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篇1

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柱学科之一,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有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它们一个偏向于经济学理论,一个偏向于管理学理论,但二者的关系却是密不可分的,一直以来都是以交叉深入、相互影响的形式在共同发展。若想研究透彻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也要对劳动经济学有一定了解。

在劳动经济学术语中,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多被称为劳资关系,而这一关系术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多被称为雇佣关系。两者本质相似,只是两门理论的研究对象不同,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劳动力市场,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的是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前者是通过市场本身来协调的,无交易成本,资源之间多为竞争关系,市场竞争力越大,资源分配的效率就越高,最终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具有完全性质的契约;而后者是通过企业管理层来进行指挥和协调的,存在一定的交易成本,且其资源之间多为合作关系,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合作程度越高,企业的业绩就会越好,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企业的生产效率,具有不完全性质的契约关系。二者的研究内容与目的相辅相成,在根源上都是为了提高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优化人力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利用关系。

二、以劳动经济学的视角来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剖析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各国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都在日益突飞猛进,社会生产条件的逐渐转变以及社会整体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得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后来,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贝克尔连同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本体系自此正式诞生,并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以及实践愈来愈完善,为企业优化人力分配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直到二十世纪末期,传统的人事管理体系已经明显不再适用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无论是管理的观念模式还是内容与方法等都开始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传统人事管理的基础上,又完善了其职能,建立了一个具有人力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组织利用等功能的完整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企业里劳动者的工作竞争力与工作效率。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观念中,“人”是企业最为核心和重要的一项资源,企业利用人来创造财富,同时也在不断地开发人的利用价值,进行人力资源的最优分配,例如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这样的管理观念和模式可以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巨大的动力,以及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能量。

相较国外而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出现得较晚,发展得也较慢,管理水平还与国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企业的不但探寻与摸索,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在我国日渐发展成熟,正在一步步适应着我国的国情、市场、企业模式和劳动力特点。然而,由于还有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不够得当,从而错误地使用了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使得企业并没有真正得到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引导,只流于表面的某些形势,无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所能给企业带来的种种益处,反而造成了许多人力资源的浪费,使得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利润平平。

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不当最常体现的地方就是人员的招聘与选拔。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从而忽视了对人员数量的合理选拔与使用,导致工作量与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对等,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所得的利润。

在劳动经济学中,研究者们把一个单位的劳动力投入所应获得的劳动工资称为劳动边际费用。在一定短期之内,企业的资本投入都是固定的,而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却是可变的,所以企业就会以减少劳动力的雇佣数量的方式,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而只要劳动力的劳动边际收益超过了它所对应的劳动边际费用,企业就应该增大劳动力的数量,因为只有更多的投入,才会带来更高的效益;反之,如果劳动力的劳动边际收益小于它所对应的劳动边际费用,那么企业就该减少劳动力数量的投入,从而节约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所以,只有当劳动力的劳动边际收益等于它所对应的劳动边际费用时,劳动力的使用量才是最优化的。而对于长期来说,企业的资本投入金额与劳动力的投入数量都是可以加以控制的,企业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资本购买机器、厂房等来生产更多的产品,或者雇佣更多的劳动力来进行工作、提高产品产量,这就是所谓的“替代效应”,也即是劳动力与资本之间的相互替代。假如劳动者的工资上涨,那么可以通过增加资本的投入来代替劳动力的投入;假如工人的工资下降,又可以通过雇佣更多的劳动者来生产更多的商品,这就是劳动力与资本之间相互替代的过程。企业必须要学会对劳动力和资本进行科学地调整,以实现人员配置的最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以上劳动经济的理论,对于新建立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性作用。然而,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却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好这方面理论,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在成立之初,只是根据管理者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来对企业应招聘劳动者的数量进行判断,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招聘员工数量过多、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低下,或招聘员工数量过少、企业达不到饱和生产等问题。而这些企业到达成熟期后,仍是没有很好地对资本与劳动力进行均衡协调,使企业一直达不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如果我国这些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对劳动经济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有所深入性的研究,运用科学的原理进行科学的数据计算,就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

除此之外,劳动经济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还可以用在企业对劳动者薪酬这方面的管理之中。薪酬管理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一套优秀且效率的薪酬管理体系,不但能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更还可以培养劳动者对企业的感情归属和忠心程度。这就涉及到了两个收益:

1.收入收益。如果企业的收入增加,而劳动者的工资却保持不变,那么理想的工时便会随之减少。

2.替代效益。如果企业的收入保持不变,则工资的上升会导致闲暇时间的价格上升;反之,工资的下降会导致闲暇时间的需求量也下降,从而使得劳动者工作的机动性加强。综上所述,企业在定制劳动者的薪酬之时,应该要着重体现出替代效益的应用,尽量减弱收入效益的应用,因为只有这样劳动者才会对工作更加有积极性,才更愿意工作而非利用闲暇时间来进行其他方面的享受。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是一种具有多种属性和功能的自然资源,可用于生活、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其最基本的要求,而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密切相关。

1.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及理解

水资源优化配置泛指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开源与节流并重,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利用系统科学方法、决策理论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统一调配水资源;注重兴利与除弊的结合,协调好各地区及各用水部门之间的利益与矛盾,尽可能地提高区域整体的用水效率,以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优化配置就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将区域或流域水资源在各子区,各用水部门间进行最优化分配。水资源优化配置使水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目标值达到最优水平。

2.当前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为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居世界第85位。从水资源总量上看,我国属于丰水国,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也较为丰富,但从人均占有量上看,我国实居世界缺水国之列。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至西北内陆依次减少,水土资源组合不相匹配。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年内年际降水量和径流量变化幅度大,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夏秋多雨,春冬少雨,汛期集中在夏季。

我国干旱、洪涝灾害频繁。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洪涝、干旱灾害问题更加突出。水污染情况严重,范围广,治理困难,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

2.2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目前我国企业的循环用水率仅为25%--40%,而发达国家的污水回用率达75%--80%。我国万元工业产值的用水量也比西欧、北美等地的一些发达国家高很多。以农业灌溉用水为主体,但大部分地区采用大水漫灌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容易使化肥农药随水流进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水能资源开发技术不足,水能资源――这一绿色能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美国目前建有大小水坝82000多座,水库总库容约为13万亿立方米。我国水坝数量比美国还要多,但水库总库容仅约为5800多亿立方米。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还有相当于6亿吨原煤的水能资源等待开发。水能资源开发的滞后至少造成了每年向大气中多排放了6亿吨原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导致很多地址问题,威胁人类安全,破坏生态环境。

3.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1 水资源优化配置能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水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利用系统科学方法和决策理论并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统一调配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工矿企业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污水回用率,减少污水排放,使地区的污水排放量控制在河流纳污能力范围内,进而减少污染,使已污染的水体逐步得到恢复,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农业生产上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防止由于大水漫灌而造成的农药化肥随水流扩散,污染湖泊、河流、海洋,进而有效防止赤潮、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其次,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技术得到充分发展后,又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合理调配水资源,并通过一些政策来实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协调各用水部门间的矛盾,使有限的水“用到刀刃上”,如通过完善水价体系来控制居民生活用水量,使节约下来的水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经济价值,促进经济发展,进而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经济技术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消除人们的“生态愚昧”,一些偏远贫穷地区的村民为了省钱,而非法大肆砍伐树木用来建造房屋、引火取暖等,导致近年来沙尘暴、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这种现象仅通过政府强力禁止是无法杜绝的,百姓没钱就会想方设法地做到,只有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没必要那样做了,“生态愚昧”问题才会得到真正的杜绝。而水资源优化配置正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遇到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是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3.2 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生态环境保护使大部分河流得到保护和治理,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比以前充沛,有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取得更显著的效果,而水资源优化配置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此进入良性循环。

结论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反过来又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二者良性循环互相促进,因此水资源优化配置对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应大力提倡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其为科学依据,合理调配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窦明,马军霞.水资源学教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许新宜,王浩,甘泓著.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方法.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

[3]张博庭.水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专家论坛.中国三峡.2008.1.

[4]侯西勇,.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

[5]张霜菊.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几个生态学问题.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

[6]何晓光,钟茂初.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10.

