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治疗方法

篇1

【关键词】 心理学;放松疗法;心血管神经症

心血管神经症是心血管疾病有关症状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病理上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抑郁焦虑忧愁,精神上受到环境刺激或工作紧张有压力时难以适应,即可发病[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有自觉症状时就医,自诉胸闷、心悸、心慌、心率加快、呼吸不畅,有时需做深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来缓解症状,有的患者心前区疼痛,但部位不固定,服硝酸甘油无效;有的患者自觉多汗、手足冷、尿频、大便次数多;有的失眠、多梦、头晕。临床检查,心脏X线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偶有期前收缩或伴有非特异ST-T变化。

1.2 方法 对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只给予药物治疗,对诊断为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给予消除顾虑,寻找诱发因素,进行体育锻炼,消除思想障碍。

1.3 统计学方法 检查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跟踪治疗: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用药,根据化验数值的高低给予用药,一般时间为1周~1个月,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化验数值。而且半数患者遇到感冒等其他因素,心肌炎症状加重;对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给予心理学放松疗法,发现患者心情放松,在3~5天的时间症状好转,除1例患者15天后自述自我症状加重给予放松疗法+药物治疗外(此患者18岁,高三年级),其余患者无复发。

3 讨论

现在孩子多娇生惯养,饮食上无节制,生活富裕,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由于环境污染加重,气候冷热不均,病毒种类增多,使人们容易患病;另外,科技的发达,人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种类增多,社会心理压力加大,儿童体育锻炼减少,使人们的情绪消沉,很容易患上心理及身体的疾病。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身体的、精神的各种病理过程,及其相互影响的规律,从而利用心理活动的改变以促进病理过程的消失和正常功能的恢复。情绪是神经系统特定结构的特性。情绪的生理机制既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又与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植物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情绪活动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情绪分为3种状态:激情、应激、心境;其中应激状态与人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2]。

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分析其外在原因有家庭和学校两方面主要原因,好胜心强的孩子在学校处处优先,当愿望未能实现时,易产生愤怒、羞愧、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庭中督促学习过分紧张而使孩子处于慢性应激状态[2]。

因此,在临床上,根据心理学治疗原则,采用心理学放松疗法对有神经官能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放松疗法又称松弛训练,是一种源于古代的自我身心保健和疗疾方法,它的种类很多,但不论方法如何,其核心是“静,松”两字。就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保持最宁静的心境,并用意念使情绪轻松和肌肉放松。在紧张状态下,人的心跳呼吸加快,血压上升,肌张力升高,放松疗法可对抗这一过程。当这种训练达到理想程度时,可见到交感神经兴奋性的降低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高。这时机体耗氧和耗能都减少,蛋白质合成代谢加强,血尿儿茶酚胺含量降低,血液中甲基肾上腺素和胆固醇含量也有明显下降。所以,心理放松疗法在临床治疗中起着特别大的辅助和改善的作用[2]。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风险管理方法;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高胆红素血症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护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目的是使医疗护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程度,保障患者和医护工作人员的安全[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最好的辅助治疗方法,但是其蓝光照射也有许多安全隐患。因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新生儿工作管理经验,完善、改进管理模式,补充系统缺陷,有针对性避免相关风险因素,减少了医源性损伤及医疗纠纷,提高了新生儿科护理服务满意度。

1 临床资料

院新生儿科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接受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51例,孕周28~40周,体质量在1.45~4.56 kg,日龄2~10 d,其中早产儿33例,足月儿18例,蓝光治疗时间为48~96 h。

2 方法

本院新生儿科从2008年3月开始对接受蓝光治疗的患儿实施风险评估,找出常见的风险种类,制定护理措施,进行风险控制。蓝光治疗中常见的风险种类有箱温不稳、眼罩脱落、皮肤损伤、体温的改变、水分丢失、呕吐窒息、哭闹剧烈、感染、受损等,针对以上风险制定护理措施。

2.1 箱温不稳 光疗箱放置在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温箱间距要>90 cm,尽量降低房间内热源,使室温维持在24℃~26℃,箱温30℃ ~33℃,湿度在55%~65%,灯管使用时间达1000 h应给予更换,特别要注意定时清洁灯管上的灰尘及检查灯管的亮度。温箱内温化液每天定时更换,湿化器水箱加水至2/3满。

2.2 眼罩脱落 过去笔者自制纸眼罩有缺陷,松紧不好掌握、胶布固定有时会损伤皮肤,硬度大,增加了患儿的不适感。为此又制做了全棉不透光的黑色眼罩,利用宽薄棉弹力带制成固定带,松紧度可掌握,确保了眼罩不会脱落,完全能遮盖眼睛,又不会堵塞鼻孔,既安全又舒适。

2.3 皮肤损伤 ①入箱前套好小手套,以防婴儿抓破皮肤;外踝处用3 cm人工皮粘贴 ,以防双足反复与床平面有机玻璃摩擦,引起外踝处皮肤擦伤;②必要时使用可折叠的温箱围垫2条,围住温箱的周围,防止婴儿皮肤擦伤,同时使患儿有安全感,减少烦躁不安的现象;③2 h给予患儿翻身一次,防止红臀,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干净,涂上氧化锌软膏,有利于保护皮肤。

2.4 体温的改变 每2 h监测体温、箱温及湿度,将患儿的体温控制在36.5℃~37.2℃之间[2],及时记录,并根据患儿的体温调节光疗箱箱温,调整幅度不超过1℃。

2.5 水分的丢失 两次喂奶之间喂哺5%或10%葡萄糖水20~30 ml,以补充水分及促进排尿。

2.6 呕吐窒息 防止窒息光照治疗下的患儿易哭吵及手足舞动,加上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的关系,易造成新生儿呕吐。再之,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时的胃内容物易呛入气管易引起新生儿窒息。故在护理上要采取防止新生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措施。喂患儿进食时采取45°,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进食后给予头部稍抬高,用柔软布类固定患儿右背部使其呈右侧卧。这样,使奶汁尽快进入十二指肠,减少奶汁在胃内过长时间的停留及刺激,而且此在新生儿发生呕吐时,奶汁易吐出口腔外,防止窒息。

2.7 哭闹剧烈 由于患儿身体裸睡在光疗箱中,缺少安全感容易哭闹,用手给予患儿皮肤进行抚摸,并配以轻柔的语调给患儿说话,使之安静,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让光疗继续进行。

2.8 感染 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受其他细菌感染,因此在光照治疗中预防感染工作十分重要[3]。首先,患儿温箱内的铺单必须纯棉制品,高压灭菌后使用,污染后及时给予更换。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要洗手,戴口罩。注意做好新生儿口腔、臀部、脐部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进行光照治疗的室间及光疗箱要清洁,并做常规消毒。光疗所戴的黑眼罩使用后均用清水洗净,再放人煮沸的蒸汽中熏蒸30 min,晾干备用。

2.9 受损 选用小号一次性纸尿裤遮盖会防止受损,但也应注意充分暴露皮肤,以免影响光疗的效果。

3 小结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治疗措施,简单易行。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容易疏忽大意,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考虑不周,容易造成婴儿痛苦及患儿家长的投诉。随着人们对服务理念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特别是对于新生儿的护理,护理风险多。本院新生儿科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对接受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51例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办法,接受蓝光照射的新生儿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组织学习,制定防范措施,并按流程落实到操作中。护士长利用晨间大交班时间对存在和潜在的隐患及时指出并提出防范措施。在5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无发生一例因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而引起患儿家长投诉及医疗纠纷的。由此可见,在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时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实施防范性管理措施,提高了护士对风险存在的识别能力,提高了专科的护理质量,可确保患儿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中的护理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解晨,李振香.现代护理管理临床实务全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18-122.

[2] 薛松梅,姬栋岩.儿科护理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120-121.

篇3

【关键词】 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药物疗法; 亚砷酸/治疗应用; 三氧化二砷/毒性; 心肌病/并发症; 儿童

中医典籍和古希腊的医学书籍都记载有砒霜,19世纪西方学者Lissauer曾经应用1%的亚砷酸钾溶液(Fowler液)口服治疗白血病,被认为是西医现代肿瘤化疗的萌芽。中药有“以毒攻毒”的观点,《本草纲目》记载“砒乃大热大毒之药,而砒霜之毒尤烈”,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砷(亚砷酸,arsenic trioxide,As2O3)。20世纪70年代,哈尔滨医大附属一院中医科和血液科的专家将As2O3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国内临床工作者通过循证医学结果,发现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达到90%左右。王振义等[1]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阐明了其作用机制。

As2O3是目前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最有效的药物之一[1,2]。随着对As2O3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心脏的毒性,可表现为心悸、胸闷、心电图改变。心电图改变包括窦性心动过速、ST段下移、T波倒置或低平、PR间期延长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但多数为可逆的;QT间期延长及在此基础上的室性心率失常已有多次报道[3,4]。

1 亚砷酸心脏毒性的发生机制

1.1 氧化作用

砷的细胞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氧化性损害[5]。其机制是通过抑制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等抗氧化酶活性或选择性增强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依赖的单氧化酶活性,降低心肌细胞中GSH等抗氧化酶含量或抑制其活性,产生心肌氧化性损害。通过体外心肌细胞培养实验和动物实验,发现砷剂处理4 h后细胞悬液中GSH含量、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水平则显著增高。随着砷处理剂量增加,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推测可能与砷剂诱发的心肌氧化性损伤有关,产生氧化性损害。

