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育学原理重点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教育学原理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教育教育学原理重点

篇1

一、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偏重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行为机械练习

有关中学生的各种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很多,德育教材和相关书籍也不少,但是一般都是用条条框框对学生进行灌输,要求他们要如何做,这实际是在让德育远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要,成为一种空谈,即使学生去遵照“做”了,也仅仅是形式化、机械地去操作。

2.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

有学者曾经做过统计调查: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外界对学生主要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同学和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影响顺序逐渐转变为同学、媒体、社会、学校、家庭。可现在很多教师都是在用十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用自己小时候从教师和书本上学到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和经验,去对待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的学生。很多教师既不关心,也不去研究学生的真正需求,比如:他们在想些什么?在这个年龄阶段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对此应该如何做?这是造成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3.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教师常用成人的思维和成长经历,凭借自认为是“千年不变”的德育“法宝”,去教育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学什么,怎样学,甚至为什么学,都由教师来决定。这种做法的潜在逻辑就是学生需要成人的道德,学生就是要按照社会和成人设计的路线前行,这样的学校德育教育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4.德育与心育脱节,教育方式单一呆板

学校德育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分离,不能很好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优良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德育教育的方式单一呆板,效果不明显。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也只是让学生对一些行为规范进行简单学习然后去操作,或者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学习道德规范的内容,要求学生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这样的德育教育只能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进而产生排斥心理,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从某种程度上讲,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德育教育方法,是导致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

二、校园电视推进中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校园电视台开播以来,其节目以生动、形象、直观的特性,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校园电视以其独有的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实践证明,校园电视系统是学校教育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工具。

1.让学生通过校园电视,多渠道接受德育教育

以校园电视台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按照德育教育规划与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规范播出电视节目,陶冶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比如:每学期开学为学生播放《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每天利用半小时时间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进行时事政治教育;每周播放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班会课上播放一些与家乡建设相关的影片,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拍摄并播放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等等。

2.让学生动手编写德育宣传脚本,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校园电视可向学生提供大量、经过筛选的知识类教育节目,鼓励学生在这些节目的基础上,配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亲自编写德育宣传脚本,可以是反映校园学习和生活的情景剧、英语口语剧,也可以是反映校园环境、家乡环境的宣传片。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德育脚本,这样的德育宣传更贴近学生生活,能引起更多学生的共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让学生动手拍摄德育宣传片,成为德育宣传主体

校园电视台为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从编写脚本到拍摄宣传片,全程自己创作,自编,自导,自拍,自演。在拍摄过程中,可对这些学生导演、演员、摄像师、通讯员直接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在采编、摄像等实际工作中,学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沟通和交流。他们在观察着校园,审视着社会,发现着真、善、美,这些对于参与的每一名学生来说,都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最后当其他学生看到电视中出现的“演员”就是身边的同学时,也会感到无比亲切,产生共鸣,从而影响到周围甚至全校的学生,这样的影响力与教师在课堂上多次重复讲解相比,所达到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4.让学生敞开心扉接受德育教育

校园电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德育与心育相结合,让学生从德育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德育的宣传者。校园电视可以组织校园电视台的记者、演员和摄像,在自己的作品播出前举办一次首映宣传活动,让德育宣传和德育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让学生敞开心扉主动接受。

总之,校园电视以其直观、形象、具体、真实、亲切、可信、说服力强、感染力强的优势,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推进了中学德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发挥中小学校园电视台作用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EB/OL].[2011-04-27]..

收稿日期:2012-06-18

作者简介:巫兰,本科,中教一级。

篇2

[关键词]中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教学方法

旅游与酒店管理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我国旅游业与酒店行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与酒店管理成为我国最热门的行业之一。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就必须不断加强对旅游与酒店管理的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综合性与专业性更强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人才。

一、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教学的现状

我国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旅游行业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酒店种类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对旅游与酒店管理的人才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酒店对人才的要求与需要也是不同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旅游界与各类酒店培养专业性的中高级旅游与酒店管理人才,有效解决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使旅游界与各类酒店的管理水平更加专业化、合理化。在现阶段内,我国对中职教育教师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使得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教育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教育质量上升的同时,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率却还是很低,造成其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该专业的教学活动和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极具应用性与实践性,对实践教学十分重视,由于缺乏充足合理的实践教学,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旅游与酒店管理的需要,教师没有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专业教学,进而也就导致中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低下。此外,我国教育种类众多,包括高职教育、专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等,教育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中职教育在面对这些教育时,就缺乏足够的优势,尤其是在学历、文凭方面,中职教育的学生在社会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中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教学新方法的探讨

