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白酒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65-01
一、摆手舞的艺术特征
(一)独特的摆手风格特点
摆手舞的一个总的特点就是顺拐、屈膝以及颤动下沉,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就是他们长期生活于高山峻岭之中,身上背着重物在悬崖峭壁的小道上行走,通常都只能侧着身子通过,这样,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这一风格。
另外,摆手舞在动律和韵律上有着共同的风格特色,也就是顺拐、重拍下沉、双腿屈膝以及全身颤动,顺拐也就是同边摆手,最典型的就是永顺双凤溪的摆手舞的走步,正步开始屈膝准备,第一拍身体向右转四分之一圈,面朝右侧,左脚向斜前走一步,这时,左手和左脚一起摆出,右手自然而然就是摆至右斜后,抬起的角度为二十五度。第二拍是右脚向斜前走一步,这时,右手和右脚一起摆出,并弯曲在左腹之前,左手自然而然就是摆至左后,抬起的角度为二十五度,身体的方向不改变。第三拍就是把第一拍的动作进行重复。第四拍在原地把重心移到右脚上,左脚虚点步,并向右转身四分之一圈,双手自然张开宇左右两侧,抬起的角度为二十五度,屈膝且颤动。
(二)摆手舞的伴奏特点
摆手舞的伴奏主要是大锣大鼓,其节奏特点是明快且简练,跳舞者的动作随着锣鼓的敲击而变化,摆手舞的动律大部分都是顺摆,也就是摆右手的时候出右脚。摆手舞中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膝部的弯曲,在整个舞蹈中,膝部几乎都是弯曲的,尤其是每一个动作的最后一拍,膝部的弯曲会更加明显。
(三)摆手舞的表演特点
摆手舞的表演形式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对于小摆手来说,也就是规模比较小的,仅仅只是把一村一寨或者是一族一姓作为限度,人数通常在几十或者上百人;对于大摆手来说,人数就比较多,通常都是以一村一寨作为一排,总共又把排,而每一排的人数通常为一百,最少也不会小于五十人,每一排的队伍也还要分成八个组,第一二个人则是旗手,通常是由比较强壮且对练旗舞比较熟悉的男子来担任,一个高举一面大龙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另一个高举一面大凤旗紧随其后;第二组称为祭祀组,由一至两名掌堂师率领六至七名抬猪头、团撒和五谷杂粮以及野兽猎物的人员组合而成;第三组称为朝简组,由八名以上的男女混合而成,其中的两个人是摆手锣鼓手、四个人是土家族铺子队,另外两人是吹奏咚咚喹;第四组称为神棍组,组成人员是八名以上的青壮年男子,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披着西兰卡普,肩上扛着齐眉棍,扎脚并卷袖,看上去就和出战一样;第五组称为小旗队,组成人员是八名以上男女混合而成,每一个人的手上都举着一面三尺见方的小龙凤旗;第六以及第七组称为摆手组,共有十六人以上的男女混合而成;最后一组称为炮仗组,组成人员是八名男子,两个人拿着三眼镜。
二、摆手舞的文化内涵
(一)包含了对祖先崇拜的情绪
虽然土家族没有宗教,但是其宗教观念却很强,他们对祖先十分崇拜,他们会祭祀土王、会敬奉白虎、并相信梯玛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信仰文化,并通过摆手舞以及梯玛法事活动来把这些信仰表现出来,并且在土家族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进行渗透。
(二)表达了崇尚劳动的情感
对于土家族来说,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居住在比较偏僻的山区的,他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世界进行了积极的改造,在改造的活动中,形成了热爱劳动的情感,铸就了勤奋耕耘且艰苦奋斗的品质。
(三)体展现了勇于斗争的精神
土家族所提倡的是刚毅且坚贞的民族精神,在遭受到艰难困苦的时候,他们毫不畏惧,并且勇于斗争,始终保持着独立自主且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这种敢于斗争的情绪和枪杆在摆手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结语
总之,摆手舞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不管是它的优美的舞姿,还是它的鲜明的节奏,都受到了面汉人民的喜爱,一直发展至今,它多多少少都会融入一些汉文化的内容,但是,它依然还是土家族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待年轻一代的舞蹈者进一步深入生活,来对摆手舞进行挖掘和整理,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民间舞蹈教材体系。
篇2
而中国的白酒文化与国学文化一脉相承。国学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文化理念、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对白酒文化都有启示。比如红星二锅头,立足于京味文化,不断利用长城、故宫、烤鸭等北京所特属的具象进行文化粘附,从而让自己也成为京味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分子; “女儿红”是中国极具发展潜力的千年历史文化品牌,女儿红白酒凭借其美妙的传说、动人的故事和千年的文化,自然受到了新人们的关注,加之其喜庆的包装和上好的品质,所以女儿红白酒一进入婚庆市场就倍受青睐。而上世纪80年代末,酒鬼酒能从偏僻的湘西横空出世,就是凭着神秘而炫烂的湘楚文化的丰厚滋养。
对于今天的中国白酒,如何针对自己的文化打造令消费者着迷的、独具个性的品牌,进而丰富并创新白酒文化内涵,推动中国白酒可持续发展动力成为迫不及待的事。文化孕育品牌的力量,品牌借助文化将更加灿烂“诱人”。
文化不能编造,品牌要靠累积
白酒不单单是物质的还是文化的,如果抽掉文化内涵,就不会有受消费者喜爱的白酒。以酒文化为基础,赋予一个品牌独特的,个性价值的品牌文化想象力,是决定一个文化酒品牌能否“卖出不同”的关键所在。因历史的沿袭和产业的传承,注定了白酒业在建立品牌和品牌竞争力方面,有别于其它行业,即需要根植于中国五千年浩瀚酒文化的土壤中,塑造个性化品牌和品牌竞争力,其中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核心品牌要素之一。
文化是品牌面向消费者的最核心的精神层面的诉求,彰显的是品牌独具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一种生活方式,白酒在品牌传播和传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将历史文化拿来做铺垫,实际存在或有历史渊源的传奇故事固然必不可少的。但不管如何,没有历史没必要编造历史,没有故事没必要编个故事。似乎只要“酝酿”出历史故事,高山流水、举杯邀月的中国画意境就会在消费者的脑海中晕染开来,编造杜撰之风盛行,好象卖酒就不愁了。其实不然,品牌需要时间累积的,而要甄别文化内涵的优劣,不能瞎编乱造,才是对品牌的最好保持。况且,品牌的提炼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结合文化的历史,而非针对于品牌的历史。
有文化底蕴,以文化营销为基础,以系统性品牌传播为保障,以不同方法和思维,就会把白酒卖出不同品牌价值和市场效应来。象“宋河酒”,以道家文化为依托,迎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文化趋势,主张“分享”与“共赢”,提出了新的文化主张—“赢文化”,旨在追求巅峰品质和市场成功的同时,着眼于实现厂家、商家、消费者三者的“共赢”,是达到多赢后的文化品牌的积淀。
文化嫁接“时尚” 品牌插上翅膀
而长时间以来,中国白酒文化更多时候还是和传统的因素关联在一起,这导致白酒品牌文化内涵潜力不足,无法对新的消费人群形成吸引力,白酒行业如何顺应消费者组成结构以及心理需求的变化,抓住新型消费者,在未来几年中,在与洋酒拼抢市场的过程中,时尚化的作用不可忽视。目前许多中国白酒所诉求的文化在当下的国际交流中并不是强势文化,而是非主流文化,没有文化共鸣,白酒品牌自然也激不起更多消费需求。
传统消费者可能注重历史的认同感,而对年轻消费者,必须与他们同呼吸共欢乐,与他们共鸣同舞,而不是让他们回忆。从白酒产品、白酒品牌到饮酒文化都要变,要年轻化、时尚化,通过白酒“硬件与软件”的巧妙结合提升,让中国白酒也能打上时尚的“烙印”。
白酒文化要实现时尚化,专业人士分析需要从多个角度下功夫,比如在口感上,可以考虑多种口味如果味白酒等,降低酒精度,利用丰富的口感对目标消费群进行细分。在形象上,要做时尚化的考虑。另一个是包装,可以考虑增加包装材质、形状以及色彩、图案等的时尚感。最重要的或许还属宣传推广上,广告、海报、宣传语的制作方面,都可以诉求时尚。而在营销模式方面,应该从一味的依靠促销中跳出来,用“引领潮流”、“关注生活”等主题文化,通过向终端灌输新的消费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品牌的宣传。
这些年,中国白酒界所做的一些探索和改革,就体现了时代特征。白酒降度,一改高度酒的辛辣火爆;勾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白酒香味更加协调;新型白酒的出现,使白酒风味多元化。这些做法都是使白酒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真正的酒,既是历史也是现代的,既是时尚也是文化的。白酒从来就是一种情感化产品,白酒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注入时尚化元素、吸引更多青年人,白酒消费需要跨越断层。只有这样,中国白酒文化才能健康发展,中国白酒品牌才能插上腾飞的翅膀。
文化风格定位,品牌熟于沟通
中国白酒的品牌建设主要依托三点:历史荣耀、销量支持、大众媒体的广告投放。却忽视了从消费者层面对品牌文化的挖掘和提炼,中国白酒依然在依靠产品的历史荣耀和独特香型维系消费者忠诚。中国白酒除了在产品和历史上的优势外,在品牌传播上缺乏独特的文化素求,大家都讲历史,讲同样的历史,品牌毫无个性可言。白酒文化与时代息息相关,在创新时我们要体现时代特征,注入时代元素,特别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全球化大市场逐渐形成的时候,我们在白酒品牌传播时要使定位文化风格。
洋酒深谙品牌传播之道,洋酒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坚持不断的品牌塑造与传播。在烈性洋酒中,芝华士的时尚\皇家礼炮的个性\Johnnie Walker的前卫\伏特加的叛逆等等,几乎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目标消费群定位,只是因为同是高端定位,消费群不可避免的存在交叉和重叠,但绝不会出现同一家公司同一类型产品消费群体相重叠的情况。洋酒企业借助广告和推广传达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消费者很容易找到切合心境并引发共鸣的产品。
而在独特文化定位和引进和吸收国外酒文化时,保持中华民族酒文化的独立性,才能不迷失自我。结合白酒这一特定形式,用辩证的眼光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做到洋为中用,文化创新后才与洋酒品牌展开全面竞争。中国白酒虽也有部分企业希望从文化的角度另辟奚径建立竞争壁垒,但往往停留在品牌名和推广说辞等表面工夫上,没有下沉到实际的营销推广和终端建设层面。缺乏与目标消费着在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中国白酒企业仅仅依靠历史和产品维系起来的消费者忠诚其实很脆弱,产品会过时,但只有风格和文化才能经久不衰。所以,从长期看,中国白酒企业只有加大对文化的挖掘和提炼,通过消费者心理研究加强与目标消费者的交流和沟通,将品牌作为一个系统的旷日持久的工程来做,只有这样中国白酒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文化臻于郅治,品牌现实超越
白酒文化是继承传统的文化,是激励创新的文化,是引领新知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可供品牌发挥的空间极其广泛。事实正是如此,文化、创新力将决定中国“白酒大国”的兴衰交替,也将决定这个行业的前途命运。面对葡萄酒、啤酒、洋酒等其他酒种的巨大冲击,白酒的市场领地正在不断地缩减。在白酒所代表的传统消费方式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之间,至今没有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我们为什么喝白酒?”,“白酒能否喝出健康来?”,“白酒如何国际化?”等等,一系列诘问与审思,正在考量中国白酒。作为优秀的民族传统产业瑰宝,白酒需要对新型创新文化的规划和打造,为之打造一种全新的产业、产品和文化价值观,构筑一种客观、公正、良好的白酒社会评价氛围与公众认知标准。
而白酒最终的竞争优势是品牌,品牌是最后的尚方宝剑,而打造和支撑品牌最终脱颖而出的是创新力——即人的思想。一切独有的资源优势,都必须在人文的创造延续下,得以发扬光大,否则,优势资源什么也不是。应根据品牌的联想、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气质、消费者认同、社会价值、长期战略等因素进行提炼。在保持中国白酒文化独立性的基础上引进外来文化。
篇3
【关键词】白酒文化 创意产业 金融支持 模式
金融支持我们可以理解为金融资金对某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也就是金融对某经济发展的促进、调节和作用。金融对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持主要表现为更好优化苏北白酒产业的融资模式及融资结构。金融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直接金融支持—主要靠资本市场为主导;二是间接金融支持—主要靠以银行信贷为主导。只有这两条路径实现对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支持的有效统一,才能真正达到企业自身支撑与外部给养的完美对接。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模式如下图1:
图1 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模式图
一、间接金融支持
(一)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多层次的体系
