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的社会价值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创业的社会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创业的社会价值

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 社会价值

随着支撑工业文明的基础能源日渐枯竭及其带来生态方面的“副产品”日益严重,传统化石能源经济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工业发展模式日渐衰退,并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危机。这种危机连同经济危机一起,成为人们寻求进入“后碳”时代新工业模式的动力。人们迫切需要更加智能、更可持续、更符合自然和社会伦理的生产方式,这一新愿景的实现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来推动。建立在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融合基础上的科技创新及扁平化的创新模式正带来生产、消费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第三次工业革命初露端倪并即将发生,这一事实充分彰显了当代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

科技创新拉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的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会对21世纪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①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重大的科技创新与突破,进而又推动“科学―技术―生产―经济―社会”这根链条循环发展,并彰显出其追求社会价值的本质内涵。

科技创新的本质在于追求社会价值。科技创新是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体,科技创新的本质在于其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对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可从两方面考察,就内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人类在科学创新中的认知价值。科学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创造性发现活动。科学创新本质上是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建立新理论的认知活动。因此,科学创新的求真、求善、求美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性贯穿逻辑论证、实践检验和价值评价的全过程。就外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人类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价值,主要涉及经济价值、伦理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主要生产要素,工业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创新并成为科技不断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的应用价值也得到极大彰显。

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的循环累积效应。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循环累积效应的形成主要源于科技创新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间的矛盾与统一。这一效应更深刻地体现在我们正身处的旧工业时代向新工业时代转变的过渡时期。

首先,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矛盾使旧工业时代面临终结。科技创新是一个创新与破坏共生并存的过程,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其应用价值往往首先表现为经济上的实用价值,在推动经济空前增长的同时,也悄然颠覆并重构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自20世纪中期以来,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被迅速放大,甚至遮蔽了科学创新的初衷,为探求真理而献身的认知价值取向转为功利的单一的经济价值取向。技术异化使科技本身逐渐背离了其作为“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特征,科技创新真正的社会价值遭到扭曲,原本旨在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技术本性也逐渐丧失。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旧工业时代面临不可逾越的“增长的极限”,并在接近这一极限后转为衰退甚至衰亡。

其次,新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转型创造需求拉动科技创新。随着自然资源存量的锐减,旧工业生产方式的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殆尽,经济发展支柱发生倾斜,生产方式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型必然带来对科技创新的旺盛需求,在需求的诱导下,基本科学问题、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制造等新的科技领域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播与共享的方式,触发了扁平化创新模式的探索,为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此意义上,工业生产方式转型内生地决定着科技创新及其社会价值。

第三,社会价值的内外统一拉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工业化危机需要新的工业革命来化解,新一代科技创新在认知成果上的突破与经济、伦理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量。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设想的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分布式发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并在今后几十年将迅猛发展,大概在2050年达到顶峰,然后在21世纪下半叶保持平稳状态。②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社会价值的特点

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融合凸显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这是一场多维突破、交汇融合式的科技创新。科学的认知价值,曾经并且依然不断推动着人类的思想进步与解放,促使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等组成一个复杂的“科技簇群”并相互交叉和渗透,导致了一系列重大关联技术的协同进步和群体突破,进而能够灵活、快速、低成本、低能耗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凸显了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并将有力推动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和数字化制造等新兴产业的诞生和新一轮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非线性团聚式地发生。

互联网技术成为实现科技创新应用价值的主要交流平台与渠道。在新一轮科技创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下,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数字化制造的发展都需要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并与之交叉进行。不论是保罗・麦基里(Paul Markillie)所指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系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使生产设备能够更快地自我反应、计算判断、分析决策和操作;或是里夫金关于“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分散式生产、新储存方式、能源互联网和零排放式交通等五大支柱产业”的升级与重构,都将迫切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作为终端来进行连接与通讯,并能够实现智能管理。互联网成为技术创新成果交流、转化与贸易的关键性渠道,同时也构成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科技创新社会价值的实现载体将由金字塔式转向扁平化。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实现的基本方式是金字塔式的,即“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这一从上至下的、串联式转化的模式,基础研究是创新的原动力和创新链条的最高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金字塔式的创新模式将逐渐向扁平化转化。首先,科技创新主体从基础理论或权威科学专家那里转化为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其次,科技创新的推动力从基础研究转向全社会的需求。总之,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在继续延续金字塔式创新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垂直纵向的系统与扁平化水平式系统结合,形成一个矩阵式的新创新模式,还将再从矩阵式模式转向立体的创新模式,这将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③随着科技创新的日益深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创新将在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发生,成为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双螺旋结构”共同催生的产物。

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

当代科技创新的变迁不仅使其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也将导致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生产、消费方式与生产组织方式方面的变革,进一步展现出当代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与影响。

生产方式向大规模定制转变。麦基里认为,工业革命主要体现为由技术范式转变引发的生产方式的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机械生产取代了手工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规模化生产时代,不论是蒸汽机的发明还是流水线生产的采用,都导致工业生产经营与能源生产经营方式的集中化和批量化。当前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是数字化制造,表现为大量高新技术“聚合发酵”和综合应用,包括“更聪明”的软件、“更神奇”(重量更轻、强度更高、更加耐用)的新材料、功能更强大的机器人、更完美的程序设计与3D打印技术、更全面的网络服务,从而实现生产成本更低、生产周期更短、生产过程更灵活、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关联更紧密,以及从“福特制”下的传统“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更适应“个性化需求”的“大规模定制”等。④

消费方式向个性化体验式转变。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标志着个性化、体验式消费时代的到来。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从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上都更加倾向个性化的消费品。同时,出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考虑,人们需要3D打印这样的生产制造方式,它既能大规模生产,同时又能满足定制,生产出个性化产品。重要的是,生产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消费的过程就是生产的过程,在3D打印店里的体验式消费的同时就是生产。随着人、机、物的逐渐融合,消费者将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设计和制造过程,甚至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个性化、实时化、经济化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生产组织方式向虚拟化转变。产业集群是重要的产业组织模式,传统工业命脉掌握在少数拥有重型机械和大量蓝领工人的高资本、大规模、集中化的工业企业手中。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大量物质流被成功虚拟化为信息流,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产业集群将借助发达的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突破传统地理集群的空间局限,逐渐形成网络意义上的集聚,使产业集群发展虚拟化。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虚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整合各种资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灵活度。这种开放式创新从依靠蓄积创新资源转向通过组织间创新资源的交换与创新收益的分享获取竞争优势。这一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内部组织形式,众多中小型企业和个体企业家将借虚拟产业集群突破资源困境,以低制造成本快速推出新产品而获得成长。同时,鉴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并以不同比例和频率分布于世界各地,分散式能源生产使之成为分散合作式模式,从而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挑战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型制造公司,与国际商业巨头一道共同发挥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

当代科技创新范式的加速形成与应用使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轮廓日益清晰。党的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于理清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与着力点,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具有重大意义。

处理好科技创新的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实现科技创新的综合价值。科技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其与自然和社会相互整合的协调发展过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首先处理好科技创新的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从单一地面向经济转变为面向经济、自然、社会、伦理和文化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要求我们将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理念根植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科技创新追求的根本目的,尊重和遵循科学规律,着力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社会制度,并以此考察所有的科技创新成果,杜绝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才能解决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矛盾,避免重蹈旧工业生产模式的覆辙。对人本价值的回归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灵魂,“活着是为了游乐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理念”。从时代价值角度说,科技创新只有对人的进步发挥正能量,科技创新的内外价值才真正得到统一。

处理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将STS融入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本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彰显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价值有利于端正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开展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科技与社会、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只有处理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将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相结合,用人文理性约束与指引科技创新,才能避免科技的单向度发展、破解“斯诺命题”、结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甚至对立。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思考方式。STS把科学和技术放到(本来就在)社会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等)和生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中,把本来就由科学、技术参与或支撑的社会生产、生活视为(本来就是)科学、技术的活动场域、生成条件和整合基础。⑤这种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把握现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深刻揭示了人类科技认识的选择性、人本性、时空性和相对性,将STS融入科技创新,从STS角度揭示科学、技术与产业间的互动关系,能更深入地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处理好社会价值载体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载体即科技创新链,主要包括企业、研发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四大主体,涵盖科研人才、研发投入、平台载体、技术成果四大要素。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科技创新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要素的合理流动。一方面,要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视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加大对数字化制造及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突破,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产品的高附加值。另一方面,要打破筒仓效应,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构建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处理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完善协同创新的创新体系。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说,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人类而言,浩瀚的宇宙及复杂的社会永远都是“黑箱”,科学技术永远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和暂时的认识。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创新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要求,才能牢牢把握这场工业变革的机遇,实践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周洪宇,徐莉:《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代中国》,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页。

②[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

③刘燕华,王文涛:“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4期,第3~7页。

④Paul Markellie,"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economist, 2012, No.4, pp.3~5.

