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热点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经济热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内经济热点

篇1

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深圳依然在高温的烘烤之下,记者驱车前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新木盛低碳产业园,应约采访南烽精密机械(深圳)有限公司。

天气酷热让每个人都觉得不爽,而南烽精密机械(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名字却与“热”有关,这就是时下注塑模具行业广泛应用的一种产品——热流道!10多年来,南烽精密机械(深圳)有限公司在热流道行业埋头钻研技术,产品精雕细做,做出了一份不俗的事业,并因此而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企业!

在低碳产业园公司的办公区域、生产现场,南烽精密机械(深圳)有限公司领导们向记者讲叙了一个娓娓动听而又看的见,摸的着的热流道经典故事——

热流道绘出的靓丽彩虹

南烽精密机械(深圳)有限公司,2001年在香港成立,刚开始时公司销售欧美进口包装机械设备及零部件,并提供技术支持与项目管理服务。同年建立与德国FELLER公司的合作,开展温控器业务并将FELLER引进中国市场;2002年成立深圳办事处,同年建立与HEITEC公司的合作,并将HEITEC引进中国市场,2004年成立北京办事处,开展华北地区的业务, 2006年成立上海办事处,开展华东地区业务,2007年成立深圳工厂,生产加工精密零部件、模板、组装和维修热流道系统,2008年开发出72模腔PET瓶胚热流道并成功推向市场,2009年开发及生产通用热流道系统, 同年成立成都办事处,开展西部地区业务,2010年研发和制造96腔PET瓶胚热流道并成功推向市场,2011年搬迁深圳工厂并扩大产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2012年在新加坡、印度及越南等地成立了技术服务处。南烽成立以来,以热流道绘出了一条靓丽的彩虹!

毫无疑问,南烽作为一家专业的热流道系统服务供应商,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包括热流道系统,温控器以及注塑应用的相关精密零部件,致力于提供高品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南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国内高端热流道市场,成为一股新的势力——

高温工程塑料的成熟应用

塑料行业的发展,其新材料不断推出,高性能超群的工程塑料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应对特殊工程塑料方面经验丰富,无论是高温材料如LCP、PPS、PEEK、PEI以及带有高百份比的玻纤塑料,南烽都有大量成功的例子。南烽公司认为,对于这种类型的应用, 项目前期的评估非常重要。而南烽公司的Q系列喷咀的TS-T型号的独特设计, 针对高温的结晶性材料, 效果非常良好, 能够为客户提供稳定生产环境, 不易堵胶口, 同时保证了塑料的质量。针对磨损性高的材料,使用耐磨损的咀尖材料, 保证了喷咀的寿命。

多模腔技术应用经验独特

除一般通用热流道系统外,南烽也致力发展用于包装行业的热流道系统;使客户在高端应用上有更佳选择。该系统的设计针对包装行业对热流道系统的高要求;快速的周期,最少的维护时间。同时南烽以精心设计的分流板及喷咀确保高度的流道系统平衡。

南烽也同时提供PET瓶胚专用的热流道系统,对应32到96模腔的模具,在过去几年间,被广泛使用在高端的瓶胚生产业界,其高质量的表现被瓶胚生产行业的领先用家再三的肯定。

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追求

南烽精密机械多年来跟德国公司合作,深深了解德国制造工业的严谨,对质量的要求。对自主开发的热流道订出了更为严格的质量目标,从设计、选材及生产控制上,都与业界领先的品牌看齐,希望为用户做出成本合理而优质的产品,以南烽多年的应用于经验为基础,南烽热流道EVERFINEST的设计以功能及实用性为主要考量,适用于大部分塑料,坚持选用优良的原材料,保证系统的质量,所有电热原件,圴为欧美进口产品,生产过程中有严谨的控制,所有产品均符合南烽的质量要求。

优秀企业文化描绘发展宏图

南烽领导们带领记者参观工厂生产现场时说,我们深圳的工厂也是华南区的销售服务中心,为周边客户提供强大的销售咨询及服务器支援,并在上海、苏州、北京、成都设有销售服务点。同时Heitec及Feller亦于海外拥有完善的的服务器网络,产品出口到海外亦能得到技术部支援!

南烽公司目前厂房面积为二千多平方米,设有工程设计办公室、生产计划办公室、生产加工车间、质量控制室、系统装配专区及仓库等,专业的生产环境为南烽的产品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生产加工车间配备有先进的精密加工设备及检测仪器,使得南烽能够有效加工出各种精密零件,制成高质量的热流道系统。

南烽精密机械(深圳)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以“开放沟通,公平互信”为宗旨,在公司内部鼓励不同部门,职级的同事提出意见,改善南烽的产品质量,工作流程等,而同事们亦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篇2

中央为何如此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控?哪些领域存在风险点?该如何防控资产泡沫?就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日专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先生。

防控金融风险事关改革成败

《中国经济周刊》:从最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看,风险防范一直受到高度重视。2012年指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2013年部署“着力防控债务风险,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2014年强调“要高度关注风险发生发展趋势”;2015年部署的几大重点任务之一,也包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16年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您认为,中央为什么一直强调金融风险呢?