1990年,我国资本市场在沪、深两市开办,至2013年23年的时间,现如今已初步具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雏形。股份交易平台主要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板(含新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等。主板市场存在于上海和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是开办最早、规模最大、上市标准最高的市场。2004年5月17日,中小板市场开办,深圳证券交易所负责承办。中小板市场在上市标准方面比主板略低,一定程度上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板市场为处于产业化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较好的资金支持,也进一步发展了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创业版市场2009年3月31日启动,主要为创新型和成长型企业提供相关金融服务,为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比较好的融资平台,同时也可以为风险投资企业及有些私募股权投资者提供退出渠道。三板(含新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是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之外的交易市场,亦即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为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支持平台。洋河酒业2009年已成功上市,除了直接上市融资外,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债券及商业票据等金融工具,实现资金的快速融通。不断增强其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动力、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及影响力。
上市融资在本质上是指企业把自己的股权出售出去,换回企业发展急需的资金。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筹集来的资金并不是债务,没有到期日,是一种永久的资金,而且没有还本压力,同时一次性可以筹集到大量资金。对于企业来说直接上市融资方便快捷,依靠资本市场的快速输血,容易使企业的蛋糕越做越大。苏北主要的白酒企业—洋河酒业2009年已成功上市,双沟酒业2010年开始逐渐被洋河酒业收购,今世缘酒业正在积极努力上市。此时,江苏省政府及淮安市应大力支持今世缘酒业快速上市,扶持今世缘酒业通过主板市场(沪深交易所)上市融资,拓宽今世缘酒业融资渠道。
(二)发展白酒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这种集合投资制度,可以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交由专门的基金管理人投资,为投资者带来收益。投资者可以有很多,公众、企业、团体和政府机构都可以。发展白酒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可以有效吸引民营资本及社会上闲置资金,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渠道。这样通过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基金注资,有利于改善苏北白酒企业现有的资产负债结构,同时非常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信用等级,大大提升企业自主融资的能力。
(三)吸引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从字面上便可以看出,指通常把资本投资于高风险的主要是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领域,目的是促进高新技术能迅速产业化、商品化,同时关键是能为投资者带来高收益(也有可能失败)的一种投资过程。在具体运作方面,主要由非常专业化的人才负责管理,由相关中介向具备潜能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金,这种投资方式可以有效协调风投家、技术人才及投资者的关系,大家利益共享,风险也共担。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刚刚起步,但苏北白酒传统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具备非常大的潜在价值,苏北白酒企业可以积极努力吸引风投进来,丰富资金来源。
(四)利用融资租赁
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在融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租赁方式—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与传统租赁不同,传统租赁中租赁物不是特定的,而融资租赁之所以具备现代租赁的特点,可以起到融通资金的作用是因为,在融资租赁中,租赁物是特定的,是完全根据承租人的要求,出租人去购买,同时向谁购买,都是完全根据承租人的要求,充分根据承租人的要求。融资租赁把融资与融物相结合融合的非常好,出现相应问题时,由出租公司来进行处理,进而办理融资时对企业的资信和担保情况要求较低,非常适合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要求。同时融资租赁对融资企业来说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属于表外融资,对企业的资信情况不产生实质影响。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多方位融资,融资租赁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五)发展品牌白酒信托基金
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便是白酒品牌,白酒的品牌价值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苏北白酒的品牌价值目前比较高,但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及有效保护的必要。苏北白酒企业可以通过信托的方式专门委托给专业的理财机构管理其白酒品牌,大大提升苏北白酒品牌价值,为白酒品牌富裕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最终分享品牌提升背后的收益。
二、直接金融支持
(一)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支持
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较多: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庞大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拥有非常多的资金,这些金融机构具备资金调节作用,可以促使资金在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流通。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正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金。国家政策整体上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银行类金融机构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资金同时,运用好的话同样可以获得高额收入。银行类金融机构要努力做到实现“共赢”,为自己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要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利润可得”的指引下,一定程度上加大对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优化其自身的信贷投放结构,加大对重大技术创新、升级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善有利于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银行类金融机构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传统贷款同时,也应注意创新。苏北白酒中的洋河品牌价值、双沟品牌价值及今世缘品牌价值都较高,银行类金融机构可以专门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这样既为白酒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风险控制的也较好;苏北白酒企业发展中每个时期都有一定的应收账款及存货,以洋河酒业为例(详见表1)。洋河酒业每个季度都有一定的应收账款及存货,并且应收账款及存货的周转速度较快,银行类金融机构完全可以为类似于洋河酒业这样的白酒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专门的白酒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存货抵押贷款(或仓单质押贷款);同时银行类金融机构也可以专门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及无形资产质押贷款。银行类金融机构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贷款支持时,要针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贷款种类,实行不同的贷款期限和利率水平,一定程度上要重点向特色项目、重点扶持项目及发展潜力大的项目方面倾斜。为了严格控制贷款风险,银行类金融机构内部也要建立专门针对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信用评级体系,与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建立良好的、无缝对接的合作平台,既有效控制风险,又能简化贷款程序,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洋河酒业2010年开始逐渐与双沟酒业强强联合,为其后续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苏北白酒快速做大做强过程中,还需继续并购整合。银行类金融机构也应逐步开展比较稳妥的企业并购贷款,参与到企业并购过程中,改变单纯的提供贷款(债权人身份),利用银行系统内丰富的信息,为洋河酒业并购其他酒业提供顾问式咨询服务。同时为并购重组后的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的综合授信,提供例如委托贷款及过桥贷款等创新式的融资支持。
表1 洋河酒业应收账款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股吧
(二)政府支持
政府在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大大需要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问题就是金融支持,而上面那么多措施能否有效实施,需要政府相关的配套政策。江苏省政府及宿迁市政府为更好地“振兴苏酒”、“打造酒都宿迁”、“发展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首先应积极搭建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一方面政府设立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及投资基金,财政上注资,起到带头作用,指定专门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对相关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扶持,实现银、政、苏北白酒企业的无缝对接。同时在这过程中也要通过保险、担保等方式分散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以吸引民间资本及外商投资等。我国苏北白酒目前的产业集聚效应还没完全形成,现应借鉴发达国家政府、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成功的经验模式,促进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带的形成,发挥好洋河酒业作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及其强大的品牌效应。
(三)保险支持
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风险不容易控制。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也面临着众多竞争,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保险的大力支持。保险业应积极开发研究适合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特性和比较有实际作用的保险品种,提高高效的保险服务,实现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与保险行业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李永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推文化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金融,2009(6).
