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

篇1

【关键词】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社会工作

根据全国妇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样本分析得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人,根据现有数据预测,到2020年留守儿童将达到2.3亿左右。民政部日前给出了精准摸排后的结果: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为902万人,超过90%分布在中西部省份。此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通行定义是“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不满十八周岁”。此次民政部则依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标准,将统计年龄设定为“未满十六周岁”,将统计条件设定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这有与法律法规“校准”的考量,也有让帮扶更“对靶”的现实考虑。近些年来,留守儿童被虐待、侵犯、遗弃的新闻层出不穷,溺水、车祸、自杀的消息也间或传来。遥远的父母、薄凉的人情、贫困的生活、内心的恐惧、随时可能出现的欺凌和不测――留守儿童的艰难生态,不断表达着综合施治解决留守问题的紧迫性,不断表达着“不能落下每一个孩子”的必要性。902万的统计数字更精准,但不应因此减少解决问题的压力感。隔代教养,或是寄养在亲戚家,甚至自己独自生活,这些监护方式多多少少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就是一方面,留守和容易出现自我封闭、自卑心理、情绪失控、行为偏差等情感心理特点。留守儿童问题能否得到正确认识和解决关系到他们未来的成长,长远看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者从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交友状况、心理状况四个方面对重庆市涪陵区百盛镇丛林九年制学校近30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观察并全面了解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得出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与父母的关系,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沟通交流较少,特别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亲子关系疏离,一些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由于亲子分离,情感和人格发展受影响,有55.15%的留守孩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1]。;第二是与其他监护人的关系,指的是与祖父母、叔叔婶婶辈的亲戚等,留守儿童由这些人抚养,祖父母年纪大,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容易出现溺爱,而叔叔婶婶辈的亲戚由于不是自己的孩子,又会疏于管教,与孩子容易产生矛盾;第三是与同辈群体的关系,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相处的时间是最多的,在这过程中人际交往也最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想要寻找认同感但是方法不正确,与同辈的相处就会出现障碍,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痛苦,对同伴交往充满恐惧;焦虑不安、嫉妒;情绪稳定性差,对同伴充满敌意,表现出攻击[2];第四是与学校老师的关系,在学校与教师的相处也容易出现问题,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很多个体,加上有时候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忽视或者与教师发生冲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青少年可以增强自信、自知,并学会建立友情和寻求社会支持,这些缓解了青少年内心的冲突与紧张,有助于其自身同一性危机的积极解决[3]。由此可知,良好的人际交往对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非常重要。

新型城镇化建设、扶贫攻坚、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就地入学、返乡创业等各种政策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除了这些国家政策的帮扶支持,社会工作也能积极发挥作用,社会工作在留守儿童问题介入研究领域刚起步,积累的理论以及实务经验都比较少,本研究有更多的探索空间。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其前提是自身特有的专业价值理念,是一种尊重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爱,除了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三种专业方法的运用,为了在实践能更好地帮助到存在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留守儿童,让他们的成长历程多一份温暖,社会工作者可以结合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语言运用的艺术性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研究者需要运用语言技巧,将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问题弱化,使个体逐步转入关注自身能力的范畴,在与留守儿童沟通过程中,要站在他们的角度说话,充分同感,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语言的运用上要保持谨慎,做到充分尊重和关心,在回应时应该及时,这样才能让有人际交往障碍的留守儿童释放情绪,敞开心扉,从而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二、创造机会的重要性

存在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留守儿童和普通的儿童一样,心智健全,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只是因生活环境等各种种原因,儿童与家人、朋辈等群体沟通不畅,导致其无法良好适应。所以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应给予机会,促进他们表达、倾诉和体验成功。同时社工还需要积极聆听和陪伴,鼓励他们用好奇心去探索外界事物,讲述自己的人际机遇,在此期间,社工还需要发现和挖掘更有利于这些儿童不适应行为的替代,从现有的能力中培养,通过自己的力量直面人际交往障碍。

三、方案设计的多样性

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有与他人的不同之处,活动设置、回应方式、是否需要使用个案等方面因人而异。只有面对这些不同的个体,社工才能发现存在问题儿童的优势和不足,才能有针对性的策划方案,培养和激发个体潜能。

四、生态环境的整合性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社会工作强调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帮助案主及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个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很重要,在解决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问题时,社工不仅要利用与保护现有的环境资源,更要挖掘、创造与个体密切相关的环境资源,如家庭、朋辈学校、社区等都要充分考虑,以达到资源的充分调动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32-134.

