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影行业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影行业的背景

篇1

一、苏州机电产品行业环境分析

自1995年机电产品首次超过纺织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后,截至2010年,机电产品连续16年保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机电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末期,苏州机电产品行业发生了巨变,外资大举进入,民营、私营企业不断增多,竞争不断加剧,机电产品行业的市场化开始形成。苏州2011年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 188.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

苏州市现有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3 212家,全行业从业人员65.5万余人,2010年实现总产值4 470亿元,同比增长29.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8.1%。其中,苏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786.1亿元,同比增长38%,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为17.6%。苏州已形成了五轴数控机床制造、激光数控加工中心制造、自动控制机器人制造、自动数控纺织机械制造、大型低速柴油机轴桨制造、智能电网和部件制造以及大型工程机械制造等具有重大影响的门类企业集群,个别产业处于亚洲领先位置。到2015年,苏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要达到2 7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0%以上。

高端装备制造已列为苏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苏州高端装备制造业将有革命性的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为苏州地区机电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泛的机遇,同时对机电产品及其营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苏州高瑞产品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瑞数控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设计、生产、销售精密数控机床的中美合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引进美国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为国内用户提供技术领先、品质可靠的高精度机床设备。公司本着“团结合作、勇于创新、认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为广大客户提供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创造了优秀的经营绩效。但是,随着苏州装配制造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机加工企业对于设备的要求不断提高,需求的多样性和专业性不断显现,这使企业销售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针对目前苏州高瑞的营销现状进行内外部优劣势SWOT分析,发现其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产品同质化严重。苏州高瑞的精密数控机床产品在同行业中虽然处于中高端水平,但是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差异性不明显,自身技术及特色不突出。由于其功能性利益与竞争产品相同,企业产品在客户选择购买过程中常常会被竞争对手所替代。因此,产品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两者都需要加强。

2.品牌效益不明显。由于企业刚刚起步,与国内外知名的数控机床生产商相比,苏州高瑞的品牌优势不明显。在同样的价格成本下,品牌效益越高,销售成功率越高。对于那些对品牌有特殊偏好的客户来说,他们宁可承受好品牌背后的高溢价,也不会选择品牌效应不高的产品。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

3.销售网络不健全。现有的销售人员对于企业、产品及个人自身信心不足、主动性差,团队合作意识低,客户及信息流失,市场开发能力欠缺。同时,分销商的选择缺乏宏观区域规划,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纵向、横向渠道冲突。因此,要进一步健全营销管理激励机制,加强营销系统规划和市场营销人员系统培训。

4.宣传手段单一。对于产品推介,除了传统的行业展会、人员推销外,几乎没有其他宣传手段和渠道。同时,企业对于互联网的利用明显不足,缺乏专人负责企业网站的建设维护及推广优化,从而丧失了以互联网为渠道的销售优势。

三、苏州高瑞产品营销的改进措施

1.明确目标市场及定位

由于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在市场的选择上还比较随机和盲目,因此尚没有对产品市场做有效细分进而选择稳定的目标市场,这就导致了一些资源配置方面的不合理,致使难以实现销售收益的最大化。公司将转型升级中的中小型企业作为集中目标市场,使这类机加工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生产规模稳中有升,企业对设备更新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往往追求较高的性价比。与国内外知名数控机床相比,公司产品在技术上的差距并不大,只是品牌效益还没有显现,因此可以定位为为中小型机加工企业提供设备升级的解决方案。

2.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

市场营销中的产品是适应消费者个性需求的产品,要做到这一点,公司要始终把科技作为保证实施策略的核心支撑,高起点、高质量地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特别是择优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形成了核心竞争力。为持续、不断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可以成立研发中心,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地规范化进行,从课题立项、项目实施、成果鉴定、成果向生产和市场转化到科技人员考核和目标管理等环节的科技创新过程管理体系,从企业领导到一线员工都重视科技创新,从而形成全员参与创新的企业创新文化氛围。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定制产品,真正满足消费者千差万别的个性需求。同时产品的附加值也会增大。

3.提供完善快速的售后服务

领先的技术和快速维修服务能力是客户选择供应商时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故障发生后又难以找到匹配的零件,难以得到及时快速的维修,那么客户所要承担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在机电产品销售中,客户对于售后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十分看重。目前我国机电产品的营销正在由过去以产品推销为主的营销模式转变为以产品、技术、服务等多种手段结合的知识营销模式。良好的售后服务工作,可以帮助客户保持持续稳定的生产效益,同时有效地帮助企业本身获得良好的社会口碑,而这种口碑产生的影响,反过来又可以为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创造条件。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4.加强销售人员营销知识培训

很多机电企业在招聘销售人员的时候,往往选择有销售经验和产品知识背景的人员,而非专业的营销人员。这部分人由于对行业产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能较快地适应工作,特别是在处理与客户的关系和为客户提供有关服务的时候较有优势,但由于营销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不能为企业带来营销方式和思维上的创新,在达到一定阶段后,就成为企业营销工作的瓶颈。因此,企业除了要加强销售人员面对面销售和电话营销技巧的培训外,更要加强宏观产品营销理念的培训。

同时,企业要注意培养销售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考核方面,应结合团队的角度进行考核,将销售人员的奖金来源划分为个人业绩和团队业绩两个部分,并给予适当的权重,使之不仅关注个人的业绩,也关注团队的业绩,以加强团队意识。

5.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

互联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达到目标市场的分销渠道。互联网是与目标市场做生意的一种渠道或方法,它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传播的能力,提供实时、最新、低成本的信息是互联网战略最突出的特征。通过建设和优化企业网站,企业可以在充足的时间内修改产品数据资料、更新和添加产品信息,并且可以与世界各地的潜在购买者分享信息。借助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为目标用户提供全面的交易服务,从信息搜集、购买商品、浏览商品、服务诊断、支付货单到安全付款等,全部都可以在这个系统平台上完成。

同时,互联网的加入能使销售人员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他们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顾客的问题和建立与顾客的关系,而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去寻找客户。互联网为销售人员提供了巨大的有关顾客、产品和竞争者的信息数据库,利用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销售人员可以进行定制化陈述,做出针对特定顾客的销售策略,从而有效地应对竞争性的挑战。

6.加强企业品牌及文化建设

同一般消费品相比,机电产品的原材料成本高,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生产批量小,价值高,周期长,投资大。而机电产品的客户很多是专业或行业客户,数量少且集中,其对产品的常见要求是功能全,能耗少,性能指标高,稳定性、可靠性强,操作简便,售后服务完善等。在消费行为上,机电工业的客户一般决策周期比较长,决策理性化,影响因素多,品牌忠诚度高。因此,与企业、产品相关的各个因素都可以纳入到品牌营销中来。

品牌营销中的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快消品相比,虽然机电工业品牌的作用并不容易使客户产生冲动性消费,但是同样起着有效的作用。从产品本身及包装的设计,到展览会上展台设计、产品介绍说明书都需要在视觉上给客户以冲击,来强化品牌的形象和影响,增强品牌的传播效果。

同时,要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相结合,进行统一设计,利用整体表达体系、尤其是视觉表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公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印象,最终促进品牌的建立与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篇2

关键词:上海电影;博物馆;展示陈列

中图分类号:G265;J5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016-0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博物馆约有7000多个,并且每年有100个左右的博物馆建成并且对外开放。但从客观上讲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与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并且我国的博物馆70%为历史类借综合类博物馆,然而具有特色的,专题性质的博物馆数量非常少。

位于上海电影制片厂原址上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向参观者展现了百年上海电影的魅力,将电影人、电影事和电影的背后故事生动鲜活的呈现在参观者面前。上海电影博物馆总体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一座将展示与活动、参观与体验融为,涵盖了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陈列展示等功能的行业博物馆。对向大家展示上海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围绕主题,突出体现

行业博物馆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就是具有专业独特性,而这个“行业”就是博物馆的主题。尊重事实是所有博物馆的基石,而展示不是单单去介绍文物的固有价值,而是将这些文物放到行业发展的整个大背景下,展示行业的历史,进步和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探索这个行业的丰富文化内涵,来诠释这个行业所走过的历史路程。

上海电影博物馆作为行业博物馆它的主题就是上海电影,展陈设计就需要围绕电影来展开,包括三千多件有关电影的历史文物展品来呈现电影行业发展的历史,展陈百名具有代表性的上海电影人物,同时通过时事现场工作室来向观众展示电影的制作过程,这也是电影这个行业独特的地方。

二、光影空间氛围的塑造

只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会产生丰富的艺术氛围,所以博物馆的陈列形式、材料、表现手段就需要符合博物馆的主题内容。只有在恰当的氛围中,观众才能在大量的史实背景下融入其中,身临其境,去与文物对话,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而得到精神的满足。

上海电影博物馆的总设计师胡晓云谈到设计理念“上海电影博物馆反映的是上海电影一百年,我们从它的内容来看有人物、实物、照片及有关文字。展示是视觉艺术,采用电影语言;光与影、黑与白电影元素来展示,反映上海电影一百年,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这是上海电影博物馆需要达到的目标,整体设计上要有内容的反映。”。

黑白光影所塑造的整体氛围很容易将观众带入到电影的世界,上海电影博物馆不只是干巴巴的去展示实质性的文物,百名代表性电影明星的照片,利用黑白光影的形式呈现,观众在这个大的空间氛围中似乎真的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中。

三、行业个性特点的体现

行业博物馆可以发挥行业优势,把传统与现实结合,专业与社会结合、科普与传媒结合。与传统的博物馆的“厚古薄今”相比,行业博物馆更加注重“古今并举”,不仅仅关注历史的展示,宣传,文化教育,同时向观众展示本行业的当下发展现状和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上海电影博物馆展示了上海电影的历史发展,从一代代的演员到科技设备的变更,向观众展示了上海电影从无到有到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时让观众看到了电影行业中的现代技术,充分展示了行业的特点。

四、创新互动体验

传统博物馆往往都只是展示一些具有历史的文物,参观者只能通过视觉来感受,整个受教育的过程比较乏味,同时也缺少氛围,参观者不能真正参与其中。

上海电影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参观者可以通过互动体验来真切的感受中国电影和上海电影的历史脉络和最新发展。大幅的互动屏,多样的互动装置,拟音工作室等,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体验,比起单纯的走走看看,上海电影博物馆更增添趣味性。参观者不再是被动的去接受教育,而是主动的去学习体验。博物馆调动起参观者的多个感官,带给参观者不同的体验。

五、结语

上海电影博物馆作为一个典型的行业博物馆,运用了现代的展陈设计理念,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数媒手段,营造了一个具有浓郁氛围的电影空间,创造了一个具有震撼力和极富感染力的行业博物馆,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特征的行业博物馆。

参考文献:

[1]王禹.现代专题博物馆室内设计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09).