篇4
中国古代文化专家柳活征先生就说:“古代初无尊卑,由种谷作酒之后,始以饮食之礼而分尊卑也。”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从有酒开始。“百礼之会,非酒不行”,从西周开始,酒就首先用在祭祀礼仪中,几乎“无酒不成礼”。“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我国历代倡导“饮酒有类,酒表有仪,酒杯有艺,上酒有序,开瓶有本,倒酒有方,配菜有别”等饮酒文化。
古往今来,上至王侯将相,下到黎民百姓,很少是为了饮酒而饮酒,即便是形态层面的饮酒,表达的也多是精神层面的主旨。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客从远方来,无酒不足以表达深情厚意;良辰佳节,无酒不足以显示欢快惬意;丧葬忌日,无酒不足以致其哀伤肠断;蹉跎困顿,无酒不足以消除寂寥忧伤;春风得意,无酒不足以抒发豪情得意。皇帝登基、天下太平要喝酒,将军凯旋、举子及第也要喝酒,老百姓打了粮食也要喝酒……。酒真正成了人们表达感情,寄托理想,增进友谊,扩大交往,调节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精神灵物。
时至今日,行业人士更认识到白酒与文化,就是一种天生的缘份,或者说,白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此白酒在酒文化建设上,更是使尽十八般武艺进行着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许多酒厂更是在白酒文化潮流中,制造出了分门别类的白酒文化派别。
历史文化型:立足于酒的生产历史或历史典故、名著、名人文化。如水浒酒、板桥宴、太白酒、杜康酒等。
地域文化型:基于产地原因,如地域的个性文化、名胜古迹,或者地域性的历史文化或者地域性的人物。如黑土地、杏花村、茅台、泸州老窖、肖尔布拉克等。
酒窖文化型:主要宣扬酒的制造工艺和历史悠远。如道光二十五、水井坊、老酒坊等。
哲理文化型:更多地体现一种人生价值和生活哲理。如舍得酒、难得糊涂等。
情感文化型:实现情感的寄托,引起品牌理念和消费理念的共鸣,使产品和情感融为一体,如金六福、孔府家、贵州青酒、金世缘等。
民俗文化型:基于地方民俗特色,如“福、禄、寿、禧”酒、恭禧发财酒、金满堂等。
热点文化型:对当前市场上的“文化热点”实行“拿来主义”,“现炒现卖”。如天下粮仓酒、笑傲江湖酒、刘老根、大宅门酒等。
概念文化型:采用创新性产品概念作为产品文化。如宁夏红、天冠纯净酒、昂格丽玛奶酒等。
祈愿文化型:以积极的、健康的角度表达祝愿。如一帆风顺酒、锦绣前程酒、太平盛世酒等。
总之白酒文化是花样繁多,而有些酒更是在宣扬几种文化概念,制造着各种酒文化,要让消费者记住你,你必须让他先感受到你的文化取向。有句话说得好:对于造酒而言,实在是一件不但用五谷之粒、青山之泉,还须用生命之元气、文化之心魄的事儿。因此靠宣扬独特的酒文化而成就一个大品牌的例子屡见不鲜。从孔府家到金六福,从小糊涂仙到酒鬼酒,再从水井坊到舍得,都是在一定的时期引领白酒文化的强势品牌。
我们说的酒文化不是以唯美的角度空谈虚无的伪文化,而是在实质上探寻白酒消费发展的脉络,设计最超前的文化概念引领白酒消费的潮流。
在此我们推出“香水”文化型,正是基于白酒对于男人来说,正如女人对待香水的态度一样,已经在长期的社会价值观念中形成一种精神追求,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追求美是女人的天性,哪怕是为了一时的表面美,何况香水跟女人的内涵、气质和价值取向正好是融合在一起的,“闻香识女人”,不同的女人选择不同的香型和款式,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心情选择不同的类型香水。而白酒在经历了几千年的熏陶后,在男人的血液中已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不同的男人选择不同的饮酒方式,不同的个性在喝醉的时候都表现出自我的本真,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人共饮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就是男人的“酒性”。 说白酒的“香水”文化,实际上正触及到了白酒消费的本质和白酒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香水与白酒的形态相似和品性相通,更能形象地表达白酒的文化导向,更有视觉冲击力和想象力。
1、首先白酒与香水在形态上相近,都是晶莹剔透的液体,令人神往。
2、都有一种诱人的气味,相反的是男人觉得香水有一种怪味,女人觉得白酒有一种臭味,但它让男人和女人更具男人味和女人味。
3、两者都是相当昂贵的,而且两者的定价都几乎与原始成本关系不大,主要与目标消费群体的身份有着直接关系,是身份的象征。
4、两者都会为消费时的感觉而深深陶醉,并与享用者的个性、气质休戚相关,看起来是“表面”文章,实质上是“内在”气质,因此不同的对象对商品的选择实际上是在选择自己。
5、品牌和文化决定着价值,知名品牌和文化特色与一般品牌在价格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既然把白酒定位为男人的“香水”,那么就象香水征服女人一样,在白酒的市场营销方面,可以借鉴香水的市场操作经验,引导白酒的消费潮流。
1、突出工艺。香水的昂贵有时候是产品的名贵,实际上其原料像花或香草等的价格并不高,而往往在香料提取等制作工艺上大加渲染,使香水拥有不菲的身价。因为消费者在消费时不会太多地关注详细的制造工艺,但他们要知道制造工艺的复杂和不易,越是难得的东西越昂贵;而白酒的制造工艺虽然也很简单,但由五谷杂粮变成醇香、透亮的白酒,已经使消费者感到神秘了,我们不要设想消费者都是专家,只要让消费者体会到酿造工艺的先进和珍贵,才能占据消费者的心理优势。像水井坊“中国白酒第一坊”的宣传、“掐头去尾”的工艺精华都在宣扬这一主旨。
2、体现时尚。单从产品来说,这些年在功能和形式上都没什么大的改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都在不断引领着时代的潮流。香水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香水的发展成为女士们追逐时尚的目标,这正是香水在综合了社会的发展和时尚因素后成为超前的时尚元素。而白酒在目前的消费时尚追求上,也认识到新的时尚概念的作用和引导,但不是太过露骨,就是一窝蜂地跟随,使白酒的时尚总是迈不开步子,也许现代白酒应该更多地从现代男士的时尚追求方面去琢磨了。比如低度化、健康化都应该向纵深发展。
3、充分体验。正如香水一样,它的一个主要消费目的就是展现自我,香水展现女士的气质、妩媚、高贵、柔和……,而白酒展现的是男士的豪情、成功、阳刚、悲壮……,如果能依靠这种“道具”,展现一个人的这些特点,在人生的舞台上自由的“表演”,那消费者会不惜价钱去消费的。与其说是一种消费,不如说是一种体验。
因此,可以说不是一谈到文化就是古文化,商品是用来消费的,当它在消费的过程中,才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因此现代酒文化不只在“酒”上,更是在“饮”上,把这种文化建设成为动态的、能共鸣的文化,把文化升华为一种市场力量,而不仅仅是靠历史的势能,看是很有文化品位,但与产品不相融合。
篇5
经过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等部门的严格甄选,红旗国酒成为“中华文化名酒”并被审定为“中国政府采购首选品牌”,足见红旗国酒酒文化的特别和丰富。
