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行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云南省;金融发展;金融结构
引言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对外经济交往也日益密切和频繁,而作为中国南部与南亚多国交界重要省份的云南省,要进一步发展云南经济,除了要发展好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外,更需要一个良好的与之相配套的金融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云南经济虽遭遇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的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依旧迅猛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化。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其的金融业活跃程度仍远远不够,其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缺乏外资保险公司,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发展相对迟缓,截止到2012年,只有4家外资银行设立分行并经营,外资银行落户在省会城市昆明的积极性不高,仍缺少国际上知名的大银行,全省银行业多元化不足。但是,在国内金融业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云南省正在探索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金融发展之路。
1云南省金融发展的现状
从现阶段来看,云南省已经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和信用社以及少量外资银行并存的银行体系。大量的金融资源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并支持着该地区大中型企业的发展,金融行业的良好发展为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高效的金融服务。但同时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上市公司数量少,融资规模小,截止2012年底共82家证券经营机构,2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988.5亿元。国内众多知名的各大保险公司落地云南,保险业规模平稳增长,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保险业务稳步发展,投资业务较快发展。
1.1云南省银行业的现状
多年来,云南省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垄断模式已形成了,大量的金融资源被它们垄断,同时云南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它们的支持,它们是云南省经济建设的有力资金保证。随着银行类金融机构竞争日益加大,银行种类日益多元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发展,村镇银行数量增加到26家,营业网点增至42个,资产规模扩大到84.5亿元(见表1)。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云南省的分支机构出现了缩减的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异军突起,其经营状况良好,东亚银行昆明分行设立,成为云南省第4家外资银行,稳健货币政策贯彻落实,信贷合理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2010年双双突破万亿元,2012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8049.4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168.99亿元(见表2)。全省银行业从业人员、金融机构数量同比分别增加4597人和92个,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比年初分别减少34.4亿元和下降0.4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1.3%。另外,服务于农村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非银行业地方金融组织数量较快增长,至2012年年末全省已批准成立小额贷款公司484家,其中已挂牌营业430家。
1.2证券业现状
表3为2007-2012年年度云南省证券业基本情况。云南省上市公司截止目前共28家,5年来共增加1家上市公司,市价总值也随着经济波动而大幅度变化,2008年最低仅有1123.4亿元,2010年最高,市值为2777.68亿元,截止2012年底,市值为1988.5亿元,同比减少2.1%,降幅较上年大幅收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发达省份的上市公司相比较依旧较差,在全国各个大中型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另外,证券累计成交量从2009年开始年年下滑,到2012年,成交量下滑3500亿元左右,证券市场疲软。
1.3保险业现状
云南省保险业规模平稳增长,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保险业务稳步发展,涉农服务力度加大,投资业务较快发展。保险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服务云南经济发展。如表4(云南省保费收入和赔款给付)及如图1统计数据可知,云南省保费收入逐渐增加,特别是2004年后保费规模急速上涨,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费收入从1997年的31.59亿,到2012年增加为271.3亿,翻了约9倍,赔款及给付支出也增多。2012年末,云南省保险赔付支出首次突破百亿元,其赔付率为36.9%,而1997年仅为10.07%;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达到32家,较2004增加19家;保险业资产总额441.2亿元,保险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经济补偿功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另外涉农服务力度加大,2012年云南省保险业共提供涉农风险保障1303.2亿元,比上年增加128.9亿元;农业保险赔付支出4.1亿元,同比增长44.1%,受益农户达44.1万户,农业保险品种已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农业支柱产业。而从保险密度及保险深度角度来看,云南省2012年保险密度为585.8元/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省各地区的保险密度也在不断提高,中国保险密度2007年达532.4元/人,2012年过保险密度为1046.64元/人,与发达国家差距更远,美国1975年保险密度为494.8美元,1985年达到1256.8美元,根据汇率兑算,目前云南省的保险密度仅达到美国70年代水平。同时2012年云南省保险深度为2.6%,保险深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云南省金融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云南省金融行业整体上发展不错,特别是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窗口和门户,云南经济和金融都加速发展,但其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云南金融发展支撑全省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省内银行竞争力低,发展缓慢,产品、服务单一化
在云南省,银行作为金融业主体,虽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几大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但是,截止12年底外资银行仅4家入驻云南市场,银行的管理和经营需更进一步深化,较为传统的存贷业务依旧是各种银行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焦点,而像中间业务这类银行经营的新增长点上的研发水平仍然不够,而且在城市各个角落“地毯式”地铺设营业网点是各大商业银行惯用手段,仍然存在经营成本偏高,规模收益偏低的局面。其次,较弱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健全的金融服务功能和缺乏灵活性的金融机构运行机制,导致各银行推出产品及服务比较单一,由此可见,我省银行营销中存在着的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2.2证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以银行贷款为间接融资方式是云南省一大特点,而用于直接融资的证券市场占比非常小。这样造成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之间的结构比例不均衡,导致商业银行面临过度的金融风险,并没有分散金融系统内部的风险。其次,云南的经济发展本就较落后,中小企业发展非常缓慢,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大部分企业所缺乏的,同时,符合上市资格的公司又不是太多,在证券市场上筹集资金的能力要远远低于其他发达省份。再者,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云南省股票和债券的融资比重偏低,其证券市场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因此,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水平不仅从整体上被限制了,而且公司治理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了影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被降低。
2.3保险市场发展相比落后
尽管云南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水平逐年提升,涉农服务力度加大,投资业务较快发展。但是该市场的发展仍然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还存在些许问题。第一,随着保险市场的扩大逐年增加,保险从业人员市场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导致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销售误导等问题,误导了消费者对保险的了解和认同,阻碍保险业的发展。第二,保险产品同质性非常高,市场竞争更多以价格竞争为主,监管不到位,一些小型保险公司出现“恶性竞争”,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秩序。其次,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开发远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2.4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由于云南省位于西南边陲,受地理、地形、交通和外贸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落后的制约,云南经济的外向度偏低,尽管经济突飞猛进,金融业也快速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金融机构的组成结构及金融发展还是匹配不上经济增长的态势。到2012年底,云南省外资金融机构依然不多,仅有4家外资银行入驻。证券公司从2007年来一直只有2家,而上市公司从2007年到2012年仅增加2家,说明云南省的金融发展相比经济发展非常缓慢,这有可能会对今后云南经济的发展产生负影响。
3促进云南省金融发展的对策
3.1实施金融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本地区金融机构
云南省资金来源匮乏,金融发展滞后,来靠财政投入的单一投资制度不足以支持云南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地方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地方金融实力的壮大,加强业务流程的整合,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强化,约束机制的完善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从而能有效促进云南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高度重视,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将能构建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同时,推进金融业发展还需要与金融监管机构和人民银行共同做好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3.2合理规划金融产业布局
第一,云南应把握住桥头堡建设和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时机,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积极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战略,发展循环经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生态保障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高五大支柱产业———生物资源产业、烟草产业、有色金属产业、旅游产业和电力产业的竞争力。把非战略性投资领域对非国有制经济全面开放,激励非国有经济投资主体拓宽投资领域,在更宽泛的产业空间内形成与国有制经济互为开放的分工协作关系使之成为可能。第二,通过高效利用金融机构资金和发掘潜在资金,并且引导好资源配置,提高企业以及项目建设的资金凝聚力。第三,股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拓宽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增强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和金融优惠政策。第四,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效率最大化。
3.3提升银行竞争力
银行的管理和经营需更进一步深化,学习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理念,并积极的探索市场营销方法,进行市场细分,不断推出特色服务;紧跟金融动态,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金融理财产品等等。从而提升当地银行竞争力。其次,政府需要提高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创造外资银行进驻的条件,鼓励国内外投资银行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加速金融机构多元化,提高云南省金融发展的速度。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加大银行间市场竞争力,提高金融系统资金的运用效率。最后,学习研究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金融服务工具和高质量的服务方式,从而提升原有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等。
3.4加快保险业的发展重视和发挥保险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保险行业一直在金融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云南省也不例外。随着迅猛增长的经济,云南省人均收入一直上涨,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年提高,同期反应出来还有人们的保险意识也逐渐增强,在经济加速增长的带动下使得云南省保险业发展较快。然而面对保险行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仍然需继续完善。3.4.1加大对保险从业人员的输出和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由于保险行业的特殊属性,涉及行业的层面较为广泛,需求大量各种专业的人才。同时,保险行业有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它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行业,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更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第一,完善保险专业在大学中的培养体系,一方面,在各大高校(特别是实践性高校)中加设保险学相关专业,扩大招生。另一方面,加大教学培养力度,教学中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需更多考虑结合保险实践,增加其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第二,在保险业内建立起一套保险从业人员的培训系统,对保险从业人员做定期培训及考试,保证保险从业人员对保险产品及知识的熟悉度。3.4.2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开发和推行强制保险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环境复杂化,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保险的需求也多样化,提升保险市场的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对提高云南市场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之一。其次,虽然大家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保险意识及购买能力也变强,但相比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单位、团体及个人在面对风险时,总抱有侥幸心理,没有防范意识,所以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风险或者对某些集中群体应由政府牵头推出强制性保险,如“学平险”,“航意险”,“医疗责任险”等,在发生事故时,特别是重大事故时,一方面被保险人能由保险公司提供物质上的补偿,减轻风险发生时的伤害,另一方面,提升社会稳定性。3.4.3加强监管一方面,各家保险公司应加大自查力度,加强防范销售误导等违规行为。另一方面,保监局可以建立消费者投诉和咨询渠道,对存在消售误导的个人及公司进行严厉惩罚。并加强对整个保险市场的监管,防范“恶性竞争”的出现,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秩序。逐渐改变人们对保险业的理解和提升人们的保险意识,形成良性循环。
4结论
由于云南省位于西南边陲,受地理、地形、交通和外贸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落后的制约,云南经济的外向度偏低。通过对云南省金融业中银行、证券、保险三大行业分别进行分析,发现尽管云南经济突飞猛进,金融业也快速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是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发展还是匹配不上经济增长的态势,其金融业活跃程度仍远远不够,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银行业虽不良资产在下降,资产总额在上升,从业人员也在增加,但总的来说,仍存在发展慢,产品单一的情况。另外,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相对是滞后的,一方面上市公司数量增长少,其次市值和盈利能力相对较差,证券累计成交量也在下滑,证券市场出现疲软。相对而言,保险市场发展得更好,整个云南省保险业规模增长平稳,分支机构和保费收入增幅较大,以及农业保险业务也在增加。但仍然存在产品同质化,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以及整个云南保险市场保险密度和深度都低于其他发达省份。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云南省探索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月刊),2002,04:23,30.
[2]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07:26.
