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的内涵

篇1

1.满足国际化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

国际化城市:首先,应当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这一要求意味着城市经济活动重心逐步从有形产品的制造与流通转向以信息化、知识化与服务化为主要特点的无形产品的生产。其中面向生产者的高端服务业,例如财务、广告、金融和法律等行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参与国际商务活动与经济活动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征;其次,创新与知识成为城市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发展创意产业,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贸易;发展数据信息产业,服务科技与城市发展。国际化经济发展使城市成为金融资本、信息、技术、知识与人员等要素的聚集地,而上述要素的聚集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基础设施以及有品质的人居与人文环境作为保障。

2.满足国际化城市规模持续扩大的要求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国际化城市空间结构多从传统的单核心模式向多中心城市模式发生转变。随着人口与产业从中心城区迁入郊区,满足其生产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服务业、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也应当建立完备;对公共服务的便捷、高效与信息化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城市规划中所体现出的公平公正与科学理性,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中的以人为本与优质高效都是国际化城市公共文明的具体要求与重要内容。

3.满足国际化城市文化影响力提升的要求

除了经济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文化领域的国际吸引力也是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国际城市的文化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拥有宜居的生态环境、时尚的休闲方式、宽松的文化氛围,吸引来自全球的高端创意、文化、艺术与娱乐领域的人员与机构;拥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与品牌文化活动,成为国际旅游、国际会展与国际休闲目的地;拥有独特的城市个性与清晰的城市气质,提高城市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城市文化的形成是缓慢的,但也是最为持久的,城市经济进步的同时没有文化的协同提升,城市形象必然僵化与空洞。文明友善的市民、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是城市国际文化影响力实现的前提基础。

二、深圳现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指标体系及评价

1.公共文明指标体系的构成

现行公共文明指标体系由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四个维度展开测评。其中公共环境,主要考察城市卫生环境和空气、水质量等市民身边环境,以及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公共文化设施、社区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环境等;公共秩序,主要考察市民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表现和城市交通秩序,特别是市民驾车、骑车、乘车、行路是否自觉遵守法规和秩序;人际交往,主要考察在公共场所市民的行为是否热情、友善、文明,如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能否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妇让座,能否耐心细致回答外来人员求助询问,以及社区邻里关系是否融洽,市民是否有较高的归属感,观看文体表演是否符合文明礼仪要求等;公益行动,主要考察市民参与慈善捐助活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以及见义勇为的情况。上述四个测评维度之下又分设不同指标,每一指标之下分设不同的测评内容。测评数据主要通过现场考查与问卷调查两种途径获得,再按照指标评分体系及权重计算得出公共文明指数得分。

2.现行公共文明指标体系的特点与不足

现行公共文明指标体系全部采用针对公共文明行为本身、行为后果、行为评价的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方面,可以非常具体地发现公共文明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有针对性提出整改建议;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城市公共文明水平进行一个整体的定量描述,比较客观地反映城市公共文明建设的阶段性发展态势。但是,在国际化城市建设视野之下,这一指标体系也显现出一些不足:首先,这一指标体系专注于不文明行为本身,忽视了造成这些行为的思想根源。公共文明行为是人内在文明的外在表现,城市生活中不乏公共场所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交通违章、开斗气车的情况也时有出现;这些不文明行为背后,意味着习惯于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的人,即使生活在充斥着“陌生人”的现代都市,很多与公共文明相关的现代意识没有建立起来。缺乏公共空间意识,缺乏他人意识,最终导致了规则意识的欠缺,对待规则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存在侥幸心理,对规则的遵守与否几乎完全依据是否有利于自己来决定。这种心态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市民素质相去甚远。但现有指标体系测评的主要是与行为相关的外显要素,缺少对市民素质与观念的认识。其次,现行的公共文明测评局限于对物理公共空间与人的行为与后果的测量评价,而忽视了这些后果产生的社会根源。人的文明水平受制于人的现代化水平,人的现代化无法超越社会的现代化水平而先行完成,因此建设包括经济现代化、制度现代化、社会结构、文化观念的社会整体现代化,营造包容、适合现代性生发的社会环境,才能培养出具备现代意识与现代精神的现代人,并且最终实现与国际化城市相匹配的公共文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现行的公共文明指标体系,测评维度、指标及内容仍旧比较局限于传统的公共文明内容,应当参照国际化城市建设标准,重新界定公共文明的内涵与维度。

三、国际化城市建设视野下公共文明的内涵与维度

国际化城市建设背景之下的公共文明内涵相比城市化建设阶段有所丰富与拓展,同时其测评维度也发生了延展。单纯关注行为的测评使得公共文明改善主要依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直接反应式强制管理。在强制之下,文明的表象可以维持社会秩序的顺利进展,但是却无益于人们将文明内化为稳定的个人心理机制。因此塑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改善公共文明行为、实现国际化城市建设背景下公共文明提升的根本路径。

1.国际化城市建设视野下公共文明的内涵

公共文明是文明在公共空间的体现,有学者认为公共文明指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生活进步与开化的状态,显然这一界定局限于个人的思想与行为,似乎将公共文明仍然局限于精神文明范畴,同时忽视了对人的行为有影响的更为宏观的社会因素。《深圳公共文明测评指标体系》则将其界定公共场所、空间的文明状态和公民个体在其中的文明行为表现;从定义以及实际测评操作来看:一方面,公共场所与空间局限于物理空间,忽视了社会公共生活中其他领域;另一方面,只是对公民个体进行测评,缺少了对社会中能够影响城市公共文明的政府部门与相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评价。雷蒙•威廉斯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中指出文明(Civilization)“通常用来描述有组织性的社会生活状态”,不难理解,在今天,即使局限于社会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这一有组织的生活状态也绝不简单限于公民的个人行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乃至法律与制度规范的建立与实施水平都对整体的社会公共文明状态有所影响。因此,基于上述分析,在国际化城市建设视野之下,对公共文明界定如下:公共文明是公共场所、社会公共生活空间的文明状态,以及公民及其他社会公共生活主体在其中的文明观念与文明行为表现。

2.国际化城市建设视野下公共文明的维度

篇2

关键词: 内涵建设;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城市轨道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140-020 引言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采用的设备较为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工作节奏快,管理严格规范,因此要求城轨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要了解并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操作,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等专业素质,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有硬件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建立高度仿真的职场环境氛围,使学生不仅发展了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而且时时能感受到城轨企业文化的精华,潜移默化中接受着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对学生素质全方位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1 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与城轨企业文化的联系

城轨企文化是员工在从事生产和运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企业形象、内隐于人们心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而城轨实训基地从本质上是“校内企业”,同样也需要“企业文化”这个“软环境”的平台支撑,利用外部环境的熏陶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培养职业意识,这也是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重要目的。

1.1 城轨企业观念形态文化是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灵魂 城轨企业文化是观念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复合体,但其核心是观念文化。从本质上讲,城轨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从事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例如,城轨企业文化中的产品并不是指“位移”本身,而是指用以满足位移需要的全部服务,包括乘客到站、询问、购票、检票、候车、旅行、检票、离站或换乘等全过程所得到的服务;技术也不是指“服务技巧”本身,而是指服务于乘客过程中的观念、态度、精神等。

在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时,首先要秉承城轨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企业作风等几方面观念形态文化,建立实训学生的智力和精神支柱,影响其在实训基地学习时态度和做事风格。比如,针对城轨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将某地铁运营分公司的企业精神、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企业作风等以醒目的条幅或LED滚动屏在实训中心进行展示,并在每学期的第一节实训课上进行反复强化。使学生融入企业核心文化背景中,注重职业形象塑造,主动对职业角色感进行探寻和挖掘,亲身感受城轨企业文化所倡导的的积极进取和竞争意识,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从而自觉地树立强烈的危机感、严肃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激发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机,使学生毕业后的角色转换能更为直接和有效。

1.2 城轨企业制度形态文化是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保障 城轨企业制度形态文化主要是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在城轨企业具体体现为运营部门的组织纪律、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管理机制等,对城轨企业文化起到调控和制约的作用。