篇3

关键词 文化资源 优化配置 原则

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水平和消费者偏好下,一个地区或社会通过指令或者市场的方式将有限的文化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领域,用最少的文化资源投入,生产出更多的质量更高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文化发展效率,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其实质就是将文化资源在不同的文化活动主体和区域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是对文化资源中的能动部分如文化要素、文化资本、文化创意人才、文化政策、文化设备等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安排,通过设计、调整文化资源的分布和流向,以尽可能小的成本投入产出尽可能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尽可能发挥文化资源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使文化价值最大化,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如何决定、设计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向以及分配数量呢?文化资源具体的配置内容包括哪些呢?文化资源配置的效果如何来评价呢?这些问题就涉及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原则、效率和内容。

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且又不断在变化的因素,在文化资源配置的实际操作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

文化资源从投入生产到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会有众多经济主体和非经济主体参与进来,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在这些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每一个参与主体都承担着相应的角色,并基于某种参与动机。这些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相互联系,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利益关系。文化资源的配置必定涉及各个参与主体之间以及文化系统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因此,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绝对不能单纯地从某一个或者某一些参与主体的利益角度出发去考虑文化资源的使用与投入,必须站在社会全局的角度和高度,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根本出发点。

二、文化需求导向原则

在资源稀缺限制下,满足更多的需求是资源配置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坚持文化需求导向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的一种延伸和直接表现。文化资源的配置必须坚持满足消费者或组织对文化的需求,才能使社会福利趋于更大。如果将文化资源配置到没有需求的组织和消费者手中,就不会产生社会效益。另外,文化需求是随着时间而时刻在变化的,对于文化资源的配置方法、手段、模式和内容也要根据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因地因时制宜。传统资源配置模式中的“次第配置法”就是一种典型的按需求导向原则设计的模式。该模式首先将资源注入最需要的部门,直到“注满”为止,然后将“溢出”的资源配置于注入次需要的部门,如此次第配置下去,直到不再“溢出”。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需求导向原则。

三、市场政府互补原则

市场和政府是资源配置中的两个基本配置主体,各有利弊。市场机制主要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方式自发调节文化资源在各个环节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被亚当・斯密称为“看不见的手”。政府手段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另一种重要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先天性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盲目性、滞后性而导致的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和必要性已经得到事实证明。在文化资源的实际配置中,应该协调性的使用市场和政府这两种手段,做到有机结合。主要思路就是必须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发挥政府的辅作用。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要求在文化资源配置的流向、数量等问题上区分出轻重缓急,寻求一种合理的分配机制,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提高文化资源的开发使用率,以较小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出。公平原则要求社会福利在文化资源配置参与主体之间的分配要达到均衡状态。均衡分配要求在配置文化资源时要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参与者,以社会最大化和文化需求导向原则配置资源,做到不偏不倚。

五、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各种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中创造的宝贵财富,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在资源配置中必须充分顾虑到文化资源的保护。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而导致对文化资源的破坏,切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切实保护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传承民族文化的内涵精髓,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有些文化资源一旦利用和开发不当,就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使得某些文化在人类历史中消亡。

六、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与传统资源的配置不同,文化资源的配置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次之的原则。这是由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决定的。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发展是发展的最终要义。文化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向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产品,提高国民的修养和文化素质水平,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民众的文化骄傲感和自豪感,维护国家文化稳定和文化安全。

(作者单位为广西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吴曼莉,广西艺术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李剑(1983―),山东人,硕士,广西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传媒产业,文化资源。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K13ZD027。]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谈国新,钟正.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李沛新.文化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大型灌区;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管理

在农业灌溉技术中,灌区水资源优化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其中,包括了输水渠系的优化,灌输制度设计的优化,作物种植比例的优化以及水库调度的优化等方面。通过对灌区水资源的优化,可以使得灌溉效益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在大型灌区之中,通常有许多独立的管理对象,这就使得能够影响灌溉的因素更加复杂,才更要求对于水资源系统的优化配置,而对大型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方面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系统优化配置与管理的方法也被引入到我国的大型灌区水资源规划之中。

1. 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内容及其作用

一般来讲,所谓的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指通过工程措施,使得水资源的天然分布受到改变。如今,农业灌溉要求节流与开源并重,要在考虑到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开发当前的最大利益了;采用可续的方法和理论,使得水资源能够在灌溉过程中得到统一的调配;在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过程中遵循公平性、有效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原则。而对于特定的流域,则应利用系统的优化技术,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演化过程中,分析水资源开发对于生活生态的影响,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合理的保障和维护,对水资源进行最优化的分配,使得其综合效益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保证水质与水量相统一。因此,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就是利用可持续发展资源来支撑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保证资源、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前提下,使得水资源的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够在对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水资源恶化、洪涝灾害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协调上下流、流域与区域、近期与远期等多方面的关系。

2. 大型灌区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与管理研究的理论方法

2.1常规方法

所谓的常规方法,就是将灌溉净效益年值最大作为目标,建立非线性的规划模型,做出最优水量调配的计划安排。线性规划是一种静态规划,而非线性的规划则是用来解决约束条件中非线性方程的情况。经过多年的时间研究,这种模型在我国大型灌区渠系设计、作物比例设计以及水资源优化的实践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2.2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能够解决多个阶段的决策过程。在动态规划中,可以根据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特点,将规划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并逐一求出其中最为优秀的决策。近年来,很多学着运用动态规划与其他规划方法结合的方法,解出了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问题。如今,动态规划更多的运用在作物优化灌溉制度当中,在限额灌溉的条件下,根据实验得到的模型,以最大产量作为目标,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得出灌溉水量在作物各生育期中最佳分配方案。而模型中的系数,可以根据实验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求得。结合计算机,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各个阶段最佳的灌水次数以及灌水量的关系式;在此之后,与充分供水的情况进行对照,还能够得到作物各个阶段对缺水的敏感情况。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能够为灌区和研究水量的优化调配,以及合理利用资源提供基础。

2.3随机规划

我们知道,一个大型灌溉渠的灌溉规划中涉及到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包括灌溉区的自然特性、灌水的时间、施肥的时间以及可以利用的土地、机械和灌溉区域的管理水平等等。一般来讲,这些因素之间拥有相互的作用和影响,而这些相互作用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对于这个系统的规划,确定性的方法并不能够良好的进行适用。因此,随机规划方法应运而生。随机规划是对系统进行风险决策的一种优化技术。如今,随机规划拥有三种模型,这三种模型分别是:概率规划,机遇约束规划以及随机规划。而要运用随机规划,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随机模型,可以人工生成足够长度的未来可能出现的灌溉用水系列,来满足灌溉区域水资源长远规划的需要。除此之外,概率规划还在推算洪水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2.4模糊优化

基于模糊理论发展而来的就资源配置中不确定因素的方法就是所谓的模糊优化。在灌溉区域中运用模糊优化,首先要确定个方案对于模糊概念的从属程度,也就是所谓的优属度。优属度最大的方案就会成为最佳的方案。在灌溉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单过程中,要确定作物的灌溉制度,由于作物生长期内的水分对于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可以采用模糊优化的方式来进行设计。这种技术能够处理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大型灌溉区域的规划中有着非常高的运用价值。

2.5模拟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如今模拟技术已经成为了又一项非常重要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可以不受到模型的限制,也不用寻求物理量的相似关系,可以有针对性的建立真实的模型。模拟方法虽然不能给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但能够提供出大量的信息。模拟方法有着很强的普适性,是今后作物灌溉重点研究的方法之一。

2.6多目标规划

以往的模型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忽略了生态效益以及社会需要。但我们应正确的认识到生态效益与社会需要也同样重要,他们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今的研究灌溉区域水资源优化,常常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目标模型。大型灌溉区域的水资源优化,应采用多目标的规划模型,在多目标规划当中,确定指标全中的方法一般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前者根据评价者的主观看法进行指标权重;后者则根据各项指标的联系来进行指标全中。因此,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能够使得作物灌溉的制度得到优化设计。经过应用我们知道,这种模型能够提高水分利用率,同时降低种植风险,使得优化的结果更能够符合实际要求,即使在干旱地区也能得到良好的运用。

3. 对我国节水农业的建议

如今,全国节水农业应提出较为整体的思路,制定出节水的发展规划。应做好渠道防渗漏工作,加强灌溉区域的设施维修,加强渠系的设施建设。而在技术理论方面,应加强节水技术的适宜性研究,做好推广工作。在管理方面,应加强灌溉区域的灌溉管理。政策方面,则应加大节水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与此同时,我国的节水农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方面重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应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4. 结语

