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的基本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管理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煤化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增强国民经济实力,丰富人民群众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煤化工企业以作为主要原料,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连续作业的性质,决定了其生产过程所需物资种类多,数量大,专用性强,而且对质量和安全环保要求特别高,这就对物资采购及仓储管理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但是,通过分析煤化工企业仓库管理的现状,发现仓储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经营的要求。
1.仓储条件较差,硬件设施落后。
仓储管理是指通过仓库对商品进行储存和保管。仓库是煤化工企业物资收发和保管保养的重要场所,煤化工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生产经营所需物资必须具备良好的库存管理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煤化工企业管理者对物资仓储方面重视不够,物质投入不足,导致库区规划不合理、库房面积狭小、设施简陋陈旧,储存条件无法满足管理要求:如有的企业库房缺乏基本的通风、防潮、防爆设施;有些把不同化学性质的物料混放在一起,不符合危化品管理规定,造成安全隐患;有些企业把保管员办公地点就设在作业场所,直接影响到保管员的身心健康和仓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保管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目前,在一些煤化工企业,大多数管理者对仓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保管员配备方面随意性较强,明显带有照顾性质,所以保管员岗位一般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导致保管员素质较低,缺乏作为一名保管员必须具备“三懂四会十过硬”的基本功,加上培训教育滞后,导致专业的库房管理知识缺乏,难以适应现代煤化工企业对仓储管理工作的需要。
3.储备结构不够合理,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由于技术进步加快,设备工艺技改革新较多,加上计划管理预见性不强,准确性较差,造成目前煤化工企业在库存控制方面存在两种不正常现象:一是部分物资库存量过大,超储积压严重,不仅占用了大量储备资金,挤占了有限的库存设施,也为物资的清理盘点、维护保养等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二是部分物资库存短缺,甚至低于安全库存,威胁到企业的连续生产,增加了急件采购任务,导致采购难度增加,采购费用加大,成本上升,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4.仓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较低。
鉴于种种因素的制约,造成煤化工企业仓储管理手段落后:仓储作业基本靠人工进行,账务处理还停留在手工抄写阶段,电算化技术不能得到推广应用,库存资源不能共享,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有的库房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落后,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保管员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收入分配没有与奖惩挂钩,存在大锅饭现象,严重挫伤了保管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的对策
为做好煤化工企业物资供应工作,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各级管理者就必须把仓储工作摆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将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仓储管理的环节进行精心组织、统筹安排。
1.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库房条件。
为了搞好化工企业清洁、文明、安全生产,各级领导就必须对仓储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库房条件,完善库房设施,满足物资储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库区环境进行绿化美化,积极改善保管员办公条件,完善办公设施,创造良好的保管工作环境。
2.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保管员素质。
作为仓储管理的主体,保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仓储管理水平,因此,仓储管理部门应该做好保管员岗前教育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搞好专业知识的后续教育。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推广先进的仓储管理经验,严格执行化工一类库标准,推进管理水平上台阶。对保管员工作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做到公开公正、奖罚分明。
3.调整库存结构不够,满足生产需求。
针对库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企业管理者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提高计划准确率。物资供应部门对计划人员要明确职责,规范相应的工作程序,培育服务意识,主动与生产部门对接,掌握车间需求信息,对物资需求计划要反复落实,保证确定性需求的及时供货,并结合库存情况设定安全库存来应对储备需求,确保物资供应,同时防止造成新的积压。
(2)积极开展积压物资利库。物资管理部门应经常分析库存现状,优化库存结构,对于技术淘汰但质量性能完好的物资,要鼓励车间代用或降低使用,对于超过使用年限且毁损变质的物资,要会同技术、财务和资产管理等部门进行鉴定,必要时进行报废处理,及时消化企业不良资产。
(3)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健全采购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保管员在库存控制中的主体作用,将采购计划准确率、物资周转效率、库存结构合理率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建立一个对于多方都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进行考核,如果出现问题,不仅要追究某个部门的责任,相关人员也应受到处罚。
4.应用先进管理手段,实现仓储管理现代化。
现代化工企业管理要求,保管员除了具备必须的业务知识外,还要拥有现代管理知识,掌握库房电子化管理系统,把现代仓储理论不断应用到管理工作实践。
(1)电子化办公应用于仓储管理,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管理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保管员必须熟悉库存物资的种类属性,掌握电子化办公流程,及时准确提供各项数据。
(2)运用ABC分类法,把库存物资按其金额大小划分为A、B、C三类,然后根据重要性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区别对待,使存货控制更方便有效。通常情况下对A类物资进行最优批量控制,对B类物资仅作一般控制,对C类物资尽量不做库存。
(3)推行“零库存”管理,将企业所需物料在采购、生产、运销、配送等环节进行有效统筹,尽量减少存货,保持周转状态。零库存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具有重大意义,但是,零库存只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
三、结语
篇2
一、《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内涵
项目化教学是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课程项目化改造按照企业(行业)调研——调研分析——确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形成学习情境(项目)——教学实施——对比分析的路径推进。在学习领域的整体设计上,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运输业务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通过任务驱动构建课程项目体系。
二、《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明确课程的地位和培养目标
仓储与配送是物流的两大主要功能,《仓储与配送》课程是研究物资流通领域物资储存保管与配送规律的一门科学,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讲授本课程,并参加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物资储存、保管和配送规律,并将其运用到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实践中去,以保证物资在仓储保管与配送过程中质量完整、数量无损。
《仓储与配送》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较系统的仓储管理和配送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具有为仓储管理与配送的整个生产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的初步能力。了解有关仓储管理的规章制度,掌握仓储业务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学会合理布局和进行仓库的规划、建设;掌握各种物资的保管技能;牢固掌握仓储安全管理知识;并了解保税仓库情况。了解配送的概念、分类、环节;了解配送中心运作管理。掌握配送组织方法、配送运输技术和配送商务管理要求等。
(二)《仓储与配送》课程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
《仓储与配送》课程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商品入库管理;商品储存规划及商品养护管理等项目主题,每一个项目为完整的一个工作过程。通过模拟仓储与配送活动的工作情境,把工作过程采用项目化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认识到每一项仓储与配送活动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仓储与配送》课程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要点
