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经营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产业经营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媒体 广电 经营模式
进入新世纪,随着宽带网络技术、无线通信传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指的是传统三大媒体之外的有线付费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IPTV(接收终端为电视机的网络电视)、楼宇(户外)电视等,它们大多是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媒体,在媒介形态上和传统媒体有很大的不同,以内容多样化、传播渠道多样化、接收终端多样化、需求种类多样化、消费模式多样化等得天独厚的特质开辟了全新的数字化传媒时代,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经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拟以媒介产业经营为研究视角,探讨在新媒体全新经营模式的刺激下,广电产业将探索发展出不同以往的新的经营模式。
广电产业应不再单纯依赖广告收入,而是依靠多种方式获得利润。
传统的广电媒体以广告收入来支撑整个媒体的运转,因为有95%的收入来自广告,必然对广告商产生很大的依赖,在广告商施加的压力下。媒介的自主性受到很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广告作为服务行业,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广电媒体过度依赖广告,将带来媒介的不稳定性。例如,近年来房地产广告和汽车广告成为广告投放的前两名。传统的广电媒体获利很多,而在2005年之后,随着户外媒体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房地产广告主要投放在了户外媒体(如楼宇电视、户外电视),这种变化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使得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大大降低。目前,广电产业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依靠广告收入和有线电视收视费,利润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
而新媒体除了广告收入之外还有多种收入来源。一是来自用户的主动订阅或者购买。例如,用户定期缴纳数字电视订阅费:手机用户付费向内容供应商订阅新闻、游戏、图片、铃声等;如果要使用大容量的网络邮箱也需要付费;还有在网上普遍存在的视频点播和资料下载,都是以用户付费为基础:网络游戏则完全依靠用户付费盈利,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盛大集团总裁陈天桥因此登上中国富豪榜。二是增值产品售卖,指的是将媒体资源通过二次开发。延长产品链。例如,腾讯企鹅的形象被印在各种各样的毛绒玩具、杯子、手表等商品上,并且还成为品牌服饰的商标。新浪则将网站的原创小说结集出版,这种先网上发表再出版成书的方式越来越普及,能够实现作者收益和网站收益的双赢。此外还有网上流行的表情符号。被印制在各种毛绒玩具上,很受欢迎。这些都说明了媒体的附加值具有很好的盈利前景。
新媒体的发展为广电产业依靠多种方式获得利润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一是付费数字电视,即用户缴纳一定费用后收看相关高清数字电视节目。二是互动点播节目,即用户缴费后可随时从节目库中点播收看节目。实现收看时间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三是各类生活服务类收费,即通过数字电视网络或电视台专业网站为用户提供购物、订票、旅行、银行缴费等电子商务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四是为政府部门、商业机构提供远程专网通信类服务。以上几种盈利模式尚处于市场探索阶段,随着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它们将给广电产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空间。
广电媒体应重视内容开发,加强互动性,拓展生存空间。
“技术为先,内容为王”,用内容吸引高端用户,培养自身的核心优势是媒介经营新模式的重点。广电媒体虽然意识到内容开发的重要,但付诸行动却很少,例如电视媒体仍然充满了雷同的节目,一到黄金时间就充满了面容相似的综艺节目或者是同一部播了又播的电视连续剧。而新媒体在这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力。例如腾讯公司在QQ聊天软件的基础上,推出了QQ群的服务,旨在和搜狐的校友录竞争,为了迎合企业用户的需要,又开发出企业QQ,此外还开发出QQ家园、QQ秀,营造网上虚拟社区,同时还涉足游戏,推出包括连连看、各种牌类、棋类和网络游戏的QQ游戏,吸引了众多用户,这些服务全部都可以通过一小块电脑界面来操作。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得QQ成为国内即时通讯媒体的老大,也树立了腾讯“娱乐”的核心竞争力。再如数字付费的电视频道可以提供各类型电视节目并使受众进行自由选择,IPTV则能实现受众在电视机接收终端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视频点播,随时点击观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和电影电视剧。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媒体越来越多。渠道越来越多,因此内容开发将越来越重要,随着国内3G的应用。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现在国内多家企业都在准备3G的全面上市,其中就需要很多内容提供商。2004年6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成立上海东方龙移动信息有限公司,负责手机电视的内容集成和节目编辑制作及相关的增值业务运营、市场推广等具体工作。2005年3月,SMG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手机电视全国集成运营许可。2005年11月上海文广与东方明珠投资2亿元成立合资公司运营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DMMB)手机电视项目。该项目通过广播的方式直接将节目信号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今年以来,北京、广东、江苏也启动了数字多媒体广播方式的手机电视项目。再以日本的3G为例,他们就很重视内容开发,不仅有专门为手机定制的音乐剧,还有专门的手机杂志,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国内许多SP(Service Provider)已经通过手机彩铃、天气预报等初级服务尝到了内容开发的甜头,将来的3G将会给新媒体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受众与媒体的互动交流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显著特征。传统广电产业最大的劣势在于缺乏与受众的实时互动沟通,一方面使得受众收看电视受到“单向传播”的限制,另一方面电视台无法及时得到受众方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节目内容设置。有线数字电视的兴起在技术层面上解决了互动性不足的瓶颈,在具体的节目制作方式上也有值得广电媒体借鉴的方面。一是通过栏目策划制造新闻热点。鼓励观众通过宽带网络终端、互动数字电视终端、手机短信等方式参与。二是由观众“决定”节目的进程。在资讯类及娱乐类节目制作上,由观众发表评论、投票,甚至观众通过视频参与到节目中来。在影视短剧制作过程中。根据观众的投票、投稿体现出的喜好、意愿来决定剧情发展。三是由受众制作节目,把有兴趣参与节目制作的观众调动起来。数字化时代,受众与广播电视媒体互动的方式是非常多样化的。各种互动形式将不断创新、层出不穷,从而吸引受众,增强竞争力。
广电媒体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开展多媒体经营,实现战略意义上的营销转变。
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广电媒体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打破了以往媒体之间互相隔离的关系。带来了“聚合与共享”的全新理念。新媒体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互相链接比较容易。互连互通可以使其共享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充分利用。例如2003年之前互联网一直没有盈利,是因为没有找到有效的收费途径,直到2003年手机和互联网实现了互通,才扭转了局面,用户只要在网页上输入手机号码就可以通过手机账户缴费。现在,手机短信和联网金融系统的发展给互联网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收费渠道。新媒体经营模式有利于各种媒体之间的互连互通,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网络与电视结合就产生了IPTV(网络电视),手机与电视联姻则成了手机电视。
在信息化时代,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实际上是互为平台、互为载体、互为终端的。彼此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因此,广电产业应考虑利用铺设到千家万户的有线网络资源,开展多媒体经营,拓展业务空间,积极谋求营销方式的转变。
第一,有线电视系统具有垄断性的特征,有线网络运营商可逐步将其改造成多媒体服务平台,使有线电视用户家中的电视机成为类似电脑终端的接收装置。在此基础上,开辟节目存储、视频点播、点击购物、远程教育、银行缴费、旅行服务等多样化、个性化的增值业务,用户在家中通过电视遥控器即可享受到信息化远程服务。
第二,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开展宽带接入服务,与电信等通信运营商争夺市场。有线网络在带宽、传输速率、信号传送量等硬件方面毫不逊色。在网络铺设方面还具有相当优势。广电网络凭借其带宽的优势和大量影视节目资源,个人用户规模将不断扩大。
