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重难点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教学重难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幼儿园教学;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当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幼儿园教学当中,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幼儿园教学的观念、方法和评价手段,对教学的过程进行不断的优化,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发着进步。鉴于此,研究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有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在幼儿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具有很多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媒体可以为幼儿创设宽松而愉快的环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幼儿具有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述教学的内容,很容易导致幼儿注意力集中的问题,而应用多媒体可以为幼儿创设比较宽松而愉快的环境,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2.多媒体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图像来展示比较抽象的知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幼儿在心智发育方面还不成熟,理解能力较差,如果教学的内容不能直观的展示给幼儿,那么幼儿学习的效果就比较差,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十分重要。3.利用多媒体可以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简明的演示,从而有效化解。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将一些对幼儿来说比较晦涩难懂的知识进行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4.利用多媒体可以向幼儿展示声画并茂的课件内容,从而丰富幼儿的情感[1]。
二、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一)坚持多媒体使用的具体原则
在幼儿园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具体如下:1.一定要坚持科学性原则。科学性主要要求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要科学的选择和使用多媒体,只有多媒体课件具有科学性,才能发挥更好的教学作用。二是教师要不断强化教学设计的意识,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幼儿的实际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2.一定要坚持目的性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要坚持目的性的原则。3.一定要坚持发展性的原则。幼儿园教育阶段对幼儿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坚持发展性的原则。
(二)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
虽然多媒体技术是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但它和一般的教学方式也存在共同点,即都需要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的约束和支撑,因此,要想在幼儿园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运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教学的内容选取有效的信息,从而保证多媒体教学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标。二是根据教学层层推进的特点来选择有效的教学信息,明确何为基础知识,何为扩展知识,从而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2]。
(三)根据儿童的实际特点来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科学的设计
在幼儿园教学当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的选择,还需要结合幼儿对知识的接收程度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科学的设计,这样才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幼儿对色彩和简单的线条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教师在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两个特点,提高课件设计的科学性,为幼儿创设一个高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四)合理融入动画教学方式
在幼儿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融入动画教学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动画具有声画一体的特点,可以为幼儿进行全面的思考提供参考,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幼儿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小青蛙》这个童话故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为幼儿进行展示,让幼儿对整个场景形成完整的认识,让幼儿感悟小青蛙勇敢面对困难的优良品质,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质[3]。
(五)对多媒体教学进行反思,降低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
虽然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如果在教学中进行不合理的利用,不仅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反而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多媒体教学进行反思。首先,多媒体只能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次,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多媒体课件进行丰富,而不能过分重视课件的丰富性,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4]。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学中一定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坚持多媒体应用的原则,认真做好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和设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
作者:樊国蓉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民族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刘秀爱.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教研周刊,2012,(12):39.
[2]高彩霞.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2):48.
篇2
【关键词】幼儿园 多媒体 作用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95-01
人们都说“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幼儿对世界万物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问个究竟,这正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幼儿由于年龄小,思维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体的,况且他们的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只停留在静止的画面上是不够的。运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东西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也可以把各种声音和动作结合在一起,使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引发幼儿情感的共鸣,思维的想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的作用
