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层建筑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层建筑问题

篇1

【关键词】转换层;剪力墙偏置;设计方法;短肢剪力墙;SATWE软件

随着高层建筑向体型复杂、功能多样、造型新颖的方向发展,转换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所谓转换层,就是一个建筑物中不同结构形式相连结的关节点,它既是下部结构的封顶,又是上部结构的“空中基础”,在整个建筑物结构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连结纽带作用。高层建筑转换层的设计造成建筑物的刚度发生突变,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转换层上下容易形成薄弱环节,因此,高层建筑转换层设计必须合理科学。下面结合工程实际,对转换层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上部剪力墙偏置的转换梁的分析及设计方法

目前,对转换梁的设计和分析一般是结合结构整体分析结果,再采用FEQ等平面有限元分析对转换梁进行辅助的局部分析,得到受力和配筋结果。这种方法对于转换梁上部剪力墙比较规整的情况,计算结果具有足够的精度,基本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上部墙体经常出现轴线垂直于转换梁轴线的不规则墙或短肢墙,以及墙体轴线与转换梁轴线上下不对齐的偏心剪力墙,这些情况均会在转换梁中形成较大的扭矩,但平面有限元却无法反映出这种扭矩所造成的出转换梁平面外的应力状况。

以某工程为例,转换层设在第5层,其上是26层的商住楼,原设计转换梁截面尺寸为800mm×2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被托换的剪力墙厚为200mm,剪力墙的一端落在框支柱内,其余大部分由转换梁支承(见图1)。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的三维实体线弹性单元对偏心转换梁进行分析,取两层楼高的剪力墙参加计算。从SATWE空间计算的各种工况结果中,选取使转换梁产生最大剪力的一组工况:截面剪力Q=5900kN,弯矩M=1873kN·m,扭矩T=821kN·m,当仅验算截面剪压比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2·9条,0.15fcbh0/γRE≥Q(式中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b为梁、柱截面宽度或抗震墙墙肢截面宽度;h0为截面有效高度;γRE为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则0.15fcbh0/γRE=0.15×19.1×800×2200×0.85=5932kN>Q=5900kN,满足要求。但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4·1条,验算弯、剪、扭共同作用下时截面是否符合式:V/(bh0)+T/(0.8Wt) ≤0.25βcfc(式中,V为剪力设计值;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高度;T为扭矩设计值;Wt为受扭构件的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βc为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则V/(bh0)+T/(0.8Wt)=5.07N/mm2>0.25βcfc=4.78N/mm2。说明在弯、剪、扭共同作用下截面不足。可见在有较大偏心扭矩存在的情况下,仅按通常做法验算截面剪压比是不够的,对转换梁的安全不利。解决的办法是:在对应剪力墙的端部加一条抗偏梁,约束转换梁的扭转,这样,偏轴墙造成的偏心扭矩就可以按此处的剪力墙和抗偏梁的线刚度及两侧的转换梁抗扭刚度的比例分配:

式中,φ为节点附加转角;KW为上部剪力墙的线刚度;Kb为抗偏梁的线刚度;Ktb1、Ktb2为节点两侧转换梁的抗扭刚度。

针对该工程,在剪力墙端部加一条700mm×1000mm的抗偏次梁,重新计算的转换梁上扭矩峰值由821kN·m减少至386kN·m,在弯、剪、扭共同作用下,V/(bh0)+T/(0.8Wt)=4.20N/mm2

2.带短肢剪力墙的转换层结构应用SATWE软件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以下简称“高规”)定义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SATWE软件在总信息中相对应的提供了“复杂高层”这种结构体系可供选择;针对短肢剪力墙结构则相对应的提供了“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可供选择。但对于带短肢剪力墙的转换层结构究竟应选择哪种结构体系进行分析才是最准确的呢?其实问题的焦点就在于两种结构体系中对于同一种构件,“高规”有什么不同的规定,用SATWE软件计算出的内力和配筋有什么不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这两种结构体系中只有剪力墙在“高规”中有不同的规定,而SATWE计算结果中也确实有不同之处,而其中又尤以转换层下的落地剪力墙区别较大,且对结构的安全影响也大,故重点分析在两种结构体系中转换层以下的落地剪力墙的不同之处。以一栋7度区30层高,转换层位于第5层的高层建筑为例,转换层以下既有短肢剪力墙也有普通剪力墙。

2.1 抗震等级

“高规”规定;当转换层的位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框支柱、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宜提高一级。从SATWE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剪力墙”结构体系计算的落地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特一级,落地普通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一级;而用“复杂高层”结构体系计算的两种剪力墙均为一级。对于转换层为3层或3层以上的结构,两种结构体系均要求提高一级,而“剪力墙”结构体系针对短肢剪力墙又提高了一级,故由二级提高到特一级。而对于“复杂高层”结构体系,由于程序不能自动判断短肢剪力墙,所以抗震等级仅提高了一级。

2.2 内力分析

从SATWE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地震组合作用下“复杂高层”结构体系计算出的剪力墙弯矩值一般大于“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计算出的弯矩值。这是因为“高规”规定,对于复杂高层结构其特一、一、二级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弯矩设计值,应按墙体底截面有地震组合的弯矩值乘以增大系数1.8、1.5、1.25,而短肢剪力墙并没有要求对底部加强部位的弯矩设计值进行调整。

对于短肢剪力墙,两种结构体系均要求在底部加强部位对剪力设计值进行调整,一级和特一级应分别放大1.6和1.9,但由于在“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中落地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特一级,而在“复杂高层”结构体系中则为一级,二者的剪力设计值因此相差近20%。

另外,在“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中非底部加强部位的短肢剪力墙也提高到一级,其剪力设计值放大1.4,而在“复杂高层”结构体系中非底部加强部位的短肢剪力墙仍为二级,且剪力设计值不放大,二者相差40%。

3.合理调配框支柱、柱支梁截面,用精细化设计控制成本

转换层设计时框支柱应满足“高规”第6·4·2条规定,一级时轴压比应小于0.6,二级时轴压比应小于0.7,如无特殊情况,框支柱满足轴压比要求时均为构造配筋。因此,设计时框支柱的截面尺寸以满足轴压比限值为准,过大则造成浪费。有的设计人员为了尽量减小框支梁的截面尺寸,人为的拉大框支柱截面尺寸,用框支柱去包住上部剪力墙,却没有考虑到框支柱从转换层楼面算起,直到基础顶面,有时会高达20~30m,且全截面按构造的1.2%配筋率来配筋,所增加的混凝土及钢筋用量往往会超过框支梁节约下来的用量,且对侧移刚度并没有太大的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转换层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个难点,须根据工程本身特点和验算中受力状态的不明确等因素,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方案设计的全面性、科学性,这样才能减少今后施工的风险和难度。

参考文献:

篇2

管理措施及策略。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技术;建筑安全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现代高层建筑的防火技术难题

1)现代高层建筑大多采用玻璃幕墙作外装修。国内外建筑界对此颇有争议,其中日本、德国等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原因在于玻璃幕墙虽然本身并不燃烧,但会因烟囱效应而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而且常常等不到人员疏散完毕,幕墙就已达到耐火极限而向下掉落,严重影响人群安全。

2)豪华装修导致防火安全隐患。一般而言,现代高层建筑在后期的室内装修阶段,建筑装修中使用大量可燃性材料,建筑内部易燃物常常乱堆乱放,还分布着大量电线和电缆,这使得一个小火星都可能引发一场大火;而这些年建筑业内层层分包的恶习,让防火分区和防火部署难以落实,一旦起火就火烧连营。现在高层建筑往往采用中空的建筑结构,这就使火势更加容易快速扩散。