1.2 原浆毒作用

砷化合物是原浆毒,对体内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有很强的亲和力,与含巯基的酶结合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从而抑制组织中大量依赖酶系(如:丙酮酸氧化酶、磷酸脂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的正常生理功能、结构和代谢,并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氧化过程、染色体结构、核分裂等,造成细胞损伤甚至死亡[6]。对死亡患者的组织进行药物浓度测定发现,As2O3在心脏、肺、肾脏组织中浓度异常增高,达正常的数百倍,提示砷剂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目前研究认为,亚砷酸的原浆毒作用、促B族维生素消耗、直接损伤血管的通透性及其诱导分化产生的白细胞过高症可能是其不良反应的机制。研究发现,亚砷酸不仅影响心脏起搏细胞,也影响心肌间质及滋养血管[3]。砷进入体内可破坏心肌线粒体及肌质网膜,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破裂的结构残体,心肌细胞间质水肿,滋养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心肌细胞线粒体肿大,脊断裂,溶解,形成空泡变性,细胞核固缩。有些患者心率不快,也未见QT延长,但却产生了心前区疼痛和心电图一过性STT改变。说明As2O3不仅影响心肌起搏细胞,可能对心肌间质及滋养血管也有影响。在动物模型的心肌活检中证实了这一点,病理所见心肌间质水肿,血管腔狭窄。因此,APL患者在As2O3治疗期间即使未发现心电图QTc延长,也应在治疗的早期注意对心脏的监测和防护。

1.3 影响Ca2+等通道

常规剂量的As2O3可使部分APL患者出现一过性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等不良反应。As2O3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心肌离子通道和细胞内钙来实现的。膜片钳和激光共聚焦实验证明,As2O3可以使豚鼠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L型钙电流明显增加心肌细胞[Ca2+]i浓度增加,并且其作用可以被钙通道阻滞剂阻断,证明As2O3影响了豚鼠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7]。因此,推断As2O3对人心脏的不良反应可能是由于影响了人心肌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给患者服用钙通道阻滞剂有可能预防或减轻As2O3引起的心脏不良反应。在生化反应中通过取代磷原子抑制ATP的产生,同时抑制钙离子的内流,从而降低心肌收缩力,诱发心衰竭。由于亚砷酸可加强蛋白C的活性,蛋白C是潜在的抗凝血与纤溶酶原因子,可影响肌浆网状小管内ATP合成与Ca2+内流,使心肌收缩力受损[5]。

1.4 其他

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亚砷酸的诱导分化作用,外周血及骨髓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增多现象;血液黏度增高,利于血栓形成,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心肌供血障碍,出现相应症状。亚砷酸阻断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对于正常激素信号刺激的反应,使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醛固酮分泌失调,造成钾离子大量流失,因而低钾,使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

2 诱发心脏毒性的因素

2.1 血药质量浓度

在抗白血病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适当降低血浆As2O3的峰浓度,有可能减少或减轻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生。Haverkamp等[3]发现QTc变化明显者,其体内血药质量浓度偏高,而QTc改变不明显者,血药质量浓度相对较低,说明As2O3心脏毒性与血药质量浓度相关。浓度越大,损害越明显。研究发现目前As2O3用量按0.08~0.16 mg/kg个体化投药更为合理[3,8]。

2.2 身体状态

如贫血、低血钾、低血镁和低体质量等,有可能促进As2O3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生,贫血患者的心脏不良反应相对较重,可能由于心肌细胞在贫血的高输出状态下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或乏氧,对As2O3的毒性耐受力更差。因此,APL患者贫血严重时要慎用As2O3,或适当纠正贫血后再开始As2O3的系统治疗。

2.3 既往用药史

复发和巩固治疗的患者,As2O3的心脏毒性还与治疗前其他用药史有关:用蒽环类及其他有心脏毒性的药物后,再用As2O3时心毒性表现更明显[8]。

2.4 个体差异

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程度,很可能取决于个体对As3+的解毒与排泄能力,敏感性和耐受性的差异[9]。临床上发现有些患者虽然既往有冠心病、陈旧心肌梗死病史,但亚砷酸治疗后,始终未出现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而既往无心脏病史,在亚砷酸总量达140 mg时,即出现不适主诉和心电图变化。文献显示的心脏毒性改变多发生在:(1)老年患者;(2)复发难治型APL;(3)既往用过蒽环类等心肌损害性药物;(4)全身状态较差,有明显的并发症;(5)诱导剂量较大组。

3 防治方法

3.1 应用方法

As2O3不仅影响心肌起搏细胞,可能对心肌间质及滋养血管也有影响,故有些患者心率不快,也未见QT延长,但却产生了心前区疼痛和心电图一过性STT改变,动物模型的心肌活检中证实了这一点。因此,APL患者As2O3在治疗期间即使未发现心电图QTc延长,也应在治疗的早期注意对心脏的监测和防护。研究表明,心脏不良反应多在用药1~2周内最明显。患者用药后心电图在最后复查QTc时大都恢复正常,可见As2O3引起QTc改变是暂时的[10]。因此,在As2O3治疗的第1~2周内应严格监测包括ECG,心肌酶谱等指标的变化,并给予有效的防护,及时处理各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及时停药,加用能量合剂和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心肌的药物,降低砷剂对心肌的损伤。

3.2 个体化

周晋等[11]指出,As2O3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首选方案,不要在患者全身状态极差时应用;治疗过程中不要使用引起QT间期延长的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并避免低钾、低镁等诱发QT间期延长的因素[12];巩固治疗期的患者应间断应用,以免短时间心脏等器官内砷积聚过多而造成严重危害。

3.3 心肌保护药物

(1)磷酸肌酸(phosphocreatine,PCr):它的主要生理功能在于:首先它是高耗能细胞胞内ATP浓度恒定的“缓冲剂”。高耗能细胞是指肌肉、心肌、脑、视网膜、肾和等器官或细胞。外源性PCr是一种保护心肌细胞膜的物质。能抑制膜上5’核苷酸酶的活性。PCr对该酶的抑制,表明它能稳定胞内的腺苷酸含量,给细胞内能量代谢的进行创造了条件。此外,PCr分子已被证明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而且它在细胞内的扩散系数比ATP和ADP都大,这就为由于细胞膜破损所导致的不正常能量代谢反应“链”重新运作起来创造了条件,它对心肌微循环也有促进作用;(2)辅酶Q10:是一种细胞呼吸和细胞代谢的激活剂,是心脏、肾脏和肌肉等重要脏器细胞中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及氧化作用的重要介质,同时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抗自由基之特性。它改善血液流变学,对总胆固醇和过氧化脂质的降低有显著作用,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6二磷酸果糖:是细胞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能在分子水平上调节细胞代谢中若干酶活性,作为恢复和改善细胞代谢的药物,通过维持ATP能量,降低细胞内Ca2+浓度,稳定细胞膜和调节一氧化氮生成等多方面因素来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3.4 重点观察时期

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剂量的As2O3对部分APL患者的心功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发生在治疗早期,以治疗第1~2周最容易发生[13,14]。初治患者较复治患者容易发生。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QTc延长。因此,对初治的APL患者,在开始As2O3治疗后第1~2周,应严密进行心电图监测[11]。当然适当补充一些保护心肌的药物,长期监测心电图变化,合理设计方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等措施都可以更早地预防心脏毒性。心脏病变的早期发现是避免致命性心肌损害的关键,因此砷剂治疗期间的心电图检查不能忽视,以便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及时控制心脏毒性的继续发展,进而最大可能避免心脏事件的发生[9]。早期的心肌损害是可逆的[14],实验表明,即使在出现了心肌酶学的变化以后,给予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供血治疗,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因此,在使用亚砷酸的过程中,要定期监测心肌酶谱和心电图,适当给予门冬氨酸钾镁及丹参营养心肌,改善心肌血供[15]。As2O3是一种治疗APL相对安全而有效的药物[1,16],对初治、难治或ATRA原发耐药和化疗后复发的患者均有效,完全缓解率高,相关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多能耐受,与ATRA或其他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有广阔的抗肿瘤治疗前景。如何更好的发挥其抗肿瘤作用,减少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还有待临床上更细致地观察和分析[16,17]。

参考文献

[1] Wang ZY,Chen Z.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from highly fatal to highly curable[J].Blood,2008,111(5):25052515.

[2] George B,Mathews V,Poonkuzhali B,et al.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newly 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with arsenic trioxide: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Leukemia,2004,18(10):15871590.

[3] Zhou J,Zhang Y,Li J,et al.Singleagent arsenic triox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newly 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J].Blood,2010,115(9):16971702.

[4] Haverkamp W,Breithardt G,Camm AJ,et al.The potential for QT prolongation and proarrhythmia by nonantiarrhythmic drugs:clinical and regulatory implications.Report on a policy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J].Eur Heart J,2000,21(15):12161231.

[5] 王思力,赵辉,韩忠朝.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及方法[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5,18(3):190191.

[6] 张丽,竺晓凡.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7,30(3):227230.