1.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在幼儿时期,幼儿的无意注意和无意识记都占优势,多媒体动画画面炫丽、声光电立体展示、刺激强烈,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和被识记。心理研究表明:如果能将识记任务和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联系在一起,那么识记的积极性和有意性会明显提高,识记效果也更好。多媒体课件中画面的特写、放慢、定格等手段的运用可使原来细微的、看不清的或被幼儿忽略的地方,变得清晰、醒目,便于幼儿观察和记忆。
如在科学活动《小鸡从哪来》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多媒体课件,通过观察,孩子们知道了小鸡是怎样从蛋壳里钻出来的。我在课件制作中对画面放大、放慢、定格,让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主动思考、探索、讨论得出合理的答案。这样孩子们能够真切地感知小鸡出壳过程,既容易理解,且知识完整、印象深刻。
2.形象生动的课件感染力强,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声音的感受和清晰的图像,为幼儿创设了形象的、直观的和谐情境,使幼儿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创造力也随之调动。
在语言活动《雨后》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运用轻柔的班德瑞的钢琴曲作背景音乐,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美丽的盛开了、枫叶变红了、银杏变黄了、果子成熟了……,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整个活动有声有色,情景交融,幼儿积极投入,充分感受到了散文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计算机技能滞后,影响教学效果。
开展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多媒体软件和硬件知识。软件上,多媒体课件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既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库。教师需要掌握计算机操作、声音和图像、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反复推敲反复修改下课件才会趋向完善。硬件上,要掌握电脑、投影仪、DVD机、话筒、音箱及功放等设备的使用。电脑和电器基础薄弱的,操作不到位会出现很多失误,甚至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教师软硬件知识的滞后,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排斥传统教学手段,以辅代主,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但它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很多教师误认为它是一种“全能”教学工具,无论什么课都使用多媒体教学,认为不用多媒体就上不好课。纯粹是为了赶时髦,为运用而运用。甚至通堂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过分依赖多媒体,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造成了教学上的失误,使教师的讲授艺术在多媒体教学中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质量的高低,设计布局是否合理是影响多媒体教学好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多媒体教学成败的关键。
1.提高教师多媒体教学技能。
针对教师在实施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设备的使用等。通过系统针对性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实现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快速地解决设备上出现的小问题,不影响教学的开展。课前能够使用常用软件制作内容丰富、多样的多媒体课件,达到优质课堂活动的效果。
2.充实多媒体课件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
篇3
我想,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时刻都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大胆地竖起大拇指:你真棒!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园教学反思笔记,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学反思笔记1今年我带的是小班新生,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缺少了安全感和依赖感,往往会采取一种最为直接的抗议方式--哭,没完没了的哭。刚入园时,我们老师是耐心的哄他们、用玩具吸引他们,有时候还要又唱又跳的哄他们开心,可有些孩子依然无休止的哭闹,有的甚至是变本加厉。因为自己几年没有接触小班了,接连几天都是这样的状况,我自己都有些失去耐心了。
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工作职责,还有家长把孩子交到我手中时对我信任的眼神,我想:我怎么可以辜负他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把我的工作做好。接下来的几天,我坚持用我的爱心、细心和耐心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孩子们拉近距离,经常抱抱他们、亲亲他们,让孩子们感觉到幼儿园就像家一样温暖,老师像妈妈一样爱他们。渐渐的,哭闹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慢慢的,他们也开始和我交流了。就这样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孩子们没有了刚入园时的哭声,也不再拉着妈 妈手不放了。妈妈送进教室时,他们会投进我的怀抱;早上入园时会跟我说“老师,早上好”;离园时会对我说“老师,再见”。每次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的身影时,自己也会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记得某次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我让孩子们站在大圆圈上和我一起拉起圆,有些孩子总喜欢跑过来抢着和我拉手,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互动游戏,成为他们的一员,和他们游戏和他们亲近。最近天气冷了,有一次我和马晗予小朋友拉手,她发现我的手很冷,而她的手很热,于是她说:“老师,你的手好冷,我来帮你捂捂。”接下来的日子,只要她能想到她总会先主动握住我的手,然后用她那两只温暖的小手来温暖我。
突然发现自己的工作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职业,但也是很光荣和神圣的职业,也会有感动和骄傲的时刻。在我们的工作中,孩子们需要我们的爱,我们也要无时无刻的奉献出我们的爱。不管是帮孩子擦鼻涕、帮孩子系鞋带、帮孩子整理衣服、梳头、盖被子,还是鼓励孩子、信任孩子和尊重孩子,这些都是爱的体现。只有让孩子在爱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才能让他学会去爱别人。所以,请不要吝啬我们的爱!
幼儿园教学反思笔记2小班幼儿刚上幼儿园,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理上还是有点不习惯,借助这个活动能培养幼儿喜欢上幼儿园。另外刚入园的幼儿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借助形象的图片,生动的语言,来培养他们安静倾听的习惯。
《点点爱上幼儿园》这个故事的语言很生动,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特别是每一段落的语言结构基本相同,多次重复,非常符合小班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能够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爱上幼儿园的情绪。因此,,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教案设计,在在课堂教学后,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成功之处:
一、教学目标达成度较好。
通过本次语言教学活动,我班幼儿听懂了这个故事内容,也了解了幼儿园,渐渐喜欢上幼儿园。并且,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安静地倾听。
二、幼儿的参与性较高。
由于《点点爱上幼儿园》的选材非常好,且内容简单易懂,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活动中,结合图片,让幼儿通过相应的图片来欣赏故事。对生动的图片,幼儿非常感兴趣,欣赏故事时也非常地认真。问题的设计也是结合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
三、思路清晰,过渡自然。
