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供应链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78-02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涉及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回收以及绿色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具体内容如下:
1.绿色采购。即绿色供应商选择开发与评价。绿色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在绿色采购环境下对供应商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传统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衡量标准,还要兼顾供应商的环境表现,而评价环境表现本身就有很多方法,因此采购经理在选择供应商时要充分考虑各种衡量指标重要性并最后做出决策。
2.绿色设计。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下,产品设计是整个供应链的起点,因此设计活动不只是制造商的事,而是整个供应链企业的共同责任。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产品的性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论证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使得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小。绿色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保护策略彻底替换掉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方式。
3.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是指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贯穿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以降低废弃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治工业污染、提高经济效益。欲达到这种生产模式,就必须从原料开采到产品报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对材料的回收、利用、处理等全部过程进行考虑。诸如在冶炼时考虑废气、废水的彻底净化,在材料选择时要详细考虑到产品报废时的材料回收重用及处理之类的问题。
4.绿色回收。完整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必须包括绿色回收活动,这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主要是对产品、包装物开展的回收活动。企业根据自身条件、产品特点、包装物的特性以及回收品的分散程度确定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绿色回收。
5.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绿色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全新的营销理念,决定着企业绿色供应链理念是否能被消费者理解接受进而取得应有的效果和收益。它与传统供应链中的营销观念的区别是,传统营销方式追求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者消费,而绿色营销则是引导和鼓励可消费者持续消费。绿色营销的服务对象从消费者扩大到“消费者和社会”,可以通过减少物质消费占有量、提高消费满意度来达到绿色生产的目的。
6.绿色人事。增强员工绿色意识。企业在绿色化过程中不仅要在企业战略和业务流程保持绿色度,还要注重培养员工环保意识,包括在生产和经营中自觉采用先进技术、节省资源的使用,减少水电纸张的浪费等。同时要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使员工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工作。
7.绿色物流。绿色物流管理是指企业在物流过程中引入绿色标准,尽量减少物流过程对资源消耗的同时降低物流对环境的危害,实现对物流环境的绿化和物流资源的最充分利用。企业需要体现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加大对绿色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对运输、装卸过程制定出相应的绿色管理标准,如对运输规划进行改进,积极开发和试验绿色包装材料等。采购人员还可以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让供应商承担部分或全部包装物的回收工作,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8.绿色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绿色供应链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需要在信息和利益共享,而且也同步推行环境措施和标准。在绿色供应链的所有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如何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特别是供应商。选择供应商一般从重视坏境管理的企业中选择和培养具有共同的环境保护意识的企业,与它们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由此产生的企业间成本的降低能够通过供应链传递到下游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供应链的产品竞争力和整体效率。
二、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联系
绿色供应链和传统供应链的基本框架都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组成的一个网链结构。其中各个成员构成供应链的各个节点,成员之间的需求与供应关系构成了上下节点之间的联系。简单来说供应链主要具有四个特征:
1.复杂性。因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
2.动态性。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
3.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
4.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
三、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区别
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融入了“绿色”的理念,与具有绿色优势和绿色竞争力的外部企业资源建立战略联盟,巩固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制造能力和核心业务,以达到绿色制造和绿色营销为目的。
实施过程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绿色供应链使制造业企业进行全面的环境管理,而不再像传统供应链般单纯靠技术解决环境问题。不仅能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效益。比如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了环境因素,避免了未来的环境治理成本。另一方面,绿色供应链中的物流不仅仅包括传统供应链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正向物流”,还包括所谓的“逆向物流”(若经回收处理的产品或包装物能再利用,则进入新的绿色供应链循环,若不能再利用,则需进行焚烧或填埋以免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绿色供应链的“正向物流”、“逆向物流”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供应链,在传统供应链所有元素的基础上增加了产品及包装回收再利用的环节和回收处理商要素,构成了一个半闭合的链条。
四、绿色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1.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自1996年首次提出以来,国内外对于其定义并未统一,国内的学者一般认为它是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使得产品从原材料获取、加工、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整个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最高。
2.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形成。随着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管理理论的发展已经从单个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到整个供应链上下游多个企业间联合的供应链管理,战略供应链联盟的理论就此产生。该理论认为,在整条供应链上建立战略联盟能大幅度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信息沟通费用和供应链的构建费用,从而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益。由于战略供应链联盟是建立在供应链联盟的基础上的概念,大都停留在理论研究上,缺乏与企业实践的结合,而且联盟方式也随行业特点不同而不同,这些仍需要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
3.供应链管理全球化的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跨国公司或集团的不断增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发明显,更多大型企业选择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吸引优势资源或企业加入企业供应链,以获得更有力的竞争力和更广阔的盈利空间。但全球供应链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1)全球供应链管理覆盖的范围较广,资源整合难度方面有较大的风险;(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在经济发展程度、文化历史、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怎样将这些兼容并蓄完美整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3)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有限,国际供应链的运作不可避免地还要受到国际贸易体制和各国政策法律的制约;(4)国家之间激烈的竞争机制对跨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作构成很大的威胁;(5)社会环境也是制约全球供应链发展的因素之一。
4.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供应链的形式不仅表现为价值链还要表现为信息链,畅通的信息交流途径和有效的信息共享率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如电子化供应链管理技术将供应商、销售商、客户在全球范围内紧密地联系起来,及时有效地共享信息,以便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反映迅速调整企业物流或方案。因此,电子化的供应链战略管理不是只考虑某个企业或某几个企业的信息,而是把整条供应链当作一个整体,从宏观上把握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信息后进行整体产能平衡,从而实现整条供应链上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 姚茜.精益生产方式下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8):22-31.
篇2
【关键词】绿色理念;绿色供应链;旅游服务供应链
一、引 言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要把整条“链”看做一个集成组织,把“链”上的各个企业都看做合作伙伴,对整条“链”进行集成管理。供应链管理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分工,致力于整个“链”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合理性和优化,从而提高整条“链”的竞争能力[1]。而供应链管理理念与旅游业服务供应链系统为满足顾客不同需求而联结起来的的理念相一致。
然而,随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绿色理念”开始深入人心。“绿色理念”使人们更希望在旅游度假的全过程中享受到舒适、自然、健康、绿色的满意服务。顾客的这种绿色服务需求使得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所有相关企业都必须将“绿色理念”融入经营管理中,形成一条绿色服务供应链,从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着手节约资源和能源、防污、减污和治污, 以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为顾客提供更可靠、更放心、更绿色的服务。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下“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这种新的服务供应链理念、其构成要素及推行的基本措施。
二、相关概念综述
(一)绿色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把“绿色理念”或“环境意识”融入整个供应链, 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有效利用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产品从原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将对环境的负影响降到最小,将资源效率提到最高[2]。绿色供应链要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制造过程及产品的绿色性进行考核评价,使得从源头到废弃物处理的整条供应链的成员企业的绿色性得到协调和控制,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的目的。将绿色供应链的机制结合到旅游中,可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景区环境,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中,企业通过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加工、绿色维护、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提升企业绿色形象,从而获得消费者、投资者和员工等的肯定和认可,实现企业的自我价值。
