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后勤社会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后勤社会化

篇1

【关键词】高校后勤 社会化 方向

目前,高校后勤服务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其本身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落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新体制和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的矛盾,它直接制约着后勤服务实体的市场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个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是现行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计划是配置高校后勤资源的主要方式,计划机制和行政干预机制是高校后勤服务文体运行的主要机制,这与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形成了明显的不和谐。二是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对后勤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不但不能满足高教发展的要求,还在某些方面成为制约高校改革与发展的“瓶颂”。三是高校后勤服务实体自身的管理和运行落后状态,已无法适应服务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可以说高校后勤服务实体面临着在市场竞争中失败和被淘汰的危险。为此,探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高校后勤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成为一个非常迫切和现实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公司化的现实性

现阶段的高校后勤服务具有了商品的基本属性。如餐饮、住宿、水电供应、医疗保健、物业管理、卫生绿化、教室服务、运输服务等,这些以高校师生员上的衣、食、住、行、用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庞大的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上统统被划分为第三产业,因此这种服务便成为“服务形态上的商品”,这种商品自然而然地便有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就具服务过程来讲,一切都要通过市场方式来实现,它本来就是一个有供求双方参与的市场化行为,在交换中始终应遵循价值规律。

由于消费者消费行为和方式的多元化、消费者偏好以及预算约束就必然会造成市场的激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便促使高校后勤服务文体必须进行社会化的改革,以适应市场化的需要。这种社会化的改革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对消费主体高校来讲,要求社会提供社会化的后勤服务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二是对作为具有“经济人”属性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来讲,必须符合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要求;为此,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便成为必然。因此,可以说,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前提和实质就是市场化。

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性质来看,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服务性质的准企业。因为,它已经基本实现了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具备了集体服务企业的基本特点;但由于产权关系不清晰,法人地位未确立,所以与学校的关系仍然是行政隶属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后勤服务实体只是作为一个服务高校的行政部门而存在,所以,它是一个事业单位中的准企业。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经营方式来看,它也在模拟市场行为,参与企业间的竞争。比如在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的各行各业,它无时无地与一些社会企业展开竞争,同样要遵守市场规则,接受市场的考验和挑战。

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管理来看,它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实力的“现代企业”的雏形。一方面,它在近年来也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它在其内部也形成了产权相对清晰、权责相对明确、事企相对分开的模拟市场性的现代管理制度;同时,也体会到自身发展中的体制“瓶颈”和身份障碍。

近年来,政府为了推动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事业发展,在人事安排、干部待遇、工商注册与管理、税收、财政、融资等一方面部有了明确的优惠政策,客观上形成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不论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自身还是从它外部的政策软环境来看,在市场经济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形势下.后勤服务实体转制使现代企业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高校后勤服务实体自身发展需要公司化

现代企业制度是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特点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产权明晰、权责清晰、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职业经理经营为特征的新型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在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实行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

1、现代企业制度适用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作为我国国有或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它的社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应是企业化,现代企业制度适应于国有企业,当然也适应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和国有企业情况相似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主要途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服务部门,由学校来配置后勤资源,人财物都是由行政手段划拨,学校对后勤服务部门承担的责任是无限的,因此学校是后勤经济活动的主体,这样做的结果是,学校办学需要的后勤满足不了,后勤服务部门需要的学校给不了。后勤部门成为学校在经济方面的沉重负担,学校计划成为后勤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桎梏。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后勤部门首先要走企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没有市场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后勤服务实体市场准人的问题。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后勤服务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化经济组织,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才能成为市场、才能纳入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使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在高校后勤中发挥作用,从而使高校后勤服务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也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从管理后勤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甩开包袱,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和科研。

3、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理顺后勤服务实体和学校的关系。目前,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是学校组成的一个部分,学校和后勤服务实体之间是上下级关系。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可以使学校和后勤服务实体的关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即由原来的管理和被管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变成经济关系,即股东和企业的关系或者说变为出资人和经营者的关系。如何转变和理顺这种关系?建立现代后勤企业制度是唯一的出路。这是因为:首先,可以理顺产权关系。产权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的是界定产权,即学校的资产所有权和后勤服务实体法人财产权。使二者分离,除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外再没有更好的办法理顺这种产权关系。其次,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事企不分的问题。学校不能直接干预后勤服务实体的经营活动,后勤服务实体依法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承担对资产所有者的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责任。

4、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很好地界定学校和后勤服务实体的权利、责任、义务。可以做到权责清晰,事企分开,改变原来学校只有权利、后勤只有义务的局面,使后勤服务实体有充分的自。

5、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地发展后勤生产力,壮大后勤服务实体的实力,更好地满足学校办学的需要。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高校办学需要,而停滞不前、实力薄弱、无竞争力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是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地解决了高校后勤服务实体进入市场的问题,理顺了后勤和学校的关系,明确了高校后勤以其财产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化市场主体地位,从实质上扩大了后勤服务实体自,增加了经营灵活性,会极大地调动后勤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搞活后勤服务实体内部机制,同时将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科学管理制度引入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会极大地促进后勤生产力的发展,使后勤服务实体的实力不断壮大,为更好地满足办学需要及走向市场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公司制企业模式是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最佳选择

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目前比较适合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特点的是有限责任公司,这样既可以按照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模式,选择国有独资公司形式,也可以实行股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只有按照产权明晰、责权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有关精神进行改制、改组、改革,才能形成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统一协调发展的高校后勤服务现代企业。它与原来的高校后勤服务部门比较,具有质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变化。

1、性质和地位的变化。以前的后勤部门要么是一个行政部门,要么是一个非独立核算的服务单位,与学校是隶属关系;改制后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在提供后勤服务时与学校法律地位平等,高校是典型的事业法人,后勤服务实体是企业法人。两者在法律上都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只不过两者注册的性质不同而已。

2、资产所有权的变化。以前后勤的财产所有权统归于学校,改制过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不论投资主体是学校还是其他投资主体,它们只具有出资者的所有权,而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拥有法人财产权,也就是说,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对其所拥有的全部法人财产具有占有、使用、支配、依法处置等权利。

3、权责利的变化。以前后勤的权责利最后都统归到学校,改制后对各出资人、经营者和劳动者权利以及职责都有明确规定。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出资人按投入实体的资本享有所有者权益,对实体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出资者及其他方面不直接干预实体经营活动。

4、服务范国及领域的变化。与以往不同的是改制后除了服务本校之外,还可以服务更多的单位和领域,也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

5、管理方式的变化。与以往不同的是改制后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在市场配置资源理念下,一般都会建立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管理组织制度,通称法人治理结构,克服了盲目的行政指挥。

篇2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

     我国自1999年就开始提出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各高校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举措,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一些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如何走出传统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在成功的管理中去寻找突破点,将“社会化”推向更深的层次上去,对于进一步理顺高校后勤运行机制,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深入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我省高校后勤社会化现状

目前,广东省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总体运行良好,整合后的后勤资源得到进一步扩充,后勤实体实力逐步加强,随着运作成本的逐步降低,激励机制的日渐完善,监控力度的不断加大,师生员工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各高校后勤文化特色鲜明,强化了后勤保障力度,在国内外形成了较好的影响。随着后勤社会化发展的逐步深入,后勤服务的效率大大提高了,高校的经济负担减轻了,合同工在保持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正式工的工资、待遇、福利等能与改革前基本保持一致,学校负担减轻的同时,后勤员工积极性得到了极大鼓舞。

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在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后勤社会化向纵深发展。例如有的学校并没有真正把后勤社会化提高到学校发展的战略层面上来,一些高校领导对后勤社会化理解片面肤浅,不给后勤投入运营经费,认为后勤社会化应该完全市场化,并由此滋生出“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导致后勤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出现止步不前的现象。

