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的盈利方式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短期的盈利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短期的盈利方式

篇1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 问题 原则 应对方案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财务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战略规划,对预算年度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它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是财务管理适应财务活动性质变化的有效机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对企业各种投资方案进行慎重的选择,既考虑到要对维持企业的后期经营筹措资金的问题,又要对是否能够有效的预算出所需要资金的金额而没有浪费资金,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按照预算计划与规划的方向进行发展。这个管理工具能够为企业获得更高的价值,切实做到了“管家婆”的情况。

财务预算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控制工具同时也是财务计划管理的改进。财务预算管理是使单位的资源获得最佳产出效率的一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资金的流向。,它的编制和执行过程贯穿深入企业内部各部门,管理各部的财政收支计划,但并不盲目的实施,同时,考虑了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且进行及时分析,找到脱离预算控制的原因,为更好的获得效益提供解决方法。

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及制度体系或是没有合理的选择适合本企业自己的预算管理模式

我们都知道预算管理并不是目的,只是为企业取得利益的一种手段,而这个工具是否适合企业至关重要。有的而对于自己企业所处的阶段情况、市场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大部分企业都只是简单的模拟一套作为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经常造成财务预算失真,个别部门夸大资金使用,造成财务数据不真实,造成资金浪费,架空了财务控制的作用。导致的结果是企业并没有通过管理预算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达到自己管理的目的,反而是企业处在岌岌可危的状态。

(二)预算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背离

许多企业在制定财务预算计划只考虑到当前的短期活动,而并没有考虑到他的长期发展,而预算的计划方向和最好的决策方案之间形成很大的差距,甚至造成企业财务预算指标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相背离。这样企业财务预算就失去了他应有的指引和规划作用。

(三)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然而他们的关系并不稳定,企业价值的基础是业绩,而企业业绩的基础是员工。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合理的激励制度,不利于把企业和与员工紧紧的结合起来,调动不了员工的积极性,对于工作怠慢,没有危机意识,没有明确责任与目标,出现问题相互推卸责任。

三、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

(一)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预算的资金安排上力求节约,不能只考虑到眼前的利益,而且要考虑长远利益并要保证项目的质量,长远目标会给企业带来的更大效益。更能体现出公司的价值。

(二)坚持成本效益的原则

一个方案的确定要考虑到成本和效益,考虑问题必须全面谨慎。对于筹资投资项目应该进行全方面研究找到最适合企业的,选出成本低高效益的方案,不能只要求成本却效益也低的方案。

(三)坚持积极稳健的原则

确保收入支出稳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对每一个项目都要充分的考虑其可能性的因素,在确保稳健的前提下,不得刻意高估收入或是预算,对于不同的项目要采取不同的预算方法来编制财务预算。

四、针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积极采取的应对方案

(一)建立健全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要深刻的总结财务预算的经验,并且针对那些经验结合当前的市场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的情况,经过分析研究,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认识自我。针对那些造成数据失真和资金浪费的行为严格禁止,制定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严格监督对于故意夸大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制定出更适合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

(二)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财务预算不但要考虑到当期的经营活动,而且要考虑长远的发展,在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能明确知道实际与预算之间的差距,并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合理分析,进行改正,预算执行单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内部的要求。对投资项目做好风险评估,避免盲目投资。加强企业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三)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

这是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条件,加强企业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的精神。明确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明确责任与目标,制定相对合理的预算责任考核奖惩制度。从而吧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自然的融汇一体,用以提高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奖勤罚懒,激励企业与员工共同努力,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五、结束语

什么事情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当然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它的弊端,并且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不断的体现出来的,在不断出现问题的同时,制定出新的应对方案,才能是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不断的完善,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才能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保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品芳.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预算[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

篇2

关键词:后方法 语言教育理论 自我反思 自主性

一、引言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综合英语技能、提高语言意识和获取人文素养。一直以来,国内的教育家及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综合英语教学进行了探索,总的来说,这样的探索基于国外流行的教授语言的方法和理念,在教学上或是跟从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暗示法、听说法等,或是试图从教师中心(teacher-centered)、学生中心(student-centered)、语言中心(language-centered)和学习中心(learning-centered)某一个方面找到“一套理论上统一、能适用于广泛的语境和学习者的课堂步骤”(郑玉琪,陈美华,2007:33)。从笔者的个人经验及对周围同事的观察,被多数教师接受的教学法有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以及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法,教学过程多遵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却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在一个班级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在另一个班级却不奏效、在一个单元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在另一个单元却不奏效、以学生为中心有时并不能实现等等。所以在这个有多种教学法可供选择的时代,教师依然不能找到一种万能的、可适合各种语境的教学方法,可见万能的教学方法并不存在。而后方法理论则印证了万能的教学方法确实不存在,它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为综合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二、后方法观及其研究现状

从“方法”到“后方法”是二语/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巨大转变,甚至被认为是过去十五年来二语/外语教学研究三大显著转向之一。后方法教学观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在二语/外语教学上的反映,其所奉行的理念与“后现代主义”思想不无关系。

国外最早对后方法进行研究的是语言教育专家Stern(1983,1992),另有Pennycook(1989),Prabhu(1990),Allwright(2000,2003)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后方法教学思想。而对后方法语言教学研究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应用语言学教授Kumaravadivelu,他认为“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具有三个参数:实用性、特殊性和可能性,并提出十大“宏观策略”(macrostrategies):“最大化学习机会”“最小化感知失配”“提高学生自主性”“促进协商式互动”“激活直观启发”“培养语言意识”“情境化语言输入”“综合语言技能”“确保社会关联性”“提升文化意识”,并在后方法领域逐渐深入(Kumaravadivelu,1994,2001,2006)。国内近年来有不少人对后方法进行了研究,束定芳、庄智象(1996)认为外语教学要对“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但他们没有提及后方法这个术语;陶健敏(2007)对“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进行了述评,认为正确认识这一理论有助于外语教师实现个人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突破;郑玉琪、陈美华(2007)提出了“后方法”时代的英语教学一系列教学原则;郑玉琪(2014)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论证了教师角色的重要性;董金伟(2008)探讨了后方法视角下外语教学特征与要素;邓志辉(2008)结合教师赋权增能理论强调尊重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性等等。

概括起来说,他们的研究或是从理论层面或是理论结合实际对传统教学、传统教师角色等进行反思,以期后方法理论对外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的目的也是探讨后方法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由于现有的研究很少涉及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教学,所以笔者拟结合自己教授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的经历,从后方法视角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教学进行思考。

三、我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教学现状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在当今对英语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的背景下,许多课程被删减甚至去除,而综合英语课程一周则至少有4节课时,因此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综合英语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综合技能训练及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能力,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等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并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可以说,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技能类课程中的素质教育课。那么综合英语的教学现状是如何呢?笔者在此对我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现状作简单介绍。

(一)教材使用

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教程第2版教材。基础阶段共有四册。第一册14单元涉及的话题分别有亲情、科技与教育、礼仪、疾病、独生子女、做人准则、帮助他人、节日、地方介绍、人物、宗教、语言、心理问题和教育。第二册14单元涉及的话题分别有帮助他人、成长、运气、英语语言、战争、学生、全球变暖、快乐、牛仔衣的起源与发展、宽恕、儿童良好品性的重要性、名人介绍和婚姻。第三册14单元涉及的话题分别有初入大学的尴尬、工作、汽车、快乐、谎言、写诗歌、爱、知识、食物、写作、学生、团队职责、时间安排和家。第四册14单元涉及的话题分别有激励人们不要放弃、个人空间、网络、核武器、朋友、民族归属感、人物、医生与病人、个人成长、城市生活、地震、种族歧视、婚姻和米奇、唐老鸭。总体来看,第2版教材比第1版教材较为理想,涉及话题较广,但也有些问题。如传递英语国家文化类的话题虽有一些,但更有不少文章类似于心灵鸡汤类的散文,很温馨但欠缺深度;有些话题安排不符合学生具体情况,如第三册第一课讲初入大学的尴尬;“帮助他人”“快乐”这样的话题不止在一册中提到,容易让学生厌倦。有的文章比较老,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另外从语言难度层面上看,第二册、第三册梯度较小。