首先,我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出发,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图片上的人物分别是谁。再用惊讶的语气:“咦!点点怎么啦?”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幼儿的表情引出整个故事。在理解故事中,通过图片,让幼儿从小鸟、小兔、梅花鹿在幼儿园里开心的场景中引起幼儿渐渐地喜欢幼儿园,让幼儿的这种情感逐步升华,最后喜欢上幼儿园。同时,也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不足之处:
一、师幼互动中教师说的较多。
在提问后,我总是希望幼儿能够很快地回答到问题点上,但是显然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是有些困难的,为了尽快完成教学活动,我在提出问题后,总是请个别几个举手的幼儿来回答而忽视了其他幼儿。给予他们思考的时间较少,以至于自己说的较多,这是“填鸭式”教学。应该鼓励幼儿大胆说,不拘泥于答案。
二、幼儿插嘴现象较严重。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还没有课堂常规意识,虽然我们已经注意班级上课规则意识的培养,但往往有些思维活跃,常常在老师问题提出后就直接说出了答案,即便举手也会嘴巴里说“我、我……”不过这种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不仅要经常提醒他们,也需要我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用更合适的方法逐步去改善这一现象。
通过本次语言教学活动《点点爱上幼儿园》,幼儿知道了故事故事的名字,并能大概说出故事的内容,知道里面有哪些人物,哪些小动物,在活动中也慢慢的培养了小朋友们喜欢幼儿园,爱上幼儿园的美好情感。在下一次实施过程中,我想我会逐步改善,并注意以下几点教学改进:1、加强故事的完整理解。2、在活动设计中,尽量做到游戏性、活动化,让幼儿在玩乐中获得感悟。
幼儿园教学反思笔记3《水果接龙》是主题《夏天真快乐》里面的一节数学游戏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学习观察、操作,将相同的水果图案头尾相接;理解接龙游戏的规则,能按照要求自主地进行接龙游戏;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操作的乐趣。
对于这次活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在第一环节中,我以谈话的形式激发了幼儿兴趣,当我出示各种水果图片时,幼儿能很快说出水果的名称,在这一环节中,进一步让幼儿熟悉了常见水果的名称以及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第二环节中,我用拟人的手法,告诉幼儿水果宝宝想要找和自己长得一样的水果宝宝做好朋友。通过让幼儿扮演水果宝宝,来寻找好朋友这样一个游戏,为后面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水果接龙游戏的规则做铺垫。这个环节,幼儿表现得很棒。
在活动时,我发现大部分幼儿能理解水果接龙游戏的规则,并按照规则自主地进行接龙。有一小部分幼儿似乎不能完全理解水果接龙游戏的规则,当他们在接龙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及时给予引导。这样就能帮助他们更好、更快的掌握水果接龙游戏的方法。
总体来说,这个数学活动具有游戏性质,所以孩子们非常有兴趣。游戏过程也很简单,幼儿操作方便。水果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幼儿情绪高涨,考虑到在操作时由于卡片较多,幼儿坐的比较拥挤,所以幼儿之间的卡片容易混淆在一起,在玩水果接龙时有的幼儿就找不到卡片去接了,这样游戏就玩不下去了。所以在幼儿游戏时,我给幼儿每人一张操作纸板,让幼儿在纸板上进行水果接龙活动,这样可以避免这种混乱的现象,活动后收拾材料也比较方便。为了丰富本主题的区域材料,我把《水果接龙》的游戏材料投放到区角中,方便幼儿去探索,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于《水果接龙》游戏的认识。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在教学活动中要反复研究教案,不断深入,全面考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幼儿园教学反思笔记4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以幼儿喜欢的小猪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并且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些小动物主要特征的科学知识,整个故事的情感基调比较深,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故事简单又不失趣味和意义。
二、重难点
突破根据《纲要》对语言领域的目标要求,结合小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活动重点定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应词句:"没关系,没关系,我来帮助你"。
难点为: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给予别人帮助时说:"没关系,没关系,我来帮助你。"
三、活动的思考
当前,学语言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基本上都是老师教,幼儿学。然而本次活动是故事的形式,如果先以教师讲一遍故事,然后提问故事中的内容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学习。我想很多幼儿对于这种枯燥的语言教学是爱不起来的,况且小班幼儿的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这让我想到了我园的"儿童中心,游戏精神"所诠释的原色课堂理念,它能让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因此本次活动我紧紧围绕这个理念,以儿童的主体地位为中心让幼儿"多说",将游戏带进语言课堂让幼儿"多做",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谈话引出故事,让幼儿"多说"活动开始,我采用了几个简单的提问,如"宝宝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你们会有什么感觉?"在提完这个问题后,小朋友的情绪被拉动了,很多孩子说:"妈妈不在家,我会很想她!"还有的说:"我会坐车去找妈妈!","我觉得我很伤心,我想打电话给妈妈!"小朋友各抒己见,想法很多,这个环节一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二是为了和故事最后的情节相互呼应。但课后我感觉对于刚开始的情感导入还不够,没有能够让孩子多说,多感触妈妈的爱。
(二)游戏表演解读故事,让幼儿"多做"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先一一出示三个邻居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特征想象它们的本领并且结合表演动作。比如:大象妈妈有长长的鼻子可以洒水,引导幼儿模仿大象妈妈挥动自己的手臂就像个长鼻子一样;袋鼠妈妈有个大口袋能睡觉,引导幼儿自我模仿袋鼠的大口袋;牛妈妈有好喝的牛奶,让幼儿学一学挤牛奶的样子。这个环节中幼儿不仅能多说还能多表演,这样的方法可以调动孩子的思考积极性,还能加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紧接着我又问"它们是怎么帮助小猪的呢?"这个问题一出现,孩子们就开始思考刚才故事里动物的本领,许多孩子还开始运用自己的肢体来表演大象妈妈的长鼻子,一边表演一边说:"大象妈妈的长鼻子能喷水能给小猪洗澡。"于是我乘热打铁,让幼儿们跟随音乐一起来模仿故事里的情境。通过游戏表演的方式让幼儿们对小动物的特征很好的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解释出来。像"大象妈妈的长鼻子像莲蓬头",很多小朋友都不理解,后来通过动作及让孩子们把平时洗澡的经验结合,一下子就让孩子们明白了。
在对这节小班语言课的研讨过程中,园内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和建议,通过一次次的研讨,对内容的修改,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对这节课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
幼儿园教学反思笔记5孩子虽小,却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和成人一样有隐私,有自尊心,不想被别人嘲笑,同样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有时闹肚子,控制不住自己,大小便拉到裤子里,是常有的事情,如果老师在小朋友面前给孩子换裤子或以此为例提醒其他孩子,这种做法可能会无意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无地自容。
篇4
绘本数学教学就是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孩子喜欢、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它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并将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自然地整合于一体,充分发挥综合教育的增益功能。中班孩子非常喜欢绘本,老师配合生动传神的画面,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对孩子永远有着一股不可抗拒的魔力,优秀的数学绘本更能让孩子们有机会了解数学概念,并应用在她们熟悉和喜欢的生活情境中。将数学绘本融入中班数学的教学可提供该年龄段孩子倾听、 操作及讨论理解数学概念的机会,让孩子通过阅读、讨论、探索、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并应用于生活,最终获得感性的、具体的数学经验。
