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的核心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的核心问题

篇1

争议1名师能否成为在线教育的核心?

“所有老师均为一线名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来自某知名教育机构”……在新一轮的在线教育中,“名师牌”无疑成为许多机构宣传的卖点。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由于传统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名师的效应被大大弱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并具有可复制性,原来名师可以教100人,现在可以教1000人、1万人甚至更多,可以让更多人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目前来看,这种“名师化”效应在以100教育为代表的新型在线教育机构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在100教育官方宣传上,所有的托福、雅思老师均有5-10年的讲学经验。“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挖角新东方的名师,将挖角2000名。”100教育副总裁刘豫军曾发出如此豪言壮志。

不过,在教育观察者、网络营销专家毕汝杰看来,以名师为核心的在线教育模式并没有什么新意。“在传统的大班中,名师们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很容易拉来几百人,而依靠互联网的名师直播,实际上是把大课给放大了,本质上这不是创新。”

“我认为,互联网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去名师化’,到最后真正回归到课堂,以学生为主角。现在许多在线教育机构宣称的名师正在走入一个误区,它仅仅是营销手段,而不是互联网手段。”毕汝杰表示。

争议2免费模式能走多远

在这场在线教育的争夺战中,除了传统教育机构,如100教育、猿题库、决胜网、梯子网等互联网玩家成为重要力量。“我们不仅免费,而且永久免费。”上周,100教育的免费课终于正式上线。其实,100教育也不是第一个免费的,之前猿题库、尚友网、华图网校等已纷纷宣布免费。

“在目前情况下,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线上教育可以很好地做线下的补充。但我认为,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有价值的教育产品绝不应该免费,因为教师是有成本的,知识是无价的。”决胜网副总裁南又心表示。不过她同时认为,在线教育产品中仍有部分可以免费,比方说靠免费产品来吸引更多有价值用户,从而转化为收费产品。

虽然“免费”目前尚未对教育行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对于它是否可行、能走多远,业界也不乏质疑的声音。有业内人士认为,免费不是什么互联网思维,大家只需要回到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原点,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把中国很多传统企业忽视的事情做起来,就能完成纠偏的动作。“我坚信过度的免费在线教育炒作只能让人更加浮躁,最初是忽悠别人,最后一定会把自己忽悠了。”

争议3教育如何能真正在线化?

把传统的讲课内容、资料题库等搬到网上,或者说把黑板、讲台、老师、学生等从教室搬到网上,这就是在线教育吗?尽管目前绝大多数在线教育从业者在做的都是这两件事,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与真正的在线教育相去甚远。

“当前大家在做在线教育时普遍存在一种误区,大家都在做这些内容、视频、题库等等,我认为它只是教育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呈现方式,它是在线的,却不是教育。也就是说,当前的在线教育是一种单向式行为:你讲的,我不想听;我想听的,你不讲,我想马上知道的,你没法告诉我。”赛通在线教育总裁廖祥兵分析称。不过,对于它的未来,他并不表现悲观,“至少在语言培训领域,单向性传播的局限已经被打破”。

篇2

关键词:就业 创新型人才 方法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9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指出我国高等教育部分的目标是:2020年,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这一毛入学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如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现在是23.3%。折换为每百人中大学生比例,中国也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目前中国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只有5%,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是30%,甚至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大学生占人口比例也比中国高一些。从具体数字上分析如下:2010年高等教育相应年龄段(18-22岁)的人口是1988年-1992年出生的人口,共计约1.123亿人。如果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5%,那么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为2807.95万人。那么,10年以后,即2020年,中国18-22岁的人口是1998年-2002年出生的人口,即0.9054亿人。那么,10年后,我国18-22岁的人口将比现在减少约2200万。即10年内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如果一个学生都不增加,届时的毛入学率也将提高到35%。即便当前的人口政策调整,其影响也是18年后,对今后10的毛入学率无大的影响。

1 我国高校教育人才就业难的结构性问题

和新增劳动就业岗位关系

从人数来讲,近十余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在增加,只是增加幅度在逐渐减小。从2001年全国有114万,到2014年已达到727万人,增加了6倍多,而2010到2014年只增加了100万(表1)。而经济增长率虽然均在7%以上,却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全社会新增劳动就业岗位在2007年来达到峰值后,总体岗位数就不再增加。尤其2010到2014年新增劳动就业岗位数逐步下降。这表明,在以后的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局面仍只会更难。而与此相对的是世界及中国的经济复苏无力。因此,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最大难题。

人均GDP(表2)也反映出我国对普通高等人才的需求。人均GDP基本反映了人口质量。人均GDP越高,其产业结构相应越高,高新技术产业越多,所需高等人才越多。而我国人均GDP低,反映的也正是高等人才的需求不足。这反映出我国人口结构和发达国家截然不同。事实上美国的第二、第三产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达到97%,而农业人口只占3%。中国正好相反,农业人口占多数,占七成,第二、第三产业人口为三成。而且美国基于其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吸收能力也较强。在我国,工业、服务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吸收能力远大于农业人口对大学生的吸收能力。在新的经济常态化趋势下,就业岗位减少,而大学生长期的供多于求,这就是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

