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的经济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的经济形势

篇1

关键词:世界经济;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新型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05-04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早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解决和未来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剧。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的研究必然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目前世界经济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实际上,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就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一直是困扰各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外部影响。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视角看,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在世界经济不稳定的状态下,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是世界经济最直观的不确定因素。这一因素对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当今的世界还不是一个能实现统一管理的共同体,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值中涵盖着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差异,其中存在超过两位数的高经济增长国家或地区,也有相当多的长期徘徊在低速经济增长区间的国家或地区,更有少许出现负增长的国家或地区。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已是一个难题。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它们作为主导势力对稳定世界经济增长还不能做出根本的保障。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的情况还不会有明显变化。

(二)经济合作的不确定性

经济合作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流,但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现阶段,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主要是由政府推动,从政治层面考虑经济合作的意愿比经济层面的考虑为先为重,这就造成经济合作几乎沦为政治的筹码,有时会完全失去经济合作本身的意义,这是经济合作不确定性存在的根本原因。不论是20国集团的合作,还是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都是很有必要的,也都能对推进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只是这些合作本身还都很不牢固,即使没有风吹草动,也很难避免合作搁浅的局面。不论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这样的经济合作中都会自觉地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不会全力维护这种国际经济合作契约的规定。

(三)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

自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看似复杂奥妙,其实不堪一击,直到2008年,爆发大规模国际金融危机。不论是在这次危机前,还是在之后,国际金融体系始终处于动荡中,相关货币理论的陈旧已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在相当的盲目中,各种国际货币的运作充满不可预见的风险。各国或地区实际上还没有看到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的实质性变化,依然还固守在传统的货币发行与回笼的认识窠臼中。在此前提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融资都必然充满不确定性,国与国之间的货币兑换可能留有巨大的漏洞。

(四)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

进入21世纪后,国际贸易量巨增。我国成为世界市场中最重要的贸易国家之一,极大地扩展了国际贸易的交易量。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家的兴起,也使目前的国际贸易大大超过以往。但在这样的增长中,也表现出相当的不确定性。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曾给世界市场以重创,2008年以后的复苏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活力。国际贸易在新兴国家还有一定增长,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却迟迟未能显现新的生机。尤其在欧盟,由于债务危机频频出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早已被各国或地区一致排斥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借此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复苏,造成国际贸易中更多的不确定性。

(五)经济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

世界经济结构需要根据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进行调整,更要根据技术进步对现实生产、生活的影响不断调整。这种双重动力源的调整需要科学性与及时性,不是现实社会所具备的。不要说这种调整缺乏统一部署的可能性,就是在各国或地区内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都难以顺利进行。一方面,世界经济研究的力量严重不足,缺少精英人才的有力投入;另一方面,世界经济格局不稳定,一些国家的政局也不稳定,很难理性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而且每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都很难有科学的把握,全球的调整也只能是跟在自发的世界市场后被动进行。因此,没有哪一方面的力量能左右或事先准确预知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动态。

(六)跨国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虽经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全球性跨国公司的数量仍有数万家,其散布在世界各地的附属子公司已达几十万家。在20世纪末,各国或地区的跨国公司增长极快,掌握了全球海外直接投资额的绝大部分。由于跨国公司已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因素,在国际经济合作、科学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中发挥最大、最活跃的影响作用,因而跨国公司的经营也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跨国公司的投资投向哪里,投向哪个产业,会直接决定哪里或哪个产业的走向。但各跨国公司的投资投向哪里,投向哪个产业,这是很不确定的,或是说,也是很不一致的,甚至事先毫无迹象表露。这就使跨国公司对各国或地区的影响具有偶然性的特征,十分不易把握。

(七)政治影响的不确定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政治必然影响经济。因此,政治的影响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不确定因素。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政治交往更为活跃与复杂,和平的政治也充满神秘性,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政治摩擦此起彼伏,对经济合作或国际贸易造成一定损失。

(八)生态环境的不确定性

人类最不可抗拒的是自然的力量,自然生态的变化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具有最大的影响和最大的约束力。目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即使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也很不全面和缺少有效对策。因此,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的不确定性最突出。

二、世界经济可改变与不可改变的不确定因素

在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中,并非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是不可改变的,也并非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是可以改变的。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是要加以区分的,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可以是一种常态的存在,但对这种状态的认识今后是能够给予确定的。

世界经济的合作可以由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这取决于由各国政府推动的经济合作未来将以经济层面的考虑为先为重。可以说,世界经济合作中的政治影响因素是这种不确定性存在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消除或降低政治影响,才能消除或有效降低这种不确定性。真正的经济上的纽带关系会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产生长期影响,会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源自经济学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凸显了现代经济学研究对金融领域的认识还很粗浅。金融市场尤其是国际金融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至今还处于自发盲目的生长状态。所以,这就要在国际范围内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只有自觉的理性提高到能全盘把握世界金融市场的程度,那么国际金融不论怎样变换,都不会再是不确定因素。

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更是可以转为确定性。消费决定市场,不是市场决定消费。只要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消费需求是可以确定的,那么国际贸易的总量及结构就是可以确定的。这就是说,消除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即使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也不能抵挡确定的国际贸易的发展。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不确定性源自经济理论研究的滞后。在当今时代,尽管计算机已高度普及与发达,但在经济理论的研究中,似乎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理论不应落后于实践。世界经济结构一方面需要根据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另一方面需要根据高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相关的调整。目前,这种调整只能跟随世界市场自发变化不自觉地进行。因为没有理论能准确预知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所以这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而目前的这种状态,必然会被未来的经济理论发展所打破,因而未来可以大大降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

减少跨国公司的经营不确定性也是可以做到的。只要世界政治发展状态趋于平稳和企业经营更加理性,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企业支撑力量,跨国公司减少经营的不确定性无疑对各国或地区都是一大利好。

生态环境对世界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不同于以上可以改变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生态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最难掌控。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直接来自于自然,不像其他七个因素中的自然方面只是间接发生作用。目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十分有限,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还很支离破碎,难以起到全面掌控和有效应对的作用。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各国或地区只能尽力维护全球生态环境,而全球生态环境对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将造成的不利影响只能是不确定的。生态环境是世界经济发展中惟一不可改变的不确定因素。

三、如何从根本上应对可改变的不确定因素

对不可改变的不确定因素,也就是生态环境的影响,虽然人类历来都是尽量避免遭受其毁灭性的打击,但其不确定性的存在是不会改变的,甚至还有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对于现代世界,人类所能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是对那些可以改变的不确定因素,也就是对世界经济增长、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经营、政治影响的不确定性可以发挥作用,达到减少或降低其影响的效果。具体讲,应对以上每一个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都需要各国或地区政府达成基本一致的共识,共同采取相应措施。