[3]程明高.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从信息经济学和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所做的解释[J].财贸经济,1998,06:9.
[4]冉茂盛,张宗益,冯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123.
[5]周业安,马湘君,赵坚毅.政府行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J].河南社会科学,2007,01:55.
[6]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05:43.
[7]陈军,王亚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08:48,51.
[8]杨晓敏,韩廷春.制度变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06:70.
[9]贝多广,黄为.金融发展的数理与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4,08:22,26.
[10]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证与政策[M].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10.
[11][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一版.周朔,郝金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5.
[12]李正辉.金融发展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6,08:22-23.
[13][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一版.周朔,郝金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3-34.
[14]杨小玲.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1997~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J].产经评论,2010,03:97.
[15]王凯庆.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
篇2
关键词:碳金融;银行业转型;中间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5-0045-04
科技与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同时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共识。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补充条款《京都议定书》,提出了排放贸易(Emission Trade,简称ET)、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和联合履约(Joint Imple-mentation,简称JI)这三个平行关系的机制,并成为碳交易的基础,碳金融也应运而生。碳金融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基础标的,利用金融制度的创新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创造。达到转移气候风险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成本的目的,具体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中介服务、贷款支持及衍生品交易等。
一、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分析
(一)带动经济的良性调整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不可改变的趋势,而碳金融与低碳经济相对应,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与一般金融活动相较,碳金融与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的连接更为紧密,金融资本通过银行的中介作用直接或间接投资于碳金融项目或相关企业创造碳资产,同时,企业及碳金融项目创造的减排量进入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并被创造出相关联的标准化的金融衍生工具,促进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活跃。从这个意义上说,碳金融有着更强的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能力,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带动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实现银行业的环境目标
在过去。人们往往认为金融机构并不直接参与生产环节。因此对环境保护不负有责任。传统的银行业务中,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主要经营目标,在经营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也是传统金融的一个重要缺陷,即过分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其决策的外部效应。全球气候的变化对银行业传统的经营理念提出了挑战,单纯依靠生产环节与政府解决环境问题。往往会出现资金缺口,这对金融机构环保的责任感提出一定要求。需要金融机构充分参与到解决环境问题中来,利用一系列金融工具来引导资金流向,协助全社会解决环境问题。银行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调节资金,互通有无可以达到优化社会资源的效果,从而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金融业也可获得正的外部效应。
(三)有利于银行业的业务升级
从银行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有着重要性及必然性。我国商业银行收入主要来源为利息净收入,但经济危机后,各国需要收回经济危机中用于刺激经济恢复所投放的大量流动性来避免通货膨胀的扩大,流动性不断缩减,我国银行业赖以发展的利息收入缩减。碳金融特有的社会功能、新型的运作方式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的目光。以碳金融项目中最主要的CDM项目为例。其发展对金融中介的需求巨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CDM项目提供融资租赁、财务顾问、资金账户管理等中介服务,增加中间项目收入渠道。一方面,碳金融业务目前仍属于新兴事物,发展碳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要求较强,发展碳金融业务可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碳交易是一个世界范围的交易,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发展碳金融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交流能力与国际认可度有一定帮助。碳金融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金融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顺应这一趋势才可能取得成功,积极开展碳金融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国际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商业银行转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一)碳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尽管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我国目前只能通过参加CDM机制项目开展碳交易,但这并不影响我国占据着碳交易市场第一大碳资源供应国的地位。在CDM一级市场上,我国已经成为了第一大供应国。并占据了绝对比重。截至2012年3月20日。全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其他30个省份均有CDM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中国共批准CDM项目3776个,在联合国成功注册项目1857个,占注册项目总数的47.24%。如下图l所示,综合EB网站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3月31日,我国CERs签发占东道国CDM项目签发总量的61.8%。
(二)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程度不断增加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通过绿色信贷,对生产碳排量的的企业或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其二是CDM中介服务,通过商业银行引导整个碳资源生产从项目寻找到资金支持的全过程。
绿色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的重要方式。其中,工商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基础,最早的提出了“绿色信贷”的计划并付诸实践:2008年,兴业银行加入了赤道准则,成为了我国首家赤道银行,并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约,为中小企业提供能效融资项目。以工商银行为例,截至2012年5月底,全行直接用于绿色信贷项目的贷款余额基本上达到4200亿元,涉及客户1500余户,项目2000多个。
(三)碳金融相关市场创新日益活跃
CDM注册量的大幅增加,为碳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伴随着国内碳交易不断升温的是股票市场上低碳板块的兴盛,以新能源为主要看点的低碳产业板块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碳金融理财产品是受益于碳交易市场的另一创新产品,它依托于碳减排指标及相关产品、为客户提供绿色金融相关的投资机会。最具有代表性的为深圳发展银行于2007年8月推出的国内首款与二氧化碳排放权挂钩的“聚财宝”飞越计划2007年6号人民币理财产品与“聚汇宝”超越计划2007年6号美元理财产品,据中财网数据显示,这两款理财产品分别实现了7.345%与14.125%的最终收益。财汇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今,国内总计有3家银行推出过6只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绿色环保理财产品。
(四)国际话语权提升
伴随着CDM市场的迅猛发展的是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以CDM监督核准机构DOE机构为例,虽然本土DOE相对发展比较晚,但随着CDM市场在世界上的重要程度不断增加,本土的DOE能力逐渐受到认可,DOE机构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也逐渐提升。目前,我国有三家获得资格的DOE机构,分别为: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赛宝认证中心。
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提高和碳排放资源的双重优势,使得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货币的选择优势不断增加。碳交易货币竞争优势的增加,又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在国际碳市场上的话语权提升,按照中国标准的定价标准逐渐受到国际的普遍认可。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碳交易市场的繁荣。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一些现实的问题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在认清我国商业银行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碳金融业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准备不足
我国1997年加入《京都议定书》,至今仅有十几年的时间,在碳相关产业和关联交易上并不成熟,对碳交易市场的规则了解较少。碳金融作为建立在碳交易基础上的金融创新,有着历史短、发展快、变化多等特点,由此特点决定的商业银行运作模式,需要有一定的人才培养做基础,有系统的金融创新体系做支持,而目前国内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无论从管理上到人才储备上,都对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准备不足。最主要的体现在对碳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风险控制、交易规则了解不够深入,针对碳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和人才储备不足,导致金融机构对发展碳金融业务缺乏长远的支持。其次是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长期以来都偏重于传统业务,对创新型业务和中间业务的运作模式经验不足。这两点都不是短期之内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逐步进行调整。
(二)银行利润与碳金融利润难以统一
目前银行业对碳金融的支持方式主要是信贷手段,但是。信贷手段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敏感,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即有可能导致银行内部的风险。纵观目前碳金融信贷,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风险:目前受技术、政策等客观因素制约,相关企业在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成本大幅上升、经济效益短期下降的局面,导致经营风险;其次,商业银行贷款发出后,碳订单的交易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目前绿色信贷主要以订单质押,若订单价格低于实际贷款价格,银行风险过大。也使企业面临续交抵押物的窘迫局面。银行的资金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是其经营的主要原则。但是这与碳排放生产企业的资金需要往往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不为这一矛盾找到合理的协调方法,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之路必然无法长久。
(三)碳金融发展存在外部制约因素
一是政策法规的延续性目前并不确定。碳金融发展至今,主要法律依据为《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规定了缔约方国家(主要为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的承诺期内应在1990年水平基础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5.2%,但是这一政策未来的走向依然是未知之数,受政策变动影响的碳金融市场的未来走向很难预料,这对碳金融的长远发展有一定制约。
二是国内CDM市场的规范性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CDM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CDM项目制定上,存在着整体项目分散、中介程序复杂、审核周期较长、自主研发方法较少的缺点。加之外部市场规范措施比较缺失,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引发交易的混乱。影响了碳资产价值的转化。
三是CDM项目中介服务的欠缺一直是我国碳金融发展中的一个阻碍,导致碳资源生产者信息透明度不够从而处于交易的劣势。大企业可以选择在内部成立相关机构,但对于中小企业则需要中介服务机构进行CDM项目的斡旋处理。我国的CDM中介服务机构目前准入较低,由银行负责中介服务相对于其他小的中介更具有安全性。2010年,浦发银行的首单中国CDM项目财务顾问获得成功,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CDM中介服务提供了先例。
四、我国银行业发展碳金融业务的路径研究
我国是碳交易市场上最大的也是最有潜力的卖方,在定价权上的能量也不断提升,这对碳金融业务的发展而言是有利的方面。但是,迅速发展的碳交易市场更暴露出相关的金融交易链的不足,和银行自身内部系统控制能力的缺失。
(一)加强外部支持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主要凭借着对环保责任的自发自愿,而国家对银行业发展绿色信贷法规支持不足,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之我国金融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事实上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监管和控制体系不够完善,整体的金融环境自由度较低,影响着碳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要保证碳金融业务的长期发展,不能仅仅在绿色信贷一方面发展。更要有一个创新体系,这就需要国家提供一个相关的碳金融交易平台和相关制度体系加以支撑。才能保证碳金融业务进一步发展。
(二)引进专业人才
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迅速,变化日新月异,而相对要求金融机构在利润挖掘和风险控制、具体操作方面的反应速度很高,因此,相对于传统的金融业务而言,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对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金融出现时间较短,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上,都缺乏一套成熟的运作体系,虽然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将之系统化仍有一段路要走。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知识存量和人才储备不足使得碳金融业务开展的内在动力缺乏。对于银行来说,要改变现有局面。必须要加快引进专业基础坚实、技术过硬的人才,形成专业化、成熟化的团队。
(三)增强创新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历史还比较短暂。处于摸索创新阶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高附加值的咨询类、理财类业务较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有很大距离。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中介业务对促进我国碳金融业务的创新有着积极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模式:第一,发展与碳交易排放相挂钩的理财产品业务,碳交易排放市场的迅速发展为相关理财产品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虽然最近碳相关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较差,但并不意味着碳相关理财产品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第二,深入发展中介服务模式,浦发银行成功的案例可作为一个模式加以借鉴推广,商业银行更深入积极的参与到低碳项目的融资全过程,显然对于银行来说,在风险控制和贷款进程安排上都更为有利;第三,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融资模式,在摸索中完善低碳产业融资的具体模式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篇3
在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加快水利建设投资成政府稳增长,增加国内需求的一个重要抓手。同时,中国每年因洪涝灾害、干旱等导致的损失超过2000亿元,社会对水利的安全性需求仍未得到满足,加快水利建设投资势在必行。2015年,水利项目工程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全年中央累计安排水利建设投资计划1669.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水利建设投资计划825.7亿元,中央财政水利专项资金预算844.2亿元。从投资完成情况来看,截至2015年底,已累计完成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806.6亿元,完成率97.7%。
近年来,随着水利行业市场化的推进,民营企业也开始进入到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但并未削弱国企的主导地位。2015年全年,各地累计完成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349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51.0亿元,增幅32.2%。截至2015年底,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水利贷款余额达到7286亿元。
二、水利行业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和问题
1.水资源短缺和水土流失。我国水资源较为匮乏,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土资源不匹配,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比61%,但水资源量仅占19%,属于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加上水资源浪费、污染以及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等,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0.72%。大规模开发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威胁国家生态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另外水土流失也会给水利工程项目造成影响。
2.农田水利发展瓶颈。我国是农业大国,水资源和人口资源分布不均决定了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建设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已不能满足粮食产能不断提升的需求。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我国农业也面临着从零散、粗放生产向相对集约农业生产转变。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对农业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灌溉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也决定了未来我国大型农业集中灌区建设的需求。
3.流域水环境恶化问题。流域是汇水和水体运动形成的特定区域,整个流域中地表地下径流、湖泊都相关联的系统。流域水环境情况影响的往往是整个地区,特别是某些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巢湖流域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蓝藻水华频繁爆发,水污染事故、饮用水安全等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严峻的水环境形势和水安全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