今后几年,随着大学高等教育2千余万学生的陆续毕业,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持续保持这一数量。在此种情况下,高等院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就成为今后十年高校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问题。我国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还远不能适应这些民营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老化,学科单一等不足明显暴露;其次,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不从满足国家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盲目争设热门专业,导致毕业生供给结构性失调,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同时,因职业教育长期未能得到国家及社会的足够重视,高职教育发展滞后,高级技术工人供应量严重不足。大学生所学知识不能为企业所用。学不能致用,才不能发挥,许多大学生只好继续当“啃老族”。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是当前“就业难”的核心问题。地方性二本高校这一问题更加突出。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增量向更具竞争力的一线城市集中,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更加不容乐观。地方高校实现本地就业的难度更大。面对一线城市的就业竞争,地方高校的教育目标要求与职业要求更加趋于一致。但现实的高校教育改革理念、改革模式和改革成本等与这一要求差距很大。最终导致人力资本供给与这样的需求结构不相吻合。

2 构建核心竞争力,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尤其地方高校今后面临的就业的压力,其解决方法的核心是提供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熟悉具体操作与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要能动脑的同时也更能动手。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衔接。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目前高校教育的体制。而如何去做,正是高校尤其地方二本高校目前必须自身摸索的部分。现在来看,构建核心竞争力需要从以下内容着手:

2.1 办学定位满足职业需要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矛盾持续存在,而地方性二本高校就业的矛盾则更为突出。地方性二本高校毕业去向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最多时就业8000万人,现在不到3000万人;集体经济从最多的5700多万人减少到现在的600万人。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就业最广泛的渠道,在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5%。据测算,在我国,1个个体户至少可提供2个就业机会,1家民营企业可提供13个就业机会。而这部分企业才是大学生就业的大方向[2]。然而,这一导向对地方高校来讲并不容易。毕竟工科专业企业的就业环境、创新能力并不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光鲜亮丽。所以这一导向仍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家长的理解和鼓励。

目前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从中国经济现实来看,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始到2010年明显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间,再到我国经济经历整整6年的衰退性增长,倒逼我国产业层面大的转型与升级。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核心即由主要依赖廉价土地、廉价劳工及廉价环境的粗放式扩张的路径进入以创新性集约式增长产业发展轨道。尤其基于以宽带互联网和现代物流体系联系的信息化进程中,基于劳动力成本增加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的企业自动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要求提高的经济集约式增长。在这一大背景下,学生知识面窄、专业老化,学科单一的问题就突出成为企业需要的瓶颈。

从我国过去十余年的学生毕业情况和社会新增岗位能推断未来几年的就业情况,可以推断地方高校办学应首先满足职业需要。为此,高校应在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下,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创造特色教育并形成优势。尤其要研究市场信号,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人才市场需求,广泛开展研究论证,制定自身中长期专业建设规划,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专业结构调整前瞻性,提高专业设置针对性,扩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课程教学中,应着力突出“必需”和“够用”的原则,以加大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转学转专业,为大学生形成就业能力提供便利[3]。

2.2 创新培养模式

我国的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目前基本属于“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在“知识传授”的模式下,教育只是把知识丢给了学生,从来不管学生掌握情况如何,更不会去引导大家学以致用,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考完所学的科目后就把所学知识都还给了老师。大学教育教授了知识却没有对如何应用、深化知识进行引导。2001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仅114万人,仍属于精英教育,而2015年的高等教育毕业生预计达750万,这意味着大多数高校尤其地方高校的高等教育已完全转变为平民教育。而教育模式仍沿用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这就是高校教育之所以被说成“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根本原因[4]。因此,改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为知识、能力、技能培养模式就是为改变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关键问题。学校除了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应用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完成创新的意识和精神的培养。以便学生能在未来工作中高效应用与发展新的科技手段与能力,去解决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5]。培养模式改变又涉及能力培养目标的改变、教学体系的重整、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评价方式的改变等绪多方面的内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知识应用与创新”模式更适合当前的教学调整。

教学体系的重整要求以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以现有教学设施、教学人员为基础,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比研究现有教学基础条件,综合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科研教学改革创新等的系统整合,以形成新的基于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内培养体系。完成全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的本质飞跃。这一体系的构建体现为:(1)单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工程能力教学重构;(2)课程群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教学重构;(3)基于课程群的专业学科学习体制和考核方式;

(4)院校的管理体制与方式。为达上述目标,根据工科院校的培养体制和教学课程体系的相关性,研究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分类体系。结合课程体系和专业特点,完成课程群(包括课程内容、场地设施与授课教师)的建设。在此基础上,研究相关课程的知识体系、能力培养、教学过程控制及教学考核融合的可行性和操作方法,将其融会于能力培养教学体系中。

“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而言,就不仅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课业目标,还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的飞跃。这就对教师综合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尽可能地成为职业实践者,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不断开拓教学思路,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对于高校而言,着力培养兼具企业与教育两方面合格的教师是当务之急[6]。

另外,教育评价方式在“知识应用与创新”模式下也有待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一般只重视终结性评价,且是以教师为主的,学生无权参与自我学习效能的评价。在“知识应用与创新”模式下,教育教学的评价更要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能力的考核。这一考核应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完成。这就要求对每一次课业任务首先制定出严格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对能力的考核标准具体,表述准确,便于教师和学生客观公正地确定评价等级。这种评价和考核的方式,更符合“知识应用与创新”模式的质量观,更能真实地反映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普通高校尤其地方性二本高校就业的结构性压力在近几年仍将持续存在。为此,构建满足职业需要的办学定位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构建核心竞争力,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核心内容是改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为能力培养模式,包括能力培养目标的改变、教学体系的重整、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评价方式的改变等绪多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2010-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赵慧君,杨清溪.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形势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2,23:82-83.