从根本上讲,改变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必须深化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1世纪世界经济的复杂性与总规模不是19、20世纪的经济状态所能比拟的,如果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认识还停留在19、20世纪的水平上,那么让人们如何能用理论工具研究21世纪世界经济已经高度发展的现实?更何况,在今天看来,某些出自19、20世纪的经济学家创立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分析都是不适用的,这样的一些理论怎么可能成为认识21世纪经济现实的基础。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与其说是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危机,还不如说是一场表现经济学研究滞后于现实经济发展的危机。若将19世纪或20世纪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应用于减少21世纪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研究,那基本上是无效的。可以说,在新技术革命之前与新技术革命之后,人类社会已发生重大转折,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必须实现与时俱进,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否则,缺少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作为工具,对于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在将来转变为认识上的确定性,减少其不确定性的影响;对国际经济合作的不确定性也不可能有效促其摆脱政治方面的干扰而降低不确定性程度;对于国际金融体系不确定性的消除,更必须依靠新的货币理论的建立,即货币理论必须要由目前的实体性货币理论向虚拟性货币理论发展,以适应现阶段全世界都已进入虚拟性货币应用的时代;对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的减少,也需要创立新的贸易理论,不能囿于19世纪贸易理论应对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的研究,更需要全面创新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缺少新的理论认识,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都难于科学调整,更不要说对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出准确的超前性认识。此外,对于跨国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政治影响的不确定性,也都毫无例外地需要从根本上依赖于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创新,才能切实发挥社会理性作用,减少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世界经济的程度。

信息技术进步也将对减少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的重大意义在于,在计算机问世之后引发了一场信息革命,世界从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现在的问题是,直至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处于一种与自然、与社会沟通的初级阶段,信息的精度和针对性远远不够应对科学发展的需要,这也就使更多的可改变的不确定因素处于自发的旺盛的毫无自觉抑制的状态,在其他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推动世界经济的运行与发展不断表现出不确定性。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在未来的研究中,必须由造成信息爆炸的混乱走向更加有效地处理信息的理性发展阶段,并要将新的技术更好地运用在对世界经济的应用研究中。

另外,要重视数学在现代经济学领域的应用。目前,数学尚不能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一旦数学理论取得突破,在经济研究领域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应用,那么肯定会对减少可改变的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我国以发展新型工业化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影响

未来我国的发展将极大地带动世界发展,我国的稳定将对世界的稳定发挥巨大的作用,其经济发展状况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欠发达阶段,世界经济短期内很难有大的发展,即使存在少数发达国家,也无法改变世界总体上的不发达状态。一旦我国实现经济腾飞,世界的经济发展就将实现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就将会在某种程度上跟随中国经济一道腾飞。因而,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不确定性的降低或减少,也必将极大地降低或减少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到203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工业化。并且,我国工业化的实现将是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在21世纪上半叶,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全面实现与进一步发展,将是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大的亮点。

篇2

改革外汇管理制度有助于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现在存在一个这样的现象:在采取了遏制房价的政策之后,一些大宗产品的价格出现暴涨。于是,是不是可以假定市场上的货币过多呢?如果是,那么这些货币怎么来的呢?而且在央行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的条件下,什么市场的货币还是很多,且出现了发达地区货币需求旺盛,欠发达地区货币供需相对均衡?通过研究中国的贸易占款、M1和M2的动态发行量,款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的贸易占款占绝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货币被央行采用发行央票的形式将过多的货币收回,而贸易占款由从事贸易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控制,他们决定这部分货币怎么使用,所以央行难以将这部分由于贸易占款而导致的结合中国现行的货币管理制度分析,可以发现贸易占款数额巨大,而且这种贸易占大量货币收回,且收回这部分巨额贸易占款的成本很高,可能会远远超过央行的承受能力。这种贸易占款大量存在的问题,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了不少负面影响,譬如容易诱发高通货膨胀,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成本等等。因此,必须从改变现在的外汇管理制度,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解决人民币被低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虽然会牺牲掉一些企业,失业会在短期内增加,但是经过这样一场洗牌,才能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升级。(陆懋祖,[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建立消费导向、环境友好、内向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

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明显萎缩,中国投资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严峻挑战;同时,中国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遇瓶颈,投资拉动型经济不可持续。中国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出口、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迫切需要转变内向消费导向主型增长模式。此,我们要探寻导致中国消费滞后的最主要原因,以理解中国目前消费占GDP比重过低的形成过程;探索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及增长路径,以理解如何促使中国经济能够成功跃入新的发展阶段――即实现以消费需求主要支撑点的经济增长新模式;提出推动中国经济向消费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变的系列政策,政府制定扩大消费需求政策提供选择空间。

中国个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仅36%上下,在世界上所有主要经济体中排名最后,在20国集团中排名倒数第二(沙特阿拉伯倒数第一),仅美国的一半,欧洲和日本的2/3,而亚洲各国的均值在50%上下。从近2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看,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并在全球危机之后继续恶化。

中国消费不足的深层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在消费比重过低是体制性问题。中国现在的所有制结构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国家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0%,即超过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等要素所占份额过高、劳动所占份额过低的内在原因之一。根据相关分析,劳动所占份额中国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比美国低36.6个百分数,比日本低20.2个百分数,比英国低15.7个百分数,比加拿大低7.6个百分数;与新兴国家相比,比俄罗斯低17个百分数,比西班牙16个低百分数,比韩国低14百分数,比巴西低13个百分数。劳动所占份额过低,是消费不足的深层原因之一。第二,消费不足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问题:中国的投资导向性、工业密集型的增长模式,以及对出口的依赖抑制了消费。第三,中等收入阶层正在逐渐形成,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但因收入差距扩大,消费能力增长不均衡,导致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第四,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消费者面对不确定性,风险意识强化。第五,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化融入,因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其他一些不利于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制度性安排,农民工的消费支出受到极大制约。

要缓解以上问题必须开展全面的改革,既包括制度性、体制性的变革,也包括结构性的变革,还包括涵盖制度性变革和结构性变革与一体的某些一体性变革。前者如分配、再分配制度的调整,后者如经济结构大幅度向服务业转型,一体性变更如实施金融体制改革以加快非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即提高投资性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现在占家庭总收入不到2%)。

不必担心经济转型、消费导向主形成后经济的增长问题。根据有关研究,如果政策得当,从现在到2025年,当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0%上下时,GDP仍然会以9%上下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25年增至85至90万亿元人民币。(臧旭恒,山东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几个战略思考

中国经济结构主要存在七大问题:(1)经济增速过快,导致通货膨胀、就业、政府债务、国际收支等其他宏观经济指标失衡。(2)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和投资,导致经济增长失去民生基础、外汇占款持续增加推动物价上涨、投资与消费结构严重失衡。(3)房地产投资成经济增长主要引擎,房价上涨过快危及民生和社会安全。(4)政府经济政策短期行明显,不能容忍经济增长减速,导致经济结构在每一次调控后越发失调。(5)居民收入比重过低、政府和企业在GDP分配中的比重过高,导致经济无法引导到以居民消费基础的内需经济增长模式上。(6)产业结构粗放化、低端化特征明显,企业技术创新明显不足,企业家形成机制异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极度低下。(7)经济泡沫化倾向明显,导致通货膨胀日益严重,虚拟经济严重危害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些扭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导致的。