篇2

1灯具专业实践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灯具专业课程所包含的设计理论、生产工艺及项目实训有利于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全面认识本行业,对灯饰产品和相关服务形成深度认知,进而发现或开发相关产品或服务,能够为基于灯饰行业的创业行为打好基础,同时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

2本学科学习、研究、设计的事物非常具体,即“灯具产品”,这与创业实践的内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同一性,有利于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融合。因为创业实践需要研究产品对象,而专业教育内容正是有关产品(具体为灯具)的方方面面,如材料、结构、形态、生产工艺、成本等。因此,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具有内在联系和某些内容上的契合,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

3灯具专业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创造”能力: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理论讲授、实训辅导等无不围绕这一能力目标而展开。因此有理由认为:本专业的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具有创新理念和开创意识等无形资产,具有自主创业的先天优势。

二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以适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人力资源全球化趋势下,具有创新创业复合能力与开拓进取精神的劳动者将更具有择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在当代,创业行为并不单纯来自生存本能,更多的是具有强烈事业心的人们实现抱负的途径和方式。创业成功率的高低除了环境和运气外,还取决于创业者的内在因素,如创业知识、技能、素质等,内因起着决定作用。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无不来自后天培养,创业知识和技能亦然。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技能、传递创业知识、激发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

2发掘学生的创业潜能,拓宽就业渠道,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特质各有不同,具有创业素质和潜能的学生只有在合适的创业环境和条件下才能脱颖而出。学校提供创业教育的平台,发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引导有潜质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一方面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企业发展壮大后,还能面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价值。

3培养创业人才,为灯饰行业创新成果的生产、流通和价值实现提供人才资源。因为灯饰产业具有很多子行业,如灯饰设计、绘图、采购、生产加工、销售、展示、物流等,所以接受过创业教育的毕业生能够在与灯具相关的行业中创业,选择是很多样的。培养“懂设计”,又具有创业技能的毕业生,更容易将灯饰设计概念产品化及商品化,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

基于创业教育的目的,灯具专业的创业教育应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可设置创业通识课和创业核心课两大模块,其中后者应融合“基于灯饰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环节”的多项专业技能。

1创业通识课课程包含在不同行业和领域里创业需要具备的一般性、通用性创业知识。可开设课程:创业心理学、创业管理学、创业财务、创业法律、创业文化等。开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创立企业、合法经营、培育企业的创业文化和企业如何应对社会环境与市场需求变化的各种基本知识。

2创业核心课是为培养学生适应“灯饰产品在设计、生产、营销环节”的技能岗位而开发的课程。课程实践为创业项目,专业教育融合创业教育。可开设课程(群)如下:“灯饰设计”课程群:灯饰外观设计、灯具结构设计、灯饰产品CAD制图、三维效果图制作、照明设计。“灯饰生产”课程群:首件灯制作、模具制作、三维打印、三维扫描、数字雕刻。“灯饰营销”课程群:灯饰产品网店运营、网店页面设计与制作、产品摄影。各“课程群”的课程,既可以培养学生从灯饰产品研发到销售的必要技能,同时又是独立的项目,能面向社会提供专业服务,在项目化教学中实现创业。简言之“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

四灯具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基础上,结合灯具专业特点,提出该专业“工作室、工场、市场三结合,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论证其可行性:自愿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可通过“工作室”平台参与实际项目,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习设计与创业知识,提升设计与创业能力。“工作室”包含教师工作室和学生工作室两种类型,学生在教师工作室实现“岗位型创业”,即在灯饰设计的具体岗位上(如外观设计、CAD制图等)施展创新创造才能,开创事业,实现个人价值。教师工作室的“岗位群”对接灯饰设计“课程群”,学生在相应岗位上的工作过程即为专业课程的实训过程,岗位创业与项目实训一致。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可在学校提供的平台上组建学生工作室,实现“自主型创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创新创业项目,自主建立、运营和管理团队,在实战中锻炼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来自不同“工作室”的学生都可在“工场”完成灯具样品制作或模型制作,工场的“岗位群”对接灯饰生产“课程群”,在工场环境中实现三维扫描、三维打印、数字雕刻、首件灯制作、灯配件模具制作等。通过上述过程,在完成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灯具制作、工程控制和项目执行能力。“市场”的岗位群与“灯饰营销”课程群相统一。学生的灯具设计作品可通过市场创造价值、接受市场检验并反馈改良信息。除了面向企业自荐作品,还可利用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电子商务网站、灯饰博览会等渠道推广设计成果,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五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标准,改变以知识考核为目标的评价。成绩评估应强调学生个体整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不仅要评估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评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改革考核内容和手段,增加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考核内容。在考核相关知识的同时,要特别强调考核与创新相关的能力与素质。考核内容应具有挑战性和竞争力,要以考核为指挥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学习热情。在评价标准方面,创新因素应视为主要评价指标。可采用开放灵活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手段,如开卷考核、过程评估等。改良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方法,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在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应有科学、公正、合理、全面的评价指标,能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发展做出定量评价。

六教师结构优化和教学团队建设

优化教师结构,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创新创业教学团队。注重师资培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应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逐步形成“三高一低”的结构,即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传授、帮助、带领的作用,并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同时,安排针对教师的创业教育培训,邀请创业教育专家开设短期培训班,传授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实战技能和创业教育方法。鼓励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教师,特别是实训教师多参与企业、政府机构和社会的实践活动,积累实战经验。引进优秀人才,实现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根据专业发展的需求及学科建设需要,制定专门的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在灯具创新创业方面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努力建设成高水平的学术团队,提高学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企业合作,充分吸收社会创业资源,邀请成功创业人员、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投资专家和管理专家在学校兼职授课,或不定期的发表演讲或讲座,建设成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七结语

篇3

【关键词】 创新创业;消费主义;浮躁之风;积极心理学;思政工作;耦合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现代社会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已经是不可忽略的时代要求。知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由破竹之势席卷而来,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不断创新的时代,也给教育者们提出了一个个创新培育的新课题。

一、消费主义速食文化风行引发的浮躁之风

“浮躁”一词已经变为了繁华社会心态的典型词汇,人们用以描绘社会状态、反映社会问题、表达公众情绪、解释社会运行机制等等。而这不只是发生在社会表征化的反映中,同样也潜伏在大学生群体中。

大学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共同体”,原本孕育“知识共同体”的象牙塔内,学生们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来一场思维意识的争辩,亦或是一场价值共同体的头脑风暴都是彰显智慧火花碰撞的沟通方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浮躁,作为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中的社会心理状态推进者表现出近乎普遍而又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正在逐渐深入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及学业中。

1、症状一:浮躁之风导致对立竿见影效果的过度追捧

2012年曾经有一则“我为自己代言”系列广告大片引起了“80后”、“90后”强烈的共鸣,青年企业家―陈欧,[1]在年轻一代人心中树立了“一切皆有可能”的形象。作为“80后”成功新贵,聚美优品创始人确实给不少想要创新创业的青年群体们树立了高大坚挺的榜样,然而却在聚美3周年的时候,遭遇了“301事件”。之后,在《老友记》中其与眼光锐利的投资教父―徐小平在讨论“301乱局”时,[2]陈欧本人也在反省,是由于当时自己决策的浮躁度而导致想要一种跃进式的发展,才最终衍生了这场不可收拾的残局。