连平:中央一直以来都重视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防范工作。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强调金融风险的政策思路,这与当前国际形势的演变以及国内金融业态不断丰富、金融创新不断增加的趋势是十分契合的。

由于与生俱来的杠杆特征和外部性,金融一旦爆发严重风险事件,其影响力较广,破坏力较强。当前国内正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国内又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诸多不确定性,更加重视防控金融风险事关改革成败,尤为重要。

《中国经济周刊》:请您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

连平:在国际方面,欧洲经济格局正在重构,“黑天鹅湖”似在呈现;日本刺激政策效果极为有限且处于低速增长;主要的国际风险和不确定性来自美国。

当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明显,美国利率已步入加息轨道。从经济指标来看,美国经济增速在2016年三季度已突破3%,失业率也降到9年以来的新低4.6%,加之未来一年里特朗普就职后可能在减税及基建投资方面实施刺激计划,美国经济活跃度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美联储针对美国国内经济复苏的态度和货币政策收紧的步调,都会影响美国加息外部冲击的大小。美国政策调整对于我国的冲击又主要体现在汇率、利率预期、流动性等方面。当然特朗普对华实施限制性贸易政策也会造成负面影响,但这并不属于金融风险范畴。

在国内方面,尽管部分宏观经济指标显示出一些企稳迹象,但M1增量构成结构中企业活期存款占比并不高,国内货币供给发生新变化中都可发现当期国内市场资金交易性、预防性和投机性偏好特征依然较强。民间投资增速处于低位和企稳回升缓慢,似可印证短期内资金回归“实体”积极性不高。

加之国内正处于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去产能”“去库存”任务艰巨。非金融企业和政府“去杠杆”虽已取得一些成效,但过去一段时间国内楼市和债市活跃,使得金融部门表外业务创新较快,居民部门杠杆率抬升。考虑到我国现在经济开放程度逐年提高,国内经济还承受着资本流出压力,种种困难下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风险都可能成为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那只蝴蝶,带来系统性风险隐患。

“排雷”才能保障金融体系平稳健康运行

《中国经济周刊》:那我们该如何准确地理解中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呢?感觉语气很重、决心很大。

连平:“处置一批风险点”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具体,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求实施的具体体现。

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主体因资金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复杂的金融体系。这与过去相对孤立、简单的金融体系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风险传染性较过去明显增强、破坏力度显著加大。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都是现代金融危机的典型缩影。针对现代金融外部性和传染性较强的特征,必须要抓住重要风险点和环节进行防控,对一些存在重大隐患的风险点进行排除。形象比喻的话,就是“排雷”。只有及时将威胁安全的地雷起掉,才能保障金融体系平稳健康运行。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当前哪些领域存在亟须处置的风险点?

连平:国内当前需重点防控的风险领域分别为债市、股市、汇市。债市和股市作为国内资本市场主要的投融资渠道。两者和汇市的风险传染和对经济的影响机制有一定的差异。债市和股市的风险大多来自于部分投资机构、投资人激进地配置高杠杆可能带来价格大幅波动的市场风险。加之近年来国内市场羊群效应较强,股市、债市大幅波动的市场冲击力在增大。因此控制二级市场合理的杠杆率就是防控资本市场风险主要途径。当然债券还存在到期不能偿还的信用风险。

而汇市的影响机制主要由外汇价格变化进而对贸易和资本流动乃至于国内投资产生冲击。目前国际不确定因素较多和国内经济运行面临诸多困难相叠加,人民币阶段性贬值程度较大会导致其他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和投资信心的减弱。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维持汇率在一个相对安全合理的区间波动也是风险防控的重点任务。

需要处置的风险点和隐患也大多在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主要是一些可能对市场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的行为。比如利用“举牌”搞利益输送、虚假贸易隐匿资金外逃、中介服务机构违背职业操守等违法违规行为等等。

当前资产泡沫主要体现在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较高

《中国经济周刊》:资产泡沫一直是个热点话题,此次会议也提出“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您认为当前哪些领域存在资产泡沫现象?

连平:股市经历几轮调整,市场杠杆和泡沫已经大幅回归。而前一段时期借了利率下行东风的债市,近期也出现了幅度较大的向下调整,以至于一些非银金融机构出现资金紧张局面。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格局下,债市缓慢进入向下调整去杠杆的轨道。

相比之下,部分城市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较高,似乎是当前资产价格泡沫的主要表现。前期一些热点城市已经推出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近期市场成交量也出现比较明显的萎缩。

未来防止楼市泡沫化尤应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在热点城市落实扩大供地的计划,以缓解存量土地出清周期过低的状况,引导预期合理回归;同时对土地出让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完善土拍机制,以减少高价地块出现。二是在差异化、精准化的分城市分区域施策的前提下,各地应增强政策相机抉择、双向调控的敏感度,避免市场大起大落。三是分批推进落地房产税和实现租赁等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

《中国经济周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一直是2016年热议的话题,此次会议也要求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请您分析一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篇3

热点词

GDP

增速放缓符合政策目标

今年上半年,中国的GDP同比增长10.4%,增速有所放缓。对于这样的经济形势,樊纲承认,国内经济确实有下行趋势,但这种下滑是正常的,甚至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事情,说明我们前几年实行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奏效”。

樊纲说,首先,我们这几年来实行的一切政策都是想把GDP增速降下来,因为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经不起长期12%的增长速度,如果继续涨上去,会产生大量的过剩产能,会产生经济过热,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所以,现在GDP增长降下来了,这是符合政策目标的一个调整,是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一个结果,是我们想达到而且是“好不容易”才实现的一个目标。所以,我们对此千万不能大惊小怪。退一步讲,目前GDP增长只是降到了10%左右,从中国经济潜在的增长速度来讲,即使下行到9%也仍然不成问题,也还是世界最高。不过,经济下行的惯性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对此要有心理预期和准备。