城轨实训基地制度形态文化是实训管理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总和,是保证实训基地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运行的有效机制。在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时,要引进与城轨企业接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实训过程的约束,使其提前了解和适应城轨企业的管理环境。由于城轨企业的特殊性,规范操作和遵章守纪非常重要,要提高其培养自我职业素质的自觉性。如在实训基地严格遵守城轨企业员工仪表规范、礼仪规范、工作规范、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环境卫生规范;针对不同的实训项目,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业务操作流程、成绩考核评定标准、创新奖励标准、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原理操作及管理规程、工具管理规程、质量管理标准等;对违规违纪的学生严格按照制度处理,让学生牢记制度是刚性的,不会因人而变。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外在制度约束,帮助学生养成职业自觉性,从而为就业后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1.3 城轨企业物质形态文化是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基础 城轨企业物质形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指的是那些可以通过感觉器官就能直接体察到的视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的文化形象。

城轨实训基地的物质形态文化是基地特色的外在呈现和办学实力的象征,是学生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特定场所。在城轨实训中心,上课如同上岗,要求统一工装,佩戴工号,准时打卡报道;实训室的墙上可以悬挂各类城轨企业文化宣传标语和挂图,如设备原理图、安全生产挂图、5S/6S/8S宣传挂图等,让城轨实训设施设备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实训空间更加贴近城轨企业环境;教会学生辨认各城轨企业标识,并将其宣传视频及生产流程视频等循环播放,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各个城轨企业。另一方面,按照“效率原则、安全生产、使用频率原则、功能原则、使用顺序原则”等进行作业环境布置,尽可能模拟城轨企业真实生产情境,以景育人,以境教人,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通过仿真或真实的工作任务,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企业快节奏、重实效等特点,并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职业素质。[1]

2 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与城轨企业文化的对接

2.1 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要与城轨企业文化适用对接 在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时,在实训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布置上贴近实际城轨企业的要求,依据企业现场设备布置标准、生产规范和安全规范等要求进行布置。同时结合面向城轨专业群的教学功能,按相近功能的实训实习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实训职场区域分割设计。在技术系统的规划上实现以列车运行调度和控制系统为核心,包含环境和设备监控、电力系统监控、屏蔽门控制、防灾报警系统、票务管理系统、通信系统、列车控制系统和模拟驾驶系统,或相关系统模拟接口,实现各系统的互联互通的综合实训基地。[2]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校学习的特点,可以建立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创新活动,举办各类城轨职业资格鉴定活动和知识竞赛活动。营造职业氛围,让学生体验职业过程,懂得尊重职业价值和弘扬职业精神,引导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2.2 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要与城轨企业文化导向对接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对企业成员个体思想和企业整体的价值和行为取向,发挥导向作用。在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时通过城轨企业文化的塑造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心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深入城轨企业实践锻炼和调研,通过与各部门管理者、员工的走访和面谈,在了解技术和运营管理模式的同时,了解城轨企业的实际整体心理、整体价值、整体思想和整体行为的导向。在学校的实践授课中,站在用人单位管理者的角度上,对学生心理、价值和思想、行为取向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的价值观逐步成熟,并努力与城轨企业的文化方向取得一致。

2.3 城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要与城轨企业文化动态对接 城轨企业具有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管理密集型的特性。随着企业的发展,城轨企业在技术使用、设备更新和经营管理方式上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必然表现出较强的动态性。这就要求城轨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也要具备动态性,能够随时掌握城轨企业的发展变化的方向。从城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出发,结合实际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其顺应企业发展的职业素质,更快适应城轨企业各工作岗位要求;同时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要与城轨企业文化动态对接中,校企之间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融合,使学校为城轨企业服务的同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招生与就业,真正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陈静静.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思考[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5-37.

篇3

城市设计导则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斯曼的巴黎改建中及20世纪初美国纽约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规则。即最初对建筑用途、容积率等基本规划条件的控制,之后人们又根据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陆续制定了相应的导则,这就是导则的雏形。城市设计导则最早出现于1970年美国旧金山城市规划及其实践。当时,旧金山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当地规划管理部门为了确保城市环境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将设计计划变成了设计导则进行控制。之后,城市设计导则在美国和欧洲迅速兴起,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设计成果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设计导则一词,并把导则的具体内容作为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的成果之一。20世纪90年代城市设计导则被引入我国部分城市的规划管理中,是作为把城市设计成果落实为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控制的有效工具,并贯穿于城市规划管理各阶段。在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大量应用必将是大势所趋。《天津市城市设计导则》目前正处于加深探索与初步实施阶段,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于2011年3月以通知形式下发了《天津市城市设计导则编制规程》,对城市设计导则的规程、设计内容、设计要素及空间结构等进行了规范,目前属试行阶段。

2.城市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与价值体现

城市设计导则无论从发展时期、认识角度还是从控制层面来理解其内容都有所不同,但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原则和目标却是一致的,即保障城市城市设计目标的实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空间环境控制的参考依据;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城市建设的公开平台。其现实作用就是指导城市空间形态、公共空间环境,历史人文景观的建设,从而保障城市在经济建设中和谐发展,减少城市因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人们提供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津南区位于天津市城市整体空间发展战略“一轴两带”的津滨黄金发展连接带上,目前正处于经济和区域建设的快速上升期,大量居住区、综合功能区、公共展示区及大型市政配套设施等快速落户于新建和未建区域,项目的快速落地使得前期策划缺乏深入的规划理论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往往是项目落地后短期内迅速实施建设。从城市规划管理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合理的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指导和管控,仅凭区域控规和概念性设计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协调发展的统筹考虑,不能有效进行规划引导和控制。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环节,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构建比例适宜的城市轮廓,营造良好的城市体量和风格

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逐步加深的过程,城市亦是如此。城市的空间形态、街道比例尺寸、建筑风格形式构成了城市的基本骨架和轮廓,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直观认识。有些城市给人的感觉是清新大气,充满活力,有些城市给人的感觉是压抑沉闷,缺乏生机;有些城市给人的感觉是精雕细刻、富丽堂皇。这都是由于城市的整体空间关系和体量、建筑风格和形式迥异造成的,而这些也正是城市设计导则控制的基本要素。在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畸形生长,建筑风格的凌乱丛生。在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中,过分追求项目利益最大化,不考虑周边环境空间的关系和影响。而城市设计导则正是从区域整体空间关系角度出发,统筹考虑,在空间规划布局和建筑形式风格上进行控制,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规划引导。使城市整体空间有规律成长,从街道尺寸和建筑风格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体量和区域建筑形态。

2.2孕育良好的城市肌理,营造良好舒适的宜居环境

如果说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构成了城市的轮廓和骨骼,那么城市的外部空间环境就组成了城市的肌理。轮廓和骨骼从视觉上给人以直观印象,肌理在心理上给人以心灵触动,有的城市让人感觉粗犷,有的城市让人感觉细腻;有的城市让人感觉嘈杂拥挤,密不透气,有的城市让人感觉安静放松,自由愉悦,这都取决于城市的外部空间环境。现代城市的土地资源紧缺,开发者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寸城市空间,而过度的开发和建设使城市过度拥挤,居住空间环境得不到保障。从当前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上看,期待在城市建设中自然性的提升城市外部空间环境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从城市设计导则上统筹加强对区域规划和建设项目外部空间环境的引导和控制,才能从城市的快速发展中预留和争取的一定的城市外部空间,营造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

2.3凝聚提升城市记忆,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从城市形成发展的历程上来看,对于每一座城市来说,不管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还是迅速崛起的现代都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这就是城市的记忆。有的城市让人感觉质朴醇厚,历史气息浓厚,极具人文魅力;有的城市让人感觉喧哗浮躁,人文气息淡薄,缺乏文化内涵,这些都是源于城市记忆的表达。城市的记忆也是城市设计导则追求的精神内涵,也是城市设计导则中最难以表达的价值内涵。纵观世界各地,每一座知名城市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浓郁的城市历史和人文景观会使城市的发展更具魅力和传奇。城市的精神内涵可以是城市原有历史文化的延续和提炼,也可以是城市发展中人文景观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如何让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下去,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记忆是城市设计导则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的精神方向。我们可以通过城市设计导则对城市原有的历史人文等要素进行发掘和提炼,也可以根据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对城市的人文景观进行塑造和沉淀。从而实现对城市精神内涵的巩固和传承,为人们保留现在和未来寻找城市记忆的根源。

