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我国农业相互保险发展的现状
相互保险公司在国际农业保险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农业相互保险在发达国家盛行,甚至是这些国家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组织形式。近年来,我国政府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农业相互保险试点工作。2005年1月11日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黑龙江垦区设立的中国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成立,这不仅填补了中国相互制保险公司的空白,也标志着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采取以会员为单位自下而上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在运营上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选择“防保结合”模式,并且采用了以统一经营为主导,保险社互助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双层管理体制。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公司建立了“农户缴一块,农垦总局筹一块,国家补一块”的模式。目前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承保粮食作物面积2200多万亩,参保户达20多万户, 保费收入增长迅速,成为全国承保农作物面积最大的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成立不仅标志着我国农业相互保险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还对其他行业相互保险组织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我国农业相互保险存在的问题
1.农业相互保险的法律法规问题。农业相互保险业务的开展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做后盾,对农业相互保险的经营管理用法律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使农业相互保险在法制轨道上运行,有利于农业相互保险的稳定经营和保护投保农民的利益。但是我国农业相互保险却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实践中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农业相互保险组织的运行困难重重。
2.农业相互保险的监管问题。由于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没有资本金,使其在现行监管框架下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偿付能力监管方面,相互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但是,相互保险公司是特殊的保险组织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性,并不适用现行的偿付能力额度监管标准。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在理论上不存在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偿付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资本的充足性,股份制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必须足够承受未预期的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但是,相互保险公司没有资本金,当其经营发生亏损时,会按照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的顺序予以补偿,只要保险产品定价准确,准备金提取充分,就可以保证弥补亏损。如果这些不足以弥补亏损,则要采取减额赔偿的方法削减部分保险金,还可以采取借款和由投保人补缴保费的方式来弥补,从根本上保证了相互保险公司具有偿付能力,不能一刀切地对相互保险公司提出资本充足的要求。
3.农业相互保险的财政补贴问题。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险种,属于准公共物品,特别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财政支持,以缓解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融资问题。目前我国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相互保险的发展。
4.农业相互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问题。因为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高赔付的特征,在缺乏巨灾风险基金和农业再保险机制的条件下,如果发生大范围灾害,力量薄弱的农业保险机构会出现难以承担全部赔款的情况,这直接影响着农业保险业务的稳定性。而且,农业相互保险组织的资本筹措能力明显不足,资金实力有限,规模较小,更加难以应对这种巨灾风险。因此,建立与农业相互保险相适应的风险分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解决我国农业相互保险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完善农业相互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农业相互保险立法严重滞后,要促进农业相互保险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范农业相互保险运作,维护保险公司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保险公司、农民和政府三方共赢。因此,针对我国农业相互保险相关法律缺位的现状,应加快农业相互保险立法进程,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农业相互保险的发展,确保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2.成立独立的相互保险公司监管机构。目前,我国保监会负责对各类保险业务进行监管,但是农业相互保险和一般商业保险的经营目标和业务范围存在较大差异,监管理念和方式也不相同,由同一机构来监管不是很妥当。所以对于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就更不能简单地套用现行保险公司的监管标准,而应该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管。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但受农业生产周期长,自然灾害种类多,受灾范围大,造成损失大等特点的影响,农业保险业务又面临很高的风险。如果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保险公司很难维持经营,所以政府应该对农业相互保险在政策和税收上实行必要的补贴,甚至将其作为扶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政策。政府实施有效的农业保险政策支持既有利于农民参加投保,又有利于保险机构经营农业风险,调动了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双方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社会稳定,意义十分重大。
4.建立健全的风险分散机制。农业保险经营难度大、赔付率高、损失金额大,具有高风险性。而农业相互保险地区特征明显,投保人的保险标的和范围都具有较为集中的特点,一旦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会在短时间大范围内造成巨大的损失,单靠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显然是难以支撑和应付的。其承保的标的越多,风险就越集中,经营风险也越大,整个相互保险组织都会面临巨额赔付压力。因此,我国应加快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这也是各国农业保险顺利发展的保障。不但发达国家建立了风险分散机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风险分散机制也比较完善。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业保险;合作保险;财政补贴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的保险意识薄弱。大部分地区、大部分农民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参不参加农业保险无所谓,甚至在设有农业保险公司的地区,仍有一些农民没有保险意识,在农保还没有涉足的地区就更不必说。在一些以农业为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只有当灾害事故发生并遭受巨额损失后,一些农户才意识到保险的必要性,投保人的淡薄意识必然阻碍农业保险的整体发展。
2.逆选择问题在农业保险中普遍存在。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是普遍存在的,农业保险也不例外。由于农民的保险意识不是很强,而且农业险也非强制险,所以投保的覆盖率就不可能达到100%,这样就很容易发生逆选择的问题。据保险公司人员介绍,农业养殖险比种植险的逆选择的风险更大,导致农险理赔的难度和成本要比其他险种高出许多。如此一来,让一些即使开设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也望而却步,不愿再继续经营下去。
3.保险公司没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虽然1996年,我国保险公司实行了商业化运作,但对农业保险却并没完全市场化。根据各省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保险业实行商业化改革以来,农业险的平均年赔付率达到80%左右,而70%赔付率是保险业界公认的盈利临界点,农业险的赔付率远远高于临界点,做得多就亏的多。如果保险公司按照保险行业的大数规律和其他的相关规律,赔付率高就意味着保险费率定的不合理,保险费收入过少,保险费率定的过低,要想改善经营状况,保险公司就必须要提高保险费率。在政府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过高的保险费支付对于农民来说根本承担不起,而按照农民的投保能力去承保,保险公司自己又赔不起,这样必然导致农业保险走入日渐萎缩的“怪圈”。
4.缺少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政府的财政补贴。1995年通过实行、2002年修订的现行保险法实际上是一部商业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而农业保险中很大一部分是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经营目标大相径庭,用现行的保险法指导农业保险会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无法可依,农业保险中的许多情况多存在着法律真空,政府在农业保险中主导地位不明确,即使政府积极参与推动,也缺乏法律依据;而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也缺乏法律保护和约束。另外,由于农业风险面广量大,一旦风险发生,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保险公司基本无力承担。而我国现有的几家农业保险公司也都是在政府的财政大力支持下才成立起来的,因为没有专业的农险法律保护和规范,所以政府在这个方面的补贴也没有明确规定,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农业保险也只享受免交营业税的优惠,许多商业化的保险公司都不愿开设农业保险。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1.政府支撑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提。具体可把政府支持分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适用于一般商业保险的《保险法》并不适合农业保险,而《农业法》中也只是略有涉及,所以必须加快对农业保险立法,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同时要明确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经营方式、机构设置、农民参与形式、再保险机制、监督管理机构等,通过法律手段调整参与农业保险各方的利益关系,引导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对于农业保险,国家可借鉴与银行业发展类似的道路,建立政策性的由国家控股的农业保险公司和农业再保险公司,农民参保方式上可参照一些地方成功的农险经验,如可自愿投保,但不投保的享受不到政府相关的农业优惠政策等,这样可减少农民逆选择的问题。