其次,樊纲认为,我们在泡沫不太高的时候就进行调整,才能避免像美国现在这样出现大的危机、大的泡沫。“我个人倾向于保持这样一个走势,而不是大起大落。我觉得现在的形势不错,我们调整得比较及时,比较有把握说‘软着陆’的趋势已经形成,中国的经济是健康的,需要这样的‘软着陆’。”樊纲说。

对于当前国内正陷入低谷的股市和楼市,樊纲认为这未必是个坏消息,这也是我们较为及时进行市场调整的结果。中国股市现在下跌得这么厉害,充分表明去年股市高位时的泡沫太大,需要经过深度的调整才能矫正过来。泡沫越多,调整的深度就越大。

热点词

金融海啸

不一定导致国内“促降”

“美国政府救市,这从美国的利益来讲是对的,我们也确实希望这次金融‘海啸’不要闹太大。”樊纲说,美国次贷危机、国际金融动荡对中国经济的“促增”的影响与“促降”因素同时存在,“净”影响不一定是促降的,无论如何也不会太大。

从贸易渠道来看,根据历史经验,美国经济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对它的出口就下降5~6个百分点,但是对美国出口目前只占中国全部出口的20%以下,如果我们进一步多元化出口结构,可以减少这种下降。另一方面,中国出口的另外两个大户――欧洲、日本的经济虽受影响,但仍在增长。中国周边国家经济增长良好,石油生产国增长强劲,我国对其出口持续增长,加上货币的因素,出口影响可能会小一点。

从资金渠道来看,国际金融市场“信贷萎缩”,但对中国来说主要的风险仍是更大的“流动性过剩”。美元加速贬值,美元利率大幅下调,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投机性资本流入的规模可能加大,比如大量的国外私募资金仍在中国寻找市场。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要以防止流动性增长过快为主要目标。

热点词

宏观政策

调整难免谨防过度

樊纲指出,美国经济下滑、国际金融动荡对中国不一定都是负的影响,也有促进增长的因素存在,但在中国自己的经济下滑趋势在形成、外部经济环境在恶化的情况下,我们仍要从“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仍然不可掉以轻心。潜在压力在于我们的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都仍然低于国际市场,都需要逐步调整,跟国际接轨,消除扭曲。能源、粮食都是不可缺的必需品,如果价格上涨的话,对通货膨胀是有压力的。

篇4

从近日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看,铝、锌、铜、铅等大金属走势在前期调整后重新上涨,为有色资源类板块重拾升势打下基础。

前几周在获利了结和美国加息担忧下,金属价格普跌,但从历史上来看,美国加息并不意味着金属价格上涨的终结;在关注加息与否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的是加息背后的逻辑与原因,而这些原因恰好是支撑大宗商品向好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大宗商品上涨是中长线趋势,主要是国际及国内经济复苏,流动性相对宽松和供需失衡是支撑大宗商品向上的最大原因。随定向宽松的实施,PMI已显示出国内经济阶段性企稳迹象,而供给瓶颈与成本支撑的叠加是最根本的原因。有色资源部分品种去库存至 4 年来的低位以及宏观面趋暖,同时由于有色资源股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及高弹性等特质,我认为这个板块是应该值得中长线反复介入和具备长远投资价值。

有色行业价格、股票等都长期处于下跌后的底部区域,随着供需格局的变化,价格弹性较大。因印尼控制原料出口,铝矿缺口短期难补,锌矿全球产能收缩较确定,后续持续性较好。建议关注受益铝价上涨最多的中孚实业和云铝股份。

稀有金属方面,稀土也值得关注。稀土价格已回落至 2010 年及 2013 年 7 月份水平,部分冶炼厂出现停产,底部已经出现。近期稀土价格延续有触底回升势态,原因有WTO败诉倒逼大集团整合,市场普遍对于稀土整治力度充满信心,而放开出口也将促进稀土价格上涨。相关个股可关注五矿稀土和包钢稀土。

另一方面稀土原材料价格上涨,利于磁材企业提价,利好磁材加工企业。建议可关注中科三环、正海磁材。

而钢铁方面,受益于经济复苏及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上涨,也有望走出困境,可重点关注有国资改革和军工题材的中小板的中原特钢。

篇5

随着世界排名前200位的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对金融人才,特别是高级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看涨。人才紧缺带动了金融培训的需求,因此,2004年金融培训市场的行情将继续“走牛”,而且国际知名金融培训机构的大举介入,更为金融培训热火上加油。此外,我国入世后,更多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上市公司需要完善财务制度,对有资质的会计师的需求也将直线上升。

热点预测:特许金融分析师培训、会计实务培训、国际会计师培训。

物流培训

我国物流业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但懂国际物流运作和管理的人才却极其匮乏。以上海为例,物流企业多达6000家,但每年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仅200多人,人才培养速度远滞后于人才需求的增长速度。据预测,到2010年世博会召开时,上海将需要180万物流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告急,为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了物流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项目,上海、北京等地也纷纷推出物流培训项目。

热点预测:国家物流职业资格培训、现代物流岗位资格培训、英国ILT物流认证培训。

管理培训

与企业培训相似,管理培训经过一段“大红大紫”的时期后,2004年将进入调整阶段。特别是MBA培训,那些大而全的培训项目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浓缩型的短期培训项目。项目管理培训的情况也是如此,市场仍有需求。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领导层迫切需要提升管理能力,因此,针对CEO、总裁的高级管理培训,可能成为2004年管理培训市场中的一大“亮点”。