第三,可考虑进军手机电视、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市场。手机的5亿用户和便携的特点使得手机电视这片市场前景十分诱人,预期盈利空间十分乐观。移动通信运营商开发手机电视业务面临着节目资源缺乏的难题。广电产业应充分利用自身节目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自身的技术支撑,抢占这块市场份额。移动运营商与广电部门一方是终端和电信通道的控制者。一方是音视频内容的提供者,二者都是手机电视业务所必须的。这注定了手机电视业务领域将存在广电和电信两个部门的博弈。事实上,无论是基于移动网络的流媒体手机电视,还是基于无线数字电视技术的广播手机电视都需要广电、电信的合作。从政策层面讲,广电部门握有手机电视运营牌照和手机电视节目版权,而移动运营商掌握着承载手机电视业务的移动网络。目前两大行业互相不能进入,唯有二者合作,手机电视才能开展起来。从业务层面讲,移动运营商开发流媒体手机电视业务,需要广电部门内容的支持:广电部门推出的广播手机电视尽管不需要通过电信网络来传输电视信号。但仍然需要借助运营商提供手机用户管理系统,以便完善业务计费、客户维护服务等功能。因此,采取电视台提供节目内容、通信运营商提供技术平台支持、双方利润分成的形式与移动通信运营商合作,共同发展手机电视目前看来是一条共赢之路。此外,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具有收视人群密集、广告到达率高的特点,广电产业可积极介入这个市场,制作出符合移动电视收视规律的节目,和广告运营商合作,做好移动电视的内容供应方。
广电产业应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提升有线网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广电媒体多数掌控着“广电有线网络”,拥有庞大的内容资源和网络资源,面对电信等通信运营商所开发的网络电视的挑战,应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进程。根据AC尼尔森媒介最近研究的样本数据,我国一些城市的数字电视渗透率已达到了较高水平,杭州、南京和深圳分别以93%、88%和49%排在数字电视家庭用户占有量的前三位,而其他地区的数字电视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体现了稳步上升的势头。预计到2015年,现有的模拟电视系统将全部关闭,全面实现数字电视。此外,将有线网络由“单向传输”向“双向交互”方式转换,尽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视频点播功能,促进IPTV的进一步推广也是大势所趋。
数字化极大地提升了有线电视网络的科技含量,不但带来了广播电视频道频率资源的扩展和服务范围的扩大,而且为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解构和营业收入转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前文提到过,对于传统的广电事业而言,盈利模式主要集中在广告客户的开发上。但是在数字电视时代,广电经营的终端用户,甚至海外用户将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盈利点,不仅是收视费的来源,也是广电开展多元业务如电视会议、电视银行、电视购物、电视短信,收取各种服务费的来源。但这一现象对广电事业来说也是一种“幸福的折磨”,因为用户的观看时问是有限的,在盈利模式增多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吸引用户。
篇2
[关键词] 农业生产模式 现代农业 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29-01
前言
刘杖子乡作为承德县的一个偏远乡镇,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农业产业落后,如何能够探索出一个科学、合理、适宜本地发展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当地香菇产业快速发展,达到富民增收的目的,是摆在当地政府和全乡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几年来,当地政府、企业和群众通过对传统农业不增产,现代农业欠发达这种“怪圈”进行深度思考,积极探索、有益尝试、超前谋划、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与理念,成功探索出一条切合实际的香菇发展之路。
一、浅析承德县刘杖子食用菌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刘杖子乡香菇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其生产经营模式主要经历了个体化生产模式、集体化生产模式和“五统一”生产模式三个阶段。
1.个体化生产模式分析
1.1个体化生产模式
2008年前后,当地村民看到邻近县区的百姓通过种植食用菌富裕起来,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引进了香菇种植,当时,种植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种植,总面积约30亩。经过3年的发展,大部分种植户由于管理粗放,技术有限、经验不足,种植所需的配套设备投入不到位,出菇率不稳定,效益不高,对香菇种植的前景失去希望,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1.2优劣分析
优势: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利用自家的耕地及简单生产设备,资金投产少,风险小。
劣势:一是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户与户之间的沟通少,生产技术不规范、经验不足,产量低;二是产品缺乏竞争力,家庭式的粗加工并且采用直接销售,是属于产业链的最低端,附加值不高,相应的收益低。三是销售市场渠道单一性,基地生产的食用菌都是依赖周边地区的客商实地前来购买,没有持久稳定的销售渠道,依赖性强,因而受市场波动大。
2.集体化生产模式分析
2.1集体化生产模式
为了推进香菇产业发展,2011年,当地政府通过招商的方式引入投资商,实施集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即由投资商出资承包土地,成立香菇种植基地,建设菇棚,购买相应的生产设备,组织生产,各农户以雇佣的方式到基地务工,赚取相应的工资。经过一年发展,由于投资商实力不足、管理不善、效益低下,入不敷出等原因,当年就陷入了连地租都缴付不起的困境。
2.2优劣分析
优势:一是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采取基地+投资商+农户模式,投资商以资金技术方式投资,农户以劳动力赚取工资,实现了技术、资金、人力三重资源的优化整合;二是农户以务工的方式赚取工资,收益稳定,无风险。
劣势:一是食用菌行业的准入资金、技术门槛相对较高,采用大面积种植,因技术失误、管理不到位,资金运转不畅等问题,容易造成较大损失;二是农户的工资有限,实行“大锅饭”式的管理,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因投资商的意志,决定着产业的发展。
3.“五统一”生产模式分析
3.1“五统一”生产模式
2012年,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香菇种植产业,当地政府再次通过招商,又引进了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企业――北京中菌公司,注册成立金历菌业有限公司,在收购原基地的基础上,投资建设了占地1000亩的产业基地。为确保香菇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当地政府在总结几年来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与企业进行认真研究,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最终确定采用统一原料和菌棒制作、统一种植、统一标准建棚、统一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形成了“配料―制袋―蒸料灭菌―接种―发菌―出菇―采收―冷藏―销售”闭合式生产体系。没有意愿或缺乏能力建棚养殖的农民,可到园区务工,获取稳定工资收入。愿意到园区企业租棚种菇的,公司以保护价收购,保证菇农每斤纯收益不低于1元。在园区拥有土地的,可每年获得每亩1000元的地租收入,也可自建棚加入公司经营之中,收益由企业和农户按棚室投入比例进行分配,资产归建棚者所有。经过两年的实践,该生产经营模式适合了香菇的发展,使当地的香菇产业走上了快车道。
3.2优劣分析
一是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在“产+销”一体化运营中,刘杖子乡香菇产业借力中菌公司的销售渠道,确定了销量,稳定了价格,有效地抵御了市场风险;二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技术瓶颈。香菇种养成败的关键在于制种和菌棒制作,相比以往容易出现菌种污染事故的作坊式生产,通过统一菌棒制作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加之专业技术人员实时指导栽培和管理,让“只要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可以种得出香菇”。三是恰当地协调了企业与农户利益。企业方面,实行“五统一”模式,保证了产品质量和适当利润。农户方面,实际上是担当了生产线上的产业工人角色,多劳多得,除自建棚农户外不直接承担风险。
4.总体论述
几年来,刘杖子乡香菇生产模式经过不断的摸索――改进――创新,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当地香菇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推进香菇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目前占地2000亩,年生产菌袋1200万棒,年出产香菇1.2万吨的产业规模,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越夏香菇产业基地和全市标准最高、品质最优、效益最好的食用菌产业园区。直接带动全乡剩余劳动力800余人务工就业,年增加农民收入860万元。
二、结论
通过承德县刘杖子香菇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说明,推进农业产业,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对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采用科学的手段,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不仅对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而且对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生态化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磊,李学工.基于大规模定制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经济,2012(8).
