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规范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规范

篇1

关键词:西部地区 煤炭资源 环境破坏 生态补偿制度

一、我国西部地区煤矿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制度现状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查明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61%,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煤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我国目前对于煤矿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问题基本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国家是补偿的主体,尚处在政府是主要补偿者的单一补偿主体阶段。而且我国没有专门的关于矿区生态补偿机制,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法规,有关矿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的要求体现在许多相关的法律中,如《矿山资源法》等;在环境法律体系中,生态补偿制度仅仅体现在个别法条的原则性规定上,如:1998年修改的《森林法》第八条中对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规定;《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有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耕地闲置费,国有土地使用有偿使用费。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对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做出明确规定,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立法也有涉及到生态补偿的内容,如2006年1月颁布的《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写进了“谁开发谁保护,谁收益谁补偿,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尽管立法有关于煤矿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制度的规定,但不可忽视的是,现有的一些规定只能说是涉及到生态补偿而已,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制度。对于西部地区这种特殊区域,则更没有专门的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了。因此,我们需要将生态补偿加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定化。

二、建立煤矿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国外政策借鉴

煤矿开发活动往往伴随着资源损耗与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影响。随着人类珍爱自然、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矿业首当其冲,成为最早被纳入规制的行业之一。各国普遍在有关矿业开发的政策、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矿业权有偿取得,并通过对开发者征收权利金的做法实现对稀缺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耗损的补偿,这为资源的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除此而外,还专门制定了针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如矿地复垦,作为矿业政策和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西、美国、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美国与资源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有:《联邦土地政策与管理法》(FLPMA,1976年颁布,2001年修订)、《露天采矿控制与复垦法》(SMCRA)、《资源保护与复原法》、《矿产租让法》(1920年颁布,1987年修订)与《综合环境效应、赔偿与责任法》(又称《超级基金法》,CERCLA)等。这些法律法规均对矿产资源开采中所涉及的资源、生态和环境规定了明确的补偿要求。

三、我国西部地区煤矿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

第一,划定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界限,明确生态补偿的责任。例如,将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分为法律前和法律后,使矿区生态损害与恢复治理的责任明确,对于法律颁布后出现的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一律实行“谁破坏,谁恢复”,由矿山主100%进行修复。而对于法律前已破坏的废弃矿区,则由国家通过建立治理基金的方式组织恢复治理。

第二,国家设立“恢复(治理)基金”用于修复废弃矿山的生态损害。国家废矿恢复治理基金的构成,主要按照规定征收恢复治理费和对恢复治理后的土地征收的使用费,减去养护该土地的开发后余下的款项以及任何个人、公司、协会、团体、基金会等为本法所述目的而提供的捐款等。“国家恢复(治理)基金”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治理由于煤矿资源的开采已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三,新矿山生态环境损害的补偿与修复。将开采许可证制度与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挂钩。开采者应获得许可证并递交内容翔实包括恢复治理的规划申请书,对有复垦(恢复治理)信誉的矿山主优先审批许可证,而对于不遵守相关条例规定的矿山主,有权中止、吊销或撤回其开采许可证,并实行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确保生态损害的补偿与修复。

进一步加强矿山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有关理论研究,寻求建立一种可行的补偿机制和综合治理保护矿山环境的新途径,从法律角度规范矿区开发与生态平衡。从而促进我国矿山环境的改善和矿业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振琪.论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科技导报,2005.1

[2]李文光.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概况,化工矿产地质,2000.3

[3]库建刚,刘殿文,张文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及展望,矿产保护利用,2003.5

篇2

关键词:矿山;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研究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矿山建设生产项目越来越多。但是矿山建设生产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来避免环境破坏成为了人们关心的问题。下面就这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1矿山建设生产影响水土环境的主要表现

矿山在建设生产过程中,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除了对本区水土环境造成破坏外,还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下游河道淤积堵塞,河道抬升,对沿河构成安全威胁。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以下几类。

1.1开挖造成边坡失稳

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往往需要经历多次的构造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地质作用聚集形成。因此,矿山建设生产,不可避免的对原地貌进行破坏重建,在进行探、采过程中,必然要对地表进行开挖,形成的大小边坡,破坏了原有土体平衡,容易造成边坡失稳,在边坡自身重力和降雨径流的作用下,造成规模不一的水土流失。

1.2弃土弃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除去自身建设需消耗部分弃土(渣)外,大部分弃土(渣)需要通过外运或新建弃渣场的方式来加以消耗,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渣场,均需对原地形地貌加以改造,使之满足使用功能。因此,弃土(渣)的客观存在和消耗,在一方面压占土地对地表环境造成损害,另一方面因自身的物质组成在长时期不能被植被覆盖,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流失,易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1.3地下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

地表塌陷属于重力侵蚀的一种,大部分资源埋藏在地下,在采掘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应力环境,加上地表大气、水环境的影响,容易在矿体上部地表造成张裂和塌陷,从而改变地表形态,影响水土环境。

1.4水系破坏造成新的_淤变化

地表、地下水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生态系统为了维持自身的平衡而做出的自然选择。水系统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对地表环境破坏后,地表径流流向改变,入渗量的减少以及地表、地下水力参数的改变。新的水流形态必然会带来新的_淤变化。

2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

2.1坡面治理维持平衡

目前边坡的治理主要采取工程措施加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工程措施主要包含放缓边坡、支挡、岩土加固、坡面封闭防护等。通过削坡减载,削掉部分不稳定的岩土体,达到减轻土体重量,减缓边坡,提高其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稳定的岩土体进行支挡防护以维持土体平衡。同时在坡面通过锚杆、锚索、注浆等方式封闭整改坡面,避免受到外力的影响和作用致使边坡失稳。植物防护主要是在工程防护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坡面植被覆盖度,减少降雨对坡面的影响。

2.2截流排水防止冲刷

截流排水,是矿山水土保持治理中常见的一种方法,为了确保作业区或生活区的安全运行,需要将上游来水通过截流排水的方式将其引至上述区域以外,避免了上游来水可能会对生产生活区造成的影响,同时也防止径流对已扰动地表的冲刷,带来新的水土流失。

2.3渣体拦挡防止水土流失

弃土(渣)的存在,以及随意的丢弃,是矿山水土流失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水土保持“先拦后弃”的理念,即是对上述水土流失防治最好的注脚,常见的有渣场集中堆放,亦有临时拦挡,渣体表面绿化等。

2.4新增植被覆盖削弱降雨侵蚀

前述坡面治理、渣场防护所采用的植被覆盖措施,在增加植被覆盖度的同时,其主要作用在于减少降雨侵蚀力,对大气降水进行重新分配和有效调节,发挥其独有的水文生态功能。研究表明,植被系统一般可分为3个层次,即冠层、枯落物层、含根土壤层,3个层在防止土壤侵蚀中各具特性,冠层能够减少林地的有效降水量,延长降水、产流历时,削弱雨滴击溅地表的能力,控制土壤侵蚀的发生;枯落物层和含根土壤层能够再一次固土保水,涵养水源,减轻坡面径流侵蚀。

传统的防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防止水土流失的需要,但在综合防治的效果上仍显不足,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不愿深入研究下功夫,另一方面则是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仍待提高和加强。