二、 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因素

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到目前为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减轻了各高校沉重的后勤负担,但因为发展不平衡,不同高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配套政策不健全、后勤职工整体素质低等成为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瓶颈。

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从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这一理念开始,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十余载,国民的思想随着改革开放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也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中,学校有相当部分教职工中仍存在固步自封、吃大锅饭、因循守旧、认识不统一的思想,这是造成当前后勤社会化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配套政策不健全。高校后勤社会化涉及到产权、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等方面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依靠各高校自身制定相关制度来引导,难以长久持续发展,而国家和地方在后勤社会化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出台较少或基本没有,造成后勤社会化在推行过程中遭遇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归可遵的尴尬境地。

3.后勤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后勤实体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后勤工作大多为服务性、熟练性和重复性的劳动,与教学科研工作有很大区别,因此后勤工作者择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相对较小。此外,高校目前的收入分配政策主要针对教学、科研岗位进行分配,后勤职工的收入与教学科研人员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这样很难吸引优秀人员到后勤部门工作,进一步导致后勤实体处于整体素质不强的恶性循环中,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弱。高校后勤产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后勤产业实体除了要确保经济效益能够维持日常业务的运转,还兼负着维持高校稳定的功能,特别是直接涉及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食品安全等生命健康的项目,在经营管理中不能只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还必须充分考虑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向纵深发展的措施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一张白纸到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我们认识到后勤社会化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后勤改革的总原则,从高校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实现全方位发展。切忌搞“大一统”和“随大流”,不能急功近利,放弃原则。

1.后勤社会化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首先,要正确理解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高校后勤社会化并不是只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不允许任何变通和改动,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同样都是社会化的表现形式,引进竞争机制,参照市场经济进行内部竞争也是社会化。社会化的本质目标是能够更好地满足师生以及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因此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如何进行运作都要以本校内外环境和经营条件为基本出发点。

其次,正确认识改革和稳定的关系。在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中,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手段,学校发展是目标,稳定是根本。学校的工作重心使发展和稳定,后勤实体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既要坚持产业属性,又要坚持教育属性,如果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的属性和规律,就会使高校后勤产业失去固有的本质。只讲社会效益,高校后勤的自我运作就无法实现,应有的保障功能必然受到牵制,注定会被市场所淘汰;只讲经济效益,高校后勤产业就会背离高校后勤改革的初衷。因此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又要实现经济效益,关键是要加强后勤实体内部的各项管理,确保微利经营,继续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

2.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

后勤社会化的重中之重是人的问题。以人为本的内涵,不仅是要以高校师生为本,还要以后勤职员为本,关心新员工,更要关注老员工的切身利益。后勤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师生员工精神、文化、物质的需求,都是为了确保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得到落实。

首先,保障后勤员工的切身利益。学校教职员工的一切待遇都由职称、职务决定的,后勤员工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其职称、职务都很难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果将教学、科研人员的待遇分配标准,硬套在后勤员工身上,必然会进一步拉大后勤员工与教学、科研人员的待遇差距。因此,针对后勤员工的职称、职务、聘任、任期、提拔、晋升、住房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后勤实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出台具体实施措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只有完善后勤员工的收入分配制度,才能保护和维持后勤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使后勤社会化向纵深发展。

其次,注重内部人才培养,加大外 部人才引进力度。除了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社会认知度,吸引急需的后勤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外,还要下大气力将后勤自有的员工培养教育成管理和技术人才,把后勤员工的培训、学习、交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将内部提升和外部引进作为后勤员工培训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塑造一支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高效、精干、优质的高校后勤员工队伍。

3.争取政府和学校政策多方位的支持

政府和学校应该给予后勤发展和建设充分的重视,加大后勤实体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对于后勤社会化有着导航性作用,应该立足于高校公平地考虑问题,学校也应该继续加大对后勤发展中人、财、物等的政策扶持,给后勤服务市场创造规范、公平、竞争、有序、开放的宽松环境。只有政府和学校在政策方面加大对高校后勤市场的扶持力度,才能确保后勤社会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4.有计划的开放后勤市场

高校后勤完全社会化是后勤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不论是引进竞争机制还是将后勤实体投入市场经济,都要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对学校来说,现在还不具备条件的内部实体可以先加强市场化管理,等制度完善和时机成熟了再逐步实行市场化模式经营。

总体看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是一个相当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它涉及高校内部各部门的配合,各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实际情况和基础条件千差万别,要因地、因校制宜,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后勤社会化发展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徐灵江.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重构——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分析【J】.管理观察,2012(25):144.

篇3

一、 树立科学的后勤管理观念

1.更新本质观。必须通过学习、讨论,提高人们对高校后勤管理本质的认识。充分认识到高校后勤管理的本质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全体师生员工服务。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就要求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主动地、经常地与教学科研部门保持联系,切实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物质需要。为师生员工服务就要求后勤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从方便师生员工生活的角度出发,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2.更新价值观。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受服务方就应该提供服务的费用,遵循有偿性的高校后勤管理的要求,即要将高校后勤管理的价值观从计划调配、无偿服务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等价交换、有偿服务。实现后勤服务的市场化转变,有利于增加后勤服务的竞争性,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3.更新质量观。新的质量观要求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既要重视服务的量,也要重视质的问题。要把质与量看成一个统一体。这就要求高校后勤管理既要提高优质的服务,又要拓宽服务的范围。只有高质量的后勤服务,才能满足师生不断增长的需要,保障师生的后勤生活。

4. 更新对象观。高校后勤管理的对象应该是后勤管理部门的下属管理组织、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资金物资等,学校的师生员工以及科研、教学工作只是后勤管理部门服务的对象,后勤管理机构和师生员工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只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后勤服务的性质,让这种服务的思想融入到管理组织内,才能不断促进员工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二、 调整现行的后勤管理结构

根据社会化的要求,高校后勤管理结构应成立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而建立的。公司的目标是创建“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社会参与、高校联办”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后勤保障体系。公司既是高校后勤通过企业化、产业化、集约化、集团化,由“准社会化”走向社会化的实现途径之一,也是高校后勤走向社会化的载体。

三、采取有效的模式后勤社会化改革

1.构成要素。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就是指在一定高校后勤管理思想的支配下建立起来的,有关设计和调控后勤管理活动全过程的理论模型和操作程序。(1)管理现念:人们对高校后勤管理作用认识就构成了高校后勤管理的价值观。从观念上认识到后勤服务的重要性,是提高管理质量的根本。(2)管理结构:高校后勤管理结构是指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的构成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方式。一个精简的管理结构,有利于管理层最快的掌握最近的底层信息,也有利于工作理念的快速传达。正确设计高校后勤管理结构,是有效地进行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保证。(3)管理体制: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就是高效后勤管理机构与一定的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认识到后勤管理的体制,才能使管理人员更好地去调配员工的工作,提高管理的效率。

2.模式选择。(1)社会化模式:社会化模式即高校后勤服务的基础设施、生活服务项目、管理运作全部由社会承担。实现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主体是政府、社会,社会化需要社会抓,从社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先易后难,按照行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进社会服务企业或力量为学校服务,使学校少投资或不投资。(2)社校联合模式:社校联合模式即吸引社会力量,实行联建、联办形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在整体上取得成功,必须要有政府的宏观统筹。政策主导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相关单位给予强有力的配套支持。(3)校际联合模式:通过树立开放的社会化经营观念,利用社会上丰富的商品资源和高校很大的生活消费市场,组织高校间专项配货经营,形成采购上的规模效益。(4)服务实体模式:服务实体模式即由教育部门牵头,组建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或由高校本身成立后勤集团,可以采取并入、托管、独立、联办、连锁等方式,使各高校后勤部门与学校规范分离,成为独立经济实体。

