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有效地综合使用,推动实体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企业用户的低碳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商业化运作,为保持企业可持续核心竞争能力创造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低碳知识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低碳知识生产管理、低碳知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低碳知识创新管理以及低碳知识传播交流等方面的知识管理内容。在推动高校图书馆低碳工作方式转变基础上,⑤将传统服务、电子服务以及网络平台服务相结合,有效整合低碳线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管理,努力挖掘隐性低碳知识在图书馆低碳知识管理中应用价值,建立有效的隐性知识转化路径,建立较为完善的低碳知识管理体系。

(四)低碳知识管理价值

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低碳知识库管理体系平台,促进企业、政府、公众形成低碳知识联盟,共同推动需求拉动式低碳知识创新模式,努力挖掘社会公众对低碳知识创新的需求,将企业知识创新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创新模式应用到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中,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个社会的知识创新体系,实现知识创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图书馆加强在经费预算管理、节约用电管理、节约用水管理以及节约纸张管理等工作方式创新⑤,努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低碳知识库平台和知识管理创新理念,努力向社会公众、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组织积极宣传和传播交流低碳工作和生活方式,扩大低碳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推广应用,实现低碳知识推广和传播的社会价值。高校图书馆通过转变技术手段和服务方式,积极宣传和传播低碳知识,弘扬低碳工作和生活方式,唤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全民低碳知识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四、结论

在充分地挖掘和理解公众用户对低碳知识的需求基础上,按照需求拉动的理念重新设计与组织低碳知识数据库,以科学方法和先进理念对显性和隐性的低碳知识进行重新设计、分类、整理、融合和管理后,构建低碳知识生产管理、低碳知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低碳知识创新管理以及低碳知识传播交流五类低碳知识管理体系, 努力创造低碳知识创新、传播与扩散和增值,最大限度地实现低碳知识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①桂晓玲. 论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策略[J]. 图书馆论坛,2006,26(4):201―202

②杜也力. 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与转化[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22―23

③夏萍.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策略[J].情报科学,2003,21(7):718―720

④盛小平.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问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3):2―4

篇3

关键词:物流业;仓储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业的的功能愈加突出,而其中仓储管理作为物流企业发展和管理的重要一环,对物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以及运作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生产与采购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以及批发与零售之间等各个结合部,仓储均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我国整个经济的顺利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一、当前物流发展中仓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仓储管理方式单一落后。当前我国整体的仓储管理方式还较为落后,操作过程中仍以手工为主,记账做账仍沿用旧有的效率低下的人工方式,缺乏使用现代化操作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大部分仓储库设备简单,缺少现代化的仓储库,给仓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另外,由于管理技术不高,使得仓储库不能及时将出入库信息告知相关单位,往往造成司机排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取货的不合理现象。

2.仓储管理资源不能优化配置。在仓库的人力、设备以及空间的利用上,往往采用粗放式的模式,并不能通过合理有效的规划,进行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保证仓储管理的有效开展,以及仓储工作的高效进行。在人力资源的分配上,往往使用定员定岗的方式,难以满足临时性需求,对出现的应急情况常常不能及时处理;且定员定岗还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在设备及空间的利用上,因同样不能科学规划,造成了设备添置及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并使得仓库的空间因得不到合理划分,出现闲置现象,浪费了空间资源。

3.专业性管理人才较为匮乏。物流业虽然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快发展,高校等专业院系所培养的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也逐渐增多,但在仓储管理上,相应的专业性人才还较匮乏,一则由于高校培养的人才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虽然很好,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无法满足对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仓储管理的需求;再则由于仓储管理不仅需要专业技术和专业操作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知识。这种较为复合型的人才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仓储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物流发展中的仓储管理策略分析

1.完善仓储管理方式,提高仓储管理效率。现代物流仓储管理要想跟上时展的步伐,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转变旧有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改变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作方式,积极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资源。首先,应更新仓储设备,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利于更加严格和规范地进行仓储管理;同时,应不断增加现代化的仓库数量,保证现代化设备能有“用武之地”。其次,应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软件,通过更加高效科学的管理,促进仓储管理业的发展。再次,应不断优化仓储运作流程,降低运作成本,并通过加快资金流转,促进仓储管理效率的提高。第四,应认真协调好仓储管理与其他物流工作流程的衔接工作,包括运输系统、包装系统、搬运系统等,借助这些系统相互之间的融洽关系,促进仓储管理的成本最低化、效率最大化。最后,应积极借鉴国内外物流企业中先进的仓储管理经验,及时弥补自身发展中的不足,以促进企业能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加快发展,加快提高仓储管理水平。

2.实现仓储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的仓储管理必须建立在仓储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通过将仓储环节的各种资源合理有序地进行规划,尽量减少管理程序,避免浪费不必要的管理时间。首先,应对仓库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证人尽其才,将每个人均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同时,对于人员的安排不可出现固化现象,应根据人员的情况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在任何时候下仓库人力资源均能合理配置。此外,应安排一定的机动人员,防止紧急情况出现时无人应对。其次,应对仓库的设备和空间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规划,避免设备使用中的浪费现象;同时,应通过合理设计,保证仓库空间的有效利用,避免空间闲置,对仓储管理和运作产生负面作用。

3.加快仓储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不断提高仓储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应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培养专业性的仓储管理人才。首先,应积极向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引进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仓储管理人才,并通过引进的人才不断带动原有的仓储管理人员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其次,应积极为仓储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借助各种有价值的培训,不断提高仓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并使他们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另外,应通过健全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等方式,激活用人机制,通过能者上的用人策略,实现仓储管理人才的公平竞争,不断督促仓储管理人员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快仓储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速度,以为仓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三、结语

加强物流发展中仓储管理的水平,对于促进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物流发展的仓储管理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应通过完善仓储管理方式,提高仓储管理效率;实现仓储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仓储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式,不断促进仓储管理业的健康发展。当然,也可通过提供一些仓储增值服务等方式,在不断提升仓储管理企业的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促进物流发展中整体仓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并最终为物流业的良性发展起到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朝 晖:地方性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 2009(08).

