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安全管理 不足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各种精、尖、钻建筑拔地而起。同时,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先后出台,极大地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工地的事故发生率、人员受伤率都有了明显下降。但是,依然有些工地不按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管理,不按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不按要求投入安全资金、不按为施工人员配备防护用品、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等现象时有发生。据国家安监总局调度统计:仅2011年全国就发生各类事故347728起,造成75572人死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伤害事故经常发生呢,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来避免这些事故发生呢?
二、建筑工地安全管理缺陷和应对措施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安全资金投入不足、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安全培训教育力度不够、未按要求为一线工人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等等,都是建筑工地安全管理的主要缺陷。另外,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安全管理不规范也间接导致现场的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1、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加大现场安全管理难度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7年1号令)第二十一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应当按照每5000万元施工合同额配备一名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足5000万元的至少配备一名”,但许多施工工地并未按照此要求进行配备,或配备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使得安全管理过程不能顾及到所有安全隐患,对这些安全隐患也不可能做到时时控制,这样安全管理工作往往是说得多,而做得少,甚至有些要求仅仅停留在会议上,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极易引起事故的发生。还有些施工工地存在大量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在做本职工作的同时,兼顾安全工作,但当安全与他们本职工作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忽视安全工作,甚至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
针对安全管理人中配备不足的现象,首先建筑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在开工前审核施工单位是否按要求配备专职安全员,他们是否常驻工地进行安全管理,其次施工单位要按规定配备安全员,不要认为增加安全员会加大成本,而认识到安全投入是最大的成本节约,同时质监站、安监局等政府部门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于安全人员配备不到位的建筑工地予以行政处理。
2、安全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现场安全防护和其他安全投入不够
财政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2年出台《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七条明确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按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计提安全费用。但在资金投入过程中,有些工地并未能按比例进行投入,致使本应用于安全方面的资金用于其他方面,主要表现为没有为施工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防护用品配备不足、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隐患未得到有效消除等。
因此,建筑单位在支付工程款时,除了把安全费用单独支付外,还应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把这笔钱投入到施工现场中,并审查安全费用是否切实可靠地使用,如果发现施工单位存在挪作他用或克扣行为,不仅及时没收克扣的款项,还要进行追加处罚。同时政府行政部门也要定期对施工单位安全费用的使用进行监督,通过各级监督加强管控,使安全费用得到有效利用。
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为现场安全隐患埋下祸根
建筑工地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从没有经过系统的建筑工地安全培训,对现场的安全隐患一无所知,不能辨别现场存在的危险源,甚至有些人未经过三级教育就匆匆上岗,无法完全达到安全施工要求。如有些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部分人员不戴安全帽,当安全管理人员对其行为进行教育时,他们不以为然,反而拿自己施工几十年未出事故做借口继续违章。
因此,建筑工地要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通过安全宣传,提高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源消除安全隐患。要让施工人员清楚安全工作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事情,而是真真切切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是真正保护自己生命、财产的一项工作。
4、安全培训教育力度不够,施工一线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能提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局《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所需经费,对从业人员进行与其所从事岗位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者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当对其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许多建筑工地均建立了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但我们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发现这些制度多流于形式,不能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有些工地的安全培训教育仅停留在纸上,并未教育到班组和作业人中手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安全检查,并没有真正起到安全教育和安全警示的目的。
那么,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人员应真正履行安全培训教育的职责,对进场施工及转岗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并在日常安全巡查、检查中对工人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再教育,对屡教不改的人员和行为可予以处罚。
5、安全防护用品不合格,不能切实保护一线工人
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都是工人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的最后一道安全保护,如果安全防护用品不合格,就起不到这层保护作用。例如,安全帽不合格,高处坠落物体时会打破安全帽伤害到工人头部,安全带不合格断裂就会导致人员坠落。
因此,建筑工地在采购安全防护用品时,不能有投机行为,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标准采购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并由多人进行验收,由专人进行保管,作业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用品失效或损坏时,要及时进行更换。
三、结束语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从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到一线工人,任何一个人忽视安全工作,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贯穿到施工生产全过程,是做好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前提。参与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一线施工人员,要组织一个严密的安全组织机构,有效投入安全费用,层层监督、层层落实,一定能有效预防控制现场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工地人员、设备安全。
安全管理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参与项目建设的所有人员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全程中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新峰,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之我见,建筑安全,2015年01期.
