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山核桃是临安昌化、昌北地区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农村经济支柱。然而,随着林农为了便于管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草甘磷等化学除草剂和除虫剂,致使林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并日益成为制约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早在2005年,临安水利水电局就在浙江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联手,深入临安灾情较重的清凉峰镇调研,经一年多的反复论证,于2006年在该镇岭下村实施了山核桃林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并逐步建立生态修复数据模型。之后,成功申报全国第二批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从2006年实施至2009年,分三期进行;2008年又申报了中央新增水利投资项目——昌化镇山核桃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3650余万元,治理山核桃林水土流失面积150多平方公里,项目区遍布临安昌化、清凉峰、湍口、龙岗等山核桃主产区,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边摸索边实践,通过筑沟修坝,筑路修坡、植草护坡等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临安市山核桃林水土流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证明了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们的做法体会有四:一是领导重视成为项目开展的有力保障,二是舆论宣传成为提高水保社会影响力的有力武器,三是群众认可成为推进水保项目深入发展的强大动力,四是改善民生成为水土保持项目的活力所在。
篇2
关键词:全球民主;怀特海;全球政府;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40-02
大卫・格里芬的全球民主思想并没有被广为人知,因此本文将对他的思想做个简单梳理。笔者将会从全球民主思想的提出背景、理论主张、现实意义及其局限性,这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全球民主思想的背景
1.生态危机。生态危机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一种表现,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造成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各个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再相互适应,种群结构和数量比例不再稳定,从而又引起了其他一系列连锁反应,以至于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9世纪以来,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工业革命不断发展进步,加之战争和社会动乱,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范围不断扩大,强度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森林覆被面积缩小、草原退化、沙漠扩大、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气候异常等生态系统失衡现象。最明显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从工业革命至今,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川融化,以及一些物种消失。如果我们不加以阻止,任其发展,世界上会有1/5的人口和1/3的农田被淹没,像图瓦卢这样低洼地带的岛屿国家首当其冲[1]。当然,联合国并没有对其放任自流,《京都议定书》的提出以及地球峰会的召开,都说明了我们在为了生态平衡而努力,可还有一些国家经不住利益诱惑开始偷偷破坏协议,这些都阻碍了环境的改善。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有权威的制度来协调不同的国家以促进共同的善。
2.战争。“这个世界的军事力量是地球最大的污染源,军事力量大约占了世界总量的7%。”[1]只要没有一个能和平解决国际冲突与争端的存在形式,各个国家就会仍然将大部分税收用于建设国家军事力量,毕竟国家安全高于一切。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就不仅要消灭军国主义,还要建立一个全球性政府。华尔兹曾在《人、国家与战争》中对战争的原因进行了个人、国家、系统三个层次的分析,前两个是说战争源于人的本性和国家制度的不健全,需要完善人性,改变国家政体来阻止战争,具有颠覆性,不容易实现;第三种意象是说,战争源于国家间的无政府状态,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全球性政府能够仲裁各种国家之间的纠纷。在缺乏这样一个政府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国家只能根据威胁,最终依靠战争来解决它们的分歧。而美国也正在试图建立这样的全球帝国,这和我们要建立的全球民主政府相去甚远,也是我们所要阻止的。
3.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怀特海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它是由很多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整体。这个共同体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变化着的,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强调有机体必须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要创造属于自己的环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哲学承认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资源,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球化民主政府的建立需要全球性宪法的支撑,而全球性宪法的实现将以道德价值的一致性作为前提。怀特海哲学为抵抗全球帝国主义和建立全球民主提供了文化基础[2]。
二、全球民主思想的理论主张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实行全球民主迫在眉睫,格里芬主要从抵制全球帝国,建立全球民主、建立全球性宪法和中国在这一运动中的特殊地位来讲述的。