(二)教学形式、手段

多数老师采用交际法或任务型教学法,注重与学生互动,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讲授一个新单元为例,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课初的学生报告、教师与学生评论、教师的总结及导入新的背景话题、学生围绕相关话题讨论并发言、教师点评、教师介绍新的单元内容及写作、修辞手法、教师介绍文章大体框架及讲解语言点、组织学生对相关话题讨论或辩论、课文结束及教师总结、附加讨论、完成练习。所以这样的过程基本是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讨论、发言相结合。教学手段包括电子教案、板书、视频、网络平台等。教学形式与手段看起来不算单一,但是不少教师会有本文第一段列举的困惑。

(三)学生自主性

虽然每个班都有少量的学生学习主动而积极,但多数学生学习不具备自主性。课前一般不会主动地去预习课文,课上习惯于听教师讲和记笔记,而不会主动地去寻找学习机会。笔者通过与其他教师交谈的方式做了一个粗略的调查,几乎80%的学生不会在课堂上主动向教师提问,而在教师安排的group-discussion中,有些学生根本不发言,自己放弃学习机会。因此整体来看学生虽然是在学习,却是缺乏热情、缺乏自主性的学习。尤其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因为要考专四,心思更不在课本上,没有什么自主性。

四、后方法理论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使用素材多样新颖、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及有梯度的教材

根据Kumaravadivelu的十大宏观策略,尤其是“确保社会关联性”和“提升文化意识”策略,教师必须对教育环境及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孤立于社会的外语教学是不可取且没有意义的。教师的教学不应只是语言教学,还应是文化教学,即让学习者理解和认同目标语群体的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因此适合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课程的教材应该是素材丰富的,紧密联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且在语言难度上具有一定梯度的教材。

(二)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与提高

根据Kumaravadivelu的十大策略,尤其是“最大化学习机会”“最小化感知失配”“提高学生自主性”“促进协商式互动”“激活直观启发”“培养语言意识”“情境化语言输入”“综合语言技能”的策略,教师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意义的协商互动及合作,教师对学生的、学生对教师的、学生对课程的充分了解可避免理解偏差,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来对学生进行直观启发,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形式、结构、特点,通过情境化的语言输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及文化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不能被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牵住鼻子,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经验,针对不同的学生与教材,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形式,经常思考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并能够扮演不同的角色。做到这点很不容易,需要教师具有语言储备、角色储备、文化储备、方法储备等等,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批判性

根据Kumaravadivelu的十大策略,要想教学成功进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批判性也至关重要。教师可通过语言灌输、设计活动、安排任务的形式逐渐让学生养成课前好好预习、课上通过提问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形式获取学习机会,在与同学的共同讨论及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与别人的合作能力,主动获取并加工知识并对问题作出批判性思考。

五、结语

后方法理论不致力于寻找某种特定的方法或模式,而是从更广阔的视野,寻求新的教学理念和途径。本文从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角度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教学作出了思考,希望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玉琪,陈美华.试论“后方法”时代的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33-35.

[2] Stern H.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3] Stern H. 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 Pennycook A.The Concept of “method”,interested knowledge,and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teaching[J].TESOL Quarterly,1989(23):589-618.

[5] Prabhu N S.There is no best method―Why?[J].TESOL Quarterly,1990(24):161-176.

[6] Allright R L.Exploratory Practice:An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 Development?[R].Paper presented at the 8th IALS Symposium for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s,Edinburgh,Scotland,2000.

[7] Allright R L.Exploratory Practice:Rethinking practitioner research in language teaching[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03(7):113-141.

[8] Kumaravadivelu B.The postmethod condition:(E)merging strategies for second/foreign teaching[J].TESOL Quarterly,1994 (28):27-48.

[9] Kumaravadivelu B.Toward a Postmethod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2001(35):537-560.

[10] Kumaravadivelu B.Understanding Language Teaching:From method to postmethod[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2006.

[11]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2] 陶健敏.Kumaravadivelu“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评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6):58-62.

[13] 郑玉琪.后方法时代外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1):59-64.

[14] 董金伟.后方法视角的外语教学:特征与要素[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1):8-12.

篇3

国内起跑:投资青睐中西部

手握9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总额,惠理更加看好国内资本市场这碗羹汤,在短期、中期,长期市场战略上都各有跑道。

短期内扩大国内股票的私募规模。2006年,惠理和平安信托在发行了阳光私募,已经有五年的历史,惠理在短期要做的就是扩大阳光私募的范围,将其模式扩充到和国内的阳光基金一样的规模。现在市场上大多数都是公募基金出来的或草根基金出来的投资顾问进行管理,惠理区别于国内的普遍做法,以机构为背景作为阳光私募,也是国内唯一有外资背景的阳光私募。

中期的目标是申请惠理自己的QFII额度和QFII执照,会使通过二级市场从海外投入A股的规模会更大更强,灵活性也会变强,现在惠理是借券商的额度,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个战略,惠理将最终在国内成立合资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现在正在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之后会正式向证监会申请,这个时间点会比较长比较难,涉及到批准比较难把握,同时在筛选合作伙伴上也比较谨慎。

2012年初,惠理在云南的投资公司将给惠理增添一个全新的身份,“我们也很看好未来在中西部投资合作的机会,未来筛选项目比较偏向中西部地区,我们会先期放自己的资本在里面,明年年初实际的开始投资。“惠理高级基金经理及研究副总监王焱东说。

“跨栏”障碍:资本管制成短板

从国内PE环境来看,资本管制已经成为外资透入中国市场的一个很大障碍。惠理在历史上做过中国PE投资主体都是海外主体,比如汇源果汁和中国高速传动。这些公司上市之前,已经设立了海外框架。作为海外PE投资者,惠理可以投入海外的主体当中,未来他的退出也是在海外或在香港上市,即资本没有进过中国,不受中国的资本管制。而在过去的两年,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选择在国内的A股市场进行上市,这也吸引很多国内以人民币为计价的PE资本,这方面如惠理一样的外资就很难投入。一方面是由于资产规模受到限制,目前在国内做投资的都是大的金融机构,人民币的PE投资机会都没法参与。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适合的法律渠道和架构来做这方面的投资,这也是惠理为什么选择云南去寻求一个合资的方式,而非纯外资背景来做PE的投资。

对于外来资本的热情,王焱东介绍说这个现象短期之内无法改变,由于中国境内环境最大的担心就是热钱的流入,短期内将无法看出资本管制会有明显的放松。这也决定了惠理做PE项目无外平两个渠道,一条路是只能做海外的,这也使对公司的选择性就大打折扣,另外一条路就是通过合资公司做国内的PE项目。

慢速抢道:解读2011年A股投资

惠理的优势是在选股方面。现在企业对周期性行业的依依不舍的感觉,主要是考虑宏观政策的影响,很多资金投资受这些自上而下的因素的影响,比如说零售的增长被普遍看好,但这种投资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剑,他们的增长稳定性是企业主导多一些,而政府政策影响能小一些。在惠理来看,现在存在国内市场的多家企业往往从一个极端到另个极端,有些投资者完全靠选时来投资,短时间仓位的控制波动非常大,有的投资者做趋势比较多,钟情于右边投资,即根据某个行业的趋势向好他会去投资,还有是靠一些消息面的东西,而惠理则对个企业盈利方面关注往往需要一两年的分析时间,这使惠理虽然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未必是最好的,或是前十名的,但在任何的一个时间都能以最适合的方式,保持稳健的增长。

