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述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比较利益理论是跨国投资的理论基础
跨国投资行为之所以能够发生,根源在于能够获得比较利益。比较利益理论最早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加以运用的。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是对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充实和完善,并且比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更直接地探究如何获取对外贸易利益。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从需求的角度论述了贸易利益,林德认为,国际间制成品贸易的发生,往往是先在国内市场形成生产规模和竞争能力,然后再拓展国外市场。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需求偏好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量也就越大。工业制成品在相似发展水平的国家进行交换,带来贸易利益。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论述了贸易利益,波斯纳认为,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可以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随着其不断改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又会不断形成新的技术差距。因而,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通过交换,带来贸易利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产品自身特性的角度论述了贸易利益,弗农把新产品的生命周期概括为产品创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等3个时期,认为在产品的不同时期,由于要素密集性不同、产品所属类型不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产品价格不同,使得不同国家在产品处于不同时期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不同,因而必须采取与产品的不同时期相适应的对外贸易方式和对外贸易策略,以获取贸易利益。克鲁格曼的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从现代工业规模报酬递增的角度论述了贸易利益,克鲁格曼认为,从供给看,规模报酬递增使生产规模大的企业具有优势,新的企业难以在价格上与之竞争,生产差异产品成为企业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控制权的主要途径;从需求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种类的需求不断增加。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共同导致了垄断竞争的局面。而在一国范围内,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是矛盾的,因为追求规模报酬需要大批量生产同质产品,追求差异产品需要小批量生产异质产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开展对外贸易,使分布在不同国家的批量生产的产品在各国之间的交换中得以实现,获得贸易利益。
二、跨国投资的类型及其利益
二战后,跨国公司有了迅速发展,跨国投资成为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是资源的国际性配置,目的是获得比较利益。不同类型的跨国投资行为,在获取比较利益上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投资,投资国获得超额利润,东道国获得比较利益。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投资国一般把资本集中投在自己具有优势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这使得投资国能够以高于东道国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进行生产,产品成本也低于东道国产品的平均成本。投资国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强度可以折算成高于东道国、甚至世界市场平均水平的劳动强度,从而可以获取超额利润。另一方面,即使投资国和东道国都是发达国家,也存在着或是资本短缺,或是技术相对落后的差异。投资国的资本进入东道国后,不仅弥补了东道国的资金缺口,同时先进技术的进入,还减少了东道国技术引进的成本。这种由于外部资金和先进技术的进入形成经济加速发展而带来的利益,就是一种比较利益。可见,投资国资本进入是不可能用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理论加以解释的,而是受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驱使的一种跨国投资行为。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前者获得超额利润,后者获得比较利益。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比较落后,资源却相对丰富。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往往因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不能开发而只具有潜在的优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即使不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一般也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技术水平。发达国家可以利用这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获取发展中国家的超额利润,或者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而廉价的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超额利润。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投资,双方都获得比较利益。这是由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一般都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所决定的。虽然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技术比较落后,但在某些领域或方面也有比较优势的技术;虽然从总量上看发展中国家资源比较丰富,但有些资源也比较稀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一方面有利用比较优势获取利润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有获取稀缺性资源、达到资源互补的目的。发达国家的平均技术水平虽然比较先进,但也有其落后之处,经济发展的某些方面也会受到资源的约束,这就产生了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投资。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双方都获取比较利益。但在跨国投资总格局中,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无论从总量上看,还是从比重上看,都是比较低的。
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投资国获取超额利润,东道国获取比较利益。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经济技术水平差异不大,各自都拥有比较优势。当某一发展中国家把自己优势的技术和资本投向另一发展中国家时,其生产率会高于东道国的平均生产率水平,因而获取超额利润。由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其技术适用性比较强,因而易于为东道国所扩散、吸收和转化,从中获取比较利益。
上述投资行为分析表明,跨国投资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产生的、受国际价值规律调节的、以国际生产和国际市场为舞台的、以获取比较利益为目的的生产和流通行为。
三、发展跨国投资,推进我国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跨国投资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纷纷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吸引跨国投资,以促进本国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加快,跨国投资正在步入新的增长期。以服务业外包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新的产业转移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跨国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吸引国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并正在成为重要的对外投资国。
吸引国外投资,能够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培育新兴产业,扩大优势产业规模,添补国内薄弱环节,创造新的需求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国外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方式到多元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截止2004年
7月底,外商在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49万余家,实际投入的金额近5400亿美元。外商投资已遍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目前,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近190个,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外商投资,加速了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融合,引进了大量资金、适用技术,增强了自主研发能力,培养了大批人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要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地吸引、利用国外投资。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减少审批内容;在投资活动中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全面履行人世承诺,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措施;进一步放宽对外商投资金融、保险的经营地域、业务范围、持股比例的限制;为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营运中心、财务公司、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创造有利条件。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
篇2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
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
比较优势理论对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但是也不断有学者提出了新看法。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成本说,便强调了后起之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后,其产品的比较成本可以转化,故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那些潜力巨大,但在本国暂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关系国民经济的产业发展,对其进行扶持;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强调一国的产业结构状况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巴萨拉的比较优势阶段论则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要素比例变化说明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等经济因素都会在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发生改变。而我国近些年加工贸易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足以证明这些理论———我国近年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过去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日趋衰微,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转投向东南亚和南美等新兴的加工贸易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模式难以为继。同时,“比较优势陷阱”的提出为发展中国家敲响警钟,如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从长远来说将阻碍本国产品结构的升级,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已经印证了这一理论,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低,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对国内相关产业带动力不足等问题十分明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特征
1.贸易方式:进料加工占主体地位
自1987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便一直由进料加工所占据,其所占比重近年来更是一直高达85%左右,相比来料加工而言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进料加工的主体地位增加了我国地方财政与外汇收入,为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企业性质:外商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早期以国有为主、外商投资机器设备等进行生产和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企业也逐渐参与进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加工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商投资进入。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外资企业在现阶段已占据了我国加工贸易绝对的主体地位。
3.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我国加工贸易早期所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副产品、服装玩具等,之后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到纺织、皮革等行业,但总体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入世以来,随着加工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工贸易逐渐向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并重的方向转变。
4.贸易伙伴:美、日、韩、欧盟为主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的进出口伙伴国有美国、欧盟、韩国和日本,其中美国和韩国是我国加工贸易近几年的主要发展对象,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国家贸易合作的增加,我国与这两个地区的加工贸易合作也在增多。
5.地域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整体加工贸易的地理结构属于“东强西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从沿海开始逐渐向周边扩撒,而到目前为止,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
三、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常态”一词是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用以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经济新常态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加工贸易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升级更是迫在眉睫。
1.核心问题:加工企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核心技术缺乏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至今,主要从事的仍是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和最终产品的组装代工;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但这些产品的生产内容也多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如果我国仍然坚持这种结构的加工贸易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产品附加值的不断下降,大部分增值利润由外方获得,从而使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系数低下、出口产品竞争力缺乏和对外贸易发展后劲的不足。核心能力方面,由于资金、人才受限,国内的加工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和积极性不高;而外方也将核心技术、品牌控制、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配套和设备等环节留在国内,从而使我国加工企业总体技术能力水平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低下,过度依赖于国外母公司,高额附加值流入国外。
2.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偏低,产业发展带动力不足
外资企业比重过大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又一大问题。虽然外资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先进设备,一度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提高和企业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特征也在一方面加剧了我国经贸发展的对外依赖性,降低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在另一方面削弱了对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由于外资企业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内资企业发展不足,导致我国加工贸易的关键技术和营销渠道都由外方垄断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方从我国撤资撤厂,将对我国加工贸易造成沉重打击,进而引起我国经济的不小动荡;同时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员,影响民生状况。
3.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所占比重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分布地区的极度不平衡使得我国加工贸易所带来的产业集聚仍是集中在东部地区,降低了加工贸易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虹吸效应”,引起中西部落后地区资金、人才、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失,导致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愈拉愈大;同时加工贸易先进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也将不断加重,不利于全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4.我国加工贸易的劳动力成本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劳动力供给量的下降,二是劳动力工资的提高。劳动力资本的上升使得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步丧失。外资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已将目光放在了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和拉美国家。传统的外资加工贸易工厂的撤离大潮已是山雨欲来。
5.金融危机后国际环境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首先,外需减少,出口受阻。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主要面向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乏力,市场疲软,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原有的客户资源减少;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使得新兴市场的开拓也遭遇了一些障碍。其次,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等南美国家近年来开始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制造业,使得原来在华投资的企业纷纷转向这些地区,致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遭受冲击;而其更为低廉的成本和能源资源使得出口产品颇具竞争力,抢占了我国企业的部分市场。
四、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1.政府层面
(1)提高引资门槛,优化引资结构政府需要对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要有目标、有重点的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同时建立倒逼机制,坚决禁止对高污染、高耗能、粗放型等与国家政策导向不符的外资项目的引进。(2)营造创新环境,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政府需要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构建有利于加工贸易在价值链内转型升级的自主创新体系。要构建公平竞争和包容鼓励的创新环境;整合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资源,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育龙头企业;在提高能力和发展效率的基础上追求规模的扩大化。(3)提高本土化程度,创建产业集群根据迈克尔波特(1990)的产业集群理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应该是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要实现这一目标,实现我省加工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实现内资企业的主导地位。因此政府需要鼓励内资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扶持政策,为内资企业提供发展支持和与外资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间的关联度,从而达到我省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长和深加工能力的提升;选定本省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加工产业,进行严谨考察和评估后确立重点扶持对象,培育本省知名品牌,发挥“大品牌”的带动作用;根据重点产业和区域,合理规划后进行产业集群建设,最终形成以加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实现各产业之间的配套协作和规模效应。(4)构建服务型监管模式,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加工贸易的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因此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支持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立法方面,需要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特点,从行业标准、发展规范等方面明确企业责任义务及经营内容和准则;从职责范围和管理标准的明确,理顺和协调各部门职能、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力度。通过发挥行政和立法两种职能的双重作用,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企业层面
(1)加强自主创新,打造自有品牌自有品牌的培育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是谋求更多国际话语权、冲破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效益、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我国发展已较为成熟的加工企业要重视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提高创新投入,广泛吸收和积极培育培育相关的研发、管理经营和销售人才,同时把握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高水平加工产业,加强与全球价值领导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学习和吸收转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逐渐实现由传统的OEM向ODM和OBM的转变,最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争取国际流通渠道的主动权和终端市场控制权,迈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从而引领全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2)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焕发传统产业活力对于我国众多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加工企业来说,要积极承接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项目,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吸收、模仿和创新,从工艺流程提升到产品提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加工贸易的转变,从而为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世清.什么是新常态经济?求是理论网[DB/OL].2015-03-19.