热点预测:领导力培训、经理人培训、MBA精品培训、项目管理实务培训。

营销培训

2004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营销培训也将继续升温,但受机构竞争影响,培训价格会有所下降。因此,总体上看营销培训市场将保持平稳走势。将呈低端市场、高端市场齐头并进之势,低端培训包括营销师、营销员上岗培训,一般是本地机构的“阵地”;高端培训包括大客户管理、销售谈判、销售业绩管理等培训,则主要是国外机构的“天下”。

热点预测:国家营销师职业培训、销售实战培训、销售技巧培训。

职业培训

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推出10项职业资格鉴定项目,人事部也了多项职业和执业资格标准。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推行“持证上岗”制度,职业证书将成为就业市场的“通行证”。

热点预测: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权威性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企业培训

篇6

国内媒体将加入世贸的话题作为热点进行一种定型化的报道。所谓“定型化”是指国内大多数媒体的报道几乎都是同样的三段论:大前提,我国现有经济规则与世贸规则在竞争和市场开放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加入世贸就要缩小这种差距;小前提:我国现有规则要加大竞争和扩大市场开放时,民族经济就要受到冲击;结论:加入世贸将使我国经济各行各业经受一段痛苦期。痛苦期过后,才有可能步入强国之路。

我国图书出版界也将上述“三段论”累积成为书籍,迅速在图书市场铺开。世贸题材的书籍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这些图书多数内容也形成了一种“三篇成书”的模式:上篇介绍世贸的情况;中篇介绍我国与世贸要求的差距;下篇讲我国加入世贸后的问题和对策。

阅读了上述一些论文和书籍,我们感到有一种明示(不是暗示):我国现有经济规则与世贸规则似乎存在着一种“先进与落后”,“市场开放主义与市场保护主义”,或“经济自由主义与经济调控主义”等不同价值判断的差距。世贸经济规则属于前者,市场开放,经济自由,代表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进”性。我国属于“市场保护”,“经济调控”类型,似乎代表着经济不发达状况。

所以,我国加入世贸后应该逐步调整国内的经济规则,以便达到世贸“先进”规则的水平。我国调整规则的时间就是“入世”后的过渡期。如果能够顺利度过“阵痛”期,国内经济规则将来调整到与世贸规则一样的水平,结果就会象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一样好。这种明示价值判断建立后,政策导向也就定位了。入世后的国内经济规则和政策的调整是单向的,调整的方向只是朝着世贸规则的方向进行。

笔者以为,目前我国媒体和出版书籍关于“入世”的报道和分析,以及由此产生的舆论明示并不完善,某些观念过于单一,只看到了“入世”的一面,忽视了“世界进入中国”的“世入”的另一面。如果上述媒体和书籍的观点成为调整国内经济规则的主流舆论,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内经济规则的调整方向做以下粗浅的探讨。

一、背后的文化

任何国家经济规则的背后都一定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社会历史文化虽然也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相当缓慢。社会历史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各国历史发展不同,社会历史文化也不同。在多元的人类世界历史文化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得非常明显。

如果以我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要是用一个字来概括我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个字就是“合”字。我国历史文化体现一个合的精神。从唐朝以来的衣裙联体和服,到清朝大家的四合院;从吃饭的合餐制,到必有我师的三人成行,在衣食住行生活各个方面,无不体现了合的精神。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到修身、齐家、治国三合一版的政治理念,也都是合的精神。

西方的文化如果也用一个字来高度概括的话,可以用“分”字来概括。以美国为例,政权结构采取三权分立,中央与地方的联邦与州两级政府制。在生活中,美国人吃饭采取分餐制度,子女成年后习惯于独立门户居住,汽车更提供了独往独来的方便。美国人在生活中注重个人隐私,在社会工作中注重个人自由。我不象熟悉中国那样熟悉美国,举不出更多的例子。但是,美国社会生活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东西方文化比较方便起见,在此将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概括成为以合为基础的文化,简称“合的文化”。将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概括成为以分为基础的文化,或简称为 “分的文化”。

历史文化作为经济运行的背景,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社会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互相适应,互相作用。例如,在“合的文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体系中的价值取向是“稳定”。合与稳是互相起作用的:合是稳的基础,稳是合的结果。或者说合与稳本身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合是稳的静态表现,稳是合的动态表现,合与稳之间的关系表达一个事物内部的和谐关系。

我国经常说“稳定压倒一切”,就是指在任何经济价值取向与“稳定”价值取向发生冲突时,稳定的价值取向优先。我国在经济运行中选择“稳定”作为最重要价值取向,是由于受到合的文化影响。而合的文化又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历史上建造水利工程和儒家哲学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众多的人之生存比任何问题都重要。稳定就是众人生存条件的社会基础,合是众人生活关系的基本原则。何况我国不仅仅是人口众多,而且是人口过多。在这种国情之下,说“稳定压倒一切”,怎样强调也不过分。

同样道理,在“分的文化”影响下,在美国经济体系中的价值取向是“竞争”。只要有分,就一定会有争。分是争的基础,争是分的结果。或者说分与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分是争的静态表现,争是分的动态表现,总之表达一个事物内部的对抗关系。

我们用下面的十字图形来表达文化与经济价值取向的关系:

东方社会“合”的文化 A 西方社会“分”的文化 B

我国的经济“稳定”价值取向 C 世贸的经济“竞争”价值取向 D

在图中,A 代表东方社会“合的文化”;B 代表西方社会“分的文化”。C代表我国经济发展以“稳定为价值取向”,D代表世贸组织中的发达国家(如美国)经济以“竞争为价值取向”。