截止到四月底,惠理管理的A股产品回报超过7%,最高到13%,这是由于在四月中市场到了个高位,四月最后一周有所下滑。王焱东表示仍维持年初的意见,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依然有20%的增长空间,市场并没被低估,推动股价增长因素还是来源于企业的盈利增长。

今年上半年市场受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而波动,首先是风格上的变化。去年,小盘股跑赢市场,惠理在小盘股的参与却非常谨慎,去年很多的小盘股盈利表现远远低于市场预期,小盘股根本做不到一些市场想象的那种空间。同时从基本面上来看,今年上半年小盘股持续下滑,大盘股是有基本面的,同时他的股价也比较便宜,跑输了一年时间的大盘股下跌的空间和风险比较小,真正推动大盘股大幅上升也很困难。另一方面,他们的业绩增长比小盘股要好,从前四个月来看,也确实符合预期。

此外,惠理的配置也并非倾向于周期性行业,而是寻求均衡。周期性相关的企业还是结构性向好,行业基本面比较强劲的行业。比如水泥行业,趋势性向好的比如钢铁、有色这方面其实是没有强劲的盈利支撑的,只是宏观经济发展的一个预期,更多只是一种趋势性投资而已。资本可能看到现在经济可能放缓,政策未来会放宽,未来行业会复苏,所以去买钢铁和有色,而不是因为估值很好。水泥是行业基本面很好,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强,估值又合理,而事实也证明,很多钢铁股,有色股周期性一季度很强劲但是企业盈利很脆弱,甚至是下滑的,即使是一季度跑的很好的钢铁板块,一季度企业盈利业绩十分弱。

非周期的大消费也被普遍看好,消费行业已经在市场上调整了六个月时间,很多公司估值已经回到一个很吸引人的水平,他们盈利增长十分稳健,清晰度也很高。第三,四季度的预期从风险和回报来看,非周期性和盈利性的行业,像水泥零售、医药和物流,甚至汽车的子行业,都还有比较好的回报。

资本接力:“十二五”资金流动向西

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或不可缺的一部分。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各方面因素都要慢慢的融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人力资源更是如此。即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一个组织的运行,就必须涉及到经济方面因素。在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部门怎样将人工成本降低到最少,用最大效率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方面需要,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用人单位考虑的不仅仅是人才有多少,更加注意的是人才的质量和结构。事业单位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关注人力资源发展中的成本管理,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思考怎样完善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

一、人力资源成本概念和结构

(一)人力资源成本概念

人力资源成本就是某一个组织为达到特定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制造最好经济和社会利益,从而对获取、开发、运用、保障所必须的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离开组织所需要支出各种费用的叠加。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结构

从人力资源支出成本的不同方向上来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成本分为五项:开创成本、获得成本、保障成本、聘用成本、离职成本。每项的具体解释如下:

第一,开创成本:开创成本是事业单位为了增强在职员工工作能力,为增强单位人力资产总价值所出现的成本。比如说,在上岗前进行统一培训成本、在岗中进行培训成本等等。

第二,获得成本:事业单位在招聘和正式录用人才之间发生的费用,比如说,在媒体上公布消息成本、安排面试成本、对纳入员工安置成本等。

第三,保障成本:这项成本支出目的是让人力资源短期或者长期失去价值时能保持生存状态,也是必要支出成本。比如说,身体健康保障、养老保障、下岗失业保障等。

第四,聘用成本:这一项很好理解,就是事业单位在聘用员工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包括维持需要成本、奖励需要成本和调剂需要成本。

第五,离职成本:员工由于各种原因离开原有的事业单位而出现的成本,主要表现是离职对员工补偿成本、离职期间低效率成本、职位空缺成本。

二、研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成本的意义

事业单位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单位,资产有限,应加大力度控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成本,保证每一分资产各得其所。有效的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有很多方式,有一种方法是先预计成本开支,最后比较现实和额定的开支,从而评定效果。当然,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是要建立在事业单位完成好相应工作的基础上,那么,研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成本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建立成本意识,将事业单位资产发挥最大功用。研究好各项成本,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资源调配,提升资金支出效果。

第二,是推动事业单位成长的基本条件。只有各项成本都降下来,才有可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保有持续的经济地位,才能有支持公益事业的动力。只有经营稳定了,才可以进一步的研讨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对服务进行优化,事业单位才能有更好发展。有些事业单位在没有降低各项成本情况下,盲目进行服务创新、服务优化,没有考虑到现实条件,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无法正常运行。

第三,达到更好服务目的。事业单位的盈利非常少,如果人力资源的成本非常高,导致单位不断亏损严重,就会影响到推动和扩大公益事业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可能导致政府财政支出不堪重负,纳税人负担增加,这样事业单位所做的公益事业就毫无价值可言了。

第四,有助于我国正确分配有关经济资源。在我国几年发展中,事业单位的规模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收入结构和收入总金额的改变,以往我们所使用的“基础数加上增长数”普通预计支出计算方法已经逐渐的被淘汰,等待着新方法取而代之。对各种级别、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的研究,运用“零基础预计运算”的方式,能有效的分配经济资源。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方法

(一)创建严格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体制

长久以来,事业单位在管理方面比较松散,大多数单位没有成本预算的概念,所以说,制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体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因为事业单位有着其特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也会有财务的收入和支出。应该建立完善的体制,严格记录收入和支出款项,收支预算尽量平衡。在预算过程中,要全方面考虑问题,而且要留下一些空间。支出款项类型多种多样,应该按照其特点进行有重点的编制。同时,进行年终总结,核对预算准确性。

(二)创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体制

定期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进行成本核算,可以通过成本变化,从而分析单位效率变化,对于有利方面继续保持,对于不利方面想出改进办法,促进事业单位进步。

1.内部成本核算

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建立一系列体系,比较零散。而且核算目的也不尽相同,企业是为了盈利,而事业单位是为了通过反应财务状况,从而加强员工成本意识,有效的进行节约,让资金达到最大化效果。这其实是一种管理方式。

2.用人成本核算

挖掘员工价值,让员工全心全意进行工作,达到人员配置率最大化。据有关信息,中国供养了大约3200万事业单位人士,是一笔大资金投入。这笔资金解决事业单位员工吃饭问题后,很难有多出款项用于单位发展。所以要尽量保证事业单位人员能力,做到不养闲人,对员工成本有必要进行核算。

3.创建正确的人生观

事业单位选取人才方法要十分注意,以才选人,一定要规避大材小用或者是用人不当。大材小用会让人才觉得学无用武之地,不能提高员工们的热情,从而工作积极性也就降低了。长此以往,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这也是单位的一笔不小损失。相对于大材小用而言,用人不当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人才的使用不当,不仅单位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力度,使用企业人力资源基金,而且还有很有可能会制约单位的发展。所以在选择人才时,要进行优中选优,不能草率最结论,以致影响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敏;浅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控制;[J];中国电子商务.2011(1).