3.规划管理下城市设计导则存在的问题及管控建议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城市的特色在消失,趋同化现象严重,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下城市设计导则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规划管理部门缺少对城市空间属性的管理依据。从而造成城市建设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虽然城市设计导则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导则逐渐被引入到城市规划管理,但作为规划管理过程的重要依据,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与规范体系。

3.1导则的编制与实际相脱节

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和实施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编制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编制与实际相脱节、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编制的过程缺乏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特色和现状条件的分析和研究,过分注重物质形象及理想的空间形态,背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就会被快速的城市发展所遗弃,成为仅停留在纸上的美丽图画和文字,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3.1.1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编制城市设计导则

结合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的现状与需求,合理的导则编制结构层次为“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元素控制—地块控制建设—城市设计政策”。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及现状周边环境提出最合理的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与空间布局,才是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最终目标,并从各个层次的设计要素提出具体的控制原则。从而使确定下来的目标和原则既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又能更好地为规划部门在城市后续建设中提供管控的依据。

3.1.2城市设计导则的成果应具有可操作性

导则编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可实施性,城市设计导则面对的是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实现其价值,而不是在自身的条条框框中寻找城市发展的出路。导则要想切实发挥助推城市区域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就需要编制者走出设计室,深入现场,广泛调研,认真分析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准确定位区域发展未来,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地区经济发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味的遵从,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3.2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导则缺乏实际指导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管理中,一个项目的实施往往要经过项目控规完善、方案策划、条件或选址核提、规划方案批复、建筑方案审定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多个审批环节,而城市设计导则想在城市建设中指导具体实践就必须要以这几个审批环节为载体逐层传递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但是,在这几个审批环节中,往往起关键性作用的方案策划、条件或选址核提、规划方案审查一般都忽略了对城市设计导则内容的延续和传递,导致城市设计导则的引导和控制作用逐级递减,到具体项目实践中作用大打折扣。因此能否从规划管理中准确切入,并与各个审批环节有机融合是决定城市设计导则能够在今后城市规划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关键。

3.2.1由城市设计导则引导项目概念方案策划

在项目方案策划阶段,按照城市设计导则对区域整体空间关系要求,对项目的整体天际线、组团关系、功能布局进行引导和控制,确保项目的大体轮廓和基本构架符合城市设计导则对区域整体空间关系的要求,同时对后期项目整体的建筑形态和形式给出指导性意见。

3.2.2依据城市设计导则核提规划条件及选址意见书

在项目规划条件或选址意见书核提阶段,将城市设计导则在方案策划中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给出合理的开发强度。作为后续其他规划审批环节的重要依据,避免因个人素质、感情喜好等因素造成的建设随意性,同时也可作为专家论证等环节的评估依据。

3.2.3结合城市设计导则控制内容审查规划及建筑方案

项目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是项目具体实施内容的深化阶段,是项目整体空间关系和体量、建筑风格和形式、比例尺度、历史人文景观、外部环境等确定形成的阶段,也是城市设计导则在具体实践中的融合阶段。因此,再要规划和建筑方案审查中对前期策划和选址中的城市设计导则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确保在规划审批中落实。

3.3现阶段城市设计导则缺乏区域整体性和连续性

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规划领域新的学科目前在许多城市刚刚处于起步实施阶段,许多城市也只是对城市的重点区域和即将建设的区域进行了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对于城市旧城区和未建区尚未编制,因此城市设计导则对于城市整体规划发展的控制和引导缺乏区域连续性和整体性,这样容易造成城市不同区域整体空间关系、外部空间环境、历史人文等彼此之间相脱节,无法很好的过渡和融合。以天津为例,海河中游作为天津城市未来发展核心区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潜力无限,但目前该区域尚未有编制完成城市设计导则。虽然该区域目前基本属于城市未开发区域,但一些大型的项目如国家会展中心等已开始逐步进驻该区域,并且短期内就会实施建设,而缺乏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和引导容易造成项目的建设与未来海河中游区域的整体发展缺乏融合,不利于未来地域整体风貌。同时,在新建或未建区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对于区域整体发展的控制和引导更具操作性和实施性,也更利于发挥导则的控制引导作用。因此,尽快完善城市新建和未建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对于城市的整体建设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3.4导则的编制和实施缺乏法律保障

虽然城市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国内目前尚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城市设计导则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只有一些地方性的条文对城市设计导则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规范,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实施,以及在规划管理中的地位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实施缺乏有力依据。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或管理条例修编时将城市设计导则纳入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或条例之中,为导则的编制和实施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

3.5缺乏公众认识和参与

城市设计导则的宗旨是在城市的发展中提高和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所以,公众的实际参与和切身感受才是衡量城市设计导则是否能够实现其核心价值的唯一标准。但在当前,城市设计导则更多的是被城市规划设计者和管理者所认同,对于广大的居民和群众来说还是陌生事物,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概念和价值还不了解。这就需要规划管理部门在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审批过程中,采取公示、公告、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城市设计导则的进行宣传、推广,使公众真正认识和了解到城市设计导则的价值,并积极参与导则的编制之中,集思广益,发挥群众创造力,使城市设计导则更具时代性和创造性。

4.结语

篇4

关键词: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 相异性 制约 促进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木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各种类型的建筑促进了城市的长足发展,全球城市、数字城市、信息城市及生态城市等各种类型的新城市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设计是以建筑的环境为对象,以创造和谐的秩序,提高环境的质量为目的,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等内容,强调人文认知和整体关系的一种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具体性和图形化。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建筑设计通过设计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组合形式和外部形体,来满足建筑使用、经济和美观要求,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但建筑物的“新,奇,特”可能成为人们批判的焦点,如近年来网络上涌现的中国十大最丑建筑物,强烈的建筑个体表现欲忽视了人文诉求、历史文化传承性和城市环境的整体和谐性,易遭人病诟。

城市建设的发展正面临着由量向质的转变,如何处理好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对于城市形象的维护、和谐社会的建立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相异性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委托主体、利益团体及设计出发点各有不同。城市设计以城市宏观背景为范畴,各个建筑做个城市设计的单体,强调与城市大环境相协调;建筑设计立足于小尺度空间,突出规划范围内建筑,对周边环境考虑甚少,二者对比见表1。

表1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对比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相对独立,其设计层面、实施过程和设计成果都存在差异性。城市设计是安排城市发展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仅以一条外轮廓线抽象概括具体建筑物,致力于解决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利用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构造和详细尺寸、材料做法,来满足建筑实用功能要求,来解决城市的点和面问题。

3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相互制约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在现实中表现出相互制约性。因为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一般相互分离,缺乏有效沟通。虽然同属设计领域,但两种设计行业的分工细化和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摩擦也愈发频繁。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宏观蓝图,其设计成果需要建筑设计的实践努力,城市设计的宏观控制还是要落实到微观空间具体布局。而建筑设计成果的评判标准,为满足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要求,最终也要扩展到更广阔的外部空间范围。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化的扩张速度也不同。种种原因导致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步伐紊乱,如城市设计控制了城市的发展方向,但无法直接干涉建筑物的设计,往往阻碍了城市设计成果的实现。或者是建筑设计个性突出,但周边设备设施不配套,也会阻碍建筑设计成果功能的实现。

建筑设计要服从于城市设计,就要以城市设计的政策框架为前提。城市设计可对其设计范围内的用地进行必要的综合调整,要求建筑物的交通组织融入城市设计的交通体系等等,都限制了建筑设计空间大小和阻碍其开发运行,加大了建筑设计的复杂性。

