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安全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网安全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电网建设 安全问题 解决措施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逐渐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而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各个不同行业所需电量的飞速增长,而这也促进了电网的不断建设,其工程规模愈来愈大,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压力下,速度也越来越快,而电网建设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面对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建设中的安全管理问题迫在眉睫,在确保工程速度、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在多年的实践中,虽然已经摸索出许多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建设模式与管理模式,但是仍出现不少事故。针对这种现实状况,本文在分析现有电网建设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以及对应的举措。
1 电网建设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只重效益,不重安全
企业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问题,在经济问题与安全问题相冲突的时候通常选择经济效益,唯经济至上,就造成了很多安全方面的问题,有时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视安全于不顾。比如,将本来是用于安全建设、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环节中去,或针对安全建设方面敷药了事,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不论是在人员配备上,还是在资金投入,产品投入上,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抱有较强的侥幸心理,没有做好安全方面的准备。而负责安全管理的企业管理人员在实践中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也很少有正规的业务知识水平考核体系,缺乏安全意识,在安全管理中只是凭着自己的判断和表层的认识来开展工作,依据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忽略安全管理的问题,给电网建设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1.2 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电网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对施工队伍的实际需求急剧增长,而施工队中施工人员很多都是临时上阵,素质良莠不齐,缺乏专业化素质较高的施工人员,很多专业素质较低的也跨入电网建设工程队伍中。由于这些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较为缺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纰漏,造成较多安全问题。他们在施工中缺乏安全意识,会对很多存在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同时在具体操作时专业技能也不达标,造成工程建设不合格,离标准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在上岗前技能培训的时候,他们对于专业知识接触的时间短、吸收的能力差,最终导致工程建设不合格,拖延建设进度,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会造成事故频发的现象。
1.3 管理措施不到位
电网的建设随着经济大发展的不断进步,在这些年来对电网建设的安全要求也愈来愈高,安全管理方面也不断提升,采用的技术也愈来愈先进。但是我国地广人稀,有很多偏远地方在电网建设方面就有所欠缺,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细节上的疏忽,小错虽小,但是很多大悲剧都是由小错酿成。再加上施工单位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不到位,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队伍松散,随意性较强,造成很多安全隐患都未能得到及时的排除,电网建设工程的安全性也就难以保证。
1.4 工程监理不到位
工程监理涉及的方面较广,贯穿于电网建设的全过程。它不仅包括对电网建设工程的监督和管理,还对电网建设工程的安全性实施全面监理。工程监理在电网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电网建设中,负责电网建设工程监理的单位对工程的监理认识存在较大的误区,他们觉得在监理中,施工单位负主要责任,而监理单位只负部分责任,而将注意力都集中在电网建设工程的质量上,而忽视安全方面的监管,殊不知电网建设的安全性是建设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而监理单位忽视安全方面的监管,导致监理单位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具体的认识,对于涉及安全方面的技术标准也是模模糊糊,这种对安全监理的忽视降低了监理单位在电网建设安全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影响了工程的安全。
1.5 工程安全责任制不完善
对电网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的忽视造成了工程安全责任制不完善,不论是总体性的安全问题还是各个部分的安全问题都缺乏专人负责。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无人监管,施工人员随意散漫,缺乏约束。而出了问题后也无人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施工单位在安全方面的基础工作并不到位,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也缺乏较为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在电网工程建设之前,有些施工单位根本没有进行建设技术交底,所以相应制定的安全保护措施也就更加无从谈起。另外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有些施工单位将安全建设的施工权层层转包,将施工权转至给某些资质较差或者毫无资质的施工单位,这种违法行为给电网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 强化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
在电网工程建设上存在较多的安全管理问题,上述几个问题都具有普遍性。电网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建设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电网建设这个基础性的工作做好了,才能给我国经济建设添砖添瓦。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的局势下,电网建设的安全管理问题迫在眉睫。下面我在如何加强安全管理、进行安全管理创新方面提供几个较为可行的建议。
2.1 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完善安全责任制
加强电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创建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平台,确保电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科学性,保证其施工安全。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都要在电网建设工程中贯彻“以安全为核心”的理念,在施工过程中要将这一核心理念落实到实处。要提高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完善建设工程中的安全责任制。各个领导和员工都应把安全管理作为电网建设工程中的第一要务。安全管理的目标要明确,各级单位或者施工企业的工作界面要清晰、明确。由于现有的安全责任制较多是针对单位领导和人员而言,而对施工企业内部缺乏明确的安全责任制,应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各个班组、各级岗位直至延伸至个人的安全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具体的规定,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做到分包到实,对岗位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于在电网建设中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2.2 完善电网建设安全体系
在电网建设中安全管理往往较为薄弱,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体系。一套完备的电网建设安全体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安全监督体系,另外一方面是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就是在电网建设过程中依据电网建设的具体特点、抓住弱点,做好从上至下、从点到面的监督工作,并在实际的电网建设工作中确保得到有效执行。安全保证体系就是在建设过程中,从各个参建单位出发,要求其组合成一支有力的队伍,有效保证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得到贯彻实施,保证施工现场各种安全工具、安全防护和保障措施能落实到位,各个参建单位组成一个安全执行体系。
2.3 “三欣”标准评价体系
“三欣”标准评价体系是借鉴多种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结合我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特点,针对我国电网建设具体项目的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而认真制定编排而成的。“三欣”标准评价体系借鉴了南非NOSA五星安全健康环保综合管理系统定量管理的优点及有效框架还有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应借鉴科学有效的“三欣”标准评价体系对施工企业进行系统细致的评价,确保电网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2.4 明确权责,发挥职责
在电网建设施工工程中,各个部门都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相应的职责具体发挥:如安全监督部监督程建设部和设备运行部等部门,都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不仅要观察定期施工方动态,同时也不要忽视不定期施工方的动态。如果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可以暂时代表电网建设单位,具体行使安全监督、安全管理的职责,促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安全问题才能得到较为彻底的整改。
应将工程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具体的权责进行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在施工过程中全程跟进,对自己所负责的施工领域进行全面监督、监查。同时在工程建设场所内,实行“谁管理,谁负责”的机制。在对施工设备的管理中,成立专门的运行班组,对设备进行最为直接的管理。专门的运行班组在具体实施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对人员的管理和设备的管理维护都进行管理。实施运行班组制有利于保证安全第一、保护第一的原则。
3 结语
经过对现存电网建设中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和提出的相应建议,说明我国电网建设中去安全管理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电网建设工程中,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各部门都应提高电网建设的安全意识,整合各个部门的综合力量,规范电网建设的统一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做到责任到人,切实做好电网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源头上做到杜绝安全事故的隐患,用心用力地把各项措施运用到电网建设的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去,才能更加良好地保证供电企业在电网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陈伟强.论供电企业电网建设安全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6).