[2]赵云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分析.中央党校网[DB/OL].2015-1-22.
篇3
关键词:新常态;宏观调控;政策
一、引言
根据在APEC北京会议上的系统论述,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种“新常态”,进入了一个区别于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不同的新阶段。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转变,这种“新常态”是一个长期的、波动性的过程。“新常态”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经济增长率小幅度下降;产业结构的逐渐调整、不断优化与升级;国民经济发展由生产要素拉动和投资拉动逐渐向创新力量拉动转变。新时期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既要符合经济“新常态”客观事实的要求,又要对“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趋势有领导作用。
二、我国“新常态”经济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我国经济极大地受全球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影响。随着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的出现与深化,我国经济逐渐步入一种“新常态”。从现今经济的状况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经济“新常态”将表现出以下特征:
1.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下降,脱离高速的发展速度,最终将以中高速稳定增长。这一特点可以说是“新常态”经济最显著的特点。站在供给角度来说,随着生产成本的逐步上升以及技术进步速度的放缓,我国经济将会逐步出现供给紧缩;而站在需求角度来说,投资收益逐步减少,投资增长速度受到遏制,此外,随着出口优势的逐渐消失,出口贸易也将受到抑制。在此基础上,我国经济将逐步出现需求紧缩。综上所述,我国经济迟早将会面临供给与需求双方的紧缩困境,经济增长率下滑将成为必然。2
.成本通货膨胀的出现,使得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特征显著化。经济效益逐步增长,生产成本也将持续上涨,由此导致供给通货膨胀。随着成本通货膨胀出现和深化,一旦不能保持较高的技术进步创新,就会出现“滞胀”现象。
3.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愈加明显。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生产发展将会逐渐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将逐渐受到重视,新兴经济增长点出现。“后发优势”逐渐消失,自主创新越来越成为技术进步的依靠。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日趋走向世界前列,“后发优势”越来越小。要想取得更多的技术进步,创新就成为了第一要素。我国应该加大自主研发投资力度,鼓励万众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4.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占比提高。消费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上的作用体现得越来越深刻,由于投资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不断下降,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的占比将迅速上升。
5.产业结构的转换。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不再低廉、资金投资愈见密集、科技水平不断进步、高等教育人才不断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衰落,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发生,产业升级也迫在眉睫。
三、经济“新常态”下宏观政策的新模式
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压力较上一年进一步加大。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新常态”经济状况下宏观政策的制定,“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怎样在稳定经济增长率与促进改革开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之间保持平衡,是基于新常态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核心问题。
1.适当调整经济增长目标,发展重心由速度转变到质量上来。在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情况下,阻碍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形增多,重视数量、重视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继续延续,经济增长放缓是在所难免的,想要继续维持以往的高速度经济增长率是不现实的。继续制定高增长目标,反而容易造成各地方政府进行盲目投资来提高GDP增长率,浪费资源。适当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对经济模式的速度——质量转变有利无害。对实现“新常态”经济下质量优先、速度次要的优质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潜力创造良好条件。
2.放宽货币政策。在“新常态”条件下,应该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自金融危机至今,我国一直采取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新常态”经济条件下,应放宽货币政策:在降低银行存款利率、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还应加速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通过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的调节,使银行风险降低。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外汇的持有数量,放松货币市场,减少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减负,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3.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和深化经济改革,能够充分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实现既定的宏观调控目标,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加速国企以及垄断行业体制改革,提高国企经营效率。
4.继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应对传统农业进行结构调整,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现代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夯实基础,开发农业功能潜力,提升农业产品附加价值。其次,大力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深入了解服务层次、拓展销售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形式,增加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对交通、通讯、金融、旅游、医疗、教育等服务行业发展水平进行扶助,尽力满足市场需求,满足服务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再次,大力推动高新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经济,使能源能够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实现在整个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节中达到循环经济。最后,将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2014(04).
[2]侯英杰.“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与宏观调控[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08).
[3]黄泰岩.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合理区间[J].新重庆.2015(07).
[4]冀素兰,许广灵,渠丽娜.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新思路[J].改革与战略.2016(03).
[5]康燕家.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3).
篇4
摘 要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经营中会计核算的特点,及电子商务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并提出对策,进而为新环境下的会计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会计发生核算 对策
电子商务是依托于互联网,把交易双方的主体信息,通过银行支付、结算手段,进行交易的一种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保证了交易双方活动的电子化,促进数据信息的传输。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迅猛发展,已成为企业经营中重要手段之一,而电子商务经营对企业会计发生核算方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研究电子商务经营中会计发生核算方法,这为了解信息时代会计核算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电子商务经营环境下会计发生核算的基本特点
会计核算是指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并根据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过程所经过的步骤和方法。在电子商务之前传统的会计核算主要是手工核算,它主要特征是处理环节多而内容较分散,且可以根据企业不同情况采用不同会计核算方法。手工会计核算的信息载体是纸质,是审计线索记录的比较理想的介质,但难以全面复制,且占用空间大、不易保管、查找困难、共享性差,这些缺点使得手工会计核算已经不适宜现代信息时代的要求,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受到挑战。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具有以下特点[1]:
(一)电子商务保证了电子化的信息载体
电子化、网络化是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在传统会计中,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都是纸质的,他们作为信息的载体无法实现电子商务环境下“无纸化”转变,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数据成为经济信息系统中的主要形式。
(二)电子商务在时空上打破了会计核算的限制
电子商务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打破了会计核算的时空阻碍,保证共享资源,能够迅速实时地生成会计报表,做到快速传递会计的信息给企业和个人,方便了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三)电子商务促进会计业务得到实时化的处理
电子商务背景下,会计核算对象发生变化,从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变化为电商活动,把企业业务活动的原始数据被在线输入,输入至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子业务系统,能够做到真正共享信息资源,彻底打破在传统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孤岛现象,会计数据的处理活动也得以顺利进行,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及精确度。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会计发生核算方法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前提的影响
会计前提是指对会计资料进行记录、计算、归集、分配和报告等的基本假设前提和制约条件,它是企业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根据,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前提。[2]
1.影响会计主体
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主体是能够为其服务的特定组织或者单位,会计主体具有明确的对象,具有明确工作空间范围,这构成了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然而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是实体单位,这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以后,会计主体虚拟化或是临时经营单位,它们具有灵活性,还未形成固定的形态,还没有达到确定的空间范围。因此,在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界定会计主体已经失去意义,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存在重新修正会计主体的问题。
2.影响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顾名思义,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被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但是并不存在被破产清算情况。电子商务环境中,为了向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或服务,众多企业的合作组织构成了会计主体。因此,多变性成为会计主体的主要特点,使得人们无法辨别经营主体能否持续经营。另外,现代企业能够跨越生产、销售各领域进行广泛联合,这样企业进行持续经营就有点名不副实。
3.影响会计分期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方便清算账目,快速编制会计报表,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就会把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期间,人为地分割成若干个、均等的会计期间,这就是会计分期。电子商务环境中,会计主体存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因此存在无法断定会计主体存续期间的问题,并且很难人为地来划分会计期间。所以,在考核企业业绩和提供会计信息时,会计分期已失去现实存在意义。
4.影响货币计量
采用货币计量单位来记录、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一过程就是货币计量。电子商务环境下,经济全球化趋势促使国际贸易发展频繁,各国货币汇率变换较大,客观上对全球性的电子货币提出了要求。在传统会计计量中,那种单一货币计量方式将会被打破,多国货币、电子货币将成为主要的货币计量方式,也就是说电子货币将会代替实物货币,无形的电子货币将会代替实物货币,以此来反映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二)电子商务影响会计核算范围
基于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从之前单一的生产领域扩张到消费领域,从政府单位到市场企业经营,这就推动了统一、规范竞争的全球性市场。在这种背景下,会计为了更好服务市场,必须不断扩大其服务范围,不仅仅要服务于物质生产领域,而且还要服务于非物质生产领域。电子商务的不断拓展,也推动了会计市场国际化趋势,全球各国就能在国际化的会计市场中,寻求自己需要的、实时的会计商品。国际化的会计市场也促进电子商务进步发展。
三、会计核算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假设
由前文的论述可知,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假设已经被突破,且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因此必须不断修正传统的会计理论,使之跟上电子商务环境,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
(二)提高会计核算的信息安全
电子商务环境是以电子信息形式保存记录会计凭证,网络环境本身存在一定风险,虚拟化的记录形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会计资料被篡改或者被盗取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加强电子数据形式的管理,控制储存管理。
总之,电子商务会计核算是会计领域的一个崭新课题,必须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电子商务核算,这样才能不断延展会计的核算能力,提高会计核算的范围,是会计核算真正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陈鹏.浅谈电子商务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3(5).