第二,对农民参保费进行直接补助。保险补贴是绿色补贴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扶持农业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世界上一些农业险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如法国、美国等,都采用这种形式,美国补贴保费的53%,加拿大补贴保费的50%,日本补贴保费的40%——80%。我国在国家财政尚不宽裕的情况下,可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补贴。由于有财政补贴,农险保费率降低了,不仅可提高农民投保的积极性,还不断的扩大农险险种。同时对农业保险业务实施税收减免,在免去营业税、减免所得税,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农险业务。
第三,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当巨灾发生的时候,无论是国家成立政策性保险公司还是商业性保险公司,都无法独立承担损失,所以必须通过双方的合作共同承担,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把对农业保险业务减免的税收转作农业保险基金。一旦发生重灾,保险公司赔付率超过一定比例,启动重灾风险基金,由国家保险公司作为再保险公司的角色,双方按照比例共同承担风险,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另外,在确定再保险方式时,可选择溢额再保险的方式,为商业保险公司的最大赔偿额提供保。
第四,支持地方政府和农民尝试新的农业保险模式。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仅限于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最低为2亿人民币。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是解决农业保险的最终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有较强的地方财政实力撑起地方保险公司,所以国家应鼓励地方政府和农民去尝试一些新的保险组织形式。在国外,保险的组织形式除我国保险法规定的两种以外,还有个人保险、相互保险公司和合作保险(包括相互保险社和保险合作社)。个人保险的发展在我国暂时还不太可能,但相互保险和合作保险的保险方式到可在政府的支持下有所尝试。这两种保险组织形式主要就是由那些对某种同类型的危险有共同保障需求的人或单位组成的一种保险团体或法人组织,其所有的成员既是保险人又是投保人,当其中某个成员遭受风险损失时,则由其余成员共同分担该项损失,参加组织的成员需事先缴付一定数量赔偿基金和管理费,该项基金在未支付赔款前可用于各种投资方式,所得利息红利属于全体成员共有,组织不对外营业,也不以赢利为目的。在一些地方财政实力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农业保险采取合作保险和相互保险的组织方式比较适合。可以由政府出面,鼓励经济还可以的不同乡镇、不同村庄甚至可以是相互临近的不同县市之间成立这样的保险组织形式,也可以由不同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形成这样的保险组织,这样就可以使得每个农户所承担的风险可似由更多的人一起来分担,可以减少单个成员的损失。
2.商业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存在问题;对策
距2003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已经11年,其间,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方面,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在整体上实现全面扭亏为盈,曾经面临严峻财务压力的信用社实现了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另一方面,分类指导和发展模式多元化成为现实。但现阶段,国家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还存在着很多和问题,下面对其具体说明。
一、农村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撤并,支农服务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县及县以下网点撤并力度较大,金融网点的大量撤并,在使银行业机构减少成本和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带来农村金融服务的弱化,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弱化影响日益显现。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没有金融机构,当地农户无法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办理业务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乡镇或县城,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和融资困难。
(二)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资金供求矛盾加剧
目前,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大量农村资金流入其他领域,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紧张的趋势。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主要有: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由于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缩小,难以发放贷款,大量存款因闲置上存。二是邮政储蓄“抽水”。加剧了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三是支农资金“农转非”。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当地中小企业贷款压力全部转嫁到农村信用社身上,形成事实上的支农资金外流,导致“三农”信贷资金的萎缩。
(三)贷款利率定价固化,不利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由县联社统一确定,基层信用社只能严格执行县联社制定的利率,没有利率定价的权限。这种简单的浮动利率式定价方法虽方便操作,但忽视了农村信贷市场对利率定价的需求,限制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开展。高利率虽然可以给信用社带来更大利润,但同时却使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加重了贷款农户负担,不利于支持“三农”发展。农村贷款需求多为生产性需求,具有收益低、不稳定的特点,高额利率往往会让农户对贷款望而却步,转而缩减经济投入或适当缩小生产规模,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四)金融服务手段单一,难以满足“三农”需求
目前,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手段单一,经营的贷款业务主要包括短期农户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普遍存在期限短、金额小的特点,难以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对策
(一)加大扶持力度,加快金融体制创新
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内部的业务流程、核算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是以大中型企业、大项目为对象进行设计的,不适应农村信贷“短、小、频、急”的要求,需要引导金融机构在县乡建立“扶小”的专营服务机构,单独考核、独立核算,减少审批手续。
(二)提高扶持效率,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要注重财税政策、监管政策、货币政策和农村保险业发展的协调配套,通过多项政策的组合,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内在积极性,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三农”。 要抓紧出台林权、农业机械、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和宅基地等农村生产要素的确权、登记、评估、抵押、转让等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并且适当地降低相关环节的收费。农村信用社应盘活农村金融“生物链”,开发“公司+农户+信贷”、“保险+信贷”等多种信贷产品;农村信用社要因“物”制宜,在全国率先开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产品,只有这样的大胆尝试才能打破多年来农民“有房有地没法贷款”的僵局;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加大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的贴补力度。
(三)完善扶持机制,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创新外部环境
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既是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信用体系越健全,金融机构产品开发的约束条件越少,开发的思想解放程度越高,创新水平越高,开发的领域越广,贷款主体应用的也会更多更灵活。因此,要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创建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使信贷双方建立互信机制,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吸引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要注重财税政策、监管政策、货币政策和农村保险业发展的协调配套,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内在积极性,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三农”。
(四)规避扶持的风险,把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加大信贷与保险的合作,利用商业手段分散风险。 比如小农户可投保“小额贷款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 不需要抵押或担保,就能顺利地从银行或信用社获得贷款。 二是保险公司要不断提升保险在涉农借款人中的渗透度,扩大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林业保险、渔业保险品种。积极开展农民家庭财产、农房、农机、农村小额贷款借款人人身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为小农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险服务,有效提高保险在涉农借款人群中的覆盖度。三是鼓励小农户借款人对贷款抵押物进行投保。小农户可以为自己贷款的抵押财产、经营的农业项目、家庭主要劳动力进行投保,以增强借款人的风险应对能力和信贷资产保全能力。四是鼓励银行和保险公司积极主动倡导、参与和建设,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农户、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因共同利益关系采用多种组合方式的农村信用共同体,引导发挥信用共同体的联合增信功能,促进形成政府政策性扶持资金投入、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担保公司或担保基金提供贷款担保、涉农部门提供综合服务保障的多方联动机制,让更多的小农户受益。