篇2
[摘要]Intenet所具有的开放性是电子商务方便快捷、广泛传播的基础,而开放性本身又会使网上交易面临种种危险。安全问题始终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安全网络安全商务安全
2003年对中国来说是个多事之秋,先是SARS肆虐后接高温威胁。但对电子商务来说,却未必不是好事:更多的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种组织,甚至包括政府都在积极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电子商务中去。电子商务是指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商务活动,现在主要是指在Internet上完成的电子商务。
Intenet所具有的开放性是电子商务方便快捷、广泛传播的基础,而开放性本身又会使网上交易面临种种危险。一个真正的电子商务系统并非单纯意味着一个商家和用户之间开展交易的界面,而应该是利用Web技术使Web站点与公司的后端数据库系统相连接,向客户提供有关产品的库存、发货情况以及账款状况的实时信息,从而实现在电子时空中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交易活动。这种新的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将内部网与Internet连接,使小到本企业的商业机密、商务活动的正常运转,大至国家的政治、经济机密都将面临网上黑客与病毒的严峻考验。因此,安全性始终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总的来说分为二部分:一是网络安全,二是商务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工作人员和环境等。其特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增强方案,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为目标。商务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务在Internet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保障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即实现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依赖性。
一、网络安全问题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是计算机系统本身存在的漏洞和其他人为因素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潜在威胁。一方面,计算机系统硬件和通信设施极易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电磁场等)以及自然灾害和人为(包括故意破坏和非故意破坏)的物理破坏;另一方面计算机内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易受到非法的窃取、复制、篡改和毁坏等攻击;同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的自然损耗等同样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计算机网络系统内信息的损坏、丢失和安全事故。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
一个全方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包含网络的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信息加密、安全传输和管理安全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主机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系统漏洞检测技术、黑客跟踪技术,在攻击者和受保护的资源间建立多道严密的安全防线,极大地增加了恶意攻击的难度,并增加了审核信息的数量,利用这些审核信息可以跟踪入侵者。
在实施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时,首先要加强主机本身的安全,做好安全配置,及时安装安全补丁程序,减少漏洞;其次要用各种系统漏洞检测软件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扫描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加以修补;从路由器到用户各级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措施,安装防火墙,加强授权管理和认证;利用RAID5等数据存储技术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
对敏感的设备和数据要建立必要的物理或逻辑隔离措施;对在公共网络上传输的敏感信息要进行强度的数据加密;安装防病毒软件,加强内部网的整体防病毒措施;建立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以便检测并跟踪入侵攻击等。
网络安全技术是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而出现的,但直到80年代末才引起关注,90年代在国外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安全事故引起了各国计算机安全界的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也因此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安全核心系统、VPN安全隧道、身份认证、网络底层数据加密和网络入侵主动监测等越来越高深复杂的安全技术极大地从不同层次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的整体安全性。安全核心系统在实现一个完整或较完整的安全体系的同时也能与传统网络协议保持一致。它以密码核心系统为基础,支持不同类型的安全硬件产品,屏蔽安全硬件以变化对上层应用的影响,实现多种网络安全协议,并在此之上提供各种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
互联网已经日渐融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中,网络防护与网络攻击之间的斗争也将更加激烈。这就对网络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网络安全技术将会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中,但围绕电子商务安全的防护技术将在未来的几年中成为重点,如身份认证,授权检查,数据安全,通信安全等将对电子商务安全产生决定性影响。
三、商务安全要求
作为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系统,首先要消除客户对交易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担心才能够吸引用户通过WEB购买产品和服务。使用者担心在网络上传输的信用卡及个人资料被截取,或者是不幸遇到“黑店”,信用卡资料被不正当运用;而特约商店也担心收到的是被盗用的信用卡号码,或是交易不认账,还有可能因网络不稳定或是应用软件设计不良导致被黑客侵入所引发的损失。由于在消费者、特约商店甚至与金融单位之间,权责关系还未彻底理清,以及每一家电子商场或商店的支付系统所使用的安全控管都不尽相同,于是造成使用者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担忧而犹豫不前。因些,电子商务顺利开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保证交易的安全性,这是网上交易的基础,也是电子商务技术的难点。
用户对于安全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下方面:
1.信息的保密性。交易中的商务信息均有保密的要求。如信用卡的账号和用户被人知悉,就可能被盗用;定货和付款信息被竞争对手获悉,就可能丧失商机。因此在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一般都有加密的要求。
2.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网上交易的双方很可能素昧平生,相隔千里。因此,要使交易能够成功,首先要想办法确认对方的身份。对商家而言,要考虑客户端是否是骗子,而客户也会担心网上的商店是否是黑店。因此,能方便而可靠地确认对方身份是交易的前提。
3.交易的不可否认性。交易一旦达成,是不能被否认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利益。因此电子交易过程中通信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是不可否认的。主要包括:源点不可否认:信息发送者事后无法否认其发送了信息。接收不可否认:信息接收方无法否认其收到了信息。回执不可否认:发送责任回执的各个环节均无法推脱其应负的责任。
4.交易内容的完整性。交易的文件是不可以被修改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交易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5.访问控制。不同访问用户在一个交易系统中的身份和职能是不同的,任何合法用户只能访问系统中授权和指定的资源,非法用户将拒绝访问系统资源。
四、电子商务安全交易标准
近年来,针对电子交易安全的要求,IT业界与金融行业一起,推出不少有效的安全交易标准和技术。主要的协议标准有:
1.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依靠对密钥的加密,保障Web站点间的交易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2.安全套接层协议(SSL):由Netscape公司提出的安全交易协议,提供加密、认证服务和报文的完整性。SSL被用于NetscapeCommunicator和MicrosoftIE浏览器,以完成需要的安全交易操作。
3.安全交易技术协议(STT,SecureTransactionTechnology):由Microsoft公司提出,STT将认证和解密在浏览器中分离开,用以提高安全控制能力。Microsoft在InternetExplorer中采用这一技术。
4.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SecureElectronicTransaction):1996年6月,由IBM、MasterCardInternational、VisaInternational、Microsoft、Netscape、GTE、VeriSign、SAIC、Terisa就共同制定的标准SET公告,并于1997年5月底了SETSpecificationVersion1.0,它涵盖了信用卡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交易协定、信息保密、资料完整及数据认证、数据签名等。SET2.0预计今年,它增加了一些附加的交易要求。这个版本是向后兼容的,符合SET1.0的软件并不必要跟着升级,除非它需要新的交易要求。SET规范明确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付款安全,确定应用之互通性,并使全球市场接受。
所有这些安全交易标准中,SET标准以推广利用信用卡支付网上交易,而广受各界瞩目,它将成为网上交易安全通信协议的工业标准,有望进一步推动Internet电子商务市场。
五、商务安全的关键CA认证
怎样解决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呢?国际通行的做法是采用CA安全认证系统。CA是CertificateAuthority的缩写,是证书授权的意思。在电子商务系统中,所有实体的证书都是由证书授权中心即CA中心分发并签名的。一个完整、安全的电子商务系统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合理的CA体系。CA机构应包括两大部门:一是审核授权部门,它负责对证书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决定是否同意给该申请者发放证书,并承担因审核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因此它应由能够承担这些责任的机构担任;另一个是证书操作部门,负责为已授权的申请者制作、发放和管理证书,并承担因操作运营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包括失密和为没有获得授权者发放证书等,它可以由审核授权部门自己担任,也可委托给第三方担任。
CA体系主要解决几大问题:
1.解决网络身份证的认证以保证交易各方身份是真实的;
2.解决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保证在网络中流动的数据没有受到破坏或篡改;
3.解决交易的不可抵赖性以保证对方在网上说的话是真实的。
