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安全标识的辨识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安全标识的辨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供电系统静态危险源 动态危险源 辨识
中图分类号:X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108-01
序言
敏东一矿井下供电系统存在着供电相距较远,供电网络分散,线路及设备维护面广,难度大的现状。可形象的总结为:“点多、面广、难度大”,如何保障供电系统的可靠运行,而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在电力生产活动中正确地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并针对重大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可达到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安全供电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有一种身临险境的危机意识和安全压力。对于我们的安全供电工作而言,险境和危机感都是要求我们有一种忧患意识,即使在系统安全、平稳、有序、合理运行的情况下,也要设身处地的预想到潜在的隐患和危险状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开展好危险源辨识和控制工作。
动态危险源辨识的背景
一危险源辨识的目的。
危险源在没有触发之前是潜在的,常不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辨识。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中的哪些部分、区域是危险源,其危险的性质、危害程度、及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规律、转化的条件、触发因素等。以便有效地控制危险源,使危险源不致于转化为事故。它是利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作出科学判断,为控制事故发生提供必要的、可靠的依据。我们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提高思想的安全意识,降低人为的失误率,就要靠危险源预控工作的采集与实施。
二危险点预控
所谓危险源预控就是对电力生产中每项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设备实际情况等进行分析,查找可能导致人为失误而造成事故的危险因素,再依据规程制度,制订防范措施,并在生产现场实施程序化、规范化的作业,以达到防止人为失误事故发生的目的。危险点这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不进行治理和防范,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有可能演变为事故,如果事先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会化险为夷,确保安全。危险点预控,正是这样一种积极预防的有效方法。
三动态危险源辨识提出的背景
“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控制的,所有的失误都是可以避免的,所有的风险的都是可以防范的”,在事故防范领域它既感性又理性的向我们揭示了人定胜天的朴素真理,让我们坚定了事故防范的决心,坚信在安全供电的工作实践中没有跨不过的火焰山,只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完全可以控制所有的事故、避免所有的失误、防范所有的风险。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主管能动性,构建完善的危险源辨识网络和体系对于我们的危险源辨识工作而言,完全可以做到:所有的危险源都是可以提前辨识的、所有的危险源都是可以预先控制的,安全供电工作是可以进行提前预控和消除的。
在长期的安全供电工作实践当中,就危险源辨识工作来说,我们缺乏好的经验和做法,以至于安全供电工作处于紧张的状态。现在已有工作表明我们之前在危险源辨识领域内所做的工作都只能划归到常态危险源辨识的范畴。在之前的工作当中,无论是危险源辨识系统的确定还是危险源分析和预测的思想和方法、危险源的危害等级的划分,我们都是用一种常态思想和意识来看待之,虽然我们将我们常态危险源辨识的时限确定的尽可能短,以此来不断的接近动态危险源辨识,从而弥补了常态危险源辨识工作的不足和缺陷,但是出于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的需要,我们还是很有必要将动态危险源辨识从常态危险源辨识工作中解脱出来,形成我们的危险源辨识体系,从而推动我们的危险源辨识工作不断走向新的高度,进而不断夯实我们的供电安全基础工程。
一危险源的特点
1危险源具有客观实在性。
2危险源具有潜在性。
3危险源具有复杂多变性。
4危险源具有可知可防性。
二危险点的成因
1伴随着作业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危险点。
2伴随机械设备制造缺陷而生成的危险点。
3因缺乏维修和检查,使机械设备生成危险点。
4违章冒险作业直接生成的危险点。
三危险源演变成事故的过程
潜伏阶段:这是指危险源已经生成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以其固有的姿态存在的阶段。它是事故发生的初始阶段或萌芽状态,但还不至于很快地导致现实事故。
渐进阶段:这是指潜在的危险源逐渐扩大的过程,它仍然处于事故的量变时期。
临界阶段:这是指事故即将发生但还没有发生的运行过程。
突变阶段:这是指事故的形成阶段,是危险源生成、潜伏、扩大、临界的必然结果,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四危险源的辨识
动态危险源顾名思义它是动态的,它的产生来自于人的动态行为过程(这里指人对设备的维护、检修等)中,而这个动态的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危险源又可以分为必然的和偶然的,即必然动态危险源、偶然动态危险源。从中可以看出,它是在人的行为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我们也可以叫它人为动态危险源。
必然动态危险源,就是说在人的行为的发展过程中所顺其自然地产生出相关联的危险源,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偶然动态危险源就是说在人的行为发展过程中,由于意外情况发生或人的意识上失控而造产生的危险源。因此,它的产生与发展不论在时间上或空间上都具有不定性。由于这种危险源是随着人的行为而产生一,自然也会随着人的行为的再发展而消失(如果这种危险源没有发展成事故的话),因此可以说动态危险源也是瞬时的、暂时的、必然的,这种动态危险源在辨识上也会显得更难。
结束语
动态危险源它作为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危险源,时刻存在于变电人员的作业行为中,如何去发现并控制这种动态的、瞬时性的东西,这除了我们要认真分析现场行为过程的同时,还要我们结合静态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去用动态的思维去分析、研究人的行为过程。针对不同的行为过程,分析出不同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同的动态危险源;通过对这种动态危险源的发现与辨识,并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才是我们分析动态危险源的最终目的,才能为我们供电工作长期安全运行筑起又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 吴宗之,高进东.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 刘诗飞,詹予忠.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危害后果分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3] 郑希文.安全生产管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4] 王玉元.安全工程师手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杜,1995
篇2
[关键词] 工作票;应急发电;安全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M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的背景
1.1 传统应急发电作业安全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的应急发电服务需求
使用电源车为客户提供应急发电服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在安全管理方面无现成的规范可以依据,《电力安全规程》也未能将应急发电作业列入其中。传统“口头命令”加“安全交底卡”的安全管理模式与新的应急发电服务需求不相适应。
1.2 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对客户无约束,安全责任不明确
安全交底卡”(即“现场工作安全措施交底会记录卡”)是发电工作负责人与发电人员之间的安全约定,内容不涉及客户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人员。应急发电作业主要在客户设备上开展,需要客户设备运行人员进行相关电气操作、布置安全措施并进行开工许可。为确保发电人员的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需要有双方共同持有、共同强制遵守的明确双方安全责任的书面安全约定。
1.3 应急发电作业无工作票可填用,管理程序不严谨
使用应急电源车进行应急发电作业是一种高风险作业项目,主要在客户设备上开展,涉及到带电接线安全、向检修设备反送电、发电容量与用电负载是否匹配等诸多安全问题,理应填用对应的工作票。但因应急发电作业是新生事物,现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未能包含使用应急发电车开展应急发电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1.4 应急发电作业日趋常态化,安全风险管控难
安全交底卡一般由工作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补充的保证安全作业文本,它的正确性、完备性与现场工作负责人的能力、责任心相关。现在应急发电作业日趋常态化,发电任务越来越多,仅靠安全交底卡难以把安全风险管控到位。
2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的内涵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的内涵是:通过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的编制过程,辨识应急发电作业各个环节存在的危险点,以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的应用为手段,提升发电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发电人员的作业行为,实现应急发电作业安全风险的“可控”、“能控”、“在控”,确保发电人员、检修人员的人身和电气设备的安全。
3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3.1 构建责任明确的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管理组织体系
为保证编制的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能够符合当前应急发电作业安全管理的需要,公司成立了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管理组织机构。
3.2 开展应急发电风险辨识,制定预控措施
为高质量地完成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的编制工作,配电工区指派工区安全员带领发电人员深入有应急发电服务需求的厂矿企业进行实地风险点摸排、编制反事故措施,并力求通过编制工作票的过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思想安全促进工作安全。
3.2.1 制作风险库
