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

篇1

【关键词】:水环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河道建设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绪论

中国的水环境和水质量的问题是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伴随的。建国初期,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城市化水平低,水环境和水质量处于良好状态;50至70年代末,工业建设规模展开,尤其是重工业迅速发展,局部水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显露;80至90年代初期,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剧,由局部性水污染发展到流域性污染;90年代中后期,国家虽然加强了水污染防治工作,使流域性水污染急剧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但从总体上看,中国水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中国目前水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

1.污染范围广,据有关部门对全国13.46万公里河流和322座水库进行的水质评价,近40%的河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全国七大水系412个监测断面中,劣V类的水占27.9%,即近1/3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都不合格,90%城市的地下水已经被污染。在部分地区和流域,水污染已经明显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地向海洋发展的趋势。

2.污染事故频,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光2001年到2004年就发生水污染事故3988件。尤其是因企业违法排污和事故而引发的重大水污染事件也是接连发生。去年底至今年初不足3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3起。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部分江段污染,导致沿江居民用水发生困难。12月,广东一企业超标排放含镉废水,导致下游10万人无法饮用北江水。2006年1月,湖南省株洲市霞港湾因水利工程施工不当,导致含镉废水流入湘江。

二、建设生态水环境、生态河道的必要性

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为我们水利工作者更应该感到责任重大,水是社会安全的保障;是城市生态的载体,水系是社会文明之源;是社会发展之基。而生态河道的建设将可以改善水环境,还我们山青水秀的家园。

三、建设生态水环境、生态河道

1.内涵

生态河道是指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河流基本要求的同时又能营造适宜生物群落生长环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统一的水流通道。运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保护河流特色等理念,在有效保障河道基本功能和水利工程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减缓人类活动对生态河道的不利影响,营造适宜多样性生物群落和自然人文相协调的景观。并依靠生物群落及相应的河道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不断改善水环境,从而构建人水和谐相处的健康河流。生态河道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以保护河道系统中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创造和谐的自然景观为前提,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

2.生态河道建设工程技术

国外提出了河流修复的8 项措施,并广泛应用于河流修复实践。这些措施是:①恢复缓冲带;②重建植被;③修建人工湿地;④降低河道边坡;⑤重塑弯曲河谷;⑥修复浅滩和深塘;⑦修复水边湿地、沼泽地森林;⑧修复池塘。这主要是从整条河流和整个流域的尺度所提出的,它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

河道的生态工程技术一般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①修复河道形态;②修复河床断面;③修复丧失的河岸带生态系统。

2.1 修复河道形态

天然河流具有浅滩和深潭的交替结构。河流中浅滩和深潭是水生生物不同生命周期所必需的生存环境,河道的直线或渠道化常常会破坏这些地带。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弯曲的河流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如减少水土流失、扩大生境面积、增加生境多样性等。因此要把经过人工改造的河流修复成保留一定自然弯曲形态的河道,重新营造出接近自然的流路和有着不同流速带的水流。具体来说就是恢复河流低水河槽(在平水期、枯水期时水流经过)的弯曲、蛇形,使河流既有浅滩,又有深潭,造就水体流动多样性,以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

2.2 修复河床断面

主要是改造城市河流中被水泥和混凝土硬化覆盖的河床,恢复河床的多孔质化,同时改造护岸,建设生态河堤,为水生生物重建生息地环境,使城市河流集防洪、生态功能于一体,增强城市自然景观,为城市居民创造优美的水边环境,提供丰富自然的亲水空间。对于河道断面根据不同的河道功能要求,设计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护岸的研究和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3]:

2.2.1 植物护坡。发达根系固土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对此研究也较多,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既可以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可以进行景观造景。

2.2.2三维植被网护坡。三维植被网技术原先多用于山坡及高速公路路坡的保护,现在也开始被用于河道岸坡的防护。它是主要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门新技术。

2.2.3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是日本首先提出的,并在河道护坡方面进行了应用。近几年,我国也开始进行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研究。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缓释肥料和表层土组成,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上面的覆草具有缓冲性能,既实现了混凝土护坡,又能在坡上种植花草,美化环境,使硬化和绿化完美结合。

2.3 修复河岸带生态系统

河岸带是介于河溪和高地植被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它是最典型的生态过渡带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作为湿地的组成部分之一,河岸带具备湿地几乎所有的功能。如湿地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持地下水资源平衡以及调节区域乃至全球C、N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功能。河岸带较其它湿地类型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但同时河岸带也最易遭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世界20%以上的河岸带植被已不复存在,剩余部分也在极迅速的消失,而在我国情况更为严重。退化河岸带往往造成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小气候恶化,河床及河岸遭受侵蚀,洪涝灾害频繁,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与湿地恢复密切相关的退化河岸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已成为当今恢复生态学研究和生态型河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篇2

一、水生态系统特性和功能

水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由河流、湖泊等水域及其滨河、滨湖湿地组成的河湖生态子系统,其水域空间和水、陆交错带是由陆地河岸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等一系列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是生物群落的重要生境。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可分为流域尺度、河流廊道尺度、河段尺度。其中,流域生态系统是以河湖为主体,边界清晰、结构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净化环境、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功能显著,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1.水生态系统特性水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可从纵向、横向、垂向进行分析:纵向主要表现为河流气象、水文、地貌、地质条件具有明显的上、中、下游区域差异性和河流纵向形态的蜿蜒性;横向主要表现为水—陆两相性,从河流向岸边依次为河道、洪泛区、高地边缘过渡带、陆域,此外,河流横断面表现为交替出现的浅滩和深潭的形态多样性。垂向主要表现为水体表面的水—气两相性和底部的水—泥两相性,河流基底对于水生生物起着支持(如底栖生物)、屏蔽(如穴居生物)、提供固着点和营养来源等作用。水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性:流域性:即以流域为整体,河湖为主体,边界清晰、结构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以河流水系相联系,具有地表、地下完整的水文循环过程。复合性:是由陆地河岸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多样性:河流与湖泊及河流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河流形态的蜿蜒性、河流横断面形的状多样性,流速、流量、水深、水温、水质、河床构成等多种生态因子的异质性是生境多样性和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连续性:水生态系统具有从河流源头到河口的空间连续性和生物过程的连续性。2.水生态系统功能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生境支持、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人类生产生活三个层次。生境支持功能是水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生存环境的基础功能,体现在水文循环、气候调节、土壤形成、水源涵养等方面。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是水生态系统生境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支持。服务功能是水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效用,具体体现在供水、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污染降解、景观、文化等多方面。3.水生态安全水生态安全是指水生态系统能够良性循环并持续不断的自我更新,其各项功能没有受到损害,进而能持续地满足人类需要的状态。水生态安全包括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需求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即水生态安全既与水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可再生能力有关,又与人类开发活动密切关联。水生态安全的实质是以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维持来保障其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提供。

二、我国水生态系统状况分析

1.水生态系统状况全国主要河湖生态需水满足程度、水环境状况、重要湿地保留率和重要水生生境状况等方面的调查评价总体为以下结果:①河湖生态需水满足程度。在全国主要河湖223个生态基流控制断面中,生态基流满足程度为优和良的有167个,占比74.9%,主要分布在南方长江区、珠江区及东南诸河区以及北方大江大河上游河段。满足程度为差和劣的有46个,占比20.6%,主要分布在辽河区、海河区、淮河区和黄河区等。在83个敏感生态需水控制断面中,敏感生态需水满足程度为差和劣的有23个,占比27.7%,主要分布在海河区以及松花江区、辽河区和黄河区下游河湖。②水环境状况。最近完成的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对全国主要河湖8499个水功能区评价表明,水质不达标的水功能区有4444个,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及太湖流域的水质达标率均低于40%。在评价的168个湖库中,近一半湖库处于中度及以上富营养化水平。③湿地保留率。对217个评价单元的湿地保留率评价为优和良的有130个,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区、长江区和珠江区。湿地保留率为中等及以下的有87个。黄河区、海河区和西北诸河区约70%以上湿地评价结果为差和劣。④水生生境状况。对全国546个重要水生生境状况的评价表明,生境状况为优和良的有206个,占37.7%,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以及松花江;生境状况为中等的186个,占比34.1%;生境状况为差和劣的154个,占28.2%,主要分布在黄河和淮河流域。主要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表明,受由于水库大坝阻隔,近一半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较差。从历史进程分析,我国水生态状况总体呈恶化趋势,已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2.问题成因分析造成我国水生态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①气候变化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剧。主要江河源头区冰川消融加快,降雨、蒸发、下渗等水循环过程发生改变。干旱区范围扩大、荒漠化程度加重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生态系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洪涝频发对治理和改善部分区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新挑战。②部分地区水资源、水能等的开发利用已经接近或超出水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水资源配置缺乏与区域水土资源、生产力布局的统筹,我国约三分之一国土面积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特别是北方地区尤为严重。黄河、辽河、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达到82%、76%、106%,超过了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到30万km2。与此同时,废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远远超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③水生态涵养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不合理的开发模式和人为活动造成与河湖争地,水源涵养区、河湖沼泽区、蓄洪滞涝洼淀区等的水生态涵养空间遭受严重侵占,导致河湖水、沙等循环条件显著变化,湖泊及河流尾闾萎缩,水生态空间格局遭到挤压和破坏。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面积大于10km2的湖泊有230余个萎缩,其中89个干涸,总萎缩面积约1.4万km2。全国天然陆域湿地面积减少了28%。此外,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对构建自净自渗、蓄泄得当、排用结合的城市良性水循环认识不足是导致城市水生态急剧恶化的重要原因。④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导致河湖生态退化。筑坝建库和大规模引水改变河流、湖泊的水文情势及水生态环境,阻断鱼类洄游通道。在强调工程的安全可靠、技术可行及经济合理的同时,忽视了工程布置、结构、材料等与自然的和谐具体表现为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断面规则化和河床材料硬质化,形成“三面光”河道,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河流自净能力降低和水质恶化,使河湖基本生态的功能受损或丧失。

三、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总体方向和措施

1.工作进展2007年以来,水利部开展了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报告中均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作为规划重要内容。2010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七大流域综合规划等,均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目标、任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2012年,水利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启动了《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需水保障等作为主要规划内容。2004年,水利部印发了《关于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若干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14个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2013年7月,水利部大力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启动了两批105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制定了《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导则》《国家水生态文明市评价标准》《河湖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规范》等一系列标准规范。近年来,对黄河、塔里木河、黑河进行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科学调度,取得了明显成效,黄河实现连续十六年不断流,塔里木河下游干涸二十多年的台特马湖重新过流,黑河下游的东居延海重现生机。连续实施“引江济太”,将长江水调入太湖,实现了“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目标。对扎龙湿地、南四湖、白洋淀等湖泊湿地实施生态补水,维护了生态脆弱地区的水生态安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总结我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立法保护不足。水生态系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在保护,我国目前在水生态保护方面的相关法规依然薄弱。②体制机制亟待改革。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编制、实施主体、资金来源、运行维护等方面缺乏区域间、部门间的协调和统筹,主要原因是体制机制的不适应。③监控体系薄弱。我国目前的水生态安全评估标准、监测体系等非常薄弱,造成水生态状况监控、风险预警、责任追究、措施效果评估等缺乏基础支撑。④缺乏流域统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布局重视局部利益和效果,缺乏流域性统筹和治理措施的系统性,个别地区甚至以营造水域景观、后续土地开发为主要目的,破坏了流域整体的水生态系统。⑤水生态修复工程重视工程措施,对监督管理措施重视不够,对已实施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不足,影响工程效益的长久发挥。⑥水工程建设中的水生态保护相对薄弱。水工程建设重视对水资源的功能性开发,忽视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保护现象依然存在。如防洪规划强调对洪水的控制,但对洪水的出路、疏导考虑不足;水系河道整治、滩涂海涂围垦、蓄滞洪区建设等中缺乏与水生态保护的协调和统筹。

2.基本原则和总体方向水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向自然恢复转变。改变以往“以需定供、技术可行、经济最优”的工程建设思路,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将自然修复和人工生态修复措施相结合,建设生态友好型水工程。②流域统筹,系统修复。充分考虑流域水生态体系结构和功能的流域性、层次性、尺度性,转化治理模式,从流域层面提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原则、目标和总体布局。③技术创新,综合治理。创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注重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发挥重点区域的示范作用。我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总体方向是以水资源紧缺、水生态脆弱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区域为重点,以实现江河湖泊沟通、水系完整,水质良好、生态多样、文化传承为目标,从国家、流域、区域、城市等不同尺度提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主要任务,逐步构建空间均衡、功能完备、管理完善、保障有力的水生态系统安全格局。通过水资源合理调配逐步退还挤占的生态环境用水,对水生态作用显著的重点水工程实施生态调度,使基本生态环境需水得到基本保证;重要水域水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通过节水治污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配置以及河湖连通等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改善河湖水量过程、加速水环境恶化地区河流湖泊水体的流动性,促进水体自我调节功能的恢复和增强,使河湖水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受损的重要水生态得到初步修复,合理调配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建立生态环境用水保障制度,维护主要河湖正常生态功能;基本建立水生态监管体系,加强对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要着力实现以下转变:从局部区域和河段向区域和流域尺度转变;传统水利工程向生态友好型水利工程转变;水环境治理从注重水质改善向水生态系统治理修复转变;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从行政推动向理念、立法、技术及标准制约阶段发展;从局部水生态治理向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转变。