要实现中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有四大因素迫使我们必须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一,世界经济衰退迫使中国转向内需经济,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型经济增长。第二,中国投资驱动型增长弊端重重、难以继:投资效率低下、资源环境压力、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泡沫、通货膨胀。第三,中国的城市化战略失误造成巨大资源浪费:被遗忘的农村、失落的进城务工群体、城市化“乱战”的巨大失误。第四,人口结构变化迫使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中国进入后刘易斯拐点时代。

刘易斯拐点将对中国未来构成巨大冲击,主要表现在:(1)以过往新兴国家的经历看,刘易斯拐点之后,低端工资无一例外地会出现一次持续的飞涨,低端消费市场迅速扩张,这种情形肯定会在中国出现。(2)工资上涨常态化,带来通货膨胀结构性上扬,此轮通胀之后,CPI的回落估计有限,中烈度通胀可能持续

存在。(3)低端住房需求与家居改善需求大增,不过这是一个与现有房地产市场不同的新市场,建材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家具供应商的受益程度料大过开发商。(4)加大投资力度,生产流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将明显提高,设备制造业会受惠。这次生产线向内陆省份迁移,不仅是简单的地理上的转移,也伴随着资本投入的加大。(5)外资结构出现变化,对成本敏感的制造商比重下降,主攻内需的海外品牌、服务供应商大量流入。(6)亚洲面临新的洗牌,以中国作龙头及窗口的制造业垂直生产链逐步瓦解,抢占中国市场和抢夺流出中国的外资及中资成新时尚。

那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策是什么呢?我们认主要有:(1)将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坚持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目标应当平衡其他宏观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2)提高制造业的技术、质量与品牌,提升产品的价值链。(3)提高家庭收入占GDP的比例:工资、要素价格、公共分享机制、反腐败。(4)稳定汇率机制,调整出口结构,关注发展中国家市场。(5)通过信贷、税收、法律等手段打击投机、消除资产泡沫,将经济重心转移到实体经济上来。(6)降低政府投资比重、消除不公平竞争给产业升级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7)实施大城市簇群战略和大力发展新农村战略。(曹建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以全球价值链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其根本原因,在经济结构调整过多地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忽视产业价值链上的协调,特别是忽视了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协调。因此,我们立足于发挥市场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这个判断,提出应当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引导我国“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结构调整。

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利用中国的“人口红利”去实现第一波“全球化红利”,依赖于低技能要素禀赋,以低技能要素加入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但是所获的附加值不高。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我们称之“低技能要素偏向的经济发展”。

如何确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按照库兹列茨的定义,一国的经济增长是看人均GDP增长以及相伴随的人口增长和结构的巨大转变。在目前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约束下,中国人均GDP的增长只能依赖于劳动力结构、经济结构的巨大转变,其关键是要能够形成以高附加值产业主的产业结构,这又进一步依赖于劳动力结构以高技能劳动力主。

因此,在全球分工体系中,这就要求中国应当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定位,转变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定位,同时利用全球价值链这个手段,提升中国自身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形成一系列由中国主导的产业全球价值链。

这种定位就要求比较优势从依赖于低技能要素禀赋转变成依赖于高技能要素禀赋,这实际上要求经济发展方式,最终要转变成“高技能要素偏向的经济发展”,这也就是依赖于自主创新的内生性经济发展。

我们认,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于第二波“全球化红利”,关键是以一系列结构调整形成的“结构红利”替代“人口红利”。

(1)以全球价值链引导需求结构的调整。从制造业投资偏向的结构转变成创新投资与居民消费稳步增长并重的结构。

(2)以全球价值链引导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三次产业的竞争力。在三次产业结构上,逐步提高服务业占比,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东部沿海某些发达地区要率先进入以服务业主的产业结构。

(3)以全球价值链引导区域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要从“制造业中心一依附式”结构向“服务业中心一制造业基地相互分工式”结构的转变,以此构建一系列有竞争力的国内价值链,以此培育一批以中国企业领导者的全球价值链。

(4)要从城市偏向的城乡结构转变成城乡统筹的城乡结构,实现全球价值链与城乡结构相互促进。全球价值链攀升或形成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劳动力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城乡统筹是全球价值链攀升提供了的“后勤”保障,原因是提供的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会较高。

(5)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状态,这还依赖于经济体制改革。将原来定位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各级政府、各类企业之间的激励与协调机制转变成促进企业定位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激励与协调机制。其关键之处是形成创新驱动的高技能要素偏向的投资体制,将知识和技术创新作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力。因此,政府要应从大规模加工制造业投资偏向的体制,转变成创新投资偏向的体制;要从有限准入条件下企业体制转变成充分准入条件下的企业体制,将民营科技型企业,尤其是涉及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作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主体。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求政策思路也必须发生改变。第一,将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转变成引导市场,让市场成调整的主要力量。第二,改变原来产业结构调整“考虑国内因素的多,考虑国际因素的少”的思路,转变放眼于全球价值链,利用全球价值链攀升或控制全球价值链,在产业升级中调整产业结构。第三,利用全球价值链,实现“大进口”,“高出口”,缓解贸易不平衡格局。第四,资源产品价格、汇率、节能环保等一系列具体政策立足于全球价值链,方向更加明确,更有利于发挥市场的作用。第五,定位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涉及研发、设计、信息化、营销和品牌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环节要求的政策更具有针对性,涉及到政府各个相应的经济管理职能部门,有利于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落实。(郑江淮,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系,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以创新驱动内需的扩张

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进一步演化和美国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加大。在世界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尽管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这更多是我国各级政府强化政策应对的结果,对外贸易的向好能否持续,还需作进一步的研判。

当前,我国以加工贸易主要特征的对外贸易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其原因在于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这主要体现:第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低端制造业比较优势风光不再;第二,环境成本持续上升,土地承载力几近极限;第三,能源价格高居不下,内涵能源消费模式招致负外部性;第四,政策支持效果日渐式微,极易引发贸易争端。尤其是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期宣布美国要“再工业化”和扩大就业以及人民币“被升值”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尤其需要改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

我们近期所做的系列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要摆脱过于依赖外需的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要把稳定内需与扩大外需结合起来,制定综合平衡政策以全面应对世界经济低迷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我国促进出口和扩大外需这个问题上,主要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继续发挥规模经济和集约边际优势,通过同时结合国内需求所创造的“本土市场效应”提高生产率和扩大出口;二是要继续发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作用,促使企业沿