风险库制作,就是进行风险辨识工作,将发电作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识别、归纳存档。
⑴ 全员风险辨识
配电工区发动全工区员工对发电作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辨识和统计分析。每位员工根据个人对风险的辨识、对风险和事故之间关系的认识,分别编制事故树。分析发电作业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⑵ 归纳整理
在全员风险辨识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工区安全、技术人员对作业风险进行再次梳理,最终形成发电作业风险库。风险库内容包括:管理、思想、个人技能、劳动保护、作业环境、作业对象等多个方面。
⑶ 专家组审定归档
工区将归纳整理后的风险库资料(事故树)上报公司安保部,安保部组织专家对风险库资料进行审查、定稿。
3.2.2 措施库制作
措施库制作,就是针对各种风险编制有效可行的消除或防范措施。
⑴ 全员编制反事故措施
根据风险库所列内容,组织全体员工编制针对性措施。本环节的重点是全员参加,每一位员工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⑵ 归纳整理
在全员编制反事故措施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工区安全、技术人员对反事故措施进行再次梳理,最终形成发电作业反事故措施库。
⑶ 专家组审定归档
工区将归纳整理后的措施库资料(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上报公司安保部,安保部组织专家对措施库资料进行审查、定稿。
⑷ 执行
工区将专家组审定后的风险库和措施库一并制作成便于携带的塑料卡片,发到每位发电作业员工手中,用于编制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和提高应急发电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水平。
3.3 编制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实现有票可用
淮北供电公司首次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编制工作票样票。通过这种方式编制工作票,既保证工作票有较强的适用性,又锻炼了一线员工组织安全措施的能力,更提高了员工填用工作票的主动性。具体做法如下:
3.3.1 全员编制工作票
配电工区组织带电班全体员工学习风险库和措施库,深刻理解和掌握两库的内容。参照线路工作票和10kV带电作业工作票的格式,带电班每位员工独立编制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一份。
3.3.2初次提炼样票
带电班安全员和技术员在听取班组人员的工作票宣讲后,对大家编制的工作票进行总结、提炼,编制出可供工区安全员审查的样票。
3.3.3工区安全员定制样票
工区安全员接到样票后,对样票进行精心研读和进一步提炼,使样票完全符合编制的意图,既能提供保证应急发电作业安全的格式化文本,又能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成为双方共同持有、共同强制遵守的书面安全约定。
3.3.4安保部审查
安保部组织专业人员对配电工区编制的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样票进行审查,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回配电工区进行修改、补充,并要求配电工区在后续的应急发电作业中予以试用。
3.4 应用发电作业工作票,使发电作业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样票定稿后,公司立即开始推动新工作票的应用工作,明确配电工区为新工作票的试用单位,负责新工作票的试用和相关规则的制订工作。
3.4.1 编制“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管理办法”
为规范填用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公司安保部授权配电工区编写了《淮北供电公司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管理办法》。经安保部批准后正式执行。
3.4.2 开展“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管理办法”培训
配电工区组织承担应急发电任务的员工开展发电作业工作票管理办法的培训工作,同时还邀请安保部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授课,讲解工作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填写的工作票复合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
3.4.3建立保证“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正确填用的考核机制。
篇3
[关键词]核电;施工班组;安全管理;安全评估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28-02
引言
在当前国内的核电工程建设中,存在两大客观条件对班组安全管理造成重大影响。一是用工模式转变,施工承包商自有工人比例下滑,大量劳务工涌入。二是受人工价格的影响,加之国内劳动力需求方面的信息日益发达,工人流动率日益上升。在此背景下,中广核工程公司提出了“直线式班组安全管理”模式。然而,有了外驱动力还远远不够。如何提高施工班组自我安全管理水平,形成班组安全管理的内驱动力,需要建立一套核电特色的班组自我安全管理模式。该模式必须简单、可行、有效。
1 核电安全管理的特点
核电安全管理基于安全文化,践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保护员工、保护环境”等理念。受到核这一特殊行业的影响,核电安全管理还带有浓厚的核安全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
(1)纵深防御,保证活动均置于重叠措施的防御之下,即使有一种故障发生,它将由适当的措施探测、补偿或纠正。核电的安全管理往往建立起了多道管理屏障。
(2)严谨的工作方法,理解工作程序,遵守工作程序,对未预计的情况保持警觉,发生问题时停下并思考,需要时寻求帮助,注意有序、及时和整洁,保持细心,不走捷径。
(3)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4)三个认真,即事前认真计划、事中认真操作、事后认真检查。
(5)四个凡是,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检验,凡事有据可查。
(6)五个零宽容政策:对于发生或发现事故隐瞒不报的,决不宽容;对于质量达不到设计标准而未按不符合项要求彻底处理的,决不宽容;发生事故却没有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的,决不宽容;对于违反安全规章、野蛮操作的,决不宽容;对于在工地内闹事、偷盗、破坏的,决不宽容。
核电安全管理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核电施工班组的安全管理要比常规火电和民用建筑工程的班组管理严格。在建立核电特色的班组自我安全管理模式之前,首先应识别施工班组的安全管理要素。
2 施工班组安全管理要素
结合中广核数十堆年的核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实践,提出带有核电色彩的8个班组安全管理要素:班组构成、班组实名制、人员入场管理、培训授权、班前/班后会制度、兼职安全员制度、器材和定置化管理、班组安全绩效管理。下面对每个要素的具体要求进行阐述。
2.1 班组构成
班组的构成包括人员数量、人员组成和知识水平几个方面。工程实践表明,为确保对班组的有效管理,班组人员不宜超过30人[1]。30人及以下的班组,应设立班组长和兼职安全员,兼职安全员由班组长兼任,其他班组成员轮流担任;超过30人的班组,应设立班组长、专职安全员和技术员。为了能够理解、落实安全管理要求,班组长应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了解并认同中广核安全文化、核安全文化,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熟悉相关工种的操作技能。
在民用建筑或火电,对班组人员的数量或班组长的文化水平的要求并未如此严格。这种做法提高了班组构成的门槛,有利于保证班组成员的相对固定,从而不断培养成为合格的核电产业工人。
2.2 班组实名制
班组实名制是指以班组长的真实姓名为班组的命名依据,并结合班组的工种特点来命名的一种制度,是以“某某某木工班”、“某某某电工班”替代“木工三班”、“电工一班”的一种做法。具体做法主要有:建立班组实名制,完善相关规定,对实名制的做法制度化;班组名字以“班组长名字+工种”命名,如“陈子冲木工班”、“陈子冲管道班”等,并制作帽贴粘贴在安全帽显眼的位置;对班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
以上做法有两点好处:一是增强了班组成员的归属感,增强了班组成员对班组的感情。二是增强了班组长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班组长对班组管理的投入,当班组受到褒贬时,班组长感同身受。核电施工班组安全管理班组实名制这一要素基本与火电、民建相同。
2.3 人员入场管理
人员入场管理是指对人员准入许可和行为规范的管理,通过对人员的入场控制,确保其身体健康条件满足施工要求,并且无不良记录,从而规范其行为标准。
具体来说,在人员入场方面建立了入场制度。人员办理入场手续时,由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或工作当地派出所出具证明,证明其无违法犯罪记录。一个核电施工项目往往是两个、四个甚至更多的机组,由于机组间的施工进展一般相差8个月,建设中的机组和投入运行的机组同时存在的情况比比皆是。为防止不法人员的蓄意破坏,核电施工项目的安全保卫要求比民用建筑或常规火电项目要高得多。杜绝有不良记录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举足轻重。除提供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外,人员在入场时需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身体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血压、视觉、胸透、内科、外科等项目。体检结果合格,无影响正常工作的疾病,方可允许其到施工现场进行作业。
在规范行为标准方面,施工人员需统一着装,由施工承包商为其配备统一格式的劳保服、劳保鞋和安全帽。由总承包方统一人员行为标准,规范各个施工工种的作业要求,形成标准的劳动纪律―“三铁六律”。
该要求与火电、民建不同之处在于:核电工程建立了保卫边界,人员持证、刷卡通行;核电工程统一了各承包商单位的劳动纪律,所有工人一个标准。
2.4 培训授权
培训与授权是指建立“培训-考核-授权-上岗”制度,通过对人员进行入场三级教育和基础安全授权培训,完成理论考试和实操技能验证,对满足考核要求的人员给以授权,允许其承担相关的工作。这里的培训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安全生产法》要求的入场三级教育,另一部分是具有核电施工特点的基础安全授权培训,即核电施工的管理要求、行为标准和技能。对特种作业人员,需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并经过实操技能验证。对作业负责人、班组长及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技能方面的培训,培训考核合格给予注册、授权,持证上岗,佩戴红袖章。
核电工程还借鉴国外经验,如KYT[2]、JSA、BBO[3](Behavior based observation)等,定期开展风险辨识活动。KYT是针对生产的特点和作业工艺的全过程,以其危险性为对象,以作业班组为基本组织形式而开展的一项安全教育和训练活动;它是一种群众性的“自我管理”活动,类似作业安全分析(JSA)。开展KYT活动时,班组全员参与,通过对某一项施工活动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危险源,发动集体智慧,找出风险控制措施,从而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除入场安全培训外,班组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如:定期组织安全程序、制度的宣贯,开展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开展事故/事件原因分析、经验反馈,优秀工长、班组长经验传授,讨论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等。