篇2

【关键词】高职数学;学习障碍;对策

对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所有从业者和参与学习的高职生都会有深刻的认识,那就是枯燥、乏味、没有成就感。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觉得这应该是学生对于高等数学学习的认识。事实上,作为一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任课教师的我毫不避讳地说这也是许多数学教师的亲身体会。作为教师而言,绝大部分的人认为我们的教学主体,也就是我的学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例如懒惰、自卑、消极、冷漠、基础差、不求甚解、不重视课程,等等,教学对象的这些缺点老师们几乎都能够脱口而出。而对于这些缺点总结不应该成为我们苟且于教学的借口,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应该将它们看作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因为我至少对于教学对象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总结。我们对于这些缺点还需要更深刻的认识。基于对学习过程的连续性认识,我们首先审视中学时期的数学教学。

一、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问题

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原因导致中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招人“诟病”的问题。中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相对处于心理发展、智力不健全的阶段,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对问题的把握不全面,习惯于“填鸭式教学”,学习的方法也是依赖性的,全靠老师布置作业,以考试为主的题海战术,侧重于解题技巧的练习,因而所受教育是片面的。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不少是靠背例题,熟记题型,是所谓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并没用真正地学会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

中学阶段的教学总摆脱不了应试的教学模式,教师内心都以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深刻理解从而达到灵活运用为最终目的。但当不能灵活运用的时候,教师会对题型做大量的分析总结与分类,以求学生能够做到对题目产生机械的分类型理解,然后顺利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对于那些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而言,对知识点的深层次认识的机会以及自我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机会就无意识地被剥夺了。其实,学生在面对任何一个数学题目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调动所学知识和所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我们鼓励与提倡的一个过程,还是体现数学美感,让学生体会思维乐趣的一个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知识点,对知识有更深的认识,理解知识点的特点是什么,它能够解决什么,不能够解决什么。倘若做数学题变成了套用特定题型的解题步骤,其目的仅仅剩下指望学生在重要的考场上迅速解题拿取高分了。学生过多地丧失思考过程,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产生错误认识,因此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就是记记公式、背背例题、看看题型,面对老师的解题过程除了觉得玄妙外,没有产生题目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对于自己没有产生任何意义,数学剩下最多的就是枯燥与乏味,还有大量奇形怪状的公式,晦涩的定理,不明就里的题型。

二、从教学连续性角度理解学习障碍的形成

1“懒惰”“冷漠”“不求甚解”

进入大学学习阶段,没有了“生死抉择”的考试,筹备考试已经不是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驱动力了,考试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数学教学目的回归到理所应当的出发点,那就是教给学生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培养他们理性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而这样的回归给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大大地提高了,许多学习任务不再是由老师一手操办,许多教学内容的掌握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普遍难以实现这样的转变,不愿理解,不愿思考,不愿总结,不愿回答问题,不愿独自完成陌生题型。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冠之以“懒惰”“冷漠”“不求甚解”,其实大多数是因为长期缺乏思维锻炼而导致的无所适从。

2“自卑”“消极”

对于“自卑”“消极”这样的学习障碍许多从业者都会提到,绝大部分对此的分析描述是这样的。多数高职学生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具有较强的自卑感和失落感,他们在高中时的数学基础差,一般长期受到家长的埋怨、教师的指责、同学的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式——“我不如人”,认为自己天生就笨,接受知识能力差,不是学习数学的料,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情绪中。课堂上一部分人常表现为不知所措,抑郁沉闷,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虽然思考,但不深刻,在思考问题时,情绪紧张,害怕被老师提问;另一部分人则表现为冷漠,数学基础差成了他们对数学问题不思考的最好借口,对数学学习完全丧失了信心。同样,我们可以结合中学阶段的教学稍加深入分析一下,以求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在中学阶段我们过多地以求解题目结果为目的,而较少强调结合知识点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样就导致了答案的求解比知识点的理解以及逻辑分析与灵活运用能力培养还重要些。学生缺少了思维能力提高的评价与乐趣,只有对或错两种简单结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必然存在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错误在所难免,而只有对与错的简单粗暴的评价必然会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导致学生不再注重知识点的理解与思维能力的锻炼,还会将学生的自信心消磨殆尽。自然,“自卑”“消极”这样的情绪就成了横亘在学生与教师面前的巨大学习障碍。

3“基础差”

学生的数学基础差,被许多高职教师列为高等数学学习的首个学习障碍,其中的合理性不再赘述。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数学成绩,然后再次反思中学阶段的教学中的“弊端”,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为什么差,差到什么程度大家可想而知。但可喜的是,得益于中学阶段的教学,学生对于中学阶段的知识并不是一概不知,而是显得肤浅、片面、残缺不全而已,所以只要高职教师耐心引导、悉心讲解学生是可以跟上课程的教学的。同时,广大高职教师也应当把知识的回顾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不仅为“高等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还是传授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素材,因为有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学生更易理解。

4“不重视课程”