水资源的系统规模十分庞大,对其具有影响的因素众多,而系统中的不同方面往往构成了不同的研究分支。目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这就使得在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上产生了很多的矛盾,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就需要将解决方案建立在流域当中,并充分的考虑到流域或区域之间的关系。要理清其中的关系与顺序,就要按照科学理论不断进行优化配置的探索。通过对于现有理论的改进,并积极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能够帮助我国的灌区水资源系统优化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为各项工作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相关的决策部门也应加强对于流域的认识,提高管理水平,使得水利现代化得到真正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鄂竟平副部长参加全国大型灌区建设与管理专题调研会[J]. 水利水电技术. 2010(07)

篇5

关键词:市场营销资源 有效配置模型

市场营销资源配置概述

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型学科,结合了行为科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数学等相关学科,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营销资源配置对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强化营销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营销资源的重要地位,相关的研究及应用正得到迅猛发展,相关理论越来越丰富。

但是就企业管理实践来讲,由于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所从事的市场营销经济活动比较繁杂,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而且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建立和应用市场数据收集系统,信息不完善甚至于信息失真等情况制约了营销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合理科学配置。因此,在进行营销资源配置活动时,应当有效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和管理实际,全面考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因素,实现营销资源在企业中的科学配置。

对于企业来讲,营销资源的优化配置指的是企业将自身拥有或者控制的有限营销资源在销售促进、广告、各个品牌或者是人员销售等各种不同的营销因素之间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配,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有限营销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市场营销资源有效配置分析

对于企业营销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研究一般可以区分为定量研究跟定性研究两种,相对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往往不够科学、准确,但是容易操作、方法比较简单;而定量研究则比较可靠准确,不过在进行变量及数据选取时往往比较困难,甚至难以量化,这一缺陷制约了定量研究在营销资源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不过结合这一课题发展趋势,定量研究是未来的主要应用方法。

当前,我国企业在进行营销资源配置时常常缺少科学的分配依据,大都是依靠管理经营或者主观判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这常常会导致企业营销资源难以做到优化配置,不仅难以达到原先的经济目标,甚至会使得企业营销资源造成浪费。

营销资源的产生是跟着市场营销活动的发展而产生的,营销资源作为一种财资投入,是企业为了有效引导劳务活动或者是产品服务从生产者流通至最终消费者这一过程的经营活动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营销资源所针对的市场目标是促进企业有效适应市场经济活动。与上述观点相比,也有相关学者认为营销资源是企业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通过合适的营销方法及沟通手段,实现企业产品及服务有效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活动。应当注意到,伴随着人们对于企业营销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营销资源的外延及内涵也在不断延伸,其作用更加强化、内容也更加丰富,但归根结底,营销资源的最终目的还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引导消费者选择自己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等。

营销资源的分类及内容分析

企业营销资源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企业为强化市场营销能力而投入的相应财物,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的。

按照形态不同,营销资源可以区分为固定形态的营销物资以及可变的营销资源。所谓固定形态的营销资源是指所投入的营销资源的价值量在不同的时期基本一致,例如营销设备折旧费、营销人员工资、产品资料费等。与固定形态的营销资源相对应,可变营销资源则是指伴随着市场、销售规模以及生产运营等各个方面的变动而使得发生额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动的资源项目,例如会议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包装费、装卸费、差旅费、运输费等。

按照营销资源的投入方式不同,企业营销资源可以区分为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为进行市场营销活动而必须的各种人力成本。物力资源则是企业为了实现营销目标而消耗的物力消耗。财力资源则是为了营销目标而消耗的各项费用支出,如销售人员工资等。按照营销资源对于营销活动贡献大小将营销资源划分为促销费用以及广告费用。

营销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分析

营销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企业将自身拥有或者控制的有限营销资源在销售促进、广告、各个品牌或者是人员销售等各种不同的营销因素之间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配,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有限营销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根据国内外理论研究及管理实践,不少学者是从需求弹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企业营销资源的配置效益和效率的,不过弹性需求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弹性并不是一个常量,会变动,极易忽略掉品牌价值,销售量过度依赖于竞争环境等。与此同时,营销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有多种方法,主要包括指数平滑法、经验判断法以及销售额比例法等。

指数平滑法是对原先的移动平均法的发展和扩延,作为一种递推的方法,这一方法将预测值作为基础数据,计算实际值跟本期预测值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修正预测值,它可以根据经济数据的变动情况来及时调整和修正平滑系数值,以向最真实的市场环境靠拢。他一般适用于时间序列随着时间或者季节变动而变动的情况,按照平滑次数的不同可以细分为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以及三次指数平滑法等。

平滑指数法能够预测到企业总的营销资源投入量,按照营销要素计算出每种营销要素在所有营销要素中的所占比重,在此基础上依据平滑指数法测算出每种营销因素所获得的营销资源量,按照平滑指数法进行营销资源的测算分配比较准确,也可以结合企业之前年度的历史数据进行合理科学的加权平均,有助于未来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也应当注意到,平滑指数法也具有自身的缺陷,这些缺陷会影响到企业营销资源的分派效率和效益,首先它在时间序列上的外推预测仅仅局限于一个时间序列上,难以考虑到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企业营销资源的使用,而且预测的跨越时间较为适合短期,做长时期的跨越时会不够准确,而且在进行预测时还必须合理确定初始值及平滑系数。如果不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同样会使得平滑指数法在进行营销资源分配时影响到效果。

经验判断法相对于平滑指数法来讲是一种定性的营销资源分配方法,这一方法对于企业管理者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较高,主要是依靠管理者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决策,这就要求管理者既要熟悉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地位、对企业过去经营状况的有效把握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能力的准确把握等,与此同时在进行决策时还应当考虑到相应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已给企业未来营销策略的调整留有余地。

销售额比例法也属于定量方法,在确定企业营销资源的配置上按照企业上期营销资源率跟企业预期的销售收入相乘来获得相应的企业营销资源总量额,同时在此基础上按照上期的营销资源的分配要素比例来计算得出本期所能够获得的营销资源量。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尽管企业进行营销资源优化配置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但是仍旧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因素,依靠历史经验来进行判断。这常常会影响到资源的使用效率,也难以达到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者们通过创建营销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来有效考虑到市场竞争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切实提升企业营销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现实意义。

市场营销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根据美国学者斯坦纳及多夫曼在20世纪50年表的论文《最佳广告与最佳质量》,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的最优化方案理论包含了两个函数,即市场营销组合的成本函数以及市场营销组合的需求函数,这两个函数分别表示如下:

Q=q(P,A,D,R)

C=c(Q,R)+A+D+F

在上述两个公式中,c表示单位变动成本,是产品质量R与生产的产品数量Q的函数,单位变动成本c的变动受制于产品质量或者是产品产量的变动,随着两者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企业生产管理中销售成本D以及广告成本A可以当作企业的任意固定成本,而F则表示非任意固定成本。

从以上公式中可以发现,企业的成本、销售以及利润等都取决于企业自身市场营销资源的组合以及投入情况。

尽管这一模型理论并没有直接给出企业市场营销资源的各种组合参数值,但是也明确了企业实施最有营销资源组合的条件,这一公式能够将各种企业营销资源组合变量的弹性进行科学比对,进而可以确定什么样的资源组合是最优化的。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对自身的营销资源进行配置时候常常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在很多方面都是结合自己过去的经验做法来实施。这样很难实现企业原有的预定目标,同时还会浪费企业的营销资源。

正是基于此,不少学者通过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来研究该问题,不过绝大多数的研究模型都剔除了不确定因素及竞争性因素,尽管可以使得研究变得简单明了,但是却极易失掉现实意义。

要明确企业营销资源的配置是否优化,还需要把握企业销售、企业利润以及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相关费用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通过销售方程式以及利润方程式获得。企业所要求的利润最优化方案需要适当的市场营销费用以及市场营销资源配置、市场营销组合等多个方面。

销售方程式主要是研究各种影响企业销售量因素的数据模型,这些因素跟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也能够用销售方程式来获得,即:

Q=f(A,B,C,D,E…,a,b,c,d,e,…)

A、B、C、D、E表示企业可以控制的销售变量,而a、b、c、d、e则表示企业不能够控制的销售变量。这些变量包含了企业所在行业中竞争者价格、收入以及目标市场的规模大小等。这些相关的因素发生变动时,市场中的购买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动。企业自身是无法影响这些变量的,但是要进行合理的预测就需要进行估计。

