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生态位 就业生态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这其中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为突出,农村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中的弱势群体。作为农村和整个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农村大学生不能正常就业,必然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势必影响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影响正在大力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1]因此对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笔者从生态位的视角,分析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对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路径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能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开辟新的思路。
一、生态位与就业生态位
Whittaker(1975)将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抽象为:“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生态位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农林建设、现代教育等领域。由此我们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就业中,延伸为就业生态位。简单的来说就是大学生作为一个求职者基于自身的知识、技能、社会资本等资源,在就业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由此产生的就业能力(包括获取就业信息、具备就业素质、赢得就业机会三个层面)。[2]就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受求职者在求职业环境中所拥有的空间位置、竞争能力、个人品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生态位分有“态”和“势”两个方面,其中,“态”是指大学生本人的基本特征(性别、地域等),个性特征(如乐观、合作意识等),知识构成(专业、各项认证证书等)等方面,体现了求职者的就业素质;“势”是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任学生干部,亲属的社会关系,个人能力(表达、沟通等)等方面,体现了求职者对就业环境和机会的适应和识别能力;“态”和“势”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态”和“势”的共同作用,就会直接影响到求职个体是否赢得就业机会。[2]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尤其是农村大学生来说,给自己正确的定位,形成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就会有效提高自身的求职竞争力。
二、基于生态位视角的农村大学生就业分析
1、调整生态位宽度,拓展就业途径。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指某一种群(或其他生物单位)在一个群落中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会随着环境中可利用资源量的状况发生改变,是生态学上考察一个物种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因此,就业生态位宽度就是指求职者对其所处周围环境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通常来说,一个求职者的生态位宽度越大,表示其对周围资源的利用程度越强,自身条件对周围的适应度越高,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概率也就越大。[3]显然,来源于农村的大学生,其生态位宽度要小于城镇出身的大学生。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不公平,资源分配不均匀,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远远小于城镇教育资金的投入,这使得在师资的配备、教学设备、接触外界信息等方面,农村学生要远远差于城镇的学生,尤其在英语、计算机方面表现明显。同时大部分农村大学生拥有严重的自卑、攀比等心理,缺乏应有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些人格发展的不健全,做事方面有急于求成、功利心强的特点,敏感的自尊心让他们害怕失败,甚至一味的自我否定。除了这些自身的特点外,与城市学生相比,社会资源,人脉关系的缺失,以及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想法,想留在大城市、进入白领阶层管理岗位等一些传统思想,这些无疑会让就业生态位宽度更窄,使农村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难上加难。因此需要农村大学生改变传统观念,调整自己的就业思路,关注社会需求,拓宽就业渠道,并通过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对未来可能岗位的适应能力。
2、适度的生态位重叠,适度的求职竞争。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是两个生物(或生物单元)利用同一单元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根据高斯原理,在两个生态位的重叠部分必然会发生竞争排斥现象。就业生态位宽度越大,与其他求职者生态位重叠的可能性也越大,而高度的生态位重叠会带来激烈的竞争。然而研究表明,一个相互起作用的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各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类型等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农村大学生的就业而言,一方面要改变长期固守的单一就业方向,改变观念,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考虑工作岗位的需求和发展空间,学会通过适度的竞争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同时注意不要好高骛远,要从盲目的竞争中摆脱出来,生存才是发展的前提。当然,逃避必要竞争的无为思想是不可取的。任何一个求职者都需要科学定位自己的角色,积极的审时度势,兼顾生存与发展,总会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就业生态位的错位现象严重,合理设置理想生态位。G・E・Hutchinson (1957)指出:就业的理想生态位是就业者拥有的全部最适的生存条件,即就业者面对的所有环境条件都是最适宜的,而且不会遇到竞争者;就业的现实生态位是指在现实的就业过程中,每个求职者所遇到的生存环境因子,每个求职者所遇到的全部条件并不会那么理想化,如专业技能不达标、同类竞争者很多等。有学者曾对北京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访谈,很多被访者反映90后毕业生“很难管理”,他们普遍善于要求和索取,缺乏耐心和忍耐力,抗压能力也较差;岗位工作迫切需要大学毕业生具备责任心、吃苦耐劳(敬业)、踏实、乐观向上,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抗压能力等。[4]由此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理想生态位太高,不愿意接受现实,就业生态位的错位现象严重。
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大学生的生态位错位现象要大于城市大学生。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所背负的是整个家庭的期望,期望通过读书走出去,出人头地,衣锦还乡是大多数农村家庭的想法,然而现实却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这其中的落差很多家庭并没有意识到,这也就导致农村大学生很难在理想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中找到很好的平衡点。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准确把握发展的生态空间,以毕业生就业的现实生态位为基本着眼点,综合考虑自身的潜在生态位的宽度,动态调整人生目标结构,合理设置自己就业的理想生态位,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和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全社会应负的共同责任。
三、生态位视角下的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1、在实践中选择“态”与“势”的最佳搭配。农村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生态位,使其“态”与“势”得到最好的搭配,这就要求就业的农村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与环境的协调一致,这样,求职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同时,很多大学生都有创业的冲动,农村大学生也不例外,这就需要通过四年的学习让自己的“态”与“势”最佳配合,比如通过参加社团、进入学生会等形式培养沟通理解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挫折抗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决策影响能力等创业所需要的能力。[5]我校也通过“大创项目”、“挑战杯”、“太阳鸟课题”等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的需要,加强创业观念教育,积累创业经验。
2、尽早对自己进行科学定位,做到有的放矢。作为一名求职者,对于农村大学生说,更应结合自身条件,尽早对自己的生态位进行科学的定位,确定适合自己的实际目标。一方面根据自己的实际目标积累资源和能力,有目标的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拓展自己的生态位宽度;另一方面要结合自身条件,对社会需求以及竞争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发觉并优化自身优点,集中精力进行突破,形成自身的优势生态位。在这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
3、学校培养人才可以考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对于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专业来说,符合新农村建设方向的不多。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大学生是不可忽视的一股新鲜力量。高校可以适度进行教学改革,开设专门针对新农村建设的课程,提高农村大学生就业生态位的宽度,直接为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为农村大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农村发展好了,才可以更好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国家经济发展。