3.主要措施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主要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1)健全水生态文明法制体系,加快实施水生态红线管理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划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的行为;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分区、生态区划,明晰水生态功能定位和空间分区,划定河流、湖泊及河湖滨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切实维护水生态空间,划定水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水生态红线;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占用自然岸线,城市规划应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控制用水总量,逐步退还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和超采的地下水。确定江河主要控制断面以及区域地下水系统的生态水量标准和湖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开展长江三峡及上中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群、黄河干流水库、淮河闸坝群等大江大河闸坝水量联合调度试点,完善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水资源紧缺河流的水量调度。(2)强化流域统筹协调管理,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坚持水量、水质和水生态统一规划,统筹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点源与非点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关系,科学制定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方案。加快批复实施全国及七大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在全流域层次上立足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防洪减灾、水污染防治和生态治理等要求,科学配置流域、河流廊道及具体河段不同空间尺度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和管理措施。推进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管理,完善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建立流域防污控污治污机制。建立和完善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经济利益之间的分配关系。创新河湖管理模式,推行水体治理及管护“河长制”。(3)构建生态友好型水工程体系,发挥水工程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水工程规划设计标准规范体系,协调好水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强化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调度等各环节的水生态保护。倡导仿自然、低影响水工程建设,河道工程布局应维护河流天然形态,保持河流蜿蜒性,维护湿地、河湾、急流、浅滩等多样性栖息生境。实施水库、闸坝生态调动运行,满足河流生态需水。实施农村河塘沟渠整治,采取清淤疏浚、生态沟渠整治、河渠连通等措施建设生态河塘,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乡村”。(4)构建生态水网体系,实施河湖水系连通河湖水系连通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坚持恢复自然连通与人工连通相结合,以自然河湖水系、大中型调蓄工程和连通工程为依托,以构建流域生态水网体系为重点,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增强河湖连通性,提升河湖水环境容量,恢复河湖生态系统及功能。在东部地区,加快骨干工程建设,维系河网水系畅通,率先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在中部地区,积极实施清淤疏浚,新建必要的人工通道,增强河湖连通性。在西部地区,科学论证、充分比选、合理兴建必要的水源工程和水系连通工程。在东北地区,开源节流并举,有条件的地方加快连通工程建设,恢复扩大湖泊湿地水源涵养空间。(5)实施重点区域水生态修复以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重要湿地以及水生态脆弱和恶化区域为重点,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逐步扩大水源涵养林、河湖水域、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及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实施京津冀“六河五湖”生态修复治理,长江经济带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继续推进太湖、滇池、巢湖等重点湖泊和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河湖内面源及水环境综合治理,继续实施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的生态综合治理。综合运用调水引流、截污治污、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措施,修复湖泊湿地生态环境。对鱼类“三场”、洄游通道等重要生境保护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划定为水生态重点保护和保留河段,采取禁止或限制开发措施,开展重要水域增殖放流活动,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和修复,实施地下开采量与地下水水位双控制。华北地区依托引江引黄等工程,结合调整种植结构以及退减灌溉面积等休养生息措施,逐步削减地下水开采量。(6)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引导,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保护格局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人水和谐的宜居生活空间,并以此为引导,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辐射带动流域、区域水生态的改善和提升。加快推进海绵型城市建设,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因地制宜安排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增加下凹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等城市透水空间,保障足够的洪涝水蓄滞空间。(7)促进科技创新,强化监管能力开展与生态用水、配置与调度、生态修复技术、生态补偿、水生态评估与监测、管理机制与保障措施研究等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快我国水生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展河湖水生态状况持续、系统监测,进行水生态安全评估。建立水生态预警及决策系统。加强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监督机制和监督机构,加大对违规、无序开发活动和破坏水生态行为的监督管理。

四、结语

篇3

1.1小东溪位于城镇东缘,河长2.5km,宽1.2~1.5m,因溪小源短,自然径流少,排污接纳多,水体污染严重,水体黑臭,水质为劣Ⅴ类,列为永康市黑臭河名单。小东溪的污染源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染为主,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商业污水随意排放,居民生活污水纳管率低,以及城镇地表径流污染等污水长年累月排放,小东溪污染十分严重。

1.2水满溪位于城镇西缘,河长3.5km,宽1.5~3.5m,水质为劣Ⅴ类,水满溪的污染源以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为主。

1.3镇中溪起自井甲塘,汇入小东溪,溪长0.8km,宽1.0~2.5m,是一条排洪河道。唐先镇区的排水和截污设施不完善,没有排水管道,水沿沟渠顺流或排入污水管道雨污混排,由于沟渠断面偏小,淤积严重甚至堵塞,排水不通畅,遇暴雨时易见内涝。镇区现有的污水管网设计标准低,实际截污覆盖率不到60%。一方面,雨污不分,雨水污水都入污水管道混排;一方面,污水管道损漏、堵塞严重,污水返流到地表,直排污水和返漏污水流入河道是水体污染重要原因。

1.4池塘城镇26个池塘具有浣洗、蓄水、排水、灌溉、消防等功能,面积大的有2400m2,小的只有55m2,总面积达2.1万m2,总容积超过3万m3。但是只有少数几个池塘可以供浣洗之用,其它池塘水质恶化,基本丧失使用功能,塘内固体杂物和垃圾堆积多,淤泥淤积厚,水体富营养化,有的发黑发臭,有的藻华爆发,有的漂浮黑色悬浮物。唐先镇区呈中间高两边低地形,边缘的水满溪和小东溪是镇区排水的天然通道,但是径流量少地形低,不能依靠自流给镇区池塘提供水源,池塘水源闭塞,只靠雨水补给,水体流动性极差。

2治理措施

唐先镇将城镇水环境治理列入“五水共治”工作目标,委托技术单位制定了《唐先镇污水专项规划2014—2016年》、《唐先城镇排水专项规划》、《唐先城镇水系连通试点工程规划》,并根据城镇水系水污染现状调查和污染成因分析,编制了唐先城镇水环境治理方案,计划4a(2013—2016年)完成。

2.1河道治理

2.1.1河道清污清理河道污泥。小东溪有3处共85m长的河段石油类污泥淤积严重,色泽浓黑气味熏臭,经过的水流无不变黑,必须彻底清除。用人工作业方式清理污泥共70m3,清理出的污泥运送到市垃圾填埋场处理,以杜绝有害污泥污染环境。

2.1.2治理企业排污实施企业排污整治。调查企业排污口,规范企业排放,督促企业完善废水处理设备,整治了16个排污口,停产限期整改7家,关停3家。企业排污是小东溪的主要污染源,通过排污口整治,企业废水处理率大为提升,污水偷排行为得到约束。

2.1.3畜禽养殖整治实施畜禽业专项整治。实行“禁养区全面退出、限养区只减不增、宜养区生态养殖”,城镇区域列入禁养区,共关停规模以上养殖场16家、小养殖场41家,基本消除了畜禽养殖污染。

2.1.4河道综合整治实施小东溪和水满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进行河道疏浚、护岸加固、护岸绿化、建生态廊道,小东溪的河道加宽到5.0m,水满溪河道加宽到7.5m。应用生态工程新技术,恢复和强化河道生态功能,明显改善水质,适应城乡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整治目标。

2.1.5河道保洁建立河道长效保洁制度,对河道垃圾进行集中整治,成立河道保洁队伍,河道保洁日常化,保持河道整洁。

2.2池塘治理

2.2.1生态清淤池塘的淤泥中富含污染物、营养物,其向水体释放造成的二次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差、水藻爆发、黑色悬浮物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实施清淤是最有效最直接清除水体污染物、营养物的措施。唐先镇实施城镇池塘清淤工程,使用水力冲挖方式清淤,带浮筒的高压水枪和吸泥泵作业把泥水输送到专设的淤泥堆放场。共清淤池塘水面2.1万m2,清淤量1.4万m3。清淤要处理好淤泥污泥输送和处置问题,避免直排河道造成二次污染。这次清淤专门设置5个堆料场,淤泥通过皮管输送到堆料场沉淀固化,堆成熟料后,给有机肥加工厂做原料,或者供农田使用,较好地解决了淤泥处置问题。

2.2.2水系连通环境调水环境调水是因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治理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其目的在于改善水体水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其应用对象主要是纳污负荷高、水动力不足、环境容量低的城市河湖和水网[2]。唐先城镇水系特别是池塘水源枯竭,水交换缓慢,污染物易于留滞沉积,而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远超水体的自净能力,呈封闭型水体污染形态,形成严重的水污染。唐先境内的大桥水库库容较大,水质优良,距离唐先城镇只有2.7km,从大桥水库调水,工程造价不高,可以自流到达,运行费用低,容易实施。大桥水库引水工程包括葡萄园区滴灌工程和城镇引水工程2部分,使用同一条主干管,管材为PE压力管,主干管管径DN450~315,管道全长2950m,工作压力为0.8MPa。城镇引水干管从主干管2+386m处分出,使用DN200PE压力管,长320m。引水干管到达城镇北口后,分3条管径为DN160的支管分别输水到马混塘、井甲塘和油山塘,水流自北而南分3条水路流通所有池塘,各个池塘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有的经上塘下塘间沟渠连通,有的经涵管与镇中溪连通,水流通畅。引水从首塘起依次流入下游池塘,后流入小东溪、水满溪。引水干管和支管都安装有节制闸,可以控制引水流量。引水工程示意见图2。引水工程要考虑生态引水需求量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平衡关系,不能超额引水而使水资源合理利用失衡。唐先镇制定了《大桥水库滴灌引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对大桥水库设定水量分配预案。大桥水库正常库容200万m3,可控来水量为360万m3/a,分配滴灌引水工程供水量为75万m3/a,占水库水量的21%,其中200hm2(3000亩)葡萄种植区供水25万m3/a,城镇引水供水50万m3/a,对以灌溉为主的水库来说是适度的。经实际流量测算,唐先城镇引水流量4080m3/d,设计引水总量控制在50万m3/a以内,即引水天数控制在122d/a以内,除去丰水期和葡萄园灌溉时城镇不引水,其可引水天数在合理有效的范围内,基本满足少水期对城镇池塘和河流的补水需求。引水工程有专职人员管理,可以保证引水的有序调度和工程管理维护,引水周期应当考虑连续引水流量以满足水体置换率,少水期不可长时间停引。城镇引水工程的引水量,能促使城镇水系水循环1a达14~16次,基本保证水体水质得到有效提高。

2.2.3截污纳管治污是保证实现水质可持续改善的根本条件,首要的是提高截污纳管率,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由实践经验得知经一般处理的废水需10倍以上清水稀释,未经处理的废水需25倍以上清水方能稀释自净[3]。为了提升污水处理水平,唐先镇对城镇区污水管道进行系统改造,出台新的《唐先镇污水专项规划2014—2016年》,以提高城镇公共污水功能和改善城镇水环境为目标,构建高效的城镇排水系统,实行最严格的雨污分流制,达到雨水及时排除、污水有效治理的目的。污水管道的建设均按远期规模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与规划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在建设主要骨干道路时,应同时敷设雨水、污水管道,避免道路的重复开挖和雨水污水混接现象。在新建居住区也应同步建设雨水、污水收集系统,并与城镇污水管网相适应。根据预测,唐先城镇区近期生活污水量2568m3/d,近期工业污水量510m3/d。污水排水管道都为重力流管道,管径d≥600mm的,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径d<600mm的,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hdpe),DN800~300规格的污水管网总长度为25751m。

2.2.4水面保洁唐先镇实施严格的城镇卫生保洁和稽查制度,加强专业保洁队伍建设,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保持城镇地面清洁,将城镇地面径流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把河道保洁机制引入城镇水面,聘用1名专职保洁员实行城镇水面日常保洁,巡捡水面垃圾杂物不少于1次/d,保持水面清洁。