首先,抵制全球帝国,建立全球民主。建立全球民主的必要性不仅体现在没有一个相对公正无偏见的机构来解决国际争端和生态危机,还体现在美国想要建立世界霸权的野心上。美国想要建立的全球帝国是依靠自己的绝对权力来统治世界,美国总统将作为世界总统,统治世界上的一切;换句话说,世界上只有美国这一个国家,其他所有国家都是它的附庸,是它的殖民地。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建立全球民主政府刻不容缓。当然,也有不同意见,简军波教授在他的《如何确保我们的权利?――论全球民主的正当性及初步建构》一文中曾提出,“民主在根本性上是民族国家的现象,因此在全球范围内不存在世界公民、世界政府,也就没有所谓的全球宪法。”[3]大家都看出建立全球权威的必要性,只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全球权威发生了分歧。建立全球民主就要消除国家,世界上个每个个体都是世界共同体的一员,没有国别、文化、背景等差异,我们的共同目的是建立一个属于全球人民的民主政府,每个人只对自己和全球政府这个大家庭负责,没有国家利益的存在,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地球上的生物和谐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其次,全球性宪法的实行将为全球民主提供可行性的保障。全球民主的建立必然是某个强权机构或国家支持或控制建立的,(就像联合国的成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动荡性。而全球宪法的实行则为其提供安全保障,致使一些强国无法任意而为。“国家间的一切争论将由世界法庭来裁决,依靠一个全球层面的民主政府――超越国家政府层面之上并且天然地为(仅为)那些国家政府无法解决的全球事务负责――,全世界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可以通过旨在减缓并且最终扭转全球变暖和其他生态危机的法律。”[1]“这将会是不同于任何国家的财阀民主形式,政治过程严格控制,禁止金钱的进入,全球立法机关的每一次争论将由对促进共同的善的最佳方式的最佳论证来决定。”[4]因此,这是一个向着共同的善,旨在接受有利于生态保护和解决全球争端的政策、法律的机构。
最后,中国在全球民主建立中的特殊地位。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拥有世界上伟大的文明却没有称霸,说明中国的文化意识里没有帝国主义意识,是个强大而又善良的国家,而且,中国近百年饱受帝国主义的,沉痛的经历加之文化的传统,使得中国深具反帝国主义的精神。中国为全球安全做出的努力不容置疑,外加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庸的文化价值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等,使中国在这场运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领导地位。
三、全球民主思想的现实意义
民主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人权,保护人的平等与自由的权利。而全球民主的目的不仅仅是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还要保障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和谐,这就不仅仅需要某个国家或某些团体的努力,而是全球的共同努力。
首先,全球民主有利于消灭军国主义,这个地球上最具威力的污染源。在现在的世界秩序下,国家的军事安全明显在环境安全之上,不是因为人们没意识到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而是相比于军事安全来说环境安全时间上没有那么紧迫,具有一定的延时性。那么显而易见,现有秩序下,军事安全的重要性是高于环境安全的。人们在看到环境安全的温和性的同时也应看到环境安全对人类的致命性打击,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是人力无法阻挡的,只有改变现有的世界秩序,让无序变有序,让战争变和平,才能减少对环境安全的危害,对人类的危害。全球民主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那就是通过建立一个全球民主政府来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冲突与争端,避免战争的发生,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全球民主有利于保障我们的权利,维护已经受到损害的利益。全球化时代,很多公共性问题是由一国内部政策引起的,比如最近朝鲜的核武器问题,引起了各个国家的关注,不管是大国小国还是近国远国,都不同程度地对武器扩散问题提高了警惕;还有流经多国的河流问题,在上游的国家一不留心污染了河流,下游的国家就不得不一起承担污染的后果。也就是说,一国的政策影响超越了国界,那么就应该受到超越国界的公众监督,全球民主也因此由来,就像简军波在其论文《如何确保我们的权利?――论全球民主的正当性及初步建构》一文中所说,全球民主就是通过全球社会对政治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以实现国际民主,从而维护全球公民的民利[3]。
最后,全球民主有利于对现有环境的修复,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全球民主的建立可以提供有效的方式来修复现有的环境危机,利用全球民主政府来协调和督促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改变现有的拖延推诿,将整个全球当作一个利益整体,共同为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做出贡献。
全球民主一方面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安全的威胁,另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环境的修复具有指导作用,从全球范围内协调人力、物力资源对环境进行保护与修复。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四、全球民主思想的局限性
格里芬的全球民主为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丰富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但其局限性是规避不了的。
首先,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做出对外政策的根本依据,全球民主超越国家,它维护的是谁的利益呢?如果是全球,贫富不均加之疆域的无限发展,公地悲剧又如何防止呢?且如何平衡各个地区间的利益,不偏袒某个操控它的地区或团体呢(例如联合国)?
其次,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基础、风俗习惯,仅有基本的道德价值认知,怎能保障全球性宪法就能适用于所有地区。如果不是一刀切,会不会出现法律漏洞,毕竟我们没有熟悉地球上的所有文明。如果全球性宪法只适用于全球事务,这个度又怎么拿捏。全球民主的推行有赖于全球性宪法的实行,没有强大的暴力机器做后盾,法律就没有牙齿,没有威慑力。那么全球性宪法的强制力体现在哪,又是靠什么来实现?
最后,全球民主意识的普及。意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只有世界人民具有全球民主的意识才能推动民主进程,有些国家和地区仍然处在稳定和温饱都不能维持的生活中,如何让他们积极参与全球民主进程中?只有满足了人们的温饱需求,归属于爱的需求,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当然这并不是普遍情况,但其他安定国家和地区的民主意识也是有待继续提高的。
全球民主任重道远,我们不仅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一如既往地为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大卫・格里芬.全球民主和生态文明[J].弭维,译.与现实,2007(6):23-28.