篇2
一、加强宣教工作,开展职业、道德培训
(一)单位领导要提高认识,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对职工开展安全教育、素质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将各项安全措施具体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队伍建设。抓好地区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远队伍建设,适时组织工地项目经理和安全员参加《建筑法》、《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北京市市政工程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法》的培训学习。
(三)各单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要以报刊、板报、横幅、讲座、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对施工人员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各单位要对新入场的施工人员强化对现场、对本工种的的岗前培训工作,特种工要做到持证上岗。
二、严格管理,加大施工监管力度
(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外地务工人员居住区,深入开展“四防”工作,即: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防食物中毒,切实加强外地民工生活保障及安全保障。单位针对“四防”工作的要开展自查,同时做到检查有力度,对查出的问题有整改措施。
(二)针对地区建筑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不平衡的状况,加大对工地的管理力度,实行责任制管理,今年继续和施工工地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责任,根据责任书完成情况,给予表彰或处罚。
(三)严格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建筑工地管理。云岗劳动保障监察组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工程中违法和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查处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及违法分包等行为。严格规范地区建筑工地管理,确保一方平安。
篇3
(一)单位领导要提高认识,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对职工开展安全教育、素质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将各项安全措施具体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队伍建设。抓好地区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远队伍建设,适时组织工地项目经理和安全员参加《建筑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市政工程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法》的培训学习。
(三)各单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要以报刊、板报、横幅、讲座、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对施工人员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各单位要对新入场的施工人员强化对现场、对本工种的的岗前培训工作,特种工要做到持证上岗。
二、严格管理,加大施工监管力度
(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外地务工人员居住区,深入开展“四防”工作,即: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防食物中毒,切实加强外地民工生活保障及安全保障。单位针对“四防”工作的要开展自查,同时做到检查有力度,对查出的问题有整改措施。
(二)针对地区建筑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不平衡的状况,加大对工地的管理力度,实行责任制管理,今年继续和施工工地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责任,根据责任书完成情况,给予表彰或处罚。
(三)严格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建筑工地管理。劳动保障监察组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工程中违法和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查处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及违法分包等行为。严格规范地区建筑工地管理,确保一方平安。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发展”和《*市创建“平安工地”三年规划(2008年-2010年)》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核心,积极培育企业安全生产自主能力,完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服务在先、告知在前”的新型安全监管和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全面推进安全技术创新和安全、文明、平安、绿色施工,为“扩大基础投资、拉动内外需求”营造和谐、稳定的建设和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1、全年工伤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以内,重伤率控制在0.3‰以内;百亿元施工产值死亡率控制在3.5以内。全年不发生建筑施工较大事故,不发生重大社会影响事故。
2、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平安工地的创建活动,全年争创省级文明工地10只,苏州市文明工地20只,*市级文明工地40只,力争全市80%以上的建筑工地达到“平安工地”的创建标准,进一步减少施工扰民事件。
3、深入开展建筑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优良率”、“合格率”达到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
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含特种作业人员)以及监理企业监理人员安全知识教育、上岗培训总数累计不少于11000人次,职工安全生产防范意识明显增强。
5、加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监控,达到规定论证要求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专家论证率100%,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登记备案率及使用检测率100%。
三、工作重点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1、落实层级安全监管责任。一是按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2009年度*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进一步分解、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监督分片管理制度,全面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二是深入推进安全协管工作制度建设,加强安全协管工作的指导和目标责任考核,强化建设工程开工和施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核,切实提高安全协管监管的效率和覆盖面。三是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原则,以建设工程安全报监制度为抓手,深入推进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加强工程源头和过程监管,做好企业安全责任目标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考核,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四是贯彻落实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足额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自控能力。
2、加强安监队伍建设。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和勤政廉政的工作要求,加强安监人员及协管人员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积极参与上级安排的安全监督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考核,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改善知识结构,拓宽工作视野,不断提高在当前新形势下做好安全工作的本领。建立、健全、来访及居民投诉举报制度,确立以涵盖施工安全、工程结构质量、环境污染、卫生防疫、治安消防、自然灾害、施工车辆运输以及施工损害周边环境等为重要内容的大安全意识,提高安监人员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1、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创新安全监督工作机制,制订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工作规程,规范监管行为、监管标准和处理程序,注重安全监管的实际效果。经常性做好施工现场安全巡查、季度检查以及重大环节、重要节日期间的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改正发现的问题,规范企业安全行为管理。