3)高层建筑消防管理难。现代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名目繁多,一般建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防排烟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有的还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雨淋或水幕系统、自动闭门装置系统,而现在建筑内的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是沿袭了以前的保安人员工作体制,不要说怎么去定期维护、检测、操作上述各类消防设施,有些管理人员竟连判断灭火器是否过期都不懂,缺乏最基本的防火安全知识。

4)从消防角度考虑,《高规》要求:“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飞机救助设施”。但由于建筑屋顶的造型和投资方面因素,一些超高层建筑未设屋顶直升机停机坪,理由是有了防烟楼梯间就可以保证安全疏散。由于规范未作强制性规定,以致国内超过100m高的建筑,除少数外,多数未设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今后的超高层建筑是否都要设,哪些必要设,哪些可不设,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防火安全技术问题之一。

5)《高规》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巧层”。设避难层理由是:避难层还能竖向分隔的作用,不设避难层无法实施竖向分隔。但不少人认为设置避难层影响建筑物立面造型,浪费工程投资,火灾时人们能否自动地到响应避难层去避难也是个问题,所以主张多设些避难间比集中设置避难层好。这是当前消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又一个防火安全技术问题。

6)消防审核把关难。建筑防火审核,目的之一是为了在建筑做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但现在消防部门在建筑防火审核时仍会遇到种种难关。第一是三边工程。建设单位为节省工程投资,尽快见效益,在施工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甚至擅自更改消防设施。第二是形象工程。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火灾登高设置等无法满足

规范要求。第三就是边施工边报审。审核未通过,工程已经建了一大半,造成未按要求建设,存在先天隐患。第四是停缓建工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停缓建项目往往存在着防火间距不足、无消防环行车道、无火灾登高面、疏散楼梯设置数量不足、设置形式不正确等诸多问题,而开发商往往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消防安全的“隐性投资”,这样的高层建筑物,建成一个就多一个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二、现代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几点对策

1)把好高层建筑设计源头关。严格实行消防专篇、自审制度。公安部明确规定,带自动消防工程系统的高层建筑等必须有消防专篇。因此,该消防专篇应有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方面的消防设计内容,专篇应在初步设计中体现完善,并由设计院完成自检自审工作和签字盖章负责,同时有关法规应进一步强化谁设计,谁负责。确定设计人员对所设

计工程的终身负责制,以督促设计与自查自审不流于形式。

2)严把消防审核关。公安部2005年对现有专(兼)职建审人员实行了建审岗位资格考试,说明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消防队伍内建审人员良隽不齐,建议上级领导是否按建审人员实际水平高低,安排分工相应的审核项目和繁简程度,以有利于审核质量的提高。 (1)提高主管领导的防火专业技术水平。建审工作必须由经办人员和分管领导共同完成,特别是在基层消防部队,更是由经办人员和分管领导两人负责。在提高建审经办人员素质的同时,分管领导专业技术水平也应相应提高。在审核把关时,有起到防微杜渐作用,防止一些审核失误消防验收中,验收不合格不得投人使用等情况,建设方整改起来需要大量资金,因此,一些建设单位就会想方设法托关系,找人情,务求勉强过关.这必然找到消防部门分管领导头上,如有的领导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对建审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抱无所谓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会随意指使经办人员违规操作,让建设单位蒙混过关,给建审工作带来不利因素。(2)切实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审核工作也应落实谁审核,谁负责,传统的建审办法是建设方将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图纸送来,消防部门出具相应的审核意见书,在出具意见书前必须先填写内部审批表,由具有岗位资格的经办人员和分管领导签字负责。笔者认为可以改变一下这个传统模式,尤其是在施工图送审时改动与强化这一过程。施工图审查是整个设计审查中的最重要环节,而从审核程度上来说,这应该已是一个设计相对完善化的阶段。因此,建议实行施工图审查签字制度,对消防施工图纸,须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工程师签字方可生效,消防部门才给予受理审核。

3)严抓后期管理。(1)加强对已经验收并投人使用的建筑的消防监督检查。一是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二是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机械防排烟系统、灭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位置、火器材完好有效;三是加大对已经经使用的消防产品的检查,确保无假冒伪劣消防产品投人使用。(2)定期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因而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该机构应由专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拥有符合标准的先进检测设备,建立完善可行的检测规程,严格依据国家标准,运用科学手段,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对系统工作状态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3)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建筑工程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投人使用后,搞好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是确保消防系统长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持久有效地发挥其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作用的保证。工程交付使用后,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要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全部设施在内的消防设施检查、检测、维修保养岗位责任制,从而保证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4)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目前,家有关消、法规明文提出的建筑管理中需要经正式消防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的工种有:消防控制室值班与管理人员和专职消防保卫干部一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这些人员的培训率仍不高,另一方面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仍普遍不高,针对这个现状,我们应发挥消防培训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加强对物业管理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兼消防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知识。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常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用地日益紧张,如何才能实现对土地的高效利用,并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是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高层建筑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然而,高层建筑的设计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以下主要就高层建筑设计的常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层建筑设计的常见问题分析

1.高度带来的问题

当前,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不断膨胀,高层建筑的建设也随之兴旺发展起来。人们评价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往往用建了多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来衡量。

建筑的高度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现在有必要讨论一下唯高度论之后带来的诸多问题。首先,高度的增加必然带来建设成本的增加。现在经常出现甲方认可,觉得满意的方案,却因为核算下来建造成本高的令人无法接受,最后只有放弃的情况。其次,建筑高度的增加,使得人们上下建筑时间明显增加,使用的便捷性受到很大影响,资金大量的投入,却并没有换来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再次,建筑面积和使用人数的大量增加,造成能耗也在节节攀升。空调,照明,电梯等能耗使用巨大,可持续性的维系过程中对能耗的长期控制也成为一个复杂而重大的问题。因而,建筑的高度应该和实际的使用相适应,在投入和使用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不能盲目的为追求高度而建设。

2.设备及设备系统问题

实际上,高层建筑的建设并非是对普通建筑的拉伸与简单叠加。高层建筑,往往会需要多种设备及系统,包括空调系统、供电系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协同工作,共同服务于整座大楼。而各个系统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率,正如人体的循环和神经系统等对人的重要性一样,只有这些系统合理正常运行,建筑才能正常有效的使用。

3.电梯设计问题

在高层建筑中,电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称为“生命线”,其设计质量是否达标,也是建筑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些超高层建筑中,电梯运行时,如果大楼发生晃动,电梯钢缆则会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引发一系列的危险。为此,在超高层建筑的电梯设计中,往往会设置有相应的报警系统、电梯钢缆随动跟踪机构,以便随时调整电梯钢缆的长度,使其保持均匀的受力。