四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

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实际上还在承担着政府“办社会”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产品,诸如医疗、住房、交通、通讯等各种福利保障和生活设施,变成了一个萎缩的政府。由于高校财力有限,后勤部门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直接导致高校运行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因此,必须实行两权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事企分开,明确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的关系,也就是要明确学校、后勤和经营者的关系。同时,尽快出台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后勤管理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和形成资产多元化、经营服务多样化、服务管理企业化、消费市场内外一体化的新体系。

1.领导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领导体制宜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从机构上来看,后勤集团应设立董事会,并由董事会来聘任总经理。董事会成员由学校分管后勤工作的有关人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社会上的投资者、总经理组成。董事会对后勤集团行使经营服务决策权,决定后勤集团的经营服务方向。

2.执行体制。从制度上来看,应分别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督促总公司、分公司以及其中的员工来执行。良好的规章制度是提高效率,督促员工工作的准则。让员工以此为基准,才能有效地规范其工作行为,实现其工作的标准化,也强化了上层的管理政策。

3.咨询体制。高校后勤集团应建立由校领导、教师、学生、后勤职工、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等组成的咨询机构,并保证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使之真正成为高校后勤集团的领导层,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后勤的重大事务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供高校后勤集团的领导决策时参考。

4.监督反馈体制。关于监督反馈体制,设立监督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纪检、监察、审计部门有关人员和高校师生代表组成,对后勤集团的经营服务活动实行全面监督,并且定期提供反馈信息。此外,还应根据各分公司行使的职能,分别聘请有关人员组成各分公司的监督委员会分会,负责对各分公司进行监督并提供反馈信息。

5. 健全高效的后勤管理机制。(1) 导向机制: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应导向竞争,遵循优胜劣汰原则,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即通过引进社会企业进校,用竞争手段激活高校后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只有将高校后勤管理导向竞争,后勤发展才会有动力。(2) 激励机制:激励是指激发员工的行为动机,也就是,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奋发努力完成组织任务和目标。(3)制约机制:制约机制就是要通过一定的制约手段来规范后勤职工的服务行为,使他们更好地为师生员工服务。一般来说制约机制主要包括制度制约、监督制约、评估制约、道德制约。

篇4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后勤社会化;税收管理;规范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高校的管理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由此而引发的税收问题成为高校和税务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关系到税收能否规范化管理,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主要表现为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从事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食堂经营和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利用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和食堂等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向社会人员提供服务;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服务;设置在高校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或向社会提供餐饮服务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市场经济体制,运用市场机制,建立由政府引导的、社会承担为主的,适合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市场化的后勤服务体系。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将高校中具有经营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活动纳入到市场化发展的轨道,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参与市场竞争。从税收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享受和承担税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增加社会供给,而且还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可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减轻我国长期以来计划体制模式下高校办学形成的沉重负担。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的税收问题和现行税收政策

(一)营业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获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对设置在校园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向社会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

(二)增值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调味品和食堂餐具,免征增值税;经营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现行规定计征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向其他高校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免征增值税;向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应缴纳增值税。

(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有关规定计征。

(四)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税收的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由于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附加征收的,在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的同时,也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必须明确的是:高校后勤实体应对享受优惠政策的经营活动进行单独核算,分别进行纳税申报,不进行单独核算和纳税申报的,不得享受上述政策。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税收征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法律法规滞后,直接影响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表现为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反应和规范高校的后勤改革,政策法规不明确、缺乏连续性。我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征税最早是以通知形式下发的,也就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0年2月28日的《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对高校后勤企业的有关经营活动实行减税和免税。这一通知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但其期限是到2002年底,目前这一政策延长到2005年底。严格说来,文件通知并不等于法律法规,其严肃性和刚性都严重缺乏。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通知》已不能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不明确问题,难以保证税收征管及时到位,各地税务部门对此也一直无法准确把握,甚至采取姑息态度,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高校后勤改革的不规范、不彻底,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税收征管的规范与否,与高校后勤改革是否规范,是否到位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完成了后勤系统的剥离,但实际上,有些学校的后勤改革是在走过场,只是做了简单的改头换面,在后勤处或总务处上挂个企业集团的招牌,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等基本上还是老样子。从根本上来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后勤企业并未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这其中虽然有观念上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是来自体制上的因素。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我国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在国家,占有权在高校,后勤实体对后勤资产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经营权,没有对其所经营资产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后勤实体不是真正的法人主体,也就不可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一切从根本上妨碍了高校后勤改革,从而造成不利于税收征管的局面,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

(三)税收征管服务不到位,造成高校后勤税源流失。由于我国高校大多数为政府办学,国家投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校是育人的地方,远离市场。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存在观念滞后,重管理,轻服务,多被动,少主动的倾向,适应改革和市场的能力较弱,忽视了对高校的税收服务。深入高校少,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税收服务不到位,使高校这一现实的和潜在的税源未能被关注和重视起来。同时,税收征管的基础资料不全面,征、管、查不到位,造成高校后勤税源流失。无庸置疑的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增税因素,无论是流转税、所得税还是其他税收,税源和税基都会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完善而扩大,税收收入也会随之而不断增长。等高校后勤改革彻底完成之后,高校后勤企业与其他经营企业一样,不再享受任何税收优惠政策时,必将为地方税收的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税收征管方法和手段滞后,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漏征漏管现象严重。目前,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活动的税收征管基本上仍限于对高校后勤对外服务部分,即:既对学生提供服务,也对社会开放的各种科研实体兴办的公司、各种补习班、校园围墙外的餐馆、书店、理发馆等后勤经营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税收征管。税源监控常用手段主要是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纳税检查和税控装置等。而对于由学校后勤部门直属的、专门为学生提供食宿及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如对本校学生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食堂、医务所、学生公寓、电影院、理发店、澡堂等这一部分潜在的税源未能进行有效的登记和管理,基本处于无监控或漏征漏管状态,造成该部分税源疏于监管, 造成税收征管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不到位。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规范化管理

(一)完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对国家税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税收法律法规对此应及时加以规范,力争使税收规范与高校后勤改革保持协调一致。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立法,应本着有利于征收管理、有利于依法治税、减少涉税争议、加强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管理,要本着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进行,既要从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出发,又要从严肃税收法律和保护国有资产收益的角度来加以统筹兼顾,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税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规范化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组织的规范运转。只有税收政策法律制度科学、完善、合理,才能使税收规范化管理得以实现,并且通过税收规范化管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二)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税收服务意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要树立以纳税人为本的新型税收服务观,确立尊重纳税人就是尊重发展,促进发展的正确收观。把对纳税人的尊重体现在为纳税人服务上,处理好依法治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管理与完善税制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搞好服务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服务。把对高校的税收管理看成是对高校改革的支持与促进,是对高校后勤的鼓励与扶持,促进与服务。将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征管模式。税务机关要主动深入高校,宣传税法,讲解税法,掌握高校后勤改革信息,摸清税源,为高校后勤改革的纳税问题出谋划策,进言献智。同时,还必须注重税收执法的刚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依法计征、依率计征。健全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不断完善高校后勤的税收规范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