4、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引导。政府应该帮助一些农村家庭转变传统思想,对就业方向上加以引导,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到自己家乡,投身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同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证,使家庭状况与工作福利相结合,保证农村大学生的收益。除此之外要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就业的公平公正性。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是高等院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是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性因素。就业压力的存在主要源于就业者的个人心理需要及他所能发挥的个人潜能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有偏差,也就是理想生态位和就业生态位的错位现象,因此,农村大学生要善于调整生态位宽度,选择适度的生态位重叠,科学的认知生态位空间,来避免就业中的生态位重叠,通过对生存能力的不断调整与强化,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杨金平:“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13期,第201~202页。
[2]逄元魁,刘璐:“基于生态位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5期,第41~43页。
[3]佟玉权:“生态位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取向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8期,第61~64页。
篇2
[关键词]景观设计;植物生态学原理;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222-01
1.生态学
生态学(Ecology)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ErnstHaeckel于1869年定义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此,生态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研究、认识生物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表现出的功能关系的规律。生态学基本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它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生态学是一门以研究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主要任务的学科。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学的一个专业研究方向。而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景观设计)
由此可看出生态学是景观设计学重要的学科基础,生态学学科发展为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了与生态学知识相结合的途径。在2O世纪后期,麦克哈格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了应当在设计中注重生态学的研究,并建立具有生态观念的价值体系,在这一领域也为生态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而生态学的出现给出的生态功能研究、空间结构分析以及控制和管理的方法给予景观设计师许多鼓励和帮助,以科学的方式来分析景观,为景观设计与生态学的有效连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即我们的景观设计要生态,故为景观生态设计。
3.植物生态学
植物是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材料,植物群落营建是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内容。充分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及其在群落中的地位,是营建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良好的植物群落的基础。
(1)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每个植物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种群组成,这些种群共同适应于它们所处的立地环境,同时,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也达到协调和平衡。在构建植物群落时,需要参考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选择彼此能共存的物种作为建设材料,避免因物种相互不适应而造成群落的不稳定。一定的环境形成一定的生物群落,反过来,生物群落对其生境也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这一点,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在群落形成初期,上层选择阳性的乔木树种,下层选择耐荫的植物。
(2)生态位与种间关系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物种所占据的生态位的大小与它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成正比。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发生重叠时,表示它们共同利用某种资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对于一般的绿地来说,应尽量选择生态位不重叠或重叠少的植物布置在一起,避免种问出现竞争,使每种植物都能得到充足的资源。在向人们展示竞争的生态现象时,可以有意将两种或多种生态位重叠的植物布置在一起,向人们展示竞争的生态现象。物种间除竞争关系外还存在捕食、寄生、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等关系。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这些关系进行群落建设,可以达到减少资源投入的目的,同时,这些生态现象也可以通过绿地展示出来。
(3)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这是由于植物根据不同的生活型,在空问上垂直排列的结果,这种排列与光的利用有密切关系。群落的成层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因此,在进行绿地建设时,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尽量构建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另外,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层问植物也是植物群落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对于丰富垂直景观起着积极作用。除垂直结构外,群落还具有水平结构,即群落的镶嵌性,它是由于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造成的,比如地形的变化,土壤肥力的差异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城市绿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易造成小环境的分化,在群落内又形成小群落。小群落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绿地景观的变化,还能调节局部的小气候。根据植物群落的这个特点,可以适当为小群落的形成创造条件,以保护群落受干扰后自然更新的产物。
(4)群落的季相变化
植物群落的外貌随着气候的季节替而发生变化,这就是季相变化。温带地区四季分明,群落的季相变化十分显著。群落的季相变化是绿地的观赏要素之一。春季观新叶观春花;夏季观繁茂浓绿的树冠;秋季观累累硕果和五彩的秋叶;冬季则观枝叶落尽后丰富的枝干。季相变化使人们充分感受到大自然之美,以及植物不断延续的蓬勃生命力。利用季相变化营造多样的绿地景观,可减少建筑、小品等人工景观的数量,增强景观的动感,增添观赏的乐趣。在观赏要求高的生态绿地中,尽量选择季相变化明显、色彩丰富的植物,通过合理搭配,做到四季有景可观而又四季景观各有特色。
篇3
景观生态学的课程特点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它将生态学中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研究与地理学中人地相互作用的研究融为一体,把区域和生态系统研究连接起来,运用地学和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物质流、物种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地球表层的迁移与转换,研究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景观生态学充分体现了当前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是认识和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城乡规划与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建设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从目前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水平和研究现状来看,景观生态学课程具有整体观和宏观性强、交叉性和融合性强、实用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1.整体观和宏观性强景观生态学重点研究宏观尺度问题,更多通过分析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功能关系来研究景观的整体属性,在研究和解决宏观综合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景观水平上可以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综合,以可持续的景观空间格局研究为中心,探讨人地关系及人类活动方式的调整,研究可持续的、宜人的、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及其建设途径,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2]2.交叉性和融合性强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叉学科,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地理学、生态学及其他学科的现有理论,兼有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规划管理科学等许多现代大学科群系的多功能特点,同时还与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地学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交叉性和融合性非常强,适宜于组织和协调跨学科、多专业的区域生态综合研究,[3]用以解决人们日益关注的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3.实用性和实践性强景观生态学强调多尺度上空间格局和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以及斑块动态的观点,为解决实际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合理、更有效的概念构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4]同时,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关注现实问题,如优化景观效果、规范人类活动、改善生存环境等,使景观生态学成为解决当前诸多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环境等问题的重要手段。[5]