(二)旅游服务供应链
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旅行社往往成为协调游客与旅游景点之间关系的桥梁。旅行社主要通过采集相关的服务项目形成满足旅游者多方需求的整体性组合服务产品,再把组合服务产品销售给顾客。提供给旅行者的服务组合产品的整体性、协调性依赖于旅行社的组织协调能力。旅游业内这种相关企业以旅行杜为核心,联接形成一个服务于旅行者的服务系统。这种对旅行者的、以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顺序为依据的旅游服务系统实际上就是一条服务于旅行者的服务供应链。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服务供应链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很少人能将“绿色理念”应用于发展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研究。国内学者夏爽(2008)等对利用委托模型分析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委托现象;张英姿(2005)对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进行了初探,指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相关含义;吴春尚(2009)等利用委托模型分析了旅游服务供应链企业的协作问题;陈莹(2009)等阐述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运营,认为旅游服务链是以客户为核心,是客户从出发地出发至目的地、最后回到出发地的全过程中,由旅游功能型服务提供商和旅游服务集成商的共同合作,责任共担,对交通、住宿、餐饮、景点以及各种配套设施等资源进行协同整合互利共赢,以达到增值目的有机结合体[3-8]。
三、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构成及分析
旅游业主要以旅行社为核心,以“绿色理念”为指导,联结成一个服务于旅游者的绿色服务系统,这种面对旅行者的、以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顺序为依据的绿色旅游服务组合产品,实际上就是一条服务于旅游者的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其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绿色旅游服务供应商,它们以旅游景点为依托提供相关旅游产品和服务,包括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相关企业提供的配套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二是绿色旅游服务制造商和经销商,这部分是以旅行社为核心所构成的旅游中间商,包括旅行社和其商,它们负责采购相应的绿色旅游产品然后进行绿色组合设计再卖给旅游者;三是绿色旅游服务的消费者,旅游者,他们对相关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行购买和消费。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取决于旅游者对整条绿色服务供应链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组合的整体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别,由此决定旅游者的满意度,也决定了绿色旅游服务的成功与否。
(一)绿色旅游服务的消费者
旅游者,即绿色旅游服务的消费者,是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主体部分。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目的就是要满足顾客绿色的消费需求,同时又使供应链各企业达到经济、社会、环境利益的最大化。游客在整个绿色旅行过程中,旅游服务人员的绿色理念和服务行为对旅游消费者的满意度起到很重要影响。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最先与之开展交流的是服务人员,旅游服务人员的绿色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旅游服务供应链服务管理质量的好坏,因此,为满足游客的绿色满意度,绿色服务人员除了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时刻铭记绿色理念,并付诸以绿色行为。
(二)绿色旅游服务的制造商和经销商
旅行社,即绿色旅游服务的制造商和经销商,是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核心组成部分,起着协调整合相关绿色旅游服务企业的作用。旅行社的绿色服务流程管理的职责是对绿色旅游服务信息进行运输,并对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协同,保持信息传送与信息接受的畅通。它能够协调服务节点问的矛盾,提高供应链的运行绩效和竞争力,减少供应链的磨合成本;降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风险,维护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合作关系;能够增强旅游服务供应链各服务节点问的凝聚力,把绿色服务节点的利益和整条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和协调各服务节点积极为游客提供各项优质服务。
(三)绿色旅游服务的供应商
绿色旅游服务的供应商,即为游客提供各种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企业。考虑到绿色供应链管理突出强调供应链的环境属性,一方面要求供应链的每个角色内部必须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确保产品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要求对整个供应链的环境管理进行协调,在供应链系统环境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使供应链的物流向着环境影响最小资源消耗最少的方向流动。所以,绿色旅游服务的供应商提供的绿色服务,要求以绿色技术和绿色管理为手段,在服务的全过程严格地节约资源、降低消耗、防污治污,尽可能地减少其对于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达到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 又可以降低服务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
四、实施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基本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实施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基本要求
建立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要求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共同参与到以“绿色”和“环保”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相关的具体要求如下:
1.绿色餐饮
企业多使用绿色蔬菜、清洁肉类和其他绿色食品,拒绝供给或食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尽可能利用自然能量,如自然采光,使用太阳能、风能供热取暖,减少废水、废气、废油、废渣、废弃物的排放。
2.绿色旅店
旅店的内外部装修必须是绿色材料,对人体无害, 设计和修建饭店时尽可能使用环保节能、隔热隔音保温效果好、能利用自然界能量的材料和设施设备。要营造“绿色客房”,要减少提供一次性客人用品。
3.绿色交通
交通企业要选择对环境污染最小的能源作为动力,在交通运营中要减少对环境有害气体的排放。旅游景区景点内要使用电瓶车、缆车、自行车和木船等较环保交通运输方式,要控制好环境容量并在开发中不破坏环境。
4.绿色景区
构建环保、节能、低碳旅游设施,如生态环保型停车场、卫生间、垃圾桶,循环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新能源观光游览车和环保观光设施等。确定最佳生态环境容量。要绿色化办公,如节约办公用的水电和纸张、无纸化办公。研制和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电子门票等。
5.绿色消费
旅游购物品商店要使用可降解的包装袋并出售绿色环保型旅游购物品。旅行社安排的娱乐场所必须是有利于旅游者身心健康的,同时尽量提供多样有特色的绿色健康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等。
6.旅行社
导游要在游览前和游览中对游客进行绿色环保教育和监督游客的行为,制止游客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旅行社可以印制环保知识小册子, 使各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对环保的认识得到提高。此外,旅行社要选择具有绿色经营理念的旅游产品供应商作为合作对象, 把好绿色质量关,从而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旅游供应链。
(二)推进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保证措施
1、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尽快形成绿色旅游消费的意识、氛围和时尚。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组织相关知识竞赛和免费专题讲座,以此形成强烈的氛围,增强人们绿色旅游消费的意识,使绿色旅游消费成为一种时尚。
2、加大价格改革、政策调控和资金支持的力度,构建绿色创新的激励与动力机制。主要采用必要倾斜政策给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以及技术设备先进的旅游企业以优惠或补贴;设立“旅游绿色科技创新基金”、“绿色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带动旅游企业绿色运营,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包装和先进高效环保节能的技术设备等。
3、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旅游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约束与惩罚机制。实施“旅游环境污染通报制度”,对旅游地污染环境的旅游企业进行曝光并追究相应责任和给予相应惩罚,对旅游过程中出现的毁坏自然、破坏环境等不利于绿色旅游发展的行为也应给予相应的惩处。
4、建立健全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充分整合和发挥人大、政协、环保、质监、监察等国家监管部门的力量与作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大对绿色旅游发展的监管力度。建立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如旅游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专家学者、消费者等多方面的绿色旅游监督体系,应使监管监督落到实处而非流于形式。
5、加强绿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在我国旅游教育和培训体系中加重专业性课程、研究和实训,充实和完善旅游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和社会相关旅游教育培训、旅游科研等机构中绿色旅游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实习实践体系和理论体系。
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加大技术和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力度。在发展绿色旅游业过程中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相结合,在绿色旅游经营理念、相关法律规章、旅游绿色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充分的交流和合作,逐步更新和完善绿色旅游发展所需要的理念、机制、技术等。
五、小结
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以“绿色理念”为出发点, 通过旅行社将绿色旅游服务供应商提供的绿色产品和服务进行优化整合,最终形成一条令游客满意的绿色服务链。建立这种良好有效的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还有利于企业突破绿色壁垒制约,提高国内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使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所以,在提倡环保,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绿色旅游服务供应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发展模式,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书海.绿色供应链管理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2):132-134.
[2]黄小军,甘筱青.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初探[J].商业时代,2006(25):91-93 .
[3]路科.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6(3):30-33.
[4]夏爽,甘筱青,谌贻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委托机制研究[J].科技广场,2008(4):18-19.
[5]张英姿.初探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22-24.
[6]廖嫒红,宋维强.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04(9):56-60.