[3] 张铁明.高等教育必须直面社会与市场[J].职业技术教育,

2008(12):22-22.

[4] 吕玉铬.应用型本科的能力本位教育与职业化取向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0):178-179.

篇3

不久前,我有幸聆听了市里一位优秀教师的一节观摩课。他执教的课文是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中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在师生对话中,学生提出一个生成性问题:“小说主人公叫爱斯梅拉达,可是为什么后来伽西莫多的独眼看到的是波西米亚姑娘,波西米亚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提出后,授课的老师当场就挂黑板了,要求同学们课后查一查。真是让人遗憾,我想大凡读过雨果《巴黎圣母院》的人不会不知道波西米亚吧。波西米亚位于捷克共和国的中西部,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是吉普赛人的聚集地。15世纪,很多分布世界的吉普赛人都迁移到捷克的波西米亚,所以许多文学作品里都模糊地界定波西米亚人就是吉普赛人。吉普赛人作为主角频频出现在欧洲各国的文学作品中。梅里美笔下可爱执著的卡门,雨果笔下的能歌善舞的爱斯梅拉达都是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在《巴黎圣母院》音乐剧中,爱斯梅拉达介绍身世时的那支曲子就叫波西米亚。如今的“波西米亚”不仅象征着流苏、褶皱、大摆裙等流行服饰,更成为自由、洒脱、热情奔放的代名词。也许有人说这是个别现象,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曾经有人对中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能写出王蒙和刘心武的代表作或成名作的分别约为8%和13%,对当代作家知之甚少,对优秀青少年读物更是缺少关注。

另外,索然寡味的语文课堂仍然很多,对话教学引入课堂,本该给课堂注入活力,但事实仍是旧瓶装新酒。我们都知道对话教学必然存在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而且生成性问题往往使课堂精彩纷呈,有人说这种精彩是不期而遇,但是课堂上这种生成的精彩太少了,即使产生了,瞬间就会被扼杀。我说:精彩,留你不容易。究其原因,还是教师缺乏足够的知识技能来驾驭课堂,不能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二者的矛盾统一,这种对话教学必然是不平等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由此看来,很多语文教师不读书,知识贫血已是不争事实。那原因何在呢?

那篇文章认为,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影响造成了“读书无用论”。我认为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但作为社会成员殊的群体――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不想读书,更有其内在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语文教师的自轻自贱。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学生说“语文学不学差不多”。一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师的悲哀,那言外之意就是语文教师教不教也差不多。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语文课堂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我们许多语文教师不但不思变革,反而“就地躺下”了。学生不喜欢语文,领导不重视语文,那我只能说爱你不容易,自己轻视了语文,也轻视了自己,何谈去读书扩大知识面呢?更有人认为扩大了知识面又有什么用呢?我身边就有一位语文教师,他学识渊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高屋建瓴,课堂教学收放自如,听他的课真是如坐春风。但由于眼前的考试成绩不是很好,对不起,学校领导不能重用他,家长不能肯定他,同事暗地里讥笑他,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变革了。再回头看看那些整天忙着出练习、做练习、批练习的老师,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很好,领导认同,家长肯定,荣誉表彰一大堆。最后,这位老师一声长叹:都是读书惹的祸。

篇4

摘要:文学是一种培养人高尚情操,审美能力的重要艺术。文学教育也是对人思想道德的教育与培养。我国长期以来,把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混为语文一门学科,并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文学教育的核心,导致了很多学生掌握了语言的技巧,却丢失了文学的灵魂。本文将对文学教育的核心与教育理论架构体系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文学教育;核心;架构体系;研究

引言

文学是传播文化的一种载体。它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种,常见的有诗歌、小说、戏剧等等。人们通过对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以开拓自己的眼界,培养高尚的情操。文学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避免弯路,提高学习效率。文学教育的核心与教育理论架构体系研究,是文学教育工作者现阶段应该关注的重点。

1.文学教育的核心

文学是一种艺术,它与音乐、美术、体育一样,都是能够提升人类审美精神的一种行为活动。而文学教育的实质,就是对人性的教育。通过文学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在文学中看到人性的美丽与丑恶,并指引人们摒弃丑恶,去追寻美丽。文学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有其独有的核心目标与核心意义。

1.1文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文学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种传承的载体就是浩繁如烟海的各种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人文精神,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学生可以明白“清净无为”的道理;在屈原的《离骚》中,学生可以学到他的爱国精神;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茱丽叶》中,学生可以看到爱情的伟大。这些数不胜数的文学名著,对人们的审美精神的提高,思想道德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文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对人性的教育,对审美精神的教育。