在中学教学阶段,根本教学目标的偏离,不恰当的教学评价,对于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不成功经历在所难免,这些经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所剩无几,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投入,更有理由不重视“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甚至有学生填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就是冲着没有数学课的专业去的。如果我们的教学不是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逻辑思维的逐步完善与不断提高为目的,取而代之的是做出数学题的答案;我们的教学评价不是鼓励学生加深理解知识、锻炼思维、提高能力、完善自我,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对与错;教学过程中不赋予概念、定理、定律、公式以意义,只有晦涩的语言、陌生的符号、奇异的图形,学生想说“爱”也很难。

三、学习障碍的积极对策

高职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多方面的原因。前面所提到的,从中学阶段数学学习去探讨高职数学学习障碍,只是通过把学生学习看作一个连续过程,试图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并不是想以偏赅全,将所有问题归咎于中学教学,而是面对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将中学教学作为反思与审视的首要环节。在此,我无法给出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因为正如前面所说,高等数学学习障碍,不仅有个体数学能力的问题,还牵连其他许多因素。结合前面的分析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关于高职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积极对策做如下探讨。

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教学实际找准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高职教育的公共课必须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日本著名学者米山国藏曾经说过,“数学知识,若不用,一两年即忘。受益终身,深深铭刻的是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用人单位多次直白地向我们说明,基本的专业技能你们校方一定会教,而有些技能你们也教不了,没有条件教,所以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以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种种教学实际,我们应该将“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打造成为一门基础课、工具课、文化课和素质课。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结论、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学会理性地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素质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简化教学内容,专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教学,将数学思想与方法渗透到整个教学内容中,注重学生理性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2淡化繁琐的数学理论证明,多从生活实际出发,组织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阐释,锻炼学生基本的思维能力。

3大量充实生活中的实例以及专业中的实例,利用学生的“功利”思想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4注重过程评价,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评价态度,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力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之,要克服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障碍,广大教师必须洞悉高职教学规律,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着眼于教学实际,找准课程定位;坚持教书育人的宗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探索与实践,不断发掘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克服困难,实现教学突破,适应现代的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永斌。职高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职业教育,2007。

篇3

【关键词】 西安市;公共设施;设计建设;人性化;基本要求;建议

一、城市公共设施概述

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信息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交通设施、娱乐休息设施、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等。

信息设施主要以视觉语言向人们传递特定信息,诸如文字、导游图栏、各种标识牌、广告牌等;文化设施作为现代城市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公共环境中的装饰性设施和象征性设施,诸如人文景观、雕塑、壁画、花坛、水景等;卫生设施主要是为保持城市环容整洁和人们出行需要的各种设施,诸如垃圾箱、公厕等;交通设施是规范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各种设施,诸如道路、立交桥、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路障、停车场、候车亭、自行车站点等;休闲娱乐设施包括娱乐设施、健身设施和休息设施,诸如公共场所的桌、椅、凳、城市的广场、公园等;服务设施是为满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需求便利的各种设施,诸如购物场所、通信设施、餐饮点、街区路灯、自动取款机、书报亭、防护设施等;无障碍设施是专为残疾人设计的便利性设施,如交通方面的的无障碍设施、公共卫生方面的无障碍设施等。

这些设施或者给人们带来了信息高效化和行为便利性,或者能烘托气氛、美化环境、赋予空间环境以生气,增添环境的艺术品位,或者能满足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整体环境视觉上美的需求。它们从特定方面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关爱,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城市文化的一种体现。

二、西安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以及收集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公众对西安市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的评价总体来说较满意,但是各方面都有待提高,使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更好地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实现人与产品、人与环境的结合,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西安的公共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商业街上非商业单位数量过多,街区建筑风格特色不显著

资料显示,西安的部分繁华商业街非商业单位数量较多,例如西大街、北大街都有不少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影响了街区的商业氛围。在建筑风格上,没能达到“唐皇城复兴计划”的要求,城墙内主要街区的建筑,没能体现出历史名城唐风古韵的文化特色。

2、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不均,道路体系不完善

资料显示,西安中心城区主要交通通道存在比较严重的交通拥堵,高峰时段中心区机动车平均出行速度仅为每小时13.3公里,尤其是二环以内、高新区、小寨等处机动车速明显偏低,高峰时段拥堵已接近常态。2013年3月21日,南二环(城市快速路)在早高峰平均行程车速只有12.1km/h。总体上呈现道路交通拥堵状况严峻,拥堵时间增长,拥堵范围变大。造成交通拥堵问题主要由交通网络结构不合理,公共交通优先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存在欠缺,停车供给不平衡,停车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造成。

在现有城区,地区开发粗放,道路体系不完善,次干路和支路建设缓慢,沿路开发使高机动功能与交通集散功能相互冲突。

3、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

目前西安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所调查的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垃圾处理单一原始。55.4%村庄的公共垃圾呈露天堆放状态,气味难闻。加之公共卫生设施配备参差不齐,外部污染影响用水质量提高。除了村庄内部产生的污染以外,外部污染也不可忽视。调查显示,有6.2%的村庄遭上游工业废水污染,有20%的农村自来水水质不好,存在泥沙沉淀或者白色悬浮物,影响村民生活用水安全。