需要注意的是,CA认证中心并不是安全机构,而是一个发放”身份证”的机构,相当于身份的”公证处”。因此,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不仅要依托于CA认证机构,还需要一个专业机构作为外援来解决配置什么安全产品、怎样设置安全策略等问题。外援的最合适人选当然非那些提供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的厂商莫属了。好的IT厂商,会让用户在部署安全策略时少走许多弯路。在选择外援时,用户为了节省成本,避免损失,应该把握几个基本原则:
1.要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2.要了解厂商的信誉;
3.要了解厂商推荐的安全产品;
4.用户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能够正确加以评估。有了这些基本的安全思路,用户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六、相应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就像传统商务一样,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后盾。商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电子商务也一样。在电子商务中,合同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发生改变,但其形式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是互不见面的。所有的买方和卖方在虚拟市场上运作,其信用依靠密码的辨认或认证机构的认证。
2.传统合同的口头形式在贸易上常常表现为店堂交易,并将商家所开具的发票作为合同的依据。而在电子商务中标的额较小、关系简单的交易没有具体的合同形式,表现为直接通过网络订购、付款,例如利用网络直接购买软件。
3.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数字签名所代替。
电子商务合同形式的变化,对于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一系列法律新问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与现存的合同法发生矛盾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但对于法律法规来说,就有一个怎样修改并发展现存合同法,以适应新的贸易形式的问题。
七、小结
在计算机互联网络上实现的电子商务交易必须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等特性。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在保证其计算机网络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安全的基础上,应该还具备以下特点:强大的加密保证;使用者和数据的识别和鉴别;存储和加密数据的保密;连网交易和支付的可靠;方便的密钥管理;数据的完整、防止抵赖。电子商务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安全的双重要求,使电子商务安全的复杂程度比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更高,因此电子商务安全应作为安全工程,而不是解决方案来实施。
参考文献:
[1]《电子商务基础》尚建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9
篇3
关键词:一体化;风险分析;安全管理
作者简介:纪会争(1974-),男,河北文安人,廊坊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王宏(1974-),男,内蒙古杭锦后旗人,廊坊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河北?廊坊?065000)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105-02
一、集控一体化改革
廊坊电网2010年12月进行了集中监控改革,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由改革前的集控站(包括监控班和操作队)和常规站(有人值班变电站)相结合的模式,变为改革后的“集控班+运维操作班”的集控一体化的变电管理模式。全区主网82座变电站全部采用无人值班方式,由集控班集中监控。集控班承担全区所有变电站监视、控制和特殊情况下紧急遥控操作等职责(目前,集控班与地区调度同台办公,已初步具备调控一体化条件)。运行维护班则负责所辖变电站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巡视以及其它日常管理工作。运维操作班设三个类型组:第一类型组为应急巡视组,采用24小时值班方式,负责所辖变电站的夜巡及应急处置;第二类型组为正常巡视组,上白班,负责所辖变电站有计划的白天巡视、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及应急处置;第三类型组为计划操作组,负责所辖变电站有计划的操作、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及应急处置。
集控一体化改革,完成了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和事故处理效率。利用自动化、信息化、可视化等技术实现对区域内变电设备的集中监控、绩效分析和风险预控,逐步提升了变电运行科技含量。进行集约化管理,减少了变电运行人员数量需求,降低了运维成本,更加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和统筹调配。
二、安全风险分析
1.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关键在于人员素质
变电运行部现有职工296人,肩负着廊坊地区主网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变电运行人员除承担传统的运行管理工作之外,逐步增加部分设备的试验维护工作。同时,变电站数量逐年增加(2011年与2010年相比数量增加10%),在未来几年内随着运维一体化的深入、调控一体化改革,工作中会不断出现新的安全问题,不断面临新的安全风险。在运行人员总体数量不会增加的前提下,对运行人员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在工作态度作风、主动学习意愿和能力、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等方面,必须跟得上安全管理和运行的要求。
2.班组层面的安全管理工作仍然是重点
改革既是对机构和人员的重组,也是对班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管理机制的再造。在改革前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机构变动对班组人员的心理影响和班组管理的波动是必然存在的,改革是把双刃剑,带来进步发展的同时,细节处理不当,就可能在局部引起工作的失误。同时,变电运行部班组由改革前的23个改为改革后的10个。单班组人数增多,其中3个班组人数突破50人,单个班组人员数量居公司班组之首,比如大屯运维班共有人员61人,其中运行人员53人、司机8人。人数众多的班组之间如果在工作计划、人员管理、车辆调配等方面工作不到位,就会形成混乱局面,在某个现场或某个环节就会出现问题,形成隐患。比如集控班是新成立的班,目前负责地区变电站的日常监控、单一开关操作工作。遥控操作断路器时,如果断路器发生故障造成爆炸,当现场该断路器附近有运行巡视或检修人员时,就会危及现场的人员安全。避免事故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监控人员与现场运行、检修人员的有效沟通机制,消除安全隐患。
3.设备升级改造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刀闸电动化改造,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为实现对刀闸的远方遥控操作,对变电站老旧刀闸进行电动化升级改造。改造过程中,涉及变电站数量多,且许多站是重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是倒闸操作。由于现场改造使部分五防锁具漏锁或五防系统与实际设备不一致而又未发现,造成倒闸操作过程中五防失效。二是特殊运行方式。由于改造,母线频繁停电,单电源或单母线长期运行,外来或内部的事故引发停电,易造成违反《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理》的事件发生。三是外部因素。外来施工队伍和频繁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在现场存在安全隐患。
4.交通安全压力增加
部分运维班巡视人员和操作人员每天从市区出发,相比以前从驻地站出发,无论在车辆的数量,还是在行驶距离的里程上,都成倍增加。尤其是倒闸操作停电开始时间一般安排在清晨,送电也一般在检修工作完成后的傍晚,运行及管理人员在规定的操作时间前到达变电站。起早贪黑,车辆交通存在的安全风险是必须注意的。
三、集控一体化改革后一年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
1.认真总结、不断改进,加强对班组的管控
通过集控一体化及之前的机构改革,车间一级的生产管理逐步扁平化,减少了对班组管理的部门和层级,与以前相比,更加强调班组工作的主动性,而班组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对工作的布置、执行和落实。针对集控一体化改革在工作流程、资源配备等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举行了公司、运行部到班组各级层面的9次集控一体化改革总结会议,认真总结梳理存在的工作亮点和问题,群策群力、务实工作,对亮点和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问题和不足,共同研究、不断改进。通过有形的流程梳理、培训教育、安全管理等工作,积极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积极发挥班组的整体合力,努力在班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上下工夫,切实实现对班组安全工作的全面管控,达到改革的目的。
2.到岗到位履行监督职责
全面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将安全管理重心下移,重点放在倒闸操作现场和变电站日常管理检查上。严格执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制度,做到所有现场都在控。对现场发现的苗头问题深入分析和研究,属于运维班管理的,督促运维班落实整改;属于个性问题的,要求运行人员现场整改;总结到岗到位的经验和不足,将到岗到位反馈表提出的问题及班站整改措施作为运行部月度安全例会一项重点内容,对整改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使到岗到位实现闭环管理。同时,认真听取一线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作流程细节和运行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
3.安全培训管理工作注重实效
2011年,以开展月考为主线,按照考试与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了针对变电运行人员的月度培训和月度考试工作,实现培训的目的。月度培训由运行部兼职教师和技术负责人为运行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内容紧密联系生产运行。每月的抽考工作,选取12%的运行人员参加。考试内容包括安全规程、事故处理、日常工作、电工基础等,对不及格者给予罚款,考试结果与班组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利用SG186培训系统,每月对全体运行人员进行在线普考,主要内容有《安规》、紧急救护法等。通过提高考试的频次,达到提高班组培训实效和员工自学的目的。通过绩效、奖罚等考核手段传递培训压力,从根本上加强和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增强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的学习动力。
4.变电运行应急管理
变电运行人员第一时间面对变电站的突发事件,安全风险概率远远高于其他专业。一是电网停电事故。梳理各种运行方式下事故停电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确保协助调度及时恢复负荷或切除故障,保证电网安全。二是设备爆炸火灾事故。及时、正确、有效地判断事故苗头或已发生的设备问题。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编制和完善《10(35)千伏高压室电气火灾现场应急处置方案》、《触电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等应急预案,提高可操作性,防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出现错误判断,处置失当或惊慌失措,使小事故变成大事故,给设备和人员安全带来更大的危害。
篇4
【关键词】生产管理;电力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复杂性为电力系统主要特征,而高危性为电力行业主要特征,因此较多的危险因素存在于电力生产过程中,因此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需要以构建电力安全体系为手段,使存在其中的各项安全风险能够被有效的消除。