2、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以贯彻建设部有关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意见为指导,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法,不断拓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内涵,在企业中开展“零死亡事故”管理活动,强化企业安全“规则意识”,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贯彻落实《*市城区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加大对城区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管理力度,切实减少、消除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合市综治委《*市创建“平安工地”三年规划(2008年-2010年)》的要求,积极开展建筑工程文明工地、平安工地的创建活动,深化绿色施工,加强建筑民工队伍管理、建筑工地社会综合治理以及建筑施工爱民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创建考核程序,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创优意识、综治意识以及环保意识。
3、深入开展建筑安全专项整治。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更多的发动和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提高建筑职工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和纠错能力。坚持“依法治安、重典治乱”的方针,继续保持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严格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行为考核记分制度和强制性学习制度,惩教并重,标本兼治,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执法能力。
4、强化安全生产差别化管理。实施不同层次和力度的排查治理,对重点工程、安全不良信用企业以及安保体系不健全、现场连续发现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严格队伍选择和奖惩措施,及时淘汰一些思想观念陈旧、安全技术装备落后的队伍,促使建筑队伍向安全规范化方向发展。
5、深化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加强重大危险源工程的辨识与施工管理,完善重大危险源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与备案管理,确保重大危险源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登记备案管理,规范机械设备检验检测,逐步形成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设备管理程序。健全、完善建筑安全预警提醒机制,提前制定、下达应对特殊天气、特殊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和措施,细化建设管理部门和企业两级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6、注重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深化建筑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动态记录、考核企业安全生产业绩和不良行为,全面营造诚实守信、失信惩戒的氛围。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有计划的开展建筑领域“三车”集中治理,淘汰非法施工车辆,确保建筑运输道路交通安全。加强城区工程施工的综合管理,督促企业制定、落实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做好建筑工地临建设施的排摸和清理,切实提高城市文明形象。
(三)坚持科学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和安全资金投入
1、深入开展安全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开展安全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工作,督促企业及时淘汰落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深入推广使用安全技术成果,为提高全市安全施工水平提供技术支撑。从培养工程技术与安全复合性人才方面着手,推动安全生产科技的学习、研究和应用,提高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整体素质。加强建筑工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改造,争取在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简化安装办理手续,达到全面推广使用的目的。
2、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贯彻执行《江苏省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计价管理办法》,探索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预付管理规定,督促建设单位按实支付安全文明措施费,监督施工单位及时更新安全防护用具及设备、设施,为工程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
(四)深化安全服务,营造安全稳定的建筑施工环境
1、加强安全生产政策导向。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及严峻安全形势,紧紧围绕“纪念建国60周年”、“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新资质重新就位”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及重要工作,全面宣传科学发展观,加强政策导向,引导企业优化管理资源,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为稳定推进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监管检查体制机制,加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及重大危险源的专项整治,注重隐患排查与整改实效,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建设“蓝海”、实现“安全全运”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1.确保全区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考评综合达标率达到85%以上,其中优秀率达到60%以上。积极创建并重点选送一批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典型样板施工现场。
2.确保全运会前中心区域、主要街路,特别是全运会场馆周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综合管理达标率达到100%。
3.确保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备案率100%;确保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安拆告知和使用登记等相关手续办结率达到100%。
4.确保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指标和比率,按百亿元施工产值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以内,遏制或杜绝较大以上及群死群伤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事故。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加强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水平
1.本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原则,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加强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进而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技术水平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着“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的原则,做到统一着装,礼貌用语,主动服务,行为规范的文明执法形象。
3.本着“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原则,做到求真务实,依法监督,为建筑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二)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能力
4.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强化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薄弱的企业单位,采取主动上门服务的方式,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以指导沟通,促进企业主体单位重视生产安全,加大投入,从而真正在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
5.认真贯彻落实《市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对安措费支付和使用情况的监管,督促并帮助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加快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能力。
(三)夯实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方式
6.认真落实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和市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强化对建筑施工现场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监管,实现事前登记,事中备案,事后验收的全过程管控,对建筑施工现场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行“登记—备案”管理制度。
7.继续推进分组划区域检查制度。根据现有建筑工地布局及分析全年开工情况,做到合理区划,合理部署、责任明确。
8.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管理工作。根据《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备案、安拆单位备案、安拆人员备案和申报人员备案的审查力度,强化起重设备安装、顶升、拆除告知和使用登记管理工作,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拆、顶升和使用安全。
