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自动化行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自动化行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工自动化行业前景

篇1

【关键词】电力,热工自动化

随着国家法律对环保日益严格的要求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未来热工系统将围绕“节能增效,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向智能化、网络化、透明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新的测量控制原理和方法不断得以应用,将使机组的运行操作和故障处理,象操作普通计算机一样方便。

1.单元机组监控智能化是热工自动化系统发展方向

单元机组DCS的普及应用,使得机组的监控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它的监控智能化程度在电力行业却没有多大提高。虽然许多智能化的监视、控制软件在国内化工、冶金行业中都有较好的应用并取得效益,可在我国电力行业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有所起步。随着技术的进步,火电厂单元机组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将是一种趋势,因此未来数年里,实现信息智能化的仪表与软件将会在火电厂得到发展与应用,如:仪表智能管理软件,将对现场智能传感器进行在线远程组态和参数设置、对因安装位置和高静压造成的零位飘移进行远程修正,精度自动进行标定,计算各类误差,并生成标定曲线和报告;自动跟踪并记录仪表运行过程中综合的状态变化,如掉电、高低限报警、取压管路是否有堵或零位是否有飘移等。

阀门智能管理软件将对智能化阀门进行在线组态、调试、自动标定和开度阶跃测试,判断阀门阀杆是否卡涩,阀芯是否有磨损等,通过阀门性能状况的全面评估,为实现预测性维护提供决策。

重要转动设备的状态智能管理软件将对重要转动设备的状态如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等,综合采用基于可靠性的状态监测多种技术,通过振动、油的分析以及电机诊断,快速分析(是否存在平衡不好,基础松动,冲击负荷,轴承磨损)等现象和识别故障隐患,在隐患尚未扩展之前发出报警,为停机检修提供指导和帮助。

智能化报警软件将对报警信号进行汇类统计、分析和预测,对机组运行趋势和状态作出分析、判断,用以指导运行人员的操作;故障预测、故障诊断以及状态维修等专用软件,将在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机组潜力中发挥作用。单元机组监控智能化将带来机组检修方式的转变,以往定期的、被动式维护将向预测性、主动式为主的维护方式过渡,检修计划将根据机组实际状况安排。

2.过程控制优化软件将得到进一步应用

进一步提高模拟量控制系统的调节范围和品质指标,是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的一个方向。虽然目前有关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在电厂控制系统优化应用的报道有不少,但据笔者了解真正运行效果好的不多。随着电力行业竞争的加剧,安全、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明显效果、通用性强、安装调试方便的优化控制专用软件(尤其是燃烧和蒸汽温度优化、性能分析软件、)将会在电厂得到亲睐、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目前机组的AGC均为单机方式(由调度直接把负荷指令发给投入AGC的机组)。由于电网负荷变化频繁,使投入AGC的机组始终处于相应的变负荷状态,锅炉的蒸汽压力和温度波动幅度大,辅机、阀门、挡板等设备动作频繁,这种方式对机组和设备的寿命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发电成本的提高,发电企业需从各个角度考虑如何切实降低电厂运行成本,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因此配置全厂负荷分配系统(即电网调度向电厂发一个全厂负荷指令,由电厂的全厂负荷分配系统,以机组的煤耗成本特性为基础,在机组允许的变化范围内,经济合理地选择安排机组的负荷或变负荷任务,使全厂发电的煤耗成本最低,降低电厂的发电成本)将是发电企业必然的要求,相信不久的将来,单机AGC方式将会向全厂负荷分配方式转变。

SIS系统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二次开发,促进自身应用技术走向成熟,在确保火电厂安全、环保、高效益及深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中发挥作用。

3.现场总线与DCS相互依存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里,现场总线将与DCS、PLC相互依存发展,现场总线借助于DCS和PLC平台发展自身的应用空间,DCS和PLC则借助于现场总线完善自身的功能。

3.1 现场总线与DCS的关系。

现场总线作为一个完整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目前还难以迅速应用到整个电厂中,而DCS虽然是电厂目前在线运行机组的主流控制系统,但由于其检测和执行等现场仪表信号仍采用模拟量信号,无法满足工程师站上对现场仪表进行诊断、维护和管理的要求,限制了控制过程视野,因此DCS通过容入通信协议国际标准化的现场总线和适合现场总线连接的智能化仪表、阀门,并将自身的输出驱动功能分离移到现场或由现场智能驱动器代替,功能简单且相对集中的控制系统下放到采用FCS控制和处理功能的现场智能仪表中,然后由少量的几根同轴电缆(或光缆)和紧急停炉停机控制用电缆,通过全数字化通信与控制室连接。将有助于降低电厂造价,提高自身的可靠性,拓宽各自的功能,推动各自的发展。除新建电厂将会更多的采用现场总线的智能设备外,也会成为运行多年的机组下一步的改造计划。

3.2 现场总线与PLC的关系。

现场总线在电厂的应用将借助于PLC,这不但因为PLC已广泛应用于电厂辅助设备的控制,将现场总线技术和产品溶合到PLC系统中,成为PLC系统中的一部分或者成为PLC系统的延伸部分,在辅助设备的控制中将直接明显地体现其经济效益。还因为现场总线和PLC的制造商间关系密切,如、ProfiBus等本身就是由PLC的主要生产供货商支持开发。

由于电厂现场的环境恶劣,温度高、灰尘多、湿度变化大,因此现场总线在电厂应用,首先要解决的是自身质量。

4.辅助车间(系统)集控将得到全面推广

随着发电厂对减员增效的要求和运行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辅助车间(系统)通过辅控网集控将会得到进一步全面推广。但在实施过程中,目前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辅控系统I/O点数量大(浙江宁海电厂已达到10000点),各辅助车间物理位置分散,存在远距离通信、信号衰减和网络干扰问题,因此监控系统主干通信网宜采用多模光缆以确保通信信号的可靠性。

(2)各辅助控制系统采用不同的控制设备,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协议不同,甚至不同的物理接口,因此须解决网络通信协议的转换问题,选型时应事先规定好各系统间的接口连接协议。

(3)各个辅助车间的控制系统为不同的厂商供货,由于使用的软件不同,其操作员站的人机界面很有可能不一致。因此选型时应注意上位机软件,设计统一的人机界面,采用统一的风格及操作方式,以便方便各系统画面接入BOP网络。

辅助车间集控系统能否实现设计目标,除了自身的技术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助系统本身的自动投入情况。因此高可靠性的执行机构、动作灵活可靠的限位开关、智能化的变送器将会得到应用。