4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相互促进

从艺术设计层面来讲,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同属于艺术设计,遵循形似美法则,都是对空间形式和顺序的探索。从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来看,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呈现出一种嬗变关系,即由二者发展冲突产生的螺旋式或波浪式的推进状态。

城市设计没有直接设计建筑,但对建筑的位置、布局、功能和风格等提出合理的控制及引导要求。建筑设计在城市设计蓝图中,在有限的空间资源完成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对城市整体环境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城市设计为把握城市整体形象,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内容繁杂,涵盖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内部建筑物的尺度、比例、色彩、造型、空间布局等。但建筑物的具体设计和建设过程还需要建筑设计师来操作,从这一点来说,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的组成部分,并且城市设计将不同建筑物进行联合、建筑物与环境进行结合,最终达成宏观控制和引导作用。

建筑设计包括单体建筑物设计和场地设计等内容,其设计内容都应服从城市设计的总体规划,设计素材也是基于城市视域。通过城市设计将建筑群体有机结合,整体轮廓和造型符合历史文化背景及地域风情,引导大众审美情趣。成功的建筑设计为城市设计锦上添花,失败的建筑设计也可能败坏城市形象。如近年来新兴的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将建筑和环境有机结合,具有节能环保和艺术价值高等特点。

5 结语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都应掌握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内涵,理清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二者的互动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者及开发商等相关人员也要统一思想,努力提高城市和建筑的和谐性和公众服务性,为市民创造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有机的生活秩序。

参考文献:

[1] 关丽阳,张静萍.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J].建筑设计管理,2011,28(8):58-59.

[2] 薛静,余翔.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J].天然气与石油,2010,28(2):59-62.

[3] 袁怡.看不见的城市――解读辛克尔的城市设计及其建筑设计的城市性[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9.

[4] 张东.城市设计中弹性设计方法的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6.

[5] 夏广禹.论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6] 张鼎松.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7] 朱道君.城市设计中主体要素间相互关系分析与角色评价[D].同济大学,2005.

篇5

关键词:永续发展;城市设计;绿色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是人的物质寓所,也是人的精神家园。2012年11月8日,十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1月15日,总书记也提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城市发展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专家人士也开始意识到,人类本是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城市是人类创造的有机体,城市的永续发展必需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先导,城市设计首先要倡导绿色设计的理念。

2概念界定

2.1城市设计

关于城市设计的概念界定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东南大学王建国教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对城市设计做出阐释:“现代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工作业务的延伸和具体化,目的在于通过创造性的空间组织和设计,为公众营造一个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健康卫生、优美且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的城市空间,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品质”[[1]王建国.城市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3-490-492,2009]。

城市设计既不是建筑设计的简单累加,也不等同于城市规划,其通过综合考虑历史传承、地域人文、心理感知、精神诉求等多方面要素,结合美学、技术等的处理,对城市物质空间进行个性化的空间设计和形态塑造,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宜居、精美、雅致的城市环境,使得综合效益实现最优化。

2.2绿色城市设计

“绿”在《辞海》中的释义为:青中带黄的颜色[[2]《辞海词语分册》(音序本)上海辞书出版社P676.]。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用于描述色彩的绿色被人们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引申含义。人们把绿色看作是自然的颜色,是万物生灵的象征,它代表着生命、活力、希望和成长。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喜欢绿色的人往往希望从自然与生活中获得安静、沟通与温暖。新时代,被冠以“绿色”的“绿色产业”、“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奥运”、“绿色建筑”等名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绿色日渐成为了环保、健康、安全、无污染的代名词。本文所说的绿色城市设计中的“绿色”包含着环保、低耗、节能、无污染等含义。

王建国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中开始关注和倡导绿色城市设计及建筑理念,并于1997年《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一文中首次提出“绿色城市设计”的概念,他认为绿色城市设计是在以往城市设计的基础上,“把握和运用以往城市建设所忽视的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贯彻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准则,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理想城镇建筑环境”[[3]王建国.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1997,(7):8-12]。

绿色城市设计包含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资源节约、文化传承、人性关怀五个方面,在传统城市设计体系基础上,更注重保护生态,考虑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以永续发展为核心,实现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内涵解析

3.1环境保护

图1水城威尼斯

图片来源: 图2苏州周庄

图片来源

绿色城市设计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地区气候等自然条件,通过艺术处理,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使自然更突显别样的魅力,“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水城威尼斯(图1)和有“中国第一水乡”美誉的苏州周庄(图2)均是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典例。城市开发与建设要注意保护景观生态格局,维持物种的多样性,例如城市道路的建设不应影响动物迁徙、觅食的路径,可以考虑运用搭建桥梁或开挖隧道的办法保护生物物种。采用生态优先的原则,摒弃“见缝插绿”的设计方法,从整体性和连续性出发,弥补和重构城市生态格局的薄弱与缺失环节,创造连贯开敞的自然绿地系统,营造宜人的环境氛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另外,城市建设不应对环境造成污染,包括光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3.2能源节约

整体布局采用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将居住、就业、商业、文娱场所结合设置,减少居民的日常交通通勤距离和通勤量,配合公交优先的规划策略,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减少能源消耗,营造多样性城市空间的同时,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的天然采光、有效遮阳和自然通风设计,如利用当地的常年风向,预留通风廊道,设计挡风屏障,形成良好的冬季避风、夏季通风系统,创造舒适的天然微气候环境,降低对高耗能设备的依赖。尽量减少城市的大拆大建,严把建筑质量关,延长建筑寿命,减少建筑能源消耗。进行城市设计时,首选本地建筑材料及其乡土树种,减少由于交通运输带来的能源消耗。另外,在注重节能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3.3资源节约

运用紧凑城市的理念,高效利用城市空间,节约并集中利用土地资源,遏制城市的无序蔓延,将城市功能要素集中布置,采用高密度立体化的方式,从空中、地面、地下三个层面进行城市开发建设,如修建人行天桥,增加建筑高度,开发地下空间等,并将其连接成有序协调的立体空间网络。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国的水资源总体偏少,而且近年来地下水的过度取用及水污染现象严重,因此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绿色城市设计中应统筹安排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建立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进行雨水收集及中水利用设计,非饮用水尽量采用非传统水源,运用高效的灌溉方式,采用多种渗透设施增加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等。此外,废弃土地及废旧建筑材料等的再利用,也是节约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用于减少城市更新过程中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

3.4文化传承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座城市有了文化才有了灵魂,积极合理的利用文化资源是积淀城市内涵,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的必要途径。充分挖掘、整理、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并将其精髓和神韵融入到城市设计从整体到局部的每个细节中去,是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活力的重要手段。关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手法主要是通过提取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传统的生活场景等,并将其运用象征性的手法物化性地表达出来。例如景观节点中塑造还原历史人物或重现历史场景的雕像,建筑风格沿用历史传统形式的亭、台、楼、阁,街区建设延续历史时期的尺度比例等。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注重展现地域特色,如在城市肌理、空间形态、天际轮廓线上等延续该地域特有的形式,应对地域气候形成独特的建筑空间,提取并抽象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标志,将其再现在建筑表皮或景观设计中。对于诸如戏剧、庙会、工艺等的民风民俗文化,应注重迎合现代消费者的情趣,创新性的开发和利用,使人们形成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4]洪增林.城市建设发展与文化传承[N].西安日报,2010-3-1(7)]。

3.5人性关怀

绿色城市设计应根据人的行为习惯、心理需求、思维方式、审美取向等,整合城市生活与工作模式,在设计中注重人性关怀,表达对人性的尊重,使城市更适宜人居,反映城市人性特色,体现绿色人文精神。设计应研究人在空间中的行为特征,满足市民的爱好与需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如城市公共空间往往承担着人们集会、表演、散步、休闲、谈话、锻炼等需求,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时段不同人群的不同行为需求予以设计。设计中应以人的尺度为标尺,创造多层次的场所。像公园、广场这类公共空间并非一味求大为佳,往往那些以尺度为标尺设计的小而精的场所更能体现亲和力、安全感、舒适性与人情味。此外,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广大市民的需求,也要顾及到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使用,营造温馨感,体现人性化。

4结语

绿色城市设计应用于当今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拓展了城市设计的关注要点,另一方面以永续发展为核心的理念也秉承了全球共识,为解决新时代的城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性的应答。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3-490-492,2009

[2]《辞海词语分册》(音序本)上海辞书出版社P676.

