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整体规划范文

时间:2023-12-29 17:4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文化整体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文化整体规划

篇1

1.1建设科学合理布局的馆舍,营造出优雅知识殿堂,确立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活动基地的首要地位。图书馆要在建设中发挥出其环境和设备的绝对优势,宽敞明亮的场所,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功能室等校园文化的基础设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基地的基础保障。南职图书馆建成以来,注重营造学习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励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并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1.2做好文献信息资源整体规划,全面建立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智力支持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不同载体的资源,能为学校校园文化建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是相辅相成的。如南职图书馆,一直在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专业设置和专业规划,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优化整合,科学配置,建立职业性、地方性,文理工兼顾各门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满足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1.3加强图书馆网络环境建设,全面提升网络信息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信息化程度很高的社会,网络信息对学生们思想和心灵、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的发生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显而易见。因此,教育的信息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十分重要,图书馆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中得天独厚,可以提供一个健康并积极向上,知识丰富的网络信息环境给学校师生。目前,南职图书馆已建成与校园网融为一体的光纤高速网络基础环境,实现了校园网无线网络信号的全覆盖;采用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软、硬件环境建设日渐完善;网站建设也日趋成熟,可以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及休闲娱信息资讯。

1.4针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的办学思想,有意识的将各种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项目引入融合到图书馆文化建设规划中来。校企文化互融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并走向深度融合的体现,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和有效路径。把企业文化优秀因子渗透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文化辅助教育,以达校企人才供需的有机平衡。如南职图书馆,针对桑蚕业已成为广西支柱产业的发展形势,将校企共建的“广西枕水人家精品丝绸展示体验馆”融入馆内,发挥出其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位置,形成特点鲜明、作用明显的丝绸文化渲染展示中心,让读者“在阅读中学习蚕丝文化,在实践中推广丝绸精品”。

1.5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馆员整体素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要服务好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做服务的馆员就必须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能力,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可以为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和有共同配合推动文化活动的能力。为了符合南职院作为广西高职教育排头兵的形势要求,图书馆一直在努力构建学习型单位,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素质。馆内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来改善专业队伍结构;十分重视科研工作,鼓励馆员申报课题、撰写论文;派员参加业界的学术研讨及培训;走出去交流,使馆员们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2、结语

篇2

[论文摘要]本文以校园文化内涵、特点及其在多校区大学中的价值审视为切入点,分析了合并与拓展后出现的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冲突,并就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融合与重构的战略取向和路径选择进行了多层面的阐释。

[论文关键词]多校区 大学校园 文化融合 重构

伴随着“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范围、大规模的高校合并与校区扩张浪潮。据统计,仅从1990年至2005年2月,全国高校合并共431校次,涉及1084所,占高校总数50%以上。多校区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办学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有利于资源的优化、布局结构的改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但合并与拓展后形成的多校区大学还必须实现校园文化在深层次上的统一。如果说前阶段物质层面的合并已告一段落,那接下来要做的是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层面的整合。因为校园文化的融合才是多校区大学实质性融合的最终体现,也是实质性融合的最牢固根基。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面对新的实践需求与发展,如何以新的理论视阈对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进行融合与重构,就成为高等教育者当前极富现实针对性的重要课题。

一、校园文化及其在多校区大学中的价值审视

(一)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其外延包括学术氛围,校风、教风与学风,校训校歌,学术传统以及文化气息等。在结构上,高校校园文化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必须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组织形式,是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人的群体心理、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哲学理念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社会文化和单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相比,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深刻认识与辨析这些特点,有利于我们做好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整合工作。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社会性。校园文化与学校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通常相融合。真正高水平的大学是高度开放的,其校园文化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促动,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国家的法规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校园文化通常伴随着社会文化因素而不断调整,最终成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传统文化等具体社会因素在校园中集中整合后的反映。

2.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时代性。每一个时代都必然产生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潮文化。校园文化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从而在表面形式上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在进行传统教育体制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倡导素质教育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创新和文化创新。

3.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伴生性。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识形态,更多是在于各种现实的客观需要。大学是社会中的一个组织,自始至终都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整合反映在学校的精神及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此逐步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因此校园文化是伴随学校的产生而产生,因校区的增多而发展和衍变,故而具有伴生性。

