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的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产保险的基本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产保险的基本内容

篇1

关键词:财产保险标的;属人主义;从物主义

一、“属人主义”原则

(一)“属人主义”原则的优势

该原则意味着财产保险合同的有效性应在财产目标转移后立即暂停。保险人是否承认承继的保险合同成为保险合同持续有效的重要因素,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恢复,则终止合同有效性。这种主张下,保险公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原则着重于保护财产保险合同的个人特征,并认为保险合同关系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确定的。该信任关系是维持合同效力之根本。该模型认为保险合同保护的是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而非被保险财产。因此,被保险人的个人因素成为保险公司审查保险合同是否继续有效的重要考虑因素。转让财产保险主体时,被保险人的身份和地位由受让人取代,保险合同确立的信托关系也动摇。同时,该原则要求法律赋予保险公司同意权,以确保保险公司拥有决定保险合同是否有效的决定权。英美法律体系中的大多数国家主张该原则,重在保护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并且能在保障原始保险合同效力的稳定性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它还确保保险公司可以重新审查和评估财产保险标的转移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变化。为了保护保险合同关系中的价格平衡,保险公司有效地防止了超出保险范围的目标转移过度补偿,使受让人可以获得不正当的财富。其次,该原则在理论上与保险合同的相对和连续特征一致。在债务承诺的情况下,合同的另一方当然有权同意失去自己的利益。在英美法律体系中,该原则被用作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美国的法律对保险公司应当同意书面转让保险合同,否则转让无效。”的约定条款一般持认可态度。加利福尼亚州保险法典规定:“只有被保险标的的转让不足以转移保险。此时,其效力暂停,直至受让人成为保险合同的所有人和保险标的。”。

(二)“属人主义”原则的不足

这一原则过多地保护了保险公司的利益,这将不可避免地减少对被保险人和受让人利益的保护。首先,它否认了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合同有效性的可能性。其次,如果依照“属人主义”原则,被保险人的权益就难以得到保证,原因在于保险公司一旦获得同意权,这意味着在财产保险目标转移后,一方面,在保险公司同意之前,原保险合同的有效性是空白的。被保险人的利益将处于合同保障的“盲点”;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有可能滥用这个权利。如果在此空白期内发生保险合同范围内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滥用此权利。为了拒绝承担保险责任,保险合同当事人将被告知决定终止其有效性并逃避法律责任。此外,理论上,由保险公司表示同意的模式来确定合同是否有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合同转让行为的否定。一般认为,合同有效性的转移要求合同在不间断和连续模式之间自由转移。但在该原则的影响下,即使保险公司同意,它基本上是保险公司和受让人对同一保险目标的重新要约和承诺。它的基本属性不是保险合同的转让,而是签订新合同。在实践中,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给受让人和财产保险实体的转让人带来很大的不便,增加了交易的程序和成本。

二、“从物主义”原则

(一)“从物主义”原则的优势

该原则认为,财产保险合同的有效性是根据财产保险主体的转移而转移的。保险合同下的所有权利和义务自然由受让人继承,原保险合同仍然有效,保险人无需同意。受让人、被保险人等仅有义务通知,该原则否认保险人的同意权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换句话说,保险合同应在财产保险标的转移后持续有效力,至于保险合同的有效性,将在风险评估完成后进行判断。该原则的优点有:第一,它符合保险利益原则的要求。换句话说,在财产保险转移的法律制度中,财产保险标的转移是财产保险利益的转移,基本内容是相同的。因此,当财产保险实体的所有权转移时,隐藏的保险利益也被转移,受让人也获得保险利益。因此,继承保险合同下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合理的。其次,该原则使保险合同的转移变得切合实际,这使得保险公司的同意无效。在受让人的自然继承模式下,财产保险合同的有效性得到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商品交易和财产转让的完整性。有利于贸易往来与业务开展。最后,这一原则也避免了过于注重保护保险公司利益的事实,该原则重点是保护被保险人、被保险人、受让人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帮助平衡保险合同双方的利益。这主要表现在,可以以自然继承的方式验证保险合同的有效性,理论上可以消除“保险合同效力空白期”,弥补被保险人权利保护的“盲点”。坚持该原则的立法风格的有大多为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如德国保险合同法、“日本商法典”第650条和“台湾保险法”第18条。

(二)“从物主义”原则的不足

篇2

    【关键词】海上保险;法律制度;海商法

    【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活动的数量迅速提高,范围不断扩大,海上航运已经成为承载对外贸易货物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航运是一项有着极高风险度的运输方式,航运从业人员以及交运标的物都面临着一定的运输风险,因此海上保险营运而生,海上保险法律制度构成了海商法的重要内容。

    一、海上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一)海上保险的基本内容

    海上保险是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通过协商,对船舶、货物及其它海上标的所可能遭遇的风险进行约定,被保险人在交纳约定的保险费后,保险人承诺一旦上述风险在约定的时间内发生并对被保险人造成损失,保险人将按约定给予被保险人经济补偿的商务活动。[1]海上保险属于财产保险的范畴,海上保险法律制度是对由于海上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给人们造成的财产损失给予经济补偿的一项法律制度。

    海上保险制度起源于意大利,早在 11 世纪末期,意大利的航海事业已经相当发达,为了逐步扩展海上统治权,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已经建立了海上保险制度。起初,从事海上保险活动的主要是商人和高利贷者,他们将其他保险的做法应用于航海活动中,并逐步形成了规范性的海上保险法律制度条文。此后经过数百年时间的积累,西方国家的海上保险制度逐步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为重要的海事法律制度之一。应当说,海上保险法律既是一项商业保险活动,同时又具备了法律制度的强制性。

    (二)海上保险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海上法律保险制度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主要的特点。一是坚持损失补偿原则。这是海上保险法律制度最基本的特点,即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规定的区域及涉及的活动中发生了意外事故,那么保险人应当根据合同约定进行足额赔偿。虽然损失补偿原则是所有商业保险活动通行的原则,但是海上保险有着自身特点,即意外事故的发生区域在海洋之上,具有极大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这便给保险人的补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保险人除了要对被保险人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外,还需对交运的标的物价值损失进行评估,由于海洋运输环境的不确定性,这种评估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是坚持可保利益原则。所谓可保利益原则即只有对保险标的具有可保利益的投保人与保险人签订的海上保险合同才有法律效力,保险人才承担保险责任。换言之,如果事故发生后,保险标的的投保人也出现了事故,丧失了可保利益,那么事前签订的海上保险合同是无效的,保险人可以不承担理赔责任。

    三是坚持近因原则。近因原则是海上保险法律制度的最主要特点。由于引起航运事故的原因是多样性的,保险人在履行赔偿义务的过程中,必须要调查清楚事故原因与结果的对应因果关系。如果事故原因在保险合同范围之内,则需要履行赔偿责任,如果事故原因超越了合同规定,那么就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保险人应对造成事故的最直接原因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是坚持代位求偿原则。很多的航运事故都是由于第三方原因造成的,其中有很多涉外因素,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海上保险的法律规定内容各不相同,这给被保险人的理赔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往往要进行旷日持久的国际诉讼。为了简化被保险人的理赔程序,保护其自身权益,保险人往往会根据事故实际损失情况先行对被保险人进行理赔,同时获取被保险人的理赔索偿权,由保险人代替被保险人向事故第三方进行索赔,这就是海上保险中的代位求偿原则。[2]

    五是坚持诚信原则。诚信原则是海上保险合同订立的基础。对于保险人来说,在海上保险合同订立前,应如实地向被保险人介绍合同涉及的事故理赔范围、领域、因由等,被保险人应当如实向保险人介绍托运标的的基本情况,回答保险人提出关于标的物的有关疑问,并向保险人出具有关义务承诺。

    二、对完善我国海上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议和思考

    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海上保险制度,应当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是尽快完善我国海上保险法律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只有《海商法》中的部分条款对海上保险进行了规范,缺乏相应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为完善海上保险法律制度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对海上保险行业加强监管。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从事海上保险行业的单位加强监督管理,特别是订立海上保险合同条款、理赔等有关问题要明确地加以规范,同时鼓励更多的机构及民间资本参与海上保险行业中,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机构专业化建设,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有关部门应当引导国内海上保险行业加强专业化建设,充分地学习国外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先进经验,准确掌握国际海事的通用原则,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更多地引进代位求偿和国际理赔领域的相关经验,切实提高我国海上保险行业应对国际海事理赔过程中的应对能力。

    【作者简介】邸杨,单位为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注释】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保险学;应用

一、有关案例教学法的剖析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 ColumbusLangdell)于1870年前后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之中,是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已成为一种风靡全球、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案例教学法是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它遵循了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实现了学生由认知客体向认知主体的转变,其逻辑方法的本质是假说演绎法,其机制是共同体内的讨论。总之,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比大体具有以下特点:(1)授课方式。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和中心;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案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通常是在课前把书面形式的案例报告交给学生阅读,然后再在课堂上讨论。因此组织好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中心环节。(2)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要教材熟悉,表述清楚,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职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其责任有三,一是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真正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二是课堂上教师要领导案例讨论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作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三是教师要负责案例更新,要使案例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当前的教育实际,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3)学生的角色和责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以作出自己对真实生活的决策和选择,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在课堂上,必须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学生是教学的主角,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可以从承受的错误中学习,即从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得到训练,增长才干。