篇3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的发展及其内涵
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或称环境供应链管理(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最早起源于国外,即在供应链管理中增加环境因素思想。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只是把它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次要方面提出的,而大规模、有意识的研究绿化物流是在20世纪90年中后期。在国内,只是最近几年才有一些学者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
目前,在理论界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还没有确切定义,一般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在供应链中每个环节的各个成员必须实行环境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减少或消除对生态环境有破坏作用的供应链管理活动。因此,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绿色采购管理、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和绿色营销。其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和绿色包装又可以称为企业内部绿色管理。
1、绿色采购管理
绿色采购就是通过源头控制,即在采购时就必须考虑材料是否为环境友好材料,具体包括材料能否再循环、再利用,以及通过粉碎、无害焚烧和降解等措施清除废物等。因此绿色采购可以在各个方面对企业的环境绩效带来显著影响,能够满足公众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同时又可以从整体上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2、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就是考虑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进行的设计。它与传统的产品设计有着根本区别:绿色设计在构思阶段就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便于回收和再生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产品的性能、质量、成本等因素列为同等重要的设计指标要求,并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顺利实施,从而有效地节能、省料和防污,并给企业带来巨大地经济效应和环境绩效。绿色设计的成功与否将对绿色供应链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它主要涉及到绿色材料及材料的选择、节能设计、可回收设计和可拆卸设计、延长的生命周期设计等四个方面。
3、绿色生产
绿色生产即所谓的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防治工业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双重目的的综合措施。对生产过程而言,绿色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绿色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过程(包括从原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绿色生产不包括末端治理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焚烧或填埋,绿色生产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技术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绿色生产主要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4、绿色包装
所谓绿色包装就是指能够循环利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use)、再循环(Recycle)和可降解(Degradable)即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发展绿色包装的3R1D原则,主要包括:
①实行包装减量化(Reduce)。包装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是用量最少。②包装应易于重复利用(Ruse)或易于回收再生(Recycle)。通过生产再生制品、焚烧利用热能、堆肥化改善土壤等措施,达到再利用的目的。③包装废弃物可以降解腐化(Degradable)。不形成永久垃圾,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④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生物应无毒无害。包装材料中不应含有有毒性的元素、卤素、重金属;或含有量应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⑤依据生命周期分析法(LCA),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绿色包装最理想的要求是,包装制品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制造产品、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到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均不应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
5、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手段要求企业运用绿色生产力来生产出绿色产品,即指生产厂商以耗用最少资源的方式,去设计、制造与销售可回收、低污染、省资源的产品;要求企业从本质上改革生产实践和消费品处理方式,包括产品本身、包装、加工过程,并利用“绿色”概念来推销产品。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
在跨国企业中,诸如福特、耐克、IBM、杜邦、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宝洁等一些知名大公司都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因此,对于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估方面的理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J.Sarkis(2003)利用网络分析法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进行了评估,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改善企业组织绩效、减少生产成本、保护自然环境等,他还详细介绍了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主要要素和成分,指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运营生命周期、绩效措施、受环境影响的企业政策等元素之间的关系。ScottD.Johnson(1998)利用平衡记分卡原则识别并选择了环境绩效指标,他对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法作了一些修改,得出切合实际的评估企业环境绩效的平衡记分卡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学习、创新、增长与人力;企业内部经营;顾客和股东以及财务等五个方面。他指出,环境绩效的改善能够促进经济绩效的改善,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经济增加值。M.H.Nagel(2003)则对电子企业环境绩效评估进行了讨论,无论从顾客的角度还是从供应商的角度考虑,产品的价格、配送、技术等一直都非常重要,然而环境质量问题却刚刚开始被重视。量化的环境绩效同以材料、水、能量等形式存在的产品生产车间的成本结构相关联,这意味着环境绩效的改善从长期来看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他把来自于顾客环境绩效认为需求方,而来自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认为分配方,从顾客-供应商的关系范围讨论了环境管理系统、绿色采购、环境设计和能量成本等形式的电子工业中的环境活动。然后,构划了一个新的环境企业模型。同时他还利用了标杆企业环境绩效的新方法管理企业环境绩效。无论是J.Sarkis、ScottD.Johnson还是M.H.Nagel虽然都对 绿色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绩效或竞争优势作了分析,但都只是侧重于企业部分绩效的评价,并绩效、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还是未知数。Green(1998)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得出具体的研究结果。KlassenandMcLaughin(1996)、CordieroandSarkis(1997)对绿色供应链中企业绩效和环境绩效的研究结果相互冲突。尽管如此,大部分学者及其企业仍坚信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确实能够加强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和改善企业的形象。
篇4
关键词 企业 供应链管理 绿色度 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人们对供应链管理管理又增加了新的元素——绿色供应链。“绿色”这个名词已成为环保的代名词,任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能忽视“绿色因素”。绿色度是评价绿色程度的标准,它是表示某种措施对生态的友好程度。
一、绿色供应链概述
(一)绿色供应链概念。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在 1996 年进行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Supply Chain,ECSC)或环境供应链(Environmentally Supply Chain,ESC)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 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二)绿色度概念。
企业“绿色度”则是指企业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或者环境友好程度,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对环境的影响是负面的,因此企业的“绿色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一定的环境标准或法规标准而言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影响越小,可认为企业的“绿色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绿色供应链管理不应是一种强制性实施的环保策略,可以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相一致,它不仅是一个社会效益显著的行为,也是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当前的企业既 绿色供应链注重其竞争能力也注重自身的社会形象。越来越多的重要客户已提出作为供应商应该拥有一整套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绿色供应链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和绿色产品的品牌形象,扩大产品市场。生产原料的节约降低了最终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从而最终消费者只需付出更低廉的价格就能得到更安全、更环保的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将全面改善或美化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既可改善员工的健康状况和提高工作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又可使员工心情舒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效率,以创造出更大的利润;进一步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增添无形资产。
另外,企业的行为都是建立在所有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对话基础上的,是供应链系统最优的,供应链上游所取得的生产绿色化方面的成就可以在供应链后续过程中得到放大。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不仅自身更容易达到环保标准,而且还可以促进供应链上其它企业环保达标。绿色供应链通过建立长期的成员合作关系来同时达到商业利润和环保的目的。
三、企业供应链管理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度评价指标既要衡量经济个体行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又要考虑经济个体行为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一)经济评价指标。
企业经济评价指标包括收入增长指标、生产率提高指标、成本费用指标以及资产费用指标。收入增长指标包括利润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企业在对收入增长进行统计时,必须要同时考虑到这两方面,充分分析利润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从而为下一年度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生产效率提高指标包括企业创新能力、科技转化生产力能力以及绿色技术的使用程度,在分析企业生产效率时,考虑到这三个方面是必须的,通过分析,加大对短处的发展投入,从而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成本费用指标包括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回收再生复用成本费用以及排污及再处理成本费用,成本对于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高成本低回报行业会大大增加投资者的风险,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在成本上面多下功夫,将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从而保证利益的最大化、降低自身风险;资产费用指标包括财务净现值、投资报酬率、存货周转率、净资产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金融资产存贷款额与总投资比率。
(二)社会评价指标。
生态评价指标包括企业影响指标、企业贡献指标和企业文化指标。企业影响指标包括市场份额、企业知名度和顾客忠诚度,顾客就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是企业的上帝,要想取得顾客的信赖,企业注重自身市场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苹果、三星等知名品牌能够取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这反过来为苹果和三星等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企业贡献指标包括公益活动率、绿色贡献率和文教卫体福支出,如知名的大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选择公益活动,从而提升自我的社会影响力;企业文化指标包括企业绿色文化、员工绿色意识和员工素质及年龄结构,看一个企业有没有朝气,就要看企业的员工有没有活力,高素质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生态评价指标。
生态评价指标包括环境指标、资源指标和能源指标。环境指标包括清洁生产率、“三废”排污达标率和环保投入占总产值百分比,环境指标是评价企业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会对当地的企业实施强制环境保护指标,规定企业对周围环境的排放指标,包括废水、废气以及噪声等;资源指标包括资源节约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能源指标包括能值产出比率、能值转换比率以及平均每天能源消耗量。
四、结语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让我们尊重自然生态、尊重绿色文化和绿色科技,让人类社会和绿色充盈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文章以企业绿色供应链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绿色供应链及绿色度的相关理论,并指出了发展绿色供应链的重要意义,最后构建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度评价指标,为企业和环境更加和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0秋1班)
参考文献:
[1]马中华.需求与产品绿色度相关条件下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分析.科技与管理, 2012/04.