一、精心选择数学绘本
数学绘本让孩子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使用并拓展数学的知识,一本合适的数学绘本是“情节和数学”相辅相成的。利用绘本开展中班数学教育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是一个慎重选择,周密分析和精心设计的过程。
数学绘本中蕴涵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及中班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绘本作相应的删选或拓展,并进行设计活动,这样才能使绘本充分发挥其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其次,在对数学绘本进行分析、研讨,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时,通过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的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最后,以故事书为素材,选取故事中包含的数学内容,引导孩子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来理解故事、进而解决故事中出现的问题,就能更好地拉近幼儿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强数学教育的情境化和生活化,也能够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有效性。孩子喜欢充满挑战和具有奇特情节的故事,因此,我们要顺应孩子的兴趣,寻找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有推理和挑战性的、能够调动孩子积极性的绘本。如在设计《魔法图形》的集体教学活动时,首先选取了有数学元素的趣味性强的绘本《有魔法的哈哈阿姨》,它吸引中班孩子的是绘本的故事情节,通过故事中一位有魔法的哈哈阿姨为线索,运用魔法将图形进行排列组合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孩子们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教授式的数学学习,而是一个个有趣的数学魔术游戏表演,孩子们深深地沉浸在这种有趣而又神秘的的故事情节中,数学知识学得自然,学得巧妙。
二、细细品味绘本精髓
1.突出重点、科学制定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关系到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的结果。它不仅在方向上对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对教学过程中的步骤和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功能。所以我们力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明确知识点、合理、科学地制定,只要教学目标明确了,活动设计也有据可依了。
2.创设情景、引导数学操作
在教学中,我尝试制作一些与绘本文本相匹配的教学具,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在故事情境下进行数学操作活动,真真切切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3.精心设计、注重提问艺术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那么,如何在数学绘本中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呢?我想应该从提问着手,加强提问的有效性,使提问更具有魅力与艺术,更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并真正地会思考、会学习。数学绘本教学又该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思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围绕活动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使提问更具有效性。
(1)以猜想式提问导入活动。数学绘本《世界上最帅的猪》教学活动导入时,可以这样问:公主喜欢的是数数先生,那请你猜一猜,数数先生会怎么数数呢?让幼儿大胆想象、猜测数数先生数数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用开放式提问突破重难点。数学绘本《让谁先吃好呢》教学活动中,重难点是让幼儿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排序,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长颈鹿想第一个吃桃子,为什么?(从高―矮)犀牛想第一个为什么?(从重―轻)每一种小动物都想第一个吃到桃子,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呢?然后让幼儿根据每种动物的特征进行探索、思考,想出不同的排序方法,通过开放式提问,在教学中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给了孩子更宽的思维空间。
三、有效整合各科教学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幼儿园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幼儿园活动的引导者,又是幼儿园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如中班数学绘本《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让孩子欣赏到每一幅美术作品中都蕴含着几何图形、对称、点、线、面等多种多样的数学概念,孩子在欣赏美术作品同时,更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又如中班数学绘本《很特别的音乐故事》,孩子通过阅读绘本,知道音的高低、长短、拍子和节奏等构成音乐的很多要素里面都隐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从而让孩子明白要完成优美的音乐,数学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篇5
1、选择合适的教材作为内容。
制作课件的首要工作是分析教材是否适合多媒体教学。我们知道,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对于那些不适合多媒体教学的内容,教师即使费很大力气来制作,也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总的来说,所选择的内容要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粤语歌曲《何家公鸡何家猜》中会出现四种以上的动物及“四百只”等,幼儿较难接受和理解的歌词。这时利用多媒体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影视效果,就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对教材、课件熟悉,灵活运用,恰倒好处。
通常许多老师用课件上课,总会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出现为展示课件而用课件的现象。例如:在活动的开始就反复地观看课件两三遍,或在教师匆匆的讲述过教学内容后,就急着让幼儿走马观花式地观看课件,这样效果可想而知。而如果老师在对教材深透、摸究的基础上,把课件展示放在教学活动
恰当的位置,既让课件为教学服务,让孩子尽快地熟悉故事内容,又运用传统的教师带领孩子复述故事的方法,让孩子对故事发展认识更巩固。老师对课件的灵活运用,使活动过程得到一个合理的安排,又充分发挥了课件的神奇作用,因而教学效果才会显著。
3、活动重难点突出,孩子学习效率高。
或对教材探究不够深入未能抓住重点,或是难点未能解决,这是老师们
在活动中容易犯的错误。老师们在这方面要很注意,把重难点提出来,然后通过课件回放,帮助孩子观察、讲解、分析,孩子们很快接受并消化,难题就这样在精彩的课件回放中悄悄解决了。如语言活动《耳朵上的绿星》,教师把故事的对话部分重复播放,让幼儿听清角色间的对话、重复它们的语言,幼儿很快掌握熟悉,在后面的角色扮演中,幼儿都能大胆地进行表演。
4、教师提问有“三性”。
针对性、连贯性、渐进性老师要熟悉活动教材的特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强、连贯性好、渐进性清等特点的问题,并通过孩子最感兴趣的课件来展示。让孩子感觉就象一层一层剥掉橘子的皮一样简单容易的揭开了故事内容的外衣,吸取到其最精华的果蜜。而语言活动《黑猫与老鼠》中,教师就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向幼儿提出一连串念珠式的精彩问题:
5、条理清晰,活动一气呵成。
如果条理繁乱会给人一塌糊涂的感觉,而条理清楚是教学活动一个很大的闪光点,也由于它,使得整个
活动过程如柔顺的秀发一梳而下,无比流畅与自然。
6、老师要教态自然,语言动作亲切,和孩子融为一体。