二、保险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人才价值观念日益发生着变化,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时更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及技术应用能力。就保险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而言,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案例教学。保险学是以保险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法律两个方面揭示其本质及其运行和管理的内在规律性,阐述保险产品特征及其经营管理实务知识的一门学科。保险学课程教学除了具有明显的理论性,还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实践性和时代性。要创新教学方法,在保险学课堂中引入案例教学,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独立分析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环境。(1)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大量的教学案例一般都来自于保险的实际业务,真实性、趣味性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从而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会解决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以弥补实践的不足和实际运作能力不够的缺陷。另一方面,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后,通过教师的总结归纳,再从实践回归到理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会更加深刻与全面。(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案例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式活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有广博而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不仅要熟悉保险业务的实际操作,还要熟悉相应的政策法规,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密切关注保险市场的风云变幻,以便给学生提供最及时和最生动的实践案例。因此,通过案例教学,特别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可以使教师把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或得到的启示升华到理论高度来认识,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积累了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水平。

三、保险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应用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或设计合适的案例。教师应明确《保险学》教学目标,结合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要点选择或自行设计合适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来源可以是教师从相关资料、网络,或深入保险实务部门收集的,也可以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从内容上看,保险学课程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遵循理论性、多样性、典型性、及时性等原则。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应当是学生已经学过或即将学习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使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案例教学实施方式。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有很多具体的形式,比如课堂讨论法和讲解分析法等。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讲授“企业和家庭财产保险”一章时,由于该章主要是关于财产保险的险种介绍,实务性较强,所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保单分析等形式授课,即在学完各类条款内容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参考老师给出的案例资料,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讲授“保险的基本原则”一章时,由于该章内容是保险基础理论的核心部分,涉及大量重要的基础概念,要学生一下子通过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作出准确回答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就采用讲解分析的方法。讲到一种保险原则时,先把该原则的含义、基本内容、需注意的关键点讲解清楚,然后引入相应的案例。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除讲清案例的背景、经过、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外,教师也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讨论。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也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克服怕羞、怕说错的心理,师生共同打造既严肃又活泼的学习氛围。(3)要善于总结,准确点评案例。总结、点评阶段是保险学案例教学的最后阶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讨论的效果,必须要求学生将案例与理论结合起来,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教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肯定那些好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对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给与适当表扬,形成激励效应;并指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对基本知识和观点做进一步的深化、拓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尚需深入思考的问题;最后,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写出书面案例分析报告,从理论的高度,重新回顾、审视案例的讨论经过和解决方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是保险学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外大学的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我们应借鉴先进的经验,加大保险学案例教学的比重,提倡互动式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掌握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刘子操,刘璐.案例教学在保险课程教学中的推进与设计[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1)

篇4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真实的、典型的实例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其最早的雏形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但直到191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商学院和法学院才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使用,后又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界。目前案例教学法已成为一种风靡全球、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在国内该教学法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广泛地应用于很多课程授课中,如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公关文秘、法律等,并被列入了很多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之中。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案例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思想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得好,教学效果就好;发挥得不好,教学效果就差。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首先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法,例如用案例引路,用事实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收益会比较高。比如在保险学的授课过程中讲到人身保险的有关内容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案例(人身意外伤害险案例、健康保险案例等),从而使学生于实例中切实感受到保险学教学不仅是课程学习的需要,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这样一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便不言自明了。

(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接受了教师的知识传承之后,能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保险学是金融及保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保险理论、保险合同基本原则以及保险公司基本经营管理方法,是一门集方针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的应用课程。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仅凭教师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而且,单纯的讲授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单调而紧张的状态,容易产生枯燥感,更谈不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调动大脑去思考,一方面要阐述和讨论自己的分析判断,同时又要倾听他人的意见。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意见和进行思维创造的机会,改变了单纯进行保险条款讲解的枯燥感和抽象感,将保险原理还原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案例教学法可以及时反馈信息,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案例教学是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使学与教都处于教师、学生及案例所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之中。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提出的多角度的观点可以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督促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考虑问题更全面、更细致。[]

二、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人才价值观念日益发生着变化,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时更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及技术应用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主要以培养社会建设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意义尤其重大。就保险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而言,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案例教学。保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讲,如果教师只是介绍抽象出来的理论和既定的保险条款,而不是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会给人枯燥空泛的感觉,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看,案例教学是学生了解现实问题的重要媒介,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能与讨论、角色模拟等形式相结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想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事情:

(一)案例选择要适当。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的选编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点。一般来说,选择案例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分析价值等要求。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应当是学生已经学过或即将学习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使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比如在保险学的教学过程中保险合同是该课程研究的重点,涉及大量重要的基础概念,并且保险合同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先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已经填写好的保险合同(有规范的,也有不规范的),然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如果自己是一个有风险防范意识的人,在同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提出他们的见解后,再引入话题:这个考虑过程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内容。因为保险双方当事人所处的利益位置不同,签订合同时所关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而且,一份保险合同包括的内容很多,有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以及保险条款等等。那么这些内容又包含了许多小的方面,这也正是保险合同这章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该次课的学习兴趣就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高了。

(二)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案例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而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保险学不是完全的实验课,它必须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然后进行实务性的学习。如在讲述“保险的基本原则”一章时,有这样一个案例:张某将其汽车投保了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后该车坠崖落水。事故发生后,张某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经过现场查勘,按推定全损理赔。张某看到采购货物的现金还在车内,就将残车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王某,双方约定:由王某负责打捞残车,车内现金归张某,残车归王某。残车被打捞起来后张某和王某按约行事。保险公司知悉后,认为张某未经保险公司允许擅自处理此残车是违法的,遂成纠纷。对于这个案例而言,一定是在相关概念都讲授完备的基础上,再组织案例分析。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概念,比如推定全损、损失补偿原则的基本要求、物上代位的含义等都不理解的话,就很难对该案例作出一个合理的全面的判断。

成功的案例教学是在讲解基本理论时,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地认识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把生动的案例与理论知识融为一体,巩固学生学习的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案例教学实施方式。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有很多具体的形式,比如课堂讨论法和讲解分析法等。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讲授“企业和家庭财产保险”一章时,由于该章主要是关于财产保险的险种介绍,实务性较强,所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保单分析等形式授课,即在学完各类条款内容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参考老师给出的案例资料,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讲授“保险的基本原则”一章时,由于该章内容是保险基础理论的核心部分,涉及大量重要的基础概念,要学生一下子通过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作出准确回答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就采用讲解分析的方法。讲到一种保险原则时,先把该原则的含义、基本内容、需注意的关键点讲解清楚,然后引入相应的案例。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除讲清案例的背景、经过、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外,教师也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讨论。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也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克服怕羞、怕说错的心理,师生共同打造既严肃又活泼的学习氛围。

三、关于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思索

案例教学法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要使案例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一)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在不同的案例教学实施方式中,老师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在使用讲解分析法时,老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在课堂讨论法中,老师要把表演的舞台尽可能的放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善于引导学生,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避免出现“冷场”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话题范围不要过于宽泛,使课堂讨论始终围绕案例进行,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化。

(二)若使案例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具要准备案例,又要运用理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理解,有时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就保险学这门课程而言,就是要求任课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保险业务实例。保险纠纷的处理很多情况下是涉及到法律的应用的,如果老师对保险实务的发展变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更新都不能准确掌握的话,那么在组织案例教学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误区。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是保险学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外大学的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我们应借鉴先进的经验,加大保险学案例教学的比重,提倡互动式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掌握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摘要:通过对案例教学方法的剖析,从做好对案例的选择、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案例教学的方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保险学这门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案例教学;保险学;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先强,童本立.高等财经教育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国义.保险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巨灾;巨灾保险;巨灾损失;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5-0045-06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破坏强度大、损失严重。据联合国统计,20世纪全球54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有8个发生在中国。在1990-2008年的19年间,中国年均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尤其是近几年,地震、洪水、干旱、泥石流、霜冻等巨灾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巨灾的频发,已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的正常生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在国际上,巨灾保险已成为一种分散巨灾损失的常效机制。据统计,保险补偿占巨灾损失的全球平均比例已达36%,在一些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而在中国,巨灾保险的覆盖范围很小,保险赔付占巨灾损失的比例很低,灾后恢复重建主要是靠国家财政,保险业所具有的分散风险、社会风险管理等基本功能远未发挥作用。这一现状与中国巨灾保险立法的滞后与缺位是分不开的。

