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工程可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工程可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20万亩湿地恢复区配套提升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20万亩湿地恢复区配套提升工程是以湿地生态恢复为目的,充分利用现有工程,并新建引提水工程,完善工程建设、水系配套、技术指导等措施,补充项目区淡水资源,维持湿地合理水位,保护黄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该工程争取国家林业局湿地补助项目资金400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200万元。在前期完成勘察、设计、可研、论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确定了施工单位,顺利完成工程建任。新建进水闸、连通闸、泄水闸12座,新建设计提水能力为8个流量的泵站1座,加固并防护5万亩湿地恢复区南坝10.8公里,新建并防护隔坝3条共计11.8公里,建设鸟类繁殖岛8个,引水渠清淤8.8公里,新建牛村以南道路3.8公里,保证了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项目区生态补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区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决定启动黄河北10万亩退化湿地恢复工程,先期实施3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完成工程洪评报告和工程初步设计。黄河口管理站完成3600余米围坝、隔坝护坡加固和新建涵闸1座以及疏通引水渠1800余米等工程任务,保证了项目区在调水调沙期间成功蓄水。
三、积极推进刁口河河口湿地补水工程实施
为解决刁口河河口地区淡水资源溃乏,部分区域淡水湿地生态退化问题,实施刁口河河口补水工程。工程主要包括桥涵、挡潮坝等建设内容。积极协调河道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勘察与科学规划,确定了项目范围和工程建设内容,制定了工程实施方案。一千二管理站新建过水桥涵2座,新建进水闸与泄水闸8座,疏挖引水渠与排水沟8800余米,新建挡水坝与隔坝2100余米,该工程已在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投入使用,通过补充淡水资源,刁口河河口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篇2
第一条 为加强公路抢险救灾工程的管理,根据《公路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结合我省公路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遭受灾害地区的公路抢险救灾工程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公路抢险救灾工程包括:
1、应急抢险保通工程,是指灾害(包括次生灾害)发生后,对中断、受损的运营或试运营的公路实施的清障,应急性修复、开辟应急通道及保通维修等工程。
2、在建工程的灾后恢复工程,是指灾害发生时尚未交工验收或未投入运营的项目中,对灾害损坏工程的修复、恢复和按新的防灾、减灾要求实施的加固、改造工程。
3、应急恢复、重建工程,是指在灾区重建中,对交通保障起关键和控制作用的公路的应急性恢复、改建、重建的工程。
第三条 省交通厅统一监督、指导全省公路抢险救灾工程的实施管理。
应急抢险保通工程按公路的管养范围,由受灾公路的管养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省专业养护的干线公路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视灾情大小,可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直接指挥,也可以指令受灾地区的公路管理机构指挥;农村公路等地方管养的道路由州(地、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视灾情大小,可由州(地、市)交通主管部门直接指挥,也可以指令灾区的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指挥;高速公路等收费公路由具体的收费管理机构负责;已交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营的项目由接养单位的主管机构负责。
在建工程的灾后恢复工程由该工程的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应急恢复、重建工程由省交通厅统筹安排,委托项目法人组织实施。
第四条 灾害发生后,应及时组织现场调研和检测评估,为抢险救灾提供依据。现场调研检测评估按其管理权限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或州(地、市)指定的机构或部门组织专家调研组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进行。现场调研和检测评估的工作内容主要有:
1、对受灾工程进行调查、检测,形成调查、检测报告;
2、根据调查、检测报告对受灾工程进行技术评估、质量评估和安全评估,并对恢复或重建标准和方案提出建议,初步评估灾后损失;
3、在建项目,因灾害引起地形、地质条件较大改变的,应对原设计进行复核,并根据新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新的防灾、减灾设防要求对原设计提出设计变更建议。
第五条 公路抢险救灾工程要突出一个“快”字,我省地广人稀,信息传递不够畅通,为建立起公路抢险救灾的快速反应机制,要求:
1、我省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各级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各建设管理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公路抢险救灾行动预案。要求主管领导,现场抢险保通指挥机构,后勤保障机构等关键岗位人员落实到人(且人员到位)。通讯及运输手段落实,拟投入的队伍、机械、装备、抢险器材落实,针对不同灾害的抢险措施落实,做到灾害一旦发生,及时启动。按预案有序行动,现场指挥机构及时到位、抢险队伍、机械、装备及时进场。