篇5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 可持续发展 制造企业
21世纪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失衡等的威胁。这迫使人们更加地重视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实际上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以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商、销售商和客户,保证产品从物料的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一 X公司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X公司以“预防为综合治理”为原则,致力于强化管理和科技创新,用负责任的健康安全环境行为造福员工,回报股东,加强社会环保,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公司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但是,X公司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其在采购、设计、生产、营销、回收的过程中均没有实现绿色化,所采用的环境保护策略只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九牛一毛。
1.X公司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认识不足
由于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国内外均处于起步阶段,故X公司对绿色管理的意识淡薄。公司的环保意识仅仅停留在废料充分利用、废物回收、废水零排放的层面上,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在钢管的材料采购、流程设计、生产、营销等环节中同样需要进行环境保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信息共享不够
众所周知,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联合计划和共享信息以实现协同运作的效益,但是格洛斯公司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X公司还没有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化,电子商务程度也比较低;其次,X公司还处于单枪匹马作战阶段,没有将自己的各项职能与贸易伙伴结合起来,故未能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信息共享不容乐观。
3.传统供应链模式造成的不足
绿色供应链强调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回收等各个环节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有效集成,这大大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
二 X公司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具体措施
1.分析企业的运营环境
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必须先分析公司的运营环境,即根据企业的产品特征、生产工艺特征、上下游企业关系特征选择企业的发展模式。
产品特征方面,X公司产品复杂性相对较小、生产批量较大、对库存要求较高,并且存在大量不同类别的原料、半成品和燃料同时进入生产过程的情况,这些物质的化学特性、物理特性不断发生变化,并且伴有大量的能耗。因此,实施的重点应放在仓储、物流管理及资源的再回收与再利用上。
生产工艺特征方面,X公司的生产流程复杂,各个生产单元相互联系,而且其固定资产数量多且昂贵,进行供应链的改革相对缓慢。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发展循环型的绿色工业体系上,力争从生产工艺的源头和过程中阻止污染物的产生。X公司的设备多、占地大,涉及核电、火电、石油、石化、煤化工等能源装备领域,产生大量的废物、废液、废气和热量,因此应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念融入到生产工艺的过程中,提高并推广绿色钢管及其副产品的生产,在能源回收和废物利用方面加强与相关企业和地方社区的合作。
2.合理选择供应商
绿色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上各个企业间的协作,企业必须慎重选择其合作伙伴。通常国外领先企业会根据自身要求和环境法规要求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供应商在这些指标方面的数据并加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最终为选择供应商提供科学依据。选好供应商后,企业还应思考如何与供应商构建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绝不是监督和评估供应商,应是指导和支持供应商,为他们提供建议和帮助。
3.构建绿色评价体系。
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评价体系,是指在原有供应链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引入环境和资源指标,对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方式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绿色供应链管理主要是从经济效益、顾客服务、业务流程、绿色环保、信息共享五个方面进行评价的,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绿色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4.建立有效的逆向物流体系
许多时候企业总是因为退货、换货蒙受巨大损失。如何有效减少废物,使产品再次利用,以及如何有效管理退货,以减少企业损失,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要建立有效的逆向物流体系。
5.企业自身的管理
第一,企业高层应提高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参与。应设立相应的专门机构,负责企业内部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各级部门有专门负责人,以便形成从上而下的管理网络。
第二,打造节能环保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员工的节能环保意识。
第三,大力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合理系统地治理污染,并且实施目标管理,构建并贯彻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
第四,切实贯彻ISO 14001体系标准。从物资的采购,到生产、入库、运输全过程控制污染,努力减轻个环节的环境负荷。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绿色供应链管理能为X公司创造良好的环境,成为企业发展的驱动而非障碍,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来企业可以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充分满足当前和今后越来越高的绿色消费需求;二来企业通过减少物料成本和操作成本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形成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胜并取得长足发展。
三 结束语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环境管理的难度和企业所承担的环境风险,同时也是我国企业应对未来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同时,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更易达到环保标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声誉和品牌形象,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能民、孙林岩、汪应洛.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孙大涌.先进制造技术(第一版)[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张炎亮、何桢、李亚东.现代制造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功能模型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篇6
Key words: construction;green supply chain;environment support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096-03
0 引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载体,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过多的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其造成的后果已远远超出了环境的负荷能力;雾霾、沙尘等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可持续发展,正逐步成为政府、老百姓所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建筑业企业应用价值链理论,往往是站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考虑能源和材料的节约;并未真正站在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去考量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运营方案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面对严峻的环境压力,将绿色建筑理论和供应链理论相结合,是保持建筑业可续续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1 绿色供应链的涵义
绿色供应链这个概念最早产生于制造业。近年来,绿色供应链已经应用于建筑业,绿色建筑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建筑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以绿色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相关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所有参与方、使用方,其目的是从项目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招标、项目实施、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直至项目运营维护和最终的拆除报废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2 建筑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绿色环保理念 企业要把绿色写入企业愿景,明确绿色战略方向。业主方企业的大力支持是实现整个建设过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但是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因此,企业在决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应仔细分析自身的状况,要从承载能力和实际出发,明确认识实施目标。
2.2 绿色规划 首先应该确立总体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尽量保护现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减少建筑能耗,降低短期的开发成本和长期的运营成本,确保建筑产品价值增值。在项目的规划选址阶段,应符合各地区总体发展规划,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同时对建筑的朝向、采光、绿化率、交通环境、水资源管理和环境整合、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有效利用等方面的规划都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注重其可行性。
2.3 绿色设计 建筑设计上应着力改善建筑形体、改变建筑结构、增加可使用空间,使其达到LEED的指标,尽可能在保证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采用低能耗、高效率的设备系统,降低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特别是运营时期的能源损耗。为业主和使用者提供高质量、低维护及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得业主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
2.4 绿色采购 采用大量选用低能耗绿色材料。目前,绿色材料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绿色材料的研发仍处于不断发展中,绿色材料不仅要求材料无污染,还要要求其生产过程无污染;同时选用高效率低污染的施工机械,以提高环境经济绩效。
2.5 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尽可能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力争实现“四节一环保”目标。①应该尽量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用水(尽可能利用雨水、二次用水)、用电和施工噪音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注重施工工艺的细化,减少不必要的建筑废料的产生。②垃圾回收管理是再生资源的重要方面。应该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些经过特别设计的废料箱或斜槽,用于收集可再生垃圾。还应注重建材生产废料、建材包装废料、拆除废弃物等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尽可能进行绿色精装修以缓解每户单独装修带来的额外资源损失和不定时的噪音污染。
2.6 绿色运营和维护 建筑产品绿色运营使用和维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场馆、公路、机场和大型写字楼、民用住宅等建筑的后期运营管理和维护工作更为复杂。专业的物业公司应该构建绿色运营维护管理平台,加强对节能、节水、绿化及环境监管力度,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2.7 绿色报废 建筑物拆除报废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而这些建筑垃圾通常都是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剔凿的砖石、混凝土碎块、废钢丝、装饰废料、废电线和各种预埋件和金属配件,其中大多材料都可以重新再回收利用,比如废金属可以重新回炉,经过再加工制造成各种型材;废砖、石、混凝土经过粉碎可以代替砂,用于搅拌砌筑砂浆等等。对于需要拆除报废的建筑物,我们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能够利用的一定要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二是无法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要妥善处理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 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实例应用
该项目工程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占地面积68000m2,容积率为1.5,绿化率达42%,所有户型为精装户型;该项目于2013年7月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在业主方需求的带动下,通过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伴随整条绿色供应链专业职能分工和相互协作,以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为媒介拉动整条价值链实现增值。
3.1 绿色规划、绿色设计