篇3
关键词:精神产业 民营文化企业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链
一、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上世纪初。它最初出现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汉语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完全有不同的理解。本论文从四维文明划分的角度认识文化产业的精神属性,以区别于认为文化产业只是文化艺术产业或创意产业的狭隘认识。
自从梁启超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分以来,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论述越来越多。但是仅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维文明不足以概括人类文明全貌,一些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曾经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分野,也有人把人类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个层面,最为流行的是就人类文明的主干部分简单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板块。其实,人类始终生存于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体系之中,人类文明可以大而化之地分为自然文明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四个区域。自然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文明是处理人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物质文明是处理人与物质的关系;精神文明是处理人与精神的关系。
四维文明之间互相贯通彼此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融为人类文明整体。在上述划分之中,四维文明之间也是互相交错,彼此交融的,并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但是各自的主干是相对明晰的,大致说来,政治属于社会文明,经济属于物质文明,文化属于精神文明。
而现代经济已经早已突破了物质经济的狭隘概念,走向“大经济”的广阔天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物质经济、社会经济和精神经济等多个领域。在经济中心时代,从经济视角透视人类文明的一切方面,所有的活动均可以经济尺度加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GDP)可以相应分解为自然生产总值、物质生产总值、社会生产总值和精神生产总值四个基本方面,各自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结构的重要指标,进而自然生活消费、物质生活消费、社会生活消费和精神生活消费在人们生活总消费中所占比例也成为衡量人们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满足人们自然需要,扩展人们自然自由的产业群落为自然产业;满足人们社会需要,扩展人们社会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社会产业;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扩展人们物质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物质产业;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扩展人们精神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精神产业。
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属于精神产业。
二、浙江民营文化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特点分析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民营企业撑起了浙江经济的大半江山,在生产总值(GDP)中超过国有经济成分。国家工商联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总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省还按照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思路,搭建产业平台,以基地园区的形式吸引民营文化企业集聚发展。广厦集团、宋城集团及宁波文体用品、德清钢琴制造、富阳古籍影印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区块迅速崛起,浙江正成为全国文化产品的制造基地和集散中心。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和LOFT49创意产业基地,在较短时间内吸纳了70多家民营文化企业……集聚效应正在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归纳浙江民营文化产业主题文化企业发展有以下特点:
1.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急速增长。宋城集团、横店集团、广厦集团等一批龙头民营文化企业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2.民营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集群,表现为区域块状经济结构。如德清钢琴制造中心。
3.民营文化企业家素质不断提高。一是民营文化企业主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在早期,浙江民营企业主体是乡镇企业,经营者绝大部分是刚刚从田地里上岸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20多年的发展中,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的经营者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文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有着扩大再生产欲望和能力的企业,产生了希望提升素质的自发要求,开始加强自身的学习。二是注重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民营文化企业普遍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地位,因此千方百计吸引各类人才。
4.注重文化创新,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如:横店影视城的全国品牌推广。
5.民营文化企业国际化迅速提升。浙江义乌文化商品国际贸易覆盖世界各国,宋城集团筹办2006世界休闲博览会。
6.民营文化企业已融入市场,面对竞争找市场不找政府,形成开发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产业链、打造文化产业集群的独特运营模式。
三、结语
近期,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对于民营资本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和政策的强心针。这既拓宽了民营资本的投资渠道,又能对文化产业起到很重要的推进作用,能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建设。
浙江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各省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民营文化产业在促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民营企业及民营资本的进入。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技术创新、法制保障、人才支撑、品牌引领、产业集聚、开放带动、政策扶持等各个方面来加快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
[2]柳士发.从经济学看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信息,1999,(2).
[3]“浙江省私营经济发展前景的思考”课题组.当前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浙江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报告.
[4]李思屈.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
篇4
1我国畜牧业的特点
1.1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在畜牧业的广泛运用,牲畜品种的优良。在动物繁育方面越来越明显,使人们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生产出更多的新品种。
1.2畜牧业的结构越来越合理
经过近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繁育出更多的动物品种。依据市场的总体需求对畜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现阶段畜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合理。
1.3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国家大力倡导的,近几年我国的畜牧业积极顺应这一趋势,积极实施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截至到目前,已经涌现出许多产业化经营的典型化代表,产业化经营的集聚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
1.4防疫网络化
动物防疫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着畜产品的生产安全。现阶段,动物的防疫工作已经实现联网,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对动物强制防疫的管理,不仅可以保障农户的利益,也可以保障动物的食品安全。
1.5产品营销市场化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的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应对这一趋势,需要畜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积极的市场化营销策略。现阶段我国的畜牧业市场化营销越来越明显,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做好市场工作。
2我国畜牧业的模式分析
2.1农区
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个大模式,在此模式下形成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和区域特色的模式。如:东部“外向型”现代化畜牧业,东北地区市场广阔,地理位置优越,已经成为对外出口的桥头堡。中部“农牧有机结合型”,中部粮食产量丰富,动物的饲料资源充足,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畜产品饲养和加工基地。西部“特色型”现代畜牧业,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稀少,畜牧业发展比较落后,但是畜牧业的特色优势明显,而且动物品种的品质比较好,采取原始的放牧状态。
2.2优质鲜活型现代畜牧业
发展优质鲜活型城郊现代畜牧业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要。这种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立足城市市场,根据城市的需求形成畜牧业的布局。
2.3具体的操作模式
篇5
【关键词】知识产权;企业经营;专利池;知识产权证券化;技术标准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大多停留在保护层面,还没有进入资本化运作阶段。如何把企业现有的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知识产权从静态权利转变为动态权利,这就涉及到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经营。所谓知识产权的经营就是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质押、证券化和技术标准化等途径,最大限度地开发知识产权所蕴涵的价值,使其在法定保护期限内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价值。根据知识产权经营模式的市场运作成熟度,可以分为传统的知识产权经营模式和新兴的知识产权经营模式。
一、传统的知识产权经营模式
传统知识产权经营模式是指有比较成熟的市场运作规则,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的经营模式。
1.有偿转让的知识产权经营模式。企业研发出来的知识产权除了自己使用外,还可以通过有偿转让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方式,获得更大利益。知识产权有偿转让模式包括所有权有偿转让和使用权有偿许可。