2、公路养护段、队、公司,公路建设项目办等基层单位处在应急反应的第一线,灾害一旦发生,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及时赶赴现场调查灾情、险情,及时向上级报告,及时组织力量本着“一保人、二保通、三保损失不扩大”的抢险原则,进行自救和抢险工作,待上级抢险保通指挥机构到达后,按指挥机构要求行动。
3、受灾公路管养单位的主管机构为公路应急抢险保通工程的项目法人,现场抢险保通指挥机构为项目法人的派出机构,除现场应急指挥、协调外,实行跟班管理制度、监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对工程进行计量,并对抢险成果进行认定。
第二章抢险救灾队伍的组织
第六条 应急抢险保通工程的施工、监理、设计队伍的选择依照就近、快速的原则,顺序如下:
1、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赶赴现场的公路养护队伍;
2、现场抢险保通指挥机构,征调的临近养护单位队伍;
3、交通主管部门就近征调的公路施工队伍;
4、灾区抗灾抢险指挥机构派出的增援队伍;
5、紧急情况下由现场抢险保通指挥机构雇佣的施工机械和劳动力;
6、志愿者。
以上投入抢险保通工程的施工队伍由现场抢险保通指挥机构统一指挥、调度、协调,对志愿者要有专人根据他们的意愿、特长、身体条件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工作。
按公路标准开辟的应急通道、便桥、永久性构造物的设计、监理单位由现场抢险保通指挥机构选定。
第七条 在建项目灾后恢复工程的勘察设计,一般由原勘察设计单位进行,技术特别复杂的,可以由原设计单位邀请有相应经验和能力的单位参与联合设计。在建项目灾后恢复工程的施工、监理由原施工单位和原监理单位分别承担。因灾害过大,原单位难以全面承担时,可以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选定队伍。
第八条 应急恢复、重建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队伍,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选定,受邀单位应具备:
1、独立法人资格;
2、具备与工程相应的资质和类似工程的业绩;
3、在我省的信用评价等级为A级或AA级;
4、具备迅速集结能力,机械、材料、人员及后勤保障能按要求及时到位,并在第一时间内有效开展工作,具备相应的资金保障和物质储备、调运能力。
5、具备与灾区类似海拔高度、自然环境的工作经验。
邀请招标的评标方式同公开招标的评标方式。
第三章抢险救灾工程的管理
第九条 应急抢险保通工程可由现场抢险保通指挥机构,组织设计单位(如果有)、监理单位(没有监理单位的可以指定质量监督机构)、施工队伍现场确定施工方案、初估工作量或工程数量,各方签字确认后直接实施,实施过程中做好详细记录。有关单位应保存好相应记录、图片和影像资料,施工队伍计量时应提供相应记录、图片和影像资料。
第十条 应急抢险保通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配置足够的机械设备和作业人员,及时实施应急性修复、构筑应急性通道或其他为确保安全通行的构筑物,清除路障、及时维护。
第十一条 按照抢险作业、日常保通作业和专项保通作业三种分类,对抢险保通作业的计量支付进行管理。
(一)公路养护单位实施的应急抢险保通工程按照以下方式计量支付:
1、抢险作业。按抢险机械台班费、材料费、人工费等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支付。
2、日常保通作业。按照养护材料费、养护人员工资、机械使用费和维修费等费用进行支付。
3、专项保通作业。按照养护机构上报审定的预算进行支付。
(二)施工企业实施的应急抢险保通工程按照以下方式计量支付:
1、抢险作业。按照交通运输部现行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和人工费标准并结合工程抢险特点综合确定支付价格;或者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按照施工单位上报审定的预算进行支付。
2、日常保通作业。日常清扫、边沟清理及涵洞疏通等作业,根据工作难度实行费用包干制,由公路管理责任单位与保通单位议定。需要机械作业的,按照交通部现行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和人工费标准并结合工程抢险特点综合确定支付价格。
3、专项保通作业。按照交通部现行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和人工费标准并结合工程抢险特点综合确定支付价格。
4、抢险、保通过程中,由于自然原因导致无法作业时,或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抢险机具待班的,根据工地实有机具按台班费的50%计算待班费。
5、对于保通作业活动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根据市场材料价格和运输等费用情况,参照厅造价站信息公布价格,经核实后按实际支出给予支付。
第十二条 计算抢险、保通作业活动费用应考虑机械设备损失(不包括正常的设备维护修理费)、人员伤亡补偿、机械设备进出场等费用。抢险、保通作业单位应购买必需的财产险、人员意外伤害险以及第三责任险。项目法人应支付相应保险费用。
第十三条 施工企业承担的应急抢险保通工程,计量支付一般应遵循施工单位申报——监理单位审核(没有监理单位的可以指定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代表(或者现场机构代表)复核——业主(或有关管理机构)审定的程序。在特别紧急情况下,施工企业承担的抢险、保通作业未能实行监理也未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组织各方现场确认施工方案、初估工作量的,计量支付一般应遵循施工单位申报——项目法人(或现场机构)复核——交通建设造价管理机构审核——项目法人支付的程序。交通管理养护机构承担的抢险、保通作业,计量支付一般应遵循养护机构申报——交通建设造价管理机构审核——交通主管部门审定后支付的程序。
第十四条 在建项目灾后恢复工程实施前应对灾前完成工程进行一次性清算。在灾害中损毁和损坏的工程,凡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项目法人已经确认的,纳入一次性清算范围。一次性清算时应计算灾害前完成的所有工程量,并按照原定支付单价进行计量和支付。在建项目灾后恢复工程的勘察设计计费可以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的80%计算;施工单位施工费用可以按照相应部分施工图预算的85%-90%进行计算;监理单位的监理费按相关规定核定。