(一)在中职院校内为学生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的专业性学习创造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要想将旅游与酒店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新方法应用到实处,就必须借助完善健全的教学设施。在中职院校内部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与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实习基地充分分享和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与体会。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的学习,将自己的想法与特色融入实际的学习中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教师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实践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表现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这样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课外表现,为每个学生提供做现场导游的机会,并设置一些合理的突发状况,让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与应变处理能力。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方面,要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的办法。在日常学习上,引导学生利用地图模型等相关学习资料对世界地理、人文进行学习并掌握大致内容,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能够正确地为游客介绍旅游景点与旅游特色。

(二)增加实习机会,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巩固

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做到有效科学地学习,首先就要认识到自我的学习要点,认识到进行实践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中。为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学校可以采用让学生自愿加入旅行团中的方法进行学生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站在游客的角度学习相关的旅游知识,在有经验的导游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更加吸引人的方式介绍旅游景点,提前为学生今后的导游工作做准备。

(三)实行一体化的实践学习教学模式

基本上所有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增强自身的实力方便以后更好地工作,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做到面向社会,只有对社会发展的动向以及要求有了准确的掌握,才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因此,在中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走出校门、迈进社会,掌握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请一些权威专业的业内人士为学生讲解该行业的发展形势,使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进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之,中职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基地之一,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之中。

参考文献:

[1]金炳雄,吴盈盈.中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衔接的抽样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中高职院校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3(4):89-92.

篇3

一、初等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概念

厘清学科内的基本概念问题是学科建设发展的起点,因此,需要在某些基本概念问题上达成共识和统一,这样才能在矛盾和发展中推动学科的建设。

(一)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正在建设发展的二级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前提之一。但有关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明确一致的看法。同样作为二级学科并且发展逐渐成熟的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很明确地提出将高等教育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因此,很多学者直接借鉴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也应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我们不禁会问,到底什么是小学教育?关于小学教育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针对小学教育的概念性问题,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第一,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与其他学科并列的独立学科;第二,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独立的教育类专业;第三,认为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当中与其他教育阶段平行但具有重要基础特性的阶段。由此看来,不同角度理解下的小学教育也存在着概念性的分歧。那么,如果初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将小学教育作为其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定位究竟是小学教育这个专业本身还是小学教育这个阶段过程?若以小学教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那么与之相关的专业发展性问题应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若以小学教育这个教育过程阶段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在小学教育这一基础教育阶段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作为研究的重点来思考;抑或是这两者皆应有所研究。因此,想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内容,首先需要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问题做出明确一致的界定。

(二)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必须使用的关键概念,是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和历史起点具有一致性,是对认识角度、构成事物的基本矛盾、事物的细胞或细胞形态、构成事物的原始的基本关系等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那么,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构成其最基本的、本质的、一般的单位是什么?而这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的最基础的概念。很明显,若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并不适宜。因此,有学者提出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小学儿童恰恰是小学教育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是构成小学教育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且满足了逻辑起点的四个要件,因而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

对于上述观点,笔者也秉持一致的看法。因为“立足学生,以儿童为本”是小学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宗旨,小学教育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应是以“小学儿童”为基点并围绕其展开。而这一点从教师、教学、学校等这些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上都有所体现。例如,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小学儿童”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核心理念,同时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立足点。从我国新颁布的2012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学生为本”的教师教学宗旨,而国外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等所颁布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明确表示学生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指标。因此,小学儿童无疑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研究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单位。

(三)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其逻辑体系、研究内容等密切相关。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科学理论,这里不仅强调其理论性,同时更需关注其科学性。科学理论性质的的体现不仅在学科本身,即发展本学科独特的理论体系;还包括吸收相邻学科的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生理学等,除此之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成果也应纳入学科的发展之中。其次,初等教育学也应是一门应用理论。因为它还关注小学教育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问题中生成理论以指导实践。