(四)以迎接全运会为契机,全面提升文明施工水平
9.继续开展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年”活动。按照活动实施方案2013年为巩固提升年,要于7月底前,完成以文明施工为重点的施工现场围挡、门楼、出入口硬覆盖、冲水设施、工程主体防护、宣传标语、警示标志等硬环境建设方面规范化、标准化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文明施工检查和惩处力度,定期通报“文明施工年”活动开展情况,为迎接全运会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10.开展争创“文明工地”活动。全区所有建筑施工现场均要符合文明施工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文明施工意识普遍提高,争创“文明工地”活动蔚成风气,持续优化施工现场环境,努力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五)严查细管,突出治理安全监管工作薄弱环节
11.强化企业现场管理。加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和监理人员在岗在位监管,对“脱岗”问题实施严格处理。加强对建筑项目存在的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的,立即依法停工停产整顿,并追究项目业主、承包方等各方责任。
12.落实监督检查计划。坚持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抓好特殊时段和节假日期间安全保障工作;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认真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达到隐患整改率100%。
13.继续开展建筑施工专项整治。开展以预防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坍塌事故为重点内容的建筑施工专项整治活动,从工程项目涉及的深基坑、高大模板、脚手架、施工用电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施工部位和环节入手,细致、全面的开展检查整治工作,遏制事故发生。
14.大力开展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演练工作。督促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完善逐级防火安全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落实各项防火措施,积极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工作,确保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六)深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市场发展迅猛,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高度越来越高,还出现了不少新的建筑形式,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露天高处作业多、工作条件差,以及在有限的空间要集中大量人员密集工作,相互干扰大,因此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虽然国家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然而,还是会出现某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1、高层建筑的安全因素
高层建筑工程由于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等自身的特点,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几率大于一般建筑施工。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主要有触电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脚手架坍塌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五方面。根据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和产生原因,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删除某些次要因素,确定主要的安全事故影响因素包括安全管理、施工工艺、设备设施和施工环境。
高层建筑安全施工有以下特点:
1.1高层建筑作业施工高度高
高层建筑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50米以上的高空与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高层建筑楼面预留孔洞坠人致死更是常有发生,平常不大注意的小石块从百米高空下落可以砸死人。另外,高空作业物料上下困难,施工中常用的自来水都要采用特殊措施才能上去,一点小小的火星就可能造成火灾。因此,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1.2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
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工作层次上都要求进行工作,上下层交叉作业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1.3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
高层建筑施工工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大的项目工期可达三至四年,许多设施放置以后就要使用一年至几年,在此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不注意就容易发生事故
2、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弊病
2.1安全管理方面的弊病
新进场工人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没有真正落实;项目部虽然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是没有真正落实;承包单位不合理低价中标;必要的安全资金投入捉襟见肘;安全防护设施大打折扣,甚至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2.2施工工艺方面的弊病
新材料、新工艺施工时无指导方案,蛮干、瞎干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垂直面交叉施工安排不合理;无隔离防护措施,物体打击事故时有发生;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实际施工中仍然在采用。
2.3工人操作方面的弊病
特殊工种无证上岗现象严重;面对新工艺按老方法做,存在安全隐患,作业前无安全技术交底,工人蛮干现象严重。
2.4 机械设备方面的弊病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无专项方案,即使有方案但是没有按照方案实施,且超载现象严重;不重视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无序,不少机械设备已到了甚至超过了报废年限,导致机械设备的事故不断。
2.5 现场作业环境方面的弊病
作业现场不具备施工条件,但承包单位为了赶工期,强制工人冒险作业;现场自然环境复杂,还未探明就开工,埋下安全隐患。
3、高层建筑安全防护措施
3.1 触电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电工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施工现场配电箱及用电设施设备应接零接地,加强配电箱责任管理;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严禁一箱多机;实行二级漏电保护系统。配电箱和开关箱漏电装置应与用电负荷相匹配,严禁使用铜丝代替。
电工每天认真记录《电工巡视记录》,不能记流水帐。大型用电设备的保养检查应不少于每周一次,小型号施工机具的保养检查应不少于每月一次。高处作业前必须由电工先确定周围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隔离防护设施的安全性。
3.2 高处坠落安全防护措施
患有恐高症、心脏病、高血压的人员不得登高作业,高处作业、悬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正确使用;高处作业、临边作业、悬空作业时施工现场应具备安全可靠的脚手架、操作平台等安全防护设施;夜间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足够的照明措施,确保高处作业安全;遇到6级及以上大风或雷电暴雨等恶劣天气应禁止高处作业。
3.3 物体打击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时所用的小型号工具应随手携带或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随意乱放,以防坠落伤人;施工中所用工具、材料不得随意抛掷,应使用工具包传递;外脚手架上不得堆放材料,按时清理外脚手架上的杂物;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施工组织协调,减少垂直面交叉作业;楼层模板拆除时,临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模板、木方等坠落伤人。
3.4 外脚手架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脚手架安拆方案,经审批后实施;严禁使用弯曲变形、锈蚀严重的杆件、扣件;立杆基础、扫地杆的设置,架体与建筑物的拉接位置、数量、连接方式均应符合规范要求;脚手板必须满铺,离墙面不大于20cm,不得有探头板,卸料平台须经设计计算,科学搭设,并在明显位置标明允许载重值,脚下手架搭设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后要进行量化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必须努力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素质。必须努力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素质。