与火电、民建不同的时,核电工程增加了基础安全授权培训环节,在完成入场三级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总承包方组织的授权培训和考试。危险源辨识方面的手段也较为多样化。
2.5 班前/班后会制度
核电工程班前会建立分层讲评制度,根据频率分为班组长层、工段(分队)长层、队长(主任)层,其系统性比火电、民工更强。班组长层班前会每天进行,工段长层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而队长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
班组长层:由班组长每天组织班组成员对上一班作业情况进行点评,进行本班工作安排和安全注意事项交底,安全先决条件检查 。班前会交底内容需进行记录,与会人员需签到。班组长层班前会流程如图1,班组成员集合后,由班组长进行点名,由兼职安全员进行劳动保护用品和人员精神状态检查,随后由班组长进行交底,兼职安全员或其他成员对上一班作业情况进行点评,全体人员填写班前会记录并喊安全口号(如:“我要安全”),然后解散。
工段(分队)长层:工段(分队)长每周一早晨组织本工段作业班组召开“周安全讲评”,主要介绍本工段本周主要作业内容,辨识可能存在的作业风险,开展伤害预知预警活动。班组成员集合后,由班组长对其负责的班组进行点名并进行劳动保护用品和人员精神状态检查,由工段(分队)长介绍作业内容和风险辨识,回顾上周安全状况,指出不足和改进要求,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最后由全体人员喊安全口号、解散。
队长(主任)层:队长(主任)每月组织本队全体员工召开“月安全讲评”,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工作点评,内外部安全事件/事故经验反馈等。班组成员集合后,由班组长对其负责的班组进行点名并进行劳动保护用品和人员精神状态检查,由队长(主任)进行月度安全生产情况点评,并进行事故事件反馈,最后由全体人员喊安全口号、解散。
班后会制度指作业结束后,全员在班组工棚集合,开展班后总结会(10分钟左右),分析当天安全状况,制定改进措施,并填写班后总结会记录。
在核电施工实践中,班前会交底的内容和班后总结的内容已逐步固化,总承包商方通过《班前会安全交底及安全检查记录本》形成固定格式,供各承包商班组人员使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结合《核电工程安质环标准化及国际标杆评价手册》中JSA要求,改进班前会,具体做法如下:在班组集装箱内召开,班长分配任务,每名员工自评或互评当天工作风险1~2条,班长总结并结合JSA(如有)进行交底,并记录在班前交底记录本上,全员签字。
2.6 兼职安全员制度
为提高班组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兼职安全员制度,班组成员轮流当兼职安全员。当班兼职安全员佩戴红袖章,承担日常安全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报告上级管理员并做好记录。
在核电施工实践中,兼职安全员的检查内容已逐步固化,总承包商方通过《兼职安全员记录本》形成固定格式,供各承包商班组人员使用。兼职安全员需每天参与现场安全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防止走过场。
2.7 器材和定置化管理
器材管理,即对施工工器具的管理。工器具应实行出入库登记管理,建立《工器具台帐》、《工器具检查记录》、《工器具发放、领用记录》,领用、发放、回收配备专人管理。为保证施工工器具安全可靠,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设立专人对班组工器具进行维修、保养。个人防护用品需定期检查,确保性能满足要求,并做好检查记录。工器具每季度全面检查一次,经检验合格的器材粘贴合格标签。工具箱张贴标识,标明编号、使用单位、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定置化管理,是施工总平面管理的进一步细化,即对施工现场的作业区、材料堆放区、通道等进行布置,确保作业区、材料堆放区整齐有序,通道畅通;对工棚的材料工具、防护用品、文件资料等分区摆放,保持工棚整洁。具体要求为:作业时通过实体围栏或警示带建立作业区,悬挂作业信息牌;材料堆放采用许可证管理制度,现场存放物料需办理《物料存放许可证》,现场临时存放危险化学品需办理《危化品存放许可证》;消防通道临时占用也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占用消防通道前需办理《消防通道占用许可证》。
2.8 班组安全绩效管理
为使上述各项管理要素得到落实,对班组安全绩效进行管理,建立安全绩效考核制度。首先是建立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班组长为班组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签订年度班组、个人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班组年度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措施。其次是建立班组安全绩效考核制度,每月开展班组绩效评比和员工评比活动,评选优秀班组和先进个人,奖励先进。第三是建立班组、员工“红黄牌”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借助人员数据库,对重大违章人员和排名末位的班组给予黄牌警告,屡教不改的人员和管理状况持续得不到提升的班组列入黑名单,给予清退出场处理。
3 基于主观能动性的考核
以上要素重点解决了班组安全管理要做什么、怎么做,至于管理的效果如何、是否到位,则需要通过一个方式进行考核测量。考核测量的目的旨在提高班组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对上述各要素的归纳、整合,形成班组安全管理的四个标准化,即“绩效标准化”、“现场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和“行为标准化”,建立班组安全管理有效性评估模型,如附表1。
该评估模型中,每个标准化包含班组安全管理的要素和管理标准,提供管理有效性的检查方法和量化评分方法,给予相应的标准分,将管理水平的高低转化为一个相对得分。通过得分情况反映管理的漏洞和短板。
模型采用量化评价的检查手段。每一部分内容的标准分,都按照该部分内容中所包含的工作项目进行规定。每一要素的标准分按照其工作的频繁性、复杂性、重要性,按照10至35分的标准进行规定,全部项目标准分之和为300分。每一个要素,按照班组是否执行到位进行扣分,直到扣完为止,不倒扣分。其中,标“”的要素为安全标杆班组必须具备的要素,该要素得满分为安全标杆班组的前提条件。对不得分的要素,列为该单位的重大整改项目。该评分标准在非主体工程的班组上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但对于评判同类型班组则有显著优势,可以通过得分率来反映班组管理的水平。施工承包商可以通过该模型评估其自身班组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提升自身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施工总承包方也可通过该模型评估其承包商班组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促进承包商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检查人员水平的高低制约着评分工作的质量,要通过集中培训提高检查组成员的自身素质,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尽量做到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 总结和建议
通过对施工班组安全管理特点的分析,结合在建核电工程的实践经验,提炼出中广核核电施工班组安全管理8大要素。在8大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可量化的班组安全管理有效性评估模型。该评估模型已应用于中广核工程公司在建所有CPR1000核电工程项目,并收到良好效果。该模型也适用于其它技术路线的核电工程项目,如AP1000,EPR。
篇4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安全评价;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预防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29-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防科技行业对于国家秘密的保密要求进一步严格,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民用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商业秘密的进一步重视,近年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建设及改造项目数量逐步攀升,随着屏蔽机房以及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新技术应用的同时,势必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设计、施工等环节存在与国家相应标准、规范差距,在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验收评价现场勘查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需要企业积极落实整改。本文重点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对使用物质的危害特性进行分析,结合辨识与分析,列举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安全评价中常见的问题,对照相应标准、规范,对常见问题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火灾
机房配套相关各种高低压变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电器、照明设施、电缆、电气线路等,如果外部火源移近、过负荷、短路等,均有可能产生电气火花、电弧或者过热,可能发生电气火灾或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造成火灾事故。
机房的电气线路、设备多而复杂,若违反规定安装使用电气设备,随意乱接临时线、计算机长时间工作、空调长期开启等,容易造成用电负荷超载,机内电路故障、元件过热等。机房内为了保持恒温、洁净环境有可能大量使用木材、胶合板及塑料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还有设备安装后大量纸箱、塑料等包装、填充易燃材料未及时清理,一旦遇到明火、高温热源容易引起火灾。
2.触电
(1)用电设备触电
机房新增设备均为用电设备,在操作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引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用电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或维修不良导致防触电装置失效,如设备无保护接地(零)或接地不规范,接线端子而无防护罩,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等老化、绝缘层损坏、失效等原因造成触电事故。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如设备维修时未确认是否已切断电源,私接、乱拉临时用电线路等可造成触电事故。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非电工人员或无证维修、接装电气装置,电工作业时违反电工安全操作规程,不按安全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具等可造成触电危害。
(2)雷电
建筑物若防雷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规范要求,则雷电过电压在雷电波及范围内会严重破坏建筑物及设备设施,并可能危及人身安全乃至有致命的危险。建筑物内导体遭受雷电感应时,金属部件之间会出现电位差,使人身遭受电击。雷电波沿输电线路、管道及电缆线路侵入建筑物时,电气设备可能因高冲击电压被击穿烧坏,还可能引起短路、反击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机房信息系统等弱电系统遭受雷击电磁脉冲的干扰时,电源线路、信息线路等均会产生过电流或过电压,损坏电子设备,导致系统的瘫痪。