1、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安全意识薄弱、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电力企业对安全与效益和进度方面处理不正确为该项问题主要表现,并在检修工作过程中,落实施工现场安全与技术措施不到位,对相应的操作规程不能做到严格遵守,或者没有规范的操作安全操作工具,成为人身安全事故引发的导火索或者是损坏电网设备事故的引发导火索。另一方面,就当前的电力生产企业来看,虽然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较为明确的划分了安全生产职责,但是在实际之中安全责任落实的具体程度不足,基本就是停留在一般性和原则性动员的口头行动层面上,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没有真正在实际之中落实到位。而在实际之中少数职工根据经验办事,把手续随意简化,对规范操作程序忽视,不能严格遵守情况存在,这是各种安全隐患产生的主要根源。
1.2习惯性违章操作。该项问题主要表现在存在于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中人们已经习惯的违章操作等方面的现象。例如配电检修人员在对工作票没有填写下就开始相应的检修作业,成为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的隐患,同时还存在作业操作需要部分停电下进行的情况,但没有停电和验电等情况下就进行的情况,从而产生的安全隐患较大。
1.3安全工具管理混乱。综观以往产生电力安全事故原因,缺失安全意识,没有安全装填设备,环境的不良影响等因素形成叠加成为大多数的事故主要引发根源,同时使用过程中部分安全器具不具备优质的质量也是导致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在检修和试验设备工作中,违背正常的规定及原则,致使设备出现带病运行状况,维护与保养安全操作器具欠缺,严重存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停留在形式层面的状况。
2、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2.1整体推进原则。该原则是针对电力安全管理体系而言的,其属于安全制度等方面综合性体系范畴,因此应基于对整体的把握,以多个方面为切入点,实施创新和控制以及预防安全管理工作,最终达到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覆盖化。
2.2正面引导原则。正面指导原则就是依托大量正面宣传安全生产成果等方面,发挥出有效引导电力企业员工的作用,从而真正使“安全有我、我要安全”思想内化于每个企业员工心中,营造出构建安全体系良好的环境氛围。
2.3注重实效原则。实效性原则就是在选取安全管理方法过程中,基于与实际贴近,与基层切合为导向,使安全管理内容不断得到丰富的过程,并以构建安全文化为手段促进安全管理体系文化吸引力的不断提升过程。
2.4以人为本原则。把以人为本原则贯穿于电力安全管理体系中,主要源于人在安全管理活动中扮演着主体和客体角色,在影响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性方面,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时应注重把挖掘人员潜能作为重点来抓,而且对人员积极性的调动也应成为工作的侧重点,从而使人性化特征能够充分在安全管理体系中体现出来。
3、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3.1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就构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而言,安全标准规范的健全,完善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至关重要,因为其对于电力企业正常运转发挥着基本保障功能,对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是其传统的事后管理转变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巨大推动力,使最终构建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具备预测预防性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证执行和落实电力安全责任制是此过程中首先工作任务,也是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常态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其次,注重监管电力安全生产过程要逐步加强,坚决做到严厉查处存在的违规作业行为。同时为使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能够得到有效的消除,极有必要把相应各专业联合巡查开展起来。最后,以落实安全审计制度为手段,定期审查安全工作,并努力做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所发现的各项问题。
3.2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1)注重提升重视设备安全管理程度。对于设备故障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尽量避免。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设备运行过程不是安全管理设备唯一内容,其应在设备制造等整个过程中至始至终的贯穿着,并基于有效分析潜在的安全风险,把与其相对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出来,为设备在运转周期内具备稳定性提供保障。同时把预防性维护设备工作做好也是极为必要的工作,依托实施点检定修制度,实现始终受控设备。(2)加强人员安全管理。要求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所掌握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要全面,能够识别出作业过程中各项危险因素,并具备排查与整治能力。以下方面为人员安全管理工作具体着手点:一是以制定人员岗位安全规范的完善为手段,培训企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培养企业人员良好的职业技能,并能够帮助企业员工把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明确;二是针对电力生产各个环节,开展培训安全宣传教育,实施强化安全意识活动,实现将安全意识向安全规章制度行为的内化。
3.3加强安全风险管理。(1)现场作业风险。对于电力现场作业风险管理而言,现场作业人员等为其主要对象内涵,具体就是管理存在于现场的违规操作指挥等风险问题。在分析和判定现场事故概率等方面基础上,把相应控制和处理措施制定出来。(2)电网设备风险。预先识别出存在于设备全寿命周期的各种危险因素是该项风险管理主要针对对象,从而为相应的预防措施的及时采取提供便利,并有利于把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开展分析评价和判断风险等级可以事故频度等指标为依据,进而把解决措施制定出来。
4、结论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构建安全管理体系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安全标准规范的健全,完善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加强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发展.四大保证体系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电力安全技术,2008(01).
篇5
关键词:智能电网 信息安全 防护体系 可信平台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212-02
1 引言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推进,更多的设备和用户接入电力系统,例如,智能电表、分布式电源、数字化保护装置、先进网络等,这些设备的应用使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程度比传统电网大大提高,它们在提升电网监测与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数据与信息的安全带来了隐患。比如黑客通过窃取技术访问电网公司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有可能造成客户信息泄露或数据安全问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国家的重大损失。因此,如何使众多的用户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使用电网的服务,成了当前电网信息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 电力企业信息安全建设的关键问题
云计算技术在电力企业的业务管理中已经逐步得到应用,另外,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商业成本的降低,基于可信计算平台的网络应用获得了迅猛发展。如果在电网业务管理体系中将可信计算与云计算结合起来,将会使电网的管理水平如虎添翼。图1为构建可信平台模块间的安全通道示意图。
在可信计算环境下,每台主机嵌入一个可信平台模块。由于可信平台模块内置密钥,在模块间能够构成一个天然的安全通信信道。因此,可以将广播的内容放在可信平台模块中,通过安全通信信道来进行广播,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约通信开销。
智能电网的体系架构从设备功能上可以分为基础硬件层、感知测量层、信息通信层和调度运维层四个层次。那么,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就必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等方面。因此,其涉及到的关键问题可从CA体系建设、桌面安全部署、等级防护方案等方面入手。
3 智能电网信息防护体系框架
3.1 数字证书体系
数字证书体系CA是建设一套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电子认证系统,并作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实现各实体身份在网络上的真实映射,满足各应用系统中关于身份认证、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抗抵赖性等安全性要求。该系统主要包括根CA系统、CA签发系统、RA注册管理系统、KM系统、证书状态查询系统和LDAP目录服务系统,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3.2 桌面安全管理体系
该体系可为电力企业提供集中的终端(桌面)综合安全管理的桌面管理产品,打造一个安全、可信、规范、健康的内网环境,如图3所示。
该体系能满足用户:确保入网终端符合要求;全面监测终端健康状况;保证终端信息安全可控;动态监测内网安全态势;快速定位解决终端故障;规范员工网络行为;统一内网用户身份管理等。
3.3 等级防护体系
此外,在设计信息安全体系时,还需要针对电力企业的业务应用系统,按照不同的安全保护等级,设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方案,如图4所示。
根据国家关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关于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定,该体系应该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将电力云技术与可信计算结合起来,设计了面向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框架,从CA体系建设、桌面安全部署、等级防护方案等方面阐述了该框架的内涵。但信息安全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工作,需要及时与最新的方法相结合,不断完善信息安全方案,使电网做到真正的智能、坚强。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1MG50);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Z2013007))
参考文献:
[1] 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33(8):1-7.
[2] 国家电网.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N].国家电网报,2010-01-12(2).
[3] 曹军威,万宇鑫,涂国煜,等.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3,36(1):143-167.
[4] 陈康,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5):1337-1348.