篇3

2012年以前,国产高票房电影主要以大导演、大制作、历史大题材炒作、明星主创阵容来赢得市场的青睐和关注,并以大媒体的宣传攻势来推动关注。导致很多片子虽然赢得了票房,但并未赢得口碑,反倒让广大观众对国产商业大片失去了信任和耐心。自2012年的《泰》大获成功之后,观众对于国产电影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此外,观众对于国产电影的选择也发生了明显的倾向性变化,不再轻易为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大宣传的国产大片传统套路埋单。

如今,中小成本电影,如《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都在创造着国产电影前所未有的票房成绩,它们的成功也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商业电影成功模式。

从电影市场可以看到,能够获得市场成功就一定有符合市场和正确营销理念的东西。在这里,我想从《致青春》等此类片子获得商业成功的营销角度来分析,发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总结起来可以说是“情感营销”的胜利。以下,本文就结合美容行业的情况,具体来进行一些对比分析。

从行业特性来看,电影首先是属于文化产业的产品,它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大众的精神消费需求。但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特别是在文化娱乐形式过于丰富的当今社会,电影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发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当然,同样的问题也在美容行业存在。在美容消费市场日趋成熟和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需要行业的企业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美妆行业消费者也同样对于情感被尊重、身份被认同、自我实现的意识方面大大觉醒,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满足,才能有更好的顾客满意度。其实,作为以服务为主的美容行业来说,维系与顾客、与客户之间的感情本该更多运用情感式营销,但因为很多企业的出发点并非真情实意,仅仅只是将感情沟通当作营销和销售的必然手段来使用,有形式没内容,徒有其表,所以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如今是继信息化时代之后的一个新的时代,被很多人称为“创感时代”。在物质极大丰富、信息十分泛滥的时代背景下,未来是基于以创造力和感性意识为主的时代。因此,拥有和主导这两个方面的产业或产品,或者人物、企业等就一定可以引领或主宰未来。

对于美容行业的启示在于,我们不仅仅要提供有形的服务和产品,更应该重视客户精神层面的需求。应用到营销上面,就是从服务细节与流程设计上、会员活动策划上、品牌文化的传播上,更多关注客户的情感接受模式,在每个事件中都让顾客得到身与心双层面的改善和体验。

当然,这些电影获得成功还在营销手段上使用了很多现代沟通方式,包括影片上映前期,经过导演、演员等大力宣传,例如以微博、微信等多层次、全方位的预热和宣传,使期待指数和媒体关注度上都非常高。

因此,在以移动网络、微博、微信大爆发的个人微媒体消费环境下,品牌化、顾客口碑,以及正面信息传播这样的结果正在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结果。所以,只有真正有效、快捷的建立起顾客服务沟通的渠道,才可以掌握优势信息,做出正确的经营计划。

近几年美容服务行业的发展变化很大,为应对市场竞争,美容企业无论从经营模式还是管理理念上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从营销的角度来看,面对如今美容服务消费市场的环境,美容服务企业,甚至上游企业的营销方式都应该顺势而变,创新自己的营销管理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借鉴电影的宣传模式。适应“创感时代”的营销方式,更加注重互动,更加注重人的体验和感受。无论哪行,要想把品牌营销做好,必须要善于运用圈子、人脉、新媒体的传播力量,用让人最容易和方便接受的形式传播信息,重要的是必须重视信息的内容,只有内容较好,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4

[关键词] 电影旗袍 文化视觉符号 角色 电影服装设计 创作原则

一、旗袍与电影的联姻

近年来,在国际、国内礼仪场合与电影作品中出现的旗袍,越来越以它那高雅、端庄而令世人瞩目。从2000年嘎纳电影节上身着中国经典红色旗袍礼服,浓纤合宜、风华万千的巩俐,到2010年戛纳电影节上穿着改良旗袍――“龙袍”,雍容华贵,众人惊艳的范冰冰;从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洋派海归娇蕊(陈冲扮演),到《花样年华》、《色•戒》中身着旗袍气质高雅的苏丽珍(张曼玉扮演)和麦太太(汤唯扮演)。亦柔、亦忧,举手投足间东方女性的婉约被淋漓展现,其间除了个人气质之外,自然不能抹煞那旗袍的魅力。时至今日,一些外国影星名媛,也开始在电影、国际活动中穿着旗袍。不难理解,这些现象都源于旗袍之美,源于旗袍所代表的中国女性着装文化之典范。她历史虽短暂,却因其散发出独具魅力的东方含蓄美态、文化内涵,从而成为中国文化元素的最佳代名词之一。

然而,近期国内影视圈也出现了旗袍过多过滥的现象,无论影片的历史背景是30、40年代的上海滩,还是现当代的都市乡村,旗袍这一经典的视觉元素都被频频使用,身着旗袍的女性屡屡出现,偏颇与追风使得个别制作者过分倚重这一文化元素。甚至在一些西方电影和西方女明星、名媛的身上,“旗袍元素”也被大量使用。其效果好坏与否,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出席2007年MTV超级盛典,穿着性感改良旗袍的名媛帕里斯•希尔顿;再有出席电视访谈节目,穿着墨绿色旗袍,略显暴露的红星珍妮弗•洛佩兹。一时间,旗袍似乎成了一些演艺界、时尚界人士的文化情结,觉得这一元素在国内外电影市场和文艺圈里都能吃得开,要想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和女性窈窕的身形,就得穿着旗袍出来大秀特秀一番。

笔者认为,抛开时尚先不说,旗袍这个经典的中国文化视觉元素与影视的结合的确很有必要,但不可盲目追求,一味依赖。选择旗袍一定要符合剧情的需求,至少是不能影响故事情节的正常发展。一定不要为了表现美、表现中国元素而表现;而是要为了表现人物而表现。只有从人物、剧情的角度出发,电影服装设计师才能做出精准的设计。现实世界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天气等因素随意着装;但电影创作是有依据的创作,包括电影人物的服装,也要做到有理可依、有章可循。而旗袍之于电影,除了在剧中能体现中国经典着装文化和东方女性美态以外,一定要受到电影服装设计创作规律、原则的约束,不可滥用。

二、旗袍在电影中的文化内涵与运用原则

当今众多电影人与观众一起,集体屏蔽掉了电影服装的“表现”性。特别是很多影视观众对电影服装设计行业不了解,常常简单地认为电影中的服装只要演员穿着好看就好。下面我们就借旗袍的艺术功能来探讨一下电影服装的创作原则。

首先,笔者认为旗袍的美不仅仅是来源于东方的美,旗袍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西方交流的产物。

(一)旗袍――东西方审美的双重标准

旗袍的产生并非清代,袍服的形制元素我们可以追溯到汉代。并且从现代旗袍的款式来看,与清代旗装相去甚远。笔者认同,狭义旗袍是20、30年代形成于上海,[1]因中外通商、交流日益增多而产生的“东方明珠”。

说旗袍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产物,一点也不为过。20年代末,欧美先进的剪裁技术、织布工艺都被引进上海。新时代的女性渴望解放、渴望自由。渴望展现自己健康的美。此时,女性的腿被解放出来,腰身越来越合体,衣领越来越低,衣袖越来越短……这些变化都体现出欧美服饰充分表现甚至夸张人体线条的审美标准对中国女性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而旗袍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的产物。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旗袍凸显曲线美的态势符合西方的审美观念,才使得旗袍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更多的认同。也正是因为旗袍所具备的东西方双重审美标准,使得在国际环境下产生的艺术创作、合作交流更多的包含了旗袍这一东西方都认可的视觉元素。

(二)电影旗袍的艺术创作原则

对电影服装设计师而言,电影中旗袍的设计同其他电影服装一样,离不开设计的依据和约束。

首先,设计师需要依据剧本中的角色时代背景来决定在历史大环境下的着装风格。依据史实资料和角色的职业特点来设置出一个基本的服装范围。例如,民国时期30年代的电影中必定出现的旗袍,如同汉代背景下的汉服、清朝背景下的满服一样。

其次,是根据角色性格特点和角色的喜好来创造出角色独特的造型设计。比如性格特点用服装颜色来体现;好动的与宜静的性格特点会体现在服装的长短款上。好动的可能常穿裤装,宜静的可能常着裙装等等。如电影《茉莉花开》第一章中的女孩茉(章子怡扮演),茉是一个天真无邪,青涩而又怀揣明星梦想的少女。她的服装在早期全部采用嫩绿、芽黄等植物刚刚萌芽的天然颜色。既符合角色天真无邪、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又很好的衬托了角色的一尘不染、年轻亮丽。再如电影《色•戒》中的王佳芝(汤唯扮演),女大学生标准的阴丹士林[2]装,蓝色的旗袍。这种阴丹士林面料的蓝色旗袍在女大学生中运用非常广泛,既是时代的印证,又表现出王佳芝平实、朴素的性格特点。

再次,伴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还会产生电影服装的视觉节奏变化。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角色在成长,再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这中间的每一个时期、每一场变故都会体现在角色服装上。从而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上的节奏变化。帮助观众更快的融入和区分不同时期的角色,形成一定的“画语”。以电影《茉莉花开》中茉的旗袍款式花色变化为例:

电影《茉莉花开》第一章:茉的旗袍变化之寓意

时期一(做明星前):

人物、背景描述:怀揣明星梦想;在家里的照相馆上班。

服装花色、款式变化:这一时期以嫩绿、芽黄色洋装为主,旗袍为辅。

服装变化体现出的人物性格变化与心路历程:体现出人物的天真无邪、青春亮丽。

时期二(做明星后):

人物、背景描述:实现了明星梦想,与制片人(姜文扮演)相好,众星捧月,演艺事业如日中天。

服装花色、款式变化:嫩绿、中绿、白色,绿色花草、几何纹。以改良旗袍为主,为短袖、无袖;多闪光钻饰,没有过多搭配。多钻饰是设计舞台服装的重要元素。在光影效果下让人物显得更加闪耀。

服装变化体现出的人物性格变化与心路历程:茉最快乐的时期。身着多钻饰的贴身改良旗袍,性感又时尚。人物内心膨胀。

时期三(怀孕被遗弃):

人物、背景描述:怀了制片人的孩子,被要求去堕胎未遂,后被抛弃。感情遭到欺骗,身心受到巨大打击。

服装花色、款式变化:中绿、深绿、褐色为主,缠绕的草叶纹。旗袍配呢子外衣,这样的搭配在30、40年代的上海非常流行。茉选择宽大呢子外套,遮挡住怀孕的身躯。

服装变化体现出的人物性格变化与心路历程:服装色彩的变化体现出茉内心的成长,从芽黄、嫩绿到中绿,到服装上出现泥土、植物枝干的褐色。也是植物接近枯萎的颜色。体现出人物从梦境跌回到现实的残酷经历。内心炽热的情感几近枯竭,而服装上缠绕的草叶纹也体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纠结。

时期四(母亲自杀后):

人物、背景描述:母亲(陈冲扮演)的相好娘舅轻薄茉,被母亲发现,母亲伤心欲绝,跳河自尽。茉悲痛万分,愤怒之余去找娘舅要回被他偷去的母亲的金表与戒指。

服装花色、款式变化:深褐色;血红色的圆点几何图案。长于明星时期的短袖,与当时普通妇女的款式接近。

服装变化体现出的人物性格变化与心路历程:褐色取代了绿色成为旗袍的主体色调。也是表现人物内心的完全毁灭。爱人的背叛,母亲的自杀都使得茉对男人痛恨到极点。内心的愤怒和伤痛体现在血红色圆点的服装图案上。款式的回归体现出她从感性到理性的情感回归;虚幻梦想的彻底破灭。