3.5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1)坚持制度管理。应该从加强管理着手,从企业的合同签约开始,延伸到安装拆卸方案制订、安拆过程的监督和设备的维修保养、人员的培训教育、持证上岗等方面都制定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有序状态。由于制度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切入点,有了规章制度,管理有依据,操作有方向,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在具体工作中应显示出其威力。
(2)以人为本,强化技能培训。在设备管理中,企业应始终以抓人的教育为根本。设备管理说到底是由人来体现的,因此抓好、抓住人的使用是兑现管理制度最根本的方法。
(3)以设备为对象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使设备自身素质得到充分利用,不仅保证了设备在施工生产流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有效地减少了设备故障,同时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企业要根据每台机械的情况,规定设备不同等级的维修保养制度,使设备在进场前都具有可靠的性能,这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转物质保证。
(4)加强对机械设备主要危险源的控制。针对违章违规作业情况,加强对施工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可有效地提高项目经理的安全意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投入,确保机械设备安装和拆卸,施工必须有施工方案,机械作业有操作规程,机械验收有相关制度。
(5)加强专业队伍管理和过程控制。对从事危险性较大的机械安装拆卸应实行专业资质管理,对企业在专业人员配备、管理制度、装拆的质量及安全生产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使从事这类作业的企业都具有相应的条件,确保机械设备安装拆卸的安全。
(6)对使用年限长的设备进行检测评估。设备陈旧、机械事故发生率就会相应地上升,如果不切合实际采取一刀切的强制性报废制度,既不经济也不科学,如何处理好安全和效益两者关系是一个难题。应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进行有效地控制,对使用年限较长的设备进行检测评估,评估合格方能继续投入使用。这样可使旧设备的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程度。
同时严格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施工;特种作业人需持证上岗、体检;起重吊装前必须检查机械保险、限位装置是否有效,并做试吊;严格遵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根据工程特点对参加吊装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加强安全生产人员的教育及完善管理制度
4.1全员安全意识教育的培训
规范人的行为,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控制事故的有效途径。
(1)安全思想教育。以全体员工为主要对象,长期反复进行思想、态度、责任、法制、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并从多角度对全员进行安全文化渗透。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唤醒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安全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安全知识教育。应通过各种形式对职工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社会公共生活安全知识、抗灾避险知识等各种内容的普及教育,从而使员工充分掌握生产、生活活动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
(3)安全文化氛围。研究、规划和建立一些安全文化气氛浓、艺术性较强、有益于人们增强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的宣传标志,开展有益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活动,逐步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
4.2建立强有力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1)切实执行企业负责制,各方面各层次人员落实责任,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高效动作,队伍思想业务文化素质高的企业安全管理网络。
(2)切实履行“社会监督”职责,形成上下结合,奖惩严明,对各层次能进行有效监督的企业劳动保护监督体系。
(3)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各项基本法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等,使其规范、科学、适用并严格执行。
5、高层建筑安全管理经验
5.1在建筑工地实行“平安卡”管理制度
平安卡是一张内含芯片的卡片,形式和普通居民身份证差不多。芯片内涵盖了建筑施工人员的基本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内容等。凡在工地进行一线作业和现场管理的人员包括建筑工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等,均应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平安卡凭平安卡进入建筑工地。未取得平安卡的,不得进入建筑工地。建筑企业、监理企业不得在建筑工地雇用未取得平安卡的人员
平安卡制度实施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了“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直到了一定作用。
5.2 编制“重大危险源专项整治方案”
方案包括:施工用电、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临边及洞口工程、起重吊装、施工井字架。明确各个项目的检查监督部门和责任人,制作“重大危险源公示牌,牌上列明潜在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控制措施等内容,在每次安全检查过程中针对这些项目逐项检查。
5.3 加强对的建筑安全知识学习
企业质量安全部可编制《建筑工人安全手册》发放到各个项目部;组织晚间不加班的班组观看有关影片;同时在工人食堂不间断播放安全知识光碟。
项目部定期出安全黑板报,讲解一些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工地安全先进事迹、安全罚款单等。保证工作中不忘学习安全知识。
结语
总之,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严格奖惩兑现,不断健全与完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安全技术和提高广大人员的安全工作素质,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郑石林
篇7
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工地渣土运输管理,维护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按照“巩固、提升、精细化”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质量为标准,逐步形成源头控制有力、运输监管严密、消纳处置有序的建筑渣土全程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巡查力度,有效监控建筑渣土超载,杜绝渣土散落现象,保持车容车貌整洁干净,努力推进“最干净城市”建设。
二、工作措施
(一)明确管理主体,确定处置范围
区政府成立区建筑渣土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设在区环卫局,王文元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由区环卫局、区住建局、区城管执法局、环保分局、交警大队、区交通运输局、市规划一处、国土资源分局、公路分局、区煤炭局、区房管局、区园林局、区市政公司、区水资办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负责区域范围内建筑工地渣土的统一管理,并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区域内的建筑工地、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河道清挖、管网施工、山体整治和拆迁装修等工程的渣土管理工作。
(二)加强日常检查,实施全程监管
将建筑渣土处置审批手续作为办理《安全施工措施备案》前置条件,严把源头审批关。建筑渣土处置审批手续具体办理程序如下:
1.建设单位持计算土石方工程地形图、基础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建筑工地渣土处置计划,向管理办公室申报图纸审核,由管理办公室出具渣土处置量证明材料。
2.建设单位持渣土处置量证明材料向区环卫部门缴纳建筑渣土处置费,由环卫部门出具建筑渣土处置缴费凭证。
3.建设单位持渣土处置缴费凭证和《建筑渣土运输承诺书》到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核,审验合格后,由管理办公室发放《建筑渣土处置手续证明》、《建筑渣土运输城区通行证》(一车一证,随车携带)。
4.建设单位持《建筑渣土处置手续证明》及相关手续到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5.工程竣工后,管理办公室对建筑工程渣土处置情况进行验收,验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施工期间的渣土暂存、运输、处置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现场勘验是否存在渣土就地掩埋或造成扬尘污染行为;建设单位是否及时缴纳相关费用等。经验收合格后,及时发放《建筑渣土处置验收合格意见书》。如有违背或拒不配合的建设(施工)单位,纳入区建设(施工)企业诚信档案,并记入不良记录,优胜劣汰。
(三)规范运输管理,防止沿途洒漏
管理办公室建立运输公司名录,名录中的运输公司由管理办公室通过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并向社会公布。需运输和处置建筑渣土的建设(施工)单位,应当与名录范围内的运输公司签订承运合同,不得使用名录以外不具备条件的个人和单位车辆进行渣土运输。
名录范围内的运输公司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符合国家对货物运输企业相关规定的企业法人,并符合工商注册条件;
2.具有一定的运输经营能力,建筑渣土运输车辆一般不少于20辆;