[7] 孙宏丽,董德利,李磊,等.三氧化二砷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24):18671870.

[8] 周晋,孟然,刘影,等.常规剂量三氧化二砷对心脏功能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1):3134.

[9] 周晋,孟然,王巍,等.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心脏毒性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3,41(11):165167.

[10] Sanz MA,Grimwade D,Tallman MS,et al.Manage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recommendations from an expert panel on behalf of the European LeukemiaNet.[J].Blood,2009,113(9):18751891.

[11] 周晋,孟然,王艳,等.三氧化二砷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和随访[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5):405408.

[12] Drolet B,Simard C,Roden DM.Unusual effects of a QTprolonging drug,arsenic trioxide,on cardiac potassium currents[J].Circulation,2004,109(1):2629.

[13] 徐海洋,邱虹,胡宝贤.三氧化二砷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引起体表心电图变化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3):258259.

[14] Siu CW,Au WY,Yung C,et al.Effects of oral arsenic trioxide therapy on QT interva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implications for longterm cardiac safety[J].Blood,2006,108(1):103106.

[15] 李佩,陈勤奋.抗肿瘤药物的重要脏器毒性及防治策略[J].上海医药,2009,30(9):389391.

篇4

中图分类号:R749.055、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5-00353-03

1 循证实践概述

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又译证据支持的实践,是指把最好的研究证据、治疗师的临床技术及经验以及病人的选择和评估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作为对某个病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1]。与循证实践相联系的术语还有:循证治疗(Evidence-based treatment)、实证支持的治疗(empirically supported treatment,empirically validated treatment)等。目前,循证实践这个术语得到相对更为广泛的使用,其含义也较其他术语更为全面。

循证实践不是依靠直觉、非系统的观察以及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它强调的是使用客观科学的研究和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如果没有证据支持,治疗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所采用的方法是过时的,或者这些方案甚至对病人可能是有害的[2]。在循证实践的概念中,治疗师的临床技术指的是采用循证实践进行诊断、评估和治疗心理障碍的临床技能;病人的选择和评估指的是在循证实践中,和病人一起来分析循证实践的获益可能性,以及失败的风险,如果有可能的话,给病人出示相关的数据[3]。循证实践强调治疗师的专业经验和技术,因为没有临床专业技术,即便是最好的循证疗法也可能会被滥用,或者并不能适合于当前的具体的病人[3]。

虽然循证实践的概念在西方临床心理学界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在国内医学界也已是深入人心,但这个概念目前还很少被临床心理专业人士提及,因此有必要对此概念做初步的阐述。

2 循证实践的重要性

人们相信用科学方法治疗疾病,并希望临床医学及心理学家为公众提供科学证据支持的最新最有效的治疗,因此循证实践变得十分重要。而为患者尽可能提供最有益的治疗服务,不仅是临床医学界,也是临床心理学界的共同期望。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专门支持了权威的研究小组,依据严格的标准,收集整理针对各种心理障碍有实证研究支持的心理学疗法的指导[4],其目的就是给患者提供选择的依据。另外,西方的法庭强调保护患者的权利,患者有权要求得到最有效的治疗,那些提供无效治疗的医生有可能由于治疗不当而被要求索赔[5]。为患者提供循证心理治疗,也是在西方国家中获得医疗保险支持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客观环境都支持了循证实践这个概念,并使之得到临床心理学家们的青睐。

循证实践有助于帮助治疗师针对来访者的情况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众所周知,全世界的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纷繁众多,对同一临床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可能迥然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治疗师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和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呢?如果某种理论以及方法得到了实证研究支持,而且得到不只一方面的实证研究支持,很显然,这些经过实证研究证明有效的循证临床实践方案将是临床心理治疗师选择治疗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参考依据。当然,如果有一系列不同的针对某一障碍治疗方案得到实证研究支持,临床治疗师在对这种障碍的治疗时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另外,使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估和研究心理治疗师所提供的治疗,能够帮助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心理障碍。相应的,也能够帮助专业人员将来为来访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看到,研究者采用实验研究,比较不同疗法针对某种心理障碍的疗效,探索新疗法的疗效,正是在这些不断的探索研究中,治疗方法得到了改进,疗效也在不断地提高。比如在对强迫症的治疗中,来自不同研究者的研究表明,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法对强迫症的疗效非常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治疗[6]、放松疗法[7]和焦虑管理训练[8]。毫无疑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的不断产生,必然有助于提高治疗师的专业技能和治疗效果。

虽然许多临床心理专业人士认为,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需要个人主观判断以及“艺术”的成分。但是,科学证据指导的临床实践本质上与实践者的经验和个人判断并不矛盾[9]。很多治疗的方法与技术正是在实践中产生。之所以强调循证,是要检验专业人员在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方法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能更好地增强治疗效果。

3 证据的含义

在论述了循证实践的重要性之后,值得关注的是:什么是相对最优的治疗方法?判定其有效与否的证据是什么呢?

Miller认为,证据是分为不同层次的,不同类型证据其支持的强度是不一样的。在大多数循证实践系统里,最可信的是随机临床实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协会在认可一种新的药物之前,均要求提供该药物的随机控制治疗研究的结果。中国新药上市之前的临床实验,也属于此类。在这样的研究设计中,病人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或控制组,除了实验处理,两组在其他方面的待遇均相同,如果实验组的疗效好于控制组,可认为该药物或治疗方案是有效的。当然仅有一个临床实验的证据其效应是有限的,如果有不同的研究小组各自进行的随机临床实验研究均支持该疗法优于安慰剂组或者其他疗法,证据的力度会更强。还有对一系列的随机控制实验的系统分析(比如元分析)其证据得到支持的强度相对最大[10]。

当然,在心理学研究中,很多情形下难以采取随机化原则分配被试,而且也不容易控制自变量和其他的无关变量,这时候所进行的研究被称为准实验研究。第二层证据即来自这类研究。准实验研究是介于非实验研究和随机控制实验研究之间的实验设计,这种实验设计不如随机控制实验那样能够对无关变量进行充分和广泛的控制。比如,同时对多个个案或多个群体采用同样的治疗,收到了类似的治疗效果的研究。例如一项研究对86名被诊断为焦虑障碍的青少年进行了为期16周的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有89.3%被试治疗之后其诊断不再满足焦虑障碍的标准[11]。这样的研究属于准实验研究,能提供一定的疗效证据,但是这样的研究难以对特定疗法与其他的疗法,以及不进行治疗的方法之间进行比较。

第三层证据是从相关研究中得来的。一些相关研究给治疗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比如一个相关研究揭示,治疗结束之后专业人员与来访者保持一定程度的联系,相对于治疗以后没有保持联系的情况,前者会更有利于治疗效果的维持[12]。

第四层证据来自个案报告、专业观点和由临床治疗师认可的最好的实践标准或原则。这通常是在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比如,国内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CCMD,主要也是由临床心理学家认可的标准,相信未来会逐步有相应实验和统计的研究,讨论这些标准,并使其更为精练准确。

Miller认为,从证据的效力上来说,对随机控制实验设计的系统评论或元分析优于单个随机控制的实验设计,单个随机控制的实验设计优于准实验研究,而准实验研究又优于相关研究、个案报告和专家观点[10]。

4 循证实践的应用

在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所推荐的实证支持的疗法(empirically supported treatment)中,关于主要的心理障碍诊断的分类,例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进食障碍、儿童青少年阶段障碍等,均有一系列的循证疗法[4,13]。这些方案中,以认知、行为学派的方法为主,而精神分析性治疗/心理动力性治疗的治疗方法得到实证研究的较少[4,13]。认知行为的治疗方法便于程序化,并有可资借鉴的疗效指标,因此,易于进行实证研究。当然,近年来,精神分析性治疗/心理动力性治疗的疗效研究也得到一定的发展,虽然这些证据支持的强度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弱一些,研究的数量目前还较少[14]。但循证实践这一理念促进了精神分析性治疗的研究,使得精神分析性治疗的一些概念变得更为具体化[15]。同时,精神分析性治疗的研究也提出了关于循证实践研究的新思路,比如以实践为基础的证据、实践性实验等概念[14,16]也对循证实践的发展有所贡献。

另外,循证实践的一大特点是对于具体的干预方法有明确的描述并且能够编制出详细的、操作性很强的治疗手册。在心理治疗研究中,治疗手册往往作为培训参与研究中治疗工作的治疗师的工具,事实上,治疗手册对于研究以外的心理治疗培训也有很重要的意义[17]。目前一些心理培训机构在使用循证实践治疗手册进行培训,有研究者甚至建议把循证实践治疗手册加入到研究生培训的课程安排中,从而更为有效地贯彻临床心理学的“科学家-实践者”的培训模式[18]。

虽然在专业人员中对治疗手册的使用尚存有争议,比如,认为使用治疗手册会由于其限制而降低心理治疗质量,但是大多数人都认可证据支持临床实践的理念[18-20]。治疗手册的作用是澄清治疗过程和治疗技术相关的问题[20],在使用治疗手册时不需要放弃对问题的功能分析等其他理解病人问题的方法,掌握治疗方法中的原理更为重要[18]。换言之,在使用治疗手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照搬其治疗程序,最重要的是掌握其治疗原理和原则,灵活运用。在学习循证实践程序和内容时,需要有较全面的临床心理学理论和培训的基础。