5.单元机组监控系统的物理配置趋向集中布置

过去一个集控室的概念,通常为一台单元机组独用或为二台机组合用,电子室分成若干个小型的电子设备间,分别布置在锅炉、汽轮机房或其它主设备附近。其优点是节省了电缆。但随着机组容量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深化,近几年集控室的概念扩大,出现了全厂单元机组集中于一个控制室,单元机组的电子设备间集中,现场一般的监视信号大量采用远程I/O柜的配置方式趋势,如浙江省国华浙能宁海发电厂(获国家金奖),一期工程四台机组一个控制室集中监控,单元机组电子室集中,提高了机组运行管理水平。

6.APS技术应用

APS是机组级顺序控制系统的代名词。在机组启动中,仅需按下一个启动控制键,整个机组就将按照设计的先后顺序、规定的时间和各控制子系统的工作情况,自动启停过程中的相关设备,协调机炉电各系统的控制,在少量人工干预甚至完全不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地完成整台机组的启停。但由于设备自身的可控性和可用率不满足自动化要求,加上一些工艺和技术上还存在问题,需要深入地分析研究和改进,所以目前燃煤机组实施APS系统的还不多见。

由于APS系统的实质是电厂运行规程的程序化,其优势在于可以大大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人为操作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缩短机组启停时间。作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机组整体自动化水平,增强在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会成为未来机组控制发展的方向之一,引导设计、控制系统厂商和电厂人员更多地去深入研究,设计和完善功能,并付绪实施。

7.无线测量技术应用

无线测量技术能监视和控制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更多情况,获得关键的工艺信息,整合进入DCS。除节省大量安装成本以外,还将推动基本过程和自动化技术的改善。如供热、供油和煤计量,酸碱、污水区域测量等,都可能通过无线测量技术实现远程监控。

8.提高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研究将深入

由于热控系统硬软件的性能与质量、控制逻辑的完善性和合理性、保护信号的取信方式和配置、保护连锁信号的定值和延迟时间设置,以及热控人员的检修和维护水平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此使得热控保护系统误动作引起机组跳闸事件还时有发生。在电力生产企业面临安全考核风险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本着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及效益优先原则,从提高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着手,深入开展技术研究,是热工自动化系统近期的一项急需进行的工作。提高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技术研究工作,包括控制软硬件的合理配置,采集信号的可靠性、干扰信号的抑制,控制逻辑的优化、控制系统故障应急预案的完善等。随着机组控制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重要控制子系统的硬件配置中,将会采用安全型控制器、安全型PLC系统或者它们的整合,保护采集信号将会更多的采用三选二判断逻辑。独立的测量装置需要设计干扰信号抑制功能。此外基建机组一味以最低价中标的招标模式也应得到扭转(最低价中标,迫使厂商通过减少配置来降低投标价,导致控制系统可靠性下降)。

9.火电厂机组检修运行维护方式将改变

随着电力市场的竞争,发电企业将趋向集约化经营和管理结构扁平化,为提高经济效益,发电企业在多发电,以提高机组利用小时的同时,将会通过减少生产人员的配备,密切与外包检修企业之间的联系,让专业检修队伍取替本厂检修队伍的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检修维修工作社会化将是一种趋势。此外DCS的一体化及其向各功能领域渗透,提高电厂整体协调和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的同时,也将会使电厂原专业间及专业内的分工重新调整,比如热工与电气二次回路的专业划分打通。为了降低成本,电厂不再保持大批的检修维修人员,因此检修维护方式也将因此而改变,比如让生产厂家和公司承担DCS和相关设备的检修工作。

篇2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现状 发展前景

0、引言

进入了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的发展水平在不断地进步,现代工业的科学技术已经也在不断地取得成就,尤其是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方面。如今掌握电气自动化工程核心技术,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检测的精度,及时传递信息,并且还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本文介绍了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其优势,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以便促进电气工程的发展。

1、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现状

几乎所有的行业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大多数行业也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而自动化又离不开电气工程的密切配合。目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的水平还处于下游,但在近几年中,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且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1] 。但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竞争的加剧,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发与制造机构就必须结合国内当前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1.1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标准语言规范

目前,各行各业的生产运作和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人们已经习惯于在计算机上查询资料,记录信息等,形成了与计算机共同工作的局面。在计算机系统中,可以更灵活地、更容易地进行集成,因此,在计算机被使用的同时,人们也为之规定了系统的标准语言,以便计算机更好地维护处理具体工作内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标准语言规范主要是Windows NT和IE。

1.2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信息集成化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常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几种信息技术:①管理层面上纵深方向的延伸。企业的管理部门会利用特定的浏览器对工作内容进行操作,如: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财务核算等数据信息的及时存取,并且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形式画面而了解到生产情况,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生产信息资料[2] 。②在电气自动化设施、系统和机器中横向扩展比较信息技术。如今,微电子技术也在不断被人们运用投入到生产当中,渐渐地便模糊了以前明确规定的机器设备,从而结构软件、通讯的能力和统一的重要性便逐渐凸现出来。

1.3 电气自动化工程集中监控式控制系统

随着企业对控制性系统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人们发现了集中控制下的自动控制系统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点,那就是处理速度缓慢之极。之所以整机运行速度如此的缓慢,是因为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就是要把全部的功能集中于一个处理器中,并且当系统的监控容量中包含了所有的设备时,主机空间会因监控数量的庞大而不断地下降。如此便必须增加电缆的数量以及电缆的费用,整个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可靠性也在不断地降低。

2.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前景

2.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统一化

对于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周期性设计、安装、测试、维护等工作环节,统一化的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能为其实现起到很大作用,减少从开始到产品完工之间所花费的时间与资金。为了将电气自动化系统通用化,可以把开发系统从运行系统当中独立出来,使顾客满意。

2.2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标准化接口

要想有效地减少工程的成本和时间,微软公司采用的标准化技术虽无多大差别,却可以大大缩减,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办公室通讯使用的标准是IP系统,为使厂家之间的软硬件数据的交换工作能偶顺利及逆行,就必须使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程序的标准化接口[3] 。

2.3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显而易见,要想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度智能化和集成化功能,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专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之加深对整个系统的安装流程的印象,掌握操作软硬件的相关技术和专业知识,从而间接提高系统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国内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做了简要描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因此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地位势必会愈来愈高。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中,作为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应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深入研发,不断改进,势必以打造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为目标,为推动我国现代化企业以及社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敬庆.小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

篇3

关键词:安全生产;自动化控制;安全联锁

中图分类号:TQ086 文献标识码:A

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是规模化和生产工艺复杂化,生产所需设备也相对复杂,因此,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现实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也相对较高。这一特点对实现化工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也产生了迫切要求。