4.水利项目融资难困境。长期以来,由于水利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等特点,水利项目建设主要由各级政府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水利专项建设资金,根据相关规划、计划实施。同时,水利项目多为低收益、纯公益类项目,无有效还款来源,限制水利项目的融资渠道。水利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水利投资渠道单一也限制了水利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十三五”水利行业对策
1.水资源管理日趋严格。2016年初,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优化监测点位布局,环保部制定了《“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检测网设置方案》。从内容来看,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监测网,覆盖全国主要河流干流、一二级重要支流等领域。同时,此次点位调整涉及全国十大流域和大型湖库,原国控断面为972个,调整后为2767个,增幅达185%。
2.加强农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我国节水灌溉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农田灌排体系已初步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根据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规划,未来将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规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滴灌可能成为微灌发展主方向,滴灌面积还会稳步上升。主要区域会集中在西北、东北和西南等大田作物区。农田节水灌溉覆盖面的提高,对我国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3.积极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当前,我国河流、湖泊、库塘众多,水多成洪、水少易旱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水环境损害、水生态恶化的状况还没根本好转,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完善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开展重要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严控重点流域水生态修复。总结推广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和16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经验,继续抓好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治理和水系连通试点。
三、“十三五”金融支持水利趋势分析
根据相关工作重点,金融支持水利行业趋势,笔者浅谈以下几点:
(一)发挥资金引导作用,金融支持重点领域水利改革深化
未来国家将继续在多个方面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水利改革。一是体制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协调机制和高效执行机制。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二是积极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实施水资源用途管制制度。积极推进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鼓励和引导地区间、用水户间开展水权交易,建立完善水权交易平台,积极培育水市场。三是深化水价改革。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制度和节水激励机制。全面落实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价。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四是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在“十三五”期间,政府的引导作用仍应是主导,应有效地整合相关水利项目,利用政府组织增信、专项资金等建立健全项目信用结构和还款来源。同时,金融机构应契合政府在水利领域的改革趋势和发展方向,将资金重点支持重大水利、试点项目及相关改革领域,促进水利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破解资金瓶颈制约。
(二)多元化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将不断完善
水利建设任务巨大,不仅需要中央投入,还要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地方投入,形成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十三五”期间,政府将继续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政策,争取进一步增加中央水利投资规模,同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中央水利投资更多地向重大水利工程倾斜;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出台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水利的政策文件,完善财政贴息政策,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的贷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选择典型项目开展PPP等模式试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
(三)警惕水利项目建设中的资本运营风险
篇4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9-0012-04
作者简介
王祝华(1973- ),男,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银领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副研究员(杭州,310018)
基金项目
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12JZD041),主持人:王祝华
近年来,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化,随着互联网金融、投资银行等新型业务不断兴起,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存款理财化等步伐持续加快,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高职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需要和本区域金融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准确把握金融行业发展趋势,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一、浙江省银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分析
(一)银行岗位的类型分类及人员需求
银行的岗位设置一般分为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操作技能类三大类型。管理类指主要通过对他人的领导和指导完成工作任务,具备一定决策职能和人员、业务管理职能的岗位;专业技术类指主要通过个人钻研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且工作内容相对复杂、专业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操作技能类指从事事务性、交付性工作,或具体的重复性、基础性业务,技能要求较为单一的岗位,可以分为柜员序列、坐席序列等[1]。当前三者的人数比例大致为1∶1∶2,即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人员大致各占总员工数的25%,操作技能类人数约占50%,随着技术手段的应用、竞争的加剧和管理模式的革新,操作技能类人数比例将不断下降,专业技术类人员比例将持续提升。
(二)银行金融机构网点数统计及分析
从营业网点机构数量变化情况分析,2011年至2013年,浙江省内营业网点机构总数每年保持约3%的增长率。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网点数的增长速度在下降,2011年、2012年的增长速度均低于平均速度,2011年至2013年间邮政储蓄营业网点基本保持不变,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机构数2011年出现下滑后,2012、2013年均达到9%左右的增长,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数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2013年甚至达到了21.6%,而2008年才出现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近3年快速增长,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在乡镇及县城的网点设置早已基本完成,而跨地区设置网点又受政策限制,所以网点数量几年来变化不大。从网点数量增加的绝对值分析,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基数小,网点增加的绝对量并不大。具体见表1。
(三)银行业营业网点从业人数统计及趋势分析
从银行业营业网点从业人员数据分析,2011、2012、2013年全省网点从业人员分别增长1.26%、5.45%、6.14%,其中2011年,增长主要来自于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而同期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从业人数出现下降。2012年和2013年,大型商业银行网点从业人员数停止增长,甚至出现下降现象,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员每年的增长比率虽然不高,2011、2012、2013年分别是2.19%、6.97%、7.68%,但是其网点数、网点从业人员也最多,贡献的增长绝对数量占到总增长人数的1/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猛,营业网点从业人数每年保持50%的增长,虽然目前绝对数量还比较小,但不容小觑。具体见表2。
二、各类型银行的人才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一)商业银行对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吸收数量出现下降趋势,对人才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2008年至2011年是浙江省大型商业银行发展较快的阶段,在8万从业人员的原有规模下,每年员工人数依然保持2%以上的增长,每年新增超过2000名员工。但从2012年开始,受到宏观经济及银行粗放式扩张模式弊病的影响,加上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扩张态势明显放缓,2012年甚至出现负增长。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虽然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也明显回落,如城市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数量增长从2010年的28.29%、2011年的21.69%快速回落到2012年的13.65%和2013年的16.95%。
在商业银行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一般性人才资源相对过剩,而高级管理人才、高级营销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紧缺的现象,人才的招聘更加强调人员质量的提升[2]。由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一般网点设置都在县级及以上城市,有更好的条件吸引到更高学历、更高层次的人才,在人员招聘上,商业银行普遍采用以下做法:一是加大招聘硕士以上高学历及海外归国人员的比重,减少本科生的校园招聘数量,停止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的校园招聘;二是加大社会招聘力度,直接面向社会招聘有工作经验的高层次员工,减少校园招聘的数量。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毕业生到商业银行的就业。
(二)农村金融机构人员招聘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招聘条件逐步提高
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在落实国家“三农”政策,在推进农村改革金融、农村普惠金融、农业产业金融、农村土地金融等工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及在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模式、技术和产品,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获得率和覆盖率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一直以来得到了中央到地方政府的特殊政策支持。再加上农村金融机构均为独立法人,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具有管理链条短、核算单位小、决策机制灵活等特点,一直以来发展稳健,规模、效益持续增长。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由于布局早已完成而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但近两年从业人员数量每年保持3000人以上的增长幅度,占全省银行业总增长人数的1/3。
农村金融机构虽然其工资待遇与其他类型银行相比甚至还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其营业网点主要分布在县城及乡镇一级,再加上管理理念、经营模式、业务种类、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因素,在吸引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方面与商业银行相比具有一定的劣势。加上其一般性人才还处于大量补充阶段,在人员招聘上门槛相对较低,部分操作技能类岗位也对高职毕业生有针对性开放。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本科以上毕业生供应充沛、竞争激烈,农村金融机构在校园招聘中开始将门槛提升到本科及以上学历,在社会招聘中对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等特别优秀的人才,才允许招聘专科学历人员,而对于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岗位,一般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三)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社区银行、民营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一般采用社会招聘形式招录员工
近几年,新型金融机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迅速,机构数量和人员数量均以5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但人才需求的总体规模仍然有限。为了实现经营快速步入轨道,新型金融机构一般采用社会招聘的形式,招聘已经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或充足客户资源的其他银行的从业人员,只有部分柜员、见习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等操作技能型岗位采用校园招聘形式录用少量应届大学毕业生。
三、银行业人才需求变化对高等职业教育金融人才培养的影响
根据银行业发展及对人才需求变化情况分析,受宏观经济形势、银行业自身发展及社会就业压力等各种因素影响,高等职业教育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到银行就业的形势日趋严峻,难度持续加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银行对一线应用型岗位员工需求增长的减缓,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造成直接的影响
银行业从业务规模、盈利能力由爆发式、超常规增长,向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常态化增长转变之后,直接减少的就是柜员、大堂经理等一线操作技能型岗位,而这些岗位正是金融类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岗位。近几年,银行一方面降低乃至停止物理网点的扩张速度,另一方面,利用科技的发展,大量采用自动存取款等自动化机具,甚至开发“超级柜员”终端代替人工操作,大力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减少柜面工作量,使得对柜员用工需求大幅降低。
(二)银行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是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宏观背景下,银行业由于其工作稳定、工作环境好、工作待遇高等因素,吸引了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在人才供应充沛的情况下,银行不断提升学历要求,持续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甚至是柜员、客户经理等操作技能型岗位都要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甚至不乏硕士研究生参与竞争。特别自2013年7月1日起实行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明确了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同时规定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银行原先聘用大专层次的高职毕业生,大多采用劳动派遣用工的形式,在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之后,大部分银行取消了招聘高职毕业生的计划,校园招聘的第一学历要求全日制本科,对高职毕业生到银行就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目前,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等规模大、招收大学毕业生多的银行全部停止了招聘应届高职毕业生,上海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大学毕业生招聘也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浙江省内,即使是农村金融机构、社区银行等营业网点分布在乡镇一级的金融机构,也只有少数岗位招聘专科层次毕业生。
(三)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机构的大量设立,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新的机会
最近3年,浙江省内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和人员规模均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3年12月,银监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展普惠金融”精神,鼓励中小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社区等领域提供专业、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大力推进社区银行建设。这些新型金融机构定位基层,服务普通百姓,所需更多的是操作技能型应用人才,与高职金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吻合,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四、高职院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坚持面向基层一线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定位不动摇
从人才需求上,虽然银行业操作技能类岗位需求呈下降趋势,但基层一线工作岗位还将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存在,银行既需要管理型、专业技术型人才,也需要操作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系统、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直接面向农村、社区居民的银行基层网点,还需要一定量的操作技能型人才。从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上,高职学生由于基础和智能的特点,不可能在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及管理等方面与高学历人才竞争,而在职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培养自己的竞争优势,在操作技能岗位上,完全可以比本科生、研究生做得更好。与普通高校展开错位竞争,高职院校只要坚持自己的应用性定位,强化优势培养,完全可以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银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根据行业调研结果,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加看重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养和沟通交流、实践动手等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在能力要求中只排在第三位。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金融人才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既可提高就业竞争优势,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紧跟金融业发展变化趋势,为新岗位、新业务做好准备
在银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岗位的配置比例也在调整,新的岗位不断出现:一是实用性营销人才需求量增加,客户经理岗位职数呈增长趋势;二是客户服务中心功能不断增强,坐席岗位职数高速增长;三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步入快速增长期[3]。
(四)努力提升学历层次,争取举办本科层次的金融高等职业教育
银行业的“人才高消费”现象一直存在,在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之后,大多数银行更是关闭了专科层次毕业生到银行就业的大门。虽然市场调研显示,银行基层网点还是希望录用优秀的高职毕业生,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基层应用型岗位的需求相一致,高职学生具有职业技能好、实践动手能力强,留得住、用得上等优势,但是从总行层面,往往都一刀切地拒绝了专科学生。因此,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要努力提升学历层次,举办本科层次的金融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金晖.试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岗位管理体系改革[J].金融论坛,2008(3):37-41.