此外,导演设定的影片总体基调、特别要求也是关键性的设计导向。比如,导演确定影片写实的风格,一切都要重现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例如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导演要求要完完全全的表现1942年的上海。所以影片的美术指导朴若木先生有别于他以往唯美奢华的设计风格,完成了这次朴素、典雅、力求越真实越好的设计工作。影片中的旗袍更是不抢功,相当的内敛。

综上所述,我们在以电影旗袍为例进行的设计分析中,可以把电影服装的创作原则和影响因素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

1. 依据剧本中的角色时代背景、角色性格特点、角色的喜好、职业;伴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的电影服装节奏;

2. 设计师自身的审美特点、创作习惯;

3. 演员自身条件的制约,根据演员独特条件的发挥;

4. 导演设定的影片总体基调、特别要求;以及其他主创人员的参与决策;

5. 观众的审美期待的影响力(特别是经典名著改编,或者已经获得广泛群众基础的老版本电影。)

6. 实拍时的其他因素。

三、当代电影中旗袍创作的发展方向

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是由多个创作部门和大量演艺工作人员共同辛勤劳动的结果。一个失败的影视人物服装设计可能会是一部影片中最醒目的败笔。作为一名电影服装设计师,一定要掌握创作中需要遵循的主旨、需要恪守的原则,从根本上弄清楚时装与影视服装的区别。

笔者认为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电影服装设计师们的工作绝不是为了使演员更加好看而存在,而是为了帮助演员成为角色而存在。而设计中,单纯的感官上的美感应该排在较为次要的位置。例如旗袍出现在电影中,的确是作为电影中的视觉元素符号出现的,但其第一目的仍然是服务于角色的。如何更加真实的体现时代背景、人物性格、职业、情感发展曲线,才是目的;然后才是设计的美感、设计的独特性等等。不仅电影中的旗袍服饰设计应该遵循这一原则,电影中其他年代和款式类型的服装设计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

如今,涉及到中国题材的电影创作中,旗袍情结还有在疯涨的趋势。作为电影服装设计行业的一份子,笔者希望通过对电影中旗袍服饰设计的某些现象的归纳和思考,为电影旗袍设计和电影服装设计行业的规范、繁荣尽一份绵薄之力。

注释

[1]卞向阳:论旗袍的流行起源 [J],装饰,2003年11期。

[2]阴丹士林布,德文Indanthrene的音译。由德国人德恩于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创办的德孚洋行所生产的服装面料。阴丹士林是一种还原染料名称,用这种染料染的布不仅色泽光鲜,而且经久不褪色。深受30、40年代上海女性的亲睐。

参考文献

1,卞向阳 著,《论旗袍的流行起源》, [J],装饰,2003年11期;

2,周登富 著,《电影美术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5月版;

参考影片:

1,侯咏 导,电影《茉莉花开》,Festive Films 发行,2004;

2,李安 导,电影《色•戒》,焦点电影公司 发行,2007;

3,关锦鹏 导,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第一出版香港有限公司 发行,1994;

4,王家卫 导,电影《花样年华》,Océan Films 发行,2000;

篇5

2011年,是中国大多数影视新兴公司的启动元年。出身电视编导的张小北,创立预告片制作公司。投身生死赢利,真格拼杀的竞争市场。血液沸腾,充满斗智。他自我定义,电影宣传过程中会有不同需求,太空堡垒是应对不同需求的专业化的第三方细分公司。

预告片成为“核心”部件

在中国本土预告片行业,目前能承揽预告片的公司仅有“太空堡垒”、“简单点”两家公司。在尚未健全的工业体系中,这种格局还只能称得上初具规模。

电影物料,包含视频、平面、文字三大类。EPK,实质上是英文“电子媒体手册”的缩写。EPK就包括预告片。电子媒体手册是片方提供给媒体的一张光盘,包括预告片、制作特辑、演员主创采访、角色广告等提供给媒体的平面物料,以前这张光碟就叫EPK。如今简化成一个U盘。

EPK,并不只是指视频特辑。在如今的电影物料宣传范本中,预告片就像电影的门脸,向观众直接呈现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小团队很难做预告片,源于没有能力搭建这个体系和流程,基本一个能做预告片的公司,也可以做电影后期。而搭建这个体系,需要人、时间、经验、金钱,最主要需要时间,没有时间就没有办法把这个体系调整磨合到可以顺畅运营的程度。

张小北认为,只有依赖于团队,才是工业化的流程。“咱们一直在说,中国电影要建立一个工业流程,或者中国电影要建立一个工业化体系。工业化体系最核心的,就是一定依靠于系统或者流程去完成。不管是工作室,公司也好,要有能力搭建生态体系。”

你可以不选择,但不能没有选择

除了预告片,制作特辑、MV、病毒视频、衍生网剧,也是太空堡垒承接的内容。

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是张小北团队今年的重点项目,也是非常典型的制作案例。确定定档在今年十月上映的《黄金时代》,从许鞍华导演选定演员的阶段,他们开始进组纪录整个拍摄过程。2012年年底开机,拍摄周期6个多月,横跨七个省。从确定制作,到定档近3年时间,他们甚至要为此拍摄一部纪录片。

“10T差不多是2000到3000个小时的素材,相当于我们拍了20个T。素材量有4000到5000小时时长。”有时剧组人员拍完戏可以回去休息,拍摄人员回去后还要做大量的整理归纳工作。

最终,他们将纪录片的名字命名为《她认出了风暴》,时长150分钟,与电影《黄金时代》是两个独立的作品,并在申请龙标准备上映。

对于一部本身已长达3小时的电影,观众为何会花费两个多小时时间去影院看一部纪录片的质疑,张小北解释道:“这部纪录片起扫盲的作用,《黄金时代》讲述的是民国的一批左联作家,对于咱们当下的观众其实很陌生。我们争取观众在看这部电影之前,能够通过这部纪录片,把剧中相对复杂背景的人物和人物关系弄清楚,不然在观影时再去想这些人物关系,就已经出戏了。”

作为第三方物料制作公司,他认为必要给观众提供更多选择,当然观众可以选择直接去看电影,但当一个观众想了解这些复杂的背景时,作为专业公司没有提供,就是他们出了问题。“我们有责任义务来提供这些答案供你选择,你可以不选择,但是你不能没有选择。”

视频物料预算不少于7%

今年初,乐视影业董事长张昭明确在微博表示,“1000万广告媒介投放,应至少拿出100万做广告策略以及投放内容的设计包装,这个常识在电影营销领域无人理会,满大街都是终极海报”。呼吁片方注意物料内容的多层次与加大投入的初心也为处于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说了一回话。

相较于两到三年前,张小北认为“现在比以前肯定是越来越重视了”。

而在整个电影的运作环节中,作为预告片与视频制作公司,到底要价多少才能够保质保量,他说,“根据这两年的制作经验,我们向所有的制片人推荐,当你们在做预算的时候,留给视频物料的预算建议不少于整体制作预算的7%”。

中小成本电影只有不少于7%,便能涵盖未来宣传过程中所能用到的90%以上的诉求。如果是大片,这个比例还要再低一点。

回想这三四年的一线实践体会,他说,“只要票房成绩还不错的电影,物料的制作基本上有投入、有亮点、有想法,很少有部电影说票房还不错的电影,物料差的。”

当然,他也表示不一定物料好电影就一定好。而在电影质量、电影的营销宣发、电影物料制作,到底哪一块在对票房起着决定性作用,他说,“电影本身的质量占到40%-50%,电影的营销宣发占到30%左右,电影的发行落地占20%。但需要厘清的是,电影营销不等于电影物料。物料是营销中的一小块而已。

他有时也觉得无奈,“我们也常遇到些特别不专业的人,跑过来说,我给你2000块钱,你给我做一预告片”。

视频制作,是新兴行业

他认为理想的行业状态是,两家大公司,加两到三家中等公司,后面跟10家小公司。

或者三家大公司,和十家二三人规模的工作室的小公司。“这是一个新兴的,正在快速发展,还有很大空间的行业。”

在工业体系健全的好莱坞,尤其在北美,电影市场多年稳定在100亿美元上下。与此同时,每年的电影行业的投入也围绕这个数值,上下浮动。作为一个全世界最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我们不需要生造一些东西出来,只照着这个做就行了。在北美,物料投入就是7到8个亿左右。

“这就是为什么我推荐物料预算不少于7%的原因。对你们长期关注票房的媒体来说,不太高,但是对我们来说是还需要奋斗的数字。”

而对于投资制作小于1000万的低成本电影,如何能有7%的比例,张小北表示:现在一部想要在影院做商业公映的电影,如果制作费低于1000万(电影的总投资),基本就没有机会了,尤其不存在再有二三百万的电影在影院公映。

“这个是属于电影市场整体商业发行体系改变的问题,我们没办法对这个负责。在未来,你如果想在商业院线做大规模或者中等上等规模的公开放映,制作费、宣发营销费用得有基本的底线,我们这个市场必得为这种电影提供另外一种发行放映体系让他们在市场存活不能像现在这样。5月份一个周末有8部新电影上映。一个制作3亿的电影,和几百万的电影,你认为影院经理会选择哪个放?”

EPK视频特辑:PIU影像工作室 许田

许田,资深媒体人。其创立的PIU影像工作室成立3年时间,专门打造适合电影宣传的EPK、花絮、纪录片、微电影。曾为《北京爱情故事》、《白日焰火》、《私人定制》、《爸爸去哪儿》、《等风来》、《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失恋33天》等电影制作视频特辑。

“如果预告片能代表一部电影的灵魂,那么EPK视频特辑,则是针对电影宣发。”

我们靠素材吃饭

PIU影像工作室并不被外界所熟知,但是在圈内,制作EPK视频特辑,他们是知名导演与片方的首选。

公司负责人许田,曾是《每日文娱播报》编导,有着10年娱乐新闻经验,从2011年成立至今,负责制作过的视频特辑影片40余部,凭着知道什么是老百姓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敏锐知觉,一路走到现在。

许田向本刊记者介绍,“基本每部电影都会有几套基础的片子,比如人物款、导演款、幕后款,这几支视频是必须的”。

而令他们赖以生存最核心的法宝,她直言不讳,“说白了,我们靠素材吃饭。除了你现在看到的剪辑办公人员,我们的侧拍师现在正分头在多部将上映电影的剧组里忙活”。

侧拍师是负责为电影后期营销宣传而在剧组拍摄、纪录电影创作人员的素材的人。后期制作视频特辑,侧拍师的工作是重中之重。

作为第三方承接公司,接到一部电影,就需与片方、导演组沟通好需要怎样的视频物料。在侧拍师进组前,明确戏的重点是决定后期视频制作是否成功的关键。

“侧拍师在现场就是一个无名导演,他在现场往往是最不受重视的人,插不上话,还容易影响到别人,挡镜头影响工作。他的工作很鸡肋。”许田说。

对于演员来讲,涉及到模糊拍摄区域,“什么是工作时间,什么是私人时间,需要我们演员和片方三方做沟通,而团队的经验和价值就体验在这儿”。

有些侧拍师太积极去拍,被导演看烦了要求换掉的有,和演员打成一片的也有。这是个智商、情商都要高的工作。

后期剪辑也是重要工作,比如《爸爸去哪儿》,他们设计方案分别制作了四至五个视频方案,针对受众的不同喜好,分别有《我爱动物园》版、《广州五侠》版、《化妆舞会》版、《超级装备》版。

