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

篇1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原则

1.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及原则

1.1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总体理念是在满足车辆需要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在充分保证驾驶员及行人交通安全的基础上,运用乔、灌、草以及藤本植物材料来营造景观,充分展现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等自然美的要素,使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总体来说,道路景观就是道路功能与植物景观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装扮城市、美化市容,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视觉、感觉场所,营造优美的生活及工作环境空间。

1.2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

1.2.1满足道路功能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绿化及美化。景观植物的主要作用是遮阴、降噪、降温、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以及改善道路两侧的环境质量。在设计景观时,应充分考虑行驶车辆、行人的速度与人的感官特点,形成大气、连贯、舒适、活泼的线性空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分析并考虑人们的审美心理,根据不同的视觉景观形态形成疏密有致的景观效果,使植物配置真正达到分割空间、引导或阻隔视线的作用。

1.2.2满足资源节约型原则

资源节约型原则主张不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代价。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应当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考虑绿化的后期养护,尽量降低养护成本。利用生态学原理,使植物进行自然更新,最终达到稳定的绿化景观效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思想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结合道路的自然环境,尽量应用现有地形地势,使景观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对周围的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1.2.3满足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区别于普通的绿地设计,它要求与周围的建筑及环境相协调,在植物配置中,应根据道路的不同长度、不同类型,确定与其统一的风格形式。首先,要纵观城市主体,道路景观设计应充分展示城市的形象和个性。其次,从道路自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单元,除考虑景观因素外,还要对道路设施、城市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单纯的堆砌和拼凑。再次,注意把握空间延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景观衔接、色彩连续、布局统一等延续设计来实现。最后,还应将景观设计与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将景观要素融合于城市的各个元素中,充分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底蕴和特色。

1.2.4满足美学原则运用美学法则,突出景观设计的主题

实行点线面相结合,讲究景观的对称与平衡,使各部分、各主题与细部相互呼应,保持均衡重复与变化,获得节奏韵律和序列性的美感。实行植物多层次配置和乔灌草相结合种植,达到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层次美、季相美,满足人们对景观多样的需求心理。

2.景观植物材料的选择

由于道路景观设计与城市中其他景观设计环境相区别,又与人类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设计之初,植物材料的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2.1植物材料类型的选择

首先,选择植物的类型要以保证行车和行人的安全为前提。根据城市道路本身客观条件的限制,所选树种必须保障城市道路的功能性和人类活动的舒适性,栽植的树种宜为发叶早、落叶迟、夏季绿、秋色浓、落叶时间短而集中,清洁容易及对环境无污染的类型;选择树形优美、生长稳定、形态活泼观赏价值高的观花观叶树种。此外,城市道路与内部空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汽车排出的污染物对环境有较大的破坏,所以需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材料,如抗污染、抗板结、抗干旱、抗强风、耐高温也耐低温的种类;同时,对于防风固沙及涵养水源效果良好的植物品种也应予重点考虑。

2.2植物材料色彩的选择

人们对于植物造景已从单纯对绿色的要求过渡到对植物色彩变化的追求,通过植物体本身树干、树枝、树皮的色彩变化到展叶、开花、结果等色彩的呈现,绽放一年四季的季相色彩。大多数的树叶以绿色为主,但不同的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其树叶的颜色也会有深浅之分,同一种植物,还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在植物色彩搭配中,不同植物在树干树皮颜色上的差距并不太大,所以树叶的形态和叶色的变化是在植物色彩搭配中考虑的重点因素。除了考虑将绿色叶片的植物与本身呈彩色的植物相搭配外,大多数情况还是考虑将植物不同季相的植物交叉搭配,四季展现不同的景观色彩。景观中的色彩不是随意的搭配,而是要将补色、对比色及中和色进行搭配,以便形成不同的景观意境。

2.3植物材料视觉感官性的选择

城市道路是一个延续的整体,所以,选择植物一定要在城市层面上整体布局,将不同等级、不同用途的道路通过不同的骨干树体现景观的差异性,还要通过植物的自然美与周围建筑、公共空间及道路相融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层次分明,塑造丰富的空间效果。利用植物的合理配置,进行空间组织,使城市道路空间沿纵轴方向演进的先行景观序列更为人『生化且富于变化和充满趣味性。

3.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方式

城市道路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功能,进行相应的植物配置。人行道、机动车道、立交桥、高速公路外、林荫道等组成了道路的多种形式,因为功能用途的不同,绿化方式也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3.1机动车道分隔带景观设计

机动车道分隔带所起到的作用是对机动车进行疏导分流,其中的景观设计更大意义上是要满足驾驶员行车安全的要求。设计的植物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灌木、地被与草坪的有机结合;另一类则是采用整齐划一的形式,栽植分支点高、树冠丰满的大乔木。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植物景观层次上的搭配。

3.2行道树景观设计

行道树景观是道路中不可缺少的景观之一,主要起到人车分流的作用,为行人及车辆同时提供安全的环境及优美的空间。通常情况下要考虑道路景观的整齐一致性。根据道路本身的立地条件,采用树形优美、冠大荫浓、容易形成景观气势的乔木。在树种的选择上,应当重点考虑植物本身的抗逆性。

3.3人行道绿地景观设计

人行道中的绿化带,其主要作用是为行人提供并创造优美的景观环境。绿化带根据不同道路功能,宽度不一。当绿地满足一定的绿化宽度时,可采用以绿色为背景、多种亚乔、灌木、地被及草坪相结合的多层群落方式栽植。如宽度较窄,可用低矮的灌木及绿篱形成隔离式绿带。

篇2

【关 键 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道路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最基本的公共设施, 满足各种交通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道路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行功能, 而是把道路看作是城市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其环境景观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景观一方面展示城市风貌。另一方面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视觉、感觉场所, 是城市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者, 也是城市发展历程的忠实记录者, 它总是及时、直观的反映着城市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总体水平以及城市的特色, 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因此, 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构成的要素分析

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说来它包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1 道路的本体道路是城市形象的第一要素, 也是形成道路空间、景观的本体性要素。道路的特征、方向性、连续性、韵律与节奏、道路线型的配合及断面形式特点构成了这一要素的基本内涵。

1.2 道路的边界边界是指一个空间得以界定、区别于另一空间的视觉形态要素, 也可以理解为两个空间之间的形态连接要素。道路两侧的边界可以是水面(河川、海岸线等) 、山体、建筑、广场、公园、植物或以上若干要素的组合体。

1.3 道路的区城道路的区域性特征可以由地形、建筑、路面特征、边界要素特征等形成, 并主要表现在色彩、质感、规模、建筑物的风格、植物、边界轮廓线的连续性等具体方面。

1.4 道路的结点道路的结点主要指道路的交叉口、交通路线上的变化点、空间特征的视觉焦点(如公园、广场、雕塑等) , 它构成了道路的特征性标志, 同时也形成了区域的分界点。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一般应遵循的原则

2.1 尊重历史的原则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 同时也要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 不能照抄和翻版, 而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 塑造新的形式, 创造新的形象。

2.2 保持整体性原则

对于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 从城市整体出发,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从道路本身出发, 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 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第二, 视觉空间上的整体性。道路景观的视觉整体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第三, 时空上的整体性。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和文化演进体的过程。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整体中, 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

2.3 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 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 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此, 在各路段的设计中, 注重这一生态景观的体现。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节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及相应要求

3.1 道路线型的设计

道路线型不论是直线的、曲线的, 都有本身的美学特点。应根据动态视觉特性, 对线型进行必要的景观分析, 如车速高则对线型要求也高, 如果线型配合不好, 不仅不够景观, 而且还会增加交通事故。因此, 从长远的观点看要以动态角度研究道路线型。