篇5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经验教训;战略措施;启示建议
中图分类号:F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083-02
我国为了面对“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都显得尤为重要。而纵观日本,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在经济发展各个阶段,也实施了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与措施,并对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过推动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日本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教训。取其精华为我所借鉴,对我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必会大有裨益。
一、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伴随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特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产业结构变化密切相关。战后日本经济主要经历了“战后复兴――高速增长――稳定增长――泡沫经济――短暂恢复――地震重创”等六个阶段,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伴随着日本经济发展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1.在战后复兴时期(1946年―1960年),日本通过“产业立国”发展战略,利用“倾斜生产方式”使钢铁和煤炭等基础产业得以复兴,以重建经济秩序、恢复物价稳定,推进整体经济增长。
2.在高速增长时期(1961年―1970年),日本先后出台了《新长期经济计划》(1956年-1962年)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年-1970年),并提出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战略,推行产业组织政策,筛选重点发展的产业,实施重化学工业的具体计划,通过发展规模经济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3.在稳定增长时期(1971年―1985年),日本产业经济虽然经历了高速增长,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和公共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另外,两次国际石油危机及与美国、欧盟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对日本高耗能的产业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日本调整了产业政策方向:在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引进与研究,工业上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并积极进行产业海外转移,减少了贸易进口方面的限制,这些措施使得日本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升。
4.在泡沫经济时期(1985年―1999年),日本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已十分突出,GDP多次出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日本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1997年制定了“高科技大国”的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是以高科技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快推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
5.在经济全球化时期(2000―2010年),日本经济曾重新进入了恢复性增长阶段。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二次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日本不断推行“宏观结构调整、微观经济改革、产业结构政策”三位一体的经济结构改革。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纳入了国家战略:在信息产业中重点发展超高速光纤通信技术;在新材料领域重点进行纳米和复合材料新技术的战略开发。产业技术革命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并出台了例如鼓励高科技企业进行研发与创新的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6.在地震灾后时期(2011年至今),日本在疲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时,2011年3月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与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使日本宏观经济发展雪上加霜,显现出了复苏减缓、债台高筑及通货膨胀危机。而2012年底上任的安倍内阁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日元贬值,通过新的公共开支计划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而在实体经济结构调整领域缺乏实际可操作措施。我们可以预计:这种带有赌博性的金融缓和政策,不会给日本经济发展带来明显效果,日本需要重新探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问题与教训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陷入了长期“结构性低迷”阶段,其实质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瓶颈。
1.“产业空心化”是调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1985年美日之间的《广场协议》使日元不断升值、致使出口产业失去了竞争力。随后,日本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金大规模向亚洲转移,而返销日本的进口急速增加,固有的贸易顺差优势消失殆尽,电机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空心化趋势迅速扩大,2014年10月,日本索尼电子宣布破产就是明证。日本产业空心化的根本原因,是吸收外来直接投资和产业转入速度过慢、规模过小,无法弥补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出所留下的产业空间。
2.产业结构调整不彻底导致产生了“泡沫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土地、股票价格背离正常价值水平,形成了泡沫经济,其实质是日本调整产业结构不彻底造成的。例如自90年代以来,美国将个人计算机和网络发展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重点,而日本仍执着于生产大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没有迅速加大个人电子产品和软件服务在科技创新中的比重。从其本质上来看,日本始终顾及各大财阀集团的利益,导致在新兴的世界信息技术产业浪潮中,产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没有从根本上“拉动内需”。
3.保护主义严重致使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日本在经济起步、高速、平稳发展的几十年中形成了很强的保护主义,本质是建立在传统观念与经验主义之上的产业管理模式,在遇到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冲击时,著名音响生产厂商“山水”等行业巨头公司相继破产,成为保护主义指导下的失败案例。另外,各大财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垄断寡头地位,不断挤压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存空间,已经威胁到日本整体产业结构的完整性。
4.经济和政治发展方向不一致影响产业转型。日本始终存在政治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二元脱节问题。日本在政治与经济上主要向美国看齐,而与东北亚各国进行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合作中,与中国、俄罗斯、韩国都存在岛屿领土争端加之参拜靖国神社、慰安妇问题、日本的历史教科书等问题,都已经成为日本在亚洲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政治障碍。无论是的野田内阁还是再次上台的自民党安倍内阁,只是在利用扩大外交争端以实现他们的政治野心。日本经济与政治的非同一性趋势,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与民众的生活根本需求。
三、借鉴日本经验促进哈尔滨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入稳定增长阶段,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而哈尔滨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正在调结构、促改革的过程中,努力探寻新的增长点和新动力。我们能够借鉴日本调整产业结构的经验、正视日本产业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与教训,从而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建议。
1.强化服务功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产业结构调整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哈尔滨应加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引导关联企业向开发区等工业园区聚集,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我们应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发挥政府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研究,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研究、制定出培育壮大已经初步形成的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4大主导产业与民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生物、电子信息、绿色食品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应使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格局。
2.统筹发展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力促三产大转型。哈尔滨市三产比重已经超过50.7%,在加快服务业经营方式改造和战略重组、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确立哈尔滨市作为东北亚区域性商贸中心地位,加强商贸市场体系建设。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沿边开发开放带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加强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东北亚国家、欧美地区的联系与合作,努力融入到国内、国际大经贸圈中。以现代物流业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以申办国家级综合保税区、自贸区为契机,把哈尔滨打造成东北亚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突出哈尔滨“冰城夏都”在冰雪、欧陆、金源等方面的文化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做大旅游产业,调整旅游业的布局,把旅游业打造成哈尔滨第4个千亿元产业。创建“智慧型”城市,积极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
3.实施新战略,调优农业结构助推转型。哈尔滨市既是老工业基地城市,也是农业大市。我们应借助“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有利契机,将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制定并建设完备的政策导向和有效调控机制、健全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规范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连接农产品和市场的农协组织制度,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地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从而大力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4.用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保障。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而提供人才支撑尤为重要。我们在努力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过程中,应进一步落实人才政策,帮助企业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训计划,引入一批产业领军人物和产业创新团队,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建立健全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奖励政策,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鼓励企业自行开展人才培训并给予资金补贴,鼓励本市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试行设立相关专业。进一步完善我市人才机制和政策制度,为企业引进需要的人才提供法制保障和环境保障,促进哈尔滨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武石桥,李京.汇率变动对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物价,2014(7).
