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实现路径
数学思想的本质是通过探讨研究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总结概况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为了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首先要重视数学思维方法,并将数学思维方法合理地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一、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简述
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者不可分割,数学思想方法以数学知识为起点,数学知识的丰富依赖于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该依据小学数学教W的内容特性,以小学生理解认知水平划分,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分为三种方法:
1.分类法
分类法是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经常得以应用。分类思想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数学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将其划分为一个个合理的小部分,通过对划分好的小部分进行逐个分析,以达到全面解决问题的目的。
2.数形结合法
数学知识不仅是具体的,还存在抽象性,所以,数学思想方法还有数形结合法,就是将数学中的抽象和具体合理地进行结合,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将抽象和具体很好地进行联系,这样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率。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思想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掌握好非常有助于小学生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教授时要正确指导学生将形象和抽象进行合理结合,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求一个函数的区域,数形结合就非常适用。
3.归纳法
归纳法是一种推理方法,是一种思维方法。以一系列经验事物或知识素材为依据,寻找出其服从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并假设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也服从这些规律,从而将这些规律作为预测同类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种认知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现路径探究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和指导引起重视,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因为数学思想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还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用途,发现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数学学习的价值,建立科学的数学方法,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达到共赢的目的。
1.把准时机,适时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的灌输是在教师进行教学时进行的,但是教师需要掌握好时机,才能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灌输的效率,才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1)知识形成发展时渗透。小学数学是知识逐渐积累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适度地灌输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才有助于小学生提高理解能力。
(2)实践操作时渗透。现在教学从以往的重理论慢慢地转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为实践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高效解决问题,合理选择思想方法
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而且还增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数学问题是应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除了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还要从数学问题为起点,找出合适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小明有一盒铅笔,给了小红■支,还剩6支,问这盒铅笔一共有多少支?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解决此数学问题时,要以问题为基础,选择适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小学生将问题以数形结合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就更直观明了,利于问题的解决,如下图:
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灌输,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参考文献:
篇2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A.《周髀算经》 B.《笔算数学》
C.《九章算术》 D.《几何原本》
2.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位置关系保留在人脑中的表象即是( )
A.空间知觉 B.空间思维
C.空间观念 D.空间想象
3.现代教学论主要研究( )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对学的指导 D.教材的编排
4.《奏定小学堂章程》中规定高等小学堂修业(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5.学生学习了角之后,再学锐角、直角和钝角,这时发生的迁移是( )
A.逆向迁移 B.水平迁移
C.负迁移 D.垂直迁移
6.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 )
A.主体 B.客体
C.主体与客体 D.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7.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布卢姆 D.奥苏伯尔
8.学生在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概念后,再把它们归纳成“柱体”,这种概念的同化属于( )
A.类属同化 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 D.下位同化
9.加里培林认为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最方便的活动是( )
A.言语活动 B.具体活动
C.物质的活动 D.物质化的活动
10.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表现为( )
A.主体作用 B.主导作用
C.平等作用 D.评价作用
11.电视成为“视听教育”工具起源于( )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12.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者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克伯屈 D.卢梭
13.我国当前的高考属于( )
A.预示性考评 B.显示性考评
C.形成性考评 D.诊断性考评
14.知道男工人数与女工人数之比为8∶7就想到女工人数与男工人数之比为7∶8,这种思维方法是( )
A.联想 B.类比
C.归纳 D.演绎
15.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活动属于( )
A.联想 B.类比
C.归纳 D.演绎
16.数学中的定理和性质等都属于( )
A.数学判断 B.数学推理
C.数学归纳 D.数学习题
17.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依据是( )
A.数学教师 B.数学课本
C.同学交流 D.生活实践
18.奇数与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的关系是( )
A.包含关系 B.对立关系
C.矛盾关系 D.并列关系
19.要求学生看到有关图形、实物或模型,能初步认识其外形,说出其名称的教学要求是( )
A.直观认识 B.初步认识
C.认识 D.掌握
20.教案的主体部分是( )
A.教学方法 B.教学过程
C.教学手段 D.教学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小学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 )
A.正确的四则计算能力 B.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C.初步的空间观念 D.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E.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0世纪30年代我国广为采用的算术教材有( )
A.《笔算数学》 B.《最新初小算术教科书》
C.《复兴初小算术课本》 D.《复兴高小算术课本》
E.《复兴算术教学法》
23.影响迁移的内部因素之一是知识的( )
A.系统性 B.概括性
C.灵活性 D.可辨性
E.稳定性
24.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因素有( )
A.学习动机和兴趣 B.学习策略
C.思维水平 D.教师的教学方法