中华文化名酒是由国家文化部中国诗酒文化协会和中华文化名酒宣传推介工作委员会共同向中国的一些名优白酒品牌颁发的一个国家级荣誉称号。主要通过白酒品牌的文化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和经济指标取向三个标准来评定的,其中文化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品牌和系列群组成产品在研发依据、文化内涵、产品名称、包装装潢、感官指示、营销观念等方面是否符合10年以上品牌生长期间的市场需要,其是否适宜和补充了全国相当区域消费人群在文化、审美、情感等方面的精神需求。社会价值取向指产品概念和设计科学健康,尊重知识权益,始终遵循质量保真原则和国家工艺标准。在全国文化酒品牌中有良好公众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营销传播中始终自觉承担着良好社会道义和责任。经济价值取向指拥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
红旗国酒是中国驰名品牌,是茅台镇原地产酒延续到现在的一个代表,一面旗帜,是茅台镇上千年传统酿酒工艺的传承者,获得:“中华文化名酒”可谓是实至名归。被审定为“中国政府采购首选品牌”实属所得。
茅台镇的白酒酿造有千年的历史,始于汉代。上千年中造就了他的特色品牌。上千年来不断的更新、演变、自成体系,茅台镇白酒形成了它独特的酒文化。
深圳市云鹏酒业有限公司是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茅宴酿酒厂的合作伙伴。主要产品有《醉神》系列酒、《红旗国酒》、《红旗国宴酒》、《红旗国宾酒》、《华魂醉神》等系列高级白酒及礼品酒。公司与茅宴酿酒厂利用茅台镇独特的朱砂土壤,冬暖夏热雨少利于酿酒微生物生成与敷衍的独有气候,美酒河的灵泉,加之自身6万多平方米的酿酒厂,整套先进的酿酒设备,一批精锐能干的特级酿酒师。以“独特”、“独有”的酿造环境配以“独具”、“独美”、“独霸”的酿造工艺,酿制出茅台镇“独尊”、“独贵”的幽雅、细腻、醇厚、协调丰满的健康上乘美酒。
创办于一九八四年的茅宴酿酒厂,总占地50多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是中国酒都――仁怀市茅台镇建厂最早,历史最悠久的老牌酿酒企业之一。
酒厂位于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与国酒茅台紧紧相连,同享“茅台河谷酿酒工业园区”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独特的气候、神奇的水质、以及空气中独一无二的酿酒微生物群。
酒厂秉承茅台镇传统考究的酿酒工艺,辅之科学的管理体系及现代化工艺流程,造就了今日茅宴。酒厂现属仁怀市政府圈定推荐的八家重点酿酒企业之一,是仁怀市规模工业调度企业。酒厂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使酒厂成为茅台镇域内规模实业较强的酿酒企业。2002年度起连续五年酒厂纳税居茅台镇属企业第二名,并连续五年荣获贵州省委、省政府“先进企业”称号,酒厂历年来获得国家、省(部)、地、市表彰多达60余次,是茅台镇获奖最多的酿酒企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
酒厂生产的酱香型、浓香型系列白酒,有高、中、低多种酒度和高、中、低多档包装款式。酒厂系列白酒80年代即获贵州省“金凤杯”奖;2001年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名优食品;同年还获得贵州省消协“推荐商品”称号。
篇6
白酒,一种特殊的商品,蕴涵着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双重意义,具有很强的民族选择性和文化依赖性,抛开其物质层面上的结构,酒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情感的双向放大器。
白酒企业,是白酒产品的生产者,更应当是酒文化的制造与传播者,所谓酒文化,是以酒为载体或与酒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中华泱泱五千年的悠久饮食文化中当然包含着丰富的酒文化,主要体现在:营养健康的饮食科学,色、香、味角度的饮食艺术,风俗礼仪角度的饮食哲学,追求个性角度的饮食文明,酒消费中涉及的全部思维、行为、情感、语言、文学、科学、技术及艺术创作等内容。
在现实的市场上,真正传播酒文化的品牌并不多见,此外,对酒文化的理解也千差万别,有的企业以为“李白斗酒诗百篇”才算酒文化,其实,按年代粗略地划分,可分为古代酒文化与现代酒文化,白酒企业有时只关注“古代的小酒郎”,却忽略的现代的“白酒先生、小姐们”,小糊涂仙不仅表现出十足的现代感,而且洋味十足,还有劲酒的一句甜甜的“劲酒随好,可不要贪杯呦!”,充分展示出现代酒文化出的魅力!还有“好日子离不开它的”——金六福,“让人想家”的孔府系列酒,都是成功演绎现代酒文化的典范之作,我们生活在现代的社会里,当然对身边的文化、时尚、观念、潮流倍感亲切,谁还会珍惜那“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豪情及“惟有杜康的——曹孟德”,现代的文化人写字用电脑了,更喜欢可乐、雪碧、鹊巢,至于白酒的酒民正在不断地被啤酒、红酒、黄酒、洋酒大幅分流出去,所剩真正喝白酒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酒人儿”,位于整个酒民金字塔构成的两端——真正的贵族、富豪阶层与大面积平民部落! 关注白酒酒民的消费动态
椐有关白酒市场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大多数酒民的饮酒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饮量基本稳定在二两左右波动,约占66.5%,因此,透露出未来白酒包装的发展态势——小包装酒将引领潮流。
对于饮酒习惯,由于工作原因,大约93.9%的酒民喜欢在晚餐用酒,因此晚间消费是白酒消费的主要时间段;白酒的消费结构与酒民收入有直接关系,通常是高收入者消费高档酒,低收入者消费低档酒;酒民的品牌消费意识日益增强,数据表明,35岁以上的酒民,随着年龄的加大,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其中,67%的酒民表示有自己最喜欢的白酒品牌,33%的酒民表示还没有自己独爱的白酒品牌,随着被调查者年龄的提高,钟爱某一白酒品牌的人数在逐步增加;现在的白酒市场上,唱主角的通常是40度以下的产品,占65%以上,都市中青年人大都喜爱38度以下的白酒产品;调查中,质量稳定的知名品牌受人喜欢的比例加大,导致消费者喜欢产品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良好的形象与品牌个性,此外,企业营销策略的相对适应性也致关重要;酒民饮酒习惯特点:地方性较强,尊崇名牌消费与时髦消费;白酒的分化趋势:一为高档名酒,逐渐由礼品市场向餐桌消费,二为大众型名酒,其中,有52.6%的酒民是20元以下白酒市场的消费主体。 聚焦白酒酒民的心理动态
这里主要探讨真正酒民的心理特征与饮酒心理,所谓的“真正酒民”指长期以饮用白酒为饮用酒的消费者,即所谓的“酒人儿”,饮酒必有白酒的人,经常喝酒,爱酒如命的人群。
主要研究问题为:什麽人能经常出入中、高档酒店、宾馆?他们喝酒的不同形式有哪些?这些人有那些共同心理特征及个性特征?