同时,营销费用函数表明了企业的销售量会按照递减的利率来进行增长,是一个凹函数,因此通过这一函数来描述企业销售量对于企业销售人员的规模增长是合理的也是科学的。假若一个地区的销售人员只包含了一个销售代表,那么这一销售代表就能够创造出的最高的销售前景以及最高的销售反应边际率在这种情况下,再加入一个销售代表,其所创造出的销售反应边际率势必会变小,因此随着销售代表的增多,每个销售代表所能够创造出的销售前景就会下降,势必会形成增长率逐渐变小的增长趋势。

促销费用及广告费用如果处于最佳的规模和状态,企业的营销利润就会达到最高,相反如果相应的费用超出最优的水平,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反而使得企业利润减少,因此从长远来看,难以从提高广告费以及促消费的手段来提升企业的利润及收益。

当前,大多数企业的市场营销资源配置管理活动都实现了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转向精细型的管理模式,相比于当前的营销效益,原先的依靠加大促销费用及广告费用就可以实现企业利润及销售额的大幅提升的现象已经难以继续看到,相反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很可能会造成浪费,未必能够产生最优的企业利润。因此,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资源优化配置时候,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生产实际以及行业整体状况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有限的资源创造最优的市场营销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爱玲,王丽梅,吕刚.优化企业营销资源配置的方法[J].经济师,2002(11)

2.许爱军.营销资源分配的变革[J].计算机,2009(Z6)

3.袁泽沛.市场营销资源探析[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4.魏秉全.博弈论在企业竞争中的运用[J].北京经济望,2009(6)

篇6

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就是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优化分配并合理利用的过程,是高职教育资源在不同利用领域上的有效分配。而社会资源则专指为高职教育发展需要,所能提供的除院校以外的足以转化成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资源。开发这些社会资源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高职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重要途径。充分而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能更深一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高职院校校内资源的使用现状

(一)各类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丰富,使用率高

校内教育教学资源是学校发展和师生共同成长的基础和平台,包括校内的教学建筑、实训场所及设施设备、图书馆藏资料、教学师资等各类资源。随着高职教育的持续投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这些校内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特别是扩建或新建的校区。另外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稳定,这些常规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再加上某些院校实行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率。

(二)实训设施设备等资源不能紧跟行业发展

高职教育中专业的发展必须紧密联系生产一线,紧随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态势。校内实训场所的建立和实训设施设备的配备,就是为了缩短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距离。随着社会的进步,不管是依托于科技发展的工科,还是以人文为主线的文科,在操作标准和实施环节上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由于某些因素,高职院校内这些学科的模拟教学环境却不能紧跟实时发展,这就造成了滞后性。

(三)校内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教师长期发展需要

院校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师资队伍,要形成一支精干而又卓越的师资队伍,则需要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教师。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师资,既要具备所授学科的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样也需要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然而,仅仅依托校内常规的教育教学资源,很难使教师在一段时间或一个领域中有较好的发展和成长。

二、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的理念不够先进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但在资源利用或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革思想,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这就造成了资源利用和配置的理念较为落后,行为较为传统。例如,在课程教学资源方面,理论课还是停留在授课以教师为中心、地点以教室为中心、备课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上,实践课则有缺乏专有体系和考试制度、依附于理论课、设计性环节少等理念问题。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具有多重性

高职教育各类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应为高职院校自身,但由于院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配置主体又存在着多重性。每个院校中的系部、专业教学团队、科研团队都可以是资源配置的承载或运作主体,院校与院校之间资源共享甚至联盟又可以是资源配置的联合主体,给予院校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的政府机构是资源配置的管理主体,与专业建设发展互惠互利的企业则是资源配置的隐性主体。各资源配置主体之间的联系详见图1。

图1 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多重主体

(三)院校间的资源共享并未完全实现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部分资源,特别是物力资源方面存在稀缺性,再加上各地高职教育园区的建设,因此高职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同的院校在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上存在差异,因此院校间的资源共享并未完全有效地实现优化配置。例如,常州科教城内的5所高职院校,虽然在实训场所、图书馆资料、专业师资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但在学生学分互认、顶岗实习和就业单位共建共享、教师培训一体化等方面尚未真正起步。

三、基于社会资源利用的资源优化配置

(一)体制资源的优化配置

体制资源就是指国家的政治体制拥有者,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及其官员掌握和支配的各类资源,也就是国家公共权力资源,其核心要素包括国家及其下属机构和官员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行使的公共权力等。尽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政府对资源的垄断逐渐弱化,市场调控能力和地位日趋增强,但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方面占据主体地位的现实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首先可以与相关政府机构建立一个社会关系网络。院校在对体制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应考虑到如何在自身与体制资源的支配者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利益点,然后以此来作为建立互动关系、发展并维系的纽带,这个纽带就是高职院校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亲密度。双方关系越紧密,关系网络建立的就越牢固,也就会从政府及教育部门获得更多的资源。其次要为政府和社会主动提供服务,任何政府都不是万能的,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帮助。例如高职院校可帮助政府处理公共卫生和学生群体游行等突发事件,对地方人社部门或行业协会开展有关教育类工作,承办职业技能大赛,参与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另外,还可积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当前的高职教育资源集聚性差,运行成本较高,所以利用体制资源优势组建高职教育集团,可以充分发挥各方作用。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可延伸集团的教育事业与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其资源集聚与功能辐射的特点,引导集团内的企业与院校紧密合作,从而快速健康发展。

(二)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

知识资源是指高职院校可以反复利用的,建立在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反映和认识基础上,能够组成、维持、参与并服务于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资源,它是高职院校所拥有的能为其带来各种效益的知识类成果或能力的总称。高职院校的知识资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创造和拥有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专业品牌、技术专利、文献版权等显性知识资源,另一种是隐性知识资源,即体现院校不断积累和创造这些产品和成果的运作机制和行为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应发挥同类院校、科研院所及教育主管部门在职和退休专家的智囊团作用,他们在决策咨询方面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的支持。例如,帮助学校确定办学模式、发展规划、发展定位乃至校训等重大问题。在系部的专业改革和建设方面,则应发挥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品牌企业、行业协会的一线专业人士和行家的智力与能力作用,协助系部进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效果评价等,介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另外,社会组织和行业的各类研究性活动项目,也给专业发展提供了专业化的研究方式和一定的科研经费投入。例如,专业类行业协会的专业学术课题,教育部门和机构的教学教改课题,行业企业寻求合作的专业横向课题等。这些社会类知识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都可以增加高职院校的知识拥有量,促进隐性知识资源向显性知识资源的转换,同时使大量知识得以汇聚和交流,促进知识的不断创新。

(三)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职院校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是管理型人力资源和技术型人力资源,前者是指学校的管理人员,后者就是指教师。是否能合理利用并配置这两类人力资源,建设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应主要从“三个关系”和“一个层面”来进行。“三个关系”是指高职院校的纵向关系(政校关系)、横向关系(校校关系)和合作关系(校企关系)。在纵向关系中,公办高职院校可聘请在任的政府官员担任学院某一机构的特聘专家或名誉主席,民办院校则可聘用前政府官员到学校直接任职,以此获得更多的教育发展信息和发展资源。利用横向关系就是由同类院校中相同专业的教师担任兼课教师,弥补师资的不足或丰富学科知识。合作关系则是邀请企业的一线生产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专业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一个层面”是指校内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利用社会资源参加的各类进修培训项目,包括依托行业的双师素质培训,教育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以及企业挂职锻炼、国内外访问学者、管理人员研修班等校外培训。

(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篇7

   

一、新经济及其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新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其时代特征是:①以知识为核心资源。新经济依靠创造和掌握知识来创造财富,知识经济成为新经济的基本特征。②新经济首次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效益递增的人类社会发展目标。③知识经济推动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信息资源形成了企业新的财富观。信息技术扩大了企业的理财环境,为企业理财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以上特点的呈现对企业产生了以下影响:

   

首先,新经济依靠创造和掌握知识来创造财富。由知识经济所带来的“联结经济”效应,远远超过了工业经济时代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对形成于工业经济时代以物质资本为核心的财务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一种崭新的“泛财务资源”理论正在形成,并且逐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所接受。所谓泛财务资源,是针对传统财务学的物质资不而言的。被定义为:“对企业有用或有价值的所有部分的集合”。从形态上分为硬财务资源(物质资本)和软财务资源(智力资本即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两大类。

   