3加强防护水土流失的措施建议

3.1强化分区治理

矿山建设生产涉及区域广泛,由于立地条件的不同,自然条件各异,需要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进行分区治理,设定不同的生态修复目标。在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土的平衡,不同高海拔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特定的土壤侵蚀区的重建恢复等,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调控能力和人工调控能力的相互作用,达到生态修复和治理的目的。以一个小流域为例,只有明确分区治理任务和目标,综合乔、灌、草等植物措施,坡面水系等沟坡工程措施和科学的农耕措施有机结合,有利于流域内生态环境恢复、生物多样性和安全生产条件的综合改善,才能够起到综合立体防护,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3.2加大综合利用力度

矿山生产提倡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应当从一开始的基建期土石方平衡上寻找自身可消耗利用的部分,对表层土的剥离利用应有综合的考虑,结合未来生产生活区的覆土绿化,渣场、尾矿库的覆土封场等,确定其存留的位置与临时防护措施;弃土(渣)的流向也是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比较容易破坏周边生态环境,产生水土流失的薄弱环节,在措施设计中,除了传统的渣场堆存外,提升水土保持综合利用力度,实现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点面结合,重视区域生态质量

区域生态质量,是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基于生态系统评估、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体系的综合学科。矿山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在有针对性的防范的同时,应综合考虑区域整体生态环境,从大环境为切入点,与大的生态环境系统相融合,使点上的生态修复能够融入大的生态系统,从而实现环境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3.4重视生态自我修复

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对重点治理区进行治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生态自我修复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最大限度的避免矿山建设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量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恢复植被。结合水利部提出的“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水土保持新思路,遵循自然规律、不断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

4结语

综上所述,矿山建设生产项目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特别是水土资源的破坏,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恢复。所以我们一定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不断创新理论,提高技术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篇3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的重要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从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科学合理开发山石资源,切实维护山石资源的开发秩序,全面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谐统一,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按照“政府引导、统一部署、市场运作、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依法推进。合理调整矿山开局,优化配置资源,严格控制山石开采企业的数量和生产规模,对布局不合理的山石矿山限期关闭,统一规划到集中开采区。加大对已破损的山体和废弃矿井(坑)恢复治理力度,逐步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工作重点和目标

(一)工作重点

1、整顿的重点: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越界勘查开采、持勘查许可证非法开采山石资源等违法行为;整顿和关闭破坏地质环境、“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的露天建筑石材矿山;针对山石资源开采现状制定科学的整治方案。

重点矿区:镇的矿区;、等乡镇的岩矿区;矿区。

2、整合的重点: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山石开采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实现山石资源开发的规范化、科学化。

重点区域:矿业权布局不合理,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矿区,可以集中开采而分散开采的矿区,主要是、、建筑用岩开采区;生产规模与储量规模不适应的矿区;矿区范围平面或立体交叉重叠的地区和地质环境脆弱区。

3、地质环境治理重点:积极开展省级地质公园评审及筹建工作;落实治理资金,大力开展损毁山体、采石坑的治理工作。

重点区域:省级地质公园申报区域;京沪高速公路段。

(二)工作目标

1、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规划区和主要交通沿线可视范围内及其他禁采区内山石矿山全部取缔关闭,做到“三不留、一恢复”,即不留人员、不留采矿设备、不留建筑物并开展损毁山体恢复治理。

2、制定综合整治规划和实施工作方案,建立治理资金筹措机制。

3、结合实际,制定符合省内标准的山石资源开采规模标准。

4、划定山石资源集中开采区,开采布局合理,基本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开采。

5、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开采方法、开采工艺和技术。2012年6月底前,建筑石料推广应用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和机械化装载设备达50%以上。

6、通过专项整治,山石资源矿山比2005年压减20%以上。

7、2012年6月底前,城市周边和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可视范围内70%的被毁山体必须得到有效治理。其中城市规划区及周边可视范围内的被毁山体,限于2012年9月底前治理完毕,已恢复山体有根本性改观。

8、进一步制定完善山石资源勘查开采管理办法,山石资源开发要更加规范、科学。

三、工作安排

(一)工作方法

一是依照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的要求,按照“禁采区关停、限采区收缩、可采区内聚集”的原则,大力推进山石资源整合工作。要按照已划定的禁采区、限采区、可采区,对现有的石材矿山进行清理,凡是不符合规划、整合方案要求的一律予以取缔关闭,避免山体自然风貌继续遭到破坏。要认真编制山石资源整合方案,合理调整开局,优化集中开采区设置,严格控制山石开采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对布局不合理的山石矿(点)进行资源整合或关闭。整合后的矿山要符合法定条件,并达到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标准。对生产规模达不到标准的已建矿山,要按要求限期达到最低开采规模。对破坏浪费资源、不符合资源整合条件、限期内生产规模仍达不到标准及其他达不到整顿规范标准的各类石材(料)矿山,2012年6月底前全部予以关闭。各级资源整合方案未批准前,不得设置新的山石资源采矿权,对已设立的要进行清理。

二是严格矿权准入门槛。按照资源整合方案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科学设立采矿权。严格新建山石矿山准入条件和最低开采规模标准,适度控制山石资源矿山数量和规模,对矿业权设置实施源头管理。新设立矿山的建设规模必须与矿产资源储量规模适应,不得大矿小开、一矿多开、化整为零。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凡达不到国家技术规范、开采回采率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不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批复文件、生产能力达不到5万方/年的建筑石材(料)新设矿山一律不予批准。生产能力小于2万方/年的已建小矿山,均要进行整合,整合后仍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的,一律予以关闭。

三是切实做好对已毁山体和废弃矿坑的修复工作。因历史原因遗留,特别是“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的被毁山体、残留矿坑,要认真编制修复治理工作方案,提出具体工作计划,落实治理资金,分步骤、按计划的综合整治。对新建和生产矿山,必须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认真进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申请新办矿山,未提供矿山环境影响批复文件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已建矿山未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限于2012年3月底前制定完成。矿山企业未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要限期予以治理,否则,不予办理延续、变更和转让等采矿登记手续。对逾期不治理或治理达不到要求的,除治理保证金不予返还外,还可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采矿许可证。要认真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和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督促矿山企业缴纳治理保证金并签定治理责任书。一次性缴纳治理保证金的,要于2012年3月底前缴清;分期缴纳保证金的,首次缴纳时间不得超过2012年3月底。对于拒不缴纳和不足额缴纳的矿山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坚决杜绝只开采不治理现象的发生。

(二)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和部署阶段(2012年3月下旬)。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山石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顿规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11]105号)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山石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顿规范工作实施方案分通知》(临政办发[2012]5号)要求,宣传山石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顿规范工作的重要意义,召开专门会议,进行整顿规范工作的发动和部署。

2、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4月至2012年6月底)。根据山石资源专项整规和批复的矿产资源整合方案要求,按照“政府调控推进,企业平等协商,合理划分利益,依法规范管理,促进企业提高,争取做大做强”的原则,积极实施山石资源专项整规工作。对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破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无保障的矿山坚决予以关闭;积极引导矿山企业引进先进的开采技术、开采方法、开采工艺和管理经验;切实搞好对已毁山体和废弃矿坑的修复治理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7月下旬)。对本县的整顿规范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本地矿产开发秩序长治久安的措施和方法,7月底前写出总结,申请市政府进行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这次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保护国家资源,体现国家利益,最大限度的提升资源价值;要妥善处理好政府、集体、投资者和群众的利益关系,做到国家资源不浪费,资源性资产不流失,农村集体经济不受影响,投资者权益不受损害,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充分考虑资源有偿使用与资源整合的有关衔接,坚持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并重、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与矿业产业政策衔接的原则,坚持政府规划引导和企业资源结合的原则,稳步推进资源整合和采矿权的市场化改革,全面实现矿产资源资本化管理和有偿使用。县政府把整顿规范工作列入工作责任考核目标,主要领导亲自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签订目标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分管领导要靠上抓,把目标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矿,落实到人。对管理不到位,特别是“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山石资源开发秩序得不到有效治理的,要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篇4