篇6
■市场之软化■市场之绿化■
■市场标准化■市场差别化■
■市场替代化■市场高级化■
新的一年开始了,新的世纪正大步向我们走来。中国要在本世纪内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只有五年。1994年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改革年”,1995年是中国的“企业体制改革年。宏观也好,微观也好。改革的目标都是一致的,这就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让企业走向市场发展的道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命运取决于市场。企业要真正走向市场,就必须面向市场,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市场是供求关系的总和,市场的发展变化既具有十分广泛而又深远的联动效应,又要受到一系列相关市场因素的制约。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企业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制订相应的市场发展对策,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就从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大视野出发,论述当代世界市场跨世纪发展的若干大趋势,从而进一步探索当代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趋势,为中国企业家制订市场发展大战略提供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大思路。 一、市场的科技化
市场的科技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必将造成相应的产业革命,从而造成相应的市场革命和消费革命。在二十世纪,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且迅速应用于生产实践,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革命浪潮,市场面貌日新月异,各种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新服务、新观念、新技术、新工具、新组织等新的市场要素层出不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科学技术的市场流通与市场配置,造成了科技的市场化,包括科技发展目标的市场化、科技人员的市场化、科技经费投入的市场化、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如此等等。而科技的市场化,必将造成市场的科技化,包括市场主体的科技化、市场客体的科技化、市场关系的科技化,如此等等。
科技的市场化与市场的科技化,促进了科技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要素,直接表现为经济增长的活力源泉。为了适应这种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我认为,企业也必须采取相应的科技型生产战略与科技型营销战略。具体说来,一方面,企业要在生产过程中引入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实现科技的产业化与市场化;另一方面,又要在营销过程中不断增加科技投入,采用先进的营销手段,提高营销人员素质与水平,实现市场营销过程的科技化,包括市场营销人员的科技化、市场营销工具的科技化、市场营销方式的科技化,如此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市场战斗力。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主要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领先者也将成为市场领先者。 二、市场的国际化
也许我们可以说,世界市场自古有之,例如古代东西方各国之间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市场交易,中国的“丝绸之路”、“丝瓷之路”便是明证。然而,那只是一种不发达的国际市场交易行为,仅仅只是少数几种商品的跨国流通。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包括市场主体的国际化、市场客体的国际化、市场关系的国际化等。当代市场的国际化,不仅表现为商品流通与商品交换的国际化,而且表现为商品生产的国际化、商品消费的国际化。
市场化的本质便是社会化,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又促进了市场化,使商品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商品交换范围日益扩大,国际化生产与营销方式日益发达。作为国际化的市场主体,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的资产和年销售额已远远地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据世界银行1993年的统计资料,大约只有60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91年超过了100亿美元;而美国《幸运》杂志1993年7月26日列出的“全球500家工业公司”中,就有139个跨国公司在1992年的销售额超过了100亿美元;此外,《幸运》杂志在1993年5月31日还公布,有7家服务公司、56家银行、30家金融公司、5家储蓄机构、32家人寿保险公司、13家零售商、4家运输公司和27家公用事业公司仅在美国的资产就都超过了100亿美元。这些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积极开展跨国生产和跨国营销,大大地推动了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自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在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开放国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道路。为适应世界市场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宣布成立,中国也将成为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落后,大量、分散、重复、封闭、简单的小生产方式造成了相应的小市场格局,国内的统一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还要走向国际市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挑战。
为了适应当代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大趋势,我认为,中国企业必须大力调整或重组产业组织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实力,组建一批超大型跨国公司,逐步放开国内市场,积极进军国际市场,推动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体化,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水平。 三、市场的软化
市场的软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大趋势。这是我个人的一种认识和看法。所谓市场的软化,是指市场的知识化、市场的信息化、市场的无形化等,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市场的软化,既导致了生产的软化,也造成了营销的软化。
在现代商品价值中,商品的知识价值、商品的美学价值、商品的信息价值、商品的商标价值、商品的形象价值、商品的服务价值、商品的心理功能价值等商品无形价值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商品价值的软化,就要求企业也采取相应的市场发展战略。举例来说,在我国比较“疲软”的手表市场上,一些价值几十元一只的国产手表大量积压,而一些价值几千上万元的进口手表却很有市场;有些国产手表机芯被外商买去稍加重新设计之后又高价返销国内市场,可见,不是手表的“硬件”不可靠,而是手表的“软件”不适应市场需要。另外,在“国水”与“洋水”之间展开的一场饮品大战之中,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七喜等洋可乐、饮料大举进攻中国市场,而国产饮料则节节败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国产饮品中软价值含量太低。
为了适应市场软化的发展趋势,我认为,中国企业应该采取软化的市场发展战略。具体说来,就是要高度重视产品的设计、包装、商标、广告、服务、形象等一系列相关的软价值生产及其市场营销。在不断改进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实施中国名牌战略,不断提高中国商品的心理附加价值,实现精神生产的物质化、物质生产的精神化,不断提高中国市场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市场的绿化
市场的绿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个大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发展,既是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又是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市场与环境的看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市场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新问题,市场的绿化也就成为当代市场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所谓市场绿化,也就是要实现商品生产及其市场营销的无污染化、无害化、清洁化等,包括清洁生产、清洁包装、清洁销售、清洁运输、清洁消费等。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十分重视市场绿化问题,大力开展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消费者也非常重视绿色消费,从而大大地推动了市场的绿化。
为了适应市场绿化的发展大趋势,我认为,中国企业应尽早行动起来,树立市场绿化的新观念,制订市场绿化的新战略,积极开发绿色产品,采用绿色包装,提倡绿色消费,进行绿色市场定位,建立绿色企业形象,这样就可以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适应,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五、市场的标准化
市场是买卖关系的总和,要正确处理买卖双方及第三方的利益关系,就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必要的市场行为规范和标准。随着当代世界市场科技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增多,市场交易范围日益扩大,市场客体日益丰富,市场关系日益复杂,市场环境更加变动不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市场规范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和市场冲突也更加激烈。为了维护世界市场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建立起新的世界市场秩序,规范和约束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制订必要的市场标准。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就必须了解并适应各种市场标准,例如,产品设计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产品责任标准,安全卫生标准,税收标准,计量标准,包装标准,标识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服务标准,合同标准,交易方式标准,如此等等。这也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要适应这种市场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我认为,中国企业就应该面向世界市场,尽快与国际市场惯例、市场法规等市场标准接轨,用新的市场规范和标准来约束自己的市场行为。否则就会四处碰壁,无法进入国际市场。 六、市场的差别化
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性,造成了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一方面,市场的科技化、市场的国际化、市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等造成了市场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市场的文化、市场的区域化、市场的个性化等又造成了市场的差异性。这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大趋势。要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市场差别化战略,包括产品差别化、价格差别化、顾客差别化、服务差别化、营销差别化,如此等等。例如,在日本家电行业中,东芝公司主要强调产品差别化,松下公司以价格差别化为主,而三洋公司则主要实行服务的差别化战略。 七、市场的替代化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都会逐渐变得饱和与成熟,并且逐渐会变得衰老或死亡,被一种新的产品及其市场所替代。有些传统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比较长,而现代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则日益缩短。一种新产品上市后,迅速进入成长成熟期,然后进入市场饱和期,最后变得衰老,逐步退出市场。因此,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日益缩短,使市场的替代化速度日益加快,这也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例如,二战后美国市场上天然气和石油代替煤,国外石油代替国内石油,卡车货运代替铁路和轮船,地下输油管代替油罐和驳船运输石油及石油产品,私人汽车代替公共交通,喷气式飞机代替活塞式飞机,露天采矿代替地下采矿,连续浇铸代替不连续浇铸,焊接代替铆接,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农业化学化等等。
为了适应当代世界市场替代化速度日益加快的发展趋势,我认为,中国企业必须树立市场创新的观念,建立和强化市场创新的职能和机制,不断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市场发展与企业发展。如果不进行市场创新,就会将企业的命运维系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市场上,一旦这种市场被另一种新市场所替代,则企业也就无法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可以说,市场替代化是企业发展的一种致命性的潜在危险。由于没有认识到这种潜在的市场竞争威胁,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企业都因此而遭到了破产的厄运。因此,中国的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有关市场替代化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制订相应的市场发展对策。 八、市场的高级化
市场的高级化,是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又一个基本趋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产业发展和更新换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带动了消费革命和市场革命。生产的高级化,必将造成消费的高级化和市场的高级化。市场既是一种尺度,又是一面镜子;它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反映了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和条件。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转移落后产业,限制低级市场发展。在中国市场上,六十年代国家曾经用以农产品为原料、每斤几元钱的“高级糖果”、“高级点心”等来回笼货币;七十年代单一机械、中低技术为主要特征、单价百元左右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成为供不应求的“三大件”;八十年代以机电一体化为其主要特征、价格千元以上的电冰箱、彩电、洗衣机、收录机等产品又盛行一时;九十年代国家又推出了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并加速住房制度改革,万元级、几十万元级的汽车、住宅等市场正迅速发展起来。
过去中国企业长期习惯于挤在一个比较低级而又十分狭小的市场上展开残酷的竞争。而不知弃旧图新,不去开垦新的市场领地。为了适应市场高级化的发展趋势,我认为,中国企业家也必须高瞻远瞩,具有远见卓识,大胆开发新的市场,推动中国市场的高级化,不断提高中国市场的发展水平,提高中国企业的市场形象和市场竞争能力。
篇7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物流;供应链管理;企业信息化