从中国既有立法看,虽然《防洪法》等多部法律中已涉及巨灾保险的规定,但相关规定本身均过于原则且十分分散,无法作为巨灾保险经营的具体法律依据,也无法解决围绕巨灾保险存在的诸多理论与实践争议,如巨灾是否可保,中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的巨灾保险立法应采用何种模式,应如何界定政府与市场在巨灾保险推行中的角色与作用,是实行自愿投保抑或强制投保等。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推进中国巨灾保险立法的进程。

一、巨灾保险的理论基础与价值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巨灾保险立法时,都要面临三个基础性问题:一是相关巨灾是否具有可保性;二是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三是巨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对于中国而言,这些问题也同样适用。

首先,关于巨灾的可保性。围绕此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较大争论。因为,巨灾是各类自然或人为灾害中级别最高或接近最高级别的灾害,而根据传统保险学理论,保险公司所承保的风险应是一种可保风险。可保风险主要限于一般风险,具有高概率、低损失的特征。相比之下,巨灾则具有小概率、高损失的特征,此特征使得风险的计算更为复杂,准确预测风险及损失的难度更大,保险公司很难套用传统的大数法则来分散风险、转移损失。实践中,保险公司也多将巨灾归入不可保风险或除外责任范畴。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保险业仍将地震等巨灾排除在保单之外,原因之一也是基于巨灾的可保。但是,如果我们从保险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不难发现,风险的可保性本身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问题,可保风险的范围存在一个逐步扩张的客观发展趋势。如在保险业发展初期,政治风险、战争风险、罢工风险、卫星发射风险等均属于不可保风险,但目前以这类风险为承保对象的保险险种,比如境外投资险(承保政治风险)、战争险、罢工险、卫星发射险等,在很多国家已是常见险种。这些巨灾险产品的出现,在满足市场主体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模糊了传统理论下可保风险与不可保风险之间的界限,突破了传统的风险可保性理论。此进程表明,风险的可保与不可保之间的界限并非一成不变,可保性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随着现代保险精算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上不可保的地震、洪水等巨灾今天完全可以成为可保风险。以卫星发射风险为例,因发射次数有限、每次发射失败的损失巨大,从传统观点来看,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很难运用大数法则来有效分散转移该风险,故属于典型的不可保风险;但如今由多家保险公司组成风险共保体来共同承保,进而分别进行再保险,则可以继续适用大数法则来实现风险的有效分散和转移,此风险就成为了一种可保风险。

其次,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作为现代社会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巨灾保险具有传统保险所具有的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等基本功能,其功能的发挥对于灾后恢复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日益增多、巨灾事件发生频率逐年升高的情形下。从全球范围来看,已有许多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巨灾保险制度来转移分散各种巨灾损失。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长期采用的政府主导型灾后救助模式虽然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其缺陷也很明显:一是其远不能满足灾后重建的巨大资金需求。如1990―2006年间中国因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达1136.7亿元,同期每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各种自然灾害专项救灾款仅有约40亿元。二是使得国家财政救助压力和纳税人的负担日益沉重,且难以保证救灾的效率与公平。三是模糊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边界,忽视了保险市场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充分调动潜在受害人、保险公司等多方面力量来共同对抗、分摊巨灾风险。

再次,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巨灾保险产品具有“三高三低”现象,即高风险、高损失、高赔付、低保额、低保费、低保障,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的利润通常较低、赔付风险却较高。因此,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一般要求保险业必须具有较高的承保或赔付能力,或者有国家的必要的资金或政策支持。目前,中国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与抗风险能力虽然仍较弱,巨灾保险经营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仍较匮乏,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灾后依赖政府救助的心里也有待逐步改变,但考虑到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保险业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较前些年已有显著提高;再保险体系在逐步健全,通过国际市场分散转移国内巨灾损失的途径日渐丰富;政府财政也具备了为巨灾保险业务提供部分资金或政策支持的实力;近年来巨灾频发的现实已催生出大量的巨灾保险产品需求,而市场供给严重不足等,故本文认为中国出台巨灾保险立法、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二、巨灾保险立法的国际经验

从全球范围来看,尽管不同国家或地区因所遭遇巨灾类型、社会制度、公民法治意识、立法技术、保险业发达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在巨灾保险立法上有明显的差异,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特点或经验,相关特点或经验主要如下:

首先,根据立法模式的不同,可分为专项立法和综合立法两种模式。所谓专项立法,即针对主要的巨灾分专项进行立法。此立法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日本与美国。日本1963年遭受新泻7.5级大地震。1966年,日本出台了《地震保险法》、《地震再保险特别会计法》以及一系列配套法规,针对地震保险的运作机制做出了全面详细的规定,包括投保、承保、再保险、地震保险基金、地震保险证券化和地震保险监管等。美国则针对其主要面临的洪水风险制定有1968年的《国家洪水保险法》和以之为基础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1973年的《洪水灾害防御法》等系列法律。另外,土耳其、新西兰、美国加州、中国台湾地区等则出台有各自的《地震保险法》,采取的也是专项立法模式。所谓综合立法,则是指在一部法律(如《巨灾保险法》或《保险合同法》等)中对地震、洪水、飓风等多种巨灾风险的保险事宜进行统一规定。此立法模式的代表性国家是法国。1982年,法国出台了其第一部有关自然灾害保险的法律――《自然灾害保险补偿法》。之后,该法历经多次修订而不断完善。根据该法,法国自然灾害保险制度承保包括飓风、龙卷风、洪水、地震、海啸、雪灾、旱灾等几乎其国内所有的自然灾害风险,保障范围非常广,因灾害所致财产直接损失均可获得保险保障。冰岛、挪威、西班牙、瑞士、英国、澳大利亚等也属于采用综合立法模式的国家。如澳大利亚依据其1984年《保险合同法》制定的标准财产保单中包含了火灾、暴风、地震、风暴潮、洪水等巨灾风险,尽管在该法2012年的修订生效前其保险业很少向社会提供洪水保险产品。上述两种立法模式相较,专项立法的内容针对性强,指向某种主要的巨灾风险,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较强;而综合立法涵盖的巨灾风险范围较广,对巨灾保险法律关系的调节更为全面,立法内容也相对复杂。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情况来看,专项立法模式多为国土面积较大或某一类型自然灾害较集中的国家或地区所采用;而综合立法模式多为一些各种巨灾风险的活动区域较为一致、防御巨灾风险能力较强的国家所采用。

其次,根据政府对巨灾保险介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政府主导、商业主导、政府与保险业间公私合作三种模式。其中,美国是政府主导模式的代表性国家。美国以立法创设了联邦洪水保险制度,建立了国家洪水保险基金,并成立了专门的联邦保险管理局对洪灾保险统一管理。美国加州的地震局、佛罗里达州的飓风巨灾基金等地方性巨灾保险项目基本上也都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相关巨灾保险的运作基本上是在政府的统一控制下,政府的赔付责任很大,尽管保险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在承担巨灾保险责任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很大。与美国相反,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在巨灾保险领域则是商业化运作占主导地位,政府对巨灾保险直接运营的参与较少,保险公司是巨灾险运营的主角,后者凭借雄厚的实力、发达的保险与再保险体系、专业的保险技术来对巨灾风险进行管理。如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政府与保险业间签署有相关协议,明确约定政府承担巨灾风险预防等基础设施与配套制度建设方面的投入,如堤坝建设、灾情预报等;保险业则负责向国民提供可负担的洪水等巨灾保险保单。采取政府与保险业问公私合作模式的代表性国家有日本、法国、新西兰、土耳其等。以日本为例,其地震保险法将地震保险分为三级,依次为原保险公司、日本再保险公司(JER)和政府,政府充任JCR的再保险人。地震灾害之后,一级损失(0~1150亿日元)100%由JER承担;二级损失(1150亿~19250亿日元)由JER和原保险公司承担50%,政府承担50%;三级损失(19250亿~55000亿日元)由JER和原保险公司承担5%,政府承担95%。简言之,即损失越大,政府承担的部分越大。从各国巨灾保险的发展历史来看,除了英、德、澳等少数国家一直采取商业主导模式外,其他国家在巨灾保险发展初期基本上都是采取由私营保险公司自主经营的模式,但在发生大的巨灾后,私营保险公司往往因清偿不能甚至破产压力而退出巨灾保险的经营,巨灾保险市场随即出现市场失灵问题,导致政府开始不同程度地介入巨灾保险的经营,并形成了目前的政府主导与公私合作两种经营模式。