知识产权使用权有偿转让往往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采取的一种经营模式。这些企业资本雄厚、技术条件优越,在某些技术领域可能存在相当多的知识产权。同时,这类知识产权的市场生命周期短,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市场相关替代技术也很多。许多情况下,这类知识产权还没过保护期,就已经被淘汰了。所以对于这类知识产权的开发一定要尽快。采取知识产权使用权有偿转让的方式,可以获取许可费,尽快收回知识产权开发成本。
知识产权所有权有偿转让模式主要适用以下情况:(1)企业本身难以开拓市场,对未来市场的占有能力有限;(2)知识产权开发后,已有相同效能的替代技术出现,而竞争对手已经占领了相当一部分市场;(3)将自己的产品或商标施加给受让方,能够实施专利技术转让与产品或商标相结合的战略;(4)企业不再使用相关知识产权,而该知识产权还没有过法定保护期。在以上情况下,知识产权所有权的有偿转让,是企业扭转经营不利形势、避免破产风险、获得重大发展契机的重要举措之一。例如陶氏化学有限公司通过专利有偿转让,专利许可收入由原来的2500万美元增加到1.25亿美元,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收益水平。
2.交叉许可经营模式。交叉许可模式是企业间以专利技术作为合同标的进行对等交换的一种经营模式。一个企业不可能开发所有的技术,也不可能保证所有开发的技术都能获得专利。如果本企业拥有自主开发的优秀专利,而竞争对手的专利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又构成妨碍时,就可实施交叉许可模式。
交叉许可模式适用于企业间的专利比较接近,而专利权的归属又错综复杂或相互依存的情形。交叉许可的实际情况非常复杂,例如由于技术进步,同行业内的企业间技术差距已不存在;与其它企业的技术交流合作在不断扩大;依靠单纯专利许可得不到满足的情形;专利权的增多或复杂化等等。通过专利交叉许可企业之间形成技术联盟,对内可以互相实行交叉许可,对外则可以统一抵制其他的品牌进入该市场,提升整个行业的知识产权水平和行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专利池经营模式。专利池是基于特定目的而形成的专利的集合体。加入专利池的专利权所有者依据协议参与专利的许可和专利许可费的分配。运用专利池实现技术垄断,以谋取垄断利润。
该种模式适用于技术处于垄断阶段的企业。专利池可以达到单个专利达不到的目的-技术垄断。因为任何产品或技术一般都需要若干核心专利组成,只拥有一项核心专利不可能形成对一项技术的垄断,而由若干核心专利共同组成的专利池则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当这些核心专利都掌握在少数大企业手中时就极易形成技术垄断。微软通过专利池的构建,实现技术垄断,从而赚取了高昂的专利费。我国DVD企业经历的专利诉讼,实际上也是6C、3C等DVD专利联盟通过构建专利池,形成技术垄断,收取高额许可费的结果。
拥有核心专利的我国企业应尽快开发专利,以便在核心技术领域筑起牢固的专利池,以防核心技术周围未开发的领域被他人获得专利。做好核心专利技术储备,以便在核心专利期限届满时,通过取得改进专利仍能起到保护作用。暂时没有核心专利的企业要积极创新,获取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参与行业核心技术专利池的组建,以增强在专利池中的发言权,通过加入专利池以获得交叉许可方面的利益。
二、新兴知识产权经营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一些新的知识产权经营模式逐渐在市场运作中出现,虽然这些模式还没有成为主流,但它们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实践中,新兴的知识产权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知识产权证券化经营模式。在企业正常的科研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企业当前不准备使用或今后一段时间内没有能力进行开发的知识产权。这类知识产权又具有巨大的市场利益。对于这类知识产权,可以采取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形式,即企业将具有可预期现金收入流量的知识产权,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该知识产权中的风险和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转移给另外一个特设载体,由特设载体发行一种基于该知识产权所产生的现金流的可以出售和流通的权利凭证,据以融资的过程。知识产权证券化和知识产权所有权转让之间的区别在于两者之间的收益不同。知识产权所有权转让的收益较之未来的市场收益一般较小。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可以把本来需要数年才能实现的知识产权收益在当期提现,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提高资金周转率,还可以为后续研发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推进企业的科研创新水平。在国际上,已有许多知识产权成功证券化的实践。音乐版权证券化领域有1997年的鲍伊债券,在专利证券化方面, 药业特许公司(Royalty Pharma) 的两个项目是目前已知的经典案例。
在国内目前还没有知识产权证券化成功的案例,但是从2005年开始,中国已有多只资产证券化产品成功上市,如“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远东租赁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这些实践为中国将来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扫除了一定的障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知识产权标准化经营模式。有些企业的知识产权是某些行业的核心技术,或者与其他企业的技术共同组成某些行业的核心技术专利池。对于这类知识产权要通过技术标准化的途径,力图使自己的知识产权成为行业的技术标准,借助技术标准的特殊地位,强化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因为当一项技术在全行业内得到普遍推广并形成一种事实标准或普遍标准时,由于技术标准中通常含有大量的专利技术,标准的设定者及其成员就可以通过专利技术的许可使用获得高额的经济利益。这种“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的发展道路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最佳选择。日本的索尼公司,美国的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都在标准上赚得大笔财富。现代企业一定要积极参与各级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制定,千方百计使自己的知识产权能成为行业标准中的核心技术。借助于技术标准化途径,充分挖掘企业知识产权的财富价值。
以上的知识产权经营模式各有特点,在市场运作中也有不同的环境需求,在实践中,我们要针对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的先进性、可开发程度、商品化前景进行认真论证,并以公司经营战略为导向,分析该行业发展特点和竞争对手知识产权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桂侠.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模式与策略分析[J].新材料产业.2007(8)
篇6
1、加盟连锁经营的优势
特许加盟连锁是21世纪世界上最成功的经营模式,超过90%的客户在加入连锁体系后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调查:在开业第1年就失败的自营店比例高达30%~50%,而采用特许经营方式的失败比例仅为3%左右。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法律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的大力肯定与支持,特许连锁经营也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热点。
由于连锁加盟体系是已经在市场运作中经过验证的成功的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有着统一的CI设计,统一的企业文化,统一的工作标准,统一的价格,统一的进货,统一的物流配送,有关经营管理上方方面面的成熟模式、标准、技术等,加盟者可以在加盟后立即直接使用,比自己创业的逐步摸索要有成功率高得多的把握。因为一切都是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而且是被市场证明是成熟可行的,所以对于没有生意经验或专业经验的人来说,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入门并且运作成功,避免了走弯路甚至失败。
加盟企业的总部可以随时根据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开发具有独创性、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以差异化来区别于竞争对手,取胜于竞争对手。加盟者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日常经营与管理上,而坐享这种好处。
由总公司统筹处理促销、推广、广告宣传、物流等,使加盟者能专心致力于日常经营工作,减少大量人力、时间、金钱的浪费。
由于加盟店使用的是加盟企业的形象、商标、服务、价格等,承袭了连锁系统的商业信誉,等于给顾客吃下了定心丸,这使客户对新开张或客户熟悉的店会产生亲切感,乐意光顾,避免了因顾客由于对新开张的企业不熟悉所导致的顾客流失。
由于加盟连锁企业是统一进货,统一物流配送,所以,大大降低了进货成本及仓储、物流的费用,同时避免了在进货渠道选择上的风险性。
由于店面设计施工,设备的投入,存货的储备,服务的内容,价格的制定,员工培训等都可由总公司来协助,包括开业后还有总公司的检查、指导等,所以避免了许多经营上的失误。
对于独立创业者来说,如果出现竞争对手,只有孤军奋战来应付,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而加盟企业由于有着巨大的产业规模,广泛的市场覆盖,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客户认知度、美誉度上都有着独立企业望尘莫及的优势及市场影响力,所以在与客户对手产生竞争时,会由于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而取胜。
自行创业往往在选择店址上没有经验,而加盟企业有专门的部门负责选址方面的咨询,保证选址的成功率。
由于加盟企业有专门的人员对连锁店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顾客形态的变化、消费需求、消费倾向的变化进行充分调查,使得旗下各加盟店能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总能调整到最佳状态进行运营。
加盟店的成功就是加盟企业的成功,双方的总体目标一致,从而形成巨大的发展向上的合力。每成功一家加盟店等于是加盟企业拓展了一块新市场,加盟企业的市场份额及市场影响力又会提升一步。所以加盟企业对每一个加盟店的支持是不遗佘力的,它是不同于一般的合作伙伴关系的,这就像摩天大楼的高耸来自于每一块基石的坚固,没有哪一处地基对建筑学家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2、沃润德农资连锁模式
山东沃润德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国内首家中外合资农资连锁企业。以“便农、惠农、富农、强农”为根本宗旨,以“十统一”的创新经营模式、“菜农利益为先”的服务理念和推动品牌化战略发展的经营思路,从源头杜绝“假、冒、伪、劣”衣资的泛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产品安全,真正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2009年公司总经理黄文广因其独特创新的模式,在CCTV年度三农人物评选中荣获“创新奖”,沃润德公司被评为“2009年度山东菜农最信赖农资经营企业”和“2010年中国连锁业冠军联盟之新锐品牌”。
“村村有超市,村村有技术,村村有服务”是公司的战略规划。沃润德的500家农资连锁超市,就分布在寿光蔬菜大棚种植较为集中的500个村,地区分公司正在建设当中,5年内计划在全国设立1万家乡村、乡镇超市,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建立一个农业产业链。沃润德农资连锁超市项目实行“十统一”的标准化经营模式,即:统一经营方针、统一店面形象设计(标识)、统一招标采购、统一培训和提供技术指导、统一办理营业执照、统一销售价格、统一配送结算、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广告宣传、统一协助会员销售蔬菜。产、供、销封闭式的管道直营模式,使进入管道的产品全部实行招标,严把质量关,将假冒伪劣产品阻挡在管道以外,公司经营的500多个农资品种,都是经过专家采购团反复考查、筛选出的质量上乘、效果优良、价格透明的农资产品,能为每个大棚每年降低2000~3 000元的农资直接投入。
3、“沃润德模式”的建立是现实之需
中国是农业大国,有73%农村人口,53%常住农村,由于年轻的男性劳动力多出外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386170部队”。这些群体多表现为知识水平低,农资农技知识少;由于信息传输相对闭塞,获取相关信息渠道非常弱;不会辨别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弱势,维权能力极其弱。现实条件决定了农民渴望得到值得信赖的农村流通品牌的服务。