篇4

对于物流行业而言,物资仓储管理是其开展工作的基础,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在物流管理中,由于物资需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对物资需求进行预测,而预测过程中误差是在所难免的,每个环节中的预测误差都在合理范围内,但是当这些误差堆积起来,所形成的误差就会很大,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内,这会使企业的库存量严重偏离实际需求,从而增大了保管成本,也会带来更多的市场风险。为此,在物流管理中,加强物资仓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完整的物资仓储管理系统,确定安全合理的库存方案,转变物流管理流程,使物资运转起来,尽量减少其在仓库中的库存时间,而使其更多的处于动态配送状态中,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极大的降低库存数量,还能够减小物资积压的周期,提高物资利用效率,降低物资管理成本。虽然在此过程中,物资存储的仓库会越来越大,其所服务的范围也不断增大,物资的吞吐量越来越大,相应的管理操作也日趋复杂,但是物资的存储周期却逐渐缩短,物资仓储管理的成本也不断降低,这也是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一般来讲,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结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是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不均衡性的表现,仓储也正是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手段。仓储环节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仓储管理就是在实现物流流程的整合。如果借用运筹学的语言来描述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可以说就是在运输条件为约束力的情况下,寻求最优库存(包括布局)方案作为控制手段,使得物流达到总成本最低的目标。

2物资仓储管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物资仓储管理并不单单只是在物流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任何一个需要以物资为原材料进行生产的行业,都离不开物资仓储管理。因此可以说,物资仓储管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2.1仓储能对货物进入下一个环节前的质量起到保证作用

在货物仓储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能够有效的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这样既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产厂家的信誉。通过仓储来保证产品质量,一般有以下环节:一是在货物入库时进行质量检验,看货物是否符合仓储要求,严禁不合格产品混入库场;二是在货物的储存期间内,要尽量使产品不发生物理以及化学变化,尽量减少库存货物的损失。

2.2仓储能够为货物进入市场作好准备货物作为商品要顺利进入市场满足购买者需要,必须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就做好准备。仓储能够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完成整理、包装、质检、分拣等程序,这样就可以缩短后续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

2.3仓储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

虽然货物在仓库中进行储存时,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会带来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增加,但从整体上而言,仓储不仅不会带来时间的损耗和财务成本的增加,相反它能够帮助加快流通,并且节约运营成本。在前面讲仓储的必要性的时候已经谈到过仓储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从而带来总成本的降低。

2.4仓储还是保证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物流过程中属于流通领域,而仓储优势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因此,货物的仓储过程不仅是商品流通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再生产和整个经济活动得以顺利惊醒的保证。

3物资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从时展的需求来看,物资仓储管理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也为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已经被应用在物资仓储管理中,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零库存”管理模式

所谓零库存,并不是指仓库中不再储存物资,或者不再设置仓库,而是指企业可以通过高效的物资仓储管理手段,来将自己的库存转移给自己的供应商或者零售商,从而使自己达到零库存。但是这对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要求极高,因为若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使得物资无法及时供应,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目前零库存的物资仓储管理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并且在高科技的辅助下,零库存已经基本可以实现,但运作依然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

3.2整合化管理

整合化管理就是指把社会的仓储设施,各相关供应商、零售商、制作商、批发商,甚至客户的仓储设施进行整合,以达到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也就是说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实行仓储管理,把相关仓储管理的作业或设施进行重建。

3.3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它具有高强度记忆功能,能把负责的仓储管理工作进一步简化并大大提高效率;它具有准确计算能力,使人们增强了对它的信赖;它可以对临时变化进行应付,对临时需要进行适时处理。因此,计算机已经成为库存控制信息系统的核心,作为对各项管理业务发出企业指令的指挥中心而起到重大的作用。

4结束语

篇5

关键词:标准化;仓储管理;水电厂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前言

物资是企业核心资源之一,作为水电厂物资管理关键业务之一的仓储管理是物资集约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仓储建设及管理对于保证物资供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和分析

水电老厂多存在仓库硬件条件差,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库容利用率较低。仓管人员多是从非物资专业岗位转岗而来,年龄构成偏高。计算机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停留在做账的层面,管理基础薄弱,仓库运作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

水电厂需要制订标准化仓库建设方案,成立组织机构,确立仓储标准化建设工作目标和具体计划,统一仓库建设标准,确定改造建设与规范管理相结合。通过完善硬件标准、提高仓储作业机械化,提升仓储服务水平。合理规划仓储资源,借助标准化和信息化,对电厂物资管理及仓储配送进行规划和完善,不断提高仓储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作业效率。

二、仓储标准化探索与实践

1.建设标准化

(1)将标准化方法运用于仓库建设改造设计中,从实体改建、管理优化和信息技术支持三个方面对仓库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并完成详细建设方案,规范仓库建设标准,规范仓库外观标识和仓库内部功能分区,统一设置仓库命名和系统编码规则,规范库容库貌,统一明确仓库设备设施及定置化要求,结合实际合理配备计量检测、装卸搬运、消防安保、仓储办公等设备设施。根据电厂原有库房条件,新建和改造相结合,标准化建设库房、配置吊装搬运设施设备、完善标识、梳理流程、建立健全工作标准、管理标准。

(2)充分应用现代仓储配送体系建设理念,配置高效仓储设备,建立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引入条形码、RFID等物流信息技术,实现仓储配送管理的标准化、智能化、可视化。改善库房条件、库存物资的保管环境。颜色、分区定置标识、操作标识、安全标识统一。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在原有仓储资源的基础上,合理优化配置,内部结构更加符合现代仓储的分区存储管理要求。改造后仓库分为作业区和仓储区两个区,作业区包括装卸区、收货暂存区、待验收区、不合格品暂存区、出库(配送)暂存区和仓储装备区等六个分区。