1.2文学教育的核心意义

文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对人性的教育,那么在当今社会中,文学教育的核心意义变得更加重要。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学教育日益被淡化。人们更多的追逐的是物质上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学习。而且外来文化的大量冲击,使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变化产生扭曲,对我国传统文学不屑一顾,养成了不分是非不辨善恶的畸形世界观。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从侧面反映出文学教育势在必行。通过文学教育,使学生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自觉为文学艺术的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当今社会文学教育的核心意义。

通过对文学教育的核心的研究不难看出,文学教育可以调高学生的审美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新时代文学教育理论架构体系

文学教育既然有这样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开展文学教育,建立新型的教育理论架构体系,就成为了文学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学教育在新时代下,应该与时俱进,改进传统效率不高的教育体系,创新教育理论架构体系,实现文学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2.1设立单独的文学教育学科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经常是混为一谈,统称为语文教育。这种情况造成在文学教育过程中,充斥着大量的语言教学流程,导致学生掌握了公式化的阅读写作能力,却不能将自己的精神思想融入到写作之中。这种含混不清的教学过程,无法实行文学教育的目标与意义。所以,新时代的文学教育应该开设独立的文学教育课程,对以前被忽视的文学教育重新重视起来。这样可以增加文学教育的时间,使学生可以有充沛的时间对文学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加强了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

2.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新时代下,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类文化信息呈爆炸性增长。在这种形势下,文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容乐观。而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没有兴趣,学生就不会自己去主动学习研究,这样会导致在文学教育中,学生成为被强行灌输思想的个体,这样的文学教育是失败的。如何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也成为了文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之一。

在创新的教育理论架构体系下,文学教育工作者可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一步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渐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能力。例如大部分学生对武侠小说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金庸的武侠小说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武侠小说延伸到传统文学中。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是梁山好汉“赛仁贵”郭盛的后代,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郭盛是谁,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水浒传》的上面,再通过《水浒传》,使学生对四大名著其余的三本都产生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对文学名著进行研究与探讨,也就成功的激发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3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学竞赛活动

各类院校在进行文学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举行各种文学竞赛活动来促进文学教育工作的展开。例如诗歌朗诵比赛、原创作文大赛、征集对联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举行,使学生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具有了竞争意识。想要在比赛中获得荣誉,就要努力学习文学,充实自己的文学知识储备。这样不仅促进了文学教育工作的展开,还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建立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这种文学竞赛活动,在新的文学教育体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4开拓文学知识获得的渠道

传统的文学教育讲究的是“言传身教”。学生的文学知识都是从老师的讲述中得来,这种教学手段单一而且有局限性,并对老师的文学素质有很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学教育中知识的获得渠道也因此变得多样化。

学生可以通过查询计算机网络,阅读各类文学名著,从中学习文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论坛,与学生在业余时间探讨文学作品,将文学教育从校内带到校外,从课堂上带到网络里。这样新颖的文学教育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也有了大量的时间来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无法给予的。教师也通过这种教学手法,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对教学进度进行相应的升级与及时的跟进。这种新型的文学教育渠道,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大大提高了文学教育的效率,促进了文学教育理论架构体系的完善。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的阐述了文学教育的核心,并对新时代教育理论架构体系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文学教育的核心就是对人审美精神的提升,对人性善恶的区分,促使人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而新时代下的文学教育,应该进行创新,加以完善,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建立科学的系统的文学教育理论架构体系。(作者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靳彤,强化作品细读,回归文学审美――关于文学教育合法性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12):84-90

篇5

一、教师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变化。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促进学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教育。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变化

国际教科文组织反复强调:21世纪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综归一点,就是要会学、会自主、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讲究教学方法,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教学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构建新知识,提高技能,养成自主学习的方法与习惯。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2.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3.讨论探究,训练学生自主释疑的能力。4.合作学习,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5.制作实用有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使之成为促进教学方法现代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

三、教师教学语言的变化

在所有教学手段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观念的改变必然体现到教学语言中来,思想指导言行,言行是思想的外壳。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我们的教学语言有新的内涵和形式。因此,我们多用精炼隽永的语言点拨,避免罗嗦重复的语言;多用导演式的语言启发学生,少用演员式的语言,让学生“唱戏”,让“观众”把目光投向待发展学生;多用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学会学习,少用指令性语言让学生消极“应试”;多用商量性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少用定性语言进行评判;多用鼓励性语言扶植学生可贵的探索精神,少用复定性语言浇灭其思想火花。

但是,课程改革实施到现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践中,我也时刻反思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

(一)重语文的人文性,轻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内涵丰富,人们对其理解也有差异。我认为这里讲的人文性绝不是指脱离语言交际性的孤立存在,相反,它是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深层次的内蕴。从这个意义上说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语文天生就有一种人文的因素。扎扎实实抓好语言交际(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熏陶的过程。如果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教学时生怕漏掉一个“双基”点,结果导致“少、慢、差、费”的情况出现。人教版语文教材应该按照实用的原则,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落实语文工具性的教与学的内容进行优化,在每个单元后面适当编排一些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法指导,教师执教时会更轻松,而学生也能学得更明白。

篇6

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与“全能记者”的诞生

作为一种新作业模式,媒体融合强调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谈到媒体融合对未来新闻人才需求变化的影响,蔡雯指出,未来的媒介最需要的是两类新型人才――“一类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②事实上,媒体融合的现实已经催生了一批新型的编辑、记者。例如2002年,背包记者这一概念首次出现,MSNBC网站的普雷斯顿・门登霍尔历时半个月,横穿阿富汗,发回了大量的文字稿件、照片、录音录像等,在广播和网站上播出。他的成功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媒体融合时代对全能记者的呼唤。