[2]刘宝福.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怀特海过程哲学浅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5):39-41.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的扩展和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地应对措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保增长、保就业。我国政府投入4万亿投入拉动经济,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要的投资领域。高速公路建设拉动了经济增长,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加同时,技术难度、技术指标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由原先的平原公路逐步转入山区公路建设。高填深挖、高架深隧、土方弃渣等对周围资源环境及自然景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应用科学发展观,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与周围自然地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摆在广大公路建设者和公路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高速公路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重要性研究首当其冲。本文结合台缙高速公路东延段建设项目阐述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1、项目概况
台缙高速公路东延段为《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纲要》(2003-2010)“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中十八连的一连,同时也是《台州市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纲要》(2003-2010)“三纵两横一连”中的一横。台缙高速公路东延段路线长度24.725km,路线起于台缙高速公路水洋枢纽互通,终点接75省道。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建设标准设计,设计时速100km/h,路基设计宽度26m(分离式路基为13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工程全线设互通式立交3处,特大桥4座,大桥3座,中小桥5座,共计7210.23m(含互通主线桥),占路路总长的29.2%。长隧道2座,中隧道1座,共计3593m,占路路总长的16.0%。分离立交6处,机耕通道3处,人行通道22处。工程建设用地169.2719hm2(2539.08亩),工程概算总金额23.1662亿元。
台缙高速公路东延段工程的建设,将连接同三级甬台温高速公路与规划中的沿海高速公路,使高速公路成网,有效地发挥其整体效益。并促进该区域进一步充分利用长江三角洲的科技优势和资金优势,并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大都市辐射功能,加强经济互补性,全面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当地实现现代化进程。
2、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高速公路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随着项目的实施和通车运营,对项目走廊带的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在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施工、运营阶段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小其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妥善处理项目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使之协调发展。
2.4 水土流失保护
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该工程水土流失保护区域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确定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区共分七个防治区及防治措施,施工期间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临时渣场、钻孔灌注桩桥基施工区、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工程运营初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
工程区内水土流失类型有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两种。从时间上看,一年中,以5、6月份梅雨期和7~9月份台风暴雨期的水土流失量为最大。重力侵蚀主要分布于山区范围内,在工程区分布较小。结合工程沿线经过部分乡镇的水土流失状况,工程现有土石方开挖总量,结合路基开挖在K23+430设取土场取用。工程弃方中的钻渣泥浆除灵江大桥产生的4.45万m3泥浆计划运往临海市南洋涂围垦区填筑外,其余1.99万m3就地沉降处置;废弃建筑垃圾运往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主体工程拟在K1+350路基右侧废弃采石场以及K18+200路基左侧山岙设永久性废渣场处置上述废渣。
2.5生态修复与保护
公路建设实施过程中,由于高填深挖、高架深隧的施工建设,必定会对沿线的自然景观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使公路运营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不失去平衡,该项目在自然景观保护和恢复中应用的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对土质、岩质边坡运用液压喷播植草技术进行生态修复;对于深挖路段遗留的岩石的高边坡、隧道口开挖的岩石面,采用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技术进行生态修复;对于路肩垂直挡墙,宜采用相应的垂直绿化技术进行修饰。
在线路K2+700寺前张村边,有一株树龄180年的古樟树,编号为JA300312,保护等级为三级,距工程路缘为10m;广润禅寺门前(K9+980),共8株古樟树,左右各4株,树龄90年,尚无保护编号,距离路边缘20~60m。结合园林部门意见,在施工前,采用篱笆形式将樟树圆心围护,围护半径3~5m。基础开挖时,确保不得损害根系、及时培土、浇水保护措施。
2.6 筑路材料开采与运输的环境保护
本项目建筑材料的运输除了现有乡级道路和施工便道外,国道114就是主要道路了。国道114本身交通量大已经超过了设计通行能力,筑路材料运输可能会对该国道加大交通压力甚至造成交通堵塞,影响交通安全。施工期间,必须结合当地交通部门对现有道路实行交通管制,避开白天高峰期运送筑路材料。另外,施工便道坚持每天洒水,全部运输车辆实行覆盖运输,避免对当地空气环境造成影响。
强化开采方案,将采石场(取土场)的植被水土流失通过一定的水土保持实施方案,将其控制在最想范围之内。离村庄较近的采石场,爆破开采和运输的时间应禁止在夜间(22:00-次日06:00)进行。同时做好安全隔离工作,防止飞石伤及他人。
篇4
1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
1.1有机农业的简要概述分析
有机农业是发展纯天然的农业,遵循农业生产标准,不采用任何转基因合成的生物及产物,不使用农药、化肥和生长素等有害物质;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与当前农业种植方式相比较优势突出,如可提供无公害、无污染的环保食物、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环境污染、协调并恢复自然生态平衡、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的收益;同时,可提高农民的收入。近年来,通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的推动和国家环保总局的大力支持,及相关农业和外贸部门的积极参加,我国的有机农业正在逐渐发展起来,并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关键,只有解决了农业问题中农药、化肥等污染物质根源,才能真正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2]。
1.2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氮、磷含量不仅是衡量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指标,还是限制农作物生长的因子。现代的农业种植方式下造成了严重的土壤养分流失,主要以氮磷为主,其随雨水排入河流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而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土壤养分进行补充,通过施用有机肥等培肥土壤,提高生态系统整体的循环利用能力,实现土壤的持续肥力和永久利用。现今所使用的有机肥多为禽畜的粪便,其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使用后可繁殖大量的微生物,便于土壤分解与吸收;同时,可稳固无机磷,将无机磷转换成有机磷,降低土壤中的磷流失,降低环境危害风险。
1.3有机农业发展的方向
发展有机农业要坚持以减少污染物为根本,生态修复为主要目标,最终实现“减少污染源-治理污染物-生态修复”的总体方向。减少污染源就是从源头上制止污染物向外排放,控制排放总量;治理污染物就是在污染物进入环境的过程中进行治理,通过技术手段将污染物进行生态拦截,减小对环境的危害;生态修复主要通过采取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技术恢复农业用地的生态功能,改善土壤的性质。总的来看,研发和开展新技术对于从根本上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问题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改善农业生产区的生态平衡,促进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面源污染的当前态势
2.1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
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技术和经济等多个方面,主要是因为国家农业人口过多,资源紧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部分有知识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剩余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环保意识差,部分人口也是由于面临着生存的压力,无暇顾及环境污染控制,只是追求从事农业劳动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活的现实,同时不良的乡村风气也导致了污染的进一步蔓延。
2.2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没有规定农民所选用的肥料和农药数量,过于依赖农药和化肥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造成了农民滥用、多用的现状,使用的农药均已超出国家标准,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污染,也由于国家具体实施的对农村地区的环保工作不到位,力度和设施都不足,造成污染失控现象。当前,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范围大,危害大,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溢流出的氮化物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PM2.5含量升高,对人体危害日趋严重。同时,大量畜牧养殖所产生的废弃物没有经过综合治理,任意排放,农业生产后所产生的秸秆被随意焚烧,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3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解决措施
3.1制定具体的有机农业开展行动计划