(3)仓储配送体系建设与改善,在现有仓储资源的基础上,合理优化配置,分级分步实施。同时,兼顾建设改造与保障供应的关系,在确保物资可靠供应的前提下进行建设改造,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既满足当前物资供应需要,又从发展的角度,考虑未来物资供应对仓储配送体系的需求。高效仓储设施、设备叉车、行车、地磅、堆高车、托盘等物流设施设备的配置,提升了仓储作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安保消防设施消防器材、防入侵系统、监控的安装保障了仓库的安全和可视化。

2.管理规范化

理顺仓储管理的职能、权限、流程,制订并完善仓库班岗位工作标准、仓储管理标准和相关制度,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仓储标准、制度体系,涵盖了全岗位、全业务和全流程

(1)推行标准化仓储管理,统一仓库管理模式,按流程作业;优化模式,推行物资分类差异化配送,积极探索仓库管理员“AB角”模式。规范物资验收入库、在库存放、调拨出库、退库补库、库存盘点、物资报废等各业务流程,建立仓储质量管理体系,仓库管理组织架构合理,流程进一步优化,健全仓库管理标准制度系。

(2)建立储备定额管理,建立健全库存物资供应和消耗的基础数据收集与管理机制,分析、检查定额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满足生产、应急需求,优化库存配额,降低储备成本;常态化“清仓利库”、“一本账”,严格落实“先利库、再采购”的原则,控制库存金额。盘活各类储备物资和库存积压物资,推动物资的高效周转和有效利用。

(3)创新方式,建立以计划分析为基础的平衡利库机制、需求为导向的供应模式。建立储备物资协同管理机制,对各种属性物资实施统一管控,提升项目结余物资、库存积压物资利用效率。积极持续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有针对性的解决仓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以点带面,以系列QC成果提升仓储整体管理水平。

(4)提升仓储人员素质、服务水平。通过每月组织的技术问答培训增加员工业务素质,通过每周的班会安全活动及持续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提高物资供应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

(5)以“确保安全,准时快捷、服务优质、配送优化”为仓储配送管理原则,以“六最”为目标,即最少环节、最短距离、最低费用、最高效率、最大效益、最佳服务,实现对项目暂存物资、周转物资、定额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工程剩余物资、废旧物资的统一管理,对集货、分拣、配货、配装、送货、交接、验收、现场服务等物资配送全过程管理,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6)加强废旧物资管理。废旧物资的仓储管理是多数仓库的弱项,屡屡在各种内外部审计中发现诸多问题,且多是反复性的如出入库不规范、账务不清、物资堆放混乱、处置随意等。基于绿色供应链理论,结合物资集约化、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从废旧物资拆除交旧、仓储、处置、再利用等环节构建水电电厂资源再利用绿色链。

三、成效

全面开展标准化建设,将管理流程优化以制度及信息系统予以固化,将专业管理标准体系融入企业标准体系,形成一个整体协调、完整规范的物资仓储标准体系,促进企业标准化工作不断深化本成果将标准化管理工作与仓储业务工作相结合,应用国网仓储标准化成果实现了仓储标准化工作在电厂仓储管理中的落地,解决了电厂仓储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以“管理标准化、建设实用化、运转高效化”为原则,推进仓储标准化管理与建设,符合外观、分区、编码和定置化“四统一”要求的标准化仓库初步建成,库存管理从粗放向集约、精细化、精准化转变。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仓储管理价值链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仓储管理也被称为仓库管理,是指对仓储货物的收发、结存等一系列活动的有效控制,仓储管理目的是为保证仓储货物的完好无损,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传统的仓储管理还需要在上述活动基础上,对仓库类各类货物的状况加以分类记录,对货物的数量、品质、所在的位置、归属的部门、订单及仓储分散程度等情况进行综合管理。

当前,我国传统的仓储管理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传统仓储管理的两个目标即降低库存成本与提高服务水平还没有实现。同时,现代物流思想和提供专业的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的仓储管理远远没有落实,仓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无法实现。具体表现在:一是仓储维持成本过高。仓储成本可以分为固有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部分。固有成本包括仓储设备折旧、仓储设备的维护费用等,据了解,我国仓储设备折旧率达到15% , 超过标准的年折旧率6个百分点,同时维修费用不断提高。变动成本与仓储数量的多少相关,包括变质损耗、保险费用、仓储物品的毁损、货物的搬运装卸费用、拣选整理费用等,这一方面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工业产品直接劳动成本所占比例不足工厂总成本的10 % 并且还在不断下降,而储存、运输所支付的费用却占生产成本的40 %[1];二是仓储成本主要是仓库维持成本;二是仓储布局不合理,库存容量紧张的情况普遍存在。一般企业仓库空间划分不合理,立体空间没有充分利用,导致仓库容量的浪费和仓库管理的效率不高;三是物流及物流服务的作为未得到有效重视。从本质上说,仓储不是生产,不是交易,而是为生产与交易服务的物流活动中的一项,物流是仓储的根本目的。通过仓库物流管理,可以实现企业的及时进货,调整生产、保持最优的库存量及改善库存结构、加速资金流转,从而大大降低了仓储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一、仓储管理的价值链组成

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思想。价值链是指一个企业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企业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即关键活动和支持活动。关键活动涉及企业的采购、销售活动、物流及提供售后服务等活动,可以概括为创造价值的过程。而支持活动则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以及财务和仓储管理等活动。涉及到供应商、零售商、最终顾客、银行、物流服务商等多个主体,可以概括为创造价值所必须承担的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在价值一定的情况下,首要的选择就是降低成本,以低成本取得高于同行业的收益,以低价格的产品占领市场,而在生产本身成本无法压缩时,降低仓储成本成为不少企业的重要选择。