许田说,“针对一部电影做视频特辑、话题视频、病毒视频,其实都是走量的形势,轮番轰炸,总有一款能炸到你”。

费用40万一部 挣的是小钱儿

对于在这一行,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许田认为创意与敏锐度特别重要。

“你不会用剪辑软件可以教、调色不会也可以教,但是敏锐度是得要有一些历练的。所以你看我们招聘也很明确:会剪辑、爱电影、坐得住、嘴巴严,创意要好。就这五点。

侧拍、剪辑、包装,包括片头片尾特效,甚至得融合配音音乐等流程,许田介绍,“整个一个EPK一套下来,费用在40万左右”。

有时也需要按量计算,有的一部电影,最终会做20多支视频,许田坦承,其实干的活很累,像《搜索》我们做了20多支视频,然后侧拍师进组,跟了有4-5个月,这个耗费,我们利润挺薄的。现在各方面的费用也很高,你像外面一个侧拍师,临时租用,也得2000元/天。

“我们挣的都是小钱儿。”一年接的量不会太多,去年是接了12部电影。

随着进入这个行业已经有3年时间,她认为行业会越来越规整。

电影节应该设最佳EPK奖项

回忆起最开始的从业经历,许田有些欣慰自己也算是最早一批拓荒者,台里编导搬回来两箱《无极》的DV带,她和另外一个编导一起剪辑了两期半小时的拍摄素材花絮,“其实这也算是最早的视频制作了,那时发现,原来侧拍素材是有用的。有很多观众想知道演员在拍戏时都干了什么”。

如今,老百姓的审美水平也在提高,对视觉、包装、剪辑手法的要求越来越高。

许田认为今年市面上的视频制作特辑,《催眠大师》的剪辑想法很OK。话题类视频她觉得《整容日记》很OK。

如今令她感到颇有成就的是,去年的金像奖上,他们参与制作的有四部电影拿过奖,

“能够有一个奖项,单拿出来说,最佳EPK制作奖,那我们还蛮骄傲的,其实受重视与正规是相辅相成往上走的。”

去年还是前年,哪个电影的剪辑师,拿到最佳影片剪辑奖,特别励志的事,他还是上部电影的侧拍师,这部戏就拿到金像奖的剪辑奖,这个故事蛮励志的,让我们的侧拍师看到曙光。

电影海报:新艺联(兄弟)文化传播 王大宁

新艺联是国内海报制作头牌公司,负责平面衍生等视觉材料设计,是徐克导演的长期合作伙伴。代表作品有《等风来》、《扫毒》、《听风者》、《二次曝光》、《桃姐》、《黄金大劫案》等。

多年后,预告片不在,海报会在

在如今预告片与视频特辑成为一部上映电影必不可少的标配时,电影海报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不动声色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它随着电影的历史诞生存留至今。在遭遇新兴的传媒物料抢夺眼球的夹击,电影海报到底还能起到多大功能?

新艺联负责人王大宁介绍,真正从宣传方面讲,观众并不在乎到底是花絮还是预告片,海报,还是剧照。在乎的是电影的东西好不好玩,是否愿意转发评论。其实有时大家很努力做海报预告片,可能都不如一张劲爆的海报,海报其实是一部电影必不可少的。它的特点是,很多年后,它还存在,但是像现在的预告片、新媒体的东西可能就不存在了,海报代表这个电影的门面的东西。

“最近的《一步之遥》发的剧照,网络反应就很劲爆。”

早期海报的核心理念,是体现电影本质,和导演风格,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海报。像《教父》这些经典电影。但现在70%-80%的电影海报,为了宣传推广炒作,尽可能的取悦我们的目标观众群,已经称之为电影广告了。

真正的海报是大家一提到这电影,就记起那款海报。比如“:《归来》、《1942》,大家真正喜闻乐见的海报,就是最简单纯粹的那张。

构思《窃听风云3》主题海报

因为《窃听风云》系列海报一直是新艺联在做,当《窃听风云3》出来时,作为已经合作过多次的制作团队,王宁称他们有刻意做新的变化。

创意海报是没有任何影片内容的,但这次有意打破原来的规矩和习惯性做事的方式。《窃听风云3》讲的房地产的故事,根据这个主题,去年流行的话题,主演演员后边有很多出了一个土豪版的海报,还有直升飞机,有豪车,房地产老板暴发户,和他们的一些被窃听,房地产阴谋的故事,这

一点很适合当时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土豪金版的海报,背后都是金黄色的香港城市背景。

包括四个主演的人民币版人头设计。这个戏讲的就是跟钱有关的故事。底下是纸醉金迷很城市的感觉,现在既然是讲房地产的电影,自然是跟钱有关系的,另外引申含义是,需要看了戏之后感受得到的,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当然有商业的考量,但是其实这个戏的逻辑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层层的关系。

如果仔细留意的话,包括剧照是整个城市的香港,是用钱堆出来的,有这种视觉考量。我们是想在很商业的发行的海报里,尽量把好玩的东西加进去。

这个戏的主角就是暴发户,他们的心态是不希望让别人知道他们没有文化,所以他们的花园起名都特别欧式。但海报为什么写“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低调”呢,因为他们也意识到,自己过份高消费的姿态是挺讨厌的,所以花钱想学习如何低调。这是一种既矛盾又好玩的心理,符合中国人心态。

所以,一张好的海报,最核心的目的是能打动观众。实际执行时,是创意和画面表现的结合,缺一不可。

70-80万是海报设计的天花板

和视频制作团队一样,海报制作公司,从开拍到上映,完成一部电影的海报制作时长不短。

而仅仅只是海报设计行业,他认为竞争并不激烈。国内专门制作平面海报物料的公司目前只有他们一家。其它多数是以“广告养爱好”。即用拍广告赚的钱,来做一点海报设计的活。

和广告行业相比,海报的设计看起来有些吃力不讨好。同样是拍汽车、饮料,但海报视觉要求不比广告低。电影设计不允许复制,不能卖雷同,但是广告可以。

王大宁说,电影的海报设计与其他公司一样,还处在一个初期阶段。

竞争不激烈的另一原因还在于,设计费用上不来。“现在实际的状况是,电影的票房上去了,但其实大家的待遇薪水是没有大的变化的,整体不单是海报这一块。”

其实电影赚不赚,跟海报公司没关系,一个小成本的电影,基本是20万左右的海报投入。一个大投资电影,设计费用多的达到70到80万。但这也只是设计制作量的积累。

王大宁说,片方对海报制作的投入,取决于其对票房的期待值。如果觉得票房几个亿,他们会投入几十万。

2013年王宁所在的公司,做了40多部电影。到2014年,开始刻意减少工作量。“今年我们有特意少做片子,只做精品,其实也是因为竞争没那么大,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品质。”

“这个行业是不饱合的,不是说没有好的设计师,是行业的待遇不高。如果国际大品牌也做这个电影的话,其实这样的人有的是,但是这个行业缺的是,会做广告又懂电影的人。”

既然这么苦,为什么还呆在这个行业?王大宁说:“胡金铨、李翰祥导演最开始都是电影厂门口画海报的。”

结语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它没有规则;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在你的面前是一望无垠,没有人碰过的地方。如果你足够专业,那么在你身后留下的,就是规则和秩序。

篇6

上个时节,互联网改造传统电影产业还只是种种讨论;这个时节,BAT轮番涉足影视业。国庆十一档挤满的《亲爱的》《黄金时代》《心花路放》等一大波电影背后都站着阿里、优酷土豆、百度、美团等互联网企业。

美团的猫眼电影用电影票预售的方式参与发行环节,《心花路放》上映前就在线预售掉了一个亿的票房。优酷土豆成立原生的电影公司“合一影业”,每年要拍9部以上的电影,《黄金时代》就是其以出品方身份入驻的。百度旗下爱奇艺与华策合资成立影视公司后,百度与中信信托、中影成立影视众筹“百度有戏”,也试水了《黄金时代》。

而阿里巴巴以投资的形式进驻《亲爱的》的背景是,其不仅联合金融机构打造了增值服务平台娱乐宝进行电影投资,还入股了大张旗鼓做电影的优酷土豆集团,甚至收购了文化中国近60%股份更名成立“阿里影业公司”。这还不论马云以个人名义投资华谊兄弟并担任副董事长。

腾讯互娱成立了影视业务平台“腾讯+”,要把游戏、动漫等优质IP改编为电影。擅长颠覆传统行业的乐视即乐视TV风生水起之后也推出乐视影业公司。依托大数据、粉丝经济,《小时代》几部曲愣是把票房做到了10亿。当然,《小时代》里也有阿里巴巴娱乐宝的影子。

各路互联网公司迅疾涌入,这不仅仅是分水岭,而是另一个时代提前来临的信号。

与旅游、教育、医疗等慢热领域相比,数字行业对电影领域的改变如疾风骤雨。互联网向传统电影产业的渗透越来越快,传统大佬们要从焦虑提前过渡到怎么打好“保卫战”。

权力棒真将交移吗?无论是投资、拍制、宣传、发行,还是播映、衍生品等各个环节,那些手持海量用户、流量的大玩家闯入后,互联网基因渗入,电影行业将如何被重构?

篇7

【关键词】电影海报;功能;审美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76-01

电影海报是电影宣传的重要途径,它除了对电影进行造势、宣传之外,也是对电影的一种诠释,它能表达电影蕴含的哲理、内涵与意义。一张优秀的电影海报能以其真实的感受与美的感召力,表现其不可抗拒的宣传力,给观众留下丰富的想象。同时,电影海报又可以凭借其图文并茂的优势达到像刊物封面一样的效果,使观众对电影产生第一影响。就电影海报的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其功能进行简要分析。

“海报”一词源于上海。在封建社会,人们把表演行业称之为“下海”,后来把张贴在剧院外的带有演出信息、剧目信息以招揽顾客的宣传画称之为“海报”。宣传电影的宣传画被称之为“电影海报”,它是宣传电影的基本手段,也是文化类海报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影海报基本上与电影同时产生。电影诞生时,为了对电影的放映信息进行公告,人们用油漆在木板上写上电影的放映信息,这样简单的方式可以说是电影海报的雏形。不久,法国的招贴画家朱尔斯・查尔特将海报与电影相结合,把这种新的艺术风格引入到电影海报中,他的这种电影海报形式的创新,对电影商业有着重大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海报可以说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因此朱尔斯・查尔特也被人们称为“电影海报之父”。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相当多的人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因此那个时代的电影海报,颜色都比较鲜艳,画面活泼,文字运用较少。

20世纪初期,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喜欢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这个阶段的电影海报风格变得谐谑。海报的宣传大大增加了电影的销售,利润的增加使人们更愿意花精力去研究电影海报,电影海报变成了一个新的行业,专门制作电影海报的公司也随之诞生。最初的电影海报规格为28×42英寸,后来改为27×41英寸,并被张贴在玻璃展示窗上以及电影院的外面。海报的格式上也有了明确的要求,必须标注电影公司的名称、电影片名和主要情节,有的海报还会印上电影的结局。电影公司对海报也有非常严格的审核标准。由于当时的技术落后,海报的颜色比较单调,仅有两三种,后来又在海报中增加了演员的名字,这也慢慢成为主导整部电影成败的关键。

