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

篇1

一、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动态特征

1.学生兴奋与思维障碍的矛盾

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兴奋,但许多学生常常“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在老师精心设置的情境下,如课堂演示实验、录像、FLASH动画模拟实验和生活生产实际情境,学生都会产生好奇心和心理兴奋,产生学习的动力;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概念规律后,学生的兴奋度就明显开始降低;当老师对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对规律应用时,学生会产生思维障碍,兴奋度就没了。这种矛盾差不多所有学生都存在。

2.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矛盾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的客观物体及其运动规律,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接触自然,自然会获得有关物理学方面的感性认识,并形成一定的生活观念和心理经验。这些观念有的是正确的,对学习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有的是错误的,对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正确理解有消极阻碍作用,造成学习障碍。学生在这种知识和经验有矛盾时,心理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3.思想开放和自我意识的矛盾

中学生自我意识极强,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在师长面前“闭索”。他们“闭索”的表现一般都是在师长面前或是一言不发,或是应付了事,他们不愿意主动和师长交流,就是在家里,也不愿意和父母、长辈交流。相反,他们和同龄伙伴却无话不谈,甚至可通宵达旦。

4.学习内驱力与学习困难的矛盾

中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大部分来自于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已经意识到学习物理对科学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还有一部分学习内驱力来自于父母的希望、中考的要求。学生在这种学习动力的驱使下,想把物理学好,但物理学习中物理思想的获得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就使学生心理发生变化。学习内驱力和学习困难的斗争总是在学生心理发生着。

另外,初中学生还有一些对物理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表现如:争强好胜心理、虚荣心理、怯弱心理、消极心理等,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和调节的。

二、加强课堂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心理“正向”变化

教师利用好学生的心理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才能使学生有更好的心理状态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

1.课堂导入蓄意性

课堂导入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导入设计时要分析知识的逻辑性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蓄意”的采用一些有目的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容易接受教师的导入和教学内容。如在学习一些学生有生活经验的科学概念和规律时,设置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导入。

2.知识探究开放性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果一直去引导学生去探究,时间长了,学生的心理就会厌烦,不去探究了。在探究过程中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形成开放的探究环境,才能促进学生心理探索欲望的激发。

(1)放手让学生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积极的提问题,往往是深入探究的结果,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2)放手让学生做

动手操作对于开发学生智力、调节学生的心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要尽量多的设计一些小实验,放手让学生做,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也能促进学生心理探究欲望。

(3)放手让学生说

学生的“说”是展示学生思维过程的重要途径。开放的教学要求学生思维开放,而“说”则是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具体显现。因此在课堂中“说”的权利应尽量还给学生。

3.知识应用活动性

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完成了知识的探究,总结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后,学生的思维已有些疲劳,心理某些不安定成分又会发挥作用,这时应进行知识的应用。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学科,物理学知识的应用是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的积极性。

4.课堂评价针对性

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的评价是师生间心灵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赏识教育也被引入物理课堂。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评价的语言单一性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好”、“不错”、“非常好”、“你真棒”等在课堂中泛滥。虽然,教师应该学会理解、欣赏和鼓励学生,对学生积极的评价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手段,但是对不同的学生用同一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心理的调动是不科学的。中学生已经有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教师千遍一律的评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心理。

篇2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自然生态系统;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752.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02

“生态学”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1866年提出的。海克尔在《普通形态学》中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后来,其他学者[2]在生态学定义中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观点,并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学则被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

美国生态学家E.P.Odum[3]38在其经典著作《生态学基础》中提出,生态学起源其生物学,但早已超越了生物学的范围,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生态学是一门广泛的多层次的学科,与其他相对较狭窄的传统学科有着较好的交叉。胡艳[4]认为,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有两种:一是研究对象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如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工业资源生态学等;二是研究对象本身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即研究对象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的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如知识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等。

在投资行业实际上也存在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投资生态系统。硅谷银行主席魏高思[4]表示,美国硅谷产业群实际上就是一个整合了高校学科优势、风险资本和创业企业等资源要素的良好投资生态系统,使得该地区获得了良好的投资效果。胡艳[3]等提出了风险投资生态系统概念,并对其框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也认识到投资行业里存在一个生态系统,并认为中国本地的(风险)投资生态系统越来越成熟[4]。

上面介绍的投资针对的是风险投资,目前还没有专门介绍对外直接投资的生态系统的文章。而风险资本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在投资者、投资方式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从我国2000年提出“走出去”战略到2011年温州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凸显出OFDI在经济中的地位在加强。但是从十多年的成效来看,我国OFDI之路并不顺畅,2009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为全球最高,达到12%;2010年这一比率降至11%,但仍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公司2010年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4]。笔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生态学特征。理论和实践日益表明,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的加快,应该从生态系统的角度,保证对外直接投资与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笔者在本文中提出OFDI生态系统概念,并分析其基本特征。

一、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的定义

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简称OFDI生态系统),是模仿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在研究和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时提出的。OFDI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直接投资主体在特定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机制约束下,通过与对外直接投资运作中的劳动力、资本、管理、制度和信息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有机统一体。

(二)OFDI生态系统的内涵

理解OFDI生态系统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在该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完整统一体,主要投资主体是企业、政府、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个人也是重要投资者,但通常是依托于某个其完全控股企业的,因此将其视为企业组织。主体结构及其职能分布状况直接影响到投资生态系统的效率。第二,对外直接投资环境包括内部和外部环境,也覆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自身投资决策程序的科学性,投资效率的高低以及企业组织结构、文化、资源等部分。外部环境主要是影响企业OFDI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的总称。宏观环境主要是政府投资政策、经济周期、资本市场等因素。中观层面的环境主要指行业组织、投资产业相关政策及产业结构。微观环境主要指企业竞争力以及相关中介机构(包括金融机构)的影响。第三,OFDI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系统的能量(如劳动力、资本、管理能力、制度约束和信息等要素)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互为反作用。

(三)OFDI生态系统的意义

提出OFDI生态系统的概念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参考生态学比较成熟的思维模式,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的对外直接投资框架,从整体效用最大化出发,明确相关利益方的职能和地位,推动我国“走出去”战略持续快速地发展。生态学的重要目标是在有限的资源和特定环境下,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是在实现国内外资源要素平衡和特定的投资环境下实现投资价值的持续积累。另一方面,如果对外直接投资符合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那么就可以借鉴比较完善的生态学数学模型和相关指标来定量测量OFDI有关指标,这也是很多其他学科积极与生态学结合的原因之一。

二、OFDI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

随着生态学成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生态”二字有了更深刻的含义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李宏煦[6]认为,生态是一种竞争、共生、再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生态是一种追求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和秩序的持续与和谐的系统整合功能。随着对OFDI发展的进一步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OFDI在机制和功能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相似度。下面从构成要素与行为模式两个方面,将OFDI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类比。见图1。