【关键词】土壤修复;风险评估;设计原则

一、辽宁省实施生态修复的意义

辽宁省已正式被列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为了建设生态省,辽宁省已制定了《辽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将辽宁省生态省建设规划期限定为20年,分为起步、整体推进、完善提高3个阶段。《纲要》提出,到2025年,辽宁省将基本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生态省。其根本目的是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路,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辽宁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农田土壤因多种污染源受到污染,工业企业搬迁及固体废弃物堆放造成遗留污染废弃地;矿山及基础工程建设造成土地生态破坏;因自然、经济及人为因素形成生态脆弱区。煤矿和铁矿,采矿、地表剥离、矿渣、煤矸石等占用大量土地。

二、生态修复技术及管理现状

1.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现状

生态修复目前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它既包括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也包括非污染环境的生态系统的修复,即通过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修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生态修复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需要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栽培学和环境工程学等多学科的参与。生态修复技术还运用遥感影像数据(卫星影像,航片),结合区域绿地、土壤、气象资料,以及规划区域的建设历史和未来发展规划进行详细调查,注重社会、经济、文化、景观等全方位的生态化。针对于污染土地的修复,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和针对工业企业搬迁及固体废弃物堆放造成遗留污染废弃地的修复。对于非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则包括对矿区、重要基础工程建设等造成的生态破坏区和处于农牧交错带的生态脆弱区进行的生态修复。对于污染土地、生态破坏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各国对修复和管理具有特定的规范、方法与程序,虽然在规范的具体内容上有各自的特点,但均涵盖土地的评价与分析、修复方案与措施及修复实施与管理维护三大部分。

修复区土地评价与分析包括修复区调查、风险评价和修复目标的确定,污染土地调查涉及土地物理条件、污染特性、暴露途径、受体调查;生态破坏区和生脆弱区调查包括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水土流失状况、土壤保水能力、矿区塌陷、植被情况、土地利用等,风险评价是判断污染土地风险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修复目标制定的重要基础,生态修复的目标有两种:一是认为将污染或生态破坏环境恢复到接近于它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的管理和操作过程,即回复到生态先前或历史上的状态;另一张是污染或是生态破坏环境的修复要在于消除对任何生物有害的污染,重建适宜人与动物,植物等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无需回到先前的历史状态,而是重新建立新的生态环境。

修复技术的选择是土地修复的核心内容,根据实施的位置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利用特异生物对污染物的代谢过程,借助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污染环境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三种类型。物理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分离修复技术、土壤蒸气浸提修复技术、固化/稳定化土壤修复技术、玻璃化修复技术、热力学修复技术、热解吸修复技术和低温冰冻修复技术等。化学修复技术包括:淋洗技术、溶剂浸提技术、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化学还原于还原脱氯修复技术、原位化学反应处理墙修复技术以及电化学修复技术等。在修复技术选择的基础上,针对整个污染土地进行技术集成,形成总体修复技术体系,制定修复方案。对于矿区及基础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区,可采用的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土地整治、安全防护、生态功能重新设计、植被修复等。矿区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有:露天采场的工业旅游场地开发、固体废物处置场、恢复为水面等二次开发用地形式的生态修复;露采场边坡的生态修复,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边坡的排险,消除崩塌和落石隐患,这是治理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植被恢复,充分发挥植被的固土、滞尘、涵水、同化和改善气候的生态功能;废石场、尾矿库的全面整地覆土、穴状整地、穴内客土、建立植被的生态修复;塌陷区的安全防护措施建设的生态修复;将矿山废弃的机械、建筑、道路、矿床以及矿产品堆放场等建设成为矿山公园,将矿山废弃的水域建成矿山人工湿地,将矿山废弃的平地建设成为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将矿山废弃的洼地、盆地建设成为养鱼场、垂钓园,将矿山废弃的坡地建设成为林业和畜牧业基地。公路、铁路、风电、水利工程等基建项目的生态修复技术包括边坡锚索加固工程、生态护坡工程、植生层修复、植被层修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具体体现为大型植物坡面建植技术,坡面植被景观造型技术,厚层基质锚网喷附技术,棉网状植生带技术和连续纤维加固喷附技术、还包括了对退化河流、退化绿洲、退化水库和退化矿区等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修复方案是指导修复工程实施的依据,方案的合理性、系统性直接决定了修复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修复目标。尽管现在已经有较多完整的生态修复技术,但目前还不能从整体层面上提出适合于解决辽宁省生态环境问题的技术,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生态修复技术进行集成,以利于辽宁省对生态修复进行规范化管理。

修复工程的实施、管理与维护则是土地生态修复的具体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修复工程实施运行、维护和监测、修复效果评价等三方面的内容。修复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土地条件,按照修复技术方案,明确修复具体过程;修复工程运行、维护与监测贯穿整个修复过程,以确保修复有效性和修复目标的实现;土地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则是考察修复目标的达到程度与修复工程成败的重要参数。

2.土地生态修复评价

不同的受污染地,不同矿山不同开发阶段,不同的占地类型,生态修复的制约因素、修复目标和重点是不同的。对于污染土地的生态修复,修复后目标污染物应该达到规定指标限值。评价范围应该与制度的修复方案确定的范围一致,根据生态修复报告中定桩资料和地理坐标勘察确定修复范围和深度,核实修复范围是否符合修复方案的要求。制订采样方案应包括采样介质、采样区域、采样点位、采样深度、采样数量、检测指标。应根据目标污染物与目标修复值进行分区采样,对于异位修复应在原址边缘和内部进行采样,对于原位修复主要在修复区内进行采样。根据生态修复的面积进行污染物目标值比较,小型修复项目可采用逐一比较法,大型生态修复项目可采用t检验法评价修复效果。在对污染土地进行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修复后,土地再利用前需要根据再利用目的对可能残留的污染物或修复剂是否会产生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问题进行风险评价,可以采用原位观察法,实验室模拟观察法,微宇宙法和现场经验与推导方面分析如何对修复土地再用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矿山生态修复考核指标也应根据矿山不同开发阶段,不同的占地类型,不同的受污染地,分别设立,分别考核。矿山施工期结束后即为生产期,对于整个工程是以投产为标志。对于单个工程以单个工程投产为标志,服务期以单个工程服务期满为标志,如有的矿山设有二个以上废石场,在生产初期用一个废石场,待第一个废石场服务期满后再启用第二个废石场,以此类推。矿山塌陷地、受污染地也是一定得范围为标志,所以矿山生态修复应以单个工程和场地为单位考核较为合理。露天采场、废石场、尾矿库、塌陷地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在生产期,只有永久边坡、平台可以进行生态修复,因此这类场地在生产运行期只能对这部分进行考核,在服务期满后应对整个场地进行考核。塌陷地是随时间推移逐步塌陷、逐步稳定的过程,对塌陷地只能对稳定区进行生态修复,在时间上有滞后效应,对于塌陷地一般是对相对稳定区进行生态修复,进行生态修复考核。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主要是建构筑物,生产期用绿化率来考核,一般按15%计,在服务期满后,则要看工业场地是否作其他工业用地,如用作其它工业用地,则仍用绿化率考核,如拆除,则用生态修复率考核。道路管线区达到国家关于道路管线绿化要求即可。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应立即进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率应达到90%以上。