篇6
关键词:电力安全;问题;对策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近些年,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很迅速,正在向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迈进。电力部门中所属的各集体企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了为主业分流人员、提供多样服务的功能,并且多数集体企业涵盖了电力工程安装、检修维护等业务,所关涉的领域也很广泛,因而其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很高。保障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电力行业中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生产能力,是电力集体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电力安全管理的问题
关于电力安全管理的问题,我们认为工作人员习惯性违章、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不好、安全工器具管理比较混乱、无票作业、日常工作管理不到位等,是电力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一是安全思想意识模糊,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三是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章舸、杨震、余忠东等知名学者将电力安全管理的问题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电力安全事故较为频繁,事故的发生既有人为因素又有外在因素;二是电力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三是管理工作不到位,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忽略了日常管理。安军认为,电力行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安全方面的落实深度不够,很多单位的安全工作任务安排得很多,但是真正落实的却很少;二是对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不够,对于安全规章制度的培训和教育流于形式,导致效果不佳;三是安全管理明严实松,电力企业的规章制度很健全,但是在执行时却很放松;四是安全考核值得商榷,考核制度与考核方式不科学。
各学者对于电力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综合上述问题,可以将之概括为人的问题和物的问题;前者包括员工的安全意识、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能力等,后者包括安全工器具存在的缺陷等。
分析电力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电力安全管理的效率。
二、电力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
第一,电力安全管理文化建设。电力安全管理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有利于加强职工的电力安全意识教育,提高遵守安全制度的自觉性。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对员工安全意识的树立及安全行为规范具有导向作用;对员工具有凝聚作用;能够调动和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能够约束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构建电力安全文化的方法有划分责任和义务,构建结构层次,注重实施方法,及时进行评价等几个方面。要加强电力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将安全文化思想教育同职工的亲人、家庭和自身的重要性联系起来,把家庭情感因素融入安全教育中;二是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强化其安全意识;三是搞好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具备充足的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另外,电力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有:一是认识上的误区,单纯地将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当成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简单地将完善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与安全文化建设等同;三是将开展文体活动当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四是大量地张贴安全标语,却没有落到行动上。加强电力安全文化建设,要从树立战略目标和管理理念、提高员工的综合文化素质、搞好宣传培训、完善绩效系统建设几个方面下功夫。
上述关于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观点强调了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注重以企业员工为本,加强和提高其安全意识,提出了多种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于加强电力安全文化的构建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第二,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是电力行业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是其安全制度得以遵守、安全技术得以提高、安全教育得以加强的宏观平台。完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曾伟主张建立一个基于风险管理的、具有电力生产特色及良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具体而言是PCAP即安全、健康、环境及质量综合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在CAP安健环质量综合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电力行业特点,融入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特有内容,表述了安健环质量工作的具体管理内容、管理要求和一整套做法。有学者主张在安全风险评估量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电力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生产环境部分,二是机具与防护部分,三是人员素质部分,四是现场管理部分,五是安全综合管理即安全文化部分。学者陈伟楠主张推广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使用,介绍了广东省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应用。该系统的主要结构包括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设备主要有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他认为,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加强电力安全知识的深入学习,发现和弥补漏洞;二是坚持生产和实际相结合,才能不断完善体系;三是工作人员要不断优化系统的设计模式。电力行业作为技术密集的工业复杂系统,需要先进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他提出了电力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接轨的具体建议:一是安全管理应当严肃认真、科学务实;二是防止机械拼组和各自为政;三是坚持德名原理和三论方法;四是塑造企业文化推进管理体系整合;五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是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难点与核心。
上述各个观点均重视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强调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对于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体系建设方式,这为我们加强电力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
第三,电力安全生产监管。电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监管工作是电力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电力安全监管,是保障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诸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前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电力生产安全监督管理不均衡甚至存在空白点;二是交叉业务在安监管理体系建设中出现遗漏;三是超前控制和风险管理缺乏实效;四是安全监督管理执行缺乏工作标准。黄少波建议,要构建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督管理系统。他认为电力安全监管需要技术创新,才能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并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国家电力信息网络系统,通过电厂多媒体安全监控系统、调度安全监控系统、电力通信安全系统加强对电力安全的监管;二是加强安全防范的技术措施。林宏伟认为,加强电力安全监察工作,重点要做好几个方面:一是深化安全监察体系建设,二是加大安全监察力度,三是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五是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学者徐航以华东电力监管局为例,介绍了电力安全监管工作的方法。一是准确定位,依法监管。电力安全监管部门要准确定位自身职责,树立服务意识和依法规监管的意识。二是实现电力安全的科学监管。要建立电力企业基础信息库,执行区域安全电力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华东电力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制度,建立区域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建立电力安全监管专家库。
上述观点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电力安全生产监管的建议,有技术改进层面的建议,有体制建设层面的建议,有华东区域监管实例的介绍等等,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监管提供了科学化的参照。
三、结束语
各学者提出和分析了电力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体系建设及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其中关于每个对策的分析都比较全面,具有针对性和启示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促进电力集体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军.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电力安全技术,2009(12).
2.曾伟.创建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和探索[D].贵州大学,2007.
3.陈伟楠.小议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
4.黄少波.电力监管的技术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5).
5.林宏伟.浅谈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
篇7
【关键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2012 年初,按省电力公司要求,根据项目特点和我公司实际情况,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 《2012 年基建安全管理策划方案》,并报省电力公司评审通过后,严格按策划安排贯彻实施。此策划方案对我公司 2012 年的基建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 成为三个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 影响基建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虽然 2012 年未发生安全事故,并不代表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高枕无忧。 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违章、违规作业现象、分包不规范、施工组织不力、安全管理资源(技术装备、资金、人员)投入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等时有发生,为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隐患。 安全管理工作持续不断改进、提高的路还很长。 以下就对影响基建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作简要分析:
1.1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责任落实不到位
虽然基建安全管理体系已臻于完善, 但其责任落实仍显乏力。 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执行效果不理想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形成全员、全方位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部分施工项目部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四新”)关注不够,不能及时利用“四新”降低安全风险。 施工和监理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安全管理人员不足或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 导致对施工现场不能有效地进行安全组织和安全监督。 监理单位对所承担的安全责任认识不足,监理力量、监理能力不强,不认真执行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有关加强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要求,对施工现场安全监控重视不够。