对于循证实践方案,一些临床心理专业人员担心这些临床实验证据可能不一定适用于他们所治疗的病人,因为研究中的病人的选择与实际的病人总是存在相当差异。对此的策略是,给大多数人提供循证临床实践方案,同时也要考虑满足他们的其他要求,比如,根据他们的情况安排参加小组治疗或自助小组。另外,如果一个来访者对于某一循证实践方案没有反应,那就要修改方案,或者尝试其他可能的循证实践方法。证据支持实践的基本目标是确保疗效的研究可以用于临床实践,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研究结果转变为临床可用又可行的治疗程序[21]。

5 未来的展望与倡议

由于我国的临床心理学研究尚处于起步之中,临床专业队伍相对不够强大,目前建立与国外类似的循证实践体系可能还为时尚早。但是,笔者认为,对上述循证实践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将有助于国内专业人士对循证实践的认识。另外,支持和发展循证实践,也有利于将心理治疗纳入到我国的医疗保险系统。值得欣喜的是,国内开始有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士进行一些临床治疗的实证研究了[22,23]。

目前,一部分美国心理学会认可的实证研究支持的疗法已被翻译成中文[21]。未来需要继续大力引进国外循证临床实践方法,并将这些疗法本土化,以吸取西方临床心理学的精华为我所用。此外,国内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还需要在实践中,将这些方法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使之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患者,并且通过研究检验和证实这些方案的有效性。相信所有这些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临床专业人员的治疗能力,也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员。

可以说,循证实践是一件值得所有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相信其发展势必促进我国临床心理治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Sackett DL, Straus SE, Richardson WS,et 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2000,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2000.

2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reatment guidelin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2, 57:1052-1059.

3 Barlow D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4, 59(9):869-878.

4 Empirically Supported Treatments(Society of Clinical Psychology, Division 12 of APA).Available: 省略/divisions/div12/rev_est/.

5 Essock SM,GoldmanHH, Tosh VL,et al.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Setting the context and responding to concerns.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03, 26:919- 938.

6 Marks IM, Stern RS, Mawson D,et al. Clomipramine and exposure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ritual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80, 136:1-25.省略parison of 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therapy in treating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93, 181:189-193.

8 Lindsay M, Crino R, Andrews G. C-ontrolled trial of 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7,71:135-139.

9 Christine A. Dollagha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What do we know,and when do we know it? Communication Disorders,2004,37:391-400.

10 Miller WR, Zweben T J, Johnson R.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Why, what, where, when, and how? 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2005, 29:267- 276.

11 Kendall PC, Safford SM, Flannery-Schroeder E,et al. Child anxiety treatment: Outcomes and impact on substance use and depression 7.5 years later.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 72:276-287.

12 WillenbringML, HagedornHJ, Postier AC,et al. Variations i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s in nine United States Veterans Administration opioid agonist therapy clinics. Drug andAlcohol Dependence, 2004, 75:97-106.

13 Chambless DL, Baker MJ, Baucom DH,et al. Update on empirically validated therapies, II. The Clinical Psychologist, 1998, 51(1):3 - 16.

14 Fonagy P. Evidence-based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ies.In:PDM Task Force. Psychodynamic diagnostic manual. Silver Spring, MD: Alliance of Psychoanalytic Organizations. 2006.765-818.

15 Caligor E.Treatment manuals for long-term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analysis. Clinical Neuroscience Research, 2005, 4: 387-398.

16 BarkhamM,Mellor-Clark J. Bridg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practice-based evidence: Developing a rigorous and relevant knowledge for the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ClinicalPsychology andPsychotherapy, 2003, 10: 319-327.

17 Chambless D. Empirically validated treatments-What now?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1999, 8: 281-284.

18 Rayburn NR, Davison GC. Curriculum and training reform in clinical psychology: Improving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practice.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2002, 10: 265-273.

19 Addis ME, Krasnow AD. A national survey of practicing psychologists' attitudes toward psychotherapy treatment manual.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0, 68: 331-339.

20 Chambless DL, Ollendick TH. Empirically suppor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Controversies and evidenc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52: 685-716.

21 WeelC,Knattnerus JA.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The Lancet, 1999, 353: 9156-9163.

22 Barlow DH.主编.刘兴华,黄峥,徐凯文,等译.心理障碍临床手册,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2004.

23 张新凯, 吴文源, 张明园. 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的初步结果. 上海精神医学,2005,17(3):129~132.

篇5

吴世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22)

【摘要】女大学生抑郁状态是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沟通网络、运动营养支持和运用心理疗法开展抑郁咨询这些方面来论述女大学生抑郁状态的处理策略。

关键词 抑郁状态;心理疗法;人际关系

抑郁状态,一般被认为是抑郁症的前兆之一,来访者虽然未达到抑郁症诊断标准,但是已经出现了一些抑郁症状,若不及时加以处理,较易发展为抑郁症。在长期的学生工作中,笔者发觉女大学生是抑郁情绪较易感染的人群。由于女大学生大多数处在18-23岁这一年龄阶段,开始学会体味人生、独立生活和接触社会,伴随而来的是离家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容易产生抑状态。抑郁,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还会有自杀倾向的出现。本文笔者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女大学生抑郁状态的处理策略。

1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沟通网络

首先,应鼓励女大学生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沟通网络,形成一个跨宿舍、班级或专业的人际支持网络。当一个成员有心理压力的时候,支持网络的其他成员能够给予她心灵上的支持。在这一个人际关系支持网络体系中,不仅能帮助成员疏导和宣泄自己的情感,还应该有发挥独立性和意志自由的空间。

抑郁状态中的女大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是依赖症。对此,成员应当做一个理解和倾听受挫者想法的倾听者,不断鼓励她们拥有自我控制和自主意识的感觉,引导这些抑郁的女大学生尽快结束无休止的倾诉和哭泣,恢复独立性和自主性。[1]同时,体系成员在平日中,可以借着可靠有效的人际关系网络体系,来帮助大学生处理校园生活中一些具有压力的事情:如恋爱和情感、学习和考试等问题。当女大学生面对与同学、父母和家人难以沟通的情景时,都可以借助这个网络体系展开相互交流,让这些女大学生在与人交流过程中,学会自我调节和成长,并且用成熟的认知方式去看待挫折,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格,这样能帮助女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抑郁的心结。

2健康营养支持

在大学生抑郁情绪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生理因素。临床医学认为,营养对人情绪的调节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医学院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大学生营养状况来补充营养,借此调节情绪,帮助她们走出抑郁的心理。如可以建议女大学生选用一些保证营养、热量的膳食,这对稳定情绪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奶制品、香蕉、鸡肉等蕴含色氨酸的食品,以及一些大麦、小麦、全谷米、瓜类等多糖食品,能够有效改善沮丧无力和焦躁不安的情绪。

此外,适度运动也能有效预防抑郁状态的发生。通过运动,能增强体力,减少由于学习久坐所造成的肌肉酸痛和骨骼变形,在户外运动时间的增多,也能达到调节情绪、缓解抑郁状态的作用。因此,人际沟通网络内部应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手工、绘画、跳舞、下棋等,借此丰富女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内容,转移抑郁情绪的注意力,在娱乐治疗中提高对生活的兴趣,从而有利于支持网络成员和被支持对象之间人际交往的加强。平日里,人际支持网络成员也应该组织时间,与被支持对象交流谈心,引导他们多行动,并且在相互的实践活动中感染抑郁状态者学会面对现实,学习新的适应社会方法,这样才能对她们将来的社会生活大有益处。

3运用心理疗法,开展抑郁咨询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在国外近二十多年来的心理学科研结果也表明,有一大部分抑郁状态的案例通过心理治疗就可以得到缓解或者治愈。校内心理咨询师对大学生运用心理疗法,可以干预、调整和训练其如何应付负性情绪状态,减少或消除一些消极事件对个体的不良影响,对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可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开展咨询,以达到缓解抑郁状态的目的。以下介绍三种咨询方法,这些方法均常运用在女大学生抑郁状态咨询中。

第一种心理疗法,是以人为本的治疗方法。人本主义,首创于心理学大师罗杰斯,在咨询过程中,运用爱和支持技术去体验来访者强烈的心理情感,帮助来访者对自己的判断和决定承担责任,从而消除令来访者痛苦的抑郁状态。

第二种心理疗法,就是运用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状态。著名心理学家Beck在1983年指出,影响抑郁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一是社会依赖,二是自治。一般来说,自主意识比较强的人,性格上是比较独立的,有着自觉性和确定的人生目标,当遇到挫折,抑郁情绪发生的时候,一般会感到受阻或失落,难以保持快乐的情绪;而对于依赖性比较强的人,则更为渴望能获得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以此来维持她们的快乐情绪,这类人在抑郁状态发生的时候,一般比较注意社会对自己的排斥。因此,对依赖性性格和自主性性格的人,治疗的重点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对于依赖性的抑郁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咨询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自主性抑郁状态的来访者,则要更关注于他们设定目标的过度完美性。同时,在早期治疗中,这两者的着眼点都应该放在解决别人如何看待来访者上,以及来访者对别人消极反应的移情歪曲关系上。这一治疗方法的着眼点在于希望通过改变来访者对他人、对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促进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改善,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和努力。