眼下而言,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很热的话题,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开展的《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及实践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大学生表示对创新创业有兴趣,很有兴趣的占31.0%;有创业实践的占13.4%,有创业计划的占60.2%。大学生创业热的背后,虚火很旺。其中不免有些大学生创业教育脱离实际,不少大学生急功近利,有些将创业想得过于简单,甚至想当然地认为:能筹到钱就算创业成功。在徐小平与陈欧的谈话中有聊到说,有的创业者连“APP”都不知道是什么,就直接跪在天使投资人的面前,要求其为其投资放款开公司。如此急功近利的做项目,自然会被直接拒之门外。当我们看到,成功者一个接一个的跻身成功新贵,做人生的赢家时,不乏很多一腔热血,头脑发热的积极种子选手,破茧而出。但其中大多数往往都心比天高,渴望立竿见影的成就和效果时却缺少脚踏实地的韧性。

2、症状二:浮躁心理质疑谁偷了我的奶酪的恐慌

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迎来了新一轮的热情高涨。但是这显然是一场新式的竞争模式。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人生如同赛跑,全速前进,否则就会被践踏,于是喊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带下一代卷入了成绩追逐大战中。进入大学发现身边都是一些头脑聪明的人,而且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并不能显示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于是,那些跑在自己前方的“战友们”,在自己眼中就蜕变成“非合作方”,于是,被泛化式的敌意就质变成带有攻击性质的“恐慌”。

毫无疑问,“95后”大学生群体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总是假设自己基本上信心满满,相信拥有足够以及独当一面的能力。在进入大学生活的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渴望得到尊重与爱,也就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认同感,归属感,对于小事情基本上会呈现较敏感的心理表象。所以在有一些创新思维、创业想法的小部分群体中,他们会尝试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有创新意义的做法,但是,在遇到挫折或是失败的情况发生时,他们往往会逃避现实,将失败的后遗症泛化到各个角落里,质疑自己的创造能力,质疑他人的决策和判断,甚至有些一蹶不振,从此逃避到网络世界中不可自拔。这些也表现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如功利心较强、抗压抗挫能力差、网络依赖程度高等等,而且这已成为当下大学生群体在创新创业过程呈现出的显性表象。

这种转变是与合作双方的话语需求相关的,又与双方的利益供需相关。在有利资源的相互竞争上,当竞争的烟火席卷每一片通往光明的道路后,合作以及平和的心态不能不受到巨大的挑战,所以礼让三先的优雅失去了于现实之间的联系,竞争在合作的背后形成了大峡谷,仿佛在一瞬间双方变成了对立者。而没有经历过竞争失败的大学生们,有一部分便会一蹶不振,甚至逃避现实,对创新创业的挑战再没法正面直视。

3、症状三:弱势心态蔓延导致自我效能感低下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感,在他的《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指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完成工作的信心和解决问题的信念,是人们对自身是否能完成某一行为的自信程度。[3]

“95后”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认同自我,并渴望在自己所属的小圈子里获得他人认同,以使得自己的“认同感”有可控性。但社会的复杂性,多元化的建构,导致社会曾经约定俗成的文化地图呈现逐渐模糊的状态。独生子女在角色扮演方面亦呈现单一、简单的经验累积。外界的多元化,不需要面对面,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同样可以了解,他们在SNS,QQ,微信的朋友圈各自找到了与自我有共同话语的“同类”,“宅”成了他们“共同价值观”交流的载体。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创业的确是需要真刀真枪地闯出一片天地,大多都是充满艰辛的,创业甚至和艰苦是一对孪生兄弟,并非在虚拟世界中提升自己的归属感便能将创意和设想变成现实,而是需要在现实中不断积累、研判、经历、总结的经验过程。由于在创业过程中总是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在其中隐藏,且预见性又并非呈现显性表象。所以,失败和挫折就会不间断地袭来,如此也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屡败屡战的过程中,呈现由于可控性弱而导致的自我效能感低下,慢慢也就失去了对创新创业的激情和自信,沉浸在不可控因素的鞭笞中,无法摆脱。

二、积极心理学与思政工作的耦合分析

1、主流意识形态干预下,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

有时候浮躁是一种情绪性、盲目性、冲动性相互交织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有很多时候会找不到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得人们从众不择,随波逐流。表现在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路途上所遇到的各种阻碍及困难时的纠结不堪。而这种随波逐流带着浮躁自身的喧嚣和混乱裹挟着时间的风雨一路向前,给容易冲动又不太懂得如何控制自我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上演多重主题的剧情。如此,便为大学生们价值取向增添了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而为他们在决策选择和价值取向方面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表现在,对于自己在学校生活中满意感和幸福感的不满足,在看书以及学习和与人沟通方面呈现更多的急性子、没有耐心、推动急躁而恶化的泛化式的敌意,而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激情的欲望之舟不断超载,又常常对自己充满着不停的要做很多宏大叙事的事情,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对自己充满不太切合实际的高期望,并对自己要求严苛,其背后是大学生个体所隐现出的社会认同感的危机和内在自尊的缺失,大学生群体中呈现越来越慌乱越不自信的气氛。

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的培育主体方是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组成的,所以,在消费主义风行、浮躁心气儿蔓延的社会情景中,课堂上思政工作者需要做到占领思想高地领域,用隐性课程教育配合德育教育先行的做法,来消除大学生的自我服务偏差。而在班级里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从而找到其价值取向的维度,引导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小事。

2、改善网络“失范”行为,合理调配“互依性”心理

社会心态,一般将其视为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群中的宏观社会心理状态,它包括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我国现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崭新出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社会心态,突出了相关的矛盾和问题。

而不确定的社会心态以及不确定的社会变动发展,为不可控的焦虑心态提供了产生和传播的温床,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带来了人们对于不确定性的深深感受,人人都不是万能的,我们生活在变换莫测的社会情境中,总有一些是我们不熟悉的事件,加之我们个人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不一定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况,也不可能作出十分肯定的选择,所以混沌和浮躁之心就顺势而生,而由此产生的负面“互依性”心里也欲盖弥彰的忽隐忽现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

大学生面临着创新创业的大趋势所提供的各种富有挑战而有未尝可知的信息源,所有这些都无疑暴露于网络生态之中,其中的不确定性造就了不定向的社会心态,所以在这种不定向的社会心态下可能会产生“网络失范”行为,而在这样的“失范”行为中,学校作为思政教育,影响学生价值观的间接主体方而言,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且争取学校所提供的一些社会实践机会,包括“参与式”管理的直接锻炼机遇,适当调节人际交往的社交圈,能够体验不同方式的工作和生活乐趣从而调配对虚拟世界的依赖心,进而对合作双方的“互依性”心理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得大学生能够合理的调节相应的人际交往,塑造包容、理解、信任等等一系列的积极心理。

3、凸显正能量宣传,“经营”思政教育的“朋友圈”

学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找各自吐槽的对象,以期能在空间与时间的交互碰撞中寻觅到从众的牵引,从而建构一个“价值共同体”,则这种具有信息传播、思想宣传、联觉感染力的“价值共同体”便为共同精神神游世界的受众群体建立了一个通识的小圈子,即所谓的―“朋友圈”便浮现出来。

在多元文化价值观相互碰撞的当今社会,互联网中彰显着开放性、共享性的“朋友圈”正在捆绑着一个个的“价值共同体”。所以,建设具有正能量的“朋友圈”显得尤为必要。而学生也更喜爱在网络形成的“后台”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所以,充分布局和占据新媒体平台,整合以及优化各种教育资源配置,协同各方的力量,共筑思政教育价值共同体,让思政教育工作在互联时挥更大的作用。让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政教育的“朋友圈”,便是一种很好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方法。

也许无论作为社会一份子,还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年青一代都应该有一份难得的清醒。也是在泥沙俱下,物欲横流的社会洪潮中,能够从容些,静穆些,务实些,“心要比天高,脚要踏实地”看清自己所需,倾听内心的呼唤,戒躁戒躁,“蹄疾而步稳”,则创新创业之花方能盛开得自信且壮丽。

【注 释】

[1] 百度百科:陈欧,16岁留学新加坡就读南洋理工大学,大学期间曾成功创办在线游戏平台GG-Game。26岁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2009年回国创业,迅速成为中国80后青年的创业榜样.