将职业能力标准充分结合到教学内容中,把职业能力标准细分为知识目标(应知)和能力目标(应会),并以之作为我们物流教学的培养目标,将能力目标细分为具有商品出入库管理能力、商品储存规划及养护管理能力等能力。同时把这些能力目标融合到基于物流工作过程而划分的任务中去,然后通过这些任务的驱动,真正让学生掌握真实物流行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掌握相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样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就有了很实在的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增添了砝码,工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四)《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对《仓储与配送》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标准出发,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商品出入库管理、商品储存规划及养护管理等项目主题,每一个项目为完整的一个工作过程。从职业情境中的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每个学习情境包含多个不同的工作任务,通过多个不同工作任务的训练,把该学习领域的所有知识点都涵盖进去。秉承我院“工程教育、职业取向”办学理念,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仓储与配送》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课程坚持项目化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以仓储与配送管理工作过程为主线,形成教学内容的逻辑框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各项目注重知识和技能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注重技能训练,注重体现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的相互结合。在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注重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1.将职业能力标准细分:①具有仓储与配送市场调研能力;②仓库机械设备的识别与应用能力;③商品出入库管理能力;④商品储存规划及养护管理能力;⑤库存管理与订货技术方法;⑥配送中心系统设计能力;⑦配送中心作业管理能力;⑧配送运输路线优化能力;使学生具备一线业务操作与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
2.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如下项目
①项目一:仓储与配送市场调研
仓储与配送市场是仓储与配送生产者和仓储与配送需求者之间进行仓储与配送服务产品交易的场所和机制,是仓储与配送活动的客观反映。在完成仓储与配送任务前,首先要对仓储、配送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情况,为企业的仓储与配送生产做出合理安排。市场部组织工作人员对仓储、配送市场进行调查,调查货主的仓储与配送需求、仓储与配送供给情况,对仓储与配送市场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做出本期的仓储与配送生产计划。
通过课堂上讲授仓库的分类、不同类型仓库的特点、不同行业对仓储管理的要求、中国仓储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组织学生对不同仓储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仓储市场的特征,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讲授配送的类型、配送的模式、中国配送业的发展趋势、配送中心的分类及不同配送中心的功能,组织学生对不同配送市场进行调研,分析配送市场的特征,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
通过本项目的训教,使学生掌握了仓储与配送市场调研的方法和调研的内容,具备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制定仓储与配送计划的能力。
②项目二:仓库与配送机械设备的识别与应用
仓储与配送机械设备对于仓库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设备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仓库内部的作业效率。
在本项目中,要使学生掌握容器及负载单元化设备、物料搬运设备、储存设备、自动辨识及通讯设备的识别与应用。能够了解这些机械设备的原理,使用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③项目三:商品出入库管理
商品仓储保管是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货物流动过程和信息流动过程。货物在仓库的流动过程是货物从库外流向库内,经过必要的保管再流向库外的作业过程。商品的出入库管理就是对商品进行从库外流向库内、再流向库外的作业过程的管理。
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仓储保管各环节的主要作业内容和基本要求,熟悉仓储业务,达到具有管理仓库的能力或实际作业的能力。具体来说,要能够了解商品接运的主要方式、掌握商品验收的作业流程、熟悉商品入库作业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掌握商品出库的方式和方法、熟悉各种商品的出库方式、掌握出库程序和商品出库业务的后续工作。
④项目四:商品储存规划及养护管理
由于储存商品的类型繁多、特性各异以及储存的条件千差万别等原因,在商品的储存过程中必须进行储存的规划。商品养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库存货物的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的自然损耗,杜绝因保管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害,防止货物损失。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商品储存规划中的选址及其分区分类储存的方法;掌握商品养护中堆垛、苫垫的要求和形式;运用温度、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养护措施的选择和控制。
⑤项目五:库存管理与订货技术方法
库存是仓储的最基本功能,除了进行商品储存保管外,它还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保持物流系统中各项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企业存货不足,会造成供货不及时、供应链断裂,丧失市场占有率或交易机会;整体社会库存不足,会造成物资贫乏、供不应求。而商品库存需要一定的维持费用,同时还存在着商品积压和损坏而产生的库存风险。因此,在库存管理中既要保持合理的库存数量,防止缺货和库存不足,又要避免库存过量,发生不必要的库存费用。
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库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经济订货批量、定期订货批量和定量订货批量以及安全库存的确定等基本的库存控制方法。
⑥项目六:配送中心系统设计
配送系统的规划设计主要是针对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配送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系统规划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应从物流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运营系统规划等三个方面进行规划。通过系统规划,实现配送中心的高效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本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配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程序、总体设计的基本要点;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
⑦项目七:配送中心作业管理
现代物流利用配送中心的集约化和高效率运作,充分发挥调配社会资源的作用,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从而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其中分拣配货作业和流通加工作业是配送中心内部作业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它们直接影响配送中心的集约化和高效率运作。本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环节和流程;配送中心分拣配货作业内容和系统规划;流通加工作业的作用和分类。
⑧项目八:配送运输路线优化
配送运输由于配送方法的不同,其运输过程也不尽相同。影响配送运输的因素很多,如车流量的变化、道路状况、客户的分布状况和配送中心的选址、道路交通网、车辆额定载重量以及车辆运行限制等。配送路线设计就是整合影响配送运输的各种因素,适时适量地利用现有的运输工具和道路状况,及时、安全、方便经济的将客户所需的不同物质准确送达客户手中,以便提供优良的物流配送服务。在本项目中,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客户群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运输线路设计,最终达到节省时间、缩短运行距离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每一个项目为完整的一个工作过程。
3.教学考核与评价
教学考核与评价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的考核方式。课程的学业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70%+期末考试×30%两部分组成。在每一个项目训教过程中,围绕项目的训教目标,从学习态度、职业素养、任务完成质量、团队精神进行综合性考核。过程考核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每一个项目结束后,都有一个完成该项目的成绩,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定出每一项目的权重,所有项目完成后,得到过程考核成绩;期末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总结
《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从被动听讲的从属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地位。实践证明,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操作的可行性,为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慧.《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九江学院商学院,2012,(8).
篇3
(一)电商物流发展现状。现下,国内电子商务主要采取的是第三方物流配送,并辅以自营化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是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发展而来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其在当下发展尤为迅猛。当前国内97%左右的电商企业均与第三方物流展开合作(陈丽芬等,2013)。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出现的比较晚,存在经验缺乏、服务理念不强的问题。此外,还欠缺诸多专业化物流人才,在管理方面标准化水平不高。从形式上来讲,第三方物流具有单一功效,且不够完备,只是单纯的为客户提供运输、配送以及仓储方面的服务,没有更多的附加服务比如产品包装、加工等。在电商快速发展的今天,顾客对服务的要求日趋个性化,旧模式的第三方物流已经不能顺应井喷式发展的电商市场。一些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电商企业开始自己建构物流系统,来满足顾客的需求,由于企业自身在电商中的营销体系及物流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在其开展电商业务时仅需对原有的物流体系加以革新及完善,便能够满足电子商务市场上顾客对物流配送的需求。(二)电商物流中转仓储问题。首先,服务上能力不高,服务水平不到位。随着电子商务的繁荣昌盛和顾客网购积极性的不断高涨,市场需要更高水平的电商物流的仓储服务与之相配套。比如,类似淘宝“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网购热潮日趋常态化,数额巨大的网购订单带来巨大的物流配送量,对电子商务物流在中转仓储、分拣配送等诸多环节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11”之后引发的物流爆仓及顾客的差评、A吐槽等问题均是当前电商企业没能很好满足客户需求的外在体现。此外,消费者对电商企业服务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并不是简单的要求电商企业将商品送到手中,其对物品抵达的时效性、精准性以及包装完整性等方面要求也日益强烈。所以说,如何提升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拓宽服务范围,提供给顾客更高附加值的配送服务,满足客户特色化的需求,是当前国内电子商务企业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其次,管理上科学性较低,精细化程度不足。