1.2 安全管控水平差距较大,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仍不健全
从 2012 年检查的情况看,各单位各现场安全管控水平差距较大。 个别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仍不健全;部分施工项目部管理力量不足,不能对作业全过程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 在人员到位方面, 个别监理人员能力达不到国网公司安全监理要求,不能有效地履行监理职责。
1.3 基建分包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对分包专项检查,对分包商进行了梳理,对有关单位和现场进行了检查,检查中仍发现了不少问题。 因此,在基建分包安全管理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1.4 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及安全管理标准化执行不到位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方面和安全管理标准化方面,个别项目部在标准化工作手册执行上还不到位, 距离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要求也还存在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①施工企业追求工程成本利益,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方面投入不足;②项目部对安全设施缺乏有效管理,安全设施损坏、破损后未能及时补充完善,导致文明施工状况有起有落。
1.5 安全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存在不足
在安全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方面, 部分项目部特殊作业的危险点预控措施未落实,个别跨电力线、公路、江河等的架线施工及组立高塔等作业, 不能很好地针对现场施工的环境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及分析, 没有制定完整的针对特殊作业危险点的预控措施及应急预案,安全技术交底不够具体到位。 在风险管理方面, 不少项目部机械照搬国网公司的风险预控措施,对结合工程实际把握季节性施工、高空作业、线路跨越等重大风险把握不够。 在应急管理方面,不少项目部将应急管理简单化,没有真正结合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演练。 另外大部分项目部的应急预案中都没明确紧急撤离线路及撤离地点。
1.6 施工分包单位安全资源投入不足
施工分包单位安全资源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安全管理人员投入不足,个别施工分包单位仅有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现场施工则采取分包形式,对分包队伍实质上采取“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的管理方式,现场任其自行管理,进场人员频繁更换,使得一线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监督,特别是民工队伍普遍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安全技能,凭经验作业,甚至不服从现场监管;②安全生产措施费用投入不足,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不达标现象仍然存在。
1.7 “抢工期”现象比较普遍
抢工期间作业面、进场人员、机具均大幅增多、工序间相互交叉,造成安全管控点多面宽,而相应的建管、监理、尤其是施工管理资源的投入跟不上,与正常需求不相匹配,监管范围难以全面有效覆盖,监管深度不够,这也大大增加了安全风险。
2 提升基建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
2.1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年初, 我公司与三个业主项目部项目经理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业主项目部与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分别签定了项目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控制。 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把安全工作列入各自的重点工作统一协调安排、 监督实施。 各业主项目部均设置安全专责,并全部到岗履职。
2.2 重视工程安全管理策划工作
各业主项目部事前编制了《项目建设管理纲要》、《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应急预案》等管理文件,明确了本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制定了本工程的安全管理办法,作为本项目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并发给施工、监理项目部,指导工程安全管理。 督促施工单位据此编制了《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并监督执行。 通过统一思想、建章建制,做好工程安全管理的事前预控。
2.3 继续完善体系建设,重抓风险控制
对每个输变电项目,我公司均严格按照国网公司《业主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 监督检查参建各方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和事故应急体系的运行情况。 并根据工程进度和现场实际风险情况及时对各级策划方案进行调整, 使得项目安全管理具有超前行、预见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危险源辩识,确定重大风险因素,实行重大风险因素分级控制,并根据施工进度对重大风险因素控制措施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2.4 积极开展“安全年”、“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等基建安全主题活动
(1)按照 省 电 力 公司的总 体 部 署 ,公司 组 织 开展 了 “安 全年”主体活动。 各业主项目部参建人员深刻领会“安全年”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分析形势,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统筹推进“安全年”活动。 各参建单位成立“活动年”组织机构,结合各单位安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组织教育培训等活动, 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工程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现场安全氛围浓厚,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2)结合各项目的实 际情况 ,开展 “隐患 排 查 治 理 ”和 “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入查找建设施工、灾害防治、森林防火、交通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事故隐患及漏洞,严厉打击非法、违规管理、施工,纠正治理违规、违章行为,防范、遏制非法违规行为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在制度建设、制度执行、现场监管、隐患排查、措施方案的落实等方面彻底查找,堵漏补缺,完善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安全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
2.5 重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1)进一步完善基建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巩固安全管理基础。 修订了有关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支持性文件,对项目安全策划、安全风险、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性评价、分包安全管理、应急安全管理、安全检查等各方面的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化施工作业文件的实施和管理, 规范了分包商名册的建立与管理流程,实现了对分包队伍的动态监控。
(2)着力推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规定》要求,业主项目部督促施工项目部严格遵循安全文明施工“六化”(即: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现场布置条理化、材料设备定置化、环境影响最小化)要求,积极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
(3)各项目部 开展 了 安 全 培 训 、技术 交 底 ,提 高人员安 全素质。 积极参加省电力公司举办基建安全管理培训班,重点学习了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安全管理规定》等规程、规定。
(4)加强现场检查监督,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通过基建安全信息月报, 每月各单位对重大安全风险项目进行分析辨识,并制定预控、防范措施,实现了对基建重要安全风险的及时掌控。
(5)安全通病治理工作扎实推进。 各单位对安全通病进行梳理,列出防治重点,制定防治总体计划。 以通病防治工作为载体,将安全通病防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将防治措施细化到各项安全施工方案中加以落实,整体提升了安全管理、安全装置和安全行为的管理水平。
(6)进一步加强工程分包管理。 加强对《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安全管理规定》 的学习宣贯, 梳理分包商名册,重点对分包合同、分包协议、分包准入、分包行为等关键节点进行管控;开展“分包安全管理规定”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篇8
摘 要 本质安全管理应当是全方位的。同时应当是适宜的、清楚而简洁的,也应当是便于工作协调进行的。打造本质安全型供电企业,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硬件的本质安全,二是软件的本质安全。这两方面的关键都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软件方面包括法律、规程、制度、政策、措施、管理等,而在现场管理中最关键的又是人的行为规范问题。因此,抓好安全工作,实现安全奋斗目标,前提在认识,关键看态度,重点在作风,根本在落实。
关键词 本质安全 供电企业 思路 方法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永恒主题,电力行业由于专业众多、作业面广、技术要求高、现场复杂,而且一旦发生事故,轻则损伤设备,重则引起人身伤亡和大面积停电,风险极高。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电力供应能力和质量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必须扩大电网规模,而由于供电企业普遍存在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对电力生产的安全意识不足,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隐患较多,对电力生产工作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也对电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所以加大电力监管力度,电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质安全型企业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表现,因此,对于电力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本质安全”核心概念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经过多周期的不断循环建设,通过闭环管理,逐渐完善提高的全面、系统、可持续改进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本质安全体系具有全面、科学、系统、主动、超前等特点,其内容涵盖了供电企业的各个方面,概况起来主要有四个:人的安全可靠性,物的安全可靠性,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制度规范、管理科学。
二、建立“本质安全”型供电企业的工作思路
对前几年的事故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在影响安全事故发生的四个要素(人为、设备、管理、外力)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0%,设备要素占12%,管理要素占6%,外力破坏占2%。可以看出,人的因素是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主要是人的安全意识不强,对其不安全行为没有自我约束而造成的。因此,建立本质安全型供电企业的工作思路,首先需要解决人的要素问题,然后是设备、管理、外力进行控制。
三、建立“本质安全”供电企业的具体方法
(一)以人为本抓安全,消除人员盲点,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以人为本”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内化思想,外化行为,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把安全第一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
②安全履职履责无盲点。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岗位安全职责,确保岗位无遗漏、责任边界无盲区;细化履职履责评估标准。明确公司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评估内容和评分办法;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③建立健全公司生产人员安全档案。通过生产人员安全档案管理,实现对生产人员从入公司以来体检结论、月度及年度安全考试成绩、安全工作行为和安全业绩的可控在控。建立健全公司生产人员安全档案;推行生产员工《安全工作证》;实行安全生产准入制度,要持证上岗;安全档案及时记录培训、违章等并更新。
④实施安全生产录音。每月收集、检查对班前会、班后会、倒闸操作、安全日活动、安全生产分析会进行的录音(录像)。每月收集、检查每一项生产工作任务的录音(录像)。检查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安全活动开展落实中人员履职履责以及违章情况。