(四)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

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首先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位置及它在学科体系中与其相关他学科的关系。初等教育学虽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最终发展的明确目标是成为与高等教育学这样的相关学科所平行的二级学科。但同时,作为教育科学体系当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是其一级学科。因此,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明确与教育学的学科范畴的区别,确定其独特的研究内容是促进其学科范畴日益明晰的重要条件。

二、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按照潘懋元教授的解释:“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其逻辑起点是小学儿童。小学儿童则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单位。因此,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要以小学儿童为起点,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探讨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从而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同时,笔者认为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是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进行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而非“儿童”,这一点是需要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以“儿童”为逻辑起点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是儿童学,而我们所强调的“小学”儿童则不仅关注儿童,同时还关注儿童的社会角色身份及儿童参与成长活动的“场”。

三、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研究

研究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的方法论是指研究者的基本立场、研究角度和相应的一套概念和假定,是研究者进行问题研究的思维模式和指导思想。研究者借助这样的视角来关注、思考、研究教育理论或教育活动。笔者认为,作为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初等教育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视角,但同时也要在发展中不断突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就需要初等教育学的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打开思维、大胆创新,通过学科交叉或迁移,生成新适合于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

例如,现在有些学者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论、生命哲学的方法论等新兴的研究角度来研究小学教育进而发展初等教育学,相信这样的指导思想会使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高度。其实,不管是教育学还是初等教育学,它都是一门研究复杂性问题的复杂学科,这样的学科特点都要求其方法论的研究要多元化、动态化。因为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所需要的指导方法论也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不强调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是固定的,但却需要研究者创造出一些能够支撑学科发展的范式,这些范式的发展和变化是推动初等教育学方法论系统化的基础。

四、“元初等教育学”研究

元研究是学科发展中自我反省意识发展的必然。“元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则是对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本身问题的研究,而非小学教育当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尚未建立和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笔者认为,尽管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仍处于朦胧的状态,我们仍可以借用“元研究”的思路,采用倒置的研究方式推动学科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站在“元初等教育学”的高度来思考初等教育学的理论陈述、理论体系、发展机制、学科构建、进步方法等,以理论的构想来推动实证的研究也是促进学科向前发展的方式。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以正向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问题的发展和解决,但若我们能够站在另一个更高一层的方法论层面上来指导研究,这无疑会使我们促进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

五、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问题,归根到底是建设支撑初等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实证问题。就需要我们思考下面这些问题:该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学科建设的意义;学科建立后需要研究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来研究,研究又是为了什么,所研究的这些成果能否支撑学科的发展,支撑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等等。这些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相关的基本问题包括学科建设的价值、学科建设的动力、学科建设的核心,以及推动学科建设的“问题”和“人”即研究内容和研究队伍的建设都是发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关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明确是促进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日益丰富、日益成熟的前提。

篇4

关键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基础教育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安排直接关系到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情况。为紧跟教育领域创新改革的需求,进一步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促进教育课程优化,做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优化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问题的存在会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基础领域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解决好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势在必行。下文对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

一、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课程实施形式、课程内容结构、教学模式上都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具体表现如下。

(一)课程结构问题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典型的结构不平衡问题。在本科学历课程体系中,多数高校必修课比例偏高(超过2/3),选修课比例较低,不受重视。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教学技能的教学人才。尤其小学教育专业本身作为典型的师范专业,更重视学生各个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力求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所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学校必须紧跟小学教育工作特点、教师专业技能需求及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兴趣爱好等,科学合理地设置选修课与必修课,从而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在学生兴趣爱好、专业能力、职业技能、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诸多培养要求。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在理论课程、技能实践课程安排上普遍存在理论课程比重超过实践技能课比重的现象。同时,在音乐、美术、绘画、舞蹈、书法等艺术技能课方面着力较小,课程设置直接影响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结合国内本科院校情况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仅仅保持在10%~25%之间,与教育专业本身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等特点背道而驰。虽然学生本身理论基础稳固,但实践技能方面不可避免地较为薄弱,形成了典型的高学历、低教能现象。课程结构设置上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现状不符,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并不理想,能力与学历不相符合,同时也制约了未来教育人才对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办法的应用,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育人才。