篇5

【关键词】高校 后勤 社会化

1.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必须认清的几个原则问题

1.1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成熟的市场主体是基础。要做到“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前提是要有合格的市场主体,否则学校就无从自主选择。校园市场与社会市场不同,虽然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更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体现高校教育的公益性,并要承担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特殊的政治责任。从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的情况来看,多数高校都采用过甲乙方协议的管理模式。首先,高校物业服务费用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因各自不同的情况,标准很难一致,故大多采用“成本倒推法”,而不是“市场计费标准”。由于物业中标费用偏低,该企业很难贯彻落实《劳动法》的相关条例,用工的负担和风险日益突出。致使对绿化日常养护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造成其隐性的园林损失。再次,其承包时间的短期性不会因客观环境的变化对学校绿化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局部改造。吸引优质的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并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证服务质量,促进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这种改革模式,要求学校与社会方之间紧密配合,互惠互利,形成共赢的局面,才能把改革继续推进。而社会企业的短线经营策略使为数不少的高校步履维艰,极不利于高校后勤的可持续发展。

1.2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坚持服务育人是宗旨。我国高校后勤长期坚持的“三服务、两育人”宗旨,即必须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坚持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这是由高校后勤“经济属性、教育属性”的双重性所决定的。这个宗旨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灵魂,必须坚持,不应动摇。学生公寓管理、学生食堂服务、校园环境管理等是后勤管理的重点、热点问题,也是高校管理的敏感问题,涉及到高校的和谐、稳定和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切不可简单化地实行承包经营。高等学校是一块特殊的阵地,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不能只强调经营及经济效益,而忽略或弱化作为高校后勤的本质属性:服务。不能只注重改革的短期性、表面性,而忽略其长期性和深入性。因此,在其后勤社会化的服务中,除了强化市场和服务以外,还要增强政治、思想的教育和管理,这是由高等学校的性质和现实决定的。

1.3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关键。稳定最主要的是人的稳定,尤其是人心的稳定。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可避免地会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打破原有的人事和利益分配格局。因此,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必须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保证大多数人的既得利益不受伤害,有了相对安定的环境才能谈到改革和发展。后勤职工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年龄结构相对偏老,但他们在高校核心保障如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师生运输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对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的高校环境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个学校的改革基础不同,改革的力度与措施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改革过程中应当充分信任、积极依靠后勤职工。既要考虑“老人”的利益,又要妥善解决好 “老人”的问题。要综合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寻求最佳结合点。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建立并完善了后勤服务保障的监控体系。

2.把握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创新点

2.1从体制上创新,构建合理有效的高校后勤管理体系。 当前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其社会化的高校后勤管理体系还不完整,不能够做到后勤资源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后勤部门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因此,需要构建一套合理的、有效的高校后勤管理体系,充分挖掘后勤人员的潜能,促使后勤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从中国美院后勤改革看,近年来我们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化高校后勤管理体系:一是引进创新的激励体制。将创新成果直接与员工的切实利益相关联,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奖励。运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权激励机制”创新高校后勤管理,调动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建立压力机制。高校后勤员工很多都是教职工的亲戚或者家人,“关系户”较多,他们在工作中就不会出现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鉴于此,我们建立了员工压力机制。

2.2从方法上创新,实施精细化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最早起源于日本,是 20世纪 50 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主要指的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我校在后勤管理中引入了精细化方法,具体措施:一是操作的规范化。二是管理的精细化。三是工作分析的精确化。

2.3从理念上创新,实施有监督的开放性后勤管理。社会化服务既不是后勤改革的终极目标,也不是后勤改革的唯一目标,因此,即使学校后勤全部实现了社会化服务,也不等于万事大吉,可以高枕无忧了。后勤改革工作越深入,对于服务质量的监控愈要加强和落实。

篇6

摘 要 20世纪末,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掀起了我国第一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浪潮,这种改革主要是通过破解传统的高校后勤模式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来主动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此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全面加快,经过一系列摸索和实践,改革已取得长足发展,绝大部分高校将后勤组织从行政管理系统中剥离,且正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过度。但是,客观地说,目前的社会服务体系处于一个还不是十分发达的“过渡期”内。因此,如何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如何理顺各种财务关系,规范会计核算,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探索建立既适应高校未来发展需要,又符合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高校财务工作一项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高校 后勤财务 改革 管理

一、社会化改革后带来的新变化

(一)财务管理体制的新变化

改革前,高校一般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学校的财务处为一级财务核算机构,后勤部门作为学校行政管理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下属的经营实体如:绿化、维修、学生公寓、餐饮服务等经济实体的财务,属于学校的二级或三级财务。改革后,高校后勤社会化打破了以往旧的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单纯的行政管理体制,将行政职能和经营职能分离,由同一财务主体变为两个独立的财务主体,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以行政管理方式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原后勤部门下属的经营实体大多以后勤集团的方式组建,按照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服务专业化的集约型的方式运作,双方建立起平等互利的甲乙方契约关系。

(二)资产管理方式的新变化

改革前,后勤实体占用的资产作为学校资产的一部分,一般无偿使用,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资产的采购、入库、领用、维护、报废、转让等实物形态的管理,仅仅关注其资产的完整与安全的管理,不注重资产的使用效率及成本核算。改革后,资产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非经营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对后勤实体规范分离后所使用的高校资产必须进行清理和界定,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评估,评估后作为学校对后勤服务集团的注册资本金投入,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控制,管理的目的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方面转变,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成本核算、使用效率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起一种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控股关系。

(三)预算管理的新变化

传统的高校预算采取按支出功能的方法编制,后勤支出在高校预算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不但包括后勤部门运行的维持费用,也包括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的保障费用。近几年高校多采取粗线条的管理模式,体现一个“包”字,将后勤的各项经费打包捆绑使用,承包基数多以上年支出再考虑本年发展目标确定。改革后,后勤集团从学校的预算管理体系中分离出去,学校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编制部门预算,预算管理的主体由后勤变为各行政、教学及教辅单位,各项经费按各部门行使的职能分配,后勤集团作为独立核算的企业,按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实行收费服务。

(四)约束机制的新变化

随着学校预算管理体制的改变,为保障学校正常运行所需的后勤服务费用,由学校预算拨款改为后勤集团向接受服务的部门直接结算收取,资金的流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改革前,学校与后勤服务实体之间是一对一的行政约束关系,一方面学校各部门享受着免费的服务,没有节约意识,不知不觉地浪费着资源;另一方面,后勤实体满足于承包的即得利益,服务水平不高,导致学校无法有效地硬化预算,包袱越来越重。改革后,后勤集团与各接受服务单位形成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市场约束,建立了用户的消费选择机制,形成内在的市场驱动力。一方面,各经费使用部门提高了自主理财的积极性,增强了节约意识;另一方面,增强了后勤集团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面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如何建立新的财务管理体制呢?借鉴近几年各地社会化改革试点的经验,笔者认为,总体思路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之间的财务关系,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新体制,做到既有利于高校对后勤集团的财务监督管理,又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积极稳妥地推动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之间的财务关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前提

1.搞好资产的产权界定和评估,规范分离行为。资产界定评估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起点,明晰产权关系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后勤集团的前提和基础,规范分离可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社会化改革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完善投入机制。资产剥离后,后勤集团进入模拟运行或准社会化阶段,高校应继续支持后勤集团的建设和发展,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纳入高校的中长期财务预算,分年度投入,补充后勤集团的资本金,作为国有资本投入,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真实地反映后勤集团的经营成果,壮大实力,培育后勤集团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为将来后勤集团的股份制改造打下基础,避免产生新的产权不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社会化服务价格收费管理。社会化改革以后,必然涉及到服务结算价格和收费标准的问题,高校应合理确定后勤集团服务的范围、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建立科学的财务结算关系。国家有明确收费标准的,应严格执行有关申报、审批手续。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应参照社会价格,并尽可能采取市场价格。对于某些敏感的服务价格调整,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制度,以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4.资本保全与收益分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的原则,高校剥离的资产一旦脱离了高校的资金运动轨道,就代表高校的股权投入到后勤集团的资本金中去,高校按股权享有所有者权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不直接干预后勤集团的经营活动,后勤集团经营期间,高校除依法转让外,不能抽回投资。后勤集团在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的基础上,在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前提条件下,自主地进行资产的运营,享有资产的处置权,高校不得随意将资产收回,也不得干预资产实物形态的改变。