①该小区规划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倡导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出行模式,该项目规划的交通线路流畅合理,规划的主要出入口距离搭乘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②对该项目进行日照、采光、通风等专项计算机模拟分析以确保该项目的室内外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要求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及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根据建筑日照要求和对光的需求量在园林绿化规划时合理搭配低丛灌木和高大乔木。为保证房间通风质量,本工程户型设计时力求所有户型所有房间全部带窗,保证通透,并在客厅、卧室设有气流控制阀,保证冬季通风效果。③本小区的非机动车道路铺设渗透性透水砖,透水砖下铺设由碎石、砂组成的反滤层,通过透水砖的孔隙吸收雨水;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补给地下水资源。本项目透水地面的面积为2857.32m2,室外地面总面积为7143.3m2,透水地面面积比为40.02%。
3.2 绿色采购
①本工程所有户型为精装户型,且小区组团设有中水处理系统,卫生间多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虹吸式排水坐便器、感应水龙头等。一年运营数据显示,本小区的节水率可以达到30%以上,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率也超过了25%。②本工程外墙保温采用挤塑聚苯板厚度30mm,挤塑聚苯板导热系数0.03,是外墙保温材料中性能比较好的材料,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达到0.86W/(m2K)。本工程外窗采用断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6+12A+6)传热系数达到3.0W/(m2K),玻璃遮阳系数0.57,气密性为6级,水密性3级,可见光透射比0.40。其各项指标均满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范的各项要求。
3.3 绿色施工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购置数台废渣粉碎机,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经过分类、剔除后,把标准砂与建筑垃圾碎屑按照1:1比例拌合,制作强度可达5MPa的抹灰砂浆。该项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建筑垃圾的外运工作负担,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约300吨左右,节省垃圾清理费和材料费(砂)约合18000元,扣除购置的粉碎设备折旧,净收益约合13000元。
3.4 绿色营销 在我国房地产销售中,消费者长久以来注重最多的因素往往是价格、区位、配套设施、户型等;对建筑节能的认知度不高。近年来,随着政府、新闻媒介的大力宣传,大众对环境和节能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消费群体对于“绿色”、“节能”的接受程度亦不断提升,借此契机企业通过公关、宣传策略,突出强调绿色节能建筑标识,强调建筑节能与家庭日常支出之间的密切关系。
3.5 绿色运营 该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采用科学的节能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垃圾回收、分类、清理制度,小区每个住宅楼下设有3~4个密闭的垃圾容器,由清洁工人专人负责生活垃圾袋装存放外运,防止居民无序倾倒而造成的二次污染。小区的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92%以上。
小区采用公共区域和泛光照明采用自动照明控制系统,实现根据工作季节,作息时间,照度变化对照明系统进行自动管理;定时开关各种照明设备,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4 建筑业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环境支持系统
4.1 政策、法律支持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来规范建设过程中相关行为,使建筑节能步入法律化轨道。同时,对于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给予如财政、税收政策等相应政策扶持,鼓励业主自觉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纳入设计、施工过程中,形成自上而下的强烈推动力。
4.2 科学、合理、完善理论体系的支持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我国是相对欠缺的,由于我国有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起步较晚,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因而缺乏成熟的程序、规范和典型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间接造成了建筑企业对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风险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对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结果缺乏信心的现象。应结合我国建筑业现状,加深建筑业绿色供应链具体可行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用于具体建设工作的指导,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行。
4.3 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
①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手段。高效的生产、施工技术和污染预控、处理技术是建筑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保证,而生产技术落后,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成本偏高就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相关企业自主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最大瓶颈。②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首先,企业可以借助信息网络、数据库技术迅速及时了解和把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政府相关部门颁布实施的各项政策,以及各承包商的资质、信誉情况(如是否存在被降级、挂黄牌等信息)。其次,企业应加快推进建筑业材料设备采购网络化进程,通过数据库进行材料设备的快速浏览、比对、采购,可以有效控制绿色材料、设备的进货渠道,保证材料设备质量。再次,可以尝试推广绿色营销的发展,例如网上房展、虚拟看房等。当然,这些上述技术的广泛推广时需要政府部门制定有效措施,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4.4 文化背景的支持 从宏观而言,全球范围内已经刮起了一场声势浩荡的绿色风暴。我国各个行业都大力倡导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这些条件都为绿色供应链管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从微观而言,对于供应链内部的建设过程参与各方,应该意识到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小于社会和企业所得到的长期效益,即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项目及整个企业的价值增值,符合价值管理理念。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措施
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保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粗放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制约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将可持续发展联结为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综合利用型的生产方式。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产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绿色经济系统的重要一环。
一、低碳经济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与关系
(1)两者的内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绿色供应链管理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2)两者的关系。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中,物流与供应链是连通全球的动脉,供应链管理在低碳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低碳经济的本质是通过技术创新和能源开发等手段,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本质也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对企业供应链进行管理,促进供应链各方的相互合作,将环境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由于供应链中的物流本身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碳排放的大户,发展绿色供应链、实现绿色物流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作用
(1)我国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企业的环境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面临国际上更严峻的“绿色壁垒”的挑战,必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更关注实施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其累计贡献率达到45.5%,其次企业对选择供应商及供应商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合作也比较关注,但系数只有8.9%,这也说明中国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绿色采购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投资回收的贡献率为8%,整体上来说,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2)要是着眼长远的战略发展,就不应为眼前利益而回避。绿色供应链的价值是长远的,其价值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供应链绿化可提高运作效率,这往往能从路径优化中直接体现;绿色供应链服务是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对于企业品牌的影响和企业的绩效已经可以看出,它对企业的品牌是起正面作用的。衡量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绿色供应链是一个主要标志之一。
三、我国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本较高。虽然绿色供应链的实施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自身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构建绿色供应链企业要从各个方面包括新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的开发以及生产设备的更新等进行重新构建,这对企业来说将会直接导致生产经营成本直线上升。企业在考虑到短期利润目标的实现时,其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积极性必然受到严重的打击。
(2)消费的绿色低碳的环保意识淡薄。大部分绿色产品的价格会高于普通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出于自利性的考虑,大多数不会选择绿色产品。因此,绿色产品的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供给大于需求,商家也会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绿色产品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3)我国暂时没有形成成熟的物流标准,目前我国各地区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标准,缺乏统一标准,有些方面虽然有国家标准,但由于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而没有得以普及应用。而我国对于物流活动环保方面的标准就更为缺乏,致使我国企业至今没能形成绿色管理的观念。
四、我国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1)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内容。绿色供应链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与加工、绿色物流、绿色营销和绿色回收。在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包括采购、生产、物流与使用过程,企业要充分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友善性,优化所有设计因素,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使得产品在生产、物流、消费过程中实现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高的环境友善性。
(2)提升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认识。国外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上都实现了绿色环保,而国内企业首先要对绿色供应链管理有较深入的认识,然后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初步将绿色环保的功能应用在供应链管理流程的各环节上,等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达到成熟的地步后,再将绿色环保的功能应用在其他方面。另外,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企业应逐渐将这一先进的管理技术变成自身利润的增长点。
(3)努力构建绿色供应链企业战略联盟。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应考虑我国国情,不能武断地将那些未满足环保要求的供应商排斥在外,应积极与供应商和分销商建立新型的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绿色供应链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是一种信息和利益的共享关系,而且也是一种标准和意识同步的协议关系。绿色供应链企业战略联盟是在行业内或行业间建立的一种实施“绿色”管理的企业联盟,它不仅是一种信息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集合体,而且也是一种标准和意识同步的标准集合体。绿色供应链企业战略联盟的建立,可以提升结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与企业间单个的竞争,演变为一种规模化的竞争,即一条供应链与另一条供应链的竞争,进而达到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综合成本最低、市场应变能力最强、顾客让渡价值最大的效果。
(4)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风险控制。企业从供应链的构建到运行再到评价整个流程,应该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企业应该找到容易发生风险的控制点,设计相应的防范措施来进行控制。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风险,企业要做好及时地记录、防范与纠正。通过对过程的风险控制,保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顺利实施,使其为企业服务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企业就更应采取主动提高环境管理意识,把绿色融入企业的供应链建设中去,清楚认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但能为社会创造环境效益,而且能为企业树立良好公众形象,扩大其产品市场并节约成本,从而会使企业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秦文展.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4):22-24.