引言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利用先进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对企业全面资源计划管理的综合体现,它由MRPⅡ(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而来,并且继承了MRPⅡ的许多优点,例如把企业各子系统有机结合,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生产管理优化系统,各子系统通过共享的数据平台彼此交互,实现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管理集成。除此之外,ERP还将管理从企业内部延伸到外部,把客户需求、企业生产和供应商的资源充分整合,形成一条供应链,并对供应链的所有环节进行管理,它不再局限于几种单一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标准,能够满足企业的多元化经营。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ERP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作为实现企业差异化经营、并有效提高运作效率与竞争力的手段之一,ERP不仅仅是一套简单的MIS系统甚至软件,更反映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思想,如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全面管理,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以及事前计划与事中控制结合等等。
ERP起源于制造业,因此生产模块处于系统的核心地位,但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以及企业实际需求的变化,ERP所囊括的内容也日新月异,如今,物流、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等模块也纷纷加入ERP大军,使相关研究领域不断丰富起来。
其中,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循环消化系统,它直接影响了企业和供应链的运营速度与质量,通过ERP改善物流运作不仅可以加快供应链上的实体物料和商品的流速,还可以加速信息流及资金流。因此,如何在ERP中实现物流管理模块功能是许多企业实施与使用ERP时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认识ERP中的物流模块?它与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库存的关系是怎样的?它应该包括哪些子模块?分别完成哪些功能?它在ERP中的最小集如何确定?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些概念,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物流与供应链的联系与区别。
一、物流与供应链的一般概念
1.物流与供应链
如今,对于供应链的定义和论述很多,概括地说,一条简单的供应链如图1所示:
图1
从供应商的供应商一直到客户的客户,中间经过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客户等等环节,并且相互之间形成了贸易关系的一条链便是我们常说的供应链。当然,图1所示的是一条非常简单的线性供应链,现实世界中的供应链通常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如图2):
图2
正如图2所示,在一个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中,每个企业都拥有多个上游与下游,甚至会逾越某些阶段直接和最终客户发生联系。因此,供应链囊括了涉及生产与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切努力,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相互形成了买卖关系的各个企业以及他们之间的活动便构成了供应链。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不管供应链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以及价值流的双向传播。所以,供应链的运作中总是伴随着物流,可以说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物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的位移,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
2.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中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综合管理,通过上下游企业相互合作、协同,消除信息化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全程优化、利益均沾、风险分担的共赢伙伴关系。从功能模块上看,它包括整条供应链上的物流管理、企业与其上游的供应商关系管理(SRM)、与其下游的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内部的高级计划与排产(APS)、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的全球供应链管理、将决策支持系统(DSS)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的供应链决策管理、以及各种供应链策略联盟(如4PL、VMI、CPFR)等等,可见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体系,它涵盖了与之相关的各种内容。
而物流管理则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为了促进物质资源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高效率、高效益流动而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等管理活动。物流网络规划、运输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装卸搬运管理、包装与流通加工管理以及逆向物流管理等内容均属于物流管理的范畴。需要注意的是,物流本身并不包括资金流与信息流,但物流管理则包括对物流活动中涉及的信息及资金的计划、控制,这也是将物流模块引入ERP系统,有效促进物流活动中信息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首先是二者的管理幅度不同,物流管理主要对企业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物质资源的流动进行管理;供应链管理则将眼光放得更远,它不仅仅要管自己的上游与下游,还要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客户的客户,对整条供应链进行整合优化。其次,二者的侧重点不同,物流管理更着重对物质资源时空流动的管理,因此它的活动都是围绕着货物与商品流动进行的;而供应链管理则着重于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与合作,通过策略联盟共同打造多赢供应链。
二、ERP中的物流模块
1.物流模块在ERP中的地位
采购原材料、生产制造以及销售产品构成了一个生产企业的主营业务,物品及服务正是在这样一条链上实现增值的,而物流活动则贯穿了产供销的全过程,并且将企业与其上游的供应商及下游的客户有机结合在一起,如图3所示:
图3
由此可见,有效的物流管理不仅仅沟通了上下游企业的关系,而且将企业内部的产供销无缝连接,实现了物质资源在时空上的高效流动,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早在20世纪60年代,彼得·杜拉克就曾预言:物流领域是经济增长的“黑暗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然而,现阶段物流却是企业管理中的瓶颈所在,如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就像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教授在“冰山理论”中所论述的那样,我们从财务报表中获得的统计数字仅仅是冰山一角,绝大多数物流成本被混杂在其他费用中,如同在水面下冰山的主体部分,被企业所忽视;同时,企业物流各功能部门只对本部门的物流任务负责,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协调,效益背反现象使物流成为了企业的负担。因此从整体出发,在ERP中实现有效的物流管理,并与ERP的其他子系统充分整合,将有助于企业突破瓶颈,提高效益。
那么,ERP中的物流模块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从具体的层面来看,物流子系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功能模块,包括若干子模块,如物流网络规划管理、运输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装卸与搬运管理、包装与流通加工管理以及逆向物流管理等;从抽象的层面来看,物流子系统即是指ERP系统中采购、销售和库存模块的集合,这也是如今大部分ERP系统体现的思想,如金蝶K3,SAP的BusinessOne等,更确切地说,在这个层面上,物流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模块,而是在进销存中体现出了一种很好的流程性思想,它对物质资源流动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充分整合,并与企业的各个部门无缝衔接,将ERP系统的功能更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2.ERP中的物流模块功能分析
正如我们上面指出的那样,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ERP中的物流模块,在抽象层次上,进销存构成了物流的主体,已经有许多文章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因此下面我们将从具体的层次上分析ERP中物流模块的功能。图4给出了企业物流的各功能模块与采购、生产、销售部门交互的过程:
图4
如图所示,从物流网络规划,到采购原材料入库,生产部门领料生产,制成的半成品入库,再到取出半成品继续生产,制成的产品入库,最后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企业的物流部门都会全程参与,并与企业其他部门密切合作。
在物流网络规划阶段,需要确定配送中心与仓库的位置、规模以及合适的运输路线等,使整个物流网络布局合理、运作协调。其中,在一个以配送为主营业务的物流体系中,物流网络要以配送设施为中心,呈点状方式向其他环节辐射,形成一个近似环状的幅面,即配送覆盖区域;而在以仓储和运输为主的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运输线路。
在原材料入库阶段,采购部门将到货通知书发给装卸与搬运部门,该部门将原材料卸下并搬入仓库。当生产部门需要原材料进行生产时,填写用料申请单,获得批准后持用料通知单向配送中心要求原材料配货,配送中心将根据各个生产车间的用料情况、优先级顺序以及当前的库存状态合理配货,并通知装卸与搬运部门把相应的原材料送交车间。生产部制成的半成品有时需要入库存放,由装卸与搬运部根据有关通知单将半成品入库。当生产车间提出使用半成品的要求时,配送中心也会合理安排配送方案,让装卸与搬运部将半成品及时送达车间。最后,制成的产品同样需要及时入库存放。
在产品销售阶段,销售部门将客户订单交给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按照产品类型、数量、地域等特征合理配货,并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包装与流通加工部门对产品进行必要的再加工,使之符合物流需要及客户的最终需求。接下来由装卸与搬运部完成货物装卸工作,运输部负责将货物运达客户处,在运输过程中,ERP物流系统需要能实时查询货物的运输状态,如运送中、转运中、已签收等,以便企业与客户均能随时了解货物的在途信息。
另外,企业必须重视逆向物流管理,在逆向物流上被回收的货物包括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部件、生产中的报废品、残次产成品、运输残损品、库存残损品、售出商品的退货维修与损坏退货、重复使用的包装品、过期失效以及被法律规定限用的产品、污水废料等,包括逆向物流的闭环供应链如图5所示:
图5
由图可知,逆向物流何时、从何处出发、数量多少都是一个未知数,供应链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存在物质资源的逆向流动,这就对ERP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随时处理相应的退货及回收工作,以便提升企业形象、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增加顾客满意度。
三、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ERP物流系统的案例,为了与国际接轨,建立起高效、迅速的现代物流系统,海尔采用了SAP公司的ERP系统和BBP系统(原材料网上采购系统),对企业进行流程改造。经过近两年的实施,海尔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不仅很好地提高了物流效率,而且将海尔的电子商务平台扩展到了包含客户和供应商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管理,极大地推动了海尔电子商务的发展。
海尔集团认为,现代企业运作的驱动力只有一个:订单。没有订单,现代企业就不可能运作。围绕订单而进行的采购、设计、制造、销售等一系列工作,最重要的一个流程就是物流。离开物流的支持,企业的采购与制造、销售等行为就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可预知性。因此,海尔与SAP合作,建立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的物流信息系统,使其能够在物流方面一只手抓住用户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全球供应链。
通过分析,海尔集团认为实施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主要特征是速度,而海尔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使供应链上的信息同步传递,能够实现以速度取胜;另外,海尔物流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能够向客户提供竞争对手所不能给予的增值服务,使之顺利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变。
于是,海尔采用了SAP公司提供的ERP和BBP,组建自己的ERP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共包括五大模块MM(物料管理)、PP(制造与计划)、SD(销售与订单管理)、FI(财务管理)、CO(成本管理)。ERP实施后,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孤岛”,使信息同步集成,提高了信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加快了对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如原来订单由客户下达传递到供应商需要10天以上的时间,而且准确率低,实施ERP后订单不但1天内完成“客户—商流—工厂计划—仓库—采购—供应商”的过程,而且准确率极高。另外,对于每笔收货,扫描系统能够自动检验采购订单,防止暗箱收货,而财务在收货的同时自动生成入库凭证,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发挥出真正的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职能,而且效率与准确性大大提高。
实施和完善后的海尔物流管理系统,可以用“一流三网”来概括。这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指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
海尔集团在实施ERP物流系统后效果显著,采购成本降低,库存资金周转从30天降低到12天,呆滞物资降低73.8%,库存面减少50%,节约资金7亿元,同比减少67%。整合了2336家供货商,优化为840家,提高了国际化大集团组成的供货商的比例,达到71.3%。同时,海尔的物流速度大为提高,订单量因此得以增加,增幅在50%以上。外部使用B2B采购平台,100%的供应商订单从网上获得,网上付款达80%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供应商节约上千万元费用。实现了信息替代库存,国内零部件的库存量在3天以内就可以保证每天数十万台产品的生产。
总结
随着企业信息化领域的不断扩大,ERP的内涵也日益丰富起来,除了传统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模块外,诸多新兴模块先后加入系统,物流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虽然物流模块包括物流网络规划管理、运输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装卸与搬运管理、包装与流通加工管理以及逆向物流管理等多个部分,但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并没有必要具备以上的全部功能,只需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中一个或几个即可,甚至没有必要在ERP系统意分出一个单独的部分命名为物流模块,而只要在进销存中体现出良好的流程性思想,有效管理好物质资源在时空上的流动(如SAP的BusinessOne),同样能够发挥出ERP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ERP在经过了被顶礼膜拜疯狂吹捧的火爆时期后,如今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人们开始用更加理智的眼光看待它,不再盲目炒作概念追求形式,对于实质内容与实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ERP不但没有走向低谷甚至末路,而且进入了另一个更加健康发展的春天。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兵兵.供应链管理——策略、技术与实务(第1版)[M].北京:电
子工业出版社,2004.