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节能减排型社会的长期发展目标,要明确具体的行动计划方案,制订国家有机农业开展的规划和战略,进行知识引领下乡的政策,指导各企业和消费者开展正确的行动。同时,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建立农村环境控制的相关部门,协调各部门的管理机制,相互配合,对作物生产后的剩余秸秆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控制实行力度,组成具体的环境小组展开对河流和土壤的整体调查,制定相应的控制改善方案,一步步改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3.2激励有机农业发展的经济策略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是一项投资大、耗时大、周期长的复杂工程,由此有机农业的实行过程是漫长的,对于农民要想实行有机农业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否则实行有机农业过程阶段引起成本的提高和产量的降低,使农民在不能保证确切的收益后将难以继续实行,缺乏积极性。同时,要鼓励厂家使用禽畜粪便类进行有机肥料的制造,给予农民购买有机肥的部分经济补助,建立肥类税收制度,控制肥料的大面积使用和浪费,积极的实行资金补助政策是推动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3.3综合分析调查,研发有机农业生产新技术
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将有机农业作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生产方式。由于各地区实行的有机农业技术成效各不相同,因此,对生产技术和环境生态进行环境效益评估十分重要,通过对农业生产物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定点分析此生态系统具体的径流水和渗透水的污染物浓度,探究具体的氮磷流失排放规律,定量化得出控制面源污染的依据。此外,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励科研部门进行有机农业开展的相关技术,为更好地发展有机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可建立具体的生态试验园和实践基地来辅助新技术的实施和完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机农业发展体系。
3.4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利于有机农业的开展与实行,更难以完成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作,因此,要加大农民的生态文明水平,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以便于开展活动。首先,要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文化知识的有机农业师,对农民进行讲解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并进行知识的传播。其次,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宣传有机农业的优势,引导农民们正视环境的重要性并树立环保意识,形成农业可持续生产理念。
4结语
篇5
农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我国大多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不按规范使用肥料和农药的情况比较常见,同时施药施肥的配套技术不够完备,不但造成农用化学品浪费,还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了染,让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变差。农村农膜带来的污染造成农田土壤结构破坏,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生活污水、垃圾和人畜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入河造成河道水体污染严重。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工业生产的污染。城市工业“三废”污染向农村蔓延的同时,许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污染重的电镀、农药、化肥、造纸等企业,产生的“三废”任意排放,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1)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意识。我国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低,广大农村居民还认识不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积极主动参加环境保护,这也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在许多方面缺乏群众基础的主要原因之一。保护农村环境是一项伟大事业,它需要广大农民不断提升环保意识。所以要充分利用宣传、教育媒体,采取报纸、网络、电视等一切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方针、知识及法规,让环境保护深入人心。
(2)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机制。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不足已经表现出来,《环境保护法》还不能满足农村环境保护的要求。所以应健全符合新农村建设实际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积极制定有关实施条例和法规配套措施。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编制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法律保障体系,从而实现资源环境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3)发挥乡镇企业的环保责任。企业是经济目标的完成者,更是生态环境的影响者。由于企业管理不善造成重特大环境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目前对于广大乡镇企业,要将环保纳入乡镇企业发展规划中,确保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再有要建立健全乡镇企业内部环保激励机制,动员所有员工参与环保活动,乡镇企业还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环保的决策体系。
篇6
[关键词]气候变化;科普;小说;叙事策略;修辞策略
[中国分类号]I7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5-0036-06
[作者简介]帕特里克·D·墨菲(Patrick D. Murphy),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英语系教授,全球著名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者,生态文学权威期刊《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奠基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文学、现代美国诗歌、生态批评、科幻小说以及巴赫金对话理论等。
[译者简介]龙迪勇(1972—),男,江西宜春人,文学博士,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叙事学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杨 莉(1973—),女,江西南昌人,文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江西南昌 330013)
Title: Narrative and Rhetorical Strategies in Climate Change Popular Science and Fiction
Author: Patrick D. Murphy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rrative and rhetorical strategies that are employed in a range of novels and popular science books. Examples will include works from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and the US. Some of these texts are future oriented, while others focus on climate history and the daily events of the present and immediate past. Some have as their primary strategy the intellectual edification of the audience while entertaining them in ways typical of formulaic literary and popular nonfiction genres. Some, instead, pursue an emotive-affective response from readers in order to incite them to action. Rhetorically structured works frequently rely on extensive and varied forms of embedded narratives for distinct purposes. Meanwhile, the novels often contain extended rhetorical passages, often provided as explanations or speeches. The author will conclude by considering the growing convergence of the information components of both types of works and the types of audience impacts different strategies are likely to produce.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popular science; fiction; narrative strategy; rhetorical strategy
一
气候变化为语言和文学教学提供了便捷可用、极具价值的话题。对于处于本族文化中的学习者以及学习外语的说本族语的人,这一话题都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它要求跨越多个学科的词汇量和语篇模式,例如生物学和地质科学、政治科学、哲学——尤其是伦理学、宗教学、经济学、外交政策、新闻学、文学和大众文化。它鼓励学生了解在一种语境中被视作客观话语的科学的语言在另一种语境中是如何被视作主观的、引起论争的并且推动议程的话语的。
篇7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水土流失及水源污染已经成为城镇一体化、农村环境改善、乡村经济振兴的关键阻滞因素。据人民网2020年8月16日消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71.0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8.73%。虽然相对于上一年度而言我国重点生态保护及修复区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但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呈现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特征,水土流失治理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此,需要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目标,遵循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农村水环境承载力,从而为新农村建设、乡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生态环境基础。
1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概念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升水环境承载力、恢复自然水环境为核心,同时兼顾人工修复及自然恢复的现代化、综合性水问题治理理念与技术方法。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截至202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944m3/人,略高于中度缺水线(2000m3/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82位,是联合国认定的缺水国家[1]。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会导致农业生产力不足,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愈发严峻的水污染问题也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威胁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为构建“生态防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念应运而生,对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恢复水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