再次,根据是否强制投保,可分为强制型、半强制型、自愿型三类。其中,实行强制投保的代表性国家有美国、法国、新西兰、挪威、瑞士、西班牙等国。如根据法国《自然灾害保险补偿法》,所有自然灾害保险均为强制投保,每张财产险保单中自动地、无选择地附加自然灾害风险,并加收财产险保费的特定比例作为巨灾险的保费。新西兰法律规定,居民投保房屋或房内财产险时,必须同时投保地震巨灾险,地震巨灾险保费由保险公司代征后再交给新西兰地震委员会,用于地震灾害发生后的赔付。挪威《自然灾害保险法》亦规定,所有财产保险单中强制附加巨灾保险。实行半强制投保的代表性国家有日本、土耳其、墨西哥等。如,日本《地震保险法》规定,企业财产投保地震险实行自愿原则,并由保险公司自愿承保;居民财产投保地震险则实行强制原则,屋主必须投保地震险,保险责任由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承担。在土耳其,法律明确要求所有等级的城市住宅必须投保强制型地震险,强制性地震险的保额为2.5万美元,超过部分则实行商业性自愿保险。实行自愿投保的代表性国家有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这些国家在巨灾保险领域实行完全的自愿原则,房屋等财产所有人是否投保巨灾保险,完全取决于其自主自愿,保险人则须按照法律规定或者保险行业与政府间协议的约定,向公众提供相应的巨灾保险产品。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均属于发达国家,社会公众的保险意识普遍较强,保险业也很发达,保险公司具有较丰富的巨灾保险运营经验。

三、中国巨灾保险立法构建的若干思考

关于巨灾保险立法,国际上虽无统一模板,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做法或经验,比如都十分注重利用商业保险机制来解决巨灾损失赔付问题,政府对巨灾保险经营都有一定程度的介入,大多强调兼顾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力量,具体法律制度的设计都充分考虑到了本国或本地区的巨灾风险类型与程度、国家财政实力、民众的保险意识等相关因素。借鉴这些做法或经验,本文认为,中国巨灾保险立法的构建主要应从如下五个方面人手:

第一,在立法理念上,应确立保险补偿优于政府救助的巨灾损失补偿理念。相关研究表明,尽管保险没有、也很可能不能满足灾害受害人的所有需求,但其仍是提供灾害救助的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因为,保险是一种预先支付保费、并通过集中大量同类风险来实现未来风险分担的一种互助共济机制,投保人事先交纳的保费,可构成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赔付的重要资金来源。以美国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为例,NFIP在1978―2003年间的保费收入累计约230亿美元,支付保险赔款约123亿美元,每年可减少洪灾损失约10亿美元。若无该制度,要实现对洪灾的同等救助,美国政府每年至少要多拿出约10亿美元的资金。并且,相对于巨灾损失而言,政府的救助资金永远都是极其有限的,保险市场的资金汇聚能力则可大大增强救助资金的规模。作为一种有偿机制,保险也更利于形成市场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良性循环,政府救助则是一种无偿的社会福利,易导致公众养成对政府灾后救济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受害人养成主动的减灾防损习惯。

第二,在立法模式上,中国则应采专项立法而非综合立法模式,并应尽快出台专门的地震保险法和洪水保险法。这样做的主要理由:一是专项立法的立法难度较小、可操作性较强。中国国土面积较大,巨灾风险种类繁多,不同灾种的危害性及分布地域等差异较大。综合立法虽然保障范围广泛,但因须兼顾诸多灾种的不同特点、承保及赔付要求等,对立法技术的要求较高,故立法难度很大,立法质量很难保证。而专项立法仅针对某种特定的巨灾风险(如地震、洪水等),具有对象明确、涵盖范围有限的特点,立法难度较小,更利于确保立法本身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专项立法更符合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和大众对巨灾保险的接受水平。现阶段,中国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治理水平、巨灾保险业务的经营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高,若采用综合立法模式,要求保险公司同时承保多种巨灾风险,难免导致其巨灾保险管理的混乱、甚至因无法应对巨灾赔付而破产。同时,在巨灾风险领域,国人长期形成的对政府救助的依赖性仍过强,自主投保的意愿和意识仍有赖于进一步提高,相较于综合立法模式,专项立法模式下投保人需要缴纳的保费要低得多,更利于公众对相关巨灾保险的认识和接受,也更利于保险公司巨灾保险业务的开展和推广。另外,专项立法也是国际上巨灾保险立法的主导模式。在立法顺序上,本文认为,应先制定地震保险法,同时着手进行洪水保险的立法准备,最后再考虑飓风、霜冻、干旱等巨灾保险立法。理由为:第一,中国属地震多发国家,地震数据的积累相对丰富,地震预测等配套机制的建设相对成熟,地震风险区域划分相对容易,地震发生频率较低,大震后人们的投保率较高,在地震险的费率厘定与赔付等方面国际上有较多可供参考的经验,故可以先行出台。第二,洪水是给中国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具有利用巨灾保险分散风险的紧迫性,但因相关配套机制缺位较多,如主要江河流域的洪水风险图的绘制工作刚刚起步,故即使马上出台立法,也会面临落实上的困难,故可在地震保险法制定之同时,进行立法准备并适时尽早推出。第三,干旱、飓风、霜冻、泥石流等巨灾风险多属于区域性灾害,导致经济损失的程度远小于地震、洪水,可先在相关地区进行地方性或区域性立法试点,待发展较为成熟后,再考虑是否纳入全国性巨灾保险法的体系中。

第三,在巨灾保险经营上,应确立公私合作的经营模式,明确市场的主导作用与政府的引导、支持者角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巨灾保险具有收益上的非排他性、生产经营上的规模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成本或利益上的外在性等公共物品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私营保险业通常很难独立承担其供给职责,而必须有政府的适度介入,否则,市场自身难免走向失灵。而政府的介入又必须适度,若介入过多,难免给国家财政带来较沉重的负担。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为避免政府因巨灾赔付背上过重的财政负担,损及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本文认为,在巨灾保险的经营上,中国应采用政府与保险公司公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具体而言,首先,应发挥市场力量的主导作用。在巨灾保险经营中,应给予保险公司等市场主体以充分的自治权和创新空间,如可有条件地允许其根据市场标准确定巨灾保险的费率,以使费率能较准确地反映财产的实际风险状况;在制定风险等级地图、评估损失等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减少投机或道德风险等,充分调动起市场自身的力量来应对巨灾风险。其次,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支持者角色。为确保市场力量主导作用的发挥,政府在巨灾保险发展中应担负起必要的“保姆”、“警察”与“超额损失分担者”的角色。在巨灾保险发展之初,政府应及时出台并不断完善巨灾保险的法律制度,明确诸如地震或洪水保险的经营模式、承保原则、政府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关系、费率标准及确定方式、风险地图的绘制与更新、损失理算与赔付、再保险等问题。在巨灾保险发展过程中,政府应以保费补贴、救灾资助、税收激励等方式引导、塑造投保人、保险人的积极行为模式。比如,借助保费补贴扩大巨灾保险产品对投保人的吸引力,借助税收激励、新产品审批等吸引私营保险人参与提供巨灾保险产品等。在巨灾损失发生后,政府应以担任超额损失再保险人的方式来分担保险人的赔付压力,确保保险人经营的安全与稳定。

篇6

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2021,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1投资的选择

1、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投资方式有:

(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

(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

(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

(5)直接投资等。

注意:(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2、储蓄存款的含义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3、利息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利息所得×利息税率。

4.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分类、原则和作用?

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无此项业务,商业银行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开展其他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

(2)贷款业务: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货币资金,并要求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3)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位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商业银行还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买卖外汇、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分类:可划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

原则: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

5、股票的含义和特点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股票的特点:股东的出资不可返还性,除非公司破产清盘或者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6、债券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债券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债券的分类和特点:

区别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发行主体国家(各级政府)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公司(企业)

风险情况风险最小风险比政府债券高,比公司债券低风险最大

收益情况收益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它债券收益高于政府债券,低于公司债券收益最高

7、商业保险的含义和种类

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商业保险的种类: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近几年出现了诸如分红保险等新险种。分红保险在具有人寿保险的保障功能之外,还可以分配保险公司经营盈余,使投保人的资金保值增值。分红保险仍然属于人身保险。

8、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比较

投资

方式特点

收益风险

储蓄

便捷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利息,在这几种投资方式中收益最低。在这几种投资方式中风险最低。

债券

稳健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利息,其中国债的收益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风险高于储蓄。

股票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股息和红利以及购买股票的差价,但收益不稳定。风险较高。

商业保险

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保险事故没有发生时,投保人的投资没有回报;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赔付的保险赔偿金就是投保人的投资回报。本身就是针对风险的投资。

9、投资理财产的原则

投资理财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要考虑投资的收益,也要考虑投资的风险。

投资理财要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如家庭收入、节余、存款、消费等实际)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投资选择。

投资理财要注意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各种投资要坚持适度原则。

投资理财要通过合法渠道进行投资,不合法的投资不能做。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2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5、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意义

效率=产出/投入,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提高效率就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6、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存在着矛盾。一定时期内,社会财富总量一定。个人收入分配中,用于激励效率的多了,用于体现公平的就少了。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实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3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的含义

为了履行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利润收入——国家凭借投资者的身份获得利润,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中按规定上缴国家的部分,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股金分红收入。债务收入——包括内债(政府公债)和外债。其

他收入——统称为“费”。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因此,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财政支出的种类: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财政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财政收支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这种状态几乎不存在。

财政收支平衡有三种情况: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6、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③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③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4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后,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变更。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危及国家利益。

3、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一我国居民来源于境内外的所得和非我国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的计税办法。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税收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税收是实施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5、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的单位和个人。

当纳税人所缴税款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当纳税人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6、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怎样做到?