[2]王曼村.商业银行员工队伍建设浅议[J].青海金融,2011(4):59-60.
[3]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14-16.
On the Impact of Bank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o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Financial Talen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
――The Case of Zhejiang Province
Wang Zhuhua
Abstract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financial industry directly influence o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financia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industry, understanding the talent requirement trend of different types of banks and grasping the impact of banking industry o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financial talents, financi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keep the orientation of training applied financial talents towards grassroots,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overall qualitie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ep abreast of the changing trends of financial industry, get ready for new positions and new businesses, and endeavor to run financi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undergraduate level.
篇5
关键词:金融科技;保险行业;互联网;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1)-0007-0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兴科技的高速发展,金融科技概念应运而生,成为继互联网金融之后金融行业发展的新风口,为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改造升级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金融科技的崛起是技术手段变革引发的金融创新,能够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减小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对称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金融实现资金融通的本质作用。保险行业作为金融业重要产业之一,在金融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正在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
一、互联网技术给保险行业带来颠覆性的革命
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保险行业有机结合的产物,互联网保险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互联网技术正从渠道、产品、技术和理念四个方面改变着保险行业。
(一)“互联网渠道+保险”。保险公司借助互联网渠道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能够越过公司和人,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向不同地域的客户提品和服务,大幅减少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
(二)“互联网产品+保险”。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上网”时代进入“在线”时代,改变了社会公众的传统消费和支付习惯,网络消费、网络支付等行为中蕴含的风险能够派生出新的保险需求,为保险行业开辟出新市场和较大的产品创新空间。
(三)“互联网技术+保险”。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保险公司可以将保险服务“无缝式”嵌入互联网消费的购买、支付、物流等各环节,能够快速、便捷、低成本地满足客户高频化、碎片化的保险需求;互联网技术能够提升保险公司市场反应速度和能力,能够及时掌握保险行业发展新动向、挖掘潜在客户群体并随时采取适当的经营策略;互联网技术使保险公司核心运营流程和客户服务实现网络化和自助化,提高了保险公司业务效率、管理水平与客户满意度。
(四)“互联网理念+保险”。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将进一步凸显“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原先以保险产品为主导的销售模式将逐渐转化为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销售模式,互联网使得客户不再被动接受保险公司推送的信息,客户需求成为新险种出现的源动力,其行为数据将成为保险产品设计和服务改善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推动保险行业全面升级改造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更新迭代,大数据技术在保险行业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保险行业天然具有大数据基因,其本质上就是通过数据采集、分析、预测来管理风险的行业。当前,大数据战略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我国大数据时代的全面来临,大数据技术将从经营理念、商业模式、产品设计、管理流程对保险行业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
(一)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将成为构建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数据就是核心资产,数据分析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能够通过数据处理、分析、整合、挖掘等技术获得价值信息。
(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入运用,保险公司获取和深入挖掘数据的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客户行为数据将逐步实现可获取、可分析、可预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直击客户“痛点”、实现精准营销将成为保险公司重塑营销体系的主攻方向。
(三)大数据技术将帮助保险公司进一步拓宽保险市场,使保险公司能不断提升风险定价与风险管理能力,从而将以前无法或难以有效管理的风险纳入保险公司能力范围。
(四)基于大数据技术,保险公司可以实时获得消费投保标的数据信息,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技术,能够根据客户不同风险程度,提供个性化风险解决方案。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加强对业务风险的管理,提升反欺诈技术。
(五)大数据技术将渗透到保险公司经营的关键环节和流程,优化保险行业务系统、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客服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管理和运营、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客户服务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云计算技术是推动保险行业创新发展的加速器
云计算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主机架构模式,实现了系统分层和分布式架构,即通过网络便捷、低成本、随时、按量付费访问定制化、共享化的资源池。云计算技术为保险行业创新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为保险公司产品创新、构筑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经营效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
(一)云计算技术将助力保险公司业务创新。保险公司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为企业量身打造“保险云”,在云端开发保险核心业务模块、财务模块、流程管理模块等,客户通过云端可以“一站式”完成投保、理赔等保险服务,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在非高峰时期,可以将保险核心业务模块、财务模块、流程管理模块等租借给其他保险公司使用,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云计算技术将为中小保险公司发展提供新机遇。保险公司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保养和维护、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专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效益比相对较低。借助云计算技术,中小保险公司可以租用通讯供应商、大型保险公司的设备,将节省大量的信息化建设成本,可以将资金更多用于渠道建设、产品研发、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方面。
(三)云计算技术将为保险公司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提供支持。在信息时代下,保险行业数据规模急剧扩大,保险公司时刻需要处理内外部的各种非结构化数据和信息。云计算的可扩展性可以为保险公司深入采集、存储、分析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提供充足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进一步提升保险公司大数据分析能力。
(四)云计算技术为打造“行业云”创造了可能,有利于促进整个保险行业加强信息共享。随着云计算技术出现和成熟,在省级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搭建全国保险行业信息共享平台成为了可能。未来,基于云计算技术,将各省信息共享平_整合起来,实现数据跨行业、跨部门共享,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保险公司服务水平,提高保险行业整体效率。
四、区块链技术给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区块链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以验证交易信息的有效性并生成下一个数据块。区块链技术在记录交易信息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护交易参与者的身份信息,并将交易信息盖上时间戳后在全网公开,同时发送给网络内的每一个节点,由所有节点共同验证形成“共识”,从而形成无须第三方介入的创新型信任机制。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与互联网保险未来发展所关注的“互助保险、数据安全、信息公开透明、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客户体验”等要求存在很高的契合度。
(一)区块链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特点使“点对点”交易成为可能,有助于形成“去中心化(或中介化)”的自治型保险组织,提供了一种点对点之间的风险融资解决方案,为互联网微型互助保险创造了发展机遇。这种自治型保险组织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在不需要第三方干预的情况下,让具有共同需求和面临同样风险的客户自行完成保险交易,通过预交风险损失补偿分摊金的方式直接、主动管理风险。
(二)区块链技术有利于加强对客户信息的保护。虽然全网每个节点都保存着每笔交易信息数据,但通过公钥和私钥的设置,每个节点在进行信息查询时,只能查询到交易数据,而个人信息则是隐匿的,保障了个人信息免于泄露,也能够使节点在完成交易的同时不受其他信息干扰。
(三)区块链使智能合约从虚拟转化为现实。比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储存一个到货延迟险,并借助互联网渠道与电商平台、物流平台相连接,获得购买信息、物流信息。交易完成并确认后,区块链会自动对购物交易进行记录,包括物品信息、发货信息和商家承诺到货时间等,一旦到货时间发生延误,智能合约就会被触发,对投保人进行支付理赔。由于此前交易信息已经被记录且在区块链上并形成“共识”,故而排除了个人主观判断因素,也不会存在信息伪造或篡改,一切都是在智能合约事先设定的程序下运行,即做到了自动和及时理赔,也避免了欺诈行为,还减少了理赔处理成本。
(四)区块链技术构筑的信任机制能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保险平台和客户之间打造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向客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购买体验。客户购买保险服务后,全网所有节点都保存有购买行为的副本,购买行为在全网范围将被共同验证并形成共识,确保购买行为真实有效。
(五)区块链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互联网保险平台信息不对称风险。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互联网保险平台、客户、体检机构、医院等相关交易方共同验证的信任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保险生态圈。客户身体状况、职业信息、体检、医疗等相关信息和数据将被记录并在全网内实时广播,并得到相关交易方的共同验证,确保信息真实有效,从而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六)区块链技术能够进一步压缩互联网保险成本。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所有交易按照既定的规则执行,这对于定制化风险评估、缩短承保周期大有裨益。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服务,投保、承保、理赔等环节基本可以不需要人为操作,能够有效避免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压缩保险成本和互联网保险平台面临的风险,进一步释放保费空间。
(七)区块链技术能保证交易信息安全、真实可靠,提高了保单的可查询性。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记账的特点,使保单不仅是存储在“中心”机构(或中介)的服务器,还在全网所有的节点保存有交易副本,即使“中心”机构(或中介)存储系统受到黑客攻击或因操作失误等因素造成数据丢失,客户的保单依然可以通过区块链上其他节点的交易副本进行查询,提高了保单的可查询性。
五、物联网技术将颠覆保险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
继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之后,物联网作为一项改变生活、生产、商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兴科学技术,实现了由“人的互联”向“物的互联”的转变,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随着智能设备在家庭、企业、城市、国家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势必影响保险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
(一)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颠覆了健康保险的经营模式。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公众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保险在我国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重视。但从总体规模上来看,我国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市场总体规模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可穿戴式设备的出现和发展,将成为我健康保险市场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1、可穿戴式设备的发展将创新健康管理模式。未来,随着可穿戴式设备的发展和普及,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现代医学科技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可穿戴式设备、呼叫中心、急救中心、医疗机构,可以构建一套集预防、监测、诊断、救助、康复指导于一体的远程健康救助服务系统,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监测,减少去医院就医的次数;通过将健康数据上传到云端,形成电子健康档案,不仅可以将数据和分析结果直接提供给患者,也可以在获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将相关信息发送给医疗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医疗”。
2、在健康保险领域,可穿戴式设备将成为数据采集的重要“入口”。按照程序设定的可穿戴式设备能够自动采集客户相应的健康数据,海量的数据积累将为挖掘客户保险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健康保险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大数据基础。