篇5

关键词:房地产 本土企业 盈利模式 转变

2013年外来房企大鳄大规模地进入杭州市场,给本土房企带来了很大的生存发展压力。从2013年上半年的杭州土地交易情况来看,只有一家本土房企拿地超过了10亿元,其余的都在10亿元以下,甚至有的本土房企根本没有成功进行土地交易,且土地交易额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均为外来房企。外来房企的大规模进军杭州市场已经打破了原本的房地产市场格局,迫使本土房地产企业不得不适当调整自身的盈利模式,以适应变化的市场。

一、杭州本土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威胁

(一)土地闲置现象严重

部分房企在购买土地后,通常会闲置很长时间,短期内不会开工建造。据统计资料显示,杭州本土房企从拿到土地开始一般要闲置1.5年左右才会开始动工,部分房企甚至会超过两年,例如:滨江集团在2010年11月最终以总价18.06亿元夺得杭政储出51号杨家牌楼地块后,直到2012年12月才开工。相对而言,进驻杭州市场的外来房企从拿地到开发的时间要比本土企业短,一般为半年到一年。作为国内首个进驻杭州的外来地产大鳄万科集团,其进入杭州后的第一个项目魅力之城,从2006年5月拿地到2007年4月首次开盘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杭州本地房地产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自身资源有限,在前期争取土地所有权时已经耗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资金周转可能会出现问题,虽然项目的手续已经全部办妥,但房企已无力支付项目的部分费用,造成开发时间延误,不得不闲置已获得所有权的土地。此外,部分房企也会因土地具有良好的增值空间,与常规的房地产开发相比周期短、利润高,在房企拿到土地后,延迟办手续,因此囤地造成了土地闲置。

(二)企业利润来源单一

房产开发的盈利模式下,企业获得利润的关键措施是提高销售价格和降低开发成本,营销策略和成本控制就成为了此盈利模式的重点。杭州房地产开发的成本主要包括地价、建安成本、销售及财务费用等。在经历2012年的“滑铁卢”之后,杭州土地市场随着楼市的回暖,再现疯狂拿地现象,土地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趋势。据CREIS中指数据土地版的统计数据显示,杭州土地成交价格已从2013年4月的最低价7 347.62元/平方米上涨到11月份的14 018.6元/平方米,涨幅高达90.79%。房地产的建安成本是房屋建筑成本和房屋设施安装成本的简称。近年来,随着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建安成本也随之大幅上涨。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1月杭州小高层的建安成本为1 300元/平方米,高层为1 850元/平方米,2012年随着通货膨胀的扩大化,杭州小高层的建安成本上升到2 300-2 500元/平方米,高层为2 800元/平方米,增长幅度高达51.35%甚至更高。此外,继2013年6月银行大闹钱荒之后,杭州各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延长了个人住房贷款放款周期,最长的放款周期延长至一个月,这无疑延长了企业的销售收款周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限购政策使企业的房屋销售放缓,销售周期变长;6月份的银行钱荒推动了企业融资成本的上涨,企业的财务费用也随之上升。土地价格上涨、建安成本上升、销售周期拉长、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上升使得房地产开发的利润逐渐降低。寻找更多的利润来源和优化各成本的结构成为了房企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三)缺乏规模经济及经验曲线效应

房地产行业应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但是,杭州本土房企的特点是“小且散”,大部分房企比较分散,各自拥有的资源较少,很难获得规模经济,产业集中度较低。单个房企由于自身资金的有限,在购买土地时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求救,等房企拿地后开发时又可以通过预售户型筹集资金。这样一来房企只要拥有拿地渠道及能付土地首期款,就可以实现企业的扩张和发展。盲目扩张很容易导致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管理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率、资金链断裂,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规模不经济会使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从其最低点开始逐渐上升。此外,大部分杭州本土房企在不断扩大规模的过程中并不注重内在修炼,大部分房企都有自己的设计、监理、建筑及物业等管理部门,各部门只是机械地接受企业高层安排的任务,不能深入了解市场及做到专业化,无法获得经验曲线效应,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本土房企在做大的同时无法做强,这种盈利模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部分房企的盈利能力,一些房企迫于压力已经开始寻求新的盈利模式。

(四)缺乏创新性融资渠道且融资成本高

在融资渠道上,杭州本土房企倾向于较为保守的融资渠道,大部分房企局限于银行贷款、内部员工借贷、信托。作为杭州本土房企大鳄之一的滨江集团的项目资金全部来源于银行贷款,平均融资成本为7.2%。但其他实力一般的房企从银行贷款的成本一般在10%左右,信托融资则在10%-18%,融资成本最高的是基金,要求的年收益率为20%左右。而作为外来房企大鳄之一的万科地产拥有较低融资成本的优势,2013年万科在香港发行的8亿美元5年期定息债券,债券票面利率却仅为2.625%,并创下了房企海外融资成本新低。万科2013年的几次土地交易中的融资成本也仅为7.5%。这都源于万科多样化的融资模式,万科除了使用传统的融资方式外,还通过境外方式、与投资公司合作成立专门用于土地拍卖的基金公司等方式获得低融资成本的资金。

二、完善现存盈利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效率,缩短土地闲置时间

杭州本土房企可以在土地交易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分配企业资源,以避免有钱买地、无钱开发的尴尬,从根源上减少土地的闲置。此外,本土房企还应该在拿地后迅速开发以促进资金的回笼,为企业带来收益。万科集团一直以来都是以快取胜,拿地后迅速开发,开盘销售,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实现盈利。土地闲置问题仅靠房企也是不可能完全根除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共同治理土地闲置问题。针对由于开发商主观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由政府纳入土地储备范围,允许其转让,同时限定其转让后的开发用途,并退还因开发用途改变所造成的土地出让金差价,以此盘活闲置土地。此外,国家相关部门还应对各房企建立土地闲置情况档案,将所有房企的土地闲置情况划分等级,对于拿地后土地闲置现象较为频繁的房企设置预警信号,严格审查这些房企并实施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二)盈利方式的多元化

投资界有一条著名的理论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一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房地产行业。杭州本土房企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实现盈利方式的多元化:(1)可以利用现有的行业信息、客户资源和规模优势寻找新的竞争优势,以利于房企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发展基金等相关业务,以此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企业的盈利来源。例如:万科集团以基金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徽商银行H股的首次公开发行,并将成为徽商银行的最大股东。当万科集团遇到融资困难时,徽商银行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贷款支持,降低万科的资金成本,进而间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加企业利润。(2)可以拓展其他的房地产业务,不只局限于传统的住宅、商业地产,可以同时发展物流地产、养老地产等,实现企业业务的多元化。万科集团的房地产开发业务范围就十分广泛,包括: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养老地产等。虽然养老地产是一个新兴业务,其盈利能力还有待研究,但是,多元化的业务发展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盈利空间及利润来源。

(三)追求规模经济及经验曲线效应

(1)实现产品的标准化。万科的王石曾提出过“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经营理念,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建造房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2)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万科集团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以规范的制度为基础,以SAP系统、内部网系统、网络审批系统等系统为平台,实现标准化管理。(3)形成战略联盟。本土房企之间可以形成战略联盟,以避免单个企业在市场开发中的盲目性以及因自身资源的有限而缺乏竞争优势;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房企间的竞争、哄抬地价、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本土房企还可利用战略联盟进行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实现联盟各方的做大、做强。(4)可以参照万科集团的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适当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式。本土房企可以设立专门的价值链业务部门,实行专业化分工,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并且可以充分地了解市场信息、独立作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决策,最后,由管理层及各部门进行协调,进而制定出有利于企业整体发展的政策,以此实现本土房企在房地产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杭州本土房企应突破原有融资观念的限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选择融资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降低企业成本。(1)本土房企可以充分利用银行理财产品进行融资。杭州本土房企的领跑者滨江集团在2013年开始利用兴业银行为其设立的理财产品来满足其在华家池项目的融资需求,该笔资金通过“银行――信托――基金”来规避监管,融资成本相对较低。(2)创建房地产产业基金。本土房企可以与具有一定实力的投资公司进行联合,创建专门的房地产产业基金,便于本土房企筹集资金,促进房企进行房地产开发时获得成本较低的资金。2005年底万科就与中信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了“中信资本――万科中国房地产开发基金”,以投资于万科及万科关联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3)境外上市融资。境外的融资平台更灵活且成本相对较低。万科集团、恒大地产等知名企业都是在香港上市进行融资的。本地房企也可以选择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或是创业板上市,以便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曾公开称,其合作伙伴九龙仓融资成本基本在1%-2%,而绿城的融资成本则为10%,相当于在香港上市的九龙仓融资成本的至少五倍。因此,境外上市融资是本土房企减少融资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总结

杭州本土房地产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拥有一席之地并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自身的盈利模式,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进行创新,探索出一条属于且符合企业发展的盈利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来完善自己的盈利模式,以适应新的变化,进而促进自身盈利水平的提高,实现企业的做大、做强。J

参考文献:

1.颜爱民,王雪,程圆圆.基于价值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盈利模式分析[J].国土资源导刊,2006,(5):55-57.