4.防排烟系统设计问题

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为了节省投资,许多高层建筑设计的消防电梯间前室、前室防烟设施及防烟楼梯间设计都是采取自然排烟方式,而未进行有关机械防烟设施的设计。实际上,受外界自然环境影响,当前的高层建筑已不能再使用自然排烟方式。此外,甚至许多高层建筑在设计中,对于那些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也未进行相应的排烟设计,火灾隐患非常巨大,此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5.建筑的朝向设计问题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朝向设计非常重要,是衡量建筑设计合理与否的重要依据。下面说两个高层建筑朝向设计中容易忽视的问题,第一,高层建筑的标准层朝向应考虑尽量获取良好的景观,高层建筑中有很多都是写字楼,很多办公室职员整日呆在建筑中紧张工作,若窗外有一席优美的景色,则更有利于他们获得舒畅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这同时也提高了建筑本身的品质。第二,光污染的问题.高层建筑往往都会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而玻璃幕墙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镜面反射,若持续反射到周围建筑,则会使建筑中的人们眼睛受到伤害。光污染问题现在也越来越被重视,在高层建筑朝向的设计中应对这个问题给予足够重视。

6.主入口设计问题

在高层建筑中,主入口的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对高层建筑而言,主入口是引导整个高层建筑人流的一个重要节点。在不同的地区,主入口的设计也各不一样。比如,对于北方地区而言,要考虑冬季迎风问题,避免地域内迎风,以确保底层冬季的温度。对于南方地区而言,则要考虑通风散热问题,避免室内空气不流通、闷热,影响室内环境,故大多采用全部或局部架空方式进行设计。

7.消防问题

高层建筑的功能往往具有多元性,且设备复杂,本身已有许多火灾潜在因素。比如,建筑中的电器设备,若管理不当或未能及时维护,极有可能会导致火灾;施工机械出现故障,也可能引起火灾。与普通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的火灾引发因素大同小异,但带来的威胁则更严重。具体而言,高层建筑消防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7.1火灾蔓延速度快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都要设置很多楼梯间、排风送风风道、排烟道、电梯井及管道井等竖向井道,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室内热空气因密度小,便沿着这些垂直通道自然上升,室外冷空气因密度大,由低层渗入补充,这就形成烟囱效应。发生火灾时,这些烟囱会有很强的拔风效应,进而促进火焰、烟气蔓延,高度越高,抽力则越大。

现实中可以用一些措施来减小高层建筑烟囱效应的危害。比如,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设防火阀等。

7.2人员难疏散、火灾扑救难度大

在高层建筑的内部,通常会有大量的上班人员、居民。发生火灾时,所有客梯、货梯均要立刻降至底层停止使用。由于人员众多,且都要从楼梯疏散,建筑越高,所需的时间也越长。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在灭火期间,常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周围场地过窄、登高高度受限等。此外,一旦火灾蔓延速度加快,也会给扑救工作增加很多困难。基于这些问题,设计者在设计期间,则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一步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8.防雷击问题

高层建筑的设计,还要考虑一个问题―防雷击问题。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雷电这一自然现象,并注意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特别是在多雷雨天气的地区。在该问题上,应秉承的设计原则为“综合治理、整体防御、多重保护”,并注意结合建筑结构特点与周边设施,在易受雷击处或顶端装配避雷针、避雷网等防雷击措施,以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

9.垃圾处理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所处位置因为大多是处在城市的繁华地段,极易在短期内产生大量垃圾。若垃圾未能得到有效、快速处理,则会影响城市环境与卫生,甚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应设计有专门的垃圾通道,让用户能够通过通道将垃圾运至统一的垃圾处理点。这也是衡量建筑设计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小结

高层建筑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产物,而其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则会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性能、质量,并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每一个小问题在设计中得不到妥善处理,均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设计者必须对高层建筑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很好地掌握,并综合多种因素考虑,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减少或防止不良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层设计;分类设计;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有着指导作用。高层建筑相对比较复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同时存在于高层建筑中的一些潜在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这就更需要做好建筑设计工作。不仅把高层建筑打造成城市标志的艺术品,更要搞好高层建筑结构和安全的问题,完善高层建筑的设计。

1 高层建筑整体设计

1.1 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建筑本身的生态节能。首先对于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而言,虽然其裙房的建设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是对街道的尺度以及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的影响都很大。高层建筑的下部门裙房在立面设计上一般跟高层建筑的上部立面不同,在建筑设计当中需要比较细致的设计,要将下部裙房设计的比较多样化,以免显得过于苍白。同时裙房还要进行一定的人性化处理,原因在于群众的视觉一般接触到的都是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同时裙房对人们所产生的街道空间感的影响以较大。而对于高层建筑的中的楼顶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形象又起到了个性化体现的作用,虽然对生态环境的意想不到,但是它们体现的是高层建筑的标志性和独特性,因此在楼顶的设计上也不是不容忽视的。

1.2 处理手法上的巧妙运用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塔楼部分虽然在设计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余地,但是在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处理来实现对空间形式上的丰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一般都是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处理方法。

2 高层建筑中的分类建筑设计

2.1 底层入口

首先高层住宅的底层入口处一定要避免设在当地冬季主导风的迎风面,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比较炎热,因此底层入口可以全部或者是局部架空,避免对夏季通风的妨碍。

2.2 建筑围护

由于人们在高层建筑商居住多半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建筑维护的安装,从而给居民提供一定的安全感。同时在高层住宅的窗户设计上,由于高层的风压过大,一方面会对外窗开关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擦玻璃的同时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外窗的设计上应该设计为推拉的启闭方式。

2.3 服务设施

高层住宅建筑在设计上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服务设施,要在建筑底层入口处设置大楼管理人员的值班室,在值班室中配置夜间电梯紧急呼叫装置、公用电话以及值班人员必要的生活用品;同时还要在大楼内外设计分户信箱以及车辆的存放处,在具体的分户信箱的尺寸安排上,应该大于300mm,同时要保证对墙面面积占用较小的基础上与墙面垂直。

3 高层建筑设计要考虑的环境因素

3.1 使用者的舒适

对于高层办公建筑,创造舒适、健康的空间环境是永恒的话题。依此观点,意味着需要在建造中对自然环境施加最小的影响,使建成的环境与生物圈的生态系统融为一体。目前,把绿化引进室内已成为一种时尚,树木、花草能调节空间中光和影,提供幽静的场所,使人精力充沛。随着中庭与高层建筑的结合,打破了高层建筑内部空间的封闭与单调,近年来又出现了在高层塔楼的中间开敞空间进行绿化,沿高层的外表面布置不同深度的过渡空间,用于遮荫、绿化。较大的空间可有效降低空间封闭对使用者的压迫感,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小环境,配合空调系统使室内空气对流更加自然。

3.2 周边环境的协调

高层建筑往往以其宏伟的尺度和巨大的体量,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决定和影响着所在城市区域的艺术风格和美学价值。从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表现在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在区域范围内来讲,高层也起到地标的作用,并与周边建筑相协调,避免过分的夸大和突兀以及锐角边正对其它建筑等,降低建筑本身对周边影响。

3.3 型体处理

建筑型体组合与造型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建筑型体组合与造型是建筑空间组合的外在表现,它是内在诸因素的反映。二者是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往往完美和谐的建筑艺术形象,总是内部空间合乎逻辑的反映,在设计中表现为对建筑尺度的处理。高层建筑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裙房、主体和顶部,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处理了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在近人尺度处理中,应特别注意建筑底层及人口的柱子、墙面的尺度划分,檐口、门、窗及装饰的处理,使人的心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4高层建筑设计所必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4.1 防火的问题

总体布局要保证畅通安全。在楼道的设计上要保证人员的流动畅通,便于紧急情况时人员的疏散。有采光设施或者照明系统,使居住人员在疏散中能保证安全快速的撤离,从而避免发生踩踏等其他伤害。