企业仓储管理的价值链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支持生产。主要是通过仓库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进行储备,保障以经济和及时的方式向企业提供零配件,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的生产。其中包括入库订货、接货、验收入库、出库4个主要环节。二是现场储备。对于一些品种有限或者具有高度季节性的产品,安排直接从生产厂商进行装运,以大大减少运送时间,满足客户的特殊订货要求。三是配送分类。根据生产的预期,储存多种产品,对产品进行组合装备,减少与供应商和客户沟通的次数,还可以形成更大的装运批量,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从价值链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为了节约仓储成本,首先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保养。一般来说,生产和消费不可能同时间完成,企业生产必须要有一定的原材料和库存,要加强仓储的科学性,加强计划性和合理利用各种原材料,做好保养工作,避免材料的积极和无意义的损耗。其次是要做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时处理好如现场储备等特殊订单,更加有效的发挥仓储在联系客户和市场的中间作用。最后是加快物流配送等物资周转工作,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效益,更好的实现成本领先战略。

二、仓储管理的电子商务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链理论得到更多补充和创新。哈佛商学院的雷鲍特和斯维奥克拉在1995年提出虚拟价值链理论,认为当今每个企业都在两个世界中竞争,即管理者可感知的物质世界及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后者指电子商务这一新的价值增长点。电子商务的应用主要有B2C模式(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模式(Customer to Customer)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B模式(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就我国仓储管理的实际来说,更多采用B2B、B2C模式,即企业与企业(消费者)之间,通过互联网或专用网方式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这种模式能帮助企业在每笔交易中匹配到最佳的合作伙伴,完成从订购到结算的交易行为。

电子商务在仓储管理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一是电子化采购。就是通过互联网管理企业的采购流程,实现企业对产品、原材料、非生产性产品及服务等的电子化、网络化的采购,这样可实现企业内部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管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现在的电子化采购软件可分为3类,买方桌面购买系统。它可帮助企业员工通过桌上电脑进行购买。买方中央采购管理。帮助企业经理及专业买家管理采购流程、分析交易资料及进行供应商管理。卖方应用软件。帮助制造商、分销商通过网络销售货品,它通常包括电子目录及电子交易订单的产生功能等;二是电子货物运输及跟踪。采用网上货物跟踪系统,使客户直接进行查询以获得货物的状态信息,还可以了解运输方面商业伙伴的数据信息,从而减少货物的库存天数,缩短货物中转时间,加快贸易流通;三是网上支付。就是在网上进行买卖双方的金融交换,交换的内容通常是由银行中介或法定货币所背书的某种形式的数字金融工具,如加密过的信用卡号码、电子支票或数字现金等。大部份的企业依靠专有的金融电子资料交换(FEDI)网络来处理企业支票或本票交易;四是实现采购与仓储的动态平衡。采购与仓储是企业重要的经济信息。以往企业往往是采用电传、电报甚至电话传递订货、发货、到货、压货、换货、退货等信息,一般见到货款银行汇款单据传真件才可以开据产品出库通知,以手工方式把以上信息录入到采购与仓储系统中,存在着信息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差的缺点。电子商务运用,可以使采购、销售与仓储的信息同步化,建立物品的询价、采购审批和票据录入系统,建立库房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入出库系统,建立销售客户信息、产品报价、订单审核和发货通知系统;建立财务银行查询和支付系统等;五是大大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在传统的物流配送管理中,由于信息交流的限制,完成一个配送过程的时间比较长,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周期会大大缩短,物流配送管理过程变得简单和容易,在商流和支付都实现了数字化传输后,物流配送的效率和速度大大提高。

电子商务应用在仓储管理中,还存在以下困难:一是企业缺乏应有的成本意识。有些企业,还没有把仓储成本放在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很多企业仍一直采用原始落后的手工的方式处理库存,效率不高,漏洞百出。还有些企业只按上级指示硬性摊派建设,不考虑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条件和承受能力,脱离企业的发展目标。电子商务的开展存在着盲目性、片面性,不但不能促进企业利润的提高,反而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化的建设和企业的预期无法统一,难以发挥B2B、B2C电子商务的巨大作用;二是信息普及率低,网络运行质量差。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决定着企业在电子商务下的竞争优势,大部分企业信息化总体进展缓慢,网络运行质量差。据统计,在15000家左右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只有10%左右的企业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约70%左右的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正在着手进行信息化建设,约20%的企业只有少量计算机进行财务和文字处理[2];三是企业及消费者认证制度的滞后。认证问题由银行解决,目前,申请数字证书的价格比较贵。大部分企业都还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可见, 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申请第三方认证中心的数字证书的重要性。如果企业要扩大自身的网上业务, 就必须充分认识身份认证的重要性, 积极与认证中心配合, 减少纠纷。目前,我国B2B ( 企业对企业) 支付服务还处在探索阶段,企业与企业开展商务时较少利用网上支付方式结算。这是由于B2B 涉及的金额巨大, 国内CA 认证还不规范等原因, 企业与企业之间应用电子商务还需要一定时间等。

促进电子商务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对策如下:一是以合理库存为核心,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传统的企业供应链包括生产厂家——经销商——批发商——商店——顾客等几个环节,每一环节都需要或多或少的库存,需要建设一定的仓库,这样提高了仓库的负担也延长了货物流转的周期。为此,以合理库存为核心,优化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一方面是整合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利用互联网技术, 实现分店(部门)数据快捷汇总, 使下属单位的经营数据、业务单据等销售信息及时准确地上报和汇总到总部, 同时通过网络技术使企业总部和相关职能部门共享经营数据, 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企业的统一采购、统一分销。另一方面是优化外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在线新品查看、电子订货、电子支付,共享商品销售、库存、促销信息, 让供应商一起参与商品管理、库存管理和自动补货,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减少商品的缺货和积压情况等;二是以有效物流为重点,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传统意义的仓储,重点在储存而非流通,工作重心在于货物的安全保存。而电子商务方式下的仓储,本质上可以说是分拣中心和临时仓储,核心考核数据KPI 是流转的效果与效率。为此,要注意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客户管理、销售管理等系统之间的衔接。仓库管理系统不仅能实时查询产品的存放地点以及在供应链的存放地点,而且要运用实时信息准确、合理地在多节点网络中分配货物,提供仓储、配送、综合物流一系列的信息化服务;三是以安全库存为抓手,加强库存的监控和人才建设。以智能化库存监测和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集成物流设备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信息识别和信息管理系统等工具,扩大仓储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仓储作业差错,获取更大利润。同时,加强电子商务及库存方面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企业库存应用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昶,基于收益管理的第三方仓储能力分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篇7