随着城市消费能力的日渐饱和,经济增长空间已日渐缩小,更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农村。同时,国家政策也不断向农村倾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意在指导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消费能力,进而拉动国家经济增长。随着农村市场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各种势力都开始向农村市场涌入,方式方法呈现多样性。而作为与农村联系最为密切的农资市场,也迎来了多极化的时代,原来我们所熟悉的营销环境,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营销各个环节都有了全新的演绎。其实,营销环境的变化,就需要营销模式的变化。
如今农资市场环境的变化,已经分出了不同的营销时代,同时也在不同的层级里面,提出了不同的营销模式。只不过这些模式还不足以为日益变化的企业成长提供创新之路,而沃润德模式正适应了这种需求。企业一时的赢利,并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长久持续的发展才是最终目的,而许多方式只
是对企业一时的发展有作用。这样,创新的沃润德模式的提出就成为了现实之需。
4、“沃润德模式”成功的密钥
截至2009年9月,寿光沃润德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已发展村级加盟连锁店100多家,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前景,得益于“四大创新”和“三大优势”。
“四大创新”:一是在经营管理上,实行“加盟连锁合作”。以终端农民利益为中心,严格实行“十统一”的管理模式,在市场加盟伙伴的选定上严把准入关,加强督察工作,杜绝违规经营;二是在农资购进上,实行“专家团采购”。以多名资深农资专家和本地农艺师为主导,组成“专家采购团”,对农资厂商进行系统考察,保证购进农资的质量;三是在技术服务上,实行“三级服务体系下的专家一线诊治团”,采取网络诊治与现场诊治相结合的方式,切实解决农民病虫害防治等系列问题;四是在内部运作上,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独立局域网、远端通讯、远端实时监控等措施,将采购、物流、运营、店面管理、财务等科学规范地整合起来。
“三大经营优势”则从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和企业服务上,确立了沃润德独具特色的市场竞争力。
产品价格优势。一是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进行公开谈判性竞标,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公司按照微利经营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利润比例,并根据进货价格的高低,随时调整出货价格;三是通过扩大连锁经营的网络规模,优先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沃润德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会员制度,实行一定折扣的会员价,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
产品质量优势。一是对进货厂家实行动态管理,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取消该企业的供货资格;二是对每批购进产品都邀请工商、质检等部门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对公司商品实行统一包装,通过产品扫描系统,对所有进出公司的产品进行质量扫描,在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有效杜绝了假冒伪劣产品。
企业服务优势。一是建立了公司内部网络,通过短信等形式随时向加盟商和每位会员提供信息服务二是对加盟店统一配备网络设备,建立了远程视频医院,开展专家视频咨询服务和网上指导,及时为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三是定期对加盟商和会员进行培训,并组织“专家一线诊断团”进村入户现场指导,为加盟商和会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5、“沃润德模式”的终端销售理念
营销模式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交换模式阶段,主要是商品交换的时代,这个时代以产品销售货物交换为主要目标,时间有几千年;第二,趋于规范化的销售模式,主要以学习西方营销观念为核心,在通过漫长的计划经济环境之后而产生的规范式营销模式;第三,适合模式,根据自己本地的具体情况,创造与发现一些属于自己家门口的营销模式,加上一些先进国家所套用的手法,成为中西结合的营销模式在蔓延;第四,信息化营销模式成为先进的营销主流,这种营销模式就是未来与现在营销模式的发展与走向。
信息化营销模式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营销手段多样。那么什么是好模式,这种模式是不是符合企业或产品,是很重要的。当然,企业赢利有很多因素构成,其中每个阶段的不同因素都起到不同的作用。品牌、渠道、传播、产品、终端,各个环节都可能是产生赢利的最大推动力,问题是企业产品的生长阶段不同,产品类型各异,市场环境千姿百态,什么时候,什么因素在起主导作用就大为不同。无论品牌制胜还是渠道制胜,作为营销价值实现的“最后一公里”――终端,始终是企业产品动销的核心关节点之一。
对于农化行业来说,以前关注的广告、营销、品牌很多,终端只是作为促销的平台来运用,并没有提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实际上这是对终端营销力量的巨大漠视。
沃润德模式的创新成长,其核心就是以乡村终端为发力点,将品牌力与口碑传播相结合,让品牌形成市场信息源,让营销的各种工具都着力于终端,省去过于漫长的沟通过程,以对农民的创新服务形成品牌的持续影响力,从而带来持续的销售。最具标志性的措施应该是沃润德会员卡的发放和执行。该会员卡不仅集中了普通商务店面优惠和便利的功能,而且经过消费信用评估后可以作为区域贷款的凭证,单次贷款2万元左右,以种植户大棚做抵押,既满足终端要求,又避免传统的欠款赊销行为。
6、关于“沃润德模式”的思考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塑造一个品牌,尤其是一个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农资连锁品牌,就一定要深入到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之中,深入到绝大多数的县和乡村之中,深入到普通消费者的心目当中。让农民在选择消费的时候能够脱口而出,忠心选择,最终形成口头传播的人际效应。
沃润德模式创立之初就已经明确了做长线的目标,想到的是降低加盟门槛,尽可能满足有意向的加盟商加盟,到处开花,让沃润德品牌如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让沃润德自然而然深入到万千百姓的生活之中,深入到他们的心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市场上打“感情牌”是最有成效的。
篇7
关键词:分业经营;人寿保险信托;发展途径
1993年我国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体制,1995年以后陆续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等法律法规,提供了分业经营的法律依据,之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设,最终构建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分业经营是指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相分离、金融机构中各子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相分离、各子行业内部业务相分离的一种分业管制机制。与之相对的就是混业经营,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为主要标志,以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为推动力,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国际趋势。众多学者都在研究中国是否应跟随国际趋势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但鉴于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暂时且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实行分业经营。在坚持分业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各行业之间为了拓展业务、扩大利润来源,积极寻求多元合作,如出现了银保合作、银信合作等多种组合经营形式。2014年5月4日,中信信托与信诚人寿强强联手,联合推出高净值客户①专属品牌“传家”,在国内首次实现信托与保险结合,回归信托本源业务,保障家庭财富的世代相传[1]。在分业经营模式下,信托公司与保险公司组合的这种全新的金融创新业务如何发展壮大,对信托与保险开辟新的合作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1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递进性
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保险是规避风险、为自己及家人提供未来生活保障的重要手段。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伴随着无法预知的风险,风险也变得复杂化,高额保险金并不能完全消除投保人的顾虑,特别是受益人为未成年人等情况时,受益人能否按照投保人的设想享有保险金利益,已经成为新的风险问题。融合人寿保险和信托的人寿保险信托产品是降低这个风险的极佳工具。人寿保险信托产品是一种信托产品,但这种信托产品是围绕人寿保险合同展开的,根据该产品与人寿保险合同的递进性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人寿保险金信托产品、有财源人寿保险金信托产品和人寿保险权益信托产品。
1.1人寿保险金信托产品
以人寿保险金为信托财产,由人寿保险的投保人和信托机构签订信托合同,当被保险人身故发生理赔或期满保险金给付发生时,由保险公司直接将保险金交付信托机构,并由信托机构依照信托合同的约定,对保险金进行管理和运用,将信托财产及收益分配给受益人[2]。在这种信托产品中,信托公司不负责代交保险费,只需要凭借专业知识对人寿保险金进行管理运用,以此拥有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1.2有财源人寿保险金信托产品
与有财源人寿保险金信托产品相对,人寿保险金信托产品也常被称作无财源人寿保险金信托产品。财源是指除了人寿保险金之外,委托人(人寿保险的投保人)所合法拥有的其他财产。有财源人寿保险金信托产品是指将委托人的财产与人寿保险金一并交给信托机构,由其进行管理运用,使受益人的财产得到统筹规划、通盘管理,获得最大收益。
1.3人寿保险权益信托产品
这是人寿保险信托产品中的高级形式,属于金钱债权信托,在美国被称作不可撤销人寿保险信托。信托财产是与人寿保险合同相关的一切权益,如代缴保费、保存和管理人寿保险单、申请人寿保险金的理赔、依据投保人的意愿对人寿保险金进行管理处理、分配利益给受益人等。在3种人寿保险信托产品中,它的受托人责任最大,但权利也最大,如果没有任何过错,所获得的报酬也是最大的。上述3种人寿保险信托产品存在递进关系,层层叠进,在发展中人寿保险金信托作为最基本的组合形式最先出现,随着保险和信托关系的深入发展,进一步产生了后两种信托产品。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现阶段我国的人寿保险信托产品主要是人寿保险金信托产品。因此,在后文中如不加说明的话,提到的人寿保险信托产品均指人寿保险金信托产品。
2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共赢模式
在一般的信托产品中涉及到三方当事人: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而在人寿保险信托产品中则涉及到四方当事人: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保险人,且由于保险人的介入,使得各方当事人的主体有了更深层次的涵义,通过它们之间的组合互动,实现了共赢。
2.1真正解除委托人的后顾之忧
购买人寿保险的目的就是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为受益人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解除后顾之忧,但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受益人由于年龄较小或是心智有障碍不能有效使用保险金的情况,还可能存在法定监护人侵吞、挪用保险金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非但不能使保险发挥其经济保障的职能,反而会引来歹徒的觊觎[3]。然而,将信托与保险结合形成的人寿保险信托产品则保证了人寿保险金的安全性,信托公司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愿来管理运用人寿保险金,真正起到了免除委托人后顾之忧的作用。
2.2保障受益人利益,合理避税
受益人既是人寿保险合同中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也是信托合同中的受益人。签订人寿保险合同和信托合同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受益人能够按照委托人(即投保人)的意愿享用人寿保险金。在下列情况下,投保人会选择签订人寿保险信托合同:一是受益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二是受益人为禁治产人或准禁治产人,如受益人挥霍无度致自己或家人有陷于贫困之虞者、受益人因酗酒或吸毒等恶习不能处理自己事务等[4];三是人寿保险金的额度比较大,受益人管理起来比较吃力;四是受益人的多个合法监护人之间有争议的;五是委托人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规划受益人对人寿保险金的使用,如结婚时给付多少,创业时给付多少等。无论哪一种情况,各方当事人都是为了保障受益人的利益,使其能够真正地享用到人寿保险金。另外,对于受益人来说,人寿保险信托产品还可以合理避税。许多国家都规定有高额的赠与税、继承税,而将人寿保险金的收益分期分批次给付受益人,就使得每笔金额达不到纳税规模,合理合法地减少了纳税额。目前在我国赠与税等税种还在筹划中,避税的效果不明显,但至少可以少缴纳一笔所得税。