其次,新的企业模式改变了企业财务主体观念。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再圃于工业经济下的实体或生产函数概念,更多地被定义为“一种治理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或者 “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团队生产”理论和“契约联结”理论。所谓团队生产,是指资本、劳动、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相互耦合,联合完成生产活动。“契约联结”理论认为,企业只不过是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一一系列契约的联结,所有契约的履行推动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实现运转,从而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两种理论的共性在于,确立了智力资本的提供者与物质资本的提供者共同构成的企业财务主体,同样享有剩余收益索取权。

   

再次,财务经营成为可能。新经济下,智力资本通过互联网自由交易,这种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之间、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交易,为企业开展财务经营创造了条件。非直接生产的财务经营创造的财富,是新经济下知识型企业财富增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财务目标理论研究回顾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归纳起来,财务界先后出现了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l、利润最大化。在早期,企业所有者同时又是经营者,企业财务管理的任务是赚取超额利润,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加业主投资收益,扩大经营规模。

   

2、股东财富最大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所有者为了扩大竞争优势,聘请专门经理人员进行管理,并让渡部分所有者权能如使用权、占有权、处置权等,但保留了财产收益和最终处置权。于是,一些财务理论研究者站在所有者的角度,提出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3、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司制企业尤其是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企业股权由原来的少数几人迅速分散,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控制,他们也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法人——公司董事会成为独立的财务主体,拥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财产权。很显然,股东财富的增加并非企业理财目标的全部,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可以通过举债、募集股本,扩充企业的法人财产,企业财务目标集中体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

   

4、权益资本利润满意值最大化。最近,一批学者提出权益资本利润满意值最大化财务目标,这一目标采取杜邦分析法分解,责任到人,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三、新经济下企业财务目标:资本配置最优化

   

经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理财观念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目标能产生极大的影响,联系上述企业财务特征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目标应定位为资本配置最优化。理由如下:

   

1、从财务本质来看,财务本质是一种对资本要素的配置。新经济条件下,财务本质并未发生变化,相反,由于资本要素范围的扩大,企业财务对资本要素的配置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追求各项资本的最优化配置,理所当然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目标。

   

2、资本配置最优化财务目标顺应了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发展的需求。在新经济下,以信息技术为主流的高科技高度发展,适时财务报告系统的建立,一方面为企业财务优化配置资本提供了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将逐渐消除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加强对企业财务配置资本状况的监督,这种“共同治理”的财务治理结构的形成,呼唤一个能充分体现企业契约各方利益的企业财务目标,而资本配置最优化,证集中体现了各相关人的利益。

   

3、资本配置最优化财务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资本的最优化配置,不仅包括资本总量的积聚,还包含了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比重调整、现有财务资本的有效利用。一般来说,可以从资本收益和资本结构两个方面来量化考核。而且,应在资本结构相对合理的前提下注重资本收益的提高。不顾资本结构而一味追求资本收益是一种短期行为,蕴涵着财务风险隐患;而长期不顾资本收益追求资本结构的平稳,是一种保守的理财观。在知识型企业的架构过程中,企业家智力资本的介入,导致企业面临着资本总量的重新认定和结构的重新调整,资本结构比资本收益的地位更为重要。资本结构的调整可能会降低资本收益,但并不意味着企业财务目标的失败。

   

4、从财务经营的角度看,资本配置最优化始终站在财务决策的高度,为新经济下企业利用物质资本市场和智力资本市场展开有效的财务经营提供了有利的导向。这是其他财务目标理论无法统摄的。

   

篇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在我国,产业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体系的中心,而金融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核心支持机制。

对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金融学术界的重视。1970年以来出现的金融发展理论系统研究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金融发展在理论上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1,2]。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面,Greenwood[3]、King[4]、PAres-tis[5]、Beck[6]等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年来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金融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于产业结构问题的探讨,就我国国内而言,谈儒勇[7]运用1993~1998年的季度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丛林[8]、张金瑞[9]、庄卫民[10]等分别对技术进步、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问题展开了探讨,揭示了技术进步对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支持机理。此外,文献[11~15]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为国内学者开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对于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探讨,已经成为国内金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刚起步,已有的研究成果不是太多,文献[16~20]主要从宏观视角探讨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并局限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考察,没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划分来深入揭示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机理。

本研究认为,金融通过支持产业选择、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来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目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而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需进行必要的产业选择。因此,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主要包括金融支持产业选择、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其中,在产业结构达到合理化状态后,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进行全面升级,即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最大程度地提升产业群的高附加值实现能力,真正实现产业发展由资源推动型模式向技术创新驱动型模式的科学转变。因此,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就是通过金融资源的三次优化配置来实现产业技术结构优化配置的过程。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从金融发展视角,针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机理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基于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协调作用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金融支持架构,本研究将为我国制定科学高效的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与金融财政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性架构经过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之后,尽管产业结构在产业类型结构和产业比例结构方面已经实现了优化配置目标,但是从产业结构的产值状态来看,还是处于低水平的产值状态,因此还需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这就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

所谓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就是指产业结构由低水平产业状态向高水平产值状态的动态发展过程。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以下特征:产业结构的发展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推进发展;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演进;从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的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的产生结构演进;顺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的产业结构演进。通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实现产业结构的整体产值状态由低水平逐步向高水平的动态演进,而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动力就是科技创新,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是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核心动因。

本研究认为,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和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将以两条基本路径为主线,以金融资源的三次优化配置为传导机制,建立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性架构(见图1)。从图1可以发现,金融资源的三次优化配置机制主要在间接与直接两个层面发生作用。其中,在间接金融层面的金融资源的三次优化配置机制主要由政策性间接金融中的政策性与补贴性信贷机制和市场性间接金融中的商业性信贷机制组成,而在直接金融层面的金融资源的三次优化配置机制,主要由政策性直接金融中的风险投资与市场准入机制和市场性直接金融中的资本市场发行与并购机制组成。图1以虚线表示的目的是为了强调金融资源的三次优化配置机制的基本构造,并非指某一流程。经金融资源的三次优化配置机制作用的产业结构应呈现产业技术结构优化配置的状态,即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功能实现。

三、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机理低水平产值状态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往往是资源推动型模式,而高水平产值状态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属于技术创新驱动型模式,因此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过程,就是通过金融支持技术创新,来实现产业结构由低水平产值状态的资源推动型发展模式向高水平产值状态的技术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从而实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目标。

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持作用是间接的,是通过支持技术创新来改善产业技术结构,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不管是产品创新还是工艺创新,不论是自主创新还是引进与模仿创新,都可有效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增加产品的技术与知识含量,改善产业技术结构,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极大地促进产业结构由低产值状态向高产值状态演进。现代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越来越依赖高效的技术创新活动,而金融是促进技术创新实现的重要条件。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对技术创新改善产业结构的路径来实现的。

本研究认为,金融资源的初次优化配置是实现产业选择功能的,而金融资源的二次优化配置是实现产业合理化功能的,因此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路径就是在前两次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再对金融资源进行三次优化配置,来优化产业的技术结构,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目标。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过程,具体而言,主要通过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两种路径来实现。其中,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路径主要包括政策性间接金融和市场性间接金融;而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主要包括政策性直接金融和市场性直接金融。

1.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是实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战略的基本路径之一,而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主要包括政策性间接金融和市场性间接金融,因此探讨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机理,就必须从上述两个视角分别去深入分析。

(1)政策性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政策性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主要过程归纳为:

①为了实现政策性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目标,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政策性银行对技术创新型项目实施低利率的政策性贷款,并为技术创新型项目贷款提供便利的操作服务,以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因为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定位就是作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并不以盈利为目标。通过政策性银行对技术创新型项目的资金扶持,有利于产业技术结构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

②为了实现政策性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倾向进行干预,如为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对技术创新型项目的低利率贷款业务,由于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对于市场利率与实际贷款利率之间的差异部分,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方式补偿给商业银行,以建立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从而有效改善产业技术结构,使得产业发展由原有的资源推动型模式朝着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目标的技术驱动型模式转变,并在根本上推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

(2)市场性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市场性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主要过程归纳为:

①市场性金融的主要载体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预期收益率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信贷理论表明,商业银行的预期收益并非与信贷利率成正相关关系,由于信贷市场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如果商业银行一味地提高信贷利率,往往会造成信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导致发展前景不理想的项目或产业获得贷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预期收益,因此商业银行的信贷偏好必然是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较强、正处于良好发展阶段的项目或产业。而对原有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其目的正是为了更大程度地提升产业的产能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因此对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商业信贷与商业银行稳健的经营目标是一致的,从而有利于技术创新项目获得商业银行的市场性金融支持。