酒民当中,随经常喝酒,但没有形成习惯的(成瘾),以中青年人士居多,约占65%以上,嗜酒如命,喝酒成瘾的酒民,以中老年居多,约占28%以上,仅在特定场合喝酒的,以知识分子居多,包括其他类型的状况,仅占7%左右,但总体而言,能喝“烈性”(高度酒)的人群在逐渐减少。
经常出入中高档酒店的人,按其工作属性划分,分为公司老板、个体业主、官员、高级办事员、高级管理人员、高级雇员、准大款型的人物,这样的人不多,却是高档酒消费的主体,虽然消耗量不大,但所占销售额也很高,这样的人在每个城市总人口中也不超过6%。
喝酒的几种主要状况有:A、工作、商务应酬型,占60%以上,可见,多数的酒是在应酬中喝掉了;B、情感交流型,占10%左右,真正的友情不在于酒呀!可见为友情干杯的群体并不很多;C、纯娱乐性消费型,所谓的“灰色消费群”,占20%左右,可见,娱乐场所仍是白酒消费的主要场所之一;D、其他另类型,包含各种突况在内(情感大喜大悲等),约占10%左右。
可见,应酬酒是目前白酒消费的主体之一,商场上,彼此为了利益、关系、合作等因素,以喝酒的形式进行着商务交流,把酒桌赋予了新的“战争内涵”,酒桌上,通过“酒”这一载体,暂时掩盖了喝酒的真正实质与原始动机,酒在这里扮演了一种情感催化剂和麻醉剂的角色。
这些酒民的共性,有一点经济实力,事业小有成就,是所谓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至少也是“混的不错”的精明人,象老板身边的“红人”,小有权力的“实权派”,都在社会上,至少在某一区域里,有一定的“影响力”,年龄多在30——55岁之间,年富力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社会上比较进步的成功人士。
篇7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产品的认知过程是有规律的。一种产品从刚开始进入市场时是产品认知阶段,逐步过渡到品牌认知,然后是消费者对此产品中某个具体品牌的喜好,进入这个阶段之后,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已从理性转为感性。当人们感性地接受一种产品的时候,就会更加注重产品和品牌给自己精神上带来的愉悦,而逐渐淡忘产品最初的利益。在我国,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其生命周期,应该说早已进入了成熟的感性消费阶段。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官宦甚至是市井平民都在喝酒时寄托了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造就和影响了我国在各个朝代、不同时期的白酒饮用文化。
解放以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的生活维持在一个基本的水平线上,喝酒变成了消乏解愁,或是喜庆祝福的一种表达方式,人们的情感只凝结在某一两个点上,大家要么独斟细饮,要么欢乐畅怀,把千年造就的白酒饮用文化变得如此简单,好象中国人的情感就是如此单纯一样。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把国外的洋酒引进中国时,我们很尊敬地恪守着洋酒饮用的文化,生怕自己的卤莽造成社会对自己的轻视。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剧,中国的白酒企业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喝酒应当并且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开怀畅饮或是借酒消愁,如何继承并发展我们的白酒文化?新一代的消费者需要白酒企业进行教育和引导,于是一些先行者开始大胆的借用古代的酒文化试探性的前行,更多的则是对传统的文化进行挑战,提出新的思维和观念,于是我国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带有不同文化色彩的白酒产品。 落后的营销模式造就今天的酒文化特点
今天酒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对此我们很难持有一致的观点。一些企业是从市井文化中演绎自己的品牌故事,另一些用帝王将相高贵的形象去包装自己的品牌,还有的则是借助文人墨客提升自己产品的文化内涵,更有人利用产酒的工具去说明自己产品的古老历史。总而言之,我们现在的酒文化真是百花齐放,这些文化的创造大多都不去传达产品本身,而是在情感的沟通上去创造消费者的感性认知。当然,其中大多数的产品是在产品和消费者的直接需求上去做文章,比如;更多的是喜庆、福气、运气等方面的创造。
之所以说今天白酒的营销模式落后,原因在于我国很多的酒业企业都是从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发展而来,也有一些较大规模的是在政府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国营企业。在今天的市场条件下,这些企业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他们的很多市场观点和营销方式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特别是由于白酒行业很少有外商介入竞争,使得国内的白酒企业在相对封闭的行业环境中互相竞争,长此以往,他们的市场观念和行为越来越滞后于其他酒业。
白酒生产企业营销方法的滞后给了经销商们绝好的机会。这些经销商利用白酒生产企业的生产资源,生产自有品牌的产品,加之他们控制的现成渠道优势,逐步造就了今天市场上大多的知名白酒都是经销商所为的局面。然而,经销商更看中的是利润的快速积累,对于市场的长期营造缺乏更深的理解和有远见的方法,所以在品牌的文化塑造上难有作为。他们大多只是短期对消费者的即时追踪,即:消费者今天的想法就是我产品的文化创造点。他们很少关心明天的消费者是谁,未来的市场是哪里,更不会关注产品的文化所能产生的品牌长远塑造。 突破现状的努力和尝试
千年造就的白酒文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饮酒的方式、地点、对象,二是喝酒的过程,三是喝酒的人。现时酒的文化的创造借鉴了以上所述的许多元素,其中一类是和喝酒的人有关系,比如:“酒鬼”“酒仙”等;还有的是在说明他的酒曾经是什么人喝的,比如:“御酒”“贡酒”等。另一类是试图从产品的品质上说明酒的历史或者传统,使消费者感受它是有着古老历史文化的产品,比如:“水井坊”“古井”等。还有一类产品是利用近代的很多故事和一些浓重的乡土情节创造新型的酒文化,比如:“老兵”“野战”等等。
这些创造都是从品牌上提示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其文化的存在。现代的消费者,当你给他一个概念时,他会去自我诠释你的产品演绎的品牌结果。比如我们谈到的用喝酒的人去创造的“酒鬼”和“酒仙”等品牌名称就是利用我国古代的酒品的等级来创造的。古代的酒人五花八门,品酒的人根据其酒行、饮行和风藻来进行评论,将酒人分为上、中、下三等,等内又可以分级,所谓三等九品,上等为“雅”“清”,即嗜酒为雅事,饮而神志清明;中等为“俗”“浊”,即耽于酒而沉俗流,气味平泛庸浊;下等为“恶”“污”,即酗酒无行,伤风败德,沉溺恶秽。其中上等又分为“酒圣”“酒仙”和“酒贤”;中等分为“酒痴”“酒狂”和“酒客”;下等分为“酒徒”“酒疯”和“酒鬼”。“酒鬼”作为当时九等中的下下品是和酒贼相提并论的。然而我们的企业正是用历代被唾弃的下下品当成自己的品牌名称,也可谓是大胆的尝试了,原因也许就是今天的消费者会从新认识和接受一种新的酒品文化吧。
在品牌的文化塑造上,很多企业都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和尝试,但出发点往往是如何使消费者快速认知并迅速接受,于是猎奇之风盛起。越是下里巴人就越会产生高度的注意,引发联想和卖点,因此使得白酒和市井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你用乡土的语言,我就用金庸小说里的概念;你用市井平民,我就用帝王将相;你用三百年的井水,我就用一千年的老窖。商业的运作方式使千年文化的积淀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有着更多市场色彩的白酒文化。 白酒文化的未来
从现在的白酒市场上看,我们几乎只能从名称上看到企业在塑造白酒文化的努力,但是,白酒的文化未来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已。年轻人在谈论起洋酒时会津津乐道于洋酒的酒道和酒礼:喝白兰地、威士忌的场合、方式、酒具和对象;品伏特加、龙舌兰的时机、品味;甚至是对干红、干白如何以观其色、嗅其味、品其香的方式演绎情调。这样的现象不能不归于外来洋酒文化的传播,然而今天白酒文化的匮乏,更加剧了对洋酒文化的盲目效仿和学习。这一切共同造就出我国的酒类消费市场极感性的状态:用啤酒杯喝干红兑雪碧、酒吧中威士忌的大口豪饮,不分场合,不分条件的对酒当歌等等。
篇8
关键词:酒文化;文化起源;文化诉求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4-60 -02
酒的历史源源流长,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自古以来酒就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酒文化已经融入了人们日常的生活、社交中,并形成的独特的酒文化。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关注酒的同时,更开始关注酒的文化内涵,酒甚至成为一种精神消费品而存在。因此,酒文化则成为广告诉求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酒类广告与酒文化关系
随着酒类市场的繁荣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各酒类企业都努力寻找一种有效广告营销的方式来宣传酒类产品,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得消费者对酒类产品产生较好的认同感。在现在酒类“同结构、同等级、同质化”的市场上,酒类厂家大多实施了文化营销的策略。厂家之所以选择文化诉求为酒类广告的主要诉求手段,原因如下:
(一)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酒文化已经和酒紧密结合
中国的酒文化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酒文化随着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光彩夺目的瑰宝。在社会进步,科学文化空前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面貌、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可同日而语,而酒文化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范畴也得到广泛的发展、完善与弘扬,其深层次的发掘、研究和展示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二)酒类广告具有其特殊性
酒类广告的特殊性主要取决于酒的本质的特殊性,在中国长期的文明历史中,酒从起最初的普通消费品成为作为一特殊的消费品,它成为一种文化——酒文化的载体,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人们在消费酒类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的消费,这就决定了酒类广告有其自身独特的特殊性。
因此,由于酒的特殊性,酒类广告营销的宣传,除了一般商品广告的实体宣传以外,还要重视文化宣传。因为文化是产品品牌中最具个性和最长久的因素之一。同时,在文化宣传中,在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以外,还要注重对酒类特有文化的宣传。对酒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能够使得酒类厂商寻找到一种合乎自身的、有效的文化诉求方式来表现酒类广告。
二、酒类广告文化诉求辨析
(一)酒类广告独特的文化诉求手段
1、突出自身的历史
这类酒广告主要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历史厚重感,迎合消费者对历史的认同心理。所以,在我们日常所见到的很多的酒广告的中都强调了其产品或者其厂家的悠久历史。例如,国窖1573、泸州老窖、水井坊、剑南春、……等等。这些品牌在其产品的广告当中都突出了一个“历史悠久”字,例如,“品尝400年历史的”国窖1573、“千年精酿的”剑南春、……等。通过这种历史的注入,使得消费者该品牌酒形象的正统、正宗表示认同,来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在最大程度上取得了品牌认知感,在这些酒类广告中,有很多都取得了不错的广告效果。
2、著名的历史人物
“李白斗酒诗百篇”,中国古代的不少诗人都爱酒、好酒。他们因酒而兴致勃发,借美酒浇出绚丽的诗篇!