2.3提高服务水平,实现资源共享
人寿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都是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的产品是金融服务,能否长久地发展下去取决于提供的服务是否完备且高质量。鉴于受益人的特殊情况,将人寿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服务和信托机构的受托投资理财服务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既能提高各自的服务水平,又能扩展业务和增加利润。另外,将人寿保险和信托组合在一起,还可以整合、创新二者的经营方式、营销渠道,信托公司可以利用人寿保险公司丰富的客户群体资源,保险公司也可以利用信托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3人寿保险信托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人寿保险信托方面的法律法规空白
我国信托业起步较晚,历经整顿,初见曙光,现已形成了以“一法三规①”为主体的法律体系。“一法三规”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信托业发展的法律空白,对信托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与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将成为信托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在我国信托业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大背景下,至今仍没有专门针对人寿保险信托产品方面的法律法规,甚至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也没有明确提到人寿保险信托,完全是一片空白。如果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在发展人寿保险信托的过程中就会导致定位不明确,进而重新陷入中国信托业的长期整顿中。
3.2信托机构频现兑付危机
近年来,信托业兑付频频拉响警报,这也暴露了信托业潜在的巨大风险。据成都金融投资报报道,中国信托业经历了2009年以来的“野蛮生长”后,2014年兑付洪峰到来,新一轮兑付开始在信托市场上爆发。2014年以来,包括中诚信托、新华信托、山东信托、长安信托、中建信托、华润信托等在内的19家信托公司均暴露出或陷入兑付危机,涉及的信托产品多达22款。虽然有的信托产品已化险为夷完成了兑付,但也有部分到期的信托产品一直没有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人寿保险信托产品虽然是人寿保险公司和信托机构组合的一种产品,但归根到底是一种信托产品,人寿保险金的管理运用是由信托公司来运行的,如果信托机构本身存在问题,内控水平较低,那么人寿保险信托乃至信托业都不能得到长久稳定的发展。
3.3人寿保险信托的教育短板问题突出
从发达国家信托业的发展来看,随着理财需求的增加,人们对信托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人寿保险信托既能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又能满足投资理财需求,迎合了大众的心理,从而促进了信托业的快速崛起。我国信托业起步较晚,历经多次整顿,由于广大群众收入有限而且投资理财意识不强,特别是信托机构兑付风险事件频发导致信托声誉降低,使人们对信托业存在误读,不相信和不了解信托已经成为人寿保险信托发展的桎梏,与银行、保险等其他金融支柱比较,信托业的社会认知度还较低,投资者的教育短板较明显[5],而投资者对于人寿保险信托就更为陌生了。
3.4监管部门的分立不利于监管
在混业经营国家,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当事人可以由信托机构和保险公司中的一个主体来承担,投保人直接和这个主体沟通达成合同即可,不会存在保险公司和信托机构之间的沟通,这样就减少了在运作过程中的协调沟通带来的麻烦,也减少了相应的费用支出。而在中国,保险公司和信托机构分立,各司其职,在人寿保险信托运作中需要信托机构和保险公司之间进行必要的协商,投保人也要分别与信托机构和保险公司进行协商,使得人寿保险信托产品当事人的协调沟通繁琐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作为金融体系的四大支柱有其自身的风险,而人寿保险信托产品集合了保险业的风险和信托业的风险,却又不是风险的简单叠加,这就凸显了风险监管的重要性。作为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当事人,保险公司和信托机构分别由保监会和银监会中的信托监管部来实施监管,在监管过程中,容易出现监管空白或重复监管,使得人寿保险信托产品只能在夹缝中生存,缺乏操作规范及具体目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发展。
4分业经营模式下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发展途径
4.1制定并完善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法律法规
伴随着信托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我国应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都已颁布了《信托业法》,而且正是在台湾地区颁布了《信托业法》之后,台湾的人寿保险信托才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在制定法律法规和修订现有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要适当加入关于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内容,弥补人寿保险信托产品法律法规的空白,并进一步使之完善。在信托、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推出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专用法律法规,以引导并促进该产品的发展。同时,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人寿保险信托合同的内容,使之对于各方当事人来说更加具有适用性。在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时,必须把眼光放开,在坚持统一立法的前提下兼容并蓄,并借鉴其他国家经验,从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法律法规的与时俱进[6]。
4.2提高信托机构的内控水平
首先,信托公司应该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控制机制,运用具备丰富投资经验的信托从业人员,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保证人员年龄、学历、知识结构配备合理,从保险金运用的多个层次开展风险管理,始终如一地从受益人角度出发,多层次、多维度对保险金管理运用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风险和后果进行调查、审核、总结,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为受益人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其次,要控制风险的源头,即加强对信托公司从业人员基本素质的提高。信托公司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业务培训、业务竞赛,完善职工奖惩制度、客户监督投诉制度、同行评分评价制度,提高他们的风险管理意识,增强对客户的责任心,使他们能够恪尽职守、审慎有效地管理运用信托财产。最后,信托公司应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退出机制。一旦出现风险信号,信托公司应马上启动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退出机制,千方百计保护委托人的财产安全,甚至是以牺牲公司利益为代价。在制定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退出机制的过程中,应结合官、产、民、学多方意见和建议,经过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充分讨论后予以确定,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重随机应变、与时俱进。
4.3宣扬信托理念,解决信托教育短板问题
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有义务教育、引导和帮助投资者,应当利用自身业务的宣传渠道、各种媒体、各种适当的手段普及和宣传人寿保险信托知识,使广大群众能够基于自身的需求了解人寿保险产品的功能与作用,使更多的投保人树立人寿保险信托的意识,能够为自己所购买的人寿保险产品办理相应的信托计划,从而真正地解决后顾之忧。另外,应该意识到广大群众不了解人寿保险信托的真正原因并非是人寿保险信托产品本身,而是中国现阶段人民群众对信托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学者、专家来研究信托,以此来增加信托的社会关注度,同时也可以为人寿保险信托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例如:学习日本为信托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金和奖励;在各种基金会课题申报过程中,可以有指向性地批准申报信托研究课题;在高校教育中,可以为各个专业增加信托知识讲堂,为将来的潜在客户提供一定的信托教育机会,宣扬信托理念。
4.4协调分业之间的关系,有效调整监管体系
在分业经营模式下,要使得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简单化并有效运行,应该由保监会和银监会信托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相应的协会(如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金融协会等等)出面,积极协调人寿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能够共同为了投保人或受益人的利益而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此外,我国应进一步分步骤有效地调整金融监管体系。首先,将信托公司的监管部门从银监会中妥善地分离出来,成立信托公司的专属监管机构,配备专业信托人员,以此促进信托机构的快速发展,这样也为人寿保险信托产品提供了有利的成长环境及运作环境。其次,随着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发展,可以适当考虑成立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专业监管机构,针对这种组合产品制定专门的规范,并且可以进一步开发出更多的将保险和信托组合的新产品。同时,尽量调动投保人和受益人的积极性,协同信托业协会和保险业协会这些自律性组织,实现多方监管、多方共赢,推动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发展。
5结论
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大环境下,人寿保险信托产品作为保险和信托联姻的新产品崭露头角,但与混业经营模式下的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相比,业务发展更加复杂化,面临很多问题。在分业经营模式下,应该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人寿保险信托产品,并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进行协商沟通,进而促进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的发展壮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人寿保险信托存在的基础是“受人之托”,是以投保人或受益人对信托机构的信任为存在前提的。2014年5月,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出台,2017年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届时,公民及组织机构将拥有社会信用代码。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及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推动人寿保险信托的发展。
作者:管延芳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伟.保险信托联姻掘金基建蛋糕[N].北京商报,2014-01-23(7).
[2]闵绥艳.信托与租赁[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8.
[3]王晓曦.中国推出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2.
[4]马琳琳.人寿保险信托在遗产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52-53.