着“质量阶梯”发挥扩展边际所带来的新优势促进出口。

另外,我们的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同时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前者表明我国出口企业必须努力创新以突破“门槛效应”和进入出口者的行列;后者表明在我国企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过程中是存在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小企业的上述两种效应都非常显著,该研究结果给我们的启发是,在下一步促进出口的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要创造各种条件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构造其持续的核心出口竞争力,最终实现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邱斌,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以创新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转型升级

我国当前面临着较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那么,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完成“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中国应该着重以以下几个方面抓手进行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竞争,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国经济的成长主要表现在制造业的崛起,而服务业的发展则长期停滞不前。近十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维持在40%左右,这一比例不仅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也落后于许多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那么,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就需要增加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改善服务业长期发展缓慢的状况。对比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中国服务业的垄断程度远远高于制造业,尤其是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电信及信息传输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垄断程度更严重。这些行业的垄断一般表现国家的行政垄断,国有资本占有较高比重,民营资本难以进入到这些行业中,因此,行业垄断导致了行业增长缓慢,使得服务业发展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鉴于此,中国需要深化具有垄断性质的服务业改革,打破对民营资本的限制,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竞争的格局,带动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不断促进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农业大国转变工业化大国,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中国尚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并没有进入到工业化成熟阶段,而且,地区间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工业化发展既带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但也是当前经济增长呈现粗放式特征的重要原因。按照产业周期理论,一国经济遵循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违背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因此,中国在促进产业升级过程中,要遵循经济规律,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产业升级政策。在东部一些地区或城市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时期,就要注重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着重发展制造服务业、研发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不断升级。而在中西部地区依然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那么工业化发展会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改善地区收入差距,因此,要注重对东部地区产业的承接。避免环境污染等问题,中西部地区政府要加强环境规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当然,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中国也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上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加工制造的成本优势不再巨大,应通过产业升级与技术能力升级避开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把中国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水平和层次提高到新的平台。

三,打造世界一流高等教育,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提供重要保障。从长期看,国家经济要实现转型,必须要高端研发和管理人才来支撑,国家培养的研发人才与世界差距较大的话,那么,没有高端人才支撑,基础科研成果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谈论自主创新可能就是空洞的,因此,加强高等教育对于国家经济长期转型升级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尤其,要加强博士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研发人才。对比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可能差距最大的就是博士教育,在中国目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博士生的课程设置远远滞后于国外,博士在没有打好基础情况下就从事科学研究,使得科研成果不够扎实,最终影响了国家的科研水平。中国博士生课程设置何难以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靠拢,并且难以站到学术前沿开展研究,因此,国家应该大力吸引从国外留学归国博士或教师,甚至在条件成熟时,聘请外籍博士毕业生或教师来中国任教,不断提升中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中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研人才。我认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要有超前的眼光,决胜于未来,在其他国家疲于应付债务危机之际,中国应该韬光养晦,潜心于培育经济发展的长期能力,成功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加强官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首先,要发挥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中的引导作用。世界各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发展我国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成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从“九五”期间开始,中国政府实施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工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自身以及其他社会资金都进入到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中国高技术产业化做出了较大贡献,带动了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环保资源、海洋等高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我们对高技术产业化研究工作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引导高技术产业化工作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财务绩效和国内国际竞争力提高,但是由于政府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工作中,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研究发现产业化工作在促进企业研发努力和项目管理方式上亟待改进。其次,进一步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的资源结合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中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由于长期的体制问题,研发机构的研发活动付费和买单的不是企业,而是政府。因此,造成了学研与产业的脱节,大量科技成果因缺乏产业化前景而束之高阁。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国进行了院所体制改革,将学研企业化,促进其直接面向市场去转化成果,其结果是产业缺乏了先进技术的供给来源,而学研由于体制原因缺乏产业经验,使得产业化效果不佳,最终造成产学研的功能错位。此,应积极加强创新体制与创新模式的科技体制改革,一方面理清产学研之间的市场供求关系和其各自的资源优势,通过市场利益机制与政府引导调动三方的优势结合;另一方面:尽快促进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提高,最终形成以企业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与创新模式。(郑世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转型升级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体系;转型;影响

作者简介:陈旭城(1974—),男,大同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6.3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76-02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沃勒斯坦认为世界经济体系呈“中心——边缘”结构,即存在着以欧美为中心、以亚非拉为边缘或半边缘的3个组成部分。但是,伴随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劲趋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了显著改变,开始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这种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进一步促进了这一过程的发展,欧美的中心地位继续削弱,处于半边缘或边缘的部分新兴国家的地位明显得到提升。

一、世界经济体系在结构上转型的特点及其发生转型的因素

(一)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经济体系在结构转型上呈现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区域的一体化和经济合作继续加强,促使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开始向板块结构转型。第二,跨国公司已在全球形成网状布局。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速发展,使其国际直接投资占世界的90%以上,年均增长更是达30%。其在全球形成的网状布局已是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第三,传统贸易体系被打破。当今世界的贸易体系不再是过去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那种极不平等的贸易体系,而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型体系。中心区域国家的优势地位受到削弱,边缘地区虽然还处在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但已不同于过去,在贸易中扮演的角色已发生巨大变化。

(二)主要因素

首先,区域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或者在竞争上处于优势地位,一个区域内的多个国家在经济上相互联合抱团,建立各种多边机制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共同发展,使区域经济逐渐一体化、合作化。区域经济合作属于世界范畴,但带有明显的地域性与局限性,仅为区域内国家利益,形成对其他区域的竞争优势。如欧洲国家在欧盟领导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世界堪称典范,相比其他区域竞争力更强,优势显著。东亚的区域主义合作也发展迅速。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的板块化。其次,部分边缘国家步入了中心区域。一直以来,欧美国家一直居于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地位,但是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走上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逐渐融入了中心区域。尤其是近年来,处于边缘或半边缘地区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为代表的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力量的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其经济地位也正在经历发生重大变化,使传统中心区域的欧美国家面临严重挑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5年,新兴国家的经济产值已达到世界的一半以上,其经济增长均速也远远快于发达国家。再次,新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目前,科技已与经济、社会等紧密相连,技术的更新与科研成果无不服务于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跨国公司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无不依赖于科技的大发展,经济全球化也无不受到科技的巨大推动,这些无疑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网状化。最后,经济全球化的强劲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心区域发达国家实现了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网络局,经济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面对如此挑战,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加强区域经济体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如此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结构向板块化和网络化转型。

二、世界经济体系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发展中国家地位提升,发言权增加

世界经济体系向板块与网状并存结构的转型,一定程度上使当下的经济体系比过去要平等一些。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以后机,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而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这次的金融海啸中经受住了冲击,得以较快和较好地恢复。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制中的发言权明显增加。主要表现在: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中,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有所提升,投票权增加;非盟国家依靠区域合作组织向中心区域的发达国家提出种种建议,旨在尽量减少彼此间的贸易不平衡;以往风光无限的八国集团作用发挥有限,早已适应不了现在的世界经济形势,因此在八国集团基础上诞生了包括主要新兴经济体的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