3、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将实现健康保险的差异化定价。可穿戴式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客户的健康状况、饮食状况、运动状况等信息并上传到云端,形成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实现客户健康状况的“数字化”,精准地评估客户的健康风险状况,并将风险状况作为保险产品定价的依据,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健康保险产品定价模式。
4、可穿戴式设备将为风险减量管理手段提供依据。可穿戴式设备能够实现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示警提示等重要功能。一旦客户特定行为导致其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时,可穿戴设备能及时向客户发出示警信息,对影响客户身体健康状况的特定行为进行纠正和干预,引导客户避免再次出现类似行为,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降低客户风险水平。
(二)车联网在保险行业的发展与应用。车联网的概念来自于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能够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的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车联网的应用不仅改变着传统的汽车行业,也将深刻影响保险行业,它将变革车险定价模式,全面促进保险行业风险管理与保险服务水平的提升。
1、车联网的应用将推动车险定价模式变革。车联网推动的定价模式变革包括数据基础的变革、定价依据的创新以及定价频率的提升等。基于车联网技术,车险产品将不再仅仅依靠少数几个数据来定价,而是在多维度、高精度的海量数据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精准定价;车险产品也将不再仅仅依靠历史数据定价,而是根据实时更新的数据定价;车险产品定价频率将改变过去以年为单位的计算模式,实现以日、甚至是以单次行程为单位的微分化定价模式。
2、车联网的应用将有利于保险公司进行风险减量管理。通过OBD设备可以实时采集车辆状况、行驶路段、驾驶里程、百公里内急加速/急刹车次数、行驶速度等数据,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掌握客户驾驶习惯,通过实时监控、报警提醒等功能,一旦客户发生危险驾驶行为,能够立即对其进行干预和纠正,并能够通过差异化费率引导客户安全驾驶。
3、车联网技术有助于降低减少保险欺诈风险。通过事故发生前的轨迹回放、数据分析,可重构、还原保险事故出险现场信息,从而改善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增强保险公司对保险欺诈的识别能力。
4、车联网技术将助力保险公司创新服务内涵。在传统的车险模式下,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是“弱联接”,只在购买车险产品、发生事故理赔时才发生“联接”,客户才有机会享受到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一般而言,不发生事故或发生事故次数较少的优质客户反比经常出险、频繁理赔的客户享受的服务少。通过提供车联网及后续服务,保险公司将增加与客户的接触点和接触频率,形成两者之间的“强联接”关系,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提升客户体验,进而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陆磊,姚余栋.新金融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谭磊,陈刚.区块链2.0[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王和.大数据时代保险变革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4]徐明星,刘勇,段新星,郭大治.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5]赵大伟.互联网保险的九大发展趋势[J].清华金融评论,2016,(5):87-90。
篇6
受世界金融行业迅速发展的影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就目前我国银行经营模式来看,仍然是以分业经营为主,但已经朝着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国家也对银行的混业经营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那么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探讨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实施混业经营的必然性,并从四个方面,就如何加强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世界金融;银行;混业经营
现阶段,我国银行经营模式仍然是以分业经营为主,但是由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已经得到了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认可,同时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也使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深,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已经初见端倪,但是距离国外发达的混业经营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探讨如何加强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建设,带有一定的紧迫性。
1 我国银行实施混业经营的必然性
由于混业经营更能适应世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它在运营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动力与优势。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日本、欧盟等等,已经实现或者正在实现由分业经营朝着混业经营的方向转化,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规模效益,使自身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因此,无论是从遵循国际惯例来看,还是从顺应世界金融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银行实行混业经营都有其必然性。
1.1 我国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是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世界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手段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的内涵日益丰富,这就要求世界各国银行业必须拓展自己的业务,增加银行产品与服务的科技含量,因此,混业经营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的主流发展模式。人类社会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国际间的金融并购日益频繁,并购不但产生了众多金融巨头,同时金融领域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银行想要提高竞争力,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为其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产品与服务,而混业经营能够使银行经营向着全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所以,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是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1.2 实行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目前,我国银行业多数还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随着我国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银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分业经营已经不能够适应银行发展的客观需求,而出现了种种弊端,迫切需要对分业经营这样管理模式进行改进。而混业经营一方面是世界各国银行业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也适应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混业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2 我国银行加强混业经营的建议
2.1 银行实行混业经营要有条理的进行,绝不能一蹴而就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政策倾斜,为我国银行实施混业经营营造了良好环境,从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混业必须有步骤,条理清晰的进行,绝对不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银行实施混业经营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一是在现有的法律框架,金融法规,金融产品、技术之下,对银行的主要业务进行拓展。二是选择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混业经营模式。三是不断推广混业经营模式,使混业经营模式覆盖整个银行领域。总之,我国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绝对不能盲目,要制定一个符合我国银行发展现状的规则,从而推动我国金融业实现科学、合理、有计划、全面的改革。
2.2 健全法律制度,为银行混业经营的落实提供法律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法制体系也日趋完善。尤其是近些年出台的法令政策来看,标志着我国的金融法律体系也日趋完善,比如《商业银行法》、《保险法》以及《证券法》等等,但是就保证我国银行混业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来保证银行混业经营的落实,那么必然会导致不正当竞争以及非法竞争,从而使银行领域陷入混乱,因此,必须要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
2.3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工作虽然分工较为明确,但是属于多头管理,一方面容易造成重复管理,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管理的真空地带。但是,如果撤销或者合并几个职能部门归入中国银行管理体系之中,由银行管理体系统一进行监督、管理,虽然加强了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出现,但是很容易造成监督管理不够深入,又重新回到了以前粗放型管理的老路子上。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考虑,改进现有的监管方式,引入倾向政策传导机制,也就是要人民银行、保监会、证监会三大监管部分并行监督职能的情况下,使其在一个金融控股企业的控制之下,对各类金融机构跨行业进行经营,并且国家货币委员会要有针对性的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使资金能够在金融机构之间自由流通,以此来达到监督管理的目的。
2.4 加强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
从业人员的素质,是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以及金融产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产业的创新浪潮无论是对金融监管行业的从业人员,还是对银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金融监管行业来说,必须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金融监管部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从业人员组织培训教育工作,培训的内容要包括金融知识、监管方式、方法、相关的金融法规以及道德素质的培训,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适应本岗位的要求;从银行从业人员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做到持证上岗,也就是说在岗人员必须要拥有相关的执业证书,银行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其组织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包括执行道德建设、金融知识、国家的法律政策、学习国外成熟的混业经营管理经验等等。
3 总结
综上所述,混业经营已经成为银行未来发展的必须趋势,我国银行必须要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加快建设的步伐。我们可以从银行实行混业经营要有条理性;健全法律制度,为银行混业经营的落实提供法律环境;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必然会推动我国金融产业朝着健康、平稳、良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玺.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和发展策略.商场现代化,2011(05)
[2]云凤生.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及其SWOT 分析.北方经济,2008(17)
[3]王欣.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与展望.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
[4]陈曦,胡克琼.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问题探讨.财会月刊,2008(09)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基金业务;发展对策
1互联网金融的含义与优势
中国金融业在传统金融部门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在金融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等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在金融市场中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
1.1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社交网络、云计算等网络媒介发展起来的新兴金融业。互联网金融并不是金融业与互联网的简单结合,而是随着市场发展与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的一系列传统银行无法实现的新业务以及用户需求的新模式。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不仅有更为先进的媒介形式,更为突出的是金融参与者对网络特性的进一步把握。利用互联网这一传输媒介,传统的金融业务被用户更为清晰地熟知,更为便捷地办理与使用。互联网金融的一系列优势,使其在金融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1.2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1.2.1更易于获取金融资源在当前较为传统的金融机构或银行中处理金融业务时,经常会出现社会弱势群体难以处理金融业务、无法使用金融产品、无法享受金融服务等金融排斥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缺乏充分的金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无法对一些小型的交易实现及时高效的处理,这往往会使得金融资源逐渐流失。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用户可以进行自主服务,突破各种限制,从而有效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获得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
1.2.2更易于准确获取交易双方的信息当进行金融融资时,金融机构或银行为了确保资金安全与融资活动的正常进行,把控金融风险,必须要对融资企业的各项财务状况有全面而准确地掌握。但是,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或银行需要付出比较高的成本去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往往在了解微型企业的财务状况时其成本远远高于收益,这就会产生企业亏损。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各个企业可以把需要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平台来生成与传递,进行融资的双方企业便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中的信息来全面了解对方的情况。一旦出现任何违约风险,交易双方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把控风险,及时做出反应。
1.2.3省去了金融活动的中介环节银行在传统的基金业务运营中主要扮演中介人的角色,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成为金融业务互动的一个大型中介平台。比如,在买卖的支付过程中,互联网平台可以作为买卖双方的第三方较为安全的支付平台,就像网上银行、支付宝那样,专门提供转账、处理付款等支付服务;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有交易需求的交易者均可以在互联网的信息中寻找符合自己交易需求的交易对象,然后再进行沟通和交易;互联网金融能够将银行从繁重的金融业务中解脱出来,让金融交易过程变得更为简单直接,使银行在金融交易中的地位逐渐弱化,进而丧失了金融交易主要中介者的地位,而互联网金融替代银行成为金融交易的中介角色。