[2] 生艳梅,孙丹,等.低碳视角下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
篇8
关键词: 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对策
供应链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个流的统一物流贯穿供应链的全过程物流,连接供应链的各个企业,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纽带。那么,物流管理很自然地成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中还缺乏绿色的理念,没有综合考虑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效率,对顾客退回物品以及产品使用后废弃物品的处理一直排除在企业经营战略之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度关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意识的增强,以及政府对环保法规约束力度,加大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逐渐受到国内外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
视。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是指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组成的链状结构、通道或网络。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的制造、运输、使用过程都会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绿色供应链管理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它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食品供应链的组成及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行业一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市场把握不准、计划频繁调整、生产要么过剩要么不足、批号老化、全国范围工厂间调货、客户要货批量减少、渠道渗透及产品铺货率不够高、产品推广不理想、责任难以划分、横向协调较难,配送陷入被动操作等。可以说,都属于供应链运作或与供应链密切相关。
食品供应链属于典型的功能性产品供应链,供应链的设计主要着眼于各环节综合成本最小化,以推动策略、预测囤货型生产为主,通过采购、生产、配送的平稳运作来降抵成本。强调规模经济,以产能利用率、库存周转率等物质效率指标。
食品供应链有关专家认为,食品供应链属于典型的功能性产品供应链。供应链的设计主要着眼于各环节综合成本最小化,以推动策略、预测囤货型生产为主,通过采购、生产和配送的平稳运作来降低成本。随着时展,顾客对食品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和个性化、方便化的趋势。对于食品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满足顾客对食品样式种类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顾客现有购买能力的要求。无论农村农民,还是生产食品企业都追求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在考虑顾客和食品本身对物流提出的特殊要求的同时,还要尽量控制物流成本。这样,我国食品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当今,我国食品工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食品的配送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尽快实现食品安全配送,建立起一个全新的“食品绿色供应链”已成为食品物流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绿色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是目前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参考模型。它能测评和改善企业内、外部业务流程,使战略性地进行企业管理成为可能。该模型将供应链分解为五个环节: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逆向物流。
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型从总体上把整个供应链分为制定绿色供应链的计划环节、采购环节、制造环节、交付环节和逆向物流环节,在每个环节都应遵循绿色制造的要求,把整个供应链作为一个绿色系统进行管理。
1.制定绿色供应链的计划环节。
绿色供应链是以传统的供应链为基础,并结合制造技术、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新的应用技术,其目标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成本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从产品设计、制造、装配、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后回收处理,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均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问题,以实现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作为首要环节的绿色供应链计划环节,主要是要考虑企业生产的产品,无论是本企业内部还是相关联的企业和使用者,都要考虑资源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核心企业,作为链条中最重要的企业,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从设计的源头,到采购、生产、销售和回收,以及废弃物的处理,引入绿色的概念,从而全面计划、杜绝任何形式的污染和浪费。
2.绿色供应链的采购环节。
绿色采购,就是在原有质量控制的标准、价格可比较的标准的基础上,加入绿色标准,即要求供应商在市场时采用绿色原料、绿色工艺,实现材料、能源的节约,来达到源头控制,满足公众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原来是通过包括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能力、价格、地理位置、可靠性、售后服务、供货期和柔性等指标加以考核和管理,而现在应该加入绿色评估要素,确定绿色供应商优先采购的机制。在此阶段,需要考虑到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是否具有污染性、生产制造过程是否是清洁的、运输过程是否能够节省能源等因素。对绿色供应商的管理要充分体现根据最终产品的要求,结合供应商的实际困难,帮助部分供货商制订生产环境改善计划,以确保供货厂商的生产环境条件达到绿色标准,尽可能减少产品给环境带来的损害,以实现制造方、顾客和整个环境的“三赢”。
3.绿色供应链的制造环节。
绿色供应链的制造环节不仅指制造、加工过程,它是一个包括了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产品加工、物流设计、包装设计及产品拆卸等过程的大制造概念。
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减少原料、重新利用、物品回收,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清洁生产的定义包含了两个全过程控制:生产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旨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从原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4.绿色供应链的交付环节。
绿色供应链的交付环节实际上是一个交付的过程。它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从核心企业(制造商)到分销商或零售商的过程;二是从分销商或零售商到消费者的过程。
5.绿色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环节。
逆向物流,指物资从产品消费点(包括最终用户和供应链上上客户)到产品来源点的物理性流动过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逆向物流涵盖了有关再利用材料与物品的所有活动即收集、拆卸和处理用过的产品、零件或者原材料,以使它们有效地再利用。按成因、途径和处置方式的不同,根据不同产业形态,逆向物流被分为投诉退货、终端使用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与副品及包装六大类别。该物流过程主要包括产品回收、检验与分类、检修、分拆和再加工、报废处理等步骤。
四、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面对当前国内、外市场状况,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中国制造业的迫切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因此,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思考和行动:
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一方面重新思考、设计和改变在旧的环境下形成的按职能部门进行运作和考核的机制,有效地建立跨越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环境意识,积极地把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恰当地同供应链联系在一起考虑,实施绿色采购,尽可能减少产品给环境带来的损害。
2.从食物源头开始,加强供应商的环境管理。
绿色供应过程对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根据制造商本身的资源与能力、战略目标对评价指标加以适当调整,设置的指标要能充分反映制造商的战略意图;其次,强调供应商与制造商在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上对环境保护的认同,这是实现供应链成员间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的基础;最后,在供应商之间具有可比性,这样有利于在多个潜在的供应商之间择优比较。
(1)树立绿色物流观念,增强现代物流意识。食品生产企业和农民要树立绿色物流的观念,在物流过程中不断搜集、整理、储存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到物流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政府应为改善农产品物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的进程,健全行业法规,加大管理力度,保持适度竞争,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竟争环境。
(2)培育食品物流市场,构建食品绿色供应链,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打造现代食品SCM模式。食品供应链包括从育苗到大田管理、农畜产品加工、保鲜直至流通、市场销售、废弃物回收等所有流程,这当中,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和标准化等因素影响着食品供应链的始终。“信息指导+种业公司+农业科技推广+农资连锁经营”是打造农产品供应链的前提,我们应鼓励农民成立生产协作小组,尝试实施整合型生产物流机制,将区域内的农作物耕作、田间管理及农产品的收获、加工、存储等作业形成的物流统筹由共同机制运作,确保食品安全,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链;积极运用绿色营销手段。要在革新传统销售方式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应用现代销售手段,鼓励龙头企业或销售公司在大中城市特别是在沿海沿边口岸设立流通加工和销售网点、发展商,建立直销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配送等形式,积极运用拍卖、等现代交易方式;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将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使农产品生产企业减少在物流设施、设备、人才等方面的投入,专心从事农产品生产,有利于农产品产量提高、成本降低。
(3)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我们应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切实转变其单一经营的观念,彻底转变“小而全、大而全”和自货自运的经营模式;对农民开展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培训,向他们传递绿色技术和信息,对培训合格的农民颁发“绿色证书”。
政府应利用相关政策充分,调动物流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相互交流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将先进的绿色物流的科研成果及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3.加强用户环境消费意识。
我们要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资源负荷重、压力大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绿色消费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绿色消费可以从消费终端减少消费行为对环境的破坏,遏制生产者粗放式的经营,从而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发展绿色消费不仅可以从优质无污染的消费对象来改善人们的消费质量和身体健康,而且能够在消费过程中通过观念的转化、行为的转变,提高广大群众对环保、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4.筑牢食品流通安全防线,加强管理部门执法力度。
即通过集中开展对经营者履行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等法定责任和义务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不断引导和监督经营者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两项制度。按照经营主体规模大小,确立不同的建设核准。经营主体为食杂店的,需采取账簿登记、单据粘贴建档等多种方式建立进货台账。属于食品批发主体,建立食品购进、销出电子登记台账或管理软件,条件具备的应通过网络与当地工商部门联网。管理职能部门按照《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执法,对违者加大惩罚力度,形成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防线不可碰的意识高度。
5.增强食品物流链的安全性。
加强生产采购基地、储藏加工基地的建设;提高配送运输的效率;严格执行检验检测标准;不断改善技术支持。在各农贸市场、住宅小区设立品牌连锁专卖店,面向消费者直接销售的同时,按照区域开展配送服务,开拓市场,方便快捷(如推广家庭净菜配送,市民可以通过打电话甚至上网订购新鲜蔬菜和放心肉品)。探索电子商务运作模式,统一配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标识、统一指导价格、统一服务模式。引进先进的技术,实施“食品物流链”,不仅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大举措,而且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从生产、存储、包装、加工、配送等多个环节对食品实行安全监控,将成为安全农产品供应的重要渠道,以流通环节的建设带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从而确保食品从“食品产地”到“消费者餐桌”整个过程的安全。
食品品种涉及冷冻速冻食品、保健食品、罐头食品、休闲食品等,对于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管理方法。通过对食品的分类可使食品物流企业详细地掌握各种食品的特征,以便于使物流工作有针对性地实施,使整个系统更加协调有效地运行。另外,要加快食品物流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建立起食品物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发展食品物流配送的网络化,以提高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品物流链中现存的关键问题。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是21世纪中国企业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最大机遇。它可以改变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只注重经济在数量方面的增长,而忽略食品行业缺乏可持久发展、环境破坏、导致环境污染的现状。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对于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我国,有着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魏晓宁,李延霞.浅谈供应链物流管理[J].物流科技,2003,26,97:12-13.