3.2 道路的植栽设计

道路的植栽, 可以丰富道路沿途景观, 增进道路和沿途景观的协调, 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使包括道路在内的整个区域风景更加美丽: 改善行车条件, 引导视线、遮光, 减轻行车的紧张状态。消除视觉疲劳, 确保交通安全。在栽植树木时, 可考虑区域特性、自然环境、沿线条件等, 决定栽植的位置、范围及种类。道路的绿化设计是动态绿化景观, 要求层次分明, 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3.3 交通设施的景观设计

交通设施是交通安全畅通的保证。交通设施与景观设计是矛盾的统一体, 合理的交通设施设计会增强道路的景观。在城区应加强标线的作用, 通过良好的标线设计来引导交通流, 这样才能保证交通设施的设置既满足其功能又满足景观设计的要求。

3.4 道路节点的景观设计

道路节点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广告景观。在城市道路范围内, 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广告牌匾,其除了自身的宣传功能以外, 同时也是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广告的设置要起到促进道路景观建设的作用, 与周边建筑关系协调, 不破坏影响建筑形象, 与绿化、照明相结合, 合理布设, 形成完整的道路景观。(2) 道路的结点设计还包括道路交叉口、交通路线上的变化点、空间特征的视觉焦点( 如广场、雕塑、小品等) , 它构成了道路的特征性标志。同时也往往形成区域的分界点。结合地形条件, 设置一些微型下沉式广场, 以供行人停滞与休息, 不仅具有商业价值, 而且提高了整条道路的综合使用功能。

3.5 人行道布设的景观设计

人行道铺装设计原则一般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和环境景观两方面的因素,根据实地需要。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 如园林小径则宜选择自然气息浓厚的卵石铺砌, 而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商业街道路宜采用人工化的地砖铺砌; (2) 不同材料、尺度、质感、色彩进行合理的搭配, 形成简洁统一和突出重点的铺地图案; (3) 硬质铺砌同软质景观的协调统一。

4.结束语

总之,进行合理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是其环境景观功能的物资基础, 环境景观功能又是对交通功能的促进和完善。二者相辅相成。应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不同的人文历史情况来建设, 拓展和深化城市道路景观的外延和内涵, 最终营造出一个空间布局合理、景观和谐的城市环境系统, 这不仅是道路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 更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需要。

【参考文献】

[1] 薛安顺, 史静.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 2007,3 ( 27) .

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 道路绿化; 种植设计; 植物选择

[abstract] the cit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to life in the city's environmen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reate beautiful road landscape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of the workers of the garden. Roads and urban greening is inseparable, the urban road landscape city garden green land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 is also an important sign of civilization. Road greening "line" to the form, the communication of municipal garden "dot" and "face", does well the road greening, not only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nd purify the air, abate noise, reduce dust, improvement microclimate, wind, fire prevention, protect road, organization the urban traffic, maintain transportation 怍 use, so, the urban road landscape is the city road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dispensable part of.

[keywords] city road; Road greening; Planting design; Plant choice

中图分类号: [TU9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在城市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它是城市的骨架,反映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体现着城市形象,承载了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城市道路建设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城市道路环境创造更是是一个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物质环境等多种环境因素共存互动、相互交错的复杂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将各种要素融合在城市道路环境建设之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应。

1城市道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由于树木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是在不断的生长变化,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效果。所以道路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综合考虑其功能性质、车行和人行的 要求,道路立地条件、周边建筑、市政设施等。根据园林植物的立地条件,土 壤条件,背景条件等进行合理配置,做到适地适树。

1.1自然式手法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类型比较丰富,在路侧较宽的绿化带常应用自然群落 式来营造良好的景观和遮阴效果。也就是在靠近人行道边缘等距种植行道树, 从人行道至道路边界采用草皮、花灌木、小乔木、背景树进行自然过渡,它具 有园林植物层次丰富、种植密度大 郁闭度高、隔离效果显著等特点。在道 路绿化地较为宽阔的区域,园林植物配植不再是墨守成规,更多是在规范框架中寻求行的搭配,逐渐向自然群落式布置过渡,不仅美化道路,而且深层次的寻 求富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配置方式。

1 2规则式的手法

在城市的主干道或迎宾大道,为了强调整洁,大气的视觉效果,中央分车 绿带及花坛景观等常用规则式的手法,或在较宽的中央分车绿带交替列植乔木和灌木球,下层设计地被植物或重复整齐式的模纹花坛,这会使人感到节奏感强、色彩明朗、视线通透、层次分明。人行道绿带以等距、单穴、单株、两列等方式定植,树种多选用冠大荫浓的乡土树种以及选用经长期驯化的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外来乔木树种,其下种植灌木绿篱及地被植物。

1.3多层次综合手法

主干道上大部分快慢分车绿带跨度较大,建设已经从抽象的植物色块逐步 走向植物生态群落营造。为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利用有限的空间进 行绿化,市内其他主干道两侧绿化带多采用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背景 树、主景树、灌木群、花境、草地多层次手法进行绿化,以保证良好的视线效果及足够的绿化量。在较宽的人行道绿带.尽量做到层次丰富,上层高大乔木有效的为行人遮阴,中层的开花小乔木和常绿的修整绿篱有效的吸附,阻滞汽车尾气和道路的尘埃,并减少行人随意穿越马路的情况,较好的达到功能与景

观兼顾的效果。分车绿带形式较为灵活.不再是一味的整形设计,而是尽量以有限的立地条件创造多样的绿化景观,布局手法从抽象走向生态。分车绿带以规则式和自然群落式两种设计手法为主,做到按不同功能的分车绿带、自身宽度、周边环境状况进行植物配植。

1.4因地制宜的手法

城市道路园林植物的配置,更凸显地方特色,就应因地制宜的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形,采用乡土树种来营造,重视乡土树种的推广和应用。另外再用香花植物,色叶植物、观花植物的层次搭配,使道路形成连续的景观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改善环境条件起到很好的作用,并在植物的景观表现期(如开花、结果、叶色变化等期间),给行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2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的种植设计形式

行道树绿带是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的绿化带,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 带,又称人行道绿化带 步行道绿化带。它主要的功能是夏季行人和非机动车遮阴 美化街景、装饰建筑立面,也是城市街道绿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2 1树带式

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米,植一行大乔木和绿篱,如宽度适宜,则可分别植两行或多行乔木与绿篱;树下铺设草皮,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或汽车停站。

2.2树池式

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 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方形以边长1.5米较合适,长方形长、宽分别以2米,1.5米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1.5米为好;行道树的栽植 点位于几何形的中心,池边缘高出人行道8厘米一lO厘米,避免行人践踏,如 果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又避免 践踏,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t池墙可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做成,设计时应当 简单大方。

3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

3.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 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高,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

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

(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支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O度,叶片紧密,有浓荫;

(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6)有一定的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目前在天津市应用较多的有法桐、 国槐、合欢、白蜡等。

3.2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音等,选择时应

注意以下几方面:

(1)枝叶丰满 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荫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工人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月季、紫薇、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等。

3.3地被植物的选择

目前.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可作地被应用。

3.4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 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15t益突

篇4

关键词:园林;道路景观;设计原则;手法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道路景观的构成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景观是在城市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也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周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十分重视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影响道路景观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如下:

1.1.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指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按其功能,大致可分3类,包括实用性如路栅、路障、路灯、路钟、坐椅,电话亭、邮筒、垃圾筒、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审美性的如街道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视觉传达性的如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1.2.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背景建筑。建筑是形成道路空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道路两侧建筑的构成形式、物质功能、视觉印象以及社会职能,决定着道路的空间特点。道路两侧建筑构成连续而明确的界面是使街道乃至整个城市景观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意向性的最有力的因素,具体体现在街道两侧建筑的高度、立面风格、尺度、色彩、表面材料乃至广告、店招牌的位置、样式等方面。