4.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创造性与继承性。“校园文化是创造的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文化的力量激发校园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主动地应用知识、发现知识。校园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对自身系统的继承,对本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对整个人类先进文化的继承等方面,这种继承不是简单的积累过程,而是一种批判的继承、有选择的继承和创造性的继承。

5.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地域性与超地域性。地域性表现为校园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校园地域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必然印有地域的痕迹。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社会文化的痕迹,尤其会受到院校所在地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不同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格局必然会对当地大学的校园文化产生渲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同时校园文化又具有超地域性特点,这是由大学文化交流的无边界性和文化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决定的。进入21世纪,随着大学对外交流的力度加大,更加强化了校园文化的超地域性。

(二) 校园文化在多校区大学中的价值表现

1.凝聚功能。它“主要是指学校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共同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能激发校园人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从而使个体的目标整合为学校总目标”。在大学校园中,个体的价值取向有时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对此必须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或主导价值观念取向的凝聚作用,以不断地归并个体的价值观念取向,使之趋于一致。

2.激励功能。它是指校园文化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师生的合理需要外,还能够起到适时设置一定的奋斗目标,诱发其行为积极性的作用。激励旨在强化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动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因此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要在满足师生需要的基础上,设置适当目标,使其产生良好的工作和学习动机。

3.辐射功能。对于多校区大学而言,只有当组织成员产生了对组织信念、目标的高度认同和热爱时,才能使新的大学组织整体拥有生机勃勃的组织氛围,处于良好的精神竞技状态。克拉克说:“一个强大的院校神话是储备在院校士气库中的资源,是困难来临时可以取出使用以应付困难的银行户头。”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不仅在学校内部产生影响,其影响还会辐射到校外。表现之一在于创造性的校园文化对院校组织系统具有辐射和整合作用;表现之二在于创造性的校园文化生活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辐射和引导作用。同时校园文化通过弥散传播还会使得外部公众,尤其是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信念、目标产生认同,从而进一步提升、强化学校内部的自信力。

4.平衡协调功能。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均在对立统一中发展。在多校区大学中,大系统与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从管理文化的角度而言,多校区大学就是要融合各子系统之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平衡各种利益,合理分配,协调关系。而在统一的学校办学战略目标指导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中整体与个体的平衡与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与协调、科学与人文的平衡与协调、学术研究与科技服务的平衡与协调,可以使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得到平衡与协调,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校区大学按照起源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合并型多校区,它由多个大学进行合并而成;第二类是拓展型多校区,由于主校区发展空间有限,向外扩展新建校区而形成;第三类是前两种的混合型,即合并与拓展型。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其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并没有一种固定的形式,而且还不是很成熟、很完善。多校区大学在文化传承上受到多校区构成格局的冲击。冲击主要来自场域区隔可能造成各校区文化的较大差异,形成多个小组织文化并互相冲突,从而削弱大学整体文化特征。

(一) 制度文化的缺损

我国的大学行政色彩浓厚,在多校区办学的管理中,每一校区都必须建立起适合各自特点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对合并型校区而言,合并前,各校区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合并后,虽然各校区的文化建设都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其实质是不同的。扩展型校区,由于不同校区的学生构成不同,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内容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兼顾各校区的生源素质、文化特色而建立一套具体的校园文化方案来适应各校区的需要是比较困难的,这会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和质量。

(二) 文化底蕴的断层

新建校区一般处在远离老校区的城郊地带或异地,缺乏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虽然新校区在规划上比较科学,设计上也能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整体环境非常优美,但毕竟建成时间短,缺少蕴涵学校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物质文化,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和提炼而成的校训、校风和学风及师生员工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等精神文化在新校区体现还需要有个过程。新老校区之间的联系不便也导致了校园文化的匮乏,以及与老校区的校园文化的不对称性。

(三) 办学层次的瓶颈

各校区合并前办学层次不同,自然存在着治学理念的不同、人才培养理念的不同、管理思想的不同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这些现实存在的“异”,如处理不当,会给合并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各校区合并前办学层次的不同也带来各校区师生间的相互认同感的问题,一般低层次院校容易接受并积极融入高层次院校,而高层次院校(特别是学生)存在对低层次院校的不认同心理,这也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 “三重三轻”的误区

目前,为数不少的多校区大学在校园文化的整合与重构上存在下列不容忽视的误区:一是重继承,轻创新。一些大学注重对传统校园文化简单的继承,在校园文化的创新建设上不积极。其原因是:

(1)学习不够,对校园文化内涵把握不准;(2)重视不够,认识不到校园文化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3)力度不够,不敢突破传统,墨守成规,按惯性工作。二是重整合,轻融合。一般来说,校园文化是多年的办学积淀而形成的。一些多校区大学急于营造新的校园文化,忽视新的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经历各校区间校园文化间的融合阶段,简单地以行政管理方式整合,忽视了校园文化的融合过程,致使校园文化重构的基础不牢。三是重本部,轻分部。一些多校区大学以主校区校园文化为准绳,忽视其他校区原本校园文化的存在。这些都不利于校园文化的整体推进。

三、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融合与重构的战略取向与路径选择

大学合并与扩展后,不能只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实现统一,更重要的是在校园文化上形成交流、融合与重构,这是多校区大学的发展目标之一,也是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因为没有适当的文化融合与重构,没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就不能形成新的大学文化范式,多校区大学真正的跨越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一) 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

1.要承认多样性,在碰撞中融合。合并前各校区的校园文化都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变革而积淀下来的,有着深厚的底蕴,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创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基础。在校园文化的融合上,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个校区文化传统好、哪个校区文化传统次,或者强行要求师生接受这种文化。而是要在各校区文化相互交流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各校区文化的共性和存在的优势,找准融合点,促进全校师生对校区文化的认同、沟通及借鉴。否则只能影响各校区师生之间的不和,加深隔阂,在管理上难以做到实质性的融合。另一方面,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还要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和谐发展。

2.要推进统一式整合。首先从管理文化人手,优先考虑合并院校原有的文化配置,分析合并院校接受新文化的速度和难度,抓住关键环节,以点带面、由易到难地推进。其次要整合多校区大学的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是指不同教学系统、科研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有机组合,它是大学精神的外化,并且深深植根于大学的价值观中,成为一种为学校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而在整合中不应盲目统一核心文化,尤其是核心文化迥异的文化。如果能够相互平等地交流各自的管理经验和文化,而不强迫合并弱势方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就会缓和合并带来的对立紧张状态。

3.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相对于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更为“柔性化”,这对于校园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调查研究发现,非正式组织对于文化与信息的传播速度与效率甚至超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文化融合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正式组织间的文化融合。因此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融合不仅要在正式组织中进行,也同样要在非正式组织中进行。为此在操作上,可以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内同时进行文化融合,甚至可以先在非正式组织中获得对融入或植入文化的认同,进而将文化的融合推进到正式组织中去,加快文化融合的速度,提高文化融合的质量,从而避免形式上似乎已经融合为一体,而实质上却是貌合神离的“两张皮”现象。

(二) 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构

1.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整体规划,重建统一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集中浓缩和凝聚,对全校师生有着无形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新的校园精神必须继承传统精华,融入时代精神,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师生的精神追求。多校区大学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确定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统一、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对各校区原有的文化要扬弃与吸收相结合,铸造一种适应现在和未来发展要求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尤其在学校规划编制中,要将对全校的文化建设给出顶层设计,从而切实提高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战略性和协同性。

2.构筑“一体多翼”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体现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个性。其中,“一体”为整个学校,“多翼”为学校各校区。“一体多翼”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以整个学校的人文精神为核心,以各校区风格各异校园文化特征为基础,以校园人际关系为主体,以校园环境为依托,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人格、性格、个性的塑造。首先,各校区要充分传承和发挥老校区的优良传统,注重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的营造,挖掘大学的人文精神,把大学各校区校园建设成为一个新老交替、传承历史而又不断创新的育人场所。其次,要运用移植手法创建新校区校园文化,把老校区的文化要素与新校区所在地区的文化因子融合起来,使新校区拥有老校区本质的文化,从而使两者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感。再次,要努力建设多校区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培育新校区地缘文化,注重新校区所在地的历史背景、山水意境和风土人情的挖掘,进一步继承老校区的人文精神,从而构建具有新校区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要加强对合并的各校区的原有校园人文精神进行整合,去粗取精,汲取精华,并结合各校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呈现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最终形成以整个大学的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

篇3

论文摘要:由于学生在高校学习有限时间内很难成为社会需要的跨学科人才,本文提出了利用大学校园文化的陶冶,教职员工的引导的方法培养大学生不断进取精神,使他们毕业后继续努力最终成为博学进取与时俱进的跨学科人才的论点。