参考文献:
[1] 李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金融研究,2013(4)
篇4
关键词:茶产业金融支持石阡县
一、前言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依据,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的产出水平取决于四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即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农业技术。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资本投入的水平和效率决定了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状况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20世纪60年代,以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论证了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具有显著的“金融二元性”,农村地区的“金融抑制”现象十分突出,抑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贵州具有发展农业产业的先天优势,茶产业是贵州的“名片”之一,全省茶园面积连续三年成为全国第一,奠定中国绿茶“新金三角”的核心地位。2015年底,贵州茶园面积达到6892万亩,其中铜仁市160万亩,位居全省第二,是茶叶主产区之一。石阡县位于铜仁市西南部,是该市最大的产茶县,是贵州第三大产茶县。
二、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据史书记载,石阡茶叶生产自唐朝以来,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石阡坪山乡生产的茶叶成为贡品,“石阡坪山贡茶”名声鹊起。解放后,石阡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8年,总理为石阡亲授了“茶叶生产,前途无量”锦旗,并多次在国际国内名茶评比中获奖。
石阡县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该县发展茶产业,生态自然气候优势明显:一是土壤适宜种茶。全县黄土面积达1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31%,海拔600米以上1200以下的土地中,相对集中连片的有66万亩适宜种茶。二是适宜种茶的气候条件。阴雨日数较多,光照时数较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三是完好的生态资源。由于没有大型工业企业,该县土壤、大气、水受污染程度低,森林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达517%。
自2003年8月以来,石阡县委把发展茶叶产业成为调整该县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把退耕还林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引导群众实施“退耕还茶”、“林下套茶”,强力推进茶叶产业发展。通过几年努力,石阡县茶园建设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健康发展,实现了从零星的发展到园区化、景区化的蝶变,从不知名到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保护”、“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苔茶之乡”等品牌的获得。截至2015年,石阡苔茶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25万亩,茶园基本实现了乡镇全覆盖,有茶企143家,茶农862万户,涉茶从业人员达2736万人,茶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福建、中南亚、欧美等国内外市场。
三、金融支持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2007年,石阡县出台了《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要求茶园面积以每年5万亩速度增长,整合项目资金和本级财政资金实施茶苗、肥料的投入和土地整治费用补助。2012年4月11日,该县同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农业产业化扶贫攻坚合作协议》,启动首批融资25亿元支持茶产业合作项目。该项目不仅解决了茶农、合作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促进石阡苔茶产业升级,还为石阡县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较好的推动了石阡县的茶产业发展,带动了石阡社会知名度的提升。通过“国开小额农贷”,不仅缓解了政府资金压力,茶园得到有效管护,新植茶园成活率高、茶苗长势良好,并在全省率先打造了一个2万多亩的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列入全省“5个100工程”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此次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向石阡县20个乡镇的茶产业经营主体发放《石阡县茶产业经营主体融资情况》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8份,其中收回茶农、茶叶个体工商户调查问卷176份,收回茶企、茶叶专业合作社调查问卷92份。同时,对部分乡镇采取上门走访的方式进行调研。调查内容主要包括2016年石阡县茶产业经营主体家庭社会经济特征、茶叶生产情况、融资情况、借款数额、借款渠道、借款用途等。通过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分别对样本茶农(包括茶农、茶叶个体工商户)和样本茶企(包括茶企、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和金融支持情况进行分析。
样本茶农和样本茶企的特征概述。样本茶农和样本茶企法人代表的平均年龄均为45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分别占75%和46%。样本茶企法人代表中具有大中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占35%,学历层次高于茶农,且从事茶产业平均年限为9年。样本茶农平均茶园种植面积为51亩,茶园种植时间在3年以上的占到78%。其中,有73%的茶农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务农,家庭务农人口占比达60%。样本茶企平均茶园种植面积为322亩,茶园种植时间在3年以上的占93%。通过问卷统计得出:
(一)该县茶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
调研结果显示,在176户样本茶农中,2016年有借贷需求的有139户,能够从农信社等金融机构获取借款的仅有81户,有58户的借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存在显著的金融供给约束。同时,茶企也存在着类似的金融抑制。
1样本茶农金融供需情况。此次调查中80%的样本茶农有借款需求,2016年的平均融资需求为13万元,额度较小,融资需求在20万元以下的占所有调查样本的84%。
2016年,46%的样本茶农获得了借款,借款额度在20万元以下的样本茶农占到95%(见表1)。少数非正规金融的借款主要是通过亲朋好友之间的渠道,这类借款大多没有固定的偿还期,且多数是低息或无息借款;从借款地点看,87%的样本茶农能够从乡镇或村一级获得借款,借款的便利性较好。
2样本茶企金融供需情况接近90%的样本茶企有强烈的借款需求,2016年的平均融资需求为200万元,融资需求在200万元以上的仅占32%,100万元以下的占到一半以上。
在92家样本茶企中,2016年有58家获得了借款,融资额度在50f元以下的有45家,100万元以上的仅有9家,样本茶企获得融资的最高额度仅为600万元(见表2);从借款地点看,大部分的样本茶企能够从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获得借款。
(二)尚未形成完备的茶产业金融支持体系
在借款渠道方面,85%的样本茶农主要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说明在石阡县样本茶农的融资过程中,正规金融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来源于农村信用社和国家开发银行;向亲朋好友借款的样本茶企有34家,少数茶企也会通过高利贷或互助协会借款等方式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是获得借款的主要渠道,主要来源于农村信用社、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目前为茶产业提供融资支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较为单一,其他的商业银行支持甚微。同时,与蓬勃发展的茶产业相矛盾的是,基层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动力严重不足,金融产品的设计极不合理,与茶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极不适应。贷款业务种类单一,未能充分满足茶产业链发展的信贷需求。
(三)茶产业经营主体很难提供银行所需的资产抵押
在制约借款获得的因素方面,样本茶农中53%没有抵押和担保,13%经济条件达不到借款要求;同时,50%的样本茶企没有抵押和担保,也存在有贷款逾期记录,贷款用途不合规,企业财务不规范等影响获贷的因素。贷款的风险“敞口”很大,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条件。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和担保已成为制约茶产业经营主体获得信贷支持的主要原因。
(四)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不强,缺乏有效的风险保障机制
农业产业是弱质性产业,茶产业贷款具有更大的风险。该县茶叶生产的小农户分散经营仍占多数,一旦受灾,茶产业将遭受巨大损失。调研数据表明,仅有6%的样本茶农为茶叶生产销售购买了保险。92家样本茶企中,也仅有4家购买了农业保险。大部分茶农和茶企由于不了解农业保险相关情况,或是无法承担高额的保险费,茶园规模较小,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即使有购买农业保险意愿的茶农,大部分因为价格贵、负担不起的现实困境而放弃。
(五)在茶产业政策支持方面
大多数茶产业经营主体都获得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技术扶持等形式的政府扶持政策。但是,与样本茶企相比,样本茶农与相关金融部门的沟通情况一般,未能及时掌握产业融资的最新情况和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
四、金融支持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地方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引导
加强研判国际和国内形势,积极引导茶产业经营主体的生产和销售行为。通过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农业科技推广,增强茶产业经营主体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完善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改革各项工作,促进土地有序健康流转,扶持茶产业经营主体做强做大。
(二)利用少量的扶贫资金撬动大量的金融资金发展茶产业
建议对发展中的茶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提高贴息比例,提高信用贷款的额度,并将流动资金贷款的期限适当延长。此外,将财政扶贫和产业扶贫等项目资金,集中投人到茶产业发展上来,切实解决茶农茶叶管护、企业加工厂建设、茶青收购等资金困难,为石阡县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引导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扶持产业发展,构建银政企合作机制