随着电影的繁荣发展与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影海报的设计更加大胆和新潮。色彩更加鲜艳,笨重的背景也被淘汰掉,更多的留白使得其设计更加自由灵活。特别是电脑的运用使海报设计更加鲜活生动起来。一些电影厂把海报的尺寸缩小到27×40英寸,并且出现了很多的垫字海报。这些海报被投放到了各种广告宣传中。垫字海报的颜色、艺术性和制作细节方面获得了几乎完美的成功,为电影的宣传起到了更加广泛的作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宣传功能是电影海报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海报诞生的基本目的。电影海报是人们获得电影信息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传递电影信息的桥梁。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其“宣传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海报具有非常重要的商业性与广告性,它在宣传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

当今的电影海报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宣传工具了,它作为一项独立的行业也具有着非常强烈的艺术性。电影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这就无形当中提高了对电影海报的要求。一份成功的电影海报不仅要紧扣主题,还要有独特的创意,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化展示出电影的光芒,以达到瞬间抓住观众的效果。这就要求海报本身的艺术性、空间的设计、色调、突出的主题等,每一个细节都要环环相扣。

电影海报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最初单纯的告示作用了。它除了要求有最基本的电影信息,达到观众对美的要求外,还要让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与众不同、熠熠生辉。它是电影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每个不同社会时期的缩影,反应的是这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是艺术与现实结合的产物。一份成功的电影海报就是要展示出电影的文化内涵,展示出电影的灵魂。

电影海报不仅是电影的宣传载体,同时也是艺术文化相融合的完美体现。电影海报的功能即相辅相成又相互统一。在未来电影的发展中,海报依旧与电影是一个统一体,同时也是沟通电影与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周星.20世纪90年代嘈杂多样的电影现实表现――百年中国电影现实表现概述之四[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辑.电影宣传画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1959.

[3]KressG,vanLeeuwenT.Readingimages:thegrammarofvisualdesign[M].Burwood:BrownPriorAnderson,1996.

[4]杨莉.特殊年代中我国电影海报平面设计的特性谈[J].电影评介,2007(21).

篇8

过去十年,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稳健,也积累了文化产业竞争力培育的相关经验。电影产业化改革八年以来,截至2010年,国内城市票房增长11倍,年均增幅超过35%,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2010年故事片产量达526部,约为全球电影产量的1/10;全年新增影院313家,新增银幕数1533块;电影票房也首次突破百亿元(101.72亿元),较2009年增长63.9%,其中国产影片票房达57.3352亿元,占总票房的56.37%;全年累计有17部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影片。

那么,过去十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经验是什么呢7我们可以通过美国电影产业的经验来进行比较。2008年美国全球票房收入280亿美元,海外票房收入183亿美元。以美国电影产业发展为样本的研究发现,大国经济规模和文化折扣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一个国家影视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小:其中文化折扣是指因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

对中国而言,最大的国际贸易竞争优势来自于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这一无法被模仿和替代的基础。因此,我国电影产业的理性繁荣,其起点在于如何利用我国作为大国的国内市场规模这一优势,建立起统一、自由、竞争、平等的市场秩序,为国产电影走出去奠定优势基础。据一位电影产业管理者的观察,中国电影产业今年之所以有相对均衡的发展,主要归因于国有公司并没有在该行业占据绝对垄断地位。开放与自由竞争是过去十年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经验的核心价值。

我们看到,征求意见稿第六条正写到:国家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促进电影市场繁荣。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便利各类市场主体、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

尽管相关表述有些含混,但还是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即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生产将成为未来电影产业发展的目标格局。这一格局是过去十年中国电影产业获得较好发展的核心经验体现。

但从2010年的情况来看,目前电影产业竞争中的不合理情况也比较突出。例如,尽管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中国产影片票房占56.37%,但近50亿元的进口业务却基本被国有的中影集团等垄断,仅此一项收入。就超过大多数民营电影公司的收入总和。这对民营电影公司来说是明显的不公平。这一问题如何解决7在征求意见稿中语焉不详。

此外,还有一点应注意,即可考虑电影产业促进工作的主体多元化,以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电影产业,促进工作。

征求意见稿第十条称: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电影产业促进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影产业促进工作。而第十一条称:电影行业社会组织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开展业务交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维护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篇9

经济发展彰显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日益显著的地位,电影做为一种能够吸引大量观众的柔性力量,一旦融入日常生活,就会显示出军事、政治、教育、经济等其他因素都无法替代的强力作用。

中国电影曾经繁荣过,虽然中间遭遇低谷,但现在又重新显露出恢复繁荣的迹象。现在中国电影虽然屡创票房佳绩,但整个电影行业在国际影坛的整体地位却不高。当今世界电影市场上被电影强国占据,这些强国有美国、印度和法国等。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就必须从长远角度深入思考电影业发展的新思路,促进中国电影形成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及保障机制,协调电影产业链发展,真正促进电影产业的大发展,为国民经济提升做出贡献。

从经济趋势来看,任何产业发展的归宿都是集群战略,同一区域聚集的相同和相似企业会与其上下游等相关及支持性产业间,通过合作竞争的方式增强整个区域的实力,从而提高相关行业的创新力,打造强而有名气的区域品牌。

近些年,中国电影业也呈现趋于集群化的模式,横店、怀柔、无锡等影视基地及长城影视基地等显现出集群化趋势,可以说中国电影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已初具雏形。

2.研究现状

关于地理位置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国外有很多学者作出了研究。如斯科特(Scott)指出文化产业常常会在地理上进行聚集,并且很有先见地指出电影产业的发展要依靠全球发行网络,电影业应该突破地域限制,寻求跨区域、跨国家式合作发展。

HaraldBathelt系统总结了美国电影业的发展过程,不仅为好莱坞也为全球化的电影业集群提供了详实的背景介绍。

而一些学者关注电影产业集群带来的影响,如ThomasBrenner和SiegfriedGreif对电影业集群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深刻地说明了集群化将在未来对电影业雇佣方面带来不同的发展方向。

3.典型电影产业集群状况

当今,国际上经典电影产业主要集中在几个城市,比如Los Angeles、London、孟买、等地区。随着电影业的发展,韩国的忠武路以及新西兰等也以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构造电影产业集群。

3.1好莱坞

3.1.1形成原因

(1)自然环境。在好莱坞发展之初,秀丽的自然风光、明朗的光线和舒适的气候是拍摄电影的得天独厚场所,电影拍摄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优美的自然环境。但如今,为了增加利润,各大片厂节约成本,相继将拍摄地迁移到其他地区,其中热门地区有澳大利亚以及东欧等地。并且影片的后期制作也更多不在本地完成,亚洲地区很有可能成为电影后期制作的国际中心

(2)经济因素。美国居于世界经济领导地位,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影视人才,一体化的生产和销售系统,造就了好莱坞特有的活力与优势。美国政府深知电影产业的战略作用,现在国际上的意识形态侵略已经取代军事打击成为对外侵略的主要方式,宣传美国思维、美国理念的电影就是美国对外文化侵略的典型代表,美国利用电影输出对国外进行价值观的灌输。鉴于观看美国电影的观众以年轻人为主,这种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灌输会对一个国家的年轻一代造成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传统军事打击所无法比拟的。这种文化的入侵更会对美国带来超出想象的经济利益,所以大力支持好莱坞是美国的全球战略之一。

3.1.2带来优势

(1)分享劳动力储备。好莱坞持续地发展壮大,吸引无数电影明星前去发展,这就为当地的电影公司提供了足够的人才供给。而好莱坞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企业遭遇从繁荣走向衰落,那在这个阶段之中,这些公司旗下签约的明星也会为了自己的发展寻求好莱坞的其他电影公司。所以,好莱坞明星众多,企业就会被激励向一个地区集聚,去分享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劳动力储备效应。

(2)劳动力的匹配。好莱坞集聚众多电影明星,较多的明星就提高了技能匹配性,导演拍摄各种类型的电影都能够得到满足,大量的明星集聚好莱坞,在对电影公司产生较大的吸引力的同时,也使得电影公司为争夺明星而展开竞争,这样就能产生更高的技术匹配性和更高的明星酬劳。较高的酬劳又会为明星提供一个激励,使他们更愿意在好莱坞发展。电影公司与明星们相互吸引,都能够获得满意的利润。

(3)知识溢出。丰富的人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成熟的电影业集群,好莱坞吸引了许多杰出的导演,比如卡梅隆、斯皮尔伯格等,都是大名鼎鼎的电影大师。而且多年来好莱坞造就了不计其数的电影明星,这些明星不仅为好莱坞创造了客观的收入,更像天空中闪耀的星河一般吸引着更多的演艺人员前往好莱坞发展。好莱坞已经拥有了如此巨大的人才储备,更可贵的是这些人才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他们互相合作、学习、竞争,使得各自的能力充分发展,并且吸收别人的宝贵经验,提高了整体的竞争力。好莱坞的现金经验同管理模式也为别的电影产业提供了指导作用,对周边乃至全球的电影业起到了带动作用。

(4)先进技术。好莱坞电影精良的制作和先进的电影技术,是好莱坞地区之内各大电影公司共享的一个主要内容。

3.2印度“宝莱坞”

宝莱坞(Bollywood)位于印度孟买。不甘落后印度人在孟买建造了一个新的电影业集群,并且将“好莱坞”(Hollywood)前面的字母“H”换成了孟买(Bombay)的开头“B”,把“好莱坞”变成了“宝莱坞”(Bollywood),这就是宝莱坞名字的由来。

高度的信任度是宝莱坞的一大特点,制片人在选择角色的时候可以不通过经纪人,直接进行电话沟通,往往也省去签订合同,所以宝莱坞的效率非常高。印度雄厚的科技实力为宝莱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宝莱坞可以说在电影数字化制作过程中人才济济。

宝莱坞不仅在电影业本身下足了功夫,更是不断尝试差异化,整合上下游供应链,不断拓展产业链,从电脑游戏到手机铃声,从背景音乐到适合各种人群的影视相关玩具,宝莱坞可以说包罗万象。

篇10

关键词:电影产业;制片融资;新型模式;资本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凭借着其独特的视听特性和审美情趣,为人们创造着非凡的文化艺术享受。但同时又作为一种高度市场化的产业类型,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成熟的技术系统和完善的产业结构,实现从制片、发行到放映三大环节良性的循环运转,这就自然而然的使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对各种资源的投入都有着非常之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电影产业链条上必不可缺的制片融资环节,对资本的运作更是已然成为了决定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