2.吴东.房地产市场开发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35-36.

3.陆建洪.重塑房地产开发企业盈利模式[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6).

4.张浩民.房地产业典型盈利模式及关键成功因素研究[D].东南大学.

5.曲朝.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盈利模式[J].大经贸,2012,(6):65-67.

6.冯朝军,王丽娟.建立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战略联盟的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3,(32):53-57.

篇6

【关键词】 经营风险;期货交易;套期保值

一、期货套期保值的定义

期货交易按性质可分为两类:投机交易和套期保值交易,投机交易的目的是通过赚取价差而获得利润,只为价差,不为现货;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规避现货交易价格波动风险。套期保值交易是将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持有)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未持有)商品的价格进行对冲的交易活动。交易者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持有)或卖出(未持有)一定量商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月份相近、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进行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使价格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达到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确保生产经营获得正常利润的目的。

二、企业经营风险构成与特征

1、企业经营风险构成

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可分为单纯的营业活动和理财活动,因此企业面临的风险可分为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又都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所引起的经济风险所导致的。经济风险、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共同构成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从企业整体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风险出发,我们将企业经营风险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一些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因素的影响,以及企业难以对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做出调整,而出现的企业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相背离的一种现象。

2、企业经营风险特征

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特征为外部的不确定性和内部的相对稳定性。外部的不确定性是指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外部经济情况随时在变动,这种变动通常在短期内不可预期,包括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微观行业环境的变化。而企业内部的相对稳定性是指企业自身运作模式相对稳定,包括经营和财务两大领域,这种相对稳定的内部运作模式在短期内调整的难度较大,具有相对抵触和连续的特征。为了保持经营活动的相对稳定,企业的经营模式在短期内调整的频率及幅度极为有限,这将使在外部经济情况变动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活动被动地滞后于外部经济变化。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以财务安全为第一要义,这种为保持企业财务状况稳健的财务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限制经营活动的调整空间。

三、套期保值交易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

1、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企业用其拥有或掌握的资源去生产经营什么、生产经营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经营,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的生产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把握市场供求状态,特别是能否正确掌握市场下一步的变动趋势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规避外部市场变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相对于其他风险规避方式规范性更强、流动性更高,有利于企业获取未来市场的供求信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产,更为重要的是套期保值交易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规避经营风险中的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和营业风险。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商品价格波动风险,会影响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运行,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无法事先确定成本,这部分成本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资金成本等,并且由商品价格波动所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变化不能通过投保的方式转移出来,这不仅在于相应险种的缺乏,而且在于投保行为是借助系统外工具来对冲系统内风险的,这涉及到两个系统的收益分配关系,投保对冲经营风险受众多条件限制,可操作性不强,而套期保值交易为企业控制经营成本提供了较好的途径。企业通过套期保值交易,不但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市场价格朝不利方向波动而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可以使企业提前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期货市场买进原材料,锁定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时,由于期货交易采用的是保证金制度,可以在交易的过程中用期货合约换取存货,大大减少原材料的库存费用,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而且也节省了采购原材料所占用的资金,降低资金尤其是流动资金的成本。

2、锁定企业经营利润

根据财政部1997年的《商品期货交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后须将期货账户的盈亏金额及时记入当期损益,因此期货交易的盈亏会直接引起企业利润总额的变动,而不是通过减少主营业务成本的方式来增加利润总额的变动。

3、改善企业贷款结构

短期借款也被称为流动资金借款,是企业为了弥补企业暂时性的流动资金不足而产生的借款,企业的短期借款主要用于支付流动资金项目如原材料价款、期间费用等,短期借款的期限一般为1年。合理利用短期借款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短期借款数额过大会增大财务费用,甚至引发流动性危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凭借保证金交易制度可以放大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农产品期货为例,农产品期货保证金最低可以按合约总价值5%的标准收取,这相当于将有限的资金放大了20倍来进行使用,加之商品库存费用的节省可以有效减少公司用于原料采购以及库存仓储的资金使用量,减少经常性短期借款的数量,降低财务费用,规避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四、常见的期货套期保值策略

篇7

这一标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必然结果。我国卫生部2006年12月31日的全国第四次儿童体格调查结果显示:30年间,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提高了6厘米。而目前国内所有需要购票的行业,如公交、长途客运等交通部门,电影院等娱乐场所,餐饮场所,风景名胜区等,儿童票都是在购票时的成人票票价的基础上打折。对此,有人猜测,有人呼吁。人们关注的两大焦点浮出水面:“铁老大”已经率先对多年来延续的儿童火车票身高线作了调整,一是客运、景点等的身高上限是否也会随之相应提高?二是免票身高标准是否应该相应地由1.1米提高到1.2米?

与火车票身高线调整相对应的,则是陆运、船运和景点景区的身高线标准仍维持原状,对符合半价条件的儿童身高多延用1.4米。对此,相关部门解释的理由是,目前交通部对享受半票的条件并没有明确要作出修改,因此他们还是依照之前的身高标准售票。对此笔者咨询过多方面专家的意见。

广州申浪旅行社副总刘志国认为:铁道部统一提高儿童半价票身高上限后,国内景区在短期内不大可能响应。首先从体制上来看,各景区分属不同主管部门管辖,如有的属园林局,有的属建设部,有的属文化局,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统一。(比如广州珠江边著名的长堤,短短一段路集中了多个文物保护建筑。文物保护部门和旅游业界都希望能将其保护好以充分发挥旅游的功能。可惜近代建筑如银行、邮政大楼、海关大楼各属不同行政部门主管,很难做到统一整改。门票改制统一的难度由此也可见一斑。)其次,私营景区由于其盈利性质所决定,更不可能追随这一改革的步伐。再者从服务意识的角度来看,国内很多景区都欠缺这样的观念,比如降低门票价格,开拓景区内次级消费。当然也有处理的比较好的例子,如深圳地王大厦的观光项目,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把半价的身高标准界定为1.2米―1.5米。

广东某高校教师高午阳认为,国内景区自身盈利能力多半较薄弱,加上盈利方式单一,门票还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所以近期内不大可能与铁路同步。同时,儿童的界定本质上是时间的概念而不是身高的概念,如果以身高作为购票标准,根本上是不够科学的。

篇8

关键词:酒店管理;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是以酒店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对其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监控和预报。酒店财务风险预警包括财务风险和财务预警两个方面。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财务预警是度量某种财务指标偏离预警线而发出的预报,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或降低可能的经济损失。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准确预警财务风险的关键。

本文所阐述的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基于预测功能而建立的,它的建立可为酒店财务风险预测提供科学直观的基本预警方法及预警标准。有助于酒店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显著提高酒店财务管理水平。

一、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特征及体系建立的原则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依据酒店经营特点确立的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及相关数值的集合。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敏感性,一旦财务风险因素萌生,就能够在财务指标值上迅速得到反映;二是较强的预测性,它们是财务风险萌生时的先兆指标。而非已陷入严重危机状态的结果指标。能预示财务风险可能或将要发生。