(3)静电
计算机网络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积累的静电,可产生静电放电火花,可使作业人员遭受静电放电的电击而引起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或造成电子设备损坏,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容器爆炸
屏蔽机房或重要机房消防系统大多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需使用灭火剂气瓶,气瓶属于压力容器。气瓶使用时可能发生爆炸,主要原因有气瓶的材质或加工的缺陷导致气瓶爆炸;由于保管不善,气瓶瓶体受腐蚀破坏,造成机械性能降低、承载能力不足而导致气瓶爆炸,在七氟丙烷检修、检测过程,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国内也有发生气瓶爆炸事故的相关报道。
4.中毒、窒息
消防系统使用的七氟丙烷遇高温时会产生毒性气体,气体灭火系统启动后,七氟丙烷气短时间内迅速充满整个机房,若气体灭火系统因系统故障、操作失误、火灾触发等原因启动时,机房内作业人员未及时撤离或发生火灾时抢险人员闯入且未佩戴呼吸器等防护用品,都有发生中毒、窒息的危险。
5.噪声
机房设备(大多为空调系统)运行时存在一定的噪声,在以上作业场所若无良好的降噪和防护措施,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有可能引发噪声职业危害。
二、物质危害特性分析
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是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其环保性能明显优于卤代烷,是目前为止研究开发比较成功的一种洁净气体灭火剂。七氟丙烷灭火是采用全淹没灭火设计,施放灭火时,以化学灭火方式为主。在设计浓度的范围无火情的状态下内对人体没有损害(标准一般是9%,七氟丙烷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为9%)。当浓度达到10.5%(七氟丙烷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浓度为10.5%)以上时,不适的感觉就会出现,时间长了,还会有生命危险。火灾时,七氟丙烷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分解物主要是灭火剂中的氟,在有氢元素存在的情况下会产生具有辛辣气味的氟化氢(HF),即使其浓度很小,也会给人造成很大程度的不适和伤害。这种分解产物的多少取决于火势的大小和七氟丙烷接触到火或受热面的时间长短,若灭火剂浓度积累很快达到灭火浓度,那么火很快被扑灭,分解物也就很少,也会很大程度减少对人员的危害。
三、安全评价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结合上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七氟丙烷灭火剂危害特性分析,并参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等标准、规范要求,列举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安全评价中常见的问题,并对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1)建筑结构方面
在评价中,部分项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低于二级,且装修采用易燃、可燃材料。根据标准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它建筑物内时,在主机房和其他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不低于2h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主机房的顶棚、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和隔断应为不燃烧体,且不得采用有机复合材料。
在屏蔽机房建设项目中,由于对屏蔽性能的技术要求,部分项目屏蔽门未向疏散方向开启,或者屏蔽门过重,门安装后发生变形,使作业人员在屏蔽室内手动开启屏蔽门非常困难,一旦发生事故,无法保证人员有效撤离。标准要求,机房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应自动关闭,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开启,对于设置屏蔽门的机房,定期对门状况进行检查,发生变形及时调整,并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演练,确保熟练屏蔽门开启方式,对于特殊开启方式的应在门上张贴开启屏蔽门操作方法,确保应急逃生。
(2)防雷、防触电方面
根据资料显示,在各种灾害中,雷击对机房的危害最大,雷击造成的过电压会致计算机系统设备损坏甚至系统瘫痪。危害主要两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部分项目未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为:在电源系统设置按层层防护、分级泄流的原则设置3级电涌过电压保护器;在各种设备的信号线进线端口和信号线外引端口应设置信号电涌保护器;为防止雷电电磁脉冲,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的金属件,包括走线架、机架、金属通信管道、金属门窗等,都应与接地系统相连,形成等电位连接。一般防雷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Ω,电气接地电阻小于4Ω,当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接地电阻小于1Ω。对于防触电主要应对措施为设置漏电保护器及做好系统接地。
(3)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方面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应用带来两项新的危险有害因素,七氟丙烷气瓶的爆炸及作业场所中毒、窒息。
现场检查中,较常见的问题为采用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时,未同时设置两种火灾灭火探测器,火灾报警系统未与灭火系统联动,在消防控制室无相应信号控制面板,且无法对灭火系统的启动、停止进行控制。预防控制措施为:为防止误喷并及时采取措施,采用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和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灭火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灭火系统控制器应在灭火设备动作之前,联动控制关闭机房内的风门、风阀,并应停止空调机和排风机、切断非消防电源等。
另一问题为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未经消防检测部门定期检测,国内关于七氟丙烷气瓶爆炸的案例很多,为确保系统灭火性能的可靠性及气瓶使用的安全性,机房设置的七氟丙烷灭火剂及设施应采用经消防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在机房预防中毒、窒息事故方面,通常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为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机房内未设置排风系统;二为未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排风系统主要考虑到事故排风,即发生火灾灭火后排出七氟丙烷及分解产生的有毒的少量氟化氢,排风系统建议按规范设置并在机房防护区外设置手动控制开关,便于人员进入前事故排风。
对于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机房是否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的问题,《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为宜,《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为应。根据标准要求,机房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若为正常设计设置,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会大于9%,即不超过七氟丙烷无毒性反应浓度9%,在这种浓度设计下及火情较小瞬时灭火不产生高温情况下,误喷或应急灭火时,机房内的七氟丙烷的浓度均不会高于9%,七氟丙烷不会因高温发生分解,原理上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意义不大。但有时为确保灭火效果,可能超过标准要求设置灭火设计浓度,会导致机房浓度超过七氟丙烷有毒性反应浓度10.5%,同时,火情较大时,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释放控制火情后,应急抢运重要设备或储存装置时,进入机房内时,也应考虑七氟丙烷分解产生一定量氟化氢的危害,所以综合来看,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是一种比较保险的技术预防控制措施。
(4)噪声预防控制措施方面
由于一般机房为无人值守,巡视值班,巡视人员接噪时间较短,一般噪声问题不是很突出。但在机房设计及设备采购时,仍应优先设计及选用低噪声设备,最大限度的降低噪声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误区;施工安全;改善建议;用电需求;电力工程项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3-001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3.009
1 概述
输变电工程管理中涉及到的具体项目内容比较多,增加了电力工程安全管理难度。部分输变电工程比较复杂,且外部环境恶劣,安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使输变电工程实践中的安全事故增多,不但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不利于构建良性的电力企业运营环境。电力企业要结合具体输变电工程背景,认识到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并加以改善,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用电环境。
2 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内容
2.1 落实职工安全教育工作
项目负责人要结合具体的输变电工程背景,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他们对电力安全生产规程进行学习。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对安全规程及安全操作进行执行,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后予以聘用。落实职工安全教育工作,能够使电力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进行明确掌握。安全考核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引导其严格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实现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目标。
2.2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制度
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建立现场安全监察小组,任用项目经理为组长,以保障输变电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项目经理要作为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中的第一责任人,结合输变电工程的具体需要,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并严格遵守现场安全规章制度,有效避免输变电工程管理中的违规、违法现象。