三、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工程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农田污染土壤修复可以削弱和降低污染土壤中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的风险,从而保障食品品质,降低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2.农业生产最小化原则

农田是农村农民生活保证的根本,因此,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应建立在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小化的基础上,最优选择是不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实现土壤中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3.成本最低原则

大面积农田的修复需要考虑农田所有制和修复技术特点。对于承包责任制大面积农田,修复过程涉及不同富裕程度家庭,修复周期会影响政府扶助资金数量,因此修复技术所需材料和工程的成本应保持最低化,从而保障农民的积极配合和政府资金投入。

4.土地利用决定原则

污染物修复限值由土地利用形式决定,总体上可以将污染土壤分为自然用地、农业用地、商业/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修复限值不同。

5.修复技术无害化原则

农产品直接进入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和人群健康。因此,修复过程尽量减少污染物中间代谢产物的二次污染和修复技术本身带来的污染或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

四、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现状分析与评价

采用科学的布点方式对修复场地的污染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科学评价,掌握场地内土壤污染物的种类与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了解污染场地的地址、水文、气候和土地用途等情况。

五、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

在了解场地污染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农业利用方向,根据暴露途径和暴露人群特征,结合大气悬浮颗粒物中污染物状况,进行健康风险分析,并结合污染物迁移特征进行风险预测。

六、示范区建设和运行、监测及效果评价

根据场地评价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适宜性评价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污染场地,进行征地及试验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

对示范修复的运行效果进行连续综合监测、生态毒理评价,确定修复运行的最佳参数,并进行运行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朱航.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J].科技信息. 2010(28)

[2]杨秋红,吕航,宋倩,但德忠.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08)

[3]Mullainathan L,Arulbalachandran D,Lakshmanan G MA,et al. Plant Archives . 2007

[4]周启星,宋玉芳等著.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 2004

[5]王世明,李天石,贾鸿社.矿产开发的土壤污染和生物修复技术[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4(06)

[6]郭观林.东北黑土重金属污染发生机理及健康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6

[7]林莉.典型化工污染土壤的微修复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0

[8]吴春发.复合污染土壤环境安全预测预警研究[D]. 浙江大学 2008

篇5

关键词:矿山 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147-01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市场经济下的矿山开采不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的结合,造成了一系列因肆意开采、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开发技术落后等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会引发接连的矿业地质灾害,给广大人民生活带来影响,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1 引发塌陷危险

矿山开发活动还可以引发地质灾害,使地面遭受塌陷危险。首先,地面塌陷对道路和铁路的具有较大破坏作用。其次,地面塌陷对桥涵的影响和破坏。随着采煤的塌陷,受到影响的桥梁或涵洞由于下沉的速度较慢和随沉随治理的观念盛行没有得到及时重视,将随着井田的进一步开发呈现大面积积水甚至全部变成水域的现象。再次,地面塌陷对河流堤坝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最后,地面塌陷对村庄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1.2 引发地质灾害

在矿山资源开发时,能诱发很多地质灾害,对人民的生命、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矿山开发,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现象。矿业开采,特别是露天矿业开采,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滑坡等地质灾害。矿山开采使得坡体原有平衡被打破,导致山体倾斜,岩土变形,直接诱发崩塌和滑坡;矿山开采中的矿渣随意堆放,不及时处理,给山体造成了超负荷,导致滑坡现象;矿业开采中的残渣遇雨水等暴风雨天气,形成泥石流。

1.3 地貌景观影响

主要表现在植被稀少,石漠化严重,水土流失等。石漠化在喀斯特脆弱地貌环境下,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开采矿业或过分强调经济活动等造成的土层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的岩石景观。此种情况也在露天开采中容易出现,由随意堆放的矿渣等构成,破坏了生态环境。

1.4 土地资源影响

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主要体现在土地占用和地面塌陷上。土地占用主要是工业场地和矸石堆放占地。此外,随着矿业开发活动的加剧,对矿区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将持续,受影响和破坏的土地范围增大,矿业开采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渗入土地资源中,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了危害和污染。

1.5 水体环境影响

矿业开采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水源。由于矿业开采中的不妥善处理残渣和污水废水,造成污水经雨水冲洗后流放到周围的农田、土地中,再进一步污染农作物,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此外,有些矿业开采中直接排出废水污水,渗入地表,直接污染了地下水源和土地质量。含水层造成影响。此外,矿业开采中对矿井的不合理开采容易影响到含水层水质水位等,对于浅部含水层及民用井、煤系地层及上下覆含水层、地下水水位及水质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6 大气环境污染

采石场中,尘土飞扬,乱堆乱放的废石废渣经狂风一吹,漫天飞舞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

1.7 噪音污染

矿业开采中,机器声巨大,振动分贝较高,形成了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2 如何恢复治理矿山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矿山开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也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矿山环境的恶化是每一个矿业工作者和公民关心的问题。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恢复治理矿山环境,并在以后进行矿山开采时,注意保护环境,合理开采,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1 应根据情况,合理分区

矿业工作者应根据矿产资源开发计划,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以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对矿山环境合理分区,方便对症下药。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土地治理再利用为中心的原则。其次,要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区地质环境总体影响程度作出综合结论,明确分清区内相似、区间相异情况,进行环境分区。再次,根据各个分区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例如:根据各片区的特点分成矿区南、北、中等区,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其进行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划分,明确各片区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分析其地质环境现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2 针对症状,改善矿区环境

针对不同分区的环境恶化形式和地理环境特征,采取不同的改善矿区环境方式。

(1)改善矿区生活质量,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石头、泥土、灰尘等容易造成地质灾害,给矿区人员或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对于地质灾害容易发生的地区,有效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2)充分发挥覆土和矸石作用,增加耕地面积和减少危害。矿山开采后,容易形成大面积的塌陷现象,造成耕地面积减少,还对矿区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针对此现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覆土重新回填进坑洼处,不仅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还合理解决了覆土的安置情况。对采矿后产生的矸石等固体废物进行综合治理,防止其造成的地质灾害影响,又避免了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3)及时修复因地面塌陷造成的交通道路、坝体沉陷、渗漏现象。矿山开采后,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坝体沉陷,地下水层渗漏等现象,对矿山周围的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4)充分利用已有矿井排水处理工程,发挥矿井排水、选矿排水等的有效作用。利用排水处理工程进行妥善排水,并对生活废水集中处理,保证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不受污染,也是保护矿区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5)绿化环境,保护植被。矿山的开采不仅产生了较多的废石废渣,造成了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现象,不仅危害人类自身,还破坏了植被,破坏了生态环境。为此,矿山工作者应该注意绿化环境,加强植被修复和保护,使得矿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功成于千秋万代。

2.3 治理与恢复并行,有效保护矿区环境

我们除了对矿区环境进行治理,还要对环境矿区环境进行保护和监督,促使矿业开采继续为经济发展服务,且不至于危害生态环境。

采取监测措施,加强环境监督功能,防止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合理处理废石废渣合理,选择好堆放位置,使它不危害含水层和发生地质灾害。保护植被,加强植树造林工程,减少恶劣环境造成的地质灾害对人们造成的危害。全面建立并不断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例如,建立塌陷区地面变形观测等,完善矿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信息系统和预警体系。