2、道路景观小品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小品的设计,题材可以来自城市的历史、文化、典故、事件等,能够起到强化空间环境文化内涵、渲染城市的人文色彩的作用,使人们在购物、观景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小品的尺度要与人接近,使人感到亲切、熟悉。

道路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体谅较小、色彩单纯,对空间起点缀作用。小品集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包括建筑小品——雕塑、壁画、亭台、楼阁、牌坊等;生活设施小品——座椅、电话亭、邮箱、邮筒、垃圾桶等;道路实施小品——车站牌、街灯、防护栏、道路标志等。但目前在我国,景观小品常常被忽视其精神功能,粗制滥造,缺乏美感。其实,景观的总体效果是通过大量的细部艺术加以体现,好比给一个人化妆。如果他的眉毛化的不合适,那么就会影响整体妆容、因此,景观中的细部处理一定要做到位,因为在大的方面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一些细节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

以植物为主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的价值与潜力

道路园林景观是城市的“窗口,一些主要的交通线都会成为关键的意象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植物在生态、城市意象构成等方面的重要性目益凸现,园林植物成为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如联邦大道(美)就是以树木繁茂的植物景观著称 。植物景观不但有美化城市的作用,还能通过不同的栽植形式与造景手法,组织调配道路园林空间序列,影响空间感受。通过在规划上确保城市道路园林用地的同时。结合道路交通与周边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运用合理的配植方式与造景手法,提升道路绿化覆盖率,以植物造景为组织空间的主要手段,提倡以植物为主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是提升城市道路园林建设综合质量的关键。

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占城市总面积的相当比重,随道路扩展引发的空气、噪声污染等已成为城市公害。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主要以大量的开放式公园、公共绿地,起着改善城市生态,调节城区气候的作用。而在我国,如上海,由于历史原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没有保留足够的绿地,人口密度高,空间开敞性差,只有结合城市道路,综合运用植物造景手法,通过建设以植物为主的道路园林景观,调配道路空间感,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及人居环境。此外,道路园林亦是城市园林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与其自然生态系统问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主要“交通廊道”,如条条绿色项链。形成无数个绿色屏障,维护着整个城市生态功能。

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主要手法

道路因为交通功能、周边用地属性的不同,绿化方式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道路进行相应的植物配置。

1)道路景观设计在不同区段应有不同的特色。

道路景观设计在不同区段应有不同的特色。着重体现城市绿荫走廊和城市生态走廊的风貌。具体采用点线结合的设计手法,“点”即指道路沿线的景观节点,“线”是指道路自身的绿化带系统。根据道路两侧用地的不同功能,创造不同风格的道路景观,道路景观设计的主题是“绿色通廊”;既体现道路生态绿化的景观特点,又体现新城区城市建设的特点。

线序列由道路中心向两侧排列分为城市绿荫走廊和城市生态走廊两条带。

城市绿荫走廊:以人行和自行车之间树池为主,高大的行道树树冠,茂密的枝叶和常绿、开花的落叶树相搭配,既遮阳,有能构成美丽城市的林带,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城市生态走廊:城市绿化和休闲步道,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植以丰富的植物――乔木、花乔木、灌木、花灌木、爬藤植物、各种地被植物,配以小品、雕塑、水池、造型丰富的休息椅,构成高低错落、鸟语花香的城市绿林,都市人们行在其中,犹如进入自然生态环境。

节奏性节点:贯穿道路的相交路口渠化岛,人行铺装、景观小品(休憩设施、照明设施、标识指示设施、公共设施如站台等)方面的景观设计,用渠化岛用花灌木装饰,运用花池+开花乔灌木替代甲型护栏,增加路口、人行道、其他交通设施的亮点。

2)道路绿化标准段设计

绿化标准段设计运用乔木列植的方式结合灌木草本自然种植的手法,突出绿色系主调,突出和谐、绿色主题,结合周边的住宅及商业,营造明快、清晰、富于韵律感的层次空间,从而形成自然生态的道路绿化景观。

3)各功能带绿化说明

路侧绿带设计:

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植物以列植方式为主的方式,选用几种乔木交替种植,充分考虑花色及叶色、树形的变化,形成统一整齐的空间,缓和行车视野。

行道树绿带设计:

行道树以乔木为主。乔木的树型、品种和间距都应根据干道的性质而定,应选择遮蔽效果好、分枝点高、速生、树型优美、适合城市道路环境且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道路两侧的树木,在形成道路景观的空间层次的同时,也构成了道路的特点。道路较窄的宜选择树冠较小的乔木,道路较宽的宜选择树冠丰满、开展的乔木。

分车绿带设计:

分车绿带在设计上应采用大手笔。在现代城市中,汽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道路的使用者为驾驶员或乘客,分车绿带的绿化设计必须符合这类人群的视觉特性和规律,以提高视觉质量。每条分车绿带的植物品种不宜太多,分车绿带的图案变化在一般的城市道路中以50~100米为宜,不宜以丛植的方式种植灌木,尽量采用行列方式种植,图案也应简洁大方,避免形成急剧变化的跳跃感,减轻用路者的视力疲劳,适当配以开花的灌木和宿根花卉,给整条分车绿带带来鲜艳、明快的颜色。位于交叉口的分车带及导向岛需考虑到安全的因素,一般不宜种植乔木和较高的灌木,应选择适当的地被,以保证拐弯车辆及过路行人的安全视距。路侧绿带设计:

人行道旁绿地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绿化设计。位于商业区的绿地宜采用规则式种植,并将绿地适当地断开,创造一些开放和封闭的空间,使绿地与建筑形成一个整体。两种空间的交替出现形成了城市绿地景观中的韵律感。位于居住区旁的人行道绿地宜采用自然式种植,由于居住区内人的活动较为频繁,为了减少道路行车的尾气、噪声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在人行道绿地应多种植乔木。由乔木、灌木和地被组成复合结构的植物群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植物种植方面不宜太琐碎。乔木种植宜疏密有致,种类不宜过多,应以一两种乔木作为基调树种,再适当配置小乔木、灌木,地被采用成片种植,形成大色块,在绿地宽度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绿地内可形成一定的缓坡,使整个人行道绿地更加生动,接近自然。

护坡绿化

护坡绿化就位置不同可分为上护坡和下护坡绿化。上护坡绿化指由开挖土方所形成的路面以上的坡面绿化。为了减少土方量,此类坡度一般较大。按栽植条件不同可分为植被坡和非植被坡。植被坡过去采用藤本攀缘类植物进行垂直绿化,现在已逐步使用了草坪喷播、草坪植生带等新型手法。非植被坡(石质坡)的绿化常采用藤本攀缘类植物绿化。下护坡绿化指由土石方堆填路基所形成路面以下两侧的坡面,此类坡面由于是人为的虚方压实坡,因此坡度较上护坡小,土质好,硬化处理少。主要采用种植池槽绿化为主,可选择植物有爬墙虎等。

道路景观设计中植物选择的要点

由于道路景观设计与城市中其他景观设计环境相区别,又与人类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设计之初,植物材料的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5.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要尽量采用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5.2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采用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5.3地被和草本花卉的选择

地被和草本花卉应具有良好的抗性,能适应道路恶劣的环境,最好选择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减少更换。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结语

道路作为交通的依托,不能只从运输的功能上考虑,理应将其看作是景观的反映。所以城市道路设计工作者,应重视景观设计在道路中的作用。在城市道路周边建筑密度高,空间开敞性差,园林用地有限的情况下,结合道路交通与周边环境功能性需求,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配置是提升道路园林景观质量的最有效手段。而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必须提倡以植物为主的道路园林建设,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明确是将以植物为主,以空间构成手法为目的,展现城市多样性空间的“绿色长廊”。

参考文献:

[1]张文军.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

篇5

关键词 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 立交桥地下通道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e of several crossings in NINGBO,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planes and three-dimensional forms and the surrounding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n organizing the traffic and harmonizing the environment around crossing. In the text ,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steps on rationalization design of crossing.