从我国与世贸经济规则的差别背后,也反映出东方社会文化精神与西方社会文化精神之间的差别。A和C是互相适应的,我国就是A和C组合模式的国家。同样,B和D也是互相适应的,美国就是B和D组合模式的国家。但是,A和D是不能相融的,无法想象“合的文化”与“竞争的价值取向”如何共存?同样, B和C也是不能在一起的,“分的文化”与“稳定的价值取向”放在一起时,将选择什么来“压倒一切”?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我国的经济规则将要发生调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调整?调整的模式选择是怎样的?如果象上述媒体报道和书籍中介绍的那样,不认真考虑我国东方式的文化精神与人口背景,只谈国内经济规则单向朝世贸组织规则方向调整的话,就可能会出现“A和D”组合的脱离现实的模式。这种“合的文化”与“竞争”的经济价值取向在现实社会中能够同时并存吗?我还没有看到先例。这种反文化,脱离现实组合格局如果出现的话,也只能是人为的,扭曲的。同样,B和C 的组合模式也可以人为让它扭曲地存在,即“分的文化”与经济“稳定”的价值取向共生。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这样组合存在过的先例。

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实际情况是:“B和C”组合的模式在已经加入世贸后的发达国家中没有出现过,包括日本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组合。A和D的组合模式在已经加入世贸的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出现过,包括新加坡和墨西哥。所以,我国加入世贸后,如果仅谈国内的经济规则的单向调整,而且调整方向也是单向朝着世贸规则水平看齐的话,我们认为这样的看法应该是不能成立的,这样的政策定位也是不可以采纳的。

二、规则调整的双向性

一些资料表明,完全接受世贸的经济规则,对我国和世界经济都没有益处。我国将近13亿人口,其中大多数是农业人口。我国的人均资源和生产力水平都不高,人均国民收入排在世界所有国家中的100多位。我国这样国情(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世贸也必须考虑我国的人口状况。否则,外国产品和服务将难以进入我国市场,外国金融机构也难以在我国开展业务。所以,应将我国加入世贸看成是双向的,国内经济规则的调整也是双向的。

我们采用下图表达双向调整经济规则的可能性。

东方社会 “合的文化” A A +B 西方社会“分的文化” B

我国经济模式稳定价值取向 C C + D 世贸经济模式竞争价值取向 D

从图中可以看出,将A和B组合在一起,将“合”与“分”组合在一起就成为有分有合。中国早有分与合的理论,例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理论,是关于“合与分”在时间上的联系。“合与分”在空间上也有联系,例如,中国有“小人同而不合,君子合而不同”(《论语》)。所以,中国人看待“分与合”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并且,我们追求“合与分”之间的平衡状态:“中庸”。

同样,C和D之间也可以找到平衡,即在“经济稳定的价值取向”与“竞争的价值取向”之间也存在联系。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有联系。此不再赘述。

所以,A向B的方向调整的同时,B也要向A的方向调整。互相调整的结果组成非A非B的中间状态,即A+B 组合。我国的经济稳定的价值取向中,要加入竞争的因素。加入国际竞争,外国公司要到我国国内市场来出售产品和服务。世贸经济规则为了促使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市场,也要考虑我国经济稳定的价值取向,否则就进不来。日本加入世贸比我们早,直到今天外国廉价的大米仍未能占领日本米市。总之,经济规则的调整是双向的,不应该是单向的。我国与世贸应该共同努力,双方都要尊重对方的文化,朝对方的价值取向接近,达到一种平衡。

通过上面的未能充分展开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简短的结论:

我国加入世贸后的经济规则调整,不应该单纯朝着西方经济竞争为基础的价值取向调整,而应该采取稳定加竞争的中间状态来调整。世贸不能只要求我国与国际水平接轨,国际发达国家也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人口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政策调整方向,我们的经济价值取向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两极化,而应该是三极化的。就象过去我们常说的那句名言:“无论白猫黑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篇7

次级债危机的逐步扩散使得实体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市场需求萎缩,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这些因素都使得本年度企业的并购活跃程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各行业中企业对外并购也更加趋于谨慎。

跨国并购总额下滑

在清科研究中心的研究范围内,2008年中国市场共发生了66起跨国并购事件,其中43起已披露价格的并购事件并购总额达129.58亿美元,相比去年的186.69亿美元的高位,下降了30.6%。面对跨国收购,具有收购意愿和实力的企业面对尚处于不确定性中的市场,还在伺机而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购事件的发生数量,但也为2009年新的并购事件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出于维持经济增长速度所需的资源供应、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应对新形势下产业竞争的需要,国内企业在诸多领域展开了跨国并购,其中资源、机械制造领域尤其引人瞩目。多起大规模的资源领域的跨国并购拉高了中国企业在本年度跨国并购中的份额,使得国内企业成为了2008年中国跨国并购舞台的主角。预计未来国内企业在上述领域的并购中还将有所作为。

TMT、能源行业并购额达历史最高值

2008年TMT行业并购金额达202.32亿美元,能源行业的并购金额则达到了78.17亿美元,均到达历史的最高水平。其中TMT行业中互联网、软件、通信/电信等领域成为并购事件最为活跃的细分领域。此外,就能源行业而言,一方面是国内大型能源企业间的重组整合;另一方面是国内企业收购国外诸如煤炭、石油等领域的资源。这两方面的动力使得本年度能源行业的并购金额达到了历史峰值。长远的看来,鉴于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短期内还无法缓解,能源领域还将会是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收购的重点领域。