2.2.5生态修复生物净化是水体自然净化的重要形式,在水体内存在着种类繁多的水生生物,微生物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被水生植物如水草、藻类等吸收,水生植物又被鱼类吞食,这一系列的水生生物链,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起到了净化水体的作用[4]。唐先镇在实践中运用了多种生态修复措施。(1)建设生态护岸。在以往的护岸整治中,忽视了生态功能结构,出现了如浆砌块石、浆砌条石等硬质护岸形式,隔绝了岸上植物、土壤、地下水与水体的生物交换和循环,使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变差,还使一些水生动物失去了生存和避难空间,不利于生物净化。唐先镇在河道和池塘治理中,新建和修复护岸用生态砌块砌筑,变刚性结构为柔性结构,尽量建设多孔性和自然性的生态护岸。对有条件实施的岸堤进行植树绿化。(2)营造生态浮岛。在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抑制富营养化,种植品种有莲藕、睡莲、菖蒲、水浮莲等,用干毛竹做植物固定围拦,生态浮岛临塘岸设置,便于管理,要控制植物不要溢出围栏,特别是水浮莲,要定期打捞梳密,促进水体营养物质转移。(3)养鱼洁水。在26个池塘放鱼苗8万尾,有鲢、鳙、草、青鱼等滤食性、草食性鱼种,这些鱼类主要摄食浮游生物、藻类和水草,能够净化水体,维护水域生态平衡。

3治理效果

唐先小城镇水环境治理工作实施以来,除了截污纳管工程还在施工中外,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已经取得显著效果,水环境明显得到改善。(1)水质得到根本改善,消除了黑臭塘、黑臭河,池塘水质清澈,据永康市水质监测点水质报告,2014年4—9月小东溪为Ⅳ类水,达到了市阶段性考核目标。水生态逐渐恢复,池塘蓝藻爆发现象彻底消失,鱼类生长正常。(2)水域功能恢复,水系水流通畅、容水量增加,蓄得了水排得了水。(3)水环境改善使水域成为景观环境,成为居民亲水、休闲的场所。

4结语

篇4

【关键词】环境保护;发展形势;研究进展;保护措施

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许多学者和专家人士、各国领导等,都开始意识到环境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分析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以期提出一些有效性的解决策略。事实上,能否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会直接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实力水平。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都应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维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以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分析

(一)国内外水环境保护形势

第一,国内水环境保护形势。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快速提高趋势,水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重起来,对于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早在2008年,我国政策的环境相关报告中就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综合来看,我国的水体污染问题主要如下:其一,水污染的总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造成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其二,重金属对于水体污染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三,我国许多江河湖水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其四,新的水体污染物正在增多。其五,水资源的开发与使用过于浪费,造成部分地区出现了用水困难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第二,国外水环境保护形势。在我国存在的水污染问题,也存在于其它国家,但是部分国家对水资源的污染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治理。比如说美国与日本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展了水环境的治理工作,将水环境问题的解决任务,纳入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提出了全国范围内水资源保护的严格要求。虽然水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但已经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二)国内外土壤环境保护形势

第一,国内土壤环境保护形势。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在近几年来越来越严重。根据土壤环境问题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的土壤主要受到农药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的面积较大。矿区带来的污染以及石油污染,生活垃圾污染都加大了我国的土壤环境问题,也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给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我国土壤污染一般是从城市开始,逐渐发展到农村。土壤环境染污已经从原来的单一污染发展到现在的复合污染,并且对地下水资源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二,国外土壤环境保护形势。部分西方国家针对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建立了专门的治理基金。这些国家对土壤环境问题进行全面地调查,并且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与修复。例如,法国与英国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法学修复与生物修复法等,开展土壤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国内外大气环境保护形势

大气污染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问题,因而大气不属于某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大气污染,不仅会让自己国家的环境恶化,还会影响其它国家的环境质量。目前,全球变暖以及臭氧层遭到破坏、酸雨现象都是全球面对的大气污染问题。这些大气污染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废弃以及废物的非法排放。早在2007年,西班牙召开了针对大气污染问题的IPCC会议,对大气污染问题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自此之后,许多国家都开始重视大气污染问题,纷纷加大了污染预防与治理力度,对本国的大气浓度进行监测,大气污染问题虽然得到了缓解,但仍然没有达到人们所期待的效果。

(四)国内外生物保护形势

生物保护工作,是保护大自然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近些年来,物种的灭绝速度越来越快,物种多样性下降,使得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大量的生物灭绝,让世界对于生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度开始大幅度提高。第一,国内生物保护形势。我国的物种类型减少趋势非常严峻,物种保护工作势在必行。生态环境的恶化仍在继续,但并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在原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的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生态系统破坏越发严重。总体来讲,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破坏最为严重,植被被大面积破坏,土壤退化,生物物种减少,地面下沉问题多有出现。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以及荒漠与冰川这些地区的生物保护工作现状令人担忧。第二,国外生物保护现状分析。在十多年前,各个国家就针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展开了讨论,也提出了许多生物保护的措施。例如,成立生物保护组织,建立生物研究机构之类的解决策略被提出。联合国也十分重视生物保护工作,并建立了专门的项目,并从1996年开始正式实施。

(五)国内外矿物资源的环境保护形势

第一,国内矿物资源的环境保护形势。我国是一个幅原辽阔的国家,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受到人口数量的影响,我国的矿物资源开采量较大,使用中存在较多浪费现象。近些年来,石油与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使得我国资源总量明显下降。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强破坏问题较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原物资源保护工作效果。第二,国外矿物资源的环境保护形势。虽然国外在石油与煤炭等矿物资源的开采中,也存在一些缺点与漏洞,但总体情况要好于我国,许多国家十分重视矿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日本就是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二、国内外环境保护工作方法分析

(一)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

只有充分利用全员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才能够有效促进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的提高。对此,需要加强多向互动与相互交流的信息平台的建立,让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可以顺利实现无障碍交流,给环境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环境保护工作者应当将发现的环境问题,及时反馈给社会大众,让人们意识到环境污染与治理现状,并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讨论,让全员参与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可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存,随时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境形势,能够促进环境监督力的加强。政府部门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让每一位社会公民都建立正确的环境监督意识,积极去发现问题,努力去保护环境。

(二)做好环境保护的合作与交流工作

地球只有一个,地球上的各类资源是有限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让人们建立起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才能促进环境保护工作效果的优化。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是主导力量,政府部门要积极与各个国家进行交流,了解存在的环境问题。并通过合作,调动一切可以利用技术去开发环境问题治理对策。研究新的方法,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创新力度。

(三)加强环境监测的力度

环境质量控制工作较为复杂,因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要通过每一个季度或者每一年的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开展有效的环境监督工作,并对环境监督的数据结果进行详细、完整的记录。除了这些数据,更要记录环境监测的具体仪器和设备,促进环境监测工作力度的加强。

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公认的问题。随着环境破坏力度的加大,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下降。目前,人们不得不去面对大气污染与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环境的恶化会让环境的稳定性下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将更多关注放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开发有效的方法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能够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周生贤部长作题为《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报告[J].吉林环境,2013(04).

[2]朱江玲,岳超,王少鹏,方精云.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篇5

然而,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给全市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在进一步加剧,水、电、土地等要素供给压力持续上升,部分区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日渐恶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面临形势更加严峻,难度在进一步加大。主要表现为:一是水环境方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农业非点源污染依然严峻,主要湖库、河流、河网的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水质总体上逐年恶化,20*年*流域的水质达标率仅为80%,甚至还出现了水质性缺水现象;二是大气环境方面,尽管总体良好,但是各种常规污染物浓度水平仍在逐年上升,酸雨污染问题突出;三是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垃圾填埋场、城市污泥的处理还没有好的技术措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威胁;四是海洋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近海海域水质明显恶化,镇海、北仑港区的监港工业,以及象山港海域水产养殖对海洋水体的污染严重。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全市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直接关系到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关系到全市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市一直重视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将*建设成为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系统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人居和谐,生态文化繁荣,具有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国际化开放格局、浓郁江南水乡特色、适宜于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态型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的科研工作基本上处于被动跟踪状态,对全市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市建设中面临的关键性技术还缺乏系统研究,科技储备不足,技术支撑能力不强,迫切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生态市建设科技支撑能力。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两创”战略,以《*市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市十一五环保规划》为依据,以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目标,针对*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从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利用、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环境安全与综合管理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与示范工程,开发与推广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成套技术、与工艺装备,建立我市污染物控制、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管理科学决策技术体系,提出解决我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战略思路和技术措施,为生态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

计划到2011年,通过本专项的实施,着力在5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20余个重大重点科技项目与科技示范工程,突破50余项关键技术,示范推广100余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套装备,显著增强科技对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支撑能力。力争到2012年,使我市COD排放指标下降,下降强度降至1.1千克/万元GDP以下;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达到国家生态城市考核的水(环境)功能区要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争取达到50%以上;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55天/年;工业固废得到有效处置和利用,处置和利用率达到99%以上;全市生态社区(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环境优美乡镇达到80%以上。

三、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根据专项的总体目标和生态市建设的实际需要,未来4年,我市环境保护科技专项重点确定5个方面的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

1、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利用

农村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及农业排水污染控制技术;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饮用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和控制技术;农田N、P优化管理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建设技术;湖库生态控制技术。

2、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治理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及污染物削减控制技术;燃煤设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步控制与治理技术;工业排放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汞污染、二恶英、VOC等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脱硫副产物(CaSO4、CaSO3)资源化利用技术。

3、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固体废物在社会循环与生态循环中的转化形态与污染途径识别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的产业化经济技术政策和管理机制;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城市污水厂污泥减量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农村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4、环境安全与综合管理

以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虚拟地理环境等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市规划、评价与管理的信息与决策系统;环境质量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环境质量监测和预警技术;危险化学品排放源调查识别及泄漏后应急评价与污染修复技术;环境容量与排污权交易相关的政策法律保障技术体系。

5、典型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舟山港海洋生态环境数据库、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港口海域突发性污染预警和迁移控制技术;象山港生态变迁、海域生态评价、纳污总量控制和生态修复技术;典型滩涂湿地-杭州湾河海岸湿地生态保护与管理技术;生态社区(新农村)资源与环境建设模式支撑技术。

四、重点研究项目

围绕专项目标与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按照支撑和引领相结合、研究与示范同步推进的原则,未来4年,全市着力组织实施20个重大重点环境保护科技项目与示范工程。

(一)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利用

1、饮用水源污染生态控制技术集成及示范工程

研究内容:调查、评价全市饮用水源水质现状和成因,以及水体中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风险,研究典型库区水质管理与预警模型;研究主要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生态工程模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及农业污水污染控制技术的集成与优化方案;开展典型水源地小流域污染与水土流失的生态控制工程示范,研究各种技术措施对小流域污染与水土流失控制、脱氮、除磷、杀菌的效果及其机理;利用RS、GIS和在线监测及无线传输系统,研究环境因子对甲藻、硅藻水华形成的影响,开发甲藻、硅藻、微囊藻水华暴发预测、预警模型以及藻类暴发后的补救方法和应急措施;研究典型富营养化水源地水生物生态修复。

预期目标:提交《*市饮用水源污染控制与应急处理方案》及*市典型饮用水源水库水质管理与预警模型;以小流域为控制范围,建立污染控制与水土流失控制示范工程1个,日处理入库水量100t/d;建立典型水源地水体生态修复示范基地1个,示范水体面积≥1万m2;提供典型饮用水源污染控制工程模式或技术方案2套。

2、农田N、P管理与污染控制的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通过农田N、P利用和作物生长过程的定位监测,分析农田N、P的使用、迁移、转化和流失的规律;分析总结农田N、P转化和利用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小区的定位观测,通过农田N、P形态转化和迁移的机理试验,建立模拟农田N、P循环转化过程的定量模拟模型;根据农田N、P的迁移、转化规律的分析,在农田N、P的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污染控制措施上提出控制技术和减排方案;对已建立的农田养分管理与推荐施肥系统进行修正,同时集成农田N、P迁移转化机理模型、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农田灌溉预报模型和分布式面源模型,建立农田养分管理与污染控制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

预期目标:根据*市主要农田耕作制度的特点,建立农田N、P迁移转化、农田水分管理、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模型;提出主要农作制度下农田N、P优化管理的方案和减排方法;建立面源控制措施筛选的指标体系;建立研究区农田N、P管理和污染控制信息化平台,并进行百亩田间示范试验区建设。

3、*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开发农田径流氮磷污染控制技术,设计与优化农田径流汇集与缓冲的沟渠系统;高效富集氮磷耐水本土植物的选型与净化效果研究,开发去除氮磷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农村生活污水氮磷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开发管理方便、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和适用小户型的污水处理设备与装置;研究受污染农田的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结合*土壤污染现状提出实用、有效、经济的解决方案;进行农村废弃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污染防治研究;提出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政策体系框架及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科学管理措施。

预期目标:提供*市典型示范案例,农田氮磷污染物去除率达60-80%;生活污水要求BOD5、COD、TN和TP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中一级标准;提供不同类型受污染农田的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提出农村废弃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污染防治对策;构建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法规管理体系框架。

4、高难度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我市化工、医药、制革、印染、造纸等重点行业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种类多等特征,开展典型的工业废水高效低费处理技术攻关,攻克高浓度、高毒性、高盐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并开展示范工程建设。重点研究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印染/造纸行业的中水回用技术、废塑料清洗废水处理技术和资源化、高效悬浮生物载体的研发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规模化养殖污水处理技术。