篇6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生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由于幼儿的注意力不是稳定的、随意的,易受感情支配,很容易分散。多媒体运用“图、文、声、像”诸元素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长时间以来,我们发现一些纪律差的孩子,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时,他们很快就能安静下来。尤其是数学活动课,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内容又比较枯燥单调,而孩子本身又天真活泼、纯洁可爱,好奇、好动、好问,情绪多变。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极不稳定,容易转移。多媒体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Auther ware,由计算机将录像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的功能有机地组合,形成声色图形等多种信息媒体交融的整体,既便于各种媒体优势互补,又便于操作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合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取得了其他手段所不可替代的实效,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数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与导入设计是否能够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小组讨论制作课件,再通过计算机课件的高精度显示声像效果进行导入设计,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多媒体课件,增进幼儿记忆促进智能开发
幼儿期是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期,而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幼儿的注意。但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幼儿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导致身心疲倦;经常性地使用电脑,也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因而,使用多媒体要注意两点:一是界面制作要平和自然,切忌花、艳、乱;二是一定要适时适度,切忌频繁滥用。否则,必将产生消极作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若巧妙运用,可解决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如:在主题活动“我爱祖国”中,重点是让幼儿了解我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多民族国家。教师从情感教育入手,从互联网上找到了很多祖国风光的图片,配上轻音乐,又自编了声情并茂的解说词。通过观看图片,激发幼儿回忆、思考,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认识少数民族是个难点,幼儿没有接触过少数民族,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少数民族生活、节日等图片进行组合、编辑,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幼儿。
心理学研究指出,任何能进入记忆的信息必须首先在大脑中形成短时记忆,然后转入记忆储存形成长期记忆。在一般情况下,记忆力强的幼儿短时记忆成绩都好。而声像结合、视听结合是形成短时记忆的最佳条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可省三分之二时间,如教一首歌,一般作业是二节,可利用多媒体上课,一节课就记住了歌词和曲调及唱法。
三、多媒体使幼儿主动参与增强幼儿的情境体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由于有些教学内容幼儿感到枯燥和乏味,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处于游离状态。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采用幼儿和多媒体课件“做游戏”的方式,制作色彩艳丽的画面,不仅发挥多媒体的交互性,而且调动幼儿积极参与。如:根据活动目标,巧妙设计玄关和反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鼠标做课件中的游戏,当问题回答正确时,电脑里会发出阵阵掌声,使幼儿体验多媒体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掌握了拖动鼠标、敲击键盘等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那么,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呢?一要适量。适量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宜少宜精,切记过多过滥,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影响教学效果;二要适时。适时,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时机运用多媒体;三要适度。适度是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媒介,在教学中处于辅助地位,是为教师教育教学服务的,不能取代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和主体仍然是教师和幼儿。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动人心者,莫过于情。”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最好能使他们只身于一种情境中,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创造最优秀的情境。如:我为了对孩子进行“爱家”的教育,利用多媒体课件配上动画效果、录音,表演了诗歌“家”,声像同步,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极美,极温馨的“家”的境界之中。可见,多媒体教学手段比一般的说教可激发幼儿的“情感动力”。通过实践,我们都体会到了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育教学,能让幼儿对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能让幼儿对感知的事物、现象、数概念等进行积极地思考、操作、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可使幼儿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灵活。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提问的好即教的好”,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育和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问。提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提问,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关注点。但是目前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目的不明确,重难点不能把握好。教师的开放式提问太少。提问次数过于频繁。给侯答时间过短,幼儿思考时间不足。幼儿回答后,教师反馈方式单调等等问题都降低了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怎样提出高效的问题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策略
(1)提问应事先做好准备,紧扣目标重点设计提问。对问题的准备要求教师事先设计好教学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在进行设计时可以考虑,提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提问中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来解决等等。
教师的有效问题的提出必须是切人目标重点的,依据幼儿的发展规律、依据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围绕目标,紧扣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充分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在教学中,还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把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幼儿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并且从多方面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突破活动中的难点,从而提高活动的效益。
(2)增加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指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没有明确固定的标准答案或有多种正确的答案,幼儿可根据想象并结合自身经历自由的回答。