1化工行业的特点

我国化工行业众多,采用的工艺也是千差万别,较之其他行业总体上来说特点相对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连续化生产,生产规模大;

(2) 运行周期长,满负荷运转,工艺过程要求稳定、安全;

(3) 工艺条件苛刻,一般具有高温、高压、低温、真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特点,使用的介质也较为复杂多变;

(4) 因其工艺条件决定其生产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如腐蚀性环境、易燃易爆场所、高粉尘性作业场所等。

2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2.1自动化控制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指的是一种自动依据既定程序或指令开展生产作业的一种技术方法,按照自动化程度不同,又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全自动化控制,一类是半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控制技术可应用在生产过程控制、机械制造控制和管理过程控制等领域。我国在化工企业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开发途径包括引进和创新两种。化工生产也经历了手工操作、机械控制和自动化控制三个阶段。自动化控制技术也从单一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向复杂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演变。在国内和化工企业中,应用较广泛的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散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在上述三种控制系统中,又以DCS和PLC两种更为多见。PLC作为一种存储器,采用的是一类可编程。作为一种内部存储程序,其主要功能包括执行逻辑运算、执行顺序控制、执行进行定时、计数和执行算术操作等。其控制方式采取的中数字输入/输出方式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方式。PLC系统的特点包括:(1)功能较强,具有较高性价比;(2)具有高可靠性和较强的抗干扰性;(3)维修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包括对间歇性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中小规模的连续性化工生产过程控制。规模较大的化工生产过程控制主要应用DCS系统。DCS的特点是将计算机、通讯和自动控制等技术进行融合,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操作、自动监视、自动管理与分散控制,同PLC相比,其控制功能更为强大。DCS的不足之处是成本相对较高。DCS的结构形式的特点包括控制分散、多层分散、危险分散及合作自治,因此适用在石油化工、化肥和大型空分制氧等生产规模较大的化工企业。

FCS系统是从DCS和PL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FCS系统具有DCS系统和PLC系统的全部优势,同时,其控制功能更加强大更完善。FCS实现了布线工作量的简单化,使繁琐的控制系统得到极大简化,系统检测与控制单元的分布也更加科学。作为全数字式串行双向通信系统,FCS有效连接了生产现场的各类自动化设备与控制器,并从这些自动化设备上采集实时信息,再加以应用(这些信息采取和应用过程包括全部记录数据的组态、标定、监控、性能诊断与维护)。上述过程同生产保持同步,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同时科学实验实现了对设备的自动管理。智能化、开放化、微型化和全数字化是FCS的特点,该系统代表了未来化工行业生产和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方向。

2.2安全联锁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安全联锁作为一种安全技术措施,可在安全隐患排除前对接触危险区的行为进行阻止,或在发生接触时做到自动排除安全隐患。紧急停车系统(ESD)是目前化工行业中经常采用的安全联锁技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生产中发生突发事故,ESD系统可使设备在瞬间停止运行,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为增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通常将ESD系统与PLC系统、DCS系统和FCS系统配合使用,ESD系统可在发生温度、压力和液位超限,或可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浓度超标时进行报警,并启动安全联锁停车功能。安全风险高的化工生产系统应在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安装ESD系统,以确保在异常情况下不发生安全事故。

3展望

随着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依靠新技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也更具有主动性。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也将取得新的进步,并在化工行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将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实施于化工生产中,可通过对工艺参数等的自动控制,避免因手工操作等导致的事故隐患,并有效减轻低劳动强度,使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得到改善,实现化工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行。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的应用应与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与工艺特点相结合,并实现技术的持续更新,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高效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华礼.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化探索[J].河南科技,2013(04).

[2]李善义.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化探索[J].硅谷,2012(20).

[3] 李洪岩.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化思考[J]. 科技信息,2012(26).

篇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分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2.092 

0 引言 

在现如今的发展当中,我国各个方面的技术和科技已经逐渐与国际相接轨,由于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这一方面,我国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传统的科技当中,我国多数都是依靠的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科技上的创新,然而现如今我国可以利用自身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在当今我国,电气自动化已经将原有的电气工程改变了很多,在人力和时间上不仅仅能够节省很多,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的效率。其余各个学科的综合又将会催生一个有一个新的领域,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必将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我国已经在电气自动化方面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1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1 在电气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在二十一世纪当中,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在传统的技术当中我国一般都是通过温度以及液位和压力仪表进行观察而实现管理方式,这种方式较为传统,在当今的社会当中已经被逐渐的科技化信息设备所取代。现代的社会当中已经选择了具有高科技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现如今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数据统计,不仅仅对流量、温度以及压力数据进行准确的采集,才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从根本上降低工作量和投资额度。所以从总体上来看电气工程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2 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中,电气自动化已经朝着现有的网络技术发展而去,在传统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当中都是依靠继电器来实现对于电气的保护,这种保护手段不仅仅浪费时间和人力物力,还有着不确定性。然而现如今的自动化技术可以利用电网调度来完成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监督和控制。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十分的发达,电网调度可以使得有关部门通过互联网来完成通信方面和调度方面的联系。这种庞大的网络系统会形成一个非常有利于工作的信息系统,不仅仅实现了实时监控,还实现了数字化的信息化服务。 

1.3 在化工生产单位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在化工厂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可以在化工厂的检测当中实现实时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监控,在对其进行实时监控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可以清楚将生产当中的线路和生产过程进行监测,还可以对现场的一些仪表、传输路线以及工程师站进行完全的控制。这些与传统的电气监测系统相比有着很大程度的不同,这样不仅仅彰显了二十一世纪我国先进设备的用途,还真实的反馈了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有利之处。 

2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2.1 低频向高频发展 

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已经步入了人们的视线当中,这样一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在现代工业的发展当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技术也已经逐渐的发展成为了较为先进的领先技术。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近些年当中我国的工业行业正在逐渐的加深发展深度。原有的单一频率设备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于现在的工业化技术,现在人们对于科技的追求不仅仅局限于先进,更要求的是环保。我国工业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低频率逐渐的转向为高频率的发展了,这一转变的完成可以让我国的工业行业无论在面临着何种负荷的情况下都可以完好的运转,不致于因为工业负荷过重而出现运行不顺畅的问题。 

2.2 充分的融合计算机技术 

在这个二十一世纪当中我国的任何一种先进产品和先进设备都已经与“智能”挂钩,这种智能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相比是完全吻合的,只有先进的设备才会符合现实社会的潮流。现如今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可以说是一种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多元化设备。这种与互联网有着密切关系的工程技术在当今的社会当中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这种先进技术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我国传统技术当中的问题,这种技术的出现不仅仅实现了实时的监控,还实现了对数据及时的处理和分析,这一环节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仅仅可以为企业谋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增加工作的准确性。 