预期目标:针对以上不同行业的废水,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处理工艺,确定最佳的运行参数、处理效率和经济指标,并建设10个相应的示范工程,开发2种以上新型高效悬浮生物载体产品。

5、*市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与尾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现有污水处理工艺改造为多模式A/A/O工艺的关键控制参数与实施方案;活性污泥-生物膜法联合工艺提高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硝化功能与容积负荷的关键技术参数与实施方案;化学除磷与生物氧化耦合技术;研究填料低氧A/A/O改造工艺的实际应用效果与出水稳定性;好氧池溶解氧智能化控制与运行方式;现有尾水深度处理工艺的技术改进,解决中水异味、水质稳定性的技术方案;中水输配与使用过程的水质安全性监测与评估体系。

预期目标:技术成果应用于*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一级B排放标准;提出适合于际情况的升级改造技术流程与方案;建设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示范工程和中水回用示范工程;明显提高全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水平。

6、*市河流环境流量研究

研究内容:调查、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在*市樟溪河环境流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市河流环境流量机理研究、评价测算以及环境流量维护改善等问题;构建河段水文水利数学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相关参数的率定;结合研究区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生物生态与水文、水质综合分析,确定各类生态环境需水范围;根据各类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成果,结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保护目标,以及地区发展相关规划,探讨保证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对策及措施。

预期目标:通过樟溪河环境流量课题研究经验推广应用,发展完善生态环境需水机理研究基础理论;构建适合于*半山区(原)河流的环境流量计算模型和评测方法体系;提交*市河流环境流量研究报告。

(二)大气污染控制和废气治理

7、*市重工业区大气中恶臭污染物控制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进行*市环境大气中恶臭污染源调查,收集各类采样方法的规范和资料,建立切实可行的采样方法;按照恶臭分析的标准,建立大气中恶臭监测技术方法,使实验室分析测试人员正确熟练地掌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质量控制程序;利用感官测试法(三点比较式嗅袋法)或仪器分析法(分光光度法、GC、LC、IC等)对环境大气中恶臭污染物各项指标进行全分析;研究编制恶臭污染控制的法规、标准和政策;探讨恶臭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控制对策等;确定大气中恶臭物质的成分,摸清恶臭污染源,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降低大气中恶臭污染物浓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预期目标:配备高水平的恶臭分析仪器,建设恶臭治理实验中心,完善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丰富和健全*市环境大气监测体系;建立环境大气中恶臭污染物分析及防治方法;提交*市重工业区大气中恶臭污染物控制对策研究报告,为环境大气中恶臭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8、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推广及设备研制

研究内容:了解国内外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目前国内处于试验阶段的电子束法、脉冲等离子体法和活性炭法脱硫脱硝技术,通过实验室模拟分析,深入研究其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为实现工业化应用提供充分、有利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各种工艺应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净化率、装置成本、运行费用以及副产物处理和二次污染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开发出能够在燃煤锅炉上广泛应用的、高效、低耗能、易操作的同时脱硫脱硝工艺,为实现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目标提供可靠的技术和装备。

预期目标:了解摸清我国目前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进展情况,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煤设施烟气脱硫脱硝控制技术与装置,进行技术集成和设备研制,重点开发结构紧凑、投资与运行费用低、效率高的新型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和设备,并建示范工程2个。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9、*市简易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市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现状,对其污染物产生途径、污染类型、污染对象等提出科学的评估。探索简易垃圾填埋场生态景观与植被恢复、土地再利用途径与技术,包括特殊环境下耐性植物的筛选与种间适配种植技术研发。根据*市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特征,通过实验室模拟分析,研究污染治理新工艺最新研究技术,建立简易垃圾填埋场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预期目标:提交*市废弃简单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现状和环境影响评估技术文件;开发出*地区简单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提交相关技术文件;建立垃圾渗滤液治理示范工程,其环境治理水平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中的要求。

10、*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及河道污泥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调查研究*市城市污泥(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与河道疏浚污泥)现状,了解污泥的性质、产生量、处理处置现状并进行分类,对国内外其它城市现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高温好氧堆肥资源化关键处理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堆熟污泥回料关键技术、最佳供氧技术及策略、一次仓堆与二次条堆条件控制、温度与湿度控制、堆肥一体化处理设备等关键技术,实现堆熟污泥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利用疏浚污泥及工业固废制造保温节能建材的关键性技术研究,提出最佳材料配合比、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

预期目标:建立剩余污泥高温好氧堆肥示范基地1处;将剩余污泥或疏浚污泥制成保温节能建材,实现技术产业化;完成*市城市污泥现状调查报告及国内外现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对比分析报告;提供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2套、制定企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四)环境安全与综合管理

11、*市数字生态建设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利用

研究内容:构建“数字生态”的框架体系,建立*生态市建设的决策支持系统平台软件,利用该平台软件,可增加专题数据、插入专业决策模型,从而快速地构建示范应用系统,同时可以对各类数据进行与共享,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共享平台、生态建设决策支持平台和平台。在此基础上提供管理者对*生态市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生态和环境问题进行决策以及建设效益评估的会商决策平台;并针对水环境污染物排放监管、水污染物减排和总量控制、污染事故预警机制建设的需求,建立基于GIS系统的水环境数据库,发展基于GIS的的水环境安全监管和应急决策系统示范。

预期目标:将*生态市建设中的基础信息进行“综合集成”,构建*生态地理信息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把社会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过程相联系,建立各类管理和决策的应用系统,开发“过程模拟-评价-决策-可视”一体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软件2-3套。

12、*市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研究

研究内容: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环境监测组织机构;建立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规范;制定环境监测评价的环境标准和相关规范;培养适用于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技术人员队伍;选设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监测网点;构建先进的环境室内分析技术设备、自动监测设备及在线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环境污染新问题和应急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能力;建立能满足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环境信息系统和满足区域生态系统安全风险或预警评价的评估模型系统;研究环境监测运行机制。

预期目标:培养一支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技术人员,构建生态系统安全风险或预警评价的评估模型系统,编制《*市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和《*市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施计划》。

13、化学品泄漏后环境应急评价和化学污染环境修复研究

13-1、化学品泄漏后环境应急评价和环境修复研究

研究内容:建立*市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周围环境、气象条件、水系情况等因素)和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数据库,研究开展应急环境监测的布点原则、采样分析方法、监测频次等,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提出各类事故污染范围的确定、后果评价及应急处置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受损环境修复的措施和对策。

预期目标:掌握*市自然环境、主要化学危险品品种及使用管理情况,建立应急环境监测及后果评价的布点、采样分析、监测频次原则和方法,通过筛选确定环境污染后果评估数模,提出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置和环境修复方法。

13-2、化学污染土壤评估及修复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我国现有对污染土壤调查评估技术如国标、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等,对被化学污染的土壤进行调查评估,提出化工、农药类企业污染场地分类方法与管理对策,并研究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包括微生物降解、植物修复和化学-生物联合修复)等修复技术。

预期目标:通过研究提出化学污染场地的调查和风险评估方法,优化筛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典型化学污染场地土壤污染修复实用技术,提出治理对策,恢复其生态功能对策和措施,为土壤环境安全管理和土地功能转换提供技术支撑。

14、*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市面临的艰巨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节能减排任务,借助排污权交易制度这种以市场为基础的且被初步证明行之有效的环境经济手段,从*市最紧迫的废水COD总量控制工作入手,以*流域COD总量削减为目标,构建*COD排污权交易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调查研究*COD排污收费制度现状,构建*流域COD排污权交易体系,经污染源分析及选择,确定COD排放总量目标,进行COD初始排放权分配,制定排污权交易规则,构建排污监测系统模式、排污权交易平台及排污权交易的监管体系和交易绩效评价体系;确定*COD排污权交易类型和政府角色定位;研究*COD排污权交易配套政策与服务体系。

预期目标:在污染源系统调查和环境容量分析基础上,建立*市*流域的COD允许排放量的分配原则和核定程序,构建*COD排污权交易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旨在保证排污权交易体系高效运转的配套政策与服务体系。

15、*流域重点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推进计划

研究内容:对*流域印染行业的重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市印染行业生产技术特点以及环境保护对印染行业发展的要求,提出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根据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评估体系对*流域重点印染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并结合*流域工业污染源削减分配方案,制订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推进计划,确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和源削减计划。

预期目标:建立*市印染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制订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推进计划,推进*流域工业污染源削减分配方案;提出相应的考核措施和对策。

(五)典型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16、*舟山港海域环境监控体系及突发污染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建立*舟山港区典型海域的海水理化、石油、化学品、生物多样性的特征数据库;研究典型污染物来源快速识别技术与实时监控技术;进行海域典型污染物的迁移、转运、扩散研究,建立能模拟港口泄漏化学品污染物及溢油污染扩散迁移过程的三维水动力模型;研究突发污染的预警与应急预案,建立典型污染物突发事故的仿真模拟系统;研究*港船舶压载水外来生物风险及对策。

预期目标:建立1套*舟山港生态安全数据库;建立30种典型有机污染物的高通量快速分析技术;建立10个重金属的高灵敏度分析技术;建立2-3个重点污染源区域的现场在线检测新技术;建立2-3套应急预案,提供相关应急处理的技术示范;构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成1个港口海域生态环境安全研究平台。

17、象山港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针对象山港目前富营养化、热电厂温排水对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港内围垦工程及港内工、农业生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调查象山港热电厂邻近水域环境生态基础信息,研究和建立基于灵敏指标的区域海洋环境生态损害精确评价指标体系和海洋环境生态修复综合技术;研究象山港高温期大型海藻的生态养殖及综合利用技术;分析象山港水动力变化规律,建立涵盖整个象山港在内的三维数值模式,并利用三维数值模式计算分析已有和拟建围垦工程对象山港水动力影响;研究象山港区域海洋纳污总量控制技术。

预期目标:建立热电厂邻近水域环境生态基础信息数据库;确立生态损害的物化和量化精确灵敏指标体系和1-2项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建立不同水温(6℃-30℃)环境下海藻间养、轮养新模式以及海藻与鱼类生态养殖模式各1套;建立三维数值模式;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区域环境容量优化分配方案和区域海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总量控制与分配方案。

18、东钱湖生态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改善东钱湖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在充分了解东钱湖水资源、水环境、生态环境状况、污染状况以及渔业养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研究的成果,进行东钱湖环境容量研究;选择合理的环保底泥疏浚,控制内源污染;通过针对性的生态修复试验,从生态系统角度,重建水生生态系统结构,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河口区湖泊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价值;建立东钱湖水域管理政策框架体系。

预期目标:经过调查研究,得出已实施措施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通过针对性的生态修复试验,完善目前的生态修复方案;提出更全面更完善又切实可行的东钱湖综合整治措施。

19、*市滩涂湿地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

研究内容:调查和获取湿地的相关生态、环境、地貌因子等数据,实现各类生态资源数据库的集成,建立滩涂湿地GIS管理系统;进行滩涂湿地演变趋势分析、湿地生态功能评估、滩涂湿地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具体方案。

预期目标:建立滩涂湿地GIS管理系统;滩涂湿地演变趋势分析;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制订滩涂湿地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具体方案与措施;滩涂湿地动态保护与利用方案实施的管理措施研究。

20、*市生态社区(新农村)资源与环境建设模式支撑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内容:从*市生态社区(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和发展现状出发,针对新社区(农村)建设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技术瓶颈问题,把“节能、节水、节地、治污、循环利用”等生态技术要素融入社区(新农村)建设中,进行关键性支撑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集成与示范,全面推进*市生态社区(新农村)资源与环境建设的水平。重点开展*市社区(新农村)环境与资源现状调查研究、社区(新农村)优质杂排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社区(新农村)及小城镇生活污水实用型处理技术研究及示范、社区(新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及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预期目标:提供*市社区(新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调研报告;开发适合于社区(新农村)推广使用的优质杂排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技术;开发适合于社区(新农村)以及小城镇地区的半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及工艺,形成技术规程,建设2-3处示范工程;解决*新农村废弃垃圾堆场的污染问题,建设生态修复示范工程2处。

五、创新平台建设

以支撑科技发展、改善创新环境、提升研发水平为目标,加快构建适合我市环保科研发展和资源共享的环保科研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建成四大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平台。

1、加快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加快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增强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服务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能力为目标,不断加强对研究中心的管理和指导,推进研究中心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大对研究中心的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实验装备。力争将中心建设成为我市工业水处理、水生态修复、烟气脱硫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多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高地和创新源头。