参考文献

篇6

矿产资源开发区往往都处于环境薄弱的地带,或是一些地质问题常发的山区,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又牵扯到矿山环境的地质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受原生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再加上矿山的不断被开发,受到外部条件增加了影响,原有的问题向复杂化演变。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资源性和环境性的双重特点,地质环境容量大,环境质量好,则有助于矿业的良性发展,反之则会抑制矿山业的正常生产。历史以来,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自然灾害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也称为矿山地质作用或者剥蚀作用、搬运作用等,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一旦超出了矿山地区地质环境的正常容量,就会有可能出现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和累积性的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安全。为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的良性的发展,因此诞生了一项专门研究地质环境变化规律的矿山环境地质学。

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现状

近10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国土资源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到较多方面,包括区域性的矿山环境地质综合研究、典型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以及全国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等项目,这些调查范围是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绩效最优的项目领域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效用。主要取得的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矿山资源的开产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却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早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呈现出了分散、广泛的发展状况。原有的矿山环境还没有治理,新的矿山环境又接踵而来,受破坏的矿山地质问题从一个点逐渐发展到一个区域。矿山地质环境的问题分为多种,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其研究的方法也有所区别。本次调查坚持实用性、科学性的原则,对采矿业导致的结果将矿山地质问题进行分类。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一般的地址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区别,矿山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来说,其发生是有一定的规律能源•地矿可遵循的。地质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与开采的矿产资源种类、开采的方式、地质环境条件、开采规模等因素有密切的关联,选择不同时段进行勘探和闭坑会出现不同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原有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泥石流、崩塌、滑坡等;也有井下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瓦斯和煤尘爆炸、矿井透水、矿井害热等。

(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时有发生。尤其在西北部地区的陕西潼关矿区,其做法十分危险,该矿区将采矿弃渣型泥石流随意堆放在高崖陡坡上,极易引发泥石流等灾害,如1996年和1994年的两次重大泥石流事故,至今矿渣型泥石流隐患仍存在,已经被相关部门划入高频泥石流发生区。

(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力较强,且持续时间长,产生的破坏性大,尽管在封闭矿山后的长期时间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4)国家政策法规对矿山环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规范效用,只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监管,做到有法可依,才可有效降低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继续恶化。

3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展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对环境的质量也有提高,因此,这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新时期加强矿山环境地质的研究,倡导绿色开采,建设友好生态的矿山开采就显得十分有必要。需要加强下列几个方面的研究:

3.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问题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研究主要是在不同的开采方式、矿产类型、地质环境下,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矿山环境问题的类型、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并进行典型矿山地质环境演变的分析。例如,山地矿山泥石流形成机理以及防治、金属矿山废弃物矿场土地复垦农作物种植安全等问题;进一步构建矿产资源勘探、开采、闭坑各个阶段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模型,全面掌握需要开采的矿山地质情况,为矿山的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依据。

3.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评价指标有助于保证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评价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评价指标,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制定矿山地质问题的评价指标,同时建立起一个涉及到多指标、多层次的综合性的评价模型,涵盖不同类型的矿产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模型,逐渐形成一个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预警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平台。

3.3矿山环境地质编图方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对象、范围、目的各自具有不同的内容,因此需要编制不同尺度和内容的矿山环境地质图系,编制的重点在于表达方式上的选择和使用。研究中、小比例尺寸的图面,将点、线、面合理布局,制定出基本的图示方案,实现区域性至全国性的合理规划。

3.4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业的协调发展为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绿色开采矿山的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技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等,可对污染物质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地质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做好审查,包括矿山地质环境损坏鉴定制度、矿山地质环境监管与评估等制度的构建。

3.5实行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为可以有效观察矿山地质环境下的矿山在地质作用下的变化情况,可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矿区或矿山进行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比如不同矿产类型、不同地质环境、不同开采方式的矿区等等。采用遥感解译、实地调查、污染监控、GPS监测等方法手段,研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闭坑活动的不同阶段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危害及变化规律、形成机理,为科学预测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3.6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示范研究在国土面积十分庞大的中国境内,具有形式各异的地质环境问题,要想有效处理矿山环境问题就要因地制宜。但在目前,国内缺乏有效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方法,缺少一定的示范性和技术标准,尽管中央财政有经费资助,但也仍未得到合理的运用。因此,需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矿产、不同地质的环境区域,对其进行环境综合治理的示范性研究。事前做好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的技术标准方案,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规范性、合理性。

3.7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矿山地质环境的调研、管理、修复等工作项目是矿山地质环境研究的关键项目,需要制定一份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制度和评价指标,如动态监测技术规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管理赔偿办法等相关制度,为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科学管理、依法监管、合理赔偿创造有利的环境。

3.8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闭坑一体化研究在矿山开产的新时期中,在当前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的形式下,对矿产的看他和开发、闭坑等工作项目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也不能一味地模仿国外发达国家的模式,需要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治理模式,开发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绿色矿产道路。需要树立起全新的资源开发意识,在资源勘探、开发到闭坑这个过程,全面分析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在开发的过程中提取一定的有效信息,积累一定的经验,为日后的资源开发前预防、开发过程中的治理、开发后的修复等重要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4结语

篇7

关键词: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治理措施

1工程概述

某矿区地处太行山北段的中-低山丘陵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的太行山、恒山、燕山三山交汇处。最高海拔约1400m,平均海拔1000m左右,境内群山起伏,沟谷纵横,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植被发育一般,缺水,无常年性流水。采矿区凌乱开采,有台阶削石,有直接采坑开采,岩石大多处于裸露状态。经调查,现状主要是开采遗留大量采面、碎石渣堆、倾倒渣坡以及开采裸露平台等,治理区总面积总约3.5km2。

2地质环境条件

2.1气象和水文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雨量集中,盛行东南风;春季干燥多风,秋季凉爽少雨。因受地形影响,年平均气温差别较大,分布趋势是自南向北递减,南部年平均气温为11.9℃。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为21~26℃,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10~-5℃,南北相差5℃,气温年较差为30~3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3℃(1961年6月20日保定站),最低为-30.6℃(1966年2月22日保定站)。该治理地面平均温度为9.8℃,6-7月最高,平均为26.1℃;1月最低,平均温度为-9.4℃。治理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1mm,多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雨量60%~70%。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为暴雨期,最大日降雨量为99.3mm(1978年7月27日)。涞源全年除6-8月为东南风外,其他各月为西北风,年均风速为6.8m/s,年均无霜期为160d左右,最长年份为178d,最短年份为136d。最大冻土深度为1.3m。

2.2地形地貌

治理区地处太行山北段,县内地形一般海拔标高为800~1400m。境内群山起伏,沟谷纵横。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东北到西南,分布有东团堡、涞源、走马驿三个盆地,全县半数以上的土地集中在盆地。纵观全县境内山岭、沟谷、盆地相间,地形复杂,植被发育较好。