(二)课程内容与结构问题

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上,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典型的人文教育部分。国内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通识教育课程单纯只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在人文素养培养、视野拓展、创新探索精神培养与锻炼上还较为欠缺。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通识教育课程及相关艺术课程的缺乏,直接制约了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一些资源与条件欠缺的本科院校,在学生的培养上自然落于下乘。目前,国内的东部院校及重点院校相关课程开设比例较高且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及各地方院校则相对缺乏。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普遍较为单一且缺乏新颖性,课程内部结构的设置也不合理。比如,学科基础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共性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多以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史等为主,与小学教育相关的儿童身心发展与研究课程则偏少,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领域涉及都不多。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未来主要从事小学教育,而这一内容的缺乏直接影响他们的从业技能与素质。虽然也有个别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无论是资源丰富程度还是分门别类情况都欠佳,实质性效果也欠佳。课程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教育专业个性、实践性类课程。比如,国内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中,不同培养方向的专业教师,诸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教师等,随着偏向的不同也有所差别。有些分类较为细致,如小学英语、美术、体育等,通过细致划分,培养各个学科的优秀从业教师;有些则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为主,结构设置上以综合教育为主。另外,在教师教育课程上,诸如汉语文化。绘画基础、舞蹈美术等较为欠缺,也使得课程结构缺乏科学性。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的缺乏及实践范围的狭窄意味着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实践类课程的低学分、低比例设置也使学生对这类课程不加重视。还有部分实践课程流于形式,缺乏操作性与实践性,教师在课程安排上也并不尽心。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意味着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在课程设置上有所进步与改善,以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三)课程设置观念问题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观念上片面追求理论知识这一问题由来已久。国内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坚持学科本位,虽然学生能获得系统、完整且全面的知识体系教育,但在育人功能的发挥与挖掘方面则颇受限制。这无疑与现代的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背离,同时也忽略了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这一功能。过于强调理论性将会制约教育专业的进步与发展,既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进步,也不利于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整体而言,小学教育专业的育人价值与专业性得不到完整体现。

二、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完善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结构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要积极完善课程设置结构,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通识课与学科专业课及教育专业课的关系,以及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关系。在选修课与必修课方面,要走出单纯的主次之分,以功能、特色与目标进行设置。必修课解决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遍性问题,选修课则解决特殊性问题,体现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选修课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长,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深度,贯穿本科四年教育,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多个性化教育的机会和选择。要明确认知教育专业课、学业专业课、通识教育课的地位、功能与价值,按照主次、轻重及内在逻辑关系安排课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需求来进一步优化。为突出教育专业的实践性,重点要突出教育专业课并提高其比例,面向小学教育做好教育人才的专业技能重点培养与锻炼,提升学生的未来职业素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协调要注意解决好结构性矛盾,真正解决好“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通过交叉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做到学为所用。

(二)关注儿童发展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未来主要面向儿童教育,必须坚持“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开设有关儿童身心发展的相关课程,以便让学生掌握有关儿童健康成长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未来就业及职业发展服务。儿童发展课程的设置要紧跟小学教育工作的需求,围绕专业本身的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顺利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真正在未来服务儿童教育。要使“以儿童为本”这一教育理念深入学生内心,要将其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理念进行重申,确保教育理念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中得到贯彻与实施,将有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作为教学重点,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同步发展。小学教育专业要将尊重儿童、关注儿童身心需要作为学生未来的从业道德与准则。在开设课程时,重点针对这一方面进行改进,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与结构,根据教学情况及就业需求对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引入儿童医学、儿童社会学、儿童文化学等课程,充实教学内容,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从业与发展提供支持。

(三)培养优秀人才

高校要积极完善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培养科研型、反思型小学教师为目标,强化其专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及时反思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要积极引入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通过应用新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以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能力及先进的教育技术打造优质的小学教育,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要围绕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通过优化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要面向小学教育需求,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手段;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完成优秀人才培养目标。

三、结语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少问题,如课程结构不均衡、内容设置不合理等,直接影响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高校要直面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领域中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弊端,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完善课程结构,引入儿童发展课程,培养优秀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促进本科学历小学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邹娟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丽芳.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构想[J].新教育(海南),2014(3):26-26.

[2]蒋蓉,李金国.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及原则[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38-142.

[3]赵东金.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置的本源性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4):29-32.

[4]任德华.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现状、问题与思考[J].学理论,2015(17):136-137.