生态位在生态学中的含义是指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和地位,它具体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生物个体或种群来说,它在种群或者群落中的地位与功能,包括空间、时间、营养及与其他生物个体或种群的相互关系;其二是环境所提供的资源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度[7]。显然,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生态位是指各参与方在群落中的功能和地位的定位,以及对投资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多年的经验表明,各相关利益方并没有充分认识各自的职能,甚至一些职能长期缺位,如中介机构队伍并没有相应壮大,相关的金融服务缺位,尚无专门提供海外投资保险的保险公司,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投资风险,阻碍了海外投资的步伐。同时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分析模式,如种群增长模式,都可能适用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增长模式,因为OFDI中母国的投资企业要受到相关国家的资源、技术以及政策法律、市场规模影响的限制。

(二)OFDI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模式对比

OFDI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从各自的行为模式来看,也具有共同的生态学特征。以互利共生为例,自然生态系统中互利共生是指两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双方获利的依存度达到了彼此不能独立生存的地步。在OFDI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如中介机构与投资者的关系,还有投资产业分布中上下游产业的关系,其结构的优化都会促使其产生互利共生关系。再如竞争关系,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食物网中资源有限,不同的物种之间可能产生竞争关系,是一种此强彼弱的关系。在OFDI生态系统中同样有这样的问题,比如东南亚接收外来投资,长期以来是日本占其直接投资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最几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在东南亚投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中国在东南亚的市场侵入必然将引起中日两国在其投资市场的竞争关系加剧。从生态学的竞争关系考虑,或许我国可以找到一些投资应对策略。再如耗散结构系统、反馈调节机制方面,OFDI生态系统都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类似特征。见表2。

三、OFDI生态系统框架的构建

1959年E.P.Odum[3]94建立了一个普适的能量流动模型。他认为该模型利用不同的能量通道,根据能量流动路径,将不同的营养级连接起来。其中自外由内有日光输入和现有有机物输入两个能量输入通道。同时也具有自内而外的三个能量输出通道,即光合作用中没有被固定的日光能、生物呼吸以及现成有机物的流失。

对外直接投资生态系统中也具有类似的能量输入通道,并将各参与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输入通道来看,一个是资格准入通道,通常一些国家都会对直接投资准入行业设置相关权限,或者对投资者身份有相关的规定;另一个是要素输入通道,通常会对资本、劳动力、技术等方面有相关的要求,如对股权比例和用工条件设置要求。从输出通道来看,一方面是产品输出、技术输出(这有赖于OFDI不同的投资动机),另一方面是价值的输出,表现为资本的回笼和利润的汇回。从实践来看,签订多边或者双边的投资协定,提供投资便利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通投资的输入通道与输出通道,只有比较通畅的投资通道(包括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整个投资生态系统才能高效率地运转。

四、OFDI生态系统的特征

自然生态系统与OFDI生态系统都是依据生态学原理运作的,他们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但是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也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作为一个系统,OFDI生态系统具有其一般特征。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Bevtalanffy[7]3031认为,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他认为系统都具有如下共同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功能性、变异性和相对稳定性。自然生态系统与OFDI生态系统还存在如下共同特征:都具有开放性特征;都在远离平衡状态中发展;要素间都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联系。

作为一个非自然的生态系统,OFDI生态系统具有自己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OFDI生态系统是一个人为的、非自律的生态系统。自律系统是指那些处于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但OFDI生态系统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社会投资环境为依托,以生产要素为命脉,以政策体制为经络的复合生态体系。投资体系所需要的能量和信息需要人为地传输转换和加工处理。人既是决策者又是调控者;既是建设者又是破坏者。

第二,OFDI生态系统是一个依赖性很强而且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虽然该系统本身具有投资运作中客观存在的反馈调节机制,但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能量的输入和输出通道对政策的严重依赖且参与者较少,从而使得该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例如,跨国公司依据全球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分布等因素决定其经营决策,并通过掌握这些相关的市场要素变化来调整其经营决策。这些市场要素在短期内并不会轻易改变,但是对外直接投资流动规模却受要素之外的政策影响较大,如税收、对外国投资者政策等,同时少数的巨型跨国公司占据了直接投资市场的较大份额,因此当环境变化时,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OFDI波动更为明显,这表明OFDI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反过来说,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OFDI生态系统,就要努力控制经济系统参数之外的变量,如保持投资政策的稳定性,形成一致性预期。

第三,OFDI生态系统是一个流量大运转快的开放生态系统。从二战以来,世界直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投资兼并浪潮,并且从二战以来的经济周期和数次金融危机来看,直接投资规模变化都较为显著,这表明OFDI生态系统的运转速率较快。同时,OFDI生态系统是开放的,随着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外部条件的成熟,除了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进入到这个系统,成为系统分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四,OFDI生态系统能量和信息是循环流动并且增值的过程。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一方向的,能量以光能的状态进入生态系统后,将以热的形式不断逸散于环境之中。能量在生态系统流动的过程,就是能量不断递减的过程[7]124。但是,OFDI生态系统中,能量和信息是循环流动的,并且在投资运作中与其他资源要素结合,通过再投资运作产生增值。在外部和内部环境承受范围之内,通过能量和信息的循环和增值流动,投资者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发展。

五、结语

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企业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元素,通过搭建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长期合作平台,促进了母国与东道国的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使得各国近年来日益重视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OFDI生态系统的构建,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其投资增值的可持续性的思维方式为我们合理构建投资框架体系提供了指导。提出OFDI生态系统概念后,后续研究的重点应该是生态运行的机制问题,同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型OFDI生态系统,并建立系统的运行监测指标。

[参考文献]

[1]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

[2]孙振钧,王冲.基础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7.

[3]E.P.Odum,Gary W.Barrett.生态学基础[M].陆健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9.

[4]胡艳,张光辉.风险投资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特征分析[J].: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8):9899.

[5]薛松.中国企业跨境收购屡受挫 失败率全球最高[EB/OL].(20110225)[20120328]http:∥/a/20110225/000163.htm.

[6]李宏煦.生态社会学概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7.

篇3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学发展的自然结合。景观(Landscape)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核心概念。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赞美诗》中,用于描述基督圣地耶路撒冷的美丽景象,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我分离,景观所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

在德语中,Landschaft一词是景观的同意语,但包含了更多的地理空间的含义,被解释为整体空间环境中可视性的空间整体。19世纪初,德国著名地理学家Von Ilumboldt把景观一词引入地理和植被科学中,地理学家限制了概念的内涵,用于表示地壳的地理外貌和形态特征。

俄国地理学家拓宽了景观一词的含义,使之同时包含非有机体和有机体的现象,第一次使景观有了生物学的含义。贝尔格1931年把它定义为:“地理景观是物体现象的总体组合,在这个组合中,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的活动是同意的,协调的整体,典型的重复在地球的一定地域内的。

1971年,德国地理学家Troll将它定义为:“综合了地理圈、生物圈和智慧圈的人和事物在人类生活空间的可见实体”,从而使人成为景观的主体。

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相叠加的复合生态系统。任何一种景观:一片森林,一片沼泽地,一个城市里面都是有物质、能量及物种在流动的,是“活”的,是有功能和结构的。