E.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水平
25.课堂学习中数学规则学习的基本形式是( )
A.有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接受学习
E.范例学习
26.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概念同化的有( )
A.操作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
B.利用学具探索正方形的特征
C.利用整数加法法则学习分数加法法则
D.在“角”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
E.在“假分数”的基础上学习“带分数”的概念
27.按照直观手段的具体化程度可将直观手段分为(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幻灯 D.语言直观
E.计算机
28.练习法的功能主要有( )
A.教学 B.教育
C.发展 D.反馈
E.创造
29.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 )
A.活动性 B.自主性
C.思考性 D.创造性
E.主体性
30.备课的基本要求有( )
A.钻研大纲 B.研究教材
C.了解学生 D.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E.布置课外作业
31.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主要有(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过程 D.教学方法
E.教师素质
32.推理的主要类型包括( )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联想
E.直观想象
33.数学思维品质的主要特点有( )
A.深刻性 B.灵活性
C.敏捷性 D.批判性
E.独立性
34.以下因素中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A.动机 B.兴趣
C.感知 D.情感
E.性格
35.下列概念属于同一关系的有( )
A.等边三角形与正三角形 B.长方形与矩形
C.百分数与百分比 D.最简分数与既约分数
E.奇数与素数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尝试学习方法
37.数学技能
38.非智力因素
39.数学思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小学生数学学习迁移的特点。
41.简述思维与感知的关系。
42.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内容的范围。
43.在教案设计中,如何进行练习的安排?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试述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45.试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氛围
一、发挥多媒体优势,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
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情况有待于教育教学界同仁不断深入探索。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小学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以创造生活化课堂教学环境为途径,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实现教学资源整合有利于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数学概念,认识数学命题和公式的本质。发挥现代多媒体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实施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尤其在新课改实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亟须进一步深化研究,具体实施情况并不乐观,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笔者认为要改变现状,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掌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理论,提高计算机运用水平,其次要展示与新课程配套的整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案例,供一线教师参考与研究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水平。利用多媒体优势,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在生活实践中感悟数学理念,进一步让小学生加深印象,便于理解,牢固掌握数学概念。在生活情趣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探索数学知识的奥妙,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具体数学难题进行探究性解答。教师要把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形象、生动的动态化演示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在对数学概念的反复感知过程中进行分析、类比、抽象的基础上完成。
二、改变传统文化观念,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情境
传统教育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循规蹈矩,尊崇权威,对教师指定的学习内容不敢随意改变,更谈不上有自主创新意识。传统教育培养的学生过于严谨,缺乏开拓创新精神。通过恰当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学生很快能够明白这些数学概念是如何创造出来的,通过赋予生活情趣的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运用形象的语言简述抽象的数学概念。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构建有利于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处理和运用信息、自学等方面的能力大有提高,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学习中,有算式,算理的运算与推理,有对事物的数量、形状、运动状态的分析,还有用数学概念进行的“数”“形”的转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能够主动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归纳和探究,进一步印证数学概念的科学性。学生在学习中以探索精神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广泛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些操作、思考与交流若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则可强化数学教学效果。而这种整合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整合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调控,使学生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形成内在联系,达到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应用。这就是整合的全过程。信息技术为创设这种情境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为“多元联系表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信息技术为复杂、重复的运算、制图提供了简洁、快速的工具,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只有把常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起来,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
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40-01
传统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基本属于一种教师说学生听的互动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也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师生互动”这种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一部分,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互动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自从互动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实施以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但有的流于表面的“师生互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否得当,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地认识“师生互动”的本质。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接下来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互动教学的概念
要进行互动的教学,首先我们就要对其的概念进行了解,知道何为互动教学。所谓“互动”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互动是行为主体借助一定的手段,与他人或环境互作用、影响的过程
二、互动教学的意义