从电子商务物流仓储运营管理的角度上来看,电商企业就其物流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作业,进而提升其物流配送流速。从整个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视角来看,需要进一步整合上游与下游的链接深度(王胜等,2015)。以往的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仅仅是看重自身物流管理的层面,却很少管理和规划企业商品怎样正确流转的层面,还没有形成高效率及柔性化的物流管理模式,管理的科学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再加上国内电商物流出现的比较晚,虽说发展速度迅猛,但较之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科学技术和物流人才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相对落后。当前,国内电商物流行业依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进程。如何提升管理能力,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电商物流产业管理科学性,是当前电商物流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转为科技型的核心。再次,运输方式上整合性不强。现阶段,国内物流主要运输方式大体上分为陆路运输、航空运输、海路运输三大类。这几种运输方式是彼此独立的。但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深入推进,愈来愈多的企业亟需物流服务行业可以提供出联合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发展成企业到顾客的“门到门”式的物流服务。顾客的需求便是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电商物流企业想要在以后的物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就需要致力于整合自身物流配送的方式,进而延伸物流服务的长度,从根本上解决物流运输配送进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为顾客提供便利的“门对门”服务模式。
电子商务中转仓储区域合理化设定步骤
(一)中转仓储区域合理化设定思路。第一,订立合理化原则。在充分分析把握国内外先进电子商务企业中转仓储运作流程之后,就当下电子商务中转仓储过程中运用的硬件及软件设施有一个最初了解;参照企业财务报表对电商企业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进行科学估计;了解客户需求,掌握客户对于中转仓储区域设定的观点及看法,注重客户在电子商务物资流转速率方面需求的迫切性;参照企业管理者指示,在不整合仓库总体构造的前提下,利用WMS系统、PD中转以及物品货架等设备合理增加人员,用最小的投入来实现最大的价值。第二,确定合理化目标。结合中转物流公司当下所用的财务折旧核算方法,把仓储区域合理化进程中投资于固定资产的费用折算到各个会计年度中去,用年度作为计量单位核算成本收益率,即为利润与成本费用的比值。用合理化之前成本收益率作为参照并界定为1,合理化后三年之内实现成本收益率值能够达到8,便可实现中转仓储区域合理化的目标。(二)中转仓储区域合理化设定的改革路径。在电子商务中转仓储区域合理化进程中,第一步可以分成三个小步骤:首先,在分析所搜集资料的前提下,充分研究中转仓储物流业的内部管控流程,结合各中转物流企业的操作进程制定企业内部最初的工作内容。其次,在制定好企业内部工作内容之后与WMS软件研发者进行沟通,探索当下WMS系统软件是否可以满足电商中转物流企业需求,并结合中转物流企业需求合理修改应用软件。再次,软件测试阶段,软件测试主要是电商企业与中转仓库管理者反复开展出入库操作及管理日常运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退换货管理操作等。对于测试进程中出现有一些不能兼容的问题需及时回馈给软件研发者,并及时作出修改。电商中转仓储入库流程设定见图1所示,电商中转仓储出库流程设定见图2所示,电商退货流程设定见图3所示。在上述阶段系统定制流程后,便可对第二步仓储工作进行准备,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部分来完成需求:首先,对中转仓储区域进行整体规划,界定相应的仓储区域、操作区域(其中包含有包装审核区、物资配送区),整个中转仓储区域占到中转物流的80%以上,其余的20%为作业区,而作业区中的50%为待装作业区,包装审核区25%、物资配送区25% ;其次,是任务的完成。一方面,进行网络布线,安置打印机、无线设备发射器、无线监管器等相应的硬件设施,此项任务需要专业的互联网公司来完成。另一方面,物资储备货架的安装、传送带设备设定,对储物货架进行编码处理,接着录入对应的WMS系统,并建构货位数据库,方便系统分配物资货位,进而有利于物资的存取。再者,进一步测试网络设备,模拟日常电商物资仓储工作,尽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完成前两步任务后,可进行第三步工作,也就是对中转仓储区域合理化之后进行试运行,在此步,整套体系正式展开仓储业务,接收电子商务订单依照系统流程进行操作,实时追踪整个业务流程的运行态势,及时发现不足,及时发现一些制约中转仓储物流运行效率的关键所在,制定优化策略进而保证其能依照预定的目标发展。
电子商务中转仓储区域合理化设定保障措施
篇4
摘要:仓储管理是企业针对货物收发存与产销各环节的特点,事先制定的一套相互牵制、相互稽核、相互验证的内部监控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通过对北京某商贸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在分析仓储管理运作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公司出入库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公司的优化方案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仓储管理;出入库流程;5W1H 分析法
一、北京某商贸公司及其仓储管理现状
北京某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立足面对分布在北京市各个角落的中小型超市,与多品种商品的上游品牌生产厂家实施战略联合,以自营物流为主,并兼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和先进科学的管理与服务理念,致力于打造渠道分销与物流配送的“短”供应链平台。公司现有仓库二十余座,以自有仓库为主,分布于北京各个辖区,总占地面积近五万平米,最大的分仓占地三千平米。海淀分公司是最具代表性的分仓,它是一个专为可口可乐北京分公司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仓库,负责货物的仓储及配送活动,对仓储内的所有人员设施设备具有支配权。虽然仓库面积仅有1700多平米,但是销售旺季时每天的平均出入库总量接近六百吨,是可口可乐北京分公司下属仓库中运转效率最高的仓库。然而在高速运转的背后,它同样存在诸多问题。
海淀分仓设有库房、调度室和车组、财务室和办公室四个基础部门。库房是公司运营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和当今绝大多数仓储型物流企业类似,上层管理理念落后,基层设施设备欠缺,虽然大部分部门已经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但库房内部管理依旧停留在落后的手工作业阶段,信息化水平低下使得效率低下,出错率居高不下。因此,对公司旗下各仓库的出入库流程和方法改进工程刻不容缓。
二、北京某商贸公司出入库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入库阶段
入库准备不足,虽然保管员每天下午提前得到当晚的可乐公司生产商货物入库单,但是他们都是在收到货物的当场才给货物分配和调整货位,延长了卸货下站的速度。
缺乏对到库货物的有效检验的措施。货物入库验收方法采用人工点检的方式。并且,可乐生产商都是在夜间向各仓库运送新品,且厂商的运输车辆有外雇物流公司的车辆,这些外雇驾驶员有部分自身素质层次不齐,偶有从整箱货物中偷取零瓶的情况,这无疑更加增大了仓库保管员点检货物的难度,很难保证货物的质量和数量。
按照规定,保管员应当在检验货物无误并且货物已经全部入库后才可以办理入库手续,但是现状却是一些保管员仅在粗略检查货物之后就向对方开具收货凭证。这样一旦发现货物问题,一切责任和费用只能由仓库承担。
销售回库作业是入库作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海淀仓在这方面的流程存在诸多问题。驾驶员应现在财务室取得一应回库凭证后才可以到仓库退货,但是部分保管员在给相熟的驾驶员办理回库的时候往往不认真核对凭证和实收退货,甚至在驾驶员取得回库凭证之前就办理回库。对于回库的货物,应当及时分类回位。现实是早晚交接班当中的一段时间里的回库货物常常无人管理,积压在备货区。
无论是入库的新货还是销售回库的货物,海淀仓在对于残损货物的处理上,未能形成统一的流程规范,仅仅只是将这些有问题的货物掺杂到拣选区,一旦过期,损失由仓库人员自己来承担。
2.出库阶段
出库作业的第一步是复核。海淀仓当前的复核工作全部由人工进行。这一步的主要流程问题在于,有发货员根据驾驶员所持的配货单,在保管员配货的同时点检货物。
海淀仓由于业务需要,仅对部分重要客户的货物进行出库合流作业。这一步中的缺陷在于缺乏对货归属客户的明显标示,这些货物一旦上车,就又不易辨认。出库作业的最后一步是点货上车。
这一流程需要改进之处在于装车顺序混乱、装车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虽然装车顺序都是提前排定的,但是由于配货和点检货物的速度存在差异,导致排序被打乱,影响出车速度。
三、仓储作业流程的改进
1.仓储作业流程改进方法
仓储作业流程改进的方法有很多,现采用5W1H 分析法对本分仓出入库作业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
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
在企业管理和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5W1H 分析法分析的四种技巧:取消、合并、改变和简化。取消就是看现场能不能排除某道工序,如果可以就取消这道工序。合并就是看能不能把几道工序合并,尤其在流水线生产上合并的技巧能立竿见影地改善并提高效率。改变即改变一下顺序,改变一下工艺就能提高效率。简化,将复杂的工艺变得简单一点,也能提高效率。
2.改进的步骤
(1)原因(why)在前面已经进行过阐述,在此不加赘述。
(2)地点(where)北京某公司旗下的一个为可口可乐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仓库。
(3)对象(what)是该仓库的入库和出库作业流程。入库作业具体由新货入库和销售回库组成:货物验收是仓库管理工作的开始,包括预收货、卸车、验收和入库;销售回库在仓储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退货处理会大幅增加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减少公司的利润,因此应该尽量可能的避免退货的产生。返品处理作业过程包括验收、整理、良品入库和不良品拒收四个子过程。出库作业是储存业务的结束,出库及时、准确、方便是存储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储存工作的重要标志。
(4)参与人员(who)是海淀分仓的所有保管员和发货员。
(5)方法(how)。入库流程:首先做好入库准备工作,即保管员在接到可乐生产商发来的入库单的时候,就开始对仓内货位进行提前调整,整顿出足够当晚新货码放的空间来。其次,当货物到达后,值班的保管员应当严格按照验收货物的流程,点验货物完整无残破,并且已全部入库码放后,再签字确认,向送货驾驶员提供相应凭证。
据由财务室所开具的回库单验收货物。其实每天下午或晚上送货车辆回库的这段时间,保管员任务并不多,所以建议保管员每天固定时间到财务室统一领取回库单,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对于回库的货物,其归位码放的责任属于在值班的保管员,无论早晚班,在值班的保管员必须及时准确地整理回库货物,不得无故拖延,影响下一班值班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有残损的返库货物,应当做好记录,并归放到问题货区,等待返厂和报残处理。
出库流程:保管员配货完毕后将配货单交给发货员,发货员必须依保管员提供的已签字确认的配货单而非配送驾驶员所持的送货单复核货物,并且不能在保管员配货的同时点验货物。
对于合流装车的货物,发货员需要在出货暂存区按照客户区分,并标注客户名称或代号,标注务必清晰、工整。
装车时,如果遇到排序在后的订单先完成配货和复核,发货员要指挥车辆到指定区域装车,并全程监督货物上车,当场解答驾驶员的疑问。
参考文献
[1]马金龙.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仓储管理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6):28.