第十五条 因地质条件变化导致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项目法人应按照新的方案支付费用,并考虑原施工方案中非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的报废工程、清方、临时工程等工程内容和工程数量。
第十六条 应急性恢复重建工程管理应本着程序从简、效能优先的原则。基本建设程序可适当从简,省级和国家抗灾抢险指挥机构的指示可视为工可研批复或计划,现场调研和检测评估的结论可视为初步设计,但施工图设计、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验收必须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抢险救灾工程实施中发生的设计变更,按《省公路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交公〔2006〕12号)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十八条 抢险救灾工程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关单位都应制定安全生产预案,落实安全专项经费,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人。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配备安全生产设备,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及时和定期实施安全检查,并且做好受阻路段的交通疏导工作,维护交通安全。
第十九条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合理配置施工生产要素,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十条 抢险救灾工程要落实工程进度责任。要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资源需求计划,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工序衔接,合理安排人员、物资和资金,确保施工进度。要加强进度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进度问题,切实落实各单位在进度管理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及时推进工程生产。
第二十一条 抢险救灾工程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第四章 资金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省交通厅对抢险保通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抢险保通资金的安全。项目法人或公路管理责任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合理使用抢险保通资金。
第二十三条 公路抢险保通资金必须实行专户存储、转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将公路抢险保通资金用于与公路抢险保通无关的支出项目。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挪用公路抢险保通资金。任何单位不得虚报冒领公路抢险保通资金。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各抢险救灾保通管理单位、参与抢险救灾保通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机构,配备财务人员,健全和规范各项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凭证账册、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等基础性工作,严格财务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符合规定。
第二十五条 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和其他管理单位可以在以下范围内使用抢险保通资金:
1、抢险保通的机具设备购置、使用和维修;
2、抢险保通工程材料购置;
3、受灾公路工程抢险保通;
4、保通公路路段发生的征地拆迁、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医疗等建设单位管理费列入前期费用,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394号)的要求,经审定后按项目核算。
第二十六条 交通主管部门、公路养护机构可以在以下范围内使用抢险保通资金:
1、震损工区临时设施恢复;
2、临时保通点费用;
3、治超站点相关设施建设;
4、养护人员工资及劳动保护费;
5、养护材料购置费、机械使用费、维修费;
6、养护保通费。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对于抢险不及时、保通不力的队伍,按照管理权限,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可对其撤换,并列入不良信誉单位名单。在特别紧急情况下,交通主管部门按照就近直接指定施工企业的原则组织抢险救灾时,施工企业拒绝或者不配合的,省级交通主管机构可将其信用等级直接降为D级,取消该企业在我省公路建设市场的投标资格3年。
第二十八条 不按要求到位设备和人员、工程进度滞后影响工程按期完工的单位,按照管理的权限,项目法人可对其撤换,省省级交通主管机构可将其信用等级直接降为D级,取消该企业在我省公路建设市场的投标资格1年。
第二十九条 在建项目灾后恢复工程和应急性恢复重建工程项目设计按照项目管理权限报批。
篇3