[2]陈启申.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1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4.
[3]锦程.SAP助海尔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案例分析[J].中外物流,2005,
篇8
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的双重压力
笔者以为,对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来讲,当前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来自国际市场和国内成本的双重压力。国际市场集中表现在需求低迷、订单转移,国内成本压力的重点则在于经营成本持续攀升、企业难堪重负。
(一)国际市场的压力
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是,欧美两大传统出口市场和新兴经济体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美国的一些关键经济指标,如失业率、新房开工和旧房销售、消费者信心等持续复苏,实体经济呈现趋稳之势,总体上缓慢复苏。相比之下,欧洲经济却是另一番景象。欧债危机的阴影未消,欧元区内部增长失衡。德国的情况比较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边缘国家积重难返;法国、意大利等核心国家也受牵连,濒于再度衰退。英国经济学人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毕若彬预测,欧债危机的性质已经改变,不再是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公共部门支出危机,欧元区的困境可能将会持续十余年时间。
受国际经济大气候的影响,再加上内部经济调整,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趋缓,除中国还保持在7%以上外,巴西、印度、俄罗斯都不容乐观,特别是受美联储退出QE3预期的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向可能改变,这些国家面临着资本外流的巨大风险。此外,2012年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关闭了在华制造企业,美国、欧盟等已经大幅减少在中国的订单,纷纷将订单转出中国,造成中国纺织服装在欧美日等主要市场中所占份额逐步下降。
总体上,欧美市场需求依然疲软,特别是欧洲经济持续低迷,订单流出中国,使得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现实困境。
(二)国内成本的压力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原料价格波动、贷款利率上调等因素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据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业商会调查显示,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的增加、原材料的变动,这三者的影响对于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是非常致命的,而其中以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为最,劳工成本已成为企业首要负担。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经趋于平衡,这对纺织服装行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障碍。江苏、浙江、广东等纺织服装发达地区,从2008年至今,劳动力成本几乎增长了一倍:2008年普通操作工人的平均工资是1900—2000元/月,到2010年年底,平均工资上涨至2600—2700元/月,到2012年,平均工资已经增加到3000—3500元/月,而在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4000元已难招到本行业的熟练工人。如今,熟练技工的待遇甚至已经远超过了高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相关报告指出,国内劳动成本等上涨具有刚性,对出口的影响将长期存在。未来若干年,劳动力成本将以每年15%—20%左右的速度递增。中国美国商会的调查认为,改变中国过去30年经济模式的条件已具备,成本上涨正在使中国失去竞争力。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加剧了产业外迁趋势,特别是向柬埔寨、越南、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转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月工资仅90-200美元,且享有欧美给予的关税优惠。虽然这些国家目前的产业基础不够完善、加工技能不是很高,但低廉的综合成本已然成为跨国公司投资办厂的首选之地。
可见,以劳动力成本刚性上涨为主要特征的企业经营成本的持续攀升,愈发使得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感受到生存的压力与危机。
二、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投资贸易的转移之路
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绎为产业链的竞争。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找到成本洼地,已成为众多企业的重要选择,甚至成为一些企业的首要选择。从投资贸易的角度,将供应链向要素集中地、生产中心地、技术创新地及竞争集聚地转移不失为可行之举。
(一)供应链向要素集中地转移
对于纺织服装行业来讲,“产业工人”恐怕是最重要的要素。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逐年攀高,随着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正在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热土,特别是劳动力资源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回流速度和趋势明显。为此,不少企业响应国家的号召“走进去”,追寻着“产业工人”这个要素集中地,寻找新的供货采购网络,建设新的供应链。距离长三角和珠三角较近的苏北、安徽、粤北、赣南、鲁西等地,这些地区熟练产业工人数量较为充足,服装工业园的兴建,加上招商引资政策的优惠,已成为纺织服装企业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目的地,供应链向要素集中地转移已成为趋势。
(二)供应链向生产中心地转移
要素集中地主要是着眼国内,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还要紧随世界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大势,将供应链向未来生产中心地转移。当前,东南亚国家已成为全球跨国企业生产转移的首选之地。现在,中国国内工资涨幅已超过生产率增长,中国制衣工人平均工资约1—2美元/小时,而且上涨速度正在加快。寻求丰富廉价劳动力地区、更低成本的制造基地就成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如国内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标杆-宁波申洲针织,早已在东南亚地区投资建厂,目前发展态势强劲。因此,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实现企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优化。
(三)供应链向技术创新地转移
虽然东南亚地区作为低成本的未来生产中心地正在吸引着全球纺织服装业,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也应看到,东南亚地区主要承接的是中低端产能,而中国正在承接全球中高端产能的转移,原因除了中国的产业链配套更完善,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设计开发等技术创新能力更强。在纺织服装业,随着产业的升级,技术创新的作用愈发明显和重要,谁能在未来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掌握主动、提升话语权。像浙江的温州、江苏的昆山等地,都是我国纺织服装技术创新活力领先的地区。因此,将供应链向着有技术创新活力的集聚地转移、承接全球中高端订单也是方向之一。
(四)供应链向企业竞争高地转移
如前文所述,在我国8万多家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中,小微企业占到80%。这些小微企业由于体量小,竞争力薄弱,再加上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因此经受不住市场的冲击。同时,这些小微企业较为分散,难以形成集群效应,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如果将这些小微企业向着行业内的大型企业靠拢,向企业竞争的高地靠拢,进入大企业的辐射带动区域内,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以小微企业为“卫星”,则可以形成行业集聚效应,不仅如此,一旦形成行业集聚,供应链上的配套企业也会随之跟进,进而形成产业集聚竞争优势,发挥出整合效应,从而提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当然,这既需要企业具有强烈的意识,也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从产业发展的特点做长远规划,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和推动实施。
三、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投资贸易的转型之路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转移供应链的同时,也要加快转型,加快产业的提档升级。对于转型,业内一般都提倡在优化客户结构、提升产品档次以及优化市场结构、开拓多元市场等方面下功夫。从投资贸易的视角来讲,笔者以为还可以向低碳化生产、个性化消费、产业化高端、品牌化企业四个方面推动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转型升级。
(一)向低碳化生产转型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外买家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验厂、检测、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愈发严格。的确,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能源的紧张,世界各国的人们对低碳环保的意识和要求逐步加强,从原料到纱线到染色到面料再到最后的服装成品,每个环节都有实现低碳环保的可为之处,特别是那些具有创新性的低碳环保面料正在成为市场的宠儿。低碳环保,因为其绿色生态,代表的是技术含量,也预示着市场前景,正在成为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和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低碳环保也是我国政府倡导的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更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专注的态度。
(二)向个性化消费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交织渗透发展的今天,全球投资与产业布局的调整加速,由大量消费者参与的小批量、分布式、非标准的制造和服务企业将会把投资和产业布局向紧贴消费者的所谓“近岸”转移,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层次演变。对于纺织服装出口行业来讲,国际纺织服装市场需求不旺,订单呈现出价格低、批量小、交货期短、品质要求高等特点。因此,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必须要顺应产业布局的调整趋势,转变经营模式,摒弃过去那种大批量、低附加值、长周期生产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模式,应紧紧围绕着客户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消费的特点,努力在小批量生产、产品质量控制、柔性订单安排、款式设计、高品质打样等方面,培育形成一站式服务能力,努力发展成为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
(三)向产业化高端转型
虽然我国在全球纺织服装出口的份额中仍堪称大国,但并不是强国,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生产的纺织服装仍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中低端,而且主要集中在生产加工环节。在产业发展的标准化、自动化、高端化方面仍然缺乏竞争力。而从“微笑曲线”的价值链构成上看,向价值链两边高端延伸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来讲,应重点加强向自主设计研发以及终端渠道两端延伸,这些都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大有可为的高端领域。比如,天津天服三悦服装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设立研发中心,在面料、素材开发、服装设计等环节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独特时尚产品,由OEM成功转型为ODM企业,并成为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中极为少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加强在硬件上的投入,加快设备的升级换代,以标准化、自动化的高端设备来提升品质和稳定性的同时,亦可减少用工数量,替代人力资源的紧缺。向产业化高端转型,以跳出国际分工的低端磁场是我们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未来的主要方向。
(四)向品牌化企业转型
篇9
关键词:经济发展;商品劳务税;资本积累;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主题,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任务更为艰巨,要求也更为迫切。规范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的力量来自于市场的价格机制作用,它能够自动地促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是普遍存在的,政府有责任干预市场运行,而对于以市场为配置资源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政府适当干预经济发展的意义则更为重要。