景观生态学的教学现状
景观生态学源于东欧而兴于西欧北美,如今在德国、英国、波兰、捷克、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高校中均广泛设置了这门专业或课程,其教学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在景观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德国比较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除了讲授基础理论和方法,还会以练习与分组辅导课、课题作业、研讨、实习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对景观生态问题的方法性认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6]英国的大学多将景观生态规划作为一门专业,在教学上通常根据不同的学年分为建筑相关课程、园艺学、土壤学、生态学等,最后一年会进行大型项目的实习和论文写作。美国大学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与讨论课相结合,同时开设大量的实践作业和练习,而且讨论成绩、实践成绩和考试成绩等都会计入到课程成绩的综合评定中。[7]我国的景观生态学课程最先在林业院校开设,主要讲授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资源保护等;随后许多高校的地理系、生态系、环境系、城市规划系、建筑学系及其相关专业都逐渐开设了景观生态学课程。由于专业开设背景不一,再加上景观生态学的多学科性,使得景观生态学在各个专业中的定位非常模糊,许多院校都是在其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机械地加入景观生态学课程,使得该课程与同专业中的其他课程联系不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另外,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和教学资源有限,很多院校在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设置实践教学教学环节,而是单纯按照选定的教材进行课堂理论教学。以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由于缺乏必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景观生态学课程总学时(40个学时)全部安排为课堂理论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学习目前景观生态学中比较常用的野外定位观测、遥感技术和模型模拟等方法,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结合较少。由于选用的教材是周志翔教授针对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教学编写的,其教学内容和应用案例多是从林学专业角度谈的,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其他课程联系较少,而且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二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主要是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尽管有助于提高讲课效率且使抽象的内容情景化,但是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篇4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JGA120,2012JGA117 )。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8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内容。《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许多同行对《 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教材选择及内容取舍
在《环境生态学》现有教材中,多数是面向环境类专业不具生物学或生态学背景的高校学生编著的,现有教材种类多达10余部,其主要内容多为介绍生态学基本理论,而联系国内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容较少,并且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存在大量的重复。比较众多教材,结合环境专业学生生物学知识不足的特点,选择了由杨持主编的《生态学》作为教材。该教材内容比较详尽,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培养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也便于自学,比较适合环境科学类各专业使用。
环境生态学源于传统生态学,但有别于传统生态学,现代生态学从研究层次上主要向微观与宏观两极发展;在研究范围上,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拓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不难看出,环境生态学更强调生态变化过程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即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基于以上特点,环境生态学的教学内容不是生态学研究为主,而是以生态过程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为主。搞清这些问题后,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侧重点不同,对内容进行取舍。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上侧重于宏观过程,而不拘泥于细节;侧重于生态学理论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应用,而不是去研究生态学本身;侧重于较大尺度下生态过程的变化研究。因此,教材取舍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景观生态学、环境规划、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恢复等内容为主,适当增加能反映环境生态学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的教学内容。
2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演讲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要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还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授课时要有热情,精神饱满,讲述内容充实,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能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和创新的启迪。
教学过程中除了适当增加反映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外,还利用一些热点事件,联系当地生态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授生态入侵时除了介绍当前热点“美国亚洲鲤鱼入侵”、“德国大闸蟹入侵”外,重点介绍了桂林本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态入侵”事件及过程,配以教师实地拍摄的影视频资料,引导启发学生认识生态入侵的危害及如何做好防控工作,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努力学好环境生态学的热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要有特色和创新,结合教师教学方法,课件制作力求清新简洁,结合本地实际。课件中只列出每章节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课程内容多以提纲为主,避免大面积“拷贝”教材,声像资料尽可能使用实例和当地素材资料。广西师范大学的环境生态学教学课件的一大特色是六成以上的影视频资料均出自任课教师之手,例如,桂林南溪公园的南溪河治理前后实例图片;及今天日本水俣海湾的生态恢复现状图片资料等均为任课教师实地考察拍摄。教师利用这些资料,讲起课来形象生动,学生听起来也印象深刻。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环境生态学专业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有着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桂林周边的教学资源与环境,已建立了桂林古东生态公园、广西植物研究所和猫耳山自然保护区3个实践教学基地,学生通过到基地进行野外实习,加深了对课堂理论学习的理解和认识。
实践教学中,除通过野外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外,让学生参加科研和实践锻炼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专业的做法是尽量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相关研究工作中,组织学生参加教师的生态恢复研究、评价报告编写和生态规划调查等工作。通过协助老师的相关工作,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起到了促进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信心,为走向是会做好准备。
4结语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专业培养对象是环境类应用型人才,而生态学的原理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生态风险评价、生态恢复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如何学好环境生态学课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对于在校生显得尤为重要。鉴于环境生态学的学科发展特点,必须紧跟国内外环境生态学理论变化发展趋势,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教学上更应根据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和案例,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表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实践,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杨持,盛连喜,邬建国,等.[M]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9.
[2]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通报,2012,18(1):168-170.