2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要点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环境为核心目标,按照农村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新农村建设需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业现展基本内容等对小流域农、林、水、草、田等水土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统筹规划,紧抓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地构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其实施要点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防线
生态修复防线建立在农村地区坡度超过25°,或土层厚度低于25cm的区域。通过在林草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区域周边设置禁止出入警示牌、防护栏等,对该区域目的树种进行补种等方式避免该区域受到人为干扰,以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为核心保持水土、减少污染。
2.2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防线
生态治理防线建立在农业种植区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人类活动对周边生态及水环境造成干扰,导致此类区域生活垃圾堆放多,加之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水环境十分脆弱。此类区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建立水土保持林及经果林,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土质特征种植栽培适应性强、附加价值高的果树,既可以作为生态屏障防线,又能扩大经济效益;修建水利工程,以综合治理理念为导向,保证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水资源调配及利用、农业生产与生活等相协调,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水源调度、农田灌溉等综合功能,解决用水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建设,采用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以科学灌溉、田间管理强化农作物长势及病虫害防御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修复被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2]。
2.3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保护防线
在水库周边、河道两岸、主要沟道等区域进行护岸护坡、河道清理并建设绿色景观,形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保护防线,可以解决湿地萎缩问题、减少水体污染。
3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农村宜居空间
打造宜居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保目标之一。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价值导向,从生态环保角度审视农村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致力于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饮水质量偏低、生活垃圾难处理等问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发展是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作用之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采取多元化及有效性措施恢复遭到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在推行相关政策方针时注重调动农业生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认识到农业与水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通过完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水资源调蓄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林等保护农业现代化发展所依存的水土资源、水土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乡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大有裨益[3]。
3.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对农村水土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合理利用的统筹规划与细致安排,其治理范围包括农村的林、田、湖、草及相关产业,坚持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主,因地制宜采取造地适树、植树种草、因害设防等治理措施,实行“山顶戴帽,果树缠山腰,山下养殖,护坡种草”等政策方针,在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治用并举的基本原则,对水资源及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其利用结构,将宝贵的水土资源应用于高附加值、低成本高回报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之中,通过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及工程措施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显著提升农民收入,践行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增收”基本要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若想发挥积极作用需率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整理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新农村规划建设宏观战略、小流域综合治理需求、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协调好生态保护与水土治理之间的关系、小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治理效益与村民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利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资源,实现统一治理、综合规划、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小流域水土保持实况科学确定新农村生产发展方向,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出发点合理安排牧用、林用、农用土地的比例与位置,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优产高产目标,加大陡坡退耕力度,为林草种植提供有力条件。为了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助推新农村经济建设需将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商品生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联在一起,同治沟措施、治坡措施、农耕等措施相结合。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开展前需考虑人畜饮水、粮食高产等实际问题,以提高新农村建设实效性为导向合理规设治理方案,保障小流域综合治理能事半功倍。
4.2从实际出发推行技术措施,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主要有3个:一是农业耕作措施;二是林草措施;三是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指的是通过修建梯田、涝池、水窖、山坡截沟、拦沙坝、泥石流排导等工程达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实践证明,山丘区水土保持需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为了使技术措施可以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作用,需专职部门立足农村当地深入调查分析,了解小流域组成要素及经济系统,将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要素视为时空分布探究的着力点,同时调查分析农村当地的生产资料、人口、技术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明确小流域的人口承载力。以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为主合理规划治理方案,从宏观上讲,科学规划农村生产用地,使小流域生态能在农村经济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从微观上讲,根据农村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技术措施,规设详尽的实施计划,使小流域治理能高效展开。不同地区所采取的规划治理手段存在差异,以黄土高原为例,在治理初期采用了多目标规划法、线性规划法、经验规划法、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使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得以贯彻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基本单元为小流域,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建成具有综合性的防治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上述技术措施的同时需明确治理目标,以农业措施为例,需加强土壤抗蚀力、追加植被覆盖率,达到改良土壤、保肥、保土、保水的目的,继而充分发挥多种技术措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势。
4.3注重监督反馈,持续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
相关部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治理问题,注重监督反馈,定期归纳总结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立足实际,不断调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新时代数字技术成为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的条件之一,利用数字技术亦可提高治理效果监督反馈质量。例如,在推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时可引用BIM技术,立足坡面蓄水、泥石流排导等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规设5D模型,增强相关工程监督反馈的可视性,同时各部门要基于BIM系统进行高效协调联动,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形成合力,有效落实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再如,利用大数据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大数据具有持续膨胀的特点,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数据搜集等作用,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5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能够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邢梦雅,刘娅莉,杨小妹,等.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小流域生态保护开发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7):120-123+140.