降低茶产业经营主体银行贷款的门槛,缩短贷款审批和发放时间。建议推行微企、家庭农场、茶产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在贷款需求一定额度以下实行免担保、免抵押的模式。而地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借鉴凤岗经验,推出“三资转换”信贷模式,大力支持优良的茶农、茶企发展。即实现政银联合,由政府出台政策,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茶园经营权进行确权登记,赋予茶园经营权抵押贷款全新功能,农信社根据政府确权评估过的证书,发放贷款,实现“资源D资产D资金”的转化。
(四)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事业
鉴于农业产业的高风险性,对涉农信贷、保险在政策机制上给予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风险分担等大力支持,积极发展农户人身保险、种植业等农业保险品种,提高农村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建立“低保费、广覆盖”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形成金融、保险支农合力。
参考文献:
[1]华中昱,林万龙 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状况分析――基于甘肃、贵州及安徽3省的6个贫困县调查[J]. 农村经济,2016(09):66―71
[2]黄婧,孙秋等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8)
[3]汪朗,刘志博 金融支持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的实地调查研究[J]. 商,2015(09):256
[4]王友云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延伸问题与路径探讨――以石阡县茶产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13):25
[5]黄忠石阡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J].中国茶叶,2014(10):6
[6]陈良,高建浩,王彬,杨仁德 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 贵州农业科学,2014(02):248―252
篇5
关键词:睢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出路
1 前言及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现实城乡统筹发展和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各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对于类似睢宁这样地处苏北地区的传统农业区域而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对于稳定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更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睢宁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徐州市。全县总面积1773平方公里,人口132.51万人,耕地150万亩,辖16个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县内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农副业非常发达,已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然而,具体到该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而言,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不少地区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还面临着种种问题,从而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未来的发展出路,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当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众多,研究涉及的领域也包括众多方面。如龚中纯(2005)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梅瑞江(2008)的《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出路研究》、吴岩峰,陈晨,富仲羽(2004)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张宝清(2005)的《试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等。这些研究著述涉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原因、对策、出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著述较多,但往往各有侧重,并且多从大的层次和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进行分析,而关注具体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睢宁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出路,以期对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2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贯彻执行重视不足。尽管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显然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重视不足;二是农民自己也不够重视。从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目前很多基层干部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存在轻视心理,甚至还有少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势必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造成极其恶劣的消极影响。
(2)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对于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缺乏政策和法律上的有力支持也是一项严峻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真正贯彻实施的情况相当普遍。而另一方面,因为缺乏法律规范的约束,客观上也加剧了领导干部对于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消极怠慢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这一制度的有效推进。
(3)保险资金筹集困难,且资金运作不合理。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很多地区在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措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这一制度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其收入水平往往影响着农民参保养老保险的意愿。一方面,农民由于收入较低从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财政支持往往又捉襟见肘。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匮乏的现实情况。此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上,往往只能将其用于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投资渠道十分单一。这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时期,显然也不利于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4)养老保险的覆盖对象也有失公平。从当前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参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遵循的是自愿原则,而很多生活条件较为贫困的农民群众或者不愿投保,或者无力投保。因此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多数都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然而,从未来的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真正需要得到养老保险覆盖的却恰恰是那些生活贫困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
3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出路
(1)切实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如前所述,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对于稳定农村社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这一方面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使其成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推动者和执行者。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下大力气宣传,使农村广大劳动者改变过去对于参保养老保险制度的错误观念,使其充分认识这一制度对其自身的保障作用。相信一旦有了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则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而言也必然会水到渠成。
(2)提高政策和法规体系的支持力度。一旦有了完善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体系的约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也就有了充足的法律保障。这也必然会给那些消极怠慢的领导干部带来压力,使他们更加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工作中去。此外,在相关政策规范的执行方面,也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能将政策规范视同虚设。另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方面也要加强监督,对于其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予以坚决处罚。
(3)开拓资金来源,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作。从根本上说,增加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渠道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最重要的资金保障在于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支持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这一部分财政资金落实到位,并坚决杜绝将保险资金截留或挪作他用的违规行为。此外,还可以开拓新的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渠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养老保险事业中来,并逐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都能得到必要的生活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毅.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财政,2003(8):40-41.