KEY WORDSthe crossing, the area of the line of sight at the crossing, cloverleaf junction, underground routeway

宁波市区道路交通的总体格局

自建国以来,宁波市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目前的道路交通格局(见图1)。东西向以中山路为横向发展主轴,并行布有百丈路、兴宁路、宁穿路等道路为城市的主骨架道路,南北向以灵桥路、解放路为中心,两翼相继建设了环城西路、翠柏路、长春路、彩虹路等道路,共同形成宁波市中心的交通框架体系。其道路交叉口以平面交叉口为主,局部复杂节点进行立体交叉的设计,道路交通的形态相对较为简洁。现状的道路和交叉口承担着宁波三个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随着城市人口的与日俱增和经济的发展,交叉口将从多方面体现出其自身的特征和能力。

道路交叉口的意义与作用

道路与道路(或与铁路)相交的部位称为道路交叉口,道路与道路在同一平面相交的交叉口称为平面交叉口。用跨线桥或地道使交叉道路在不同的平面上相互交叉的交通设施称为立体交叉口。城市道路靠交叉口路口相互连接形成道路网,可以解决各个方向上的交通需要。交叉路口在城市道路网中起着从线扩展到面的重要作用。当然,交叉口也是制约道路通行能力的咽喉。立体交叉口可避免交叉口冲突点的形成,减少延误,保证交通安全,大大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下面以宁波市的几个道路交叉口为例。从视距三角形、建筑与街角空间关系、空间的景观设计及功能的设置等方面加以分析。

三.以宁波为例对不同形式的道路交叉口进行分析

交叉点的空间由于其不同的交叉情况将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对应不同的功能。道路交叉口的情况从平面形状划分来看,可分为三岔路(“T”字路、“Y”字路)、四岔路(十字路、斜十字路)、五岔路及其一些变形的式样。目前现存的道路交叉口以四岔路为主,并伴有少量的三岔路和五岔路。以下的几种形式是宁波市区典型的交叉口,它们对宁波市道路交通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也提供了一种契机。不仅在功能上保证了交通流量的顺畅,而且其空间在复杂的道路交通网络中被作为联接点来认知的场所。

1.人民路与中山东路的交叉口

该交叉口(见图2)属于“十”字路交叉口,位于宁波市著名的三江口地带,交叉口的三面均为城市公园,唯有西南角是一幢转角的建筑(邮政大楼)。该交叉口紧密地联系了宁波的江东、江北以及海曙区。交叉口的北面及东面均与桥面连接,是其所具有的景观和要素的特质所在。

在城市规划中为保证交叉口行车的安全,视距是必须考虑的因素,驾驶者在驱车相互交叉口的一段足够长的距离内能够看清楚横向道路的车辆驶入交叉口的情况,以避免双向车辆相撞。在设计中,建筑红线退让保证在十米以上,确保了视距三角形的范围,以保证车辆的安全通行。在总体的空间形态上,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则是交叉口的视觉焦点,周边的小品、绿化栽植形态也是重要的构成要素。同时,该转角也是城市天际线轮廓的端点,是容易给人深刻印象的场所。

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将其设计成“阳角”型外墙面构成,空间形态自我张扬,但相对于行人移动的视线来说是柔和过渡的类型。该交叉口周边的景观设计可谓精湛,绿化树种丰富,是行人和司机,市民与游客的观赏要素。开放的空间为交叉口空间的顺畅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2.中山东路与日新街道路交叉口

中山东路是宁波市最重要的城市道路之一,两侧为商业贸易中心,该交叉口周边集中了天一广场、银泰百货等大型商业超市。顾客的流量对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有着很大的影响,考虑到人行和交通安全的需求,在此设置了地下通道,以满足功能的需求。由于高速的车流对行人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路面基本不考虑人行横道的设置。

在该交叉口(见图3)的规划设计中,不仅考虑了视距三角形,缘石边缘与交叉口中心距离的合理性,各个流向的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以及雨水排除、竖向设计、各种管线的处理、交通信号表识等各个要素的设计,而且从空间形态和景观设计上更加人性化。交叉口西南面的天一广场入口为进一步交通疏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减少了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同时,在广场的中央设置了景观灯饰、水景、雕塑等景观小品,考虑了空间的特质,成为景深焦点,强调了具有标志性特征的空间。另一侧“阳角”型街道转角也成为空间的自然过渡。

3.“久久天桥”交叉口

“久久天桥”交叉口(见图4)是解放路与中山东路的交叉口,从空间形态上看,交叉口的东北角、东南面均是开放的公园――阳光广场。由于此交叉口的车流量大,解放路为双向六车道,繁忙的交通流量给道路交叉口带来很大影响。由于在人行天桥建造之前,交叉口的三面均为建筑物,而且局部建筑对街道转角的视距三角形产生很大影响,导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不良局面,将交叉口东南面建筑进行拆除,并改为城市绿地,与对面的阳光广场连成一体,空间和功能上形成呼应。为了顺利地进行交通分流,避免行人穿越快速道,将各个道路的人行道连接起来,即通过立体的人行天桥将其分离出来,行人在天桥上的行进过程中,可以近距离观看道路周边的景观。从视觉上来说是一种俯瞰景观,不仅是天桥空间本身,沿街的乔木和建筑物,而且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场所,将该交叉口的自身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天桥与交叉口一起形成城市景观节点。

4.甬江大桥与人民路交叉口

甬江大桥是仅次于招宝山大桥,位于甬江上最高的公路大桥之一,它是联系江东和江北的咽喉所在,而人民路恰恰是连接江东和江北的重要纽带。同时,人民路与甬江平行设置,其间为宁波外滩商业休闲区,人流频繁。滨江的人民路与甬江大桥高差显著,若在此设置坡道与人民路相连,对人身安全形成隐患,因此在此交叉口设置了立体交叉口。这种分离式的立体交叉口相交道路空间分隔,彼此间无岔道联接。在此相交处,通过引桥以保证直行车流互不干扰。从大桥下来的车流直接进入桃渡路。在甬江大桥上,行人可以俯瞰三江口景观,周边的历史与现代建筑、立体交通一起形成该交叉口的城市景观。桥面在空间设计构成上具有大而宽敞的感觉,为确保有休息和眺望的场所,在设计大桥的过程中,考虑设置平台,构造上将桥面做成悬挑状,做法简洁流畅,令人产生轻快愉悦的感受。

设计者在此还设计了一个重要的场所――立体停车场。对桥下空间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停车场的设计不仅解决了周边商业网点的停车问题,从城市景观角度来看,与周边的绿地、乔木、灌木及水景等一系列软质景观形成强烈对比,又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可识别性。

5.兴宁桥交叉口

该交叉口是宁波市最为复杂的交叉口之一,属于五岔路交叉口,交叉口的东面是兴宁桥,它承担着从江东过往的繁忙车流,而西面的长春路是通往宁波火车南站的必经之路,再加上灵桥路、解放路的车流经常在此形成堵车的现象,对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影响。