税收是国家对部分产品或国民收入进行的法定分配,它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政府调节和干预经济的主要工具和为其他财政政策筹资的主要手段。一般说来,现代税收除筹财政资金的基本职能之外,还具有三大经济调节功能,即促进资源有效配置、调节收入合理分配以及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在发达国家,所得税是主体税种,税收政策实施的主要工具都是所得税,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税源构成和征管能力等因素,商品劳务税往往成为主体税种,因而其在税收政策实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品劳务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它主要包括消费税、销售税、增值税和关税。本文拟对经济发展中的商品劳务税作一理论上的探讨。
一、发展资本积累与商品劳务税
在发展中国家,实际经济增长和在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有着压倒一切的意义,但经济增长要受资本积累规模的约束。因而,如何形成足够的发展资金,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般而论,一国的资本积累有两种来源,一是利用外资,二是动员国内资金,尤其是国内储蓄。国内储蓄包括居民个人储蓄、企业储蓄(税后利润)和政府公共储蓄(主要来源于税收)。税收在调动社会资源用于储蓄、投资方面有两条渠道:一是通过征税筹集财政资金,增加公共储蓄或政府用于公共投资的集中性财力;二是通过制定鼓励储蓄的税收政策,刺激企业和居民个人把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扩大私人投资。
在发展经济学的税收政策思路中,一国资本积累水平同税收收入水平相关,也和税制结构选择相关。发展中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税制结构,选择什么税作为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种,在许多发展经济学家看来,首先应服从于扩大和刺激储蓄、促进资本积累的需要。他们的基本主张是,商品劳务税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体税种,对发展资本的筹集发挥主要作用。为此,他们作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商品劳务税的范围主要是指一般销售税、消费税、以及营业税和关税等间接税。从总体上看,这些税收的在发展中国家的比重较高。一般说来,经济发展水平愈低,商品劳务税的比重愈高。据资料显示,在低收入国家,商品劳务税占全部税收总项的比重为41%,而高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为30.9%,如果将进出口关税并入商品劳务税计算,高收入国家的比重为32.4%,而低收入国家高达71.1%.这表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较高的商品劳务税比重相联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商品劳务税作为主体税种具有稳定的筹资功能和较低的征管成本,但根据税收效率的分析,它会对经济增长和市场机制产生较大的扭曲效应,这就需要适当提高所得税比重,推行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
二、优化产业结构与商品劳务税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赫立克和金德尔伯格的理解,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以更多的投入或更高的效率去经营更多的产业,还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量分布的变化。在一国资源量为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产业结构变化,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力量。
考察西方国家10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产业结构变化的长期趋势是:初级产业主导制造业主导服务业主导。而引起或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如同经济发展的动因一样复杂,从外因分析,政府的产业政策及其配套的财政、税收政策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特别是税收政策在推动一国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和优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商品劳务税来说,它作用的大小是一个理论上和实践中争论颇多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作简单探讨。
首先,在讲座经济体制下,商品作价主要采用国家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价格,商品劳务税在配合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以促进产业结构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低税和高税不能直接形成低价和高价,因而商品劳务税对于调节产业结构的功能必将削弱。其次,商品劳务税作为间接税,具有易于转嫁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间接税的税负转嫁机制将充分发挥其作用,这决定了运用商品劳务税调节产业结构具有不确定性,甚至使政策目标落空。第三,商品劳务税与价格直接关联,其本身会扭曲商品的相对价格,导致消费者剩余损失;扭曲生产要素的相对报酬而导致生产者剩余损失。因而最终不利于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第四,商品劳务税还会对产业政策发生扭曲,这突出表现在增值税选型上。以我国为例,在生产型增值税实行统一税率的情况下,加工工业的进税抵扣比重大,税负轻;基础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进项税抵扣比重轻,税负重。显然,生产型增值税是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产业政策相背离的。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过分强调商品劳务税对于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而应适当弱化。税收对于产业结构的调节应主要依靠所得税优惠来发挥作用,同时适当发挥商品劳务税的辅作用。
三、实现地区协调发展与商品劳务税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以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是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总和。在同一个国家,由于地区间劳动素质、资本投入、技术进步、自然资源,地理和交通条件,以及其他社会性、国民性因素的差异,往往使区域间经济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既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甚至经济落后地区。税收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如何采取有效的税收政策以及商品劳务税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则值得探讨。这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应该是有启发意义的。
一般来说,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地区总税负水平的轻重,影响本地企业的积累能力;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广度和深度,影响本地区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吸引力;税制结构对地区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这里,我们重点从第三方面分析商品劳务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财力的强弱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来说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发展中国政府大多选择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税种,这对地方财力有两大好处:第一,这些地区的税源比较充实,税收收入不受企业成本费用高低影响,有利于保证落后地区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对于增加当地公共积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第二,有利于减轻落后地区企业的负担。因为商品劳务税属于间接税,可转嫁税,这样地方政府可以从中取得稳定、可行的收入,同时又将税款转嫁给购买方,经济落后地区将从中受益。
四、收入合理分配与商品劳务税
实现收入合理分配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一国GNP获得增长,但社会分配状况恶化了,低收入阶层较之过去相对乃至绝对贫困,就可能出现有增长、无发展或高增长、低发展的情况。对我国而言,这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根据库兹沓茨的“倒U假说”,收入分配不均是一国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要从根本上消除,只能以持续不断的经济增长为动力,实现经济结构的变革,但同时政府并非对之无能为力。在政府的各项政策中,以实现收入均等化为目标的税收政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税收以收入分配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所得税、商品劳务税、财产税以及社会保险税对转移支付制度的筹资作用。对商品劳务税的调节机制而言,主要是消费税对高收入阶层支付能力的调节。国际通行的商品劳务税主要是增值税和消费税。一般说来,增值税对各类商品和劳务普遍课征,是中性的,因而增值税不论是由企业负担,还是消费者负担,通常都不具备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消费税则不同,只是对某些特殊消费品课征,是非中性的,收入阶层一部分收入在流通领域里就转化用于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
从理论上讲,消费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不象个人所得税那样直接、有效,但是,就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消费税实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或许更切合实际。这是因为:(1)发展中国家一般实行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而消费税又占相当大比例,往往高于财产税和个人所得税。(2)征税消费品的选择,一般都是对奢侈品征税或重税、对必需品免税或轻税,这样就把绝大部分税加在高收入阶层身上,因而也具有与所有税相似的累进课税效应。(3)与所得税和财产税相比,消费税税源易控管,逃税难度较大,能够保证政府的分配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同时,由于消费税的非中性特性,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也有负面影响,容易产生“超额负担”。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对此进行效率与公平、增长与效率的权衡。
五、通货膨胀与商品劳务税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巨大的财政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它困扰着这些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如何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家政府所追求的重要政策目标。在20世纪末,从1997年起,“有7个经济本(指日本、墨西哥、阿根廷、泰国、马来西亚、韩国、香港-引者注)经历了与大萧条极为相似的严重经济衰退”,中国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因此,治理通货紧缩又成了很多国家当前的经济任务。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同样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是物价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上升,通货紧缩的主要特征是物价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尽管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或是造成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治理通货紧缩的主要措施是实施和推行扩张性的财政对策、货币政策、相应的产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税收政策方面,目标是刺激消费者需求,除开征利息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财产税之外,还要进一步降低商品劳务税中有关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提高投资倾向和消费倾向,以推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
税收政策与通货膨胀问题的相关性有三个方面,即税收收入水平、税制结构和税式支出。对商品劳务税来讲,我们重点分析税收收入水平中增税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增税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消费税实现的。虽然消费税由于转嫁性,在短期内可能会推动商品价格上涨,但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也会抑制需求,从而在较长时期内降低通货膨胀压力。消费税的这种反通货膨胀效应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具有一定需求弹性的生活必需品征收一般消费税,二是对部分高消费品征收特别消费税。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后扩招期困惑
1999年,中国内地普通高校招生160万,比1998年大幅增长52万,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一个规模快速扩张的新时期。在其后的两年,2000年招生220万,2001年招生250万。截至2004年,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超过2000万,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从此进入到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创造了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比《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预期的时间提前了几年。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高校进入了一个后扩招期时代。