篇6
关键词:供电企业;继电保护;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153
0 引言
在供电企业电网运行中,一些故障的出现会对电网的正常运行、工农业的生产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供电企业的电网安全正常运行提供保护。而继电保护模式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继电保护模式在实践应用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为了保障供电企业电网的持久健康运行,我们需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工作。并且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1 供电企业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1.1 数据测量出现误差
数据测量出现误差是供电企业继电保护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在继电保护的具体应用中,由于许多的工作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而这些人工对于相关电力数据的测量不够精准、出现了误差,对于供电企业的电力输送与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
1.2 覆盖面不广泛
电力企业继电保护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覆盖面不广泛。从整体而言,我国的配电系统的建设与规划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继电保护的规范与措施还有许多的不完善。比如:环网供电线路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电路故障时,就有可能面临大规模停电的风险,而传统的利用保险丝断开或者是开启开关的方式是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用电需求的。因此,加强继电保护模式的应用范围是必然趋势。
1.3 员工技术性不强
员工技术性不强也是供电企业继电保护模式应用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一些电力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职业素质不强、工作态度不积极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对于继电保护模式的有效应用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1]。
2 供电企业继电保护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完善继电保护模式的覆盖面积
首先,进行供电企业继电保护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完善继电保护模式的覆盖面积。比如:加大资金与技术的投入力量,对于传统的“保险丝模式”的电路故障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与提高,利用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与之形成全面的保护网络模式增强其安全性与科学性,满足广大的区域性环网电路与众多的农村电网的用电保护需求,推进我国智能电网模式的早日形成,促进我国电网运行的科学性与持续性[2]。
2.2 进行精准的数据测量
其次,进行精准的数据测量也是解决供电企业继电保护模式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对此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第一,进行好理论计量值的研究工作。第二,在进行继电保护模式的应用中,进行科学的计量工作、避免计量数值与实际计量值之间的差距。
2.3 对于出现的漏洞进行及时修复
再次,对出现的漏洞进行及时修复也是解决电力企业继电保护模式存在问题的另一个方法。继电保护模式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因此会产生许多的漏洞。比如:校验器的漏洞会严重的影响到继电保护相关设备的有效性与仪器的灵敏性,因此我们需要对继电保护模式应用中对于已经出现的漏洞以及可能出现的漏洞进行及时的修复,使继电保护模式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出最大的效能[3]。
2.4 加强技术的开发力度
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技术的开发力度以解决供电企业继电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全面地促进继电保护模式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保护工作作出重要的贡献。为此,第一,对于继电保护模式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更加细致认真的研究工作,推动继电保护理论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为继电保护模式技术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平台与基础。第二,利用现代的网络信息科技的软件与硬件设施与系统进行继电保护模式的模拟研究与网络技术平台的完善工作,可以找寻到继电保护模式研究的科学方法。第三,广大继电保护模式研究的科研人员要具有认真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用顽强的意志品质,推动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快速进步与发展。第四,在对于继电保护技术进行实践的应用中,注重实际运用结果的收集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总结,用正确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寻找出解决的方法[4]。
2.5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最后,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也是电力企业进行继电保护模式有效应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比如:电力企业定期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与专业学者、专家对于企业的员工、尤其是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对于继电保护模式进行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定期举办相关知识的竞赛与专业技能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对于提升电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
3 结论
对于供电企业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有利于供电企业全面的提升自己电力系统安全保护的质量与效率,保障本辖区内工、农业生产与百姓生活的正常进行,更有利于我国智能电网的早日建设完成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楠,晁智超.供电企业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6(08):41.
[2]朱友林,叶美授.探析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4(22):197-198.
[3]吴达华.供电企业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5(03):234.
篇7
2.论我国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现状及出路
3.我国绿色食品营销策略探讨
4.浅论保健品企业营销策略
5.对加快桂林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探讨
6.对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分析与探讨
7.浅谈我国家族企业科学用人机制的建立
8.对中小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探讨
9.浅析我国大型超市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
10.私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11.浅析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
12.南宁市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13.梧州人造宝石业发展策略的探讨
14.提升餐饮企业顾客忠诚度策略的探讨
15.浅析梧州市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
16.建立和完善广西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考
17.浅谈运龙公司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职业道德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性的探讨
19.浅谈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
20.论提升我国企业品牌价值的途径
21.对超市销售促进强度和效用的探讨
22.关于北海旅游引入分时度假的探讨
23.我国C2C交易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
24.对运用走动管理来加强企业团队建设的探讨
25.对引进绿色消费的探讨
26.“肯德基”危机公关的启示——从“苏丹红”事件进行分析
27.我国企业实施定制营销策略的探讨
28.昭平县茶叶产业化发展问题的探讨
29.关于广西旅游企业网络营销的几点思考
30.浅析我国区域家电的发展对策
31.广西农村家电市场的营销策略
32.关于“壮牛”水牛奶在梧州终端营销策略的探讨
33.广西私营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4.浅论我国体育赞助对赞助企业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35.论我国工业企业利用市场,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信息的策略
36.水平营销对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探讨
37.诌议我国酒店员工培训
38.EDI技术在我国物流企业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9.浅析房地产网络广告及其发展对策
40.开发梧州特色旅游策略的探讨
41.论梧州历史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策略
42.关于我国家电企业开拓中西部农村市场的探讨
43.论广西梧州冰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建设
44.广西发展经济型酒店的策略探讨
45.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在企业中的运用
46.浅论梧州市企,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47.论我国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的问题及对策
48.阳朔攀岩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8