(1)原因:①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家: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而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为物质基础。

③个人: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理,公民在享有国家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纳税人的利益。

因此,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要求:①个人: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增强纳税人的义务意识: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②国家: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堵塞漏洞;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7、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偷税、欠税、骗税、抗税)38、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怎么样建立?

(1)原因: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必要性: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2)要求:①国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经济活动者:对生产者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自觉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对消费者的要求,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

③社会: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④公民:规范行为规则。第四单 元面对市场经济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5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及竞争等市场信号来配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资源。

2、市场调节的作用

市场价格涨落能及时、灵活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竞争促进生产者、经营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涉及公共安全的物品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弊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是指生产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损害他人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是指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而盲目作出经济决策。市场调节的滞后性是指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后果: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通过制订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③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厉打击扰乱市场健康运行的行为,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④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辅手段的作用,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但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加强有力。

7、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4)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8、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就业。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贸易政策等等。)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应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1)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它们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可归结为一点,即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

篇7

所谓国有化是指一个国家依据其本国法律将原属于外国直接投资者所有的财产的全部或部分采取征用或类似的措施,使其转移到本国政府手中的强制。根据国家的原则,一个国家对其境内的外国投资者实行国有化,属于国家的国家行为,是一个国家的体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采取国有化措施是行使其对自然资源永久的必然结果,是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一种重要手段。东道国对外资实行国有化措施,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和支持。联大1962年通过的《关于天然资源之永久宣言》规定:“收归国有、征收或征用应以公认为远较纯属本国或外国个人或私人利益为重要之公用事业、安全与国家利益等理由为根据。”联大1974年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义务》第2条规定:“每个国家有权将外国财产的所有权收归国有、征收或转移……。”西方发达国家也被迫承认东道国的国有化权利,如1951年6月19日英国政府向伊朗政府递交的照会宣称:“陛下的政府代表自己和该公司承认伊朗石油工业国有化的原则。”1956年8月在伦敦举行的苏伊士运河会议上,德国、英国和美国政府联合声明:“对埃及政府作为一个国家而享有充分的权利,包括对外国人的资产实行国有化不持任何异议。”

本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很少看到国有化的事例,但是,自本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就出现了国有化的。据统计,从50年代到70年代,100多个发展中国家中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对外资实行了国有化,共发生了1954件国有化案件,其中50年生国有化412件,60年代为406件,70年代约1136件,可见国有化的步伐一再加快。从地区分布来看,亚洲为219件,中东为464件,非洲为826件,拉美为454件〔1〕。

从行业分布来看,国有化的行业有半数以上集中在采矿、冶炼、石油、农业等部门。从国别来看,英美两国受国有化的影响最大,1960~1964年期间,在所有报道国有化的事例中,英国子公司半数以上主要分布在农业、银行业和保险业。70年代,美国子公司日益成为国有化的主要目标,受影响最大的是石油和采矿、分支银行、公用事业和运输业,大型子公司承受国有化的压力最大。就美国子公司看,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其没收的比率比资产少于100万美元的小型子公司大50倍。1960年到1979年之间,在被国有化的342家美国子公司中,有158家发生在拉丁美洲,占46%,而52家被国有化的英国子公司中,则有419家发生在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尽管东道?敌泄谢娜ɡ诠噬缁岬玫搅似毡榈某腥?nbsp;,但问题在于东道国在实行国有化权利的同时是否应附加条件限制对此,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一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西方发达国家习惯上将国有化划分为两种:合法的国有化和违法的国有化。并且认为合法与违法的标准就是看国有化是否具备以下这些原则:

1.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即国有化必须符合公共目的或公共利益,许多国际条约中也把“公共目的”或“公共利益”作为征用合法性的要求。1962年联大通过的《关于天然资源之永久宣言》中规定征用要以“公用事业、安全或国家利益等理由为根据”。在许多国家的宪法里也有类似的规定。

2.符合法律程序的原则。国有化和征用必须遵守正当的法律程序,这也是国有化合法性的要求,否则,可能会涉及到国家责任。

3.不违反条约义务的原则。即国有化应受国际条约和国家承担的契约义务的限制,违反条约义务的国有化是非法的,这是“条约必须恪守”的国际法原则的具体体现。

4.支付公正补偿的原则。即把是否支付“公正”补偿作为判断国有化合法性的一个标准。

5.不歧视的原则。即国有化必须无不正当歧视,东道国在实行国有化时,必须对其境内所有的外资同等对待,不得对特定的某一国家的外资实行国有化,这是国家平等原则所要求的。

由于东道国的国有化事件严重威胁着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影响到东道国吸引外资的环境,因而从本世纪70年代以来,直接的、一次性的剥夺投资者的国有化,已为以间接的方式逐步影响投资者利益的间接国有化所取代,呈现出间接国有化即当地化的发展趋势。由于东道国的国有化严重威胁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安全,损害了其根本利益,因而成为对外直接投资政治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国有化措施对投资安全和利益的影响还在于是否在国有化之后给予充分的补偿。国有化之后是否给予补偿?应给予何种补偿?补偿的根据何在?对此,国际社会存在着以下种不同的观点和原则:

1.全部赔偿原则。即赫尔原则,这是美国国务卿赫尔(Hull)在1938年提出来的,认为实行国有化的国家有义务以“充分、即时、有效”的方式对财产被国有化的外国投资者支付全部赔偿。这一原则是以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基础,以保护既得权益和反对不当得利为法律依据。

2.不予补偿的原则。东道国采取国有化措施之后,不存在对被征收财产的外国投资者进行补偿的国际法律义务,因而不必予以补偿。这一原则的主要根据是国家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既然国有化是东道国行使的行为,是一国范围内的事情,应由国内法决定,采取国有化措施是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应予以补偿。至于在一定情况下,基于外交政策的考虑或出于国际礼让,或其它外交上的原因,可给予一定补偿,但不是法律义务。

3.适当补偿的原则。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说和主张,比较符合实际。关于适当补偿原则的根据存在着分歧,发展中国家认为,这一原则的合理根据是公平互利原则和国家对其自然资源永久原则。在国有化补偿的实践中,一般都是采取适当补偿的原则,特别是通过“一揽子协议”(lumpSumExpreement)给予部分补偿,如伊朗征用美资石油公司,是补偿原金额的10%,战后东欧国家国有化的补偿额都是部分补偿。我国在国有化的实践中也采取适当补偿的做法,如1979年中美政府达成的解决资产要求的协议中,我国同意支付8050万美元作为对解放初被国有化的美国资产的补偿,这只相当于被中国收归国有的美国总资产的41%〔3〕。

二、国有化风险的防范

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保证投资的安全,必须对国有化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风险的防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母国方面跨国公司的母国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的风险防范主要有:

第一,建立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保证制度。这是跨国公司母国为了保护与鼓励本国的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法制度建立这一制度的主要动机是通过对本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包括国有化风险)提供法律保证,以达到促进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增强本国国际竞争地位的目的。这种保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二是通过国内立法进行保护。其一,一般来讲,各国的海外投资保证制度都对汇兑险、征收险和战乱险种政治风险进行保险,由资金雄厚的有政治后盾的国营公司或政府机构充当承保人,并且一般只限于经东道国批准并符合母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合格投资。各国海外投资保证制度对投资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义务及其运作程序所作的规定基本相同,主要包括:(1)跨国公司向海外投资保险机构申请投保,经审查批准后,双方签订保险合同,投保人履行定期交纳保险费的义务。(2)一旦发生承保范围内的风险事故,由海外投资保险机构根据保险合同向海外投资者赔偿损失。(3)海外投资保险机构取得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者的所有权和请求权,向造成该项投资损失的东道国求偿。其二,通过国内立法进行保证。如美国的《对外援助法》,日本的《输出保险法》等等。

第二,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签订的保护投资的双边条约。母国为了对海外投资者面临的国有化风险提供保证,通常与东道国缔结双边投资条约,为国有化风险提供条约,使其成为两国政府的共同保证,以与其国内法的保证相互配合,加强其保证的效力。而东道国为了吸引外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也给外资以安全感。各国签订的双边投资条约中关于国有化的规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国有化的方式;二是关于国有化的条件。几乎所有的双边投资条约都规定国有化必须遵守的某些条件,如公共利益、非歧视性、补偿和司法审查。如日本与埃及1977年的协议规定:缔约国各方国民和公司的投资和收益,在缔约地方的领土内不得实行征收、国有化、限制或具有相当于征收、国有化和限制效果的其他措施,除非符合下列条件:(1)该措施是为了公共目的采取的并符合正当法律;(2)该措施不是歧视性的;(3)给予及时、充分和有效的赔偿。荷兰、德国、美国、英国的样板条约都具有大致相同的规定。我国与外国签订的双边投资条约与上面的规定基本内容也是一致的。如我国与瑞典1982年的投资协定第3条规定:“缔约任何一方对缔约另一方投资者在其境内的投资,只是为了公共利益,按照适当的法律程序,并给予补偿,方可实行征收或国有化,或采取任何类似的其他措施,补偿的目的,应使该投资者处于未被征收或国有化相同的财政地位。征收或国有化不应是歧视性的,补偿不应无故迟延,而且应是可兑换的,并可在缔约国领土间自由转移。”〔4〕