2009年8月11日至14日,佛山传媒集团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了“2009媒体融合战略战术高级研讨班”。先后在《芝加哥论坛报》和《底特律新闻报》担任媒体融合部门负责人的希诺乔萨认为:“媒体融合的关键不是具体运用什么样的媒体平台,而是传统媒体文化要向媒体融合文化转变。”③媒体融合对于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刺激着新闻教育的改革。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认为:“新闻学院应该将训练学生从适应单一媒体向训练适应平面、广播、电视、网络等一切领域的人才转变。”④也就是说,媒体融合要求的是全能型记者,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和编辑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在打造全能型记者的目标模式下,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于2005年9月率先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招收“媒体融合”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融合新闻”教育方面处于全球领先位置。⑤

国内新闻院系媒体融合新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媒体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各种类型的媒介组织都在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这个大趋势,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的重点,如何打造全能记者已经成为国内各新闻院系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国内大多数新闻院校专业的设置和课程体系在框架上是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要为基础的,比如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人才。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一些老牌新闻院校纷纷在自己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上进行了调整,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2002年成立传播系并开设了网络传播和媒介经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从2009年起设立传播学专业(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提出了“旨在培养具备数字媒体设计、网站开发与编辑、互联网信息管理、媒体调查与分析、媒体经营管理等技能,适应性强、富于创新能力、具有文理交叉特色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又如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不过,国内目前创办的这几个媒体融合专业都深受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体融合专业的影响,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实验室配置,都参照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模式。

媒体融合背景下未来新闻教育改革的思路

由于“媒体融合专业”目前还在探索与尝试中,虽有一些成功的个案,但运行规则和管理方式并不成熟。加快进行现有专业设置的调整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对于新闻教育发展、新闻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新闻学专业调整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有几个核心环节应该被纳入思考重点:

调整现有新闻学专业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目前,国内新闻专业的设置基本上是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规定进行的。1997年,新闻传播学升级为一级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本上是按照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进行设定的。这种按媒体分专业的做法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⑥网络兴起之后,一些新闻院系迅速做出相应变革,增设网络新闻专业方向,但也只是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看做是在传统三大媒体的基础上新增加的媒体而已,事实上,网络等新媒体与以往媒体相比具有强烈的融合气质,它们的兴起直接改变了整个传媒格局,并且也引发了传统媒体的深刻变革。因此,在此背景下,增加新专业是必要的,但同时也需要对传统专业进行适当调整。立足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客观变化,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来重新规划设计专业,一方面要考虑在已设专业的基础上增设新的数字媒体专业或者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逐步转向多媒体应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调整传统专业,造就一批适应新媒体以及实现数字转型的传统媒体需要的新型新闻人才。因此,调整后的专业方向的基础专业课程应充分利用当前新闻学的学科优势资源,与新闻学专业的其他方向打通共享;而专业核心课程则将传统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性核心专业课程(新闻采、写、编、评论、摄影)与基于数字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方面的专业课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相结合,力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培养具有“全媒体”技能的新型新闻人才。

设计与就业市场环境接轨的专业教学体系,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单一媒体化的专业设置,往往是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具体课程的。特别是实务类课程,比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报纸规划采写编评,虽然有些章节也涉及广播电视,但基本都是一带而过。即使是专门开设的广播电视类课程往往也是以选修课出现。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所开课程更是以广电为主,报纸的业务甚至都不会涉及。以这样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难以适应融合新闻的采写与编辑。正如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史蒂芬・奎恩博士所说,全能记者最重要的素质不是能够掌握所有的先进采访设备,而是具有媒体融合的意识。全能记者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能够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第二个层次是一个记者能够在一天内为网站写稿,又能提供视频和博客新闻,还能为报纸写稿;第三个层次是既能够为报纸写深度报道,又能够为电台电视台做纪录片。新闻媒体人才需求与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的不对接是中国新闻学界和业界一直在沟通和对话的问题,也是当前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新技术的发展使这一问题暴露得更加突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应该建立在与业界的联手,以提高教学和科研的前瞻性、提高培养人才的适用性。在未来的专业设置上,我们不妨考虑根据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和要求,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教学效果,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加大新闻学学科职业技能培训的环节,强化大学学术背景下的职业训练倾向,实现学生的“按需生产和供应”应该是未来新闻教育调整必须强调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我们甚至可以考虑把网络媒体的实习作为教学中的重点环节。

建设拥有跨学科知识、跨媒体技能的师资队伍。受高校教育体制的影响,新闻学师资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师的媒体实践经验却越来越少。这与新闻学科的强实践性特性是相违背的。因此,创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不但需要我们对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案进行大胆改革,还需要在教师团队的建设、教学管理的改进等方面做同样的努力。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新闻学院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重构、能力再造的任务。以往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新闻学科教师,都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需要建立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重新思考专业发展的定位与方向,在这一前提下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师资培养应该不局限于高校内部的进修,参加网络媒体的一线实战应该成为学院师资培养的重要途径。学院要积极探索通过与业界衔接、与学界衔接、与技术行业和相关专业领域衔接、与国际专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衔接等途径,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本文为河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融媒时代新闻学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号JX06-Y-14)研究成果。]