第三种心理疗法,就是女性主义疗法。这一女性主义治疗方法,更侧重于对引发心理问题的部分社会因素的关注,如性别因素、跨文化因素。女性主义治疗方法,是针对不同社会职业女性所开展的一项心理治疗活动。这一治疗方法有一个共同的基本信念:所有的女性都是有价值的。因此,女性主义治疗的目标,应该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是解除症状;第二是恢复自尊,在女性主义治疗方法中,当来访者太过关注人际关系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促使来访者消除个人自尊对外在环境的过度依赖;第三是人际关系治疗,需要引导女性学会肯定、直接地表达自己,并且不采用操纵或者依赖方法来对他人造成消极的影响。第四是意识和身体意象技术的运用。通过女性主义治疗方法,教会女性学会接纳自己,不采用别人的标准来批判自己。女性主义疗法所体现的精神和指向,与女大学生抑郁状态的特点有许多互相吻合的地方,是非常值得广大校园心理咨询师采用的咨询方法。

综上,在女大学生出现部分抑郁症状的时候,校内的各方资源都会提供帮助和支援以缓解其抑郁状态,并且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但若学生抑郁持续加重,甚至疑似或确诊为抑郁症则需及时通知家属并将学生送医救治,以免耽误病情。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张子和;心理疗法;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2―0010―04

张子和,名从正,因其祖居地属春秋时期的戴国,故又自号“戴人”。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即金贞元四年),他出生于睢州考城,正值宋金对峙、社会动荡之期。其自幼从父学医,二十多岁始悬壶济世。五十岁左右有过短暂的军旅生涯,随军从事医疗活动。六十岁左右曾被召入太医院,不久即归。之后便在豫东一带行医、带徒,交游、访道,研究、著述,并写成仑儒门事亲》一书。社会的动荡导致人们的生活极不稳定,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难以得到满足,心理、生理疾病不断,这在客观上为张子和研究心理治疗提供了可能,并促使其深入研究情志疾病的发生及其特点与治疗方法。在其主要著作中他提出了许多心理治疗方法,运用和施治起来也是灵活多样,有的与现代心理治疗学的某些方法非常相似,至今仍有其临床实用价值,现就其治疗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1 情志相胜疗法

情志相胜疗法是指医生有意识的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以制约、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从而治疗由情志所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该疗法是中医最重要的疗法,极具鲜明的中医特色。

1.1 怒胜思疗法 怒胜思思胜怒疗法是利用愤怒情绪克制过度思虑或利用平静思考状态的情绪来抵制过度愤怒的情绪。《儒门事亲・内伤形不寐一百二》记载:“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无药可疗。其夫求戴人治之,戴人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以怒而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看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这位患者因为思虑过度而导致失眠2年,戴人故意收取其很多治疗费用而不开药方,以此来激怒患者,使患者发泄怒气出了汗,当晚就能睡着。《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篇又云:“余又尝治一妇人,久思而不眠,余假醉而不问,妇果呵怒,是夜困睡。”此案例与前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2个案例皆因思虑过度而导致失眠,这对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失眠障碍有一定启迪意义。

1.2 恐胜喜疗法 是指恐惧情绪可以克制过度喜悦的情绪或喜悦太过而引起的疾病。保持愉悦的心境有益健康,但喜悦过度则会引起疾病,中医认为过喜伤心,可令人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神思恍惚、健忘等。名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所载:“又闻庄先生者,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诘其故,庄引《素问》曰:惧胜喜。”此患者因过度喜乐致病,医者借口取药离开患者并几天不来看患者,巧妙的利用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此举使患者以为自己病人膏肓而绝望恐惧,正好抵消了过度喜乐的致病情绪,病情自除,在今天治疗类似的患者,医者不可能照搬,应因时、因地制宜,让患者产生恐惧情绪要把握好分寸,采用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

1.3 喜胜忧疗法 喜胜忧疗法是指喜悦情绪可以克制忧愁或由忧愁而引发的情志疾病。《儒门事亲。内伤形》记载:“息城司侯,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之。罢,便觉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若复杯,大痛不住,药皆无功。议用燔针炷艾,病人恶之,乃求于戴人。戴人至,适巫者在其旁,乃学巫者,杂以狂言以谑病者,至是大笑不忍,回面向壁。一、二日,心下结块皆散。戴人曰:《内经》言,忧则气结,喜则百脉舒和,又云:喜胜悲。”此患者使用药物没有效果,戴人为使患者笑而模仿在场的巫者,巧妙地利用了当时的场景,使患者乐而忘忧,气机舒缓通和而祛病。此法对于改善抑郁、焦虑、恐俱等情绪状态十分有益。

1.4 喜胜怒、怒胜喜疗法 喜胜怒疗法是用喜悦愉快的情绪来克制过于愤怒的情绪或者由过度愤怒导致的情志疾病。《儒门事亲,内伤形》记载:“项关令之妻。病怒不欲食。常好叫呼怒骂,欲杀左右,恶言不辍。众医皆处药,几半载尚尔。其夫命戴人视之,戴人曰:此难以药治。乃使二,各涂丹粉,作伶人状,其妇大笑;次日,又令作角抵,又大笑;其旁常以两个能食之妇,夸其食美,其妇亦索其食,而为一尝。不数日,怒减食增,不药而瘥。”喜可缓肝急。通达百脉,消其郁气。又以能食之妇夸其食香味美,借此诱导患者,激发其食欲,此例与行为诱导法两法合用,以此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情志疗法是中医最重要的疗法,是以某种情志来调节与纠正另一种过激情志的规律性总结L3,。在治疗上医者应以调整整体气机为原则,临床上应注意灵活运用,不可机械照搬,张子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使此法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其具体治疗极具中国特色,符合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反映出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对于今天医者心理治疗本土化的探索不无裨益。

2 移精变气疗法

也称“移情易性”,是运用各种方法转移和分散患者精神意念活动的指向,即通过排遣情思,改变心志,以缓解或消除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载:“昔闻山东杨先生,治府主洞泄不已,杨初未对病人。与众人谈日月星辰缠度,及风云雷电之变,自辰至未,而病者听之,而忘其囿。杨尝曰:治洞泄不已之人,先问其所好之事,好棋者,与之棋;好乐者与之笙笛,勿辍。”此法在治疗原理上与现代行为疗法的反应预防法相同,都是通过改变患者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使其注意焦点从病所转移到它处的心理疗法。现代曾报道用本疗法治疗阳痿等障碍,以及用于某些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症的治疗。另外,移精变气法与森田疗法有一定相关性,但移情变气法缺乏理论升华和经验总结,没有提出诸如森田疗法那样较为完善和可操作性很强的治疗程序。

3 开导解惑法

此法又称语言疏导法,是医生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与患者交谈,使之明了与疾病有关的道理,以及自己所能做的努力,主动消除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此法与现代认知疗法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来启发患者,纠正其错误思想与观念,帮助其重建健康的认知结构,从而克服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不良表现。《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二》记载:顷西华季政之病寒厥,其妻病热厥。前后十余年。其妻服逍遥十余剂,终无寸效。一日,命余诊之,二人脉皆浮大而无力。政之曰:“吾手足之寒,时时渍以热汤,渍而不能止。吾妇手足之热,终日以冷水沃而不能已,何也?”余曰:寒热之厥也,此皆得之贪饮食,纵嗜欲。遂以《内经・厥论》证之。政之喜曰:“《内经》真圣书也,十余年之疑,今而释然,纵不服

药,愈过半矣。”张子和让患者很好的理解了病因,用经典使患者信服,让患者建立起健康的认知,配合药物治疗得以在短期内治愈此病。

4 习以平惊疗法

此法是让患者习惯于接触有害的刺激因素,提高其适应能力,使之不再对该刺激因素敏感,以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病症的一种心理疗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惊者平之”,张子和说:“平着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对《内经》之言做出了新的解释,在治疗上采用从治之法,谓之“习见习闻则不惊矣”,这就是后来中医行为疗法中的习以平惊法。习以平惊疗法与现代心理学的行为治疗中的系统脱敏法有着十分相似之处。系统脱敏法是Wolpe依据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提出的,用于治疗焦虑和恐惧症状。具体的实施过程是将引起焦虑或恐惧的刺激分成不同等级、层次,然后让患者学会松弛反应(经过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并将其放松的状态与恐惧状态或焦虑状态按层次由低焦虑到高焦虑配对出现,形成交互抑制或对抗情境,直到各刺激与焦虑反应的联结消除为止。而张子和在下面治疗受惊患者的案例中应该就是属于使用系统脱敏法的典型例子。