2.3 进行安全检查,处理安全隐患
项目部要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并对输变电工程的不安定因素进行控制和处理。项目部要对各单位的安全学习情况及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反馈给被检单位,勒令其整改。进行安全检查,能够对输变电工程实施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掌控和处理,最大程度消除输变电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
3 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误区
3.1 作业人员误区
素质不达标,安全培训并未真正落实。输变电工程中涉及到的作业人员比较多,且以农民工群体为主,他们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和安全认知,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工程实践中的违规操作现象普遍。同时,不注重对特种作业人员和技能人员进行培训,没有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使他们在输变电工程操作中存在诸多不安全行为,增加了输变电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输变电工程中涉及到的施工内容比较多,工序复杂,人员配备不足,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无法满足输变电工程的具体施工需求,现场管理控制难度比较大,且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使得具体输变电工程布局混乱。加之施工单位没有结合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对施工计划进行明确制定,使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问题认识不足。例如,一线电力作业人员在工程实践中,不注重进行安全防护,施工设备没有经过安全检测。违规操作现象普遍等,这些都很容易滋生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问题。
3.2 工器具误区
输变电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工具和物料等比较多,其不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设备和装置结构老化、磨损严重,零部件逐渐失去效用;(2)防护用具及材料问题;(3)输变电工程实践中存在有害物质和危险源。物品安全管理问题增加了输变电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3 安全管理误区
电力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对输变电工程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投入充足的安全管理资金。目前,电力施工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质量和成本是其日常运营过程中的重点考量要素。输变电工程实践中,并未按照正确的执行标准进行安全管理,使输变电工程施工中,事故频发。部分电力施工企业也并未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过于注重形式,并未从根本上对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落实。同时,电力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注重安全投入,没有对自查和自控工作进行实质性的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严重缺乏,使得输变电工程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良现象。
3.4 安全风险意识误区
意识层面的内容在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也非常重要。部分企业并未结合具体工程方案和施工规划进行输变电工程施工及安全监督和管理,使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违规现象,项目部也没有对施工现场安全问题进行重点考量,在危险源辨识及重点环节的控制和防范方面仍然存在很多漏洞,也并未结合具体工程背景,对应急预案进行执行和落实。加之输变电工程施工前期各项工作准备不到位,使得管理问题和工期矛盾严重,施工人员也不注重在输变电施工过程中对自身的安全职责进行落实。
3.5 外部环境误区
环境因素是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一大问题。输变电工程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施工难度比较大、施工环境比较恶劣,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管理压力及风险。地质、气象、水文等都是输变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干扰性问题。同时,其在工程实践中,也容易受到照明、温湿度、通风和采光等条件的影响。
3.6 重大危险源误区
输变电基础工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尤其是在放线工作中,很容易产生人员伤亡。而用电设备问题,也增加了工程实践中的触电隐患。加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比较多,很容易产生重大安全事故。工程实施中包含的安全措施比较复杂,极有可能因为人为疏忽,发生误碰或误动现象,增加电网事故。
4 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建议
4.1 落实前期审核工作
施工前期,发包人要立足于安全施工层面,对承包人的安全施工记录、特种行业操作持证、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及人员配置等进行严格审查。同时,在输变电工程施工合同签订之前,也要对承包单位的各项配置及安全施工业绩等进行调研和审核,并对质量检验人员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必须持证上岗,将输变电工程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遏制在萌芽状态。
4.2 规范输变电工程合同及安全文件
输变电合同中,要包含完整的承包方和发包方安全责任条款,并对承包人的责任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同时也要结合具体工程背景,单独签订安全文明施工协议,其具备与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及约束力。合同中的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内容要涵盖人员配置、员工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机构设置及安全防护等内容,并将施工合同和安全文件送交安全监督部门进行审查备案。
4.3 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输变电工程施工中,安全检查工作极有必要。安全管理人员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危险点改造、安全管理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违规施工现象,要对其进行惩处,并对输变电工程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严格排查,任一电缆沟渠和电缆井等都要把控到位,确保施工沿线各项工程要素达标。对库房材料进行检查,消除火灾等隐患。安全管理人员也要对施工用电线路、配电设施、电气设备防水和防触电装置等进行严格检查,并对安全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将施工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位,结合具体工程背景,合理配置安全设置,确保输变电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双向达标。
4.4 控制施工设备和材料
项目负责人要结合具体输变电工程背景,通过正当渠道进行设备采购,确保厂家具有资金保障和技术认证,建筑材料各项性能安全,并最大程度节约成本,检测进场材料,将三级自检和隐蔽工程中间验收制度落实到位,部分没有经过检查或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不予采用。
4.5 落实安全教育
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中,需要“三类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组织他们对安全规章制度进行落实和学习,使农民工具备安全施工意识,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保护。同时举行各种各样的安全讲座,邀请专业人员对工程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让输变电工程人员参与到安全学习中,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对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提升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能力,达到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
4.6 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结合输变电工程背景,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对职责范围进行明确界定,并对政府和企业两个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进行明确认识。对企业进行监督,使其将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构建完善的安全责任系统,使输变电工程施工中的利益主体都能够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对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将其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实现输变电工程实践中,各工程主体权力与责任的统一,提高安全管理质量。
5 结语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企业的改革,使输变电工程日趋增多,对其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要结合具体的输变电工程背景,对安全管理责任进行落实和划分,并建立完善的监督培训机制,加强工程实践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有效控制,推进我国电力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肖.探讨管窥输变电工程的安全管理误区[J].通讯 世界,2014,(4).
[2] 黄兆平.浅谈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通讯世 界,2015,(18).
[3] 潘琳.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J].科技 与企业,2015,(18).
[4] 赵洪远.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探讨[J].机电 信息,2015,(30).
[5] 宣青松.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初探[J].建材 与装饰,2015,(47).
