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不少,有一些是蹭热度,有一些是为了趁机圈钱。
但最清奇的还是有的人发表观点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在心理学上无足轻重。
文章看似很专业,其实不过是故弄玄虚,让人看不懂而信服。
其实大部分观点站不住脚。特别是文章指出在学术上的冷门就是证明问题是伪命题的依据。
原生家庭这个词被提出的时间不长,之前的做研究者都没有用这样的词语表达,而是用“家庭”“成长环境”等等取而代之。
其实从个案分析就很容易看出原生家庭的影响。许多诉说自己有负面情绪的人都有非常不愉快的童年经历。
精神疾病的发病与童年环境有关,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共识。
仅凭学术上搜到的文章不多,就否认这个概念实在很可笑。可能作者自己家庭幸福,主观上根本不能想象到那些挣扎在原生家庭里的人多幸福,就先入为主下个定义,之后找一大堆资料证明自己观点,却对反对自己观点的材料视而不见。
篇2
〔关键词〕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治疗技术;传承与发展
〔中图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16)-0008-03
萨提亚模式(Satir Model),是由美国家庭治疗专家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创建的家庭治疗模式,又称作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家庭系统治疗模式,是关于个人内在心理如何与外界的人、事、物互动的一种心理成长模式。萨提亚是美国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Goldenberg 1985),甚至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McLendon 1999),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曾称萨提亚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
萨提亚模式是一种心灵体验过程,从个人、家庭系统方面着手,全面地处理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提高个体自我价值感及责任感,改善人际沟通,创造更良好的关系,帮助个体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是消除症状,最终目标是希望个体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的状态。萨提亚模式的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
一、萨提亚模式的理论基础
萨提亚模式是在博采众长基础上的兼容并蓄,在萨提亚和她的传承者手中,萨提亚模式不断吸取各种理论、流派的滋养。现在的萨提亚模式本身糅合了多种理论,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格式塔疗法、催眠,还有东方文化的内涵。萨提亚最初受精神分析的影响,但在心理治疗的发展道路上却渐行渐远,最终与精神分析背道而驰。但萨提亚对冰山的探讨和逐层分析、对个体内在精神、过往经历的考察,还是能够从中看出精神分析的影子。
萨提亚模式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萨提亚本人曾经任美国人本心理学会会长一职,在萨提亚模式中随处可见人本主义的精神。萨提亚对人的认识持乐观态度,凡事皆以人为本位,秉持人性本善的信念,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和正向的力量。萨提亚认为我们拥有所需的一切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地应对和成长;提出心理治疗需要把重点放在健康和正向积极的部分,而非病理负面的部分;注重的是“你和我”,而不是“你或我”,关心的是“我们”,而不是“我”;相信生命是可以改变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更好的方式生存于世上,相信大多数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其所能而为。萨提亚模式特有的四大助人目标本身就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的:提高自我价值、作更好的选择、更负责任、更和谐一致。
理论基础决定上层建构,从萨提亚模式的理论基础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正向、积极、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派,由此决定了萨提亚模式更倾向于关注个体的情感和内在,而不是行为和外在,这也是萨提亚模式在家庭治疗中一直强调“感受”而较少关注故事和行为的原因。
二、萨提亚模式的起源发展
萨提亚模式起源于美国,历史虽短,影响甚巨。1951年,萨提亚开始用自己独创的方法为一个家庭作治疗,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萨提亚模式”。1964年,萨提亚出版了第一本书《联合家族治疗》(Conjoint Family Therapy),这本书后来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圣经”,至今仍是美国各大相关科系的教科书。现在萨提亚模式扩展到全球各地,如加拿大、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等,近年来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发展。萨提亚模式不仅可以应用于心理治疗,而且可以应用于个人成长和企业培训。萨提亚模式的传承者有玛莉亚・葛莫利(Maria Gomori)、约翰・贝曼(John Banmen)、蔡敏莉、赖杞丰、林文采等。其中,约翰・贝曼近年致力于萨提亚模式在亚洲及中国等地的推广工作,蔡敏莉是中国引进萨提亚家庭系统治疗模式的第一人。
萨提亚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靠培训来推动。约翰・贝曼曾多次来华作讲座,多次担任短训的主培训师。其他一些萨提亚模式的传承者也是以培训和个案为主,现在全国有数十家萨提亚模式培训中心。2013年4月,在北京举行了首届萨提亚高峰论坛,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萨提亚学者汇聚一堂,对萨提亚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各抒己见。
萨提亚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近年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各种心理学说和流派争相竞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悄然兴起,心理问题对普通人来说不再是难以启齿的事情,更出现了心理学大众化、娱乐化的现象。秉着拿来主义精神,萨提亚模式因为其实用性而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实务培训上,而关于萨提亚模式的研究则相对不足。
三、萨提亚模式的主要技术
萨提亚模式独具特色的技术有:冰山、应对姿态、家庭重塑、家庭图、自我环、面貌舞会、天气报告、影响轮、冥想等,其中冰山、应对姿态、家庭重塑是萨提亚模式中比较重要而又常用的技术。
(一)萨提亚模式的冰山理论
萨提亚模式最著名的是冰山理论:认为个体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就像是露在水面上的很小一部分冰山,而隐藏在水底的巨大部分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在萨提亚模式中,冰山从上至下分别是:1.行为(包括行为、故事内容);2.应对姿态(包括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一致);3.感受(包括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害、恐惧、悲伤);4.对感受的感受(包括关于感受的决定);5.观点(包括信念、假设、预设立场、主观现实、认知);6.期待(包括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来自他人的);7.渴望(包括被爱、可爱的、被接纳、被认同、有意义、有价值、自由);8.自我(包括生命力、精神、灵性、核心、本质)。
萨提亚模式通过八个层面,逐步深入地揭开个体内在冰山的秘密,到达个体行为的原点,透过行为看到个体生命中的期待、渴望和真正的自我,探索出行为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
(二)萨提亚的五种应对姿态
萨提亚的应对姿态也叫沟通模式、沟通姿态,是指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一致五种。
讨好:言语表现为“这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行为表现为道歉、恳求、乞怜、依赖;
指责:言语表现为“这都是你的错”、“我完全没错”,行为上表现为咆哮斥喝、恐吓、批判、吹毛求疵;
超理智: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凡事讲逻辑,行为上看起来冷淡、不近人情地客观;
打岔:经常改变话题来分散注意力,不能专注在一件事上,不愿意真正去面对,言语上漫无主题,随心所欲,行为上表现为多动、忙碌、插嘴、打扰;
一致:表现为有生命力的、自信的、能干的、负责任的、接纳的、有爱心的、高自尊的,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期待,尊重自己、他人。
前四种沟通模式,都是低自尊,低自我价值,萨提亚模式提出转化的概念,提出把前四种沟通模式转化成第五种“一致”的沟通模式。
(三)萨提亚的家庭重塑
萨提亚模式的诞生是源于萨提亚治愈了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少女,但少女回家后却故态复萌,这使萨提亚发现原生家庭在个体行为上的作用。萨提亚认为,个体在原生家庭中经历到的各种关系和习得的各种应付方式,对这个人的一生影响最为重大,在以后的生活、工作、婚姻中会重演这种关系。由此,萨提亚提出系统的概念,把系统分为个人内在系统、人际互动系统和原生家庭系统,主张从系统改变个人,从改变家庭入手改变个人,主要采用了家庭重塑的技术。家庭重塑是采用人体雕塑的形式,让个体用不同的身体姿态来表现沟通模式和信息,将个体内心的状态清晰生动地展示出来,给人以强有力的冲击和震撼,让个体不只是用头脑,更用整个身心去体验整个心理转化的过程,从而有所改变。透过家庭重塑的过程,将内在心理外化,使个体清楚地看到童年的经历对自己当前生活的影响,从而转化家庭规条,放下过去的负担,整合自身的资源,更好地活在当下。
以上三种技术,是萨提亚模式最主要的技术,也是目前萨提亚模式培训和个案应用中最主要的技术,因其易于理解、便于操作而广受欢迎。
四、对萨提亚模式的思考
(一)大师的个人魅力与学派传承
在心理学越来越重视技术的今天,萨提亚模式的出现提供了一个人性化的心理治疗模式,这是萨提亚模式的鲜明的特点,也是萨提亚模式的最大优势所在,但同时也是萨提亚模式生存与发展的最大挑战,因为人性化很难量化,很难操作化、系统化,靠无法精确复制的情感投入来进行心理治疗,本身就是一种很个体化的
行为。
萨提亚模式在创立之初,多得益于创始人萨提亚的个人魅力,萨提亚曾被称为“家庭治疗之母”。这样的大师,诞生是有条件的,大师重复出现的概率太小了,很多时候几百年才出一个。萨提亚模式是一个容易传授,却不容易实践的模式,很多技术技巧并不复杂,但要创造性地运用,要取得应有的效果却很难。萨提亚模式的理论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实践技术操作。学习者很容易学习到萨提亚模式的技术,却很难去创造性地运用,这与学习者的个人条件有关,也与萨提亚模式的特点有关:形式复制容易,大师神韵难学。
《孟子・尽心下》说:“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也就是说:大匠可以给人规矩,不能够使人巧。依靠大师才能够推动的学说,在大师离开的时候,一般人照搬照抄,对模式的发展,并不能起什么作用。因为模仿大师的技术层面很容易,拥有大师的魅力却很难。从知师――技师――疗师――大师,学习者不是知识复印机,而是技能操作者;不是技能操作者,而是治疗专家;不是治疗专家,而是治疗大师――不是每一个学习萨提亚模式的人都能够完成从“知师”到“大师”的飞跃,除非拥有和萨提亚大师一样的神韵。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出色的继承者,很多人学习只是复制萨提亚模式的操作技术,而技术的简单复制与滥用会破坏学派本身的生命力,这就直接影响到萨提亚模式的传承与发展问题。靠个人魅力和神韵来流传的学派,如何在当前时代下,发展更多的合适继承人,使流派不断发扬光大,薪尽火传,也是萨提亚模式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二)治疗师是身心一致的人
萨提亚模式认为,治疗师是促成来访者改变的重要工具,治疗师要运用自身,让自身成为工具。那怎样的人才能够做治疗师呢?萨提亚模式提出治疗师须是身心一致的人,满足了自身的渴望,无须靠来访者来满足自己的渴望,还要有超越技术层面的人格影响、人格关怀,这不能不说是很高的要求。
是否在治疗中,治疗师可以和来访者共成长?从萨提亚模式的理论看,答案是否定的,萨提亚模式要求治疗师先做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所以无须从来访者身上获得成长。这就意味着治疗师首先自身成长完满才能够去治疗别人。萨提亚模式提出的身心一致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但并未给出具体详细的达到方法。怎样证明一个人是达到了身心一致的状态呢?另外,满足了期待和渴望的人,他会一直处于这个满足状态而没有新的渴望吗?假定治疗师是满足了期待和渴望,即使是存在这样的身心一致的治疗师,他在治疗过程中,是否还需要不需要成长?治疗师是否从一开始就具有足够的个人免疫力,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不会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不需要补充自身能量,不需要成长?如果他是身心一致的,那就不需要成长,但这似乎只是理想的状态;如果需要成长,说明还不够身心一致,又没有做治疗师的
资格。
此外,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凡夫俗子,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期待和渴望。即使是心理专家,仍会有未完成的期待和渴望,有自身的局限性。所以,萨提亚模式对治疗师的要求体现了从理想到现实的差距。以此标准,若不能做到宁缺毋滥,就会鱼龙混杂,看来要寻找合适的传承人很难。
(三)内在与外在的问题
萨提亚模式重内在,轻环境,认为个体通过内在转化就可以实现整合;只注重内心的过程,忽视情境的意义;虽然也考虑到情境,但情境最终还是为内在服务的。萨提亚模式比较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在微观世界努力,缺少宏观的视野,在解决个体问题时,很少考虑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个体的影响。
人是环境的产物,内在的改变毕竟有限,希望由内而外地实现变革,有点太理想化。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才是势不可挡的,个人在与社会潮流的博弈中很难以小博大。萨提亚模式寄希望于外部世界由心灵建构,带有依赖于心灵的理想主义色彩,期待某个因素,导致个体变化,再由个体导致社会变化。其实个人很多问题是社会问题的折射,有时候非个人力量能够解决。一个有症状的、内在混乱的人是否真有力量来改变自身,拒绝借助外力其实是一个损失。内在不能决定一切,由内而外的力量毕竟有限,很多时候比不上由外而内的力量。萨提亚提出只靠自我疗愈,这就如同生病不吃药而是靠病人自己的身体与病魔搏斗,感冒这样的小病还可以自愈,但遇到大病就不行了。君子善假于物也,既然外在力量可以借助而不借助,只靠内力可能要花费更多的努力。
另外,萨提亚模式提出尊重个性选择,不靠外部参照系,不参照外界标准,因为个体可以创设他自己的内在系统和标准,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只强调个性,否认了共性、共同标准的存在。但萨提亚模式对冰山的剖析还是建立在人类共性的基础上,这还是外部标准。
(四)萨提亚模式本土化