2银行基金业务的产品特征与操作流程
银行一般会提供开放式基金托管业务,现在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实现基金业务是通过金融手段控股公司,并通过建立相联系的管理公司来执行它所需提供的服务。银行所提供的基金业务的基金份额总数与总金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基金的投资者能够在营业部门按照当时基金的报价申办申购和赎回的业务。
2.1银行基金业务的产品特征
银行提供的基金业务具备四项产品特征:一是基金的管理方与基金托管人为两个独立无关联的法人主体,他们之间并不会相互提供资金或者占有股份;二是银行在进行基金业务的过程中会设置规则和限制作为防火墙,以此来降低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损失;三是这种模式下监管过程更加合理化,并降低了管理和监管的难度与成本;四是在我国当前的金融环境下展现出很强的实用性。
2.2银行基金业务的操作流程
银行进行基金业务操作时按一般流程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投资者需要预先准备好基金账户,这个账户要到其预期投资基金的管理公司的合作销售点来开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需要准备好基金合约、个人证件等相关文件才能进行开户;第二步是投资者需要通过各种通信方式或者直接在基金销售网点办理基金申请业务,并且申购、赎回、变更等业务均可以在这些销售网点办理;第三步是在客户办理完成其所需业务后还要对其进行业务确认,业务确认只需要获取销售点的成交确认单等单据进行确认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客户也会留存办理业务的凭据和记录,当完成这个流程后,客户进行办理的基金业务才算完成。
3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银行基金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3.1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客户选择面窄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银行所能提供基金业务的丰富程度都比较低,基金类产品单一,客户往往没有选择空间。虽然从类别上可以划分为各类基金组合类型,但是也要看到基金类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我国的民众知识水平越来越高,获取知识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人们对金融产品的了解越来越深,对银行基金的要求也变得更加多样。有学者对此进行调研发现,市场上有接近五成的投资者将银行基金作为主要的财富增值手段,有两成的投资者将家庭资产投入银行基金中进行增值,甚至还有一成的投资者将资产投入其中成为养老和教育资金获取方法,还有极少的投资者进行短期投资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可以说,目前银行基金的单一性已经不能满足我国银行基金市场的需求。
3.2银行基金业务销售渠道有限
当前,银行基金销售的主要方式是银行销售和证券公司销售。虽然证监会现阶段的审批速度已经加快,但是其审批速度还是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金融机构的基金发展,而银行在基金销售中接单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在银行基金销售中时常会出现堵塞销售渠道等现象。而且,银行在销售基金时主要是通过网上银行或柜台办理,因此一些服务常常会受到网上交易安全以及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银行基金业务发展非常有必要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来开拓其销售渠道。
3.3银行基金业务缺乏“客户中心”理念
由于受到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与管控,银行基金业多年以来享受着垄断牌照,直到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银行基金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也使其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银行基金业长期以来缺乏“客户中心”的理念,思考问题总是从自身出发,在办理业务时不够人性化,业务办理过程也过于烦琐复杂,这就导致了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银行基金业务逐渐落后。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行业变得更加便捷、透明和自然,如果银行基金业务不与时俱进,必将拉开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差距,从而在竞争惨烈的市场环境中惨被淘汰。
4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银行基金业务的发展策略
4.1拓展银行基金产品的类型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客户体验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客户需求也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变得日益多元化。因此,在这一背景下银行基金业务要在产品种类上下功夫,在原有产品种类的基础上进行丰富。为了尽可能满足各类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丰富其基金产品的类型,首先,要把客户需求放在首位,全面展开对客户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银行的产品研发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产品的研发设计,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来设计各有特色的产品。比如,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层次,进行产品定制或精细化设计等。其次,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银行要与互联网平台建立紧密联系,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银行的基金数据平台,并按照不同模块进行基金类型的划分,同时适当组合不同模块便可以组成新的基金产品,实现基金产品的灵活化组合。最后,为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银行可以加强对收入基金、长基金、平衡基金的打造。
4.2开拓银行基金的销售渠道
当前,我国银行基金销售业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有限的销售渠道的影响,阻碍银行基金业务的发展,所以,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银行要注意开拓基金的销售渠道,创新基金营销策略。首先,银行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对网上银行进行大力建设,完善网上银行的各项服务,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大部分人都是通过网上银行实现基金购买活动的。其次,银行要对基金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并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的在线服务。再次,银行要加强与业内较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以代销基金的方式丰富其销售渠道。最后,对于银行推出的基金新产品,银行要加强其宣传与销售的力度,激发客户购买基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篇8
事实上,自2011年以来,贵阳市已全面开展了科技金融结合的探索实践,搭建科技贷款合作平台,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全市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服务新机制,以少量财政科技投入引导和带动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并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改革科技计划设置
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获得贵阳市科技金融计划投资保障补助的第一家企业。
“我们从几个人的创业团队发展到现在,中间也曾经历过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没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恐怕难以走到今天。市科技局不仅给予我们三网融合音视频社区平台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而且还很快兑现了50万元的投资保障补助。”朗玛公司总经理黄国宏感慨地说。
在科技金融计划的帮助下,该公司已于2012年2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为推进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方式和途径改革,进一步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放大、引导和增信效应,贵阳市着重加强了科技计划管理、科技经费管理的配套改革。
贵阳市科学技术局负责人说,在科技计划体系别增设了“科技金融计划”,该计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科技信贷专营和配套机构的引导资金以及科技金融专项补助等方面。
据了解,2011年,贵阳市科技局共为20家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兑现科技金融专项补助资金656万元。2012年度科技金融专项补助资金申报总额近2000万元,近期将评审兑现。
贵阳市科技局透露,截至目前,在科技金融计划的支持下,依托贵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贵州省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等机构,贵阳市共引进参与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资金15亿元左右(不含银行科技贷款),并且组建了20多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累计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各类融资服务金额近70亿元。
通过实施科技金融计划,积极引导银行、创投、担保、保险等机构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有效解决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长期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对称的问题,也解决了资金难以找到好项目的难题。
搭建科技贷款合作平台
2011年,贵州中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在技改和新产品开发方面需要1000多万元启动资金,正在公司一筹莫展时,“科技支行”贵阳银行白云支行迅速为其提供了13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
“这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俊锋说,“此前公司为了筹集这笔资金已经找过多家银行,真可谓‘说破了嘴皮跑破了鞋’,但各家银行均因抵押物不够将其拒之门外,如今白云支行与风司竟然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帮困解难,多亏贵阳市科技局与银行合作搭建的科技贷款服务平台。”
据了解,大多数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因产权不够清晰、财务不够规范、缺少固定抵押物,而知识产权、股权、订单等软资产又不能成为银行贷款抵押物,长期处于“告债无门”的困难境地。继而导致一些成长性高、收益性好的企业难以做强做大,甚至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倒在发展半路上,更有部分企业为了维系生存发展,不惜向“地下钱庄”借“高利贷”。贷款难已成为科技型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发展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为此,2011年以来,贵阳市科技局与贵阳银行、招商银行贵阳分行、交通银行贵州省分行等8家银行先后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搭建科技型企业贷款合作平台,针对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为企业量身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目前,贵阳科技贷款合作平台共获授信68亿元,实际贷款近25亿元。
在科技贷款合作平台逐步成型、壮大的同时,贵阳市科技信贷专营和配套机构的组建也在加速推进。
2011年以来,贵阳市科技局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贷款担保方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担保等领域,参与贵阳市科技担保公司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组建。
目前,贵州天信担保有限公司、贵阳高新万融科技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已正式挂牌,累计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15.69亿元;贵阳火炬科技担保公司、贵阳火炬小额贷款公司正在上报审批中,以2000万元左右的国有资本投入,吸引和带动了8000万元左右的社会资本参与。
2012年初,贵阳市科技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联合有关合作银行、合作担保机构、合作评级机构共同实施“贵阳市星级信用科技企业培育计划”。
该计划实行“五星级”动态管理,根据科技企业星级信用的级别高低,按照“企业星级越高、扶持力度越大”的原则,实施不同的贷款贴息、担保补助和相关政策支持。
信用评级工作完成后,各家银行在与相关科技企业发生贷款业务时,只需登上科技局与人民银行共建的科技企业征信平台,即可全面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信用信息,既可缩短企业贷款时间,又能降低银行放贷风险。
2012年初,贵阳学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因为流动资金不足陷入困难。总经理黄建情急之下,通过贵阳市科技局搭建的科技贷款平台和企业信用平台,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从建行成功贷款200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正是有了这笔贷款,公司才得以正常运转,而且许多原本做不下来的单子都接下来了,帮了企业大忙。”黄建说,“有科技金融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公司将力争在5年内从销售收入千万元级企业向亿元级企业大步迈进。”
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为加速引进国内外优秀创业投资机构,鼓励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贵阳设立或管理创业投资基金,2011年4月,贵阳市设立了总规模为2亿元的贵阳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为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贵阳市与北京富汇创新投资公司共同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贵阳市科富创业投资中心,与深圳中嘉兴投资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了贵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达5亿元。其中,科富创业成为贵州省第一支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
事实上,为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目前贵阳市已经实现了科技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各个阶段的政策全覆盖。其中所涉及的融资途径包含直接和间接融资、股权和债权融资。“特别是在推进科技金融的同时,我们强调了科技计划管理、科技经费管理的配套改革。”贵阳市科学技术局负责人说,“根据整体框架设计,按照轻重缓急,一件事一件事做,必能聚石成山、聚沙成塔。”
目前,贵阳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已有近10家银行、近20家创业投资机构、3家信用评价服务公司、1家科技成果评估交易机构在为数百家科技型企业服务。企业成长迅速,销售额稳步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上半年,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18家,科技型中小微型企业近2000家,尽管总量还不大,但增速很快,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包括海外留学人才创业企业都加快了在贵阳落户的步伐。
篇9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风险防控;外资银行;海外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0.08.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lO)08-060-03
金融全球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内在驱动力和必然要求,当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从上世纪末90年代的一种无形趋势,演变为如今日常经济生活中的现实状况时,我们不得不对中国金融行业在世界金融全球化中所处的位置和未来的发展动向进行重新审视。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主体,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