在生态学中,景观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在广义上,景观是指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狭义景观则是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二、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物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者更具体的说是景观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物种流及信息流在地球表层的交换,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内部功能、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及时空模型的建立。景观生态学把地理学研究空间相互作用的水平方法与生态学研究功能相互作用的垂直方法结合起来,探讨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以及空间异质性管理。

在1981年,当国际景观生态学联合会在荷兰举行第一次会议时,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主席萘沃德在报告中说:“在时间空间中所有组成成分相互关系的研究称为景观生态学。但是那些利用景观生物分部学与景观分类结合,描述图例、编制景观图的工作,不是景观生态学。”C.Troll在1968年把景观生态学定义为:“对景观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主要的、综合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相互关系可以从明确的分布组合(景观镶嵌、景观组合)和各种大小不同等级的自然区划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景观生态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的内容相当广阔。

三、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1、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

景观是由景观要素有机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完整的结构,且有相应的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功能,具有明显的视觉特征和美学价值。景观是具有明确边界,在空间上可辨识的地理实体,一个健康的景观具有结构上的完整性,功能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以及动态上的相对稳定性。

景观的系统整体性不仅表现在景观总是由异质的景观要素所组成,景观要素的空间结构关系和生态过程中的功能关系等水平方向上,而且还表现在景观等级系统结构中垂直方向上不同等级水平之间的关系。景观的系统整体性明确了景观生态学研究方向和方法论特点。

2、景观生态研究的尺度性原理

景观生态的研究一般都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在更小的尺度上分析其成因机制,在更大的尺度上综述变化过程。

3、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

镶嵌性是研究对象聚集或分散的特征,在景观中形成明确的边界,使连续的空间实体出现中断和空间突变。Forman所提出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就是对景观镶嵌性的一种理论表述。

4、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

景观演化的动力机制有自然干扰与人为活动两个方面,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影响的普遍性与深刻性,更有人为型、经济型景观。

四、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景观生态”一词最早是由德国著名地植物学家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空相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学科综合思想的萌芽期;3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的学科思想巩固阶段;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的学科初创期;从80年代初开始的国际景观生态联合会成立之后的全面发展时期。

直到这时景观生态学才真正在把土地镶嵌体(land mosaic)作为对象的研究中逐步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以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格局)的关系和变化为特色。这些过程包括物种和人的空间运动,物质(水、土、营养)和能量的流动,干扰过程(如火灾、虫害)的空间扩散等。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景观生态规划发展历程——纪念麦克哈格先生逝世两周年.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p70-9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龙花楼.采矿迹地景观生态重建的理论与实践.地理科学进展,1997,16(4):68-74.

3 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国外城市规划,1997/3.

篇4

关键词:入侵植物;入侵途径;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X1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76

外来植物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而来,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植物。外来植物如果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生长和繁殖,就构成了外来植物的入侵。外来植物入侵到本地,会通过竞争有限的空气、光照、营养、水分等资源胁迫到本地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和改变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且这种破坏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研究外来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危害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保护和发展本地动植物相对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外来植物的特性

外来入侵植物往往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传播能力。这些物种的生长、繁殖、扩散会严重影响到本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稳定性;外来植物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会逸为野生种,进而危及到本地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多样性[1]。

2 外来植物的入侵途径

植物引种,近年来为了促进农林牧业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我国引入一些外来植物物种,这些物种的引入导致了入侵植物种类增加、危害加剧等严重的生态学后果。

人为无意传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外来入侵物种借助水流、旅客、运输的货物等途径进入我国。

自然传入,外来植物通过风力、水流、气流、鸟类等自然因素传入我国。

3 外来植物的特征

3.1 外来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外来植物的生物学特征直接影响着它们的入侵能力、生存能力和扩展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入侵潜力就大,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的物种入侵潜力相对就小;繁殖能力和繁殖方式也影响着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力、生存能力和扩展能力,如以地下茎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物种入侵能力较强;依靠种子繁殖的植物物种由于对资源的竞争力强、抗干扰能力强、且干扰后恢复快的特点,其入侵能力往往也较强。

3.2 新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特征

新栖息地的环境对外来植物物种的生存有着较大的影响,新的栖息地与原栖息地生态环境特征相似程度越高,外来植物物种入侵的成功率就越大;如果新的栖息地与原栖息地生态环境特征相差较大,外来植物入侵的成功率较低。外来物种入侵程度与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也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多样性高的群落,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较高,生境空位相对较少,外来物种较难入侵;而结构单一的生态系统,外来物种很容易入侵和繁殖。现在生态学理论证明,气候、土壤等全球性变化也影响着生物入侵的程度。例如,环境CO2 浓度的高低和氮素沉积的增加有利于外来植物入侵。

4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1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植物入侵到本地,会通过竞争有限的空气、光照、营养、水分等资源胁迫到本地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和改变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导致本地物种多样性丰富度的降低,并且造成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和他感作用等不良后果。

4.2 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植物的入侵会影响和改变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直接破坏生态平衡。如近年来,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甘菊大量繁殖,岛上的乔木和灌木被微甘菊覆盖,阻碍了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乔木和灌木逐渐枯萎死亡,直接破坏了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

4.3 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植物的入侵会影响景观多样性的丰富度。如原产热带美洲的五爪金龙,自1912年起在香港广泛分布,如今在华南地区广泛生长并蔓延。它通常攀在其他植物上,覆盖其林冠,使其他植物无法得到足够的阳光而枯死。

5 小结

外来植物入侵到本地,会通过竞争有限的空气、光照、营养、水分等资源胁迫到本地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和改变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本文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影响,期望对保护和发展本地动植物相对稳定性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人类活动对河湖污染的加剧,河湖水生态环境退化日趋严重,河湖生态健康评估受到广泛关注。河湖健康是描述河湖功能的状况,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学等方面进行监测,涉及的研究领域宽、内容多、影响因素复杂,现有的理论和方法有待完善。河湖健康的评估始于水质的监测,最早只有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浊度等几项指标。随着工业的发展,废水大量进入水体,又引入了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指标。理化分析法检测准确,但只能反映特定条件下的水体状况[1]。并且河湖中的多项化合物参与的各种复杂作用(如协同、拮抗作用等),给河湖水质理化指标的监测带来巨大困难。由于水生生物是水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危害程度,有效实现水环境监测目的,因此,开展水生生物的监测已势在必行。

水生生物评价法的优势主要有:

1)理化指标的监测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检测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类别和含量,而生物监测可以反映出多种污染物在自然条件下对生物的综合影响。

2)理化监测只能代表取样期间的污染情况,而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却可以将长期的污染状况反映出来。

3)与理化监测相比,生物监测更具多功能性,因为一种生物可以对不同的污染物产生反应而表现出不同症状,可以有效简洁的明晰污染物类别及来源。

4)生物处于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可以把环境中微量有毒物质予以富集,当到达该食物链末梢时,可将污染物浓度提高达数万倍,因此,通过对富集污染物后的生物进行监测,能更好的评价河湖的健康水平。