注 释:

①熊澄宇:《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国际新闻界》,2006(7)。

②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新闻战线》,2005(9)。

③《国际媒体专家谈“媒体融合”――“2009媒体融合战略战术高级研讨班”观点概述》,《中国记者》,2009(9)。

④蔡雯:《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新闻战线》,2005(8)。

⑤尹良润:《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初探》,《东南传播》,2009(3)。

⑥高钢:《媒体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国际新闻界》,2007(7)。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193-01

1.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与遇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知识跨度大,标准要求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教材进行了较大改革,相对于原来的数学教材,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更趋少,标准要求有所降低。比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次根式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高中数学学习的压力。初中数学教材在难度、深度上相对较小,初中数学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对概念的定义内延小,也不需严格的论证,降低了标准要求,使学生很容易掌握;但对于高中数学教材而言,概念多而抽象,定义、定理叙述严格,论证严谨,逻辑性强,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且知识难度大,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复杂,突出表现在:概念多而抽象,思维要求高,学生不易理解。

1.2以学生为本意识淡薄,教法相对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的教师为了少花精力,会采取传统的一刀切的办法,重点在增加教学、作业量等,竭力使全体学生达到统一的学习标准,这种努力往往是事倍功半。有的教师没有精心设置问题。同时,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较少,知识难度要求不大,并且有充足的课时数,使学习通过多次重复,而达到掌握的目标。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时间少、内容多的矛盾异常突出,不可能有过去一样充裕的时间进行重复练习,需要以新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学,这些与初中的教学有较大的差异,这致使高中新生不易很快适应,是直接影响数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1.3学生学习兴趣较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由于数学学科是一门相对难度较大的学科,必须通过刻苦地学习、认真地钻研,才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变差,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学习的积极性会有所抑制。另一方面,由于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中"反复训练"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模式易产生定式作用。部分学生上课习惯于一遇到问题就围着教师转,独立思考习惯弱,缺乏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原有的学习模式、习惯、思维方式与高中阶段的要求存在偏差,反而成为真正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题的障碍。

2.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探索

2.1以生为本,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要通过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舒心愉快地学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实践,把情感活动和感知活动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现和发挥。比如:对集合概念的理解,相对而言比较抽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知识储备,尽可能多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讲授集合的概念,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来帮助学生使用集合的语言进行表述一些概念,从而加深对集合概念的理解。比如例题:某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其中有15人参加100米跑、16人参加400米跑、20人参加跳远、14人参加铅球、18人参加跳高、20人参加标枪、11人参加1500米跑,8人同时参加100米跑和400米跑比赛,9人同时参加了跳远和跳高比赛,6人同时参加了铅球和标枪比赛。问参赛人数?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例,采用"图形语言"对该题目进行描述,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和运用集合语言和其他数学语言,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潜能,使学生获得了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2.2因人施教,科学实施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进行分层,以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实施教学目标层次化、预习指导分层次化、课堂教学组织分层次化,使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突出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既可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同时,要对作业布置、考核验收、课后辅导等实现层次化。通过因生施教,可以使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有奔头,基础好的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2.3全面发展,大力推广研究性教学。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这一过程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传统教学中的注入式和题海战术往往容易忽略学习需要主体的建构,而是把教学最大限度地转移到记忆、复现、再认上去。要求教师要紧扣教学的知识点,加大对网络、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应用力度,增强学习研究的直观性。同时,要通过研究性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搜集相关的数据、信息、资料,积极开拓思路,独立处理和解决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篇8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2.创设情境,陶冶情感3.突破时空,化难为易4.课外延伸,发散思维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小学语文教学 整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与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本质的区别,它是基本理念的飞跃,其根本的出发点在于向变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在整合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基础。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它所提供的交互性,使得学生更自主地控制和使用信息资源;它所提供的集成性使得学生对于语文信息的感知更加丰富;它所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实施个性化的帮助或指导,对于课堂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提供了保障。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景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我们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中画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引入教学内容。例如:如教学“笑”字,传统教学只告诉学生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夭”。我根据汉字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探索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笑”字教学,先由投影出示一个卡通脸谱,然后依次将眼、眉演变成“竹”字头,将鼻子演变成“一”,将嘴演变成“一”,脸谱笑时,两个嘴角也演变成“/”和“\”,转眼一个“笑”字就出现了。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奇不已,妙趣横生的卡通人物令学生开怀大笑。在艺术的感染、熏陶、启迪下,他们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个字,掌握了字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秋天的图画》(第三册)这一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电脑屏幕上随着教学目的的需要逐一呈现主题内容:蓝天中大雁向南飞、树上的黄叶飘落下来、金黄的稻田、瓜果飘香的果园、火红的枫叶和高粱、田野上丰收的景象以及秋天特有的果实等。随着内容的需要,电脑画面出现了动态的内容,学生都不禁地发出“哇”,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教学活动上。通过这动态的画面,生动又有趣味性的演示、讲解。一下子便吸引住幼儿,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

2.创设情境,陶冶情感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随着一段段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画面出现,各种声、色冲击着学生,学生心中的感情油然而发,此时此刻,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了。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就落到了实处。