该交叉口面积大,车流行驶轨迹不稳定,而且冲突点多,交叉口通行能力相对较低,目前只是通过交通指示灯引导,建议在此交叉口设置交通岛。比如:将交叉口变为环形交叉口,把同向或对向的机动车交通进行分流,对左、右转交通方向的车流进行导向。使车辆减速,确保交通安全。

交叉口毗邻奉化江,并与滨江公园接壤,外经贸大楼屹立于此,周边还有东恩中学、长春大厦等建筑物。地面的车流复杂,城市的基础设施等因素使得行人路线相对复杂,交叉口空间形态的合理组织对行人、车辆的安全行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另外,在兴宁桥交叉口的连接处设置了部分地下通道,解决了从兴宁桥路到东恩中学行人的安全问题。但是总体上来看,其它各个路口的行人安全是得不到保障的。笔者提出设想,可在本交叉口考虑分离式立体交叉,可使行人无需穿越快速道便到达目的地,安全便捷地通过地下空间。这样丰富了整个交叉口的空间形态,地下空间与外部的开敞绿地浑然一体,空间上相互渗透,创造出广场式空间。建筑物形态可提高交叉口空间的象征性,这样既顺应了地形特点,有满足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功能,保证了行人的安全。

结语

篇6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0.前言

城市道路建立了城市的交通系统,因为不一样的时间和不一样的城市,道路规划布局是不同的,所以形成了各城市间的环境也不同。城市道路绿地不仅仅反映的是城市发展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生产习惯、文化水平及道德等等。城市道路绿地不仅可以给民众提供舒适的环境,而且也给城市交通和社会经济带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创建城市的需要。所以,展开城市道路园林设计与植物配置的详细探讨对现代化城市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的设计分析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该着重剖析本座城市道路绿化,深入挖掘本城市的地方特色、景观现状、发展方向等,设计过程有以下几个主要要点:

1.1设计原则

(1)保证道路安全;(2)以人为本;(3)结合本城市环境和历史现状;(4)与沿线建筑物、绿化等协调统一。

1.2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

1.2.1整齐式林荫行道树设计

可以根据200m~300m的距离作为一个单元,道路的行道树可以用8~12棵的法桐或香樟为一个单元断开一个序列,并采用穿插式绿篱,这样的设置可以使人产生纵深感,但实施时要考虑以经济性和生态美为主要原则。

1.2.2道树绿带设计

现代道路旁的植物多以乔、灌、草混交,很大的提高了环境质量。不过要值得注意的是比较窄的道路两旁不宜配植绿灌木或小乔木,因为高空树的遮蔽会导致尾气不易散开而导致污染。在道路与墙之间,采用线性种植,根据人的视觉,以道路、高大植物、路灯组合成规则块状配置,运用斜线产生的角和面,会带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纵深感。

1.2.3人行道绿带设计

绿带的宽度不同,所以植物配置也有所不同。绿宽带通常会以绿色为背景,前面配置花卉及草坪在最外面用绿篱分开,这种做的目的是防止行人践踏花卉及草坪。所以,在设计景观时,要设计出不同规模流线型的绿篱、摸纹以及修剪成长方体的乔木等。

1.2.4中央隔离带设计

中央隔离带是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车速较快,所以设计要简洁,要避免容易造成驾驶员视觉疲劳的影响因素,要采用距离和花灌木组合到一定高度这样能起到遮挡眩光的作用。由于绿带的宽窄度是不同的,窄的绿带上要种上草皮等,宽度越宽,绿带上配植的形式也就不同,例如规则式、自然式等。通常规则式最简单的配置是相等距离的乔木,或者配置草坪等植物,而自然式植物配置则是很丰富的,常常利用植物的不同特点来配植不同的景观,使其让四季有景,适用于变化城市的景观要求。

2.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

2.1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是城市绿化主要考虑的因素。在街道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是以各种植物组成的自然群落为绿化单元,构建一个规则式的景观序列。

2.1.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的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遮荫、美化街景都是必要的选择,选择乔木的品种时则要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能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且株形较整齐;生命力顽强,不需要花精力管理,无特殊气味;适合本地域生长,芽发的较早,叶子落的较晚;树木的枝叶要茂密,枝点要高;适宜移植且有易于成活;能够抵抗外界的污染;寿命较长且生长速度较快。

2.1.2灌木的选择

灌木通常可种植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同时能够起到遮挡视线,减弱噪音等作用,选择时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枝木强壮,开花周期长,花多而较多外露,不能使蘖枝过盛影响交通;(2)植株没有或有一点点的刺,叶色随着季节而改变,比较耐修剪,人工在一定的年限中可以控制树形,比较容易管理,容易繁殖,能够抵抗灰尘和辐射。

另外,在选择地被植物时要考虑到本地域内的气候、土壤、温度和湿度等重要自然因素,此外,有很多种的低矮花灌木也可以作地被植物使用。草本花卉的选择通常以宿根花卉为主,并与乔、灌、草合理配置,一、二年生的草本花卉则只能放在重点的部位点缀即可,切不可多用。

2.2景观小品的配置

城市道路中绿地通常都是很窄小的,因对风土人情的表达依托的硬质景观要素予以呈现,其中最特别的是景观小品,是地域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往往在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1)雕塑、小品。雕塑主要指带观赏性的、有感染力的。也是反映地域内风土人情最直观贴切的表达方式。通常具有特色的人物雕塑、抽象的画作等,这都多是来自于生活,但是却比本身更具有欣赏性,能直接用作于人们对城市的认知与识别等。(2)景亭与花架。亭架可以使滨水绿地的景观更为丰富,但是只要能够稍稍的用心处理,则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造出独特且具有魅力的地域景观特色等特点。

2.2.1道路铺装的配置

城市道路以铺装为主,运用的题材具有广泛的内涵,如古典质朴的风格成为了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一种铺地方式。绿地景观中的硬质要素对城市地域以及文化的表达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地域文化不会是这样一些实体堆彻而成的,更不会是无中生有的标新立异。一切的景观要素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了事实,只有带着文化标记的实体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情形,记录当地文化景观。因此要得到合理的处置后,才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真切而又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能够得以延续。

2.2.2功能性建筑设施的配置

休憩设施。城市道路中的园林和绿地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旁的休憩设施可以让人们停留享受绿地及大自然空间,休憩亭台所有东西的摆设及布局都是本地域内风土人情的重要展示舞台;照明灯柱。在城市道路中的照明灯柱除了可以用于照明的用处之外,更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造型,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给道路增添了可视别性。

2.2.3历史文化、地域风情的融合

每一个城市都是具有独特地域、特征地域和人文风情特色的,所以说园林景观必须结合本地域内的历史、人文、地域风俗等,按照景观的合理性设计布局,剔除一些陈旧的废物杂物,保留着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实体,从而让它们默默的见证城市的发展,并伴随着道路共同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3.结语

总而言之,美丽的城市环境,以及宜人的景观不仅仅蕴涵丰富的文化与艺术的融合,更是衡量现代化城市及精神文明水平的标志。所以,城市道路园林景观在美学的基础上,同时也从生物多样性、形态、色彩搭配等等的方面注重植物季节变化和美学效果,来创造出赏心悦目的园林道路景观,从而来突出城市的地域特色与人文风情。 [科]

【参考文献】

[1]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19(7):63.