篇5
国内物流业态现状
目前国内物流业务形态多种多样,有明确定位但又相互交叉,不少物流公司同时保持着多种业态形式,其核心竞争力严重不足,“小、散、乱”的业态现状表现得一览无余。
货运市场―为专线提供操作场地,实现运输网络的节点功能,包括装卸、配载、分拨服务等等,同时具有停车场、货运信息交易等功能,属于物流地产范畴。
专线―在固定地点(如货运市场)统一装车发车至某城市并完成分拔和配送的运输服务功能。其客户定位以同行物流公司为主,同时做一些单一线路货量较大的厂家业务。
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其功能是整合运输资源,选择并控制优质的专线渠道为公司、厂家提供个性化的运输服务。
车队―目前国内的车队类型主要有私营小型车队、国有大型车队、挂靠、个体司机。
城市配送―主要分为一般配送和商超配送。其中商超配送因其地理位置多处于商业旺地,路况复杂,每天收货量大、进出频繁、配送难度大。
仓储―为客户提供货物有效保管服务,包括装卸、加工、分拣、包装等服务。
供应链管理―处在运输链的顶端,不直接参与运输服务,为客户提供如运输、采购、仓储、报关、金融及供应链优化等的综合物流服务。其客户主要为世界500强的大企业。
大型的运输服务商―具有系统的运输服务能力,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了一个平面网络。既有专线、车队的基本运输能力,又有第三方物流的综合控制优化功能。其客户主要以单次运输量不大、货物价值较高、对网络网点覆盖面要求高的公司客户。
其他物流服务商―目前的物流范畴甚广,以上只是与汽车运输联系较紧密的物流业态,其他还有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海运等相关联的多种物流业态,在这里不展开讨论。
传统业态的转型方向
平台型―资源整合的核心部分,其通过系统的方案、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整合多方资源,把枢纽、分拨中心、网点、车队整合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实体网络平台,再结合自身的虚拟平台形成一个全国性、360度的立体平台。
平台型公司具有超强的系统营运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前期整合资源打造立体平台,后期靠创新能力不断优化营运流程,同时推出新的满足各类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具有上述能力的供应链管理公司、大中型第三方物流公司都可以向平台型做出转型尝试。
枢纽型―全国性的干线节点,提供与全国各区域枢纽的对接功能,可做中转、分拣、包装、加工、仓储等,同时具备物流相关综合配套服务功能。营运操作场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日处理货物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日进出车辆3000台以上,仓储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综合配套服务区域5万平方米以上。具有大型高度机械化、高度自动化的货物分拣平台。营运处理实现自动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传统的物流市场、优质的专线公司、中型的第三方物流都可以向此转型。
分拨中心型―区域型的干线节点,在区域范围内对接各分拨中心,可作区域出发、到达、分拔服务;同时具有二级仓储功能,在其区域辐射范围内提供最前和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营运操作面积不低于1万平方米,日货物处理能力3000吨以上,仓储面积不低于5万平方米。分拨中心型企业应具有中小型高度机械化、高度自动化的货物分拣平台,满足区域内物流服务的各种机械化设备,如小型平板车、吊车、叉车、尾板等等。营运处理实现自动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
分拨中心型公司要拥有营运场地1万平方米以上,或整合出营运场地并能进行相应规模物流公司的专业运作管理,同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拥有相关的客户资源和相应的社会资源。传统的物流市场、优质的专线公司、中小型的第三方物流都可以向此转型。
网点型―区域性的网络节点,在其区域辐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最前和最后一公里接送货服务;预备的三级仓储功能,备选仓储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具有满足区域内物流服务的各种机械化设备。
网点型公司在一定区域内拥有相关的客户资源、相应的社会资源及物流专业运作能力。传统的专线公司、中小型的第三方物流都可以向此转型。
车队―为枢纽、分拨中心之间提供干线运输车辆,进行车辆的日常管理和协调。车队作为整个物流服务的根基,也是决定物流服务优劣的最重要一环,整合后要达到如下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车辆数量在1000台以上,正所谓规模出效益,效益能保证更稳定更优质的服务;二是在车辆行驶区域沿线上拥有超强的应急处理能力,而传统的车队营运模式难以支撑其规模化,必将启用区别于传统的营运模式。
车队应具有大型车队的日常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及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并在车辆日常运作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和人脉资源。传统车队、专线、第三方物流都可以向此转型。
供应链管理―整合前后此类型的公司服务方向变化不大,不过因为基础的物流服务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的分工,大大提升了服务水平,其可以有更多精力和时间为客户提供更优的物流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其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定位,服务的内容前端延伸至客户原材料的采购,后端延伸至终端客户的信息采集及相关联的分析并做好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在整合体系里,此类型公司成了平台中主要客户,也是货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大中型第三方物流可向此转型。
篇6
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要求,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物流目标是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企业绿色物流的目标为:节约资源、节约能源、控制污染物、循环物流、减少废弃物排放。要实现这些目标,应先搞清楚绿色物流的系统构成,以及企业物流中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企业绿色物流的策略。
一、绿色物流的系统构成
物流系统包含多种组成要素,包装、仓储、装卸、运输和流通加工为五个基本功能要素,在物流系统运营中都对环境影响较大。要实现绿色物流,就要推进绿色包装、仓储、运输和流通加工。
(一)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Green Package)又称无公害包装和环境之友包装(Environmental Friendly Package),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绿色包装按照构成分为材料、方式与作业过程的绿色化;按照产品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生产、包装作业与回收过程的绿色化(见图1)。
(二)绿色仓储
绿色仓储是指合理的仓库布局,特征为运输距离较短、运输成本节约、货物损失少、环境污染小等。要做到绿色仓储,一要降低仓储对环境的污染,如防止有毒商品的污染,易燃、易爆商品远离居民区;二要保障储存货物的质量与数量,采用现代化技术,加强日常管理,做到保质保量;三是合理进行仓库空间布局,既不能过于密集,又不能过于松散。
(三)绿色运输
绿色运输主要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气体排放为特征的运输,绿色运输主要是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物流网络与货运组织模式的绿色化。
(四)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有很强的生产特性,它可能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主要原因是流通加工分散性较强,容易产生边角余料,排放废弃物等污染周围环境。绿色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
二、企业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在产品生产与消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影响,按照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物流过程划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物流
据研究统计,在产品加工和制造过程中,90%以上的时间用于物料的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输送,而生产物流系统规划或管理的不合理,会加重物料输送、储存过程中的能量浪费,使生产效率更低下。尤其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实施的准时制(JIT)生产方式,需要更频繁的原料和零部件的配送,因而产生更多的公路运输,导致环境问题加重。