2.3 开关设备智能化 

开关设备智能化这一技术已经逐渐的在开展当中,现如今的这种与互联网相关联的技术被称之为微机技术,开关技术与微机技术有着十相似之处,两者都是通过运用现如今的先进技术来完成对于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开关设备智能化也是为了在工业发展当中更加的方便作业,这种技术的实施也离不开信息化额互联网技术,开关设备智能化指的高低压设备及其辅助装置可以提供接口以方便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从而更好的实现对设备的控制。现如今的工业技术发展当中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备,对于开关这一问题已经有着越来越先进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我国一定不会离开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所以在当今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当中我国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大重视程度和管理的力度。 

2.4 造作人员专业化发展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壮大,我国该行业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传统的工作当中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而在当今的社会当中需要对信息化技术人员有着很好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在设备和电气自动化技术工程都朝着先进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对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很多操作人员往往在设备运行的时候才会对其相关的一些技术进行培训和了解,笔者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仅仅能够针对于一些表面现象进行了解,并不能够从本质上对于电气自动化的设备有所了解。应该在对设备的调试阶段让操作人员亲临现场去亲自熟悉设备,这样会对于自动化设备有一个更加深切的了解和认识。电气自动化设备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技术,所以要想保证每一操作人员都能够真切的理解和体会操作过程,就应该注重人员的培养。 

2.5 其他方面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现如今的很多电气自动化工程都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不仅仅能够在传统的基础上对电气自动化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还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力和物力的问题,帮助更多的工业化设备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现代电气工程技术已经由半控制时代逐渐的转入了全控制时代,这一跨越对于我国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也为信息化的发展和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工业行业当中的促进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在当今的这个社会当中,电气自动化已经将原有的电气工程改变了很多,在人力和时间上不仅仅能够节省很多,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的效率。其余各个学科的综合又将会催生一个有一个新的领域,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必将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过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注意着出现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当中发展才会进步,才会更加的有助于人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献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探析[J].电子制作,2014(03). 

篇5

关键词: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整体趋势;规划标准

机械制造已经开始向数控形态过渡,伴随智能操控框架下的设计要求等进行分析,应该确保内部人员熟练掌握制造流程,完善相关软件的搭接环节,促进硬件设备与人工调试的中和动力的基础上,为后续的产品营销活动奠定实力基础。计算机软件、硬件种类丰富,机械制造应用活动更是十分广泛,人才稳定诉求极为强烈。根据系统中心功能可靠地位分析,涉及设备体系、功耗等必须得到稳定处理,这是整个设计活动的中心,所以要维持数据库和相关程序的支撑效能,这是现下机械改造策略得以贯彻实施的有力保证。

1.有关机械制造自动化事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整个专业领域包括工业设计流程、装备条件和控制方法等内容,多数人员对这类行业前景误解深刻,忽略自动化机械社会适应能力的挖掘,包括数控维修、设备调整和环保元素追加等。整个过程延伸的学科交叉观点较多,但只要学员懂得积累这些综合理论,就一定会为跨行业的就业渠道添加光彩。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作条件设计要求操作人员想象力丰富,并且对陌生事物具备灵敏的感知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下就业市场对系统自动化操控能力做出规定,不但要了解内核剪裁和驱动程序的开发,同时要将语言编程技能控制流畅,即设置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的主体职位,保证竞聘人员业务素质的完整性。

2.机械自动化制造前景分析

经过一定时期的研究和改革,自动化科技产品样式逐渐丰富,在世界不同行业内部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我国也在零一年开始赢得数控产品800亿的增值收益。尤其是最近阶段,自动化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依赖项目,同时带动工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实际交流生活中,包括人们经常使用的智能手机、3D电视、汽车、先进医疗仪器等,都是机械自动化系统改造涉猎的内容,借着廉价微处理器的出现和互联网空间的发达,有关广泛的领域应用事宜将更加频繁。

新时代空间下的机械设计自动化标准有所提升,因此本专业课程设计也要相应地做些调整改动,教育部门结合过往工程质量意见分析,要贯彻社会需求的强大导向特性,设置新型学科专业,并密切结合产业联系框架,加快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全面适应知识经济的社会变革趋势,必须按照科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开发系统课程体系,对内部结构创设新的体系结构,稳固建设互动的积极响应态度,尽量将分散的课程规划起来,同时向优化的课程群样式转换,保证整体研究效能的拓展素质。具体开发流程包括:建设点线面拓展格式,按照智能管控主干构建课程群模型,最后进行立体资源堆砌,这种利用公共基础课程开发的子系统平台,完全能够产生跨层带动的优化作用;实践是本专业训练强化的必要措施,需要不断增加实践内容,在既定的生产实习环节中提高学生知识积累意识和业务素质,注意合理检测调试系统的搭建。

机械制造以及自动化改造在社会领域内部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人才需求空档势必很大,面对我国移动3G为核心产业开发人数不过万人的情况,而市场范围正不断扩张,人才不足状况紧急。在招聘活动当中,尤以电信行业技术开发工程师职位突出,有关专家分析,通信业务仍然存在上升空间,有关自动化人员的汲取要求更会持续暴涨。而机械自动化设计专业中低端的毕业人员基本汇集在产品硬件性能调试部门,包括软件制作、功能测试、生产线质检、后期销售等,占整体就业人数的九成左右。一次就业是本专业集中注意的岗位规划诉求,必须对旗下学生进行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强化处理。一些成就优越、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主动争取自动化工程开发、技术支持工程师、现场测试人员等高级职位,这是普通毕业生需要耗费五年工作时间才能够获取的晋升机会。因此,这类专业人员录取就应该建立起良性竞争的机制,从长远规划原则来看,能够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需求。总而言之,这类专业人员完全有资格跻身于电子信息产品设计管道中去,尤其是消费、安防电子产品的生产,具体从事结构软件系统设计工作,推动系统安装、现场调试和后期销售的竞争优势,支持后续复杂校验工作的衔接效果。

3.结语

新时期创新性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是整个社会结构调整、改造的动力目标,面对机控领域就业局势不明显的现实状况,有关部门更应该加紧要学会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节奏,不断挖掘和补充专业知识内涵,抓紧做好综合学科的交融调整工作,尽量满足现代机械制造市场的标准要求。掌握先进掌控的优势资格,这是目前该行业前景设想的总体框架,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去支持。