确立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财务数据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客观地反映财务及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不科学的指标体系会导致预测结果的错误及调整措施的不当,甚至给未来经营造成严重损失。二是系统性原则。从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人手。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检测酒店财务运行及经营活动状况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三是实用性原则。指标必须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必须能在实践中真正起到预警作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易于理解、易于取值、易于计算、易于预警。四是重要性原则。注重成本效益,根据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有侧重地选择、确定能够揭示酒店财务运行规律和如实反映重大潜在风险的指标。五是预测性原则。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要注意该指标体系应有依赖历史财务信息分析预测未来的特性,能够及时预测到引发财务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的变化,及早提出预警。六是动态性原则。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具有可以不断更新的特性。其设计不仅能满足静态截面的分析。而且能用于财务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二、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由一系列基础财务指标及一定时期的基础财务指标预警数值组成。这些指标及相关的预警指标值能从整体上说明酒店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其主体指标应包括现金状况、盈利状况、负债状况等的预警指标及预警标准值(见图1)。

1.现金状况预警指标

酒店经营与其他行业在财务流程上有很大差异。正常经营酒店的财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现金流出。现金管理在酒店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特点。其现金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基本现金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和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1)基本现金置存标准。该标准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基本现金置存的最低标准值。酒店应依据自身经营规模和财务活动要求进行确定。在酒店经营过程中。当实际现金存量低于这个最低标准值时可能引发现金风险,应发出预警。

(2)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现金流入量除以现金流出量。表明酒店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求有保障;小于1时,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不足以弥补其现金流出量,持续下去,将引发财务风险。

(3)营业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现金流出量。营业现金流量是酒店整体现金流量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良好现金支付能力存在的保障。营业现金流量指数是对整体现金流量状况的进一步分析。该指数大于1,表明企业现金支付保障基础较好;反之,表明企业收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入匮乏,支付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4)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所得税+营业税),(营业税+所得税)。纳税现金流出量具有刚性特征,因企业一旦取得应税收入或利润,无论其质量如何或有无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保障。都必须及时履行依法纳税的责任,否则将受到处罚。因此,该比率应大于1。如果小于1,企业将不得不通过借款或压缩未来营业活动必要现金支出的方式来上缴税款,这势必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现金流入能力造成危害,增大财务风险出现的机率。

(5)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应纳税款)/到期债务本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额是指企业所取得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弥补了营业现金流出量、支付了应纳税款后,可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的额度。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大于1,说明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6)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它等于自由营业现金流量除以营业现金净流量。自由营业现金流量=税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必须追加资本性支出一到期债务及利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能力与稳健性的保障,企业对其有充分的自主支配权。并且该部分现金无论怎样处置以及实际效果如何,都不会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构成危害。因此。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2.盈利状况预警指标

盈利状况指标可以间接地揭示财务风险的大小。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财务风险越大。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和盈利方式,盈利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与毛利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收入现金率和资产现金率。

(1)营业收入净利率与毛利率。营业收入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表明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高低。正常情况下,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如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可能导致现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所投资产及设备价值逐步丧失,从而预示财务风险即将爆发。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当企业净利率为正数时,表明毛利有可能为负数或在较低水平,所以净利率有可能掩盖主营业务的真实市场竞争力,而毛利率能对此进行较准确的反映,因此毛利率较低或持续下降。更应引起管理者的警惕。由于各酒店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所在地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净利率与毛利率的预警标准值,一旦发现净利率与毛利率有异常变动,应立即实施风险预警。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该指标越高,酒店成本费用盈利能力越强。即该酒店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利润:如果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尤其是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企业设置的警戒值,说明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成本费用有可能严重超支,如不及时预警纠正,极易引发财务风险。此指标还可以按不同经营项目进行设置、测算。以便更准确地发出预警信号。(3)营业现金流入比率。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收入净额。营业现金流入量是酒店生存的命脉。该比率越高,其现收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安全。如果该比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营业收入的质量不高,现金收款状况较差,应收账款过高:如不及时预警控制,随着现金流入量的减少,将发生现金支付困难,爆发财务风险。此指标预警标准值。应依据酒店实际经营需要结合现金预警指标加以确定。

(4)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反映每元资产赚取净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总资产盈利能力越强,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如果该指标较低或在下降,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均在下降,管理者应及时予以调整,否则将引发财务风险。

(5)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全面反映了酒店资产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企业权益资本盈利能力越强,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出现财务风险。但如果该指标过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该酒店可能是一个高负债、高利息费用的企业,一旦财务状况恶化,由高债务带来的高风险将一触即发。净资产收益率是监测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其预警标准值应依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确定。

3.偿债状况预警指标

偿债状况预警指标包括短期偿债和长期偿债指标。短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该类指标体现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可以预警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恶化。长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和本息偿付倍率,该类指标表明企业偿还其债务本金与支付利息的能力,可以预测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1)流动比率。它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2比较安全,即每1元流动负债至少应该备有2元的流动资产。由于酒店行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较少。其最大的存货实际为客房,因此其流动比率保持在1.2~1.5范围内较为合适。具体预警标准值在不同规模的酒店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酒店应依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如果企业实际流动比率低于警戒线或存在持续下降趋势,则应及时预警。

(2)速动比率。它等于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由于酒店行业存货较少,速动资产应等于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之和。由此可见,速动比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流动比率,该指标能进一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的最佳值一般为1,但由于酒店经营规模、经营项目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预警标准值应由企业视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3)应收账款周转率。它可以用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表示,为了取值方便,我们用周转次数表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人净额/应收账款平均值,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现金收入-营业收入折扣与退回,应收账款平均值=(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当酒店销售规模稳定提高时,该比率越高,其资金回收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酒店经营中存在大量的赊销客户,如果不加强管理,会导致现金流入量降低。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可是,过分严格的信用政策会提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同时也会导致客户的流失、销售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最终将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和财务风险爆发。因此,管理者应依据企业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来确立应收账款周转率预警标准,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预警与控制。

(4)资产负债率。它等于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负债状况。该比率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具体预警比率应依据企业规模、风险意识、盈利状况和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出了警戒线或持续居高不下,则应发出预警信号。

(5)本息偿付倍率。它等于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到期负0债本金,1-所得税税率),表明企业一定时期的本息偿付能力。该指数大于1,说明企业有充分的收益来偿付本息;若小于1,说明企业到期盈利无法偿还本息,有可能发生财务风险。

三、运用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的有效性与酒店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酒店财务风险预警需要引用、分析、计算大量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因此要求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时,必须保证所使用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

二是结合经营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酒店经营一般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建立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其经营特点、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及时向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

三是确定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酒店的经营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将呈现不同的特征,譬如经营淡季会出现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较低的状况。因此在依据主要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时,必须结合各酒店的经营发展周期,计算确定符合其实际经营状况的、较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以保证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四是结合趋势分析法。长期跟踪比率的变化趋势,及早发出财务风险预警。酒店发生财务风险是由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的长期积累造成的。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预警计算时。可以结合趋势分析法,将该期的计算结果与前期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早向管理者发出财务风险预警。

五是将定量计算预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计算分析注重定量分析,由于受会计数据资料的限制。其计算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等非量化因素进行预测分析,使预警结果更加可靠、有效。

篇9

【论文摘要】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等原则,建立了一套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该体系由基本现存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等6方面构成的现金状况预警指标,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与毛利率、资产净利润率等5方面构成的盈利状况预警指标,以及短期和长期偿债状况预警构成的负债状况预警指标3部分组成。指出应注意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等,才能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是以酒店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对其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监控和预报。酒店财务风险预警包括财务风险和财务预警两个方面。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财务预警是度量某种财务指标偏离预警线而发出的预报,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或降低可能的经济损失。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准确预警财务风险的关键。