一、金融全球化的含义,特点及表现形式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交往和协调、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进而使全球金融形成一个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以汹涌澎湃之势迅猛发展。金融全球化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成为最为敏感的一个环节。金融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使发达国家金融中心得以蓬勃发展,也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启动资金。从某种程度上讲,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全球化的推动。纵观世界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路径,主要包含以下一些表现形式:
(一)资本流动全球化。随着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的全球化,即投资者和融资者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资本流动逐渐实现全球化。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以前所未有的数量、惊人的速度和日新月异的形式使全球资本急剧膨胀。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20年间,全球金融系统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发行等业务的融资总额至少增长了10倍以上。
(二)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市场是金融活动的载体,金融市场全球化就是金融交易的市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而趋向于一体。目前,全球各地以及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趋于一体,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和相关性日益密切。特别是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广泛应用,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开始走向金融网络化,即全球金融信息系统、交易系统、支付系统和清算系统的网络化。这既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内在地成为世界金融进一步走向全球化、一体化的土壤和环境。
(三)金融机构全球化。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金融服务业全球竞争,各国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竞相以扩大规模、扩展业务范围和推进国际化经营作为自己的战略选择。世界主要国家先后不同程度放松了对别国金融机构在本国从事金融业务或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从而促进了各国银行向海外的拓展。
1997年末,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签署“金融服务协议”,把允许外国在其境内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将按竞争原则运行作为加入该组织的重要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各国金融业务和机构的跨国发展。
二、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金融全球化给我国银行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加入WTO,并明确制定了国内金融业向世界开放的进程和时间表,这是中国金融行业走向全球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主要体现在:
1 改善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产生更多金融业务需求。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外企业来华建立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其资金实力和地缘优势,会赢得更多外资企业的青睐,这为商业银行选择优良信贷客户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2 为拓展海外金融业务,实现跨国经营提供了机遇。在我国商业银行直接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外市场竞争的同时,中国的跨国企业也将得到较快的发展,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后,也需要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为它们服务,这必将使得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双行道”日益拓宽。
3 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学习和借鉴外国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进经营机制转型等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我国现有银行体系在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经营机制和业务创新等方面,与现代化、规范化的商业银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外资银行的进入,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学习国外银行成熟的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水平。
(二)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金融全球化,扩大了金融的作用,也扩大了金融的风险。过去20多年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金融业的稳定性在下降,特别是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没有消散,我们更加有必要正视和警惕金融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潜在风险与挑战。
1 海外业务拓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积极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开展海外业务,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全球化竞争的重要举措。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在一定层次上实现了重新排位。金融动荡为中资银行“走出去”提供了较多机会。随着外资金融巨头在金融危机中遭受损失,中国银行业在海外逐步显示出优势,海外业务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海外并购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是中国商业银行海外业务的主要形式。但作为一把“双刃剑”,这种途径又存在极大风险。一方面,海外扩展必然会受到来自当地银行业的猛烈冲击,尤其是在新一轮的国家保护主义、地区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下,中资银行的海外业务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法律制度下,管理思维、管理理念融合的成本也相对较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磨合过程。
2 信用风险凸显。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收益水平占银行总收入较高,信用风险仍是我国银行业的主要风险。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贷款违约风险,也包括借款人违约可行性发生变化而给银行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这些不良贷款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程度的信用风险。面对“保增长、促发展”的金融政策,以及息差收窄和资本市场不景气所带来的非利息收入减少的压力,商业银行偏爱于有政府背景的贷款项目,这必然带来对国有大型企业、各级政府重点项目的信贷集中投放,势必会给银行埋下潜在的信用风险。同时,受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的影响,行业风险日益凸显,特别是以房地产、出口型企业等为代表的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行业信用风险
加大,也使得银行业的信用风险日益增加。
3 操作风险突出。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内控管理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距离“流程银行”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从近年来部分国内银行相继发生了一些违规操作和重大的操作风险案件来看,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内控仍然是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一个短板。
4 盈利空间收窄。几年来,随着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化,银行利差在逐步缩小。而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利差还保持在2%~3%的较高水平。从长期来看,这与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此外,在金融脱媒化日益显现的大环境下,国内信贷渠道占绝对主导地位已显过时。虽然,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的兴起,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化,但对银行业而言,竞争和盈利的压力将会越来越明显。
三、金融全球化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及策略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和主线,应对金融全球化是我国金融行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产业政策的支持和配合,更需要作为微观主体的银行业自身做大做强。
(一)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产业政策层面
1 科学设计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框架。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在融入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新的金融服务协议(FSA)中对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市场的一些保护性条款,有计划、分步骤地开放金融市场,使金融业的开放步伐与我国法制建设、中央银行监管能力、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的改革相适应。同时,要制定引进外资银行的规划,按照国际通行的准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并严格进行审查。
2 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由于我国发展跨国银行,一开始就面临着跨国国际银行强大的竞争压力,这要求我国的跨国银行要高起点、高标准,通过跨国企业向银行参股的形式,促使国有商业银行跨国化发展。
3 健全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和兼并重组的保险机制。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国内银行业竞争的加剧,有些商业银行将在竞争中破产倒闭,退出金融市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纷纷进行合并,通过优势互补,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商业银行在面临国外这些“超级银行”竞争压力下,进行联合和重组也将会出现。国家要及早制定政策和法规,规范国内银行业的此类兼并和重组行为。
4 中央银行应加强对外资银行的引导与监管。作为传统的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面对金融全球化的新挑战,人民银行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外资银行科学管理的法制建设,坚持对外资银行业务的开放程序必须与我国境内的经济发展条件相适应的原则,参考世界各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立法的成功经验,对外资银行的申请条件、资产实力、业务范围、资本标准、内部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风险管理指标、违法处理等方面作出较为详尽的规定。同时,对我国发展尚且不够完善的银行业给予适当的保护与政策支持。
(二)银行业自身方面
1 立足长远开展海外业务。面对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商业银行要立足自身发展,摒弃机会主义投资思维,以企业长远战略作为国际化经营的基础,以价值投资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开展海外业务。做好对国外情况的深入分析,将海外业务风险纳入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中来,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并实施有效的监控。要积极进行与外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交流、沟通和磋商,做好宣传攻势,努力通过宣传打消外国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身份的疑虑,增强政治、经济的互利互信。
2 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在于外资银行“同台表演”的今天,国内银行要认真研究外资银行和国内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差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按照规模经济、资源最优配置和经营管理与市场相适应的原则,对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对传统的工作结构和工作方法重新进行设计,改革过去管理体制的弊端,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业务经营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新经营方式,实行一级管理,多级经营,将商业银行逐渐建成经营与管理并重的内部监督中心与业务指挥中心,加大对大客户、优良客户和高附加值个人客户的等级服务力度,度身定做个性化金融产品。
篇10
关键词:航运金融;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创新发展;对策。
一、我国航运金融发展的政策背景。
航运金融作为新兴的概念和领域,是国际航运和金融中心桥梁的纽带,它对我国的航运金融和国际航运和金融中心软环境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培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发达的国际航运中心其航运金融业务活动也十分活跃,均具有完善的航运金融服务功能[1]。综观世界著名的航运中心,如伦敦、新加坡、香港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既是航运中心同时也是国际金融中心[2]。
我国上海、天津等国际航运中心在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功能虽然完善,但没有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国际航运中心,主要是因为对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不足,尤其是航运金融领域发展滞后,导致中国对全球航运资源配置的话语权不足。航运金融既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加快发展航运金融业务,培育航运金融服务功能,有利于推动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对上海建设“航运”和“金融”中心进行战略部署,确定了202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当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宏伟目标。国务院《意见》首次对上海将金融和航运两个中心同时规划,并具体针对航运金融领域的相关业务发展出台了详细的指导性意见。
2011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国务院《方案》),同意天津以东疆保税港区为核心载体,开展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等方面的政策创新试点,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把东疆保税港区建设成为各类航运要素聚集,服务辐射效应显著,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综合功能完善的国际航运融资中心。根据国务院《方案》,天津将船舶基金、租赁、银行、保险、保理等内容规划整合起来,构造航运金融服务体系。
二、我国航运金融服务现状及其创新发展对策。