2、组建*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科研重点实验室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下简称“POPs”)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类污染物之一。我市目前拥有众多化工企业(如镇海炼化、台塑台化、LG甬兴等)和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在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的同时,其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我市环境安全的威胁正在逐年增加。根据我国履行POPs公约和全国POPs调查、土壤调查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在依托市环境监测中心现有检测和科研力量的基础上,着手组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POPs的检测、监测以及安全处置和科学管理。

3、启动建设*市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依托*大学并联合具备设备生产能力和良好经济技术实力的环保企业,启动建设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着力在工业废水和含持久性污染物废水处理、工业中水回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饮用水安全领域开展技术研究,为农村、社区生态建设提高关键工艺和与成套设备;为企业污染控制提供工程工艺设计、技术检测服务推动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

4、培育发展环保技术咨询服务平台

以现有*市环境工程技术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机构、清洁生产审核中心、环境监测中心等为依托,培育发展一批环保技术咨询服务平台。运用共建共享的机制,对大型科研仪器与设备、环境科技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战略重组与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技术保障服务系统,增强服务平台对企业和个人的数据、技术和人才共享服务,为环境科技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

六、分年度计划安排

实施年限:20*年6月~2010年12月

20*年6月~20*年12月:编制年度项目申请指南,启动第一批7个左右专项重点项目,2~3个重大项目。

2009年1月~2009年12月:启动第二批7个左右专项重点项目,2~3个重大项目。开展第一批重点项目的中期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予以适当调整。

2010年1月~2010年12月:启动第三批6个左右专项重点项目,2~3个重大项目。前几批重点项目结题验收,总结实施经验;开展示范推广、应用;“十一五”总结,绩效评估。

七、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

由市科技局和市环保局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领导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协调处理专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企业要积极参与专项的实施,实行市县联动、部门互动,共同组织实施专项中的重大、重点项目。领导小组下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的制订,各项目的组织评审、咨询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推荐与遴选,指导监督重点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开展项目的中期评估和绩效考核。专项中明确的重点项目在组织方式上实行课题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以择优委托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2、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全社会对环保科技的投入,着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市科技三项经费、环保专项资金等经费将作相应安排,支持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环保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本地区开展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树立企业是创新主体的思想意识,加强企业对本专项的科技投入,凡参加承担本专项实施的示范企业,要求企业科技投入经费不低于财政科技投入的经费。

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将专项的实施与人才使用、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科研院所及相关高校、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及各类研发人才,增强我市环境科研技术力量,力争形成一批从事环境技术研发、示范和应用推广的环保技术骨干队伍。

篇6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以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为契机,按照“用好机遇、严格保护、科学规划、加快治理、永续利用、富裕百姓”总体要求,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着力加强工业点源、农村面源、城镇污水污染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修复,着力完善环境能力建设体系,着力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切实做好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努力形成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长效机制,保持好江流域山青水美的自然风貌,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目标任务。以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抓手,统筹推进江流域综合治理,引导各种专项资金、社会资金等加大对流域生态保护的投入,力争全年江生态补偿试点项目总投资18亿元,实施项目100个,确保我市境内江流域地表水水质功能区划优良率达100%,城镇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江出境断面(街口断面)水质保持基本稳定。

二、重点工作

3、总体规划编制。力争11月底前完成江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总体规划,确保规划体现国际视野,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符合流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并提出一批重点项目。(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招管局)

4、农村垃圾整治。结合民生清洁工程,逐步在流域沿途乡镇和行政村建立保洁队伍。进一步巩固流域一期418个自然村环境整治工作,负责辖区内及交通干道两侧垃圾清运和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做到垃圾统一收集。(责任单位:市农委、各区县政府)

5、河面清洁整治。组建7支打捞队对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漂浮物进行打捞。主要从屯溪老大桥到街口江干流进行河面漂浮物打捞,确保河面清洁。(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城司、屯溪区政府、歙县县政府)

6、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结合试点启动项目和民生清洁工程,选择20-25个乡镇建立垃圾焚烧炉或垃圾处理设置、配置垃圾运输车,争取流域50%的乡镇全面建立“组收集、村集中、乡镇中转或焚烧”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各区县政府)

7、网箱养殖整治。先期在街口至新门5公里干流开展网箱养殖整治试点,实施网箱养殖科学规划,调整养殖结构,对退养户网箱及器具、鲜活水产品、产业转移等予以相关补偿。(责任单位:市农委、歙县县政府)

8、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整治。按照扶大关小原则,重点支持流域10-20个规模化养殖场(区)治污工程,改变养殖方式、建设养殖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确保畜禽规模养殖场(区)粪便、污水基本达到无害化处理。同时,新建畜禽养殖场(区)应距主要河流3公里以上,必须配套建设粪便污水处理设施。(责任单位:市农委、各区县政府)

9、中心城区污水排放口综合整治。实施市中心城区段及水源地上下游等30个污水排放口截留改造工程,铺设网管,统一收集处理,防止污水直排,确保饮用水安全。(责任单位:市住建委)

10、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提升工程。实施中心城区垃圾渗滤液二期处理提升项目,达到处理能力200m3/d,年减排COD717吨、BOD363吨、氨氮97吨项目。(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

1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支持徽州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学院生化楼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力度,支持市中心城区、高铁新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等污水配套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当年新建105.5公里,进一步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及处理能力和效率,减少污染物入河,稳定和改善水质及水景观。(责任单位:市住建委、相关区县政府)

12、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支持宏村镇、汤口镇、东临溪镇、万安镇及齐云山等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当年新建网管34.2公里。(责任单位:市住建委、相关区县政府)

13、循环经济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支持循环经济园区徽州分园和歙县分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集中治污、集中脱盐、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等废弃物利用率。(责任单位:市住建委、歙县县政府、徽州区政府)

14、经济园区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支持经济开发区、屯溪西片区、黟县经济开发区五东殿新区、休宁经济开发区等污水配套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污水收集率,当年新建污水配套管网53.8公里。(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各区县政府)

15、江流域(片)水质自动监测及监测能力建设。重点建设街口和扬之河水质自动监测站。(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16、江流域(片)水环境管理系统建设。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建立流域水环境的数字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干流、支流水环境监测网,新增19个监测断面,由现有的8个增至27个,提升水环境质量监控水平。

17、江流域重点河道综合整治。实施两岸河道疏浚、堤防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及水环境提升。先期实施横江(屯溪到休宁河段)生态治理及丰乐河水源地保护、江湖边到花山段、横江齐云山段、黟县漳河、休宁夹溪河流域、丰乐河徽州区段及歙县段、祁门率水段、区浮溪河等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其他小流域综合治理。

18、重点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先期选择歙县深渡和休宁县江源头源村、左右龙村开展试点,重点开展污染企业整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村庄环境整治、河道整治、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改水改厕等,打造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9、重点工业企业整治。加快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关停、搬迁、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引导新建工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集中、同类产品向工业园集中,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鼓励和支持发展生态型、环保型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少工业点源污染,今年争取实施面达到30%。

20、中心城区江延伸段综合开发工程建设。续建完成湖边水利枢纽、花山拦水坝和湖边至花山段6.3公里两边护岸、道路等工程建设,确保4月底花山坝蓄水并实现屯溪老大桥至花山坝的通航。同时,规划启动7000亩水面旅游综合开发和两岸4500亩建设用地的开发。

21、库区水资源保护。开展黟县东方红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加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29座小(二)型、4座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22、地质灾害点防治。重点开展屯溪区东崩滑群工程治理,歙县中心城区地质灾害工程治理、五里栏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休宁县五城镇阳台滑坡地质灾害治理、鹤城乡右龙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等5个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23、生态农业建设。加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建油茶基地2.9万亩,建成高效生态茶园5万亩;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做好农药替代工作,最大限度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防治工作。

24、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对江两岸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选择2个乡镇围绕高山茶园、经果林实施坡堤改造,大力发展和改造经果林基地。

25、绿色质量提升点建设。实施437个、4.6万亩的绿色质量提升点建设。继续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林业综合开发、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森林重点火险区治理等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

26、江两岸苗木基地建设。建设8个苗木基地,由市直及区县分别建设一个基地,打造江绿色景观,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27、环保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及水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分解落实COD、氮、磷排放总量,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28、实行重点河流“河长”制度。由市领导和区县领导分别担任重点干流、支流的“河长”,突出整治河容岸貌、清理疏浚河道、整治污水直排、保持水质稳定、保护饮水安全、消灭管理盲区等重点,扎实开展流域重点河流整治。

29、河道采砂管理。科学规划编制,取缔禁采区内非法采砂行为,完善禁采区标识牌设置,对禁采区进行划界定桩,规划采砂和砂石加工。强化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

30、流域水体修复能力建设。全面开展禁渔活动,打击电、毒、炸等非法行为,净化流域渔政环境。开展增殖放流,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31、国家低碳经济园区申报。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转移和集聚。

32、月潭水库立项争取。继续加大争取力度,争取国家发改委早日批准月潭水库立项并开工建设。

三、保障措施

33、项目管理。结合江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建立项目申报、筛选、储备机制,加强试点项目库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参照国债项目管理的要求,严格规范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监管、审计等程序,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工程合同制。

34、资金管理。制定试点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严格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单独建帐、单独核算,全面实行项目审计,管好用好每笔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35、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从项目筹划到工程竣工验收各环节的项目档案。包括立项过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纸、招标投标、施工许可等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报批文件、资料、财务账目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合同及监理日志、改造前后状况等,提高项目建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6、队伍建设。招聘、培训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及时开展各项工作。

篇7

一、海绵城市的基本认知

传统城市建设是钢筋混凝土的产物,平面硬化直接减少了城市绿地面积,阻断了雨水补给地下水的途径,使城市地下水水位难以回升,从而进一步造成了城市的干旱缺水以及地面沉降等问题。雨水降落到建筑物顶层、路面、广场等下垫面上,冲刷大量的污染物质,暴雨还会造成污水倒灌,进入城市排水系统,排入受纳水体,给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此外,城市地面硬化还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加重环境污染。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被称为“水弹性城市”,国际上的通用术语则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75号文)指出,“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水危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水、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问题非常严重。这些水问题的综合症带来的水危机并不是水利部门或者某一部门管理下发生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问题,我们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于我国的水情特征和水问题基础上。”

本质――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传统城市习惯于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建设模式,其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病”和生态危机;海绵城市则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低影响发展模式。在城市排水系统上,传统的建设模式是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海绵城市”则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功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三大功能。

途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低影响开发。首先,针对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如水系、山地、林地等,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维持自然的水文特征;其次,针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采用生态手段进行修复;最后,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以低影响开发理念为主导,减少硬化面积,提高城市滞蓄、渗透、净化雨水的能力。

二、温岭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

温岭东部新区的前身为经海涂围垦而成的东海塘,面积36.9平方公里,是温岭东部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经济开发区。如何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如果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东部新区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功能单一、低效、低质量开发的陷阱。因此,开发之初东部新区就以新型城市化的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在高质量完成《温岭东部新区总体规划》、《东部新区中区城市设计》、《东部新区水系综合规划》的基础上,探索“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力主闯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数。

东部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将“低影响开发、生态网络、生态补偿”等理论融入城市规划,有效探索水径流控制、水资源利用、水污染防控、水景观营造和水生态保护,设计了科学合理完整的使雨水“停一停、流一流、渗一渗”,能够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规划,使“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让“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东部新区完美呈现,让投资者感受到优质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居住者拥有“天蓝地绿水清”的理想家园,实现城市、产业、环境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一)清洁产业

为避免低层次和重复扩张,东部新区瞄准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的项目评估机制,严格审查引进项目,通过创立产业准入评估体系,将环保设施的检查列为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的内容,严格同时检查同时整改,生产工艺、流程必须达到低碳、节能、环保、绿色要求;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之初的合同约定条款;项目竣工严格对照“环评”报告,实施“三同时”验收。

(二)生态排水

东部新区规划的生态化排水系统引入新西兰和美国的LID低影响开发理念,达到城市雨洪防治、雨水初期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东部新区对全区的主干道路实施生态化排水设计,路面上看不到窨井盖,绿化隔离带设计成“下凹式”绿地和植草希雨水全部进入低于路面的植草沟,使道路中间和两侧绿地具有渗水、滞水、净水的三重功能。按照《温岭市东部新区北区生态化排水方案》和《温岭东部新区生态化排水设计、施工及维护指南》的规范要求,新开工道路全部按照“海绵”道路的标准实施;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完成已建的港湾大道、松航中路、中小企业孵化园一期生态化排水改造和管委会庭院生态化排水示范项目建设。

(三)雨水花园

借鉴东部新区企业雨水收集利用方面的成功案例,全面落实《东部新区工业企业设计、建设和管理准则》,将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作为与所有新入区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内容之一,落实对企业实施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施工图设计、工程建设奖励措施,全面推进所有工业厂区和政府公用设施生态化集水系统和“雨水花园”建设,实现雨洪管理的“净、蓄、用”功能。在此仅举一例。东部新区的浙江金鸿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的厂房有一处占地3亩的露天雨水池,系企业雨水花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厂房屋顶的雨水被收集到蓄水池后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厂内场地雨水通过绿化和土壤过滤后排放到雨水池,消除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和泥沙,有效减缓了市政雨水管道堵塞,减轻了河道污染。而当强降雨发生时,蓄水池和雨水池则可以发挥调蓄作用,延缓河道的行洪压力。