熟悉电影制作和营销的人都知道,电影是一个风险性极高的行业,是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具有经济外部性大、无形资产比重大、消费形式内容化、流通过程技术化和法制化等特点。如何能够同时做到减少成本、扩大收益和控制风险,是任何投资者都不能轻视的三个基本问题,这就要求电影产业的发展在加强艺术水准和价值创造的同时,还必须将立足点放在提高制片融资环节的多元化、市场化、规模化和法制化程度上,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机制,为电影产业化的深入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在改革开放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电影已经成为文化娱乐产品供给与消费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通过几代电影人的共同努力,电影市场在近几年里开始呈现出繁荣之态,电影票房屡创新高,呈现出“井喷式”增长:200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33.27亿元,2008年为43.41亿元,2009年更是突破了60亿元。然而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实际需求仍然是不争的事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供需长期不均衡,根源在于中国电影产业融资机制不畅,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的融资模式单一、传统,缺乏创新,特别是中小型电影公司融资渠道仍然非常狭窄,企业信用欠缺,社会资金对于国内电影业的信心不足,政府配套政策尚待改进等。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大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机构无不将视野立足于如何扩大融资渠道方面,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正在如火如荼逐步推进中的广播影视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可谓是焦点性的新闻,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其他一些新的融资模式也正在植入行业发展的轨迹,这都促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制片融资体系的逐步形成,无疑是对腾飞中的中国电影产业带来新的生命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如何能够不断融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富有创造性的开拓以金融贷款、私募股权基金、上市融资等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已然成为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事关未来的核心问题。因此,针对于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的研究对优化中国电影制片融资机制、逐步完善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中国电影产业链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1发展背景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化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投资和消费市场日益繁荣,票房竞争异常激烈,电影创收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这得益于数字技术的推广、市场营销理念的深化、商业大片和类型电影模式的开发探索以及国有电影集团和民营电影公司资本运作的日益成熟,中国电影已正式迈入资本时代。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电影政策的进一步开放,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的准入门槛大大降低,中国电影产业融资多元化格局慢慢形成,融资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以银行信贷、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成为影视制作行业新的流行语。

其次,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除了国有电影集团依然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外,民营电影企业和文化多媒体制作机构借助繁荣的市场环境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华谊兄弟、新画面、保利博纳、光线传媒等几家拥有雄厚资金和制作营销经验的民营电影制作公司显示出超强的实力,在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和后产品开发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再次,市场运作成为推动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遵循市场规律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影繁荣的基石。国家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并进一步带动电影商业化转型的顺利推进。

最后,国内电影制作水平和营销观念得到了提高与创新,更多的电影制作、营销人才开始崭露头角,具有艺术和商业素养兼备的复合型制片人才在电影制作中占据着越发突出的地位。

1.2发展现状

自2006年以来,我国电影产业融资领域出现了诸多新宠儿,从一定程度上给发展中的中国电影产业打开了市场化的大门,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2.1渠道多元化、模式综合化

在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思路指导下,中国电影制片领域的融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型融资模式被逐渐的适用,既活跃了电影资本市场,也使得传统的融资渠道得以拓宽。大量海内外的企业投资、风险投资、金融贷款、广告投入、版权预售、个人融资、政府出资、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赞助等新旧模式的综合运用,促成混合资金运作为目前我国电影融资的主要形式。

1.2.2民营资本活力日渐增强

民营资本已成为中国电影产值持续增长所不可取代的贡献力量,且仍不断的对产业化进程发挥着更为深刻的作用。华谊兄弟、保利华亿、新画面等大型民营电影企业,始终保持着对电影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的姿态,尝试适用各种新型融资模式移植国内市场的可能性,并凭借其相比于国有大型电影集团更为自由、灵活的募资运作手段和营销能力,给电影业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未来定将以更为强势的步伐引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1.2.3业外资本强效介入

近年来,中国电影投融资的一大亮点就是业外资本的强效介入和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与当年房地产、小商品制造业为代表的纯粹业外身份相比,目前进入的这些新公司不仅在自己所处的行业都是个中翘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背景与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来自手机视频行业,网络游戏行业还是广告业,电影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门严谨的生意,而且是他们计划中更大的“娱乐内容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当年热衷“玩票”的业外资本相比,今天的这群新入行者头脑冷静、野心勃勃。

1.2.4集团上市成趋势

随着政策的不断开放及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内电影集团上市再次涌现一股热潮。2009年11月,华谊兄弟获准正式在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影视制作第一股,受到了各大机构和股民的追捧,一上市便募资12亿元之多,使得原本就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华谊兄弟霎时间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最受瞩目的骄子。就在同一年保利博纳也完成了第二轮1亿元融资,计划于2010年完成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的壮举,而中影、上影、西影、光线等也都纷纷加快了上市的步伐。电影巨头们正通过他们的努力使得中国电影融资体系发生实质性变化,意味着中国电影行业不再处于封闭的环境中,而发展到了资本运作的阶段。

1.3与传统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以往的中国电影制度格局中,不同生产主体、不同类型的电影制作资金,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政府电影专项资金、影视互济基金、进口片发行收入提成、重大题材影片专项补助等各种或明或暗形式给予直接或间接投入以及企业的自有资金投入。

而以金融信贷、风险投资基金、上市融资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则是在产业政策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电影制作与资本市场充分结合,良性互动的产物,逐步实现影片版权或股权的证券化,具有方式灵活化、资本规模化、渠道多元化等特点。

但新型融资模式在中国作为刚刚起步的发展形态,依然不可避免电影的高风险性,所以需要有完善的风险保障体系,对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机构必然有着极高的准入门槛。加之其对电影企业制作能力和品牌信用的高标准,使得新型融资模式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不具备可复制性,因此往往让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华谊兄弟、保利华亿等不仅有着优势明显的生产能力,同时巨大的片库资源和固定资产,也为它们利用新型融资模式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1.4现存主要问题

1.4.1整体发展程度仍较低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的看到,中国电影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与电影产业成熟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型融资模式开发利用的还不够成熟,在产业整体融资模式中所占比重较小,且回报模式较为单一,新型融资模式在行业内均不具有普遍性和广泛适用性;电影业虽然已经成为金融资本关注的领域,但就目前而言,金融资本以及一些创投基金、风投基金对中国电影的介入,大多仅限于具体的电影项目和电影制作层面,真正成规模的推动产业整合和业务扩展的战略性投资还基本没有,且中国电影业与国际上电影制作投资的主力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等的合作就更属少数;作为投融资主体的中国电影企业仍然处在品牌创建阶段,整体而言,在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十分有限。

1.4.2行业内部发展不均衡

从中国电影业内部来看,由于新型融资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对电影的商业投资回报率以及预期票房收入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而其主要适用于企业信用和品牌名誉度高的大型的国有电影集团和诸如华谊兄弟、保利华亿、新画面这类具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和影视制作资源的民营公司,而在中小型电影公司中可复制性较低。广大中小电影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加上其自身市场营销理念落后、抗风险能力差、经营活动不透明、财务信息非公开性及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使其很难从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获得信任,也就很难从中得到资金支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甚至扩大电影制作主体之间的发展差距,加深融资结构的不平衡,从根本上必将不利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换言之,中国电影产业融资体系发展的瓶颈与其说是如何创新与开拓新型融资模式,倒不如说是应该通过何种方式将新型融资模式在各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中得以推广和创造性利用。

1.4.3法制构建不健全

新型融资模式在中国才刚刚出现,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体系构建十分不完善,致使国际和行业外资本对于投资电影行业仍显信心不足,一座适用于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融资平台依然在孕育之中。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信贷风险保障体系从《夜宴》开始才刚刚起步,在整条产业链条中还没有形成气候,这就不能保证不受国家总体金融形势波动的影响,稳定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就不可能从根源上维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4.4人才储备供不应求

熟悉电影产品特性与国内外市场行情的复合型融资管理人才的缺乏也给新型融资模式的拓展带来人力资源方面的限制。一方面,我国传统影视教育对电影投融资领域的忽视是人才欠缺的一大原因,目前仅有北京电影学院等少数几所院校开设有影视投资学的课程和研究方向,其中很多也才是刚刚起步。另一方面,即便是接受过相关电影投融资教育的人走出校门后也需要长期的实践工作才能慢慢积累起融资实际经验,这无疑都会导致中国电影高级管理人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情况。

1.4.5新型融资模式自身存在负面作用

冷静的电影人已经看到,通过新型融资模式吸收的大量商业资本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不是不存在弊端的,资本追逐高利润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暴露出来,尤其表现在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负面的牵制作用。过分追逐高利润的商业大片和娱乐类型片在内容上趋于同质化、缺乏诚意和新意,造成了一定电影观众的流失,加之新媒体的强烈冲击,都对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第二章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的利用与开发

近年来电影产业迅猛发展,扩张带来的急切融资需求也逐步彰显,中国正以积极的姿态启动全新的融资规划。而在取得不俗成绩的同时,中国电影人们也在孜孜不倦的思考着如何将星火之势烧成燎原。目前,新型电影制片融资模式在中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2.1银行信贷融资

在中国电影产业逐渐走向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同时,亦推动着中国电影资本时代的进程。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式下,一些传统行业中的大型企业收缩投资,信贷有效需求并不旺盛,而在影业热潮之中,银行似乎找到了文化企业信贷投放新的出口。纵观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金融信贷资本无不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进行生产或扩大再生产,一般都离不开银行的信贷支持。电影坚持走产业化路线,就必定离不开银行信贷,其不仅可以减少融资成本,提高资本使用率,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股本融资中过多股东对电影制作的过分干预。目前在我国,金融机构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进入电影行业,为优质电影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其中最活跃的是银行信贷融资。

2.1.1银行信贷融资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目前银行贷款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抵押贷款,就是制片公司用实物,比如房子和汽车,来作为抵押品,还可以以公司的不动产例如摄影棚等相应的建筑物和器材设备来借贷,那些具有历史积累的影业公司还可以对公司的片库进行价值评估,并以片库资源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借贷;另一种是质押贷款,制片公司将影片未来的发行、放映版权通过第三方担保,抵押给银行,获得银行贷款。无论是抵押贷款还是质押贷款无不要求借贷的电影制作公司具有充足的实力,这种实力具体就表现在公司及其所生产影片的营收上。

银行信贷的积极作用除了为企业提供大量制作资金外,还将会对影片后期营销推广和海外市场拓展、电影公司不断完善自身资本核算与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起到深远的意义,这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电影市场运作与资本运营之路上关键支撑点的因由所在。

2.2.2我国发展银行信贷融资的现状

随着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和壮大,银行开始关注行业内的佼佼者。2005年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寰亚电影公司共同投资的《夜宴》以版权抵押的方式获得深圳发展银行50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贷款,打响了民营文化企业向银行贷款拍摄制作电影的第一枪。紧接着的2006年,由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投资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获得了香港渣打银行约为1000万美元的金融资本支持,实现将金融资本融资的触角拓宽到境外,而且这次成功的信贷融资的意义,不仅为新画面带来了充足的制作资金,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的参与也将对影片未来的商业推广和收益获取大有帮助。

银行信贷融资初获成功之后,近几年招商银行、广州发展银行、北京银行等也相继高调“触电”,大大繁荣了电影资本市场,给具有大制作规格的电影产品注入充足的资金保障,银行版权质押贷款模式得到推广以来,各大民营影视公司纷纷扩大信贷资本融资规模。尤其是2009年华谊兄弟和保利博纳各自从工商银行募得贷款,促成了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首次介入民营文化产业的标志性事件。时至今日,几大电影集团或民营制作公司都已经把银行融资这条线打通了。

受到这种模式显著成效的鼓舞,银行业相互间的竞争也随即日益激烈化。北京银行的举措和步伐成为近年来银行大举进军影视业的一大亮点。2008年5月,北京银行为华谊兄弟提供1亿元的打包贷款,开创了国内版权质押融资先例。紧接着同年7月,北京银行又与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分别为两家影视民营公司提供1亿元的贷款支持。据统计,自2008年北京市启动创意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工作以来,在文化创意金融市场中,北京银行发放的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发放总额的90%以上。2009年,北京银行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订了以50亿元授信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协议,先后为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保利博纳等娱乐公司提供商业贷款。几年来,北京银行先后与中国电影集团、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万达院线、橙天娱乐、派格太合、禹田文化等280余户高成长性文化创意企业客户建立合作关系,这充分显现出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中国电影行业的逐步认可,客观上加速催化了中国电影资本时代的繁荣。