收益分配也必须规范化,高校只能以资产为纽带,以股权的形式,通过后勤企业的盈利来分享投资收益,而不能通过收取费用的形式实现。那些要求后勤集团上交资产占用费、租赁费或者折旧基金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符合资本保全原则,更谈不上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加强后勤集团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

规范分离以后,后勤集团就变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要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契机,建立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培育自我造血功能。随着高校投入的逐步减少,尽快完成三步大跨越,由“高校养后勤”到“后勤养自己”,最终发展到“后勤完全服务于高校”,这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关键。

内部财务管理模式剥离后的后勤集团是由若干个经济实体组成,业务涵盖饮食住宿服务、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多个行业,应采取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别核算的紧密型管理模式。做好事业会计核算制度向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转换工作,做好与高校母体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明确成本的开支范围,引入责任成本等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的重心下移,划分若干个利润中心,实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建立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机制和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成本考核体系,找出差距,使经营成果显性化、真实化。

(三)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保证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减轻高校负担,提高服务质量,最终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如果没有完备的监督制约机制,高校对后勤资产的控制将更加弱化,极有可能加速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保证。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学校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后勤集团的控制,主要是以学校纪委、监察、组织等部门的行政监督为主,通过行使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方式进行,学校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控制经营者,以实现学校资产利益的最大化;经营者通过正确决策和有效经营履行受托责任,获取应有的报酬,实现自身价值。二是监事会对集团公司财务部门的控制,主要以学校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为主,通过领导和控制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掌握会计系统的运行,审批企业的重大交易和资产变动事项,定期不定期地对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进行检查。三是集团财务部门对各经营实体的会计控制,具体体现在认真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做好各经营实体的会计核算。四是学校审计部门对集团财务部门的审计或对监事会的职责履行情况的检查,是对财务监督的再监督。五是除以上专业监督以外,还应做好群众监督,建立和完善消费者监督体系,保证后勤对教学科研的服务质量。通过以上努力,切实建立起一个专业监督为主,群众监督为辅,二者有机结合的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

(四)实行后勤会计委派制建立财务通报制度

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高校后勤资产的保值不流失,有利于保证后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有利于后勤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后勤完全脱离高校以后,高校应停止会计委派。在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同时还应建立财务通报制度,后勤实体财务应按会计制度要求,及时向高校财务部门报送真实、准确的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重大财务事项要及时向校级财务部门汇报。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现行高校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财务部门在改革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和支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系,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办法,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促进高校后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现高校后勤的真正社会化。

三、结语

面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高校财务管理要把握机遇,积极应对目前面临的挑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的财务关系,构建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新模式,要做到既有利于高校对后勤集团的财务监督管理,又有利于调动后勤集团的积极性,积极稳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总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也必将面对许多新问题,高校财务部门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的新路子,才能为高校后勤实体的蓬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财务环境,促使高校后勤真正社会化。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高校后勤; 社会化改革; 会计监督; 审计监督

一、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必要性

建立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这既是高校后勤企业会计在社会化改革中的内在要求,又是社会对高校后勤改革的期许。因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质上是高校后勤脱离高校事业单位的编制,在资产所有权归属于高校的原则下,后勤企业获得一定的资产,再将部分的资产经营权交给指定的经营者,经营者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学校广大师生提供服务,这部分资产由高校交给后勤企业的经营者,经营者自主经营、自主核算、自负盈亏。但是在此种情况下,高校管理者对资金的支配如果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将不利于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会计和审计监督机制来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稳定进行,确保高校后勤会计账目的真实准确透明。

二、某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会计和审核监督方面的问题

目前,会计和审核监督机制已在一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建立起来,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与可借鉴的理论规范指导,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目前会计和审核监督机制在某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如下问题:

1.会计和审计监督的约束力较弱,会计和审计主体监督职能不能有效地得到实行,削弱了监督的功能。特别是会计监督的独立性较弱,常常需要服务单位的配合才能做好会计监督的工作。会计和审计监督有时甚至要以后勤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而行使与初衷背道而驰的工作,丧失了监督的职能。必须在现实情况下提高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独立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通过相应的约束机制,使审计监督和会计监督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化。

2.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基本职能避重就轻。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在职能、职责、监督方式等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很多高校主体忽略会计监督中的事前监督,偏重审计后的监督,在两种监督机制上存在偏差,致使很多监督上的漏洞没能及时修补,很多隐患也随之显露。高校应将监督重点放在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提高监督效果。

3.后勤管理的成效不显著,制约了会计和审计监督的有效进行。在逐利驱使下,后勤经营者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常常有无意识地弱化会计和审计监督的职能,加之缺乏相应的制衡机制,使得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经过社会化改革之后,后勤的市场经济性增强,经营者努力为自己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必须在经营者与会计、审计监督之间其强有力的制约机制,提高监督效果。

三、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强化会计和审计监督的对策

(一)强化监督机制,实行财务控制

1、引入企业法人制度,理清高校与后勤实体的财务关系

虽然高校后勤在经营活动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高校后勤的大部分资产是属于高校的,因此高校后勤没有实行企业法人组织结构。后勤实体应用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制度,是由高校法人授权,适用于后勤实体管理的领导制度。具体说来就是将原来单一的后勤管理分化为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制衡,提高工作效率,仿照企业制度,由后勤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所构成的管理体系。由高校出资成立后勤管理协调委员会,后勤管理、人事、财务、会计、审计等具有代表权的部门成为上述委员会的组成部分,高校在董事会中获有控制权,利用决策权对后勤实体的人事任免、经营目标、投资决策等当面进行决策,经理层则拥有董事会赋予的后勤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务权。

2、约束预算,注入教育特性

将会计监督注入到预算管理中,不仅可以有效控制预算的成本,还能提高管理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后勤实体的经营活动是在高校内进行的,将高效教育的特性注入到预算的管理中,确保其经营的方向与教育的目标相适应。而且其经营状况可以以预算的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因为预算往往是编制人员根据前一年的财务资料进行的预测分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将其与实际经营活动联系起来,尽可能地将预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高校可向后勤实体委派财务总监,行使财务监管权

高校可凭借其资产所有者的身份选取业务能力突出、管理经验丰富、使命感强的管理人才进入后勤实体,代表高校行使管理财务监督的职责。此种方式具有几种优势:一是财务总监兼顾约束功能与管理功能,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与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中实现全过程的监督,能反映管理的及时有效性与科学性。二是能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一方面,使会计监督能深入到后勤经营活动的实际中,完全体现会计监督的职能;另一方面,通过财务总监对内部会计监督行为的监督,可以有效制约会计活动中的造假账行为,使后勤会计所反映的信息真实而完整,为高校管理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资料。三是财务总监的双向沟通作用。财务总监作为高校与后勤实体之间沟通的媒介,一方面可以有效贯彻决策层的管理目标与意图;另一方面财务总监能将后勤会计监督情况向决策层反映,使双方的信息对等。