要不要本土化的问题,是所有学派在拓展疆域的时候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一个学派要有足够的跨文化性,才能够推进得更广,但要推进更深,需要有足够的文化敏感性。虽然萨提亚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吸取了东方文化的内涵,但在亚洲的本土适应上还是遇到了问题。比如萨提亚模式强调感受,强调积极表达内心的想法,而东方人一般比较含蓄,很少公开讲感受。东方人在乎自己的原生家庭,提倡孝顺父母,为长者讳,要让个体对抗家庭规则很难。这样看,萨提亚模式在亚洲的推进就不是微调的问题了,而是需要大的变动,才能够进入东方文化模式,更好地适应东方人的特点和需求。赖杞丰在《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一书封底的评论中说:本土的研究仍然处在一个混沌的阶段。看来,萨提亚模式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还有一个悖论:如果不本土化,就不能够广泛传播,但如果在世界各地本土化,在不同的文化语境进行整合,那最终的发展还是萨提亚模式吗?这是一个特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式的问题。特修斯之船讲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在航行中不断地维修和替换部件。比如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部件都换过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或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五)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萨提亚模式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也是与时俱进的问题,只有不断前进与成长,才能够不被时代潮流所淹没。这里很有启示的一件事是: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创始人理查德・班德瑞(Richard Bandler)和约翰・格林德(John Grinder)从整理萨提亚的治疗录像带中受到启发,而后创立了NLP,可谓青于出蓝,那萨提亚模式自身在当今时代如何创新?面对家庭系统排列、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异军突起,萨提亚模式如何在众多家庭治疗流派中分一席之地?
虽然萨提亚模式经历时间的磨练而生存下来,在世界各地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当前,萨提亚模式并不是主流的家庭治疗流派。萨提亚模式注重实践操作,技术很多但缺少内在联系,整体上缺少系统建构的完整理论体系支撑,在当前只有不断进行专业化与创新,才能够有延续、继承与发展,不流俗于行为技能的培训,而是真正成为一个有生命力学派。与其他学派相比,拥有完整的理论、能够系统清晰地表达也是萨提亚模式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江湖代有流派出,各领数十年。在潮流面前,不进则退。很多流派在同一时代诞生,却在不同时间结束,谁能够走得更远,不仅取决于时代,更取决于流派自身的努力。萨提亚模式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是萨提亚的传承者要思考的问题,只有解决萨提亚模式所面对的危机和挑战,才能够使萨提亚模式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曼.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M].钟谷兰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26-242.
[2]Satir V,Banmen J,Gerber J,Gomori. The Satir model: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M]. Palo Alto,CA: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1991.
[3]Satir V,Baldwin. Satir step-by-step[M]. Palo Alto,CA: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1983.
篇3
关键词:亲密关系科学;需求论;婚姻教育;婚姻咨询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59-03
一、亲密关系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辨
亲密关系是一种有着特定内涵的人际关系,主要指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一般来说,亲密关系有这样一些特征:关系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关系的内涵是多样的,关系对于双方有重要影响,双方有经常的身体接触。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术理论界逐渐地把两性关系、爱情、婚姻、家庭、亲子关系等问题统摄为亲密关系问题,亲密关系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人类的知识、观念和生活有着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分,在亲密关系领域尤其如此。古今中外的亲密关系知识大都是人文主义而非科学主义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表现为社会习俗、家庭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等形式,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地域性、族群性、个体性。就个体性而言,人们的亲密关系知识依赖个体的成长、体验和情感,相信主观、非理性和信仰,认可迷信和权威。这些知识有部分的道理,也有很多是偏见和谬误。在这些知识的支配和影响下,人们只能把各种好的和坏的亲密关系,都归结为缘分、运气、宿命。
数千年来,亲密关系知识和规则的产生、内容、传播、实践等等,主要是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社会控制的价值需求,其次才是满足人类的一般自然需求,这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表现的极为突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宗教与宇宙论是阴阳学说,其社会论的主要内容是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君臣(君民)、父子、夫妇等,这些关系在根本上都是上下、尊卑贵、贱的政治关系。现在来看,传统的君臣关系属于政治关系,父子、夫妇关系属于亲密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半是讲政治关系的,一半是讲亲密关系的。
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亲密关系的性质、准则和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为摆脱了传统的宗教和政治的僵化教条,倡导男女平等,亲密关系从传统的社会制度安排转变为一种私人事务和私人权利,强调性是亲密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些变化带来了一些尖锐的社会实践问题和学术理论问题,传统的人文主义亲密关系知识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和挑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亲密关系研究在西方发展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或学科。亲密关系科学可以定义为研究人的亲密关系心理和行为,研究亲密关系形成、演变、调整的规律,对亲密关系现象进行解释、预测、控制的科学。学术界广泛采用自我报告、观察法、生理测量、档案材料分析、夫妇报告、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进行有关实证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布雷姆等人的《亲密关系》是亲密关系科学的重要著作,“它至少使得人们对关系科学的认识向着更加学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它将使我们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伴侣选择、嫉妒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1] 2002年,弗莱彻在《亲密关系新科学》一书中,把亲密关系视为很有前景的新科学,还详细论证了亲密关系科学具有的科学特征,即解释性、预测性和控制性 [2]。
当然,应当认为,亲密关系属于一门“软科学”,还不属于像物理学、化学、生理学那样的“硬科学”。强调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是指其可以像物理学、化学等科学那样,进行理性的逻辑的实证研究,进行定量的或确定性的研究,可以进行证伪。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对立排斥的一面。长期地看,科学发达的知识和生活领域,人文主义就要退却,或者被批判、否定,或者被消解、重构;反之,科学不够发达的知识和生活领域,人文主义就会流行,就会有话语权。在亲密关系领域,人类的知识和生活,总是从人文主义走向科学主义,并形成新的人文主义。当然,人文主义范式的亲密关系知识有着特定的传播机制和应用价值,并不会因为相应的科学主义范式的知识的兴起而自动消退,科学主义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取代人文主义;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也并不是截然分明、非此即彼的。正因为如此,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亲密关系知识都很流行。
在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习惯性地狭隘地从人文主义认识亲密关系现象,而没有同时意识到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所以,在中国倡导和发展亲密关系科学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如何在中国倡导和发展亲密关系科学呢?方法不外如下:
其一,整个社会,尤其是科学界、学术理论界,应大力宣传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的观念。
其二,应当重视和加强多学科的亲密关系科学的研究。
其三,应当在学校和社会大力推广亲密关系科学的教育。
其四,应当用亲密关系科学咨询和辅导人们的亲密关系问题。
二、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
西方亲密关系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非常宽泛,主要是心理学,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等。吉登斯从政治学和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其《亲密关系的变革》[3]一书对中国学术理论界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加强了对亲密关系科学的研究,例如,张洪等人研究了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问题[4],叶映华等人研究了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问题[5]。总体来说,中国学术理论界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大大落后于西方,研究成果少,研究水平不高,研究视角有限,这也表明中国的亲密关系科学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门科学或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出和更新自己的范式或理论。不论从什么样的视角探讨研究亲密关系,都会涉及到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内涵问题。综合有关研究资料和社会实践,笔者认为,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内涵是人类针对这种特定关系的需求或利益,需求论或利益论可以成为亲密关系科学的一种范式。主要理由和依据有:
其一,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核心问题都是需求和利益问题,需求论范式有助于超越心理学,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和学科来认识亲密关系,把亲密关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联系起来。离开需求和利益,是无法说清亲密关系问题的。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文中就说道:“‘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同理,关于亲密关系的知识及观念一旦离开需求和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其二,需求是心理活动,也是外在行为,研究需求,意味着人的主观心理与客观行为能够高度结合。需求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流派都与需求问题有着实质性的关系。从需求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问题,有利于整合尽可能多的心理学知识。从亲密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实践来看,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也大都与需求满足与否有关。
其三,需求也是行为科学的核心问题,很大程度上,亲密关系科学是行为科学的一部分。从需求的角度认识亲密关系现象,有利于吸收和借鉴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如需求、动机、激励、人性、态度、目标、期望、公平、强化、归因、惩罚、沟通,等等。
其四,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婚姻家庭咨询专家都提出了需求论。在于立东看来,利益和需求是心理活动的本质,并决定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咨询的任务,就是通过利益分析,揭示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重新构建利益均衡的心理机制[7]。倡导亲密关系科学的布雷姆等人认为,社会交换理论及相互依赖理论是亲密关系科学的基础,人在亲密关系中都是有需求、企图和“贪婪”的;相互依赖的伴侣在使彼此幸福上负有责任,对伴侣的慷慨大度往往对自己有益;人们都希望以较小的成本得到较大的回报,都希望自己得到的好处与贡献能够平衡[8]。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交换理论及相互依赖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益和需求。哈里认为,亲密关系中存在一个爱情银行,满足与不满足对方的需求,就是存款和取款行为;婚姻幸福在于满足彼此重要的需求[9]。海灵格指出,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有所付出,就会产生受补偿的愿望,幸福婚姻是收益与付出的均衡,只有收益而没有付出,就会伤害关系[10]。在中外的各种婚姻状况测量工具中,实际上关注的都是性生活、财务、家务等需求的满意度以及满足行为问题[11]。
以往的亲密关系需求论的主要缺陷在于,重视研究如何满足需求,而忽视了研究人在亲密关系中究竟有哪些需求,忽视了对需求进行系统的类型划分和定义,这样就造成了如何满足需求的研究,常常是片面的,缺乏针对性及有效性,其结果是无法真正指导人们去满足需求。所以,亲密关系科学首先应当研究需求的类型及划分问题。