5)某些监测生物对一些污染物非常敏感,它们能够对微量污染物产生反应,并表现出相应受损伤的效应[2]。

尽管水生生物在河湖健康评估中起着关键性的指示作用,它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足:①目前我国很多河湖的外来生物入侵,有些水生生物的特异性不够显著,且部分指示生物在实际环境中灵敏度不够;②特定流域中水生生物种类的本底值的获取还比较困难,花费相当高;③水质的生物监测过程中,由于选用的是活体生物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水生生物监测出的结果未必可靠。因此,在监测和评价水体污染的过程中,需要把水生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的分析结合起来,建立综合监测评价体系以更好的评估河湖的健康水平[3]。

2水生生物在河湖水质监测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自Lindeman发表水生生物营养动力学理论后,水生生物学就跳出原来水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分类学的圈子,而趋向于生态系统的概念来研究水生生物在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即越来越突出其生态学意义。国外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水生生物在河湖中水质监测应用。例如:Pina[4]提出在未来的调查中需要重点研究淡水生态物种和类群,需要更好地理解不同物种基因组信息。Colombo[5]进行了全氟化合物对藻类、水蚤、大型溞的胚胎、幼虫的虹鳟鱼、虹鳟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方面的研究等。

近年我国关于水生生物的生态因子的研究有:①水中污染物在微生物铁载体与铁离子共存下的光化学转化机制;②淡水绿藻对典型环境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机制;③氮浓度升高,对湖泊中螺类、附着藻类、沉水植物关系的影响及其机理;④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复合污染体系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及机制;⑤重金属与有机弱酸碱类污染物复合体系对水生生物的联合毒性及作用机理;⑥紫外线对热带珊瑚礁海区浮游藻类光合作用的生态效应;⑦典型河口区外源磷的迁移转化及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⑧典型药物与个人护理品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吸收、转化和净化代谢过程;⑨底栖藻类对浅水湖泊沉积物/水层磷循环的调节过程及机理: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研究;⑩内源磷非常态释放及其与水生生物的关系等。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指示物种进行生态评价是获得可靠评价的基础。指示物种是在某种特殊环境条件很敏感的,因此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早期预警指标。有些指示物种出现可以表明其他物种的存在,其缺失则表明了整个种群的缺失;它们在一个生态系统的出现或消失都会导致其他物种的多度和出现率发生重要变化;另外,指示物种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大部分生物量或个体数量的优势物种,它们能反映生态压力影响的效果。一般来说,选择指示物种的原则包括:它们必须对被评价的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它们必须能准确地对目标环境作出响应;它们的活动范围必须比其它生物的活动范围要大。近年关于水生生物区系分类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①中国大陆并殖吸虫淡水蟹类宿主动物起源;②中小型浮游动物的数字全息成像探测与分析方法;③养殖鱼类气单胞菌感染的病原追踪;④中国气生、亚气生藻类橘色藻科的区系;⑤湖南鱼类单殖吸虫区系分类;⑥田螺科的分子分类和进化;⑦中国淡水曲壳藻属分类学;⑧白洋淀湿地腹毛类纤毛虫的区系与多样性;⑨黄河三角洲淡水真菌中了与分布;⑩东、黄海海沿海不同纬度浮游动物优势种分布差异的成因分析等。

这些工作为开展河湖生态学研究积累了资料。但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和经费严重不足,河湖生物监测工作在我国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至今仍缺乏对我国河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全面了解,尤其是不同流域中的指示物种的相关研究未能进行系统分析,选取一些对水生态系统有显著影响的物种作为指示生物,力求通过保护敏感生物来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结构,从而保证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3水生生物学在水质监测的应用及展望

我国水生生物物种丰富,且分布很广。因此,针对不同的流域,需要建立相应的水生生物物种数据库。进而在线监测水生生物,才能更快的对比、分析、研究,以得出较好的监测结果。由于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在不同地域对污染物的耐受性的不一致,且生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污染物也有不同反应,这些特点决定了在设计生物监测方案时,不仅要考虑水体的特征,还要研究水生生物毒理学特征,以提高河湖健康评估的可信度。

生物多样性高低是一个地区生态质量优劣的重要量度,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各种指数早就被应用于水质的生物学评价。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生物多样性指标评价的主要有:①小型浮游动物在我国近海浮游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②三峡库区地质成因富磷河流藻类多样性及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③全球变暖对海洋微型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的影响;④长江和密西西比河,冲淡水区域碳酸盐系统和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的比较研究;⑤马尾藻海藻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机制;⑥福寿螺入侵对稻田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⑦环渤、黄海山东沿岸潮间带藻生真菌物种多样性;⑧杨树人工林对洞庭湖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机理;⑨南海浮游藻类脂类标志物和群落丰度关系;⑩福寿螺入侵对稻田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等。应用多样性指数虽能定量地反映群落结构,但不能反映个体生态学信息及各种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也不能反映由于水中营养盐类的变化,可能引起的群落的改变等,这些均有待进一步的完善。#p#分页标题#e#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关于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的内容主要有:①巢湖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甲烷厌氧氧化作用;②水华拟多甲藻的孢囊形成和萌发机理;③富营养淡水环境中金属腐蚀后期反转加速行为与机理;④基于浮游植物色素反演的富营养化湖泊主要藻类遥感识别机理;⑤附植藻类在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被衰退中的作用及机制;⑥铁对富营养化湖泊典型藻类生长及光谱特征的影响;⑦湖库藻类水华形成机理建模与预测方法;⑧湖水游离细菌和附着细菌与藻类之间的营养偶联关系;⑨黄渤海低营养级关键鱼种对浮游动物的捕食及其时空变化;⑩城镇溪流底栖藻类和底栖动物群落的退化规律与机制研究等。

目前采用的水生生态毒理监测技术主要有鱼类毒性试验、水蚤类急性毒性试验、藻类急性毒性试验等。由于受到试验条件、技术分析方法等制约,不能对水生动物各种生理、生化变化原因进行全面定量分析,特别是低浓度水体污染物在短期内的生物学效应不明显。特征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有潜在、长期的危害,最终影响种群结构、特性、物种个体的生理、生态、遗传等。因此,关于水生生态毒理对水生动物和其他水生生物潜在的、长期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如基于Abraham线性溶剂化方程研究可离子化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相当多的研究已经进行研究重金属、农药、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等对水生生物的影响;Maarten[6]评估在河流的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采用无脊椎动物和硅藻综合评价要优于单独使用生物群。由于生物体中的氧化蛋白质的含量是不会改变的,Amado[7]通过测定鱼类、微囊藻等总抗氧化能力的新方法研究其毒理的潜力。水质问题本质是水生态问题,由于河湖生态系统复杂,关于水生生物对水生态调控机理方面的研究也非常丰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①水库浮游微型扁虫,对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的控制及其下行效应;②太阳光催化氧化对复合污染水源中藻类的控制效能及机理;③生物结皮中藻类分泌胞外聚合物的生态调控机理;④以滇池藻类生物为模版,合成太阳光催化产氢催化剂的研究;⑤在鲢、鳙捕食压力下的亚热带水源地水库藻类增长非线性动力学;⑥泥沙淤积对洞庭湖湿地植被演替的调控机理;⑦深水型水源水库藻类垂向被动迁移特性及取水调控;⑧淡水鱼体内多溴联苯醚的代谢过程解析及其代谢物污染现状与危害性;⑨藻类毒素污染暴露人群生物标志物;⑩淡水底栖藻类对磷的滞留作用等。