3.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办公场所以及专职经营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和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车辆手续齐全,具备统一颜色、统一外观标识、统一顶灯、统一加挂建筑渣土运输专用标识等“四统一”条件,逐步推广运输车辆GPS定位系统配备;
5.具备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
6.运输车辆驾驶员具有三年以上驾驶大型车辆的经历,无承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致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记录;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四)加大联合执法,严查违规违章
管理办公室组织协调环卫、环保、交警、交通、住建、城管等部门进行不定期联合执法检查,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各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处罚:
1.施工单位未硬化出入通道,未安装远程视频监控和清洗设备或沉淀池,未安排清扫保洁人员,不能保持施工场所和周围环境整洁的;
2.产生建筑渣土的施工工地未设置封闭式围挡或围挡设置低于1.8米的;
3.施工现场应该采取遮盖、密闭、喷洒、冲洗、绿化防尘措施而未采取的;
4.运输建筑渣土的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带泥上路,污染路面,沿途丢弃、遗撒建筑渣土的;
5.运输车辆没有按照指定时间和路线行驶的;
6.施工单位未取得《建筑渣土处置手续证明》,擅自运输建筑渣土的,或将建筑渣土交由未进入名录的公司运输的;
7.转让、涂改、伪造《建筑渣土处置手续证明》和通行证件等有关核准文件或未达到“四统一”条件的;
8.运输车辆存在无牌、套牌、遮挡号牌、无证驾驶、闯信号灯、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的;
9.其它违反建筑渣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
三、保障措施
1.严格责任落实,实现齐抓共管。区建筑渣土管理办公室负责区域范围内的建筑渣土管理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建筑渣土处置的联合执法工作;
区环卫局负责制定年度建筑渣土处置计划,定期公布建筑渣土倾倒场所具置和可消纳量,并负责倾倒场所内建筑渣土的处理工作;
交警大队负责办理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准运手续和年检工作,并确定运输时段和运输路线,依法查处违反规定路线、行驶时间和超载运输等违法违章行为;
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指导、监督区域内车辆加盖密闭工作,对建筑渣土运输单位、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管理,核准道路运营资格;
区住建局负责建筑工地封闭式围挡设置、出入口路面硬化、远程视频监控安装、车辆冲洗设备配置的监督检查工作;
区房管局负责房屋拆除工地的标准化管理及拆迁垃圾的监管处置工作;
区城管执法局负责对车辆带泥上路、抛洒、偷倒、乱倒建筑渣土等违法行为的处罚;
环保分局在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时,负责对建设项目扬尘污染控制提出要求并加强日常监管,对未按照审批文件要求进行建设、未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依据《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予以处罚;
市规划一处、国土资源分局、区园林局配合各有关部门通过项目建设、植树造林、土地整理、采石场治理等途径合理设置建筑渣土消纳场所,实现建筑渣土的资源化再利用。
2.提高处置标准,明确管理目标。产生建筑渣土的工地要达到“三不开工、四不出门、五个一”的要求。“三不开工”,即未落实渣土倾倒点不得开工、未缴纳渣土处置费不得开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到位不得开工;“四不出门”,即运输车辆装载过满不能出门、不密闭运输不能出门、车体不整洁带泥上路不能出门、手续不齐全不能出门;“五个一”,即要有一组管理人员、一条硬化路、一个清洗站点、一本车辆登记本、一块车辆标识牌。处置建筑渣土1万立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出入口要硬化不少于长15米、宽6米的道路,并按标准要求安装远程视频和水冲设备。管理办公室将组织各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严查处各类违反处置标准要求的行为。
3.密切协调配合,强化紧逼机制。建立建筑渣土处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相关单位对建筑渣土处置管理的意见建议,协调推进渣土管理工作;加大督察力度,对建筑工地、运输环节、消纳处置实施全程执法检查;强化渣土运输道路保洁工作,完善应急预案,配齐人员和设备,确保应急清除工作及时到位。
篇8
一、加强领导,提高能力
今年,我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安全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的思想,不断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我局年初与下属5个企业、7个科室、6个下属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同时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各分管局领导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求部门及下属企业要成立由专人负责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组,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重大火灾应急预案,一岗双责制度、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安全生产举报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和公示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健全了“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切实提高了我局安全生产工作的系统协调性。
二、强化措施,真抓实班干
(一)及时传达了上级安全生产精神,并根据我局各部门工作特点在“安全生产年”、“重点行业三项行动”期间及时下发了《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的实施方案》、《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等安全工作文件,并积极组织《安全生产法》的学习,有针对性的开展燃气、建筑工地各项专项治理活动,有效提高了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二)强化了安全生产工作宣传。根据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利用会议、简报、宣传栏、标语、上门询问解释和观看警示片、做答卷等途径,提高了全体职工的创安自觉性和积极性。各部门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宣传策略,投入了11000元用于安全生产工作氛围的宣传并起到了较好效果。
(三)建立了安全工作例会制度,保证每月有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把安全生产及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列入重要内容,并通过会议及时传达各项工作部署及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我局对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能及时把握。
(四)抓好了重点单位和节日的安全整治工作。我们注重突出建筑、燃气企业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和时效性,抓好平时的安全生产整治,从细处做起,保证了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及时到位。
(五)多次召集了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会议安排布置了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对各建筑、燃气企业安全工作进行了拉网式彻底检查、摸底,现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正、督导。同时,我局要求建筑、燃气企业抓好用电及生产环节的安全。
三、加强监管,保障安全
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我们对本建设系统采取各单位自查和突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以保障安全生产措施落实为目的,尽量减少各种安全生产的隐患。我局安全检查组,对各部门予以分类指导。对安全生产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了对突发事件的控制,堵塞安全隐患。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我局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接受县安委会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加强单位内部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检查工作,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意义
面对高速发展的未来社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改革创新,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作为建筑建设工程的主要环节,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施工现场管理的好与坏已经成为了决定企业经济目标能否实现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确保工程的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造价,保证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安全施工,从而促进企业乃至建筑业的整体发展。