[2]王今琪.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篇7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绿化;植物配置;季相;生态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的功能

(一)改善道路景观

道路景观绿化反映道路建设系统工程的水平,景观绿化能使本来生硬、单调的道路线形变得丰富多采,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景观;能使道路两侧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与环境景观有机地结合并协调起来,使道路构造物(立交桥、服务区、收费站)巧妙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之中,给道路的使用者提供优美宜人、舒适和谐的行车环境。

(二)吸尘防噪、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体可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道路沿线的空气保持新鲜。同时植物的叶片还能吸收和阻滞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排放的尾气中所含的各种有害气体、烟尘、飘尘及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减轻并防止污染、净化和改善大气的环境质量。

(三)固土护坡及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体通过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以及植物枝叶和地被植物的有关作用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并能阻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和防止雨水冲刷路基、路堤、路堑、边沟、边坡,避免水土流失。

(四)视线诱导

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要求道路具有连续性,而绿化则有助于加强这种连续性,同时,绿化也有助于加强道路的方向性,并从纵向分割之间使行进者产生距离感。高大的栽植对道路空间有分隔作用,如在较宽的道路中间分隔带上种植乔木,往往可以将空间分隔开来。若道路边界视线涣散,也可用种植让用路者视线集中起来。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是司机和游客视野范围内的主要视觉对象,规整亮丽的树木花草,不仅可以给人以优美、舒适的感觉,而且可以提示道路线形的变化,使行驶于道路上的车辆能更安全。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植物种类少,配置单一

运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配置形式单一,尤其是行道树树种应用种类更少,主要集中在国槐和悬铃木、垂柳等几种,植物群落稳定性弱,生态效益差。道路植物配置的观赏性不强,景观效果也不突出。

(二)忽视了绿化和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

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下面盲目栽植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而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三)季相景观不丰富

植物是园林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它的四季变化既是其对气候的一种特殊反映表现,又是城市园林景观中人们感受最为直接的景致,也是唯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春花、夏荫、秋色、冬绿”是对园林植物配置的总体景观效果要求。但目前城市在道路绿化中存在的普遍情况是: 春季观花乔灌木较少,秋季观叶树种较少,且彩叶树种少,没有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城市也显得生机和活力不够。

(四)外来绿化树种引进盲目

只顾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

三、城市道路景观绿化的设计原则

(一)绿化布置原则

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人在道路上的动态观赏性。在纵向上要考虑植物种植的连续性;在横向上要考虑植物高度的层次性;在平面上植物的布置有一定的规律性,相同物种布置长度不宜过短;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及彩色植物的应用;不同色彩、质感的植物在布置上要注意色彩搭配合理,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衬托、突出、互为背景的特点等。

(二)心理和视觉要求原则

视觉上的安全舒适是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重要目的,因此,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视觉空间大小、安全设施的色彩及大小、道路感觉的多样性、视觉导向和视觉连续性等交通心理因素。另外,司乘人员是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感觉道路景观的,尤其司机的注视点远,视野狭小,因此要求沿途的景观绿化必须大尺度、大色调、流线形,同时比例协调。

(三)因地制宜,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原则

尽量结合原有地形地貌,避免大填大挖,使道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避免割断生态环境空间或视觉景观空间。

(四)风格鲜明,统一中变化原则

道路一般穿越不同区域,因此,充分地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才能创造出风格鲜明的道路景观。另外,在设计上应将中央分隔带、路堤路堑边坡、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等道路设施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确定统一的主题。同时,又根据其功能和服务对象在设景的风格、造型、色彩规模等方面有所变化,使沿途景观富有节奏韵律,有基调有,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达统一,使司机和乘客处于一个良好的行车环境中。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相关措施

(一)增加植物种类,丰富季相景观

增加适用于行道树的植物种类,避免道路景观雷同。增加观花乔木、灌木植物种类和观色叶植物种类,营造丰富的季相景观效果。重视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的应用,利用其形态、花期各异的特点,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绿化覆盖率。对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加大应用范围,协调植物的应用比例。

(二)科学配置和选用植物品种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因此,在配置上应考虑道路长度,不同道路形式,同一条道路以不同的区块重复,以一种复现的节奏感来形成一种韵律。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绿化景观,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因道路污染严重,树种选择应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抗力强、叶色有变、耐修剪的树种,且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易于管理,能耐灰

尘和路面辐射。春季发芽早,秋季落叶晚的树种和美观、速生的常绿树种通常为道路绿化设计的首选。草皮应选择绿期长或经过引种驯化的外来优良品种,以丰富本地的物种。

(三)景观绿化要突出城市特色

不同的城市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承的不同,表现出各异的特性。因

此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必须符合城市特性,进行不同的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个性化原则主要体现在绿地形式和树种上,目前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树市花,可以作为地方特色的基调树种,使绿地富于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不仅使当地人感到亲切,也使外地人能够了解这个城市的特色。但城市的基调树种不能仅局限于少数几个树种,一个城市的基调树种应以某几种树种为主,且这些树种最好是该城市的乡土树种,以区别于相邻城市的基调树种。

(四)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模式

1、30米绿化模式   

(1)林溪相间型 

  林溪相间型适用在地势低洼或沿途较长距离有河塘的地段,设计以相对开阔的水面为主,适当的堆造缓坡,通过植物的高低、色彩及不同特性的配置组合,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景观空间开闭有度,呈现幽深静寂的林溪风光。在林冠线处理上考虑与城市背景的融合、衬托,高低错落、起伏起落、虚实相合、开合有致,使路内外的景观相互融合。主要基调树种有:墨西哥落羽杉、垂柳、合欢、木芙蓉、苦楝、乌桕。特色树种有:垂丝海棠、慈孝竹、马褂木、黄山栾树、青枫、鸡爪槭。

(2)生态片林型 

  绿地外缘形式以弧线为主,简洁流畅,富有韵律,植物成片呈斑块配置,色彩对比明显,斑块之间相互渗透咬合,形成复层结构植物群落,构成一个和谐、稳定、健康的具有生态效益的植被系统,创造出生动的绿色生态景观,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绿化和相应的生态功能。主要基调树种有:香樟、女贞、雪松、无患子、木芙蓉。特色树种有:银杏、青桐、重阳木、国槐、红花刺槐、三角枫、紫花泡桐。

2、10米及2.5米绿化模式 

  中央隔离带宽10米,由于位于两条快车道中间,受汽车行驶产生的尾气、灰尘等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条件较差。设计时从整条道路的景观效果出发,同时考虑到后期的养护管理及防眩光等因素,采用了银杏、朴树、榉树,配合使用梅桩、花石榴等果树,适当点缀球类植物。并以观花植物带、观花植物带勾勒出整洁、流畅的线型,整个组合大气富有韵律。 

  机非隔离带宽2.5米,植物的生长条件也比较差。设计时选择了国槐作为行道树,该树生长较稳定,树形优美,抗性较强。

参考文献

[1]任虹.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

篇8

柔和建筑的金属的灰色冷漠的情调,构成城市的美景。

关键词:道路设计;绿色空间;植被;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1绿色空间理论概述

1.1 公园系统论

“美国造园之父”F・L・Olmsted从生态角度将自然引入城市,还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即自然不规则公园和住宅区城市公园。他提出的公园系统论主要观点有:(1)国家公园、城市公园和自然保护是维护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公园建设是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改良的重要手段。城市公园不仅是娱乐场所,更是自然的天堂,主张在城市心脏引进乡村风景。(2)尊重和保护自然。公园规划应尊重一切生命形式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尽量不改变地形和自然环境,尽可能保持自然美,使其与人工美融合。他规划的公园采用自然式布置,注重大面积自然意境。(3)其理论核心是,重视生态环境,系统地把公园有机相连,突出植物景观和自然景色。

1.2 自然风景论

1841年,A・J・Downing提出保护自然、接近自然的风景园理论。他认为,国家公园、城市绿地及自然保护不是奢侈,而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呼吁建立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1.3 景观规划生态论