篇5
景观学本科专业是桂林理工大学2007年新设置专业,目的是为广西培养高层次的生态规划、景观设计和旅游规划方面的人才。因而,在景观生态学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方法,要求把生态学的理念贯穿于实践设计中去,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景观生态学课程由于其理论性较强,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学生往往感到吃力,兴趣不高,亟需在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教学方法的改进及考核方法的变通等方面加以改革。
一构建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景观生态学课程是运用系统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镶嵌性原理、人类主导性原理及多重价值原理等对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行研究。根据上述教学目的,需要构建完善的学科内容体系。
(一)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地位和历史沿革
要求学生着重掌握景观的概念和特征、景观生态学的定义和内涵、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地位;通晓欧洲学派、北美学派和中国大陆学派的基本景观生态学观点;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历史沿革及其研究和学习的方法。
(二)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景观生态学学科内容包括4大模块,即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和景观管理。首先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景观生态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包括等级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地域分异理论、人地相互作用理论、生物控制论、源—汇系统理论、尺度及其效应、空间镶嵌与边缘特征、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等,这对宏观把握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的作用。
景观结构包括景观要素类型、景观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景观格局则是指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组合配置。该模块要求学生掌握包括斑块起源、大小、形状、镶嵌、斑块化、斑块动态,廊道起源、廊道结构特征、廊道分类,基质的判定、孔隙度和边界形状、景观异质性、网络等结构特征、景观构型的确定方法以及景观结构要素的影响因素。景观过程与景观功能主要包括:辨析景观过程与景观生态流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景观过程的基本动力和媒介物、景观生态流的基本形式和运动格局,以及连接度与连通性的概念及生态学意义;分析景观结构对景观生态流、景观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和生态效应;认识景观结构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及景观中的文化过程,如人类文化与景观建设、农田景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城乡过渡景观的关系;了解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与依存,景观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影响及其与尺度的联系。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景观稳定性、景观变化驱动椅子、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景观的动态变化与模拟、景观变化与人类干扰的关系等知识点。
(三)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是为指导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因而,这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景观生态规划概念、原则、目的和任务;熟悉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掌握景观生态规划的要点;区分景观格局优化与景观要素规划;熟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区景观的规划内容和设计方法,了解城市绿地、湿地、乡村景观规划的途径、内容和设计步骤;掌握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生态旅游区的景观格局分析内容和旅游区规划设计的途径。同时,需要及时跟踪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动态性的教学内容,包括景观生态安全、土地可持续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景观异质性研究等理论。
二加强实践观摩教学
(一)多媒体辅助计算机教学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学科,存在着理论上抽象、应用上具体的情况。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采用多媒体辅助计算机教学方法。从景观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应尽可能选择多种教学传媒,将图片、图表、录像、报刊杂志、光盘或科研过程形象地介绍给学生,全方位地传递各种知识、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最经济实惠的网络空间资源是Google公司开发的Google Earth软件,它把卫星影像、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有效分辨率至少为30 m,对大城市、著名风景区、建筑物区域、部分公众关注区域,有效分辨率为1 m或更小,能够获取高精度影像。操作Google Earth可以查阅地球上任何地方近期的地图、地形、田园、森林、荒地、建筑物等地表覆盖,内容十分丰富,展示生动,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在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讲授的同时,还可以以课堂讨论、辩论、启发谈话等多种方式,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如讲授景观生态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如“斑块、廊道、基质”时,其概念相当抽象。这时就应以野外实拍的图片资料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对这些概念有更客观、具体的认识。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只有经过实践性教学,才能使学生对课本上的抽象概念产生直观的、感性的了解。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调查与分析、景观空间格局的辨识、景观功能的测定和景观的分类评价等。要求学生结合实地调查区分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种景观要素,并在专业图上加以勾绘,分析计算主要景观格局的特征指数,如斑块数量、周长、面积、形状指数、分维数、分离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结合景观要素识别、判断实习地区景观要素的构型,并计算网状景观的连通性;区别不同类型的森林群落,实测景观种子流、热量流、水分和土壤流的强度和方向,说明景观生态流与景观结构间的生态关系;基于地貌类型和植物群落类型,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景观分类,综合分析景观的健康状况和功能价值。
此外,可以利用科研项目配合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结合大学生毕业论文和大学生训练计划设立有关大地景观的立题,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变通教学考核方法
变通考核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现行教学考核方式往往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不能够全面考核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因而必须改革现行考试方法。要求以考核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平时的成绩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确立全面的考试模式,建立试卷库,实行教考分离,不断完善考试考核内容及办法;适当增加平时考核比重,加强对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的分值。
景观生态学课程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本专业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连续三年的教学考核中,关于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及效果的学生满意度达到95%以上。课程考试通过率由先前的81%,提高到90%。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同由原来的75%达到如今的96%。从近两年的本科毕业设计来看,大多数学生的生态理念和生态设计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得到了专业老师的一致认可。但是,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课题,教学内容与实践课程体系不断变化,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应及时改革与调整,必须大胆地改革,不断充实与完善,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杰,郑维列.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 2008,3:52-54.
[2]黄义雄.地理理科基地班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工作的探讨[J].福建地理,2002,17(2):25-26.
[3]陶波兰,郁书君,齐家祥,等.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生态学教学探讨[J].教书育人,2010,10(6):86-87.
[4]吴兆录.景观生态学教学的短期户外观摩———云南大学的实践[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23(1):1-4.
[5]张明如,温国胜,侯平,等.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5:60-63.
篇6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承德 067000)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e 067000,China)
摘要: 文章将信息生态学引入当前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用信息生态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和解决当前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出现的问题;用信息生态学的思想来优化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组织机构和体系,提出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formation ecology into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bank, and guides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bank by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of information ecology. It also optimizes the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bank by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ec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bank.