一、特色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按照“顺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效益、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了上下“两叶”,中间 “两果”,见空种菜、全民养畜的立体产业发展格局。按照“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做精做优烤烟产业、改造提升果茶产业,稳步发展蔬菜和畜牧产业”的思路,使烟叶、核桃、畜牧、柑桔、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11年农业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79%,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85.7%,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7.8%。
一是烟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全年种植烤烟3.88万亩,比去年增长9.9%,收购烟叶5350吨,比上年增长18.9%;均价13.22 元/公斤,比去年增加2.11元/公斤;收购金额7246.07万元;实现税收1594.14万元,比上年1097.59万元增长45.24%,烟叶种植面积、烟农收入、烟叶税收、烟叶均价等创历史新高。
二是核桃产业发展态势很好。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我县第一大农业产业进行培植,严格按照“六个一”的技术标准和“四个一”的质量要求,坚持整村推进核桃产业建设,核桃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更加坚定。2011年,全县定植核桃5万亩,初步形成了峡口泗湘溪、黄粮冯家槽和高桥伍家坪三个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核桃走廊,建成了一批面积超过500亩的核桃重点村。全年累计完成核桃育苗530亩,建采穗圃130亩,完成核桃嫁接44万株。在职教中心举办了第一期农民技术员培训班,共培训核桃技术员65名,在8个乡镇开展了8场专题培训。全县核桃产业在全省已小有名气。
三是畜牧产业平稳发展。实施“科技兴牧”战略,抓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良种的引进、繁育、改良、推广力度,逐步实现畜牧产品的升级。全年出栏生猪31万头,增7.5%;出栏山羊8.9万只,增11%。鼓励回乡创业农民工发展特种养殖,现有山鸡、黑豚、绿壳蛋鸡等多种特色养殖场7个。全县标准化规模化万头生猪养殖场1个,千头生猪养殖小区10个,发展出栏肉猪1000头以上的5户,300头以上的19户,100头以上的93户;发展出栏山羊100只以上的20户,50只以上的150户。
四是柑桔档次不断提升。近年来,我们多方筹资,积极争取三峡库区产业基金、退耕还林、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低温雨雪冰冻等项目基金2950万元对全县柑桔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其中2011年投入2170万元,柑桔品改工作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湖北省农业厅组织的三峡河谷地区甜橙品种更新改良现场会上,与会领导、专家一致认为xx近五年甜橙品种更新改良力度大,效果好,成为全省甜橙产区学习的样板。2011年,全县柑桔总面积达8万亩,其中今年新增2120亩,实现总产量5.4万吨,比上年增长4.9%,实现收入8500万元,完成柑桔品改8200亩,超计划17%。精品果园达到5000亩,精品果园亩产达到XX公斤以上。
四是茶叶效益实现大幅提高。通过引进推广茶园配方施肥、机剪、机采、机制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在“第三届xx市十大名茶暨名优茶评选”活动中,我县参加评选的6支茶全部获奖,其中昭君白鹤获得“第三届xx市十大名茶”称号,绿缘银针等5支茶获得“三峡杯”金奖和“优质茶”称号。2011年,全县茶叶面积2.4万亩,完成茶叶产量519吨,比上年增长83%,名优茶、春茶均价都大幅提高,全年实现茶叶收入3510万元,新建优质茶叶基地5000亩,新建茶叶清洁化生产线2条,完成无性系茶叶苗木扦插繁育1200万株,出圃无性系茶苗800万株。
五是“菜蓝子”工程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建机构、抓基地、建市场、抓检测”四项措施,以城郊蔬菜为抓手,蔬菜产业发展加快,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蔬菜价格有所回落。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9万亩,总产量12万吨,同比增长14.5%。其中建城郊蔬菜基地5000亩,大棚蔬菜面积500亩,今年新建大棚150亩;在永安二市场建蔬菜自产自销区,发放自产自销证1200个。“榛子乡”牌蔬菜通过“农超”对接,成功进入xx雅斯超市和武汉白沙洲农贸大市场,年销售量达1.5万吨以上。
二、现代农业加速推进。
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全县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一是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按照实施一个项目、新建一个基地、培育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对基地进行水电路配套,加快推进农业示范园建设,带动现代产业发展。2011年,整合低丘岗地改造、水利民办公助、低效林改造等项目资金2200万元,在古夫麦仓打造连片万亩现代核桃基地;整合移土培肥、土地整理、普安灌区、三峡后扶等项目资金2800万元,在峡口普安打造连片万亩现代茶叶生产基地;整合低丘岗地改造、水利民办公助、低效林改造、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2800万元,张家河打造连片万亩现代核桃基地;整合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基金、省级农业配套发展基金1100万元,在峡口文家山打造现代柑桔基地。
二是农业企业发展较快。围绕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各项税收优惠、金融信贷支持、减免有关规费、执行农业电价、优先供应建设用地等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企业,集中力量支持昭君生态、大丰收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全县现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萧氏茶叶加工,大丰收脱水蔬菜、马铃薯加工,xx龙联食品有限公司有机蔬菜加工,昭君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柑桔加工,绿缘茶叶专业合作社小水果加工,天源核桃加工,航行食品、三峡牧业肉食品加工8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起步良好。