合理进行防火分区。在高层建筑的楼道内消防器械、疏散通道必须合理的分区,做到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及时的采用灭火措施和进行人员疏散。消火栓的位置应保证同层的任何部分都可以实现两个消防栓的水枪同时到达。

4.2 电气的问题

4.2.1 消防电源与配电

高层建筑要求供电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第一种是供电电源必须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发电厂,保证一个要是遇到问题或者突发事件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个也可以正常工作,从而确保建筑的正常运行;第二种是供电电源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第三种是一个电源来自于区域变电所而另一个是自备的发电设备。目前在一般大多数设计中都是采用了第三种方案,经济合理。

4.2.2 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就是指当高层发生火灾及其它灾害、故障时,导致正常照明系统中断而启用的照明,也称事故照明。应急照明的安装要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应急照明主要安装在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前室、消防控制室、自备电源室、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的墙面上或者顶棚上。当电源断电时,应该能清晰地看到。

4.2.3 电梯

电梯在设计中要保证位置合理,让电梯在运行中的噪音不会打扰用户的正常生活。电梯的最大载荷也要根据居住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保证居住者平时出行上的方便和快捷。电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有方便快捷的方法使人迅速撤离。为了保证电梯正常而安全的运行,便于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进行救人和灭火。

4.3 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建筑防雷系统应该按照“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多重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做好防雷措施,进行防雷击问题上的治理。在高层建筑物的顶端以及其他容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针或者避雷带、避雷网。利用结构中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整个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装置。在建筑物周围用扁钢做避雷带。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均要接地。

总之,一个优秀的高层建筑,不单单是从审美的角度去考虑,而是需要一个结构、环境、安全等完美统一的建筑设计来指导的。

参考文献:

[1]李世权.高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理念[J].山西建筑,2009,(01).

[2]李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2009,(23) .

[3]陶任重,秦海福.基于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6).

[4]刘勇,马腾飞,宓学民.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科技致富向导,2009, (10).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建筑全方面无不在今天严厉的消防形势下,从设计、施工、验收、日常管理和维护等各环节倍加改善,但是消防应急疏散问题总是得不到各相关方面应有的重视。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谈谈应急疏散系统概念的建立和分类,并对此问题进行相关思考,以探求对这一问题的完善解决。

1安全疏散设计概念及特点

1.1 安全疏散设计概念

所谓的安全疏散设计就是对火灾和烟气流动及疏散形式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和设计提供合理的疏散方法或安全防护方法,以保证高层建筑内的人员安全。在设计的时候,必须保证火灾发生时高层建筑内任何位置的人都能自由、无障碍的进行疏散,并能保证行动不便人员的安全。

1.2高层建筑火灾人员疏散的现状以及疏散设计的特点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人员安全疏散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值得关注的焦点。就目前现状来看,高层建筑火灾疏散设计仍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内部的易燃品或可燃品比较多,使得火灾隐患比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随着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道等迅速的蔓延,特别是防火分隔或是防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时候,烟气和火势就会迅速的蔓延。再加上高层建筑是人员集中的地方,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出现混乱、拥挤的状况。在疏散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会因恐慌,向自己熟悉的路线或是比较明亮的地方逃跑。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给疏散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火灾发生后,不仅人员逃离困难,给救援活动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毕竟高层建筑自身消防设施有限,一旦遇到火灾,常因消防水量不够,而不能及时对火势进行控制,如果遇到建筑内消防水泵中的给水设施发生故障,就只能依靠消防车抽吸室外消防用水进行扑救,但效果也不是最好的。

因此,在人员疏散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设备、设施问题,更要考虑人员安全问题。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原则

在进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时候,最好采用多种疏散方式。单一的疏散方式常会因为人为或是机械故障因素而影响消防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遵循安全疏散设计中的相应原则。要严格按照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设置相应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规范的要求;要确定建筑物内的人员疏散安全区域,以保证人员能够通过步行进入安全地带。

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不利于人员疏散的建筑材料,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制定疏散计划,要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和避难所的安全。

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3.1楼梯、安全出口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对高层建筑楼梯、安全出口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注重其数量、宽度及安全出口的畅通程度。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设计足够的安全出口,以保证火灾发生时,避免因人们的恐惧心理而出现道路拥挤现象,特别是写字楼、医院、商业建筑、通讯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这些地方最好设置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的安全出口。在设计安全出口的时候,还要考虑其宽度问题,宽度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使用的人数及疏散指标进行计算,以满足不同建筑物的需求;在对安全出口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出口的畅通程度,要保证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向两个不同安全疏散出口疏散。

在设计的时候,最好靠近主体建筑标准层或其防火分区的两端或接近两端出口处设置疏散出口。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将楼梯间设置在前厅,最好是在靠近外墙的地方,这种设计方法可以使火灾产生的烟气通过相应的窗户进行自然排烟,为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提供便捷的条件。如果因某种原因不能将楼梯通道设置在建筑的外墙位置,就应该利用机械加压送风,以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3.2 疏散距离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层建筑中的疏散距离的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相应的设计标准对安全疏散距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也有一些安全疏散距离是难以把握的。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注重那些难以把握的疏散距离。如果按照丁字形走道计算房门和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进行设计,可将袋形部分折算成两倍,按照双向疏散距离进行计算,即两倍的袋形部分长度与双向疏散部分长度之和应小于规范规定的双向疏散的最大疏散距离。图 1 所示丁字形袋形走道部分的距离是 4 m,双向部分疏散距离就应该是 8 m,双向距离就应该是 16 m。图 1 中的设计,a 是丁字形袋形走道部分距离为 4 m,b 是双向部分分散距离为 8 m,a+b 为双向距离 16 m。

图 1

3.3高层避难层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时候,特别是对高度超过100 m 的公共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严格按要求设置避难层。最好是在 10~15 层的地方设置第一个避难层,以此类推设置不同的避难层。在对避难层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3种方法。可以采用全敞开式、半敞开式、封闭式。设计全敞式避难层,一般不设维护结构而是全敞开的空间,这一设计在顶层或是屋顶上比较常见。设计半开式避难层时候,一般在四周设高低约1.2 m左右的防护墙,并在上面设有可以开启的封闭窗,并采用自然通风,以避免火灾发生时的烟气侵害。设计封闭的避难层时不仅要有耐火的防火结构,还要有相应的独立照明设备、独立空调及排烟系统,以避免不必要的烟气危害。

3.4 疏散应急照明及指示标志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疏散应急照明及指示标志设计也是疏散设计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但是却往往被人忽视,特别是在装修设计的时候常常被忽视。一般的设计公司很少能理解疏散应急照明及指示标志设计的重要性,怎么方便就怎么设计,甚至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要知道疏散应急照明及指示标志在火灾发生时是起引路作用的。

因此,必须注重对应急照明和指示标志的设计。在设计的时候,应急照明设计应保证人员疏散所需的正常照度;疏散指示标志最好按照连续性设置,指示方向按就近原则,最好少用双向疏散指示标志,以避免火灾发生时逃生人员犹豫不决,延误逃生时间。在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时候双向疏散走道设置间距应少于20 m,袋形走道应少于 10 m;安全出口上方和走道转角处应严格设置;一些重要场所地面还应该设置发光的疏散指示标志,以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4结语