篇6

ABSTRACT: The reflection of the localization , integration , standardization and legitimation in urban design are the present need and a newly work field be opened as well as a base of the breakthrough of urban design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Beautification only in urban design is very single consideration that should get rid of in operation. The paper expresses the links between localization , integration , standardization and legitimation in urban design.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景观、环境品质日益受到重视, 城市设计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城市规划管理中。但由于缺乏全面的认识, 城市设计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效能。因此, 正确认识城市设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准确把握城市设计的定位与发展趋势, 确立当前城市设计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对当前城市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当前城市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上尚未达成共识

现代城市设计从开始产生到现在,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摸索,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 由于城市设计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 在城市设计缺乏主流理论的情况下, 人们对城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尚未达成一定的共识, 特别是城市设计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与关系不明确。对于城市设计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存在、还是依附于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而存在, 对于城市设计在何种层面上或何种程度上与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等问题没有明确, 导致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在工作中的认识错位。

1.2  宏观上缺乏整体性

目前, 国内城市设计的开展缺乏宏观层次上的研究和系统指导。城市设计不是在城市的整体范围内、在统一策略的指导下有重点、分层次、全面性地开展,而是盲目地投入于城市局部地块、街道的景观环境设计, 在很多情况下, 只顾及于为城市重点形象工程服务, 甚至与景观整治、环境改造联系在一起, 成为城市中掩丑遮弊、装点修饰的重要手段, 沦为城市美化设计。这种状况, 是与城市建设水平的发展不相适应的, 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 导致城市品质的参差不齐, 使城市设计的宗旨大打折扣。

1.3  实际运作中缺乏法制依据

目前, 我国还缺乏成熟的城市设计法规, 完整的城市设计法规体系更是没有。这种情况, 一方面导致管理部门的工作缺乏章法, 主观性、随意性因素比较大, 例如, 城市设计的编制就是五花八门, 管理部门面对多种多样的设计成果, 缺乏明确的评判指标, 在审批过程中难于决择;同时, 没有明确的审批程序, 导致城市设计成果的管理和落实实施缺乏明确的步骤安排。另一方面, 严重影响了城市设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也不能满足城市设计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要求, 使城市设计的实施目前只停留在政府行为深度参与的公共性很强的项目上。在许多主要由业主开发行为聚合而成的地段建设中, 城市设计往往只具有技术的引导性, 不具有法令的强制性和行政的实效性, 严重影响了城市设计的实施效率。

2  城市设计的地方化

2.1  是当前城市设计研究的切入点

当前, 对城市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2) 城市设计的具体手法。

基础理论的研究, 无疑是不断提高城市设计水平的根本, 同时也是它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的依托。然而, 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 对各种概念的界定不同,对城市设计的外延与内涵的理解不同, 城市设计在理论上还存在着很多纷争, 主流理论尚未确立, 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检验和总结。固执地停留在基础理论的争论上, 不仅会降低城市设计的实效性, 同时也延缓了城市设计在实际建设中发挥作用。

具体手法的不断摸索和创新, 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和想象力的领域, 对于城市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 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然而, 孤立的手法营造,可能会使城市建设出现点睛之笔, 但也会丧失对大规模的空间景观环境的关照, 同时使自身失去现实的实效。

从地方化的思路出发, 紧密结合城市自身的空间景观环境特质, 结合城市设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使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理论手法运用与城市特色相融合。因此, 地方化是城市设计研究的切入点, 使其在理论上和手法上都获得支撑。

2.2  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

任何一个地区或城市, 必须根据自身城市化的特点, 审时度势, 及时开展城市设计活动, 以确保城市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 能够协调、均衡地发展, 促进城市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提高,顺应并一定程度上引导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日本横滨从1960 年代中开始意识到城市设计问题,于1970 年代初成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城市设计小组, 结合横滨在空间环境方面的缺点和特质, 展开了切合实际同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工作, 为城市空间品质的提高和改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使横滨走上了一条“创造性和实验性的城市”道路。1980 年, 发表《城市设计宣言》, 1989 年发表《城市设计交流宣言》, 1992 年举办《横滨城市设计论坛》, 横滨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焦点城市。

2.3  是体现城市特色的要求

没有特色的城市是不会得到人们认可的, 城市的发展不能以某种既定模式为基准, 而要结合特定的地区和城市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城市设计活动中, 确立一种合情合理的价值准则和理性标准, 以引导城市建设形成特色和独有的魅力, 避免与其他城市的雷同, 有现实意义, 也是城市设计的终极目标之一。

横滨城市设计小组在工作中, 根据横滨城市自身特色确立了工作的重点, 如: (1) 保护步行者的权利; (2) 尊重地形和绿化的地域自然特点; (3) 保护和延续历史的城市创造; (4) 丰富绿化和开敞空间; (5) 尊重沿河和滨海开敞空间; (6) 增加人们相互交流和接触的公共场所; (7) 既要有形式的美, 又要有内容的善。围绕这些课题, 横滨经过近30 年的建设, 形成了由水、绿化、开敞空间交织相衬的城市特色, 成为颇富特色的日本现代城市。

3  城市设计的整体化

3.1  是对城市设计的全面理解

城市设计的目的不是仅仅限于城市中局部地块的环境改造和景观整治, 这样还只是把城市设计局限在局部“美化城市”的层面上。城市设计以人的精神感知和行为活动的品质作为目标价值取向, 其所涉及的控制要素跨越了从人文到自然各个层面, 构成一个以有形要素为载体的环境系统。因此, 城市设计不是狭隘的景观环境设计, 更不是局部地块的形象工程设计, 景观环境设计只是整体的系统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 是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完成的。同时, 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人人平等的民主原则, 城市设计的终极目的就应当促进城市整体范围内的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 因此应当涉及整个地区或整个城市等大规模环境。

3.2  是形成城市特色的保证

目前, 国内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中不考虑自身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征, 不顾城市实力, 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形象工程的建设中。这种做法, 造成了许多城市的雷同, 事实证明,简单依靠几个地块、几个街区的景观环境表现, 不会形成城市的整体特色, 甚至会造成城市的分块割裂, 给人华而不实的印象。

横滨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着地形和绿化、步行空间、沿河和滨海开敞空间这些特色要素, 长期经营, 塑造了独特的城市风貌。由此看到, 整体化正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城市特色的形成, 需要整个城市范围内的环境品质的互动协调, 需要特色景观环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的均质分布。通过对全市域范围内的城市景观环境要素的整体研究,确立特色纲领, 树立全局观念,提炼具有特色的控制要素, 在整体范围内统一协调, 合理分布,有利于城市特色的整体凸显。

3.3  是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基础

城市的形态特征存在着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次序, 正确的整体化思路是确保城市设计工作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构架之下, 在保证城市景观、空间、环境平均品质的基础上, 确立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体系, 并从中确立重点。

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首先需要从宏观的层面确立城市空间、景观、环境特征及要素构成与分布, 并划定重点地区, 在此基础上, 针对重点地区展开详细的景观空间环境设计, 构筑城市精华。每一层次都取决于上一层次设计的限定, 尽管每一层次之间的限定可适当松弛, 但整体的、方向性的限定仍是基本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始终存在引导与反馈的关系。

4  城市设计的规范化、法制化

4.1  是城市设计发挥实效的必要条件

历史表明, 城市设计的理论、实践与立法是相互促进的,现实的生活环境问题促进了设计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而在引起各种影响因素共同关注的时候, 其规范化、法制化又成为必须。