篇9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电子行业;系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F27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各国政府和组织先后出台各种保护环境的政策与法规,旨在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以欧盟的WEEE和ROHS指令最具有代表性。欧盟的环保指令内容甚是广泛,对中国电子产业影响很大,已经构成绿色贸易壁垒。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电子行业寻求可持续发展,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提高我国电子企业供应链的绿色度势在必行。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于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对于造纸业来说侧重于生产环节上的生产技术改进,而对于电子行业来说侧重点却是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末端的回收处理环节。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电子企业只重视电子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产品售后服务等环节,而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末端的回收处理大多数企业要么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施,要么直接放任不管,对资源和能源来说都是一种严重浪费。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增大,电子需求也逐渐增加,进而造成了大量的电子垃圾,日益成为社会生态环境的严重负担,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因此,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对电子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进行建模,为电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具体措施。
2 理论综述
2.1 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在1996年由美国国际科学基金资助的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研究中被提出,各个机构与学者们对绿色供应链管理也进行了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国外相关综述研究文献数量很少[1], 国内相关综述研究也尚不多见[2]。Narasimhan等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对供应链管理方针、采取的行动以相互之间产生的关系的设定,所形成的各种关系是应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有关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分发、利用、再利用以及处置方面的环境问题[3]。我国学者但斌和刘飞等人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因素以及资源的高效配置的现代管理模式,它是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生产加工厂、销售商和客户,其最终目的是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存储、中转、利用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程度最低,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高[4]。朱庆华教授着重强调了环境因素的作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考虑环境绩效优劣,实现企业和供应链之间的可持续发展[5]。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汪应洛和王能民教授参照了以往学者的观点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构成,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包括生产系统、消费系统、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4个方面[6]。
2.2 系统动力学
1956年,系统动力学理论由MIT的Forrester创立[7]。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基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新兴学科,它主要从系统内部的微观结构入手来进行建模,分析系统结构、行为和功能的内在关系,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说是一种结构型的模型,它与其他模型方法不同,对参数的要求不高,也不一定要求精确的数据,而着重研究系统结构及动态行为,这对于复杂系统尤为适合。目前,国内外用系统动力学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提出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模型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3 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系统动力学模型
的构建 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生命周期[8]中提到绿色生命周期一共包括4个环节,分别是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销售以及绿色回收。在电子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生命周期中也同样包括了这4个环节,不同的是绿色回收环节在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中尤为重要,废旧电子产品的可回收价值较高,市场经济份额较高,并且对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可以提高企业的绿色形象,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子行业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一般供应链相比较,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废旧产品回收商企业节点。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闭环结构中,供应商负责提供绿色生产原料,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制造商采用绿色生产技术保证原料使用率和能源利用率,通过绿色销售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最终经过消费者使用后,产品失去原本使用价值,通过回收商的回收进入逆向物流体系,开始绿色再制造环节,废旧产品中的可重新利用部分可以再次进入原料供应商[9]。
现实中的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很复杂,包括的因素非常多,如果全都考虑在内,会使模型无法有效运行,也失去了仿真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模型建立进行一定的假设,本文建立的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的模型假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假设该系统中只有一种电子产品生产;②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供应充足,即不考虑物料库存的情况;③假设原材料供应商中供应的原材料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④假设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各节点企业均采用安全库存管理模式;⑤假设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中企业的物流能力是充足的,即不考虑物流能力缺乏的问题;⑥假设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问题处理与决策能力不受限制,都能及时收到并完成相关业务处理。
经济与管理
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影响因素众多,构建模型之前首先必须对模型进行相关因素的筛选。此次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建模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影响企业的绿色形象的因素、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及企业绿色形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作用,经过筛选可以按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进行变量的选取及分类。确定好了系统边界之后,就可以构建系统动力学流图,因此本文所建立的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SD流图如图1所示。
4 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政策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对于电子行业来说,不仅提高企业的绿色形象并增加企业电子产品的销售额,而且对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品牌竞争力也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针对上文的数据分析与仿真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出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应对策,一方面从企业外部环境约束分析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构建并完善的对策,另一方面从企业自身内部环境来分析如何积极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
4.1 从企业外部环境约束来分析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
由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结构及相关仿真分析,可以得出电子企业是否积极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很大一部分的压力来自于政策法规及绿色标准的约束。因此,一方面我国需要积极制定颁布实施相应的环保法规,完善法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将外部的环境问题及压力内化为企业的内部成本,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绩效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绿色标准的完善是我国电子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关键措施。在我国,绿色标准的完善可以主要从以下几种标准进行参考制定并完善: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分系统[10]。政府的绿色标准可以对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起到外部约束作用,但最终还是需要企业自身的环保意识及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才能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真正起到实际的控制与约束作用。
4.2 从企业自身内部环境来分析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
我国电子企业目前受到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国际环境上的绿色壁垒也日趋形成,但是短期内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并不能带来较大的成效,相反可能会有较长一段时间的成本压力。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绿色产品越来越重要,企业有必要意识到开发环保友好产品、绿色生产直至绿色回收的重要性。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涉及了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需要供应链中各企业成员积极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本文将从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回收各个阶段分别提出相应对策。
4.2.1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贯穿于产品生命运作周期的全过程,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运用到的资源及能源对环境的影响。结合本文建立的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分析,可得出在实施绿色设计时应考虑到以下几点:①尽量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绿色度较高的原材料。②鼓励“拆卸、组合和循环设计”。③秉持 “系统观念”。对产品进行设计时不能只停留在设计这个层面上,应该跳出这个层面,置身于“产品——人——环境”等多要素构成的系统中。在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时,尽量多采用新的理念和思维方法,系统全面地进行绿色设计。
4.2.2 绿色采购
绿色采购要求在产品设计阶段选用绿色原材料,绿色原材料主要是指对环境污染小以及可再利用性高的材料。原材料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除了具备在生产制造中能够发挥良好功效的同时,也需使产品报废后仍能够对原材料进行有效的回收处理,达到减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目标。绿色采购可以采取与供应商合作的战略,为保证与供应商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在供应商选择中,可对其进行系统的评估。对供应商的系统评估可通过供应及时性、合格率以及供应原材料的绿色率等因素对其进行考察。
4.2.3 绿色生产
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影响企业绿色形象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能源的利用率和绿色率,也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率及回收的废旧电子产品的再利用再制造率。原材料、能源的利用率和绿色率与选择的供应商的绿色度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供应商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供应商的绿色形象。另外,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以及再利用再制造率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绿色形象。供应商供应绿色原材料对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及再利用再制造率的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绿色回收处理阶段也必不可少。
4.2.4 绿色回收
当产品处于生命周期末端的报废处理阶段时,需要对其进行绿色回收及再利用。废旧电子产品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对环境存在污染的潜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再循环资源回收利用的高价值性。比如,生产一台计算机大概需要700 多种化学原料,这其中50%以上对人体是有害的。而1t电子板卡中含有大约1磅黄金、286磅铜、65磅铅、90磅铁等,只要通过合适的设备以及恰当的处理工艺,就可以将这些资源经济环保地利用起来。
5 结语