无论在何时何地,培养人才永远是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是当今中国高校在理论和实践上必须解决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也是实现高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是社会对高校总体水平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不仅关系到高校毕业生本人一生的命运,而且它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是否真正体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它是高等教育自身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是决定国家人才战略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对我国今后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适应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知识大爆炸的特点,世界各国政府,著名高校和相关学者都提出了各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

美国有关学者曾对1311位科学家进行过长达5年的跟踪调查。对他们的论文、成果、获奖、晋级进行了多方面分析,结果发现,有成就的科学家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而是博才取胜。当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大都也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跨学科人才,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通才教育。[1]美国大学教育一直都强调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威斯康星大学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指出:“不再培养困守一隅的狭隘的专家,而要为它的全体学生提供关于环境问题的广泛的普通教育,不管这一学生学业领域或职业前途如何。”日本人认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都在改革,为了对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作出积极反应,过去那种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必然要让位,取而代之的则是强调终身学习、终身教育。[2]

面对世界通才教育,终身教育的大趋势,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社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只有单一专业技能绝对是不够的,从而引入了双学位制度,但大学中以考试为主的学业模式仍压得大学生们不敢舍专业而顾其他。考试虽然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但在现行的大学教育中往往被强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一切围着考试转,大学生则一切围着高分转,致使手段异化成了目标,从而冲淡了对人的素质的培养。我国大学对优秀学生实行了双学位制度,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密集的课程却使一部分优秀学生中途退出。在大学教育普及的今天,单靠部分学生取得双学位,是无法满足通才教育的要求的。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已很困难,要成为综合性研究的跨学科人才殊非易事。

社会对跨学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现行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对通才的培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率迅速提高,单纯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有专家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这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没有主体的能动性,仅有终身教育机构也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高涨,虽有所改观,但是高考升学率的指挥棒仍迫使中小学不得不想方设法提高毕业生的卷面成绩,家长为使子女有一个好前程也是只注重学习成绩,难以顾及其他,所谓素质教育也主要停留在考试科目的变动上,很难收到实效,中小学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功利性的教育为主;而要培养终身与时俱进的人才,仅以功利为目的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对民族对人类的责任心,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因此,培养博学进取精神使学生成为与时俱进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杰出人物无不是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典范,他们离开全日制学校后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成为博学的英才。

恩格斯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他高中没有毕业就在父亲的强迫下经商,从17岁到50岁这段人生的宝贵时间不得不在商行里度过,但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刻苦学习,精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学、语言学、军事学还广泛涉猎物理、化学、数学、植物学和医学。1848年德国大革命期间他在斗争中掌握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大革命失败后他乘船到英国去,在途中又抓紧时间学习航海知识,45岁开始研究微积分,70岁苦学挪威语。通过一生的勤奋,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3]另一个范例是美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西蒙。1933~1936年,西蒙就读于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只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期间,西蒙广泛涉猎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相当熟练地掌握了高等数学、符号逻辑和数理统计等重要技能。此后他不断进取在行政学、政治学、企业管理学、组织理论、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获得九个博士头衔,并有著作十余部。由于他运用数学、统计学、电子计算机等科学知识对企业管理进行综合研究。把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和行为科学结合起来,创立了决策理论,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4]因此受教育的主体兴趣广泛不断进取是成才的关键所在。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弋尔曼等人认为,在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即“智商”只占20%,非智力因素即“情商”占80%。他认为,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要素,它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在人创造性活动中这些因素能起到驱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偿等作用。显然,不断进取的精神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商的培养只有通过文化整合才能完成。