航运业是一个具有高风险性、高资本率、全球化的传统产业,需要金融资本的高度参与[3]。国际航运也是全球贸易的派生需求,国际贸易衍生出的资金流动也需要金融产业的配合。从国际经验看,航运金融依托于航运产业发展起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可以脱离航运实体而成为区域或全球的服务中心。
根据国际航运和金融发展的实际,航运金融业务主要包括船舶融资、资金结算、航运保险服务以及航运金融衍生产品服务等几个部分,其中,船舶融资服务目前对我国航运金融业务量发展来说最为关键。与航运金融服务相关的主体比较复杂,设计的层面也很多,主要包括政府部门、银行、航运企业、港口、证券公司、航运经纪部门、保险企业、航运衍生品交易单位、船舶制造企业、金融租赁公司、航运法律服务单位等。见图1。
我国国际航运中心目前处于软实力提升阶段,航运金融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航运金融产品服务正不断探索和推进,相关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十分重视航运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成立了专业的业务功能部门,推出了相应的航运金融服务和创新产品[4]。例如,我国的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人保财险公司等主要的银行和保险企业均在机构设置上做了合理的调整,以促进航运金融和保险服务业务的开展。相应的外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也与政府开始合作,例如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与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在航运金融服务方面创新合作,成立了“苏黎世国际航运与金融研发中心”,以从事专业的航运金融业务和服务。我国金融机构构建了一些创新产品,例如中国银行的“委付通”,交通银行的人民币境内保税区船舶融资,深圳发展银行的“商运通”供应链融资平台,为不同的航运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上海航运交易所也积极试点开发航运价格衍生品。
虽然我国航运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所要求的高端金融服务能力相距甚远。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航运金融服务存在航运融资渠道单一,专业航运金融机构不发达,航运保险落后,航运金融政策不足的问题,在具体的航运金融服务业务上必须突破当前的一些限制,创新发展。现阶段我国国际航运中心航运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船舶融资。
在船舶融资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和模式。目前主要有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几家银行开展了船舶融资,但以船舶资产为抵押,以船舶收益为还款来源的标准意义上的船舶融资模式比较少见。因此应不断丰富船舶融资模式,试点股权投资基金等模式。探索有实力的造船企业组建航运金融租赁公司的路径,实现融资、造船等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同时发展专业的金融租赁企业进入银行间市场,开展资金拆借和债券发行等业务,为航运融资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
1。大力发展船舶信贷业务,聚集航运要素资源。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服务和业务模式上创新发展,在现有的船舶抵押贷款、船舶抵押信托和船舶融资租赁等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加快探索船舶经营租赁、船舶融资租赁信托以及船舶售后回租和出口信贷等业务。不断进行航运金融服务创新,促进航运企业、金融机构组建发展航运产业基金服务模式,为航运物流及其船舶制造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探索航运企业合作组建或者通过参股入股的形式成立相应的航运金融租赁企业,提供专业的航运金融租赁服务;同时支持专业的金融租赁企业开展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和发行债券业务,扩大航运融资的覆盖面。
2。拓展航运金融渠道,推进船舶基金科学发展。放开航运融资渠道,科学发展船舶基金,同时对税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避免我国国企“国外贷款———国外造船———挂方便旗”的恶性循环。
通过集合航运业、船舶制造业、港口物流和金融业资源,打造船舶业与资本市场的通道,将航运产业做大做强。根据国际经验,中国应建立自己的航运产业基金,尤其是民间资本投入航运基金的运作。国际上已有成功的经验,如,随着国际航运市场和金融服务模式的发展,目前如德国KG基金、新加坡海运信托计划、挪威KS基金等产业基金模式已经在国际航运市场和航运金融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借鉴德国KG基金模式经验,对于一般法人或自然人买造船等航运投资业务,应给予投资企业营业税和所得税等方面的减免措施。KG一词来自 德 语Kommanditgesellschaft,在 我 国 译 为“两合公司”,根据德国法律规定,是指由合伙人或股东组建的一种商业合伙公司。
KG基金通过募集资金进行航运业和造船业投资。在KG投资机构中,第三方提供相应的股本金,船舶使用者并不需要投入很多自有资金,甚至不需投入资金[5]。
在两合公司组建过程中,德国的普通合伙投资人只需投入减少的自有资金,主要通过募集的方式接受市场有限合伙人的资金投入,从而成立一家针对新船的KG公司,本质上这种模式主要通过自有资金投入和银行债权融资进行新船建造。与以往的船舶融资模式不同,KG结构类似航运金融租赁,其船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即真正的船东和船舶受益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新船营运的收益,在偿还营运成本和贷款本息后,对投资人进行红利分配。
2008年爆发的金融海啸,令KG基金资金不足,基金合伙人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深受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冲击,政府削减公共开支,银行抑制贷款,消费市场萎缩,德国KG基金的航运市场前景也蒙上了很大阴影。
新加坡海运信托计划,主要由航运公司或航运金融租赁企业将相应的船舶作为资产,以商业信托的模式进行运作,在股票市场公开发售融资,招募一般公众信托持有人进行投资。目前新加坡的多种信托方式,如太平海运信托、Rickmer海运信托以及FSL海运信托等业务,均是在公开市场运作的海运信托融资运作模式[6]。这类分拆船队资产成立信托基金进行上市融资的业务模式,我国海港城市可以借鉴,从而为航运企业开辟新的融资途径,促进我国航运中心城市向航运高端服务集聚。
目前我国在上海和天津尝试运作船舶基金。天津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名称为中船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为中船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企业,组织形式采用与德国KG基金相同的有限合伙制。天津基金的问题似乎与KG遇到的情况类似,恰逢金融危机,高价造船带来了基金运作的不少压力,面临航运不景气,租金水平低位运行,船舶基金的运作困难。上海航运产业基金则属于典型的“官办”私募基金,采用公司制。上海航运产业基金运作困难的因素在于是多家股东利益影响资金投向和资金不到位。
3。鼓励SPV单船金融租赁业务创新。
SPV作为运作船舶金融租赁的重要平台,具有风险隔离和降低税收成本两大作用。每一个项目公司对应一笔租赁合同,实行单独管理,单独核算,从而实现有效隔离风险。国际上SPV大都设立在巴拿马、新加坡等“避税天堂”。国内航运企业通过这些SPV租用船舶,还可以大大节省税收成本。
国内的试点保税区(上海洋山港保税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等)在税收优惠上,都向这些“避税天堂”看齐,比如,注册在保税区的航运企业,远洋运输免营业税等。
以SPV作为运作平台是国际银行通常要求的船舶融资模式。因此应积极推进SPV单船融资业务模式开展。应尝试对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企业所有权转移给境外企业的融资租赁船舶,开展出口退税试点;放宽单船公司的船舶运输经营许可证审批条件,将现行的“提供船舶所有权证书”改为“提供船舶国际证书”,支持航运企业的单船公司以金融租赁方式来获取船舶运力,并积极开展租赁风险准备金制度试点,增强金融租赁企业抗风险能力。
4。
推进我国金融租赁业务国际化。按现有国际惯例,绝大多数国际性船舶融资租赁业务都是用美元结算,包括国内船东在境外购船,及境外船东向国内船厂下造船订单的资金结算。而目前在我国受金融外汇相关政策监管的限制,我国主要的金融租赁公司尤其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PV)业务尚不能开展,这给我国的金融租赁公司的国际远洋方便旗船舶金融租赁业务带来不便。因此,应积极推进我国航运金融租赁业务的国际化,建议银监会研究相关政策,放开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外设立SPV的限制,从而为我国的航运金融业务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同时,外汇管理部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应该积极地研究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相应的外债融资指标,逐步地放开金融租赁公司从境外融资的限制,从而为我国金融租赁企业提供更多的国际资金渠道。
(二)航运保险。
航运保险是航运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意见》和《方案》为我国航运保险发展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对航运保险服务航运中心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开放外资航运金融和保险机构经营许可。总体上讲,我国保险公司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和认知度不够,这给航运公司以保单担保的有效性认定带来不少困难。另外,中资航运保险公司总部大多远离上海、天津等沿海航运中心城市,对航运市场需求变化反应不够及时,产品有时难以适应客户需求。相对国外而言,中资保险公司总体产品竞争力不足,产品不够科学丰富,也比较缺乏国际服务网络[7]。而国际大型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遍布世界主要航运城市,或与当地保险公司合作服务,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和理赔。
建议以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等特殊政策区域为创新平台,试点开放外资航运金融和保险机构经营许可,从而促进国内航运保险和金融机构相应业务的交流和发展;引进为国内中小航运企业融资的国外金融机构,实现国外融资业务本土化,改变目前融资和保险业务流失海外的局面。同时,要探索对已在国内扎根的中外资银行开拓航运金融业务创新的政策和机制。
2。支持专业性保险、再保险发展。国内航运企业尤其是中小船东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另外国内保险公司常常因为中小船东的船舶船龄老,管理差,船级得不到保障而拒保。应逐步推进国内船舶强制保险业务。从目前国内的航运保险发展实际来看,尤其要大力发展航运专业性和再保险业务,促进国内航运互保协会的功能的发挥。同时采用“引进来”的策略吸引国外互保协会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从而提高国内航运保险业务的国际化水平。
3。扩大船舶保险品种,尤其是航运责任险。
目前,中国航运保险产品的开发跟不上航运业的发展,保险公司不能及时推出如集装箱保险、物流综合责任险、无船承运人险、各种危险品承运责任险、多式联运责任险等险种。应不断研究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保险新险种,尤其要积极推动航运责任险的发展,明确航运责任险相应的担保和保证等法律效力,并根据国际航运市场发展的需求,创新发展大型运输项目的航运保险、运输责任险等复杂险种,以提高国际航运保险的多样性和国际化。
(三)运价衍生品。
国际航运运价衍生品可以作为航运业及相关行业规避航运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以规避运费风险。波罗的海运费指数期货(BIFFEX)、远期运价协议(FFA)和运费期权(Freight Options)等衍生品先后出现,为航运运费衍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8]。
目前,我国航运市场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现货市场基础,我国的造船、港口建设等环节均处在世界先进水平。我国航运市场结构完善并且规模庞大,市场主体对航运价格波动风险的规避有相应的需求,这为航运价格指数期货的开发提供了现实需求基础。国务院《意见》也对我国发展航运金融产品和开发航运价格指数衍生品做了战略规划。但目前我国的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沿海散货 指 数 (CCBFI)以 及 上 海 出 口 集 装 箱 指 数(SCFI),对航运企业的风险规避方面的作用还不能明显显现。另外,我国的指数过于纷繁复杂,除了上述的相关指数外,先后又出现了类似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长江航运指数、天津航运指数等,使得我国的航运指数在国际航运市场中没有“话语权”。我国的航运指数过多而且不具有代表性,各指数的功能定位不明确,数据统计和采集流程与相关制度均不够完善[9]。
我国航运中心城市应科学对待航运指数的研发问题,不能盲目发展,而应在国务院《意见》的指导下,进行调研和反复论证,构建科学的中国航运指数衍生品交易制度和平台,加强我国国际航运市场“定价权”和国际航运规则的“话语权”。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航运指数的公开性和科学性应进一步强化,尤其是要促使世界知名航运咨询研究机构如Clarkson、CI-Oline和Drewry等进行收录和,以方便数据查询和提高市场的认识度,拓宽学者对这些指数的研究渠道。
(四)其他相关航运金融服务。
类似的航运金融服务还有离岸金融、保税期货交割、航运资金结算等业务。国务院《意见》和《方案》明确提出,要根据国际航运发展建设需要,研究保税港区离岸金融业务;允许企业开设离岸账户,为其境外业务提供资金结算便利。允许为保税港区内的“居民”企业设立离岸账户,是发展离岸金融业务迈出的基础性一步,也是我国航运金融创新的关键。国际航运公司主要以美元、日元等外汇结算,但由于目前我国的外汇管制问题,航运公司的日常外汇使用并不方便,手续比较繁杂,这给航运企业的营运带来较大的困难。我国航运公司若在境外购造船,通过国内银行的外汇贷款支付时,由于船舶选择境外登记就无法进行外汇支付,这给航运企业的国内融资带来不便,迫使航运企业选择外资金融机构融资造船。
国务院《意见》和《方案》赋予我国上海等国际航运中心期货保税交割、离岸金融等业务先行先试的特权,特别需要发展的航运金融的具体业务模式主要有:一是加快发展跨国企业在我国航运中心城市的布局,试点外企在我国开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的离岸金融业务。可以考虑对注册在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外资企业进行试点,允许开设离岸账户,用于国际结算和资金跨国运作。二是开展国际大宗商品在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期货保税交易业务。可以先从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待业务模式发展成熟后,引进境外相关业务交易主体,从而实现我国航运中心城市的期货保税交易功能。三是开展航运业务的外汇特殊管理模式。以国际航运综合发展试验区为试点,逐步推进对航运业务外汇管理的放开政策,以满足我国航运金融和资金结算的需求。
三、结语。
航运金融服务创新是我国国际航运和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航运金融服务也是我国国际航运和金融中心的高端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发展和培育与我国国际航运和金融中心相配套的航运金融服务业务与功能,形成航运金融要素集聚区是当前的迫切需要。从具体的航运金融业务创新来讲,船舶融资应完善“国轮国造”的资金服务支持;航运保险则应培养更加开放和专业化、多样化的保险服务市场;运价衍生品则应适时推出符合国际航运市场实际需求的产品,为航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应用工具。在离岸金融、期货保税交割、航运资金结算方面,应不断提升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城市航运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满足我国国际航运服务业的升级和功能的完善。
[参考文献][1] 王飞,程树高.
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关系探析———兼论上海“两个中心”联动发展[J].浙江金融,2010(1):10-11。
[2] 戴勇.国际航运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借鉴[J].上海经济研究,2010(1):73-81。
[3] Amir H。Alizadeh,Nikos K。Nomikosa。Investmenttiming and trading strategies in the sale and pur-chase market for ship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B:Methodological,2007(1):126-143。
[4] 李平.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现状与问题[J].上海金融,2006(6):76-77。
[5] 焦宁泊,钟铭.英国税务租赁模式与德国KG模式的比较及发展我国船舶融资业务的建议[J].水运管理,2006(10):22-30。
[6] Wolfgang Bessler,Wolfgang Drobetz and Jrg Sei-del。Ship funds as a new asset clas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t and forwardprices in freight markets[J].Journal of Asset Man-agement,2008(9):102-120。
[7] 梁叶.航运保险在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94-95。
- 上一篇:图书馆的盈利模式
- 下一篇: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