(二)建立健全“四无”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四无”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点在于梳理安全责任体系,做到岗位责任无遗漏。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奖罚制度、事故及违章举报制、监督检查制度进行完善;修编完善安全管理和生产技术有关管理流程,优化安全生产控制节点,消除责任盲区和盲点。做好事前规范、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工作,不断规范人员行为和提高工作质量;健全安全监督体系,强化预防控制能力。实现安全监督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强违章查处,实施安全暗访,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开展“双查双评”,消除设备障碍和管理漏洞
由于设备故障和管理漏洞造成的安全事故同样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必须开展“双查双评”,开展设备状态三级评价,确保设备无障碍,同时还必须完成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和配电台区的标准化创建工作,在变电站试点推行可视化管理,遵循视觉化、透明化、界限化的原则,运用分区、定位、痕迹、标示、图形等方法形象直观地体现变电现场的状态、基本管理要求和潜在的风险,努力消除现场作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因素。
四、结语
通过上述建立本质安全供电企业措施,供电公司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作业现场安全管控能力增强,设备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生产领导及管理人员履职履责评估优秀率、标准化作业执行率、两票开票率和合格率、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都达到了100%,执行良好率较之前有显著提升,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本质安全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未来的发展中,供电公司还必须不断加强和完善本质安全的相关制度,积极学习和引进新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为更好的履行供电分公司“十项服务承诺”,提高企业安全形象和效益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配变站;精益化管理;管理流程
作者简介:王辉(1969-),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市城郊供电分公司经理,副高级工程师。(吉林 吉林
132013)
中图分类号:TM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215-02
为加强配网专业化管理,提高配网健康水平,增强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必须大量借鉴国内外配电站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融合国家电网公司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集中配变站员工的智慧结晶,创新管理流程和方法,构建事故率低、可靠性高、流程规范、服务高效、降损节能、社会满意的配变站精益化的管理模式。本文结合吉林市城郊供电分公司的实际以及借鉴省内外配变站的经验作以阐述。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专业管理的目标
安全目标: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质量,防止由于人员误操作、误触、误碰而引起的人身伤亡和感电事故。
效益目标:实施技术降损增效措施,减少空载损耗,降低线损,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电压质量目标:加强电压质量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电力客户提供安全、可靠、充足的电力供应和服务。
服务目标: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创建事故率低、可靠性高、流程规范、服务高效、社会满意、品牌形象好的电力企业员工队伍。
通过实施精益化管理目标,形成由上到下、层层分工、多层控制的闭环式安全管理体系,使配变站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一是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要达到管理机构健全、各项制度完善、适合执行的目的;二是规定的流程环节的执行程度要达到计划合理、审批差错率为零、执行严格、总结及时;三是各种书面文件的编制要达到指导书、卡齐全,有针对性,符合现场实际;四是现场工作人员行为的规范性要达到工作程序100%符合指导书、卡要求,违章发生率为零,工作完成率为100%。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完成工作的组织机构
为全面推进配变站精益化管理,确保现场安全和工作质量,依据供电企业现场管理标准化的管理规定,制定分公司配电专业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分公司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实行经理负责制,由主管经理、副经理负责安全生产的全面领导工作。由分公司有关部门和人员组成安全管理组织,形成由上到下、层层分工、多层控制的闭环安全管理体系。
2.管理工作流程
配变站精益化管理要求在工作的每个细节、每个阶段都要按照流程图进行,每项工作必须符合设备操作规程。为了便于运行、检修和维护管理,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建立相应的配变站精益化管理体系控制流程,使每个层面在执行相应流程时都能按照流程体系进行。
在体系建立阶段,决策层构建管理组织、拟定精益化管理体系;控制层制定管理流程和典型项目的实施细则。在动员和宣贯阶段,控制层对班组各级人员进行培训和动员。在工作执行阶段,执行层的作业人员要按照精益化管理要求,在现场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安全人员在现场认真监督纠正违章。在总结和反馈阶段,各层人员都要对精益化管理的执行情况,以客观的态度进行总结,将情况逐级向上汇报。
3.配变站精益化管理体系流程控制方法
配变站精益化管理体系流程要按照工作顺序实施闭环式管理,即把整个作业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工作阶段和总结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必须按照顺序完成,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每一步工作环环紧扣。否则,就违反了操作规程,造成各种事故,影响安全生产。
配变站精益化管理体系流程是以配网现场标准化作业为依据,围绕作业项目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需要,把工作分为准备阶段、工作阶段和总结阶段,每个阶段再分为若干项,每一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按照配电安全生产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反事故措施、设备检修工艺导则和施工及验收规范事先设定好,以便于检修作业人员只遵循一种工作方式进行工作,以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和工艺质量。
配变站精益化管理体系流程的准备阶段,一是提出作业任务并填报停电申请单;二是停电申请经批准后,组织相关人员勘察作业现场,绘制作业现场示意图,研究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措施控制;三是根据作业任务,由班组技术员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并逐级审批,填写签发工作票;四是召开班前会学习本作业指导书(卡)、危险点及安全措施,进行人员分工。
配变站精益化管理体系流程的工作阶段,一是由运行单位(人员)根据操作票所列工作内容,执行停电、验电、挂接地线;二是履行工作许可手续;三是宣读工作票,并结合现场进行危险点及安全措施交底和提问,工作人员签名确认;四是布置现场辅助安全措施;五是开始作业并履行工作监护制度;六是作业结束对现场检查验收无误后,拆除现场辅助安全措施;七是履行检修工作终结手续(向工作许可人汇报);八是运行人员按照调度令执行操作票(拆除安全措施);九是恢复送电。
配变站精益化管理体系流程的总结阶段,一是召开班后会,及时总结当天工作;二是进行技术资料整理、归档;三是反馈存在的问题、意见。
三、配变站精益化管理体系工作的做法描述
1.配变站标识牌规格及线路名称
按照用户小区名称,在配变站箱体外壳或墙体上醒目位置悬挂配变站标识牌,并且规格统一:左上角为“国家电网公司统一标识”;标识右侧上行为“10kV线路名称或编号”,下行为“国网***供电公司屋式或箱式变电站名称”;在配变站两侧醒目位置悬挂或粘贴“禁止入内,高压危险”的警示标志。
为强化配变站的安全防护,所有配变站统一制作安全围栏和防盗网门窗,统一制作变压器安全网门,在网门上悬挂统一式样的安全警示牌,统一配置电气专用防盗锁具,并由专人负责统一管理,防止行人误入配变站接触有电设备,降低因外部因素而造成的各种责任事故。
2.高压开关柜名称及编号
根据配变站内部平面设计图,对配变站内的高压配电设备进行统一编号。高压开关柜名称根据高压柜的功能可分为进线柜、返线柜、主一次柜等。高压开关柜编号根据进线和返出线顺序命名,其编号由三位数字组成。
为统一规范配变站对高压柜的安全管理,对配变站高压操作装置进行统一加锁控制。同时制定配变站高压柜操作制度和步骤,有效规范人员的操作行为,全方位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对配变站室内统一铺设绝缘毯,以保证作业人员站在干燥、绝缘的物体上进行操作。
3.低压开关柜名称及编号
低压开关柜名称根据低压柜的功能可分为主二次柜、联络柜、馈线柜、无功补偿柜等。低压开关柜编号由三位数字组成。
4.空气开关编号
在空气开关空白处粘贴“所带负荷名称”,并在带有备用电缆的开关回路上设置“禁止合闸”警示标牌,防止人员误合开关。
5.制作电缆卡片
根据住宅小区的负荷分布图,制作电缆卡片。其规格为:上一行为“电缆去向”,中行为“电缆规格型号”,下行为“电缆长度”。
6.绘制高、低压接线图
根据配变站设备的统一编号,利用微机及时绘制高、低压接线图,达到图纸与现场设备对应,确保不发生误操作事故。同时,对配变站的高、低压设备进行数码照相,以图片形式存入电脑,使工作人员根据接线图、数码照片就能明确配变站内的运行方式和小区的负荷运行情况。
7.降低线损指标
根据线损的诸要素分析每年冬、夏二次的负荷测试记录,总结出变压器的最大利用率和不平衡度指标对线损的影响最大,因此制定了针对变压器的技术降损措施:一是调整配变站的接线方式和运行方式;二是导线截面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三是无功就地补偿,把电压波动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四是调整低压三相不平衡度;五是淘汰老式、高耗能变压器,采用节能变压器。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变压器空载损耗,提高了变压器的负荷利用率,延长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了技术降损和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
四、配变站精益化管理体系的资料管理
在资料整理过程中,配电资料的复杂性、多样性、抽象性无疑是一个需要加强管理的问题,摒弃落后的配电资料管理模式,利用先进技术使配电资料管理更趋近于科学化、规范化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1.原始资料管理弊端较多
在实施精益化管理之前,配电设备的原始资料统一用铅笔填写,保存的资料由于摩擦,经常变得模糊不清,导致各种数据无法辨认。配电各种资料报表是班组日常的一项最繁琐且最容易出错的工作,要想报此表需要查找开关卡片、变压器卡片、高压线路条图、低压台区图、线路缺陷记录等基础资料,铅笔填写的数据不仅容易摩擦出错,还缺少直观性,给配电基础资料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2.资料微机化管理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利用微机来管理配电资料,打破原有零散、效率低下、保存困难、书写原始的管理模式,具有操作速度快、库存容量大、便于转存和携带等优点,适应配电线路和设备的随时变更,突出显示配电资料微机化管理功能的优越性。
配电系统的工作很多具有周期性,如果周期掌握不好,很容易造成设备的烧损、线路跳闸、接地等故障,严重威胁线路的安全运行,这就要求配电基础资料必须准确、及时、可靠,而配电资料的微机化管理正是具备了这些特点。利用微机管理配电资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更能清晰直观地显示供电线路的运行情况。
3.资料分类管理
配电资料根据载体材质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配变站竣工图纸、各种设备的试验报告、合格证等书面资料为主要形式的纸质资料,按类归档存入资料盒,进行档案化管理。另一类是在CAD绘图软件的支持下,利用微机制作成的高、低压单线接线图、电缆走向图、配变站平面示意图和配变站高、低压电缆清册,按类以图文形式存入电脑,进行微机化管理。
综上所述,可知配电资料微机化管理的可行性、必要性及优越性,虽然投入微机管理需要一笔资金,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是事半功倍的。
五、建立和完善配变站管理制度
1.建立配变站标准化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配电工程验收管理制度,二是制定配变站巡视区域及计划,实行责任承包制度,三是制定配电设备标志管理制度,四是配变站设备缺陷实行统一管理制度。
篇10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引言
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质量的生活是建立在电力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的。为了明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重视基础能源的再生问题,特别是电力能源,要确保其具有稳定性、长久性。在我国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还存在许多突出性问题,因此,电力部门应加强电力生产安全管理。
1电力安全管理现状