文化整合能力是文化与人格完善之间的一个重要变量。高等教育在文化创造上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影响社会意识的发展与改变,社会意识形式的理论形态是大学学术研究的对象。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培养人的过程是则是创造新的文化主体的过程。新的文化主体的创造,不仅是指以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理论知识,更是将社会意识形式的理论内化,构成主体性文化心理。人类主体性发展的进程说明,人类成为超生物族类的社会存在的主体性构建是双向的,一方面即以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为标志,以科技工艺的进步为特征的人类主体的外在客观进程,亦即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即以构建和发展各种心理功能(如智力结构、伦理意识、审美情趣等)以及其物态化型式,这就是精神文明,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制约、渗透而又相对独立自主地发展变化。人类的文化信息系统通过教育这一中介系统最终内化、积聚和积淀成为人的心理结构。这一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是具有价值判断能力——也就是文化整合能力,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来自于人对自然、社会与自身的终极关怀,人在这一过程中完善着自己的人格。[5]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广泛兴趣不断进取精神的重要环境因素。青年时代是形成人生观与世界观,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历来是教育家们非常重视的。校园文化在全面育人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获得熏陶和锻炼、在身心各方面健康成长的有益的养料,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再加上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校训,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浓缩,也是该校人才培养的方向,许多中外名校都以优秀的校园文化和催人奋进的校训激励学子离开学校以后不断进取在各行各业取得成绩。如,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科学、民主”;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普林斯顿大学:“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哈佛大学:truth(让真理与你为友);耶鲁大学:light and truth(光明与真理)。前文提到的著名学者西蒙以其毕生精力体现了母校芝加哥大学“用知识丰富人生(Let knowledge grow from more to more;and so be human life enriched)”的校训。学校作为社会有意识地培养下一代的机构,要始终把校园文化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尽可能创造一个有利于年轻人成长的育人环境。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义道教授认为,高品位的学校文化环境的目标,可以用“文、雅、序、活”来概括。“文”体现知识和优秀的文化氛围。[5]学校是传授知识,产生知识的场所,处处充满文化氛围,一个人置身其中就能随处随时体会文化的传承与陶冶。不仅在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里,而且整个校园环境都能体现文化与学习的气氛。学校的历史文物、名胜景观和花草树木应有标牌说明,道路房舍、实用设施应加以美化并有工作规范等有明文指南。学校的教师,学生乃至每一位工作人员应举止文明,彬彬有礼;使任何人进入校园就意识到一种文化。感受到一种科学与人文的气息。“雅”指高雅脱俗,学校要体现高于社会的文明格调,建筑风格,景观设计都要品位高雅,体现文化的积淀美,给人以心灵净化的体验;群体行为要谦恭礼让,表现出良好的公共道德。赌气骂街、打架斗殴等卑陋现象决不允许在学校存在,更是要杜绝弄虚作假见利忘义的行为。“序”既秩序,学校建筑布局整体规划巧妙合理,管理规范,生活井然有序,师生员工行为有章可循,而不是杂乱无章、自由散漫。“活”就是生动活泼、充满活力。教学科研特色鲜明,教师学术活动朝气蓬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课余生活色彩斑斓,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们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处处显出青春的生气。“活”的重要表现为不墨守成规,随情况变化不断革新的“苟日新,日日新”的精神。这是一种激励奋进的气氛,激励进取精神的环境。文、雅、序、活相辅相成,共同组成高品位的育人环境。营造一个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用优秀文化整合心理结构,完善人格;目的在于给学生铸造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学生不断进取的内驱力和指南针,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取,成为博学的与时俱进的人才,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校的教职员工是传递校园文化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精神的主体。

无论中外,高校学生流动性较强,不同年级间由于文化课的不同导致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很难完成文化的传承;而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他们与学生面对面直接接触,在高校教师不但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对学生施加影响传递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文化代表着学校文化,表现着学校的价值观念和学校的文化传统等。教师的文化特征和行为方式给学生的人格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学生是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知识、能力与道德的发展需要是教师职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最终完成培养人的重任。在此过程中教师必将以自己的知识、能力、道德水平为依据,为此,高校教师必须成为优秀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载体。

首先教师要具有专业知识的魅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对传授的知识要了如指掌,对知识点如数家珍,紧扣教学大纲而不拘于教学大纲,知识内容来源于课本,讲述又有别于课本。随时与学生保持互动,讲述过程热情洋溢,使学生受到感染,势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进取心。如果教师不熟悉讲授内容,错误百出,照本宣科,必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生难以提起精神更无兴趣,也就无法获取进取心。另一方面教师要有人格的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手段。教师人格中的自我、责任心、态度、爱心、道德等,通过教师的言行作为一种榜样的力量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要培养学生博学进取的精神,教师首先要具有这种精神,这不能仅限于说教和宣传。教师不仅要在专业领域博学进取,更要在个人品德修养上不断提升,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得以强化,进而感染学生使优秀的校园文化得以传承,也培养了学生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如果只注重专业知识领域的发展而不关注品德的修养,则所谓专业教师就会退化为工匠,也就无从利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日益高超,但在涉及学生求知信念和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完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特别是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方面教师的作用仍无法取代。[6]正如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思想品德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7]

同样高校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行为方式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校不仅受到教师的教育,同样要接受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服务,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必将对学生产生影响,造就一支文明服务蓬勃向上的管理,服务人员队伍也是培养学生进取博学精神的重要条件。

总之,只有培养大学生的博学进取精神才能使高等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与时代要求的人才,高校毕业生也只有具备博学进取精神才能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成为跨学科的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校为达到培养博学进取人才的目的,必须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高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史佾.国外重视通才教育[J].教育情报参考,2001,(7):42-43.