构成第三方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仓储系统的摆设设计、仓库内部货物的保管、仓储如何作业操作。虽然他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但却有着各种不同却相近的联系。

1.1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

仓储系统是以三大运输干线为主要干线,分别为铁路、公路和大型船舶。在区域内送货,区域是送货的主要地区,其他为副中心地区,这就形成了一个扭曲的布局系统模式,这就避免了复杂混乱的局面。枢纽就是一个配送中心,只不过这个配送中心的基地是个仓库。它还需要对配送中线的选址进行规划、仓储系统内的设施设备也要进行安排,同时也要设计规划区域。这些是仓储系统布局设计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无论在物流建筑的设计上,物流设置设施的配置上,还是物流供应链的设计上,都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因为它对物流程序的运作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说,仓储储藏不仅仅是布局中的顶层设计,更是供应链设计的核心部分。

1.2库存控制

要想确定仓库商业模式,就需要在控制库存的时候,以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为依据对本仓库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系统模式进行确定。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确定好仓库的商业模式。第一,将控制目标定位在服务质量和运营成本上,在企业商业模式中,让库存控制在一定量,避免过多或者过少的现象出现。第二,服务质量、运营成本、计费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将会成为控制目标,如果将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作为供应链的一个执行环节,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第三,要指定一个控制目标,控制目标包括服务质量、运营成本、计费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并且将立核算的利润中心作为供应链的一个执行环节,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样企业的盈利会更多。第四,物流仓储管理中库存控制有执行、反馈和分析这三个功能。因此,相对于供应链的整体来说,它处于后端位置。

1.3仓储作业操作

仓储作业操作的传统作业流程包括进仓、盘点、账务处理、出仓等,因而说,它是整个仓储管理中的基础部分。在第三方物流的仓储管理中,是以仓库管理系统为中心来进行主导管理。仓储管理系统的仓储作业操作是信息化的,这是它与其他管理软件的不同之处,因而,它的这个特点对库存控制和信息集成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1进仓作业流程

首先是进行接单审单,然后开始检查车辆,再把车上的货物卸载下来,验收货品,验收成功后系统指导的进行上架,并对货品进行贴标签扫描,单据处理之后最后入账确认。

1.3.2盘点作业流程

首先是制订盘点计划,然后盘点食物,对实物和标签进行核对,盘点表与系统账务进行复核,最后计算库存准确率。

1.3.3出仓作业流程

首先是接单审单,然后把货品系统分配,分拣备货,发货,复核交接,单据处理,最后销账确认。

1.3.4账务处理

实时记录和检查每次进出库作业、质量状态、数量的改变;同时,对货品进行分类、整理、归档保存、备份相关凭证,这是进行账务处理的主要目的。

2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2.1信息技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密切结合

随着我国物流技术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也逐渐壮大,它对于提高物资运输流通速度、节省仓库储存成本有极为重要的作用。WMS是集员工、流程和环境于一体的系统集合体,是由一系列计划模块有机组合并产生相应预期结果的系统,国内与国外相比,在WMS的运用上还有差距,在国外,WMS功能的强大和专业性通过实践的充分证明,在国内仅仅是在初级模块中WMS得到了广泛运用。仓储管理必须通过WMS作为工具来开展一些充足的辅工作,对于第三方物流仓储企业这是必要的。要对自己自动存储货物、补充货物、RFID、企业产出的情况报表、库存控制指标等的运用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这样才能让企业的仓库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要想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就需要在管理中有成熟的理念支持才可行。

2.2贴身个性化行业化服务意识

如食品饮料、服装、化工、IT、电信和汽车这些行业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行业。支撑物流行业现阶段生存发展的支柱力量是行业发展速度比较低的传统行业,据调查显示,物流行业中比较大型的企业非常重视传统行业的物流需求,因为处理好这些物流需求,可以提高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要在熟悉客户企业、物流活动发展规律、具有物流系统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条件下给客户提供有利于物流合理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在熟悉并且清楚的了解客户需求之后,结合自身行业的特点,分析归纳行业的要求,为客户指定贴身计划。让每个企业客户都有一个符合自身的计划去实行,改变了过去第三方物流企业被动接受指令的情况。

2.3人才的战略型、管理型、技能型

要想让现代物流能够有一套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就要求提供物流实施的计划、对整体系统进行设计并且要加强物流的管理。不断与整体物流的成熟发展相联系,要想让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就要求企业中有物流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从理论方面讲,可以将仓储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分为上三种:第一种是战略类型的物流人才,第二种是有管理能力的物流人才,第三种是有技术的物流人才。当然,这三者兼备在一起的人才才是企业最需要的。我国在近些年也很重视培养这方面人才,在不少大学设置了这一门课程,这类人才在学校中学到了很多物流管理方面的知识,再经过后来在工作中不断汲取经验和在企业的培训课程中也学到不少专业知识,这都是培养物流人才的途径。

3结语

篇8

关键词: 供电条码化仓储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仓储就是在产品产销过程中由于各种前置而使该产品造成的暂时存放。仓储是连接产、供、销的中转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在仓储活动中需要大量准确的实时信息,因此仓储是信息流、物流、单证流的综合体。

区别于一般物流企业的仓储管理,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中企业的资产设备品种多、数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仓储管理的难度也相应提高。电力企业目前仓储管理的模式主要就是通过手工管理的方法,配合计算机软件来实现电力物资的仓储。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表现为:

首先,盘点库存时的时候,由于物资品种多、数量大,做台账和报表的统计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上数据的差异性,都难满足管理上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要求。

其次,电力物资产品存在多变性,需要仓管员经常奔波于仓库和计算机之间,对数据录入查询以及核对工作,工作效率相对较低,无法适应库房管理的物料快速入、出库的要求。

还有,就是在对库存内数据更新的时候不够及时,不能及时对库存以及资金预算等基础数据做出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统计。

最后,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仓储代码不统一,造成数据信息使用和交换不畅。物品代码及服务代码的混乱,使得同一种服务或者物料表达多种多样,信息共享时造成障碍。

根据电力物资仓储的现状,我局对现有的仓储管理系统进行条码化升级,以实现更简单快捷的仓储系统。:

第一,有利于物资统一编码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国家电网公司大物流平台建设。将物资编码直接导入条形码系统,从而助推物资统一编码应用工作。

第二,有利于实现仓储工作的实时动态高效管理,降低成本。目前我们管理仓管模式仍是仓储员手工将流动物资信息录入系统,人工盘点物资。由于物资量大,工期短,到货集中,即使按月或者季度进行盘点的话,也需耗费大量人力以及物力。

第三,有利于生产物资和基建物资的无缝对接。

第四,有利于提升现场物资管理水平。引入电力物资条码化管理还可以提升现场物资管理水平,为后续的管理业务做了铺垫,很好的拓展了现场物资管理业务空间。

条码技术

条码是主要是由一连串的粗细不同黑白相间的条状符号所构成,条码当中隐含着标志信息、字母信息、数字信息、符号信息,主要反映出商品货物的价格、产地、名称、种类等相关信息,商品代码可全世界通用。条码当中的条与空的宽度不同,由于光的运动速度极快,白色的空对光的反射率高,黑色线条对光的反射率较低,使扫描光线产生不同的反射接收效果,通过光电转换设备进行转换,形成不同的电脉冲,这些电脉冲是可以传输的电子信息。这样就可以对运动中的商品条码准确无误地识别。

通过“超市化、定置化、条码化”管理,实现物资货位快速定位及系统数与实物数的一致,极大方便了实时货位盘点核查,实现库存定额管理,并可跟踪定额上下限批量分析自动生成库存补充信息;在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实现高命中率自动物资分析配库,减少量少次多的零星物资采购任务,优化物供速度。同时,通过将项目计划过程跟踪纳入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了物资供应流程、相关岗位系统化、流动化督办管理,为物资采购过程提供规范化平台。

仓储管理系统是实时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能够按照供应链运作的规则和运算法则,对信息、资源、行为、存货和分销运作进行优化,使其最大化满足有效产出和精确管理的要求。词条评分功能上线!欢迎体验~仓库管理系统是对综合批次管理、物料对应、库存盘点、质检管理、虚仓管理和即时库存管理等进行的入库业务、出库业务、仓库调拨、库存调拨和虚仓管理等功能综合运用的管理系统,有效监管商品货物流通的全过程,实现完善的企业仓储信息管理。该系统可以独立执行库存操作,与其他系统的单据和凭证等结合使用,可提供更为完整全面的企业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信息。

仓储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仓库运行的绩效,主要体现为:在实时控制方面,应用自动识别技术后可做到无纸化作业,以达到实时信息控制,既可以合理快速调配各种资源、还可以实现实时库存控制,确保达到准时交付;在仓库、配送中心的最优化作业方面,对工作的合理化排序以及对系统指引的任务进行快速及时的安排;在改变传统的固定货位方面,可实现整个仓库的随机储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仓库容量;在实现供应商、货物、客户三方的信息共享方面,可实现供求双方战略联盟。实施仓储管理系统后仓库一般都可以提高两到三成的配送能力,发货与库存的信息准确率可大幅提高,提高了仓库利用率,减少了仓储过程中数据输入误差,减少了库存短缺损耗,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电力物资条码化仓储管理的应用

电力物资条码化仓储管理,需要对仓库内的每一个存储库位进行条形码标识。仓库的每个中元库位都可以编译成唯一性的库位号条形码,在物资入库、盘点、出库过程中均使用该条码,而该库位装载的物料信息存储在仓储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仓储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要包括质量检测、入库管理、库存盘点、出库管理四个步骤。

入库前必须的操作程序就是质量检测。供应商把物资运送到仓库的时候,我们仓管人员需要对送来的供应货物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产品才准许进入仓库,作为库存,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坚决要退还给供应商,或进行更换。于此同时,对于那些通过检测的物资数据进行手工输入或者利用数据采集器输入到仓储管理系统中,仓储管理系统就会随即生成相应的产品条码标签,用于粘贴在货箱或者托盘上面。

进行过质量检测以后,仓储管理系统会根据入库中数据,按最佳的储存方式以及物流成本,选择相对应的库位。仓储员会将入库的物资运送到系统预定的位置,然后扫描库位条码信息和货物条码信息,仓储管理系统就能完成确认物资入库流程。

仓管员在对仓库中库存物资进行盘点的时候,可通过无线数据采集器扫描库位条码,采集器数据屏幕上随即显示该库位所对应物资的相关具体信息,可随时掌握库存物资的状态。

电力物资条码化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虽然仓储管理条码化是数字化仓储管理的一个进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会出现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使用条码的货物进出仓库时,仓库管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件货品进行必要的搬动、装车扫描,同时为了便于仓管员进行盘点,货物堆放的高度和密度受到制约,这就会限制到仓库的空间利用率,对于一些具有时效限制的货物,如果仓库不能合理安排存储顺序,库管人员很难遍历所有时效标签以做到先进先出,使得一些具有时效限制的货物因时效过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条码标签的易受损或者被污染,同时库管人员对条码有时也会发生误扫情况,这就造成了货物流与信息流的脱节,严重的是无法保障货物安全,可能会造成被盗现象。近年来随着射频识别技术的迅猛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可实现全球范围内产品的跟踪与信息共享,条码化仓储管理必将在供电企业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大宇;刘恩德;;PDF417条码生成实现的优化[J];包装工程;2006年01期