(二)供应物流和分销物流
供应物流和分销物流一般发生在不同的企业,甚至不同地区,因此运输和物流包装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运输和物流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很大,既浪费资源和能源,又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城市交通拥挤等,是城市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
(三)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本身是以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量为目的的。但是,如果物流系统规划方案不合理,会产生多种形式的二次污染。例如,废弃物多次运输产生新的能源浪费;废弃物直接填埋占用土地,对处理场地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以及废弃物焚烧造成空气污染,甚至产生有毒物质等。
(四)仓储物流
生产物流、供应物流、分销物流、甚至回收物流中,都有物品储存过程。在物品仓储环节中,会发生物品养护剂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情况,如果保管不当,还会使商品损坏、变质、贬值等,从而产生浪费或增加废弃物。
三、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物流运行模式
产品从原材料开采或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原材料加工、产品制造、包装、运输和销售,经消费者使用、回收直至最终废弃处理,这一整个过程称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应从产品原材料或零部件的采购阶段开始,制订物资供应物流的绿色化、生产物流的绿色化、销售物流的绿色化、产品回收及废弃处置的绿色化策略。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物流运行模式见图2。
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物流运行模式是一个物料循环流动系统。如果将制造型企业当作系统的核心成员,图2的模式运作过程为:首先,制造型企业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可能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绿色供应商,选中的绿色供应商将原材料按规定时间送到制造型企业;制造型企业通过对产品的绿色设计、制造、包装、形成绿色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余料、残品、次品,再进入回收系统,能利用的再利用,不能利用的进行绿色处理,尽量避免污染情况的发生;企业制造出的产成品,经过企业的绿色营销渠道,再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专业运输或配送;最终,制造型企业还应考虑到产品的逆向回流,制定处理这些退货、报废产品的相应策略。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物流运行模式中,涉及的企业都可以采取不同方式保障产品对环境不构成影响,如对包装物的回收,对报废产品进行分解、加工、再利用,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少废弃物量和节约资源,最终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四、实现企业绿色物流的对策
(一)节约资源方面
在包装资源方面,尽量让包装简单、减量,保障包装材料能循环再利用;在资源内部循环方面,建立企业内部副产品、残次品的循环重用机制;在资源外部循环方面,保障供应链上的副产品循环利用。
(二)节约能源方面
主要在运输环节、物流装备与装卸搬运方面节约能源。运输环节方面,通过使用节能型车辆、优化与控制运输系统、共同配送达到节约能源;物流装备方面,通过优化配置物流装备、最优调度物流装备达到节约能源;装卸搬运方面,通过提高装卸搬运效率、采取省力化装卸方法节约能源。
(三)降低污染程度方面
降低污染程度主要是降低废气、废弃物、噪声及交通拥堵程度。降低空气污染措施是使用清洁型运输车辆、可替代燃料和减少公路运输里程;降低废弃物污染措施是废弃物集中处理或循环再利用;降低噪声污染措施是进行交通控制、减少车辆出行次数和改善道路状况;降低交通拥挤措施是控制交通流、共同配送、消除无效运输和优化运输路线。
(四)降低废弃物排放方面
篇7
文/本刊记者 罗文丽
冷链物流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一直被业界视为推动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提升冷链物流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随着冷链物流的日渐升温,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推进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7月1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起草的《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国家标准(GB/T 31086-2014,以下简称《评估指标》)正式实施。该标准作为一个行业性的冷链物流新国标,规定了物流企业从事农产品、食品冷链服务所应满足的基本要求,以及物流企业冷链服务类型、能力级别划分和评估指标。
填补空白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冷链物流标准至少已有近200项。不过,由于冷链物流跨越了行业,不同的标准要达成统一需要进行很多协调工作,衔接难度非常大。
“尽管此前冷链物流行业出台了很多国家标准,但还没有一个标准能够对冷链物流企业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的能力、技术和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性的判定。”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综合评估办公室主任杨国栋向记者介绍,当前冷链物流行业亟需这样的一个规范性标准。而《评估指标》的出台,正好填补了这一标准的空白。
自7月1日起,中物联冷链委和星级评估委员会将依据《评估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冷链物流企业星级评估工作。 “这项标准的出台,使我们行业第一次对冷链物流企业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杨国栋告诉记者,标准明确将冷链企业分为运输型、仓储型以及综合服务型三个类型。同时按照一到五星五个等级来进行划分,指出了明确的级别区分。
按照《评估指标》的规定,将分别依据三种不同类型企业的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温控设施设备要求、信息化监控追溯水平、客户认可度、社会认可度、流程管理水平等5个方面的13至19个指标及项目,按照规范、标准的流程进行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能力评估认证。同时,评估的前提是必须成为A级物流企业。
杨国栋特别提出,《评估指标》这项新的国家标准还明确了适用范围:第一就是冷链物流企业的界定;第二适用于市场对冷链物流企业的评估与选择;第三是行业对冷链物流企业进行规范与管理的依据。具体而言,这项标准对冷链物流企业作出了明确的界定:首先,冷链企业应该至少从事冷链业务相关的运输,含运输、快递或仓储等冷链业务;其次,冷链服务企业能够对各个环节进行一体化管理,最终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第三,冷链物流企业必须建立与冷链服务相适应的管理要求;最后,冷链企业必须是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此外,标准还对冷链术语进行了描述,包括什么是冷链、冷库等。
评估办法
在向记者解读《评估指标》的过程中,杨国栋具体解释了这项新国标对于冷链物流企业的分类。他指出,在三个类型中,运输型冷链企业必须是从事冷链运输业务为主的,包括冷链货物快递服务和冷链服务,具有一定的规模,可以提供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等的运输,具备自有冷链运输设备,具备网络化信息功能;仓储型冷链企业则必须是为客户提供储存保管、中转的仓储服务,而且必须自有一定规模的冷链仓储设施、设备,能够为客户提供冷链服务以及流通加工等其他服务;对于综合服务型,则以从事多种冷链服务业主为主,可以提供仓储、配送等多种物流服务,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规模,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制订整合物流资源的方案,能够为客户提供契约型的综合冷链物流服务。
他提醒冷链物流企业,在参与评估时,企业对于类型的判断并不是自由选择的,而是要依据其从事冷链的主要业务进行判断。比如,如果是仓储型的冷链物流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自有一定规模的冷链仓储设施、设备,这一点很重要。而如果是评综合型的冷链企业,企业必须自有或者租用符合要求的运输设备、仓储设施和设备,换句话说,综合型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这一点就与运输型和仓储型的冷链企业有所区别。而两种类型的共同点则是都必须具备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功能,能够运用星级系统对货物状态进行查询和监控。