[2]陈英,曹材奎,等.通才教育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J].教育探索,2003,(12):39-41.

[3]http:///wiki.

[4]刘凤英,许锐.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评传——有限理性的奠基人西蒙评传[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1-15.

[5]李豫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54(1):15-18.

篇4

一、在学校管理中渗透美育的目标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充分感受健康美的能力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通过美育的途径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吸引学生、振奋学生并叩击他们的心弦,使学生在欣赏、认识和理解多项活动内容的同时,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从而起到“以美立德”“以美育德”的作用。

1.美化育人环境

学生的审美趣味的习惯是在优美的环境中形成的。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重视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参加美化绿化校园的工作,增强学生创造校园美的意识,培养他们创造美、珍惜美的观念与能力。从而以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个性,又以学生美的行为习惯为校园增添光彩。

2.完善教师形象

要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优化师德风范,要求教师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体现为人师表的美德,做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无声的美的楷模。以完美的人格教育学生,使学生产生敬爱感、敬佩感、敬重感,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地塑造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3.课外活动中的美育渗透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学校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制定并健全课外美育活动的管理制度,配备辅导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校外教育阵地,组织学生艺术社团或艺术活动小组,定期举办专题艺术讲座,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增强体魄,发展艺术兴趣和个性特长,丰富精神生活,优化教育环境。

二、在德育中贯彻美育的目标

美育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丰富学生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美育肩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多年来,我校坚持“立美育人”办学理念,把“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贯穿于学校工作始终,创造性开展德育活动,全面提升育人成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完善的组织制度是德育“求美”的基础

“求美”不是华丽的外衣,不是故弄玄虚的口号,它应在学校的文化、物质环境、教育教学过程、师生的言行举止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完善的德育组织制度是德育“求美”的基础。

(1)全面的领导组织。我校在校长室的领导下设德育处,少先队总辅导员兼德育处副主任,作为学校中层领导参与学校行政会议,负责把德育少先队工作与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工作计划,同时具体指导开展全镇德育少先队工作。

(2)完善的运作组织。我校的德育少先队组织教育活动,主要依据完备的聘任制度、工作会议制度、评比表彰制度、民主选举和轮换制等,由精干的中队辅导员队伍、大中队委,少年警校、小星星电视台、红领巾小社团具体实施,几支队伍的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使学校少先队工作充满了生命与活力之美。

2.有审美素质的德育队伍是德育“求美”的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去发现一切自然的和人类智慧创造的美,从而使这种美成为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水平、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并决定德育工作的成败,我校的指导思想是要求班主任用智慧去做好工作,知道应该去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主要采取以下途径:

(1)建立学习机制。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不断发展进步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学校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学习美育与德育结合的思想、案例,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并建立一帮一的学习机制,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我校还聘请扬州大学、师范学院陈家麟教授,丹阳师范特级教师张受觉、扬州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六S快乐学习法”负责人田贵美老师来校作讲座、课堂教学现场指导,并定期安排有关班主任赴外地参观学习,引导班主任如何创造性地做好德育少先队工作,使班主任受益匪浅。

(2)积极实施“科研兴队”工程。教科研是我校的特色,我校坚持每周二下午一小时学习制度,并做好笔记,让教师不断地“充电”,不断地用新理念武装自己。以“案例”研究为切入口,班主任每月上交一份有质量的教育案例,每学期举行一次全镇教师“德育少先队案例”研讨会,并请专家点评,使全校班主任的教育、教科研水平不断地上台阶。

3.优化教育途径是德育“求美”的关键

教育家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又在美育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1)改革国旗下讲话的模式。国旗下讲话由单一的学校领导讲话改成和中队辅导员介绍管理经验、特长生介绍学习经验相结合,丰富了形式,充实了内容。