此种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积极地思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幼儿勤于动脑,乐于探索。
(3)师幼互动提问,控制问题频率,提高效率。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就提问而言,应该既要有教师发起的提问,也要有幼儿向教师或同伴发起的疑问。因为有效的提问应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竖立科学的提问观,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应给与幼儿充分的自主与自由。提出的问题要少,但要有深度、有广度。教师要提高问题质量,增加问题的有效性,在教育活动中并不是提出的问题越多就越激发幼儿主动思考的能力,不必要的多余累赘的提问会让幼儿养成跟着别人说,不爱动脑的坏习惯,围绕教学目标和教育指导纲要抛出关键问题,串联起课堂环节,流畅、有序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启迪幼儿的智慧。
(4)教师要杜绝以问代罚现象的出现。把提问和回答问题培养成幼儿乐意去做的身心愉悦事情,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促进幼儿更积极的投入活动,促进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培养幼儿喜爱提问、乐意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并在集体面前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这对幼儿以后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5)适当等待应答,延长思维时间。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条件以及问题的性质来选择适当的侯答时间。若在课堂失去控制或时间不够而又必须上完课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只给幼儿较短的时间;教师等待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问题的类型来决定,提出高层次问题则等待时间较长,而提出低层次问题则等待时间较短。教师需适当增加等待时间;但也不是越长越好,幼儿不可能长时间内处于一种安静等待的状态,教师也不可能不考虑教学时间的限制而一味的等待,从而以降低教学效率为代价。
(6)回应策略。教师提问之后,幼儿要进行回答。教师应注意倾听幼儿的回答,理解幼儿的回答,教师应要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不能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过于简单甚至想当然的判断,并努力反思自己的反馈。教师应使自己反馈多样化,并使之处于适当的比例。在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应进行有效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称赞,并减少重复反馈;在幼儿回答不正确时,教师可以适当的重述问题;而在幼儿回答不完整时,教师应进行有效的提示,最好不要直接补充或给出答案;在幼儿对提问没有任何反应时,教师及时发现其中的原因并有效应对。
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提问都需注意,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要适合幼儿的水平,难度、深度都不宜过大,一次数量也不宜过多,同时要有启发性。提问时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提问可以为幼儿发现学习中的疑难、为解决困惑提供桥梁和阶梯,教师应认真研究提问的问题、灵活使用提问的方法,不断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提问的策略,是教学活动更有效、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47
[2]张雁.谈幼儿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37)
篇8
图1 以Flas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年龄的幼儿认知靠行动,情绪波动大,爱模仿,常把假想当成真实,常把动物或物体当做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成长的,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行动,他们会“边做边说”或“先做后说”,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当成真实的事情。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尝试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或自制教学课件,探索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呈现最佳学习状态。我们挖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达到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心理学家特瑞赤拉早年通过大量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是通过视觉,11%是通过听觉,1.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94%,可见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运用逼真的形象、清晰的声音、丰富的色彩、运动的画面等刺激幼儿的视听感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活动质量。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中,幼儿面对静态的绘本、图片,难免会感觉枯燥乏味。计算机多媒体克服了这一缺陷,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还可以像拉窗帘一样呈现一幅幅变换的图像,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并且还能加入声音,使课件生动有趣。例如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小鸡”中,笔者用录像的形式将幼儿与小鸡一同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播放给幼儿欣赏,唤起幼儿对小鸡的热爱之情,这样把生活经验迁移到了美术活动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笔者还制作了相关主题的多媒体课件,将PPT课件画面设计成拉窗帘式的动态效果,依次呈现母鸡、鸡蛋、小鸡、小草、小花、大树、毛毛虫、蜗牛等各种形象的小动物、植物,幼儿马上被吸引了,聚精会神地观察着鸡妈妈把鸡蛋孵出小鸡的全过程。当播放音乐《母鸡孵蛋》《小鸡出壳》时,视听结合,顿时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所创设的情境及各种形态的小鸡,刺激了幼儿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通过观察小鸡,掌握小鸡的身体结构和动态画法,在创作过程中较好地达成了活动目标。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探索的欲望很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在美术活动“关住灰太狼”中,笔者设计了Flas,以幼儿喜欢的小兔动画形象引入,在活动中运用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大灰狼和小兔动画,配以精彩的故事音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当大灰狼要吃掉小兔时,幼儿纷纷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小兔逃脱大灰狼的追捕。丰富的感官刺激、充满童趣的动画故事,较好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巧妙地引导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练习画横线和竖线,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和手眼协调能力,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捉住大灰狼的情境,提供水彩笔、油画棒、毛笔以及大小不同的“狼”等丰富的绘画材料,请幼儿自主选择,激发幼儿强烈的作画愿望,进一步体验绘画带来的快乐。
本次活动开展前,幼儿首先欣赏了动物园的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知道凶猛的大型动物住在哪里,并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笼子作为前期铺垫,通过讨论总结出笼子的特征。活动过程中,当大灰狼要伤害小兔时,幼儿能够很好地迁移经验,想出把大灰狼关进笼子里的办法。活动中通过Flash课件很好地帮助幼儿认识了笼子的特征,并且通过课件演示画笼子的过程,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横竖交叉线的绘画方法,突破了活动中的重难点,很好地达成了活动目标。此次活动后,笔者也进行了反思:在完成活动目标的基础上,是否可以请小班年龄的幼儿尝试计算机操作,增强幼儿的参与性,通过多媒体交互式学习促进师幼互动呢?