关键词:农业补贴;制度比较;发展阶段;经济效应;问题;对策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开始关注农业补贴问题,在加入WTO前后农业补贴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现有农业补贴政策文献的整理,总结得出我国对农业补贴的整体研究及河北省农业补贴情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 国际主要国家农业补贴制度的比较与经验借鉴
我国对国外农业补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补贴制度演变、农业补贴方式及经验借鉴等方面。柯炳生(2002)对美国新农业法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理论剖析,同时就新法案对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的影响也进行了预测。他认为价格支持措施扭曲了市场价格信号且效率很低,而直接补贴是没有争议的“绿箱”政策,我国应尽早改革价格支持政策,并加大农业科研和推广等公益的支出。陈锡文(2003)美国农业法中涉及的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为农业补贴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龙文军(2004)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农业流通补贴的现状进行比较,总结出其改革取向。姜亦华(2005)认为国外农业补贴呈现出减少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出口补贴,增加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生态等方面的补贴以及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并举的趋势,注重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搭配使用。李瑞锋(2006)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直接收入补贴政策的改革及其利弊,对中国实行直接补贴的意义、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董运来(2009)通过对欧盟的农业支持政策在市场价格支持政策、直接补贴政策、政府公益服务支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的具体支出力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的研究,借鉴欧盟在价格支持政策和科研、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等方面的经验,对提高我国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
2 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发展阶段
我国很多学者对农业补贴制度演变展开了研究,根据划分依据与方法的不同,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鲁礼新(2007)将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分为:农业生产资料和城镇居民的粮食补贴(1979―1992年)、粮食保护价收购(1993―2002年)以及直接补贴和农业税减免(2003―2005年)三个阶段。朱应皋(2006)将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划分为:粮食收购数量和价格调整时期(1978―1984年)、粮食价格双轨制形成期(1985―1990年)、粮食统销体制解体、粮价全面放开时期(1991―1993年)、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粮食生产流通体制时期(1994―1997年)、粮食流通体制的大变革时期(1998―2003年)以及全面推进“粮食直补”时期(2004年至今)六个阶段,认为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大致沿着由以流通性补贴为主逐步转向以生产性补贴为主、由间接性补贴为主逐渐转向以直接性补贴为主、由以价格补贴为主转向以非价格补贴为主的轨迹演变。
3 我国农业补贴经济效应分析
不少学者对各种补贴方式的经济效应作了理论分析。高峰(2004)通过对农业投入品补贴的理论分析,发现包括投入品补贴在内的“黄箱”补贴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与经济效益的低下;而以直接收入补贴政策为代表的“绿箱”补贴政策有利于经济整体福利状况的改善。肖国安(2005)认为,粮食消费者比粮食生产者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获取的利益更多;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平抑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的效果不显著;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不能完全代替价格支持。韩喜平(2007)对粮食直接补贴的产量效应与收入效应分别作了经济学分析,研究表明:在产量效应上,直接补贴政策比生产资料补贴政策更有效;就收入效应而言,直接补贴政策比价格支持政策更显著。冯晓瑞(2008)研究发现,直接补贴与间接补贴对农民的增收效应均不大,单独运用农业补贴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 农业补贴制度的问题考察及其完善的对策
侯石安(2001)认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取向为: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注重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重视主要农产品的仓储建设和出口补贴;注重对农业保险亏损业务的补贴;健全农业补贴政策法规。童疆明(2005)从农业补贴的规模、结构、效率、农业保险补贴及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朱应皋(2006)在分析中国农业补贴制度变迁的基础上,从农业补贴的目标、水平、结构及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重构农业补贴制度的相关建议。郑志冰(2007)在分析中国直接补贴政策、最低收购价及“绿箱”补贴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充分利用“黄箱”补贴,拓宽“绿箱”补贴及优化补贴结构等政策主张。彭腾(2009)从提高农业补贴增收效应的视角,提出了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认为应在综合国力和国家财力增强的基础上,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转变补贴方式,变间接补贴为直接补贴,变生产补贴为收入补贴;取消对农业生产资料限价销售的价格补贴,让农资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形成市场化,改变农产品价格受抑制的状态,并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实行有条件的支持。
5 河北省农业补贴研究现状
河北省农业补贴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以下思路:通过对现有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完善农业补贴措施的对策。
李志远(2007),陈齐龙(2008)以河北省财政支农的数据为依据对河北省农业补贴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在农业生产能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资源、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对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分析,指出河北省财政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投资,并按地区给予不同的支持方式和力度以及积极推进农村税费、农地制度改革和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分配运行的监控。刘志国(2009),杨小静(2010)对河北省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农业补贴金额、补贴依据、补贴结构、补贴程序、补贴方式等方面的分析,指出农业补贴政策对粮农产生了一定的制度激励效应,降低了粮农经营成本,增加了其收益。但补贴金额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补贴品种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补贴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应加强对种粮大户的支持和补贴方式应该体现区域差别等相关政策建议。武媛媛(2009)通过对河北省农业财政补贴实施情况的分析,指出河北省农业补贴政策补贴力度、补贴范围、补贴方式以及补贴的投资结构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提出应采取多项措施,增加收入补贴,如建立农业保险补贴制度和直接向低收入农民发放补贴以及增加良种补贴和对农业结构调整补贴。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初到我国加入WTO到现在,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主要从国外农业补贴政策和国内农业补贴政策两方面开展。对国外农业补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补贴制度演变、农业补贴方式及经验借鉴等方面,介绍和比较不同国家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及主要补贴方式,讨论了对我国调整农业补贴的意义,提出完善中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具体建议。对国内农业补贴制度的研究主要从农业补贴制度的演变发展,各种补贴制度的经济效应和农业补贴制度的问题及调整对策等开展。对河北省农业补贴的研究通过对现有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完善农业补贴措施的对策。
中国政府制定并推行了“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发展战略。农业补贴既是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理性选择。但是怎样调整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现有的补贴范围、补贴方式、补贴金额等才能使农业补贴更加利国利民是经济学者非常重要的任务。国外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为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改进提供参考,我国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补贴制度。
总结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当前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定量研究主要借鉴国外方法,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有效测度农业支持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模型短期内还无法建立和运用;现有定量研究利用政府公开的统计数据居多,通过深入农村调查的方法收集一手资料进行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较少。