(四)生态湿地

湿地是典型的城市“海绵”,它既能调节城市雨洪,又能净化河湖水质,具有强大的生态修复和雨洪吸纳能力,是不可多得的多功能的“城市之肾”。东部新区在规划之初就把一批洼地、海沟、湿地划入保护范围,并将雨洪管理、湿地保护、慢行系统等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必备要素,通过建设人工湿地、修复生态湿地,提高新区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好水环境,储备好水资源,利用好水资源,进一步提高了新区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三、海绵城市:将大自然的恩泽惠及人类

海绵城市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城市建设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保护城市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生态敏感区,结合绿色建筑、低影响开发建设(LID)以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GI),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调节雨水径流,充分利用天然植被、土壤、微生物净化水质,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当前,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政府的职责需要重新定位,除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之外,生态责任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政府的生态责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价值,统筹兼顾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解决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这个重要职责理应由政府承担。二是政府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市场是整个生态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政府对市场的生态责任主要在于如何规范、引导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比如,责令企业履行其生态环境的恢复责任,支付其占用资源环境容量的费用,赔偿其相应的损失;改变企业无偿使用资源生态的观念,减少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占用;鼓励产品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各个层级的生态经济指标体系;淘汰落后的高污染产业等等。三是政府对社会的生态责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处理好代内需求和代际公平之间的关系,要求既要注意代内需求,更要关注代际公平。这个重任毫无疑问是政府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生态责任。

(二)海绵城市建设是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

城镇化是个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虽然从国内外的视角来看,城镇化是一个老问题,但是对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又是一个新问题。这一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科学分析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有哪些趋势性变化,如此才能更好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二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所处的时代特色明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能否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决定着新型城镇化的成败;三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保障城市生态空间,涵养水源,净化水|,调节城市小气候,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同时也为生物特别是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恢复城市生物的多样性,营造生态优美的景观环境。

(三)海绵城市建设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而言。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效益、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旨在促进物质循环流动,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单向流动,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线性经济。在这种经济活动中,人类高强度地提取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然后又大量排放污染和废物,对资源的利用完全是单纯索取、粗放和一次性的。这里,正如法国著名学者克罗齐耶所指出的:“19世纪与20世纪的一切发展,都是以对环境的损害为代价的。诸种错误造就的结果终由环境来承担。然而,我们已不再能够承担得起犯这类错误的代价了。”

循环经济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将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流动的闭路过程,其所强调的是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循环经济强调“生态价值”的理性回归,主张生产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型,承认“生态本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的权利。在这个范式中,人类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赋予人类维护、管理自然的神圣使命。海绵城市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是建立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基础上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四)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建设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载体

从宏观层面分析,经济总量分为总供给和总需求。总供给指的是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利用;总需求则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其中,投资、消费是内需,出口是外需。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供给侧发生了问题。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由供给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供给就会有什么样的载体。传统城市建设过分倚重钢筋混凝土所带来的“热岛效应”,正使人类难以承受其重。而海绵城市的设计从起点开始就规划了人居环境的未来景观,是城市建设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载体。

四、结语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从此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成为发展的新常态和主旋律。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成为发展的新常态和主旋律,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性变革,海绵城市则是“绿色发展”的底色。海绵城市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如何让城市新区建设走出功能单一、低效、低质量开发陷阱,避免重蹈传统城市建设的覆辙?温岭东部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在一张白纸上绘就了最新最美的图画,达到了城市雨洪防治、雨水污染控制、水环境生态保护的多重目标,实现了雨水资源化,成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06).

[2] 柳文岳,江倩倩,陈舒丹.海的能量,催生产业新高地――东部新区发展实体经济纪实[N].温岭日报,2012-12-31.

篇8

摘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向水污染宣战的行动纲领。文章解读了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和水污染防治新机制改革创新的内容,深入削析了行动计划在推动政府、企业、公众各自权利与责任落实方面的转变。最后从管理体制机制、环境法治、公众参与和经济政策配套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水污染防治新机制的制度与政策创新重点,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治污合力,构建“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社会共治:水环境管理:环境治理

近日,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表明我国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环境民生的决心,也是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的又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大举措。“水十条”为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我国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九五”开始,政府就集中力量对“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进行综合整治。“十一五”以来,有关部门大力推进污染减排,水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我国水污染严重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区域性、复合型、压缩型水污染现象日益凸显,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亟需深化改革创新,破解瓶颈、擅补短板,特别是需要强化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融合和各自角色发挥。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错位、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亟需明确政府的环境责任定位

一是受“环保靠政府”理念的影响,导致环境治理事宜政府大包大揽负担过重,政府承担了很多本该企业和社会承担的责任,依赖政府的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治理绩效不高、历史欠账较多;二是在现行财税体制和重GDP的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缺乏保护改善环境的内在动力,甚至主动牺牲环境求发展,为环境违法企业保驾护航;三是生态环境监管任务日趋繁重,基层部门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管理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管理效能总体低下。因此,政府要做实环境保护监管职能,将企业、公众等社会力量引入,激发其他治理主体参与,使政府真正起到统领、监管和监督作用。

污染治理成本未能有效内部化,作为治理主体的企业外部驱动力严重不足

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和商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也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制造者,应当承担起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环境质量的责任。当前我国水价、排污费标准太低,不能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不利于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引导节水和保护水环境的作用。企业所缴纳的排污费严重低于治污成本,排污费政策尚不能真正达到刺激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现行价格、财税、金融、外贸等经济政策不能充分反映环境保护的要求,在促进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面的调控激励作用不强。

社会公众是行动者、参与者和监督者,需要强化对自身权利和责任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环境权益观

随着公众的环境关注度、期待度、参与度的提升与忍耐度的降低,对邻近地区建设项目的决策、环境质量评价、政府问责等日益关注,公众维权意识与参与意识正在增强,公众诉求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意愿日益强烈。但是,一方面公众参与主要集中在末端参与,即在环境遭到污染和生态遭到破坏之后,公众受到了污染影响才会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参与渠道不畅,环境诉求成本高,导致公众诉求不能有效表达,矛盾不能有效化解。另一方面公众往往既是污染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污染的制造者,公众对自身环境权利和责任没有明确的认识,往往强调权利的实现,但主动践行环保责任的意识弱。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护公众环境利益,切实做好环境治理,有必要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环境公平正义观和环境权益观,让公众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到环境社会治理中。

“水十条”体现环境治理体系誓三个转变”

“水十条”充分把握了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环境管理转型的基本要求,按照环境保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将完善制度政策本身作为计划实施的重点任务,改革创新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依法施策与市场驱动并举,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多主体共治,通过建立长效机制释放水污染防治的“政策红利”。特别是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国家水污染防治思路的重大转变。

从“督企”向“督政”转变,推动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落实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要落实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改善责任,改善环境质量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水十条”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工作方案,要把“什么地方治成什么样”等阶段性进展向社会公开,同时要明确责任人,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公示达标进程。在后续手段上,提出了区域限批,挂牌督办,约谈,取消荣誉称号、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推动地方政府水污染防治责任落实。在部门责任落实方面,“水十条”在时就明确了每项措施的责任部门和参与部门,环境保护部负责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并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工作进展。

从政府一元管理向“政府一企业一公众”多元主体社会共治模式转变

根据国外的治理经验,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多元力量的共同参与是水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过去我们的规划、计划主要强调政府管理,“水十条”提出建立“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在环境保护社会共治体系中,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形成一种有机的合作关系,政府成为环境保护的监管主体,由企业落实治污减排的法定主体责任,公众则具有环境保护监督和实践的双重身份,冲破了传统环境治理体系的束缚与水污染防治责任。环境社会共治是公众参与的升级版,不仅强调公众要参与到政府主导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更强调各主体自我管理和主动践行环保责任;不仅要求信息公开,而且还规定了信息公开的追责机制、监督机制;不仅加大了信息公开的力度,更让公众参与监督地方政府、重点排污单位等有法可依。因此,“水十条”的出台,让公众在参与水环境治理时,形式更加多元化,逐步实现从“末端参与”向“全过程参与”转变。

从传统的政府主导向政府监管与市场驱动并举转变

政府的制度安排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和保障,一方面应完善相关环保制度规则制定,积极转变政府在环境保护中角色,由环境治理的承载主体转向环境监管的承载主体;另一方面应努力建立和培育环境资源市场,推进环境资源纳入市场经济体制之中,运用市场力量解决水污染防治问题。因此,“水十条”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一是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健全一系列水环境保护相关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制度、目标任务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重大制度,形成最严格的水环境保护制度;二是按照创建、利用和规范市场的基本要求,从价格、财政、税费、投融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环境市场的有效形成和顺利运行,规范发展环保产业,推动经济绿色化。

构建水污染防治新机制的重点与方向

改善水环境质量,关键在行动,重点在落实,突破在机制。“水十条”亮出了向水污染宣战的“利剑”,它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也将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行动。为此,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重点加强以下保障措施。

改革环保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政府水污染防治责任落实

一是以生态环保职能优化整合和事权合理划分为突破口,重构水环境监测监管体系。“水十条”提出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统一规划设置监测断面(点位),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水污染防治职能,有序整合不同领域、部门、层次的监管力量,对所有水污染物、水污染源和水环境介质实施统一监管。按照国家考核、国家监测的原则,上收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将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建设、运行、维护全部上收到中央本级,加大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生态等环境监测资源统筹共享力度,实现水环境监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信息。“水十条”还明确提出流域上下游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定期会商,实施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并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要于2015年年底前建立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二是实施地方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实施体现生态环保要求的政绩考核体系,每年分流域、分区域、分海域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开创“九龙”合力、系统治理的新气象。对行业主管部门实施抓行业管理和抓行业环保“一岗双责”,加快建立健全区域流域协作机制,加强水资源消费量控制与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协调联动。在“水十条”研究编制过程中,各部门积极配合,形成了很多好想法、好思想、好点子,有些落实到“水十条”文字中,有些已经落实到各自部门工作部署中,有些协同推进已经见到实效。地方也要借鉴国家经验,特别要注意把握统筹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的系统思维,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推行“一岗双责”,以任务的形式明确各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强化行业管理的任务要求和联动增效。“水十条”还明确提出建立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交流进展、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联动协作。

加强环境法治,依法落实企事业单位水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一是明确企事业单位节水减污、风险防范、达标排放、自主监测、信息公开等法律义务,加大环境违法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力度,强化企事业单位环境刑事责任追究,明确企事业单位的水环境修复责任,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二是“水十条”创新性地提出了排污企业“红黄牌”制度,秉承新《环保法》中对污染企业严格处罚的思路,将违法排污企业公之于众,通过“贴牌”,确保持久曝光,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强烈震慑,对违法排污企业“齐抓共管”。三是构建环境保护信用约束机制。开展企业环境自行监测,自觉公布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推行企事业单位环境行为颜色评价,形成直观有效的管控体系。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结合公布的“黄牌”和“红牌”企业名单,加强与信贷、环保资金优先支持等相关的政策联动,推动企事业单位环保自律机制形成。

强化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让社会大众成为水污染防治的监督者和行动参与者

一是政府完善参与平台,构建环境信息沟通与协商平台,充分听取公众、NGO对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告知社会公众治理河流名称、采取的措施、治理进展和责任部门(人)、达标进程,引导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让社会公众在参与“水十条”过程中加强对环境治理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二是以绿色消费革命推动消费端和需求侧的转变,强化公众责任,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让公众参与环境质量改善进程,优化社会治理方式,比如参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清单的选择。三是加强信息公开的力度,“水十条”提出公布“水环境质量及达标情况、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 ‘黄牌’和‘红牌’企业名单、黑臭水体治理进展、饮水安全状况、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环境违法典型案件”等方面要求,要严格按照“水十条”的时间和频次要求进行信息公开,以信息公开推动监督,以监督保障落实:国家每年分流域公布各省(区、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四是重点突破社会监督制度,健全举报制度,通过有序推进有奖举报等方式,鼓励公众对污染现象“随手拍”、“随手传”、“随手报”,加强对政府、企业的监督。五是提升环境舆情引导能力,合理引导公众环境预期。