将著名历史人物作为一种品牌的代表形象,将他们引用到自己的产品当中。这也是目前国内许多酒类企业常用的广告策略,一是因为著名历史人物为社会所熟知,能使该品牌较易被消费者接受;二是这些酒广告中历史人物都与酒有着联系,在消费者心中很容易将这些历史人物作为该酒的品牌等同;三是由于历史人物已年代久远,使产品能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年代久远的认识,符合普遍的消费心理。
3、塑造产地文化品位
白酒优势产地是对白酒酿造文化最好的界定:如仁怀是酱香酒最好的产地,宜宾是五粮浓香的源头等。塑造白酒产地的形象,就是弘扬正统的酿酒文化。例如:茅台镇当地的酿酒史可追溯至汉代。而茅台文化主要是以茅台酒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隶属于夜郎文明,其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浑厚,兼收并蓄、风格朴实,有着巨大的包容性。它的生成、发展和辉煌有其固有规律,随历史发展而发展,呈不断上升完善之势。
在《中国白酒五十年》一书中,沈怡方、曾祖训等德高望重的专家,回顾了五十年来白酒发展的历程,鲜明地提出:现代勾兑技术,只能生产出中档的白酒,高档白酒只能在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诞生!传统酿造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茅台、五粮液的经典案例证明了这一特征。茅台酒具有不可移植与不可克隆性,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酒。因此,利用酒的地域性,来塑造酒产地的文化品位,能够形成独特的地理、口味、文化上的优势。
4、打造地域民俗文化
“民族的才是最有特色的”,这个观点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这是因为在物质文明相当发达的今天人们开始更注重精神的需求,开始注重民族传统。许多具有浓郁民风民俗的活动、仪式都被人们重新延续。
民间传统的文化是从人们自古以来在日常生活中各种风俗习惯、行为喜好等多方面逐渐趋于统一而慢慢形成的,人们长久以来一直都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因此人们对民族文化非常熟悉,也是非常容易接受的。而且地域民俗文化,在独特的地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酒类广告运用民俗文化,能符合该地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例如,宁夏红的酒广告以“红”为中心,其目的是想用“红”将该产品和喜庆联系在一起,因为在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里红色就是代表喜庆的。
篇9
关键词:中国酒 中国传统文化 时代性 独特性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厚浑融。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这五千年的中国文明里成就了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又作为酒的故乡,故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酒,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中国人的眼中,酒已不单单是一种饮品,是一种物质,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慰藉。故而,酒在华夏文明的传播中已不单纯的是一种客观物质的存在,而是一种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形式。由于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同成长,故酒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毋庸置疑的共性:
1 独特性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这在世界各种文化中尤为突出。而中国酒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以及原料的各异,酒的口感独特,种类繁多,具有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样鲜明的独特性。从料的使用而言,中国的白酒用料分为原料、辅料等。原料的不同决定了酒质各异。酿酒原料大部分采用五谷杂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为料;制曲原料也有所不同,区分为大曲和小曲,大曲原料一般采用大麦、小麦、豌豆等,而小曲以大米或米糠为原料;辅料往往采用稻壳;酒的生产固然离不开水,各个地区拥有不同的水资源,水中含有的理化因子不同,水质的不同也会导致酒质的区别;发酵环境与发酵期的长短在酒的酿造过程中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稍有差别也会对酒质起到一定的作用。
此外,中国酒的酿造工艺也是分为多种,大体的工序为原料粉碎、配料、蒸煮糊化、冷却、拌醅、入窖发酵、蒸酒、原酒贮存后的勾兑成品。在各个工序中条件的控制都是有差别的,这就导致了酒质的差异性。比如,冷却中的参数温度的控制,原则上是降到适宜微生物生长的温度,由于使用的原料和辅料的区别,温度的控制也是存在机动性,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在入窖发酵工序中品温应在18-20℃,入窖的醅料不能压得太紧,也不能压得过松。并随时分析醅料的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这种参数的控制不唯一性,必定导致酒质的千差万别,产生不可避免的独特性。
白酒是我国的传统而独具的产品。酿造工艺丰富多采,酿制的酒风格千姿百态。为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相互学习,做好评比,结合我国国情,于60年代中期,对我国白酒的香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对酒内香味成分的剖析,香气成分与工艺关系的研究,并经酿酒界和专家认可。于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实施按香型进行评比。目前,白酒的香型分为五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刑和其它香型。(1993年国家又颁布了“兼香型”和“凤香型”)前四种香型比较成熟,趋于标准化和定型化。除前四种香型外,还有不少具有自己特点的好酒,其香气,口味、工艺不仅不同于已定型的香型酒,而又有自己特殊的工艺、风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酿酒工业的发展,白酒的香型也必将更加丰富多彩。事实上,食品中,植物中的香味是多种多样的,酒的香味也会不断发展,不断增加,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2 功能多样性
我国的酒除饮用过程衍生的功能外,酒自身具有许多性能。酒含有多种营养物质,酿造酒的过程中由于原料、辅料大部分为粮食作物,外加之发酵的工序处理,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衍生物,这就使得酒既有多种的性能。
首先在医疗方面。夜晚饮用少量的白酒,可以起到安眠的作用,由于白酒里面有一些理化因子,这些因子会平缓的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少量饮酒还对消化系统起到一定的医疗作用。在酒的作用下,会促进胃液和唾液的分泌,起到健胃的作用,还可以止疼痛,利小便及驱虫的作用。以黄酒为例,黄酒中的生理活性成分很多,具有清除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病、抗癌、抗衰老等作用。而且黄酒饮用度数较低,口感刺激性小,可以增加食欲,舒缓胃粘膜的分泌作用,促消化以及缓解筋肉疲劳、安神补益、活血健体等作用。我国南方常用作补物,供女人分娩后的调理身体,效果显著。此外白酒可以外用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其次在营养方面。中国的酒的独特性必定会产生功能的多样性。由于酒中含有多种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大部分是来源于原料的不同以及在后期的处理过程,比如蒸馏、发酵等工序的处理。同时也不能忽略发酵物曲的作用。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说到酒的营养价值不得不提起黄酒。黄酒内富含氨基酸类,尤其是赖氨酸,可以促进人体的发育,同时可以强健体魄、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对中枢神经组织功能有提高的作用。黄酒中含有无机盐达18种,主要有钙、镁、钾、磷、铁、锌等化学元素。黄酒原料和酵母自溶物中的维生素B、E的含量也很多,尤其是蛋白质的含量,这种蛋白质多以肽和氨基酸的形态,非常适合人体吸收。其中肽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功能、生物学功能和调节功能。
再次在精神享受方面。酒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却有着一些特殊的功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尤其是在中国的社交场合,白酒的作用尤为重要,白酒扮演着沟通使者的角色,在酒桌上谈生意在中国已经成为不成文的社交礼仪。白酒是体验精神文化的产品。白酒中含有丰富的香味物和某些功能性物质的酒精饮料,人们喜欢饮酒,是在于它能给人们制造一种欢乐,热烈的气氛,激励思维活性,反应一种心理沉积,是人们的情趣和精神的寄托。
3 鲜明的时代性
白酒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从天然发酵到生产酒,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从作坊式手工操作的经验型,发展到具有现代规模化集约化的科技型生物制造业,是产业的飞跃进步。白酒的飞速发展同时体现出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潮流,适应发展中个性化的审美观,消费习俗和消费心理。当前的白酒消费,已经是追求高质量、高品位、高品格的时尚消费,饮酒是政务、商务洽谈、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是休息、是聚会、是娱乐、是旅游、是劳保、是品味人生的一大享受。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酒几乎是无孔不入。首先,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故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原料绝大部分是粮食作物,这样酒的酿造必须依附与农业才得以发展。粮食的收成情况直接影响着酒的质量、产量以及销量价格等。此外各朝代统治者也会根据粮食收成情况,来酒禁或开禁,以此对酒的生产起到调节作用。在一些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各个时代推出的酒的制度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决定了中国酒的时代性。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期对酒实行专卖政策,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历史上酒税收入与军费、战争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酒与文化的融合在诗词方面发挥到了极致,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诗酒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纵观其发展史,不同时代的诗人借酒扬诗,借酒香诗,创造了许多传颂至今的佳话,也为诗酒文化的发展增添了诸多丰富的内涵。魏晋时代的曹操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狂叹引得了古今许多人的共鸣,更是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赞美把酒的妙处推到了至高处。唐代诗歌大盛,诗人们有“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酒渴思吞海,诗狂欲上天”的杜甫,酒醉而成《琵琶行》的白居易等等,诗人嗜酒成风,把诗酒交融这部大戏推向了“前无古人”的空前。北宋时代的坡、南宋时的陆游等众多诗酒名家,也对诗酒文化的发展有过增光添彩的功劳。当代著名诗人艾青对诗酒文化做过认真的研究,并强调诗酒文化是“诗酒联姻”的产物,充分肯定了诗酒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的存在。
参考文献:
[1]艳照.白酒消费的是酒文化.潍坊酒文化,2012(1).