(二)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加速倾向亚洲

19世纪中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至此以后,世界经济的重心就一直固定在大西洋沿岸地区。但是近年来,亚洲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继“亚洲四小龙”之后,中国、印度、印尼、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经济异常活跃,使亚洲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显著提升。金砖四国中,亚洲就有两个;钻石十一国,9个国家都是亚洲国家,足见当今世界亚洲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所占有的份量,经济重心向亚洲倾斜已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已由亚洲领跑,尤其是中印两国,这无疑将加速世界经济中心向亚洲的转移。但这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转移,欧美发达国家仍占有创新和服务的优势,其中心区域的地位再继续削弱的同时还会继续维持。在这一过渡时期,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区域将出现欧美亚三足鼎立的现象。

(三)贸易保护与反保护并存

世界经济体系的板块化趋势正在使长期处于中心区域的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失去优势,因此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有所抬头。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以欧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动不动就挥舞反倾销、反补贴的“大棒”,在商品的进出口上屡次发难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动不动就指责别国的经济货币政策,而不深刻反思究竟谁导致了这场全球性的金融灾难,又是谁该对这场灾难负责。相反,世界经济体系的网络化又促使出口贸易发达的国家反对贸易保护,如中国和德国就坚决反对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狭隘的贸易保护。各跨国公司也成为了贸易保护的受害者,因此也坚决反对,同时也促使拥有跨国公司的各国政府谨慎考虑贸易保护政策。保护主义的“双刃剑”作用更为明显。各国在考虑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时将更为谨慎。

(四)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经济普遍衰落,而中国通过政府调整,扩大内需,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严峻考验,经济率先恢复,并且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且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还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份量和发言权显著增大。例如,中国在IMF的份额从2.34%提高到3.997%,并且有望不久将上升到继美日之后的第三位;中国在二十国集团中充当重要角色;当今世界的经济事务若没有中国参与,将很难得到解决。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定位无疑对中心区域国家构成挑战,并将大大有利维护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彭红利.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及我国的应对[J].领导之友,2011,(05).

[2] 吴正龙.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11-04-07.

[3] 张晶.沃勒斯坦“世界体系”概念的解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01).

篇4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经济结构 转型发展

我国现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其中煤炭城市63座,所占比例为53%;森工城市21座,所占比例为18%;冶金城市12座,石油城市9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其他城市5座,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0%、8%、7%和4%。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导致出现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产业难以持续发展、经济出现衰退等严峻问题。所以,我国应当积极探索和创新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战略,从而引导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面临的重大问题

资源型城市的现有经济结构存在以下重大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一,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并以粗放型、资源型管理模式为主,呈现出主导产业结构单一的弊端,从而导致产业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其二,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濒临枯竭的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这也是资源型城市出现经济衰退的根本性原因。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实施过度开采,导致地质灾害频频发生,从而给城市造成了数额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三,资源型城市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逐步增大,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其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规划布局不科学,资源区域分配不合理,仍然体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重化的特征,导致城市创新能力不足,思想观念守旧,严重制约城市经济转型。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战略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必须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利用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力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首先,根据资源型城市自身发展状况,做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其次,完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建设,制定详细的专项法规和政策,同时增大执法监管力度,促使循环经济发展步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再次,大力发展节能减排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利用先进的技术淘汰传统产业中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城市应当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防止产业发展出现盲目性。

(二)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首先,优化支柱性产业。资源型城市应当从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支柱性产业的优化。资源型城市要根据现有资源状况、生产要素配置、区域条件以及市场开拓程度来科学选择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支柱产业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避免产业结构调整趋同于其他城市。此外,资源型城市还应当大力发展替代性支柱产业,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原有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其次,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资源型城市应当将初级产品加工的生产模式转换为产品深加工的生产模式,使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资源型城市还应当利用科学技术升级产业结构,积极倡导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并根据产业自身特点不断开发高科技产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三)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应将自身发展纳入到区域共同发展的轨道,积极参与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资源型城市应当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点优势的城市品牌形象,充分利用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延伸产业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多选择环保类项目,杜绝引入新污染源项目,力求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此外,资源型城市必须重视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不断改善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创建环境友好型城市,从而推动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

(四)实施机制体制创新战略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不仅依赖于资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还应当依靠于机制体制的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首先,城市政府应当将工作重心置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工作,推动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变;其次,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政企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再次,建立中央或上级政府、城市地方政府、大型资源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由国家统一调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做好城市、产业、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充分发挥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宏观指导作用。

三、结论

总而言之,解决好资源型城市经济机构的转型发展问题,是确保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必须认清当前现有经济结构面临的重大问题,不断探索适合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玉香.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及调整战略[J].改革与战略,2006(10).

[2]宋玉祥.满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8(4).

[3]张天佑.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篇5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结合;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01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推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进程是促进中国特色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政府主导计划经济,并进行宏观调控,而市场经济中以消费者为指导。如果国家经济运行中缺少政府的宏观调控,则会出现经济疲软的局面,市场经济发展迷失方向,最终导致经济的滞后和随意,美国经济危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如果缺少消费者的指导,完全由政府负责,权利过于集中,也会出现市场疲软、企业发展过程中动力不足,进而阻碍了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运行机制的探析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目标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中,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杂乱无章的局面,进而实现计划经济的稳步发展是其主要经济目标。然而大量实践活动表明,传统计划经济没有考虑到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灵活性,为此,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制定了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即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变革市场和市场经济方式,这不仅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经济主动性,还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借鉴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相关理论,导致在具体的市场经济运行中一些问题凸显。十会议后,我国强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在计划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经济提高经济积极性,进而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求。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科学性

国际经济强调经济的整体性,而国内经济注重经济的和谐性与合理性。单纯的市场经济中缺少对经济从整体层面上的掌控,十分容易出现整体经济崩溃的湖面。而单纯的计划经济中市场主观能动性不足,制约了经济的稳步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大量的实践活动表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不仅能够让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发展,还能促进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内涵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运行体系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单纯的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存在较多的负面性,有时甚至会引发经济危机。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需求,我国应进一步控制经济的负面影响,借助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优点,增强我国经济抵抗风险的能力。旨在通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弥补这两者的缺陷,创新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亮点

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可知,这两者经济运行体制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体系内部。为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我们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经济体系。充分利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的优点,并将此二者有机结合,进而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需求。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具有宏观调控能力,可有效消除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隐患或者降低危害,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

(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意义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结合我国经济的独特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求,我国实施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运行机制。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可知,这两者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为构建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应合理应用这两种经济体制,取长补短,在计划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的调控能力为核心,不断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并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注意事项

为更好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加快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然而在该运行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更新经济决策部门的思想观念,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2.在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紧密结合新时期国际经济发展态势,以此来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目标;

3.增加计划经济的科学性,不断规范、优化经济管理条例,推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进程,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为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需求,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选择性地应用了计划经济,为促进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应更新经济决策部门的思想观念,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依据新时期国际经济发展走向来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合理应用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利用其激励作用,进而促进我国中国特色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芬.浅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运行机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282.