亲密关系是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包含性质不同、相互独立并关联的五类需求:、情爱、子女、财务、服务(家务)。绝大部分亲密关系现象,都与这五类需求有关。这五类需求有不同的特点、功能、价值和意义,每类需求都是可以进行符合生活实际及逻辑的逐层逐项划分的,每一类每一项具体的需求,也都有确定性的内涵、外在表现或心理特征。需求满足情况决定了亲密关系的质量和状态,决定了亲密关系中的爱与情感。没有单一的因素能够决定亲密关系的危机或和谐;亲密关系的危机和破裂,大多是意识及潜意识层面的一些需求长期没有满足的结果;亲密关系的和谐,意味着每人的需求得到了一种综合性的均衡的满足。全部需求都得到满足是不可能的、是不存在的,是非理性的。均衡满足往往意味着满足了生理与心理均衡、物质与精神均衡、亲密关系与人生均衡,也满足了收益与付出均衡。均衡与否,取决于双方的构建行为,取决于个人的内在心态以及外在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样,由于我们能够科学地合理地把亲密关系的复杂需求明晰为一种多元多层的结构,我们也就能够做到解释、预测、指导、控制人们的亲密关系及其行为。
总之,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就是把需求作为亲密关系本体论和方法论,实证研究这样一些问题:亲密关系中包含哪些需求;需求满足与亲密关系满意的关系;如何满足亲密关系的需求;需求对亲密关系演变的影响;有哪些因素影响需求满足;如何从需求满足和均衡的角度进行亲密关系的干预及咨询。
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衔接、融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认为只有需求满足和需求均衡,才能体现有关的各种人文主义观念和诉求,如爱、爱情、感情,等等,否则,这些观念或诉求都是空谈。因此,需求论范式有助于人们消除人们对亲密关系科学的抵触,反思、松动和扭转某些错误的人文主义观念,自觉地排除其不利的影响。
三、需求论亲密关系科学的社会应用价值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会同时流行着很多杂乱的亲密关系观念,当今西方社会如此,当今中国社会更是如此。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婚姻、爱情等问题是纯粹的感性问题,是说不清的,是没道理可言的。在恋爱与婚姻问题的教育、讲座、咨询、辅导中,在各种影视节目、网络传播、图书出版活动中,充斥着大量的有问题的人文主义亲密关系知识。例如,倡导男女大不同的庸俗心理学;提出了很多不靠谱的所谓关系技巧、宝典;宣扬一些信仰和教条,诉诸真爱、感恩;强调与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潮流相违背的传统观念;夸大原生家庭的影响;把个人体验和感悟当做普遍的道理;把内容含混的情商、沟通、爱的能力、爱的语言等作为核心话题;更有甚者,宣传一些荒谬或玄奥的东西。种种情形都有一定的市场,笼罩在浓重的非理性氛围中,其情形远比西方严重和混乱。
在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中国人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有了很多新的思考、选择和要求,亲密关系问题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个困惑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亲密关系科学,去反思、评价、取舍各种人文主义的亲密关系观念和说教。可以说,倡导亲密关系科学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实际意义。
需求论范式可以为亲密关系科学提供大量的学术理论上的课题,更有很强的社会应用价值,这也是亲密关系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指导人们的亲密关系行为,增强人们爱的能力。
需求论范式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很强的爱的能力。一些人常说的爱的能力,其实就是认知、满足自己及伴侣的需求,构建彼此的需求均衡的能力。需求论范式能够指导和帮助人们多层次、系统化地认知自己及伴侣的需求,有选择地有效地满足伴侣的一些重要需求和关注,彼此灵活而积极进行需求满换、回报、应答,互利互惠,认可自己某些满足能力的不足,认可自己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断强化需求满足的互补和依赖,,构建合理的现实的亲密关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实现需求满足的大体均衡,而无须苛求伴侣和自己,无须求助于难以做到和未必有效的奉献、忍让等等。
其二,指导亲密关系的教育及咨询活动。
需求论范式是以问题解决和社会实践为导向的一种理论探讨,这也决定了亲密关系的教育与咨询是一致的、一体化的。亲密关系教育,就是说清楚亲密关系中有哪些需求,有哪些均衡,如何通过经营构建行为实现需求均衡。亲密关系咨询,就是了解和解释哪些需求没有满足,有哪些需求失衡,并指导帮助人们改变需求认知,采取行动弥补失衡。也就是说,通过规范化操作,诊断需求满足情况,调整需求失衡。需求论范式与认知行为疗法、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有着直接的内在的关系,因此,可以更好地推动这些理论和技术在亲密关系咨询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 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亲密关系[M].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Garth J.O.Fletcher.The new Scie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Malden,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2002:4-12.
[3] 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张洪,王登峰,杨烨.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及其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6,38( 6):910-915.
[5] 叶映华,吴明证,姚乃琳.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构建[J].应用心理学,2009,15:84-8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 于立东.心理咨询中的利益均衡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21-238.
[7] 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苏珊・坎贝尔.亲密关系[M].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68.
[8] 威廉・哈里.他需她要[M].刘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1-4.
篇4
【关键词】 湖北旅游 旅游品牌 游客认知
在中国,旅游地形象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品牌形象战略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主要趋势。品牌形象(brandimage)是消费者对品牌具体的感知、联想和评价,通常具有具体性、主观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品牌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营销活动渴望建立的,受形象感知主体主观感受及感知方式、感知情境等影响,而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联想性的集合体。品牌形象认知则是指顾客对品牌的了解、记忆和识别,并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评价的心理活动过程。本文试图以归纳、总结国内外游客品牌认知理论为基础,分析游客对湖北旅游品牌形象的认知过程,为提升湖北旅游品牌的游客认知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国内外游客品牌认知理论概述
1、国外游客品牌认知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旅游地形象就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而后逐渐扩展到高端的优质旅游形象――旅游地品牌形象的建立上,其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品牌功能和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内旅游活动以及旅游吸引物特征的总括。
在旅游价值认知方面,Zaithaml认为顾客价值认知(或感知价值)就是顾客对所能认识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根据他的理论,顾客对旅游品牌的价值认知,取决于其购买某旅游品牌产品时对付出与收益的总体评价。其中付出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如时间、精力等),收益包括品牌的质量、广告效应、企业的信誉、对旅游品牌的心理认同程度等。
Woodruff揭示了顾客购买和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心理图景,他指出顾客对于价值的认知并不在于对产品本身的认知,而是对产品所实现的目标的认知。根据他的理论,不同层次上的旅游品牌价值将在不同层次上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在选择旅游品牌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品牌产品的具体属性及效能,根据这些属性,顾客购买和使用品牌产品时会对预期结果的实现能力形成期望和偏好。
在旅游感知形象方面,Fakeye,Crompton 在Gunn的基础上把旅游者头脑中形成的旅游地形象划分为三类:原生形象、引致形象和复合形象。原生形象是旅游者头脑中已有的,由经验和教育形成的目的地形象;引致形象是由广告、宣传推动产生的形象;复合形象是旅游者实地旅行后形成的更综合的形象。旅游品牌就是一种复合形象。Goodrich、Calantone、Mlima等认为旅游感知形象与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旅游决策、对服务质量的感受及满意程度等存在密切关系。Mayo指出影响旅游感知形象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景观、气候及交通等方面的差异。在影响旅游认知形成的因素上,Pearce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旅游者从不同途径获得的信息及其个体特征。Beerli和D.Martin认为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经历、人口学统计变量等因素与旅游认知形成有关。此外,Asli Tasci和Maja Konecnik等认为人们在心理上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会有负面、扭曲的感知,与现实情况有一定的差距,对目的地的认知、质量及游客忠诚度在品牌形象的评价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国内游客品牌认知理论
邓辉、鲁卫星认为,旅游品牌是整合了旅游产品的品质、特色、名称、标识、个性形象及市场影响力等要素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檀小舒认为,旅游地品牌是商标、名称、产品实力、包装、价格、历史、声誉、符号、广告风格的无形总和。旅游地品牌形象不仅要满足旅游者求知、求美、求新、求乐的愿望,更要获得游客的综合赞美。旅游地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高知名度的区域形象、优美的旅游景观形象、优雅而独特的环境形象、独具人文关怀的服务形象、值得信赖的旅游企业形象。马耀峰等通过对西安入境游客的实证分析,提出了旅游服务感知的框架模式和评价模型。张树夫、李巍等则从旅游地整体形象认知、城市形象认知、情感认知、旅游地形象定位等四个方面定义并测评游客心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安贺新认为,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越来越注重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符合自己心理需要和情趣偏好的特定体验。在各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趋同的情况下,体验成为关键的价值决定因素,并成为游客购买决策的主要动机,游客体验是旅游企业品牌塑造的核心。龙江智依据意识谱理论建构旅游体验的层级模式,把旅游体验划分为感官体验、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回归体验和灵性体验五个层次。
谢春山、张岚认为,品牌认知由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度、品牌美誉度和品牌忠诚度四方面要素组成。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旅游地品牌是旅游者心中对旅游地的一种认知情感,包括游览前形成心理偏好和游览后得到的感知验证,能够给旅游者带来心理满足并创造精神价值。这个过程表现为旅游者获得信息、萌生出游向往、作出决策直至旅游活动结束得到游后体验,即是在旅游者心理上从认知、联想上升至赞美、忠诚的过程。王恒、李悦峥等以大连广鹿岛研究为例,结合海岛型旅游资源的特点,运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测量被试的反应,开发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将传统的专家打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系统地计算客观精确地比较各个旅游景区的开发潜力。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人们对于旅游地品牌的研究与探索尚处在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旅游品牌的研究尚需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学者们在理论方面基本上都肯定了旅游者心理因素是旅游品牌形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基于旅游者心理层面的探索却比较少,从游客认知心理的角度探索旅游品牌的开发与维护尚处于开创阶段。
二、湖北旅游品牌的游客认知分析
1、湖北旅游品牌形象的游客认知过程
认知是外界刺激信息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主要中介因素之一。认知心理学一般用信息加工模型解释人的认知结构及认知过程。该模型基于以下假设:一是认知活动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二是每一个阶段都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独一无二的加工,最终的反应被假定为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结果。三是每一个阶段都从先前阶段接受信息,然后完成其独特的功能;研究者一般将输入信息当做认知初始阶段;根据信息加工模型,外部环境刺激会在人脑中形成直接的感觉反应,并进而使人形成对该刺激物的整体知觉印象,在此基础上,人脑会对这些外部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形成短期和长期记忆。所有这些由外部刺激引起的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活动彼此影响,共同形成了人的认知结构和进程。
对游客来说,由旅游资源、设施、景观等组成的湖北旅游品牌形象就是一个外部环境刺激。它的各个方面会在游客大脑中形成感觉并存储下来,进而使游客产生对湖北旅游品牌的整体的知觉意识。游客对这些旅游品牌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编码后,形成对湖北旅游品牌形象的短期记忆,并作出相应的反馈。以此为基础,游客会对湖北旅游品牌的产生长期记忆,并根据不同内外部情况随时提取这些记忆。这些心理活动最终使游客产生对湖北旅游品牌的整体印象和感情评价。图1为湖北旅游品牌形象的游客认知过程。