2.3水文地质背景

治理区地下水除赋存在松散岩层中外,主要存在于基岩裂隙中。该区由元古界变质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体构成。由于后期构造变动及风化作用的影响,当地形成了厚约30m的风化壳裂隙水区。地下水富集受地形地貌控制,特点是埋藏浅,埋深一般小于5m,富水性均匀,但富水程度弱,单井出水量为5~10m3/h。受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综合影响,全县地下水循环交替迅速,水质普遍较好,绝大部分地区属重碳酸钙型水,均属淡水区。矿化度均值为11.9mg/L,最大值为31mg/L,最小值为7.32mg/L;pH值在7~8,为中性弱碱性反应;总硬度一般在12.0(德国度),最高值为38.4(德国度);总碱度一般在4mEq/L,最大值为23.1mEq/L,适合灌溉和工业用水,大部分符合饮用水标准。区内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盆地区还有山区侧向补给。地下水主要从西北向东南径流,拒马河、唐河是区内地下水的排泄通道。涞源盆地有少量人工开采。

2.4不良地质隐患

该治理区地形复杂,山势陡峻,高差悬殊,沟谷纵横,切割剧烈,发育多条冲沟。调查发现,多数冲沟呈“U”型,纵坡比较大,沟内植被覆盖良好,堆积物源较多。泥石流主沟流域为典型的中低山地貌,流域内最高海拔高程分别为1015m、725m,最低海拔高程分别为560m、545m,相对高差分别为455m、180m。沟长分别为2.8km、1.4km,流域面积分别为2.0km2、0.67km2;沟谷深切,地势陡峻,地形坡度大,谷坡为30°~45°。主沟沟床比降为128‰~166‰,平均比降为147‰,下段沟谷呈“U”形,中上段呈“V”形。沟道内矿山开采堆积大量的废渣废石,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固体物源。根据泥石流沟域基本特征和参数,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附录D.5“泥石流发育程度量化评分及评判等级标准”,各个泥石流易发程度评分分别为75分、73分,其易发程度属轻度易发。

3工程治理原则

一是坚持恢复治理与河北地质环境规划相结合的原则。矿山开采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和植被,本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与治理区旅游和保护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及十三五规划相结合,尽可能为当地政府后期发展提供服务。二是坚持整体规划,分期治理,远期治理效果与近期治理效果兼顾的原则。三是坚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兼顾景观的原则。本矿山环境治理方案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距离公路及村庄较近的项目区,适当考虑后期景观效果,以利于收获较好的社会效益。四是坚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2]。本矿山环境治理方案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以便获得较好的治理效果。

4治理工作方案

4.1地形整治工程

平台整治对象主要为项目内的采矿平台、渣堆及残山,基于方便施工和充分恢复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对治理区内不同时期形成的采矿平台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治理区内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土石方的开挖,仅对治理区少量残山及渣坡进行清除,主要工程为对原有的采矿平台进行场地平整,并拆除治理区内原有的建(构)筑物[3-4]。

4.2坡面清理及治理工程

项目治理前,首先对裸露的岩面进行清坡,清理岩面上活动的岩块、危岩,临空存在的岩石以及存在较大裂隙的有安全隐患的岩体。除此之外,还要清理虽然稳定但是岩石的棱角等临空在岩面外的岩体,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消除,以确保现有边坡及岩面的稳定。涉及掌子面的,一般在掌子面前进行整体回填,使其恢复原始地貌,在回填后的坡面上坑穴换土种植紫穗槐进行坡面绿化,对掌子面较高的实施回填形成四级台阶,平台之间由35°边坡进行连接,边坡高度为3m,台阶宽度为2m。涉及边坡局部或整体削坡的工程的掌子面及边坡,对掌子面进行整体削坡,根据现场条件下部灰岩按照1:0.27~1:0.36坡率进行削坡,在灰岩与泥质灰岩衔接处留有5m宽的平台,平台上部泥质灰岩按照1:0.58坡率进行削坡[5]。

4.3挡墙工程

为保证渣堆坡脚的稳定性,在治理区边坡坡脚处布置高为0.6m浆砌石挡墙;浆砌石挡墙直角梯形结构,墙胸直立,墙背坡度(高宽比1:0.1),墙高0.6m,基础埋深0.4m,顶宽0.3m,底宽0.4m;在基底设有0.1m厚C15混凝土垫层,垫层超出挡墙底两侧各0.1m,墙顶采用1:3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墙胸外露面勾凸缝;墙身设置泄水孔,采用直径110mmPVC管,孔身倾向墙外,坡度不小于5%;孔身附近墙后回填滤水砂砾石,含泥量小于3%,回填厚度不小于0.5m、宽度不小于0.3m,滤水层以下回填黏土。挡墙每隔15m设置一条变形缝,缝宽20mm,自墙顶做到基底,缝内塞填沥青防渗棉麻材料。

4.4绿化工程

4.4.1平台绿化

基岩平台覆土厚度1.0m,栽植臭椿和荆条混交林,平台撒播草籽面积44713.41m2。臭椿选取树高1.0~1.2m,胸径3~5cm,种植株行距为4m×2m,共5589株;荆条选取树高0.8~1.0m,种植株行距为4m×2m,共5589株。治理区平台绿化共需客土44713.41m3。

4.4.2边坡坡面绿化

本次边坡坡面绿化主要采取坡面覆土0.5m厚,撒播草籽(含灌木荆条)绿化的方案。选用高羊茅、苔草、荆条等混合草籽播种,按150kg/hm2播种,草籽撒播面积为80381.31m2。

4.4.3喷播绿化

清除作业面杂物及松动岩块,对坡面转角处及坡顶的棱角进行修整,使之呈弧形,尽可能将作业面平整,以利于客土喷播施工,同时增加作业面绿化效果。其目的是保证施工前作业面的凹凸度平均为±10cm,最大不超过±15cm。采用φ6mm的线材进行编网,网孔规格为10cm×10cm。岩石处用风钻或电钻按1m×1m间距梅花形布置锚杆。锚杆长100cm。网与作业面保持一定间隙,并均匀一致。挂网可以使客土基质在岩石表面形成一个持久的整体板块。喷播基质材料采用泥土、腐熟的有机肥、保水剂、黏合剂、草纤维、缓释营养肥料等混合材料经过专用机械的搅拌后喷播在铁丝网上,厚度为15cm。将处理好的种子与纤维、黏合剂、保水剂、复合肥、缓释肥、微生物菌肥等经过喷播机搅拌混匀成喷播泥浆,在喷播泵的作用下,均匀喷洒在工作作业面上。在完成喷播之后,为减少水分蒸发,需要对喷播的区域利用无纺布或者草帘进行覆盖。

篇8

一、整治目标

这次田镇地区粉尘污染专项治理行动要坚持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集中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统筹安排,重点突破。通过治理达到:环境空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有组织排放粉尘执行*0mg/Nm3;无组织粉尘排放执行1.0mg/Nm3。最大限度减少粉尘污染,还田镇地区一片蓝天,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二、治理原则要求

在这次粉尘污染专项治理行动中,应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重原则;应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应落实“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责任要求;应采取“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技术。

三、治理任务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责任要求,这次负有治理粉尘污染责任的主要有,矿山企业、运输车辆、有在建工程的单位及其他产生粉尘的单位和个人,主要任务:

1、对于露天开采的矿山,推广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

2、所有矿山企业都必须采用安装除尘装置、湿式作业、个体防护等措施,防治凿岩、铲装、破碎、运输等采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一是采矿作业中,易产生粉尘的爆破气体、采矿作业面等重点部位,要对爆破的最大装药量进行限定,在爆破前对爆破面进行洒水处理,尽可能以减少爆破扬尘;二是为了抑制生产过程中堆场的矿石装卸和风蚀扬尘的产生,需采取喷水抑尘措施,同时还要采用其它多方降低无组织强尘排放措施。如采用表面覆盖织物进行遮盖、挡风网、车辆冲洗台、道路冲洗等;三在矿山资源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扬尘的,应优先选用带有吸尘除尘的加工设备,采用集中系统收尘和除尘措施。

3、对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应设置专用堆场,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4、大力推广采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5、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生态修复措施,对露天坑、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永久性坡面进行稳定化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

6,矿山企业对其物料的运输要使用专用车辆,限量装载、加盖防护罩,限制车速,进出的村级公路要每天进行两次以上的洒水降尘。

7、矿山企业对其物料的上船作业应采用湿式作业。

8、处在施工阶段的建设项目,由于清理场地、物料搬运、施工作业引起的二次扬尘、大气污染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施工场地易产生二次扬尘的作业面(点)、道路进行洒水;二是加强物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运输建筑材料和清运施工渣土等建筑垃圾应使用专用车辆,加盖防护罩,限制车速,出场车辆要冲洗,不得带渣土出场;三是施工现场周边要按规定修复防护墙、防护网,实行封闭式施工。

四、治理时限

在武田主干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的江工建材开发有限公司、田镇启发石材厂、武汉鑫鑫伟业建材有限公司武穴田镇采石厂、田镇福利石材厂、田镇华利石材厂、田镇马口石材厂、创兴建材化工有限公司下窑矿区、百达建材有限公司宏兴采区、申盛建材贸易有限公司、大法寺镇采石厂、祥云集团新厂区的填方工程、亚东基建扬尘的粉尘污染治理工作应在2009年元月底前完成治理任务;其他的在2009年6月底前完成治理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为保证这次粉尘污染治理行动取得显著成效,达到预定目标,要切实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领导挂帅,部门依法监管,处村监督,污染责任主体履行治理责任的要求,切实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为切实加强对这次粉尘治理工作组织领导,成立田镇地区粉尘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郑勇平任组长,田镇办事处党委书记高维鹏、市环保局局长李治先、市安监局局长吴小亮任副组长,市公安局、监察局、交通局、经济局、国土局、建材协会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治先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分工

1、市环保局,对现有矿山企业、在建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粉尘污染单位下达污染治理限期整改通知书,跟踪监测治理效果,为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对治理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依法采取行政处理措施。

2、市交通局,组织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路面执法,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派驻交通执法人员深入货站、码头、山场、配载场及大型工程建设等货物集散地,在源头进行运输装载行为监控和检查,防止车辆超限超载装载;防止抛洒物;负责武田公路主干道的维护、保洁工作。

3、市安监局,督促矿山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开展粉尘治理,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4、市公安局,组织交警开展执法,依法查处车辆超载运输违法行为;对有关部门责令停产整顿的矿山企业停供民爆物品。

5、经济局:督促祥云集团、华新水泥(武穴)有限公司、亚东水泥(武穴)公司开展粉尘治理工作;

6、建材工业协会,督促创新建材有限公司,民本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粉尘治理工作;

7、国土局:督促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必须按照边开采边恢复的原则,对因采矿活动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及时进行恢复治理。采矿权人停办或者关闭矿山,应当按规定完成有关水土保护、植被恢复、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等恢复治理工作。

8、监察局: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工作职责,对不作为的单位予以政纪追究。

9、田镇办事处:督促各村(居)做好各辖区内的粉尘治理工作。

(三)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控制新、改、扩建矿山

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主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内采矿。

2、禁止在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取缔不符合环保、安全要求的老矿山。

3、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4、矿产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

5、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应制定矿产资源综合开发规划,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内容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废弃地复垦等。

6、矿产资源开发规划阶段制订并执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7、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非煤矿山企业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编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环保部门审批。

8、矿山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篇9

绿色发展是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矿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矿山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矿产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其自身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的稀缺性、有限性。但是在长期的矿山开采中对资源的这一特性重视度不够,往往以高消耗、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生产,阻断了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矿山资源的过度浪费,环境恶化,发展不平衡。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要积极从经济发展、资源赋存、行业需求、矿山企业规模等多方位的来探索和推进“开局合理、资源集约利用、发展科技创新、加强节能减排”的矿产资源开采新模式。1.2矿山企业绿色发展是矿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矿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产业之一,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经济来源。因此,矿业经济的持续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还处于而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矿业经济而言,必须以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为要求,要充分考虑矿产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整治的因素,促使有质量、有效益的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因而,绿色矿山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理论升华。

矿山企业绿色发展是实现人和自然相和谐的必然道路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类社会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并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进行着运演。但事物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这一个有机系统。马克思说:“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恩格斯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他们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直接揭示了当代自然生态危机的主要成因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调与对立;同时也指明了解决危机的必然途径,即必须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统一。

矿山企业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矿山行业由微观到宏观,从企业到产业,从生产系统内部到外部环境治理,都在进行着深入的改革调整。行业管理体制、资源开发、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企业转产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但要真正实现生态文明,还必须要不断深化和发展。第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理念。为了将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树立绿色发展观就是要树立资源有限、资源有偿、生态有价的价值观;树立保护绿色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绿色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观念,转向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还要积极构建绿色文化。绿色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核心及动力源,具有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环保认证、精品意识等特征,在建设矿山生态文明的自始至终,要积极培育和打造绿色的企业环境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员工心理文化及产品文化,以绿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理念的树立、文化的建构,离不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宣传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和活动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第二,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循环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粗放式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一方面造成了矿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负担明显加重。因此,应优化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坚持保护与开发、预防与治理并重,努力转变资源、能源利用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加强“三废”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实现绿色循环。不仅要做到资本、资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及水流、物流的循环,还要采用矿山开采及生态修复新技术,实现绿色科技。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用新技术,应用新工艺从资源的开采、运输,到转化、利用等各个环节,力争做到能源消耗最小、排放最少、环境影响最低、产值最大,实现低炭化。对矿山开采所造成的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改变了区域水系结构,破坏了动植物区系,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而还要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利用土地复垦技术,提高土地复垦率和生产潜力。第三,最后要积极融入社会,实现矿地和谐。在传统的矿山资源的开发中,往往忽视企业与当地社会的有效互动,过多地强调对资源的占有而无视矿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的状况,正如“资源诅咒”理论所认为的那样:纵观全球国家和地区发展,越是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往往越是遭受贫困、受到资源贫乏国家和地区掠夺和奴役的地方。[2]这种具有掠夺性、侵占性的生产方式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也凸显了矿地矛盾加深、生态破坏严重的恶果,不仅牺牲了环境,而且阻断了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打破这一诅咒,其关键就在于矿山企业能否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实现矿地和谐。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实行矿地对接,就是要把矿山企业融入当地社会的有机系统中,秉持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为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发生互动和互化,不仅要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保障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企业得效益、人民得实惠、社会得生态的美好愿景。

矿山企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

篇10

关键字:矿山公园;可持续发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246 文献标识码: A

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形成的遗迹,不仅展现着独特的地质风貌,更承载着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具有巨大的价值。近年来,地球环境恶化这一问题已成为人们研讨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议题时绕不过的话题,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成为人类面对生存环境的主要矛盾。为保护重要的矿业遗迹,同时使环境恢复到自然的状态,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是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思路,是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矿业遗迹资源,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1国内外矿山公园发展状况