关键词 : 信息生态学;网络资源库;网络教育资源库
Key words: information ecology;network resource database;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bank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64-02
基金项目:2013年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项目“信息生态学视角下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JJS2013-18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房健(1979-),女,辽宁鞍山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教育和计算机语言。
1 信息生态学
信息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信息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信息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与社会学有密切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张新时院士在国内较早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不过,其研究主要局限于生态学领域,以自然生态系统而非信息为研究对象,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建模并加以分析,为国内对信息生态学研究的开端。此外,还有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生态学进行了界定,使信息生态学在国内得到很大的发展。尽管如此,关于信息生态学在网络教育资源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总之,信息生态学所研究的是人-信息资源-网络工具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信息生态系统,目的是在这个系统核心价值的指导下,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认识信息生态系统中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产生和发展;用生态学的方法解决信息生态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生态学的思想来优化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体系,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
2 网络教育资源库及国内建设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逐步打破传统学校教育的桎梏,成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保障和渠道。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网络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网络教育效率的核心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步建立了具有多种建设模式、管理模式和多样形式的资源库,如中国知网、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数据库、大学博物馆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及各省市地方的教育资源库等都为教学提供了快捷的教育资源。但是,我国的教育资源库建设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没有统一建设标准和开放的资源评价和管理体系;网络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资源库系统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技术含量低;教学资源不能共建共享,资源库的利用效率低,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从信息生态学的角度,提出网络资源库建设要注重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地域性、多样性,注重以人文本,提高资源的流动性,提高资源开放性和使用率,最终保持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
3 信息生态学视角下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对策及建议
信息生态学中强调的是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核心要素是人、信息、信息环境;具有人为性、整体性、层次性、地域性、开放性等特点。信息生态平衡是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是指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协调、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高度适应、整个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的相对稳定状态。基于此,以信息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以下四点针对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 针对网络教育资源库的特征,建设合理科学的标准体系、评价机制和审核标准 网络教育资源库是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科学化和标准化是其重要特点。在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如果缺少必要和统一的标准体系、评价机制和审核标准,资源的检索就会杂乱,资源的共享就是空谈,资源的科学标准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教育部“信息化标准专家委员会”和教育部“学科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结合我国各类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区域性状况,制订形成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体系,把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元数据规范。
3.2 针对网络教育资源库各因子的关系,注重教育资源库建设个性化、多样化,满足不同需求 信息生态系统中强调以人为中心,而系统中又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人。因此,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要协调好人、教育资源和网络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教育资源的使用者有年龄、学历、职业、学习方式、学习专业等的差别,而且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教育资源传播途径的不同,这些因素要求网络教育资源提供者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采用不同的网络环境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网络教育资源,注重网络教育资源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同时,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者要依据相关要求规范和自身条件,适应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3.3 根据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特点,提高资源的流动性和使用率,最终保持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生态平衡理论中强调整个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的相对稳定状态。因此,努力使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的价值在流动中实现增值成为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进一步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库建立,避免现在中央和地方多头投资、重复建设的教训,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安排。一方面要加强宣传,采取有效机制使参与建设的学校和教师获取一定效益,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合作开发;另一方面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网络教育资源质量,使网络教育资源不仅有富有吸引力的在线视频呈现,也能够提供测试、即时反馈、学生分级问答、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学习讨论等功能。
3.4 利用信息生态系统规律,加强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科学合理规划和管理 尽快建立国家级的网络教育协调机构,全面系统规划国家网络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制定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战略规划。由于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是一个跨各个教育阶段、需要各相关部门协调的系统工程,建议国家主管教育部门领导亲自挂帅,其他相关部委全面参与。国家教育资源库要建立按照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专家委员会,认真审查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将经过严格挑选的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远程方式与全国大学生以及全社会分享,同时在网络考试、学分、学制、老师角色转换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各地方教育部门也要按照国家整体规划部署,因地制宜,制定针对地方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从国家到地方形成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一盘棋”。
总之,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在信息生态学相关原理和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指导下,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科学性,解决当前网络教育资源有效资源匮乏、利用率低下、主体和客体存在矛盾、缺乏合理规划与管理等问题,以达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优化现有资源结构和体系,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增和与共享,满足个体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萍.中外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5:10.
篇7
公共选修课 城市生态学 教学方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各类农业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城市生态学》专业课,但是关于把《城市生态学》作为公共选修课在高校普及的探讨还是非常少的。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公共选修课《城市生态学》的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城市生态学》作为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研究。
一、课程定位
《城市生态学》在平顶山学院公共选修课中是第一次开设,该课程的主要开设对象包括文科类、理工类、艺术类等高校本科生。学院开设《城市生态学》公共选修课的目的是:扩展学生综合知识面,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科学素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之更加合理,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爱好,满足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知识需求,完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开设公共选修课总体原则是开课内容不宜过于专业,须以课程中知识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全面扩展学生素质,以便能够完成学校设置的教学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设计
作为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教学对象的专业背景包括文科、理科和艺术类等专业,专业方向涉及多,学生专业背景差异大,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层次也是不一样的,加之学生选修该课程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对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该课程设计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学习知识。
依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选课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贴近生活,淡化专业性,增加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文化性。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若知识讲解专业性太强或理论性太强,都会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难度,无法调动学生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降低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为了更好的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课程保持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引入本学科方向的热点研究内容、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特别是在生活实例讲解时,一定要从系统观点出发,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介绍实例对象,从而取得课堂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授课过程中以学生学习和兴趣为中心开展愉快性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并且利用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以丰富多样的多媒体素材的方式展示课堂案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具体、系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特点及良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且以发展前景良好的城市景观生态为案例补充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科研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会利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质量分析
(一)详细介绍《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城市生态学的思想自城市问题一出现就有了,在20世纪前的城市改建中就无处不洋溢着城市生态学思想,这一发展时期称为萌芽阶段。公元前360年后,商鞅第一个提出了具有城市生态思想的认识。随后荀子(公元前238年)则提出减少工商业人口,国家才能强盛的主张。公元170年,崔姓学者第一个提出人口的合理布局思想,到1885年包世臣提出了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比例关系应为5:1,限制非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思想反映在人口、人和土地与人和食物的关系上。世界上早期城市生态学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巴黎的改建和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上。20世纪以来,现代城市生态学产生并发展起来,芝加哥学派与芝加哥城的出现是其典型代表,该理论学派将生物群落学的原理和观点用于研究城市社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奠定了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到了20世纪的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开始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并出版了《城市生态学》杂志,与城市生态研究紧密关联的学术会议、论文的频繁召开和陆续发表,标志着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发展阶段。中国 的城市生态学起步较晚,1984年12月中国生态学会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究会”,会上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城市生态研究工作的开始。
(二)扩展课程教授内容,强调城市生态学的文化地位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要有自己学科的文化,英国学者斯诺把学科文化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在教学中,利用学科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关联,并以相互引导、相互促进方式进行授课。