规范中的疏散设计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大空间的建筑物的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安全疏散距离没有明确规定,致使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无法进行疏散设计。性能化疏散设计方法对疏散过程中影响人员疏散的因素,如人的密度、步行距离、出口宽度等并无强制性规定,而是进行了大量的计算证明,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把影响人员疏散的因素进行了量化,从而开发出了模拟人员疏散的软件,并运用这些疏散软件对一些大型的建筑进行了模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对大空间建筑的设计,在现有规范没有明确规定各种疏散指标的情况下,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弥补了传统的“处方式”设计的不足。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层设计;分类设计;安全问题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结构理论和建筑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发展,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也随之出现了很多在高层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在作为城市风景线的同时,高层建筑还面临着如何搞好高层建筑设计的问题,如何多方面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完善是目前高层建筑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理念。

1.高层建筑整体设计

1.1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建筑本身的生态节能。首先对于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而言,虽然其裙房的建设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是对街道的尺度以及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的影响都很大。高层建筑的下部门裙房在立面设计上一般跟高层建筑的上部立面不同,在建筑设计当中需要比较细致的设计,要将下部裙房设计的比较多样化,以免显得过于苍白。同时裙房还要进行一定的人性化处理,原因在于群众的视觉一般接触到的都是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同时裙房对人们所产生的街道空间感的影响以较大。而对于高层建筑的中的楼顶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形象又起到了个性化体现的作用,虽然对生态环境的意想不到,但是它们体现的是高层建筑的标志性和独特性,因此在楼顶的设计上也不是不容忽视的。

1.2高层建筑外部尺度设计的原则

1.2.1建筑与城市环境在尺度上的统一

注意高层建筑布置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因为在城市轮廓线的组织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因而它的布置应遵行有机统一的原则进行布置:(1)高层建筑聚集在一起布置,可以形成城市的“冠”,但为避免其相互干扰,可以采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虽采用相仿高度,但彼此间距适当,组成有关的构图。也可以单栋高层建筑布置在道路转弯处,以丰富行人的视觉观赏。(2)若高层建筑彼此间毫无关系,随处随地而起不到向心的凝聚感,则不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谐整体。(3)高层建筑的顶部不应雷同或减少雷同,因为这会极大影响轮廓线的优美感。

1.2.2同一高层建筑形象中,尺度要有序

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设计中要遵守尺度的统一性,不能把几种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与城市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及与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有机统一。

1.2.3高层建筑形象在尺度上须有可识别性

高层建筑物上要有一些局部形象尺度,能使人把握其整体大小,除此之外,也可用一些屋檐、台阶、柱子、楼梯等来表示建筑物的体量。任意放大或缩小这些习惯的认知尺度部件就会造成错觉,效果就不好。但有时往往要利用这种错觉来求得特殊的效果。

1.3处理手法上的巧妙运用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塔楼部分虽然在设计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余地,但是在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处理来实现对空间形式上的丰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一般都是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处理方法。

2.高层建筑中的分类建筑设计

2.1底层入口

首先高层住宅的底层入口处一定要避免设在当地冬季主导风的迎风面,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比较炎热,因此底层入口可以全部或者是局部架空,避免对夏季通风的妨碍。

2.2建筑围护

由于人们在高层建筑商居住多半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建筑维护的安装,从而给居民提供一定的安全感。同时在高层住宅的窗户设计上,由于高层的风压过大,一方面会对外窗开关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擦玻璃的同时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外窗的设计上应该设计为推拉的启闭方式。

2.3服务设施

高层住宅建筑在设计上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服务设施,要在建筑底层入口处设置大楼管理人员的值班室,在值班室中配置夜间电梯紧急呼叫装置、公用电话以及值班人员必要的生活用品;同时还要在大楼内外设计分户信箱以及车辆的存放处,在具体的分户信箱的尺寸安排上,应该大于300mm,同时要保证对墙面面积占用较小的基础上与墙面垂直。

3.高层建筑设计所必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3.1防火的问题

总体布局要保证畅通安全。在楼道的设计上要保证人员的流动畅通,便于紧急情况时人员的疏散。有采光设施或者照明系统,使居住人员在疏散中能保证安全快速的撤离,从而避免发生踩踏等其他伤害。

理进行防火分区。在高层建筑的楼道内消防器械、疏散通道必须合理的分区,做到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及时的采用灭火措施和进行人员疏散。消火栓的位置应保证同层的任何部分都可以实现两个消防栓的水枪同时到达。

3.2电气的问题

3.2.1消防电源与配电

高层建筑要求供电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第一种是供电电源必须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发电厂,保证一个要是遇到问题或者突发事件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个也可以正常工作,从而确保建筑的正常运行;第二种是供电电源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第三种是一个电源来自于区域变电所而另一个是自备的发电设备。目前在一般大多数设计中都是采用了第三种方案,经济合理。

3.2.2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就是指当高层发生火灾及其它灾害、故障时,导致正常照明系统中断而启用的照明,也称事故照明。应急照明的安装要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应急照明主要安装在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前室、消防控制室、自备电源室、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的墙面上或者顶棚上。当电源断电时,应该能清晰地看到。

3.2.3电梯

电梯在设计中要保证位置合理,让电梯在运行中的噪音不会打扰用户的正常生活。电梯的最大载荷也要根据居住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保证居住者平时出行上的方便和快捷。电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有方便快捷的方法使人迅速撤离。为了保证电梯正常而安全的运行,便于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进行救人和灭火。

3.3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建筑防雷系统应该按照“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多重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做好防雷措施,进行防雷击问题上的治理。在高层建筑物的顶端以及其他容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针或者避雷带、避雷网。利用结构中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整个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装置。在建筑物周围用扁钢做避雷带。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均要接地。

【参考文献】

[1]李世权.高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理念[J].山西建筑.

[2]李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

[3]陶任重,秦海福.基于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

1 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将相对日益缺乏,特别是人口日渐密集,城市建筑密度增大,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选择。但是,随之而来的消防安全隐患也在随之升级。大城市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由于开展较早,技术力量较强,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已基本上步入正轨,开展得比较好。而中小城市,这项工作由于起步较晚,各方面的技术力量都较弱,加之社会发展较大城市缓慢,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就相对较多。笔者通过借鉴大城市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2 当前中小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2.1 消防设计未受重视?

前几年,许多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均未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人员只是一味地根据甲方要求的建筑布局、设想来设计,并未考虑消防安全,且有部分建筑设计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就投入使用,因而问题不少。?

2.2 消防审核困难重重?

消防部门在建筑防火审核时会遇到种种难关。一类是三边工程,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甚至擅自更改消防设施。另一类是形象工程。什么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火灾登高设置等都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第三是停缓建工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停缓建项目往往存在着防火间距不足、无消防环行车道、无火灾登高面、疏散楼梯设置数量不足、设置形式不正确等等诸多问题,而有些开发商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往往忽略了消防安全的“隐性投资”,这样的建筑物,建成一个,就多一个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2.3 装修材料易使火灾蔓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渐转变,装修的档次也愈来愈高。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纤维制品和高分子材料,使得高层建筑中火灾荷载很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猛烈燃烧,迅速蔓延。北京央视北配楼大火的惨痛教训,就暴露出了高层建筑装修施工中火灾隐患的共性。?

2.4 施工单位素质不高?

现在不少高层建筑是由私人建筑队承包施工的,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差,业务水平低,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施工要求高不相适应。特别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有些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它有资质的单位,而施工仍旧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有些施工队伍为了赚取利润,暗地更改图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耐火性能。一些消火栓、消防水带、消防水喉、防火门、防火卷帘,以劣质次品充当合格品,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

2.5 消防管理制度落后?