2、影响湖北旅游品牌游客认知的主要因素
湖北旅游品牌的游客认知主要就是游客对湖北旅游品牌外部刺激进行感知、编码、储存、加工和提取的一系列心理过程的总和。影响其认知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见图2):一是湖北旅游品牌形象的客观特性,包括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食宿等)、景观特点(如项目、导游、门票等)、居民素质(如居民的友好程度、道德水平等)、宣传口号(如湖北省委省政府所确立的“灵秀湖北”这一口号)及地域特色(如湖北总体地理特征、文化特征)等;二是湖北旅游品牌形象的旅客主观因素,包括游客对湖北旅游品牌的记忆(如以往对湖北旅游品牌好的记忆会促使其故地重游)、兴趣(如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就可能会选择荆州古城、赤壁古战场等)、情绪(如游客受到当地人热情招待的时候,更容易对旅游品牌产生好的印象)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旅游者的社会背景也对其对湖北旅游品牌形象的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游客所参与的特定社会群体及其在这些社会群体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决策行为。例如,家庭、俱乐部和其他参考群体不仅会对旅游者个体行为、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巨大影响,还常常迫使旅游者个体出于从众心理而做出选择。此外,旅游者的文化背景也“决定了他对不同活动和产品的整体重视程度”。总之,影响游客对湖北旅游品牌认知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三、完善湖北旅游品牌游客认知的对策
1、基于游客认知,开发、完善旅游资源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依据认知心理学原理,有针对性地开发能满足游客最各种身心需求的旅游项目。湖北在建设某个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发掘旅游资源自身的特色,包括景观特色、人文因素等,使其成为吸引游客的刺激因素。同时,要完善旅游区内外部的交通条件,提高旅游区的可进入性;此外,还要着力完善旅游区的基础设施,从食宿、行游、购物、娱乐等多方面考虑游客的需要。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旅游满意度,增强对旅游品牌的认同感。
在设计湖北旅游品牌时,还要根据游客认知的规律设计好景区建筑、道路、园林等形体空间。为了在生理和心理上适应游客的需求,湖北旅游品牌设计还要处理好人工美与自然美、传统美与现代美的关系。如前文所述,旅游是一种综合性认知审美活动,任何一种单纯的美都不足以形成游客对整个旅游品牌的审美认知。只有使游客在景区中体验到一个多种美和谐共存的整体美,才能使其加深对旅游品牌的综合印象。
2、突出培养湖北旅游品牌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一个旅游品牌的核心,也是其吸引游客的根本。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已成为一个旅游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制胜的关键。湖北旅游品牌设计,首先要植根于湖北各地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氛围之中。根据不同时空标准划分,湖北文化圈可分为古巴国文化亚圈、楚文化亚圈、三国文化亚圈、武当山道教文化亚圈、近代工业文化亚圈等。只有在尊重各地社会历史文化氛围的基础上设计湖北旅游品牌的形象,将旅游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融汇到旅游品牌设计之中,才能设计出吸引游客的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旅游行为的心理学基础就是猎奇,湖北必须根据自身现有的文化资源,设计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才能确保旅游产品对游客有持久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在开发湖北旅游资源时,如能有明确的主要客源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牌开发,则会进一步突出该旅游品牌的独特性。例如,前往武汉归元寺的游客中大多数都是礼敬佛教的,在归元寺周边开发有关佛教的旅游品牌,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3、强化湖北旅游品牌的形象识别设计,提炼其核心形象
外部刺激是游客对旅游品牌认知的基础,优良的形象识别设计会大大强化景区在游客心中的地位。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湖北旅游品牌的形象设计:一是选择合适的旅游口号。旅游口号必须符合游客的认知规律,既要体现湖北旅游景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又要具有可传播性且必须积极向上。湖北许多旅游品牌的宣传口号都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比如武当山“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等;但也有许多景区,尤其是鄂西贫困地区的旅游口号尚需进一步开发。二是选择合适的旅游标志。通过创立自我形象识别标志,可以极大地强化旅游品牌在游客心中的特征形象。目前湖北各旅游品牌普遍缺少像“马踏飞燕”这样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形象标识,亟待改进。笔者建议,可以“曾侯乙编钟”作为湖北旅游品牌的整体标识。因为编钟不仅可以代表湖北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还可以表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是重视湖北旅游品牌形象的宣传工作。在认知心理学中,有一种所谓的“光圈效应”,即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事物的某个特点会在人的知觉中形成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通过在人流量大的交通枢纽处设立广告牌,以及利用节日庆典和重大活动进行形象推广,可以加深游客对湖北旅游品牌正面形象的认知,从而使其忽略其中某些不良的细节,以达到强化旅游者心理感受、完善湖北旅游品牌游客认知的目的。
四、结语
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的今天,游客认知直接影响着旅游品牌的长足发展。如何提高游客对旅游品牌的认知度,已成为摆在湖北各大旅游景区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国内外的旅游品牌认知理论都强调游客认知心理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信息加工模型来看,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刺激能否在游客的头脑中形成美好的长时记忆,受旅游品牌的客观特性、游客的主观心理认知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游客对湖北旅游品牌的认知度,除了必须根据游客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景观建设外,还必须以湖北社会文化和客源地特征为基础突出其旅游品牌的独特性,并通过选择合适旅游口号、旅游标志进行适当宣传推广,以强化湖北旅游品牌的形象识别设计。
(注:本文为2013年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文化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湖北旅游品牌开发策略”成果。项目编号:HBCIR2014Y009。)
【参考文献】
[1] Asunción Beerli,J.D.Josefa D. Martín.Touris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rdeived image of tourist destinations:A quantitative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Lanzarote,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5).
[2] 戴艳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游客心理认知研究――以南宁市为例[D].广西大学,2008.
[3] 邓辉、鲁卫星:湖北旅游品牌的层次结构及精品名牌战略的实施[J].理论月刊,2002(6).
[4] 李巍、张树夫:旅游地形象的认知与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18(6).
[5] 刘纯主编:旅游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 Robert L. Solso,M.Kimberly Maclin,Otto H.Maclin著,邵志芳、李林等译:认知心理学(第七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 檀小舒:旅游地品牌形象的理论认知与建构策略――兼及龙岩市旅游形象的分析[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8(3).
[8] 吴月红等主编:旅游美学基础[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篇5
实现现代化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但何谓现代化却一直是一个有广泛争议的不断发展的概念。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等内涵。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实现的前提和根本途径。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系著名学者英格尔斯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的大量实地考察和个案分析而形成的看法。他把“现代人”概括为12条基本特征:乐于接受新经验、准备接受社会的变革、意见的成长、对信息的测量、时间性、效能感、计划性、可依赖性或信任感、重视专门技术并承认以此作为分配报酬的正当基础、教育与职业的志愿、了解并尊重别人的尊严的品质、了解生产及过程。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民主参与性、高度时效感、独立自主性和创新开放意识。
人格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人格既包括有内隐的心理特征成分,又必然要触及人类基本的行为方式”。它是具有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的人类心理或行为特质。普汶在其权威性著作《人格心理学》中指出:“人格是代表个人在对情境做反应时,自身所表现出的结构性质和动态性质,即人格代表一种使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持久特性”。现代人格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对社会成员的必然要求,突出表现为动态的随社会发展而变迁的有别于传统的现代行为特征和思维品质,反映为现代社会成员在价值观、态度、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等心理结构方面的特性,根据“人的现代化”的要求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公平竞争、惜时高效、乐观进取、求真务实、民主参与、开放创新等涵盖内在心态、情感和外部行为等不同层面的价值取向或特征。
二、现代人格的倡导与媒体的“塑型”作用
现代人格是相对于传统人格而言的。传统人格有勤劳、善良、温和、宽容、自强、刚健等积极因素,但同时又表现出克己、忍让、顺从的“奴性”,中庸、圆滑、保守、明哲保身的“智性”,易于满足现状的惰性,强调修身养性、谦恭内省、含蓄内敛而不善于表达自己、表现自己的内向型性格和不重视沟通交流等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特征。传统文化积淀的深厚影响和西方文化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冲击,共同构筑了中国人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格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社会从传统转向现代、现代化建设远没有完成的转型期和发展期,反思传统人格,塑造具有独立自主、公平竞争、惜时高效、乐观进取、求真务实、民主参与、开放创新等意识特征的现代人格就成为一种必需。
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借助于一些平台来完成。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组织学习等传统的常规渠道之外,大众媒体以其方便、快捷、日益增大的覆盖率和影响广泛而成为谁也不能忽视的公共平台和传播工具,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美国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对媒介应如何根据个体不同阶段的人格状态及主要诉求来确定媒介策略、实施有效的引导,从而实现对受众人格的积极塑造有深入的探讨。他非常强调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对个体进化史(或称社会化)的影响,同时强调,在大众传播发达的今天,媒介对个体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
媒体具有的强大“塑型”作用在媒介功能的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已是不争的事实。传播学者喻国明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图景’的信息95%以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知的。而这一信息获知的渠道依赖,势必要打上深刻的渠道烙印。显然,大众媒介在形成‘社会议题’、社会舆论乃至文化价值心态方面,无疑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大众媒体将通过新闻报道——主要是典型人物报道、社会生活报道、各种形式的新闻评论等手段来完成社会赋予它的这一责任。
三、现代人格观照下的媒体报道表现
我国媒体历来有重视人物报道,通过树立典型人物来为社会公众设立“参照坐标”的传统。媒体自主挖掘、选择的新人新事类报道,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对现代人格的培育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但是也有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我国人物报道或涉及人物的事件报道的痼疾和通病。
一份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很能说明问题。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61%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类报道“模式化、概念化”;50%的人认为是“空话、套话多”;9%的受访者认为是“对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32%的被调查者认为“对典型人物的时代特色挖掘不够”。报道手段单一、内容刻板、缺少公众参与、偏离现实生活,都使人物报道的实效离现代人格的要求相去甚远。
四、媒体现代人格塑造职能的重建
媒体人物报道中这些需要反思的问题,对如何理解和设计报道现代人格的议题、重塑现代人格的丰富内涵,在内容和形式原则上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篇6
我小时候既没有存钱罐,也从未获得过任何物质奖励。所以,每当有人问我:对你的儿子牛牛,你会采用这样的奖励方式吗?我的答案总是:NO!