[2]胡留洲.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文献综述[J].中国商贸,2012(21):254-255.

篇6

关键词:就业性别歧视;经济法;经济法调节机制

我国虽然提倡男女平等,法律也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但现实中这种平等的就业权却难以实现。就业性别歧视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给社会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违反了平等就业的公平价值理念,不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

一、 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

就业性别歧视是就业歧视的一种类型,是指任何基于性别及与性别相关的因素而非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所作的取消或者有损于就业上的机会均等的区别、排斥或特惠。就业性别歧视主要表现为对女性就业的歧视。作为女性,由于生理、心理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就业市场上遭受到“性别歧视”的现象由来已久,成为就业市场上的一个弱势群体。消除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社会经济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以实现男女的平等就业,充分发挥女性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就业性别歧视的现状

从最近的社会调查来看,就业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在就业方面遭遇过性别歧视的女性占绝大多数,女性在职场中的工作状态不如男性稳定,客观上在职场中处于弱势、不利地位。目前,我国女性在就业中主要遭遇以下几种类型的歧视:

(一)招聘歧视,用人单位在招聘和录用员工时,除工种或工作岗位的特殊需求外,对女性劳动者不予录用或提高标准录用。

(二)薪酬歧视,从事相同或相近工作的女性获得比男性低等的报酬和福利待遇,我国女性劳动收入相对较低,两性劳动收入差距较大。

(三)晋升歧视,女性在有能力胜任领导岗位的条件下,因性别被排挤到职业中低层次岗位上。我国女性担任高层和中层管理者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整体就业层次低。

(四)怀孕歧视,女性的家庭、生育因素是用人单位歧视拒绝录用女性的重要理由。已经结婚且已生育小孩的女性比未结婚、结婚但未生育小孩的女性更受欢迎。

三、就业性别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劳动力市场上总体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激烈。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现阶段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市场上供求矛盾尖锐、就业竞争激烈:首先,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总体供大于求;其次,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上产生了延迟退休年龄或者男女同龄退休的声音,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长远发展来看,延迟退休年龄应该是一种选择;再者,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精减机构,缩减人员,大量的机器设备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这为用人单位提高选择门槛,人为设置性别壁垒提供了可能。

(二) 女性附加的就业成本。

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下,单位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他们会考虑人力资源成本的大小。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女性员工要比男性员工早退休5年;女性员工在怀孕、产假及抚育孩子的阶段,企业要承担更多的成本,除了必须照常支付该女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之外,在必要时候还要花钱另外聘请其他员工来代替其工作岗位,导致用人成本增加和小范围、短时间的人事关系混乱,等等。

(三) 政府干预机制的不健全。

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历来已久,难以根除,其构成要件不易界定,我国《劳动法》对于就业性别歧视行为没有规定具体的救济措施。而根据现有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及《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目前我国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不包括就业性别歧视,因此劳动者遭受就业性别歧视无法依法提出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很难起到应有的震慑和遏制作用。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执法不严,部分职能部门对用人单位,特别是私有企业和非正规就业领域疏于监管,使得对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保护缺乏力度。

四、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法调节机制

就业性别歧视不利于个人、企业、社会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法律对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规定散见于《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之中,规定大多是原则性、宣誓性的,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凸显出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干预不足,其形成机理与经济法的基本机理具有相通之处。经济法正是伴随着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适度干预而形成的,因此运用经济法调节机制来解决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经济法调节机制具有市场调节、政府干预、综合运行性的特征。由于市场调节机制存在固有的缺陷,政府基于社会和谐原则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但政府干预本身也不完善,因此需要对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进行有效的调整并达到预期效果,这就是经济法调节机制。

篇7

关键词:世界经济贸易 形式判断 贸易前景展望

世界经济在危机后迎来复苏,推动力量的主要方式有持续投资、恢复内需,加大贸易力度,尤其是新兴的经济体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形式。近年来,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但是发展仍然不平衡,并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所以相关人员应积极应对挑战,深入分析世界经济贸易形式,这种方式对前景展望有着重要意义。

一、判断分析世界经济贸易形式

(一)世界经济贸易现状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世界经济比上年增长1.4%,新型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6.2%,世界经济复苏有一定积极影响。例如,美国整体经济呈现良好局面;欧洲债券危机有一定缓解;新型市场得到平缓调整;资本投资市场的经营着回复信心。具体情况如表1:

表1:2010年-2013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形势(%)

(二)政策空间不足,推出政策面临考验

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很多国家都将利率水平降低,积极而宽松的政策能够为国家带来大量高额债务和财政赤字,但是全球经济发展仍处于增长期,在这种形式下,市场要求财政进行大力整顿,从另一方面来讲,资金的较大缺口,使经济复苏不够稳定,经济增长率出现下滑现象。

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措施的可行性不高,从短期来看,现如今出现的经济复苏加剧的现象,都面临一定风险。首先,世界经济复苏形势还不够强大,发达国家的公共及私人部门拥有较高债务,欧洲的金融体系面对很大压力,社会也出现了高失业率的现象,持续走高的油价也给市场带来了潜在的影响。然后,欧洲相关财政部门的建立,以及相关机制的制定和措施的应用,为其债务危机提供了一些方法,但是在较短时间内欧债危机无法解决,而且这些措施无法处理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出现的债务问题,这种全新的债务问题应找寻新的方法。

(三)经济变化的产生原因

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银行在速度和经济冲击的选择上存在一定问题。经济活动是因为财政过度调整,而导致不利影响。相关人员对市场的信心降低也是原因之一,相关人员过早取消刺激性支出,还可能导致新的经济打击,而且若经济增长没有增长势头,相关单位要进行额外笔记,避免政府出现两难的困境。目前,结束欧元危机、恢复信息是欧洲最紧迫的政策任务,所以相关单位人员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程度,并进行相应调整,合理控制去杠杆化过程,并颁布更多流动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财政部门的货币管理更为温和。

二、世界经济贸易的前景展望

由于欧债影响的逐渐恶化,金融市场十分脆弱,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发达经济体系会受到风险危机,新兴的经济体制外部需求不强,内部缺乏调整,经济增长率较慢。所以,国际相关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持有悲观态度,世界银行在全球出现经济危机时,重点国家及地区的应对措施的前景展望先汇报如下:

(一)美国与欧洲地区

美国经济受到日本海啸和欧洲影响,企业内部的失业率上涨,消费低迷,在2012上半年中,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1%,这种情况不是十分理想,但下半年的经济情况有所改善,而个人消费开支和库存投资以及居民住房固定投资增加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欧洲地区因为家庭消费以及制造业的萎靡现状,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全年经济增长速率缓慢,希腊因为债务危机,导致经济回缩7.1%,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一些影响,例如葡萄牙回缩了1.6%,西班牙和意大利仅增加了0.7%和0.4%,而核心国家德国的增长率为3.1%,支撑了整个地区的经济情况。

(二)日本、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

日本因为债务危机、日元升值以及世界经济的缓慢增长,导致日本经济增长的基础外需减少。而日本地震的产生导致个人消费、住宅投资等一系列行为阻碍经济增长,自2012年以来,日本因外部环境改善,使经济缓慢回升,灾后重建工作也强化了投资者对日本企业改善的信心。

201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本币走强以及财政赤字和房地产泡沫问题,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以至于没有跟上全球发展势头,巴西经济增长率为2.8%,增长幅度没有达到上年的一半,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也出现了过去三年最低这种情况。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9.3%,同此上年,降低了1.3%。中东北非地区因为剧烈的政治影响,导致该地的国家经济活动受到制约,而同时外部环境导致增长变慢,增长率不高。

(三)发展前景的应对措施

应对美国经济面临的两种风险,应尽量改善失业率,确保国家增加的就业人员与实际失业人数向平衡,避免经济复苏现象反复出现,改善就业市场,使其具有自行改善的能力,并且大力解决经济结构性视野逐渐恶化的问题;日本、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应重视经济复苏存在的外在风险,尤其日本要重视灾后重建工作,其他国家要主要政治引发的经济影响。新兴市场是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形式,虽然其整体运行进行较慢,但是这种发展形式仍然有足够多的政策空间。中国在这场变动中,只受到一些影响,没有巨大变动,经济仍保持增长的局面。尽管增长速率降低,出口量下降,但是整体表现较好,前景乐观。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世界贸易形式的判断分析和前景展望,能够得知,尽管很多国家受到世界复苏缓慢的影响,但是通过发达国家的带动,近年来,投资形势呈上升趋势,根据联合国会议内容,世界FDI持续增长,规模也有所增加,比危机前的水平要高。世界经济在2012年复苏的脆弱性,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和欧元债务市场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也对全球投资造成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应该谨慎对待,采取合理的改进,促使是经济能够得到增长。

参考文献:

[1]于培伟.扫描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的新变化[J].中国远洋航务,2014(3):167-168

[2]刘鑫.浅析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J].知识经济,2014(4):194-195

篇8

现阶段实行的终身责任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设计师的日常工作起到了督促的作用,提高了土木工程行业整体的产品质量,但是一部分设计者因为自身缺少责任心、社会责任感,依旧让建筑结构安全存在非常大的隐患。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市场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土木建筑工程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项目,保证其设计工作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各个地区发生的土木工程建设事故,由于工程设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失误造成的事故数量正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做好土木工程设计工作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建筑事故的发生,还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相关要求,节约工程成本。

一、目前我国土建结构设计现状

1、影响因素众多。

土建建筑产品的结果往往是唯一的,而在土建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设计,材料质地,材料配比,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等因素影响着土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忽视了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要

求,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耐久性、安全系数范围、整体牢固性等几个方面。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缺陷在于安全性的提法上被掩盖。在结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设计规范的整体牢固性差,结构构件承载力设置偏低。需要加强对特殊环境状态下耐久性的基础理论研究,

并制定技术规范。

2、工程设计整体的稳定性差

建筑的整体稳定性是土木工程建筑产品的质量检测基础。建筑物在使用过程

中存在局部的质量问题不会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大

面积的坍塌,不会产生太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土木工程的结构具有自己一定的延

展性,这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的整体稳定性。

3、结构设计的标准比国际标准要低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从整体上来看设计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建筑物的

牢固性、容许承载力大小、使用年限标准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我国的

结构设计标准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标准相比较,要求要低许多。

4、存在安全规范的漏洞

我国土木工程设计工作受到工作人员随意性的影响,设计部门的权威性也不高,导致整个设计结果的质量低下,一些建筑工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了墙壁变形、开裂等问题,其主要诱因就是设计工作中的结构规范不符合实际施工要求,存在一定的漏洞。

5、在土建建筑结构的质量控制中缺少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终检局限大。土建建筑工程不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依靠终检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和控制产品的质量,所以土建工程项目的终检竣工验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6、设计方面的问题。

土建建筑结构设计能够为后面的施工操作进行指导,这是保证土建作业有序进行的基础。屋面防水的设计时,常会观察到带女儿墙的屋面存在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的问题,设计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时安排不当,这些都是设计环节出

现问题所造成的。此外,部分土建中没有考虑到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加套管设计,给房屋的渗漏带来隐患。

二、提高土木工程结构安全的具体方案

1、完善规范标准

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土木工程行业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土木工程建筑产品的安全性也备受人们关注。我国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也制定和完善了许

条文规范,在设计中都必须强制执行。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自身应当提高安全意

识,提高自己的责任心,要时刻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结构设计

过程中要坚决避免因为建筑结构而造成的安全问题,保证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在施工单位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现不按图纸施工的情况,要立刻停止施工,

按照图纸进行修正。对于一些多次警告依旧不改正的企业要给予一定的法律制裁。

2、加强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

土木工程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的一项大工程,设计人员就

是工程的缔造者。设计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精确性,所以对于设计人

员的要求也很高,设计人员不仅需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更要有严谨的工

作态度,这样才能将设计做好。

3、建筑物刚度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人们对于

城市住房的需求量也大大的提升。因为城市的用地和原有用地面积之间的矛盾关

系,导致了城市的住房只能向高层住房的方向发展,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用地面

积稀少的问题。高层建筑对建筑物刚度的要求大大的提高,高层建筑刚度的确定

要按照建筑物每层之间的位移大小来确定,对于高层建筑构件的刚度大小以及截

面大小都需要按照具体要求来确定刚度大小。

4、地基和基础结构设计

地基是一个建筑物的基石,所有的建筑物都需要在地基上来建造,因此地基

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基本安全。在对建筑物地基进行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当

地的地质、温度、土层、地下水位以及周边的建筑环境进行考察,综合考虑来确

定建筑方案。在进行建筑地基设计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周边建筑物的地下设施

以及施工时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保证地基施工的安全性。

三、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案

在土木工程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以外,还需要考

虑建筑物的建筑成本,有效的对建筑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

1、管理的成本

在工程项目开始招投标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招标流程,保证招标过程

的公平、公正、公开。投标方也需要综合考虑设计方案中的各项细节,在保证建

筑物整体安全性的基础上,选择更加的经济的方案。

2、合理的选择标准图

在工程结构设计中为了能够规范设计,减少设计者的责任,我们一般都选择

标准图。标准图可以减少设计的工作量,避免在设计中发生错误,在小型的工程

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进度,方便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

但是如果在大工程中使用标准图则会相反,太过于保守,不利于施工和发展。[3] 标准图可以有效的保障工程的安全,但是在经济性方面不足,所以合理的选择标准图也可以为企业有效的降低成本。

3、和有关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

一个工程项目需要和多个部门共同配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在工程设计和建设

过程中需要和多个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加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

够保证设计和施工的正常进行,也能更加节约成本的开支。如果在设计和施工中

需要涉及到拆迁和搬迁的问题,如果和相关部门做好搬迁前的问题就能大大的降

低钉子户的数量,为企业和国家都减少了经济损失。

结语:综上所述,在进行土木工程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一直关注其安全性和

经济性,只有保证设计工作能够将二者协调统一,才能与国家倡导的施工设计理念相一致。土木工程的设计工作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只有在保证工程安全性能的同时,兼顾经济性,用科学的设计理念来控制施工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促进我国土木工程设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郝敏.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7).