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开展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2011年,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农民合作组织达到96家,使用注册商标8个,申请产品质量标准认证32个,合作组织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万多亩,年销售各类农产品6.5万吨。引导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土地流转,在南阳、古夫、黄粮3个乡镇成立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构建了镇村土地流转信息收集网络,2011年,全县规范合同流转面积达到8200亩。
四是农业科技应用水平逐步提高。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引进推广优质、高效种养业新品种和设施农业新技术,强化科技对高效农业规模化的促进作用。2011年,全县推广“两杂”优质良种新品种25万亩,推广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25.5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5万亩。全年新增农机总动力8000千瓦,机械化耕整作业面积达到21.29万亩,共投入农田作业机械2332台(套),农田作业收入达到400多万元。启动测土配方二期项目,采集土样XX个,布置田间试验32个,验收测土配方肥料对比试验17个,制备样品900个,开展作物配方施肥2万亩。通过科技手段及时准确病虫预测预报,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猪禽防疫密度达到了100%,牛羊防疫密度分别达到98.2%和98.5%,实现了防疫面、免疫率、佩戴耳标率三个100%,将稻温病、柑桔大实蝇危害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
三、新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一个突破口,多方争取,重点投入,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2011年,整合涉农资金,全年共投入2.2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得到大大提高。以“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为目标,建立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以集中供水为主和分散供水为辅的办法,全年投资400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19处,建生物漫滤池13处,解决13个村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筹集资金800多万元,完成了水毁水利基础设施修复工程,对39口塘堰进行了除险加固,修复水毁工程202处,维修灌溉及排涝沟渠21条41公里,完成了古夫河、南阳河等地7处2477米河道的治理工程;投资890万元完成滩坪、田家坪和拱桥湾3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年完成5512口户用沼气池建设任务,建成8处乡村服务网点、2处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8处联户沼气工程全部完工;投资3641万元完成278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
二是农业基础更加夯实。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争取国家、省、市投入不断夯宵我且农业基础,农业抗灾救灾能力不断加强,农业产出率不断提高。2011年,全县共争取土地整理项目资金6184万元,其中古夫、高桥、峡口和水月寺四个乡镇3万亩的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目前正在抓紧实施。省级投资1750万元的黄粮镇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完成投资的60%;省级投资1829万元的黄粮镇基本农田整理已完成工程量的30%。投资1987.49万元,在4个乡镇建设完成水池17口容量15650立方米,管网272.87千米,烟路41条15.09千米、密集式烤房140栋,烟草通用和专用设备860套,烟水配套和烟路工程受益面积1.5万亩,烟机项目受益面积1.69万亩。投资1360万元新建3个烟叶收购站点。顺利完成了黄粮镇水磨溪“民办公助”项目建设任务,该项目共完成渠道整治16条15800米,塘堰整治7口,新建取水口15处、沉砂池12座和控制闸12座;新建人行桥11座、放水口109处、涵管762米;完成黄粮镇集雨灌溉工程,新建蓄水池12口,366m3,建粗滤、漫滤池各1口,取水口2处,新修堰塘1口,蓄水3000 m3,安装引水管道26000米,供水管道2030米,节水灌溉配水管网5721米。完成了“长治”七期工程中2011年30.30平方公里的治理任务和2011年新增的19.8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计划,总投资达627万元。完成张家河现代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黄粮镇张家河村、界牌垭村建小水果基地800亩,其中农田整治坡改梯25亩,兴修田间工作道路及排洪沟11条,蓄水池13口,1575立方,整修堰塘2座,建取水坝2座,机耕道路2条,完善基地内管网灌溉设施,已定植苗木4万株。完成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改造任务,改扩建县级兽医诊断室200㎡,新建乡镇兽医站业务用房面积120㎡,添置各类仪器设备县乡共计93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