互动是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所进行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意义建构,是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发展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扩充教材内容,并参照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和信息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教师是互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生动的教学情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并适时指导和帮助,同时作为一位普通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感情和意见。互动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互动教学的实施
1、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教案
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设计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根本,是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基础。要实施教学互动,首先,必须在此时思考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其次,教师自己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和采用新的知识或教学策略,并将之糅合于自己教学的每个细节。再次,预测学生可能的不同回答,精心准备各种应对预案,做好弹性化的教学设计。最后,在教学设计时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空,让学生充分思考、自主合作探究。
2、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参与互动
要使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互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利用生活经验,形成“生活经验教材化,教材理论实践化”的教学策略。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精心总结出学生共性的问题,再进行集体点评、指导。这样,学生从容地理解数学问题和活动,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策略解决生活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激发学生内需力增强信心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知识点是枯燥的,他们经常违背教师的引导和预设。那么就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验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的心中滋生迫切的需求和兴趣,这样教学互动也就顺利展开了。
4、反思中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对于教师来讲,要搞好自身的专业成长,更有效地搞好教学互动,就必须在每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历程、教学设计等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比如导学环节没有达到预期互动效果是哪些,问题出在何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改进,哪些已经达到了互动的效果,有无提升的余地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经过改进让学生越来越适应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想使教学互动有效,能在互动中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除了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总结和积累、提高和改善外,还要静心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和新课标,通过自学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策略,并自然地利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运用学到的理论思考、预测学生的学习心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从他们的角度设计教学,扩大教学效益。
四、结语
师生互动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有效的互动是一个在教师关注学生的需要、认可的认知成果、肯定学生学习基础上适时引导的过程。我们应该结合教学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去有效的组织师生互动,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5
一、将数学问题化身符号,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
符号化思想就是指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的内容,主要指人们有意识地、普遍地运用符号去表述研究的对象。小学生使用图画来表达他们意愿的接受程度远远要比语言文字大得多。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将相对枯燥的语言变为学生乐意接受的符号形式,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可以创设师生共赢的高效教学。
1.从学生出发,直击知识目标。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搭配》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学具袋里的衣服卡片通过摆一摆的方法,先确定三件上衣和两件下衣一共可以搭配出六种方案。再让学生明白“思考问题应该有序”,这样表达这六种方案才会不重复也不遗漏。
2.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重视过程,借助符号让方法在学生的探究中自然生成。
为了能把自己思考的成果有序、清楚地给大家展示出来,我设计了“动脑想一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简洁、清楚地把摆放过程记录下来”这一环节。看似简单的小组合作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需要学生们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是简洁而且清楚的,接着再思考怎样记录。在备课时,我也曾经困惑过,担心有无法事先预知的情况出现。但给足学生们小组活动时间后,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看着那一幅幅或文字、或图形、或连线、或算式的记录方法,真是暗暗惊叹学生们的创造力。我从各小组挑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创作,展示出来和学生们一起评析,师生总结出了文字记录法、画图记录法、连线记录法、符号记录法和算式法。这些迸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记录方法恰恰是这节课的精髓所在。
3.实际效果。
在符号化思想的指导下,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更重要的是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如何优化符号,利用符号解决数学问题,为师生共同创造了一个不断向前探索的课堂,就像一把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调动了手、脑、耳、眼各种感官,达到了学生感受乐学、教师感受乐教的高效双赢。
二、将数学问题化身模型,帮助学生化难为易
模型思想就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有利于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学生能够接受的问题,化整为零,可以高效地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渗透模型化思想,帮助小学生建立并把握有关的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使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一课时,由于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如果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棵树(株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再加上由此引发的类似问题,像安装路灯、站队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使得本课教学难点重重。为了不给学生造成畏难心理,笔者将最简单的植树问题化为一个“基础模型”:新课伊始,不着急进入植树问题,先让所有学生观察自己最熟悉不过的一只手,由此引发学生的好奇与疑问。教师提问:“我们都知道一只手有五根手指,那你们有没有注意过五根手指之间一共有几个间隙呢?”问题一出,所有学生纷纷伸出自己的手数起来。这个环节的设置充分地将接下来的植树问题的单行问题(两端都种、两端不种、只种一端)与学生们的手联系到了一起,当一只手五指张开的时候就是五棵树,大拇指和小拇指充当了首尾位置,就相当于两端都种,那么五棵树之间的间隔数就是五根手指之间的间隙4个,“株数等于间隔数加上1”,不需要过多讲解和图示,学生脱口而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教师趁热打铁,接着将大拇指和小拇指收起来,伸出另外三根手指,就相当于两端不种,间隔数未变树却少两棵,“株数等于间隔数减去1”。每人的一只手,充当了教学的大帮手,这只手就相当于一个会变魔术的模型,手一伸,学生的思维立刻被激活,不需要过多地提示,适时地引导,课堂被赋予活力,学生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全班学生基本达到了“当堂学,当堂会”。这样的一节课后还需过多的作业么?