图2 幼儿观看课件后自己动手画笼子
三、通过游戏练习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
通过多次实践与反思后,笔者认为除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吸引幼儿外,还要考虑如何支持师幼互动,以及如何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为此,笔者设计了数学活动“美丽的项链”。本次活动以游戏和故事情境贯穿,并且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出美羊羊的项链店开业了,激发幼儿帮助美羊羊穿项链的兴趣。通过播放美羊羊的项链,展示AB模式排列的方法,使幼儿直观感知排序的规律,帮助幼儿突破重点,解决活动的难点,并在幼儿理解AB排序模式的基础上,出示项链范例,请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律继续将半成品的项链完成。由于受经验和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有的幼儿往往前一个珠子穿得还是正确的,后一个珠子就错了。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规律用语言表述出来,如“一个大桃心、一个小桃心、一个大桃心、一个小桃心”,并且一边说出规律一边做相应的动作,自然地渗透语言领域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清晰的思路,增强行动的目标性,有效地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达成目标。
课件还具有交互功能,幼儿可通过点击计算机屏幕上的珠子并拖拽到项链线绳上,尝试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实现人机互动。当幼儿做对后,教师点击课件中的笑脸播放“你太棒了”的音频,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有效促进师幼互动。
在幼儿掌握AB模式排序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还设计了难度较大的游戏练习,请幼儿选择小珠子穿整条项链,这就需要幼儿先动脑筋思考想要穿出什么规律的项链。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让幼儿在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通过点击屏幕上的珠子进行拖拽,并尝试按照一定的规律穿到线上,发展创造性思维及手眼协调能力。这样的游戏练习巩固了活动中按照AB模式排序的目标,让幼儿既享受操作活动的乐趣,又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幼儿通过Flash课件理解AB模式排序后,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蝴蝶、珠子及不同颜色的苹果、纸张等丰富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满足了不同幼儿的个体需求以及自主发展,使幼儿动手动脑,乐此不疲,发展了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篇9
一、多媒体可以创设丰富的人物和情景,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教育心理学认为:向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能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设计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可视、可动的人物或者情景,幼儿会被这种类似观看动画片的形式所吸引。比如在中班律动活动“黄豆宝宝的舞会”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制作了这样的音乐课件:黄豆宝宝们蹦蹦跳跳地从豆荚中蹦出来,排成了四列纵队黄豆宝宝们跳着欢乐圈圈舞黄豆宝宝们跳进圆圈里,扭着身体跳舞相互融合成为美味的豆浆。幼儿在观赏动画的时候,很快进入故事情景中,既能积极地创编符合音乐节奏的动作,又能在课件图谱的提示下记住队形,促进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又如在教授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时,为了让幼儿记住歌词,笔者收集了陪、亲、夸、抱四个字的形象图片,并且制作了课件。课件中四张形象的图谱分别代表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幼儿充分欣赏歌曲两遍后,教师提问:“爸爸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当孩子们回答出相应的动词时,课件就分别出示四张相应歌词的图谱。因为歌曲中有重复,再次欣赏时让孩子再分别对照四张图谱来凭记忆填填图谱,把未完成的部分图谱一起让幼儿填一填,练一练。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集中了幼儿注意力,对他们记忆歌词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前幼儿教师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做课前准备,例如画图片、做纸偶、收集实物。自从有了多媒体,我们的课前准备工作就省力多了。有些不常见的实物,只要上网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图片,在活动中只需把电脑和电视连接,就可以清楚地展示给幼儿看。比如让幼儿认识哪些动物是卵生动物,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我们只要上网寻找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就可以让幼儿通过电视屏幕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中班科学活动“蚕宝宝的一生”中,幼儿很难理解蚕宝宝结茧成蛹,蛹破茧成蛾,蛾产卵成蚕这个循环的过程。笔者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插入了四段录像,让幼儿观察蚕宝宝的演变过程,达到了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有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形象,还可以配上动听的音乐,幼儿可以通过边听、边看、边想来产生相应的情景体验。
二、多媒体可以扩大幼儿认知范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从幼儿认知的特点来看,在活动中遵循直观性原则是非常重要。多媒体具有处理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它可以用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幼儿极大的学习热情。例如小班社会活动“男孩、女孩”中,教师设计了两个孩子的灰色影子,让幼儿猜一猜哪个是男孩子,哪个是女孩子,为什么?幼儿充分猜测后,教师点击动画出现了彩色的形象,使男孩、女孩的特征更加明显。然后在画面的右上方出现了一些物品,让幼儿说说这些物品应该送给谁?幼儿说对以后,教师再次点击,这样物品就到了这个孩子的身上或者手中,让幼儿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男孩和女孩在穿着、喜欢的玩具等方面有哪些差异。
有趣的课件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在绘本教学活动中,笔者把绘本《小猪变形记》制作成电子幻灯片,并在适当的地方插入了简单的文字和“?”,让幼儿猜测小猪变成其他小动物时会有什么奇思妙想。这样让幼儿参与到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来,并想象电脑画面以外的东西,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媒体课件所营造的生动形象、自然逼真、声音优美的动态情景,能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符合幼儿的思维习惯,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提高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能力。
三、多媒体可以抓住学习内容的关键,解决幼儿认知重难点
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等特点的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以非凡的表现力增强了幼儿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使幼儿更易于理解把握知识,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小班语言活动“冬天的小路”的重难点是理解并模仿小动物的推、铲、扫、扒等动作,为此笔者制作了动物扫雪的动态课件。笔者给孩子首先展示动物静止时的图片,并且提问:“小鸭子是怎样扫雪的?”第一个幼儿说“挖”,第二个幼儿说“撬”,最后幼儿终于说出是“铲”。这时点击小鸭子的图片,出现了小鸭子铲雪的动画,让幼儿更加形象地认识了“铲”的动作,幼儿对此记忆深刻,并且情绪高涨,对继续学习其他小动物扫雪的动作充满了期待。