加快制定和实施配套经济政策,促进水污染全成本内部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诸多国际经验也表明,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推动水污染防治进程。因此,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政策是落实“水十条”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这主要包括进一步调整价格政策,完善水价、排污收费征收标准和范围,刺激节约用水和污染防治;创建环境资源市场,实施跨界水环境补偿,建立跨界水环境补偿机制,开展补偿试点;以环境资源有偿使用为基础深化排污权交易试点;大力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财税政策、绿色金融等激励政策,较多地采用政府采购环保服务制度、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第三方治理等产业形态创新,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搞活环保市场。我国各地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千差万别,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重大政策先行先试,早出台、早实施、早受益。北京市已经将排污费调整到原征收标准的14~15倍,实现污染成本内部化,并且收入全部用于环境保护。海南等地开展了“银政投”绿色信贷计划试点,目标总规模20亿元,目前已经前期投入10亿元。对下游为饮用水水源功能区、水质有改善需求且有污染纠纷的跨省界水体,可考虑开展跨省界补偿试点。

结论和展望

“水十条”自始至终体现改革创新的思想,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机制的建设,创新工作思路,重构了部门联动、落实企业责任、发挥公众监督等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税收、价格、生态补偿等经济政策手段,推动第三方治理、环保产业等投融资机制改革,为水污染防治工作和“水十条”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基础。

篇9

1.1资源环境审计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使得政府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主要责任。目前,政府一般靠命令(如市场准入、产品标准等)和市场化工具(如排放权交易、补贴、税收等)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命令带有行政色彩,易出现寻租腐败,市场化工具需要良好的市场制度环境[3]。审计作为一种信息工具,在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陈尘肇[4]、郑石桥[5]等研究了国家审计的建设及实现路径。宫军[6]研究表明,审计机关在国土空间开发、节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20世纪70年代起,很多国家审计机关转向绩效审计并开始关注资源环境绩效,1992年世界审计组织(INTOSAI)成立环境审计委员会(WGEA),2004年以来,WGEA先后了水、生物多样性、废物管理、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渔业资源、可持续能源、气候变化应对、土地的使用和管理审计等9个审计指南。1998年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成立后,全国范围内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增多,仅“十一五”期间就安排了26个资源环境审计(调查)项目[7]。《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将资源环境审计作为六大重要审计类型之一予以强化。2009年我国审计署的《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逐步将审计范围从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扩展到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2011年刘家义审计长对审计的定位由“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发展到“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拓宽了资源环境审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审计的实践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并不多;在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研究和课题招标方面,现有研究突出了美学、法学、哲学视角,忽视了审计工具视角。

1.2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揭示相关风险,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实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类活动、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人类活动为起点,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首先,人类活动可能耗费资源,破坏生态系统,污染环境;其次,资源趋紧、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带来生态危机,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和安全,损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带来一系列风险如图2所示。首先,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大自然原有的面貌和运行规律,对其中的各个要素都带来了影响,影响最广泛、最直接的便是土地、空气和水。这三个方面的威胁形成环境风险。其次,环境问题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不当行为发生的同时,人类自己也成为受害者,几乎每一类环境风险都直接或间接威胁着公众健康,形成健康风险。另外,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风险、健康风险以及资源滥采乱伐和不当利用还会导致经济社会文化风险。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不断地解决人类活动带来的上述问题及相关风险,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生态平衡,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人居环境。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8]。国家安全包括财政安全、金融安全、权力运行安全、信息安全、民生安全、国有资产安全和资源环境生态安全。“有风则险,无风则安”,维护资源环境生态安全,首先要揭示风险,其次是管理风险。维护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生态文明。因此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风险一方面来自外部环境的非人为因素,另一方面来自利益相关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国家审计可以鉴证机会主义行为[5],揭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相关风险,促进制度建设和政策执行,保障生态平衡,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2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制

2.1揭示机制揭示机制要求审计人员能够发现和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揭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政策执行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等问题,能否揭示这些问题和风险与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有关。高超的业务能力能提高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概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保证审计人员客观地报告审计结果。如果发现了问题不报告或不能客观地报告,是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审计准则的先进程度有关,先进的审计准则蕴含的审计模式能够提高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揭示机制主要来源于审计机关的检查权、调查取证权和结果公布权。因此,发挥揭示机制要求审计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为保证揭示机制的实现,审计机关应该建立科学的资源环境相关人才培训和引进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立先进的资源环境审计相关准则或指南。

2.2威慑机制威慑机制要求审计机关能够使得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有足够的敬畏,这种敬畏除来源于审计机关的权威信任外,还来源于审计法授予审计机关的账户查询权、违规行为制止权、违规资料资产的封存权、处理处罚权、暂停拨付使用权、建议纠正权、提请协助权等,威慑机制会带来被审计对象成本的提升,能够达到查处一个、震慑一片、“免疫”一方的目的。国家审计是高层次的监督,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审计机关具有行政执法权,可以对被审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直接作出处理处罚决定,也可以建议主管部门、监察部门给予被审计单位处理处罚或者对相关直接责任人进行处分,相关部门应将处理处罚决定、建议执行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这些规定提高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强化了审计威慑机制。通过审计威慑机制可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降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寻租动机。

2.3预警机制预警机制要求审计机关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切断风险源。一般来说,预警机制由审计方式决定[5]。能较好实现预警作用的审计方式有三种:一是跟踪审计,二是持续审计,三是专项审计调查。跟踪审计是指对审计事项运行全过程分阶段、有重点的持续性、过程性审计。与非跟踪审计相比,跟踪审计强调过程性、时效性和预防性,能够切实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跟踪审计应重点关注资源环境政策跟踪审计、重大环境治理项目跟踪审计。持续审计通过实时在线审计实现动态跟踪,具有审计过程的连续性、审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审计程序的自动化等特征,可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及时跟踪,从而为预警机制奠定基础。专项审计调查是开展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方式,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屡审屡犯的问题,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的专项审计调查,提出体制、机制性建议。

2.4抵御机制抵御机制要求审计人员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结合资源环境治理提出针对性建议,以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度发生,完善治理机制,“强身壮体”,增加其抵御“病毒”的能力,最终实现善治[5]。审计建议及其实施是抵御机制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一是审计建议,也就是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提出高质量的审计建议;二是审计建议实现机制,也就是委托人人和审计方如何联动以采纳和实施审计建议(例如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后续审计制度,也就是在审计建议提出之后,审计方自己要验证审计建议是如何被实施的。上述三个方面的制度安排是密切相关的,没有高质量的审计建议,找不出生态治理机制的缺陷,当然无法改进治理机制,进而也就无法抑制问题再度发生。另外,按照审计法的规定,政府应当将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也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抵御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很多旧的制度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提供制度建设和相关改革(如资源税改革)需要的信息,避免制度建设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另一方面,待新的制度建设完成后,开展资源环境政策制度执行审计,可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3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路径

结合INTOSAI环境审计小组的环境审计相关指南,我们认为,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开展资源管理审计、环境治理审计、生态系统审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3.1资源管理审计

资源管理审计的目标是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缓解资源趋紧状况;终极目标是帮助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展资源管理审计应借鉴“循环经济”的理念。资源管理审计具体包括矿产资源审计、国土资源审计、渔业资源审计、林业资源审计、能源审计等领域。重点关注乱采(挖)滥伐、无序开发及侵占、围垦河湖等导致资源损失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以及非法出让、转让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还需关注: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的结合情况;清洁生产的推行情况;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情况;“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关注节能、节水、节电等应用工程项目的专项投入、专项收费,揭示和制止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规范专项收费征缴、管理和使用情况等。

3.1.1矿产资源审计矿产资源的采掘一般包括勘探、开发、采掘、加工、关闭和复垦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影响环境和生态系统,同时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影响。矿产资源审计的目标是帮助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审计主要关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协议法规和政策的遵守情况及其效果、相关部门的管理绩效是否可计量、职责权限是否明晰。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看,不同环节审计的关注点也不同:资源开采环节,应重点关注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效率;资源消耗环节,应重点关注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产生环节应重点关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资源的社会消费环节应关注绿色消费情况。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还应关注资源产权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完善情况,资源税改革情况等。

3.1.2国土资源审计国土资源审计具体包括土地资源审计和海洋资源审计,其中海洋资源审计具体表现为渔业资源审计。土地资源审计的目的是帮助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和可持续经营。土地资源审计应重点关注土地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土地管理的职责履行情况、土地整治情况、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整治相关资金管理情况。其中土地政策重点关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保障性住房和产业性供地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等,土地管理职责应围绕土地的征收、储备、供应、使用等管理职责;土地整治情况应关注项目的立项、建设资金使用管理、耕地补充的数量和质量等;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整治相关资金管理情况应关注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国土资源审计还需[6]:审查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的执行情况,重点关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荒滩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机制的运行效果,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进度;关注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推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3.1.3渔业资源审计渔业资源审计的目的是促进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捕捞。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渔业工程项目中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如资金是否违规?是否得到了恰当的管理?是否能满足渔业管理要求?协定、法律的遵循,如政府部门是否遵循了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相关法规公约是否存在冲突?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遵循?相关政策执行效果,如政策是否能应对渔业的主要威胁?相关政策目标和措施是否清晰明确?执行效果如何衡量?政府处理渔业威胁的绩效,如是否设定了绩效目标?绩效结果是否可靠?管理和监督渔业的制度是否完善和有效?数据和信息能否公开透明?渔业的研究与监督包括关于渔业保护的公众教育,如是否划拨了专项教育资金?使用效果如何?向其他机构和公众的报告,如报告需求是否满足?是否准确并经过第三方确认等等[9]。

3.1.4林业资源审计林业资源审计的目标是促进森林保护、环境改善和实现生物多样性。审计人员应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相关法规是否有效地促进森林保护活动的开展?是否存在妨碍森林保护活动的风险因素?森林保护活动是否产生了预期效果?是否存在土地重叠覆盖和林地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林业部门开展工作是否有具体清晰的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体制是否合理?森林保护的效率效果性如何?森林火灾防御是否合规?在降低火灾发生频率上是否有效?国家公园、保护区、野生动物园、森林保护区以及其他保护地区是否存在非法砍伐树木的现象?在森林区域是否有植树计划?生态林建设对于改善周边气候环境和下游水环境是否有效?生态林对于护林部门收入的影响程度如何?审计人员还要评价政府、企业和护林部门对森林保护的职责履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评价林业部门的伐木计划及其是否能有效地管理森林,使之具备多种经济价值。

3.1.5可持续能源审计可持续能源审计旨在审查能源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和能源政策的执行情况,相关资金使用情况,对其在使用可持续能源过程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并提出有关发展和使用可持续能源的建议,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健康发展。在进行可持续能源审计过程中,可以重点审计以下能源管理工具[10]:直接财务支持,如对研发活动的支持、投资激励、节能奖励等;间接支持,如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对能源部门的监管,如制定保护性分类电价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等。

3.2环境治理审计

环境治理审计的目标是促进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终极目标是促进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人居环境。环境治理审计具体包括水环境审计、大气污染治理审计、废物管理审计、土壤污染防治审计等领域。审计将重点关注城乡居民饮用水源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管理运营不善、重点流域断面水质不达标、城乡土壤严重污染、规划环评不到位、工业企业废气、废水、固废违法排污等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

3.2.1水环境审计水是生命之源,水环境审计是审计机关最早关注的领域。水环境审计的目标是促进水环境的改善。水环境审计主要关注水环境资金、水环境法规政策、水环境管理、水环境项目等四个方面。其中:水环境资金要关注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减排专项资金、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的征收、分配和管理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水环境法规政策落实情况要关注相关法规政策执行情况及效果,废水环境政策的环境影响;水环境管理要关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排污许可等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水环境建设项目运行情况要关注工业污染防治项目、生活污染防治项目、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项目、污水处理等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绩效方面。另外,水环境审计还包括海洋倾废审计和海域使用情况审计。广义的水环境审计除上述内容外还应该包括水资源审计,水资源审计关注淡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属于前述资源管理审计范畴。

3.2.2大气污染治理审计和气候变化应对审计近年来,我国大范围的雾霾和极端气候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公民健康,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大气污染治理审计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审计和大气环境审计,前者主要是看治理资金投入后,是否建设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设施是否正常运转,排放能否达标,其审计目标是促进大气排放达标;后者主要是审查污染防治资金的投入是否使影响区域的大气环境得到改善,其目标是促进大气环境质量好转。气候变化应对审计包括气候变化减缓审计和气候变化适应审计[11]。气候变化减缓审计主要是指对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的审计;气候变化减缓审计主要针对为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损失而制定的政策的执行情况的审计。

3.2.3废物管理审计废物一般包括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废物。不恰当的废物处理或排放会造成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进而影响公众健康(如中毒、传染病、致癌等)。废物管理审计的目标是帮助实现废物的合理处置和有效利用,降低公众健康风险。不同类型废物的管理模式不一样,审计人员在立项时应优先关注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废物管理审计应重点关注:废物管理相关政策是否存在?这些政策的遵循情况,废物风险管理情况、废物管理系统运行和效果,政府履行废物管理国际责任情况,废物管理的监督情况等等。在废物管理审计中应考虑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回收等环节,分析各环节废物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而确定审计重点。审计人员应熟知各行业企业可能产生的废物及其管理流程,采用行业为导向的废物管理审计模式。