参考文献:

[1]周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11(03):66-68

[2]宋建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探究分析[J].科学之友,2010,26(24):23-24

[3]阮启刚.应用型机械类本科人才就业探索[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13(01):132-133

篇6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规划;思路;研究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力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对电能质量、供电的可靠程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达地区,城市的电网以实现达到供电可靠性99.99%为目标,但是在我国的大多数供电企业中,存在着大规模缺乏中低压配网配电实现自动化的条件和基础。

1 配电自动化规划的基本思路

进行我国电力企业的改造,实现配电自动化,是以提高配电的安全可靠性为目的,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投资成本较高,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工作。规划者在进行规划工作时,不是以追求建立永不停电的供电系统为目标,而是以追求可靠性平衡点,实现配电自动化。也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其发挥的经济效益是否与供电企业进行改善所花费的成本。

供电企业所提供的可靠性成本,作为实现配网自动化的投资,供电企业通过提高可靠性来获得经济效益具有局限作用。 因此,进行配电自动化规划的基本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采用分阶段的实施方法,并对实施的时间进行考虑。例如对城区的地下电缆进行再次配电自动化,防止出现浪费成本;

(2)采用分区域的实施方法,要对实施的环境、区域进行考虑,例如实施的环境是金融中心,那么就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

(3)采用分级别的实施方法,针对投资区域的成本进行分析,运用不同的投资技术方法,例如通过运用控制策略和通信方式等。

2 配电自动化规划的基础条件和需求

进行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工作的基础条件,指的是对电源的容量进行合理的分布,网络结构主要具备互联、转供以及适应负荷发展的能力,且不具有改造计划的特点。最重要的一点,要将线路参数信息和负荷等信息的资料准备齐全,只有全面掌握了基础信息,才能促进配电自动化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3 配电网自动化规划的内容和步骤

为了有效的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分阶段、分区域的实施,促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内容的规定主要包括所进行规划区域的网络发展现状与社会发展前景分析、了解进行配电自动化工作的必要性、制定配电自动化规划的规范原则、保障配电自动化运行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对配电网络、设备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等。

3.1 规划区域的网络发展现状与社会发展前景分析

对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产业结构、产业比例、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产业的技术含量等方面进行了解分析;另外,针对该区域是否是以运用高新技术为主,先进工业作为基础,将服务行业作为经济支柱的结构体系;除此之外,确定区域产业结构、供电的安全可靠性以及对该区域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3.2 制定配电自动化规划的规范原则

为了达到保护投资、促进配电网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制定配电自动化规划的规范原则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的整体经济效益。对配电自动化实施分阶段的投资,应该让其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让企业在进行配电网自动化时,通过运用配电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系统和企业数据库互相联系;另外,提前进行规范信息管理工作,将配电网自动化的成本投资主要集中整理信息部分。

3.3 对配电网络、设备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

根据对区域的了解,针对区域规划中的负荷性质、负荷电量水平、变电站的负载率以及变电站的供电范围等内容进行分析;另外,对规划区域的网络结构、线路情况、故障情况以及分段开关个数等情况进行了解。在掌握规划区域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前提条件下,进行一次网络的规划和改造,赋予一次网络倒供能力。

3.4 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分析

所谓供电可靠性,指的是社会所能接受的可靠性。因此,进行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工作,要对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供电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获得社会对配电网络可靠性的要求,这就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必要性。因此,要引起对配电网络的可靠性的重视度,另外,规划区域的供电可靠性要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互相适应。

进行配电自动化的前提条件,是以用户的需求和可靠性为条件。只有在用户和程度达到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时,才可以通过实现配电自动化,进而提高配电网络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

3.5 配电自动化规划的过渡方案的确定

为了在配电自动化规划中实施分阶段投资和实施工作,要实现配电自动化子系统发展成为健全完善的配电自动化整体系统。在确定过渡方案时,通过运用配电半自动化方式,来实现供电可靠性水平的提高。其实施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对馈线电流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掌握;其次,对出现故障的地方进行测量、定位,并运用人工操作开关的方法;最后,进行自动开关的装设工作,达到自动排除故障和转移负荷的效果。总之,进行配电网自动化工作,要与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依据配电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前景规划,并且在经济能力所承受的范围进行实施。

4 实例分析

通过对某县城的配电自动化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其主要基本思路运用分区域的实施方法,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对电源容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布,实现其网络结构具有互联性、转供性和适应负荷发展性,并且在规划内容的构建上,首先对某县城的网络发展现状、未来该区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然后对该区域配电网络和设备的运行线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配电自动化规范的科学性、规范性原则,最终确定配电自动化规划过渡方案的选择。最终,某县城的配电自动化规划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另外,由于农村的配电网和城市配电网不同,和县级以上城市的电网和地区以上的电网在网络结构、一次设备与自动化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配电网规划的网络架构主要以辐射供电为主,10kv的馈线比较长,架空支线较多,。电力负荷分散,且负荷密度低,容易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

5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配电自动化规划的基本思路、基础条件、要求、规划内容以及规划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了解到,通过实施配电自动化,对于提高整体配电系统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服务水平、供电质量以及提高供电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结合配电网一次网络的改造和规划,实现配电网自动化工作,能够防止出现重复改造的现象,并有力的提高配电自动化的投资成本效益,建立一个良好的配电自动化规划,能够为供电企业在规划区域中实施分阶段配电自动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娴卿.分析配电自动化的规划思路[J].广东科技,2008(05).

篇7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生产与电子产品的关系越发的紧密。在这样的时代的背景下电气工程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同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目前的电气自动化工程监督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本文将针对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进行相关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引言

我国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电气自动化工程的依赖也越来越重,工程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生产速率和工作效率。比如,在人们的日常日常生活中即便只有短短几秒的停电也会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都会受到严重的损失。所以,做好电气自动化工程监督管理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发展都有极其重大意义。接下来对于电气自动化工程监督问题进行相关方面的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意见。

一、 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一)仿真模拟工作的发展意义

对于电气自动化工程来说,如果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这三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给电力的传送运输提供很大的安全保障。这对于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也有很大的意义,对于仿真模拟工作的进行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供工程实施效率还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工程不合格就怀疑耗费很多多余的财力、物力去进行维修护理,但是一个质量合格的电气自动化工程监督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完工效率,提高自动化的效率,将人们的工作时间和人员操作时间大大的缩短。这对于仿真模拟工作来说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性问题

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动了电气工程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它的发展范围。在电子相关行业中都有电气自动化的参与在社会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各个应用该系统的行业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我们都知道,自动化对于电气工程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改变了电气在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足还将出现的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掉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自动化系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比如说:系统的集成性不强、连接性较弱形式结构单一等。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气自动化工程运行速率和工程质量。