[2] 王忠伟.关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与经济性的探讨[J].华章,2013,(16).

[4] 李凯.基于安全性、经济价值前提下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0) .

[5] 薛伟辰,刘恩.图形数字化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01).

篇9

>> 权利的3大天性:独占性、扩张性和排他性 论"必然"的独占性及其常见的理解误区 省级卫视证券节目探析 浅析整合省级卫视节目的新策略 省级卫视“次黄金时段”节目的开发策略 省级卫视节目的“研”与“发” 奥运背景下的省级卫视节目编播创新 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突围之路探讨 浅谈省级卫视节目的泛娱乐化 省级卫视品牌经营的困境及突破路径 省级卫视节目创新分析及建议 论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三种竞争战略 省级卫视文化节目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省级卫视第二季度的节目突围 “限娱令”背景下省级卫视节目的创新发展 节目编排策略在省级卫视首播剧的应用与创新 论限娱政策下省级卫视娱乐节目的发展 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区域化品牌建设 媒介融合背景下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创新 省级卫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赵闽玲:《城市电视台“地方品牌”的打造与经营》,《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2(4)。

③曾静平:《关于电视收视率的立体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1)。

④蒋愈红:《浅议〈梨园春〉品牌发展品牌打造与节目创新》,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⑤罗小洁:《中国传媒产业的品牌化运作——以电视产业为例》,见范以锦、董天策主编:《数字化时代的传媒产业》,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⑥殷 鹏:《电视品牌战略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42页。

⑦钟大年,于文华:《凤凰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篇10

【关键词】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结构造型;设计

序言:

在城市建设中,桥梁是人们智慧和科技的成果,在我国,桥梁建设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具有人文色彩的桥梁也是我国典型的造型建筑并且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标志。但是亲目前受到国内经济的制约,我国城市桥梁仅仅是停留在实用的阶段,对于桥梁的景观还没有达到非常重视的程度,目前国内很多人提到景观,首先想到的是城的绿化,在桥梁设计之初并没有把景观的元素考虑在其中【1】。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桥梁作为城市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同时被要求在设计中有着更加浓厚的艺术底蕴。

一、桥梁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桥梁景观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桥梁学和建筑学以及美学等等方面的综合内容。

1.桥梁景观设计的特点

桥梁景观是工程技术和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桥梁景观设计必须要保留原有桥梁的实用性,还要结合相应的桥梁技术和美学原理对桥梁的设计元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实用经济性的基础上展现建筑的美学特性。桥梁景观设计还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桥梁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内容是时代最流行的元素,体现的是时代的特征。城市桥梁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也就是要展现出地方特色,每个地方都会有地方的特色,在桥梁的设计中要体现地方的特点,展现地方的文化。最后桥梁景观设计时跟时展中的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桥梁景观设计中计算机的运用给设计带来了更多的生机,新的结构,新的设计,新的元素的融入给桥梁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2]。

2.桥梁景观设计的难点

虽然时代和经济的发展给桥梁景观的设计带来了更多有利的元素,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桥梁景观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梁景观的设计也必须要提高水平。目前,城市河流的河面宽度越来越小,不会超过一百米,但是随着城市交通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必须要越来越宽,所以城市桥梁大多数是以宽桥的形式出现的,跨度比较大,甚至很多的桥梁长宽比例呈现的是一,从美观上来说这是不合理的,这也是桥梁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最大的难点。

二、城市桥梁景观中的结构造型设计

桥梁结构造型设计也就是对桥梁的线性和造型等等上作出设计,在满足桥梁功能和安全的情况下对桥梁的外观进行设计。在桥梁结构的设计中,它应该跟结构受力形式相结合,要确保桥梁的结构外力跟桥梁的内在受力的统一,桥梁的结构和外观需要跟自然环境相协调,跟城市的景观,历史文化等等都需要高度的协调,在最大的限度上实现桥梁存在的合理性和美观性。城市桥梁主体结构上还有特别的艺术表现力,要把这些艺术感染力融入到城市的整体空间中,塑造出具有城市特点的桥梁[3]。在桥梁的设计中,要摒弃传统桥梁设计中的守旧因素,不断创新,在桥梁设计中的线条和色彩上应该综合的考虑和运用,实现桥梁的功能和外观上相协调。桥梁的设计不能忽视细节上的构造,要跟桥梁的主体相平衡。桥梁中的线形设计要满足很多的要求,首先是满足力学的要求,另外要足够的创新,要改变之前桥梁臃肿的体型,要让桥梁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景观之中,另外桥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要完美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桥梁的内部空间,做好线条的组合,设计工作。

三、对中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建议

1.重视城市桥梁景观设计

我们应该充分的重视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工作,桥梁景观设计是桥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做好桥梁建设的工作,就要充分重视桥梁景观的设计,要尽快编写好相关的设计规范以及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的流程。

2.桥梁景观设计注重创新

中国目前桥梁的建设注重的是实用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桥梁的外观有着更多的要求,所以在桥梁景观设计中不仅仅要满足桥梁实用性的要求,还要满足桥梁美观性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城市桥梁的设计中具有充分的创新性,实现桥梁的创新性设计,让中国城市的桥梁质量有着更好的提高。

3.充分吸取国内外的设计经验

国内城市桥梁的设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要想提高桥梁的设计质量和建筑质量都需要充分的借鉴国外的优秀的设计,不断总结经验,把优秀的设计融入到中国桥梁的设计中,推动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促进桥梁建设技术的提高[4]。提高中国桥梁业的技术水平。

四、总结

桥梁是城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建设中桥梁的设计是桥梁的基础,所以桥梁景观设计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桥梁景观的设计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提高桥梁设计的水平,提高城市桥梁建设的水平。所以在城市桥梁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不断融入时代的新元素,吸取传统桥梁设计的精华,给现代城市桥梁景观的设计带来更多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杜烨霖,王光亚.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蒋大勇,王珂.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的注意问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