在讲课之前,利用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引入课题,这样能让学生耳目一新,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中来。比如,引用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欧洲的城市化发展等作案例进行讲解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课方式带给同学们饶有趣味的理论知识,同时沿着历史的发展轨迹逐步深入阐述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历程里来,从而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这样以学生感兴趣的自身聚居地入手,很容易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在进行城市生态学课程讲解时,还要引入自然生态文化。比如,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从来就是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相伴相辅的,城市生态学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总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一致的。从而引入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城市生态学的理论成果是怎么样深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起到美化、保护和改善的良好作用。通过著名学者R.Mckenzie(麦肯齐)对城市生态学定义、研究内容及其应用等方面的阐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上去理解城市生态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比如在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方面,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在改善城市系统关系方面,在增加城市活力方面等。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内容,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为什么要和谐发展,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具有用辩证的观点去处理事情的能力,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并为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
《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实践性较强。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教授对象是各类专业的本科学生,涵盖了文科类、理工类、师范类、艺术类等各个专业的学生,学生知识结构复杂,接受能力差别大。这就要求讲课时要紧密联系实际,讲授内容要通俗易懂。具体做法如下:(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以板书方式教学,针对学校校园规划和城市规划进行取景拍照,以及查阅其他较为典型的城市生态规划等,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课件的直观性、生动性和真实感。(2)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涉及到已讲课程相关的内容时,教师针对知识点结合应用需求提出问题,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与回答。可适当安排部分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们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进行研讨,最终教师结合学生的结论和课程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点评。如讲到城市环境一章时,安排一些关于城市人工环境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的问题;讲到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一章时,提前安排学生去网上查资料,让学生课堂上阐述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如何实现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呼应了研究城市生态学的意义一章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城市生态学课程的理解。(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以学校和城市典型的草坪绿化场地为学生学习第二课堂,讲述合理的城市人工环境改造在改善城市气候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程考核方式
《城市生态学》的课程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城市生态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及其意义,学会利用生态学来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期末进行课程考核时,以课程论文的方式提交考核内容,力求考核内容切入点灵活多样,能够覆盖的知识面广泛,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课程综合成绩构成计算方法为学生平时考勤占总成绩比值为20%,学生课堂表现及研讨情况占20%,最终提交的课程论文占60%。在成绩计算过程中,使用了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态度(Attitude)和个性(Personality)四个方面。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指标的作用下产生本课程的学习效果(Performance),而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指标又是个性这个深层次指标的外在体现。使用这种考核计算办法,真正做到了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城市生态学》作为一门公修课程走进全国高等院校的本科生课堂,相应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需要结合授课对象和各高校的实际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小波.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徐学华等.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2).
[3]胡宗达,杨远祥,朱雪梅.高校生态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3).
[4]耿红.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
篇8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生态学习系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其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内大学英语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们一直在尝试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研究各种新途径和新方法,网络多媒体生态学习系统的产生也源于此。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学英语教与学的环境都发生了改变,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学习者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因此,注重个体的发展,研究开发有效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更具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教育生态学与自主学习
“教育生态学”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Lawrence Cremin于1976年在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将教育置于人类生存环境中,以教育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作为研究对象,核心内容是教育的生态平衡。自此,关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纷纷涌现出来,也引发了教育研究者对外语教学的生态学的思考。陈坚林指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系统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韩戈玲也认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以个性化、层次化、多元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为基础。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就是要保证大学英语教与学各因素之间的生态平衡,把大学英语课堂内外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为了保证这一系统的内在平衡,教师和学生必须各司其职。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教育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存在孰轻孰重的说法。
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生存能力,也是保证教育生态平衡的一种内在动力。保证生态平衡,生态自身的内在作用要大于人为施加的外力作用。因而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顺应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的。
二、构建网络多媒体生态学习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育和学习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建立网络多媒体生态学习系统,就是以网络多媒体为学习平台,重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育理论、教师、学生、网络及教室等生态因子有机联系起来,将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联系起来,建立一个多维化的生态学习体系。各生态因子的缺失都可以导致教育生态的失衡,只有重视各生态因子各自的发展,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生态平衡,促进教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和网络技术使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和自主性完全成为现实。网络多媒体生态学习系统使课内课外成为浑然的整体。无论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交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英语班额大、学生多、任务重的困难。
在网络多媒体生态学习系统中,最主要的两个因子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引导、监督、帮助、评估等等,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利用面对面的方式,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利用情感策略,提高自身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让学生愿意采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安排好自己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外能自主掌握学习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三、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
大学英语是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开设课程时间最长,也是学生耗时费力最多的一门课程。但尽管如此,许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导致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看似学习时间长,但学习效率不高。阅读、背诵的内容很有限,仅仅满足于书面上完成,很少去分析自己做的题,考试达标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对学习缺乏长期的规划。诸多的原因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英语的使用更为普及,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自主学习模式,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1.任务型自主学习模式
学习原本就应该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大学英语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组,然后在课堂中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不同的分工,遵守任务步骤,层层深入,最终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也可以在空间、论坛等网络平台中设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需要按时提交作业,根据完成作业的程度安排下一步学习任务。或者按照学习目标,教师设定任务步骤,引导学生去发现最终的学习内容。
2.独立型自主学习模式
独立型自主学习模式主要以网络为平台,以学校的自主学习中心或者教师提供的英语学习平台为媒介,其中设定听、说、读、写、译各种学习任务,也可以设定跟课程内容同步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安排,独立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在网络上向教师提问,及时与教师沟通,解决问题。独立型自主学习模式主要强调学习个体可以在课外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利用闲暇时间解决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影音型自主学习模式
大学英语的学习内容多种多样,不同的学习模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通过视听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模式。影音型自主学习模式就是由教师指定一些英文原声电影或电视剧的视频,根据视频内容设定一些问题,让学生看完视频后完成。而且原声电影无论语音、语调还是表达方式都是比较地道的英语,这对学生提高听力和口语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自主学习系统等平台中为学生提供一些英文歌曲让学生听唱。虽然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刚开始学唱英文歌曲会有点儿困难,但是,当学生能完整地唱出一首歌时,那种成就感会油然而生,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英语,他们才可以真正将英语学好。
4.评价型自主学习模式
依据评价的功能,可以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而评价型自主学习模式中主要涉及的是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在自主学习系统中或者平时授课的过程中,按照课程内容和进度,设定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可以作为学生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的一种途径。对教育生态系统自身来讲,重要的是要在各种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中,提高适应外部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的能力。应试能力也是今天的社会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地查找问题,不断学习提高,不但提高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其应试能力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提高。
学生之所以惧怕考试,是因为评分、排名等形式的存在,而评价型自主学习模式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系统中进行自我评价,关起门来找问题。比如在对教材内容的评价模式中,学生可以在学完教材内容之后,在自主学习模式中进行自我测试,找出自己的问题。在查找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会有压力,不用担心成绩不好,只是让自己明白该做什么就可以了。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英语课堂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能动的微观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课堂生态有其构成系统的生态因子,即课堂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和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课堂生态主体间相互作用共同使课堂成为有机的生态整体。课堂生态系统是网络多媒体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不同的自主学习模式,是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坚林.从辅助走向主导:计算机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J].外语电化教学,2005(4).