《儒门事亲・内伤形》记载:“卫德新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窃人烧舍,惊堕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家人辈摄足而行,莫敢冒触有声,岁余不痊。诸医作心病治之,人参、珍珠及定志丸皆无效。戴人见而断之曰:惊者为阳,从外人也;恐者为阴,从内出也。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足少阳胆经属肝木,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乃命二侍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戴人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大惊。戴人曰:我以木击几,何以惊乎?伺少定,击之,惊少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暗遣人击背后之窗。徐徐惊定而笑曰:是何治法?戴人曰:《内经》云: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夫惊者,神上越也。从下击几,使之下视,所以收神也,一、二日,虽闻雷亦不惊。”在这个案例中的患者属恐惧障碍,乃因精神骤遭刺激所致,张子和让两个侍女把患者的双手按在高椅之上,并在患者面前放置了一个小茶几,让患者看着茶几,然后用木棒猛击面前的茶几,给患者施加刺激。患者受惊后,张氏对患者进行安慰和解释并再次猛击茶几,此时患者的惊恐已减缓。这样又连着敲击茶几三、五次后,又用木杖击门,并让人偷偷地去击打患者背后的窗户,当天晚上又敲击门窗一直到天亮,患者从此听到雷声也不害怕了。以上一系列击茶几、击门和窗即是按刺激等级的从弱到强、循序渐进而达到脱敏效果,患者从开始时的“大惊”到习惯了不再对木棒猛击茶几的声音感到恐惧,就是让这个刺激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患者在整个过程中逐步适应了原来可引起极大焦虑的刺激,最后达到了“虽闻雷而不惊”的效果,恐惧症也就治好了。张子和的治疗设计十分合理,在空间上由近及远,在刺激强度上由弱到强,所以才能取得这样良好的治疗效果。张子和以习胜惊的解释,阐发了新的经义,提高了临床效果,开阔了临床思维。西方现代心理治疗体系的形成亦不过百余年,而张子和早在近八百年前的金元时期就已经成功使用了现代心理治疗意义上的系统脱敏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这种治疗方法前所未有,极大的丰富了中医心理治疗的内容。

5 整合疗法

人体的疾病是心身相互影响的,这也正符合中医“形神合一”的整体恒动观念,所以在治疗时也应该采取综合的治疗方式。这一施治方式以辨证论治为依据,兼顾心理疾病产生的身、心及社会因素,以问题为中心,以身治心,以心治身,身心同治。针对不同患者,灵活运用药物、针灸、音乐、气功等治疗方法与心理治疗协同论治,以取得最佳疗效。《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篇载有这样一个案例:“余又尝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戴人对于因忧而心痛的患者,施以针灸治其心痛,但同时伴以杂舞、笛鼓等娱乐活动,使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并收乐而忘忧之效,两种方法同时运用,使得施治所取得的效果更加明显。

《儒门事亲・狂二十七》篇记载,“一叟年六十,值徭役烦扰而暴发狂,口鼻觉如虫行,两手爬搔,数年不已。戴人诊其两手脉,皆洪大如绳。”戴人曰:“徭役烦扰,便属火化,故发狂。故《经》言:阳明之病,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骂詈不避亲疏。又况肝主谋,胆主决,徭役迫遽,则财不能支,则肝屡谋而胆屡不能决。屈无所伸,怒无所泄……”这是1例典型的心身症状,病因是当时社会压力大,患者又是社会底层之属,怒火无从发泄,而致心情抑郁,其病症表现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的癔病症状。戴人根据其疾病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症状审因论治,汗涌下多法合用,后以调理之剂,终得痊愈。

《儒门事亲・是胎非积一百三十五》篇记录了一个医案,“胡王之妻,病脐下积块,呕食面黄,肌瘦而不月。或谓之干血气,治之无效。戴人见之曰:孕也。其人不信,再三求治于戴人。与之乎药以应其意,终不肯下毒药。后月到,果胎也。”此例说胡王不相信他的妻子怀孕了,认为她是生病,再三求治于戴人。他求医却不相信医之判断,所以不是他妻子得病,而是他有心理问题。戴人顺其情而从其欲,“与之平药以应其意”,这里的平药起到的是安慰剂的作用,现代临床心理治疗有时也会遇此类患者,此时只能灵活处之,顺情从欲而处与患者一些“安慰剂”,从而起到协同心理治疗的作用。

《儒门事亲》共记载医案236个,其中明确记载情志病者达23例,心理治疗医案10例。在整个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是心理治疗医案最多、治疗水平最高的。在此所论之例,只不过为张子和心理治疗方法之一隅,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治疗思想和灵活多变的处理方法却是值得医者借鉴和学习的。

6 结语

从对张子和的心理治疗医案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其治疗方案设计灵巧,疗效显著并充分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患者,药物、针灸、音乐等治疗方法与心理治疗协同论治,这也正充分显示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张子和对中医心理学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心理治疗验案数量之多和质量之高,在古代医家中都很少有人能与之媲美,在治疗方法上与现代心理治疗中的暗示疗法、说理疗法、音乐疗法及行为疗法等多有异曲同工之妙,切合临床实际,对今天心理治疗的发展和实践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所以医者在学习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的同时,更要学好和应用好古人留下的精华,在治疗上力求使心理治疗的方式和方法更加符合本国人的心理,真正的体现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尚朴,李会敏,张从正生平考略[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7,16(1):37

[2]董湘玉,中医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篇7

【关键词】 士兵;外伤;心理康复

1 外伤的情况和治疗方法

该部队在三年时间内总共收治手外伤58例,其中男有53例,女有5例,平均年龄为21岁,平均军龄为两年。在第一年度士兵发生34例。第二年度士兵发生16例,第三年度士兵发生8例。手外伤的主要类型有:手指皮肤撕脱伤、神经肌腱断裂伤、开放性骨折、手指断裂伤等等。导致病伤的原因主要有:挤压、切割、电击以及自伤等。

对于受伤士兵不同的外伤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手外科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合理进行清创缝合,采用植皮或皮瓣的方法进行修复,对神经肌腱要进行修复,断指要进行再植等。在手外伤治疗过程中,要对受伤士兵进行心理测试和调查并制定出一份调查表。关心士兵的心理感受、心理负担以及对治疗和康复情况的了解。通过医护人员不断对受伤士兵的详细了解和谈话交流,可以根据受伤士兵不同的心理进行针对的治疗。并不断改进治疗的技术和提高专业性,医护人员要不断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与士兵建立很好的信赖关系,重视对病情的了解和康复,使士兵的生活多样化,加强心理辅导和教育,分析研究有利于士兵外伤尽快恢复的良好方法。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受伤患者对治疗方法比较满意,恢复正常率达90%以上,该部队目前所有士兵患者均已出院回到部队,基本上能够进行正常的军事训练,减少了士兵的病残率。2 外伤士兵的心理表现和治疗方法

手外伤士兵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孤寂心理、焦虑心理、急躁心理、损失心理、意外心理、评残心理和不配合治疗心理等。对于这些心理,某院采取了相应的合理心理康复治疗方法。

首先建立很好的医护人员和士兵的信赖关系。由于一些士兵缺乏对病情的了解,会把治疗和恢复的希望全部寄予在医护人员身上,所以医护人员在与士兵进行交流和接触的过程中,要采取和蔼、热情和真诚的态度。对士兵的日常生活进行关心和关注,理解士兵的心情,耐心地与士兵进行谈话,帮助其尽快地调节心理方面的担忧,逐步达到医患人员关系的融洽和相互信赖。其次要对受伤士兵做好解释说明的工作。外伤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变化不明显,更多的体现在局部体征上,例如:伤口的疼痛感觉、敷料包扎的松紧情况、皮肤的温度高低情况、骨折位置的固定情况等。医护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患者明确的答复,使受伤士兵对自己的病情有准确的了解。手外伤术后的功能康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受伤士兵的功能康复期间,医护人员要进行正确的教导,运用合理的科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认真的讲解和训练,让患者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对恢复结果的掌握。在指导过程中,不要使用一些伤害性的语言,要采用一些安慰性的、鼓励性的语言。一定情况下。还可以运用暗示性和委婉性的语言。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在精神上受到鼓舞,在心理上得到良好的激励,有利于病情尽快地向良好的方向转化。最后要重视患者的生活多样化,由于受伤士兵对自己的伤情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肢体活动方面也比较局限。可以在患病区建设电脑室和活动室,播放一些与手外伤病情以及心理方面相关的视频,给患者之间提供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使患者在治疗病情期间学习到有效的利于病情恢复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有效促进病情的恢复。3 建立士兵的身心康复基地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军人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部队的领导干部面对着实现军事现代化的严峻挑战,不仅要学习专业的军事知识和加强军事训练技能,更要从心理层面调整和要求自己。据统计,部队中2000名士兵中27%处于亚健康状态,常常表现出焦虑、烦躁、压力、适应能力下降等,这些症状也对事故的发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建立部队士兵的身心疗养院基地是必要的。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所以,我们不能只重视受伤士兵的身体恢复,而忽视对心理健康的治疗。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受伤士兵治疗的过程中会存在对于职位的晋升、去留、人际、家庭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并伴有相应的压力和心理负担。所以,疗养院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性格,帮助其缓解心理上的压力,消除心理困惑、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心理,让受伤士兵恢复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并不断在部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为部队时间不断实现军事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疗养院除了帮助患者提供药物和物理方面的常规治疗外,更要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有效的心理支持,要求对其行为方式、人格健全、心理特点等进行认知治疗、反馈治疗和情绪治疗等。使患者尽快从身体和心理病症的恶性循环影响中解救出来。部队疗养院的大门要长期向有心理方面疾病的患者敞开,在身心康复基地,要采用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的检测方法,为每一个疗养的士兵进行客观的、科学的的心理评估和心理测试,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很好的恢复,降低士兵的心理疾病发生率。4 结 语

通过上文所述,士兵心理方面的疾病现象越来越多,身心疾病就是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康复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的一些疾病,所以一个很好的医护人员和医疗环境对士兵的身心健康的恢复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要不断把部队的疗养院建立成士兵的身心康复基地。重视疗养院的装置设备和心理辅导室建设,以及医疗人员的分配,从而为外伤士兵提供一个很好的治疗环境,对疗养的内容和方法都有要有所深化和拓展,加强心理方面的辅导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孙桂森,姚克敏,中国疗养医学[J].第271医院医务处,2003,12(1).