参考文献
[1] 柯炳生.美国新农业法案的主要内容与影响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2
[2] 陈锡文,程国强.美国新农业法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和建议.经济导刊,2003
[3] 何忠伟,蒋和平,中外农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农业科技管理,2003
[4] 龙文军,李娜.国外农业流通补贴的做法及其改革取向.世界农业,2004
[5] 鲁礼新.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阶段性变动效果评价.改革与战略,2007
[6] 朱应皋.中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变迁与反思.乡镇经济,2006
[7] 姜亦华.国外农业补贴趋向及其启示.学术界,2005
[8] 李瑞锋,肖海峰.欧盟、美国和中国的农民直接补贴政策比较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6
[9] 肖固安.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
[10] 董运来.国外农业支持政策及其启示.开放导刊,2009
[11] 程国强.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与借鉴.北京农业,2010
[12] 张晋武.河北省财政支农绩效的实证分析与政策选择.绿色财会,2008
[13] 赵志国,赵帮宏,王余丁,李存超.农户视角的惠农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基于河北.农业经济,2009
[14] 杨小静,冷熠,宗义湘.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376个农户调查.农村经济,2010
[15] 田玉敏,肖继新,陆义丽.河北省财政支持保护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6] 李志远,张晓光.对河北省财政支农政策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7
[17] 武媛嫒,张国梅,张建党.河北省农业财政补贴政策分析.特区经济,2009
篇9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近年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多次指出农村信用社应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受政策性、制度性、技术性、操作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信贷支农措施不到位,效果不明显。
一、信贷支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角色错位理念偏差,造成信贷支农工作进度缓慢
一是部分农信社管理层在农信社的市场定位、经营范围、服务对象等方面存在一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如认为农业是弱质、低效益产业,其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不利于保障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支农工作中动摇了办社宗旨,对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感兴趣,潜意识中表现出“惜贷”,一定程度导致了农户贷款难。
二是经营理念偏差造成了信贷资金流向“非农”领域。部分农信社在业务发展中,背离或抛弃了农信社正确的市场定位,热衷于“弃农进城”,将可用资金纷纷投入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路桥建设、房地产开发、大型企业等资金需求量大、使用周期长的社团贷款项目上,削弱了农信社信贷支农作用。
(二)管理能力薄弱,服务手段落后,制约了信贷支农作用的发挥
一是历史包袱沉重。农信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自然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年来受行政干预的影响,造成了大量的信贷资金沉淀。
二是信贷人员紧促。目前信贷队伍中熟悉法律知识、通晓企业财会、了解市场经济、掌握农事活动的人非常稀缺,信贷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三是激励机制缺失。讲权利的少,讲责任的多,责权利的不匹配,严重挫伤了信贷员的工作热情。表现为重责任追究,轻褒扬嘉奖。放贷人员顾虑重重,宁可少放或不放,也不去冒风险,严重制约了信贷业务的开展。
二、信贷支农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更新观念、端正角色,改进信贷支农服务
农信社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更新观念、行为上端正角色,牢固树立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从立足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转变经营角色,真正承担起“农村金融主力军”这一历史重任。在信贷支农工作中,努力做到深入农村、扎根农村,搞好农村信贷支农工作调查研究,力求信贷支农工作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村群众,为“三农”贷款开辟“绿色通道”。
(二)加大组资力度,壮大信贷支农实力
农信社必须不断地加大资金组织的工作力度,只有资金实力壮大了,才能为信贷支农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金融服务宣传、门柜形象改善、信贷人员上门揽储、新理财产品推广等方式,动员全员想尽一切办法将闲散资金组织回社。在组织资金工作中,要大力吸收低成本资金,不断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三)狠抓清非攻坚工作,努力盘活沉淀资金,拓展支农资金渠道
农信社要不断加大清收不良贷款的力度,工作方法可采用划段清收、利息优惠、有偿收回等办法激励内部员工清收,也可以根据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清收,还可以请求党政机关进行行政清收以及人民法院司法清收,总之要千方百计地盘活沉淀资金,增加可用存量资金。
(四)加强信用村镇创建,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一是积极投身到打造“信用农村”的活动中去。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热情高涨,积极投身到此项活动中,促成信用社与地方党政、农户的相互信任,加强多方合作和协调,共同建立一个良性互动的社会信用体系,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信用社信贷资金良性循环的“多赢”局面。
二是要做好农户经济档案建档工作。信用社应注重搜集、整理、完善农户经济信息,将众多分散在外部及内部的农户经济收入状况,经营负债状况,生产发展计划等信息,认真进行甄别梳理,建立详细的农户的经济档案,将其信用行为记录在案,为日后信贷支农提供参考依据。
(五)创新信贷支农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创新支农服务是新时期农村信用社开展好支农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信社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
一是科学合理地调整贷款利率、期限、额度,充分运用利率政策,最大限度的降低农贷利率,让农民获得利率优惠;要根据农业生产结构周期以及农事规律,适当地调整贷款期限,改变过去一律投放一年期短期贷款的作法,开展部分中、长期贷款项目;对已与信用社建立长期信贷关系的,且信誉良好的,如其生产经营资金需求量较大,可按一定比例适当增加贷款授信额度。
二是积极探索与保险部门合作机制,将支农贷款与农业项目保险有机结合。通过信贷制度的设计与安排,积极探索,寻求与农业项目保险的有机结合,国家也应根据现实,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有效降低农业贷款项目风险。
三是加大投放力度,不断扩大小额农贷的覆盖面。小额农贷业务作为农信社知名贷款品牌,已支持千家万户走上富裕之路。在今后的工作中,信用社仍应将投放小额农贷放在支农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在授信额度上,可适当调高。
四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科技含量的农业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如支持具有当地经济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支持“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
参考文献:
[1]黄延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国农村金融,2013(01).
篇10
关键词:财政补贴;补贴比例;保费构成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存在问题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5日
一、引言
我国在2007年由中央出资10亿元开始在吉林、四川、新疆、江苏、湖南、内蒙古六省区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试点,仅此一年农业保险原保费收入达51.8亿元,同比增长512%。试点取得初步的成效之后逐渐扩大了补贴的农作物产品种类,提高了补贴的比例,同时补贴区域也迅速扩大至全国。2007年之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规模较小与农险增速较慢是学界已达成的共识,不再赘述;2007年后,保费增速与财政补贴增速度都大幅提高,财政补贴比率趋于稳定(实际远大于76%,其中包括部分商业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未剔除)。2015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74.72亿元,较2008年的保费收入110.68亿元增长了3.39倍,年均增长42.32%,农业保险受益农户达3,386.85万户,已决赔付达226.99亿元,政策性财政补贴达到293.1亿元,可以看出财政补贴在农业保险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保费财政补贴取得的效果明显。2007~2015年,中央财政共拨付保费补贴资金780多亿元,年均增长27%,累计为14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过7万亿元。