1.1国外矿山公园发展状况

矿业遗迹是人类矿业活动的历史见证,是具有重要价值和需要保护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国外还没有“矿山公园”这个提法,但对于地质遗迹、矿业遗迹都有比较规范的保护性法规和做法。自1975年《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正式生效以来,已先后有波兰、法国、玻利维亚、墨西哥、德国等国的矿山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保护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普遍价值和重要意义的矿山遗址的典范。同时,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通常是依靠设置国家公园的方式对这类遗迹资源加以保护[1]。

20世纪60年代初期,矿业遗迹是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分类纳入到国家公园和地质公园中加以保护和开发的,如澳大利亚在墨尔本东部建设的巴拉腊特镇矿山公园。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环保运动的高涨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矿区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1972年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是最先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再利用的先例,景观设计师哈克尊重并利用基地现有的资源,从已有的元素出发进行设计,而不是把这些资源、元素从记忆中抹去。经过有选择地删减后,剩下的工业设备被刷上了鲜艳的颜色和简单的覆盖后作为雕塑或室内器械被重新利用,将工业设施和厂房改成餐饮、休息、儿童游戏等公园式的做法,保持了其历史、美学和实用的价值,体现了工业景观的美学文化价值。20世纪90年代,设计师尝试用景观设计的手法,一时间出现了许多用景观规划来处理废弃矿区的公园。美国蒙大拿州Anaconda铜矿Old Works改造项目,建设依托周边壮观的山区风景和原有的历史风貌,将其开发改造成高尔夫球场,最终带来上百个工作岗位和数百万美元的收益。使优美的矿山环境与矿产开发遗迹融为一体,成为展示自然与人文历史场所,甚至成为著名的旅游地和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

设计师们通过这些案例的实践证明,景观学和生态学的有机结合,非但可以有效改善工业废弃地的生态环境,且能推动生产、旅游观光等多元化经济的发展。在相关论著方面,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中的部分内容涉及到矿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人工场地:对后工业景观的再思考》(ManufacturedSites: Rethinking the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是一本迄今为止针对废弃地更新的汇集百家言论的专著[2]。

在该领域国外研究较早,由于工业技术先进带来的环境问题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成功解决了景观的碎裂化问题,将散碎的不同异质性的景观合理组织起来重新利用,使生态系统生产力有所提高;利用生态设计原理,尊重地方性原则,有效节约了建设成本。对我国矿山公园建设很有借鉴意义。

1.2我国矿山公园发展情况

国家矿山公园系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的特定空间地域。

我国废弃工业遗址景观再利用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前,许多矿区开展生态恢复工作,绿化造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环境。此后,在相关理论和技术的指导下,通过生态恢复植被重建等方法改造矿山生态环境条件的做法开始运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大地艺术、场地精神等的兴起,使矿山废弃地的治理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融入了观光、游憩和工业旅游等内容,继而出现了矿山公园的概念和具体实践。2004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这也是国内第一次正式提出矿山公园的概念。2005年,我国产生了首批28家国家级矿山公园名单;2010年,经过严格审查,第二批33家国家级矿山公园的名单也已出炉。总的来说,61家矿山公园覆盖了十几个矿种且特色鲜明,都有较高开发价值。如俞孔坚大师设计的广州歧江公园,为矿山公园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科学的借鉴和参考。与此同时,矿山公园的具体实践也在一些地方陆续展开,如已建设成的鹤岗国家矿山公园,修复了被破坏的矿山环境,成为岭北典型煤矿城市特色和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工业遗迹。鸡西恒山国家矿山公园在总体规划时,利用矿井、矿工、矿产品等为主要景观题材,充分展示了煤矿文化。在工业废弃地开发的一些相关理论方面,如王向荣对西方近年的后工业用地的改造作了阐述,指出了后工业景观设计中所蕴含的生态理念,对矿山公园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国内矿山公园建设的基本现状是:宏观上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一致,设计目标明确,特色也各有侧重。但缺乏对同种类矿产矿山公园的细化设计,各矿区自身的特色挖掘不够深入,设计缺乏针对性,易导致“千园一面”[3]。

2矿山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2.1 可持续发展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矿业遗迹保护必须与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相结合,严格遵守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法规,先评价后开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容量为约束,以永续利用为目标,积极提倡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理念,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4]。

2.2 矿山公园可持续发展特点

①保护环境的景观空间格局。作为矿山公园,它具有生态、景观、文化、生产、经济等方面的多重属性,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准确把握其建设定位事关矿山公园建设的成败与效率。植被恢复与重建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作为恢复生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矿山公园,以生态恢复为主,整个生态体系的恢复是主要问题。对矿山公园来,是为观光者提供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的场所。景观功能充分围绕遗迹保护、工业景观展示、矿区生产、科学技术教育与宣传的内容配合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植物景观的营造,主要是增加其多样性。

②合理运用资源的景观规划。作为矿山公园有别于任何一个园林景观或生态景观的规划与建设,具有其场所特质所决定的特定的景观特性和环境特征。具有与此相适应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功能定位及目标定位,所有这一切建立在对矿山遗迹的景观特质与环境特征的详细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以及完整的矿山公园规划设计体系。

③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公园风格。不同的矿山公园有其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诸如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特点,同时还具有地域文化背景,矿厂从建设到生产一直到最后枯竭这一特定时段的历史背景。每个矿山公园在规划设计及其建设过程中皆要紧密地联系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历史时效。突出个性特色应该尊重并遵循事物发展的过程,景观设计的设计过程是设计师与场地之间反复对话交流的过程,设计师只有对场地进行深层次的观察和理解,才能把握其个性特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及大地艺术等,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用景观手法体现工业景观元素藉以突出其特色。

④增加经济效益的再生设计。在对矿山遗迹公园进行景观设计时,存在着资源的景观功能置换性不强等问题,认为废弃地上的工业景观,没有什么保留价值。也就没能合理的和效利用起来,造成建设成本加大,物资浪费现象严重,特色不够鲜明,导致资源的景观功能置换性不强。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对退化景观的恢复与设计可以产生新的美学和对美感新的理解。加强资源的景观功能置换性,避免将废物转化为污染物,而将废物变成资源,取代对原始自然材料的需求,产生新的经济效益,降低改造的成本。

3矿山公园发展趋势

3.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用《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与管理条例》以及地方各级管理实施办法,指导矿山公园的申报、规划、审批、监督管理等,为矿山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法律保障,以促进矿山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3.2 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

结合当前地质公园建设,配备相应编制,行使公园的行政管理职能,监督公园的建设、宣传、计划、规划实施以及科研立项等工作,为矿山公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3.3 规范矿山公园的建设规划和景观设计

针对国家矿山公园的规划和景观设计制定出详细的规范,在矿山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等项目的建设方案与实施计划,作为指导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指南,为矿山公园建设提供具体设计规范。

3.4 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

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在保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前提下,制定矿山公园建设的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确保矿山公园的有序发展。

作者简介:孔祥南(1989-),女,大连工业大学设计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

曹福存(1969-),男,辽宁朝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锦瑞,宁丽平,时力华.矿山公园建设与对策研究――以唐山开滦矿山公园建设为例[J].现代矿业,2009,(3):1-4

[2] 牟永峰,弓弼,李皓.矿山公园规划与建设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5):20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