篇8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产业化 经营模式创新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产品市场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产业化经营已经从自我发展阶段,成为农业农村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路径。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大计。目前,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是实现农业与市场对接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经验分析
1.国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
(1)农工商联合公司模式。工商资本直接渗透到农业,将农业生产与产前、产后各关联环节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体内,形成完全垂直一体化的综合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一般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经营范围涉及供、产、加、销各个领域。如美国和欧盟就是如此。
(2)合作社模式。主要有农牧业生产合作、生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技术信息咨询合作,以及信贷保险合作等。合作社在生产、交易中统一行动,实行资金融通方面的合作,减少中间商和高利贷剥削,共享加工增值的效益。合作社自愿参加,社务工作由全体社员协商,实行民主、规范、科学、法制、高效的管理,其收入一般是在扣留必要的公共积累后按社员投入多少进行分配。
(3)合同制模式。即私人公司通过与农场主签订合同,在严格明确双方责、权、利基础上,进行业务往来的一种经营方式。50年代,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由于商品农业高度发展,农场主与农外工商企业之间经济往来日多,经济关系日深,经济摩擦也日渐增加,迫切需要通约束力的联系形式,来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制得以迅速发展。
(4)专业协会模式。由社会团体牵头把分散的农场或农户通过市场和服务等环节加以连接,形成利益联结、互相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如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澳大利亚的全国羊毛协会等。此外,还有韩国的产、学、管、研一体化模式、泰国的“政府+公司+银行+农户”模式等。
2.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特点
国外农业产业化建立在迅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例,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农场经营规模大,生产过程的工业化程度高,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支持、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来实现。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点:一是不断推进农业专业化和集中化。二是通过某种经济约束或合同,把农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纳入同一个经营体内,实现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公司统一生产计划、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别核算统负盈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强化农业内部分工,实现生产经营全方位社会化服务。
3.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主要经验
(1)农业由于弱势的产业地位和市场机制的特征, 在产业化经营各种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产业化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2)与垂直一体化经营的模式相比,由农民自己联合起来的合作组织,更能代表农民的利益,更有利于农民作为一种整体力量,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抵制中间盘剥,提高对话地位。日本农协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农业产业化要求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讲求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
(4)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形成垂直一体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其中尤以合同制的模式,更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应作为实际推行中的首选模式。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现存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利益联接机制还不够强,主要原因是企业与农户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龙头企业与农户都是经济体,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都想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旦农产品市场价格有较大变动,企业与农户之间签订的订单就往往难以落实。同时,企业强势、农户弱势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由于龙头企业可以为地方财政增加税收,因此,当龙头企业与农户发生矛盾时,不少地方政府大都保护龙头企业。于是,大多数农户难于真正获得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利益,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的龙头企业不是农民自己组织的合作制企业。
2.现存的合作组织带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由于合作组织都存在着规模较小、实力不强、运作不规范、运行质量较差、不够稳定等问题,很多合作组织既缺少自有资金,又很少有固定资产,特别是缺乏加工转化能力,因此在拓展市场、占领市场上,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3.现存的专业市场带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发挥专业市场的带动力,辐射带动分散经营的农户走进大市场,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但这种模式因其利益联接机制主要是依靠契约来维系,属松散型联接,而且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加工层次少、只进行初级分类整理即可出售的新鲜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4.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运行中的主体缺位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由政府包办代替一切,农民不是参与的主体。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决策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工作力度也很大,但是由于受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一些干部没能正确地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关系,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措施,进而把农民群众排斥在外,完全忽视了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化经营模式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很多县乡的新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规划,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农民没有说话的机会,这一切都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在由政府主导的强势作用下,一些农民也忽略了自身的存在,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
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呼唤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创新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加工、销售环节把获得的利润返回一部分给农产品生产者。它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公司(龙头企业)+农户。
1.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原则
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服从国家的战略布局。我国部分地区无论是在地理环境,还是在资源禀赋及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独特优势,由此负有不可推卸的农业责任。我国的农业产业现状及其经济特征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在确保粮、棉生产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实现粮棉生产、畜禽养殖、食品加工之间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循环,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并由此拓展农业的产业链,建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2.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视角
延伸农业产业链、运销链、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链
(1)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应该注重延伸农业产业链。延伸生产链,运用新技术开拓新的农产品系列加工、精深加工,要把国内外新技术、新品种应用于现有的生产领域,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产品价值。
(2)延伸运销链通过培育和拓展市场网络,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加强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产品融入国内外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3)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链要围绕主导产业或拳头产品,大力发展农用工业、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情报信息、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相关产业,使农业在一种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中高效地运行。
3.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经验借鉴
因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不同,各国在走产业化道路时所选择的具体形式也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其主要模式的特点,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进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1)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要求国家通过法律、政策、信贷等手段或措施对其进行扶持。在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推进生产经营的集中化、专业化、一体化,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2)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应该包括许多不同层次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他们的行为方式必须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制度来规范。同时,经营创新模式必须与完善、发达市场体系相适应。
(3)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应该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改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状况。
(4)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应该确保了企业与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在利益上的一致性,利益风险共担。也就较好地避免了以往产业经营模式在利益联接上存在的弊端。这样才能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模式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4.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主要思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于产业化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接是否紧密。创新经营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就显得尤为迫切。
(1)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可以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所获取的利润留在农业内部,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又可以形成“农户+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的模式,实现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创新。
(2)改造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往“公司+农户”的模式,之所以利益联接不紧,主要还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联接多为契约联接,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从而形成“公司+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但事实证明其利益联接机制仍然存在问题。比较彻底的办法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松散型、半紧密型利益联接向紧密型联接转变。松散型依靠契约联接。半紧密型依靠“契约+部分利润返还”联接,尽管半紧密型比松散型的利益联接要紧密一些,但公司与农户之间依然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通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变契约联接为“契约+返利”联接为产权联接,使原来在产权上与农民没有关系的龙头加工企业逐步演变成由农民合作组织创办的加工实体,从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3)改造专业市场带动模式,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