本文所阐述的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基于预测功能而建立的,它的建立可为酒店财务风险预测提供科学直观的基本预警方法及预警标准,有助于酒店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显著提高酒店财务管理水平。

一、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特征及体系建立的原则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依据酒店经营特点确立的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及相关数值的集合,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敏感性,一旦财务风险因素萌生,就能够在财务指标值上迅速得到反映;二是较强的预测性,它们是财务风险萌生时的先兆指标,而非已陷入严重危机状态的结果指标,能预示财务风险可能或将要发生。

确立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财务数据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客观地反映财务及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不科学的指标体系会导致预测结果的错误及调整措施的不当,甚至给未来经营造成严重损失。二是系统性原则。从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人手,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检测酒店财务运行及经营活动状况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三是实用性原则。指标必须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必须能在实践中真正起到预警作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易于理解、易于取值、易于计算、易于预警。四是重要性原则。注重成本效益,根据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有侧重地选择、确定能够揭示酒店财务运行规律和如实反映重大潜在风险的指标。五是预测性原则。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要注意该指标体系应有依赖历史财务信息分析预测未来的特性,能够及时预测到引发财务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的变化,及早提出预警。六是动态性原则。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具有可以不断更新的特性,其设计不仅能满足静态截面的分析,而且能用于财务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二、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由一系列基础财务指标及一定时期的基础财务指标预警数值组成,这些指标及相关的预警指标值能从整体上说明酒店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其主体指标应包括现金状况、盈利状况、负债状况等的预警指标及预警标准值(见图1)。

1.现金状况预警指标

酒店经营与其他行业在财务流程上有很大差异。正常经营酒店的财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现金流出,现金管理在酒店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特点,其现金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基本现金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和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1)基本现金置存标准。该标准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基本现金置存的最低标准值。酒店应依据自身经营规模和财务活动要求进行确定。在酒店经营过程中.当实际现金存量低于这个最低标准值时可能引发现金风险,应发出预警。

(2)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现金流入量除以现金流出量表明酒店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求有保障;小于1时,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不足以弥补其现金流出量,持续下去,将引发财务风险。

(3)营业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现金流出量。营业现金流量是酒店整体现金流量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良好现金支付能力存在的保障。营业现金流量指数是对整体现金流量状况的进一步分析,该指数大于1,表明企业现金支付保障基础较好;反之,表明企业收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入匮乏,支付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4)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所得税+营业税)/(营业税+所得税)。纳税现金流出量具有刚性特征,因企业一旦取得应税收入或利润,无论其质量如何或有无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保障,都必须及时履行依法纳税的责任,否则将受到处罚。因此,该比率应大于1。如果小于1.企业将不得不通过借款或压缩未来营业活动必要现金支出的方式来上缴税款,这势必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现金流入能力造成危害,增大财务风险出现的机率。

(5)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应纳税款)/到期债务本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额是指企业所取得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弥补了营业现金流出量、支付了应纳税款后,可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的额度。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大于1,说明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6)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它等于自由营业现金流量除以营业现金净流量。自由营业现金流量=税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必须追加资本性支出一到期债务及利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能力与稳健性的保障,企业对其有充分的自主支配权,并且该部分现金无论怎样处置以及实际效果如何,都不会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构成危害。因此,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2.盈利状况预警指标

盈利状况指标可以间接地揭示财务风险的大小。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财务风险越大。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和盈利方式。盈利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与毛利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收入现金率和资产现金率。

(1)营业收入净利率与毛利率。营业收入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表明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高低。正常情况下,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如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可能导致现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所投资产及设备价值逐步丧失,从而预示财务风险即将爆发。毛利=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当企业净利率为正数时。表明毛利有可能为负数或在较低水平,所以净利率有可能掩盖主营业务的真实市场竞争力,而毛利率能对此进行较准确的反映。因此毛利率较低或持续下降。更应引起管理者的警惕。由于各酒店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所在地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净利率与毛利率的预警标准值。一旦发现净利率与毛利率有异常变动。应立即实施风险预警。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该指标越高,酒店成本费用盈利能力越强。即该酒店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利润:如果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尤其是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企业设置的警戒值,说明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成本费用有可能严重超支,如不及时预警纠正,极易引发财务风险。此指标还可以按不同经营项目进行设置、测算。以便更准确地发出预警信号。

(3)营业现金流人比率。它等于营业现金流人量除以营业收入净额。营业现金流人量是酒店生存的命脉,该比率越高,其现收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安全。如果该比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营业收入的质量不高,现金收款状况较差,应收账款过高:如不及时预警控制,随着现金流人量的减少.将发生现金支付困难,爆发财务风险。此指标预警标准值.应依据酒店实际经营需要结合现金预警指标加以确定。

(4)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f(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反映每元资产赚取净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总资产盈利能力越强,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如果该指标较低或在下降。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均在下降。管理者应及时予以调整。否则将引发财务心风险。

(5)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全面反映了酒店资产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企业权益资本盈利能力越强,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出现财务风险。但如果该指标过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该酒店可能是一个高负债、高利息费用的企业。一旦财务状况恶化。由高债务带来的高风险将一触即发。净资产收益率是监测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其预警标准值应依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确定。

3.偿债状况预警指标

偿债状况预警指标包括短期偿债和长期偿债指标。短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该类指标体现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可以预警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恶化。长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和本息偿付倍率。该类指标表明企业偿还其债务本金与支付利息的能力。可以预测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1)流动比率。它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2比较安全。即每l元流动负债至少应该备有2元的流动资产。由于酒店行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较少.其最大的存货实际为客房,因此其流动比率保持在1.2~1.5范围内较为合适。具体预警标准值在不同规模的酒店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酒店应依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如果企业实际流动比率低于警戒线或存在持续下降趋势,则应及时预警。

(2)速动比率。它等于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由于酒店行业存货较少,速动资产应等于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之和。由此可见,速动比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流动比率,该指标能进一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的最佳值一般为l,但由于酒店经营规模、经营项目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预警标准值应由企业视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3)应收账款周转率。它可以用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表示。为了取值方便,我们用周转次数表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值.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一现金收入一营业收入折扣与退回,应收账款平均值=(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当酒店销售规模稳定提高时,该比率越高,其资金回收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酒店经营中存在大量的赊销客户.如果不加强管理,会导致现金流人量降低,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可是,过分严格的信用政策会提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同时也会导致客户的流失、销售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最终将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和财务风险爆发。因此.管理者应依据企业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来确立应收账款周转率预警标准.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预警与控制。

(4)资产负债率。它等于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负债状况。该比率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具体预警比率应依据企业规模、风险意识、盈利状况和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出了警戒线或持续居高不下,则应发出预警信号。

(5)本息偿付倍率。它等于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到期负债本金/l-所得税税率).表明企业一定时期的本息偿付能力。该指数大于l,说明企业有充分的收益来偿付本息;若小于l,说明企业到期盈利无法偿还本息,有可能发生财务风险。

三、运用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的有效性与酒店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酒店财务风险预警需要引用、分析、计算大量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因此要求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时,必须保证所使用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

二是结合经营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酒店经营一般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建立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其经营特点、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及时向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超级秘书网

三是确定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酒店的经营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将呈现不同的特征,譬如经营淡季会出现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较低的状况。因此在依据主要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时,必须结合各酒店的经营发展周期,计算确定符合其实际经营状况的、较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以保证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四是结合趋势分析法.长期跟踪比率的变化趋势,及早发出财务风险预警。酒店发生财务风险是由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的长期积累造成的。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预警计算时.可以结合趋势分析法.将该期的计算结果与前期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早向管理者发出财务风险预警。