篇6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具体的工作是怎么实行的呢?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中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请笑纳!
中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1作为数学教师,我深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遵循基本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潜心做好备、教、改、导、辅教学五环节,密切关注新课改形势下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力求在教学互动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下面是我教学过程中所得的四点体会: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搞好课堂教学。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以下工作: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针对七年级新生在学业水平、认知能力上参差不齐的现状,我摸索采取分层教学、课堂互动、设置不同评价体系第形式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入,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习的内动力。
2、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保证学生知识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最主要的成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发现、会提问”的习惯,而课外又通过认真地检查、批改作业,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成果等形式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会预习、会复习、会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做好课外辅导工作是稳步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
和很多老师的感受一样: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上都出现一定的滑坡,而且这种下滑趋势在短期内似乎还难以逆转。作为刚升入七年级的新生,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甚至有的出现厌学的情绪;针对这种现状,课外辅导和心理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发言机会,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对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勇气。这样一来他们也愿意从学习中寻找成功感,从而为整个班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4、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是顺应新形势下教学发展的需要。
一年的七年级教学,我深感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已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和组织学生,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外做好学生的心里疏导,有时显得比教学本身更重要。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墨守成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注重教学积累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才能顺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中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2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本人从事数学教学多年,下面就谈谈对数学教学的一点浅显的体会。
1、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2、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3、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1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中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3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我觉得要搞好数学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初中教学的各种规律,并加以有机综合,形成适应学生的的教学方法,以我这一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觉得从以下两大方面出发,教学成绩应是可以上去的。
第一方面应从思想工作着手,我觉得要教好学生,应先让他们尊重老师,这也是做学生的基本准则,所以我第一天当他们老师起,就首先要求他们尊重与理解老师的要求,但要达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学生们大都有厌学的情绪所以教师要运用自己各方面能力,包括个人品格,口才,知识各方面吸引孩子,因为学生喜欢一个幽默,知识广博,品德高尚,善解人意,肯助人的老师,让他们觉得老师就是正义与公理的化身,他们也最肯服这样的老师。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绝对禁止打骂学生,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对老师离心离德,那就谈不上搞好教学了,但爱学生同时又应对学生严格要求,他们有错误绝不可听之任之,该及时批评就得批评,方式就是讲道理,影响一个学生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真心的关怀与帮助。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优良的班风与周围的学习气氛对引导后进生进步起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班主任与课任老师的有效配合,没有这些,个人再努力也是不行,管理学生是一门艺术,我目前仍在探索。只有当以上思想工作基本过关了,奏效了,才能使教学效果上去。
对于教学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六点入手,
第一点:总体把握教学要点,如该学年,该学期有哪些知识点,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这样在平常教学中才有目标。
第二点:注意和学生一起探索各种题型,我发现学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点,只要勾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兴趣,学习劲头就上来了,如每节课后如有时间,我都出几题有新意,又不难的相关题型,与学生一起研究。
第三点:,每节新课后注意反馈,主要作业与小测中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订正。
第四点:要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我反对题海战术,但用相当数量题目进行练习却是必要的,练习时要有目的,抓基础与重难点,渗透数学思维,强调一点是老师在练习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锻炼,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与打好基础,可以做到用一把钥匙开多道门。
第五点:就是考前复习中要认真研究与整理出考试要考的知识点,重难点,要重点复习的题目类型,难度,深度。这样复习时才有的放矢,复习中什么要多抓多练,什么可暂时忽略,这一点很重要,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与成绩。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把握得准,必须要有相当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与总结,甚至挫折,否则不行。而我仍在不断摸索中,但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就会有所领悟。