现代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名目繁多,一般建设即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防排烟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操作系统,有的还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雨淋或水幕系统、自动闭门装置系统,而现在建筑内的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是沿袭了以前的保安人员工作体制。不要说怎么去定期维护、检测、操作上述各类消防设施,有些管理人员竟连灭火器是否过期怎么判断也不懂。有的高层建筑管理的另一隐患是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这种淡薄表现在单一使用主体的建筑物上要好一些,若是两家以上单位共租一座高层建筑时问题就出来了,建筑使用上各自为政,造成安全门封闭,疏散楼梯堵死,消防问题互相推诿,拖而不决。

3 加强中小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建议?

3.1 严把设计源头关?

一是强化建筑设计单位资质要求。为了加强对从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单位的管理,国家特设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设计单位应取得相应资质的设计证书,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二是严格实行消防专篇,自审制度。消防专篇应有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方面的消防设计内容,专篇应在初步设计中体现完善,并应由设计院完成自检自审工作。三是确定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

3.2 严把审核关?

一是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审核工作,应落实“谁审核,谁负责”的制度。二是实施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必审制。相关部门应出台细则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将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三是实行施工图审查签字制度。对高层建筑消防施工图纸,须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工程师签字方可生效,消防部门才给予受理审核。四是提高消防建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

3.3 严抓施工管理?

一是实行施工人员资质证。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建议可实行资质单位消防水、电施工员及施工管理员上岗制度,这样消防监督部门在施工检查中,可以有的放矢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严格落实责任制,从而也就确保了高层建筑自动消防工程设计的施工质量,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能。二是实行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建立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既可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施工质量又可以了解施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质量的把关极有益处。三是加强建筑施工检查。现代综合性高楼,装修投资惊人,可燃物质数量巨大,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消防监督。?

3.4 严抓后期管理?

一是加强对已经验收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的消防监督检查。二是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加强对物业管理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兼消防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知识。三是定期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应由专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拥有符合标准的先进检测设备,建立完善可行的检测规程,严格依据国家标准,运用科学手段,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对系统工作状态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四是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全部设施在内的消防设施检查、检测、维修保养岗位责任制,从而保证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层设计;分类设计;安全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e people also more an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higher demands. Firstly,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in the summary, analysi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three aspects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building fire, electrical and lightning strike and other content, on safety protection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s.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design; design; safety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高层建筑业发展的脚步十分快速,而建筑业在思维方面以及技术方面的发展也不断提升,其形式也不再单一,发展方向十分复杂,不过,由于事情的两面性,也因此诞生了建筑设计的缺陷。这成为了城市中必要的风景的时候,还涉及到怎样提升建筑设计效果的情况,怎样完成完美的设计是当前高层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1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1.1 高层建筑的发展越来越科学,变化也越来越明显

可以概括为下面几个方向:一个是楼高越来越高,层数变多,在我国,较高的建筑已经超过80 层,技术较为领先,第二个是对新型材料的使用,以及新的结构组织的选择。砼材料的性能在进一步提升,有助于促进建筑业的发展,第三是,布置的形式变得日益复杂化,高层已经不再追求形式的均匀对称,横平竖直,而是有了对曲线的不和谐线条的应用,通过计算和数据分析来达到创造性的目的,这需要设计的理念更为新颖。第四,节能减排,抗震元素的应用。

1.2 高层建筑的尺度设计,主要包括:一是整体尺度。要推进整体尺度的均衡性,应当从下面几个角度来提升这一点。高层建筑对于造型的提升体现在能够很好把握主体,顶部,裙房等位置的相互关系;建筑的细节部分和整体之间有直接关系,细节的把握也要以整体为依据,划分尺度应当有一定的等级,使得造型能力更丰富,更有内涵。第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高层建筑与周围建筑,街道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可以将其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尺寸的计划事物会给整个城环境的和谐带来负面影响,包含行人以审美视角来看待建筑的和谐程度,高层建筑主体如果具有较大的占地面积,最好街道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不会给人造成压迫,第三,细部尺度的把握。这要求设计师对于高层建筑的整套题形态有一定敏感程度,能够精确掌握尺度差异带来人的感官的差异,从而是建筑效果达到最适宜的程度,取得最好的建筑效果。

2 高层建筑整体设计

2.1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建筑本身的生态节能。首先对于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而言,虽然其裙房的建设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是对街道的尺度以及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的影响都很大。高层建筑的下部门裙房在立面设计上一般跟高层建筑的上部立面不同,在建筑设计当中需要比较细致的设计,要将下部裙房设计的比较多样化,以免显得过于苍白。同时裙房还要进行一定的人性化处理,原因在于群众的视觉一般接触到的都是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同时裙房对人们所产生的街道空间感的影响以较大。而对于高层建筑的中的楼顶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形象又起到了个性化体现的作用,虽然对生态环境的意想不到,但是它们体现的是高层建筑的标志性和独特性,因此在楼顶的设计上也不是不容忽视的。

2.2处理手法上的巧妙运用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塔楼部分虽然在设计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余地,但是在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处理来实现对空间形式上的丰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一般都是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处理方法。

3 高层建筑中的分类建筑设计

3.1底层入口

首先高层住宅的底层入口处一定要避免设在当地冬季主导风的迎风面,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比较炎热,因此底层入口可以全部或者是局部架空,避免对夏季通风的妨碍。

3.2建筑围护

由于人们在高层建筑商居住多半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建筑维护的安装,从而给居民提供一定的安全感。同时在高层住宅的窗户设计上,由于高层的风压过大,一方面会对外窗开关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擦玻璃的同时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外窗的设计上应该设计为推拉的启闭方式。

3.3服务设施

高层住宅建筑在设计上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服务设施,要在建筑底层入口处设置大楼管理人员的值班室,在值班室中配置夜间电梯紧急呼叫装置、公用电话以及值班人员必要的生活用品;同时还要在大楼内外设计分户信箱以及车辆的存放处,在具体的分户信箱的尺寸安排上,应该大于300mm,同时要保证对墙面面积占用较小的基础上与墙面垂直。

4 高层建筑设计所必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4.1防火的问题

总体布局要保证畅通安全。在楼道的设计上要保证人员的流动畅通,便于紧急情况时人员的疏散。有采光设施或者照明系统,使居住人员在疏散中能保证安全快速的撤离,从而避免发生踩踏等其他伤害。

合理进行防火分区。在高层建筑的楼道内消防器械、疏散通道必须合理的分区,做到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及时的采用灭火措施和进行人员疏散。消火栓的位置应保证同层的任何部分都可以实现两个消防栓的水枪同时到达。

4.2电气的问题

4.2.1消防电源与配电

高层建筑要求供电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第一种是供电电源必须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发电厂,保证一个要是遇到问题或者突发事件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个也可以正常工作,从而确保建筑的正常运行;第二种是供电电源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第三种是一个电源来自于区域变电所而另一个是自备的发电设备。目前在一般大多数设计中都是采用了第三种方案,经济合理。

4.2.2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就是指当高层发生火灾及其它灾害、故障时,导致正常照明系统中断而启用的照明,也称事故照明。应急照明的安装要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应急照明主要安装在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前室、消防控制室、自备电源室、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的墙面上或者顶棚上。当电源断电时,应该能清晰地看到。