第三,母国通过参加多边条约和多边投资保险机构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国有化风险保证。1985年世界银行年会通过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国有化风险提供了条约保证,该公约在其承保的险别中规定,该机构承保征收和类似措施的风险,即“由于东道国政府的责任,而采取的任何立法或行政措施,或懈怠行为,其作用为剥夺保权人对其投资的所有权或控制权,或剥夺其投资中产生的大量效益,政府为管理其境内的经济活动而通常采取普遍适用的非歧视措施不在此列”。为了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世界银行1988年4月12日成立了多边投资保险机构。该机构的业务之一就是在“接受投资的国家的议会组织或政府剥夺投资人的所有权或应有的经济利益遇到风险时”,以及“对接受投资的国家政府取消合同投资者无处申诉,申诉被无故拖延和无法得到法律保障时”,“凡加入这一机构的国家其公民代表的法人机构可以申保,这一机构则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承保”〔5〕。

由于多边投资保证机构和保险机构承保对外直接投资国有化风险,因此,当跨国公司成为该公约或机构的成员之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国有化风险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国有化赔偿问题可能会成为国际求偿的对象,这样就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国有化风险提供了国际法上的保证,有利于促进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发展。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在控制对外直接投资的国有化风险、促进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是有重要的作用。(二)东道国方面防范东道国的国有化风险对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双方都有好处。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向利润丰厚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占领更大的市场,推行全球性战略;而对于东道国来说,可以从大量的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中,选择吸收高质量符合本国发展要求的投资,更好地利用和掌握外国资本中的先进技术,并且可以消除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之间的不信任感,有利于双方的友好合作,推动国际经济向前发展。为了保护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合法权益,许多东道国都通过宪法或外资立法对国有化风险提供保证,明确规定只是在法律限定的条件下才实行征收或国有化,并给予补偿,以此来维护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安全,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关于国有化保证的国内立法,各国的实践均不相同。有的国家只通过宪法作出国有化保证。如印度宪法规定:“除非根据规定对取得资产给予赔偿外,对任何财产不得进行强制取得或征用。”埃塞俄比亚宪法规定,除非基于政府根据特别征用法所定条件的命令,并通过司法程序协商,确定支付公正补偿,对任何人的财产不得进行剥夺。墨西哥宪法规定:“除非为了公用并支付赔偿,不得征收私人财产。”阿根廷、马来西亚、菲律宾、南斯拉夫等国的宪法也明确规定,征收财产必须为了公共利益,通过法律手段和法定程序,并予以“公平”、“公正”或“充分”补偿。中国宪法第18条规定:中国允许外国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中国法律规定在中国投资及从事其他活动,它们的合法利益和权利受中国法律保护。除了在宪法上的保证之外,许多国家还在其外资立法中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保证,保证的范围通常还较为广泛。印度尼西亚外资法规定:“除非国家利益确实需要并且合乎法律规定,政府不得全面地取消外资企业的所有权,不得采取国有化和限制该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时,“政府有义务进行赔偿。赔偿金额、种类以及支付的方法,按国际法原则,在当事人之间协商解决。”埃及关于外国资本投资及自由贸易区法规定:“除通过合法程序,项目不得被收归国有或征用,投资也不得被没收、扣押和查封。”苏丹1980年的《鼓励投资法》规定:“除非为了公共利益,依据法律并对投资者支付公正补偿,不得实行国有化,补偿的价值是在国有化时对投资者的财产估价后的时价。”

篇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订立合同双方:公司,以下简称出租人;及其合伙人,以下简称承租人。

第二条 根据出租人的公开招标和承租人的投标与答辩,经过评标委员会的最后评标, 及其合伙人被确定为中标承租人。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依据招标标底所确定的基本内容,特订立本合同。

第三条 厂租赁经营后,仍然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不改变原来的政、税收渠道。

第四条 厂租赁经营后,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法令。

第五条 厂的经营范围和产品方向,原则上应符合 行业的点和发展规划。

第六条 厂租赁经营后,应成为独立核算、照章纳税、自主经营、负盈亏、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法人。

第二章 租赁期限、财产和租金

第七条 厂租赁经营期限为 年,即从 年 月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第八条 厂共有财产 元,其中:固定资产 元,流动资金 元。租给承租人自主经营。

第九条 租金定为 元,分 年缴纳。

其中:

年度 元;

年度 元;

年度 元;

第十条 租金于应交年度的年后三十日内,由银行划拨,一次付清。

第十一条 出租人为了 厂发展需要,将租金收入返回承租人,作为扩大生产的资金,应当相应增加租金。承租人应做到专款专用。

第十二条 承租人对租赁的固定资产,应提取不低于 %的折旧基金和%的大修理基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

第十三条 厂租赁经营前的债务,由出租人清偿。

第十四条 承租人用个人所得对 厂投资,产权归承租人所有,租赁期满后,可以带走,也可以折价给下一个承租人。

第三章 承租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承租人的权利

第十五条 承租人是 厂租赁经营期间的法定代表人和当然厂长,合伙租赁的承租代表人为法人代表和副厂长。

第十六条 承租人对租赁的财产有完全的使用权。

第十七条 承租人对 厂的经营有完全的自主权。

第十八条 承租人对 厂的经营管理有如下权利:

1.机构设置权;

2.人事任免权;

3.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权;

4.奖惩、招用和辞退职工权;

5.自选工资形式、自定工资标准和奖金分配权。

第十九条 厂纳税后剩余的利润,由承租人自主支配,分配的办法,承租人可以和职工商量决定。

第二十条 承租人从租赁之月开始,停发工资、奖金、但保留原工资级别,并享受国家统一的晋级权。档案工资允许计入成本。

承租人的生活费用,可以按月预支,预支的标准不超过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剩余部分留作承租人的风险保证金,待租赁期满后一次(或分期)提取。

预支每年结算一次,如果预支总额大于承租人收入时,用扣减下年度预支额度弥补。

第二十一条 承租人对租赁的设备中闲置无用、技术性能落后的旧设备,可以提出处理意见,经出租人同意,办理手续,进行更新改造。

第二节 承租人的义务

第二十二条 承租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各种税、费和统筹基金,其中包括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

第二十三条 承租人必须按期如数缴纳税金。

第二十四条 承租人必须保证租赁的厂房、设备的完好,按照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不经出租人的同意不得转租、转包他人经营。

合同终止时,承租人应当保证租赁的固定资产净值不减少。

承租人应当对租赁的厂房、设备进行财产保险。

第二十五条 承租人必须保障 厂职工的合法权益,应当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职工的平均收入,不断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

第二十六条 承租人应当有价值 元的财产作抵押,抵押物在租赁经营期间只有使用权,无处分权。抵押物应申请家庭财产保险。抵押金应交出租方存入银行,利息归承租人所有。

第四章 出租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出租人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 出租人有权按时如数向承租人收取租金。

第二十八条 出租人有权监督租赁财产不受损害。

第二十九条 出租人有权监督 厂的产品方向。

第三十条 出租人对 厂有财务监督、审计权。

第三十一条 出租人对 厂的产品质量有检查权。

第三十二条 出租人有权维护 厂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出租人的义务

第三十三条 出租人应根据承租人的请求,积极协助解决经营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十四条 出租人不得违反合同规定,干涉承租人的经营自主权,干扰承人的经营管理活动。

第三十五条 出租人不得平调 厂的设备和物资。

第三十六条 出租人应当按照合同规定保障承租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 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合同生效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

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时,应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书面协议。

第三十八条 合同履行期间,如果国家政策与合同签订时发生较大变化时(指国家与企业分配方面的变化,影响企业留利比例的变化),受影响的一方可以提出变更或解除合同。

第三十九条 因承租人经营管理不善,或者重大决策失误,给工厂造成连续一年以上亏损或重大损失时,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不负违约责任。保留向承租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第四十条 由于出租人违反合同规定,干扰承租人的经营管理活动,使承租人无法继续经营,或者承租人的合法收入得不到保障时,承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出租人承租违约责任。

第四十一条 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使合同无法完全履行或者无法履行的时候,经双方协商,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

第四十二条 租赁期满,合同自行终止。

租赁期满三十日,承租人将 厂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评估表和债权、债务平衡表交出租人审核,出租人会同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有关部门代表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经租赁双方代表签字后,承租人可以离职。