(二)开展审计监督,保证审计监督作用充分发挥

高校内部审核部门代表高校对后勤实体进行审计监督是对财务监督的二次监督,这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发挥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方式。主要内容包括审核后勤管理是否规范;经营管理人员在任期内的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监督:

1、进行财务收入与支出的审计,规范财务活动

为了强化学校后勤的管理,也为了防止会计造价行为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审计监管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一个是要维护学校的正常经济秩序。协调后勤部分利益与学校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采取合理方式处理高校与后勤实体各方面之间的利益关系。促使后勤实体向学校如实反映经营活动的收入与支出,成本与利润。二是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制度漏洞或会计造假现象,要及时修复或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尽量使损失降到最低,坚决按照相关的法律、制度规定予以惩处。三是要强化经济核算,提高核算的效率与质量。健全核算办法,实现合理化的操作,以节约管理成本为基本要点、以提高管理的质量为出发点、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为要务,禁止在经营活动中有浪费行为。四是要规范会计监督,防止不合理的投资,杜绝会计造价,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完整、真实、合理的参考标准。

2、对后勤实体管理者实行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对后勤实体经济责任人在任期内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审计,主要是检查、评审在责任人的管理下,后勤实体各季度经营目标实现的程度;后勤企业发展的情况;会计信息(成本、效益、资产、负债等)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资产的保值或增值情况;各项投资决策的收益;学校管理者下达的任务执行的是否到位等情况。实行责任审计,不仅能保证后勤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保护国有资产得到有效运用,同时也是加强学校廉政建设的需要。为了增强审计结果的公正客观性,防止经营管理中的短期行为,要将对管理者的任期内审计与离任后的审计相联系,使之确切发挥作用。

结束语: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长期又复杂的过程,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要建立健全会计与审计监督机制,这既是实现行政监督与经济监督有机结合的需要,又是实现高校社会化改革顺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延生,,邹刚毅.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研究探索[J]. .高校后勤研究,.2013(05).

[2]朱治月.开放校内市场 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J]..高校后勤研究,.2013(05).

[3]张豫江,徐桂连.高等学校物业管理模式创新初探[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2(03).

篇8

一、当前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后勤会计管理存在制度,水平提升缺乏体制性动力

1.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税收制度没有提供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对后勤注册实体的税收减免,缺乏长效机制和足够的耐心。临时性的减免导致了对未来税收优惠和支持政策的犹疑进而产生政策预期的心理恐慌。

2.资产管理现状上,弥合罅隙形成了巨大的“小金库”。十余年来的社会化运行结果,后勤实体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自有产权资产,以非注册实体为大,并且以“小金库”状态存在。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事业体制和后勤剥离初衷使得非注册后勤实体会计信息在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中被边缘化,导致了该部分资产管理的真空状态。

3.后勤和高校之间产权关系不清,完全社会化难以克服法律和制度障碍。现有后勤实体按照社会化要求注册成为独立法人,面临着房产和其他固定资产与学校难以分割、产权清晰难以实现。法人实体基本以局部业务注册登记,在经营上和后勤整体业务混同难以区分。

4.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甲乙方关系难以理清的情况:1)费用支付标准校际间差异迥然,后勤事实上承担着高校建设的历史包袱。2)甲乙方之间身份不对等,沟通协调成本大。3)公共财政框架下经费划拨和支付存在困难。4)甲乙方人事制度改革不同步,导致乙方没有真正的用人自。后勤成为高校人才引进的家属安置所和分流地。5)高校对后勤改革的效果和绩效评价,存在多重标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诉求和社会化运作的经济效益诉求之间取舍艰难。

(二)后勤会计管理制度选择的随意性,导致了管理混乱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推进了后勤管理的企业化进程,但是在业务规范、业务拓展和盈利水平提升相关的会计管理方面,一些高校遵循企业会计制度,但是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商榷。有些则选择事业体例。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会计核心要素管理的实质性措施不够,后勤资产整体效益不佳,一些高校后勤由于会计管理混乱而出现经济案件。归纳起来,后勤会计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核算方面、制度方面、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信息与沟通方面。

二、一个成功案例——后勤会计运作的浙江大学模式

浙大后勤以起步早规范好,开创且坚持了自己独特的会计管理体制(本文称为浙大模式,以区别通常对浙大后勤治理和组织架构称谓的浙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上述缺陷。

(一)浙大后勤与会计组织架构

业务架构上,浙大后勤是典型的甲乙方模式,甲方是后勤管理处,乙方习惯称浙大后勤集团,从上至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对内是浙大后勤服务中心,对外是注册法人杭州浙大同力后勤集团有限公司(最早于1983年由老浙江大学注册,后来改由作为大学和企业防火墙的浙大控股公司投资,增加了注册资本),中心主任同时是公司总裁。后勤集团旗下设十三个业务单位,对内称为业务中心,对外除饮食服务中心、幼教服务中心、通信服务中心外注册了十一个二级公司,部分二级公司下面有不止一个法人单位。二级中心和二级公司也是一套班子同步运作。浙大后勤集团最高治理机构为董事会,由校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监事会负责监理,对董事会负责。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及其下属对集团负责。

(二)浙大模式会计核算体系及运作特点

浙大后勤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财务部分

别对内对外业务两个账套,独立、平行核算各中心和注册公司的营业收支、成本费用以及资产等事项,提供会计报告和财务分析,所不同的是对外核算账套要向外部工商、税务等机构提供基于税务管理信息的报告和资料。每期财务报告由集团财务投资部统一汇总或合并,报送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集团财务投资部除核算本级收支、与学校的拨缴款,协助总裁和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制定考核指标,汇总或合并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并向学校汇报。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在整个大学的财务决算体系中,浙大后勤集团整体资产负债表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抵消与学校的内部交易事项后做合并(非汇总)反映。

具体说,浙大模式有以下特点:1)业务边界清晰。对校内服务业务与社会服务业务的清晰划分,契合了后勤社会化做大做强、切实减轻大学办学负担的基本初衷。2)实现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内业务合理合法避税,对外业务严格执行税法和相关政策,浙大后勤各级会计组织内职责明确,内控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完善;银行账户、印章票据管理规范,资金收付与调度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程序,大额资金支出前有预审和联签制度,会计监督到位;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对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意图贯彻到位;档案管理规范科学。3)会计管理流程规范手段先进会计考核指标科学。浙大四个校区后勤业务会计处理流程规范有很高的效率。以饮食服务中心为例,财务部设在紫金港校区,四校区之间设专岗传递每日大量配送采购与报销结算单据。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则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全流程。4)实现了后勤与学校报表项目的整合,后勤资产负债状况每年度终了并入浙大部门决算,弥合了宏观资产总量统计管理的漏洞。

三、浙大模式的启示

(一)浙大模式有利于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浙大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的一个创新,遵循了后勤管理的客观实践,对内对外业务规范核算、规范报告,符合现行政策框架;会计计量符合客观性和明晰性要求的公认会计原则。浙大模式相对理顺了高校和后勤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产权关系,资产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体系,在观念上符合大学法人所有制思想,在会计指导思想上不仅实践了决策有用观,体现了对大学的受托责任。一般来说,后勤治理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机构架构,决定了会计管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但会计管理不是被动适应,它反过来引领后勤整体管理水平。十多年来,浙大模式稳妥推进,没有迂回和反复、更没有停滞,坚持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推动浙大后勤服务实现了高端化、品牌化,突破象牙塔而成功渗透到广泛的社会领域。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应纲目并举,坚持规范化路径