3.2.4土壤污染防治审计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审计既是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更是环境治理审计的重要内容。土壤污染属于隐性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潜伏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土壤污染一般源于工矿业的高危废物、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地膜、畜牧养殖等,另外,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核工业的放射性物质等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源头。土壤污染防治审计的目标是促进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修复效果。土壤污染防治审计的重点应结合相关行业、区域产业规划,关注高危土壤污染源的防治,如钢铁行业中的酸洗污泥污染,有色冶金行业的重金属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的效果性等。

3.3生态系统审计

生态系统审计将重点关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扩展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等较为严重的问题。生态系统审计的目标是保障生态安全。生态系统审计主要关注森林、湿地和海洋三大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保证,可以给人类提供海鲜、野味等食物,提供木材、草药,净化空气和水,降解固体废物,减缓极端气候带来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审计是开展生态系统审计的主要表现形式。生物多样性审计的目标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审计人员开展生物多样性审计时应充分识别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各种因素如栖息地的退化、外来物种的入侵、资源(包括森林、生物、渔业、能源等)的过度采伐和捕捞、水污染、气候变化、非法交易、生物技术等,了解政府的应对措施如建立公园、保护区,制定相关政策、利用财政工具、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等。生物多样性审计的重点一般包括国家生物多样性策略,保护区,濒危和入侵物种,生物栖息地,基因资源,国际合约履行情况等方面。生物多样性审计可以单独开展,也可以与水资源审计、森林资源审计、渔业资源审计等结合进行。上述审计业务是相互联系的,譬如,开展矿产资源采掘活动时可能会带来森林的退化、生物多样性的缺失、温室气体和重金属的排放、同时带来废弃物处理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展矿产资源审计时可以同时开展生物多样性审计、废物管理审计、土壤污染防治审计和大气污染治理审计等业务。

4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风险导向资源环境审计

4.1明确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之后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资源审计的目标不外乎资源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审计的目标就是天蓝、地绿、水净;生态系统审计的目标就是生态平衡。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构成各种威胁,这些威胁形成相关环境风险,进而产生公众健康风险,还会进一步发展为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4.2识别和评估人类行为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及相关风险首先,审计人员应充分了解被审计领域相关背景知识和现状,并从中识别潜在的威胁。其次,分析这些威胁对短期、长期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人类活动会带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影响构成相关风险。针对上述问题,审计人员要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确定风险发生后损害的可恢复性,还要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最重要的一步。相关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对于整个资源环境审计具有导向作用,也是审计工作的切入口。

4.3了解政府对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参与者的角色和责任资源环境审计的实质不是对资源环境本身进行审计,而是对政府的环境风险管理进行审计。因此,在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要了解政府缓解、预防和控制上述风险的机理;了解政府应对威胁的法规、政策和财政工具有哪些?关于资源环境问题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他们的角色和责任是怎样的?相应的公共开支的情况如何?以帮助审计人员识别、选择审计评价标准,初步确定相关审计范围。

4.4评估政府应对风险的能力,选择审计主题或审计范围确定审计主题或重点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工作。基于以上几个步骤所获得的信息,审计人员应进一步评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资源环境风险的能力,针对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确定审计的主题或重点。这一步骤通常可以采用问题分析法完成,下述关键问题值得考虑:相关政策和财政工具是否存在,是否可行?是否遵守国家法律、符合国际环境公约?风险管理情况如何?风险管理系统的实施质量,行政内部控制情况如何?政府是否进行了有效监督?内部审计是否发挥作用?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这些问题是否可审,是否有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

篇10

长江上游生态濒临崩溃

今年6月,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共同组织了“美丽中国、生命长江――2013年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活动。该活动历时12天,跨越5个省、市、自治区,行程逾4000公里,考察范围覆盖金沙江流域和通天河、赤水河流域部分地区,实地调查从自然河段到梯级水电、从自然因素到人类活动对长江上游的综合影响,并以长江最后一条无坝支流赤水河作为此次考察的终点。

这是国内首次从湿地生态系统、水生生物多样性、环境流、水环境等4个领域对长江上游进行的一次综合性科学考察,也是继 “2009 年长江源头区联合科考”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科考活动。

“长江里原有175种特有物种,近四五年来,已经有一半以上找不到了。我们在丽江附近的石鼓江段使用网具试验,一天只捞上来5条鱼,多数个体还很小,而这里过去是鱼类资源十分丰富的。”不久前,在《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会上,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依民心情沉重地说,长江生态濒临崩溃,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鱼类自然资源大幅减少。特别是在金沙江流域大规模建设水电项目背景下,今后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长江特有物种消失。

“长江上游的综合保护刻不容缓,应立即进行全流域10年禁渔。”这是《报告》发出的警告。

300多亿尾减至不足1亿尾

长江上游渔业资源锐减

作为中国水量最丰沛的河流,长江水量2007~2009年连续较常年偏少6.9%、11.7%和11.5%。2013年5月,长江上游重庆段甚至出现罕见枯水。此外,水电工程、围垦、污染等人类活动导致水生生物洄游通道、产卵场和水鸟迁徙中转地、越冬地等重要自然栖息地被侵占或破坏,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据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办公室负责人任文伟介绍,考察团走访了从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到海拔1000米以下的峡谷地区,了解以鱼类为代表的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自然变化情况,以及传统农牧活动、水电开发等人类活动对长江上游流域健康及生态安全产生的直接影响。

考察队在对玉树、石鼓和赤水3个样点的鱼类资源采样结果分析后发现,整个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面临重重威胁。此前,中科院水生所等多家科研机构的监测数据表明,长江中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鱼苗出生量急剧下降,由20世纪50年代的300多亿尾降为目前的不足1亿尾;金沙江流域历史监测到鱼类有143种,而此次科考3次鱼类资源采样仅仅发现17种样本。其中,还有3种外来物种,其种类、数量和个体大小均较土著鱼种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在金沙江中游石鼓段,专业渔民经过一个上午的多次采样,仅获得5尾鱼类样本,且只有3个种类,而历史上石鼓江段可以采集到金沙江的大部分鱼类样本。

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主任赵依民说:“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金沙江干流的鱼类自然资源已濒临崩溃。因此,规范水电开发的审批和管理程序,修复关键性栖息地和种子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开展抢救性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在江边,科考队发现了违法捕捞网具以及非法捕鱼行为。科考队专家分析认为,过度甚至非法捕捞将直接导致局部地区经济鱼类数量减少,但栖息地和水文环境的改变则可能导致依赖于流水环境生活的鱼类灭绝。

金沙江里的鱼类资源为何急剧减少?赵依民认为,金沙江段密集的水电开发导致大量鱼类栖息地遭到破坏和丧失,而水电项目所带来的洄游通道阻断、江水水温降低等连带效果,严重破坏了多种鱼类的生长规律,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

为此,WWF上海项目办公室负责人任文伟认为,为了修复严重退化的渔业资源,应该尽快开展长江全流域的10年禁渔,为长江的渔业资源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急流型河流变成水库静流

水电开发加剧生态危机

根据国家批复的水电规划,金沙江上游按一库十三级梯级布局及资源规划方案,规划总装机容量1392万千瓦;中游按一库八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2058万千瓦;下游按四级开发方案,规划的总装机容量为4210 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目前,金沙江干流已规划25个梯级水电开发项目,其中过半已经开始施工建设,有的已经投入运行。同时,长江上游主要支流的梯级开发和规划也大规模启动。其中,岷江干流规划了17个、大渡河干流规划了24个、雅砻江干流规划了21个、乌江干流规划了12个、嘉陵江干流规划了17个……这些水利枢纽的梯级开发,加上在这些河流的各级支流业已形成的大大小小梯级开发态势,可以说整个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如火如荼。

从长江干流水利枢纽布置纵剖面图上看,目前已建、在建和规划中待建的密密麻麻的各级水电站,将长江上游变成了一层层“梯田”。科考队专家预言,照此下去,未来的长江上游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水库群,不再是一条奔腾流淌的真正意义上的河流。

科考队还发现,随着水电的开发,整个金沙江干流正在变成一串首尾相接的大型水库。金沙江二三级支流上的小水电数量庞大,且对河流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带来显著影响――人为建设引流渠截断自然河道,导致大量自然溪流大部分时间流量锐减甚至干涸,致使依赖溪流环境繁衍生存的水生物栖息地被破坏殆尽。

对此,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峰表示:“目前大型水利枢纽环境影响的评价,都是针对单一水电项目孤立进行的,总体上缺乏对梯级水电叠加影响的综合评价,无法评估梯级水电开发对整个流域、对中长期可能产生的风险,而支流的大量小水电则基本没有环境影响评价。”

科考队专家分析认为,小水电之所以成为威胁金沙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原因在于大多数小水电项目建设之初均未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或很少涉及生态补偿问题。同时,数量庞大的小水电,在金沙江二三级支流已经呈梯级建设、网络分布的态势。这样一来,数量巨大且缺乏有效评估和监管的小水电项目严重破坏了仅存的支流环境和鱼类栖息地。

科考队实地考察了在建的乌东德和白鹤滩水电站,真实地感受到了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对闸口周边河流及沿岸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性影响――沿岸植被几乎完全被毁坏,峡谷地貌内小气候条件在工程开发现场与未开发河段之间的差异明显;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将由急流型河流生态系统向水库生态系统演变,其水文特征、水沙输移过程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依赖激流险滩生存的鱼类被困在库区,失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面临消失的危险。

对此,《报告》提出,目前小水电项目基本归地方审批、建设、运营,必须尽快启动小水电的审核、评估程序,争取通过政策影响为小水电制定标准,严控小水电无序发展。

“最后的净土”上酒厂林立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刻不容缓

毫无疑问,水利开发必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兴城市群的出现及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沿岸城镇化的结果,将对水资源、水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甚至会引起全流域水资源配置和水安全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迄今为止唯一一条干流尚未建坝的一级支流,其干流和多数二级支流至今仍保持与长江的自然连通,因而成为长江上游以特有、珍稀鱼类为代表的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或产卵场。在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保护区被调整后,赤水河更成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保护的重要替代生境。

尽管如此,这块“最后的净土”仍然面临着沿江产业开发和人类活动带来的重重威胁――随着流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人口数量的增加,流域生态环境呈现逐年退化和被破坏的趋势,局部河段被严重污染;众多酒产业的密集式开发建设,彻底改变了局部河段的沿岸地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修复任务艰巨。从分别于2005年和2013年拍摄的赤水河沿岸开发前后的照片对比发现,沿河两岸葱郁的梯田已被厂房所代替,绿色完全变成钢筋水泥的棕色。而且,其中掺杂着的大量的土地显得格外刺眼。

“赤水河上将要修建一条深水航道,计划今年9月开工。这一工程需要进行炸礁、河道取直等一系列作业,由此带来的赤水河水文环境变化难以避免。”赵依民介绍说。

由于赤水河目前还基本保持着较为天然的河流特征,其水域生态系统较有代表性,所以,在金沙江水电开发的背景之下,这里被众多学者认为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的首选河流。因此,赤水河干流436公里的范围于2005年被划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然而,从本次科考的情况看,虽然目前赤水河干流水质尚好,但沿岸酒厂林立,部分支流(如沙坝河和盐津河等)的水质较差,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加大,鱼类资源由于过度捕捞呈现出退化趋势。因此,呼吁加大对赤水河流域的生态补偿力度成为科考队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科考专家看来,补偿主体应是国家和大型水电开发企业、酒业集团,补偿费用主要用于赤水河水质保护和鱼类保护。

“作为长江仅存的总体生态环境保持比较良好的支流,应从流域尺度整体考量其自然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的综合战略;应开展未来环境风险的评估和分析,加大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综合管理,控制污染排放,重点关注重金属污染控制。”科考队专家指出。

整个金沙江江段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横断山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和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其生态系统一旦受到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面对困境,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拯救长江鱼类的方案:为避免青海湖裸鲤资源极度衰退故事的重演,长江上游地区特有水生生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应加快,从严控制和评价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的人类活动,实施有效的管理和保障措施。

“在金沙江全流域大规模水电开发不可阻止的大趋势下,选择赤水河、通天河等两三条支流作为金沙江特有鱼类保护区开展抢救性的保护,是避免长江上游鱼类大规模灭绝的可行的替代方案。”赵依民表示。

为了规范金沙江流域无序的水电开发,科考队专家呼吁,对于已经规划和建设的水电工程,必须从流域尺度加强监测评估,大力推动金沙江流域水库生态调度,开展梯级水库的统一调度管理,并充分考虑尽早实施相关生态补偿的措施;尽快启动小水电的审核、评估程序,为小水电制定标准,并通过法律手段强化管理、缓解其破坏性影响;严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和河流功能区的要求,在保护区域禁止和限制开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