[2] 百度百科:徐小平,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是新东方留学、签证、出国咨询事业的创始人和过来人独立董事.

[3] 班杜拉,缪小春.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5-230.

【参考文献】

[1] 管健.社会表征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对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社会心理学探索》的解读[J].社会学研究,2009.

[2] 茄学萍.群体认同与集群行为的关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

[3] 谢宇,韩庆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Meta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3.

[4] 周文霞.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

[5] 连榕,杨丽娴.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

[6] 卢钢.对创业能力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现代商业,2016,03.

[7] 杨红俊.高校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6,03.

[8] 黄健.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

篇4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内涵分析

高等院校应当以国家大力推行“双一流”建设、“十三五”规划等战略为重要契机,着眼社会行业特色,坚持自身优势学科专业,以职业院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把创新创业融进教育全过程,深入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培养“知行合一”的创新型人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职业院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模式。当前,全国职业院校正在修订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方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理念,通过优化完善学科课程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教育大环境、大氛围,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等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推进实现创新创业的融合互动,不断增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将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对其创业精神能力的培养过程,初步形成具有科学技术创新特色的创业创新教育实践机制,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突出科学思维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不断强化职业院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奠定其创新创业的基础;培育善良品德和坚强意志,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素质。所谓创业创新教育(“双创”教育),是指以实现职业院校毕业生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科学设置创业创新的理论实践课程,培养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包括意识、思维、情感、人格方面),开发提高他们的创业创新素质能力,激发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进取心、事业心和开拓精神,使其具备从事创业创新实践活动的知识技能和精神,能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知识,具备新思想,使用新方法。创业创新教育是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社会需要“人才”,个人需要“发展”,“双创”教育发展应满足社会与个人发展的终极需要,应符合“生命化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需要。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功能定位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时代主题,职业院校毕业生创业创新教育已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而积极开展职业院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励和动员职业院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高等院校应调整办学定位目标,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推动创业创新教育平台建设,力求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高职院校需要革新院校、教师乃至全社会的育人观,发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潜能素养,努力形成社会气候和人文环境。这既是寻求问题导向和预设价值的过程,也是不断生成新的价值观、新的理念和新的路径的过程;既是现代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与价值的过程,也是变革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其毕业生创业创新思想观念过程,更是包括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技能培训等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过程。以开创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其毕业生创业创新为契机,促进高等院校和企业等社会组织机构的互动发展和形成能动发展的有效模式,使高等院校和企业等社会组织机构获益并形成全社会获益的成功模式和思想气候。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其毕业生创业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对深化新课程改革、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现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也是变革和寻求关于解决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其毕业生创业创新问题的可操作的途径与方法的理论尝试和实践探索。自党的十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职业院校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应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人力资本积累,而应是适应“创新驱动”模式的新世纪创业创新人才。因此,为了增强职业院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竞争力,积极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和实践技能培养,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做好职业目标定位,科学制定生涯规划,全面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育教学、社会锻炼活动等,加强培养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创新责任意识、合作奉献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加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三、推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创业创新教育实践的机制思考

篇5

摘要:在创新创业氛围愈加浓厚的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艺术类大学生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发展战略以来,各大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成果显著。成都大学也积极相应国家号召,成立相关部门、颁布政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孵化园培育创业团队等。作为高校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见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而在培育艺术类大学生如何创业、怎样创新的的同时,更应当传递“工匠精神”。自古以来便有“独具匠心”一词,“匠”是基础,体现的是基本功和专业程度;“心”是提升,体现的是灵感创意和特色创新。只有将“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独具匠心”的境界,才能真正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做实、做牢。

一、工匠精神的阐释

传统意义上来讲,“工匠精神”体现着传统手工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而现如今则代表着大众应当追求的一种实践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传统意义

我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的是真善美境界,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面:“强而力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和走出个人的“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除此之外,古代的劳动者们的精湛技艺通过身体力行口口相传、人人相知。教授者向受教者传授技能并树立“规范”与“标准”;受教者通过对教授者指导内容的领会、感悟以及对技能无数遍的重复和磨炼,将其技艺达到完美。长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师徒”的关系,久而久之达成了默契,从而在学习和使用技能过程当中,严格遵守“规范”与“标准”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技术、方法、风格。使得技艺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生命。在师徒相处之中,师傅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徒弟。徒弟观察与体会师傅的言行,从而始终保持对技艺的严苛要求和对道德的不断完善,使自己从技艺上和思想上都达到工匠之标准。

如今,传统的“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体现。劳动者对于产品的精益求精,不断完善、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精神始终存在。

(二)工匠精神的现代意义

现代工匠精神不仅仅局限于手工劳动者,而是普世大众的精神追求和行业标准。除了继承传统精神之外,还应当包括:一是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现代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与服务业正在实现融合,上到科学家、工程师,下至普通群众,都要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工匠精神,在精益求精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西门子公司总裁曾说过:“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正是这种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精神,推动着西门子公司永葆活力,在诸多挑战中屹立不倒。二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的要求自己。呼吁“不撞南墙不回头”、“钉钉子”、“一根筋”的执着精神。三是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心无旁骛、一丝不苟、戒骄戒躁、久久为功,把平凡的工作做的不平凡。就如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一样,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本职工作的敬业态度。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工匠精神的培育对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深远现实意义

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具体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第一资源。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活动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大学生是现代和未来的人才储备主力,而艺术类学生更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备工匠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对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艺术类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是个人价值实现的现实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在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后,会不断提高自身发展需求层次。其中最高层次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是人生中应当始终追求的目标,是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自身特点的方式。艺术类大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要有与其追求相匹配的品质和能力。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动力,鼓励学生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生涯规划与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高校基于学生个人特质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创业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三)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等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改革就要不断更新理念。教育观念、变革教育模式、完善教育体系,逐步实现从重知识到重能力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理论知识、科研成果向社会生产力和发展力的转化。在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创业教育,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要求高校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束缚,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加速理论创新向实践创新的转化速度。这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目说闹匾环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内在需求。同时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工匠精神是高等院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处于转型期,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对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中国新阶层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初巧型国家的客观要求

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活动发展的重要信念和实践精神。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多元化,从而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创业友好型经济发展环境。工匠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活动中持之以恒的思维观念,在就业过程中更快摆脱进入体制拥有"铁饭碗"的传统思维,在工作岗位上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不断完善,不仅为社会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更提高了全社会的生产效益。培育工匠精神,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支持和引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结语

艺术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不仅要以拓展训练为载体,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和团队协作意识,还应该不断去内化严谨、敬业、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身体力行的实训教育,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所得、所失,不断创新,不断的完善自己,逐渐形成凝神专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创新创业 训练项目 思想转变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新常态下中国产业调整偏向技术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大学生面临就业难和高端智能招工难,从侧面反映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当前课堂出勤率低,课堂睡觉玩手机等现象日趋严重,反映出:

(1)技术革新速度加快,学生获得信息途径增加造成学生思维活跃,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2)传统课堂教育与时代教育需求模式相脱节,互联网+进入教育产生模式变革;

(3)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有偏差,高端制造、工业4.0对实践应用技术性要求增加;

(4)所用教材陈旧、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离。即传统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尤其技术应用类学生,迫切需要从使用中、实践中深入探索研究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沉淀知识,通过实践实现创新思想。

普通年青教师受经济压力、职称压力、科研压力过分注重科研成果。使得老师重理论轻动手轻能力轻应用,而忽视对学生技术应用的培养,以及自身长远方向定位。导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变革能力下降,无法实现技术应用、技术成果转化,未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随着互联网+深入社会各个地方,慕课等方式将教师从课堂单纯授课方式进行解放,但对于教师的工程应用能力、前沿科学视野能力、跨界跨行业融合能力要求却越来越高。教师迫切需要将互联网线上教育与实验室线下教育相结合,在实训基地训练中提高自身,深入企业了解需求,应用知识帮助解决企业需求实现自身方向定位以及自我价值实现。与学生相互学习,在实践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变革。