付出是一种责任
打从牛牛出生就成为了家庭的一员,虽然年纪小,但我没有因此就忽略他本应该对家庭承担的责任。
那么,牛牛的责任在哪儿呢?开始就在于健康茁壮长大,让父母与他一起体验成长变化所带来的快乐;等到上幼儿园,就要开始学习生活自理,学习干简单的家务,长成为小小男子汉,为家庭作出贡献。
起先,牛牛觉得擦地、洗菜、洗碗、洗衣服、擦桌子等家务都是游戏。他喜欢抡着笤帚满屋子跑,喜欢一手拿着袜子一手拿着肥皂,喜欢一边铺床一边蹦床,喜欢一边干活一边搞破坏,这些都是他与生俱来的天性。
而我呢?不怕他做过卫生之后,客厅里变得更脏更乱;不怕他洗过衣服之后,我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收拾卫生间;不怕他铺过床之后,我还要再洗一遍床单。我更在乎的是,牛牛知道干家务是他每天必须做的事,就像他每天必须洗脸刷牙一样。
金钱不归属于童年
孩子小的时候,对金钱没有概念,他们只是在细心观察大人的言行后,知道如果想要糖果、想要玩具,就必须给钱,给了钱,才能吃上糖果,才能拆开玩具的包装。除此之外,在他们幼小的世界里,就只有游戏、嬉闹,还有快乐。我认为,这种没有被金钱所沾染的童真世界,才是最美好的。
所以,对牛牛的奖励,我都会避免给予单一、有形的物质奖励,而以精神性的、活动性的、少量的物质性相结合的灵活奖励来代替。比如几句口头表扬、鼓掌,或者给他竖起大拇指,又或者是一个大大的拥抱等;活动奖励可以是与我们一起做游戏,观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外出游玩,和喜欢的朋友一起逛街等。
有奖励要干,没奖励也要干
若是孩子每次做家务都能够获得数量不等的金钱,而这些金钱可以用来买糖果或小玩具,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有这样一种心理:有钱就干,没钱就不干。
这种把付出和回报对等起来的做法,其结果是:当孩子觉得所获得的奖励低于他们付出时,就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心理不平衡。
真正的奖励,应从孩子的内在心理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培养生活习惯的目的。平时,我会告诉牛牛:你要去洗碗,是因为碗洗干净了,下次才能再用;你要去洗衣服,是因为你要做一个干净的孩子;你要去收拾玩具,是因为收拾好了,下次想再玩时才能找得到;你要把自己脱下来的鞋子摆整齐,是因为家里需要一个整洁的环境,等等。
对于家务活,我更加希望牛牛是自愿去做,而不是因为有奖励才做。让他做任何事情都保持原生态,一旦把功利的目的加入进来,就等于破坏了一切。
奖励是怎样减少内在动力的?
斯坦福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马克·莱普和大卫·格林对51名3~4岁且喜欢画画的儿童进行了一个有趣的研究。他们把这些孩子随意分成三组:
第一组:承诺给予奖励。孩子们被告知:如果他们参与画画,在画画结束之后就会得到一个带有金印和色带的证书。
第二组:意外惊喜奖。孩子们同样会收到上述的奖赏,但他们事先没有被告知奖励的事。直到完成绘画之后,才意外得到。
第三组:没有奖励。孩子既没有收到奖励的承诺,在绘画完成之后也没有得到奖赏。
每个孩子会被带到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作画6分钟,随后根据设定的情境给予或不给予奖励。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研究者发现:第一组的孩子花在绘画上的时间明显少于其他两组。这是因为孩子不是为给自己带来愉悦的情绪而画,其外部动机是要获得奖品,因此他们觉得画画已经不好玩了,也失去了想要画画的兴趣。
篇7
关键词:亲密关系;团体辅导;大学生;提升策略
一、大学生亲密关系概述
根据埃里克森的相关理论,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其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亲密关系,克服孤独感。大学生希望自己能够获得亲密关系,尤其是恋人关系。亲密关系发展好的大学生具有低程度的消极情绪以及更高程度的幸福体验。建立亲密关系也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适应,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社会交往等都有重要意义。大学时期的亲密关系,不仅会对当前与人相处的方式有影响,极有可能影响以后的婚姻关系。早期心理学家提出的相互依存理论和人际资源结构模型被广泛运用于亲密关系满意感研究。在依恋方式理论中认为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应了建立和发展不同的亲密关系。国内受成人依恋理论影响,着力于研究成人依恋理论下的团体辅导大学生亲密关系提升策略,并且研究成人依恋和其他某一理论对亲密关系的影响比较多。也有学者就自我同一性、认知方面、自我表露、冲突解决行为等做相应的研究调查。张舒等人用亲密关系量表(ECR)研究高校理工科学生亲密关系上发现普遍存在差异。[1]近年来,新媒体的出现也影响了亲密关系的模式。
二、大学生亲密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归因方式
亲密关系的质量关乎着情侣之间感情的重要体验,是衡量亲密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不同情侣之间亲密关系质量的不同,当发生冲突时会采取不同的归因方式。早期学者认为当幸福的伴侣在遇到正时,会认为这是对方内部因素在起作用。当遇到负时,会认为这是源于外部因素。就像在婚姻关系当中,幸福的夫妻常常把另一半的好的行为归于内在原因,觉得是他的善良、道德等。马瑞等人通过研究依恋风格,发现依恋风格也对归因有一定的影响作用。[2]他们认为安全性依恋的个体在归因风格方面往往会表现出乐观的信念和积极体验,愿意与对方交流表露自我以产生积极的反应。
(二)成人依恋
研究大学生的亲密关系,成人依恋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成人依恋指的是与伴侣之间构成的一个情感联结。通过反复与依恋对象之间的互动,形成内部工作模式,而当这种工作模式自动化、习惯化了以后,会强烈地影响我们个体,特别是亲密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成人依恋和关系满意度密切相关。其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个体亲密关系满意度往往更低。也有学者证实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成人依恋在依恋回避维度上表现出来差异性(性别、年龄、独生或非独生、恋爱持续时间)。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对于进行亲密关系辅导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人格特征
人们会选择与自己在一些方面相似的人交往,使自我概念能够得到确认。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一项大学生室友关系的研究当中指出,往往吸引室友的是价值相似性。在对情侣的研究中也发现,亲密关系的双方在人格上具有相似性。王佳等人在对研究大学生亲密关系提升策略时,从训练高拒绝敏感个体的角度提升亲密关系。[3]在亲密关系研究当中,人格特质中的拒绝敏感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它是指对于社会拒绝具有相对高度敏感的人往往趋向于表现出对社会拒绝存在的紧张、焦虑性的预期和期望。而亲密关系是通过不断地互动建立起来,而拒绝敏感度高的个体往往会迟钝或者麻木,因而表现出相同或者更加冷漠的行为回应。
(四)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良好的个体能够把握与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能够清楚自己要什么,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不会过度依赖对方。此外,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个体往往在亲密关系中回避或者过度依赖他人,这与依恋有着密切的联系。[4]有学者在研究自我分化时发现,男大学生在自我位置、与人融合、情绪反应三个维度得分高于女大学生。[5]女学生在亲密关系中更加容易受到外在影响并且情绪反应强烈。在相互分享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积极的效应。在恋爱的亲密关系中,也有学者提出身体外表的吸引力对于亲密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男性更加看重女性的身体外表吸引力。此外,原生家庭的关系信念模式、家长的信任或支持、浪漫技巧的运用等也对恋人的亲密关系有一定的影响。
三、基于团体心理辅导提升大学生亲密关系的策略
近年来,团体辅导逐步拓展到课堂外,在操场和训练场等宽阔的地方开展相关的活动。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心理辅导的形式,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围绕中心主题开展活动和人际交往、人机互动。利用团体辅导的干预方式来提高大学生亲密关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团体辅导中,团体成员态度、观念、行为有意无意地在发生改变,不仅能短时间内提高亲密关系,从长远来看也利于整个亲密关系的长期维持、并朝一个较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可以减少一些相关的负面情绪,更加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潘莉莉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当中也指出,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具有较高的价值。[6]
(一)注重早期心理教育,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有研究者在大学生进入大学时就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重视心理健康普查工作。这有益于高校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辅导和干预。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关注童年创伤,青春期压抑、焦虑、抑郁症等问题。有高校对农村留守学生、贫困家庭学生给予了关心和照顾,注重他们的心理教育,对于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一些问题。在信息化时代,更要有效运用现代化的手段,甄别出在亲密关系方面需要帮助的学生。并且安排老师做心理评估、心理测评、危机干预、心理辅导等工作。对于学生出现的相关问题要综合分析,力图帮助学生正确应对亲密关系,合理看待亲密关系问题,提升相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开展团体辅导干预,提高学生自我分化水平
自我分化是影响大学生亲密关系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团体辅导,帮助团体成员认清自我,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理性看待问题。Bowen家庭系统治疗理论为团体辅导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指出自我分化的两个层面,即内心层面与人际层面。帮助学生提升理智和情感区分开的能力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独立性的能力。王一凡在硕士论文中以原生家庭核心家庭情绪和个体感受为主线,家庭与亲密关系为议题,设计角色扮演等活动,展开团体活动。[7]结果表示,以家庭为主线设计的团体辅导也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提高,从而对于大学生的亲密关系有积极的作用。
(三)开展班级团体辅导,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大学生的亲密关系问题太具有普遍性,班级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对于个别学生除了班级团体辅导,也要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保护学生的相关隐私。在相关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参加过团体辅导的学生思考和判断更加积极、心理状态和承受力更好。当前,一些高校团体辅导基本上每周一次,每次约120分钟,为期八周。并且在每次辅导以后老师会布置相应的作业,以及小组讨论启发和个人思考。在这样的团体辅导活动中,成员之间加深了解,也更加具有参与感、安全感。他们能够在相互帮助当中,建立友善的亲密关系,从而对于提升亲密关系有积极的作用。此外,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竞赛比赛、志愿者活动等,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塑造乐观开朗的个性。通过校园生活和团体辅导,对学生心理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亲密关系。
(四)巧用现代新媒体平台,提高团体辅导水平
在社交媒体时代,新媒体也是一项很好的沟通交流工具。大学生就更加容易接受来自新媒体平台的新鲜事物。高校应利用网络平台(QQ、微信等),开展心理辅导。通过面谈、微信交流、网络聊天、邮件咨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在线心理辅导。必要时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和疏导,解决在大学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而高校针对于亲密关系的专题团体辅导,对于大学生而言有必要性。此外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线上讲座等方式传播心理知识,更有利于避免在面对面时的沟通障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以便于预防和及时有效的干预。
(五)采取差异化的辅导方法,增强被辅导学生的心理安全感
在研究中发现,一些大学生受到错误观点的误导,而对亲密关系造成了比较消极的影响。在针对大学生亲密关系辅导时,也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辅导办法。2015年,有研究者对我国34个城市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60.5%的大学生接受性解放,还有67.1%接受婚前,伴随而来的就是大学生群体成为艾滋病等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高校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两性关系,不要被错误的观念所误导。高校老师在进行团体辅导和干预的时候,要根据大学生年级、性别等方面开展差异化的亲密关系团体辅导,并注重学生的隐私、增强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此外,差异化也体现在不同地域学生差异化辅导、不同问题学生差异化辅导,力图减轻亲密关系中的风险因素。
四、结束语
团体辅导在我国起步较晚,应该加强本土化的研究,在团体辅导当中开展的是亲密关系的研究,所以亲密模式的探讨上很有冲击性。为了消除在团体辅导过程当中的紧张不安情绪,更好地达到理想的效果,有必要采取多种方式。并且在提升亲密关系中要注意几种方法。首先,在进行辅导时,理论的介绍与分享要结合实例,要与主题活动链接起来。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角色扮演、团体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去完成训练活动;其次,讨论和讲评也是必不缺失的一部分。尤其是讲评,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活动中的问题以及没有考虑到的思考盲区,对于学生在以后处理亲密关系时会有更多的益处。现在的团体辅导,因为时间和人力的不足,没有在团体辅导后长期的跟踪调查。在亲密关系的呈现中,可能会发生一些特殊情况,成员会在某一阶段引起情绪波动。如果了这样的情况,那么更加需要密切关注,在团体辅导结束后进行单独心理辅导。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回访调查,系统和动态的评估团体辅导方案。现在,亲密关系的研究还处在理论阶段的比较多。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解决亲密关系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很少。团体辅导在亲密关系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受相关理论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团体辅导相关研究,推动高校对于团体辅导和亲密关系的发展与重视。
参考文献
[1]张舒,张清莹.高校理工科学生亲密关系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66-68.