第四十三条 租赁期满后, 厂仍要租赁经营时,承租人在同等条件,有优先承租的权利。

第六章 违约责任

第四十四条 租赁双方应全面、实际履行合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负违约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条款处理。

第四十五条 承租人不能按期缴纳租金的,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当年租金%的违约金,并按每日万分之 支付滞纳金。

第四十六条 承租人无力支付租金的,应当用风险保证金支付,风险保证金不足缴纳租金的,承租人应用抵押物或抵押金(保证人的保证金)折抵租金。合伙承租的合伙人负连带责任。

第四十七条 承租期满,承租人不能按质量交还租赁的财产,承租人应赔偿损失并支付缺少数量价值 %的违约金。

第四十八条 出租人违反合同规定,应承担违约责任,给承租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赔偿直接损失,并支付当年租金 %的违约金。

第四十九条 租赁双方发生纠纷以后,应当协商或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可到人民法院起诉。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承租人代表发生意外事故,由合伙人根据合伙协议另行推选承租代表人。

第五十一条 出租人的《租赁经营方案》、《招标书》和承租人的《投标书》、《答辩材料》均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与合同

正文有矛盾之处,以合同正文为准。

第五十二条 本合同由出租方代表、承租方代表签字并经 市公证处公证后生效。

第五十三条 本合同正本三份,出租人、承租人、 市公证处各执一份。

副本若干份,报 市经济委员会、 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市财政局、劳动局、税务局、审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 市分行有关部门备案。

出租人代表: (签字)

承租人代表: (签字)

签约日期:

工厂生产租赁经营合同(二)

出租人:

承租人:

出租人与承租人双方就****公司原水泥生产线的生产经营权租赁事宜(包括:厂房和机器设备、生产工具装载车2台),根据我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自愿达成如下公司条款,供双方严格遵守:

第一条 租赁厂房和机器设备特征:

(后附清单)。

第二条 租赁期限:一年期限,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租期届满,如乙方仍需租赁,乙方具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承租权。

第三条 租金:每年租金 元。收款人 帐号: 。

第四条:租金的支付方式: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二日内预付 万元租金,待承租人进厂入驻盘点交接后7天之内一次性付完租金余款 万元和押金20万元。

第五条:出租人必须保证承租人入驻****公司后能正常生产,协调好工人与厂方之间茅盾,承租人入驻****公司后用工有自主,择优使用车间工人和后勤人员的权力,人员数量由承租人决定。至2013年 月 日前的用工债权由出租人负责解决,至2013年 月 日后的用工债权由承租人负责,原****公司的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的用工工资和劳动社保等与承租人无关,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

第六条 承租人负责支付其在承租期内关系到的出租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水费、电费、卫生费、所在与房屋租赁和经营相关的税收、管理费、维修费等所有生产经营支出。

第七条 租赁厂房和机器设备的维修:由承租人负责维修至原状并承担费用。本合同期内,乙方必须在厂区内修建大棚一座,大棚面积由承租人按实际生产需要自定。否则,乙方所交之风险保证金不予退还。

第八条 承租人为自己经营之需,经出租人同意可以适度地对厂房和机器设备进行不改变主体结构和不构成建筑物物危险的装修改善或增设他物行为(但是应出租人认可同意)。合同期满,由出租方所有。

第九条 未经出租人书面认可,承租人不得将厂房和机器设备转租他人。本合同生效之日起2日内由承租人向出租人一次性付清支付风险保证金 元(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二日内预付租金 万元),入驻接管交接完7日内付清全年租金余款。并且乙方以自己所有的等资产为担保,以保证承租人合理使用,按时支付租金,在经营生产中及时支付欠款和相关债务,否则,出租人可以扣留该保证金,租期届满,并经出租人核实无欠款及债务,租赁物合符出租交接时的原状后,应将保证金退还承租人。

第十条 承租人不得使用租赁物从事违法、应当守法经营。因乙方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任何债务及其相关法律责任(包括但并不仅仅限于劳务用工及其伤害事故所产生的债务)均由乙方承担。

第十一条 本合同期限内,承租人应当合理使用租赁物,保护租赁物及其所有设施的良好功能。本合同期满,承租人必须在本合同期满之次日内将租赁物返还予出租人。若承租人需要继续租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可优先承租,但必须本合同期满之日前的三十日内重新签订书面合同。租期内,租金涨幅随行就市。

第十二条 合同期限内,如因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如战争、地震、台风、国家的产业政策、重新规划及征拔占用等)和因地方农民和工人堵厂门及债务纠纷造成停产和销售二十日以上的而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的,合同自然终止。但必须由出租人按承租人实际租赁使用时间天数清算天数,退还剩余租赁费和风险保证金全款后,承租人方可退场。

第十三条 以上合同条款,双方必须遵守。若其中一方违约,违约方除了必须承担因违约行为所造成的全部损失之外 ,还必须承担违约金人民币贰拾万元,同时,非违约方有权解除合同。

第十四条 本合同经出租人和承租人签字后生效。本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篇9

【关键词】施工项目 成本控制 有效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围内。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如何确保成本控制效益达到最大化,是所有施工企业共同关注和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人结合在施工现场的成本控制的经验,浅谈如何提高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一、工程直接成本的控制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根据本人几年来的预算经验,在一般砖混结构中人工费占工程造价的15%-20%,材料费占工程造价48%-50%,框架、剪力墙结构人工费占工程造价10%-14%,材料费占工程造价45%-55%,有的材料费能达到70%。所以材料费与人工费就应该做为主要的控制内容。材料成本控制包括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两方面。材料量的控制应该在开工前做好准备,采用?二次经营策划?办法,对每项新开工程,在开工前就做出清单对比量,给施工现场的相关人员交底,让他们清楚自己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分项的量价,以便在施工中随时对比,如有超出,马上进行调整。

材料价格控制要进行采购价控制,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合理组织运输,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合理组织材料进出场,把好计量验收关,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人工费的控制应该减少窝工,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提高劳动效率,精减人员;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费。零星用工和安全文明施工费要求劳务队在投标时报价并计入劳务单价中,把这一部分在控制的价钱中分包出去。在工程竣工结算完成总结时发现,人工费的分析就非常清楚,而且费用也在控制范围内。

二、降低间接成本

间接工程成本包括规费和企业管理费,规费是政府部门规定不可竞争费。不由施工单位控制,而企业管理费是由现场控制的,首先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一个项目应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项目机构的大小,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在项目上尽量控制风险及其他费用,在一个项目中风险费用是客观存在,在现在的施工合同中风险分担不均也是现实存在的。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要比业主大,所以施工单位就必须要从多方面制定措施防范,让风险发生时费用降到最低。比如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职工的安全教育等必要数目不是很大的费用一定要办理。

三、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故障成本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

而故障成本是在现场管理过程中是完全可以避免,故障成本的发生主要原因是人的因素,在施工现场主要领导的素质低,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低、粗心大意、违纪违章都会导致故障成本发生,所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必须提高人的素质,树立质量成本意识,采取奖罚等措施。目前大部分的施工现场是非常迫切需要降低故障成本。因为故障成本是工程质量无缺陷时就会消失的成本。

四、合理的降低工期

在合理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实际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工程成本的都会提高。所以安排工期,必须合理组织资源、均衡有节奏地进行施工,以此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2007年10月开工的一个17栋楼,建筑面积80000万多平米的多层砖混结构中,单方造价1400元。当时大家一直认为是一个价格比较好的项目。计划工期240天,实际工期480多天。在拖延的这一年中钢筋等材料的涨价、租赁机械、外架的费用、30多管理人员的工资、一共300多万,导致项目亏损。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五、增加预算收入

在投标报价时,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报价时使用有效的报价技巧,

以保证报价在具有竞争力的条件下,尽量能让最终工程造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目前的单价合同中,通常采用的是“不平衡报价”的技巧,通过对工程数量变化趋势的分析,在维持总价不变的前提下,相对于正常报价水平,策略地降低实际施工时数量可能减少的分项工程单价,以便在竣工计价时获得可观的额外收入;同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适当提高前期费用的报价,降低后期费用的报价,以便达到尽早收回建设资金,加强资金周转的目的。如果能做到“早收多收”,还可以大大减少可遇见的风险损失。在长庆A区(裙楼)项目的投标报价时,由于当时现场考察时就知道了土方给当地农民了,所以报价时土方就采用了不平衡报价,最后土方结算价达到了600多万(投标价300多万),在很多的项目中采暖与飞采暖之间的保温,设计有,但是基本都取消了,所以在投标时单价也就报的很低。

六、做好现场签证的管理

由于现场签证一般都是随时发生随时办理,工程完工后才办理结算,往往存在时过境迁而无法(或难于)查证的问题,虽然其占总投资的比例不大,但若不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就会因小失大,势必增加工程投资。实际过程中现场签证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场工程量计价签证人员对造价管理控制意识淡薄,现场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不重视现场签证,缺乏造价管理控制意识,有的对签证工作既不负责任也不认真,未经核实就随意签证,往往因签证内容与实际不符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场签证人员不了解定额费用组成,对定额中的各项费用项目的概念混淆不清,有些签证把材料按市场价签证并列入直接费等等,因此很有必要对施工现场签证进行有效的控制。