②获得商业银行市场性金融支持后的技术创新项目,一方面因其产能水平大大提升而导致盈利水平也大大提升,从而为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提供了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商业

银行市场性金融支持技术创新项目的高成功概率也为其他产业的技术创新起到了重大的示范性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引发其他产业也不断实施技术创新,从而有效改善产业的技术结构,真正实现市场性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目标。

2.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是实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战略的另一路径,而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主要包括政策性直接金融和市场性直接金融。

产业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依赖于技术创新的支持,也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发展过程来看,高新技术项目通常要经历种子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其中:种子期是指产品或技术的实验阶段;成长期是指产品技术进入市场并获得市场认可,局部市场需求量呈快速增长的阶段;扩张期是指产品被市场普遍认可,企业加大营销网络建设和广告投入,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阶段;成熟期是指该产品的竞争对手已大量涌现,企业的产品增长曲线已趋于平缓,产品的利润率已回归到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阶段。因此本研究认为,研究直接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持问题,主要应探讨直接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问题。

(1)政策性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政策性直接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机理,应从高新技术项目的发展过程来分析:

①在高新技术项目发展的初期(种子期和成长期),考虑到高新技术项目发展初期所呈现的高风险性,同时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成功为投资者所带来的巨大投资回报,将会吸引部分风险博弈资金进入高新技术项目的直接融资领域,如果把众多的风险资金聚集起来,并将风险资金集中科学地配置于不同的高新技术项目,这一过程就是风险投资过程。风险投资机制设立与存在的理论依据就是基于高新技术项目所呈现的高风险与高收益的对称性,因此风险投资机制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项目发展的初期,风险投资机制利用其高风险博弈倾向的资金运作特性,克服了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因难以承受风险而无法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缺陷,为高新技术产业初期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金支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风险投资机制是为贯彻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目标而设立的,因此风险投资基金的募集应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再吸收部分社会资金,这样的资本组成模式更能体现风险投资机制的政策性直接金融含义。

②在高新技术项目发展的中后期(扩张期和成熟期),考虑到高新技术项目所带来的产品或技术已被市场普遍接受认可,为了实现高新技术项目的大规模产业化运作,政府可通过政策性直接金融手段给予支持,一方面可通过政府全资组建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为处于高新技术项目发展中后期的载体企业提供低费率信用担保方式,使高新技术企业顺利在金融市场发行企业债,发行企业债所募集到的资金可以用于高新技术项目的大规模产业化运作。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设立高新技术企业股票发行倾向机制或创业板市场,使得处于扩张期和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股票发行方式来顺利募集资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策性直接金融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2)市场性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市场性直接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机理,也应从高新技术项目的发展过程来分析:

①在高新技术项目发展的初期(种子期和成长期),由于高新技术项目的载体企业规模较小,持续高盈利能力尚未真正表现出来,因此难以通过发行企业债或股票等直接金融方式获得资金支持,但是企业所拥有的高新技术项目所呈现的高风险高收益特性,将引发资本市场上那些正在寻找优质项目的上市公司的并购欲望,而完善的资本市场交易机制为上市公司并购高新技术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使得正处于发展初期的高新技术项目因获得上市公司充裕的资金支持而快速发展,这正是市场性直接金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作用机理之一。

②在高新技术项目发展的中后期(扩张期和成熟期),由于高新技术项目的载体企业规模较大,企业的产品或技术已被市场认可,企业的持续高盈利能力已逐步体现,这时载体企业可通过发行企业债或股票等直接金融方式获得资金支持。

由于载体企业的持续高盈利能力已被市场所挖掘,载体企业发行的企业债或股票将具有较大的投资吸引力,而载体企业有价证券的投资价值吸引力就是载体企业顺利实现资金募集功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高新技术项目发展的中后期,正是通过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市场性直接金融支持机制,快速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应包括产业选择、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三大过程,其中产业选择过程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产业类型结构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产业比例结构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产业技术结构的优化配置。而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标的过程中,根本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将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根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划分,本研究认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的金融支持体系,应包括产业优化选择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金融支持等内容,而且这三个层面内容是缺一不可的,都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金融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本研究的贡献在于揭示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金融支持机理,并为我国制定科学高效的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与金融财政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金融支持这一重大课题,多年来一直受到金融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与产业发展的重视,对于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更是为金融学术界所重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是非常明显的,本研究为这一重大课题作了前期研究基础,为金融学术界继续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作了良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KingRG,LevineR.FinanceandGrowth:SchumpetermightbeRight[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3a,108:717-738.

[2]PaganoM.FinancialMarketsandGrowth-AnOverview[J].Euro-peanEconomicReview,1993,37(2):613-622.

[3]GreenwoodJ,JovanovicB.FinancialDevelopment,Growth,andtheDistributionofIncome[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0,98(5):1076-1107.

[4]KingRG,LevineR.Finance,Entrepreneurship,andGrowth:TheoryandEvidence[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93b,32:513-542.

[5]PArestis,PDemetriades.Financial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AssessingtheEvidence[J].TheEconomicsJourna,l1997,107(5):783-799.

[6]BeckT,LevineR,LoayzaN.FinanceandtheSourcesofGrowth[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0,58:261-300.

[7]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22-31.

[8]丛林.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54-257.

[9]张金瑞.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9-33.

[10]庄卫民.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63-67.

[11]宋泓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6-49.

[12]罗肇鸿.高科技与产业结构升级[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57-59.

[13]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85-89.

[14]黄燕.产业素质升级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71-75.

[15]周冯琦.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5-78.

[16]孙莉娜.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J].投资研究,2003(1):21-27.

[17]蔡红艳.阎庆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J].管理世界,2004(10):25-32.

[18]伍海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分析[J].求索,2001(5):30-35.

[19]赵丙奇,陈惠芳.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中的金融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2002(8):25-31.

[20]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19-24.

篇9

【关键词】 资源; 财务资源; 优化配置

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财务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近年来,很多高校财务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导致高校财务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对高校财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参与学校整体规划和宏观决策,科学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节约各项支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效率和公平,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高校财务资源的内涵

财务资源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具有支付能力的各类资源。从财务资源的存量来看,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现金、银行存款、其它类别的货币资金以及因对外投资而购入的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等。而财务资源的流量则包括了流入和流出两种类别,财务资源的流入会导致存量的增加,而财务资源的流出会导致存量的减少。从形态上划分,财务资源可以划分为“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两大类。其中,硬财务资源是指客观存在的,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企业利用的有形资源,其构成主体是自然资源和传统的财务资源即资金。软财务资源是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的或无形的资源,包括知识资源和时间资源等。

高校是一种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具有非盈利性特点。它产生的效益不是短期效益,而是长远效益;不是微观效益,而是宏观效益。它是投资大、周期性长、非盈利性的不赚钱的项目。发达国家公立中小学教育经费几乎由政府拨给,公立高等学校的经费绝大部分由政府拨给,高等教育的准公共性,决定它不是一种完全经济型的事业。因此高校财务资源与一般的企业财务资源是有区别的。它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被物化为学校的固定资产,例如房屋、设备、图书资料、运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另一种为教职工的工资、奖金、学生奖学金等货币资金形态,用来维持高校的日常开支。

二、高校财务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财务资源基本上是由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及其对高校教育的税收支持、社会方面的集资捐款和直接投资、受教育者个人投资、高等教育机构自身投资等方面构成。学校得到国家投入的这些财务资源后,根据校内各部门职责和任务情况,实现财务资源的校内配置,分配给校内教学、科研、服务等有关部门,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贡献良好的科研成果,为社会提供服务。但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现阶段我国高校财务资源总量并不充足,不能满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尽管国家一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高校财务资源的配置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高校财务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近年来,高等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导致了高校教师、食堂、宿舍等教学资源超负荷运转,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面对成倍增加的学生人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科研用房就成了学校的当务之急。而扩大校园,建设新的第二校区成为大多数高校的必然选择。高校征地后的基本建设支出巨大,而目前,高校的财力资源主要由政府拨款、学校自筹和社会筹资三部分组成。政府拨款部分包括各级政府拨款;学校自筹部分包括受教育者支付费用和服务性收入;社会筹资部分包括捐赠基金和奖学金等;三部分中又以前两部分为主,第三部分通常只占很小比例。从表面上看,近十年来,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资总量的比例无明显减少,但由于自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机构连年扩招,实际上该比例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因此这些财务资源往往难以满足高效基建规模扩大的需要,这就加剧了高校发展中所遇到的资金短缺的困难局面。