(2)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访仙的历史古迹,风土人情,让学生走出校门,按不同年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低年级学生参观了家庭规模养殖场、花卉苗木基地;中年级学生参观了九曲河风光带、近月轩茶馆、访仙老街;高年级学生参观了镇规模企业、茶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爱祖国、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教育。

(3)发挥晨会、班队活动的教育展示功能。德育处每月确立教育主题,每周确定教育重点,各班结合本班实际扎实有效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使教育内容落到实处,平时结合重大节日举行各种教育活动,上半年开展了清明踏青,消防演练,六一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下半年开展了“迎国庆”歌咏比赛、“感动校园”系列教育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放大小星星电视台教育功能。小星星电视台是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也是宣传教育的阵地,几年来,小星星电视台这支以学生为主体的“民间组织”,在学校领导的关注下,在相关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以“学生自己来编导,学生自己来评说”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一些社会现象、校园中学生的生活,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管理意识,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辨析,组织管理等多方面能力。如今每周一次的小星星电视节目已成为全校师生关心的热点。小星星电视台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介绍也多次刊登于教育报刊。

(5)夯实少年警校的值日、管理功能。警校是我校的学生管理组织,由全校优秀学生组成,负责一天除上课之外所有时段的常规管理工作,我们通过警校队员着装、训练、评比,激发了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更为我校的学生常规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搭建大队委自主管理、创新工作的舞台。大队委员是学生中的先进组织,历年来我校通过竞选制、轮换制产生大队委员,增强了队员的荣誉感与责任意识,明确的大队委员分工考核,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创新工作的能力,活跃了学校少先队工作氛围。

(7)定期出版面向学生的《求美报》。我校在创办校刊《求美》的基础上,又推出了面向学生的《求美报》。《求美报》每学期出两期,分头版、多彩生活、小荷尖角及快乐成长四个版面,全面刊载学生的校园生活、新人新事、各类作品,同时学校办学特色、评比表彰、家校结合、各学科小知识等也融合其间,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激励性为一体,搭建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舞台。

4.突出工作重点是德育“求美”的亮点

(1)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开展了访仙中心校红领巾特色争章活动。争章活动的评定原则是:张扬个性、自由发展。这“特色章”即文明章、智慧章、勤劳章、科技章、写作章、美术章、体育章、书法章、文艺章、影视章。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将争章活动分散在整个学期的活动之中,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有机结合,以学年为一个评比段落,每月评定一次。评定办法是学生个人申报、班级推荐、学校“学生争章活动指导组(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与的组织)”审核决定。开学初全体学生明确本学期争章活动的时间、内容、方法,确定各自的奋斗目标和实施方法与途径。每月最后一周,学生自主申报、班级推荐,并交学校争章活动指导组审核后,于次月第一周张榜公布并发给证书。

篇5

关键词:意识;阳光体育运动;亲子体育

我校(昆山市正仪中心校)是一所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始终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意识的作用是让阳光体育运动走向生动、有效的最佳途径。

一、整体规划与有效落实的规范意识

1.改善设施设备

要开展阳光体育,必须要有合适的场地设施。我校以创建“苏州市技术装备先进学校”为契机,努力争取政府投入,不断完善体育设施设备,使场地器材达到省“两类”标准。目前,学校有200米环形塑胶场地一片、足球场地、羽毛球场地、篮球场地、体操场地、排球场地各一片,基本可以满足学生活动场所和器材,保证了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正常需要。

2.执行课程计划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一二年级每周均设置4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均设置3课时,并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体育课外活动课。上午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主要开展体操、跑酷、三项技能等活动,每班配备2名负责人,每个年级有1名中层负责人,使学校大课间活动常规化、制度化。下午课外活动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全校上下努力营造一个重视体育、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3.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教师的思想、观念,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我校先后组织全体教师、班主任、体育老师分层学习相关文件,多途径、多角度、多层次提高广大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懂得健身方法。真正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举措。

二、全员参与,全民健身的健康意识

1.大课间活动,一个都不能少

大课间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集体育、美育、德育于一身,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折射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更是学校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提出“一个不能少”的理念和“五到位”要求(领导监督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任课教师配合到位、学生人人参与到位)。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民健身。为了让活动更富成效,我们确立“优、精、特”发展目标,实施主题式单元大课间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运动热情。