3.突破时空,化难为易

事实上,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笔划,也难以表达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往往又是一节课的知识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破难点、突破重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正与语言文字中需要深入理解的内容相矛盾。而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象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它进入课堂,成功地实现了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如:在《翠鸟》一文,让学生通过比较姐妹字:“泡、抱、炮、跑”进行“找朋友”,这样学生不但能从字形上理解词义,而且从词语中记住字形。其次,让学生在三次练说中认识事物。一说,语言尝试。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介绍《翠鸟》的投影片,然后自由介绍这种动物,或是用一个词来说,并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二说,语言的运用与积累。在给动物找名字的游戏中,再用合适的词来说各种动物。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既运用了原有的知识,又可将别人说的新的词语积累起来。让学生在练说的过程中,扩展对一些其他动物的了解。

由此可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识字、学词、学句比较枯燥无味,而通过多媒体参与教学,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观看生动有趣的影片后,主动练说,在游戏中,大胆练说,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通过三次练说,使语言训练层层递进,将识字与认识事物与说话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达到识字目的。

4.课外延伸,发散思维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教学《北京》一课,这堂课内容丰富,涉及到北京的各个方面,在课外,老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各种图片资料。而今,只要轻松地点击鼠标,在网上进行资源导航,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进行视频展示就行了。不仅画面生动形象,还大大的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节省了许多时间。要求学生说清楚天安门广场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建筑物,这对于大多数从未去过北京、方位概念又模糊的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四周的景物,学生有了真切感受,就能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黄山奇石》中,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黄山的奇美是不够的。我们把黄山的视频资料和其它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点播”看到了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上看到黄山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对它的认识。

总之,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学生通过网络,接受到大量信息,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主性;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及时进行引导点拨,有效发挥主导作用,这一切确实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方明净、亮丽的蓝天。

参考文献:

[1] 沈亚强,蔡铁权,程燕平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篇9

一 教学方式

1.重视提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学生只作为旁观者,只听、只看,却很少有机会参与进课堂,这样极大地减少了学生发挥自主性的机会,对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这一类陈述性课程来说,难免会给学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但若在教学环节采用启发式的教学策略,重视提问,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只剩“听老师讲”这一件事,他们会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或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如在讲解“微生物”与“病原生物”的概念时,让学生自己理解这两个专业术语,再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补充或纠正,在无形中慢慢纠正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从而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2.结合实际,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求知欲

朱光潜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启发人性固有的求知欲。在细菌生长繁殖与培养教学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为重点,可在课前布置任务——制作酸奶,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点。学生通过翻阅课本、查阅资料,并借助小组讨论以及老师的帮助,最后确定实施方案。待酸奶制作完成之后,再根据同学制作酸奶口味的不同,来进行讨论,并由此引出细菌代谢这一章节内容。这一任务的布置可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在无形中督促学生自主去学习如何培养细菌,深究实施方案步骤背后的支撑知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细菌繁殖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而且用事实让学生明白课本知识可以指导实践,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同时,扭转学生脑海中普遍盛行的“知识无用论”这一错误的思想观念,让其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真正内涵,建立起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观念与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求知欲。

3.变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对比性实验

随着我国人口的大幅增长,国民对医护人员的需要也水涨船高,然而现阶段各个医院及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职业素养良莠不齐,医院因医生或护士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医疗事故屡见报端。在职业教育课堂中强化学生的责任心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细菌消毒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实验中,可采用对比性实验,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温度、规定的时间较低的温度和规定的温度较短的时间三种不同方法,对新鲜配置的细菌培养基进行灭菌,并将灭菌之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最后通过对比观察三种方案的灭菌效果,并结合“安徽——欣佛”事件,让学生理解如何彻底消毒灭菌,深刻明确了彻底灭菌的重要性,进而强化学生的责任心。

二 教学态度

1.改变教育心态,严中带爱

古人道:“严师出高徒”,认为严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于是教师上课一脸严肃,对学生要求甚高。对一些自律性不强、易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多数教师出于方法欠缺,轻则批评,重则打骂。而老师得到的回馈是学生的不屑、充耳不闻、油盐不进,有的甚至开始逃课、旷课。这是一种跟教育期待完全相反的结果。〔清〕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说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不必然”说的正是此理。课堂上老师教育违反纪律的学生,本意是希望学生能认真听讲,但学生则极可能会误解成老师对他们不友善,甚至抱有敌意。学生毕竟是孩子,老师虽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但板着脸去教育,学生很难感受到爱,从而不敢接近、信任老师。人性和时代的特点证明打骂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应具备应有的教育智慧,改用其他方式,如当学生上课讲话时,老师需调整好心态,怀着一颗平常心,变发怒为宽容谅解,可用眼睛紧盯学生或点名进行课堂提问,亦可直接走到学生的身边,无论哪一种做法都可起到暗示作用,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做可以避免将学生物化,保全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爱及对他们的尊重,进而避免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那么接下来的说服教育就很容易展开,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石子变得这般光滑剔透。