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料具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用处广泛,为了保证在施工中更好的对其进行利用,就一定要对材料进行统一有序的管理。不过,很多建筑工地没有按照材料的具体性质进行分类,而是随意堆积在一起,这样做大大降低了材料的使用功能。此外,对机械和工具不注意保护,使用后不进行保养,最终会导致机械器具的寿命降低,增加施工成本。
(二)管理目标不明确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均存在着管理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施工管理目标的设置不科学、不合理;第二,缺乏严谨的施工计划;第三,没有按照合同的严格规定进行执行;第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不规范;第五,工程的管理过于形式化;第六,现场施工管理缺乏系统性,经验不足。以上的种种问题都限制了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进度和效率的保证。
(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
由于受到管理体制的影响,有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技术水平不过关。某些管理人员即便具有很好的技术能力,但是缺乏对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能力,工程进度和资本无法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施工工地也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否则建筑工地施工的质量就会受到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的制约。
(四)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仅包括材料、建造、资料、技术和员工,最重要的一点是资金的管理。施工现场是建筑行业最消耗金钱的部分,也是材料种类最多、人员最复杂、最容易浪费资本的地方。很多施工现场的员工不重视材料的合理使用,专挑大的材质,造成剩余很多余料,还有的员工甚至把材料偷运出去进行买卖,从中牟利。有些负责人员没有及时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好施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从施工开始到结束,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流失。某些管理者也没有起到带头作用,随意浪费资金,甚至中饱私囊,从中获利,导致了原料浪费现象严重,大量资金得不到规范的使用。
(五)施工安全的管理问题
安全是一切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尤其对于建筑这一危险性高,容易发生事故的行业,就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近年来,施工现场的事故问题频发,许多施工单位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不重视安全防范工作,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施工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证。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减少或消除不安全行为,做好防护措施是必然会之举。另外,还可以在现场悬挂“安全第一”的标语横幅,使施工人员时刻保持警惕。施工单位还要做好详细的安全管理目标,并且把它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终,做好技术工作,加强监督,培养大家的安全意识。
二、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对企业的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管理体制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管理体制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深入到建筑领域,业主对建筑施工质量要求的提高,迫使施工方一定要完善管理,建立起现代管理体系。在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首先要全面推行责任制,确保每个项目对应相应的负责人,做到出现问题及时查找,完善管理体系的建立。其次,应该加强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使项目经理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在现场做到实事求是、顾全大局,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施工企业的一条龙、有秩序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管理体制的升级。
(二)能够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建筑工程现场的人员复杂,材料种类繁多,既有进行施工作业的底层工作者,又有进行监督管理的高层人员。据观察了解到,很多施工现场都会出现员工不把工地的材料看做自己的所有物,随意浪费,甚至有人趁领导不注意的时候私自偷运变卖,这都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另外,施工现场需要的资金众多,不仅包括工作人员和农民工的日结工资,还包括每天的工作餐费、水费等等,很多部门人员或者管理者,不注视资金的利用效率,常常中饱私囊。为此,加强企业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从上至下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可以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实现优化配置,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此外,还能够减少浪费现象,把每一块材料都用到实处,提高物资的利用效率,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有利于企业较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
施工安全管理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事故频发,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为此,有关部门一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各自的职责,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位,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此外,还要深入的施工第一线,了解建筑工人的安全保障情况,避免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要对施工者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推行安全责任制,始终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在施工现场配合相关人员做好安全防范,加强监督检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避免建筑建设中有偷工减料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四)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素质管理
积极向上的心理能够保证良好的工作态度,高素质的合格员工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竣工。通过营造良好的施工氛围,可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心情舒畅度。在工程的各项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员工,使他们主动认识管理的重要性,自觉落实行动,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项目,包含很多环节,因此,为了保证其顺利施工,一定要加强现场施工的科学化、规范化,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深入到建筑施工第一线,从而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和资金的利用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晔.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对企业的意义[J].中华民居,2012,(5)
篇10
论文摘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常见问题以及管理措施。只有有效地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管理手段,以人为本,以责任制度为约束,加强安全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才能做到安全和文明的施工生产。
建筑施工企业是以生产建筑产品、提供劳务服务为主的生产经营企业,其生产一般都具有周期长、露天作业、高空作业等特点,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影响因素,这一切都为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生产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施工生产的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是企业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家庭的幸福。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抓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
1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常见问题
1.1 建筑市场不规范
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无证和越级施工,挂靠、层层转包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施工单位靠低价中标,揽到工程任务后便以剋扣安全投入、削减安全设施等方式来赚取利润;有的建设单位将工程肢解后分包给多个施工企业承建,在安全生产等问题上互相推诿,致使安全生产制度难以施行。
1.2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差