(三) 自动化网络系统缺乏统一性、主观意识支配太强

我国电气自动化已经进入了高速、快捷的发展的阶段,并且在市场上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我国许多企业厂商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电气自动化网络系统缺乏统一性这样的相关问题,相关程序的接口也是大小不一,这对于信息的运输传送有很大的弊端同时也阻碍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工程质量就要从自动化网络系统中对自动化工程进行相关的质量监督管理,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解决问题并优化完善系统,使得电气自动化工程能够有效的发挥其自身的功效和优势。大多数企业在开发和使用自动化技术时都会召集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研究生产,但由于各个人员的相关技术条件和技术程度不同导致自动化技术在开发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主观意识的影响。这样就会提高相应的技术开发成本,又由于不熟悉各项相关机器设备的指标导致操作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整个电气工程的运行。

二、 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监督管理策略

(一) 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创新研发思维

在电气自动化相关设备的研制开发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应用我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加大科研技术的投入力度和创新性的研发思维,在研发过程中要尽量节约技术研发的成本提高自动化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科技研发人员不能之单一的研发其中一种产品,应该要充分发挥其创新性对于多种产品同时开发研究,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前景投入新的技术和新的想法。我们也都知道,由于各种机器设备的产品参数不同所以有不同使用条件和要求,在机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检查,在投入生产的时候可以加入创新但是要保证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整体效果。这样才能研发出更加完美安全的电气自动化及其设备,从而促进电气工程更加安全良好的发展。

(二)提高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开放性

电气自动化这样大型的工程是及其复杂的,操作也存在一些相关方面的困难,所以光是依靠人工操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依靠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操作可以大大的降低其复杂性将操作简单化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员的操作降低对工作人员的伤害。这对于工程操作的安全性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大大减少了劳动人员的时间同时缩短了反应的时间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提高电气自动化的开发性就能够更好的控制工程质量,同时可以针对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防,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操作的灵活性,准确性,时期事务率大大的降低,这对于工程的质量也大有益处。

(三) 提高电气自动化工程材料

电气自动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企业也注意到了电气工程的质量问题。在这一方面不仅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要求专业人员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材料进行详细的检查,对其材料的相关参数也要进行检查务必确保材料的完好性之后才能使用,因为参数不合格的材料会大大降低电气自动化工程的使用寿命,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不合格的不能投入正常使用的。在相关人员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危险。同时,介意公司对于专业人员也要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正确实质的掌握相关技术知识和操作技巧。所以,对于电气自动化工程材料和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掌握程度与工程整体的安全质量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对于企业也要有所要求要求企业要从正规合法的厂家进行材料购入,只有正规厂商购进的材料安全性才会更加有所保障。提高工程技术含量。

三、结论

在我国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电气自动化工程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和娱乐方面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未来的人类生活都离不开它的运用,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突出明显。所以,需要相关科研人员加大监督力度、加大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加更多的创新性思维。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自动化工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对于工程投入使用的材料要进行严格把关,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监督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桓栋. 浅析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 四川水泥,2015,05:20.

篇8

【关键词】包装机械;自动化;智能装备

引言

商品包装是物品进入流通领域的必要条件,而包装机械是为商品进入市场提供保护、促进销售及提高附加值而完成生产过程的技术设备,是实现产品包装的主要手段。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生产自动化要求的提高,包装机械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包装设备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几年,受下游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趋势、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包装设备在生产和物流环节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高度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节能化的包装设备逐渐受到下游行业青睐,传统的包装设备逐步与现场总线技术、传动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和安全检测技术相结合,现代化的包装设备应运而生,未来包装机械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1 包装机械行业概况

1.1包装设备产品分类

包装设备分类方法较多,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按包装工序进行分类。按照工序分类,包装设备主要可分为成型装填封口系列设备、捆扎码垛缠绕系列设备、贴标打码系列设备、智能包装生产线及其他设备五类。

(1)成型装填封口系列设备是完成包装容器的固化定型、将产品按预定量充填到包装容器内、对包装容器进行封口并装箱等过程的设备,主要包括各种纸箱成型机、灌装机、装盒机、套袋机、热缩机、封箱机、封口机等。

(2)捆扎码垛缠绕系列设备是完成产品或包装件的外包装工艺并将其按设定的规则进行堆积的包装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捆扎机、码箱垛机、码瓶垛机、卸箱机、缠绕机等。

(3)贴标打码系列设备是完成将实物标签粘贴或将电子标签、文字图案喷涂标识在产品包装上的包装设备,主要包括不干胶贴标机、热熔胶贴标机、激光打码机、打码贴标机等。

(4)智能包装生产线是指能连续完成多项包装工序的机器组合,是连续实现多个包装功能的有机集合,满足了现代化大生产中无人化、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生产需求,并可实现自动检测、监控、追溯等功能,便于生产管理。目前,智能包装生产线已经成为了我国包装机械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1.2作用及优势

(1)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生产时间。例如对于封箱、捆扎、码垛工序,目前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双通道封箱机的封箱速度已达到80箱/分,全自动捆扎机的捆扎速度可达到1.2秒/道,码箱垛机的码垛速度为60,000瓶/小时。此外,自动化的包装设备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有效保证产品的包装质量。包装设备可根据被包装物形态、大小、质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使得包装后物品规格相对一致,保证包装质量,符合集合包装的要求。

(3)实现手工包装无法实现的包装操作,如真空包装、气调包装、泡罩装盒等包装设备实现了食品、药品等商品的自动化无菌、气调保鲜包装的要求。

(4)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例如生产过程中的装箱、装盒等包装工序,仓储物流中的捆扎码垛工序,动作单调、频率高,耗体力,使用装箱机和装盒机等包装设备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5)有利于对工人的劳动保护。对于某些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产品,如粉尘严重、刺激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生产储存环境严苛的产品,例如农药、民爆产品等的包装,采用传统包装方式容易影响健康,危害生命安全,无人化包装成为这类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6)可降低包装成本,节省贮运费用。对松散产品,如瓶装水、食品、邮件等,采用自动化包装设备完成装填、封口、捆扎、码垛、缠绕等一系列包装工艺,可大大缩小包装物体积,节省包装材料,同时起到提高货位利用率和运载率,减少物流费用的作用。

1.3应用领域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生产自动化要求的提高,包装机械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包装设备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包装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2.1市场容量