篇6
摘要:安全生产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施工安全的保证,重大危险源失控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根源,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评价可以发现事故防范规律,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关键在于落实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施工安全。
中图分类号:TQ174.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其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装饰行业的高危险性、事故多发性,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建筑装饰产品的单件性类型多样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及施工工期的高效性都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施工过程、工作环境必然呈多变状态,因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手工劳动的非标准化,使得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素质又相对较低,这些都增加了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从国家到地方,对施工过程的安全均非常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之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的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备案。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监督专业人员及时识别和控制重大危险源,全面地掌握本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及具体的危害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施工安全保证
建筑装饰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要素。“重大危险源”简言之就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严重事故或一般事故,但发生频率较高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主要是在工程施工开始前,根据工程项目作业特点、当前的状态、外部环境、管理制度、工艺水平及“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是、将来时)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预测,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的部位、关键的环节进行重点控制,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在施工开工前识别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制定可控制的有效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现场事故的隐患,保障施工安全,为企业完成施工产值,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有利条件。
作为建筑装饰施工企业,有着自身固有的特点。首先,施工领域广,存在火灾、触电、高空作业、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是重大危险源最多的行业之一,建筑装饰企业职工千人因工死亡和千人重伤率控制指数也远远高于一般行业。其次,施工程序复杂且不同的建筑形式及施工具有不同的操作规程,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装饰工程项目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施工手段,工程施工中的每道工序、在每个阶段都有着一定的操作差异,其中蕴涵的不安全因素也各种各样,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同时这些变化还有不规则性的特点。再次,施工单位的整体素质不尽相同,一旦各单位之间不能有效地协调、配合,就可能造成重大危险源。
随着科技的进步、安全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一些老套套、老框框早已不适合现代管理的需要,只有顺应装修施工过程的规律,正确地运用管理体系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控制的方法,才能把重大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装修施工安全。
二、重大危险源失控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根源
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活动过程中,凡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绝大多数是由于重大危险源失控造成的。如某一工地在移动活动脚手架的过程中,脚手架的轱辘轧中破口电线,导致4死6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通过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直接原因是:漏电保护器失灵,电线破口,脚手架轱辘绝缘层磨损过度。
主要原因是:工地安全管理不到位,对重大危险源管理失控。
通过对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可使施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处于安全管理受控状态,很大程度的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减小事故发生后造成的危害,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强有力的有效措施。
三、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推导事故防范规律
学会运用重大危险源识别和分析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就能掌握施工过程中控制事故发生的主动权,所以它在施工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装饰企业自身的特点,各类的重大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各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较高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安全监督管理及检查过程中,有效地运用管理体系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将各类重大危险源分门别类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针对性地对控制措施进行检查。
在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几项重大危险源主要有:
1.触电:装修施工现场用电不规范,如乱拉乱接,对电闸刀、接线盒、电动机及其传输系统等无可靠的防护,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作业等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2.物体打击:交叉作业环境、高空作业时的坠落物,再加上施工人员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可能发生的砸伤、碰伤等伤害。
3.机械伤害:装修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机械故障未被及时排除,发生绞、碾、碰、轧、挤等事故。
4.高处坠落:在高层建筑装修施工作业,尤其是在各种脚手架施工作业中,往往由于作业人员的失误和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发生作业人员的坠落事故。
5.火灾:电气线路老化引起的火灾、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稀料等)不按严格的规章制度搬运、使用和保管时易发生安全事故。
6.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用品也是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如电工、电焊工在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
7.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对所从事的作业规程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想当然做事而发生安全事故。
以上七个方面的重大危险源是施工企业最常见的,也是重大事故隐患最突出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如不认真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就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四、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关键在落实
在施工过程中,按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控制重大危险源的是有效地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是建筑装饰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的必要条件。
要真正落实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对于一个工程施工项目,项目经理是制定控制重大危险源风险的第一责任人,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把施工现场中各类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现场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制定积极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施工过程中,实施定人定期跟踪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同时,组织制定施工现场中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目标,实行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篇7
关键词:6S管理 实训教学 应用意义
6S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主要的管理工具,主要是通过规范化和流程化的运作模式,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和工作现场,提高员工的自我素质,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将6S管理机制引入中职电子电工的教学中,可以实现中职教育与企业之间的深度交融,可以加快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从而增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本文阐述了6S管理的基本内涵,探究了中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实施要领。通过在教学中推行6S管理思想,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职实训教学现场管理模式,不仅能使教学过程更具现实意义,增强学生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为学生走入企业铺平道路。
一、6S管理的内涵
6S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6S管理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能对生产作业现场中的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学习6S管理,必须先对“6S”的各个要素做个基本认识。
1.整理。将工作现场或其他场所中的物品、设备清楚的区分为需要品和不需要品,对需要品进行妥善保管,对不需要品则进行处理或报废,以营造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
2.整顿。将需要品定位、定量整齐摆放,并对其给予醒目的标识,这样可大大缩小寻找物品的时间。
3.清扫。清扫工作现场,使其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干净整洁的状态。
4.清洁。即规范,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且维持其成果,并对其实施做法予以标准化、制度化。
5.安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使行为、设备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符合规范,给人带来安全的工作环境。
6.素养。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形成职业素养,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
6S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一项基础管理工具,是现代化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体现,规范化、流程化的工作环境,自觉主动的高素质员工,为企业朝着先进、文明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现状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它的教育特质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设置根据市场调研,紧密与企业岗位和岗位群对接;人才培养过程根据工作过程的特征确定,紧密围绕职业关键能力。理论和实践教学解构了典型工作任务,重组了工作流程,设计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变虚拟场景为真实企业环境,学生在企业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超过了两个学期。
1.实训现场的杂乱。具体体现为学生对于材料、设备以及工具等的使用杂乱无章,随意摆放,使工作场地遍及各式各样的设备,不能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工作现场环境。
2.准备工作不足。一是学生对具体的物品和器件缺乏认识,不能快速准备的辨识,二是没有对这些物品和器件做鲜明的标识,致使学生在操作时不能直接的拿取所需物件,操作复杂,占用时间多。
3.清扫工作不彻底。由于实训现场环境的杂乱化,对于废品、垃圾的处理也缺乏有效地管理,通常随意的被随意的扔在地上,垃圾堆积如山。而在打扫时,学生往往只注重在地面的赃物清理干净,忽视桌面,使桌面上的垃圾长久的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有些甚至发霉发臭。再次,个别学生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对于清理工作不耐烦,甚至把清理当做任务式完成,只有在教师的强制要求下才会打扫卫生。
4.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弱。远离了老师的指导和监督,学生就不能有序的完成实训项目,甚至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有时还出现一些安全事故。
5.学生实训态度不严谨,没有教师的监督下的学生一般懒散、做事拖拉,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缺乏工作效率,进取性不够。
三、6S管理在中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应用意义
1.有利于提高实训教学的教学效果。6S管理模式,要求规划化的现场管理、高度的纪律性,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自觉主动的高素质员工,在这中高要求的环境下进行的实训教学,不但提高了教师的实训指导技能,高速度高质量的工作效率的要求也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2.有利于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对于员工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以企业6S管理模式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实训活动,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专业化培养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养成有积极的意义。此外,将6S管理引进教学,还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使学生能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使教学活动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有利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职业素养包括两个方面,即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将企业的6S管理引入校内的实训基地,通过构建企业工作环境,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安分守己,认真完成每项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通过合作和交流,树立团队意识。此外,在实训过程中对于职业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的强调,也树立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6S管理在实训教学中的实施
根据6S管理的基本内涵,第一步就是要推进前四个S,即整理、整顿、清扫、安全。具体在实训教学中就是要对实训现场进行有效地管理,要做好事前的检查工作,及时的检查出设备、器材和工具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化研究,综合考量利弊,并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及时的整顿。