实现后勤会计管理的实效,必须在保障业务顺利开展而成本不至显着增加的情况下,抓好三个“规范化”和两个“重点”建设,以此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三个“规范化”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会计核算规范化、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化,意味着会计管理“不缺位,不越位”,因此需要制度化建设来保障。1)完善后勤治理架构,理顺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浙大模式的一个前提是规范的后勤治理架构:董事会、监事会和以总裁为首的管理层。后勤财务总监具有副总裁的超脱身份,会计机构层级明确,管理科学。我国高校后勤应进一步完善治理架构,进而优化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对总裁负责,还是对董事会负责,应予以明确,并且规范。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包括会计管理体系、账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和仓储管理制度、财产清查、授权审批、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诸多方面,要重点加强。3)加强财务分析,提高会计报告信息质量,为治理架构层面和内部组织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三)加强后勤会计团队职业化和核心人才遴选任用机制建设

1)关于后勤会计管理团队的职业化建设。植根于浙江大学,浙大后勤人在更高平台上,对会计管理问题做出了深刻思考和精准把握。但从全国范围看,后勤会计团队专业素养不高,直接影响了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对后勤经济形势判断存在偏差,对新的管理思想、方法不够敏感。后勤会计机构要创造条件,建立竞争和成长成才机制,鼓励团队成员有意识去充实和提升职业能力、服务水平,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和工作业绩的共赢。2)关于会计核心人才遴选问题。管理也是生产力。浙大模式的关键在于一批水平高能力强、敢想敢做、高度敬业的专业化队伍,专业水平高、沟通力强的核心人物是其灵魂。核心人物在会计管理的机制体制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核心能力。核心会计人才身份地位与负责对象,是影响众多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重大事项。

(四)加强高校后勤会计监管和指导体系建设

当前,无论是高校、教育主管机关还是国家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对高校后勤会计的监管和指导,都相对薄弱。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因缺乏硬性约束而相对有限。因此应加强监督和指导体系建设。一是要继续加强行业指导与监督,二是高校的监督与评价要到位,三是政府监督和管理,包括行业主管部门的地区性成本和效益基础数据库建立、完善,以形成行业评价机制,政府审计监督部门对效益效果和管理过程的审计评价机制和体系,要完善对后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和完善后勤行业成本分担的量化和标准化机制。

结束语

后勤会计管理是我国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面向新世纪和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不能回避后勤社会化问题,自然也不能对其会计管理问题避而不谈。后勤社会化的根本路径在顶层设计上非常明确。而浙大后勤会计管理模式解决了当前后勤会计管理制度的体制选择,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规范操作 ,依法纳税,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报告均实现了规范化,因应了国家税制政策的改革调整,具有示范效应,值得在当前后勤社会化阻力重重、高校艰难抉择的时刻进行推广,以切实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为大学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参考文献:

篇9

(一)后勤会计管理存在制度,水平提升缺乏体制性动力

1.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税收制度没有提供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对后勤注册实体的税收减免,缺乏长效机制和足够的耐心。临时性的减免导致了对未来税收优惠和支持政策的犹疑进而产生政策预期的心理恐慌。

2.资产管理现状上,弥合罅隙形成了巨大的“小金库”。十余年来的社会化运行结果,后勤实体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自有产权资产,以非注册实体为大,并且以“小金库”状态存在。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事业体制和后勤剥离初衷使得非注册后勤实体会计信息在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中被边缘化,导致了该部分资产管理的真空状态。

3.后勤和高校之间产权关系不清,完全社会化难以克服法律和制度障碍。现有后勤实体按照社会化要求注册成为独立法人,面临着房产和其他固定资产与学校难以分割、产权清晰难以实现。法人实体基本以局部业务注册登记,在经营上和后勤整体业务混同难以区分。

4.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甲乙方关系难以理清的情况:1)费用支付标准校际间差异迥然,后勤事实上承担着高校建设的历史包袱。2)甲乙方之间身份不对等,沟通协调成本大。3)公共财政框架下经费划拨和支付存在困难。4)甲乙方人事制度改革不同步,导致乙方没有真正的用人自。后勤成为高校人才引进的家属安置所和分流地。5)高校对后勤改革的效果和绩效评价,存在多重标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诉求和社会化运作的经济效益诉求之间取舍艰难。

(二)后勤会计管理制度选择的随意性,导致了管理混乱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推进了后勤管理的企业化进程,但是在业务规范、业务拓展和盈利水平提升相关的会计管理方面,一些高校遵循企业会计制度,但是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商榷。有些则选择事业体例。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会计核心要素管理的实质性措施不够,后勤资产整体效益不佳,一些高校后勤由于会计管理混乱而出现经济案件。归纳起来,后勤会计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核算方面、制度方面、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信息与沟通方面。

二、一个成功案例——后勤会计运作的浙江大学模式

浙大后勤以起步早规范好,开创且坚持了自己独特的会计管理体制(本文称为浙大模式,以区别通常对浙大后勤治理和组织架构称谓的浙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上述缺陷。

(一)浙大后勤与会计组织架构

业务架构上,浙大后勤是典型的甲乙方模式,甲方是后勤管理处,乙方习惯称浙大后勤集团,从上至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对内是浙大后勤服务中心,对外是注册法人杭州浙大同力后勤集团有限公司(最早于1983年由老浙江大学注册,后来改由作为大学和企业防火墙的浙大控股公司投资,增加了注册资本),中心主任同时是公司总裁。后勤集团旗下设十三个业务单位,对内称为业务中心,对外除饮食服务中心、幼教服务中心、通信服务中心外注册了十一个二级公司,部分二级公司下面有不止一个法人单位。二级中心和二级公司也是一套班子同步运作。浙大后勤集团最高治理机构为董事会,由校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监事会负责监理,对董事会负责。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及其下属对集团负责。

(二)浙大模式会计核算体系及运作特点

浙大后勤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财务部分别对内对外业务两个账套,独立、平行核算各中心和注册公司的营业收支、成本费用以及资产等事项,提供会计报告和财务分析,所不同的是对外核算账套要向外部工商、税务等机构提供基于税务管理信息的报告和资料。每期财务报告由集团财务投资部统一汇总或合并,报送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集团财务投资部除核算本级收支、与学校的拨缴款,协助总裁和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制定考核指标,汇总或合并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并向学校汇报。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在整个大学的财务决算体系中,浙大后勤集团整体资产负债表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抵消与学校的内部交易事项后做合并(非汇总)反映。

具体说,浙大模式有以下特点:1)业务边界清晰。对校内服务业务与社会服务业务

的清晰划分,契合了后勤社会化做大做强、切实减轻大学办学负担的基本初衷。2)实现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内业务合理合法避税,对外业务严格执行税法和相关政策,浙大后勤各级会计组织内职责明确,内控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完善;银行账户、印章票据管理规范,资金收付与调度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程序,大额资金支出前有预审和联签制度,会计监督到位;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对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意图贯彻到位;档案管理规范科学。3)会计管理流程规范手段先进会计考核指标科学。浙大四个校区后勤业务会计处理流程规范有很高的效率。以饮食服务中心为例,财务部设在紫金港校区,四校区之间设专岗传递每日大量配送采购与报销结算单据。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则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全流程。4)实现了后勤与学校报表项目的整合,后勤资产负债状况每年度终了并入浙大部门决算,弥合了宏观资产总量统计管理的漏洞。 三、浙大模式的启示