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位老师动起来,校园就会“动”起来。在大课间活动中,师生同乐,师生同玩。收获的不仅是一份快乐和健康,还有师生间的一份美好情感。

2.亲子体育,一家不能漏

学校体育活动应该得到广大学生的家长、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应与社会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相结合。我校发出倡议书,要求学生每天在家和父母同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通过父母的督促、帮助,进一步提高孩子的体质,我们也试图通过孩子的小手拉起父母的大手,掀起全家锻炼总动员,从而实现亲子间共练共健的目标。我们还通过举办有家长参与的集趣味性、娱乐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家长的运动热情。如,举办家庭运动会、友好对抗赛等,这些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体现了全民参与,让学生、家长在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家长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影响孩子参与、了解和喜欢体育运动,进一步提高他们参加阳光体育的积极性。我们在设计和安排这些活动时,注重内容与形式的观赏性、竞争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如开展腰绕呼啦圈、简易保龄球、两人三足走、推小车等比赛,使活动多元化、全员参与化,全民健身化。我们还建立家庭健身指导机制和评价机制,有45%的家庭先后被评为“阳光体育家庭”。

3.体育节,一点不能缺

我校每学期开展一次体育节,做到规范、有序、丰富、精彩。

(1)突出趣味点:我校的体育节活动要求形式丰富多彩,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体育节的开展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2)突出参与点:学生的参与面要广,要求全员参与。(3)突出竞赛点:将娱乐与竞赛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竞赛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4)突出持续点:体育节有一定的时间性,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有时候甚至更长。(5)突出文化点:活动内容积极渗透体育文化,开展体育征文、体育摄影、体育板报等平比活动,增加体育节的人文点。(6)突出规范点:体育节资料注重方案、总结,活动图片等过程性资料的规范呈现。通过体育节活动的有效开展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素质的目标意识

1.课堂渗透

目前,体育课堂教学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造成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没时间练。我校体育组大胆革新,创新思路,把传统的体育“三环节”教学模式转化为“四环节”模式,把原安排的教材优化整合,使课堂教学更为紧凑、合理。目前,体育课每课新安排7分钟时间的测试项目课课练,每周进行1次小测试,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每月进行1次大测试。给每位学生建立“体育成长册”,记录测试成绩。在测试工作中,我们还把测试工作与有关人员的工作考核结合起来,与评选文明班级结合起来。对实施标准工作做得好的班级和个人予以表扬奖励。几年来,学校测试数据均达到上级要求,走在昆山市前列。

2.专项训练

课外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仅靠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不够的。针对学生体质“不达标”的现象,我校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全面策划组织开展专项训练。各班由班主任负责,小助手配合,每个年级配一位体育老师全面指导。专项训练的内容根据每个小组学生身心特点来设置(水平一:跳绳、投掷小沙包;水平二: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水平三:坐位体前屈、400米、立定跳远)。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课外活动中抓好重点项目、困难项目、困难学生的有效突破,通过形式多样的多练、多测,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立定跳远”的练习,可以利用塑胶跑道上的白线让学生对准目标练习,深受学生的喜欢。该项工作自启动到铺开,从活动的细节安排到现场指导,都一一到位,并细致地做好了体育老师和班主任的协调配合工作,确保训练工作的效率和学生的活动安全。

3.擂台比武

在课堂渗透素质练习、课外体育活动的专项训练的基础上,学校还专门组织“体育擂台赛”,利用每周五中午11:40~12:10的校园“吉尼斯”活动时间,体育老师安排擂台比武,并当场评选“每周擂主”“每月擂主”。通过体育竞赛的开展,让学生自己对照身边同学的最好成绩进行目标训练。目前,我校涌现出一批“跳绳冠军”“跳跃能手”“跑步之星”“足球宝贝”“篮球巨星”……充分鼓舞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和信心。学校每学期有近20个班级被评为“阳光之班”,100名学生被评为“校体育小明星”。

四、特长培养与传统项目的特色意识

1.建设体育社团

我校在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因地制宜,不断加强学生艺体教育,建立各类学生社团,其中“体育社团”尤为突出。目前,我校建立乒乓球社团、足球社团、武术社团、游泳社团等15个体育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项目。学校配备专兼职辅导老师,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开展免费辅导活动。学生参与率达80%,有效挖掘了学生的身心潜能,发展了个性,提高了素质。

2.发展传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