纵观电子行业的整个供应链系统,可以看出绿色回收在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企业管理中,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目前企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作为电子企业,尤其是电子制造业就更应该主动提高环保意识,将环保意识融入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绿化中去,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为社会创造环境效益,也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进而扩大企业的产品市场并节约成本,从而使企业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最终达到社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篇10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绿色建筑供应链 政府作用
近年来,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作用愈加凸显。但我们在看到其带来的繁荣景象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隐藏在其背后的危机。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已从1995年的11%提高到2006年的27.5%,而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建筑消耗的水泥、玻璃、钢材分别占全球的40%、45%、35%。我国单位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3倍。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规模还在不断增大,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有20亿平方米,而这其中95%都是高能耗建筑。预计到 2020 年,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将新增约300亿平方米,我国建筑业面临着巨大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我国建筑行业长期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状态。所以在建筑行业推行绿色建筑供应链管理势在必行。
一、绿色建筑供应链的概念
绿色供应链是供应链概念的拓展和延伸,是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综合考虑资源配置效率和环境影响的现代管理模式,其概念最初由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于1996年提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在我国建筑行业推行绿色建筑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绿色建筑供应链的概念目前没有权威统一的定义,综合前人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成果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本文认为:绿色建筑供应链管理从业主或客户的需求出发,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材料供应商、施工方、设计方、建设单位等企业和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运作过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使从建筑设计、原料采购,施工建造到交付使用整个供应链过程,达到经济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三者协调统一的现代管理模式。
二、绿色建筑供应链形成的障碍
目前的市场状况和建筑行业所固有的特点决定绿色建筑供应链在自发状态下不易形成。
1.从成本的角度分析。企业的绿色活动建立在采用新材料、使用先进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客观上要求企业不断创新,生产过程中要求企业采取环保措置,势必加大企业的研发成本。此外,建筑产品与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相比,其生产地点固定,设计过程受当地气候、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特点。因此建筑产品不易实现规模生产,规模成本优势不明显。
2.从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分析。(1)建筑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合作伙伴具有“绿色意识”,缩小了承包商和材料供应商的选择范围,使企业面临失去潜在低成本合作伙伴的可能。(2)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大都受到招投标的限制,致使建筑企业间的合作多是短期利益的集合,因此不易达成信息共享、风险同担的利益共同体。此外各节点企业所处阶段的不同和经营理念的差异,使绿色建筑供应链的实施过程中不易集成管理。所以自发状态下绿色建筑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不易形成且缺乏稳定性。
3.从供应链协调管理及利益分配的角度分析。(1)绿色建筑供应链运营目标除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要求、提高供应链整体收益等,整个运营过程还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解决生产过程中与环境的相容性问题。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除了协调与上下企业的关系,还涉及到绿色回收商、政府相关部门等,增大了协调的深度和广度。(2)虽然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使整体供应链企业效益得到提高。但由于个体理性的存在,合作的本质目标仍是为了提高各成员的自身收益。但企业的绿色活动客观上减少了收益。虽然企业实施绿色活动有给链上各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潜力,但最终直接受益者却是终端企业和消费者,因此一些企业缺乏实施绿色活动的动力。
4.从风险的角度考虑。业主、顾客对建筑产品的工期大都有严格的要求。建筑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多的复杂系统,而绿色建筑供应链是由相对独立的各利益集团的集成,一旦链上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致使整条供应链无法运作,进而造成工期延后,致使整个供应链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绿色建筑供应链也是一个风险极大且极其复杂的系统。
5.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近年来,绿色活动和绿色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和青睐。但是由于我国市场制度还不健全,面对真假绿色产品充斥市场的局面,很多消费者受鉴别能力和鉴别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出判断,因而影响绿色产品市场的开拓,进而阻碍了绿色活动的开展。
三、绿色建筑供应链形成的动力机制
法规是企业开展环境管理最主要的压力,国家和地方法规是影响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因素和主要驱动力。朱庆华在《影响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在基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再次论证了政府法规是制约我国绿色供应链形成和发展的最大因素的结论。
政府相关部门具有制定法律法规的权利,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可以成为推动绿色建筑供应链形成和发展的最有力的工具。因此本文将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动力机构和保障机构纳入绿色建筑供应链的形成、运作机制中。
此外,在绿色供应链实施的过程中还必须有一个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在整条供应链运作过程中既起媒介和桥梁的作用,又居于主导地位,这一点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由于将政府纳入绿色供应链的形成机制中,在政府的刺激及顾客需求的牵引下,建设单位将在项目启动阶段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设计单位实施绿色设计,施工单位进行绿色施工,并进行绿色采购,因而建设单位起到核心企业的作用。
四、政府在绿色建筑供应链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1.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严格限定企业的排污标准、资源消耗标准,对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加强审批限制。项目建设期间对排污超标、浪费资源、使用禁用材料等环境不友好企业,采取经济惩罚,并记录、备案并作为以后项目审批的影响因素。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做出贡献的环境友好型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激励和荣誉激励:增加贷款额、放宽贷款条件、减免相关税收、设立环境友好型企业奖、绿色模范企业奖等。这些激励措施必将奠定建设单位实施绿色建设并承担核心角色的信心和决心。
2.消费者作为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其对企业的绿色活动和终端产品的认可程度,将直接关系到项目最终的盈利与否。消费者偏好直接刺激建设单位的行为,消费者需求对绿色建筑供应链形成起到拉动作用。政府向消费者大力宣传绿色知识使其了解企业实施绿色活动的意义,引导消费者对绿色活动的认识和认可,这对供应链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府作用下,消费者将是绿色活动实施的助推器。
在政府正负激励和消费者需求牵引的双重作用下,建设单位权衡利弊势必选择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内部人员和上游其企业贯彻落实绿色活动。
五、核心企业作用下绿色建筑供应链的管理
1.绿色设计。建设单位为了更好的实施绿色建设,将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绿色理念。因为设计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使用原材料的种类、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施工手段、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绿色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效果。
为满足业主要求,设计方应从项目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考虑,结合项目所在地的气候、交通、地形、基础设施、人文景观等因地制宜,使建筑的功能与现有的资源、设施、环境特征有机结合,为建设和使用阶段达到资源利用节约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建筑功能最大化的目标提供前提和基础。在此阶段设计单位与业主要不断地沟通协调以减少设计变更造成的损失。
2.绿色采购。绿色采购对绿色建筑供应链的实现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一方面绿色材料的选取是实现绿色采购的前提,也是实现绿色建筑供应链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此阶段,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及时供应是整条供应链顺利运作的前提和基础。材料、设备的供应延迟将导致基于建筑过程的子供应链不能协调运作,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集成运作。因此必须加强对采购环节的控制管理。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材料、设备的选择范围随之扩大,为绿色采购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网上采购可以使采购部门的相关人员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就材料供需信息与供应商及时进行沟通,这样既能给材料供应的准时性提供前提,又能有效减少现场库存带来的损耗和浪费。此外,对网上潜在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建立虚拟材料供应中心,能有效预防突发事件造成的材料供应延误或缺货所带来的损失。
材料和设备的运输过程也是造成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环节之一。为实现绿色采购目标,还要对运输过程中各物流环节从环境的角度进行优化控制,以环境影响最小化,资源消耗最少化为目标,营造与环境共生、与社会和谐的物流系统。
3.绿色施工。为促使施工单位进行绿色施工,建设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单独列出绿色施工的工程量清单并设定绿色施工措施费费率;其次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对企业实施绿色活动标准和相应的激励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上游企业进行绿色活动的主动性。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可派驻业主代表和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实施过程中的排污状况、资源消耗标准等进行检测、评估,严格监督绿色施工工作。在建设单位正负激励的双重作用下,施工单位进行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只有在全员共同参与下才能真正实现。所以首先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知识教育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实施绿色活动的意义;积极采用新技术,不断探索实施绿色活动方案,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采用循环节能技术充分利用雨水、二次水,减少水资源浪费;寻找替代品,尽量使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和材料,减少废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减少、避免人身伤亡及火灾事件的发生;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要在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沟通协调,以减少施工方因理解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4.绿色交付、使用。绿色交付指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后向建设单位按时移交质量合格、使用安全、手续齐全、场地清理稳妥的建筑产品。为确保建筑产品的绿色使用,工程竣工后相关人员对饮用水的水质和室内空气质量应进行检测。此外,在销售产品过程中,销售商应加强对绿色产品的宣传,使消费者了解某些非绿色材料和产品存在的潜在危害及其在使用过程中增加维修成本的可能,引导消费者从整个产品的寿命周期来看待产品的使用成本,增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
总结:政府参与作用下,以建设单位为核心企业,各节点企业积极参与的绿色建筑供应链管理将有机形成。绿色建筑供应链管理能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资源、环境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 宇: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27.5%[N],云南日报2006年
[2]张 涛 季建华 刘志刚:基于博弈论的绿色供应链减量化生产效率比较[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O7年,740-742
[3]Jian Cao,Gengui Zhou,Feng Tang.A Study on the RAP Approach and Its Application .Lecture Notes in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6,344:816-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