[2]焦爱玲.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6):8+11.
篇8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量和质的问题,而且应该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利用。
1水利工程生态技术必要性
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2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1)有关防洪工程规划的原则。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方面应加强,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 2)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因此,针对有关条款,建议补充或强调以下要点:在堤线布置原则中,补充说明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在确定堤防间距时,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3)河流断面设计。自然河流的纵、横断面也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浅滩与深潭相间。因此设计规范中应提出河道尽量要做到河床的非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避免因规则断面而导致流场的均一化,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并有助于与自然风景相协调。与上述设计相对应,需要推广使用一些与非规则断面有关的水力学计算方法和配套的实用工具或计算机软件包。
4)岸坡防护。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5)景观建设。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可以强调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等。
6)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建议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其它辅助保护措施,如它处养育等。取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要求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
3实现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从而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上的双赢
1)加强领导,做好生态水利建设的实施。生态水利建设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跨世纪重要工程。生态水利建设要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纳入工作计划,制定水利行业的专项规划。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水利建设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水利建设和保护意识,使全社会都认识到生态水利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文明,就是发展生产力,激励和动员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关注和积极参与生态水利建设和保护工作。
篇9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抢抓今冬明春有利时机,迅速在全县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前提和基础。“十五”以来,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1998年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目标顺利实现,“小工程、大群体”水利基础建设等一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对我县粮食增产、农业结构调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县农田水利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基本农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水利化程度低。1998年全县虽然实现了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目标,但近年来,由于水毁、村民建房、城镇开发、工业项目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占用等原因,全县基本农田逐年减少,据今年编制基本农田及小型水利设施规划时实地普查,截止2004年底基本农田减少9万亩,全县农业人均达标基本农田实际不足0.65亩,基本农田中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2万亩。二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脆弱,很难满足农业需要。建国以来,全县先后建成水库44座,堰塘3335口,引水渠道1063条860公里,机井304眼,抽水站87处,兴建城乡供水工程223处,兴修水窖10670口,各类水利工程可控制利用水量为8398万方。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但是,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标准不高,配套不全,加上近年自然灾害,有三分之一的工程长期难以发挥效益,每遇干旱或洪涝年份,愈加显得抗御能力薄弱,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三是农村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中、省、市投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很少,县财政又非常困难,拿不出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很难掀起,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了下滑趋势,部分干部群众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力度减弱,严重影响了冬春农田水利工作的开展。
机遇与挑战同在。当前,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一是各级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央连续两年下发了1号文件强调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已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将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设立小型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债资金也将增加向小型水利建设的安排,国家以工代赈、水保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总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为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已经编制出台,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是随着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和“一事一议”的村组民主决策建设公益事业机制的不断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投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为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现阶段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千方百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迅速掀起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冬明春全县农田水利建设要坚持“主攻水源、以水促田、水旱并举、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水毁修复、集雨节灌、防洪保安、城乡供水、水保生态和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实施库、塘、窖、井、渠配套建设,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川道抓灌区挖潜配套、扩灌保灌,两山抓修田造地、水窖建设,确保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目标任务是全县上劳10万人,大干100天,兴修梯田0.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万亩,新修水窖800口,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2万亩,解决0.7万人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修复水毁堤防30公里,修复基本农田0.28万亩,完成水产品产量1100吨。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六大工程:
(一)突出抓好水毁修复工程。
今年全县连续3次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水毁修复任务十分繁重。各乡镇和水利部门要把修复水毁工程作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等不靠,按照轻重缓急,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开展水毁修复工作。今冬明春全县计划修复重点堤防30公里,加固病险水库2座,恢复供水站10处,渠道20公里,水窖12口,堰塘30口,拦河坝8处,恢复基本农田2760亩。蒲溪镇干沟水库、漩涡镇先锋水库要在明年汛前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切实缓解全县防汛压力。要特别强调的是,修复水毁工程不能只简单地重复建设,要利用重建的机会,退田还河,给洪水留足出路,在工程的规划、设计中贯彻新的治水思路,体现新的防洪理念,实现人水相亲,人水和谐。
(二)坚持不懈地抓好以水窖集雨节灌工程为重点的“小工程、大群体”水利建设。
今年是新一轮集雨水窖建设的第一年,在建设管理上,要严格按照项目计划组织实施,要根据情况,量力而行,改变过去的指标过高、摊子铺得过大和单一抓水窖建设的做法,县乡两级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注重建设质量。平梁、涧池、龙垭等水窖建设重点乡镇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真正起到重点乡镇、带头乡镇的作用。其他各乡镇也要因地制宜,在继续搞好集雨水窖建设的同时,抓好小渠、小塘等小型水利群体工程建设,平梁镇重点抓好沐浴河渠道衬砌工程建设。水利、发展计划、扶贫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项目衔接,逐步启动洞河水库移民搬迁等前期工作。