七、结论与建议

总之,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要首先加强管理人员精细管理创效益的意识,其次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技术生产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预算知识,而且技术人员既制定方案还应提出材料、用工、设备进场等计划,并进行现场管理;材料部门多家询价采购优质价廉材料、设备,预算部门对材料设备采购和现场使用进行经济核算和控制,现场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实施,并不断改进,在管理中做到技术先行才能达到有效的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质量投资控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篇10

一、坚持政治建警,进一步提升班子和队伍建设水平

(一)大力加强大队党委班子建设。按照提高“四个能力、两个水平”和建设“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团结协调、勤政廉政”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消防部队党委班子建设标准(试行)》,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按照创建学习型班子的要求,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全面加强大队党委的思想、组织、能力、作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争创一个好班子、争当一对好主官”活动,争做严守纪律的表率,全面提高党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综合决策能力,充分发挥党委班子的龙头核心作用。

(二)大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公安消防部队政治工作座谈会精神,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一是认真开展“和谐警营大家谈”活动,进一步加强官兵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建立新型和谐战友关系,构建和谐的警营环境,激发广大官兵安心服役和爱岗敬业热情,进一步促进部队安全稳定,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部队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二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群众观,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已任,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警、严格执法、模范守法,在群众中树立公正、廉洁、诚信、严明的执法形象。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各部门的协调行动,以良好的工作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树立消防部队良好形象,进一步改善警民关系,

(三)强化官兵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坚持用科学发展管武装官兵头脑,抓好忠诚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教育,大力开展学习抗震救灾英模活动,继续开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和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础教育,大力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使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增强广大官兵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始终煅造官兵在各项工作中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实施分层施教、分类排队、分工负责、分析提高和改进教育方法的“四分一改”教育模式,强化“两个经常性”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反腐倡廉、“五条禁令”和“四个严禁”专题教育,筑牢官兵思想行动的“坚固防线”。

二、坚持从严治警,进一步提升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一)大力开展大、中队达标创优活动。一是按照《云南省公安消防部队大(中)队建设标准》和《昭通市公安消防部队“六化”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继续巩固“六化”标杆单位建设成果,大力开展大、中队达标创优活动,确保大、中队顺利通过达标验收。二是以养成促管理,进一步规范大(中)队组织管理指挥流程、内务、库室、营院、礼节礼貌、接待流程、台帐等的规范,牢固树立长期抓、反复抓的思想,把抓养成贯穿于一切活动,培养官兵良好的行为举止,严格的纪律作风,完善建立正规的执勤秩序、训练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使大、中队正规化建设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三是制定《**县消防大队干部、士官、战士量化管理实施细则》,对干部、士官、战士实施量化考核,及时兑现奖惩,确保部队“四个秩序”正规。四是坚持思路方法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器材装备创新和管训手段创新,使部队正规化建设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二)深入抓好安全防事故工作。一是狠抓安全防事故五项制度的落实,重点抓好《公安消防部队安全工作规定》和《公安消防部队车辆安全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层层签订《预防行政责任事故(案件)领导责任状》和《保证书》,严肃事故、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和倒查制度,坚持做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官兵没有受到警示教育不放过”。二是继续强化“8432”安全防事故(案件)监管机制的贯彻落实,抓好集中教育整顿,认真开展“安全月”、“安全竞赛”活动,创新5月、10月“安全月”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教育整顿活动,确实查找出部队在管理教育和安全防事故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狠抓整改和落实,严防各类事故和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三是加强对休假、公差、8小时以外等零散人员的监控管理,杜绝失控漏管现象的发生。四是继续推行安全防事故风险抵押金制度,制定完善《安全防事故风险抵押金规定》,通过经济杠杆作用进一步强化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五是认真做好内部督察工作,加大对部队执勤值班、管理教育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严肃查处督察中发现的问题。

共3页,当前第1页1

三、坚持大练兵,进一步提升部队服务民生能力

(一)进一步夯实战训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消防部队深入推进灭火救援勤务实战化工作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灭火救援勤务实战化工作。一是强化“六熟悉”工作,每周安排一次“六熟悉”,每季度对辖区市政消火栓和消防水源进行一次普查,制定完善《交通水源手册》,每月定期组织对城区周边乡镇道路的熟悉工作。二是强化实战演练,进一步完善高层、地下、化工、化学灾害、建筑倒塌、交通事故、人员密集所等“七个预案”,结合职能任务、部队装备好辖区灾害特点,年内提请区政府开展一次多部门、多力量的社会联动灭火实战演练,大队对每个“文字类”重点单位组织开展演练1次,夜间演练达30%,并修订完善《灭火作战预案》。三是进一步完善战训基础资料、重大危险源统计、重点单位统计、灭火演练统计、业务训练与考核登记,实施纸质、电子文档统一。完善灭火救援基础资料库,实行网络资源共享,为灭火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二)进一步规范执勤备战和灭火救援行动。修改完善执勤备战制度,落实指挥长和大队领导、大队参谋、中队干部值班制度,落实大队指挥员遂行作战指挥制度,全面负责灭火救援现场组织指挥工作。严格灭火救援程序,建立和完善灭火抢险救援战斗和重大节事值勤保卫程序,实现灭火救援战斗和值勤保卫行动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认真落实《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规定(试行)》,坚持每战必评,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强化战评结果应用。继续推行灭火救援服务评议回执制度,规范灭火救援行为,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依法执勤,文明执勤”意识。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大练兵长效机制。以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体能素质为重点,落实“三个必训”制度,继续坚持全员练兵、全面练兵、科学练兵,完善训练标准,规范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法,优化训练管理,量化训练考核,强化训练保障,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建立科学、完善的练兵长效工作机制。

(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认真落实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精神,努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完善“三台合一”接处警建设平台,启动**县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实现警务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进一步规范大队现有业务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建立完善警务信息动态或定期分析研判工作制度。依托地方资源,加强信息技术人员的培养,增强官兵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信息化在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当中的应用水平。

四、争取支持,进一步提升大队后勤保障能力

一是力争消防业务经费取得新突破。加强向区委、区政府和区财政局的协调沟通,加大经费筹措力度,确保大队业务经费达到《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决定》人均3.5万元标准。二是借助昭阳大发展这一有力时机,确保大队危旧营房改造任务在年内启动,并提请区委、区政府加强**县第二消防中队建设。三是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车辆器材装备的购置力度,加大处置化学灾害、水域灾害事故等特勤器材装备的购置力度,进一步优化大队车辆装备机构。四是严格财务管理,坚持党委理财制度,确保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认真落实《云南省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和完整。

五、坚持齐抓共管,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消防工作大格局构建

(一)继续深化消防平安创建工作。按照《昭通市创建“消防安全县(区)”第二个三年规划实施方案》和《**县十一五时期消防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消防安全创建工作。一是全面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按照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消防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督促各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工作职责,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二是健全消防工作考评机制,把消防工作作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内容,将消防安全创建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内容一并检查、评比、奖惩。对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实行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票否决。三是大力推进农村消防工作。认真贯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指导意见》,全面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大力推行村村消防队工程,实现义务消防队覆盖率达100%,大力推进农村房屋财产保险,确保覆盖率达到80%。四是继续强化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在83家重点单位已经完成了20%的“标准化、标识化”管理的基础上,2010年全部达标,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会议制度、逐级消防工作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强化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建立“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提高投保率,切实加强火灾防范和风险管理。六是继续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负责、落实规划、快补旧帐、不欠新帐、健全设施、加强管理”的要求,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老城区公共消防设施改造布局合理,北部新区、工业园区的消防设施与城镇建设同步发展,一步到位。 共3页,当前第2页2

(二)大力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议精神,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强化消防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大队消防执法人员的规范执法能力。继续巩固09年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果,深入查改消防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五大执法机制31项制度,强化执法监督、严密执法程序,规范网上执法程序,完善消防监督业务信息系统,实现消防法律文书制作、上报、审批等环节全部在网上运行,落实消防监督执法质量考评、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带动大队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和执法质量、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三)持续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在09年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基础上,加强火灾形势和火灾特点研判,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切实整改和消除社会面上的火灾隐患。一是抓好冬春旱季防火、两节、两会、清明、五一、十一等重大节事活动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二是组织开展以“三合一”、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建筑、古建筑为重点,以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可燃有毒材料装修、消防安全疏散、电气线路设备等为主要内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适时开展火灾隐患整治专项行动。三是加重大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力度,年内提请区政府对一批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进行挂牌督办。四是是组织指导各乡镇派出所开展小商场、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厅、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店、小学校(幼儿园)、小医院(诊所)、小生产加工企业“九小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五是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作用,指导好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在节事期间开展治安防火巡查,有效防止农村火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