记者了解到,《评估指标》主要从设施设备、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服务三方面对物流企业提出不同的指标要求。其中,关于设备设施主要是从五个方面对企业的冷链服务能力进行考评,第一是运输工具,包括车辆、航行器和水上运输工具等各式各样的运输设备;第二是存储设备,包括冷库、冷藏箱等;第三主要是气密性;第四是装卸设备;第五是数据采集终端。杨国栋表示,冷链物流企业在冷藏环节中的各项技术指标、数据对于业务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企业的数据采集终端要有采集和存储分析的能力。
在信息化方面,则主要是从四方面对企业进行考评,包括温度检测系统、温度数据管理、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具体而言,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星级标准的冷链企业,评估指标相应也是不同的。而作为一个冷链物流企业,其中温度的监控系统、温度的数据管理是评估工作开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指标,对于企业开展业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对于今后产品品质的追溯也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个物流企业,也必须具备一定的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
关于管理与服务方面的考评指标主要有六个方面,具体包括客户的投诉率、节能制度、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业务人员管理、冷链辅助服务功能。其中,客户投诉率可以准确地反映出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节能环保则是每一个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管理制度是考评一个企业的整体体系,涉及的范围特别广,包括企业正常的行政办公管理以及仓库管理、在途的运输管理,还有风险管理等等;冷链企业在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预想不到的问题,每个企业都必须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来应对突发事件的产生;作为一个优秀的物流企业,人员素质对企业未来发展也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拥有一批业务合格的管理人员,对公司顺利开展业务也会起保障作用;另外还有冷链辅助服务功能也同样重要。
作为星级冷链物流企业的评估前提,中物联评估办在开展A级企业评估过程中,对冷链物流企业会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求冷链物流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经营状况,在评估的过程中可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其次,在评估过程中,还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资产规模和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设备设施,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第三,要求企业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这也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必备条件之一;第四,要求企业具备网络化的经营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种差异化的客户需求;第五,要求冷链企业具备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此外,还要求企业拥有高素质的冷链管理人才;最后,对于综合性冷链物流企业,还提出了提供节能环保解决方案的能力。
意义重大
杨国栋认为,冷链物流企业的星级评估工作意义重大。第一,标准化体系能够有效地规范市场,降低交易成本。 “毫无疑问,在一个正常的市场化经营体系中,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能够大幅度提高经营效益。”他举例说,当前我们的对欧贸易中有很多发往欧洲的班列,而沿途不管经过哪个口岸,列车都要进行换装,为此要耽误七八个小时的时间,原因就是我国的铁路标准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轨道标准不一样,我国用的是标准轨,而他们用的是宽轨,由此导致我们发往欧洲的班列在口岸换装每一列车都要耽误七八个小时,特殊情况下耽误的时间甚至会更久。由此可见,一个行业里如果有一套规范、完善的标准体系,就能够大幅度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第二,物流企业的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能够用标准引导物流企业发展。由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最后评估的星级标准有不同的分级,因此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资质,必然从管理、技术、设施、信息化和人员素质等方面都要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最终实现用标准引导物流企业健康规范发展的目的。
第三,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的评估结果,必将成为各级政府政策选择扶植对象的参考条件。近年来,在物流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自从有了标准的规范引导之后,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的落实和企业的帮扶对象选择中,都是通过标准发现和引导了一大批优秀的物流企业。
第四,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的评估将帮助企业形成品牌的市场价值。在开展评估的过程中,企业从不为人知到逐渐被地方政府和行业所接受,一个规范的、科学的、具有先进性的标准,必将形成冷链物流市场的品牌效应。
无独有偶,一项冷藏车最新国标《道路运输、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号:GB 29753-2013)同样于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该标准根据冷藏车厢体内可以达到并且保持的温度进行分类,以保证不同用途和要求的货物运输安全,这也是我国冷藏车制造标准中首次按厢体内可以达到的温度对冷藏车进行分类。具体而言,冷藏车的分级有A到H八个级别,如冷冻肉类、蔬菜水果类因对温度要求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级别的冷藏车。
篇8
同时,物流中心及以其为核心构筑的区域物流系统,应具备物流活动各环节所需的环境及组织条件,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区位条件、物流服务水平条件、物流基础结构条件、人才和物流技术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
一、满洲里蔬菜物流中心的发展背景
(一)项目背景
满洲里市对面是俄罗斯西伯利亚至乌拉尔山以东地区,是当今世界资源最富集、开发程度又相对较低的地区,对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的需求量较大,而蔬菜的自给率仅能达到50%,水果自给率30%,因此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农业果蔬产品的消费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中俄两国贸易额的不断扩大,俄方对我国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的需求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出口增长态势迅猛。
因此,在满洲里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仓储、保鲜、转运基地,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也将起到战略性的带动作用。目前该项目已经论证完毕,并由满洲里计华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投资实施。项目初步投资已达1100万元。
(二)战略要素分析
经系统分析,在满洲里建立现代果蔬物流中心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从上表不难看出,在满洲里建立果蔬物流中心的优势相当明显,而其劣势也将通过现代化物流中心的建立和现代物流体系的指导而得到优化和完善。与此同时,满洲里所面临的机遇也相当好,各方面条件政策都十分有利于现代物流中心的建立,而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也是客观存在的,要面国际贸易规则对这一挑战,就要走现代化管理的道路,尽早提高我们的果蔬出口质量标准,建立统一的管理管理体系,走现代化、科技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三)项目发展设计及综合可行性研究