第六点:抓好后进生工作,后进生会影响全班成绩与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气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后进生跟得上。例如在课后,只要有时间,我一般会留部分成绩不足的学生再进行一次复习讲解或小测,时间不要太多,十几或二十分钟,但一学期下来,就积少成多,对提高成绩会有帮助,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其它科任老师协调好时间,二是被留下的学生的思想工作要过关,以免因被留下产生抵触情绪,就会影响复习效果。
以上六点教学方面的看法只有根据自身与本班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有机结合,才可能有一定效果。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我目前仍在不断探求有更好效果的教学方法,我虽没有教改,实际上已是 " 半个教改 " ,我的教学是 " 常规 " 与 " 教改 " 相结合,并博采众长,不断改进,争取更好成绩。
中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4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在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抓两头、促中间,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1、备课。
精心钻研教材,细心备课;做到:重点难点突出,易混易错知识点清晰,并掌握好、中、差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次设计练习题,分层次落实训练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轻松学习,学有所获。
2、授课。
一是从问题出发进行教学。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教学活动”,而问题又是数学的心脏,通过问题教学唤起学生的创造灵感,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开启心智。从而使学生达到“三自”,即: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3、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
一是从多个方面给学困生创设学习时间空间,采用课堂多提问,一帮一合作学习,作业分层照顾,指导学困生自己提出问题等措施;
二是利用课后时间与其谈心,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经常在学困生的作业上、试卷上写上一些鼓励的语言,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到学校、家庭齐关心。
4、利用年轻精力充沛优势。
在下半学期抓好部分学生晚自修工作,形成学习小团体,带动班级、年级学习数学的风气。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历年各省市中考题,了解中考动向,充实自身知识。
二、团结奉献 拼博进取
1、团队合作。
虽然初三教师只是一人孤军奋战,但我们三位数学老师团结在一起,把初三教学工作摆在首位,齐心协力,采用听课、评课,使初三的数学教学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2、努力拼搏。
在复习阶段,老师们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找题、选题、编题,并对一些资料进行剪贴重组,自编大量资料,使习题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实效性。而自己也对于每次单元测试,摸拟测试,不管每天几点钟考完,当天必须批改,因此,经常把没有改完的试卷带到家里完成,摸爬滚打,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三、科学备考 真抓实干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具体要求是:明方向、对方法、细备课、深挖掘、精选材、强典型、准讲述、清思路、实效果。
复习分三个阶段:(1)基础复习、(2)专题训练(3)摸拟测试。第一阶段要求紧_教材,打好基础知识,做到三个重视。
1.重视易混、易错知识点;
2.重视“三基”的落实,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
3.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实现的目标是对重点知识过程化,基本图形结论化,使定理图形化、图形公式化、公式语言化,即形、式、语言三为一体,让全体学生都有收获。
以上是我在初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虽有所收获,但也还有些差距。我有决心与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一如继往,积极投身于新课标的实验中去,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同行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使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取再创佳绩。
中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本学期来在学校党、政、工的领导下,在广大教师的支持下,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了能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现将本期所作工作总结如下。
我在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是以下几方面:
1、课前准备工作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除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能使课堂教学中的辅导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把教材和学生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确定课堂上要讲的主要内容。
2、课堂工作
(1)首先搞好组织教学,这是顺利进行正常教学的保证。
新课程数学的组织教学与传统的组织教学有明显的不同,我们知道,组织教学的任务就是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组织到当堂课的学习任务上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地是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授上,但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教学应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之中。
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能真正起作用,达到目的,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非常重要,因此,教师的威信将起到较大作用。教师既要亲切又要严肃,要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尽量避免学生产生压抑和过度焦虑,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发挥出正常的智力水平,高效地进行学习。
(2)其次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涉及本课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要简明扼要,抓住要点,点穿实质,然后,自然过渡,引入新课,简述学习课题,布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要求,以保证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和完整性。充分地照顾了学生学习上的差异,这样学生可以快者快学,慢者慢学,达到了班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
(3)再次是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独立进行学习活动。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做练习,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对于学习思维品质不踏实的学生,要注意用具体的事例,通过严格要求,逐渐培养他们的踏实品质。对于学习成绩优异者,应指导他们向深度、广度发展,向他们提出进一步深入学习,并具体落实,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这段宝贵的时间,充分发挥其潜力,提高效率,超额超前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习基础较差,思维不敏捷的学生,加强重点辅导。
在这里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和把握整个课堂,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非常重要。
3、课后辅导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