从包装设备需求额分析,全球包装设备的需求已从2004年的241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8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31%。预计未来仍将以5%左右的速度保持增长,到2019年将达到445亿美元的需求规模。

图1 全球包装机械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从全球市场需求来看,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工行业是包装设备最主要的下游市场。2009年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工行业对包装设备的需求分别约占包装设备总需求额的43.4%、17.7%、12.5%和7.6%。尽管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包装机械行业需求仍然实现增长。

未来几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装设备销量的增长将成为全球包装设备发展的推动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包装设备的需求将构成世界最大的市场之一;亚洲其他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对包装设备的市场需求也会获得较大的增长;而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尽管包装设备的市场需求增长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预计未来仍将获得反弹。

中国包装机械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包装机械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起步较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机械工业中的十大行业之一。2006年至2013年,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市场需求从182亿元提高到5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68%。

图2 我国包装设备市场需求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带动了国内消费增长,2006年至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64万亿元增加至26.2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68%,为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等包装设备下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随着居民消费能力、健康意识的提高,新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和包装样式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因素,为国内包装设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随着我国人力资源成本增幅较大,部分地区出现用工荒现象,2006年至2013年期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从24,262亿元增加到93,0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17%。劳动成本上升的外在压力迫使企业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机械设备代替人工,通过自动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从而消化劳动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通过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实现规模化生产,巩固并提高市场份额。

2.2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原因

国内包装机械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市场竞争比较充分,行业利润率总体水平稳定,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利润水平各不相同。少数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具备品牌优势、规模优势的企业才能不断地为市场开发出新产品、提供功能多样的包装单机设备及智能包装生产线,服务于中高端市场,平均利润率相对较高。相反,大多数企业在产品较低端、同质化较高的竞争领域,由于供应商众多,企业规模较小,竞争激烈,并且多数从事某一领域的单一产品,综合化、集成化程度不高,使得大多数包装设备生产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

2.3行业竞争格局

包装机械行业是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行业,由于其下游行业使用环境、生产工艺、包装材料、被包装物形态各异,供应商须根据客户个性化的需求量身定制相应的包装单机设备或生产线。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生产现代化水平位居全球领先地位,其包装设备以产品序列全、更新速度快、领先的研发设计能力、先进的加工制造能力获得了国际范围的品牌影响力。以德国克朗斯、德国博世、德国KHS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包装设备企业,通过提供大型、成套、高精度的单机设备和智能包装生产线,占据了世界包装机械市场的主导地位,也占据了我国高端包装设备市场的主要份额。

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内从事包装设备生产的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截至2010年末,我国共有包装设备制造企业3,600多家。根据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2月,规模以上企业共计259家,其中中型规模以上企业24家,国内包装机械行业中生产规模大、产品档次高的企业为数不多。数量众多的本土企业由于研发能力不强或者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稳定性差,主要生产低水平、功能单一的包装设备,市场竞争力普遍不强。随着包装设备下游行业现代化加工

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该类企业将难以满足包装设备高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在低端市场的竞争压力将日益加剧。

3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3.1有利因素

3.1.1下游行业发展迅速,带动包装机械需求

包装机械下游应用广泛,主要服务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众多领域的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环节。近年来,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消费升级,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以及消费意愿的增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至201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68%,并将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至2013年期间,我国的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工行业销售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1.67%、21.32%、23.43%和20.81%,包装设备作为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游行业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均得到大幅提高,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3.1.2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包装机械行业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向消费领域转移的仓储物流环节,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包装设备尤其是高端包装设备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一直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发展对象,重点向着高效化、柔性化、大型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1.3技术水平不断成熟

我国包装机械行业起步较晚,发展初期在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在下游行业良好发展形势的刺激和带动下,包装机械行业经历了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过渡,如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和产品体系,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在工艺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产品的适应能力以及成套的供应能力等关键领域实现了较大的技术突破,部分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长期以来,以智能包装生产线为代表的高端包装设备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而国内包装设备技术水平的提升已逐步改变这种局面,进口替代效应初步体现,部分产品开始出口到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制造业强国。

3.2行业前景广阔、市场容量巨大

除食品、饮料、医药、化工行业外,包装设备还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众多领域,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安全性的重要力量。以家用电器领域为例,受益于国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政策鼓励、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多个方面的扶持,同时随着技术、生产体系进一步完善,家用电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至2013年期间,家用电器批发销售收入从1,888亿元增长至8,44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85%。家用电器单位价值较大,并且在运输过程易受到损害,自动化包装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其生产和物流过程中的破损率。以电视为例,如今电视已经进入平板甚至3D平板时代,屏幕较为脆弱,性能稳定的自动化包装设备将有效保障其包装及仓储物流的安全。包装设备在造币印钞领域也有深入应用。我国的造币印钞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负责实施,是国家法定货币生产企业,生产自动化、精细化程度高,在检重、定位、光边、裁条、装袋、封签、残次品剔除、图像检测处理等方面采用先进的包装设备来替代人工,设备主要向国内外的高端供应商采购。

国内消费支出的增长、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规模化的生产要求和对新产品的需求等有利因素都在刺激国内包装机械市场的发展。同时,包装设备所具有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包装成本等一系列特点,促进其在下游行业领域生产和仓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使其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篇9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对策

自动化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产物,是现阶段较为流行的一种技术。近年来,自动化技术在我国机械工程中的运用有效的推动了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但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以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比如说,大部分企业仍沿袭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人才管理机制不实际;复合加工仍处于追赶阶段等等。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从制定明确的战略方向、积极引进自动化设备及应用技术、实现高质量技术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浅析了如何加强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通过论述,旨在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提供理论参考。

1.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现状分析

1.1机械自动化管理应用现状

依靠机械的方法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被称为机械自动化技术。就目前而言,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管理应用模式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滞后性,但由于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国内应用非常广泛,而且行业前景也很好,使得一些机械工程企业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方面也不成熟,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机械自动化技术整体更新过慢。

1.2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

对于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的管理,既缺乏技术人才的培养,也缺乏对技术人才的管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专注于此方面的技术人才培养不足,造成人才匾乏现象。另外是对人才的管理,在人才培养上我国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教育,使人才缺乏技术实践经验,直接造成了对人才全面发展的制约,对开展自动化技术应用也有着制约影响。我国的机械设计水平没有大幅度的提升,使得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出现了停滞现象,这种现象直接使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呈封闭状态发展,造成发展状态不平衡。