篇6

关键词:进化 物种 关系

在物种这一概念上,生物学史上存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相反观点:林奈的物种是真实的、永恒的、不变的、特创的和孤立的;而达尔文的物种是变化的、进化的,可产生、可灭绝的,以亲缘纽带相互联系的。达尔文以前的物种概念是基于特创论基础上的,达尔文以后的物种概念是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因为物种是进化的,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应用进化论才能真正认识物种,真正认识物种的多样性。

(一)进化

进化是指在生物学中是指族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所谓性状则是指基因的表现,这些基因在繁殖过程中,会经复制并传递到子代。而基因的突变可使性状改变,进而造成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新性状又会因为迁移或是物种之间的水平基因转移,而随着基因在族群中传递。当这些遗传变异受到非随机的自然选择或随机的遗传漂变影响,而在族群中变得较为普遍或稀有时,就表示发生了演化[1]。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在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2]。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型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亲缘关系近的生物类群,相同的特点较多,反之较少。根据分析比较,找出不同类型生物的关系和进化发展的顺序。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中的不同类群分析比较,认识它们的进化历程。

(二)物种

物种是指一群可以互相进行繁殖行为的个体。当一个物种分离成各个行为受到阻碍的不同族群时,再加上突变、遗传漂变,与不同环境对于不同性状的青睐,会使变异逐代累积,进而产生新的物种。生物之间的相似性显示所有已知物种皆是从共同祖先或是祖先基因池逐渐分化产生。

各学科因识别和区分物种的依据不同而又有若干不同的物种标准。

形态学标准:因为绝大多数物种在形态特征上易于识别和区分,因此,现代的大多数分类学家在分类实践中,仍然主要以表型特征作为识别和区分五中的依据。某些分类标准只能人为的决定,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归类,这实际上否认了物种存在的客观性。

遗传学标准:根据遗传学的理论来认识物种,物种被定义为互交繁殖的群体,共享一个基因库,生殖隔离成为识别和区分物种的最重要的标准。遗传学上区分物种的标准也有人称做生殖种或者生物学种概念,这个概念揭示了物种的遗传学特征,使得分类学和遗传学结合。

生态学标准: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每个物种占有一个生态位,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处于它所能达到的最佳适应状态,就像在适应场上占据一个适应峰[3]。中间杂交所产生的中间型个体,其适应值降低,因而被自然选择所阻止。

生物地理学标准:不同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是不同的,有的分布区很广,有的分布区很狭窄,每一物种都有自己的分布范围。因此,物种的地理分布也是区分物种的标准之一。

经过以上从不同角度的分析、讨论,我们认识到生物种不是单凭若干区分特征而划分的一种简单分类,而是由生物的综合因素,包括生殖、遗传、生态、行为、地理分布、通讯系统等,联系起来的个体组合。一群个体属于同一物种,主要不是由于它们具有这种或那种相似性,而是由于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以及它们和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

由个体组合为种群,由种群组合为亚种,由亚种组合为种。在亚种与亚种之间,有时也有中间性质的形态,如半种等。在亚种与种之间,有的还存在隐种的形态。半种也是亚种和种之间的过度形态[4]。这样的组成称为物种的结构。在现代遗传学对物种结构中各个等级单元在遗传上的距离做了定量的测量。这一工作对物种的结构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物种的形成:可遗传的变异是物种形成的原材料: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遗传物质的改变所造成的的可遗传的变异为物种的形成提供原材料。迄今为止,自然条件下的定向变异仍未得到遗传学上的证实,因此,一般认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这种随机突变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在群体内非随机的积累和储存,从而使群体发生分化。

选择影响物种形成的方向:随机突变无方向性,而且大多对生物体有害,少数中性,极少数有利。这些突变多以隐性杂合状态存在于自然群体之中,当环境条件,包括无机的和生物的改变时,某些基因型会体现出某种优势,从而发生方向性选择。当这种选择不断地作用于群体时,群体的遗传组成就发生了变化[5]。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条件:物种的形成一般是通过隔离实现的,因为只有隔离才能导致遗传物质交流的中断,防止因基因交流而将彼此间的差异淹没,保证群体向各自的方向发展,使歧化不断加深,直至新物种形成。因此,隔离既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条件,同时又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标志。

(三)进化与物种的关系

只要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叫进化形成新的物种则要出现生殖隔离才行长期的自然选择可以是不同地区的种群向不同方向进化,进而产生生殖隔离。

生物进化论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一般认为以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为起点,但其实在达尔文之前已经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进化论。在其后的100多年中,随着现代生物学的进展,生物进化论在《物种起源》的基础上被不断完善,修正了达尔文的一些学说,如进化的最小单位是基因而不是个体,进化源于突变而非渐变,进化是基因频率在群体中改变的结果,等等。

“适者生存”的说法源自严复,严复翻译并总结了托马斯・赫胥黎的大量著作,合并并改译为《天演论》在清末造成很大影响。达尔文《物种起源》――赫胥黎――严复《天演论》,作者不是同一人。赫伯特・斯宾塞在哲学层面提出进化论的学说,在达尔文之前,他把进化论应用到社会学之中,代表作有《社会静力学》等,被认为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主张在社会中削弱或压制“劣等人种”,社会达尔文主义被认为是纳粹的来源之一,广受批判[6]。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从生物的起源到不断发展所经历的社会和自然的风云变迁来看,那是一个不可逆转,也无法超越的过程.纵观生物进化的历程,小到分子,大到个体,他们所面临的进化似乎有些残酷,但是如果没有进化,就不会有进步。

参考文献:

[1] 周俊,山东地质[M],1988,4(1):157-178.

[2] 姜国厚,生命的起源[J],科学中国人,2010,3(2):563-786.

[3] 张晓爱,赵亮,康玲.生态群落物种共存的进化机制[J].生物多样性,2001.9(1):8-9.

[4] 奇云,生命选择了水―探索生命的起源[J].生态科学,1996,16(9):466-489

[5] 王将克,于生命起源研究的问题及其主攻方向的探讨[J],球科学进展,1995,16(2):2239.