(三)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为全县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一要稳定和增加基本数量。抓住中省关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以工代赈、水保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中基本农田建设的机遇,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今冬明春全县要完成基本农田建设任务2790亩。二要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已经实现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的地方,要在巩固数量的基础上,加快配套建设水利设施,努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坚持不懈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新办法、新机制,迅速在全县开展以水毁修复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乡镇要按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通知要求,做好基本农田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旦年度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可尽快组织实施,使全县基本农田建设有一个突破性进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城乡供水工程建设。
一是加快2004年人饮解困项目建设进度。第一批22处解决8334人饮水困难,全县今冬明春重点抓好5处优良示范工程建设。二是抓好县城供水改造扩建工程。年底完成水源至水厂5.4公里输水管道建设和城南、城北9条街巷管网改造工程。三是抓好2005年度饮水安全项目计划的衔接和建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平梁镇、蒲溪镇要抓好集镇安全供水工程实施和前期准备。
(五)做好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工作。
汛期已结束,水利部门要根据汛期河道采砂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结合采砂规划,及时科学制订《采砂管理办法》,报政府审定后执行。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秩序,对不符合要求的采砂场必须予以关闭,公星吊桥采砂厂要重新选址,涧池集镇段砂石厂属禁采区,必须关闭;洞河出口段砂厂要重新确定采砂地点。在河堤建设上,水利防汛部门要实施好城区河堤加固和洞河出口段河堤水毁修复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按期完成任务。
(六)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保生态建设。
要切实加快观音河水库灌区改革试点步伐,在此基础上,水利部门和各乡镇要按照《县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今年县上确定城关镇中坝村、平梁镇兴河村、长坝村为全县小水工程改革的示范点,相关乡镇要落实专人负责,制订工作方案,认真抓好此项工作,示范带动全县小水改制工作顺利进行,尽快走上“以水养水、滚动发展”的良性轨道。要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全面抓好水保生态建设工作。认真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保持项目前期争取和启动准备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矿山开发项目的水保监督执法工作力度。
三、强化措施,努力开创冬春水利基本建设新局面
(一)及早动员部署。冬春是大干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好时机,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省、市《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要求和县上确定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出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工作方案。把县上下达的冬春水利建设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村组和工程,及早动员部署,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广泛深入发动群众积极投身到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主战场,使全县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尽快启动,迅速掀起。
(二)加大资金和劳力投入。积极争取省、市对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支持,并按照项目资金管理的要求及时拨付到位,发挥效用。要认真落实农村“一事一议”投工投劳规定,充分调动受益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的积极性,要加快小水工程产权改革步伐,积极推广“五自工程”和股份制民办水利工程,促使水利建设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三)坚持项目带动,典型示范。一要对今冬明春开工建设的各类重点水利工程,逐项目落实资金、任务、抓点领导、技术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要加强项目管理。冬春水利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建成和效益的发挥。三要抓典型示范。今年将平梁、涧池、永宁、漩涡、龙垭5乡镇列为全县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示范乡镇,从水毁修复、集雨水窖、城乡供水、防洪保安、基本农田建设等工程中,培育10处典型示范工程,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多种有效形式和途径,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宣传工作力度。今年要着重建立健全农县乡农建信息传递网络,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典型宣传和信息上报,努力营造冬春大干农田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切实加强对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领导
篇10
关键词:美丽中国 生态补偿机制 障碍性因素 完善思路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写入,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美丽中国”的时代特征,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美丽中国”是在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存境地,也是完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状态。“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路径,而生态补偿机制的重构恰恰是实现其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研究生态补偿机制的困顿,厘清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脉络,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及五位一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美丽中国”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关系
(一)“美丽中国”为生态补偿机制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我们对生态补偿的认识经历了由生态意义的生态补偿到社会经济意义的生态补偿的发展过程。正是由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需要进行必要的物质和能量补偿,这一必要性决定了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要对资源进行必要的管理(即物质、能量的投入),使人为措施与自然力作用相结合,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结合,促进生态系统向稳定的方向发展。“美丽中国”的提出,彰显了人与环境的自然之美,也蕴藏了发展之美、和谐之美、文明新境界和社会新形态。相对而言,对生态补偿机制也孕育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在:第一,生态补偿与地区发展。由于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对一定的环境恶劣区域进行资金、物品、技术等方面的补偿,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该地区人民的经济困难,有助于促进一些地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美丽中国”的发展质量,提升发展新境界,优化生态发展,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生态补偿与人自身发展。生态补偿作用的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调节相关方的利益关系,而大多生态脆弱区和民族聚居区以及一些落后贫穷的地区都是生态补偿的集中地。因此,生态补偿一定意义上扮演了调节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关系的角色,彰显了“美丽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
(二)生态补偿机制是“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生态补偿机制是指生态补偿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过程和规律,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容量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敬畏自然、农业文明的依赖自然、工业文明的征服自然,再到生态文明的尊重自然,面对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的利用自然。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一项举措,承载着造福子孙的历史重任,保障着生态环境永续发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及“美丽中国”梦想的重要环节。毋庸置疑,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美丽中国”的路径选择之一。十报告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过去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问题必须及时进行修复工程,‘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一定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就是生态修复工程的组成部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范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只有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才能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建设“美丽中国”的环境美,使我们美好家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