教育本身是借助某种手段,引导身体和心灵内部东西或潜能,从而培养发展个人素质和能力,以及潜在劳动创新能力,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从而深远促进社会发展。教育对教和育两方面都存在着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完成对学生、教师思想观念转变,技能双向提高。

1实施过程

1.1题目实际应用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开展的本身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通过训练过程,加深知识理解,提升动手实践能力。题目选择应当涵盖学生兴趣,对技能训练深入,可操作性以及部分经济性,而非单纯源于教师课题,造成学生心里排斥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下,对于题目论证帮助教师对于题目的扩展应用了解市场需求。对于学生则为创业初期对市场考查以及对自身分析。如基于井下多镜头视频数据传输,该题目需考虑地层信息、地质条件等,学生初步接触容易退缩。随着房地产发展,人类对于居住环境居住安全都有更高要求,随之产生的智能家居、智慧城市都是基于节约资源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而创新创业某种程度上是利益推动,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推动。将该题目延伸的传输控制却能利用电类专业知识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方面,如开关控制系列(基于wifi、zigbee、红外等的空调、开关、窗帘、电视开关设置)、室内环境检测控制(烟雾、燃气报警,阀门自动关闭等)、智能安防系列。据此,创新训练项目可以涉及传感器、单片机、通信、控制等教学内容。因此,学生易于产生兴趣,也容易上手实践。而此,无重大专项重大科研的教师、地方高校也能将科研转变为技术应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甚至通过技术支撑带动教师积极性、实现个人价值,为区域经济振兴做一份努力。如苏大维格作为江苏高校首家创业板上市,流通市值32.4亿,既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激励了科技工作者热情,也能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部分解决就业问题。

1.2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即使对学生的训练,也是培养团队默契。以基于井下多镜头视频数据传输题目为例,首先需要完成镜头标定,理解标定的意义及应用,通过算法研究获得标定数据。其次需要通过从计算机将标定数据通过RS232总线传输进入控制上位机;最后,井上控制上位机将数据无线传输井下设备。在此训练过程过,可以先帮助学生学习MSP430单片机,通过液晶显示、按键控制,数据采集等小功能学习,在深入应用创新训练。因此,通过教师指导完成图像标定等方面编程。学生通过硬件电路设计、软件人机界面设计实现初步训练,加深学生对电类专业中模电、数电、单片机等知识的深入了解。而后,通过做无线智能开关等小型产品熟悉一个项目从调研论证到项目实施以及服务技术支持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训练中培养学习主动积极性,通过团队合作锻炼自我主动管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通过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内在综合素质,奠定进入社会的技术、团队协作等基础。

2结论

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拓展师生视野,建立多学科多专业跨界融合,需要教师和学生抛弃浮躁作风,教师改变传统科研思想,通过不断实践向技术应用性转化,不盲目追求高精尖项目,从基础做起从小做起做精,逐步改进技术进而扩展延伸,市场对此具有相当大发挥空间,若能转化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效率,扩大市场份额完成个人成功转型,企业转型,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开放教育 创新 创业 成因 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128-03

开放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种形式。诞生于1999年,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实施本专科学历教育,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学可考”终身教育价值理念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包括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三层含义,是创新思维的外化和物化。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经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开放教育已逐渐成为成人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开展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1 概念界定

1.1 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种形式。诞生于1999年,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实施本专科学历教育,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学可考”终身教育价值理念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有别于传统的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采取“验证注册入学”方式,实行“宽进严出”和“完全学分制”的学习制度,主要依托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和多种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时时、处处的学习。在灵活有效的学习期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可获得国家承认并进行电子注册的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专科毕业证书,达到授予学位条件的还可申请获得相关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可在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比如:铜仁广播电视大学有开放教育在册学生9 000多人,主要来源于机关、企事业单位、高考落选学生或因某原因错过上大学机会的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等。在这一复杂的群体中,在职职工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得过且过的所占比例大;高考落选学生或因某原因错过上大学机会的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基础条件薄弱,政策支持力度欠佳,心无力,力也不足,加上社会上对广播电视大学文凭认可度不高。所以,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就业相对比较困难。

1.2 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起源于拉丁语,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三层含义。从本质上讲,创新是创新思维的外化和物化。有的分为跟随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有的分为实物创新、制度创新、对策创新、理论创新、心态创新;有的分为盈利模式、网络创新、结构创新、流程创新、产品性能创新、产品系统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创新、顾客契合创新;还有的分为吸收创新、转化创新等。

1.3 创业

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在《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中对创业的定义是: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P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科尔(Cole)(1965)把创业定义为:发起、维持和发展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的目的。资料显示,对于创业现象的分析始于18世纪中期,20世纪80年代,创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具有潜在商机和经济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创业。有的分为生存型创业、主动型创业、赚钱型创业、反欺诈委托加盟;有的分为复制型创业、模仿型创业、安定型创业、冒险型创业;芝加哥大学教授阿玛尔・毕海德(Amar V.Bhide)将其分边缘企业(Marginal Businesses)、冒险型的创业(Promising Start-Ups)、与风险投资融合的创业、大公司的内部创业、革命性的创业。专家学者对“创新创业”研究比较多,各抒己见,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2 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缺乏政策支撑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创新办学体制,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创业教育。《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黔府办函z2016{9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市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方案的通知》(铜府办发z2016{92号)文件强调:“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2016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10 000人以上。”但是文件主要针对的是普通高校,对成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没有提及。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比较强,创业动因比较多,创新创业思路非常活跃,有冲劲、干劲、后劲。成人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开放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都非常困难,可以说比普通高校大学生困难得多,但具有实践能力强等优势。因此,开放教育大学生有就业创业压力大、创新创业教育难度系数高、创新创业发展举步维艰等问题,很值得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研究。

2.2 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普遍欠缺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平台,以“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或“成人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为主题,经网络搜索,没有这方面的文献。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为词条找到相关信息约532 000条,以“创新创业路径”为词条找到相关信息约1 590 000条,这说明创新创业已经引起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而针对开放教育大学生、成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方面研究却比较少,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文献。开放教育或成人教育大学毕业生,主要来源于机关、企事业单位、高考落选学生或因某原因错过上大学机会的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等。在这些生源复杂的群体中,在职职工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得过且过的所占比例大;高考落选学生或因某原因错过上大学机会的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基础条件薄弱,政策支持力度欠佳,心无力,力也不足,加上社会上对广播电视大学文凭认可度不高,使得开放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面狭小,就业渠道少,加上学校没有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就业创业相对比较困难。

3 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选择

3.1 以政策为支撑,抢抓创新创业机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早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总理就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这对于广播电视大学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创新办学体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38号)强调,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工商登记、银行开户便利和多渠道资金支持与创业经营场所支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5〕29号)强调:对就业困难人员或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享受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提供场地便利,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场租补贴;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按规定给予创业补贴;对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创业贷款扶持,贷款最高额度调整为10万元。《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市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方案的通知》(铜府办发z2016{92号)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对应届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按每人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求职补助。可见,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从教育培训、就业渠道、创业平台、园区建设、资金扶持、创新发展等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作为开放教育大学生更应该要及时补短板,抢抓创新创业政策机遇,发挥自身实践优势,科学设计创新创业方案,搭建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3.2 以教育为基础,狠抓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38号)中指出“要普及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中强调,支持返乡创业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动员有条件的企业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见习、实习和实训服务,加强与东部地区对口协作,组织返乡农民工到东部企业培训学习;同时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可免试就读省内中职学校,全部纳入免学费范围并享受有关助学金补助;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可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择优录取。例如:《铜仁广播电视大学招生方案》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推出新机制,即对有学习愿望且具有初中、高中(或中职)、大专以上学历全体社会成员、中职在校学生,实行“验证登记、注册入学”的招生方式和“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学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资源库,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水平培训,每年毕业专科和本科毕业生3 000多人,年平均培训达6 000多人次,实现“边学习、边培训、边就业、边创业,求学(培训)与就业(创业)两不误”。这种“求学+培训+就业+创业”的复合型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和基础平台,对提高开放教育大学生毕业率,增加开放教育大学生经济收入,拓展开放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空间,提升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来说至关重要。