篇8

2009年经济发展趋势判断

加快新城建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以及明确高端产业功能区定位等为北京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支撑。然而,北京市经济也面临继续下行的可能,一方面,根据北京市经济周期运行规律,2009年北京市将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收缩期;另一方面,北京市先行合成指数由2007年第二季度的高点一路下行,一致合成指数也呈高位下滑趋势,由此判断未来北京市经济放缓的风险加大。

在经济自身运行规律的作用下,针对2009年北京市经济运行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按照不同环境和政策力度设计三种可能的情境,模拟预测高、中、低三种方案下的经济运行态势。综合考虑目前国内外运行环境,我们认为,出现高、中、低三种情景的概率是10%、70%和20%。

(一)中方案:平稳增长情景,GDP增长9.5%左右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形势严峻、世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保增长”是2009年的主要着力点,宏观调控政策重心以提升社会信心改变预期为主。各项政策的实施给社会强烈的政策预期引导,及时提振起市场信心,防止了经济景气的连续下滑。同时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加快结构调整、理顺资源价格、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宽松的景气环境。

在上述背景下,经初步测算,预计2009年北京市经济将呈现先抑后扬的波动态势,全年增长9.5%左右,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从三次产业看,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发展改革的决定为第一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预计北京市第一产业增长1.7%左右。国内投资力度加大、北京市新城和薄弱地区的建设会带动北京市冶金、建材等行业的发展,奥运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有利于提升工业产品技术附加值,但受出口放缓的影响电子信息行业依然呈现低速增长,房地产领域的不景气使建筑业发展起色不大,预计第二产业增速为5.7%左右。第三产业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旅游业及金融业将继续平稳增长,但是全球及全国经济放缓,对北京市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业冲击较大,预计北京市第三产业保持11%左右的速度增长。从三大需求看,在启动新城建设、加大地铁、道路等重大投资项目以及完善产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吸引社会投资等的推动下,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16.5%的增长,但房地产市场仍将处于调整期。虽然陆续出台一些刺激消费的措施,但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预期有限、物价回落拉动消费下行的作用下,2009年消费增速难有大幅提高,预计增长15.6%左右。外需减弱在降低出口订单的同时也减少了原料的进口,预计北京市进出口增速分别放缓至24.6%和13.8%。国内外供需矛盾减弱将使2009年北京市物价涨幅持续回落,但考虑到明年我国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适时调整资源能源价格,物价涨幅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预计2009年北京市CPI上涨102%以上。

(二)高方案:稳步回升情景,GDP增长10%以上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再恶化、世界经济处于调整期,国外经济形势好于预期与国家一系列积极政策相叠加。在外需趋稳和内需加大的共同作用下,经济景气态势依然延续,物价上涨、资源能源紧张压力可能重现。宏观调控重点以促进经济健康增长为主,政策重心转向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保障民生、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推动一系列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加快结构调整。

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有较大幅度增加,房地产市场逐步调整完毕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步企稳,预计二者分别增长19.3%和19.2%;居民消费预期得到恢复,住房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增长态势良好,社会投资对公共服务领域的不断投入使服务性消费成本大幅降低,居民服务性消费尤其是旅游消费将明显增加,预计2009年消费增速将有所提高,增长17%左右。世界经济回落企稳,全球经济贸易止跌回升,北京市进出口逐步表现出复苏迹象,分别增长27.7%和16.2%。初步测算,三大需求能支撑10%以上的较快增长。经济增速回升有利于扩大消费者信心,使北京市消费总需求增加,再考虑到北京市市场供给有限的影响,预计北京市CPI将保持在103.5%的水平。

(三)低方案:继续下滑情景,GDP增长9%以下

在金融危机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难以估计、国际经济形势继续恶化的情况下,国内经济调整期继续延长,就业压力加大,股市、楼市信心难以恢复,加速国内经济的回调。宏观调控政策强调刺激内需,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政府债券发行额度,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标准;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和财政转移力度,扩大国内需求。

在此背景下,三大需求将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态势,带动北京市GDP增速放缓至9%以下。需求减弱影响产业投资积极性、工业项目难以落地;受预期不乐观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继续处于深度调整期,房地产投资增势难以恢复。基础设施投资依然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4%左右。就业形势严峻使居民收入和预期收入更加不乐观,股指大幅下降和房价回落加剧了财富负效应,使耐用消费品消费增长出现明显减速。预计消费需求增长将放缓至14%左右。国际形势进~步恶化对我国及北京市出口继续构成很大压力,预计2009年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0%和20%左右。

政策建议

(一)加大投资力度,发挥投资的推动作用

加快新城建设的投资和引导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的杠杆作用。给予适度优惠政策,鼓励适于新城发展的行业落户新城。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民间投资介入新城建设。保障新城土地持续供给,做到既保证土地的持续开发,又能拓宽新城产业的发展空间。积极推动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向郊区转移力度。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构,扩大公共服务

设施的投资范围。积极构建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力度,积极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适时出台相关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增长。加大投资与产业发展对接,加快投资向有效产能转化的效率,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培育消费群体,刺激消费增长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培育消费群体,谨防消费断层现象。加大补贴力度,提高补贴范围。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培训和在结业培训,扩大城镇居民就业。积极扩大信息宣传力度,鼓励下岗工人自主创业,为下岗工人提供良好的再就业环境。扶持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鼓励郊县农民就近择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区域。加快消费场所的周边配套设施和消费环境的改善,提高消费者的通达能力和消费热情。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积极降低消费成本,鼓励中高端收入阶层扩大消费。逐步发展高端消费产业或服务产业,积极促进消费升级。