2.2私募股权基金融资

在中国市场状况下,本土电影基金刚刚起步,相关政策在2007年才制定出来,对于风险莫测的电影丛林,建立产业基金尚心有余力不足。而像中国电影基金会这样国家代表的公募基金对于繁荣中国的电影创意市场毕竟能量相当有限,因此私募基金就成为电影产业新型融资模式拓展的一大热门选择。

2.2.1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及优势

建立专业电影基金是有着明显优势的融资方式,只有专业基金、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共同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才能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一次全新的化学反应。中国电影网总裁王国伟说:“中国电影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而私募基金投资电影产业有着多种优势。”

私募股权基金是指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长期投资于企业股权或项目权益的集合投资形式。由于私募股权基金所具有的高风险与高回报的特性与电影项目十分相似,加上一部电影的运作周期也非常适合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周期,因此,私募股权基金最近十年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对电影等文化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私募股权基金将成我国电影制片融资领域的新宠。

私募股权基金之所以受到电影业如此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其不同于投资单个电影项目的游资,它会对影片全程进行监督,帮助制片、发行、推广部门合理调配资金,避免资金的滥用。另外,电影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者往往都具有相当丰富的电影从业经验,同时又具备金融背景,因而会善于运用合理的投资方式和恰当的金融工具避免电影项目的风险失控,保证其稳定的投产回报。

私募股权基金除了能吸纳资金,更重要的是它引入了一整套制片预算方案、审计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方对资金使用的有力监管,从而保证了严格的成本控制,这对充满潜在商机的中国电影业来说,优势极其明显。在基金管理体系下,可以依靠专家团队的经验和技巧优选项目和创作人员,并通过多种组合方式获取稳健收益、分担风险。此外,还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取得同国际大片商合作的机会,从而打入全球市场。

2.2.2我国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

在中国电影市场呈现繁荣,竞争日益激烈之际,对于资本更加高效科学的利用,实现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私募股权基金融资势必成为中国各大电影集团发展壮大的有力利器。

目前活跃在中国影视界的私募基金主要有:IDG新媒体基金、由中影集团等发起的中华电影基金、红杉资本、软银、A3国际亚洲电影基金、韦恩斯坦(TWC)亚洲电影基金、“铁池”私募电影基金、“UD#1”电影基金等。此外,汉能、易凯等私募股权基金以及海外的影业公司和大型投行也在密切关注其中的投资机会。

国内各民营电影企业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积极灵活地探索着私募股权基金融资在中国适用的可能性。自2006年,华谊兄弟成功募集到以马云为代表的1200万美元境内外资金后,第二年又引入以江南春为首的2000万美元的境内外投资,从而完成第三轮私募,为其上市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009年,保利博纳第二轮融资成功,融资额将高达3000万美元,在这个融资过程中,私募资本的力量可以说功不可没。此外,光线传媒等公司也正在积极进行上市前的私募。

2.3上市融资

2.3.1上市融资的特点及要求

上市是中国电影企业的最佳融资构想,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曾表示,在融资方面会把上市作为首选项。上市融资相比其他新兴融资模式而言,更加透明、更加公众化,有更开放的融资渠道。通过向社会公募资金,达到充分的市场化运作,在短期内既可以融得大量资金,同时也意味着投资者有更多机会分享电影行业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快速成长的投资机会。

计划上市的电影公司,需要引入严格的财务审计制度,财务必须规范化,公司必须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具体表现就是制片方要提高水平,提升制作环节的流程管理,特别是健全预算制度。在这方面,国内的民营电影公司中华谊兄弟、保利博纳和光线传媒等公司已经逐渐引入审计制度。

但上市融资未必对中国电影企业都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特别是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要谨慎对待,不能盲目跟风启动上市计划,否则不但不会给企业的融资带来效益,还会加剧风险。在上市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有效的寻求政府专项资金的帮助或银行贷款以及各路基金的支持,才是更好的出路。

2.3.2国内电影企业上市融资现状

2009年11月,华谊兄弟获准正式在创业板上市,募资获得的12亿元,除了将继续巩固现有业务外,公司还计划进一步拓展电影国际业务、影院广告业务和品牌授权业务等,这对于一直走在了中国文化产业融资的最前沿的华谊兄弟来说,无疑是使企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华谊兄弟的成功上市对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激励,中影集团、上影集团、保利博纳、光线传媒等也已加速了上市步伐,中国电影企业在品牌理念和经营模式上正发生着实质变化。

上海电影集一年多的酝酿,已经做出上市计划的内部方案,准备于A股上市,计划上市不少于10亿元。国内发行巨头保利博纳内部整改完成后期望能在2010年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光线传媒计划两轮融资5亿元后转战A股,计划最早明年在国内A股上市。以上这些企业由于受到近期世界经济形式和国内相应政策体制的制约,上市计划被迫暂且放缓。但是,对于这些占据着行业龙头地位,掌握着优势资源,盈利状况也比较可观的大型电影集团来说,上市融资是它们扩大规模,完善供应链的必然选择,成功上市必将是水到渠成事情。

2.3.3中影集团上市的重要作用

中影集团作为中国电影行业的旗舰,是中国电影文化领域体制改革和行业经营绝对的领先者,其资产规模超过28亿元,旗下拥有13个全资子公司,1个电影频道,34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不仅覆盖电影制片、制作、发行放映、影院投资等各个环节,还涉及频道、动画、音像、地产、物业等多个行业,是集电影制片、发行、海外推广、对外合作为一体的“电影巨无霸”,在中国电影业界具有垄断性地位。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的投入使用,更是加大了中影吸引各路战略投资的把握。但其实,中影的上市之路并非一片坦途。

早在2004年初,中影集团就开始计划在香港上市,后因“避免引入外资进入内地娱乐业”的条规限制而被管理层叫停。中影集团性质特殊,融资很容易引进外资甚至改变控股方,而当时国家明确限制外资进入内地媒体业和娱乐业,所以中影上市一事暂且搁浅。到2007年,政策松动,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宣布重启中影上市计划,各相关机构和分析师早已进驻中影。2009年初韩三平在公开场合宣布中影将会在A股上市。

中影集团上市融资不但能使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还能壮大媒体行业的市值规模,有助提高电影行业整体投资吸引力。如果说华谊兄弟上市创业板是作为电影产业进入资本化运作时代的信号,那么中影上市A股的计划如果能够实现将会带动一批国有或民营的电影公司走上上市融资之路,无疑会成为中国电影实现产业化宏伟蓝图的里程碑。

2.4利用电影片库资源融资

老电影赚取新利润,这是利用电影片库资源融资的新型模式。在现如今这个影视娱乐“内容为王”的时代,只要手握可观的影像产品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

中国电影百年以来已生产出2万多部的作品,特别是建国以来制作的电影在观众心目当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电影频道收视率较高的往往是这些影片。电影厂特别是原中国三大电影制片厂北京、上海、长春的影片片库至少有千部以上的,盘活片库可为他们筹集可观的资金,不仅每年可以出售电视播映权、DVD版权,也可出售其他媒介物的版权。同时还可以将片库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借贷,这比利用影视公司的地产及其他物质做抵押物借贷更受银行的欢迎,因为片库的价值每年都在增值,银行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2006年,拥有强大电影片库资源的中国电影集团与版权公司源泉达成协议,中影出售500部影片无线增值版权,源泉获取了以电影影音素材制作各类型的手机短片、铃声、IVR产品的权利,而这些影片均是来自中影公司片库中的老电影,此类新媒体业务的深度开发,已形成中国电影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利用片库还可以进行简单的资本运作,聘请资产评估公司对现有片库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以此折合成一定数量的股份与现金持有者联合成立电影制作公司或其他娱乐游戏或互联网公司。目前互联网及娱乐游戏等多媒体资讯服务公司深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是股市的热门板块,这些娱乐公司能够在相应的股市板块中上市,进而创设各大规模的筹资平台,实现多种新型融资模式的良性互动与整合利用。

2.5后产品开发融资

版权交易在中国还是个尚待开发的巨大金矿,长达50年的著作权保护期限,使得电影后衍生产品可以异常丰富,如《赤壁》游戏,《功夫熊猫》衍生品等都为制片方赚取不少的资金收益。一部影片在影院上映发行的收入是有限的,但是电影后产品开发的收入往往可以达到一部电影票房收入的2至4倍。收费电视、无线电视播映、音像市场是今后中国电影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这种收入每年都会产生,特别是随着新的媒介物IPTV、手机的不断出现,电影产品将为版权所有者创造出更大的收益。

早在2002年,中影集团就成立了后电影开发分公司,核心业务为影视节目特别是经典影片的出版、发行,以及电影产品附加值的开发,力图全方位开拓电影产业,发掘电影除院线放映以外的下游产值。此外,作为WAEA会员的中影后电影开发分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航空娱乐节目供应商,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等大型航空企业有稳定而密切的合作关系。2007年,后电影开发、出版、发行影视音像节目35部,为航空、铁路、公路等移动节目播放项目提供有偿播放节目40余部,开展手机铃声、网络开发等新媒体业务。

2.6版权预售融资

电影版权是电影集团或制作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流动性差,变现周期长,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等特点,在影片投入制作或发行上映之前,片商通过向海内外的发行公司和放映公司预售发行权、放映权,收取定金或“保底发行金”可以募得大量资金,并能加快资金的回笼,以支持影片的制作所需。

2006年,投资两千万美元的华谊兄弟古装大片《夜宴》,仅在亚洲的版权预售就已经收回了一半以上的投资成本,整个海外版权的预售情况也超过预期。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在开拍之前就已完成80%海外版权的预售,其中日本的版权预售高达1亿多元人民币,也创下了华语电影在日本预售的最高版权收入。2008年,还在制作当中的电影《梅兰芳》先后同日本、韩国签订了销售协议,创下当时中国本土电影海外版权销售的价格新高。

2.7广告融资

新型的广告融资是电影制作资金筹集的重要来源之一,是特定的电影产品与特定的商业广告通过富有成效的创意而形成的特殊的经济纽带。

通过广告来获取赞助资金,对于电影业来说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但近几年来大量广告出现在电影放映前或干脆植入影片之中的现象,却在评论界和观众当中引起了持续的热议。但毋庸置疑的是,广告作为一种传统融资手段为不断适应中国电影市场和行业的发展,做着诸多积极的变化,发展成了具有良好效益的新型融资模式。

在电影市场中,广告通常分为硬广告(映前贴片广告)及软广告(植入式广告),而一部影片能否有广告客户关键在于影片本身是否具有品牌影响力。尤其是隐秘性较强的植入式广告,这种借助电影剧情的需求,通过巧妙点题,树立品牌产品的形象,以达到形象传播或品牌促销目的手段,最近几年在中国大陆可谓是方兴未艾。虽然广告这种融资方式有可能对观众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可以扩大影片的投资,减轻了经营风险,从现实意义来看是有益于中国电影营收能力的提高。