3.3 以实践为契机,抓实创新创业基地,实现“求学与创新创业”互动共赢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门集实践性与综合性为一体的课程,丰富的实践经验胜过千篇的理论知识。可以说,实习实训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和前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酒引子”,切不可忽视。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实施创业就业“双百”工程。到2017年,在具备条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示范小城镇、高等院校,创建100个创业孵化基地和100个农民工创业园(点)。这些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开放教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农业产业园、科技孵化园、种养殖基地等资源,建设开放教育大学生创业园和业孵化基地,为开放教育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和经营场所。同时,有效开展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和创业经营,实现在求学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还可以组织开展创新研讨、创业设计、“100元经营”、“一个月创业”等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业水平,有效推进落实“贵州省万名大学生创业计划”。

3.4 以团队为动力,融合创新创业集体智慧,实现“大众与万众”共享共赢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说过:即使失去一切财产,只要留下这支优秀的团队,我能再造一个微软。可见,团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生存与壮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群人同心协力,集合各自的优势,共同创业,其产生的群体智慧和能量,将远远大于个体。创新创业团队就是指有一定创新创业技能并愿意为某个共同目标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创新创业群体。其成员能力具有互补性、异质性,成员之间的知识、资源、能力或技术上的互补,有助于团队成员间彼此的合作和优势特长的发挥。一般来说,团队成员的知识、能力结构越合理,团队创业的成功性就越大,其效果就是1+1≥2。一个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应是年龄、性别、学历、经历、气质、技术、特长等不同又相互融合的结构化团队。所以,建设一个具有坚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竞争力、发展力和创新力的创新创业团队,有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动力和开发其潜力,从而实现“大众与万众”的共享共赢。大量实例证明,创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优秀创业团队。

4 结语

党的十报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明确提出:“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与素质、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为主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就业和积极创业,使其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开放教育要围绕“课堂+实训+就业”“教学+项目+实践”“学历+技能+创业”的培养模式,通过职业发展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开放教育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引导学生科学就业、自主创业,不断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新形势下开放教育大学生更高质量学业、更高效益创业、更富价值的创新和更加满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校史编写组.学校发展概要[G]//铜仁广播电视大学校史(1979―2009),2010.

篇8

一、在西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勤工助学从传统的劳务型、服务型拓展到管理型、研究型、创新型、创业型,其育人功能也在不断延展,从改善学生经济状况发展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勤工助学的实践能力锻炼与创新意识培养,更加贴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增强了学生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心理调控、抗挫抗压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相统一的价值观。

(二)有利于改善校园育人氛围,提升学生主体意识

勤工助学的基本目标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支持与能力锻炼的机会,更高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独立人格、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勤工助学应面对全体大学生,优先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勤工助学中学生的被动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潜力,实现因材施教、差异培养,在实践中改进了教育观念,营造了适应学生发展的良好育人氛围。

(三)有利于改善学生经济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勤工助学鼓励学生参加劳动获取报酬,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增加收益,二者既改善了特困生的经济状况,缓解了其经济压力,又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历练的平台。如果说参与勤工助学岗位是“授人以鱼”,那么创造勤工助学岗位就是“授人以渔”。学生在勤工助学中积极尝试创新创业,逐渐学习、体验创新驱动力的经济意义与社会价值,养成乐于思考、勤于实践、敢于创新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个人全面成长与发展,适应社会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

(四)有利于推进高校全人教育,改进学生学习模式

全人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除了传统的教学过程,还设置学生劳动锻炼环节,而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勤工助学、创新创业以学生全面成长为目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有益实践。在勤工助学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得以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将被动学习转变为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当前西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主体意识不强

传统教育采取教师大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没有落实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主动地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弥补了课堂教学的部分不足,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主动学习实践。但是在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西部高校勤工助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主体意识依然没有充分展现,热情很高,但缺乏准备,仍然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很难摆脱已有模式,鲜有具体的、可行的创新想法与实践。

(二)高校落实程度不一

高校对于创新创业、勤工助学都比较重视,不同的是具体的落实情况与支持力度。许多西部公办本科高校更为注重对学生的基础化的学习训练,虽然大力建设创新创业基地,但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扶持、服务不够,创新创业与勤工助学的有机结合较少。如学生接受创新创业培训较少,内容较为空泛,多为观念传授,缺乏操作实训,学生创新创业的鼓励政策不够完善,在学籍管理、修业年限、学分获得等方面少有优惠政策,这些情况在某些方面限制了部分学生的积极尝试。

(三)师资力量较为匮乏

高校勤工助学多由学生工作部和一线辅导员具体负责,辅导员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企业、市场缺乏切实了解,接触创新创业教育不多,较少接受创新创业培训;有些西部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公选课,教师多是来自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以理论讲授为主,由于课时、人数等限制,很少进行操作性训练,对学生的创业计划、创新方案缺少针对性的指导;企业导师、创业校友大多只是做不定期的讲座,受众少,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起长期联系机制。

(四)社会资源引进不够

西部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多为建立专业实习、就业见习基地等,企业到高校进行宣讲、讲座,也多是围绕招聘、就业,对于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落实不够;与各地市创业园联系较少,高校之间就创业方面的联系也不紧密,没有充分了解、把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办法;对于创业校友联系不够,没能发挥创业校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领、指导、帮扶作用;勤工助学工作与社会、企业联系不够,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自觉性与针对性不强。

三、西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引导机制与实践平台紧密对接

在勤工助学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要建立适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训课程体系,在课程中注重知识结构、实践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培养,使理论传授、课程引导与创新创业实践有机结合,从基础理论、创业计划、创新实践、模拟创业几个方面科学地构建教学与实践内容。首先,注重通过体验式教育加强学生体悟创新创业感受,通过课堂实训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在团队合作和模拟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品质与能力;其次,设立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的资助,举办创新创业竞赛,设立奖励性学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培训与实践,为学生搭建尝试创新、展示能力的平台;再次,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场所、服务与扶持,使创新创业中心和成果孵化基地确实发挥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

(二)创业模式与资助模式互相支持

一些西部高校积极探索勤工助学新模式,在改革中 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开创资助育人的新局面,推动创业模式与资助模式有机结合,共同发展。首先,学校成立勤工助学公司,建立公司化运作模式,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现场面试、签订协议、持证上岗等环节吸收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公司下设的超市、水站、咖啡店、文印店等实体的运营与管理,既为大量学生提供了有助缓解经济困难的勤工助学岗位,又为有意尝试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践的机会。其次,鼓励有较为成熟的商业计划、具备一定创业实践能力的学生创办公司,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免费办公场地、给予启动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在公司招聘在校学生兼职时优先推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创业惠及资助的有效模式,既扶持了学生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又为经济困难学生赢得了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三)教师指导与师资培训相得益彰

创新创业教育普及与推广有赖于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西部高校普遍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师资队伍建设上入手,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聘请企业家、创业人士担任高校创业教育导师,鼓励相关专业或有志于此的在校教师加入教研团队,通过教研团队的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相互督导等方式,形成专业水平高、授课经验足、乐于创新实践的教师队伍。其次,鼓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计划和实践,在指导过程中既服务了学生,又提升了教学水平,解决创新创业实际问题促进了师生共同探讨合理方案,实现了教学相长。再次,注重师资培训,请教学团队内部的企业家、创业人士与高校教师结合各自优势互相培训,组织高校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挂职,增加实践经历,参与产业化科研项目,建立轮训机制和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专业培训与交流,如KAB、SYB培训,以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社会资源与校内资源有机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强,与社会、企业、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资源的大胆引进与有效运用有利于提升西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品质,同时积极挖掘校内资源也有助于西部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特色产业。首先,高校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采取校所合作、校企联合、学校引进等方式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和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其次,高校要加强与高新区、创业园等校外创新创业园区的联系,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创业园等,设立大学生在校创业、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再次,还要积极开拓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以校企合作共赢模式多渠道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此外,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在多校区办学情况下,统筹安排,抓好落实,促成学工、后勤、产业、社区积极协商,联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校内的有效实施,形成全员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