(二)高校财务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除了在资源总量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还存在财务资源使用不合理、效率不高的问题。由于学校是一个非盈利性质的单位,使得很多高校忽视资金效益,缺乏资金成本意识和资金增值观念,对经费的管理往往是使用计划不周、预算控制不严,对资金使用效益缺乏分析,并且在当前高校资金相当紧张的情况下,还存在着用钱不够精打细算、缺乏整体观念、设备重复购置以及待结算报销的暂付款数额大、资金使用效益低等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给事业发展带来许多不良后果,从而造成高校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下降。

(三)高效财务资源分配结构不合理

目前,各高校的资金用于人员经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增长速度也远超过了公用经费的增长速度,而在公用经费中,差旅费、水电费、办公费等又占去很大比例。因而,在教育事业费中,直接用于教学、科研的比例就微乎其微。对于创收来的资金分配也过多地向个人倾斜,如社会服务收入缺乏严格的成本核算,按毛收入提前分配,过多地提取劳务酬金、超工作量酬金、奖金等,使集体福利和奖金支出挤占事业发展基金,使得高校资金用于人头费的比重过大,这不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不利于高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遵循的规则

(一)效率规则

在财务资源的配置、开发利用和分配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则。传统财务学从单纯的经济效率出发,提出了帕累托最优规则。帕累托最优境界指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帕累托最优规则对于高校来说是必要的,是高校财务资源优化的内在要求。高校财务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标准,就是要使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或者说为了创造一定的价值,尽可能多地节省资源的耗用。因此,避免无谓的浪费,提高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高校发展所遵循的首要原则。

(二)公平规则

高校财务资源的配置要符合效率规则,在效率规则为主的前提下,应提倡合理竞争,优胜劣汰,保证经济建设急需的学科和专业都有充足的教育资源,支持一批有发展前途的新学科、新专业尽快形成规模,使现有的学科、专业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资源的配置上,尤其是对大型教学科研仪器的购置和需大笔投资建立的设施,应该从多个学科和专业的共同需求来考虑,注重基础建设,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可持续发展规则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已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要达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保持财务资源的永续利用。这就要高校在资源的消耗方面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既要安排当前的发展,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以达到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在高等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不论是有形资源还是无形资源都是在连续不断消耗着。因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适度开发、合理配置和有效培育财务资源,保持财务资源的可持续性,使其发挥长远的积极效用,避免消极的效用对未来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也避免在未来陷入资源配置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的途径及对策

高校财务资源配置要实现最优化,就必须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创造、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保证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前提下,实现高校财务资源投入的最小化。高校必须从优化财务资源配置结构、进行财务资源配置绩效评价、实行公共设施共享以及加强高校财务预算与分配管理等方面,提高办学效率,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浪费和损失,优化财务资源的配置。

(一)优化财务资源配置结构

在财务资源总量受到严格控制的前提下,财务资源的配置必须以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主线。合理调整财务资源的配置结构:一是必须遵循统一的配置原则,保证资源的投向和目标趋于一致,避免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资源的边际效益无法实现最大化;二是应从存量财务资源中挖掘资源配置调整的潜力,并以存量财务资源调整促进增量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在财务资源总量的具体安排上,重点用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学科的建设,用于科研项目的开发和管理,用于重大贡献人员的奖励等方面,提高各项资源配置效能。

(二)构建财务资源配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是财务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依据,建立财务资源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为高等学校分析评价财务状况、改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定财务发展方向提供依据。通过对高校财务绩效的综合评价,促使高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善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实现高校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资源分配内在挂钩,可以有效引导和规范资源配置行为,引导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健康的轨道,保证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三)建立高校公共设施共享的管理制度

高校财务资源中被物化为学校的固定资产,例如房屋、设备、图书资料、运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可以实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我国《高等教育法》中也有明文规定,即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高校都很难做到。如何使高校做到资源共享呢?就需要政府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法律上明确哪些资源鼓励共享,哪些资源必须共享。比如对于省城或中心城市、大学城等高校、科研机构比较集中的地方,就必须强行打破目前这种封闭式管理模式,强制实行资源共享。特别是对价值比较高的科研、教学仪器、计算机,以及公用性强的实习、实验场地、图书资料、体育设施等均应实行相互开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四)加强高校财务预算与分配管理

高校预算收入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经费部分的社会资源,此时,高校属于初次资源配置的决策;初次资源配置优化的实现,则有赖于高校对投入资源的二次优化配置,它属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微观决策。在高校内部,学校管理者拥有资源的使用权,管理者将这些资源分配到高校的各个部门的过程就是高校资源二次优化配置的过程。要想实现高校财务资源在分配和使用上的最优配置,必须做好预算管理和分配工作,制定好预算分配标准,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尽可能把高校有限的财务资源配置于最适宜的部门和发展方向上,把资源用在刀刃上。因此预算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效性是高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必须按照预算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加强高校财务预算与分配是提高高校财务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大勇,解建立.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9(4).

[2] 彭勃,张万红,陈振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浪费的生态学观照[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篇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太行山东麓北上,经河南、河北,自流输水到严重缺水的京津华北地区,以解决干渠沿线北京、天津等20座大城市,100多个县市的用水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期调水95亿m3,远景调水130亿m3,丹江口水库下泄水量减少,水位降低,势必会改变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和生态环境条件,加剧该地区日趋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为了既有利于实现向北调水的任务,又无损失水源区的根本利益,必须采取相关补偿工程措施,消除调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引江济汉工程(也称“两沙运河”)作为汉江中下游水源配套工程措施之一,是从长江荆江河段沙市附近取水补充汉江干流兴隆梯级以下地区的灌溉、航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用水需求,以及东荆河地区的灌溉、生态环境用水需求,(如图1所示)。引江济汉工程的供水对象包括:

(1)东荆河灌区、谢湾灌区、泽口灌区、沉湖灌区、汉川二站提水灌区和江尾提水灌区等六个灌区,现有耕地面积39.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3.79万hm2,人口555.24万人;

(2)武汉市城区、仙桃、潜江、汉川、孝感、东西湖、蔡甸等7个城市(区),供水人口333.7万人,工业总产值达534.75亿元;

(3)汉江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用水: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江沙洋以下约300km的河段发生过5次“水华”事件,使汉江中下游河道维持一定的流量保证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

(4)河道内航运用水:为保证航道条件需保持一定流量,以维持必要的航深和航宽。

对图1所示的水资源系统,各供水子区的各部门用水,首先由该供水子区内的各种当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水等)供给,如出现供水不足,则由引江济汉工程补充供水,所以,各供水子区的缺水量大小,是确定工程渠道规模的重要依据。但是,供水区当地水资源不同的配置方式,其产生的缺水量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是不同的,从而也影响着分干渠和总干渠的规模。渠道规模的优选实质上是水资源优化配置在工程侧面的体现,总的原则是在充分合理使用当地水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工程的输水能力,尽量减少各种水源的弃水和渠道的闲置,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2渠道规模优选的数学模型

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度量识别,本次研究认为最优的渠道规模应该体现供水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最优[1,4],数学模型如下。

2.1目标函数

(1)总供水量最大,即

式中,WG——总供水量;WGy(k,t)、WGh(k,t)、WGl(k,t)——第k供水片第t时段的引江济汉工程供水量、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M——长系列资料时段总数;N——供水片总数。

(2)总生态环境缺水量,即

式中,WQe——总生态环境缺水量;Ue(k,t)——第k供水片第t时段供水区生态环境需水量;WGe(k,t)——第k供水片第t时段总供水量中可以提供的生态环境供水量;其它符号意义如前所述,下同从略。

(3)引江济汉工程渠道利用率最大,即

式中,R——引江济汉工程利用率;Q(k,t)——第k渠段第t时段的流量;QSUP(k)——第k渠道的最大输水控制流量。

2.2约束条件

(1)汉江水量平衡方程约束:

W(k+1,t)=W(k,t)+P(k,t)-P(k,t)-E(k,t)+G(k,t)+I(k,t)-WGh(k,t)+F(k,t)(4)

式中,W(k,t)、W(k,t+1)——第t时段上游第k供水片的入、出境水量;P(k,t)、E(k,t)——第t时段第k河段的降水量、水面蒸发量;G(k,t)、I(k,t)——第t时段第k河段的地下水汇入量、河道区间水量;WGh(k,t)、F(k,t)——第t时段第k供水片的供水量、回归水量。