经过综合财务评估,预计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经济效益:
1.恒温保鲜库每平方米年均收入1095元,3600平方米年均收入394万元。
2.出口蔬菜、水果清洗、消毒、烘干、包装每吨收入300元计,年出口5000吨蔬菜,收入150万元。
3.车库存车收入,每个车库每天100元计,全年按200天计,20个车库年收入40万元。
总体分析项目年产值合计:584万元,年纯收入达到300万元。预计3年回收投入资金。社会效应良好,同时项目解决可以就业人员200人,整个投资建设计划已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可以分析得出,在满洲里建立现代果蔬物流中心具有经济可行性,是值得投资和可以建设的。
二、果蔬物流中心的建设研究
(一)采购管理
1.采购管理之前,首先应该选择合适采购人员。一般应具备以下要求:①有上进心、责任心和团队精神②对所要从事的工作感兴趣③熟悉与所购物品相关的物料行精④有市场的概念,善于谈判、议价⑤熟悉供应商的评估、考核⑥能操作电脑。
2.供应商的管理。供应商的管理包括供应商的开发、选择、评估考核和关系的维护。
3.订单管理。订单管理含有订单的下达、订单的跟踪、验收货物、整理付款等过程。每个订单都必须遵循适价、适时、适质、适量和适地五大原则。
在现用现购物料的情况下:①须由物料需用日期起,倒算出合理的购备时间(从开始请购物料到物料进厂检验收货完备所需要的时间),以决定适当的采购时间。②在以最佳成本为原则的前提下,采购时间的长短,须综合考虑备购时间、仓库储存成本等。
在存货控制的情况下,则按照存量控制的方法来决定采购时间:①在定量订购制下,当某项物料达到订购点时,即为适当采购时间。②在定期订购制下,每隔一段时期,即进行采购。
(二)存贮管理
果蔬基地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物料的验收入库。包括两方面:数量、品种规格的验收和质量、品质的验收。
2.物料的保管维护。入库后、使用前的一段时间里需要对库存物料妥善保管,产品和物料保管的基本要求是:摆放科学、数量准确、质量不变、消灭差错。
3.物料的发放。它是物料管理为其它服务和节约使用物料的重要环节,它的要求是按质、按量、齐备、准时、有计划地发放,确保其它需要。
4.物料的清仓盘点。清仓盘点的主要要求是:检查帐务与实数相符情况;检查各种物料有无超储积压、损坏、变质;检查库房设施有无损坏、是否安全。盘点工作也有经常性与定期性两种。在出现盈亏的情况下,必须分析原因,说明问题;对清查出的超储、呆滞物料要及时处理解决。
5.仓库系统的改进。仓库是存储物品的场所总称。仓库可从多个角度来分类,例如从名称上可分为营业仓库、自用仓库、保税仓库等,从保管形态上可分为普通仓库、冷藏仓库、恒温仓库、露天仓库等,从建筑物形态上可分为平房仓库、多层仓库、地下仓库等。农业科技园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需要,不断地改进其仓库系统。
6.仓储管理技术的改进。统的仓储管理技术主要是对仓储进行分类及重点管理,同时确定订货的时间以及订货数量,使存储总成本最低。主要有ABC分类法和EOQ法。
7.仓储工作的考核。主要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进行,如:是否提高库存周转率、是否缩短提前订货期等。
(三)销售管理
销售部门在果蔬基地的供需链中处于市场与果蔬基地的供应接口位置,主要职能是为客户与最终用户提品服务,从而实现园区资金转化并获取利润,为基地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销售管理包括:
1.销售调研
2.市场细分和确定目标市场
3.产品定价。
4.销售实施和售后服务
5.客户管理
(四)运输管理
1.运输前的产品处理。果蔬基地出口的农产品包括加工农产品和新鲜的农产品。加工的农产品一般在加工之后就进行包装,只要在运输之前从加工车间或仓库装车即可。而新鲜的农产品为了延长寿命一般在运输之前才进行包装。新鲜农产品在进行包装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农产品的特点和运输的特点,因而现在常用的包装是采用无毒的保鲜塑料箱盒。
2.运输方式的选择
3.运输路径的选择。本文简单介绍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基本类型是单起点、单终点,但起点与终点不同的类型。最简单、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最短路径法。例如:基地要从A运输一批货物到B,其运输网络是:
因为终点B己到达,所以最短路径为:ACEB,距离为60单位。
第二种基本类型是单起点、单终点,但起点与终点相同的类型。在自己拥有运输工具时,该问题是相当普遍的。例如,从某仓库送货到零售点然后返回的路线设计。这类问题的目标是找出途经点的顺序,使其满足必须经过所有点且总时间或总距离最短的要求。此问题一般被称为"流动推销员"问题,要找到最优路径是不切实际的。这类问题简单的解决步骤是第一选择一个与起点最近点进行运输,接着选择一个离目前选择点最近的仍未途经的点进行运输(如果几个都一样就随便选其中之一,这样重复这两个步骤,直至结束为止。
第三种基本类型是多起点、多终点的类型。解决这类问题可以运用一类特殊的线性规划算法。
4.在运品的管理。运输可被视为特殊环境下的短期贮藏。加工的农产品在运输过程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小,一般不作太多的考虑:而鲜活农产品的品质受运输中温度、湿度、气体、微生物和振动等条件的影响大,应该给予关注。
篇9
3,培训内容安排:
讲授课题
共计课时
讲授课题
共计课时
国内外超市发展概况,领导艺术管理培训
2课时
卖场绩效的关键人物——店长店长的超市日常经营管理
2课时
连锁超市的总部与分店管理
零售业的决胜点——门店;
2课时
营业额的提升和促销的管理
店长的管理策略:80/20法则
2课时
店长的领导模式,店长的工作职责及管理的主观能动性----门店制胜策略
2课时
在岗培训中系统营运报告处理
及技能考核
2课时
二,采购招商培训计划(3天)
1,培训目的:鸿阳公司通过对本公司培训体系的输出,旨在使超市采购人员能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充分争取并运用最为优惠的交易条件,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贵公司找到最合适的供应商,采购到最质优价廉的商品.
2,培训重点:采购的流程及具体的采购操作
3,培训难点:怎样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取胜,如何知道每种商品的最底价,如何"抓取"供应商各项隐性收入,谈判中的几个机会点.
4,课程内容及时间安排:
讲授课题
共计课时
讲授课题
共计课时
ECR--高效率的消费者反应采购的基本要求和采购控制
2课时
采购部如何协调与其他各部门关系
如何争取供应商的更多支持
2课时
采购的目标,采购的流程,超市采购技巧与实务问:代销是否一定优于经销
4课时
采购部如何制定指标和进行考核如何选择商品以增加盈利
2课时
采购管理谈判前的准备,谈判中的注意事项,商品采购谈判要素宣传及促销支持
2课时
在岗培训----如何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所提供的商品质量及价格
由各采购召集本部供应商由培训老师与之谈判,并一招一式传授
6课时
三,营运卖场岗位培训内容(2.5天)
讲授课题
共计课时
讲授课题
共计课时
超市硬知识,软知识培训,服务纪律性规范,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理念,
2课时
各岗位之间如何协调及配合,采集信息及反馈,盘点操作规范
如何预防超市商品损耗及赠品管理规范
2课时
商品陈列8大原则,12种陈列方法,如何运用不同的陈列方法提高商品销售量,如何避免陈列死角,如何策划促销活动
3课时
如
何做好各部门业绩考核----循环奖惩制度,超市经营活动评价指标,营销考核责任,
本职工作考核内容(100分)
2课时
日常营运管理:订货操作流程,收货操作规范,超市提货流程,补货作业管理规范,超市退货流程,商品标价管理规范,
3课时
在岗培训
3课时
四,仓储与防损岗位培训(2天)
1,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仓储部门员工能在具体操作中掌握商品的数,质,进,出,起到真正"活
蓄水池"的作用;使防损员能够独立操作防损工作流程,胜任意外事件状态下的岗位职责,最大限度地做好超市安全防损工作及与其它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2,培训内容
讲授课题
共计课时
讲授课题
共计课时
商品储存流程:
收货,入库,出库操作流程规范,如何建档,建卡,建帐.生鲜食品仓储管理
2课时
防损充当的角色:
企业形象,站姿言行服务礼仪培训,国内外防盗器材品牌介绍及原理剖析,超市防盗防损的关键案例介绍与分析
2课时
配送中心的营运过程:
单据流转过程与责任人管理,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
与采购部,营运部,团购,财务部,电脑部的协调.
2课时
产生损耗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防损部工作操作流程及特点
与监控目标选定,偷窃引起的损耗及种种表现,
如何聚焦观察内盗,外盗现象,其现象识别及处理
2课时
仓库工作规章制度:仓储工作程序,平台收货人员工作职责,仓库各岗位工作职责……
如何防水,防火,防鼠,防霉
收货,商品分类,商品安全线等
制度.
2课时
超市重点区域的监管,
外盗发生现场处理程序与客诉接待,防盗报警的处理程序……
营运环节的损耗管理:
组织学员对不同案例进行实地模拟演示
2课时
五,收银与总台客诉岗位培训(2.5天)
1,培训目标:
通过收银与总台客诉岗位培训,以期提高前厅服务岗位员工实际操作能力及企业形象.