五是将定量计算预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计算分析注重定量分析.由于受会计数据资料的限制.其计算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等非量化因素进行预测分析,使预警结果更加可靠、有效。

篇10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股利政策是关于公司税后收益以多大份额作为股利支付股东多大份额作为公司的留存收益以进行再投资的决策。由于股利政策既决定公司股东所能获得的收益,又决定公司的筹资成本并影响公司的价值,因此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非常重要的一项财务决策。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不合理甚至扭曲的情形,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低、股利政策不稳定,许多上市公司将权益筹资看作“免费资金”,存在偏好权益筹资的倾向。我国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利政策,使股东不能从现金股利中获得合理回报,只能从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中获得资本利得。在这种不完善的股票市场中,股利政策作为传递公司发展前景信号的机制不能得到有效体现,经营者可以不受信号传递假说的制约,随心所欲地制定股利政策。这些问题会增加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氛围,影响我国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不规范的股利政策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11月规定,提出要将现金分红派息作为上市公司再筹资的必要条件,此后又了系列相关规定,旨在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引导我国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然而,政策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尽管分红公司的数量有所上升,但分红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却在下降,说明公司主动分红的意愿较低;另一方面个别企业出现高比例分红、甚至恶性分红的现象。如,用友软件2001年度的高股利支付率的分红方案,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关注。更有学者认为,股利分配本应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我国的政府管理机构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与发行新股挂钩,是对公司经营权的侵犯。

而西方国家(如美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具有股利支付率高、股利支付均衡等特征。完善的股票市场、较好的法律环境、较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等是形成这些国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主要原因。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二、国外有关股利分配政策的理论

(一)股利无关论。这是有关股利政策最早且较为成熟的理论,其假设条件比较严格和理想化。如果不考虑税收、不考虑成本并且信息完全对称,即市场是完美而且完全的,Miller和Modigliani认为,股利政策对公司的市场价值没有影响。这是因为公司对股东的分配只是盈利减去投资后的保留盈余,由于未来的投资收益仍然属于股东的财富,假如只采取现金股利或股票回购的股利方式,则股利政策的变化仅仅意味着股东的收益在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之间分配方式和分配比例上的变化。如果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必然会得出公司的市场价值不受影响即股东财富不变的结论。

(二)股利分配的税收效应。如前所述,没有税收的情况下公司选择何种股利支付方式并不重要。但如果在现金股利税与资本利得税之间存在差异(例如美国的现金股利税高于资本利得税)的情况下,支付现金股利就不是最优的股利政策了,因为股东更愿意利用税率差异合理避税。所以,存在差别税赋时,公司采用不同的股利政策不仅使股东(包括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的税收负担出现差异,而且将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股利分配的信号传递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资本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是非对称的。如,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作为公司的内部人,往往比外部股东更了解企业的现状、未来前景及公司的真实价值。尽管外部股东可以依据公司的股利政策来评估或预测公司的价值,但内部人却可以巧妙地运用股利政策来改变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号。例如,绩优公司由于现金流较为充足,它们往往用相对较高的股利支付率把自己同绩劣公司区别开来,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对市场上潜在的投资者而言,股利政策的差异或许是反映公司质量差异的极有价值的信号。如果公司连续保持较为稳定的股利支付率,那么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与现金流量抱有较为乐观的预期。

(四)股利分配的理论。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实际上体现的是公司内部人与外部股东之间的问题,所以,适当的股利政策有助于保证经理们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事。这里所谓适当的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的利润应当更多地支付给股东,否则,利润有可能被公司的内部人所滥用,由此得出股东具有多分红、少留利的偏好。较多地派发红利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公司管理者要将很大一部分盈利返还给投资者,于是他自身可以支配的现金流相应减少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者过度地扩大投资或进行特权消费的行为,保护了股东的利益。二是较多地派发现金股利,将迫使公司重返资本市场进行新的融资如增发新股。这一方面使得公司更容易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广泛监督;另一方面发行新股不仅为外部投资者借助股本结构的变化对内部人进行控制提供了可能,而且再次发行股票后,公司的每股收益被摊薄,公司要维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三、国外股利政策的实践

(一)公司通常将其盈利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股利,并且派现一直是公司最主要的股利支付方式。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两种主要形式,美国公司一般采用现金股利的方式回报股东,极少采用股票股利的方式。现金股利可分为定期股利、特别股利和超额股利三种。其中,定期股利一般按季向投资者支付,一年发放四次;特别股利是定期股利的一种补充,通常在公司经营状况特别好时发放;超额股利是公司支付的超过账面盈余的股利,它实质上是资本的退还,而不是股东的投资报酬。

(二)公司通常均衡分配股利。从国外股利分配的实践看,公司在决定股利政策时,大都是十分谨慎的。多数公司一般都有事先确定的股利支付率,即使当期盈利出人意料地大幅增长,公司也不会立即大幅增派股利,往往是逐步提高派现率,把股利支付慢慢调整到预定的目标分红率水平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公司管理者坚信市场对稳定的股利政策将给予较好的预期,他们担心股东们把突然增加的派现当成“永久性”的股利政策。这种均衡分配股利的策略使得股利分配显示出极强的粘性待征。

四、国外以派现为主的均衡的高支付率股利政策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较为完善的股票市场对经营者偏好的制约。尽管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有自己的利益偏好,但完善的股票市场对这一偏好能够形成较好的制约。如,国内盛行的低股利政策在美国等国家很少发生原因就在于此。低股利政策的确能增大公司规模,降低公司风险,也可以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使经营者可以支配更多的自由现金。但根据信号假说理论,公司的股利政策实际上是向股票市场传递的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一种信息,如果公司股利支付率高,则预示着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公司股票价格随之上涨;公司股利支付率低,则预示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暗淡,公司股票价格随之下跌。因此,这种较为完善的股票市场实际上遏制了低股利政策的实施。

我国的股票市场尚不完善,股利政策的传导作用就被削弱,从而使经营者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几乎不用考虑市场的反应,进而使众多中小投资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完善股票市场是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应当加强信息披露的程度:上市公司若不分配,应详细披露不分配的理由,上市公司若采取送股的方式应披露转作股本的可分配利润的用途等。这样使企业每年的股利分配有一定的可预期性,同时使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

(二)法律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股利支付水平。郎咸平曾经说过,实行大陆法系的国家股票市场都一塌糊涂。观点虽然偏激但是也说明了法律对股票市场影响的重要程度。一些国家为了激励投资者积极参与股票市场,从立法上对公司的股利政策做出了严格规定。这些带有强制性的法律措施,既保护了外部股东的利益,同时也界定了企业的最低股利支付水平。这种法律环境使中小股民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也使其不必因得不到分红而只能参与短期资本操作,减少了股票市场的不稳定因素。

我国的法律环境还没有办法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小股民的股利分配请求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投资短期市场,试图通过短线操作达到预期盈利目标,这样只会增长股市的投机氛围。因此,应加强对股利分配请求权的保护,股利分配请求权是股东自益权的一种,是股东依法享有的请求公司按自己的持股比例向自己分配股利的权利。中小股东的参与,必然会使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发生变化。

(三)较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股权结构的优化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条件。美国等国家的上市公司股权相对分散。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必然要求较高的委托成本。因此,其董事会只能实行高股利政策以降低股东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成本。另外,这种高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也使得经理手中可控制的自由现金减少,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减少了其在职消费的可能。

虽然我国现在已经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一股独大”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由于我国的股市根本就是政府“催生”出来的,而不像发达国家是迎合市场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所有人缺位的问题很有可能会转化为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因此,应当尽快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这才是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治本之策。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凤莲.西方国家股利政策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管见.财会月刊,2004年.

[2]苑德军,陈铁军.国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践.中国证券报,2001年.

[3]李静.中西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比分析.财会研究,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