篇8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心理学学术思想,现代意义

 

一、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概说

《道德经》又名《老子》,全书五千言,充满了深沉的智慧,主导意识是“道”。“道”在其中说明世间事物发展的总规律,又说明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立身的行为规范,其核心就是“清静”、“无为”、“抱一”、“守中”。

“清静”一词见于《老子》,即去私寡欲,心里没有杂念。“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意思是说“清静”是治理天下的最高法则,心清神静可以治理天下。这是老子的一种最高人生境界,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反省认识自己,剔除不由自主沾染上的私欲杂念,“浊以静之徐清”,才会象浑浊的流水一样,静止下来,重新变清。“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自然无为常常被人们理解为放任不管,什么事都不做,这是一种误解。“无为而不治”、“无为而无不为”是说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去做,总可以做成的,自己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这种规律下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去实践,这才是“无为”。

那么,老子所认识的天地的规律又是什么呢?他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说事物在向前发展的同时总孕育着相反方向的运动,所谓“物极必反”。免费论文。所以他总是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什么东西,过分强盛就会衰落,要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他反对世俗的逞强、骄傲、矜持、走到天下人前面。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他的这些专横者必不能持久的思想无疑是保持人的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心理素质差者,常常个性很好强,但处处事事又表现很胆小,怕这怕那,看不到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不符合道了,因而总是难以找到心灵的安宁和稳定。老子劝人说:“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教人们不要逞强、走极端,而要顺着自然的规律走,注意保护自己。这样就不会固执,不会矫揉造作而使自己活得很累。人只要顺着自然的规律去走,走在“大道”上,就会安全、平和、泰然,就会享受人生的乐趣。由于摸索出了天地的规律,摸索出了自己工作的规律,他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单调而辛苦的工作,当作奉献,从中得到乐趣与安慰。

老子还主张少欲寡欲,生活俭朴,反对华而不实的东西,反对世人追求眼耳鼻口舌等五官的享受,认为这些会把人诱离大道,使人做事时违背大道而遭受种种灾难。

老子哲学中还有“无争”、“知足”、“守静”、“贵柔”、“处卑”等等特点,遵从这些教诲,无疑会为生活在这纷繁复杂社会环境下的人的心身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人们或许会认为这些思想是消极的,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但现代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及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充分地说明了他们那种对物质的过分追求是有悖自然规律的。事实上,人们如果接受老子这些合理的教诲,虽然暂时会有所失,但会因顺从了自古以来不变的正道,在经受了这一小小的损失后获得心灵的安宁、幸福和社会的安定、和平。这也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保护身心健康)”的含义。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们究竟如何取舍呢?答案是很明显的,但人们往往难以为了获得未来的大收获而暂时舍弃小的损失。所以老子叹息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主张,一个人如果理解了天地的规律就应该勇敢地、坚韧地走上正道。

从现代医学心理学角度来认识,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特别是人们处于现代化社会变革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达到心理上的自我感觉适应、充实、满足,这就应将“清静无为”的观念植于心中,在清静心灵的引导下,顺应“自然”的规律,根据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环境条件,陶冶情操,坚定信心,完善个性,选择自己的价值目标。

“抱一”、“守中”,指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脚踏实地,坚忍不拔,不依赖,不懒惰,努力去做,这样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心理疏导疗法抓住这些积极的原则,并使之融合于自身体系之中,以“清静无为”、“无私无欲”为导向,不断提高人们的自我认识能力,使之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及生活中处处达到“自我满意”(即“成功”的具体表现)的境界。

二、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从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吸取心理学的营养,受到启发,发展出影响深远的心理治疗理论,这就是其现代借鉴意义。

在国内,给具有原本及特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赋予新的内容,也就不再是古老的文化了,而成了“古为今用”,为现代化服务,为心理治疗服务,成了为民造福的导向。免费论文。如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由杨德森教授晚年及其追随者历时12年涓积成流,是现代中国心理学家独创的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经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证明行之有效,尤其对“A型性格、精神应激及相关疾病、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效果卓著,被誉为“中国现代心理治疗方法之花”、“中国人自己的心理疗法”。该疗法基于中国道家传统的处世养生之道,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深刻分析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特征、精神痛苦的成因、引起精神痛苦的内部因素、以及心理应激与生理应激的相关与区别、精神控制与精神虐待等现象,制定出精神超脱的“四个原则”(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和“四套方案”的操作方法,以及一系列的自我心理调节技术,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观念和应对方式来达到调节负性情绪、矫正不适行为和防病治病的目的,以帮助国人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实现健康人格与理想人生的完美结合。又如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不仅为心理疏导疗法输送了营养,而且使心理疏导疗法的理论更加丰厚敦实。

在国外,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与老子的自然思想是一致的,在森田的神经症发病原理与其具体治疗方法上也可在老子那里找到相似思想。免费论文。森田疗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相符的。森田疗法在中国是能够被广泛接受和推广应用的。如果用老子的道家思想来阐释森田疗法的理论原理,则会更易为中国患者所接受。“道”,这个中国文化中最为神奇的概念,也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一种内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心理疏导疗法〔M〕.鲁龙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2001.2重印)

〔2〕老子德育思想的现代借鉴.文彦南、刘辉.杭州师院学报〔J〕,2006,5

〔3〕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申永荷、高岚. bbs.tecn.cn/archiver/?tid-135775.html

〔4〕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介绍.杨德森等.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J〕,2002(2)

〔5〕“老子”与森田疗法.卢旨明.华西医学〔J〕,1998(3)

篇9

关键词:中医;心理学治疗;老年肺癌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肺癌发病率正在我国呈快速的上升趋势,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肺癌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手术、基因治疗、靶向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其中,绝大部分的肺癌患者经诊断时疾病不仅已发生了远处的转移,失去手术和根治性放射治疗机会,其较差的负性情绪,更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心状况。本文作者通过研究、分析并评价中医心理学干预治疗老年肺癌的疗效,尝试着从辅助治疗的角度来探讨中医心理学干预疗法在老年肺癌患者治疗中的特点、价值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干休所2007年5月—2010年7月,确诊的42例老年肺癌患者资料,其中,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活检确诊,既往均无精神病病史。将42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老年肺癌的常规疗法;治疗组21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中医心理学干预治疗,两组均连续的治疗4周,8周后观察疗效。每四周休息为3—5天。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均具可比性(其P>0.05)。

1.2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应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老年肺癌的常规疗法;治疗组21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中医心理学干预治疗,两组均连续的治疗4周,8周后观察疗效。每四周休息为3—5天。

2  结果

治疗组在负性情绪、体重变化、生活质量、咳嗽、咳痰、乏力、气短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均具可比性(其P>0.05)。

3  讨论

反映患者健康的程度与疗效的制定不仅仅需要有生物学的指标,也应该包括心理的健康测评与社会活动的功能评估。有关文献报道,癌症的患者中患有抑郁、焦虑障碍的分别高达48%、45%。最近报道,老年肿瘤患者的主观睡眠意识较差,并存在着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睡眠的质量与焦虑的抑郁情绪也密切相关 。因为,大多数的患者对肿瘤以及其治疗均怀有恐惧的心理。另外,化学疗法中,某些化疗药物引起的呕吐、脱发等不良的反应也给大多数患者带来恐惧和不安。患者通常在知道自己患有无法进行根治的肿瘤疾病后,其心理上的反应一般都会经过——休克期——希望期——愤怒沮丧期——接受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也是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并且伴随着整个的疾病过程。

本项研究是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具体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应时期治疗的反应,非常有针对性的对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指导,使患者能够及时并且有效应对。同时,也确定了较为良好的医患之间关系,使患者能尽快的转换角色朝着积极方向进行发展,配合规律的治疗方案顺利的进行,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渐进性的肌肉放松训练以及加上引导性的想象不仅可以减轻患者治疗后最初72小时内产生不良的反应,如呕吐、恶心等,而且还可不同程度的减轻老年患者呼吸困难、焦虑、抑郁以及化疗前的紧张感觉,同时降低了患者生理唤醒的水平、血压以及脉搏。医师对患者应该规范指导其行为训练上具体的操作方法,同时,结合患者想象等方法。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减轻老年患者心理上的困惑,增加老年患者对本身疾病可控制的感觉,而且更能减轻经过化疗而引起的患者心理、生理等反应,更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 同时抑制肿瘤的增长,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上,通过中医心理学干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的人际关系,使老年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适当的得到宣泄,从而也使抑郁、焦虑等情绪有较为明显改善。同时,也增加了老年肺癌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与希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患者抗肿瘤的能力,使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因此,老年肺癌患者应用中医心理学干预治疗是一项综合干预的疗法, 除经典的躯体治疗(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手术治疗)外, 还包括中医心理学干预治疗,值得临床上尽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10