2,培训重点及难点:
收银与总台客诉岗位操作规范,收银与总台客诉礼仪,咨询服务,碰到问题的处理
3,培训内容:
讲授课题
共计课时
讲授课题
共计课时
员工素质培训,员工礼仪培训,超市商品知识,忍让品质,应变与规范能力的培养,收银纪律,退换货程序的执行,总台咨询服务的体现
2课时
收银员,总台客诉岗位的工作职责:
日常营运管理;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技巧,岗位应急问题情景服务标准,顾客抱怨
处理过程基本方法和技巧
2课时
对POS机硬件检查,系统软件了解,上机操作,模拟销售,"收银六步曲",商品入袋原则,"现金,支票,购物券,信用卡管理",假钞的识别,现场服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
2课时
收银员,总台客诉岗位与超市各部门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采集综合信息及反馈,如何做好预防商品损耗及超市安全管理
2课时
标签漏,错如何管理商品退,换货操作规范,假钞的识别及碰到假币时如何与顾客交涉,收银作业错误处理,作废帐单处理办法,碰到断电,小偷,欺诈等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
2课时
在岗培训
3课时
以上内容敬请先生审阅,如有疑异请及时联系!
电话:028-852320488523207513072820753
重庆全达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篇10
[关键词]存货存货管理适时制成本
零存货实管理是指物料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是适时生产系统(JIT)对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为消除产品制造周期中可能存在的“停工待料“或”有料待工“等浪费现象,JIT要求做到在供、产、销三个环节上都没有库存储备量,即达到零存货。
企业实现零存货的益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零存货消除了原材料的库存现象,大大节省了原材料的保管、储存、领发手续和对原材料存货的确认和计价等方面的开支;(2)企业实现了零存货,产品成本不受期初存货成本结转的影响,不仅可以大大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而且由于当期产品成本中没有掺杂上期成本高低的因素,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当期生产经营工作的质量和经营业绩。
零存货管理是要求企业按需求引入存货,而不是按照各种模型制定的计划引入存货。存货利用程度的好坏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很大,但在当前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粗放,仅限于日常管理,忽视存货储存成本管理和数量管理。因此,研究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对增加企业效益十分有益。
一、中小企业推行零存货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反对产品过分积压,这一目标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存货在适时制下被认为对企业的经营存在负面影响。
1.企业持有存货,占压流动资金。当企业持有大量存货时,相应数额的资金就暂时沉淀下来,直到产品销售出去才能重新参加周转。如果企业存货严重积压,为了获得流动资金支付工资等必要的开支,企业可能被迫增加举债,支付额外利息;反之,如果企业能够大量减少存货,甚至是零存货,将这部分资金运用到其他方面,则可以取得投资收益。可见,企业持有存货存在机会成本。
2.企业持有存货,会发生仓储成本。大量存货必然要占用仓储空间,要耗费企业人工进行管理,存货本身在仓储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损耗。这种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将提高企业的成本水平。
3.企业持有存货,会掩盖生产质量问题,掩盖生产效率,增加企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当企业后一道工序进行加工过程中,如果发现从在产品库中取出的在产品有次品,则可以再去在产品库中取用合格品,这时次品的出现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会立即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不利于企业寻找次品出现原因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假设企业生产效率低,市场需要大量成品时,有库存成品起缓冲的作用,不利于督促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二、中小企业推行零存货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实现零存货管理有两层涵义:一是生产和消费达到均衡,供需基本实现一致,二是实际生产数额较少,形成供小于求的局面,即中小企业通过调研分析对市场作出准确的预测,从而制定与需求相吻合的生产方案,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产品积压。但是中小企业在推行零存货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满足客户需求问题。零存货管理下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不是建立存货,而是大幅度缩减从接到订单到交货之间的时间,增强企业在交货日交货,以及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措施有发展柔性生产、缩减生产准备时间、建立制造单元、提高产品质量、直接由工厂而非产生成品仓库提货、缩短搬运距离等。
2.避免停工问题。大多数停工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机器故障、材料次品和材料未运达。零存货管理认为存货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而是掩盖和隐蔽了问题。通过将存货缩减至零,问题暴露出来,才能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零存货管理通过全面的预防性维护和全面质量控制,以及和供货商建立良好的关系、保证供货质量、实行看板制等措施解决问题。
3.折扣和价格上涨产题。传统存货管理认为应持有存货以取得折扣,并预防未来的价格上涨,目的是降底存货成本。零存货管理认为即使不持有存货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解决方法是和少数几个选定的的与生产地点尽可能接近的供货商签订长期合同。它的优点是在于规定了价格和可接受的质量水平,有助于减少订货成本,可使外购部件的成本下降5%~20%。此外,这样做大大减少了企业供货商的数量,使购进的部件质量大大提高,与质量有关的成本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如不再需要验收购进材料、返工减少等。
三、中小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的措施——推行适时制生产系统
适时制生产系统(JIT)指企业在生产自动化、电算化的情况下,合理规划并大大简化生产和销售过程,使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进入市场的每个环节都能够紧密衔接,使整个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像钟表一样相互协调、准确无误地进行运转,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这样一种先进生产管理系统。它的核心思想是致力于减少企业存货,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最终增加企业利润,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
企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零存货。适时制生产系统实行的关键是降低存货水平,又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均衡进行,努力达到零存货。要达到零存货,就必须推行JIT生产系统,要求企业必须选择好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将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等适时送达生产现场交企业使用;各生产程序之间也不保存半成品,前道生产程序应根据下道生产程序的加工要求保质保量地生产,并适时送达后一道生产程序;在销售环节上也要做到没有产成品存货,要广开销售渠道,建立完备的销售体系,做到在最后一个生产程序保质保量地加工出产成品后,就能够及时将产品销售出去。
推行适时制生产系统的主要措施有六个方面:
1.采用拉动式生产系统。在拉动式系统中,每一个工序的员工致力于补充后续工序的员工耗用掉的存货,绝对禁止生产超量的存货。当存货量达到确定的上限时,该工序要停止工作,直到后续工序从在产品库中取走在问品为止。在这一方法下,存货水平较低,需要全体员工的努力,为避免停工,必须保持均衡的加工速度和良好的设备工作状态,并且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
2.改变材料采购策略。适时制为企业和供货商之间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利益伙伴”关系。实现途径上主要有5个方面。(1)原材料采购上,只与有限数量的比较了解的供应商发展长期合作关系;(2)选择供货商时既考虑其供货价格又考虑其服务质量和材料质量;(3)建立生产员工直接向经批准的供货商订购生产所需原材料的流程;(4)将供货商的供货直接送至生产场所;(5)企业和供货商应付出更大努力来缩减原材料存货。
3.建立无库存的生产制造单元。无库存制造单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仓库作用。出口存放处放置着本单元已加工完毕的在产品,入口存放处放置着待加工的原材料或在产品,不断减少工序间的在产品库存,使仓库逐步消失,以实现无库存生产。
4.减少不增加价值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缩短生产周期可以有效的减少在产品存货,降低成本。生产周期由生产准备时间、加工时间、搬运时间、等侯时间和检验时间构成,在这个五个要素中,只有加工时间内产品增值,其他时间内的经营活动都不增加产品价值,应予以压缩。
5.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在适时制下,客户订单是整个企业开始生产的最原始动力和指令。收到客户订单,按照拉动式生产方式,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开始生产,通地看板制使生产按工序向前道工序展开,直至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环节。另外,提高适时制的生产效率以保证在合同规定时间内交付客户订购的高质量的产成品。
6.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零存货状态下当某道工序出现大量废品,存货不够补充,则后续工序将立即停工等候前一道工序补充生产,这样就完全打乱了生产节奏,因此,质量是实行适时制的基本保证。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事前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其原则是:开始就把必要的工作做正确,强调从根源上保证质量。适时制需要全面质量管理的支持,质量是适时制生产顺利进行的保证,反之,无库存生产方式可以促进质量的提高,相互得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财务管理.中国财经济出版社,2007
[2]吕志耘:中小企业如何加强存货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6)
[3]颜敏:管理会计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4]孙茂竹:管理会计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