又如大班音乐活动“小鼓手”,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提高记忆能力,以更好地表现歌曲,教师根据歌词内容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当唱到“我是一个小鼓手,小呀小鼓手”时,多媒体画面就出现一个小朋友,面前放着一面大鼓,面带微笑,手拿鼓槌,身体根据音乐的节奏左右晃动。当唱到“敲起大鼓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时,画面上的小朋友就根据节奏两手敲起了鼓,敲的同时,画面上出现8个“咚”字 ,幼儿既掌握了演唱的节奏,又记忆了“咚”字的个数,就不会出现乱唱或者唱不清楚的现象了。当唱到“太阳听了微微笑,花儿听了点点头,小鸟听了跳起舞,小朋友听了多高兴”时,画面依次一幅一幅出现:微微笑的太阳、微微笑点头的花儿、欢快的飞来飞去的小鸟、一边拍手一边唱歌的小朋友。在歌词“哎”处,设计了一个小朋友在呼唤的动作,嘴巴边出现与“哎”字长度相等的波浪线,既形象又生动,幼儿们一下子掌握了“哎”的唱法。形象生动的动画、色彩明快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伴奏、富有情感的语言,让幼儿犹如身临其境并能充分理解歌词,加强对歌词的记忆。借助多媒体这一手段,让幼儿充分在情境中学习,攻克了教学过程中一个又一个难关,可以说幼儿从音乐活动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多媒体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运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将静态和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直观、生动形象,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感受,自然地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小班教学活动“水果拼盘”中,笔者在开始部分利用多媒体电脑和电视相连接,把预先制作的各种水果拼盘的照片展现给幼儿欣赏,然后提问:这些拼盘中你喜欢哪一盘?你为什么喜欢这一盘?幼儿回答后,教师点击相应的图片放大,请幼儿仔细观察它是用哪些水果制成的。幼儿通过多媒体,对这些色彩搭配抢眼、造型富有创意的水果拼盘印象深刻,为接下来自己创作水果拼盘奠定了基础。然后教师接着提问:制作水果拼盘要用到哪些工具?为什么黄瓜片会有这么好看的花边?你认识这些有趣的刀具吗?幼儿通过观察学习,认识了可以切出花边的特殊刀具,并且产生了尝试的欲望。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个色彩丰富的水果拼盘展览,把难以在课上呈现的学习结果预先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提前感知,不但刺激了幼儿的感官,丰富了幼儿对拼盘的印象,而且降低了幼儿创作拼盘的难度。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师单一的演奏或者放磁带录音会让幼儿感到枯燥、单调,幼儿只是在被动地欣赏,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久而久之,他们会失去欣赏音乐的兴趣。如果我们将多媒体运用到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效果就大不相同了。例如大班幼儿欣赏民间乐曲《金蛇狂舞》时,教师让幼儿先完整地欣赏,接着通过“找一找”的游戏形式,了解这首曲子是用哪几种乐器演奏了。然后屏幕画面上出现多个有“?”的按钮,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按钮,就会出示该种乐器,再用鼠标一点,该乐器就进行演奏,发出相应的音色。活动进行到这里幼儿们高兴地欢呼起来,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样幼儿既欣赏了乐曲,又听辨了演奏乐器的音色,认识了不少乐器,丰富了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在欣赏A段音乐时,画面出现了人们走S形舞龙的场景,与此段音乐进行了匹配。接着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B段音乐,画面上出现“锵”“咚”两字(“锵”字旁边有锣,“咚”字旁边有鼓),来代表锣声、鼓声,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来表现此段音乐。幼儿在活动中身心得到了愉悦的享受,增强了对音乐内容的表现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好地去理解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他们一边倾听音乐一边欣赏画面,脑海里会产生各种生动的想象,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抽象思维;独立思考;户外体育活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和健康打好基础。每天必要的课外活动对幼儿园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好动调皮的孩子身体素质一般比那些不好动的孩子强,我们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体育活动,我们老师更应该积极参与到孩子们当中去。幼儿园的孩子们是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大大多于抽象思维,或说抽象思维正处于萌芽状态。要想在幼儿园阶段给孩子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的引导。数学是一门很抽象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教学中有注意培养学生们抽象性思维、仔细、严谨、不怕吃苦的好学习习惯。幼儿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很强,我们老师和家长尽量不要过多干预孩子们去思考甚至去恶搞,学生们其实在独立思考过程中能学到很多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为了不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我们的课程要简单和容易接受,老师在教学中多注意引导教学和情境教学。小班的孩子甚至不知道1+1=2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这样引导他,爸爸给你一块糖,妈妈又给你一块糖,你有几块糖。这样孩子就会很容易理解1+1=2的意思。情境教学能很大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能把复杂抽象的难题变得简单明了。在幼儿教学中教学模具很重要,我们要让学生们自己观察自己动手知道各种图形。让他们自己去玩去拼。 我们的教具可以广泛利用我们生活的废旧物,矿泉水瓶、纸盒、小木头等,我们在教学中要广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到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即时嘉奖。幼儿园学生注意力时间比较短,我们老师要注意不要过多讲太生涩的知识,这样孩子们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更要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他们的举动和眼神,只要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幼儿园的孩子专注力不强,我们注意学生作息要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就算是在课堂上也不事宜讲一次性太多新知识。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并且大多比较听话,可塑性十分强,我们老师要利用好这些积极因素。该休息是一定要下课,永远让学生保持一种对知识求知似渴的状态。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跟上课程的学生,我们老师要主动拿出时间补习功课。幼儿阶段的孩子也是比较敏感的,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每一个动作,可能我们稍微不满抱怨的眼神就能伤到孩子们幼小的自尊心。对于更入园的学生我们更要关爱有加,俯下身子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谈,让孩子从内心接纳你。孩子们犯了错我们当然要给与批评,但批评完了一定要有安抚性的谈话。
在幼儿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让孩子们有简单的空间概念,能孩子们知道与自己为参照物,前后左右什么东西,让孩子们自己说出学校的空间结构。让孩子们知道简单数的概念,知道10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们明白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孩子们明白简单的集合概念,比如1、2、3、4、5、6、7、8分为两个集合,一个是比5大的集合,另一个是比5小包括5的集合。
比5大的集合{6、7、8}
比5小包括5的集合{1、2、3、4、5}
在幼儿园学习的这些数学观念数学知识对学生们将来的学习将会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 上一篇:水利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 下一篇:后勤服务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