(三)积极总结奥运遗产,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积极总结奥运遗产,抓住机遇优先发展奥运相关产业。加大品牌推介力度,树立奥运场馆建设和奥运举办期间涉及的相关产品的品牌形象。依托奥运优势,将公共基础设施与周边的商业办公、娱乐休闲、教育文体等功能相结合,积极培育体育产业,有效带动餐饮、娱乐、休闲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努力将北京市打造成为体育休闲之都。提高奥运场馆设施商业化运作水平,逐步形成一批集旅游娱乐一体化的大型休闲场所。

(四)以保增长为主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篇9

“新常态”并非全面下滑

经济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是我国经济的“新常态”。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延续下行趋势,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预计会下调至7%左右。新增长点的培育和新发展方式的形成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国内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依然不强。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以及传统产业过剩产能的消化会继续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首位来看,管理层比以往更加注重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在给转型和改革留出空间的同时,坚守底线管理思维。2015年,7%经济增速或是最低目标。

这种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已经适应并逐步接受“新常态”。中高速增长并非中速增长,而且按照“十”提出的2020年经济总量翻番目标和稳定就业的需要来看,经济年均增速需要在7%到7.2%之间。经济增速下行过程中,结构已经出现积极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在继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工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随着改革总体思路和框架逐步清晰,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此消彼长,改革效应和经济“新常态”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周期性逻辑,成为提振市场信心的主要因素。在新常态下,达成经济目标主要依靠新增长点和新驱动力。管理层提出的2015年消费、投资和出口的着力点分别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

鼓励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投资,创新投融资方式,消除投资障碍;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由于消费和出口增速空间有限,投资在稳经济方面仍然起着关键作用,预计2015年投资重点在于国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外基础设施投资等新型的、国际化的投资活动。同时,这类投资活动拉动的国内产能外移和自由化贸易也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为适应“新常态”,在行业投资领域,应该关注一些能适应“新常态”的行业,挖掘投资机会。

前期探底行业迎来机遇

受益于海外经济改善的交通运输、外贸服务以及物流等行业,国内经济新增长点中的高端装备和工业产业升级。

2015年,分析人士预计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根本性改观,但是增速有望略微回升。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失业率持续回落,GDP增速回升;另一方面,欧洲经济正在逐步摆脱债务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也趋于稳定。尽管欧洲和日本经济没有显著增长,但是恶化态势基本得到控制,四季度以来,欧盟和日本的制造业以及服务业PMI指数保持在50上方。海外经济改善,对我国出口增长以及对外贸易形成支撑,交通运输、物流以及对外贸行业有望受益。

尽管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压力,但是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的基础和优势也不容忽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以及高端装备的出口,将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而资本输出战略推动制造业“走出去”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新发展契机。一方面,国家重点发展的“一带一路”和亚太自贸区等战略部署,为对外开放开辟了新的市场和新的思路,意在通过资本输出带动产业输出,发挥我国制造业大国的优势,先进制造业迎来新需求,而且有助于化解我国制造业的过剩产能。另一方面,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制造业向智能化、专业化、定制化和信息化转型将逐步提速。

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剑辉在接受《小康・财智》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以来,国家在推进产业升级以及产业融合方面的进展明显加快,先后出台和部署了互联网、高科技以及信息技术的产业发展以及这些行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政策和方针。微观层面,国内企业在数控技术和自动化系统集成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具备发展基础。涉及的产业领域较多,重点关注物联网、新材料、3D打印、机器人、智能产业等子板块。

基础建设受益国家投资

鼓励“新常态”下的新型投资,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相关的建筑、公用事业和油气管网行业,以及互联网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投资力度有望加强。

一方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开放模式已经正式开启。APEC会议期间,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亚太地区多国普遍认可。2014年10月,亚太21个国家已经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规划实施初期,建设重点将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以扩大亚太地区和我国内部的互联互通。建筑、交通运输、公用事业以及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将明显受益。

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尽管短期内没有明显的盈利效应,但是从中长期来看,符合经济转型和提质增效的原则。一方面,从国内角度看,“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其他区域战略当中,着力重点都是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薄弱的区域。在这些区域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解决区域发展和经济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农村和乡镇发展基础设施,将为城镇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中长期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需要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互联网产业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中的各个领域,对推动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在经济“新常态”培育和挖掘新的、可持续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经济互联网产业带来的投资机会,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挖掘。第一,互联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包括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提供商、网络优化服务、应用产品提供商等。第二,互联网向传统领域全面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造着多个传统行业。例如,在线教育、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物联网、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等诸多领域。

目前,我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既是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被动选择,也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的主动选择。政策方面,即“大气十条”推出以后,“水十条”正式已经逐步临近,土壤和固废处理领域的顶层设计政策也在酝酿之中,政策持续发力将推动环保行业需求。另一方面,碳排放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制度的推出,有助于民间资本进入环保产业。

成本下降的行业受关注

成本方面,国内利率下降和国际油价下跌,对建筑、房地产、电力及公用事业等高负债行业以及海运、航运等行业起到减轻成本负担的作用;土地制度改革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又可以推动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率的提升。

降息受益行业。央行在2014年11月21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显示出了管理层引导融资成本下降的决心。降息以及利率下行,在2015年会对高负债行业缓解财务成本压力起到效果。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资产负债率排名前五位的行业,资产负债率都超过了60%,分别是建筑(80.5%)、房地产(74.7%)、电力及公用事业(67.2%)、钢铁(65.4%)和家电(62.9%)。利率下行对缓解上述行业财务成本方面效果会比较明显。