二、现有补贴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是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条件,是构成有效农业保险市场的基础(庹国柱,2008),现阶段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在施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一)财政补贴总体比例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农险财政补贴还是初级阶段,实施未满十年,各种配套措施逐渐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财政补贴比例逐年提高。我国从2008年到201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的实际收取数额,保费构成中主要是来自财政的补贴,财政补贴分为中央、省级、市县三层级的“层层联动”方式,大部分的保费是由三级财政负担,由财政供给,由农民实际缴纳的保费,与整个保费收取的总额相比较小。财政补贴比例规定三级补贴比例,加总后东部高达80%,中部为85%,西部9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少数乡、镇和村一级为节省挨户收取少量保费的成本,干脆替农户缴纳本应由其缴纳的10%~20%保费。最终,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的总体比例可能达到80%~100%。根据世界银行调查的全球65个国家的保费平均补贴比例44%,加上对管理费用和再保险补贴的平均达到68%左右,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几乎是其两倍。多数国家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较早,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财政补贴方式,而我国进行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不足十年,如此高的财政补贴长期继续施行必然会引起各方面的问题。
(二)市县级财政补贴压力巨大。现阶段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业保险支出逐年增加,加之我国重视三农发展,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支出越来越多,压力增大的现象反映也较隐晦。就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增速来看,其补贴数额将会进一步增大,对比国外的农险补贴前后期逐渐缩减的补贴发展趋势,就我国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中央和省级的财政补贴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对农险财政补贴的压力不显化,但现阶段市县一级的补贴压力已经凸显。市县一级由于是财政补贴的底端,我国补贴“层层联动”的方式决定市县一级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市县级的补贴决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规模,而一般市县一级的财政来源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比较单一且数额较少,财政支出却众多,就现阶段市县级财政巨大的赤字已经形成共识。如何合理地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市县一级实施到位或进一步充分扩展补贴的范围与品种显得尤为重要。西部农业大省新疆的市县级2008~2015年的应该支付的财政补贴数额与实际补贴数额,实际保费财政支付数额与应该支付数额之间差额较大,多数年份近乎有一半多不能支付。差距最大的2013年实际支付大概是应该支付的5倍之多,其财政的实际偿付能力极其低下。中西部大多数省份的市县级财政状况与新疆类似。现阶段多数市县一级的财政负担过重或财政赤字对之后农业保险的发展势必造成制约,对省级财政、中央财政、市县级财政如何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保费的补贴对象不明确。农业保险费根据诸多学者分析可以分解为纯保费、营业管理费用、风险附加保费和预定节余保费、再保险费构成。
纯保费是对预期损失赔付成本,一般以自然灾害损失为主,用F表示:F=E(L)=E(A-Y)=■(A-y)p(y)dy,其中A表示保障水平,Y表示最终收获,L=A-Y为损失,密度函数为p(y),而农业保险的风险损失很难预期,所以最终纯保费只是根据以往的农业相关数据测算,根据据调查主要农作物保险的纯保费一般是在7%以上。营业管理费用是保险人宣传定损赔付承包中的各项支出的营业管理费用,包括宣传展业、承保签约、查勘定损和理赔兑现等经营管理业务的必要支出。农业保险由于其特点决定了管理费用较高,实践中管理费用一般为F=f×纯费率=f×P,f为管理费用系数(根据以往数据占比得到)。发达国家的管理费用由于其规模巨大占到30%~45%,我国小规模分散的农业经营模式决定了管理费用更高。风险附加保费是解决超出预期的农业保费支出,一般设定风险附加系数r,即风险附加保费R=r×P。国内的保U费率一般取值r=15%。预定节余保费=s×P。s表示预定节余率,它是开办任何险种与厘定费率之前预设的比例,以达到农业保险的业务开展可以收入支出达到平衡或者稍有结余。通常取s=5%是我国开办保险时的一般取值经验。再保险的费用还有未来巨大灾害开展费用也按一定的比例w计算,K=w×P,一般w我们取5%左右。
根据以上论述,最后农作物保险的保险费率G=(1+r+f+s+w)×P,而财政补贴我国一般大于80%G,但现阶段我国的补贴是一种粗方式的,一笔直接补贴给保险公司,至于其中具体的运用也只是账面上的核算。笔者通过对保费构成的五个部分的细化与其所占的比例的分析,收取保费是多方面与多方向、多用途的,而补偿却是一笔性的糊涂支付,无疑精细化、集约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贴将使效率与效果发生明显的转变。
(四)补贴政策全国差异不明显。尽管财政补贴分为了东、中、西三个大的区域,中央补贴比例变化东中部(35%)、西部(40%)并不明显,省级补贴一般由中央规定(25%左右),但就比较东部省份与西部省份的农业发展状况、农民收入来源、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是否为此省份的主产业、农业市场环境、自然因素等多方面条件东、中、西部差距巨大,而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比例却相差不大,同时各个省份在区域内部的差异又有进一步的细化,不平衡进一步凸显。几乎没有比例差异的大区域补贴与没有任何差别的区域内部的补贴,使财政补贴的针对性与补贴的效果都下降,并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
(五)补贴品种少且保障水平低――以新疆为例。新疆是开展农业保险最早的省份,新疆的农业保险发展就是全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缩影。截至目前,新疆农业保险产品品种总数超过41个,其中中央政策性品种12个,包括棉花、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油料作物、马铃薯、糖料作物、森林和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2007年为棉花、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能繁母猪;2008年新增油料作物、奶牛;2012年新增马铃薯、糖料作物;2013年新增森林、育肥猪);地方政策性品种主要有3个,以林果业、畜牧业和设施农业三个品种为典型代表。我国农作物除以上品种外,还有上百种的农作物的风险完全没有分散与保障,究其主要因素是没有财政补贴,农业保险难以以商业性的模式开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上百种的财政补贴开展农业保险形成鲜明的对比,差距不小。
此外,参保区域偏少。从种植业保险来看,小麦、棉花主要农作物的保险覆盖面积实际还不足70%,其他小品种的覆盖水平更低,与“全覆盖”的农业保险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同时,保障水平较低。就目前开展的大多数农业保险都是以物化成本为主的自然灾害风险,目的是达到灾后农户可以恢复生产为目标与出发点,只是对成本的保障。但根据保险对农作物的自然灾害风险还有市场风险等所有的风险提供保障才是广义农业保险,就如何对市场风险进行分散尚未大面积的进行,但最新的一些试点已经开始,比如新疆的棉花产量保险,福建的蔗糖价格保险等。
(六)补贴造成行业壁垒与寻租现象。由于现阶段主要是由中央与省级财政进行补贴,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区域内由最初试点进行时的一两家保险公司能够实际(其中权利的寻租严重)与政府进行对接,之后逐渐形成农险市场壁垒。例如,新疆具备农业保险经营资质的市场主体有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太保财险、国寿财险、信达财险,但从市场份额来看真正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只有中华联合与人保财险,占比达到95%以上,只有2008年人保第一年获得10%的经营地方,之后不断的萎缩,其他有资质的公司均被阻止在壁垒之外,再加上内部的寻租问题突出,市场没有竞争性与活力。再如海外的农业保险公司四川安盟,其市场份额逐渐缩小,主要是财政补贴不到位,而一般解释为国外的农业保险公司为何要给予其财政补贴。
三、对策建议
笔者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以隐性手段适度降低补贴比例。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比例是全球最高,但高补贴在未来的农业保险发展中对于农民的参与率的影响和对保险公司的供给影响的程度将趋于弱化。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后期进行保费补贴比例的逐渐降低则成为了趋势,我国应该逐渐地降低补贴的比例,而降低的方式笔者认为绝不能以名义补贴比例大幅降低为手段,而是采取隐性的比如:实际支付额度的配给的降低与税收或分散补贴的项目等多种方式进行。
(二)减小或者免除贫困市县一级的财政补贴。针对东中西部市县的财政收入进行合理的调整,降低或免除贫困市县级的财政补贴的比例。根据最新金融司的文件,中央财政农险保费的补贴比例,将由目前的中西部40%、东部35%,提高至中西部47.5%、东部42.5%。据笔者了解,像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其财政补贴只有中央进行,美国的州县和日本的府道县并不进行财政的补贴,逐渐缩小财政压力大的各省市级补贴是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经验。
(三)财政补贴针对保费耗损有目标的补贴。保费精细化进行补贴,即把原来的补贴额度按照保费构成的具体对象和比例进行补贴,而不是继续采取粗放式一次性补贴给保险公司,其内部补贴运用存在较大争议与不透明性。通过对保费构成不同对象的补贴可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根据补贴保费构成项目针对性的补贴,使补贴更加合理化,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好的激励机制,提高补贴的效率和效果。
(四)施行差异化保费财政补贴。根据上文我国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东中西部的补贴比例差距并不大,但就其分区而言过于粗放,其中笔者认为应该按照农业在一个省份的发展状况,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发展的产业化水平进行更细化多级的保费补贴的比例调整,第一层级省级区划;第二层级在省份内部施行差异化的浮动性补贴。
(五)提高保障水平与构建竞争性市场。增大财政补贴的品种,进一步完善补贴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是农业保险更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更好地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手段。逐渐构造形成具有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形成进入退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允许更多具有农险经营资质的公司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并构建相应的测评体系,逐年考核与奖惩,进一步活跃农业保险市场,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政策法规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秀芬,王春艳,李茂松.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农村社会保障,2012.11.
[2]度柱.略论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J].金融与保险,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