冯小刚可谓是中国电影植入式广告的最重要的导演,他的电影从《手机》到《非诚勿扰》都成功地采用了这种融资方式。特别是《非诚勿扰》,在电影尚未放映的情况下,植入式广告收入就达2000多万元,几乎达到影片制作费的一半。2010年4月上映的《杜拉拉升职记》更是凭借其时尚的主题,大量植入软广告,保证了制作成本的有效控制。当然,这种融资方式能否成功取决于影片的品牌影响力与其受众面的广度,而对于挑剔的观众而言,植入式广告能否与剧情达到水融才是这种融资方式能够长久发展的关键。

第三章国外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中的启发

纵观世界各国电影产业的走向,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是支撑电影大国的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石。为了推动本国电影不断融入资本市场,不少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和扶持政策,积极拓宽新型融资模式,推动本国产业链条的有机运转。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业外资金大量涌入电影产业,尤其是第三方融资、私募基金和避险基金等越来越多地开始涉足电影项目。

3.1美国好莱坞电影保证人制度

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的霸主地位无以伦比,有着完备的融资模式,融资方式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在美国,电影制作已形成包括制片商、发行商、投资商和保证人四位一体完善健全的融资体系。制片商首先与发行商签订发行协议,据此制片商同意按照商定的技术规格制作影片并如期将其交付给发行商,而发行商则获准在合同规定的地域和时限内完成影片发行工作;作为回报,发行商同意在影片制作完成并交付后向制片商支付发行预付款。同时,在发行协议签订之后,制片商将就影片制作所需的资金向投资商(通常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短期贷款,并用发行协议中制片商享有的收取发行预付款的权利作为抵押。投资商则为了降低制作无法完成的风险而要求制片商就影片的制作完成提供担保(见图2)。这样也就形成了好莱坞电影融资模式中最为独特的角色——保证人,其一般由保险公司或电影专业人士担当。

保证人对影片的制作过程进行严密监控,通过每天汇报制片的进展状况,每周汇报制片的开支状况,走访制片现场等形式来确保影片按照商定的时间、技术规格和预算完成,并根据发行协议按时交付给发行人。因此,保证人必须十分熟悉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并且有能力在提供保证前就对被保证影片的剧本质量、预算资金的筹集状况、影片拍摄时间表的合理性以及影片制作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

这种融资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制片商对于资金的需求,同时树立起一座资金使用的防火墙将投资商可能承担的商业风险降到了最低,投资回报率得以稳步增长,这就为外界资金越来越多的进入电影投融资领域敞开了一扇大门。

对于正大力发展银行信贷、私募股权等新型制片融资模式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说,信用保障体系仍不健全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的行业外资本仍对进入电影投融资领域持观望态度,资本主要局限于具有实力保障和营收能力的大型电影企业,绝大多数中小型电影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预算执行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因此,为进一步改进中小型电影企业融资手段,实现业界信息对等化,赢得更多金融机构对其的信任,发展好莱坞的保证人制度就对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结构优化升级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3.2韩国电影网络融资模式

近年来,韩国电影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多元化且大胆创新的融资模式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韩国出现的利用互联网来筹措制作资金的方式,受到了业界人士称赞和投资者的追捧。

早在1999年,韩国便出现了电影网民基金,第一个吃螃蟹,为喜剧片《茅趸王》建立网民基金接受网民投资,最终从464名网民手中筹集7.75万美元投资,约占影片预算的5%,投资者回报收益率高达97%。目前韩国票房好的商业大片都曾建立网民基金,有的基金甚至不到1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网络融资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这得益于其具有很高的透明度,以此赢得投资者广泛的信任。电影制作公司先在互联网上公开项目剧本或详尽的商业策划,让广大投资者了解该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前景,并借此评估投资风险。项目运作过程中,每个投资者都会实时掌握影片制作与运营的信息,电影发行之后,投资者还会收到每周票房报告。也就是说,投资者从决策到收获都是在充分了解制作公司的必要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的。这自然离不开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进行实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公司的信誉度也至关重要。

网络融资的确是灵活性非常高的集资方式,但是对于产业化道路构建不完善的中国而言,其开拓的难度实际上是比较大的,企业和投资者的风险就目前而言都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为此,从韩国的经验启示我们,我国要发展网络融资模式,首先应以完善法制规范和安全措施为前提,而对于各大电影制作公司而言,努力建设自身的信誉度和品牌影响力也是重要的保证。

第四章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的意义和发展建议

4.1发展新型融资模式的积极意义

大力发展中国电影制片新型融资模式对于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信贷融资、私募股权基金、上市融资等新型模式使资本对推动电影产业化发展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促进电影市场的商业化转型,既扩展了融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完善电影项目的评估与测算,也在融资的过程中同时激活电影的营销手段,拉动票房增长,促进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成长。

其次,凭借其多元、灵活的融资手段,新型融资模式在积极推进电影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起到规范制作流程,完善创收机制的作用,利用制片环节的蓬勃发展扩大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

再次,各种新型融资模式不断给电影集团和大型民营电影企业发展带来更宽阔的舞台,也给中国多数中小影视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进一步促进电影产业的资源整合。

最后,大量境外资本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一方面加深国际合作,使投融资主体更全方位的了解借鉴国外先进的融资经验;一方面帮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更多的优秀中国电影得以借助多元化的平台进入海外市场,为中国电影国际化奠定基石。

4.2对未来的几点建议

在资本给中国电影带来深刻影响的今天,融资渠道及融资模式的多样化,有赖于持续稳健的电影产业政策和市场的投资主体的多样化,有赖于一个健全完备的投融资体制,有赖于电影市场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电影市场的繁荣。

4.2.1积极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政府要从战略全局出发,将眼光放在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使得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为此才能更好地促进融资渠道的开拓和创新。

而从现实意义而言,政府要以不断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为宗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通过改善电影市场运作环境,鼓励更多投资人和制作、营销人才进入电影行业,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对投入电影基金的私人和社会机构投资者采取更加主动的鼓励态度;支持建立并完善电影基金融资模式,活跃贷款贴息、委托银行联合贷款、战略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的整合利用。

各种新型电影融资模式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这就需要作为电影行业规范者的政府,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为电影市场的资本运作建立起一个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积极建立起行业信用体系和金融信贷保障制度,使各种新型融资模式不断法制化、规范化,特别是在版权抵押、质押权的行使方面。

此外,电影人才是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通过高等教育或实战来大力培养电影新型融资领域具有市场前瞻力,良好投资眼光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并为其尽快成熟提供更多机遇。

4.2.2大型电影集团或民营电影企业主导作用

在目前中国融资渠道有限,电影产品差异性不够的情况下,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各大型电影集团或民营电影企业应该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并进一步扩大与有关金融机构的配合,以具有良好盈利前景的电影制作项目吸纳投资者。电影制作项目必须有详实周密的市场调查报告,吸引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导演及演员,努力争取跨国销售的市场前景,还要制定风险较小的经营策略,规范透明的运行机制,完备的法律、财务、业绩报告等。

大型电影集团或民营电影企业有义务努力携手建立起中国电影版权评估体系,这对于完善银行信贷、私募股权基金、版权预售等新型融资模式,保证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的权益,培养其对电影产业的信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借鉴国外产业化运作的经验,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电影信托公司,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版权评估,提高电影产业风险控制能力,并积极向产业外延伸价值。

此外,为进一步拓宽新型融资渠道,大中型电影制作公司还可以把电影消费者(观众)、电影制作公司、金融机构充分结合起来,利用股本融资与借贷融资相融合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例如通过成立一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电影制作基金,来吸纳个人投资者甚至于普通电影观众的低额投资。如果观众个人投资于基金,基金则会根据电影票房按照一定的比率做出回馈,一旦电影票房不错或者一切顺利,每一位曾进行投资的观众都能得到一笔可观的回馈款项。这种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激活融资渠道,更重要是在更多的投资主体中建立起一种广泛的参与电影工作的意识,这就在电影融资的同时也进行了电影的营销。

4.2.3开拓中小型企业创新模式

中国电影产业融资体系发展的瓶颈除了如何进一步创新与开拓新型融资模式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机制将新型融资模式在各大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得以推广和延伸,这当然离不开政府和大型电影集团或民营公司的鼎力支持,建立起一个良性互动、活跃健康的行业发展环境。同时也需要中小型电影企业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对各种新型融资模式加以改良革新,综合运用,挖掘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融资轨迹。

由于中小电影公司没有大型电影集团公司具有的“硬通货”,为突破这一瓶颈,让独立制作人和中小公司能够利用银行借贷方式来融资,还势必需要积极发展融资服务机构,指导各中小企业融资,汇总和传递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或以自身资产为中小企业向银行担保,负责所融资金短期资金的安排和长期资金的分配,配合金融机构的资金监管等。融资服务机构可以是由产业链条上核心电影企业发起,有稳定合作关系的各中小电影企业入股的公司或者是由核心企业分离出的部门对其进行管理,甚至可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作为担保公司。

此外,在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中小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尝试发展网络融资等新型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借鉴电影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的利用各种新型融资模式来吸引更多、更专业的投资资金,实现规模经济的发展;在进一步完善产业内部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加深同金融产业的战略融合,获得稳定强大的本土融资平台;疏通扩大社会融资渠道,逐步优化融资结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国有资本为引导、以民营和国际资本为主”的融资机制,以坚定的步伐走中国电影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之路,最终建立并完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融资体系。

结语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属于中国电影产业的资本时代已经拉开了大幕。相对于过去只能由政府拨款和国营制片厂投资的时代来说,中国电影新型融资模式得到了一定成效的发展。但电影人们仍该冷静的看到,与世界其他电影产业成熟的国家相比,我们的融资方式仍比较传统、单一,银行贷款、私募股权基金、上市融资、版权预售、网络融资方式等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呈现出新型融资模式在行业内各大中、小、型企业间比例失衡、差距进一步扩大等不良迹象。未来,我们仍将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里谋求生存,能否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式发展还有一路漫长的路要走。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满怀信心的期待,身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环境之下的中国电影产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无论现在还是未来,电影融资模式的现代、科学与否都将不可避免的成为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杠杆,而恰是这一点,勤奋的中国电影人们正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不懈努力着,共同迎接着一个辉煌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2]胡惠林.文化产业学——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3]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4]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文化产业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5]蒲元瀛.中国电影商业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6][美]马克•格林布莱特,施瑞丹•蒂特曼.金融市场与公司战略[M].贺书婕,伊志宏,李樱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2009中国电影投融资盘点:渠道多元[EB/OL].h

[8]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191.

[9]杨奇峰.关于中国电影制片业投融资模式的探讨[J].采.编.写,2009年,第2期:63-64.

[10]李忠.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年.

[11]张达.中国电影投融资现象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12]2009中国电影投融资盘点:渠道多元[EB/OL].h

[13]邢海恩.基于供应链的中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14]宋文燕.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影视产业融资模式[EB/OL].

[15]邵奇.中国电影制作融资渠道的策略分析[J].当代电影,2006,第6期:14-18.

[16]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186.

[17]唐榕.电影投融资:现状透视与体制建设[J].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121-127

[1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2009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59-363.

[19]唐玲玲.电影经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166.

[20]王东王爽.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方式发展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第1期:24-28.

[21]赵实.中国特发展道理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0-116.

[22]俞剑红.中国电影企业运营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19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