一、高校后扩招时期的困惑
1.“扩招一圈地运动一再扩招”的怪圈。高校扩招,必然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如投资不足,校舍、图书、实验设备等基础设施不足,管理体制和师资条件在短时间内跟不上扩招发展的需要等。因此,学校要应对扩招就必须大规模建设新校园,从而为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要培养高水平人才,要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设施。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扩招以后,高校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逐年增长。2004年与1998年相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增加了近1000万人。按国家规定的平均每个大学生占有建筑面积30平方米计算,全国增加1000万在校大学生需要增加建筑面积3亿平方米。按平均每平方米造价1000元计算,全国增加1000万大学在校生需要建筑经费3000亿元。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经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绝大多数高校的校园建设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这对收入来源单一的我国高校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压力。为缓解压力,高校不得不进一步扩大规模,通过做大来弥补由于建设新校园所引发的资金缺口。由此,便形成了“扩招一圈地运动一再扩招”的怪圈。持续扩招,超负荷运转状况导致了非良性循环,使高等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超常发展和连续扩招也正在冲击着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带来高层次人才的供需失衡,引发高智力人才积压。
2.高校负债率过高与还贷压力过大。1999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并相应的允许高校向金融机构贷款,很多高校抓住发展机遇,使在校生规模成倍增加,并且一次性征地数干亩,用于建设生态化、智能化、现代化的一流新校区。但高校建设的大举扩张,却遭遇国家教育投资有限的瓶颈。同时,大的资金缺口又不可能完全靠学生学费来填补,于是大规模建设投资的主要渠道便来源于银行的贷款,即所谓的“举债兴教”巨额贷款投资在短期内使高校基本建设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高校面临着巨额利息的财政风险。高校负债率过高与还贷压力过大,困扰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3.财务风险导致教育质量下降。面对较高的财务风险,一些高校开始压缩教学科研的投入,特别是教学一线的经费。例如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工科专业学生实习次数和周数的减少;实验室的维持费用紧张,使原本1~2人一组的实验被迫改为3~4人一组等,这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一些高校的科研经费一再压缩,许多项目不得不缩减,如取消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政策,减少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补助费等。个别高校由于一直在压缩其他开支集中财力搞基建,开始限制专职教师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提高,从而使高校在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方面失去了很多优势,直接导致优秀骨干教师的不断流失和教育质量的下滑;也有一些高校通过扩大高费生的招生规模缓解贷款压力,特别是采取扩大二级学院高学费生和自费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的途径,以便有更多的资金来还贷这在本质上与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十分类似,学校一方面提高学生学费,另一方面又将用于学生教育的支出控制压缩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持较高的收支差。这就使学生的地位类似于商品消费者,而教师如同企业工人,大学俨然是教育产品的生产经营者。
4.“规模效益”向“内涵效益~质量效益”的转变。如果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扩大规模的话,那么,在扩招的浪潮逐渐过去而进入到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阶段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已经进入到了以提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时期。显然,这样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和发展模式要求有一种新的思路和机制,而且,这也使得高等教育领域中影响质量的若干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出来:(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原来的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显然已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如何改革旧的传统质量标准模式,重构新的质量标准并评价当前的教育质量,是当前高校要深入研究并保证其沿着“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规律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2)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宽基础与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大众化教育倡导的是宽基础、淡专业,强调通才教育,有利于全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宽基础的教育而忽视其专业教育,学生就业的现实压力又将迫使高校要重视其规模效益,这使得高校处于两难的境地。(3)教学管理方式与手段的改进问题。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学校校区增多,许多高校的新校区都在近、远郊区与教师住宅相距甚远,这使教师的课外辅导、答疑、质疑甚至与学生的交流逐渐减少,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实现“规模效益”向“内涵效益”“质量效益”的转变,便成为一个困惑学校教学管理的问题。
二、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深层次原因
是什么原因使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如此迅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1.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牵引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关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长期来看,由于高等教育培养了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能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由于高等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不论投资是由政府、企业或者是家庭个人来承担,投资的增加都会刺激经济的增长,而且因为“投资乘数”的作用,一定量教育相关投入的增加会带来数倍的产出增长。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由于高等教育的体系比较完善,高等教育往往成为经济的调节器,当经济繁荣、就业较容易时,许多人就会选择先就业,然后再在工作中接受高等教育,这时,高等教育规模就比较小;相反,当经济不景气、就业竞争激烈时,许多人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这时,高等教育的规模就比较大我国从1999年起开始实施高校招生大规模扩张的政策的日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2.教育的全球化进程,迫使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展。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开展已有很长的历史,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内高等教育的滞后,出国留学的热潮一直不减。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中国内地是美国高等教育出口的第二大市场,1998年的贸易额超过7亿美元,如果加上台湾省的4.5亿美元,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大市场。
据教育部的统计,在1978~1997年的20年间,我国共派遣留学人员近30万人。在中国已加入WTO的今天,国外教育机构正在逐步进入中国教育市场,我们面临着与国外教育机构同台竞争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首先体现在学历方面,不出国门就能取得国外著名高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这对广大学生来讲确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次是体现在外语教学环境上,与国内高校相比,国外高校具备先进的语言教学设施、更加优越的语言环境、更多的外国教师直接授课,乃至从国外直接引进的外语教学资料等,这都会对国内外语教学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再次,还体现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国外教育机构也具有优势。国外教育机构能提供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其结果会导致我们的优秀生源的流失,这最终将影响国内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而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1999年的高校扩招,对于迅速将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做大做强,并与国际接轨,以应对日益增强的国际高等教育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转三、高校解决后扩招期困惑的对策
1.建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竞争机制,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努力实现“硬着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多少大学生,而是尽可能地提高伞体民众的素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不是建设多少所大学,而是尽可能地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要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不但要实现政策、财政的“软着陆”,更要努力实现“硬着陆”。当前,应尽快成立具有权威性的社会专门评估机构,通过评估就业确定招生,让高等教育的发展最终走市场,最终实现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改变高等教育的拨款机制,在给予各个高等学校平等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办得越好的学校获得的国家经费支持应越多,同样获得社会投入的资源也越多,并可以考虑由政府减免其部分贷款;而办得不好的学校要考虑允许其倒闭和破产,从而使高校在提供反映市场需求和价值规律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中,获取声誉、地位和资源奖励,激发起应有的活力与效率。只有充分开展市场竞争,激发各高等学校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才能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
2.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印度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对我国极具借鉴意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印度高等教育进行了较大的规模扩张,并引发了一系列改革的阵痛,最为明显的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针对这一状况,当时我国的许多学者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应走印度的高等教育之路。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始终作为反面教材呈现在我国教育界面前。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印度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软件产业的崛起,引起了人们对印度模式的重新反思。人们发现,正是印度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后来的经济腾飞储备了大量人才。尽管当时这些人才由于在国内没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而纷纷出国,但是,十几年后,他们重返国内,给印度带回了技术和经济的优势。由此看来,高校经过一轮大规模的扩招后,应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所谓“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是指通过挖掘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潜力来扩大高等教育的实力,而不是持续的规模扩张。大学最终要达到做强,仅靠低水平的规模扩张来做大是不够的。因此,在后扩招时代,我们认为要更加注重大学的内涵效益。在中国进入初级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今天,再想通过扩大规模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高校的教学改革的发展。学校要走品牌发展道路,要有品牌意识,要让社会来决定其发展和破产,要瞄准前沿课题来发展教学成果,从而增强自身实力。
- 上一篇:进口贸易的基本流程
- 下一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论述行为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