(2)供水区水量平衡方程约束:

U(k,t)-WQ(k,t)-WGy(k,t)-WGh(k,t)-WGl(k,t)=0(5)

式中U(k,t)、WQ(k,t)——第k供水片第t时段的需水量、缺水量。

(3)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输水能力上限约束:

Q(k,t)<w(k)Qsup(6)

Q(k+1,t)≤Q(k-1,t)(7)

式中,w(k)——第k支渠从总干渠的设计分流比例。

(4)水源弃水量最小约束:

式中,WL——水源的弃水总量目标值;Wl(k,t)——第k供水片第t时段的地表水源可供水量;T*——系列时候刻度单位,一般为旬、日、月等;公式中大括号内的三项分别为地表水源弃水量、地下水源弃水量和引江济汉工程虚拟弃水量。

(5)边界条件约束、变量非负约束等。

3多目标边际优选法

渠道规模的多目标边际优选法包括供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控制六俩优选、设计流量和加大流量优选、灵敏度分析四步,其中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控制流量优选是相互耦合并需要多次反复。

3.1水资源优化配置

各供水片对当地水源采取的配置方式会影响到分水口的亏水过程。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必须对各分水口所含供水片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样得到的各分水口亏水过程,才是确定引水渠道最优规模的直接依据。

不考虑引江济汉水源,采用渠道规模优选的数学模型(1)~(8)进行供水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忽略目标(3)并使Qsup=0,即没有引江济汉工程)。实际操作中使用了多目标模拟技术和大系统分解协调相结合的方法[2],得到各供水片的缺水过程。

3.2控制流量优选

接着需要优选确定最大限度满足各供水片用水需求的渠道控制输水流量即最优控制流量。最优控制流量是反映系统总优化程度的一个指标[3]。

由上述所得各分水口的需分水流量,自干渠末端由下而上逐渠段累加(如图2所示),并考虑各渠段的输水损失,即可推得渠首输水流量过程。将此过程按大小进行排序,并计算相应的频率,选取时段频率分别为50%、60%、65%、70%、75%、80%、85%、90%、95%和98%时对应的渠首输水控制流量,在此流量系列为基础进行优选。

分别将上述控制流量作为渠道规模约束,对涉及到的水资源系统进行第二次优化配置计算。这里要完整地使用渠道规模优选的数学模型(1)~(8),可得到相应水平年下各目标函数值与控制流量的关系,由于供水区的供需水状况随时间分布差异较大,为了保证各旬的控制流量优选不受其它时段的影响,故以旬为单位分别进行控制流量的优选。各旬的三条输入~输出响应曲线分别为(参见图3):a.多年平均旬供水量~控制流量关系WGX=f(Q);b.供水区生态环境缺水量~控制流量关系PX=g(Q);c.工程旬利用率~控制流量R=h(Q)。

利用经济学方法对上述三种曲线进行分析,在这里我们引入了边际旬供水量WGXB、边际旬生态环境缺水量PXB和边际旬利用率RB三个量值,并以边际旬供水量WGXB为例作详细说明。边际旬供水量是指增加单位流量而获得的供水量增加值,在Q0处的边际旬供水量定义为:

边际旬供水量表征了在Q0的基础上增加单位流量对增加旬供水量的贡献程度。

经济学中的经济均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零、边际收益的导数小于零。由于受物理指标的限制,在具体论证工程规模时不可能完全照搬边际收益等于零的法则,与此相似,提出了以下分析确定方法:

(1)将P=g(Q)和E=h(Q)两个关系曲线描绘在同一坐标系中(坐标刻度可能不同),以便于观察曲线某些相似的变化趋势;

(2)对不能精确找到驻点(边际保证率等于零)的曲线,用曲线明显由陡变缓的坐标点代替,本文称为近似驻点。实际操作证明这种简化是必须的,而且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对近似驻点不满足供水保证率要求的实例,可考虑适当将其右移,即增加最优控制流量。按照上述原则,选取合适的控制点作为各旬的最优控制流量,结果如表1所列。

3.3设计流量和加大流量优选

设计流量则是供水系统设计供水保证率要求的一个渠道设计指标。加大流量是考虑到渠道建成后在管理运行中可能出现规划设计中未预料到的变化和短时加大输水等要求,为留有余地而拟定的一种流量。本次采用类似于灌水率修正的方法优选渠道设计流量和加大流量。

将各旬最优控制流量绘成直方图,如图4,若以其中最大流量Qmax作为渠道的设计流量,势必偏大,是不经济的。根据文献[5],渠道的设计流量,应从中选取延续时间较长(达到30天或以上)的最大平均流量,而不是短暂的高峰值,对短暂的大流量,可由渠道的加大流量去满足,而对大于加大流量的极短时间流量可以通过渠道的调度满足。对于以远距离、多目标为显著特点的大型引水渠道,其输水流量较单纯灌溉渠道要均匀,且应考虑历年停水1至2个月的维修期,因此,可选取延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最大平均流量,即图4中的Qd,作为渠道设计流量。

加大流量是设计渠道高程的依据。现有规范关于渠道加大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Qa=(1+α)Qd(10)

式中,Qa、Qd——渠道的加大、设计流量;α——加大系数,由文献[5]可查。需要指出,这一加大流量并非最后采用的结果,在确定加大流量时,还须考虑通过各种优化配置方案计算得到的最优控制输水流量约束。因此,建议从式(10)算出的加大流量和最优控制流量中选择较大的数值,并适当取整,以此作为渠道加大流量值。

从图4可以看出,5、6、7月连续91天的最优控制流量在400m3/s为作为渠首设计流量值。在根据式(10),选择加大流量系数5%进行计算,可得到渠首加大流量为420m3/s;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5月中上旬、6月中上旬、7月中上旬等六个关键供水旬的最优控制流量均达到450m3/s,因此为保证春、夏季用水临界期的水资源需求,建议取渠首加大流量为450m3/s。

3.4灵敏度分析

为了进一步论证渠道规模的经济合理性,尚须针对加大流量下的渠道规模,进行微幅变化(如增加5%到10%与减少5%到10%)条件下供水区的多方案优化配置计算,以便分析渠道规模微幅变化时对供水量或缺水量与渠首输水量等方面的影响程度,进一步说明建议渠道规模的经济合理性。灵敏度分析成果如表2所列。

说明:百分数为增加(减少)值相对于固定值的比例

由表2可以看出,如果渠道规模在建议加大流量的基础上增加5%,各优化配置方案供水量仅增加2.91%到4.00%;如果渠道规模加大10%,供水量也仅增加6.02%到9.19%,生态环境缺水量的减少也有限(最大9.77%),由此可以认为:在建议规模的基础上再增加渠道规模是不经济的。同理可知,在建议规模基础上减少10%或5%,虽然供水量较小不大,但生态环境缺水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最大56.96%),这也是不合理的。因此,本文所建议的渠道规模是经济、合理的。

4结语

本文将大型复杂水资源系统的水量优化配置与大型引水渠道的不同频率组合控制流量边际优选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以供水量最大、生态环境需水量缺水最小和工程规模利用率最大为目标、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大型渠道工程规模多目标优选方法,这是对现有渠道设计方法的一种发展,为今后以供水、灌溉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的大型引水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依据。并将本方法应用于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的优选研究,得到了满意的计算结果,为引江济汉工程下一步的优化决策和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M.C.Thoms,F.Sheldon.AnEcosystemApproachforDeterminingEnvironmentalWaterAllocationsinAustralianDrylandRiverSystems[J].Geomorphology,2002,(47):153-168.

[2]邵东国,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调度决策理论与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2-88.

[3]AimeeBella,LucienDuckstein,FerencSzidarovszky,AMulticriterionAnalysisoftheWaterAllocationConflictintheUpperRioGradeBasin[J].AppliedMathematics&Computation,1996,(77):245-265.

[4]D.Tillman,T.A.Larsen,C.Pahl,ModelingtheActorsinWaterSupplySystems[J].WaterScience&Technology,1999,39(4):203-211.

[5]GB/P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S]

TheOptimalCanalWaterCompensationintheWaterheadoftheMiddleRoute

oftheWaterTransfersProject

YANGShumin1,SHAODongguo1,LIUBingjun1,XUMingxiang2,LINDecai2

(1.CollegeofWaterResources&Hydropower,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

2.HubeiSurvey&DesignInstituteofWaterResources&Hydropower,Wuhan43007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