4、自行车租赁服务还不完善,步行和自行车通行空间恶化

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2014年4月对西安市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及其在维护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显示,部分居民不知晓手续如何办理,自行车站点格局分布不合理,车道设置不连续,是相当一部分人未使用自行车的重要原因。

西安市现有道路改造以车为本,以扩展机动车道、压缩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为主,部分路段甚至取消自行车道。随着机动车道路不断拓宽,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逐渐压缩,连续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受到影响,自行车出行比例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33.6%大幅下降到2011年的17.5%(含电动车),自行车作为主要通勤交通方式的意义逐渐弱化。

5、停车供给及管理不到位

根据2011年综合交通调查中的停车泊位调查,目前全市停车泊位共36.7万个,其中配建停车泊位29.8万个,路外社会公共泊位3.1万个,路内公共泊位3.8万个。主城区范围内泊位总量旧账缺口为46.1万个,其中配建缺口40.6万个,社会公共缺口5.2万个,路内泊位缺口0.3万个。配建停车标准,指标偏低,并且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大量新开发小区的停车泊位严重不足。

6、从人性化和公平角度来看,无障碍设施待进一步建设完善

西安的无障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公用设施在建设中未能考虑残疾人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使残疾人出行面临许多障碍。目前西安市有残疾人57.8万人,占到了全市人口的7.16%,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7、城乡绿化体系有待完善

西安市林业系统结合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化一片林、农田绿化网络改造等,使我市森林覆盖率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五。然而,在绿化空间布局和城乡结构以及城内小区绿化率问题上还存在较多问题,整个绿化缺乏类似森林的功能。目前只有通过绿地率的均衡提高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保证绿地系统对城市生态良好的调节功能。

8、公共卫生设施评价不高

公共卫生设施诸如垃圾箱数量和放置、公共厕所、洗手池等设施现状的评价也不高,人们觉得数量少,不够方便,尚未形成网状布局。

三、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和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建议

1、公共设施的设计和建设的基本要求

在公共设施设计与建设方面,现代社会人们达成了以下共识: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建设应主要遵循易用性、安全性、系统性、审美性、公平性、合理性、环保性、人性化等原则。

2、解决以上存在问题的建议

(1)完善商业街公共设施,打造地方特色商业街。无商不活,无商不富。一条完美的令顾客向往的商业街,应当交通方便,步行宽卓,信息设施一目了然,公共卫生设施到位,景观设计到位,休闲设施方便,文化气息浓厚,商业店铺特色显著。

(2)古城内建设低碳交通区。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提出 “老城功能集中,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交通基础设施扩充空间几乎没有,必须以绿色交通为主体。”他建议,古城内疏散人口和行政办公职能,控制开发,以绿色交通为主,限制小汽车使用。主城区以大运量公交为核心,提供多层次公交服务网络,满足不同层面的交通需求。古城内建设低碳交通区,即古城内步行、自行车+公交模式。

新城发展应基于绿色交通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坚持绿色交通主导、交通枢纽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实现就近上下班、就近上学、就近购物、就近活动的“四近”目标。新城与主城区通过快速通道(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主)联系。提供连续安全温馨的步行与自行车道,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的交通枢纽,完善的最后一公里设计。

(3)优化农村种养生产方式,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控制农业污染源头,推广种养相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健康种养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态环境,加快自来水入村步伐。围绕产业发展生态化方向,大力打造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充分彰显西安农村的特色、韵味和文化内涵。

(4)完善城市公共自行车相关政策,改进发展公共自行车方式。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首先要明确公共自行车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如节能环保问题、缓堵保畅问题等。建议政府牵头,出台政策,统筹布局站点并解决场地及相应设施,开辟自行车专道,可能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5)保证基本停车供给减少路边停车。完善停车政策,提高中心区停车费率,减少进入中心区的小汽车数量;推行“一车一位”政策,要求购车者自备停车泊位或出具停车泊位证明,适度限制小汽车购买;降低中心区停车配建指标,把配建指标与公共交通挂钩,鼓励地铁站附近的零车位住宅;鼓励私人机动车节制使用,鼓励私人机动车停车换乘公交出行。

(6)合理划分公共厕所数量。 ①公厕规划时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女厕面积比男厕面积稍大或者多几个厕位,用以缓解女厕拥挤的现象;另外,可以规划一些无性别公厕,来满足残疾人夫妇以及老人夫妇使用;②通过增加公厕指示牌或者制作公厕电子地图等,方便行人找到公厕。③提高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自身的素质和保护公共财产的习惯。④结合不同区域人口密度实际情况,确定公共厕所设置密度。

(7)加强污水、垃圾、大气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近年来,城市污水、垃圾、大气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治理的重点。但环保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政府应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寻找切入点,加大治理力度,并形成环保治理的长效机制。

另外,在城市规划尤其住宅小区建设上,克服个别开发商的急功近利行为,使建筑设施建设与停车场地建设、绿化地建设相配套,加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重视网络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突出图书馆、博物馆业的公益性特征,加大体育场馆、文化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等,从而把人文西安的建设引向深入,把历史文化古城建设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陈江林.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内涵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175-183.