[2]胡庭胜,秦聪立,黄建平.创业导向下高校勤工助学市场化的模型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篇9

服务青年成长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第一要务,青年学生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成人、成才、成功。而拥有工作机会和创业,就是他们得以成才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关系到千千万万青年学生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充分利用组织优势,以育人为出发点,以就业创业为抓手,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

2高校共青团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策略

2.1要转变大学生传统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大学生就业受到市场需求、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大学生本人的就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就业能力则是能否就业创业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要加大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推动社会发展的”、“促进教育发展的”以及“提高人的发展的”,对大学生而言,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首先就要教育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符合客观实际的就业观,要努力帮助大学生把观念转变到扎根基层、投身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上来,转变到灵活就业,就业先行、择业后续的机动就业上来,转变到“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同时要将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作为转变传统观念的重点。

2.2引导学生树立创业观念,积极营造创业氛围今天,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亟待提升,学校和社会还有家庭都应加以引导及强化,使大学生客观认识到,创新创业不仅要求学生能结合自己本专业特长,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提炼出自己的创新成果,而且要敢于直接投身于市场,面向社会,把创新成果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创造出“阳光下”的经济效益,使大学生拥有的知识变为社会价值,使大学生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创业者。高校共青团应该通过全方位教育,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观念,特别是要通过新媒体手段、校园文化等手段加大历届优秀毕业生创业事迹的宣传力度,营造“人人想创业”、“人人会创业”“、人人能创业”的创业氛围,让大学生在创业中实现价值,从而激发创业的热情,增强创业的信心。

2.3全面推进社会实践,实施创业体验应该以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有效载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观念上有所转变,强化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孕育开发创业意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会经历种种新情况、新问题,而面对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形成创业意识的过程。同时,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和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切实提升在校大学生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如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寒暑假创业体验社会实践活动等,将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校园,将生产过程引进课堂。此外,还可以积极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投资风险小,进退空间大的创业项目进行创业体验,创业内容包括开办网络虚拟运营,微型网店,开设校园物流中心,兼职业务销售等方式。通过真是的创业实践,增强学生创业自主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拓展创业经历,提升创业能力。

2.4开展素质训练,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更好地服务和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活动。高校共青团要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作为开展综合素质训练的重点。要立足职业与行业发展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新要求,精心设计就业创业能力素质的实验实训内容,科学地组织规划素质训练,形成能适应某一类行业或某一领域需要的完善的组合素质结构,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要积极引入国内外职业培训的最新成果,大力加强与专业素质拓展培训机构的合作,使大学生在校内的能力素质培训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无缝连接”。

3结语

篇10

关键词:杭商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分析

1.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要求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取得飞速的发展,同时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正处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创新创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另外,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了新的就业危机,政府对此也提出了“以创业促就业”的方针。大学生既是新就业大军,也是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他们将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当中很重要的部分。

2.中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素质培养。不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还属起步阶段,在具体内容上比较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较少涉及。国际上,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根据对影响创业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创新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很重要的影响因子。因此,我们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应当落在赋予学生一种创新创业的精神上,应当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

3.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需充分挖掘当地企业家精神文化资源。杭州具有“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之称,杭州企业家即杭商资源非常丰富。探索和分析杭商及杭商文化精神的形成和特征,可以使我们明晰企业家成长的路径、具体化企业家精神,并且探索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之路。对杭商的研究,从胡雪岩到马云,对个体的研究很多,但我们的研究不仅仅是针对个体的,而是试图从全体杭商的角度去提炼一种精神。因为个别人的成功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们希望通过一群人——杭商的成长轨迹,寻找普遍的规律,可以借鉴的东西,并且把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当中。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杭州老字号发展现状、传承常青的秘密,对比当代杭州企业家,从而解析杭商精神的精髓和内涵;并通过挖掘杭商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探究创新创业需要怎样的文化精神?并找出创新创业教育素质培养的关键点。

二、文化伦理、精神文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经济活动是人类利用资源改造世界的一种高级活动,在活动中,人们结成了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也形成了很多维护这种关系的规则、制度,这些制度有正式的,如法律、法规等,也有非正式的,如植根于人们理念之中的行为规范、道德理念、价值取向、思维习惯等,从大的层面讲就是各种文化。文化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有明显的影响,也进而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学界对此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一)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

传统经济学家主要以亚当·斯密、萨谬尔森为代表,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原因归于生产要素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20世纪初,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率先从文化伦理角度研究经济发展,提出了文化伦理、精神文化等内在因素影响说。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分析了基督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的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兴起基本上是一种植根于宗教信仰的文化现象。宗教改革孕育了“‘资本主义精神”,进而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文化伦理、精神文化等内在因素如何影响经济发展

1.宏观上:不同文化背景催生不同经济制度。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夫纳·格雷夫,在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10—14世纪地中海地区马格里布商人和热那亚商人的交易方式时,认为造成同一地区两群不同的商人,会发展出两套完全不同的经济制度选择,是因为:经济制度必然与文化信仰相连,商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内生出不同的经济制度。 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通过影响正式制度推进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林毅夫在进一步研究了由历史文化环境熏陶形成的人的基本素质潜能,如价值取向、行为范式、道德准则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把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旨趣、行为习惯等因素归为非正式制度范畴。这些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演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相关变量。在旧制度消亡、新制度确立的过程中,需要社会中人们的共识及相应的行为来支撑。制度的维系也需要人们的共识和行为支撑。能达成这种共识的背后的因素就是文化。

2.微观上:文化通过影响经济主体——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推动经济发展。20世纪初期,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以“创新” 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指出,文化通过影响经济主体——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推动经济发展。因为经济发展的真谛是资源使用方式的进步——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之所以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家具备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品质,即“创新精神”,亦叫做“企业家精神”。 文化通过影响经济主体——劳动者人力资本要素推动经济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经济学家舒尔兹研究发现:曾经起重要作用的土地和资本等物质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下降,而曾经依附和被支配于土地与资本的人的技术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对生产过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把人力资本对应文化的内容归结为知识人力资本和素质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由一个人所具有的系统或局部的知识所构成,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获得与传承,也能够通过文字和图形来外化、传递、保存。素质人力资本由一个人的信仰、习惯、价值观等非知识性的因素所构成,是在特定文化环境和知识传统长期培养和熏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正是通过对人们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和习俗,来秉承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进而通过这些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

(三)内在因素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

文化精神对经济过程的影响,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规约、激励三种途径发生的。

导向:文化精神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参照系,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把人们引向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因此,不同文化精神背景下的人群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取向。

规约:特定的文化精神构成经济行为主体的潜在的行为规范,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使不同文化精神背景下的人群的社会经济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

激励:文化精神往往构成社会行为主体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源,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

综上,本文将从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精神因素入手,建立文化精神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模型,并在这个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作为经济主体之一的杭商及其蕴涵的杭商文化精神的形成及特征。

三、杭商及杭商文化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一)杭商的概念

关于“杭商”有两种概念:一种解释是按经营者原籍划分,原籍是杭州的经营者,称作“杭商”;另一种是按经营地划分,即不管经营者原籍是何处,只要他在杭州经营,他就是“杭商”。也就是,只要是杭州户籍的商人或者商人集团以及来杭州发展创业的外籍工商人士都可称为“杭商”。杭商是以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为依托,有一种前瞻性的眼光独辟蹊径,能传承杭商精神,不断创新,勇于开拓。