2 赵博;黄进;;二维条码PDF417编码原理及其软件实现[J];包装工程;2007年01期

3 刘华丽,王滔,许文;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结合条码技术在人造板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人造板通讯;2005年02期

4 吴雁平;;条码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情况综述[J];档案管理;2006年01期

篇9

关键词:煤矿;仓储;管理;方向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077-02

在煤矿企业运行过程中,对仓储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完善的仓储管理可以保障煤矿企业运行链条的流畅,保障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由于煤矿企业其特殊的职业性质,对操作的安全性有特殊的要求,因此,仓储充足,供应及时成了保证企业安全的重要要素。

1 煤矿仓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煤矿仓储管理过程中,现阶段仍然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操作的可靠性、安全性都产生了隐患,首先,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具体的分析。

1.1 物资消耗估计性较弱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对物资的消耗是极为明显的,因此,煤矿企业则需要在生产之前对物资进行充足的准备,但在具体的仓储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对企业接下来所需要的物资型号、数量、成本估计不足,造成购买不准确,物资供应不到位,这便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生产进度。

1.2 存储不科学

库存量是仓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过多或过少都不科学。若库存量过大,大量得不到利用的物资储备下来,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消耗成本,同时也占据了仓库大量空间,在资金消耗上也不利。若库存量较小,会导致煤矿企业生产物资供应紧张,甚至出现中断,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企业仓储的完善性。

1.3 操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随着科技化的不断发展,许多煤矿企业仓储方式已经运用了现代化的管理,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程序,但是对这些先进的程序操作仍需要大量技术性较高的人员。而目前的状况是,仓储负责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整体技术性达不到要求,进行现代化管理操作成为了较为艰难的工作。

1.4 仓储办公环境较差

在较为发达的城市和煤矿企业中,现代化的办公程序设备已经逐步齐全,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当部分的仓储库房环境不理想。管理人员的办公地点与仓储库房较近,库房中一些橡胶、皮质等物资散发难闻的气味,同时库房的环境较为阴暗,这种办公环境迫切需要得到提升。长期以往,不仅影响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也会对其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如何解决现阶段仓储管理中的诸多问题

在了解目前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后,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解决。

2.1 增强物资消耗估计性

针对煤矿仓储物资引进估计性不足的问题,应当从日常工作入手,将往日工作中队物资的需求、接受、反馈等等有效信息进行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同时对物资引进列出详细的计划,分配到具体人头,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应当充分了解煤矿企业的物资定向需求,及时与供货商联系,确保物资的及时、准确供应。

2.2 量化物资储备

针对库房存储不科学这一问题,应及时了解煤矿企业物资需求量,对每个季度企业消耗物资进行统计,保证每次的引进的物资存储能够及时消化,量化物资储备,尽量避免库房储备过多或过少,对库房进行合理、高效的管理,保证存储和利用物资比例适当。同时应当了解煤矿企业所需物资是急用或是备用,使用期限多长,经常与物资供给部门加强联系,在物资不足时能够保证及时补货。对库房中存在的超出使用期限、没有利用价值的物资要及时处理,避免占地浪费,做到不积压,不浪费。

2.3 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针对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的现象,应当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进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更新,使得管理人员能够熟练使用仓储管理程序、软件,将煤矿仓储管理提升到新的高度。在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配合企业仓储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充分发挥出仓储管理的现存潜力,从整体上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技能。

2.4 改善煤矿企业仓储工作环境,保障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针对仓储管理的工作环境不理想这一问题,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仓储管理人员是基层工作者,是常年工作在基础战线上的,因此,应充分考虑到其工作环境,在对其工作设施上给予所需的现代化设备之外,也要优化其办公环境,将其工作地点与库房尽量独立,避免库存物资所散出的气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产生影响。同时,管理人员工作环境不应是阴暗潮湿的,应尽量为其选择干净、明亮的办公环境,保障其工作的到位。

3 转变发展模式,仓储管理走出新道路

我们在了解现阶段仓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后,应当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提高仓储管理的方式,能够与时俱进,合理的安排部署,转变仓储管理的发展模式。

(1)推陈出新,不断更新基础设施。随着时代的更新,许多煤矿企业的仓储设施已经逐步老化,因此,我们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力度,投入成本,完善现有仓储基础设施,推陈出新,不断的更新,使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同时引进他国先进的技术经验,形成具有本身企业特色的先进的仓储基础设施布局。

(2)以先进的科技做支撑。企业仓储管理同企业的运行发展一样,需要面向现代化不断的前进,因此,在传统的仓储管理中存在的较为落后的管理方式,如人工记录、纸质规划管理应当由先进的设备进行代替操作。要以先进的科技作为支撑,使得煤矿仓储管理朝着信息化、技术化的方向发展。

(3)走人才战略,建立强大的管理队伍。现代化的煤矿仓储管理需要大量人才作为支撑,过去的仓储管理人员由于学历较低、技术含量较差难以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操作。因此,针对目前仓储管理的发展方向,应当大量引进具有现代化技术的人员,走人才战略,使得高效设备能够充分利用,建立完善、良好的管理网络,同时形成强大的仓储管理队伍。

(4)完善相关法规。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对仓储管理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完善,因此,要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对仓储管理进行规范,利用法规辅的扶植仓储管理。将仓储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性设施、安全要素、工作人员素质、库房用地等等方面明文规定,使煤矿仓储管理在法律的保障下逐步完善、发展。

(5)开拓仓储附加渠道,拓展业务方向。在仓储基本工作做好的前提下,可以多方向发展,进行多渠道经营。充分发挥仓储的潜在力量和附加价值,获得更多的客户。改变传统的单一业务,积极应对新时代市场积极多元化的发展要求,提高仓储的整体实力。

4 结语

煤矿企业的仓储管理是煤矿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物资保障前沿,对仓储的合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资源浪费、对企业所需物资进行及时补足,在我国,较大规模的煤矿企业都不断的加强仓储管理力度,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煤矿企业应当延续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加强煤矿企业仓储管理为论点,通过了解目前阶段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方法,并点出转变管理方式进行论述。相信在日后的煤矿企业仓储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在引资、管理、供应的哪个环节,管理方式都会有所更新进步,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蒋长兵,白丽君,吴承健.仓储管理战略规划与运营[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

[2]钟苹同,胡卫平.仓储管理实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0).