[2]周海平.中国酒的文化特性.山东食品发酵,2012.1.
[3]黄栋梁.诗酒文化的发展历程.齐鲁酒文化,2011.1.
篇10
说到糖酒交易会,众商家可谓是又爱又恨,欲罢不能。
说它是”烧钱会”也罢,是走过场也罢,但是,如果你是经营糖酒类产品的,而且还要继续在这个行业做下去的话,就不能不来参加这个糖酒会,就不能不关注糖酒会现象,就不能不揣测今年糖酒会又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又会有什么新产品破茧而出?又会有哪个产品将热卖?又会有谁能成为2005年的新宠、亮点?
2003年是名酒调价年,五粮液、茅台以及大批名酒的售价“一飞冲天”;2004年是白酒行业微利年,60%的企业亏损,20%勉强维持生计,15%微利,只有5%稳步增长;那么2005年呢?
在距离2005年春季糖酒会召开还有两个月的时间里,让我们对2005年的酒业动作来个激情狂想:从白酒来看,将会有怎样的颠覆传统概念的新型酒横空出世?从啤酒来讲,又会有什么样的新动作?从黄酒来讲,它会有怎样的发展势头呢?
2005年――充满商机的一年?!
一、白酒狂想3部曲
狂想(一)2005年白酒行业新的赢利亮点在哪里?―――“心情”酒文化!
白酒与白酒文化
说到白酒行业,就必须要谈到与之相匹配的酒文化,一直以来,白酒业始终秉承着”质量+文化”为核心理念的品牌策略,主导着我国高档白酒的发展。白酒业的发展历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作是白酒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
离开了白酒历史文化的支撑,白酒品牌的内涵就无从谈起,就会失去可以作为核心定位进行深入演绎的内容,就会使品牌宣传显得苍白无力和乏味空洞,就会使白酒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慢慢被淡化掉。
以茅台为代表的老牌高档白酒品牌和水井坊、国窖・1573等为代表的高档新锐品牌,均以文化营销为指导、以文化营销为中心,构筑起高档白酒品牌文化制胜的营销境界。白酒业中的高档新锐品牌“水井坊”凭靠全兴酒文化旗下的水井坊遗址的发现,确立了它的“中国白酒第一坊”的地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酒坊文化;“国窖・1573”以其窖池历史遗迹保存完好,迄今仍在使用的事实奠定了它成为“中国白酒第一窖”的基础;耳熟能详的“金六福”酒,也开创了中国白酒业全新的“福”文化先河!
所以白酒业的文化营销是白酒营销中必不可缺的―种营销策略。尤其是高档白酒的营销没有文化内涵作为它本身发展的基石,它的道路就会显得非常狭窄。表现明显的是,目前国内市场上价位在100元以上的酒不胜枚举,而在品质和酒文化的挖掘上却名不副实,不是高端酒而是高价酒。在最近一两年,酒业市场的萎缩正源于新进产品对现有酒文化的生搬硬套,而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酒文化,只是一味地生硬模仿,造成对现有酒文化挖掘的枯竭,致使企业无法赢利,更不可能做大做强,成为一线品牌!
在先辈们开创了诸如:水文化、酒窖文化、酿造文化,福文化等经典酒文化后,接下来后进企业该怎么办?还有没有一种值得我们开发并期待的文化?
市场机会点
自古以来,中国即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乎于一个“情”字,大到国家之间,小到你我之间,这友情,亲情、爱情、商情……还有许多说不完,道不清的多种多样的情,它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指导着每个人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前程、命运……而我们用来修饰“情”字的词语也是多不胜数,诸如“情比金坚”、”友情地久天长”、“情深似海”、“豪情壮志”、“手足之情”、“闲情逸致”、“一见钟情”、“顺水人情”、“情窦初开”、“群情鼎沸”等,这里所列的每个词语都可以与酒联系起来,并作为一种辅助文化进行推广。
市场需求强
鉴于此,如果在2005年,在这种酒文化枯竭的现状下,在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概念注入的时候,开发出一种“心情”酒文化,在中国现有国情的基础上,致力打造“心情”酒的独特个性,开发出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心情酒文化。届时,必会引来白酒业众多商家的关注,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2005“心情”酒文化的运动,并将成为2005年酒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果运作得当,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情”系列酒,说不定会成为奥运会专用酒,礼品酒呢!
狂想(二)2005年白酒行业的赢利亮点在哪里?――“社交道具酒”!
需求决定供给。当一个行业的需求萎缩时,这个行业必定就要萎缩,而当一个行业的需求上升时,这个行业的发展就是肯定的。
白酒消费同一般饮料消费的最大不同之处是:白酒消费需要大量的时间。人们的生活越悠闲,时间越不会成为人们消费白酒的障碍,白酒的消费环境就会越好。这一点毋庸多言,从前几年的饮酒文化中便可看出,朋友相聚,请客吃饭……在一起吃顿饭,吃上三四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当然不是吃三四个小时的东西,而是喝三四个小时的酒。
那么现在呢?人们是否还有大把的时间跟精力来应对这样的场面呢?
市场机会点
曾经听过一个白酒业的专家说,真正的好白酒讲究的是一条线,即入口、下喉、反推,再下,酒感在口里的这四个活动中保持不变这才是好酒,但为什么众多商家没有人要这么宣传呢?实质上,白酒必须喝过要有反应,这才叫白酒!如果一桌喝下来,没有一个人有一点反应,消费者一定会认为是酒不好,或者是都没有尽兴,而这是极为扫兴的,让人觉得没滋没昧,没感觉,于是吃者无味,请者无颜!
但是现在制约人们消费白酒的是反应的时间长度,人们渴望在喝完酒后,可以畅所欲言,可以瘸快淋漓,可以尽情享受酒后带来的。可是,又没有大把的时间,放在慢品细酌上,而如果酒瓶一开,即大口豪饮,也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的。
市场需求强
制酒企业如果生产出一种白酒,它的特点是:
1.喝到一定量时人就会有反应,这一点同现在市场上供应的白酒只有同样的效果;
2.反应很快就会过去,不致于影响到后续的工作。
因此,消费者对未来白酒的期望是:喝到一定量时要有反应,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到恢复。的确,这种新型酒的出现,不但契合了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人们想喝酒,但又怕误事的心态。
这种新型白酒的出现是非常适应当今人们的消费心态和消费环境的,也是人们迫切所需要的。总体上说来,白酒的消费者特征是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息息相关的,如果撇开消费者的需求,来谈创新,这是不切实际,也是非常不明智的。
相信这种新型酒的生产和问世,将会给 2005年沉闷的白酒业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而众多商家也在翘首期盼这一巨大商机!
狂想(三)2005年白酒行业新的赢利亮点在哪里?――“个性化理由酒”!
在高档白酒的销售中,包装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高档白酒的消费是以价格引导和消费氛围来确认的,因此白酒包装一直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再者,对于高档白酒的饮用者来说,他们喝酒的频率相对于一般人来说要高得多,他们认为自己能更好地判定酒的品质,因而对于包装的要求就相对的站到了次席。
市场机会点
从中国白酒消费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经历了刚解放时物质消费及其匮乏的时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给我们带来物质消费新观念的洗礼时代;也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经济繁荣的消费时代;而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新e时代,一个崇尚个性代表一切,独特的唯我至尊时代。在现今一个处处讲求个性的时代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产生了求新求异的趋向,众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时尚的一族,他们希望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喜欢标新立异、喜欢被众多眼光所包围,追求个性消费带来的刺激,希望自己超卓不凡的品位被周围的人注意、赞叹,希望自己成为潮流的制造者、领先者。所以有这样一批消费人群的存在,就产生了个性喜糖定制,个性婚礼策划,个性……但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市场需求强
在中国每对新人的结婚典礼上,几乎都少不了白酒这个当然主角;在中国各种各样大小节日庆祝晚会上,都少不了白酒这个兴奋的助推剂;在中国名目繁多的人情来往中,也是不能没有白酒这个显示诚意的经典礼品……在许多大大小小重要的场合中,我们都不能没有酒的助兴。
制酒厂家如果生产出一种白酒,在白酒玻璃瓶包装上直接刻有“祝x x生辰快乐”字样,或“恭祝x x对新人百年好和”等字样的个性化十足的礼品酒,既尊贵,又高雅,走高档礼品路线,不但满足了消费者对白酒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填补了白酒业这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更是为众多苦苦寻觅商机的商家,找到了另一个高利润区!