4.2.3电梯

电梯在设计中要保证位置合理,让电梯在运行中的噪音不会打扰用户的正常生活。电梯的最大载荷也要根据居住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保证居住者平时出行上的方便和快捷。电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有方便快捷的方法使人迅速撤离。为了保证电梯正常而安全的运行,便于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进行救人和灭火。

4.3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建筑防雷系统应该按照“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多重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做好防雷措施,进行防雷击问题上的治理。在高层建筑物的顶端以及其他容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针或者避雷带、避雷网。利用结构中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整个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装置。在建筑物周围用扁钢做避雷带。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均要接地。

5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控制

住宅的总体规划应与单体建筑相协调,充分考虑各种宏观因素(如地区、朝向、方位、建筑布局、地形地势等)对单体布局的影响,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天然热源、风源等来实现每一栋住宅建筑单体夏季都有充足的迎风面,冬季都有充足的日照,以满足采暖、通风与采光的要求。单体之间的组合对气流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高层建筑群内部易受到回旋涡流的作用,容易出现死角,不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从而形成不利的小区微气候。因此,为了营造绿色舒适的小区微环境,应调整好单体之间的组合,使每栋建筑物处于周围建筑物的气流旋涡区之外,避免出现滞流区。另外,绿化和水体可以改善小区的微气候。设计时,应结合居住区规划布置绿化和水体,以此进一步改善室内外的物理环境(声、光、热),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局部气候,保证小区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热岛强度等各项指标符合健康舒适和节能要求。

6 结语

伴随高层建筑施工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建筑设计的规范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讨论了高层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总结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建筑的种类以及针对性的设计理念,为高层建筑的前景拓展了思路。

参 考 文 献

[1]李世权. 高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理念[J] . 山西建筑,2009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逐渐加快,为了节约土地资源,现代城市建筑日趋向高空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层建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既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标志着城市的发展。然而,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却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

高层建筑的结构功能比较复杂,使用人数多,人员流动频繁.烟肉效应明显,一旦发生火灾,火势猛、蔓延迅速。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热射强、烟雾浓、途径多,使得扑救火灾的难度加大。竖向井道造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往高处蔓延。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高,普通消防车的供水高度已远远不能达到要求,而目前最先进的登高消防车一般也只能达到50 m左右,显然不能满足高层建筑防火救灾的需要。高层建筑的使用人数多,人员组织疏散工作量大,而对于公共建筑或宾馆性质的建筑,因不熟悉环境使疏散更为困难。一般情况下,人在浓烟中2~3min即会窒息晕倒。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烟气迅速蔓延,由于含氧量较少,有害气体较多,很容易造成中毒死亡,使得安全疏散难上加难。高层建筑大都是钢筋混凝土或者钢结构,虽然不会燃烧,但当达到一定温度时,钢筋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使强度降低一半左右。同时由于楼高,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十分困难。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如不能及时扑灭,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存在的问题

2.1消防设计不规范

有的设计人员没有重视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只是一味地根据业主要求的建筑布局、设想进行设计,并未考虑消防安全,且有些建筑设计还未通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就已经投入使用,因而问题很多。比如,供人群疏散的楼梯间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等等,这些问题一旦形成,就形成了极难整改的痼疾。应该设置消防通道而没有设置,或短防火间距,缺少使消防车顺利通行的平坦空地,严重影响了安全疏散与火灾扑救工作。很多设计中将消火栓箱直接镶嵌在墙体里,导致墙体的耐火极限不符合规定。燃油、燃气设备的合理设置和储油、配气的防火安全设计,是待解决的消防技术问题之一。

2009年4月19日,南京中环国际广场发生火灾,经调查,火灾原因系空调安装人员在进行焊接作业时,焊渣掉落,引燃竖槽下方的可燃物;由于预留空调室外机摆放结构设计不合理,用角钢支撑,且角钢不够宽,致使安装工人动火电焊加宽角钢;装有可燃物的竖槽内,没有防火分隔,检修孔洞门的耐火性能低,导致室外机槽火焰通过孔洞蔓延至室内。

2.2维修保养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些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投入使用后,没有定期检维护。消防设施维护是从技术上的维护和责任上的落实。由于目前的高层建筑多为合用或多产权建筑,消防设施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平时的维护管理无人负责,一旦出现事故,管理部门互相推诿,推卸责任。消防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对后续的技术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消防中介服务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欠缺,不懂检测、操作和维护方面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业务不规范、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擅离职守等问题。

2.3消防设施配套及防范措施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满足要求的、最基本的消防设施一般有:室内消火栓、设有报警控制设备和消防控制设备的消防控制室、安全疏散系统、自动喷淋装置、自动防火卷帘系统、排烟系统等。就我国的国情而言,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消防设施配备不完善,消防设施保养不足,有些消防设施被停用,等等。

2.4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人民群众对火灾事故的灾难性后果认识不够,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没有防范火灾的安全意识,消防安全基本知识、自救逃生常识也相对匮乏。由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有些单位对消防监督管理部门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不予重视,敷衍了事,最终导致养患成灾,小火酿成大火,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更有些单位领导认为防火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3.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对策

3.1做好建筑的防火设计

由于基坑的开挖造成路面下沉、路面开裂和高低差较大致使车辆不能行驶的,立即用路栏开辟出半幅道路,并马上向交警部门报告请求疏解交通,设置必要的交通警示标志,并派人协助交警维护交通,保持交通畅通。如果整个路面大开裂,车辆无法行驶,应即封闭交通,并在道路两端设置告示牌和封路标志,并派人员指挥交通。采取的措施为:立即停止开挖,增加基坑内钢管支撑数量,将支撑间距加密或用土砂袋回填基坑进行反压加固。

3.2设置必要的建筑消防设施

根据国家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要求,高层民用建筑内,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防护区的有关条件以及建筑物的规模、建筑高度、火灾危险等级确定要设置的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等,达到早期发现,及时灭火和自防自救的目的,将其消灭在火灾初期[24]。也可在高层建筑外部设置一些辅助的疏散设施,如缓降器,减少火灾时的人员伤亡。

3.3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高层建筑的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通过立法或出台规范性文件,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检测和维护保养服务机构的规范和管理,明确和落实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定期检测,确保维护保养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消防设施在突况下能够正常运行,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25]。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训练和实地演练,加强知识培训,提高维护管理人员和消防中介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3.4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消防管理部门应积极组织全方位、多形式的防火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防自救的能力。也要加强消防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重视消防安全隐患,积极做好防火工作。

参考文献:

[1]司戈.中国高层建筑火灾[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 29 (10):863-870

[2]公安消防监督员业务培训教材(建审部分)[S].公安部消防局编.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3]倪兆鹏.国外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规范研究综述[A].展望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1

[4]张全灵,谢冠文.对我国消防科研体系建设的认识和建议[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 27(3): 223-227

篇10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消火栓灭火系统;自足急救;消防给水工程设计;消防水量;自动灭火系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20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10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54

超高层建筑作为最年轻的一员,从20世纪初到如今仅有100多年的历史。超高层建筑凭借着它特殊的结构形式、复杂的垂直交通等各个方面,展出了一个庞大、负责、丰富的科学与技术体系。超高层宛然是从下到上垂直的街道,包含诸多问题,例如安全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能源消耗等。超高层越高,建筑的安全性、产品的耐久性、产品的舒适性等诸多问题涌现出来,对于建筑、结构、机电乃至于电梯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1 消防蓄水池水量的设计