电力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在实际电力生产过程中,有着诸多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容易给电力安全生产带来很多威胁。加上电力生产的安全系统比较复杂,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的元素以及衔接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其劳动条件和作业,有着很大的危险性。其次,电力企业在实际的生产中,在发电、送电和供电的多项工作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要求对电气设备和操作都要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电网的故障,导致电网出现瘫痪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目前,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的现状不容乐观,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尤其是一些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同时在安全管理中存在一些管理上的漏洞,主要是电网的发展比较快,很多电源投产较多,电网的结构比较复杂,电网的运行难度越来愈大,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在进行大规模的电力建设中,很多技术和管理上不能够有效完成安全作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发生,在电力建设中的安全问题是一项重要的问题,此问题在目前的电力安全管理中比较突出。
2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违规现象严重,安全意识薄弱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常不按照生产标准施工。有些施工人员在检修电路的过程中,对自我的安全保护意识不足,且施工技术不够规范,易引发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危害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影响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违章操作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些施工人员不听从指挥,随意检修线路,最终导致自身和线路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2.2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不严格
虽然许多电力企业设立了管理部门,但大部分电力企业将管理部门当作摆设,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根本没有发挥其实质性作用,导致电力管理工作非常落后。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电力安全生产无法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检查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广泛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对安全事故的处理不够严格。对于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小事故,管理部门常采取不了了之的态度,且检修报告不完整、不准确,严重影响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2.3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
如果电力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制订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则会影响电力生产管理工作的进度和效率。虽然有些电力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比较全面,但却没有具体实施,其存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其实质性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目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较为混乱,部分工作人员趁机违法操作,并在对施工技术不熟悉的情况下盲目、随意施工,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3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3.1安全意识提高
电力企业需要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严谨的、科学的态度,要做到尽职尽责,时刻把电力安全的想法放在心中,时刻保证电力生产中的安全。运用多种手段,防患于未然,要预先发现、鉴别、判断可能会导致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并做好防范措施。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问题,尽量把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同时,各级人员都要对自己的安全职责非常明确,自身就要树立强烈的“安全第一”的思想。从上级领导做起,带动各部门的下属,可以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一定要强化安全意识。另外,能够善于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正是由于微不足道的隐患才酿成了一起起事故,不重视这些安全隐患,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电网安全就难以实现。只有处理好这些人为因素和人与生产的关系,才能有效遏制安全事故,才能使电力生产更安全。
3.2严格落实责任制度
需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个人,这样各级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监察机关应该能够正确地理解并且严格地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地落实到每个员工。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的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且严格地去执行,用制度来管理人,管理事,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真正执行到位。用制度来规范员工们的工作,用考核来强化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在考核奖惩上,应该提高生产线人员的安全补贴,因为他们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危险性也比较高。在工作中应该具备严谨的态度,树立强烈的责任心,生命安全是对自己和家人责任,并不需要别人来提醒。不管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还是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从安全思想的强制性转变为自觉性,这样才能遏制住事故发展的源头,避免事故的发生。
3.3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
3.3.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在构建电力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时候,应设定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人身伤亡,防止电网和设备事故发生,同时要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按照这个目的,然后构件系统安全性机制和模型,运用物态系统以及管理系统,实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的协调和管理。对这种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物态系统,是本质安全管理的基本阶段,同时也是研究物质形态的一种本质安全管理。具体涉及到生产设备和有关材料、工具以及设备等物质,同时还包括物态环境中的温度和照明、尘雾等对安全生产、作业有巨大影响。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应用中,应着重考虑的是怎样才能保证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和顺利实施。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应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注意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要有大局观意识,促进安全生产的协调发展。还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可靠性,加强主网、配网和用电网等三级网络的协调和防御,多种措施齐头并进,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同时强化人员管理和培训,加强监督,规范作业和操作,保证电力电网的安全运行。
3.3.2两票制度建设
(1)强化对无票工作的制止
电力企业在生产与运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安全事故,其中大部分的事故都是由无票现象而引发的,主要归咎于电力企业的不重视。为此,企业应加强对两票制度的重视,坚决制止和杜绝无票现象的发生,注重对工作票内容的及时补充,对电气设备、系统软件等的应用应予以严格要求,构建安全预警机制,强化对工作票据的专业性和目标性设置,针对项目开具专属的、专项的工作票,以保证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另外,对原有的工作票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对无票现象应予惩处和监督,必须经过工作票的审核,才能投入到工作中,是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为了杜绝无票类现象的发生,要紧抓无票的管理活动,取得了成效,降低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安全事故。
(2)完善对两票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票和操作票,通过两票合格率来考核电力企业,制定严格的标准,无票作业,事后补票。严格遵循两票管理制度,杜绝错票,减少不规范票。在考核时,应根据停电记录、事故跳闸现象等来判断开票率,对应该填票却未填票的人员应予以警告或处理,根据开票概率以及票面内容的合格率来决定最终的两票管理质量。另外,也应加强对票面的管理,其是决定任务安全性的关键,诸多工作的内容、细节和票面的整洁度都会对票据的质量产生影响。
(3)注重对票据使用的管理
为了提高两票的管理质量,应注重对票据现场使用时的管理,对票据的现场填写、审核、检查等进行严格的把关,强调对施工现场的票据存放,一式两份,一份由施工负责人持有,另一份由工作许可人员持有,完工后全交于任务许可人手中。另外,操作票应在操作前填写操作票,在操作的过程中,操作票由监护人员掌握,并进行唱票,而操作人员的职责就是进行操作技术和技巧的应用,电力企业应强化对员工专业能力的培训,注重员工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对两票管理重要性予以宣传与推广,借助以往电力企业安全事故案例的解读与回顾,对两票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后果灌输给员工,以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优化与完善两票管理制度是关键。
3.4完善对安全管理系统建设
3.4.1在系统中固化完善流程
通过在系统中固化安全管理流程,规范安全管理。需要注意的是,系统流程固化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要回归对电力企业业务流程的核心定位,针对电力业务流程建立一个运营平台,使得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成为一个整体架构,提高了管理的集成性和统一性;②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传统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会经过前期管理诊断、建立企业管理框架、组织设计、关键流程化和关键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等过程,这些过程复杂且忽视了电力业务流程的本质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变化,因此,需要以企业发展方向为主构建流程化的业务运转模式,实现生产环节的无缝连接;③安全管理流程固化,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和标准,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控,当发现问题时,可以准确找出事故原因并解决,减小安全生产事故的负面影响。
3.4.2提高系统利用率
将业务工作全部纳入系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需要关注电力企业正确价值观的传递,不仅需要关注电力企业业务的本身,还需要通过实践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另外,将业务工作纳入系统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工作管理效率,明确各业务之间的关系,使得生产过程流程化、标准化。在此阶段,需要根据电力企业的经营范围,对业务流程和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监督,必要时及时进行变革。
3.4.3加强对系统监管
通过加强对系统的监管,让已经完善的流程实用化,通过流程控制风险,为之后的管理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基于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风险种类和影响因素比较多样化,所以可以通过动态监管模式以及客观的定量指标,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生产环节和具体因素,并计算出事故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实现对事故的科学预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对电力企业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增长都具有很大关系。所以,电力企业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确保电力生产安全,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浅析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生产问题及措施[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11:295.
[2]饶芳.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大科技,2013,22:129~130.
- 上一篇:数学分析与数学建模
- 下一篇:医院后勤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