(二)杭商及杭商文化精神的形成

1.杭商及杭商文化正式制度成因。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正式制度上一直是“重农轻商”,而在非正式制度上,重伦理而缺乏契约传统,所以,中国的商业经济一直不发达。最初只是在一些自然条件允许的地方有商业活动,比如港口城市,一些交通便利的集散地。杭州作为隋朝京杭运河的一个端点,较早孕育了商业活动;到了北宋,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南宋又成为王朝的建都地,人口的增多带来了商业的繁荣。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杭州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那个时期的杭州,已经是全国的商业中心了,杭商也随之迎来一个活跃期。到明清两代,以清河坊为中心辐射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商业街区。从这个角度说,杭商的历史非常久远。

而当代杭商的曜然而出,是受改革开放制度影响。杭州城市的优势以及投资环境成为了杭州经济和杭商发展的肥沃土壤。杭州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的企业家来杭州发展经济,同时杭州周边县市区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经济规模和企业影响力在全国都走在前列。杭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股重要力量。

2.杭商及杭商文化的文化成因。杭商及杭商文化也有着非正式制度文化伦理的成因。正如催生传统商帮的是明清正式经济制度的变化,而让晋商、徽商等商帮从众多商帮中脱颖而出的是文化伦理等非正式制度一样。不论是传统的杭商文化还是现在的杭商文化,都是杭商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杭商文化并不能等同于商业文化,它是杭州区域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综合。

从区域文化讲,杭州地属长三角区域,其文化归属于吴越文化,据学者研究,吴越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有:内在自觉的开放心态;超越自我的突破意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简约朴素的平民风度;个体本位的经济理性;顺应环境、随机应变的柔性心理;勤俭刻苦、劳作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谐中庸、隐忍自谦的处世态度;自然无为、绵绵似水、柔弱胜刚的商战伎俩;不尚意气、工于算计、谋定而后动的行为范式。

这种文化富含工商文化的特征,成为滋生杭商和杭商精神的精神土壤。尤其是这种传统文化蕴涵的自主创新精神与现代经济具有内在的兼容性,它对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具有内源性的影响。正是这些潜藏在意识深处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新的经济制度条件下的复苏,造就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民间企业家,从而为民营工业的发展做好了人力资本方面的准备。

(三)杭商文化精神的特征分析

1.老杭商文化精神的特征。传统的杭商文化属于商帮文化,正如大多数中国传统商帮文化一样,杭商文化也是以儒家文化为依据,主张用儒意通商,诚信是传统杭商最基本经商原则。这从他们的核心价值经商理念可以看出:传统杭商信守“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以义为利,义中取利,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因而在生意场上处处受益。

正如前文所述,杭州商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至今,仍有很多有着几百年经营历史的老字号,这些老字号便是杭州传统商业的代表。杭州老字号独特的商业文化便是他们经久不衰的立身之本。本课题组对现存的老字号进行走访,发现大多杭州老字号经营内容各不相同,有炒茶叶、龙须糖、定胜糕、弹棉花等等,但他们都秉承“戒欺”的经营理念,并且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因此在业内社会上有着很好的口碑。

最早的杭州老字号人物代表——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杭商的典型代表和杭商精神的最佳诠释。从胡雪岩的成长足迹看,他从一个钱庄跑堂的小伙计到一品红顶商人,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与其母亲对他传统的教育息息相关。这从他的办实业以兴国、办药店以济民可见一斑。而胡庆余堂的堂训“戒欺”二字,成为这家老店百年不衰的秘诀,也成了杭商精神的最早诠释。

杭商精神除了体现在老字号的经营理念上外,作为一种观念也应该体现人们对他的认知、认可上,据此,我们特别在市民及老字号商家中作了专项调查。根据调查显示,与史料整理对比可知,两者关于杭商的诠释完全吻合,杭商精神的最本质特征就是戒欺,也就是诚信。老杭商对于杭州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对杭州经济的贡献,更在于其特殊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文化传承。

2.新杭商文化精神特征基本分析。通过走访调查,在人们的观念中对新杭商的特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务实、脚踏实地。而对于杭商精神的分析,企业家们都认为杭商精神的精髓就是诚信、务实。这也是一百三十多年前的杭州商人胡雪岩讲的“戒欺”,是杭商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这种传统在新杭商身上得到了传承。另外,作为“浙商”中的一分子,浙商精神同样也体现在杭商身上,如: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奋发图强的自强精神,不图虚名的务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吐故纳新的包容精神。此外,杭州城市人文精神也体现在杭商身上。“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城市人文精神,“宁静致远、淡泊名利、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的杭州人精神,即“杭铁头精神”,是杭州发展的精神内核,构成了杭州生活品质的个性特征。这也是杭商精神的基本特征。

如今,杭州提出创业在杭州,其中杭州文化人创业的楷模,杭州“和谐创业”的典范,当代杭商的杰出代表新杭商马云,在总结自己成功秘诀时提到“有梦想、有激情、有社会责任感”经营理念。“有梦想、有激情、有责任感”不仅是“马云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杭商精神”的具体体现。从马云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老杭商“诚信和务实”精神的传承,也看到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城市人文精神的体现,更看到了“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杭州特色创业创新文化精神的发展。将这些综合起来,便是杭商精神的最新体现。

转贴于

四、杭商文化精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启示

(一)启示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重点应放在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上

从杭商形成和成功看,文化精神的作用不容忽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会有创新创业的实际行动并取得成功。我们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在技能层面,更多的是一种模拟活动,而在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上很少有涉及。

这种创新创业精神也就是前面总结的新老杭商文化精神,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新老杭商创新创业精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老杭商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情感意志、知识能力、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共性:在价值观念上,以人的基本需要为基础,以创造财富、发展事业、实现个人发展和追求成就的社会性需要为主要内容,以创业企业家个人自我实现的动机为主导和灵魂;在思想观念上,以市场观念为基础,以功利效率和优胜劣汰观念为主要内容,以勇于开拓、敢冒风险为主导;情感意志上,以一般人的情感态度为基础,以积极热情、稳定执著为主要内容,以坚韧、敏锐、理智为主导;在知识能力上,以知识面宽广为基础,以职业技能专、精为特色;在行为方式上,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以创新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竞争为主导,等等。二是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创新创业精神元素:奋发向上、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有所作为的自强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等等。

(二)启示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方式上应注重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一个人的信仰、习惯、价值观等非知识性的因素,是在特定文化环境和知识传统长期培养和熏陶下形成的。因此,要塑造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必定要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校园文化作为开放的文化系统,必然对古往今来的社会价值观念、知识体系、道德标准、行为模式、文化传统进行吸取和继承,从而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体系。

一是宣传氛围,即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创新创业宣传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创业意识。具体可以组织大学生看与创业相关的影视资料,或者到企业实地去看,让他们认识了解创业过程,激发创业热情与冲动。也可以请创业者讲创业历程、组织大学生召开创业座谈会,请创业成功者或者学生中的创业实践者与大学生交流;与创业人士面对面沟通,感受创业者的人格、信念、精神和情怀;组织大学生写创业计划。

二是文化氛围。首先,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第78号建议中指出:“文化作为能动的过程,以相互尊重和宽容的精神,通过适当的手段促进广泛的参与和创造性”。其次,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创业活动,如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者学术讲座、创业者培训班,建立创业教育网站等,形成一种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高校团委、学生会可成立创业者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组织,通过社团沙龙的组织管理、公共活动的设计组织、报刊杂志的创意策划、学术研究的立项申请、法律或金融实践的模拟等相关活动来渲染创业氛围。我们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决不仅仅在于培养一些企业家,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观念和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以创业为荣、主动创业,在创业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4-100.

[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4.

[4]舒尔兹.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李成勋.商帮、商帮文化和培育京商文化特色[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10-13.

[6]杨涌泉.中国十大商帮探秘:第1版[M].北京:管理出版社,2005.

[7]邢伟,俞海山,等.中国传统商帮文化的当代诠释[J].特区经济,2009,(1):277-279.

[8]Johnston,Alastair Iain: Culture Realism:Strategic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9]杨轶清.从浙商演变看商帮文化[EB/OL].浙江在线新闻网站,zjol.com.cn,2006-11-03.

[10]蒯大申.城市以生活品质论输赢[G]//王国平.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城市品牌诞生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5.

[11]道格拉斯·诺斯.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