篇7

关键词:生态茶场;环境艺术;实践

1生态茶场的相关论述

生态茶场是一个生态系统工程,通过对茶树的生物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立体符合栽培的方式,确保茶叶的原生态,并且采用泉水进行灌溉,茶场在管理中采用的是人工除草的方式,采用有机肥料。生产茶场的生长环境、空气和土壤必须是自然的,而且茶场的布置应该符合生态学的相关规律,采用农家肥,达到保水和保肥的生态效应。

2生态课程教学的理念

生态课程教学是有生态学家Odum提出,生态学是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的,可以对生物、环境和人类的关系进行研究,是一类独立的学科。其研究了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并且实现了与社会科学发展的协调,与环境科学密切相关。在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并且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环境艺术设计这门专业中,要对学生进行生态学的教育,特别是针对景观生态学方面的教育势在必行,可以让学生对生态学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得非常牢固,也能帮助学生在设计的环节中养成生态意识,采用各类智能化的生态技术,在生态设计的过程中,采用环境设计的方式,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3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生态茶场设计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3.1国内现状调研分析通过对我国各大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调查分析,发现在国内的环境艺术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教学内容仅讲述生态方面的问题,但不能对生态茶场设计的理念进行分析。教学方法上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将生态茶场设计的概念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大体的了解,但不能亲自实践。在课程设置环节中,生态茶场设计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不能进行系统化的教学。针对上述的问题,学者针对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形成了完善的教学理论。3.2国外现状调查分析在德国首先对景观生态学进行分析,涉及了大量的生态茶场设计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层面,德国会针对这门学科的特征,将地理学和生物学融入到这门课程中,从而可以突出其实践性效果。在教学方法层面,德国的生态茶场设计教学中,涉及了大量的野外实践的内容,而且可以针对时间长短的不同,分成国内短途实习和国外长途实习两种形式。国内的短途实习主要是围绕一些生态专题进行,一般是三天左右的实践,国外长途实习的实践更长,可以使学生亲自体现生态茶场设计的内容。在课程设置层面上,德国生态茶场设计课程可以针对专业课程的比例,结合应用系统生态学、土壤学等内容,从而可以使学生对生态茶场设计这门课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在掌握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还能提高实践能力。3.3国内外调研分析比较综述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生态茶场设计课程的比较,可以看出国外的生态茶场设计课程更加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并且增加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体验,可以完善对生态茶场生态结构的分析,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个技术。这种教学方法非常科学,也非常的先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可以在生态调研的基础上,对生态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应对策略。在国内的生态茶场设计课程,仅仅是在专业理论上进行的延伸,不能对这门课程进行体系化的研究。

4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茶场设计教学的作用

4.1生态茶场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意识层面上,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态意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分析各类生态问题。在知识层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态方面的知识,增长经验。在技能层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专业技能。在参与度角度,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调研工作中,通过论证的方式,可以解决更多的生态问题。4.2生态茶场设计的教学内容生态茶场设计这门课程具有跨学科型特征,而且非常的复杂,所以,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一,要对生态茶场设计的导论进行讲解,而且让学生通过野外生态调查的方法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二,让学生通过野外实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的地质、水系和植物进行了解。三,要对生态茶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自然景观进行了解。四,学生应该通过试验的方式对当地的土壤、植物和水质进行鉴定。五,老师应该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生态景观系统和景观的保护工作。六,应该通过练习的方式,对环境生态进行优化。七,通过生态建模的方式,建立环境生态保护机制。八,老师与学生进行课程的总结。4.3生态茶场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在生态茶场设计教学的环节中,应该让学生对生态茶场设计的思想进行分析,并且对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从而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在生态茶场设计教学中,应该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4.3.1户外教学法在生态茶场设计教学中采用户外教学法,其主要是通过环境资源的引入,使得学生获得与自然环境相接触的机会,在环境当中去了解,去感受,去习得生态茶场设计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令学生走进真实的教学情境当中,通过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可以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4.3.2实验法实验法结合了相关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采用科学的仪器,从而可以掌握生态茶场设计的过程,通过对自然现象模拟的方式,学生可以有效的解决各类生态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到各类知识,通过试验的方法进行观点的验证,采用研究性试验和综合性试验结合的方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个环节上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4.3.3隐形教学法这种教学的方法指的是学校应该通过设计情境的方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获取相关的经验。

5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原则

5.1坚持尊重科学的原则在教学中应该遵循科学,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其中,在教学中完善生态保护的理念,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中,通过发散思维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在教学中集思广益,将各类逻辑设计的方式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在设计阶段,应该不断的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并且让学生总结经验,形成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实现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5.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环境艺术设计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渗透人文性特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学生在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完善的创新精神中可以提高创新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得到切实的提升。在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多元性特征,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5.3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应该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其次还要注重审美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审美特征,按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完善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能力,可以主动的进行学习。5.4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环节中,老师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分析,通过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而且教学方法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结语在进行环境艺术教育的环节中,应该结合生态茶场设计的内容,体现出生态的主旋律,从而可以完善生态的知识理论,实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生态学;供应链协同;系统自组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生态系统解决复杂性问题的能力和价值。由于供应链系统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这些特征与生态学理论研究对象的特征是相一致的,所以生态学理论对供应链协同的研究具有适用性。本文试图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供应链协同的动因与策略。

一、供应链企业的协同动因

1.系统自组织。生态学理论强调系统元素的自组织性,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生物为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生存状态进行的自调节,进化的结果是生物本身结构复杂性的提高。生物进化总是导致新物种的出现和结构的复杂化——即有序性的增加。有学者认为,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满足一定条件时生物可以自发地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以适应周围环境。这种适应既包括暂时性的适应反应,如条件反射;也包括永久性适应,即产生遗传性变异。把这个生物进化自发性条件称为自适应函数。生物界的生物自适应对社会领域问题的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目前,供应链已从分散式管理转变到协同式管理,本文研究的是有自组织程度低到自组织程度高的演化过程。供应链系统从外界环境中吸取的任何东西,都可能产生序参量,都会引起涨落。正是由于有不断的序参量产生,有不断的“涨落”出现,供应链系统才得以不断创新。

2.自然选择。生物学中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定义为生物体繁殖引起了资源的稀缺,从而形成了消灭不够适应变种的压力。进化论学家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与机理来自生物具有一种不断地增加结构复杂性和完美性的天生趋势,生物具有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把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建立在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其理论的核心是适应机制,强调经济体能否适应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决定性因素。弗里德曼在《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中论证了市场竞争倾向于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生存下来,最有效率企业的行为都基本上做到了使其利润最大化。面对有限的资源,现代的竞争形式以转变成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行业里的各条供应链在接受着经济自然选择。那些能够很好地整合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实现无缝协同的供应链往往经受了自然的选择,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成长壮大。所以供应链协同是环境赋予的供应链企业迫切需要的适应模式。

3.生物进化动力:协同基因。大量生物实验和研究表明,生物进化的基本动力有竞争和合作,生物界存在着广泛的互惠共生机制。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此我们把控制物种分工与合作的性状的基因称为协同基因。协同进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供应链系统内部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企业之间若为上下游关系或相关产业,则其收益相关性一般比较大。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历程中充满了竞争,资源规模有限,其实协同合作是他们的需求和内在愿望即他们携带有协同基因。正因为如此,供应链理论一经实施,便得到了很好地响应。所以供应链系统也采用了协同进化的方式来建立相互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以提高对外部市场的适应性。