[2] 陈淑光.论公共设施与人性化设计[OL].景观中国,2007.65-72.

[3] 王静,孙青.浅析公共设施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86-95.

[4] 林佳梁,李彬彬,罗西锋.城市文化导向下的公共设施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78.

[5] 车车.分散不成片特色不鲜明,大西安需招牌商业街吗?西部网,2014.04.22.

[6] 冯佳.清华大学专家问诊西安拥堵“病因”开出四剂“药方”.西安晚报,2014.05.08.

篇4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障碍探讨

Abstract:Atpresent,althoughourcountryinaspectsandsoonecologicalagriculture''''sfundamentalresearch,experimentaldemonstration,promotedpopularizationhadalready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cannotdeny,butalsohassomeproblems.Thesequestionsarebecomingthebarrierwhichthelimitecologicalagriculturefurtherdevelops.

keyword:Ecologicalagriculture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rrierdiscussion

前言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篇5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条件下社会风气物化倾向的加剧,各单位的政工教育工作都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与阻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最终只能通过教育对象的接受活动来完成和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发教育对象主动性显得十分重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诸多形成因素中,教育对象的心理因素在引发接受障碍中是基础性的因素,它的产生是引发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应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的诸要素,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一、激发教育对象积极向上的主动性

教育对象因缺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和追求导致了教育对象的接受障碍。因此,化解其障碍就应从激发教育对象的需要入手。根据人的需要去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避免出现接受障碍和矛盾,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尽可能地满足教育对象基本而合理的物质需要。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物质追求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第一位需要的。所以要尊重教育对象合理的物质需要,对于个体不合理的需要,教育者要积极引导,使教育对象不合理的需要服从合理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从属于、融化于高层次的需要。

其次,在满足了教育对象合理的物质需要后,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承担起对教育对象进行求善向上的精神需要的引导。教育者应以教育对象的物质需要为前提,引导教育对象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能成为富有者。唯有如此,才能激发教育对象求善向上的需要,才能化解教育对象因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接受障碍。

二、使教育对象兴趣盎然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为化解教育对象因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兴趣引起的障碍,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激发教育对象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才能使教育对象兴趣盎然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激发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有赖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积极评价。调动教育对象的学习积极性,让教育对象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知识来对现实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把教育对象的学习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并且,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或与教育对象的交往中,要用和蔼的表情、平易近人的态度、表扬的言语、微笑的面容、欣赏的目光、对教育对象进行鼓励、肯定和正面的积极评价。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导教育对象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并进行积极的评价,充分进行肯定,让教育对象有获得成功的经验体会,把教育者的赞许和肯定转化为教育对象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

其次,激发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学习兴趣,还要克服兴趣的随意性,培养教育对象的志趣。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教育对象被新异刺激物所吸引,产生直接兴趣,这是有趣;当教育对象对感兴趣的事物比较专一,积极研究,并a向纵深的方向拓展,就会成为乐趣,当教育对象的兴趣能与人生的奋斗目标、远大的理想相结合,乐趣就会转变为志趣。因此,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教育对象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把教育对象的间接兴趣逐步转变成直接兴趣,把教育对象的有趣逐步转变为志趣,提高教育对象的学习积极性。教育者要经常不断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育。

三、使教育对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

教育对象的片面认识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接受障碍才能化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成长及社会发展的一种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因此,教育者应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进行分析。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其个体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导向;精神动力的激发;个体人格的塑造;个体思想和行为的规范等几个方面。总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就是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教育者就要紧紧围绕教育对象的生存、发展、需要等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开发,使其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其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发生作用而呈现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这些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具体形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也越加彰显出来。因此,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使教育对象充分的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经济价值;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中的政治价值;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进行选择、传播、渗透、创造的文化价值;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中的生态价值。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通过说明、解释、举例等方法手段,引导教育对象认识到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社会价值则是个体价值的延伸和验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育对象既要重视个体价值的实现,更要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做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综上所述,教育对象求善向上的需要、教育对象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以及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正确认知是化解教育对象心理因素障碍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积极激发教育对象的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化农业;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156-01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一、理论基础尚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这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四、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

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的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五、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需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六、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七、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八、推广力度不够