1969 年,I・LMcharg出版的《Design with Nature》提出景观生态规划论,即把自然资源与风景规划结合的人造自然生态系统思,推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区域自然保护和土地使用的规划。其主要观点有:(1)一切自然因素、生物及其存在形式,都是顺应自然过程和适应环境的结果;(2)生态决定风景,合理规划的实质是有效使用资源。风景园林规划必须遵循生态原则,根据自然特征、生态系统及土地状况,确定城市土地最佳利用方式。

2中国当代城市绿色空间

中国当代城市被誉为重城,它的意思指沉重,缺乏灵活性、可变性、高能耗、高污染。城市之于自然之重,城市是自然中的“黑洞”,不断吞噬和摧毁着外部的自然,而城市内部的自然被鼓励并不断消耗:当代中国城市对于自然缺乏弹性、还原性和可持续性。未来的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一种相对重城而言的轻城,轻的意思是弹性、可能性、灵活、清洁、节能、便利。轻城中的轻环境,指自然景观以其功能综合化特性成为未来城市的主要组成元素,生态、清洁、并充满着发展变化的弹性和可能性。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对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促进社会不同人群的交流,并由于数字科技的附着,使其也成为工作、学习、交流的完美平台。同时自然景观可以与交通基础设施结合,提供更绿色舒适的出行享受。合理区域的自然景观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优良便捷的居住载体和土地弹性储备区域。自然景观用作城市农场可以在满足生态和休闲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粮食和耕地保障。

2.1 城市绿地

城市规划中对生态学理论的应用,使人们对城市绿地有了全方面的综合功能的认识,城市绿地功能除了保护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气候且成为城市减灾防灾的空旷地带外,在使用功能上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观光旅游、文化宣传等场所。从美化城市的角度看,绿地能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城市绿地的构成主要是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分为(1)基础型地被:植株低矮,以覆盖地面为主,应用范围广,可大面积种植,不需频繁修剪,体现或替代草坪作用。如麦冬类、白三叶、扶芳藤等。(2)骨干型地被:城市各类绿地中广泛应用,以色叶低矮灌木为主,群植、组合配置,或通过修剪进行高度、造型控制,稳定性高、延续时间长。如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等。(3)点缀型地被:主要观赏地被植物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同一绿地内用量不大,多用于花坛、草坪、林缘,或与骨干型地被配置。如鸢尾等。

2.2 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后期建设的公园主要是为本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城市公园的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是创造城市公园的主体,对改善城市气候、调节人们心理的重要因素。不同植物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因此植物构造出的景色也就不同。西方国家喜欢将植物通过人工的塑形,创造出不同的景物,最典型的就是英式园林;我国崇尚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因此景色都是植物的本色,通过植物的不同含义来构造出不同的美景。

3城市公园中道路景观设计构思

3.1 途径公园的沿途

城市公园的位置会临近道路,在不同的车速情况下所看到的景色不同,虽然城市公园的服务主体是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比起小汽车,乘坐大客车可以越过栅栏、围墙、树篱和路堤的顶部看到更多的景观,而骑自行车或步行时则可以看到更多细部。车速不同,视角也就不同。

3.2 入口

如果入口是有一条通道与公路连接,必须考虑到几方面的因素:

(1)交通工具从入口处转向公路的视线问题,因此此处不应种植高大的树种以免遮挡视线;

(2)竖立标示提醒正在驱车接近的司机,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减速;

(3)入口处的路面要妥善处理,以便使司机安全刹车,同时入口处的路面要慎重选择,防止有松散物质掉落到临近的公路上;

(4)入口外观应该使人觉得有吸引力并觉得安全,因此在靠近城市道路附近要考虑设立信息和安全须知栏,但不能影响能见度和吸引力,入口处应当整洁美丽,让人觉得轻松愉悦。

3.3 通行步道

城市公园是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地方,公园内是禁止机动车辆通行。随着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更多的人参与到自行车运动中,城市中的自行车郊游团越来越多。现代自行车运动更加专业,速度也较普通自行车要快,如果将这种特殊的自行车运动融入到城市道路中,会给城市道路带来一定压力,而且专业的自行车性能也得不到发挥,将此类运动跟公园结合起来又会给在公园休闲娱乐的人们带来干扰。轮滑和滑板逐渐成为青少年的活动项目,轮滑和滑板的具有速度快、灵活度高且表演性强等特点。但是公园中的步行节奏比较慢,这种灵活性的活动项目与慢行会有冲突。

结合以上两点以及美国的一些实例提出一些构想:

(1)在公园中设立两种道路,一种是仅允许步行者通行的道路,还有一种是自行车及轮滑、滑板等通行的道路,这两种系统用黄色的线进行分割。

(2)道路周围景观设计要注意不宜种植低矮的灌木,可以种植草坪,地被植物或者乔木,乔木分为小乔、中乔和大乔。草坪和地被植物具有相同的空间功能特征,即对人们的视线及运动方向不会产生任何屏蔽与阻碍作用,可构成空间自然的连续与过渡。

3.4 公园内道路周围的植物选择

城市公园中基本都是步行道,与周围景观通常会用树篱进行分隔,树篱是由小型灌木构成,小型灌木的空间尺度更具有亲人性,而且其高度在视线以下,在空间设计上具有形成矮墙、篱笆以及护栏的功能,而且由于视线的连续性,加上光影变化不大,所以从功能上易形成半开放式空间。利用植被建立小规模景观以及大规模景观,还可以考虑路径设计中的趣味性内容和风景,同时公园的道路也要建立无障碍步行通道,必须沿途保持一条没有树枝妨碍视障人士的无障碍步行道。公园道路周围也适合种植一些大乔木,夏天起到遮阴的效果,冬天没有叶子的树枝也是一种独特的景色。

参考文献:

[1]王保忠,安树青,宋福强,何平,张智俊,李明阳.美国绿色空间理论、实践及启示[J]. 人文地理,2005,(5):32-33

[2]刘斌.城市园林绿地地被植物应用调查[J].科技风,2011:216

[3]孟华.西安城市东部绿色生态环境分析―以灞河生态区绿色空间的生态规划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5― 6

篇9

【关键词】道路景观;城市道路;设计

1 前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要部分,是城市中分布最广、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城市设施,除了其最基本的功能外,它在城市景观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可以把它放到体现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的地位。从城市景观的角度赋予城市道路多么重要的作用都不为过。而道路景观在交通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城市是凝固的音乐,道路网络恰如流畅而富有韵律的五线谱,由于流淌而产生动感,形成了美妙的旋律。以下,我们将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构成要素、现状分析、研究内容、研究要点、原则思路等6个方面对当前的文献进行综述。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

自十九世纪末,各国学者就相继对车桥耦合振动进行了大量研究,称其研究为古典理论。古典理论对车桥模型进行了大幅简化,桥梁模型均是连续的,主要是对车辆荷载的模拟有了一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对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周艳薇 从三方面进行了考虑,1、城市道路的不易变更性, 2、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 3、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观的窗口, 也是城市风貌、特征的突出表现。并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构成要素。

郭志刚 指出:城市道路景观大致可以分为道路本体景观、道路附属设施景观、道路区域景观以及与道路历史文化相关的人文景观等几类。

道路本体景观是指构成道路本体的要素形成的景观。构成道路本体的要素包括道路线形走向、道路竖向以及道路横断面布置、路面铺砌、隔离池、栏杆、道路绿化、挡墙、护坡、立交桥和人行天桥等。道路附属设施包括照明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如交通标志、标线)、公共设施和小品(如公交站点、休闲椅凳、卫生设施、通信设施、雕塑、喷泉)等。道路的景观则包括沿街景观和远景景观。道路景观是由沿街建筑物、构筑物、设置于道路和附着于建筑物上的广告设施、围墙、栏杆、绿化带以及街边广场、公园等形成。远景景观由山川、湖海、森林等自然要素和远处的高楼大厦、塔台、城墙等人工要素组成。