城市设计规范化、法制化,包括设计管理、实施维护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条例, 是为整个设计过程服务的一个行动框架和对社会经济背景的一种响应。同时它又是保证城市设计从图纸文本向现实转化的法制保障, 城市设计的内容作为土地使用的外在条件(规划设计要点是土地使用的本质条件, 具有法律效力) , 从统一有序的城市空间总体上指导和控制具体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 同时又为个体设计和环境设计留下充分的创作余地, 成为城市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纽带。从管理层面上看,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必要通过规范化、法制化的手段, 加大管理力度, 提高它在规划管理中的实效性。

4.2  地方化为城市设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普遍性的城市设计法规法令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深思, 在城市设计发展和应用比较早的美国、日本等国, 都没有覆盖全国的城市设计法规。目前, 国内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水平有比较大的差异, 所面临的城市设计问题也不同, 被动地等待普遍性的城市设计法规和操作规范是不可取的, 将会严重滞缓城市品质的提升。因此, 地方化的思路为城市设计法规的法制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不同城市, 可以适时地根据自身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设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因地制宜的拟定城市设计的相关法规法令, 维护城市设计工作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促进城市设计工作持续、规范地开展。

4.3  是城市设计整体化的保障

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各种层面、各种范围内的城市设计, 都是城市设计实施的依据, 就整体性而言, 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 要实现在城市整体范围内品质的均质提升, 解决大规模环境的特色和质量问题, 需要从政策层面上来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范管理, 制定更深入细致的政策和标准。

美国旧金山针对城市自身的特点, 编制了覆盖全市的《城市设计准则》, 作为城市中环境建设的管理依据, 对城市整体范围内的空间景观环境进行引导。尤其是对那些非中心、非重点的地区, 对那些没有专门编制城市设计方案的地区, 标准与准则极大地发挥了作用, 使这些地区的空间景观环境纳入城市整体的水平控制之中, 避免建设品质的参差不齐。因此, 通过各种政策、标准和设计审查来管理较大地区范围的环境特色和质量的作法应当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上述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也正成为城市设计师的重要工作。

5  规范化、法制化的三个层面

5.1  规范机构组织形式, 促进城市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目前,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市设计都是由分散的各职能机构负责, 各机构分别处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专项设计问题。这种形式有不少弊端, 尤其是在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 各机构履行的职责常常混淆, 导致城市设计目标不确定, 缺乏整体策略指导及相互间的协调。

事实上, 城市设计往往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城市设计必须寻求一种能够统一和均衡这些因素的机构组织。

日本横滨在城市设计实施的开始, 即成立了城市设计小组,主要通过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的建设, 步行商业街区和绿化开放空间的复兴, 向市民们传播普及城市设计的信息, 同时, 设想发展出一套能促进各行政机构之间和政府与民间合作的工作体制。随着形势的发展, 横滨城市设计小组升格为城市设计室, 职能也有所转变, 管理、引导和协调成了工作的重点。与外其他设计者相互合作逐渐增多, 城市设计的实施面也不断加大, 甚至扩展到横滨市郊区。鉴于城市设计活动性质和范围的扩大横滨城市设计室又增加了景观建筑师、市政工程师等新成员。从而保证了这一机构能更有效地工作。同时也与外聘专家,如照明工程师、雕塑家、历史学家、行政官员及城市管理者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在一方面, 适应了城市设计活动数量增长的需求, 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城市设计组织和相关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工作亦更具规范。到了1990 年代, 全日本的城市设计活动在横滨的带动下, 取得了显著成绩, 社会各界及市民们亦对城市设计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城市设计室这样的机构自身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有关城市设计的各种活动和实践亦更易于为广大公众所接受。

因此, 严密高效、统一稳定的机构组织, 会使城市设计工作卓有成效。有效的城市设计机构组织应该包括城市设计实施管理机构和城市设计技术机构。实施管理机构具有行政管理权, 是城市设计实施的协调、审查和批准部门。城市设计技术机构是实施管理机构的技术支持部门, 为实施管理机构提供技术咨询, 包括城市设计的总体策略研究、城市设计的编制、各种城市设计法规的制定等。

5.2  明确城市设计体系, 促进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法制化。

在我国, 城市规划体系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完整体系, 是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的主干。而城市设计无论是整体的或局部的阶段都不具备独立的法定性和完整性,在以法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中更不能独立运作。因此, 当前的城市规划体系作为完整的、法定的体系, 是城市设计落实与实施的基础和依托。各阶段城市设计的纲要性内容都应该在各层次的城市规划中得到落实, 从而保证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在法制管理中获得落实。

按照地方化与整体化的思路, 将城市设计划分为单独编制的城市设计和各阶段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设计, 单独编制的城市设计又分为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 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互配合、紧密协调, 构筑完善的城市设计体系。

整体城市设计主要是针对对城市整体空间景观环境具有结构性影响的范围所展开的城市设计, 通过研究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和物质空间等宏观层次控制因素, 从整体上确立设计范围内的城市结构、景观环境特征及其构成, 建立长远的、有特色的城市形态与人文活动的目标体系和结构体系, 在此之下, 确立实现这一目标体系和结构体系的要素构成与控制原则, 划分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 为局部城市设计的展开提供依据。

局部城市设计主要根据整体城市设计的原则, 对整体城市设计所确立的重点地区和广场、灯光等城市构成要素展开专项城市设计。对于以政府行为为主的重点地区, 如政府行为深度参与的公共程度较高的公共环境设计等, 可以由局部城市设计直接指导具体的方案设计并进入实施管理; 对于以业主开发行为为主的重点地区, 需要将局部城市设计转换为具体地块的城市设计指引, 由城市设计管理部门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 对个体建筑设计和环境设施的设计进行指导、审查和批准, 使城市设计得以实施。

对于一般地区, 其空间、景观、环境方面的设计和控制, 主要根据整体城市设计所确立的基本要求与控制原则, 通过在各阶段城市规划中城市设计的逐步落实, 并最终提出一般控制要点来进行实施管理。而在此过程中所确定的需要重点控制和细化的地区, 则进一步开展城市设计, 并据此提出城市设计指引。

5.3  健全法规体系, 促进城市设计的依法运作与管理。

健全的法规体系不仅是城市设计工作自身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 同时也是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实施中的法规保障。

健全法规体系, 首先应该明确对一个城市应该从哪些控制要素上重点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当前, 对各种控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不清, 随意性比较大, 有的以景观作为控制要素, 有的以环境作为控制要素, 有的以空间作为控制要素, 也有的则是混合交叉在一起。针对这一问题, 通过对各种城市设计理论进行理性和切合实际的梳理, 根据不同城市的空间景观环境特征, 并结合城市设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对各种控制要素进行界定, 建立科学、合理的要素分类, 确定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体系, 作为编制各种城市设计成果以及管理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件, 对于一个城市的具体的城市设计工作的展开是可行而必要的。

健全法规体系, 需要在明确控制要素体系的基础上, 制定全市性的城市设计策略和规则, 为各种城市设计成果与控制文件提供普适性的标准或准则, 从宏观上指导城市设计在城市整体范围内的实施, 保证城市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整体水平与持续提升。在美国, 除了在“土地利用区划管理规则” (Zoning Control) 以及“土地细分规则” (Land Sub2pision) 中包括的城市设计内容以外, 还制定有“全市性城市设计规则”和“全市性的城市设计导则”, 或通过“城市设计白皮书”之类的政策。

为避免城市设计成果的形式各异, 促进各种成果的有机衔接和体系化, 需要制定关于城市设计编制的各项技术规定, 从成果的构成上对城市设计的编制进行限定, 使城市设计编制工作规范化、系统化。

为了使城市设计成果实施,需要将方案有效地转换成具体地块的管理文件, 因此还需要制定关于编制城市设计指引的相关技术规定, 对如何编制城市设计指引进行了系统规定, 实现从城市设计的各项控制导则到每块用地的具体指引的有效转化, 提高城市设计实施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6  结语

城市设计的定位和发展趋势, 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课题。城市设计的地方化、整体化与规范化、法制化还只是对城市设计的一个阶段性的理解, 避免了城市设计在“城市美化”层面上和单一设计项目范畴上的局限性。其立足点, 是紧密结合城市自身的空间景观环境特征和城市设计工作的具体状况, 这一点,正是当前城市设计最具实效、最有开拓性的工作领域, 也是城市设计在理论上和手法上获得突破并得到验证的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 深圳市城市设计体系背景研究. 2000.