[2]马瑞,李培.成人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评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3):214-215.
[3]王佳,陶海萍,超.大学生亲密关系提升训练的团体方案建构及初步应用[J].重庆医学,2019,48(24):4300-4302.
[4]刘春艳,刘衍玲,王鑫强.大学生自我分化与依恋类型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9):1091-1092.
[5]张良悦,李锦辉.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异地恋人亲密关系研究[J].传媒观察,2020(9):36-44.
[6]潘莉莉,徐紫菡.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2):105-108.
篇8
产品的包装是构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产品的灵魂与精神。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有更多的人想要接近自然、亲近自然,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品也体现出自然韵味,力图展现自然界的美。文章通过对自然思想和理念的搜集分析,对自然元素在产品包装上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设计思路。同时,对自然元素、自然思想的认识、思考也为产品包装设计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
关键词:
包装设计 自然之美 设计应用
1.产品包装设计概述
广义的包装概念涉及到了各个领域,通常我们所说的包装可以理解为日用品和工艺品的盛装容器、包裹用品及储藏搬运所需的外包装器物,即包裹和盛装物品的用具及容器。产品的包装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还是增加商品价值的一种手段,具有保护商品,给流通环节贮、运、调、销带来方便和美化商品、吸引顾客,有利于促销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包装设计开始重视古代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结合,利用文化与思想带动包装设计的发展。
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该包括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容器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设计、文字设计几个方面。产品包装设计程序其实是“对企业商品文化的解读-寻找题材要素-提炼造型符号-进行视觉整合-确定表现方式-实现设计表达”的过程。
2.自然、自然元素、自然之美
词典中对自然一词的注释是:自然界;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非勉强的;事物按其内部的规律发展变化,不受外界干预,指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等。自然之美,无雕埭,洗尽研媚,浑然无迹,自然天成。自然之美是自然万物的美,是自然状态的、自然本性的、自然情感的美,即为展现自然万事万物本性的美,是一种朴素的美。
本文对自然之美的研究和诠释包括形式和理念两个方面。
形式上的自然之美表现为自然界的中各种元素的展现,清晨的阳光、蔚蓝的天空、浩瀚的海面、清爽的海风、动植物的生命形态、湖泊、岩石等,都是自然中美好元素的体现。
理念上的自然之美表现在天然、无造作的状态。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对“自然之美”的祟尚源于老子、庄子的“自然”艺术风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精神正是对“自然之美”在思想上具体体现。
自然,最直观的理解就是自然界。自然之美,就是大自然所体现出的美,自然中的美是通过自然形式来进行传达的。中国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主张思考天地万物,推崇自然之美,在其哲学中渗透着自然之道和自然之美的思想智慧。在产品包装的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产品也体现出自然韵味,力图展现自然界的美,展现人本性的美。
3.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个产品的包装直接影响顾客购买心理,好的包装可以成为宣传自己以及品牌信息的一个平台,用来表示产品以及相关的品牌信息,成为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的一个载体。包装可以通过色彩、文字、图像等因素,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同时也将产品品牌特征植入消费者的观念之中,让消费者将该品牌与其他竞争品牌相区分开来。
在追求绿色环保、返璞归真的今天,绿色包装设计建构在不断发展的经济技术条件之上,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相适应,与后工业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吻合。所以将自然的元素、思想和产品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产品包装进行结合,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又为设计师在包装设计上提供思路。
4.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4.1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自然元素、自然之美、产品包装设计的相关理论还是比较多的,朱和平在其《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中》谈到,包装设计涉及到实用性、精神性、文化性、欣赏性、实用性、创新性等特性,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提到纸质材料应该是包装设计的首选材料,自然材料应该被最大限度的运用。王安霞在《产品包装设计》中提到,绿色包装设计是一种可持续性的设计,大力倡导绿色包装设计,有利于保护环境资源,也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徐平在《论家具的自然之美》中提出自然之美是自然界万物的美,是自然状态的、自然本性的、自然情感的美,即为展现自然万事万物本性的美,是一种朴素的美。王伟玉在《人・包装・自然――从人与自然的角度研究现代包装设计》中提到,包装、人、自然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使包装符合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需求,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是设计师应该思考的“包装与人”之间的问题,是包装设计人性化理念的表达。现代包装设计的繁荣发展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创意与惊喜,同时还对其他多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的包装理念逐渐被运用到包装设计领域,使包装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行业应用上,目前国内饮用水品牌中,农夫山泉在新产品研发和包装设计上日渐成熟,在其产品“打奶茶”的包装设计中,产品形态设计来源宋代茶艺“点茶”中必备的茶具――茶筅。在颜色上利用抹茶和红茶冲泡出来的自然色泽,体现了强烈的自然之美。在其高端水系列包装中,采用自然纹样的设计,表达了农夫山泉对长白山和栖息其中的生灵的敬畏之情。
丰番农品是一家专注于生产有机农产品,并弘扬传统东方农作文化的品牌。来自上海的融设计创作出了一款东方风味十足的米口袋。米口袋不光好看还中用,能装10公斤大米。环保、文化、简易,方便是关于这款精米包装设计的关键词。该设计采用自然中鱼的造型与图像元素,并结合中国传统中“年年有余”的祝福。在鱼鳞和鱼尾上运用米粒和麦穗的形象元素,更是突出了产品的精良品质,是自然元素的良好运用。
4.2国外相关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运动以提倡反对粗制滥造的工业产品,提倡手工艺,其中就有祟尚自然的思想。“绿色自然”的艺术理念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自然问题,莫里斯曾写道“假如没有人类的蓄意破坏,地球上的每一个区域都有其自身之美,因此我当可断言,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分享这种自然之美,每一个勤劳、诚实的家庭都应拥有理想的住宅环境,这就是我要以艺术之名所要奔走呼号的”。拉斯金提出向自然学习,强调将观察融入到设计中去。工艺美术运动之后的新艺术运动,主张完全放弃传统装饰风格,开创全新的自然装饰风格;倡导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Shuo-Ting Wei在《Package Design:Colour Harmony and Consumer Expectations》一文中研究了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与消费者期望,使用语义差分方法本研究环境颜色和心理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果汁包装实验发现,首先,果汁包装中的和谐颜色、消费者喜好、产品质量这三者有着巨大的联系,第二,新鲜度的视觉评价是受包装颜色的亮度和色度影响。最后,颜色和谐的原则可能会根据上下文中使用的颜色而有所不同。加文安布罗斯在《创造品牌的包转设计》中提到,包装不等于品牌,不能把产品包装局限在品牌的因素之下,包装是产品的一部分,用户可以从包装中获取对一个品牌的信心,进而产生忠诚度。
在国外行业应用中,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在果汁包装设计中,瓶身模仿真实水果触感肌理,猕猴桃果汁包装摸上去毛糙涩手,草莓果汁包装滑润却不平整,香蕉果汁包装透出哑光的质感,光影的过渡与真实水果无异,拿在手中宛如手握新鲜水果,以体现果汁的新鲜度。
1000 ACRE SVODKA包装的瓶型设计,抽象的造型与玻璃材质相互衬托,树木生长的结构特征成就了经典而实用的设计作品。
scanwood是丹麦最大的木制厨具制造商,该餐具以布满纹路的原生态的木头所制成,包装底部犹如树根般的设计更是呈现了原始朴素且天然的生活形态。
5.自然之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运用的方法及思路
5.1自然思想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理念上,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庄子的自然事物之美以精神之美见长。如“落林”取其萧瑟之精神,“杨柳”取送别之精神,“圆月”取其团圆美满之意,以意象的思想来指导包装中设计的深层含义。“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哲学思想。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在对禅的研究中,也与自然有着巨大的联系。禅,就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这些思想可以与当今社会中自然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进行结合,以自然的思想指导包装的造型、选材和设计风格,为产品的包装设计提供更深层次的寓意。比如将产品包装的重点体现在拆开包装的动作上,一个简单的动作或是触碰就能使包装轻易地打开,打开后又以一种自然、随机的状态将内容展现在人们面前,这种设计不仅在使用上十分便利,而且会给使用者带来惊喜,体现了产品包装所展现出来的自然之美。
5.2自然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形式上,将自然中的元素按照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在视觉上主要研究产品包装的形态、颜色和图形三个方面,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提取,在形态设计中结合仿生设计的相关知识,可以直接将自然的形态运用在产品的包装上,比如茶叶的包装可以采用一片叶子或是一株茶树的形态;将果汁包装的造型以水果的形象表示。这种直观造型上的传达不仅使产品品种的辨识度得到提高,从产品语意的角度上,更加清晰明了地体现了产品本身。在色彩的设计上,结合心理学的知识研究人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分析自然界中的颜色适合用在哪种产品的包装上。比如设计一款陶瓷产品的包装,可以从陶瓷的材质进行分析。陶土是一种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黏土,所以在包装的颜色选择上可以回归原始采用灰白色作为包装的主色调。又比如皮革产品的包装盒,可以采用牛皮纸的形式,不仅和产品材质相呼应,在视觉上,淡黄色的牛皮纸本身就与生俱来地带着一种朴素沧桑的厚重感,给人一种宁静踏实稳重的感觉,符合产品的特点。在图形上结合构成理论,研究对自然中的图形的巧妙搭配,而不是简单的图案堆叠。通过归纳的方式,以美学作为基础,提炼出自然中的植物、动物、星辰、大海等形态,以图案的形式印制在产品的包装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近年来流行的手绘方式运用较为广泛,也体现出原生态的感觉。
在触觉上,主要研究包装设计的材质和表面肌理。材质的研究范围是有限的,自然材质主要包括木、竹、纸等,以这些材质代替塑料、金属等材质,亦是环保可持续理念的体现。在选择材质的同时,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自然材质所传达的情感与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如木质所传达出来的触感比金属要温暖;纸质的包装在拿起时感觉分量较轻;牛皮纸这种使用再生木浆所制造的纸,略微粗糙的工艺使人触摸起来觉得格外舒服,给习惯了细腻白纸的人们带来一份来自原始朴素的冲击。在肌理上,不同木材所展现出来的肌理是不同的,采用编织的形式所制作出来的包装在触觉上也是另有一番体验。
篇9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精神文化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它既诉说着民族的过去,更昭示着民族的未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传统和文化的发展,而文化是发展过程伴随着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问题之所以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凸显,缘于经济全球化冲击下民族文化由多元趋于一体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即文化认同的变化所导致的民族身份模糊和民族重构,继而引发的民族认同危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想,即是应对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浪潮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全面冲击(如主流价值失位、民族文化日渐式微等)而作出的积极回应。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谋求国富民强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既以开放的胸襟学习、吸收西方的优秀文明和文化成果,同时又以自信的心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重建民族的精神支柱,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以优秀的中华文化为根基,由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情感表达体系和信仰体系等要素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它是中华民族成员共有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是由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对这一精神文化系统的认知、建构和接纳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就是文化意义上和精神层面上的民族认同过程。因此,揭示民族认同过程中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因素,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思路和建设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民族认同的基本界定