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绝大多数的高层是占用地下箱式基础部分作为消防水池,这样充分利用了地下室不好利用的面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如下两点注意事项:(1)由于作为超高层建筑的基础,担负承重的墙比较多,且其隔墙也不少,故而设计中必须考虑水路畅流,从而避免形成死水区,因此在水池的各个分隔中,均应考虑导流检修口并考虑设置交错,使每一个分隔中不存在死角,不积有杂物,从而能便于清洗;(2)考虑到超高层的消防蓄水量较大,故而贮水池应分成两个,便于经常轮流清洗,防止水质污染。并且消防水池头顶必须考虑采用连通空气的管道,为了满足合理换排气的技术要求,并且保证消防水池的各个分隔互相的有效连同。

2 超高层消防水泵接合器要点

高层建筑灭火首先要立足于自救,并且依赖建筑室内的灭火设备。但当设置于室内的灭火系统无法使用时,此时由消防灭火车通过室外消火栓取水,通过消防车内的加压泵把水通过水泵接合器送到室内管网。水泵接合器设置原则,须在室外消火栓15~40m的范围内,且设计中不应该把同一个分区的消防接合器设在一起,这样做首先便于解决消防车无法停靠,其次也便于消防车取水、用水、提升水。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设计中考虑的重点环节

第一,在发生火灾时,消防管网压力总是存在过大的隐患,这个是自动喷洒系统和消火栓系统都会存在的不可回避的要点。所以在火灾初期,也就是火灾的着火面范围较小时,通常仅仅需要3~4个喷头或2个消火栓就可控制并扑灭的火灾。由于管网承压过大,在设计环节中应根据不同系统不同的工作压力设定值选择安全可靠的泄压安全阀进行自动泄水。并且消火栓及喷淋系统在设置泄压安全阀的同时,考虑双保险均应在水泵出水管上设置超压泄压阀,泄压的水排至排水沟,有效地预防在局部小面积着火,由于消火栓或开启喷头的数量较少,管网内压力过高,导致管道破裂。

第二,多层喷淋系统,考虑到底层喷头的压力过大,应通过计算加减压孔板来平衡各层管段的水头损失。

第三,由于喷淋的特殊的对水质需求。喷淋泵的吸水管在设计时应考虑在吸水管上加设过滤器,以防止污物堵塞喷头出水口且吸水不应该靠近箱底,以防杂物吸入。

4 给水分区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给水方式的选择涉及面很广,包含整个给水系统的安全问题、可靠问题、运行费用问题等,因此给水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通常会碰到用水点水压超压问题,在给排水设计中,通常采用分区设水箱与设置减压阀相结合的方式。

应采取分区供水方案,尽量充分利用外网压力,当采用水箱串联供水时,各区按照本区所负担供水对象的最大小时用水量确定本区的提升泵流量,下区还应设置与上区提升泵相匹配的转输泵(流量相同,扬程按照各区要求确定)。提升泵与下面的转输泵自成系统。当提升泵既向用水点直接供水,又向水箱供水(再由水箱供给至其余的用水点)时,应分别计算流量,取大者为泵的流量。但系统中的高位水箱的调节容积不宜小于服务对象最大小时用水量的50%,而且启泵水位应设在水箱水深的一半处,泵的扬程应满足两者的供水要求。

5 实际设计案例分析

下面以笔者实际参与的一个超高层案例来分析一下超高层设计中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处理方法。海口塔项目位于海口市新CBD区大英山新城中心的D15号地块,该项目将成为海南省最高的地标性建筑,包括一家超五星级酒店、顶级餐厅、SOHO、高级写字楼、商业区和观景台等。整座大厦约为94层,地面以上高度为428m,海口塔作为地标成为国际旅游岛成功开发的新标志。

5.1 消防系统

海口塔作为海口市新中央商务区的核心,规划项目包括10座超高层建筑,高度从150~450m不等。率先动工的428m高海口塔是这10座超高层建筑群最高的一座。从全局考虑消防的分区及屋顶水池的布局及消防水泵的选型尤为重要,要点及建议如下:

5.1.1 从全局考虑消防分区,力争做到一个在整体布局的最高点,居重点的即428m的海口塔解决10座超高层的全局消防用水量需求。

5.1.2 海口塔由于高度过高考虑采用常高压消防供水系统,即在屋顶设置海口塔全部的消防水量。屋顶的消防水箱可以考虑与超五星酒店的游泳池共用,但需考虑保证水池检修期间的消防水池的不间断供水性。

5.1.3 考虑消火栓系统分区如下:

1区:负4~9层(由16层减压水箱常高压供给)

2区:10~25层(由48层减压水箱经过减压阀减压后,常高压供给)

3区:26~41层(由48层减压水箱常高压供给)

4区:42~53层(由73层减压水箱经过减压阀减压后,常高压供给)

5区:54~65层(由73层减压水箱常高压供给)

6区:66~81层(由89层消防总水池常高压供给)

7区:82~94层(由89层消防总水池加压供给)

各分区消防水箱的位置集中在以下位置:(1)地下部分消防转输+空调补水合用水箱500m3;(2)16层消防减压水箱42m3;(3)32层消防转输水箱60m3;(4)48层消防减压水箱42m3;(5)65层消防转输水箱60m3;(6)73层消防减压水箱42m3;(7)89层整体总消防水池600m3。

5.2 给水系统

超高层建筑供水应将安全、稳定放在首位,加之建筑顶部为超五星级酒店,对供水可靠性、稳定性、冷热水用水压力平衡及噪声控制等有更高要求,参照类似案例,确定本项目供水采用分类给水系统。按照办公、SOHO、酒店不同的功能和需求,采用各自独立的供水泵房和系统,以满足各种用水要求。生活用水储存量:办公、公寓按最高日用水量的50%储存,酒店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0%储存。在地下四层各建一座办公、酒店及商业给水泵房。泵房内设不锈钢储水水箱。办公、酒店给水泵房另设有一组三台高区给水转输泵,给水转输泵从给水储水箱中吸水,向高位水箱供水。

高位水箱储存本区15%的日用水量。接力水箱另储存20m3转输容积。办公给水转输泵房设于32层避难层。酒店给水转输泵房设于33、65层避难层。

市政自来水进入地下储水箱前进行砂滤处理。洗衣房用水采取软化处理。生活二次供水均采用紫外线消毒器消毒。酒店采用全日制24h集中供应生活热水。酒店热水系统分区同给水系统,洗衣房单设一套热水供应系统。

5.3 热水系统

本建筑采用热水的部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SOHO办公区及酒店生活区,这两部分均采用24h集中供应系统。生活热水采用可回收式冷水机组预热,锅炉辅助加热制备。热水供水温度为60℃,回水温度为50℃。生活热水采用可回收式冷水机组预热,锅炉辅助加热制备。热水系统采用下供上回同程机械全循环系统,酒店热水10s内出热水,节水节能。

5.4 中水系统

以本建筑三个区即办公区、SOHO办公区、酒店区的分类污水排放中的洗涤废水为水源,通过设于地下四层的中水处理站(优先采用MBR法中水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用于本项目以下部分中水使用:(1)办公区域(含办公区及SOHO办公区)的冲厕用水;(2)室外景观绿化及浇洒道路用水。

酒店区域属于超五星酒店,故中水考虑采用市政中水的稳定中水水源供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高层建筑的发展是自然的结果,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超高层建筑物与日俱增,与此同时超高层的快速发展也给设计带来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课题。如何做到合理地设计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日常运行以及消防时的安全性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耀宗,姜文源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S].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S].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