同时,周艳薇也认为城市道路景观构成要素要从道路、道路的边界、道路的区域、道路的结点等四方面考虑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城市道路的景观, 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城市环境, 而且还关系到投资环境建设等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 国内的城市道路景观, 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 但总体来说, 不论是使用者还是管理者, 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考虑不周、不完善, 还存在许多问题。

姚阳、董莉莉 发现了一些问题:1、道路景观设计形式过于简单, 缺乏特色、创新与活力。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单纯注重交通功能的实现。3、 道路附属设施不够健全, 缺乏例如交通标志、人行天桥、道路地下通道、行人公厕、道路路名及路向标牌、城市交通地图展示牌、果壳箱、公话亭、特殊人群无障碍通道等能使道路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设施。城市道路缺少足够的绿地面积。4、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5、在树种及草地花卉的配置上,只考虑一时的景观作用,而对季节性的景观变化和昼夜变化因素考虑甚少。

熊秋文 则从宏观角度对现状给出评价:1、不能很好地传承文脉,2、不能很好地以人为本,3、不能很好地整体连续。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设计在设计上有诸多要考虑之处,但所遵循的原则大同小异。

熊秋文认为要能够体现以下7点:1、安全性,2、功能与景观的高度统一,3、传承文脉,4、以人为本,5、连续性,6、生态性,7、可观赏性。江棋踢 则以另一种方式进行解释:1、以人为本与安全性相结合,2、坚持景观设计多样性与历史文化相结合,3、坚持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当中的要点。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当中的要点,应该是“把握好要素”和“利用好要素”两个方面。对道路本体景观、道路附属设施景观要素要把握好。除了符合有关规范以外,还要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协调好。对道路区域景观以及与道路历史文化相关的人文景观要素,则要利用好它们,使它们与道路本体互为烘托、陪衬,并融为一体。

郭志刚认为要点应该是“把握好要素”和“利用好要素”两个方面。对道路本体景观、道路附属设施景观要素要把握好。除了符合有关规范以外,还要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协调好。对道路区域景观以及与道路历史文化相关的人文景观要素,则要利用好它们,使它们与道路本体互为烘托、陪衬,并融为一体。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路。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既要实现道路本身的功能, 又要满足现代都市生活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符合地方文化特色, 传承文脉以及适合城市形象和发展、充分利用以自然资源为设计原则, 将人、车、路、景高度地统一起来, 设计出符合人们更高生活质量追求的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遵循一定的思路进行。

熊秋文的思路是:1、确定城市道路景观的主景要素,2、确定城市道路景观的环境氛围,3、确定道路景观的空间组合。张彦军、朱丽红也认为:1、确定道路景观的主景要素,2、确定道路景观环境氛围,3、确定道路景观的空间组合。

3结语

笔者的研究方向是北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我国北方城市道路景观的起步要晚于南方诸多城市,这就要求我们把功能性、安全性、生态性的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走向生态化和趋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道路景观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协调,以解决城市交通污染的问题。当然,这是一个需要各方努力和艰苦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Jeonghun Mok, Landphair H C,Naderi JR. Landscape improvement impacts on roadside safety in Texa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6,78(3):263-274.

[2]Cackowski J M, Nasar J L.The restorative effects of roadside vegetation implications for automobile driver anger and frustration[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3,35(6):736-751.

[3]周艳薇. 关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考[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5). 174-175.

[4]郭志刚.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概述[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173-175.

[5]姚阳,董莉莉.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4). 35-38.

[6]熊秋文.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 山西建筑,2007,(21). 299-300.

篇10

关键词:城市道路 景观设计 建议

前言

城市道路既是城市运输的动脉,又是城市生活的生命线,也是联结和分割各级领域空间的基本要素,更是城市景观的表现窗口。

随着现代经济飞速发展,交通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对安全和宜人的交通环境越来越渴望。道路景观系统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已成为当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种意义的重要课题。创造环境优美的道路软质景观环境不仅可以提供适宜的出行环境,更为整个城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道路景观的构成

道路景观主要指道路设计中相对建筑、硬质铺装而言,道路功能与植物景观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装扮城市、美化市容,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视觉、感觉场所,营造优美的生活及工作环境空间,城市道路景观的基本构成包括:

(1)道路基本设施:路栅、路障、路灯、座椅、电话亭、邮箱、垃圾桶、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灯。

(2)道路沿途装饰:街道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等。

(3)标志标线: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除此之外,城市道路景观外还包括道路背景建筑,建筑。道路两侧建筑的构成形式、物质功能、视觉印象以及社会职能,决定着道路的空间特点;建筑物的尺寸给路上运动上的汽车司机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也给路边的行人不同的视觉范围与标识感受。建筑物不同的色彩搭配以及建筑物的外形也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

2.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满足道路功能性原则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绿化及美化。景观植物可以遮阴、降噪、降温、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改善道路两侧的环境质量。在设计景观时,考虑到以人为本,分析考虑人们的审美心理,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灵活搭配,达到分割道路空间、引导车辆通行的目的。应充分考虑行驶车辆、行人的速度与人的感官特点,形成车辆、道路、行人流线美观。

2.2 满足资源节约型原则

主张不为城市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城市长期的环境代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真正做到节约资源,就是要合理的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结合道路的自然环境,尽量应用现有地形地势,使景观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对周围的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2.3 满足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要求根据道路的不同长度、道路类型与功能,配置统一风格的景观搭配,从而与周围建筑以及环境相协调。要纵观城市主体,除考虑景观因素外,还要对道路设施、城市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从分展示城市的形象与个性,同时,根据道路自身特点,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单元考虑,避免单纯的堆砌和拼凑。注意把握空间延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景观衔接、色彩连续、布局统一等延续设计来实现。最后,还应将景观设计与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将景观要素融合于城市的各个元素中,充分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底蕴和特色。

2.4 满足美学原则运用美学法则

突出景观设计的主题。实行点线面相结合,讲究景观的对称与平衡,使各部分、各主题与细部相互呼应,保持均衡重复与变化,获得节奏韵律和序列性的美感。实行植物多层次配置和乔灌草相结合种植,达到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层次美、季相美,满足人们对景观多样的需求心理。

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建议与对策

3.1 注重城市道路绿化总体规划设计,以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为依据,统一规划设计风格,形成不同主题风格的城市道路景观,并将其不同风格的设计有机的结合成有序地、协调地城市道路景观。

3.2 加强道路行道树的规划行道树是构建城市道路绿化的主体,在道路绿化设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不同区域的行道树的选择应更加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选择、确定。根据当地情况,选择相应的树种,体现当地传统文化,同时要兼备优良的观赏性。

3.3 加强各种绿色植物的搭配,建立不同程度的搭配样式,给人美的视觉感受,建设优美的道路绿化带,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生态景观。

3.4 道路景观设计要与周边的环境元素相搭配。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不同的风格,注重道路两旁的建筑风格,对建筑进行装饰,如南坪星光时代广场外观的灯光设置。加强不同色彩的搭配,给人各种不同感觉。

4.结语

城市道路的建设应使道路与道路两旁景观相结合,和谐优美的城市道路景观可以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印象。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参考文献:

[1]吴婧,舒关柯.城市道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安徽农学通报.2012(5).

[2]何疏悦,疏梅.浅析城市道路软质景观设计.福建林业科技.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