单纯的契约联接机制有不完善的地方,可以实行加工及销售环节的部分利润返还农户、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等措施,实现由单纯契约式的松散型联接向“契约+部分利润返还+服务”的半紧密型联接。另外,专业市场带动模式目前还存在缺乏深加工能力的问题,也应围绕专业市场,适时发展深加工,形成“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千家万户、促进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袁见歧:国内外农业经营模式的模式与经验,[J].新农村,2006(6),P22
[2]蔡荣祁春节虢佳花: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类型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3),P47
篇9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政策;经营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调控政策解读
我国实施住房货币化改革以来,房地产业不断发展,事实上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应对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迅速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房地产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房地产未来中长期需求仍然旺盛。但不可否认房地产泡沫程度也逐渐积累,并加重了贫富分化与产业空心化现象,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威胁。因此,近年来中央政府已实施多次调控,2011年初以来,中央政府基于对“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判断而采取主动调控,以“限购、限贷、限价”政策为代表的调控组合拳空前严厉。
调控的主要逻辑为:通过限贷、限价、限购,暂时抑制商品房需求,实施从紧的房地产金融政策,改变房地产业金融杠杆过度化倾向,减少开发企业外部供血,从而使得开发企业现金流紧张,不得不改变囤地、捂盘等经营方式,主动降价,实现房价合理回归;同时,在此期间大力发展保障房,完善相关制度、法律,实现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从社会财富分配的角度来看,中央政府的调控意在通过压缩开发企业暴利,将社会财富向潜在购房者倾斜,同时,对高度依赖卖地收入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形成较大冲击。
二、从博弈论视角看房地产调控
房地产调控的任务极其艰巨,调控过程中各种现象、各种声音难免纷繁复杂。实际上,调控过程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及各类未购房者之间的博弈过程,对调控前景与调控成效的研判,或可借助博弈论视角。博弈最基本的要素包括博弈参与者、参与者可选择的行为集合、参与者的支付函数(行为导致的结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及各类未购房者是博弈的参与者,其可选行为集合及支付函数简单描述如下。
2.1 中央政府
对于中央政府而言,是否坚持调控及调控的力度,构成其可选行为集合,其支付函数则是:调控成功、房价合理回归;调控不成功、房价未合理回归。另外,在经济增长与保证就业方面付出的代价存在较大变数。因此,中央政府实际上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代言人和最终协调者的身份,在“房价合理、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保证就业”之间进行权衡。在宏观经济增长势头尚好、居民就业有保证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从而降低贫富分化,避免社会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导致经济空心化。当然,鉴于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保增长、保就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现实,房地产市场暴跌崩盘的局面也必须避免。
2.2 地方政府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是否着力落实调控政策,构成其可选行为集合,其支付函数与中央政府类似,但由于本地区经济、就业及“土地财政”与房地产市场休戚相关,因此在GDP考核的框架下,地方政府对调控的执行力度又成为调控中的变数。
2.3 各类未购房者或待购房者
对于购房者而言,调控背景下是否买房,构成其可选行为集合,坚持不买房,则有利于调控目的实现,反之亦然。另外需要注意,对于相当一部分低收入者而言,只能通过保障房解决居住问题,与商品房需求关系不大,反而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更容易面临失业的困境。
2.4 开发企业
对于开发企业而言,是否顺应调控,以及何时降价、降价程度构成其可选行为集合,其支付函数为:降价从而回笼现金流、减少利润;降价但未能回笼现金流;不降价从而维持利润;不降价导致财务困境乃至被并购或破产。需要关注的是,开发企业群体是要加以区分的,比如,大型快速周转型开发企业与中小型开发企业之间,刚需项目与非刚需项目之间,因其自身资质的不同,在调控中具有不同的支付函数。其差异来源于成本与收入两方面对现金流的影响:
一是成本控制方面。房地产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及相关规费、建安成本以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开发企业彼此之间对于成本结构较为透明。一般来说,土地购买支出是最大宗支出,且存在很大被动性;财务费用也比较被动;销售费用具有较大自主性;建安成本与管理费用的自主性则存在分化,中小型开发企业的工程款支付可通过灵活安排工程进度来调节,管理费用也具有一定自主性,大型开发企业的工程款方面虽然商业信用更强,允许更多赊账,但工程进度的管理更加规范,难以随意放慢进度,而且管理费用更加刚性。因此,对于小开发企业而言,只要不存在土地款支付压力,则短期内现金流支出压力要小于大型开发企业,特别是大型快速周转性企业。
二是收益预测方面。房地产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独特,由于“买涨不买跌”心理的存在,降价未必能换来成交量。因此,降不降、降多少,开发企业都不容易做到心中有底,但是相对而言,大型开发企业对市场研究相对透彻,其产品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也更大,因此大型开发企业降价更容易换来成交量,现金流入概率更大。
三、 房地产调控成效研判
房地产调控下的各种博弈中,中央政府与开发企业的博弈无疑居于核心地位,贯穿始终。而随着博弈的不断深入,开发企业为自身生存发展、为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内部博弈日益凸显。
3.1 中央政府与开发企业的博弈能够促使房价下降
前已述及,调控的逻辑是多方挤压开发企业的现金流,从而迫使其降价,但开发企业的现金流具有较大自主性,政府对其维持时间难以准确估计;同样,开发企业对政府调控的决心与能力也是逐渐观察的,双方均根据对方的行为来采取下一步行动。因此,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解为精炼贝叶斯均衡,即:参与者根据所观察到的他人行为来修正自己对于他人的主观信念,即调整预期,并据此选择自己的行为。由于信息不完全,参与者需要采取行动,实现“信号传递”。就本轮调控看,中央政府通过强大舆论导向、地方政府问责制、保障房强推、严格的房地产金融控制等措施,并不惜承受GDP增速下降的代价,逐渐向开发企业传递了调控的巨大决心,开发企业经历了怀疑、观望、动摇,最终相信降价为大势所趋,从而使博弈只有一个精炼纳什均衡解,即中央政府坚持调控、开发企业顺应调控降价。
调控过程中也存在变数,比如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宏观经济增长、房地产上下游产业就业等因素。但是,中央政府作为城市房地产开发土地的最终供应者,又能通过财税、信贷及行政手段强力干预房地产的需求,在房地产调控博弈中必然处于强势地位,有能力将调控不断向前推进,即使一段时间内可能会迫于种种压力暂时放松调控,但只要经济下行压力、就业率下降压力、地方财政压力不至于太大,房地产调控就持续存在,因此,房地产调控存在常态化趋势。而且,在宏观经济环境允许的空间内,房地产调控的力度会越来越大,并最终促使房价出现下降。
四 、结论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政策力度较大、执行较严的一线城市,可能正处于博弈的第三阶段。中央政府在房地产调控博弈中无疑处于强势地位,即使一段时间内可能会迫于经济增长、就业率等压力暂时放松调控,但只要宏观经济面允许,房地产调控的空间就存在,这是 “房地产调控常态化”的根本原因。对于开发企业来说,进入调控常态化时代,能否转变房地产经营模式,走快速周转策略,走刚需路线,转变之前的囤地策略、豪宅路线,成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对于各类金融机构来说,优先支持快速周转性企业、刚需项目,也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恰好处在城市化率达到50%的城市化新阶段,如何吃透刚需内涵,将金融资源向刚需项目倾斜,并引导房地产企业优化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加快周转,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引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一种军、政、企合一的社会组织,成立于计划经济时代。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必然要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人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不断推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的完善。
1.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简介
对于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有很多专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综其所述,当前普遍认为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能够通过股份制,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1]。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引进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通过机械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来提高土地的边际收益。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打破农业家庭经营模式的局限,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行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的现状和问题
2.1取得的成绩
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逐渐引进的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改变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生产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公司市场化运作,团场投资以及承包管理等方式,成立了专业化的农业公司,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2]。从产业规划,到种植、加工和包装、销售等都由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对农作物各阶段的生长情况进行管理和考核,控制了农作物的生产成本,特别是降低了市场变动对职工收入的影响。此外,通过农业公司的运作,也提高了农作物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效益。
2.2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推行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的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2.2.1责任意识不足,生产观念落后
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残留影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干部职工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难以理解和接受,对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带有抵触情绪。很多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吃“大锅饭”的阶段,市场意识非常淡薄。很多干部职工缺乏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愿意推广新的技术和品种,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也不愿意应用新的科技产品来提高生产效率。
2.2.2“政”与“企”之间的矛盾
“政”与“企”之间的矛盾是很多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要建立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就必须建立市场化的公司体制,这就与原有的体制产生了冲突。
①在管理者的任用方面,原有的行政任命制度与市场化的人才竞争机制就出现了矛盾,公司管理者仍然由上级进行任命,不利于真正有管理才能的人才发挥其作用。由行政任命的公司管理者也不一定适合公司经营管理的工作[3]。
②公司领导与团场领导的利益冲突,公司领导主要是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团场领导往往由上级直接委任,必须追求包括稳定在内的政治效益。当团场领导与公司领导所追求的利益目标出现冲突时,就会严重阻碍农业公司化的发展。
③与一般的公有制企业不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政治职责,那就是屯垦戍边,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政治使命。因此,在经营的过程中,公司追求的经济利益与团场追求的社会稳定、屯垦戍边等政治目的也可能发生冲突。
3.继续推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的措施
3.1解放思想,突破旧观念
要继续推进和完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就必须从转变思想开始,从领导到职工都要不断突破旧有的思想观念,大胆进行改革,对双层经营体制进行重新定义。领导与职工要打破“大锅饭”意识,不断扩大农业公司化经营的范围。
3.2引进专业化人才,改革用人制度
要进行农业公司化经营就离不开新型的农业企业人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积极培养具有现代企业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可以与大中专院校进行合作,进行定点培养。改变原有的行政任命制度,引进市场化的人才竞争制度,促进人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对公司内部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要尽量提高其待遇,给予其较大的经营权限,创建良好的市场氛围。设立常规化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和考核机制,对人才进行现代化的管理[4]。
3.3.理顺“政”“企”关系,明确二者职能
对于公司的管理者的选拔,应该改变原有的行政任命制度,而是引进市场化的人才选拔制度,实行政企分开。团场管理者的职能要进行转变,将行政权与经营权分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对自身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团场原有的经济职能要交予公司来执行,团场作为公司经营的监督者,对公司的管理和经营进行监督。
3.4加大对农业公司化经营的扶持力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加大对农业公司化经营的扶持力度,在运输、销售、管理等方面给与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对于公司购买机械设备、开发新技术等给予必要的资金补贴和奖励,不断鼓励公司扩大规模,开发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
4.结语
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对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而言,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现代化经营水平。因此,要不断采取措施发展和完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曹健,李万明.兵团土地经营制度创新与农业现代化[J].新疆社会科学.2011(02)
[2]刘俊浩.新疆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