什么是民族认同?在英文中,“民族认同”的对应词是“ethnic identity”或“national identity”,其中,“ethnic”和“national”意指“种族的或民族的”,而“identity”的意思是“身份”、“认明”、“确认”,组合起来就是“民族身份的确认”,即民族认同。一般认为,“认同”一词源于心理学,最先由弗洛伊德提出,意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心理学中的“民族认同”,主要是指民族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知与情感依附。从社会学的视角看,认同可以分为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两个层面。在个体层面上,认同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色或身份的理性确认,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吉登斯所言的认同就属于这一层面,即“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在社会层面上,认同则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法国学者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就属于这个层面的认同,他指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因此,当谈及“民族认同”时,必然涉及民族成员的个体认同和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在本文中所谈的民族认同更侧重于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方面。依据以上所述,民族认同可以界定为“社会成员对自己归属于某一家庭、家族、社区、阶层、阶级、国家、文化等的认知和感情依附”。
在当今的全球化话语系统中,“‘民族认同’实际上已经被理解为‘民族认异’,即一个民族确定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差异或他性”。而“民族认异”的突出是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多元。正如罗伯森在论述“民族认同表现”的当代条件时所指出的那样,“民族认同首先从其触及范围和意义来说可以确定为全球性过程的文化方面及对这些过程的反应;其次,某种已经被概念化为世界体系的实体。贝尔纳德・麦克格兰所谓‘用于解释和说明他者不同之处的权威范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越来越由‘文化’解释他者的不同之处”。因此,从文化学和文化哲学的视域来考察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剖析民族认同的实质,揭示其内蕴的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因素,对于理解精神文化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和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中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思考维度。
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石
文化是人类后天习得之物,“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性式样也包括隐性式样”,“文化存在于思想、情感和起反应的各种业已模式化了的方式当中,通过各种符号可以获得并传播它……文化基本核心由二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人与文化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人是一种悬挂在由他自己织成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文化“就是这些意义之网”。人类创造了自身的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人类。以文化为其独特标记的人类,无一不是生活在自己造就的符号体系或意义世界之中的。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在心理上表现为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产生归属感,进而在行为上表现为对这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体系、精神结构进行不断的内化、保持与发展。文化认同作为个体的文化归属和价值支点之所在,成为维系群体秩序的“黏合剂”,是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深层基础。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就是民族成员共同的文化心理或文化归属感,它是民族认同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一般而言,文化认同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同一民族的文化认同,即世界范围内超越民族国家的同一民族对各自文化的认同,如世界各地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又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中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的认同;二是同一信仰的文化认同,如全世界范围内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的社会成员,不分种族、性别、国籍等的相互认同;三是同一文化圈即同一文明的认同,如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等的认同。
同一民族的文化认同是同一民族的成员共有的文化心理或文化归属感,它是民族认同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从社会学角度看,民族是“臆想”的共同体,由一系列文化符号所建构,有自己特殊的大众神话及文化传统。认同这一共同体的民族成员承担共同的命运。作为共同体的民族,可以使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民族成员”互相认同,如中国人互相认同于“中华民族”,并以“中华民族”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民族由于民族成员的认同和民族情感的凝聚而存在,无论这种认同是如何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具有神话的特点,即“民族”可以借助想像和幻想来实现认同。“民族”在这种想像中是原生性的,即认为自己认同的共同体是从来就有的,甚至有着神圣的、不可质询的起源。就此而言,民族的历史是根据共同体认同的需要“编造”出来的。在这一历史 中,有民族的祖先、民族发展的谱系以及作为民族象征的一系列文化符号。②而且,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史诗和英雄人物。在民族叙事中,所有构成民族史的幻想情节被认为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存在。当民族成员被如此地驯化和熏陶,民族神话就成为他们内在的心理、心性、情感的结构,成为特定的民族文化的象征。社会学意义上的民族神话来源于一定历史条件下民族认同的需要。定义“民族”的要素或者确定民族身份的标识可以是种族、语言、宗教、价值观、行为规范、制度、民俗,甚至是某些文化和历史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是能够让民族成员认同的标识物,就都可能被用于界定自身所属民族的特性。
历史研究表明,所谓的民族身份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产生的,民族身份的标识物也是可以变化的。民族认同是文化范畴的问题,在思想方面,涉及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哲学思想、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等等;在行为方面,涉及风俗习惯、礼仪、家庭、生死嫁娶,等等。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共同的历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认同感”,这是一种与其他现代的集体观念如集团、种族和阶级等完全不同的观念。
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族群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而民族的文化又孕育、形成于民族的生活土壤中,民族由其自身的文化所标识,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的意义也就不存在,至多具有种族的意义。由此可见,文化在民族认同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石。
在大多数社会里,“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可以具有种群的、地域的涵义,也可以具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涵义,还可以是这几种要素的交叉混合。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考察民族认同问题,与单纯从人类学或政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相比,更有利于揭示民族认同过程的复杂性。
首先,这一考察角度可清楚地显现“民族”与“种族”的不同。“种族”主要用于揭示人群的血统或血缘关系,而“民族”则强调对共有文化传统的认同。譬如“中华民族”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种族概念。尽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几千年的共有文化传统使各民族成员长期在同一屋檐下得以栖息、繁衍、交流与融合,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体多元”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其次,从文化角度考察民族身份比从政治角度要更加全面和符合实际。有的学者认为“民族”应该是一个政治概念,认为它是由现实的政治权力(主要是国家)所定义的地域和人口来界定,因此,“中国人”是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享有一定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公民。然而事实上,许多拥有中国国籍的外来移民并不一定拥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尽管外来移民在中国生活多年并拥有了中国国籍,但在中国亲友、同事之中还是不知不觉地、或多或少地被当作“外国人”看待;在西方国家中的中国移民也有类似的感受。可以说,每一个移民至异邦的民族个体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承受原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被割裂、被更新所带来的阵痛。也正因为如此,尽管许多中国人通过在海外的多年耕耘,拿到了“绿卡”甚至更改了国籍,获得了应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但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得他们的“叶落归根”情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依然殷切。可见文化对于民族个体的认同与被认同的重要性。
从文化层面来看,个体民族身份的确认或者说民族认同是建立在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认基础之上的。需要进一步阐明的是,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身份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规范,它以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安全感和自信心。一个民族的正向身份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给个体带来安全感、自豪感、独立意识和自我尊重。
三、精神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核心
如果从文化的外延分析或结构分析人手,可以大致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②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文化产品,其基本功能是维持个体生命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再生产。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与人类的个体生存和群体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制度,如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商品交换、教育、婚姻制度等。精神文化包括个体和社会、民族群体的所有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它是以心理、意识、观念、理论等形态而存在的文化。
笔者认为,民族认同的过程和民族历史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即民族历史的发展是通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与奋斗而实现的,而民族认同则是民族发展的基石。在民族认同过程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奠定了民族认同的基础,是民族认同的外部条件,而精神文化则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和内部依据,因为世界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表明,促使一个民族形成“自在性”并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不仅包括物质文化或制度文化,还包括由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等内在文化机制和由民族的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外在文化形态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其中,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要素更是在促进民族认同、维系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心理是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漫长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特定生存方式的直接的生理一心理反映,是“对自己的民族归属和民族利益的感悟”,它具有高度的“自在性”特征,可视为初级阶段的民族意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民族心理能够引导某一民族生存的发展方向并促进本民族内部的凝聚与团结,成为维系民族统一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民族心理具有自发性、个体性和情绪化的特点,存在走向非理性并演化成为狭隘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危险。要想维系民族的团结、推动民族的健康发展,民族心理必须经历一个由自发的初级民族意识阶段上升为自觉的民族意识阶段的过程。
自觉阶段的民族意识是社会成员对所属民族的长远生存和发展所持有的理性认识,它是引领社会时尚和风气形成的、具有主导性的文化模式,具有高度的“自为性”特征。作为民族的精神文化系统的基础性要素,它以潜在的方式贯穿于民族的生存活动的全过程,具体表现为民族的处世态度、价值尺度、应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定式、情感方式,等等。