    一、美学思维

    美学思维是对美这种与具体存在相联系的抽象事物产生的一种认识过程,它具有能够引起人产生美感的性能。是一种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非直接的和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的反映。

    每一个具体存在不一定就是美的事物。同样的,人脑产生的主观观念也不能够就说它就是美感。只有当音乐等具体客观存在事物与人对它产生的意念感觉相联系时,那么也就是给了人以美感时,它才可以被判定为美物。倘若客观上没有带动其产生美感的美物,美感是不会产生的。前面说过美学思维是通过与具体存在事物相联系的抽象事物,那么它可以说成又是一种属性,它是一种只能依傍于形式而不能独立存在的属性,因此纵使任何一人都不能单独将美学思维拿来看。美学思维不是自然属性,它不能够像盐本身具有咸的属性一样来辨别异同。

    美学思维这种属性是一种社会属性。它是一定要有人类参与来肯定的属性。也就是说美应该是在人脑对具体客观存在事物上产生出来的效果。美学思维狭义上讲可以称为美感。在生物界中,我们人类具有着独立的思维能力,这其中美感便为我们独有的思维方式。美感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就是精神而存在的。它不仅仅是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美术等美物,耳朵能听到音乐等美物,而是感官与意识共同形成的结果。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对待美物的思维感应能力,但这却不是天生赋予的,而是通过自身在社会实践生活中的体验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这样就很明显的出现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地域抑或是不同国家的人,固然是要有不同的美感的也就是审美差异,这种差异性还会根据不同人群之间的受教育程度、接受艺术文化等等的不同而产生。美感的基本客体特性之一,是形象的非曲线性和可感性。离开了具体客观存在的形象,美感将不存在。但人的精神理念、评价和内在感受等。

    而本文中涉及的美感也就是美学思维不单单是将音乐对具体客观存在事物的影响加之夸大与伸展,它已经不单单只局限于艺术鉴赏及美学最广义的分类。可以却不能简单地将美感就作为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与美感是不同的,它们不可以同一而论。感性认识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其中就区别于理性思维去活动头脑。有时候不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在这点上美感却是可以控制的。当客观事物中美的属性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以后,能打动情感也就是感性认识,使人会发生不一样的感情变化。

    二、美学思维与钢琴音乐治疗的联系

    本身美学思维是属于艺术的范畴,而治疗这一名词就可以说是医学的范畴。正是由于钢琴音乐治疗这一学科的多缘性,所以钢琴音乐治疗包含了美学思维。钢琴音乐治疗从字面词义上看也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利用音乐来治疗患者的,她的手段是音乐,可是却完全是利用了音乐内容的抽象性与音乐美学的原理。钢琴音乐治疗本身就是利用了美学思维的形式来治疗患者的。钢琴音乐治疗运用了音乐的非语言性审美体验及患者去演奏音乐的活动来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治疗技术。

    音乐本身人们听了之后就会发生情绪上的变化,例如听到一段悠远的音乐,虽然是非标题性质的音乐,可是我们却可以从中听到坚定与哀伤。又如一段跳跃性强的音乐,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愉悦的事情。这些都是人们对音乐这个客观存在而发出的美学思维。大家都有对它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钢琴音乐治疗的开创者就是早早的看到了这一点,他发现了美学思维对人类大脑的情绪可以调节,虽然并没有达到掌控的地步,却是可以逐步改善的。有科学实践证明:人类在听音乐的时候,思维决定了人类自然会勾勒出一个场景,这可以是一个奇遇故事,抑或为一个短暂的历程。人们很自然将自己通过音乐这个客观存在所出现的思维加上可身的情绪那就是一个自身体验的过程。这过程中就是美学思维与治疗的结合。美学思维是钢琴音乐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却不是钢琴音乐治疗的全部。如果我们单纯地放音乐给患者听,那么对患者而言并没有起到什么治疗的作用。

    有案例表明一个心灵受到过极大创伤的人,在听音乐的时候会暂时地放松心情,可是当他离开音乐的时候就又恢复到了抑郁的情绪中。这就可以说明他的思维调节只是暂时性的,可以说明钢琴音乐治疗如果单纯地是由美学思维组成的,那么它不会起到治疗的作用,可能只算是一种欣赏。钢琴音乐治疗的对象是身体障碍者、心理障碍者、精神病患者和具有抑郁状态以及情绪不稳定状态的患者。所以简单地说美学思维和钢琴音乐治疗是同一是不正确的。可是美学思维却是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钢琴音乐治疗中,这也是我们需要认知的。 许多案例表明:当你的美学思维产生的时候,也就是说有了对客观事物存在的反映。那么你的消化,神经以及呼吸甚至内分泌等等一系列的肌体系统都会发生变化。美学思维是很神奇的,就象人们一直说音乐是神奇的一样,也就是验证美学思维在音乐中发挥的作用。

    三、美学思维在钢琴音乐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钢琴音乐治疗的治疗方法大体分为四种类型,这其中包括接受性治疗方法、创造性治疗方法、作曲性治疗方法、即兴表演性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都是运用了美学思维的审美特性,利用美学思维在人脑中产生的效果来促使人类机体的一系列良性变化。美学思维通过人脑可以产生令人类感觉良好的,令神经活跃的正面情绪。

    从钢琴音乐治疗的临床使用范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学思维在钢琴音乐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第一种为接受性治疗方法。它主要是采用患者被动接受的音乐方法来治疗。主要是对音乐的一种体验方式。这种体验方式包括心灵镇痛,神经松弛,脑部沉思等等。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就是美学思维在脑海中作用的效果,患者通过听觉接收音乐声响产生美学思维。有其中一种接受性疗法叫做音乐生物反馈,就是将美学思维与生物神经反馈相结合,这种作用类似于气功的效果,是运用于肌肉逐渐松弛,神经逐渐松络的效果。钢琴音乐治疗中的美学思维伴随着音乐会使听音乐的患者病情好转。让患者在听音乐的同时去加强健康积极的行为与减少对抗消极的行为;让患者欣赏音乐之后对音乐进行讨论这就是进行了音乐认知结构的转换;让患者听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来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并且让患者想象与讨论自己与音乐之间的相似情况。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钢琴音乐治疗师会用不同的音乐来配合不同的病人的身体及心理特征。通过欣赏音乐来增加严重患者(如聋哑人与痴呆症患者等等)的各种感觉,让他们自由的去感受,去逐步恢复他们与社会的接触。在我们利用美学思维这一原理的同时,他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混乱思维和定向障碍还可以促进患者唤醒过去的记忆,重温过去的生活体验。

    第二种治疗方法类型为创造性治疗方法,是用各种简易的乐器或患者自己来表演及创造音乐。这种治疗方法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技能与演奏技巧,表演本身就是学习和治疗的过程,创造性主要分为演唱乐曲和演奏乐器两种。这些治疗方法是利用了美学思维中的音乐社会功能、音乐价值标准和音乐的持续存在与继承性,治疗师在患者表演音乐时,分析病人的需要,以乐器作为媒介来做心理治疗与满足病人的需要。通过交互抑制,使病人提高对“焦虑事物”的抗拒层次。钢琴音乐治疗师按不同层次运用文字语言描述焦虑事物,病人通过对音乐想象类似情况并尽量放松,于是这种情况取代了前一层次的焦虑反应。在这个过程中,美学思维可以支持患者呈现某种意想并保持放松。应用音乐中美学思维的所有特性和患者对音乐的体验,来使个体所有部分得到平衡与完整。

    第三种为作曲性治疗方法,区别与前一种治疗类型它更趋向适用于有一定音乐基础的患者。但也不完全是只能有音乐基础的患者可以运用这种治疗方法,其中病人用自己的嗓音或乐器创作音乐,这是并不一定要求具有作曲技巧的。在歌曲添写这一方法中病人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对原来的旋律曲调添写新的歌词,或者根据歌词来创作全新的曲调与旋律。美学思维在作曲性钢琴音乐治疗中利用特殊社会属性来预防心理、社会交流、认知或精神等方面的问题,从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学特性的角度来对患者进行具体治疗。

    第四种治疗方法类型是即兴表演性治疗方法,即兴表演性治疗方法是由病人自发地歌唱或演奏乐器,它是主要采取患者主动而非被动的自愿行为来治疗。从患者在美学思维中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的结构、构成因素的内在特性,来减少、增强、改变或塑造所设计的行为。这种音乐疗法可与各种行为疗法联合运用。 无需特殊表演技能。是一种自由表演、按一定规格表演、伴随治疗师所演奏的音乐加以即兴伴奏、用音乐即兴描绘其它东西。这是一种极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以心理分析为基础,配合美学思维用象征性即兴表演和言语来寻觅病人的内心世界并提高治疗效果。

    钢琴音乐治疗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本质就是美学思维的。关注钢琴音乐治疗中的美学思维,对其加以探索与深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提高升华钢琴音乐治疗,让更多患者受益其中。 

      参考文献:

    1.张凯.音乐心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3版

    2.胡振开.应用心理学.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黄良. 实用美学.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