2  段进, 著. 城市空间发展论[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篇7

关键词:城市设计;总平面图;图像时代 ;设计表达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引入我国的时间尚短,学科的外延边界还很模糊,内含内容也没有完全深入研究,本文以城市设计学科成果中的总平面图设计表达的必要性作为研究内容,希望可以引起学科对成果表达的重视,从而丰富其理论并推进学科体系的完善。

1时代背景影响设计表达

1.1图像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图像设计表达愈发重要

在人类的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字和图像是两种最重要的记录事件及传播信息文化的手段,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随着产业技术的革命以及传播手段的日益丰富,我们能够感受到以文字为主的文化传播方式及呈现方式逐步的换入边缘地带,以图像为主的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图像已经成为一种便捷、迅速、抓人眼球的有效的文化信息流通渠道。

不论是文字还是图像,都是有效地交流手段,并因其各自特点不同,在不同的行业及事件中以不同的方式及所占比例发挥不同的作用。文字将整体或具体的事物抽象化、概念化,缺乏直观可视的形象,通常用于陈述一个事物复杂概念;而图像文化从表象上看则是直观的、瞬时的,能够与表述事物形象重叠,能指所指。

建筑、城市设计学科以及相关的工程学科的重要表述都始终集中在图像的信息中,从最初的平面图设计表达到逐步发展的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图示再现,以及现在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它们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图像。城市设计工作离不开图像的表达及运用,它们从最开始的设计观念传播到如何控制城市设计中各部分的组合及承接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图像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城市设计图纸的传播及发展提供了背景支持,同时先进的制图技术也为城市设计的表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2消费时代背景下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对城市设计成果表达提出了新要求

在今天这个消费时代,新兴的城市空间建设、城市策划宣传体现了消费者文化的特征,即消费和利润。全球化和快速信息化使人们在今天的生活中会随时面对大量不同的信息去识别、感受、理解和判断,具有独特个性和地域风格的城市元素能够使城市形象鲜明突出,最大程度的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及策划宣传被越来越多地提起及重视。近两年来中国各地城市出现了塑造品牌形象的一个巨大浪潮,有电视广告里滚动出现的城市口号,例如“新北京,新奥运”,“游各城邯郸,品古赵文化”,“诗画瘦西湖,人文大扬州”等等;有为了争取历史文化遗产而产生的激烈争辩,也有为了历史名人故里究竟在何处而产生争论。这样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设计的发展,促使城市不断地挖掘自身内涵、找寻文化根源、重视城市建设品质。

品牌的核心内涵是要传递给消费者的核心利益,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的核心概念。一个城市的品牌核心价值不仅反映了该城市在竞争社会存在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这个城市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带来最大的利益,对市民来说是公共生活及公共服务的质量,对投资者则意味着投资的最大回报。城市品牌的内涵体现为其所有的“特有资产”,包括环境、资源、文化、历史、经济和人本身都是其要素,这些要素结合起来最终决定了品牌的本质。

马丘比丘里指出“城市的个性与特征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城市的体型结构即为城市品牌的物质依托。优秀的城市设计作品应该充分挖掘该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貌特征、城市结构与形态、空间逻辑及组织、城市形象及特征等各方面的城市特质,经过合理的设计手段塑造具有影响力及吸引力的城市片区。城市设计图纸作为承载设计概念思想的重要手段,它自身的认知功能及审美特性的优劣对于传达设计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3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对城市设计信息交流提出了新要求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进程, 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的社会民主化进程加速推进。公民的参与是民主的源泉动力,公众参与是民主化进程中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策略。

现如今,公众参与机制进行了很多实践方式的实验,其中公示、问卷调查、市民评议、听证会讨论等已成为常见的可操作手段。城市设计者与民众有效沟通的其中一个平台就是通过城市设计图纸的信息传达,今天的城市设计图纸已经不是往日里对于民众仿佛贴上“绝密”、“内部资料”等标签的政府专门资料了,民众对于其设计内容,实施过程都有知情和参与的权利,如何使充满了专业技术信息的图纸成为传达设计信息、沟通民众的良好手段,更好地使规划设计意图为人所认知了解,为市民自愿参与其中,这些对图纸的设计表达提出了新的要求。

2学科自身发展需要图纸设计表达的不断进步

2.1学科的交流需求促进图纸设计语言的表达研究发展

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兴起的时间还不长,尽管其确定的概念和范围还不明确,但是其核心观念十分明确,即为人创造场所。一份好的城市设计成果必须能够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及带来更多公共生活选择的可能,要做到这一点民众的参与以及多学科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城市设计的创造过程不应仅仅局限在专业领域内部,要积极地参考市民意见,加强与各个层面不同专业人士的沟通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设计图应当成为与市民沟通的良好手段,而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个人独白,图纸表达语言也应当考虑大众的感受认知,而不能变成另一种使市民与设计之间拉开距离的手段。

2.1当前我国总平面图的作用概述

在我国,目前城市设计总平面图的作用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以往作为各项审查、审批的依据,作为项目建设的指导等等,其作用得到了很大的拓展。随着公众参与意识的加强,各个城市纷纷采用规划提前公示、建立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城市规划方案图纸等手段来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另外,伴随国家各类新区、园区的建设投资,平面图可能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图纸受到开发商的重视;而近年来国家各种重大活动城市事件的开展,例如世博会、世园会等博览项目的开发,平面图可能作为形象展示图、路径导引图的存在发挥重大作用等等。城市设计图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士内部的交流沟通,随着大众的参与,受众的多元化,城市设计总平面图需要更多的人参阅审读,因此改善图纸表达方式迅速、准确、有效地为人认知,在当前学科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3小结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希望可以引起人们对设计成果的表达的关注,作为思考工具它不仅可以锁定想法,公开表达让人们审查,且有助于创造性思考。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个“香”字就完全展现了一件设计作品在其思想理念之外,它的外在表现形式、表达及沟通技巧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著.胡菊兰,张云鹏译.图像时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绿色建筑

一、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含义

1.1 建筑设计

新版(2010 年版)《辞海》对建筑设计一词含义的解释是:建筑设计“一般指建筑物、构筑物与室内外环境在建筑、结构、设备等方面的综合性设计工作,也可以指建筑方面的设计工作”。并指出建筑设计是根据建筑任务要求,通过调查研究,综合考虑使用功能和投资、材料、环境、地质、结构、构造、设备、建筑艺术、有关法规、施工等因素,合理拟订方案,设计成建筑单体或解体的图纸文件。根据以上解释,对建筑设计的理解是: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或构筑物在建造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要求,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做好通盘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和措施,经过设计计算,最后用图纸和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些图纸和文件,作为备料,施工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同时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我国从20世纪 80 年代开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设计观念有了较大转变,以往“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设计思想原则,“功能决定论”的设计理念,已逐步发展为“要求考究设计技艺、重视表意和追求建筑艺术”等创作思想和观点所代替。设计观念的转变无疑对整个建筑市场,特别是建筑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并会极大推动建筑设计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向前发展,为城市建设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2 城市设计

《中国大百科全书》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辞海》所给出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解释是:“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在《市镇设计》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城市设计的目的是“为创造高质量的城市建筑环境,使人们感到舒适、方便、安全、愉悦和融洽。”

城市设计既然是对城市体形空间环境所进行的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就要首先了解城市空间的内容和分类。城市设计就是合理地处理好这些空间,使之协调发展。其具体内容应包括: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中心和广场空间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空间设计;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空间设计;城市地下室空间设计;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建筑小品和城市细部空间设计;城市水、电、煤气等设施空间设计等等。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城市建筑设计,包括各种公共建筑(例如商店、宾馆、办公楼、大中小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文化宫、书店、医院、体育宫、广播电视中心等),以及各类工厂建筑、市民住宅建筑等,是城市人造环境的主体,这些城市建筑不单具有供市民生产、生活、居住和公共活动的功能,而且还是一种人文资源,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因此,城市设计必须紧紧围绕以下任务进行:一是为市民创造一个舒适、方便、高效、卫生、优美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二是要为城市社区建设一种有机的生活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三是城市设计是一项综合规划设计工作,综合各专业的需要,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四是要从实际出发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五是城市设计要做到空间形式上的统一和完美。在设计风格上要具有特色,社会生活上的有机协调,综合效益上力求最佳。总之,最终能为城市发展锦上添花,使城市变得更加美丽、更具活力、更有魅力。