原油价格下降受益行业。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美元强势上行以及需求疲弱的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累积跌幅已经超过了50%。从成本下降的角度来看,航运和海运行业在原油价格下跌过程中盈利改善最为明显。如果油价低迷时间较长,对拉动汽车消费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土地制度改革既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又可以推动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率的提升。从目前的政策进展来看,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大幕已经开启。2014年12月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并强调要推动三种类型的顶层设计和分类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的投资机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顺畅后对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产生的正面影响;二是养殖企业受益于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居民加速转移,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三是农业规模化有助于推动对农业现代化,相关板块有估值提升作用。

主题方面投资引关注

并购重组以及国企改革有望贯穿全年;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战略有望形成持续的区域概念板块热点。

并购重组过程中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发起并购的公司,通过并购可以实现产业链扩展或巩固行业地位或进行多元化发展,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第二是被并购的公司,尤其是新兴产业中的优质公司,一旦被其他公司并购,其股权会获得较高溢价,而且股东背景提升有助于公司业务的稳定发展。

国企改革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逻辑主要包括产业集团的资产证券化、集团内部资源的整合平台、现代管理制度推升企业管理效率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民营企业盈利空间等方面。从行业角度来看,国企放开竞争性行业,主要分布在商贸零售、食品饮料以及文化传媒等行业;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公共服务类领域,例如交通基建和公用事业等也会部分放开。从中央和地方的角度来看,央企改革的主要看点在于2014年试点方案的最终确定以及未来试点范围推广所带来的新投资机会。

王剑辉建议地方国资改革的重要看点是提高证券化率,这意味着A股中涉及地方国资的资产注入与并购事件会继续增加。总体来看,低价、低估值的国资蓝筹股具备估值提升的驱动力,值得重点关注。

篇10

“作为一家年轻的私募公司,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那就是注意风险控制把握安全边际,看准热点,寻找投资机会。”黄国海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记者: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请谈一下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黄国海:欧债危机的发生导致了去年国内股市的下跌,的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欧洲债务危机现在结束了吗,我们认为没有。欧洲各国的债务比例比较高,若欧洲整体发生债务危机牵累到德国、英国等国家,全球经济将会引起极大的震动。增加税收和减少开支这两种方式都无法成为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法,欧元贬值是唯一途径,因此导致欧洲的经济难有大的作为,欧债危机5-10年之内基本上无法解决,国内出口减少对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国家未来政策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内需,以内需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对国内2011年A股形势如何研判?

黄国海:总体概括来说是“谨慎乐观”。我们认为整个蓝筹股市场估值偏低,市场不必担心大幅下跌的风险。体现在具体方面是现在银行的估值比较低,按2010年的业绩来算,银行的估值在9倍。2010年的业绩相对于09年增长率在40%左右,2011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同比去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同比增长也在40%,甚至有些达到50%,在如此高的增长率下,相形之下9倍的估值无疑是相当低的,金融股基本无下跌空间。而金融股在两市的权重占到30%,权重股如果跌不下去,大盘下跌的空间亦有限。即使跌倒2750点,按现在的业绩来算,估值水平相当于2008年的1664点,我们觉得现在的情况并不会比2008年更差。

今年以来通胀仍然维持高位、货币政策取向也偏于紧缩,导致A股一直震荡整理,未出现趋势性机会,更多的是阶段性机会和结构性机会。市场一直存在于加息,提准备金这种预期,例如:在普遍认为调准备金率21%已经达到极限之时,央行的声音却是23%是极限,据传3月份的CPI有可能会达到5.3%,市场认为清明节会有一次加息,因此也导致周一至周三市场的一轮下跌。通胀率如果无法下行,股市难有大的行情,不过我们认为下半年情况通胀形势应该有所改善。

记者:对目前低估值的蓝筹股和新兴产业类的股票,您怎么看?

黄国海:从长期来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泛消费概念和消费股,受“十二五规划”政策面持续支持的板块是我们将来保持的投资方向。战略性新兴行业前途光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制造肯定是我们未来关注的重点。

中期来讲,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大概在47%左右,并每年以1.5%的速度在增长,如果要达到75%左右的城镇化率,需要约20年的时间,受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使得与之相关的一些领域具备投资机会。

从近期来看,保障性住房可能会对国内的投资上带来一定的拉动。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游行业如:水泥、玻璃、家电一些传统性的行业,在不被大家普遍看好的情况下,我们判断存在一些投资机会。还有一些机械类的股票,高端设备制造,由于未来增长空间较大,估值又相对较低亦成为我们的选择标的。

记者:“利升锐华”的投资风格一向积极,风险控制却做得十分到位,分享一下对于风险控制的方法。

黄国海:我们秉承“自上而下”的策略配置与“自下而上”的公司选择相结合的投资原则,这两者的重叠结合时,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成长性爆发点、企业业绩增长爆发点、行业政策引导爆发点、经济环境的爆发点,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考虑流动性、利率、通胀、汇率、房地产等要素,追踪热点。找股票一定要遵循价值定律,选择未来三年增长比较确定,或者被市场错杀。选股的时候对安全边际要求很高。我们主要做一种确定性的投资,不打无准备之仗。

记者:您最看好哪些板块的投资机会

黄:“利升锐华”第一季度参与了高铁,水利,水泥行业的一些投资机会,对市场的热点把握得比较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比较看好:包括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以新能源为例,我国单位GDP所消耗的能量是美国的4-5倍,是日本的6-7倍,能源利用效率很低下,我们认为光能上下游,多晶硅制造,太阳能组件等相关产业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