篇7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保护

一、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为了经济发展要追求最大限度的贸易自由,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目标要限制或禁止某些国际贸易,两者之间存在冲突。亚历山大O基斯说:”在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存在着两个对立的趋势:一方面是为了环境保护控制某些国际贸易的愿望,另一方面是为了自由贸易取消所有贸易障碍的愿望。”所以,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表现为下面两种具体的形式:

(一)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限制影响

当代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求贸易自由,减少各种各样的贸易障碍,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佳地利用世界资源。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自由化要力求扫清各种贸易障碍。但贸易自由化的放任自流则会造成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其主要表现是:

首先,发达国家利用大国优胜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推行环境殖民主义,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这是建立在对其国内资源的高强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的基础上,是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作高昂代价换来的,而发达国家却以低于实际资源价格的(即没有考虑环境资源价值)的市场价格购买初级产品。

其次,新一轮环境侵略将使环境安全面临新的威胁,长期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和危害环境的工业,设备,产品和有害废物,进行环境侵略(也称生态侵略,生态殖民)。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遭受环境侵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制约

正是由于贸易自由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所以整个国际社会都试图在贸易中考虑环境保护,来协调好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体来讲,是在贸易规则中考虑相关环境因素,在环境规则中对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进行规定、限制,甚至禁止一定的国际贸易。这样,环保措施在实现其环境保护目的的同时,对国际贸易必然构成一定的障碍,其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构成的法律障碍

首先是国际法中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规则。这类条约以促进贸易自由化为目的,在规定贸易规则的同时考虑了相关环境因素。最为典型的是GATT第20条。其次是国际法中与贸易有关的环境规则。这类规则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规定了影响环境的有关贸易规则。

2.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设置的经济障碍

第一,课征环境进口附加税。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为理由,对某项产品的出口,除征收一般进口关税外,还另外加征税款。第二,绿色壁垒。它是进口国以保护国内的环境,人民和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根据WTO,GATT的相关规定的条款制定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限制和约束国际贸易的隐蔽壁垒。第三,环境贸易制裁。即一国针对另一国违反国际条约而采取的强制性贸易制裁措施。

3.各国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形成的行政障碍

各国为保护本国环境会制定一系列环境管制措施,环境管制是指为环保目的而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各个国家实施环境管制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以保护环境为名,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第二,采用强制性措施,限制或禁止进口,其依据是进口产品的生产制造方法不符合本国的环境要求。第三,推行国际标准,即对未达到国际组织制定的环境标准的产品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第四,政府环境补贴。即政府以政治原因或经济原因(如因经济困难商无力支付污染防治费用)而对厂商进行环境补贴。因此,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制定的环境法规和贸易规则构成了环境管制的法律基础和依据。随着环境贸易政策的增多,环境管制措施日趋多样化,由此引发的贸易问题也日益增多,从而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二、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实质

(一)利益的冲突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目的不能同时达到是一种表面上的冲突,更深层的冲突是南北国家之问的冲突;是南北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环保水平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冲突;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利益、环境利益上的冲突。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希望扩大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尽管过量开发自然资源可能破坏环境,但这些国家迫于贫困很难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而放弃出口收入。另外,它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很淡薄,环境法规极不健全,环境标准相对低下,且无力支付改善环境状况的高昂费用。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过程,环境污染的一度加剧,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迫使这些国家逐步完善其环境法规,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关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措施。所以,环境与贸易之问的冲突其实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意识基础上的不同利益的冲突。

(二)规则的冲突

国际上环境与贸易争端日益成为焦点,案例之多,种类之多,是空前的。这里还有一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打规则仗,各种各样的规则为争论的各方所援引。而规则的模糊性、规则的不协调正是造成冲突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的环境标准截然不同(其中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相对严格),难以协调,从而导致发达围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环境保护与追求贸易自由上矛盾更趋尖锐复杂。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保护环境是目前国际社会的人趋势,将环保措施纳入到周际贸易的目标和规则中,发达国家的这一行为似乎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发达国家同时又运用各种规则中的例外规定来为自己辩解,规则的原则性、模糊性为其援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这就需要国际社会从全局考虑问题,综合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以求规则的协调统,减少因规则不协调引起的纠纷,加强规则的可操作性和明确性。

三、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协调

㈠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法律协调途径:

1.不断完善国际法

首先,赋予发达国家更多的国际义务。根据圈际环境法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赋予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上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各国负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但存各国之间,丰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这个责任的分担不是平均的。一方面,发达国家要对一些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物质的生产、排放进行控制,率先采取相关措施,列出时间表,而适当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的宽限期。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应当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发展中国家额外的资助。所幸的是,这些已经在一些国际性的条约、协定中有所体现,也引起了同际社会的共同关注。

其次,标准的协调。我们应当寻求产品标准的协调。产品标准的高低表明一国在制度选择上是环保优先还是贸易优先。环保优先会阻碍贸易,贸易优先会降低某些国家的环保水平,所以,在全球范围内,产品标准的协调也显得尤为重要。