2.机械化工程自动技术的创新措施

2.1制定明确的战略方向

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能盲目进行操作。自动化主要是机械工程自动控制取代传统人工操作,这个过程要保证万向和目标的明确,要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对策。在加强自动化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创新理念,从理论上不断丰富机械技术。要在教育过程中加大对自动化知识的普及,使市场和机械行业发展以此为重要导向。国家相关部门要通过大力度的资金政策支持,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实现机械自动化产业链的形成。在明确发展万向的同时,要始终以实际情况为基本参照标准,以保证符合多元化市场发展规律。另外机械化自动技术的发展是以信息技术为一定基础的,因此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加快机械工程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的完善。

2.2积极引进自动化设备及应用技术

从目前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现象,且发展态势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没有实现高度自动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基础技术储备不足在实践探索中要以自身发展特点为基础,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完善自身技术,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现阶段的机械生产中,针对大批量零件加工仍采取流水作业模式,即以半自动化为主。针对这个环节我们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机械自动化,既节省人力资源,同时也提升生产加工效率,对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在进行非大规模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成熟技术人员进行数控机床加工,实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自动化应用中不是进行单一复制,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侧重,对不同特性的产品进行优化。在信息化和新材料不断研究发展的新时期,给自动化技术应用带来更大发展空间。目前自动化技术正向开放式结构发展,驱动装置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在系统上和通讯万式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新一代自动化技术的新万向。在我国工业发展不断加快的新时期,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要大力推广,实现工业全面自动化、智能化。

2.3实现高质量技术人才培养

为真正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要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要加大教育体系建设,从教育着手,加大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教育投入。同时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积极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工学结合”理念,使专业人才在接受理论教育阶段接触机械自动化实践。通过教育机构与校外企业的联合合作,可以保证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目前专业自动化人才空缺现状,要结合科学理念进行培养和管理,在吸纳人才和应用人才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人才潜能挖掘,实现机械功能自动化技术创新,人才发展推动我国技术革新。

3.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形势

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推进机械工程行业发展迅猛,自动化技术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中,实现自动化普及。机械工程自动化将真正实现创新、发展、科学,进一步向机械智能化迈进。同时在“中国梦”理念的指导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形势将走向低碳、环保,实现设备环保、应用材料环保,使得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机械自动化技术逐渐趋向网络化。实现网络化能够使自动化技术不受传统应用管理下的地域空间限制,使发展前景和空间更加广阔。因此,在未来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同时结合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以及其他系统工程技术,促进完整的、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体系形成。 [科]

【参考文献】

[1]肖鹏波.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

[2]穆业林.浅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2(22).

[3]李晶飞,宋巨玲.浅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07).

篇10

1存在问题简述

(1)环境适应性相差在采油工艺中,越来越多的采用自动化技术,其功能越来越完善,但也存在着某些问题,油田的工作环境相对来说较为恶劣,许多采油现场自动化工程的仪器仪表等设施在该环境下容易发生故障,不符合采油现场环境的要求,使用寿命短;再者是通讯系统在现场的覆盖范围较广,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同时在出现雷雨天气时易被雷击。(2)自动化人才缺失在我国的采油行业,有着相当数量的技术人员储备,但鉴于我国采油行业和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的历程,采油工艺正逐渐的引入自动化技术,这就导致了一部分技术人员还没有很好的适应自动化的采油工艺,另一方面有些新入职的采油工程技术人员年龄结构轻,接受能力强,但是缺乏一定的采油工艺的经验积累,使自动化技术不能很好的与采油工艺相匹配。因此,我国现阶段缺乏采油工艺经验丰富的自动化技术人才。(3)缺乏自动化创新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尚缺乏高水平的自主研发能力,自有的知识产权相对于国外来说较少,严重依赖于国外技术的引进,自动化创新研究不足,在某些自动化技术中,受到国外发达国家的限制较大,无法将采油工艺中的自动化技术转化为自己的技术优势。这是由于我国在采油行业中,自动化的技术研究起步晚,底子薄,加上某些技术的限制,导致我国的自动化技术相对落后。

2自动化技术应用

(1)模拟式自控系统模拟式自控系统英文简称为ACS,能够有效的对一些工艺中的参数进行实时的监管控制,如固液气的分离,可通过模拟式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另外一些较为简单的模拟参数量如缓冲罐液位,也可以使用模拟式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但这类自动控制系统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随着采油技术工艺的不断改进,自动化硬件不断演进,功能越来越多,系统组成越来越复杂,为系统的维护带来了不便,难度较大。另外ACS并不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可控的工艺参数较少,不适合较复杂的工艺控制,也不利于控制器对于整个系统的监控。(2)数字式自控系统直接数字式自控系统,也可简称为DDC系统,可以对一些工艺参数进行预设,当监测的参数达到该设定值时,便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发出相关指令,使其不超过预设值,达到对采油工艺参数的控制,其控制规则可以使用PID控制技术,也可以是一些其他的算法,如对缓冲罐的控制是通过调节泵的变频来实现的,使泵电机的转速根据设定值。但该系统的应用中对于大规模的集成控制能力较弱,通信效率不高,数据交换效率不高,由于计算机的单一性,使其扩展性收到了局限。可编程控制器,也可简称为PLC系统,它区别于DDC系统,不能像DDC系统一样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而是一种分布式的控制系统。它有几部分功能元件组成,并连接监控单元和控制单元,在各行业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而且能够较为简便的编程和拓展,可靠性高,能够将所要控制的工艺流程切割成独立小块,并分别加以控制,即使由于有回路故障也不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停机。但也有些缺点不容忽视,如目前的PLC设备通用性差,也即不同的制造厂家之间相似的PLC产品无法相互替换,相互之间有些不兼容;相对于DDC系统来说,其计算能力稍弱。

3应用策略分析

针对自动化技术的演进进程,以及采油工艺的发展现状,我们应当重视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动化技术能够给采油工艺带来的革新,并在应用过程中着重的培养技术人员的自动化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尽快的适应自动化的采油工艺,培养一批自动化技术人才。采油企业也应当加大对于自动化应用的资金投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工艺配置,优化现有的采油工艺,并使其能够发挥出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而对于一些落后的最大化设备,应当尽快的升级换代,一方面要考虑采油作业现场的环境适应性,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自动化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性。另外,还要注意自动化控制应用过程中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但也容易出现依赖症,使工作责任感下降,应当注重采油技术工艺的培训和责任感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动手能力。

4结语

综合全文来看,我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且在技术上与国外先进技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勇于创新、借鉴及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研发出适合我国现状及国情的自动化设备及其技术,对采油工作动态化管理,尽可能的缩小与发达国家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差距,为我国采油工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赵保龙 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冷家油田开发公司

参考文献:

[1]刘登明.阎海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石油机械装备水平的提高[J].学术论坛,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