篇10

胜利油田物资总库主要负责全油田的物资仓储配送管理。在日常运作中,物资总库对仓储配送作业环节持续进行优化,使仓储配送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仓储配送过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油田改革的逐步深入,物资总库的管理模式由仓储型向仓储配送一体化型转变,由200i年建成的油田一级仓储配送中心具体负责实施,通过信息网络统筹管理、资源共享,依靠专业化的配送队伍和规模效应,为油田的58个二级单位提供“点到点”的配送服务,以加快物资的流通速度,缩短物资的周转时间,减少物资的周转次数,进而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十年间,物资总库虽然不断进行日常运作的改善,但近些年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物流信息系统与配送系统尚处于初级阶段,物流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此外,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统容量十分有限,配送信息的通路经常阻塞,造成配送物资的运输、装配、协作能力较弱。

第二,库房作业点多且分散,不利于集货和有序作业,因此,不利于提高物资出入库的效率,不利于降低物流成本。

第三,物资装卸过程耗时长、效率低,各操作环节衔接性较差,总体上说,装卸货水平有待提高。

基于上述问题,物资总库确定了仓储配送工作发展的目标:加强仓储配送工作一体化,减少物资周转环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新旧配送模式的对比

在物资总库的实际运营中,只有仓储配送各个作业环节衔接及时、准确无误,并且保持信息通畅,才能保障物流的高效运行。目前,因多种客观原因,用户满意率仅为96%,如果通过物流流程的改善从而提高仓储配送管理水平,用户满意率将达到99%以上,但这就涉及到配送模式的转换。

物资总库的管理者及实际操作者首先对原有的仓储配送模式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弊端。

1 原有的仓储配送管理模式

2006年之前,物资总库的配送模式为:油田各二级单位的业务员到供应处业务科室开具发料单据-由调运队调配(处理单据、协调车辆)-库房备料-配送员装车-物资出库-配送员将物资送达二级单位。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在这种模式中,物资总库接到某二级单位的配货单据后,即开始调动车辆进行配货,只要求数量准确、质量完好、及时送达,而不要求合理载配,往往是载重15吨的车辆装载8吨的物资,或者是同一线路中,今天去了某单位,明天还要去,同一线路重复配货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有的物资并不是急需的,这样,不仅增加了车辆的发放次数,也使配送中心的配货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库房作业环节多且分散,不方便集货、有序作业,不利于提高物资出入库效率,也相对提高了物流成本。总体上看,物资装卸效率低、时间长、各环节衔接不畅,物资装卸水平有待提高。

2 新型仓储配送管理模式

为了有效提高物流运作效率,2006年,物资总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仓储物资的特点,对仓储配送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改善。

在新型仓储配送模式中,物资总库配备了计算机系统,并为每种物资配置了条形码作为识别代码,以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同时,运行了ERP系统、配送网络系统,使信息的覆盖范围由物资总库内部扩展到全油田各二级单位的供应部门。

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信息传递,物资总库通过库房的区域化管理,减少了作业点;调运队预先调度,降低了机械设备的损耗,实现科学装卸;更为突出的是,库房、调运队、配送队信息互通、预先调配、优化路线、科学管理,有效减少了物资与人员、装卸机具的行走距离,缩短了仓储配送作业各环节所需时间,避免了各环节中无效的重复作业,使仓储配送物资每天由10点出库改为9点以前即可出库;结合仓储、配送各作业环节的流程,科学管理,统一协调,大大提高了仓储配送的效率。对一些集货的物资,在托盘直接放置为集货准备,快速将各二级单位所需物资由配送中心直接送达到各二级单位。新型仓储配送模式的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

如今,物资总库将油田各二级单位的物资需求信息统一汇总,对所需物资进行统一调配,并将油田下属各单位划定为4个区域:南线、北线、东线、西线,根据各单位所需物资的品种、数量、路途的远近,合理安排车辆,设计最佳的运输路线,以最低成本、最少费用、最快速度,将物资送达各二级单位,减少物资的配货成本。

实现仓储配送优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①进一步完善新的配送业务流程。②加强配送员的业务学习,强化各作业环节成员的协调能力。③加强配送中心信息平台的建设。④根据当前仓储配送的20个大类、上千个品种的物资,物资总库还将逐步实施仓储配送业务流程再造。

仓储配送管理优化取得的效果

目前,物资总库配送的物资品种由过去的1个大类扩大到20个大类、上千品种,其中包括配件122092件、钢材109吨、化工产品5968吨,资金总额达到7127.67万元。物资总库各班组实现微机化管理,并与油田的局域网相连接,不仅确保了物资需求及配送信息的通畅,也为今后物资信息的公开、透明、共享奠定了基础。

总体来看,仓储配送管理的优化取得了以下成绩:

第一,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过去,调度在调配机力时,只装运一个单位(如井下作业公司)的物资,待装车完毕后,才给其他单位装车,这样一来,必须要重新去调度室开调车单。在新型仓储配送模式中,配送人员根据单据进行统一装车,大大节省了物资装卸所需时间。

第二,各二级单位所需物资,由物资总库配送中心选择最佳的线路统一配送到各二级单位,使各二级单位节约了物资周转成本,也节省了人员费用的成本,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物资周转的环节减少,使油田各二级单位用料更方便,加快了资金周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