2.国内法与国际法协

调发展,在协调环境与贸易关系上,除了国际法的完善,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法也应作相应调整,把国际法、多边协议的内容以国内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履行国际义务。保护环境不能以经济”零增长”为代价,应当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发展与环保的双重目标,所以要完善环境贸易法规,在环境立法中积极考虑外贸行为,在外贸立法中考虑环境管理;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环保产业;推广实施ISO14000国际标准;制定和完善外商投资法规:等等。通过这‘系列措施协调好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达到环保水平和贸易自由的共同提高。

3.完善解决争端机制,环境与贸易的冲突源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冲突,且这种冲突短时期内不会消失。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表面目的的不一致和根本目的的一致性,环境与贸易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决定了这两者必然会发生交叉和冲突,并最终协调融为一体,但这个协调过程也是漫长的。所以,现阶段,一旦发生冲突,还是要有相对完备的救济机制,妥善解决环境.贸易纠纷与争端,促使两者走上良性循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地球环境,实现全球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新晨

(二)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经济协调途径:

首先,广大发展中国家要立足于本国,加强彼此之间的团结合作,积极开发环境无害技术,环保工业产品,实行倾斜扶持政策,发展绿色经济,以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应用清洁生产技术,资源节约技术等等,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要抓住机遇,加强与发达国家繁荣交流合作,借鉴吸收其先进技术与经验,争取早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其次,改变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只有本着建立新的,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的思想,各国共同努力,调整现行多边国际贸易制度与多边环境条约之间的关系,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因此发达国家应从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伸出援助之手,使发展中国家在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迅速走出生存经济状态,提高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参加国际社会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会议,争取与发达国家一起制定公平合理的环境贸易政策,措施,保证其透明度,以免形成新的贸易壁垒,或不利于其本国的环境保护。

最后,尊重各自的国情,区别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冲突在许多场合下,其本质上都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关系。作为发达国家,其已经渡过了发展与积累的阶段,在经济上处了二有利地位,因此,在面临环境危机时,对环境问题有更多的倾向性措施,甚至不惜减慢发展的速度。而在发展中国家,其正在进入艰苦的发展阶段,甚至有些国家还在为国民的温饱问题苦苦挣扎,因此生存才是其第~要事,面对环境问题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解决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冲突时,要充分尊重不同国家的实际国情,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

篇9

摘要:“三农”问题是中国现阶段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也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契机,水土保持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以往“三农”问题突破口的研究分析,结合中国基本国情,从中国水土流失状况、提高农民收入、解放劳动力,加速城市化进程等角度,因地制宜提出水土保持是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保护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三农”问题;农民创收;解放劳动力;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099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如何选择最经济、最有效、并且最可行的“三农”问题突破口,专家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观点。(1)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乡镇企业的农业发展经济策略;(2)发展县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3)确保农民就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策略;(4)增加农村投入、加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税费改革等惠农政策;(5)以新农村为契机解决“三农”问题。

本研究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城市化(城镇化),根据中国现有国情,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并可能将自始至终伴随着社会安定问题与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以往“三农”问题突破口的研究,要么考虑过远,要么一直在围绕着经济,却极少的考虑生态环境的问题。水土保持将可能成为山地丘陵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突破口,不仅能够发展农业现代化、解放富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并且保护了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1“三农”问题

在生态脆弱的山地丘陵区,“贫穷”是“三农”问题解决的最大障碍。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业资本投入长期不足,农业技术停滞,造成了农民教育、技术和经济的“贫穷”,农民剩有的财富只有土地,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生活水平,农民只有扩大开荒面积,增加劳动力,提高农业产量。然而,由于生产技术难以保障,土地贫瘠,人口压力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愈加贫瘠,人民只得再次扩大生产面积,形成“广种薄收”的局面,导致“贫困-人口压力-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2水土保持是中国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2.1水土保持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由于中国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特别是人口的迅速增加,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草原的超载放牧,乱砍滥伐,森林锐减,以及开发建设过程中乱采滥挖,对地貌植被的破坏,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生态功能衰退;泥沙淤积江河,形成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局面,给防洪保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水土流失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头号环境问题。

2.2水土保持提高农民收入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增加人口环境容量,使群众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安居乐业有了基本的保障。政府非常重视水土保持工程,将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为“富民工程、生态工程、德政工程”。2006年8月,水利部对对2003-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项目涉及山西、江西、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7省(自治区、直辖市)45个项目区、57个县。3年来,累计投入6亿多元,治理水土流失4783平方公里,治理区年均土壤侵蚀总量减少1227.99万吨,年粮食总产增长41747.4万公斤,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9877人。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逐步实现“两改一变”(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改单一农业经营为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变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一项有效途径。有机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三大措施,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实现农田增产增收,经济持续发展。2002-2006年实施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乌兰察布市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18.8hm2。项目区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4.09%,林草覆盖率达到39.58%,减沙效率为47.1%,保水效率为21.6%,水资源利用率4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27元。