二、供应链企业的协同策略分析

(一)生态位与供应链协同进化

生态位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间的功能关系。生态位概念相对抽象,一些数量测度指标如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体积及生态位维数等帮助理解生态位概念。从而,引出企业生态位概念,明确这一概念对于正确认识物种在自然选择进化过程的作用,以及在运用生态位理论指导供应链成员构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供应链是相互联系的多个企业集合体,与生物种群非常相似,呈现一种网络组织结构,称之为企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企业间的互动关系定义为企业的生态链,生态链上的企业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合作和共生关系,这就存在一个供应链的“最适密度”问题。描述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相互关系的“阿利规律”同样适用于供应链系统,即在一定条件下,当供应链上企业密度处于适度大小时,供应链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由相互竞争资源造成的供应链内耗太大,会对供应链生长起抑制作用。所以供应链系统的构建应该建立在企业生态位分离的基础之上。企业对资源的需求越相似, 产品和市场基础越相近,它们之间生态位的重叠程度就越大,竞争就越激烈。因此,在进行供应链的成员选择时,企业考虑入选企业生态位的分离。企业生态位的分离不仅减少了竞争,更重要的是为企业间功能耦合形成超循环提供了条件,使供应链由有序进化到更深层次的有序。

(二) r选择、k选择与供应链生态策略

生物学家们根据不同物种按照栖息、环境和进化选择将进化分为r选择和k选择。r选择是指环境气候变化大、资源相对短缺、灾害较多的系统对生物种群的选择;k选择是指环境气候稳定、资源丰富、灾害稀少的系统对生物种群的选择。根据对应的选择将进化策略分为r策略和k策略。从物种适应性出发,进一步将k选择的生物种群称为k策略者,r选择的生物种群称为r策略者。在生存竞争中,k策略者是以“质”取胜,r策略者则是以“量”取胜,k策略者将大部分能量用于提高存活,r策略者将大部分能量用于繁殖。

生态策略是生物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的进化策略。与经济学家提出的最优化理论相对应,生物学家认为自然选择是一个最优化过程,一个现存物种表明了它是其对环境各种可能适应方式中的最佳选择之一。实际上供应链的进化过程亦是典型的环境选择的过程。有时处于减少风险考虑,会增加同类合作伙伴,但是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企业未必越多越好,它也遵循进化的生态策略。因为供应链所处的行业环境的承受能力有限,超出环境的承载力,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优化生态策略的途径有:供应链上的各企业要实现由r策略者向k策略者的转变;企业不能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大和低成本战略,要向创新和难以复制的核心技术的战略上调整;要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自觉遵循“适者生存”的市场生态竞争法则。

(三) 演化博弈策略

供应链类似于生物有机界的食物链,是企业生态链的载体,也存在着能量和物质的流动、循环发生联系并由此相互作用。种群生态理论研究的方向就是探讨生物群落的适应与变迁的过程。演化博弈理论最早源于Fisher、Hamilton等遗传生态学家对动物和植物的冲突与合作行为的博弈分析,他们研究发现动植物演化结果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在不依赖任何理性假设的前提下用博弈论方法来解释。

在该理论中,核心的概念是“复制动态”和“演化稳定策略”(ESS)。复制动态实际上是描述某一特定策略在一个种群中被采用的频数或频度的动态微分方程。根据演化原理,一种策略的适应度或支付(Payoff)比种群的平均适应度高,这种策略就会在种群中发展,即适者生存体现在这种策略的增长率(1/xk)(dxt/dt)>0,可用微分方程给出:(1/xk)(dxt/dt)=[u(k,s)-u(s,s)],k=1,…,k 。其中,xk为一个种群中采用策略k的比例,u(k,s)表示采用策略k时的适应度,u(s,s)表示平均适应度,k代表不同的策略。如果u(k,s)>u(s,s),在一定时期内是演化稳定策略(ESS)。由此可见,一个物种的进化可能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从而引起其他生物的适应性变化,而这种变化将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所以,两个或多个组织的自身进化常常是相互影响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相作用的协同进化系统。这种复制动态的微分方程可以描述协同演化的过程,可以为供应链协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三、结束语

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以自适应、自然选择、协同基因和生物进化动力为切入点研究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得出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系统的一种自组织;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链优势,使供应链协同成为必要;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具有协同基因等论点。相应于内在动因提出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供应链协同策略有必要的生态位分离、k选择者的供应链生态策略和演化博弈策略。通过以上的研究为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2] 程国平.供应链管理中的协同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

[3] 毛凯军,田敏,许庆瑞.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集群进化动力研究[J].科研管理,2004(7):110-115.

篇9

    一、正确处理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内容的选取,都有一个首当其冲而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也就是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三者的关系问题。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能够较好地传递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实现知识的迁移,但是由于忽视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容易造成与社会脱节和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以社会为中心”的课程强调按社会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但是由于忽视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零散,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生所需要的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构成学习单元,让学生从做中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由于忽视知识的系统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内容庞杂而缺乏连续性,不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传递,不利于学生掌握适应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都是课程设计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应当将这三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不可偏废。

    中学生物课程目标的确定应当力求实现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因此,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教材改革的重点不是如何更加完美地呈现生物学科的知识结构,而是如何更好地体现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科学技术与社会将发生强相互作用。科技将高度社会化,社会将高度科技化。社会的高度科技化要求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观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价值观、科学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等。生物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国涌现出一大批站在生物科学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生物课程一方面要使广大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又要为将来可能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学生,在态度观念、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打好生物学基础。

    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类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和科技化,高科技的发展所引发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性的人口、粮食、健康、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都给各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作适当的调整,如强调国际理解,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树立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等。从国内形势来看,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人口负担过重,环境污染加剧,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民族创新意识不强,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冲突和各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对基础教育所提出的要求,特别是知识经济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也都应当在中学生物课程目标中得到体现。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转移、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所依赖的主要资源不是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是无形的智力资源。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人均物质资源相对贫乏、因科技和管理水平低而对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很低的国家,如果能充分开发人们的大脑,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沉重的人口负担就会转化为无与伦比的智力资源。中国就有可能变劣势为优势,在某种程度上超越工业化国家已经走过的一些发展阶段,迅速赶上发达国家。假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总是长于记忆而拙于发现,长于应试而拙于实践,乐于接受现成结论而不会质疑,只知被动完成老师下达的学习任务而不知主动地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无从谈起,我们怎么能抓住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呢?由此可见,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的教育目标,应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三、课程目标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首先应当研究中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哪些内容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不是单纯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选取学生应当学习的内容。调查表明,关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等事实性知识,名词术语较多;有些动植物是学生不常见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将它们作为代表动物或代表植物讲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关于原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能够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懂得怎么做,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例如,生物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是怎样发现的?等等。因此,在确定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时,对事实性知识应当做较低要求,如知道或识记等;对原理性和程序性知识应当做较高要求,如理解和应用等。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与其基础性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性越高,其时效性就越长,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就越大。因此,在确定本学科课程目标时,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仍是不可忽视的。