第二步,深化后两个S,即清洁和素养。6S管理的核心就是在不断改善的工作环境中,塑造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培养勤奋、节俭、务实、守纪的职业素养。
五、结论
6S管理作为企业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6S管理在实训教学中的实施规范了实训教学秩序,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学校要善于借鉴现代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和方法,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110kV输变电工程;工程施工管理;城乡电网;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5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4-018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4.095
110kV城农网输变电工程施工一直以来都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除了施工人员在施工技能上的不足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施工管理意识。因此,要想保证110kV城农网输变电工程的顺利完工以及零缺陷移交目标的实现,输变电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致力于施工管理人员施工管理意识和安全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优质按期地完成施工任务。
1 110kV城农网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1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施工的基础性工作,所以110kV输变电工程的施工企业必须充分重视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想有效地防止发生各种事故,就必须认真做好预防工作,电力项目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充分地做好分析和辨识工程危险点的工作,同时还要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出来,从而能够彻底地消灭各种安全隐患。
第二,对安全管理的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首先,施工企业要将安全责任机制建立起来,并且要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以实际的情况为根据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必须确保各部门人员和各级的领导认真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全过程、全员管理的实现,将各种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其次,还要严格地贯彻执行安全责任考核制度,采用季度或者月度的方式认真地考核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工作;最后,必须以考核的结果为根据对安全责任奖罚制度进行严格的落实,要适当地奖励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的部门和责任人,严厉地惩罚导致设备损坏事故以及人身伤亡事故的部门和领导。
第三,经常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及时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学习事故通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使之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时刻以安全为警钟,做到三不伤害,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第四,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督察力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及时现场作业,纠正不安全行为。
第五,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
第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减少危险落后的施工方法。认真编制施工方案、进行现场勘察,多采用机械,少使用人力。
2 110kV城农网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在110kV城农网输变电工程中始终都应该贯彻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并且要对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够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
2.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施工图的设计是110kV城农网输变电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保障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一旦施工图出现问题,就算运用再好的施工技术也很难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所以,必须严格地审核施工图,在完成各个专业的图纸设计之后,要对所有的设计人员进行组织,要请运维检修部门的专家参加,使其共同开展图纸会审工作,从而使各专业配合上的失误得以进一步的减少,并且使整体设计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有利于运维检修。
2.2 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设计单位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相关的设计人员进行委派,使其充分地参与到施工现场工作中来,配合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这样就可以将一些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解决掉,并且可以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根据进行设计变更,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施工;其次,在接到施工图纸之后,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人员审查图纸,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存在于图纸中,就需要马上向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再次,必须确保半成品、成品和原材料的质量。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必须由专人负责检查和验收进入施工场地的全部材料,而且所有的施工材料都必须做到三证俱全,符合施工设计要求,要坚决避免施工场地内进入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110kV城农网输变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最后,监理人员严格履行职责,进行旁站监理,与施工人员同进同出,特别是隐蔽工程的监理,必须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现场见证、取样、试验、拍照。
2.3 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之后,施工单位首先应该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之后,然后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工程师共同开展现场检查工作,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质量问题,必须马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直到工程的质量合格之后,才能够对质量验收书进行签署。在完成上述的步骤之后,就要实施工程交接工作,在工程交接的过程中必须由相关的质检机构对工程进行验收,同时还要评定工程的质量等级,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交付使用。
3 110kV城农网输变电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3.1 施工前的成本管理
所谓的成本管理就是在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以确保的条件下,有效监管和控制项目的实际成本费用支出。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首先要将投资效益分析工作认真做好,对成本预算进行合理的编制,将其中不必要的一些费用剔除掉,在对预算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之上,最终将成本项目的对应支出确定下来。在具体的施工中还要认真地分析和比较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将其中导致成本超支的原因找出来进行适当调整。在确定好预算成本之后,就要层层分解成本控制目标,最终能够落实到相关的个人和部门身上。
3.2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首先,要采用实时动态的方式监管110kV城农网输变电工程施工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成本管理成效。项目管理部门要严格地以月为周期归总分析项目成本,对成本超支或者节省的情况进行仔细的研究,同时要对项目总结会进行积极的组织,从而能够对成本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这样就能够将下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确定下来,并且能够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其次,要根据设备材料到货情况、施工季节、天气预报、地质地貌和工程协调等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调配人员和机具,尽力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力成本;引进先进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进度,节约机械机具成本。
3.3 施工后期的成本管理
在工程完工之后,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剩余材料进行认真的清理,同时还要认真地汇总和核算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成本费用。相关人员要详细地对比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成本费用和成本预算,将其作为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个人成本绩效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且以考核结果为根据进行相应的奖惩工作。
4 结语
现在我国的电网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输变电工程建设不断增加,施工项目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安全压力增大,工程规范审计不断规范,要想有效地保证输变电工程的项目质量,在建设工程的时候就必须认真地做好施工成本、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三个方面的施工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将优质的工程建设出来,最终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卫强.输变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与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7).
篇9
一、特种作业安全管理
1、受限空间作业
本月发酵查罐频次较多,作业前防护措施做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阀门上锁后警示标识未按要求进行悬挂;在作业前各值值长对防护措施逐一进行落实,确保达到作业条件后作业;对破损的阀门锁链、模糊的标识牌进行了更换,要求发酵人员定点妥善保管;对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本月2-8号对色谱仓室进行了清理,作业前对仓室进行了通风置换,并进行气体分析,对作业人员、监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完善了色谱仓室受限空间危害告知警示牌。
2、危化品操作
车间主要危化品有液氨、液碱、硫酸、酒精等,主要为发酵,膜滤,板框,色谱4个岗位使用,其它岗位使用较少。
特别是液氨、硫酸、碱液,危险化学品使用及操作人员增多,发酵新入职人员较多;人员意识相对欠缺,应急防护用品的保管维护不到位有随意挪用现象,车间将加大新员工的培训频次,借助班前会,老带新岗位培训等形式,培养新人员的安全意识。
3、动火作业
本月一级动火集中在发酵,主要是查罐检修搅拌焊罐内漏点,二级动火多为改管道及焊补管道漏点,焊漏点离蒸汽管道近,存在烫伤;部分离硫酸管道较近,存在爆炸风险,危化品腐蚀的风险,作业前已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仔细辨识,并采取可靠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并做好防护措施,保证作业安全。
4、登高、安全用电方面
本月的二级登高主要为发酵查罐,膜滤更换房顶,拆除腐蚀严重的C型槽钢及7吨二效的改造,作业过程中部分作业面狭小,作业人员相互交叉作业,在更换安全带位置,拆装安全带挂安全带的过程中,存在坠落的风险,对作业人员进行了重点强调。
电器方面,电工对车间内的配电柜进行除尘清理,电机保养加油,更换部分电缆,对电源线进行穿管,目前还在进行维护整改;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配电室的部分散热装置有损坏,不利于电气设备散热,正在加快维护检修进度。
5、特种设备和设备安全操作
5.1车间主要特种设备有压力管道、三轮车、电焊机、氧气、乙炔瓶、气泵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对特种设备不是很熟悉,不能完全掌握特种设备所有安全隐患和应急措施,车间将在后续过程中重点培训。
5.2机械设备危害主要是在设备操作,巡查,维修,发生异常时,车间对操作人员培训设备异常处理,提高设备操作能力,控制设备事故。
二、安全培训情况
1、强化培训力度,提高当班人员的安全意识。
1.1、班前会议15-30分钟,值长对当班人员进行培训,本月重点对消防器材的使用维护和消防逃生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提高个人安全意识及疏散逃生能力。
1.2、培训了作业票证的安全管理,强化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1.3、培训强调烟火的问题,严禁将烟火带入生产厂区,抓到一次处理一次决不手软。
1.4、培训强调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管,发现过期损坏及时更换。
2、值班室培训设施改善
2.1、在值班室加装了投影设备,拓展了车间培训形式,使员工更有积极性。
2.2、对值班室整体环境进行了优化,对墙面进行了粉刷、地面贴了地板砖,改善了培训环境,使员工有一个好心情,给员工传递车间对于安全培训的决心与态度。
2.3、购买了桌椅板凳,方便员工记笔记学习培训内容。
2.4、申报了宣传标语、安全警示语,营造车间安全氛围,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三、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
1、本月隐患排查情况
本月由车间主任牵头组织车间级隐患排查2次,共查到隐患31条;班组级安全检查14次,共查到隐患70余条,均已当班整改。
2、本月重点隐患整改情况
2.1、发酵新尾风水洗塔改造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提高了设备安全性能。
2.2、陶瓷膜腐蚀屋顶和C型钢已拆除完毕,正对C型钢进行打磨刷防腐漆处理。
2.3、精制食品级二、三楼地面自流平、隔断已完成,大大降低了现场粉尘,改善了工作环境。
2.4、陶瓷膜厂家已对1#、2#陶瓷膜操作控制系统进行维护,已申报部分备品备件,维护后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2.5、初步整改了陶瓷膜现场污水管道及工序异味源头,改善工作环境,降低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下月将继续整改。
四、下月重点改进计划
1、对膜滤房顶腐蚀严重的墙顶及腐蚀严重的C型钢拆除后进行更换。
2、膜滤原料A罐部分罐壁腐蚀严重,在5月份的膜滤设备检修中倒罐更换钢板,由于房顶换板及C型钢同时作业存在风险,在房顶更换完成后进行。
3、提取车间改造配电柜室,将离心机配电柜及控制柜统一搬到新配电室,降低用电风险。
4、氨四饲料级包装间改造,草图已确定,计划已申报,预计本月8号开始施工,月底投入使用,完成后可大大改善空间粉尘,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安全风险。
五、总结
1、车间安全意识这根弦时刻要绷紧,不能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不能把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故当故事,吸取教训要有忧患意识。
2、强化入职新人员安全意识培养,进一步加强培训与学习,发酵人员主要重点培训危化品的操作防护及应急处置,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置和逃生,机电维修人员培训特种作业规范,尤其是防护用品及日常工器具的正确使用。
3、常抓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改善进步;
4、严抓严查防护用品的规范使用及维护,发现一次处理一次;加强消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消除火灾隐患。
5、车间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安全工作,配合安保部努力改进车间安全工作环境,通过隐患整改与硬件投资,积极推进车间安全工作,努力向本质安全迈进。
汇报完毕!