2.3水土保持解放劳动力,加速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市化的过程,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就是农村变城市的过程,亦即农业现代化过程。象中国这样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安定人民与酷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战严寒,修梯田,积累了丰富的梯田建设经验。截至2006年底,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梯田10.26万hm2,农村人均0.26hm2,基本农田达到12万hm2,累计总投资约6.3亿元(国家投资1.2亿元,群众投劳折资和自筹资金5.1亿元),投工1.23亿个,移动土石方6亿m3,使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基本上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梯田建设促进了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的发展,农民年人均从马铃薯种植中直接收入1200元,解放劳动力7.8万人,年人均实现劳务收入780元。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度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力争25°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对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农户家庭调查显示,2002年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比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2000年减少了13.7%,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的比重也从原来的80%下降到69%,农业中减少的劳动力主要流向建筑业,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行业。1998年以及2003年数据对比,与退耕前相比,全县总人口增加了0.76%,农业人口减少了0.16%,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中的农业劳动力下降了20.67%,这说明退耕还林对人口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丽明,赵敏.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5):4245.

[2]宋亚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J].江汉论坛,2000,(8):1012.

篇10

【论文关键词】 绿色壁垒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对策

绿色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和环保运动结合的产物,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和其他环境要求,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非关税壁垒。

一、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绿色壁垒取代过去的关税壁垒等贸易限制而成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最大障碍。

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看,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所实行的严格的环境标准和其他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俨然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这一道屏障把不符合发达国家环境要求的发展中国家产品无情地阻挡在发达国家的国门之外。基于这一点,绿色壁垒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它是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设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发达国家本国的市场免受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冲击,以保证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绿色壁垒取代关税壁垒等贸易限制而成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最大障碍。它迫使我国的外贸产品和服务必须接受发达国家的“高标准”检验,必须符合其近乎苛刻的环境要求,使我国的产品和服务不能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和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绿色壁垒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确实主要是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的。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绿色壁垒面前,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据报道过去的3年中,我国因遭受绿色壁垒而受阻出口商品价值达200亿美元。而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将更多地运用环境保护的名义,采取更加隐蔽的环境管制措施,设置种种障碍抵制外国商品的进口,这必将导致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变得愈加严重。

二、绿色壁垒与以贸易自由化为理念的WTO多边贸易规则是相对立的,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由于环境影响的跨国性,各国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绿色壁垒对以自由贸易为理念的WTO多边贸易规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绿色壁垒从根本上违反了WTO基本原则。

高标准的环境标准、环境内化的要求,使发展中国家丧失比较优势,WTO自由贸易的目标失去了根基。复杂苛刻的环保要求,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造成事实上的歧视,违反了WTO的非歧视原则;让发展中国家承担发达国家历史上破坏环境的成本,既不合理也不符合WTO公平贸易的原则;发达国家统一实施环保标准,WTO主张的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与特殊待遇无法体现,因缺乏裁定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的国际有效机制,发达国家往往采用单边措施,从而产生“溢出效应”对WTO的多边体制提出了挑战。 多边环境协定对贸易限制的条款与WTO多边贸易协定形成了法律上的冲突。

由于环境的破坏同生产的过程紧密相连,所以多边环境协定允许成员国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破坏环境的国家产品进行限制,而WTO规则不允许以生产过程产生的不良影响为由进行贸易限制,只有当产品本身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造成损害时,才允许进行贸易限制,两者在法律依据上存在冲突。 一些国际公约使发达国家以环保为由,单边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合法化。而WTO主张多边解决争端,严格禁止成员方未经WTO授权,单方面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法律适用产生了冲突。而且,发达国家有能力采取单边行动,迫使其他经济体遵守其国内法律。经济强国基于国内的环境标准采取单边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实行歧视政策,WTO多边贸易规则能否解决经济强权,同样是对WTO的巨大挑战。

三、我国应制定冲破绿色壁垒的对策 面对绿色壁垒,我国应积极应对、主动介入,在WTO谈判中维护自身的利益。

1.区分环境保护和绿色壁垒。只有建立在歧视待遇和保护国内产业基础上的措施才是绿色壁垒。不能笼统地把保护环境的国际条约、国家标准和绿色认证制度一概视为绿色壁垒。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积极沿用多边环保条约,以保护资源和环境,同时要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熟悉国际规则、积极申诉、赢得利益,打破绿色壁垒。

2.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环保经济。我们不能永远地以劳动力成本这一静态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要通过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扩充高科技产业发展。建全环境标志制度,对出口商品实行强制认证制度,树立中国产品优质环保的新形象。同时制定我国环境成本内在化标准,完善环境保护法,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