二、糖酒会啤酒业2大热点
啤酒是世界通用性饮品,由于含酒精度低、清凉、解渴,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誉为“液体面包”,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使中国的啤酒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中国啤酒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由此成为世界第二大啤酒消费国。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涌现了一批知名啤酒品牌:“青岛啤酒”、“哈尔滨啤酒”、“珠江啤酒”、“雪花啤酒”、“燕京啤酒”等。
面对13亿人口需求的国内市场,面对加入WTO后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中国啤酒业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存在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不同种类啤酒的不断问世,为消费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从而使更多的人成为啤酒的忠实消费者。
2003年啤酒行业疯狂的促销战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2004年,新品竞秀的啤酒行业,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的纷纷涌现。那么2005年的啤酒市场又会是怎样的精彩纷呈呢?让我们借2005年春季糖酒会来临之前,对这个行业将会产生的热点来做―下预测。
热点(一)2005年春季糖酒会啤酒亮点在哪里?――PET瓶装酒!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成为啤酒消费大国,但随着消费的个性化的发展,目前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啤酒业,已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啤酒的消费主力军――年轻一族,他们喜欢喝饮料,喜欢喝啤酒。他们的生活是快节奏的,他们的消费主张是趋前的,他们喜欢体验新鲜事物带来的,他们渴望生活的变化……
传统大众的啤酒包装以玻璃瓶为主,在日常宴饮的情况下,也许不会带来什么不便。但是,日常生活中,却给携带者带来了诸多不便:旅途中的人,运动中的人……当他们觉得需要解渴,不想选择甜腻腻的饮料,而想喝一口可以令自己提神,让自己觉得神清气爽的啤酒时,却无奈的打开了一瓶饮料,原因很简单,玻璃瓶,不但沉重,而且易碎。
啤酒商,已经看到了机会就在这里!
预测:在2005年春季糖酒会上,PET瓶装啤酒届时将是大会上的一大亮点!将成为啤酒商们竞相追捧的目标!PET瓶装啤酒将成为2005年啤酒业又一明星产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热点(二)2005年春季糖酒会啤酒亮点在哪里?――400m1、350m1小瓶装酒!
在新品迭出的啤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产品创新越来越快,只有产品不断的更新,才能赢得市场先机。
平日里,啤酒是人们经常饮用的一种特殊饮料,由于价格实惠,口感爽滑,深得广大消费者的推崇,但在进行购买选择时,看到的大都是大容量装,这使得那些希望购买小瓶装的人无奈的选择了放弃。
啤酒商,你是否忽视了在容量设计上部分消费者的小容量需求?
有相当一部分人喝啤酒,看中的是它清凉爽口,消暑解热的功能,以及它酒劲不大的特点,他们通常酒量很小,只能喝几杯,也就需要300ml~400ml左右便够了。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瓶装啤酒绝大部分是600m1以上的。罐装啤酒虽然容量稍小,但价掐较贵,难以多量、经常性的消费。这使得那些想喝啤酒,却又不胜酒力的人,只能望”啤酒”兴叹,因为啤酒喝不完是不宜留到下次喝的,勉强喝完又要弄得头昏脑涨,脸红脖子粗,极为不雅。
预测:在2005年春季糖酒会上, 300ml~400ml小瓶装酒将成为大会上又一亮点。可以想见,随着消费者对自身饮用安全的日趋重视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客观要求,小容量瓶装啤酒在市场上销售,既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也会给啤酒企业带来切实的收益,小瓶装啤酒市场一定可以大有作为,让我们共同期待!
三、黄酒1大趋势
――2005年的黄酒势必红遍中国半壁江山!
有人说,2005年是中国黄酒年,下一个央视标王很有可能就是黄酒!它的发展趋势必会红遍大江南北,个人意见觉得这个预言说得有点为时尚早,就这个话题让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从历史上追溯,黄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悠久、最古老的酒种之一。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杰地灵的人文环境,造就了特有的黄酒酿造文化。曾几何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绍兴酒曾一度独领,傲视群雄,其风光无酒能比。
但长期以来,黄酒行业沿袭传统、遵循守旧、缺乏创新,一直停留于地区性、低档酒的层面,仅只能满足于地区性中老年消费群以及充当家庭烹饪的”料酒”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在其固有的消费群体日益萎缩的情况下,黄酒市场也日益萎缩。据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啤酒产量约为2500万千升,白酒为350万千升,而黄酒仅为160万千升,并且七成左右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其它地区销售量所占的比重非常小。
但在最近一两年,黄酒的发展势头迅猛,黄酒文化的大力宣传,令更多的人对它有了一个更为全新的认识。黄酒行业亦希望趁此时机,能够东山再起,但是否还可再铸当年辉煌,赢得酒业霸主地位呢?
(一)消费习惯
1.长期以来,黄酒的消费群体主基调主要定位在中老年人,年龄偏大的人群,加上其带有苦涩的口味及传统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虽然目前一些黄酒企业为改变传统形象,为适应年轻人的口味,生产并研制出了一些新型黄酒,但1年~2年内无法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式。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健康、保健。黄酒作为集营养,保健,烹饪,药补于一体的酒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鉴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使得一部分原来选择喝啤酒、白酒的消费人群分流出来,选择了黄酒。但是,这只是对品牌忠诚不够的一小部分中间人群,对于中老年人,更多的人已形成消费定式,不会轻易转变。对于年轻人来讲,也许一瓶含有维生素、提升身体能量的饮料,更是他们的最爱。
3.黄酒作为一种酒类饮料,它的特性处于白酒与补酒之间,这既是黄酒的优点,同时也是黄酒最大的缺点。如果饮酒人群,希望通过饮酒而获得某种,他必定不会选择黄酒,因为它酒劲不够大;如果饮酒人群,希望通过饮酒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他的首选也决不会是黄酒,因为它不够补!
(二)地域文化差别
受“南黄北白”消费格局的限制,市场区域小。
一直以来,黄酒消费的主要地区集中在南方的江浙、福建,上海一带,而占领中国大块版图的西部、东北地区却很少见到黄酒的影子。北方市场对于黄酒来说尚属一片“空白”,在北方,偶尔看到黄酒,这种低度偏甜酒也是被当作是炒菜佐料而使用。而根据市场需求,古越龙山推出的营养型黄酒――状元红、纯生黄酒“江南才子酒”、会稽山“帝聚堂”等系列,也只是契合了南方市场的要求。
形成这种局面的诱因很多:
1.气候:西部、东北,气候干燥,冬季时间长,这刚与南方潮湿温暖的气候相反。
2.文化:自古以来,南方人重养生,喜吃补品,讲吴侬软语,请客吃饭比较节制,点到为止;北方人,生性豪爽,讲话大声,注重喝酒气氛,讲究酒桌无父子,劝酒文化根深蒂固。
3.消费习惯:请客吃饭,送礼串门,南方人讲求的是“礼轻情意重”,北方人讲求的是“礼重人情到”。如此南辕北辙的文化,造成了地域限制将是黄酒纳一大硬伤!预计三年内黄酒很难逾越这个鸿沟!
(三)酿造技术门槛高
黄酒是以糯米、粳米,籼米、黍米、小麦为原料,以特制曲和酒母作糖化发酵剂,经发酵、压榨,陈贮,勾兑、检验而精心酿造成的发酵酒。酒精含量在14.5度―22度之间,因多数品种色泽澄黄,清亮透明,故俗称“黄酒”。
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等。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最具中国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以绍兴酒为例,来简要谈一下黄酒酿造的技术和条件:
1.酿造条件制约扩张:绍兴酒的酿制,其中首要的两个条件,便是鉴湖水,绍兴产的精糯米以及南方独有的温润气候。黄酒如果要迅速发展到全国,首要条件,便是要在当地建立工厂,本地酿造,但是上述的黄酒酿造条件,决定了黄酒无法向北方、西北方做进一步的扩张。
2.酿造技术制约扩张:在众多的黄酒酿造厂中,只有少数的几家能够称得上是坚持运用传统酿造技术来酿造黄酒(传统酿酒方法讲究封存5年以下的酒不能喝,储存仓库内不能有阳光,四季温度要保持在15摄氏度到20摄氏度,通风良好,还要经常搬动酒坛以保证坛内黄酒受氧均匀等)。黄酒酿造技术是用时间磨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黄酒传统经典品质,但在现在的快速经济体制下,期望短时间内黄酒产业得到迅速扩张,这种酿造技术是跟不上黄酒扩张的步伐的。
另外,黄酒与其他酒品相比,无季节优势。黄酒讲究冬酿春煎,每年生产季节只有三四个月,而销售旺季则主要在秋冬两季,到了夏天,踪影难觅,在销售上,不占天时,成为制约黄酒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预测2005年的黄酒业,可以红遍中国半壁江山,想要图霸全国还有待时日!客观大环境决定了国内少数几家规模较大的黄酒企业要走的步伐、频率,还不能进行全速冲刺。但是相对于国内小型的黄酒企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个积蓄实力以图做大的时机,在实力没有进一步拉大的情况下,迎头赶上,这是绝好机会!
商机在我们眼前停留的时间也许只有一分钟,你能抓住吗?
后续
- 上一篇:服装结构设计概念
- 下一篇: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