只重效益,不重安全。在市场经济意识的作用下,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企业缺少进行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和技术力量,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施工生产中缺少基本的安全设施。建筑行业内流行的一种说法“:安全问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正是这一现状的真实反映。施工企业在管理水平、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欠缺,是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建筑工人安全素质低
在我国,建筑生产仍旧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而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量劳动力,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较贫困的山区、农村。这些建筑工人,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把进场前的安全教育仅仅看作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因而,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诸如: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随意出入安全防护区,甚至是无证操作、跨专业操作等一些违规现象,给施工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4 缺乏安全救援措施
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和意识,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加以识别并及时进行处理;对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致使事态进一步扩大,使小事故变成大事故。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生产现场,均无临时医务室,项目部办公室内也没有悬挂紧急救援的呼叫电话,在出现异常现象或发生事故后,不能及时请求救援,使本来可以防止的事故和人员伤亡,变成现实。
2 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制度
根据建设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特点,确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以及专项治理目标,制定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把施工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到基层,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与此同时,建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监督反馈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建筑安全隐患、险情及事故社会举报制度,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确保全市建设工程质量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2.2 责任到位,狠抓落实
在日常安全监督管理中,一方面我们根据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规定,把安全监督申报与建筑施工许可证的颁发紧密地联系起来,对未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未建立现场安全保证体系、未根据现场特点制定有效安全防护措施、未对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进行承诺的施工企业,不予办理安全监督。对已办理安全监督的建设项目,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采取定期(每季度、半年检、年检)以及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检查,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职责,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使企业做到领导到位、意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努力降低工伤事故率。
2.3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建筑施人员安全防护能力
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为契机,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宣传车、标语、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在报纸、电视开辟安全生产专栏,宣传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在全面培训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抓事故单位、安全检查不合格单位、安全管理薄弱单位有关责任人和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执法人员、建筑业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的规定要求,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时传输新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增强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2.4 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
及时发现创文明工地的典型,认真总结经验,并经常组织各企业到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参观交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使全市建筑工地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轨道。彻底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
2.5 建立安全防护临时设施费用专款专用制度
必须建立为安全生产提供费用的保障机制,在工程施工招投标时,安全费用不得进入竞价,不得压缩。在施工中,监理、建设等单位及有关建筑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做到安全费用及时到位,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2.6 改进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一是采用动态跟踪抽查与专人定点负责制相结合的方法。在办理安监手续时,为该工地指定一名安监员,负责对该工地的安全监督交底、平时技术指导及监督现场安全教育与防护措施的实施。对该工地文明施工、安全防护水平的评定,则由站领导带队进行动态跟踪抽查。这种一人定点服务,集体动态打分评定的方法,既解决了工地现场安全员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指导培养了企业、项目部的安全员,又确保了安全检查的公正公平,廉洁执法。
2.7 加强后期安全监督管理
工程建设进入后期,项目管理人员、作业工人思想的放松,分包施工队伍的进入,预留洞口和临边的防护、脚手架拉结点被拆除,脚手片被抽掉等等,人的不安全思想和物的不安全因素的重合,事故发生几率自然就高了。有些拟创省、市文明标化的工地,在初期管理严格,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较高,但到了后期,特别是检查验收以后,疏于管理,同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要经常回过头去看看,对建筑施工安全实行前、中、后期全程监督管理。
3 加大安全生产的行政处罚力度
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契机,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针对各个时期安全生产整治重点,制定专项整治任务目标,适时地提出整治工作要求。如在防止“五大伤害”事故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中,以安全防护产品、设施的整治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科学、符合国标、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设施取得了很好效果。根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在组织开展日常安全巡检的基础上不定期地对专项整治薄弱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和跟踪督查,并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检查与自查、检查与专项整治、检查与整改、检查与追究相结合,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对无视生产工人安全、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现场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加大惩戒力度,依法对它们进行行政处罚,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敢碰硬。真正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
参考文献:
[1]方雄.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 科技资讯, 2007,(13) .
[2]周永青等.建筑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 2007,(28) .
- 上一篇: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报告
- 下一篇:仓储管理服务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