二、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有着十分密切和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之间既有共通性,也有各自的独立性。谈到两者关系之前,首先又不能不提到城市规划,因为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是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前提。《辞海》对城市规划一词给出的解释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包括拟定城镇发展的性质,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研究工业、居住、道路、广场、交通运输、公用设施和文教、环境卫生、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园林、绿化等的建设规模、标准和布局;进行城镇经济建设的规划设计,使城镇建设发展经济,合理创造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而城市设计正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和落实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城市设计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它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并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来实现的。

城市设计对城市是从整体形象把握,内容和范围更加广泛,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城市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布局等。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任何细小局部,设计师都不能放过。而建筑设计则往往只关心在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或一些建筑群体,缺乏对城市空间总体把握。

城市设计以城市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作为主要对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们协调好,像世界著名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在《论城市》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要把建筑设计、户外空间以及园林、绿化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城市设计并不直接设计建筑,但是却对其区位、布局、功能、质地及风格等提出合理的控制与引导要求。建筑设计应认真考虑和研究这些合理的要求,因为无论是城市的空间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存在一种内在的秩序或结构作为联系的纽带。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已经顺利开始,今后城市建设的任务会更加繁重,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显然,作为城市建设服务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工作任务也会越来越重。与此同时,市民们对人居环境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空间环境;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集人类文明与传统于一身的聚集体。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由量的扩张进入到质的提升阶段。社会各界对城市环境品质的关注及各级政府对城市形象的重视促进了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城市设计在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中的重要性。城市设计是一项科学性、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建筑是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精致而富有特色的建筑,能展示城市的艺术性,并能反应建筑当时的时代背景。

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城市规划师和建造师又都忙于各自的工作范畴,忽略了他们应共同关注的城市空间。我认为只有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有机结合,共同协作才能设计出好的城市设计和建筑作品。只有建筑单体设计深刻领会城市设计的要求,才能设计出符合整体要求而富于特色的建筑作品。

城市设计主要反应了是城市的线、面、体。空间结构即建筑、街道、广场的类型与组合关系。不同的组合模式形成不同的结构形态,如格网状、角状、曲线状、同心圆放射状、轴状等。常见的结构元素有视觉焦点、轴线、节点、地标、开放空间、视觉走廊等,而这些元素的品质又包括空间的封闭感、比例、人性尺度、节点张力、历史延续、空间连续、空间韵律、活动吸引等。在大尺度的空间结构中,应根据个别元素与整体形态的配合情况来判别美丑,故设计需由外而内,逐渐深入。对外部环境研究越深入,就越可能获得成功。自人类有聚居行为以来,就已孕育了城市设计理念。城市设计是要设计城市,即设计城市生活,而不是设计单体建筑,设计城市即为城市规划提供思路和形象化的发展目标,也为建筑设计提供前提和轮廓。城市设计具有更多的立体性、可操作性,其主体就是空间环境设计。无论是建筑群的组合,还是城市的空间设计,都有一种内在次序或结构作为联系的纽带。城市设计由注重城市肌理、构图及注重人的存在活动,越来越体现出多主题城市的认识。

城市设计就是创造和谐的秩序、美及尺度。“秩序”就是合理,全盘的安排各种环境,包括决定各要素的位置、形式及其关系;“美”就是令人感到赏心悦目,或提升心灵的品质,表现美感,或外在视觉印象;“尺度”就是考虑各要素与人体的比例关系,使环境中人与物获得良好舒适的空间关系。显然,城市设计主要是线面体,而不是孤立的点,它要建筑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却不必去计较每一栋上的建筑细节,它需要制定出一系列设计准则,供建筑师遵循,而不是取代建筑师去设计每一栋建筑楼房。城市设计决不能仅以图纸来表达设计师的理念,它应是一连串的原则理念的决策。目的在于指引城市各组成要素符合功能、社会、经济、美学要求,从而追求城市内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美和整体美。

建筑设计就是点的设计,它是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它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形成城市空间。建筑的设计手法,现在基本有三种,模仿、再生、创新。功能成为建筑设计的主题,形式只是外皮的建筑创作过程,正在被建筑师们推敲,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许多建筑师正在研究建筑的基本元素,然后在某种法则的指导下,进行建筑的重组,从而展现崭新的建筑形式。建筑的外皮也成为单独研究的一个课题,其保温、承重、生态、维护等诸多功能,被分层研究,再进行组合,形成独特内涵的外皮和立面形式,这种结构主义的创作手法立意于建筑的本质,创造出理性而非感性的建筑。这种建筑形式,更利于城市整体的艺术环境。

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应。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们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现阶段,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建筑设计师的任务。建筑是一个地区、地域的产物,它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从而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点。

我们所做的建筑设计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说在南方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雷同的,同时,还要满足城市设计的要求。如果从狭义的角度讲,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在遵循城市设计的基础上,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规划设计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机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功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及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传统中,来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这是建筑师真正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其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设计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这一个经济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我们在遵循城市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的建筑,它的文化性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但凡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很高的文化品位。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的标志,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象征。

由此可见,城市设计是对其区位、布局、功能、形态,包括体量、色彩、质地及风格提出合理的控制与引导要求。建筑设计要沿着城市设计这条主线来拓展思路丰富设计内容,要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问题。组织建筑物与构筑物,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群体效应,最后实现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统一。

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如何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美好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就让我们的城市规划师与建筑设计师携起手来,努力创造出一个住着舒适,用着方便,看着美观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好的城市家园吧!

参考文献:

[1]王世福.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时匡.都市乐队的指挥――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2004(9):528.

[3]陈秉创,吴志强,唐子来.建筑与城市.建筑学报,1998.10.

[4]郑时龄.建筑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建筑学报,1998.10.

作者简介:

篇10

环境是人类21世纪发展战略的主题,重视环境、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环境是人类生存必须遵守的规则,如何认识环境对人类生活环境所蕴含着的价值是实现城市设计中环境的价值效应,乃至人类环境战略目标的关键。现代城市设计构思中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与再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价值、心理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现代城市设计环境策略的目标是保持和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继承和保护城市历史环境,努力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多方位在现代生活环境中溶入历史文化元素使得使用者、开发者和社会从中得益。提高使用者的生活环境品质,保证开发者的回报率。

提高使用者的生活环境品质并吻合社会的环境发展政策,从而实现城市设计环境策略的价值效应。对每一位使用者来说,当他们选择某处作为购买对象、工作地点、定居场所或使用对象时,生活环境的品质越来越成为他们首先考虑的条件之一,这种对生活环境品质的考虑来自物质环境的质量和社会心理环境的定位连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体现环境设计构思。城市总体空间艺术布局中城市设计构思、轴线设计、景观设计、空间组织、城市中心区(CBD)应充分体现环境设计构思,确定环境设计的主题,突出不同环境的个性、舒适感、家园感和地方特色,再现自然、传统文化、乡土风情和现代文明,实现人工与自然环境有结合。

吻合社会的环境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环境保持政策的制定主要基于对保持人类生存环境和公众期望提高生活环境品质两方面的考虑。城市设计环境策略应兼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各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城市设计应该介入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的观点来看,城市设计的环境策略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吻合并落实环境发展政策,以体现环境的社会价值。

实现环境价值措施

增大户外公共空间。户外公共空间的增加是提高使用者生活环境平直的物质基础,它意味着在一定数量的使用者的前提下每位使用者拥有的物质环境在数量的增加,即物质环境质量的提高,但同时它还具有更深层次上的社会心理价值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