篇10
关健词:状态检修 周期 增供扩销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1-064-02
结合配电网设备检修工作,供电企业首先应当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如《供电企业反违章工作管理规定》、《供电企业安全生产专项监督工作实施细则》等。供电企业还应当结合南方雨雪冰冻天气及保电工作需要,建立并完善了电网安全保障机制、预警机制和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
近几年来,配电网在中国发展迅速,因此,保持配电网不间断持续供电尤其重要,配网安全已经成为供电公司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本文根据配电网的辐射型结构特点,利用逐步回推的,建立配电网检修模型库,以推进配电网检修时效性。
1 开展配电网设备检修的措施
(1)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在开展配电网设备检修过程中,供电企业要不断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新一轮配电网安全性评价、安全日、安全月、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等各种专项安全整治和安全活动为契机,以查隐患,反违章为重点,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职责。
(2)推行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运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危险点分析控制等制度,将事故的控制措施具体化。通过对个人、班组、车间落实分级控制和逐级把关,杜绝了人身和人为责任事故的发生。
(3)高标准完成春、秋检、季节性事故预防工作,及时消除重大、一般设备缺陷。
(4)实现安全隐患闭环管理。为了配电网设备检修工作落到实处,供电企业应当加强各安全生产专项工作方案的可操作性,通过宣贯、检查、调考、考核等手段,使各基层单位专项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展开。
(5)针对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供电公司应从计划、实施、检查、评定、总结、提高六个方面进行落实,初步实现隐患闭环管理。通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全生产百日监督专项行动来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处,使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得到加强。
(6)做好安全措施,配齐防护设施,改善员工作业环境。供电公司应充分利用各种安措资金,为生产单位配置了挖掘机、母线加工机、发电车、互感器检修升降平台、伸缩式围栏、路锥、杆塔防坠落装置、进口液压工具等安全机具,降低了员工作业强度,实现部分作业机械化,为员工创造工作条件完备的硬环境。
2 以建设坚强电网为己任,科学谋划,让电网建设提质增速
(1)科学谋划,确保重点,全力实施。强化变电站扩建工程,抢时间,增效益,急用户所急,保证招商引资项目配套工程如期完工。
(2)持专业管理工作要“精益化管理、规范化运作”这一理念,以安全生产精益化竞赛活动,安全管理贡献杯竞赛活动为切入点,提高了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配电专业继续深化“四项”重点工作,落实各项防外力破坏措施,使用降阻模块等技术措施更换不合格地体,实现配电网设备坚强,无人为引发的跳闸事件发生。
(4)综自改造技术复杂,施工过程中环节较多,作业难度大。为此,供电公司应全过程开展安全管理,对改造工作安排、每个过程的技术要点、安保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要求,精细的管理,保障工程顺利的进行。
3 配电网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1)如今,配电网还存在着发展滞后,电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如配电网设备检修程度较低,配电网络资金投入少;电网中老旧变压器、开关等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改造还需相当长时间。
(2)电网局部发展不均衡,电网安全供电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特别是局部电网、部分线路负荷增长快速,负荷屡创历史新高,高危客户、重要用户应急保障措施不完备等问题。保障安全供电,满足客户需求面临压力越来越大。
(3)电网运行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电力设施遭受外力破坏事件、保护区域被侵占事件日益严重。特别是外力破坏造成的线路跳闸和频繁发生的强降雨、降雪、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对电网影响进一步加剧。
(4)国家实施拉动内需政策,加大电力建设投资。老旧设备的改造、大修、技改、基建工程将全面开工,点多面广、系统方式薄弱、安全措施复杂、现场作业繁重等等。保证人身安全、电网安全、设备安全的风险和压力进一步加大。
4 配电网设备检修的思路与方向
(1)配电网开展设备检修过程中,应强化人的因素,供电公司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把电网安全放在首位,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年度安全工作意见,充分发挥“两个体系”的作用,强化安全工作落实和安全事故问责,开展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及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建设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
(2)配电网应确保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供电公司应在年度内不发生生产(含基建、农电)人身重伤事故;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电网、设备、火灾事故(含农电);不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不发生严重供电安全事故;不发生负同等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3)供电公司开展配网设备检修工作,应落实责任制,落实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级管理、分线负责、层层落实,从而使安全对生产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新版《安全生产奖惩规定》。
(4)开展配网设备检修,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借助常规工作的开展,督促措施的落实到位。具体从作业前危险点分析、作业中的落实、安全工器具配置、使用、重点反措监督落实,安全例行工作执行等方面发挥作用。
(5)配网设备检修,应急管理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国网公司已经将应急管理工作列入安全监督部门的职责范围,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成了安全监督部门新增的例行工作。提高供电公司专业队伍应急能力,重点加强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提高各级人员尤其运行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熟悉和掌握应急处置方案、应急启动条件、应急执行程序等。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加强抢险照明装备配置,加强专兼职抢险救援队伍建设。
(6)几年来,随着电网建设投入加大,老旧设备改造力度加大,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电网本质安全得到不断加强,电网事故、设备事故得到大幅下降,建设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将是供电企业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
5 强化配电网设备检修中应注意的问题
(1)研究有关征林、征地、环保、规划等部门的政策,积极与政府、省级公司各职能部门协调沟通,争取这些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加快前期工作速度,争取早开工。
(2)健全“五体系”(项目管理体系、安全控制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管理体系、造价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横、纵向管理职能的划分,管理办法,管理流程,管理标准以及评价机制。全面推进应用“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化施工工艺)、“两型一化”(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化型、工业化)工作。工程检查按照“达标、投产”、“优质”工程的标准及“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进行检查和验收,做到早完工。
(3)以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和《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依据,以提高员工安全风险意识和辨识防范能力为根本,以防止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为重点,立足班组和作业现场,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防范与评估工作。
- 上一篇:电气实训的目的
- 下一篇:道路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