[2]陈坚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08(1).
[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3).
篇9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97-02
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在21世纪的科技、工业、社会、自然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我国,自高校扩招以来生态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步入了稳定发展期。
西安科技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属于生态、环境相关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资源环境、自然地理、生态学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类知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市政、规划、环保、能源、旅游、国土资源、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部门从事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与国土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才。[1,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的“生态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于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特别是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了解如何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众多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生态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和结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特点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尝试解决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达到专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一、“生态学概论”课程的特点
1.课程定位
“生态学概论”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课程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生态因子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机制,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与生态学研究的关系,明确了解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意义及我国主要生态系统的特点与分布;体现生态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治理以及管理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环境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也为日后从事生态、环保相关专业工作作铺垫。[3]
2.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生态学概论”课程相较于其他一些传统专业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科内容中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问题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内容具备了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等显著特点。在“生态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学科领域,比如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等,需要具备生物、化学、化工、物理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是不断变化和发展更新的,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和实际生活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更新教学知识内容。另外,西安科技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在测绘学院,课程设置也向测绘类课程倾斜,因此在“生态学概论”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将测绘知识运用到生态环境实践中,体现多学科的交叉性。
3.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与实际生产、生活结合)
相较于一些基础理论课程,“生态学概论”课程与生产实际的结合较为紧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生态系统、群落生态、种群生态等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都与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工程设计等紧密相关。此外,当前社会生活中经常报道的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其本质和机理都与教学中的多个知识点相联系。[4]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笔者所在专业的“生态学概论”课程设置为32个课时,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而言,相对较少。如果在这样的课时安排内进行通篇讲述并且让学生完全掌握所有内容,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和压力。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和目的就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上寻找有效的方法。笔者通过自身的教课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1.社会热点的课堂结合引导式教学
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学科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进展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是授课选用的教材在原则上是要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固定性的,不可能根据行业发展实现年年翻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不断更新自己的学术研究内容,把一些和课本基础内容相关的新的热点研究成果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科研发展现状,反映生态学的时代性与变化特征。比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问题时,除了讲解课本上的定义及相关公约外,还应着重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意义,通过对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分析以及近年来灭绝的野生生物进行举例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进一步明晰其重要意义。通过运用真实的照片和相关报道材料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破坏的认识,并有效提升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这些前沿性和热点研究的知识点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课上和课下的资料搜索也可以扩大生态环境相关的知识视野,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基础。
2.紧扣知识点的扩展式视频教学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授课方式已由传统的板书授课改为多媒体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将原先无法在板书上进行展示的一些图片、动画等资料很好地呈现在课堂上,有效增加了信息量,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实现讲授和视频播放结合。通过放映一些与课程某专题相关的视频可以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并且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会更加牢固。比如在讲解海洋生态系统时,首先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进行视频教学,让学生观看一部生态纪录片“海洋”,然后再进行课程讲述,此时会发现学生能够主动结合视频中的内容来理解书本上的相关理论知识。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都保持兴奋状态,更易于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由感性了解上升到理性认知,切实将生态理念贯彻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3.案例与专题报告式教学
生态学的知识内容应用非常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工作和科研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运用案例和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通过听“故事”、看“故事”轻松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内容。
三、增强学生实践认知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除了课堂教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到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开展生态环境相关的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搜集和相关实验。笔者所在专业在此方面主要从两个层面对开展教学实践给予支持。
1.校内实践安排
可以结合学生在一、二年级所学“地理学”等课程,建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并且无条件地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学习和实验考证;同时,要多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按照不同的专题研究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课题小组,对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学校旁边的城中村―吊庄)进行初步的认知、调查,要求各小组利用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汇报PPT,之后利用2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上台就自己小组的专题作报告。该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科研业务能力。
2.校外实践安排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澄合矿务局签订了实践基地共建协议,由澄合矿务局提供实践场地,在暑假期间由专业教师带队,带领学生进行实训。利用矿区的煤矸石进行生态恢复利用的实验研究。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将他们视为教学的“主体”之一,针对“生态学概论”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充分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理论讲述和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的兴趣,拉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启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科研意识,注重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通过对“生态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出的学生不但可以满足当前工作及市场的需求,在今后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中也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木壮,林媚珍,谢献春.基于创新理念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22-123.