现行生态补偿机制的障碍性因素
(一)生态监测体系不完善
当前,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除了常见的各类污染因子外,由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因素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增加,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漠化加剧,洪水泛滥,沙尘暴、泥石流频发等,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我国既是地大物博的国家,也是灾难多发的国家。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影阴还未褪去,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震,造成了人民人身财产的巨大损失,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无不困扰每一个国人的心。自然灾害破坏性大当然是根本原因,同时也凸显了我们的生态监测体系滞后,没能及时有效的预测灾情、灾情。生态监测体系不完善表现在生态监测技术更新慢,缺乏成熟的生态监测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运用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少,一些领导本着和平时期无大灾的思想,不够重视。只有通过生态效益监测得知生态系统的效益价值,才能推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所以,完善的生态监测体系能够给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二)生态补偿观念缺失
生态补偿观念在全社会的培植,可以推动公众参与力,激发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不竭动力。公众的生态意识、补偿观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态补偿观念的缺失,必然成为影响生态补偿机制进展的原因之一。多少年来,人们经历了社会的变革,历史上对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很重视,传统的思想观念“资源无价论”、“公地悲剧论”仍然盛行。加之人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需要一个过程,生态补偿的理念和实践在森林、流域、矿产资源的生态补偿中存在缺失。再者,在一些西部欠发达地区,人们存在着依赖心理,把生态的恢复、延续利用,全部寄托于政府部门来解决,没有个人保护生态意识。甚至,个别地方的老百姓安于现状,连自己的基本生活保障都不去自理,而是想通过补偿资金来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反之,要是“生态文明人人有责,文明生态人人共享” 的观念深入人心,必将对生态补偿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减轻政府对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压力。
(三)生态补偿资金不足
生态补偿机制的重构,虽然需要解决的问题重重,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没有充足的生态恢复资金作后盾,生态补偿机制只能是无稽之谈。资金是生态区域补偿的命根子。资金的不足,严重影响着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序运行。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及边疆生态脆弱区,由于自身经济发展落后,导致财力供给不足,因此,给予生态补偿资金的投入是有限的。一些地方出现资金监管漏洞导致资金“人为”因素减少的问题,由于传统政府力的桎梏和资金保障制度的缺失,纵向补偿在由中央政府资金自上而下流动过程中,途径各个环节会出现“雁过拔毛”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当资金到达最终环节时,补偿资金的数量会人为减少或者由于其它因素而使补偿陷入高成本低收益的困境,使本来就不足的补偿资金“雪上加霜”,更加剧了资金的拮据状况。
“美丽中国”背景下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性构想
(一)建设生态补偿监测预警机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发挥在环境监测体系中,能够对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起到推波助澜的效用。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补偿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资金额度大、持续性时间长。因此,发展和完善生态监测体系是开展生态补偿机制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所在。我国应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譬如日本的监测预警做法,建立健全一套以灾害危险险度评估工作为基础,以严密的灾情监测网络和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为重点的比较完善的灾害监测与预警机制。政府要对监测技术研发、营运给予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要时常对监测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强化生态预警意识。监测机构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如三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在生态环境补偿中发挥效用。公民发现生态有险情区、生态损坏区、生态补偿落实不到位地区,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使其真正能为生态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建设营造自然、人文和谐的景观环境,描绘“美丽中国”的蓝图。
(二)建构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补偿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有其复杂性、地域性、不稳定性、难操作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单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有点单薄。再则,生态补偿是造福老百姓的伟大工程,只有发动全民参与,才能更好的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所以,要发挥生态文化凝聚力的作用,让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生态补偿工程实施的精神航标,使生态观念、环保责任深入人心。首先,要加强教育和宣传。特别是在西部一些思想落后的民族地区,环保工作人员要深入群众中,普及生态补偿的知识,纠正“环境无价论”的错误认识。同时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倡导人人参与生态建设,宣讲生态补偿的重要性,形成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提升公众参与度。社会组织和公众是以维护环境权益的方式来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的,权利是他们行动的依据。生态补偿涉及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他们都是补偿的具体实施者或者受益者。因此,在制定与执行生态补偿政策过程中,特别是在决策参与权、信息知情权、管理监督权以及损害索赔权等方面,可以考虑公众广泛参与。最后,要培育法律意识。对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的危害生态和破坏环境行为,要坚决抵制,严重的话,寻求法律途径解决。总之,要全面繁荣生态文化体系,建构和谐生态的浓厚氛围,使之汇聚强大的正能量,致力于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三)夯实生态补偿资金流转机制
资金是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必要保障,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运转、监管流水线机制是一种惠及子孙的公益型事业。生态补偿资金筹集要多元化、多渠道,其可行性主要包括:加大均衡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包括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也包括受益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统一征收生态税;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向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收取一定比例的生态补偿费;BOT融资方式;发行生态补偿基金彩票;争取国际的援助;小额贷款形式,它是以低息的贷款形式向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项目及个人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激励更多的人们参与生态建设。资金的运转一直是困扰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中心环节。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相关制度保障,要明晰资金的来源、数额、去处,做到专款专用。对于资金流转要加强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绩效评价机制,定期对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情况考核评估,确保资金落实到位,真正使生态补偿机制成为一项惠及千万老百姓的惠民工程。
参考文献:
1..党的十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9(2)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4)
3.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生态补偿原理与应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