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是一个民族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并通过他们特定的社会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性格与心理的总和。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被高度综合和概括了的一个民族的共同的精神品质和风貌。民族精神能够被该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所理解和信奉,为本民族成员广泛认同和共同拥有,它是民族认同和归属的本源所在。正是民族精神的这一特性,使它千百年来成为一条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们心灵和生活中的纽带,它以超越时空的力量,不分地域、职业、性别与年龄,把民族成员牢牢地维系、凝聚在一起,成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强大的内在力量。
篇10
【关键词】厄普代克;A&P;力比多
一、引言
由两项普利策奖及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创作的短篇小说《A&P》于1961年7月22日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短短三千字,却风靡一时,至今仍吸引着众多读者,不可不谓之短小精悍。作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也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厄普代克的作品主题主要围绕人生、社会、性和宗教,揭示人与社会、人与性、道德与宗教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微妙深奥的关系。被誉为美国中产阶级灵魂画卷的厄氏作品,温和地嘲弄了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理念,令人深思。正如詹姆斯・希夫所赞,“精细详实而又错综复杂,不仅使当代读者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也在书写前所未有的精确的未来历史”(so elaborate and lushly intricate that his writing not only generates intense moments of cultural recognition for the contemporary reader, but will enable future history with unprecedented accuracy)(Schiff, 1998:10)。
《A&P》的故事发生在一家名为A&P的杂货店。小说的主人公是萨米(Sammy),一位19岁的杂货店收银员。一个闷热的夏天,三位与萨米年龄相当的少女,赤着脚,穿着泳衣,走进店内购物。三位少女不拘一格的着装以及行为在店内的顾客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同时也吸引住了主人公萨米的目光。他注视着三位少女的一举一动,并不断想入非非。不料少女的行为引起了超市经理棱格尔(Lengel)的不满,痛批她们着装不检点。萨米不满经理当众令心中的女王难堪,毅然辞职。萨米本以为自己的行为会使少女心存感激,岂料等他走出杂货店,三位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给萨米无限的失望以及未来的艰难。小说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透过主人公萨米的眼睛展开情节,仿佛令读者亲自置身于杂货店内,亲眼目睹整个事件的过程。
自小说《A&P》问世以来,各路评论家对之进行了多种阐释。萨米的“英雄救美”与最后的结局构成了强烈的反差,而萨米做出这个决定的内在动力,一直都是各种评论关注的焦点。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在动力,使得萨米做出这种似乎有些得不偿失的决定呢?一些批评家注意到,要解释这种行为,必须先看一看主人公的意图。萨米的意图就是希望得到女孩们的关注。为了得到女孩们的关注,萨米不惜以辞职作为引起她们注意的手段,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英雄主义”。如果这是正确的,这种“英雄主义”的源泉在哪里?也就是说英雄主义是否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质属性?要回答这些问题,则必须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那里寻找答案。
二、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升华说
1.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年轻时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在大学里,弗洛伊德逐渐发现了自己对神经系统研究的喜爱,并为此耽搁了其他功课,导致他不得不“留级”,多读了三年大学;毕业以后,弗洛伊德做了三年的临床实习医生,而他的兴趣依然没变,依然钟情于他所热爱的精神、神经方面的研究;后来又前往法国巴黎,师从著名神经病理学家让・夏尔科,继续他的研究,并对神经病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维也纳之后的弗洛伊德开办了自己的私人诊所,专门治疗神经疾病,并逐渐开始发表文章,但维也纳医学界却没有对这位年轻学者的理论给予足够的关注;后来的弗洛伊德,兴趣逐渐从对神经的生理研究转到对神经的心理研究,并在1896年创造并开始使用“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一词,标志着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诞生。
受新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动力生理学”的影响,弗洛伊德将人视作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而驱动这个能量系统的能量的源泉则是各种本能。按照其理论,人有两种最为基础的本能(instincts)――死和爱。死的本能及回复到生命的原生状态,及生命尚待开始的状态。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说将“死亡”与“生命”视作相互链接的循环链,而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相反,它是生命的开始。另一种基础的本能――爱的本能,其本质是保存物种、延续生命,弗洛伊德将之称为“力比多”(libido),也可译作“性力”、“”、“(性)欲望”等。力比多所指的爱是一种广义上的爱的概念,但同时弗洛伊德承认,在这种爱的核心中,自然也包括以两性结合为目的的――这给了“范性论”(pan-sexualism)批判存在的理由――人们往往将这里的这种广义的爱狭义化,成为生活中的男女之爱的等价词。但这些批判声音的背后是对弗洛伊德爱的本能说的误解,他的“性”的观念是这样的:
【第一,它是性与性器的关系不再那么密切了,认为性是一种更为广泛的肉体功能,首先以为目的,其次才为生殖服务;第二,它把性冲动堪称是包括所有纯粹的感情与友爱的冲动,即通常用含义极为模糊的词语‘爱’所指的那些冲动。(弗洛伊德, 1986:51)】
从以上弗洛伊德的解释中不难看出,生活中所指的“性”的观念只是占据了弗洛伊德的“性”的观念的很小一部分,而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的概念,与柏拉图所说的“”(eros)倒是颇为相近。
2.力比多的升华
依照前文所述,弗洛伊德之所以要找到最根本的本能,目的在于他要找到所有人的能量的源泉。在弗洛伊德后期的理论中,力比多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是整个“本我”的内核,不但成为个人创造性活动的动力,也是一切社会文明现象的基础。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结构”说指出,人的心理过程是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冲突的结果。本我受本能的驱使,遵循“享乐原则”,尽最大的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得到满足;自我处于本我和感官意识之间,用理性和审慎来“保护”本我,使原始欲望和冲动的爆发在理性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则依循着“求善原则”,是外部世界在人内心的反映,使得欲望和冲动必须在道德准则的范围之内。
升华是一种物理概念,指固态的物体通过能量的吸收,成为气态的过程。而在这种过程中,粗糙浑浊的固体变成了细腻轻盈的气体。通过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升华一词具有了由粗入细,由混沌到清澈的含义。按照“享乐原则”,人的本我需要追求快乐,但自我和超我,以及客观的外部条件不断限制着这种对快乐的追求,因而这种追求很多时候根本不能得到满足,为了保持心理的平衡,力比多的低级原始欲望开始升华成为激励高层次活动的动力,就像能量的相互转换一样,“性本能的这种可以受到影响或转向的特征,能够使这些本能服务于各种文明活动,甚至能对文明作出及其重要的贡献”(弗洛伊德, 1987:52)。因此,力比多通过升华,既使得原始冲动和欲望通过其它形式得到了释放,从而满足了享乐原则,又服务与人类的各种文明与创造。
三、萨米悲情的力比多
1.萨米澎湃的力比多
纵观整个故事,主要的情节可以归纳为萨米因不满杂货店经理令女孩们当众难堪而愤然辞职。如前文所述,有一部分学者将萨米的行为看作是一种“英雄主义”的行为,但这种解读方法是否解释了萨米行为的内在本质值得思考。英雄主义指的是“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坚强、首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行为”(朱贻庭, 2002)。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所谓的英雄主义应该具备“英勇、坚强、首创”和“反映当时的历史潮流”这样的特征。
比对一下萨米的心理活动过程就不难看出,萨米的行为不具备所谓的“英雄主义”的一般特征。首先萨米的行为表现出的并不是英勇和坚强,萨米对三位泳装女孩的关注,明显是出于生活的空虚无聊以及枯燥乏味;其次他的行为不具备“反映当时的历史潮流”这样的特征,反而萨米自己也承认,“一旦你开始表态了,如果你不能坚持到底,那可要命了”(厄普代克, 1986:864)。
而弗洛伊德的力比多之说,则为理解萨米作出这样的决定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小说所描述的美国六十年代是一个不安定的年代――越南战争、民权运动、女权运动、性革命、家庭解体,这些对美国历史和文化有着强大冲击力的社会事件均在这一年代逐一上演。新的社会运动带来了新的思想,冲击着以萨米为代表的年轻的一代。在三位泳装女孩出现之前,萨米对杂货店甚至整个小镇的保守和传统都感觉到无聊乏味,而三位女孩的出现则使得他不禁眼前一亮。但萨米对三位女孩的印象集中在这些方面,性感的泳衣、的皮肤、柔软的臀部、细长的大腿、棕色的头发等女性特征,甚至小说的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描写:“走进来了三位姑娘,穿的是泳衣,没有其他衣服”(厄普代克, 1986:855)。可以说,棱格尔介入这件事情之前,小说的内容完全是萨米内心力比多澎湃的写照。
2.棱格尔的介入
在棱格尔介入之前,小说的内容可以说完全是萨米力比多的澎湃。然而棱格尔的介入,意味着小说的情节将发生大的转折。小说对棱格尔的介绍很少,只有寥寥的几笔,读者只知道这是一个沉闷的人,整日躲在经理室内,星期天的时候,他是主日学校的老师。但仅仅这么几笔,就勾勒出了一个守旧虔诚的形象。棱格尔代表的是传统道德准则,他的性格具备了以他为代表的恪守传统道德准则的小镇居民的集体性格,这在杂货店内的其他顾客身上也有所折射――他们衣着保守,身着古板的衬衫短裤、宽大的灰色裤;循规蹈矩,海滩和避暑圣地尽在咫尺,确有人已经二十年没有见过大海;克制节俭,结帐时紧盯收款机,生怕被重复计费,即使有人在杂货店内投放炸弹,人们依然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购物,“大半都会不断伸出手,把燕麦片从他们的单子上划掉”(厄普代克, 1986:858)。
小说描述的发生地――位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以北、距离海边仅五英里的小镇――是当初欧洲移民最先踏上美洲大陆的地区,是美国基督教新教传统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这一新一旧两种文化、两种思想,对以萨米为代表的年轻一族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甚至令他们有些不知所措――一方面他们投入到各种社会运动所带来的新思想的怀抱,另一方面却又摆脱不了以新教教义为核心的旧传统的束缚。如果萨米放任自己的欲望,那可能发生的事情则完全不能为旧传统所接受;但如果萨米这样情窦初开的青年强压自己的欲望,对三位性感美女无动于衷,似乎又不正常。所以萨米的力比多转化成了他对三位泳装女孩的极大的关注――从他对三位女孩的细致观察中,他内心所激荡澎湃的欲望以间接的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但萨米满足内心欲望的间接的方式被棱格尔打断了。棱格尔当众训斥了几位女孩着装不检点,女孩们虽然心中不满,但面对这样一位传统道德准则的斗士,也仅仅只能悻悻的说了一句“我们都是规规矩矩的”(厄普代克, 1986:862)聊表抗议,之后便溜之大吉。而对于萨米,无法再被满足的力比多只能寻求其它方式来进行满足,于是他试图通过辞职来引起女孩的注意,从而继续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
3.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
如果厄普代克用萨米辞职这样的举动,就此结束了整篇小说,那这篇小说估计就不会有今天的地位。《A&P》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将萨米升华以后的力比多与文明进行了对立。要理解这个观点首先要理解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即“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当存在两种互相排斥的立场之时,与其中一种立场保持一致的第三方必定会成为另一种立场的敌对立场。
如前文所述,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在经过升华以后,就可以成为其他高层次活动的动力,就可以为各种文明活动服务,甚至为之做出重大的贡献。小说巧妙地运用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样一个时代背景,巧妙地利用新旧两种文明交替之时的矛盾与斗争。萨米作为年轻的一代,他接受了较多的新思想。而萨米在无法再通过细致的观察来满足内心的欲望之时,选择通过辞职来引起女孩注意,进而继续满足自己的欲望。但这样做,萨米在无形中成为他所接受的新思想的斗士,他的力比多完成了一次可以被称为“被升华”的过程,尽管可能他自己并没有这样意识到。
在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新文明和旧文明构成了两种弧线矛盾和冲突的立场,而萨米在寻求满足自己内心欲望之时无意之中成为了新文明的维护者,按照“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这样的逻辑,那他的行为必然不能为以棱格尔为代表的旧文明所接受,于是萨米的辞职成为了整个故事中“令人沮丧的那一段”,尽管他“自己并不认为那是令人沮丧的”(厄普代克, 1986:860)。
四、结语
综观整个故事,如果以力比多视为主要视角,可以发现萨米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力比多被满足--失去满足力比多的方式--重新寻找满足力比多的方式。萨米在这个过程的最后一步,无意之中充当了一次新文明的斗士,他的力比多于是升华成为维护新文明的力量。但在他生活的小镇,这样一个旧文明还占着主导地位的地方,他却很快发现力比多升华以后形成的力量仅仅支撑着他走出了杂货店。当他发现女孩们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回头望见棱格尔接替他的位置,“检查通过那里的驯良的人”,他瞬间失去了之前的力量,预见到失去工作以后“这个世界会对我(他)多么严酷无情”(厄普代克, 1986:865)。
《A&P》的精妙之处在于,厄普代克让主人公的力比多顺利地完成了升华的过程,却又让他悲情地与尚处于弱势的新文明保持同一战线,使其在强大的旧文明面前瞬间崩溃,体现出萨米所处时代的窘境。
参考文献
[1]Schiff,James A.John Updike Revisited[M].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 1998:10.
[2]弗洛伊德.顾闻译.自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51-52.
[3]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 上一篇: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 下一篇:医院行政后勤绩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