(一)浙大模式有利于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浙大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的一个创新,遵循了后勤管理的客观实践,对内对外业务规范核算、规范报告,符合现行政策框架;会计计量符合客观性和明晰性要求的公认会计原则。浙大模式相对理顺了高校和后勤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产权关系,资产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体系,在观念上符合大学法人所有制思想,在会计指导思想上不仅实践了决策有用观,体现了对大学的受托责任。一般来说,后勤治理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机构架构,决定了会计管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但会计管理不是被动适应,它反过来引领后勤整体管理水平。十多年来,浙大模式稳妥推进,没有迂回和反复、更没有停滞,坚持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推动浙大后勤服务实现了高端化、品牌化,突破象牙塔而成功渗透到广泛的社会领域。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应纲目并举,坚持规范化路径

实现后勤会计管理的实效,必须在保障业务顺利开展而成本不至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抓好三个“规范化”和两个“重点”建设,以此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三个“规范化”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会计核算规范化、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化,意味着会计管理“不缺位,不越位”,因此需要制度化建设来保障。1)完善后勤治理架构,理顺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浙大模式的一个前提是规范的后勤治理架构:董事会、监事会和以总裁为首的管理层。后勤财务总监具有副总裁的超脱身份,会计机构层级明确,管理科学。我国高校后勤应进一步完善治理架构,进而优化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对总裁负责,还是对董事会负责,应予以明确,并且规范。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包括会计管理体系、账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和仓储管理制度、财产清查、授权审批、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诸多方面,要重点加强。3)加强财务分析,提高会计报告信息质量,为治理架构层面和内部组织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三)加强后勤会计团队职业化和核心人才遴选任用机制建设

1)关于后勤会计管理团队的职业化建设。植根于浙江大学,浙大后勤人在更高平台上,对会计管理问题做出了深刻思考和精准把握。但从全国范围看,后勤会计团队专业素养不高,直接影响了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对后勤经济形势判断存在偏差,对新的管理思想、方法不够敏感。后勤会计机构要创造条件,建立竞争和成长成才机制,鼓励团队成员有意识去充实和提升职业能力、服务水平,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和工作业绩的共赢。2)关于会计核心人才遴选问题。管理也是生产力。浙大模式的关键在于一批水平高能力强、敢想敢做、高度敬业的专业化队伍,专业水平高、沟通力强的核心人物是其灵魂。核心人物在会计管理的机制体制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核心能力。核心会计人才身份地位与负责对象,是影响众多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重大事项。

(四)加强高校后勤会计监管和指导体系建设

当前,无论是高校、教育主管机关还是国家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对高校后勤会计的监管和指导,都相对薄弱。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因缺乏硬性约束而相对有限。因此应加强监督和指导体系建设。一是要继续加强行业指导与监督,二是高校的监督与评价要到位,三是政府监督和管理,包括行业主管部门的地区性成本和效益基础数据库建立、完善,以形成行业评价机制,政府审计监督部门对效益效果和管理过程的审计评价机制和体系,要完善对后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和完善后勤行业成本分担的量化和标准化机制。

篇10

【摘要】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显。近年来, 社会各界积极推行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践证明, 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高校后勤服务多元化平台, 为高校后勤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提高了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高校后勤 体制 社会化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才有可能有新的发展。高校后勤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宗旨,要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办学效益, 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与稳定, 这是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也是检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面对高校后勤改革的客观实际,面对高校后勤改革的特殊性,究竟哪一种模式才能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究竟哪一种模式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一、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1)注重改革形式,缺乏体制内容。高校后勤内部的机构、职能虽说不断更新,但在体制的内容方面没有多大的进展,造成了高校后勤管理混乱,经营机制不清晰,物资浪费严重, 商业化气息浓厚, 脱离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则。

(2)注重经济效益,缺少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进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时,应当将其服务育人功能与提高经济效益二者结合统筹发展。但是,很多的实践证明,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以后,一些单位后勤实体往往过于追求经济利益, 忽视了其服务育人的宗旨, 将有偿服务纳入到后勤实体的管理理念,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和后果,未能将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要模式

(1)依赖型模式。分离以后的后勤经济实体仍然依托高校母体,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用工制度发生了变化,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变化。虽然基础设施、大型设备仍由政府和学校投入,但小型设备及新雇佣农民工的待遇主要由后勤集团或后勤经济实体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讲减轻了学校和政府的负担。这种依赖学校型的模式,被大多数高校所采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高校后勤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不成熟的条件下进行的,受到的制约和限制还太多,高校要求政治稳定,高校本身是高校稳定和安全的责任人,任何社会职能在现阶段都难以主动为高校的稳定承担责任,高校的稳定和安全需依靠高校现有的后勤体系,因此高校要保持对分离后的后勤集团的指挥权和控制权。而分离后的高校集团因经济翅膀还不够硬,也需要信赖高校母体作经济靠山。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初级阶段选择这种相互依靠的形式还是明智的, 稳妥的。但也有弊端,后勤集团缺乏竞争意识, 有依赖性;积极性调动不充分, 社会化后勤进程慢。

(2)合作型模式。学校后勤与社会第三产业联系, 让社会参与高校后勤,让高校选择社会服务行业。这种模式是比较彻底的改革方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追求的理想模式,目前正处于尝试阶段,学校和社会行业双方都在深入沟通和调整,如电信行业已取得预见成果,社会通讯行业中的电信服务几乎占据了全国所有高校的市场。除此之外,保洁行业、饮食行业、房地产行业也在尝试占领高校的市场,社会化后勤的乐观前景已初见端倪。但也有局限, 社会行业参与往往有投资行为,需获取利润回报,与减轻学生负担相矛盾;有的后勤工作不宜交o社会,如水电维修,教室管理、学生宿舍管理等。

(3)联办型模式。由若干所高校联合起来,组成后勤控股公司,以连锁、联营方式形成后勤服务网络, 为各高校提供后勤服务。 这种模式中还有一种操作方式就是彻底打破原有各高校办后勤的局面,重组高校后勤力量,建立独立于高校之外的专业公司、连锁公司面向高校开展服务。联办型模式可以避免学校直接办后勤;可以代表政府和高校行使后勤保障的职能,保持教育特色;可以有利于大宗采购,实现规模效益;可以缓冲改革压力,避免直接进社会带来的动荡。但也有不足,联合后勤集团不承担高校的安全和稳定职责,高校的安全和稳定责任仍是高校自己;高校联合后勤集团公司在高校的特殊市场缺乏竞争机制,易形成新的计划经济行业垄断;联合后勤集团公司机构重叠,办公场所和人员配置成本增加;由于各校之间的地理位置差异,教学资源不易共享;各校还得有一整套维持日常后勤工作的人员,如校园保洁、水电和教学科研设备维修、教室和宿舍管理、饮食服务等。

三、深化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1)重视资产管理。后勤资产是后勤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后勤的保障水平和质量,而资产的管理更是关系到国有资产能否发挥最大效益和保值增值。因此,必须重视资产管理的优化。一是学校应当保持对后勤的必要投入,保证各类设施能够满足后勤服务的实际需要。二是必须明晰资产的产权关系,尽量避免因产权不清引起利益纷争。三是要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运作成本。四是应当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明确各自的责、权、利,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体是后勤队伍。但是,众所周知,目前高校后勤员工大多年龄结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缺乏,经营管理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所以,应加大力度从多方面对后勤员工队伍进行优化。首先,需适度引进吸纳急需的管理骨干和技术人员,以满足后勤保障的人才需求。其次,应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挑选管理和技术基础较好的员工进行专业的进修和训练。再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用人留人环境,做到人尽其才,优才优用,并尽量做到以福利留人和感情留人。

总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还存在一些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的问题,我们应当依据国家关于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与法规,参照企业改革经验,以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产权制度为核心,运用市场化的有效手段,注册成为市场独立法人,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有效的高校后勤管理企业制度,共同构筑服务高校、面向社会、参与竞争、富有活力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