篇10
关键词:教师发展;生态环境;公安院校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268-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教师发展乃至教育事业发展的保证。
一、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发展状况
“生态学(ecology)”为“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所著的《社会学科学导论》一书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的概念,标志着人们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问题的开始。此后,随着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的相继问世,生态学己从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踏上了与人文学科融会贯通的新道路,并被运用于解决社会科学,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
教育生态学借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来探讨教育系统内部规律,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侧重考察各种环境要素对不同生态主体及其生存状态的影响。它以教育学和生态学为两个重要理论基础,把教育放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中,研究这三种生态环境以及人的生理、心理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与教育的相互关系,其跨学科交叉边缘性超越了单一学科思维方式的局限,为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综合研究,提供了更全面更科学的思维方法。
因此,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社会教育生态系统得结构和功能,分析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发展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能更好地保证教育生态系统整体和谐和动态开放,更好地探索复杂、系统的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机制,探求和谐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之道。
二、教师发展与教育生态环境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教师是教育发展的资源和资本。“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教育生态环境环境对教师发展的至关重要。
教师的发展是依托专业组织,丰富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追求信念与理想,提高从教素质,形成卓越教学风格和品质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发展终身性,发展自主性、发展阶段性、发展连续性、发展丰富性等特点。
格伦迪(Grundy)和鲁宾逊(Robison)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有两个推动力:一是来自外部;一个来自个体自身。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库尔特.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的结果,提出了著名的B=f(PE)函数。其中,B表示行为,P表示人,E表示环境,该函数表示行为随人及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教师的发展也是如此,它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其内在需求与外在环境共同构成了其发展行为。
教育生态学把教育看成一个有机的、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将教育生态环境分为外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种多维复合空间。外生态是指自然环境;类生态是指人文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内生态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态因子。教师发展就是教师与环境不断协调、共生共息、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并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流和信息传递。大量研究表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舒展教师的心身,保持良好心情,提升审美情趣,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较高的认可程度、较好的政策导向和奖励制度,激发了教师的发展需求;良好的情感心境,有利于促进工作热情的发挥和工作效能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上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相互相影响,互为镶嵌,并驾齐驱。
三、教师发展生态环境的构建途径
公安院校通过大学习、大轮训,实习调研、警务调研、院局合作等方式改善了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但现有的生态环境仍然存在平衡性缺失。高密度合班课形式产生“拥挤效应”,教师效能感降低。科研任务的压力和事务性工作使得教师身心疲惫,违背了谢尔福德耐度定律,致生态失衡;教师倾向于个人主义,教师之间,教研室之间、系部之间各自为战,引发“花盆效应”;公安院校出台的权力性、约束性管理制度和单一的量化评价机制,忽视了教师的民主参与协商过程和主体取向,严重损坏了教师发展的自组织规律;教师之间的教学科研生态位重叠多,同质性高,缺乏边缘效应。基于以上发展障碍透析,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营造有利于公安院校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确立发展整体观
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这些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的转换和信息交流。教育生态环境中的各因子都处在一张相互交织的关系网络之中,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教育生态环境,离不开与自然环境,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和转化。教育生态环境是个环境因子的合力表现,任何因子的改变会引起教师发展整体环境的变化。因此,在教师发展的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有所偏颇,而应积极关注并改进教师发展生态中的各种环境和环境中的各种因子,以促进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二)遵循耐度定律激发教师潜能
根据谢尔福德(Shelford)耐度定律,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生存下来,必须要依赖于复杂条件的全盘存在,如果其中的一种因子超过它的耐度就可以使这种生物消亡或灭绝。学院应为教师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减少教室“拥挤效应”,减少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减轻教师工作负荷增,减缓教师情绪疲劳,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反思、规划教育教学和自身的发展。学院可以建立奖励性制度,“多劳多得,优质高酬”,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的管理,鼓励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鼓励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多样化的工作,促使教师挖掘自身的最适度的耐度,发挥自己的最大的耐度,从而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三)避免花盆效应促进教师合作
“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态环境效应”。教师发展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一方面,注重国内国外进修、访问、讲学、合作研究和创新培训,加强知识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另一方面,积极邀请国外的专家、教师讲学,开展学术交流讨论。促进教师发展还需改变教师各自为战的失语状态,建立专业共同体。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行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在这个团体里,教师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协同作战,共同分享,发挥团体整体效能,减少了陌生感和疏离感,增强了教师间的互动和学科间的交叉互补,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良性的土壤和营养。
(四)尊重自组织规律建立合理评价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有序的结构。不同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教师发展道路也不一定相同,就算是同一学科教师也有批量产出成果的“粗放式”发展和数年出一精品的“内涵式”发展。因此,对教师的管理和考评应该采用多层次,多渠道,既定性又定量,既包括教师的授课水平,又包括教师的科研成果,还包括教师师德师风在内的展性评价,并极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平性。教师的授课水平和知识储备可以通过同行评教,督导听评和学生测评多种渠道体现出来,但科研成果是知识积累和学术沉淀过程。一味强调科研成果的数量,苛刻要求考核条件,只会本末倒置,严重损坏了教师发展的自组织规律。由此可见,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尊重教师的主体取向,强调教师、评价者、被评价者之间的民主交流和协商,从教育者、学习者和创造者三个维度考核教师,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减少生态位重叠促进教育繁荣
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生态位会出现生态位分离,即竞争排斥现象。教学竞争、科研竞争产生生态位中竞争排斥,导致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缺乏信息共享。加之近来学术近亲繁殖,同质性较高,缺乏边缘效应,排斥现象更加明显。但是,每位教师都是唯一存在的独特个体,他们都有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生态位。竞争并不一定以优胜劣汰为唯一结果,也可以是协同进化,实现稳定的共栖生存。竞争允许教师个体差异,尊重独特的专业成长。所以,尽管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生态系统的教师,所处的生态位相近,相互竞争,但管理者可以充分考虑岗位需求,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教师在竞争合作中营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达到并保证教育生态的繁荣。
参考文献:
[1]Blackman,C.A.Issu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Continuing Agenda[M]. In M. L. Holly & C. S. Mooughlin (Eds.), Perspective on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1989.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刘铁芳.尊重教师的生命权[J].教育科学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