    生物学实验、实习和调查等探究活动是中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这些探究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在科学态度、意志、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也能得到发展。因此,让学生拥有科学探究的经历和体验,应当成为中学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

    在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至少还应当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靠整个教育体系特别是课程体系来实现的,社会和家庭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因而非一门学科课程所能承担。但是,一门学科课程的教育功能又是多方面的。中学生物课程作为一门科学课程,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智力的同时,在德育、美育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也应当发挥独特的作用。二是如何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应当体现弹性和选择性,有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之分,随着年级的递进,选学内容应当逐渐增多。各种探究活动应当为学生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课题,自己设计和进行实验寻找答案。三是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此,在课程目标中应当要求学生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信息资源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课程目标应当体现学科特点

    在20世纪,随着数学、物理和化学原理和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生物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标志,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并深入到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进化论和生态学等各分支领域,使生物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趋于统一,并越来越接近揭示生命的本质。生物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催生了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并迅速实现产业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业、医药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硕果累累。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人体科学、营养学、优生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1世纪将会加速发展的学科群中,生命科学因其研究客体的极端精巧和复杂性,以及社会多种需求(人类生存环境、资源、食物、健康等)所产生的紧迫性,最可能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以至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中心,对其他学科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并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生物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求中学生物课程的知识教育目标做出相应的变革,应当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而且了解这些知识产生的过程及其应用,还要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篇10

【论文摘要】:外来植物入侵是非土著植物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并定居在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一般具有比土著植物更强的生活能力,从而对土著植物的多样性构成威胁。文章综述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基本生理生态特征和其入侵的一般特征,并分析了目前我国植物入侵的现状,最后提出了防制植物入侵的一般方法。

引言

植物入侵(PlantsInvasion)是指一种植物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从原产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栖息地,并通过定居(colonizing)、建群(establishing)和扩散(diffusing)而逐渐占领该栖息地,从而对当地土著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外来植物入侵的原因很多,如动物活动,占领空的生态位等。外来植物入侵现象在当今社会十分普遍,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经济问题,打破了入侵区的生态系统,影响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特别对农田、草坪、果园等人工栽培的经济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破坏。植物入侵造成了全球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和危害人类社会经济已经成了无可争议的事实,研究入侵植物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准确预测植物入侵性,有效防止有害植物的入侵成了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研究工作的焦点。

1.植物入侵概念和入侵植物的特征

1.1外来入侵植物及植物入侵的概念

外来入侵植物是指在非原生态系统进化出来的植物,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态环境或其中的物种构成一定威胁的植物。植物入侵是指一种植物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从原产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栖息地,并通过定居,建群和扩散而逐渐占领该栖息地,从而对当地土著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

1.2入侵植物的特征

外来入侵植物,特别是那些入侵性较强的外来植物,具有其相应的生理和生态等特征。比如:外来入侵植物一般多为草本植物,多为单年生或二年生,生活周期短,植株较小,种子数量巨大,种子小而轻,繁殖和传播方式多样化,具有灵活适应环境变化等特征。如薇甘菊广叟果千粒重010892g,具5"脊",先端一圈冠毛;紫茎泽兰种子千粒重0104~01045g,广叟果顶端有冠毛;飞机草广叟果千粒重仅为0105g,具五纵棱,棱上有短硬毛。这些体积小、重量轻,加之具有翅、柔毛或冠物等附属物,能通过空气、水流、动物或人类等多种途径进行远距离散布。研究表明,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更具入侵性;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具入侵性;单年生、二年生植物比多年生植物更具入侵性。对入侵我国最严重的90种外来植物中草本和木本,单年生和多年生的数目分析比较也证实了这一点。

2.目前我国植物入侵现状

据调查,目前中国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88种,其中水生植物18种、陆生植物170种,隶属41科。种数最多的科是菊科(49种)和禾本科(33种),来自美洲的有125种,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66.15%。这188中入侵植物中,最严重的为90种,对这90种外来植物的性状和生活周期型的统计,发现草本与木本的数量比为81/9,单年生、二年生与多年生数量比约为52/38,并且,作为草本的禾本科(Grai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数量居多,分别为11种和22种。统计的结果显示,在这90种外来植物中,草本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由于该90种外来植物在我国入侵性评价中处于最严重的地位,故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具入侵性;而一、二年生与多年生相比,也占据一定优势。我们抽样对90种外来植物的其中蓖麻等5种植物的形状和入侵强度列出如下:

3.有效防止和防制植物入侵的一般方法

目前对入侵植物主要采取检疫、人工、生物、化学、农业、机械或物理防治,以及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方法简述如下。3.1杂草检疫防治

杂草检疫是防治植物入侵的首要环节,也是杂草防治不可缺少的环。它是依据植物检疫法,对输入或输出的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中夹带的有毒、有害杂草的繁殖体进行检疫的防治方法。必须提高检疫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宣传、呼吁,加强科普教育,使人们有充分认识,从源头杜绝有害外来植物的入侵。

3.2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是最原始、最简便的方法,适于控制刚传入,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清除,但对高繁殖力的物种则因费时费工,除草效率低。深圳曾多次进行人工拔除薇甘菊,但因效果差而放弃。人工防治是一种清洁的生态防治方法,但要注意除后残株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否则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源,客观上加速外来植物的入侵。

3.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杂草的天敌,如昆虫、病原真菌、细菌、病菌、线虫、食草动物或其他高等植物来控制杂草的发育、生长蔓延和危害的方法。其目的不是根除杂草,而是通过干扰杂草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繁殖与传播,使其种群数量和分布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利用有害植物的天敌进行防治,国内外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3.4动物治草

以虫治草是利用昆虫能相对专一地食取某类杂草的特性来防治杂草的方法。一般程序为:原产地考察采集天敌-安全性评价-天敌引入与检疫-天敌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天敌的释放与效果评价。从20世纪中叶至90年代,以虫治草的研究和实践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如1945年美国用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1978年前苏联利用豚草条纹叶虫防治豚草;1987年中国利用空心莲子草虫(Agasicleshygrophila)防治空心莲子草;利用专食性天敌昆虫Neochetinaeichhorniae和N.bruchi对水葫芦进行防治等。

目前防止和防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日益增多,也日益科学化,环保化和有效化,主要体现在生物防制植物入侵的方法上。

结束语

一个外来植物在远离原生境后要迅速占据新的生境,并不断扩展分布范围而成为入侵种,必然有一定的生理和生态学基础对异质生境较强的适应对策、快速的繁殖能力、高效的种子散布方式。这些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

植物入侵打破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影响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已经引起了世界的高度重视,寻找有效而科学地防止和防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措施成了植物入侵研究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史刚荣,马成仓.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生物学特征.应用生态学报,2006.4.

[2]江贵波,曾任森.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防治.安徽农业科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