2.摒弃个人情绪,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有的老师对学习好的或讨人喜欢的学生格外关心,而对一些性格孤僻、自闭的学生则不闻不问,这样做会使学生感受到爱的不平等,对他们的心灵有着很大的伤害。长此以往,很难想象这样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人。因此老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摒弃个人情绪,将理性教育实践到底,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做一位学生心中可亲可敬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言传身教地将公平的意义展示给学生,以期将来学生能公平公正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及工作中遇到的病人。

3.通过多种途径传递爱意

高职教育的学生与任课教师的接触时间较少,仅限于上课阶段及上课前后。要想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则需要老师好好利用课堂时间及课间休息时间,在课堂上老师应多走下讲台,虽三尺讲台是教室的天地,然而讲台本身的高度会令学生产生疏离感,教师应适时在教室循环走动,同时可多拍拍学生肩膀,多摸摸学生的头,通过善意的、欣赏的肢体接触来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在课间休息时间,老师要放下自己的身份,与学生平等自由地互动,相互学习彼此的思维方式、思考方式以及各自的观点,再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可用价值观引导优秀学生,用制度来约束中等学生,用关注来促进后进学生,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对学生的正面作用。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意,力求与学生在情感上获得共振,才能赢得学生的心,赢得学生内心的尊重与敬畏,学生也只有在爱意包围的教育氛围中,才会呈现心情愉悦、自愿求知的学习状态,才能轻松快乐地接受课堂知识,最终达到老师讲课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双显著的目标。

三 教学检测

现在高等院校施行期末考试这一检测制度,而对于主观学习能动性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寄希望于学生平时自控学习,扎实基础知识,这未免有点理想化。为了使学生在校能有一技之长,可使用教育心理学中的反馈机制,将期末测验内容分布在平时,在相关内容章节学习结束后,收集相关临床资料供学生分析思考解答。这样做有三个好处:(1)短期测验中,学习内容较少,容易掌握,则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性很大,而优异成绩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成就感,而老师对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表扬则可以提高学生在群体中的威信,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相反若在单调乏味的学习过程中,面对的全是需要记忆背诵的枯燥知识点,则相应的学习成就感就无法得到认同,长期的学习只会变成冗长的枯燥的乏味的体验,最终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丧失学习动机,甚至有可能逃避学习。(2)减轻学生期末考试压力,改变学生“60分万岁”这种观念,帮助学生点滴积累,最终能技有所长,学有所获。(3)短期检测可作为一把双标尺,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若学习效果不理想,则需教师进行分析评估,进而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寻找一种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现阶段教育背景下,将“实然”的教育困境转化成“应然”的理想教育之地,还需走很长一段路,路途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困难和障碍,但只要教育者怀着坚定的信念,不断摸索,不断探究,就不愧对教师这一称号。

参考文献

[1]杨梅.论教师的教育智慧[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36)

篇10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学;主要问题;基本对策

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并且探索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问题

1.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高中语文新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丰富教学方法,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广泛实施的背景下,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不适用的问题。首先,现有教学方法过于古板传统,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不仅影响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不利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其次,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需要围绕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但是当前语文教学形式过于陈旧,不仅问题情境创设没有新意,而且教学方法使用过于机械,没能在生动的视听环境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法与教学内容衔接不紧密。第三,现有教学方法仍以讲授陈述性的语文知识为主,没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不利于学生把握文本,没能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主中给学生必要的帮助,降低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2.忽视情感熏陶教育。

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形成综合的语文能力,要求语文教师通过文本的分析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感受到有生命力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是需要情感参与的教学活动,是围绕情感促进学生进行想象,进而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活动。但是,现有高中语文教学没能激发学生情感。首先,没能结合文本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学,不注重在品读文学形象时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没能在经典文学作品中引领学生体会感知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情感,不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无法使学生对优秀的祖国文化产生情感认同。第三,没有运用情感渲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无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影响了高中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形成。

3.缺乏趣味性的教学。

当代高中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给学生创设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传授语文知识。但是,当前高中语文受传统应试思维影响,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不能结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教学情境,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学习的主观意愿不强烈,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理论教学与启发探究教学结合的不紧密,没能在文言文教学或是文学作品的赏析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不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语文学习。第三,高中语文教学不注重使用游戏、竞赛、情境表演等手段,没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参与热情,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而且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新课改理念高中语言教学基本策略

1.注重使用多N教学方法。

为了完成好高中语文教学任务,贯彻执行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必须创新性的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讲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首先,使用个性语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围绕学生的不同个性,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其次,注重使用合作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互相了解,建立学生的合作关系,并且给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语文知识。第三,注重使用分层教学法,围绕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逐层深入的掌握文本,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语文求知欲望。例如,在杂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拿来主义》进行文本语言、风格、哲学思想等不同层次的解读。并且引导学生在与鲁迅其它作品对比中更深刻的认识到杂文的价值。

2.注重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做好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必须注重创新教学模式,使用新颖的教学形式来促进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在丰富的活动中开拓学生学习思维,解决学生存在的困惑。首先,注重使用情境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创新直观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走请进文本世界,深入感受语言文字魅力。其次,注重使用翻转课堂教学,在学生已经语文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在课堂上着力集中时间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第三,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微课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实现课上课下的有效衔接,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把理论知识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当中去。例如,在高三语文的戏剧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围绕《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的戏剧的异同,而且还可以在课堂上以即兴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己总结出的戏剧语言、动作特点等规律进行剧作改编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