篇5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为师范院校的各专业发展与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必须紧紧抓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机,积极进行专业的改造与调整,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为新时期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合格的优秀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技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必要对如何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对当前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的认识

应用型是相对于学术型、知识型而言,具体是指面向“一线”,倾向于能力培养,是对“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特质的总的概括”。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将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对国家政策层面的背景认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人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2.《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教师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意见》中指出了各级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及能力要求,为培养院校的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就培养教师的院校来讲,其中提出的“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等内容,与上述《纲要》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一致的。

3.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30条中明确提出:“高等 学校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家和各地方都已全面开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学校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合格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二)对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的现状认识

荷兰教育技术学博士Kivschner在《旨在获得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环境设计》一文中对知识、技能及能力作出了阐述。他认为,知识是特定领域所呈现的事实、概念、原理、程序和理论,知识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别人很容易查明你是不是掌握。技能更多强调学习者必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执行高级的心理过程,技能很难从外界观察到且很难一学就会。能力是从各种适当的行为中做出选择的本领,以保证在限定情况的范围内成功地达到目标,能力之所以比技能更高明,是在于它明确要求运用策略性知识与情境性知识。

课程的学习理应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更强调技能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知识的传承性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来体现。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中不难看出,开设的课程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而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学分及课时的分配,体现都不是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对于小学所开设的课程类型及课程内容、结构不熟悉、课程标准的认识能力不足、教学技能表现力不足(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说课、课堂讲授、评课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等方面,这不但不符合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截然相反的。

二、提升应用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策略

(一)建设应用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小学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的设置既要体现职业化,即在课程体系中开设相关教师职业类的课程,也要重视课程的人文性。当代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应是博学加专长,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的素质,做到“能说会道、能唱会跳、能写会画、能教善研、能用善创”。概括为学生要具备的“七艺”为说、唱、弹、跳、写、画、教。通过多方面努力实现学生学科专业基本能力和教师职业技能的协调发展。

1.学科课程的建设。是依据应用学科的发展来设置课程,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应用型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科理论知识和用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宽广、“浅显”、“新知”、“实用”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宽广”——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中对知识的广度有一定的要求,知识越丰富对于小学教师的职业能力越有利,而且将会有助于其应用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浅显”——指适度降低课程的理论深度。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应该适度降低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和难度,重点做好不同学科教学法的学习以及教学技能的掌握与训练。

“新知”——指在培养方案中所开设的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最新的与应用有关的学科知识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实用”——指学科知识的传授要有应用的针对性,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2.应用能力课程的建设。根据学科要求和小学教师职业的素养要求,按照不同的能力要求来设计并设置实践课程。应该要求在所有设置的学科课程中,实践的课时数要占到一定的规模。此外,加强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职业能力训练,引导学生较早地、系统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力度,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的学习,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在后续学习中弥补理论知识的缺陷与不足。

3.综合素质类课程。以基本素质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为主,侧重于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应用性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掌握比一般高职院校学生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而这些能力在目前的培养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建设“实践教学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能力为本位”是相对于传统教育中的“学科本位”而言的,就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来讲,这里的“能力”更主要的表现在现代教育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能力本位”最终作用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体现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价值取向。

1.强调实践性教学的过程性。在设置相应的专业必修课程、增加实践课时的同时,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可以通过举办舞蹈教学汇报演出和书画手工艺作品展、强化学生“三字一话”、说课、上课、评课能力的训练;同时,特别强调学生活动与专业特点的结合,尝试将实践性教学活动纳入各项主题活动当中。

2.强化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见习力度,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见习、实习模式。

第一年见习,主题是“教学观摩”。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全天参与小学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观摩小学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校内外活动等常规教学管理行为,让学生认识并熟悉小学校园环境以及各科小学教师,结合自身做好专业发展方向。

第二年见习,主题是“教学助理”,观察了解小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程序的安排、课堂教学的调控以及教师教学风格特点,了解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等方面情况,协助小学教师开展班队活动。要求学生每周必须有一天去附近的小学做小学教师的“助理”,进一步熟悉并掌握教学活动的相关实践知识,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第三年见习,主题是“教学模拟”,重点在于尝试说课、讲课、听课、评课、教育调査与研究相结合,并在小学教师的指导下试教试做,在此过程中来验证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技能。

第四年构建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框架,探索3.5+0.5的培养模式,实施顶岗支教实习,让学生全过程体验教学,综合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转变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同时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3.加快开放式办学步伐,广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在专业实践培养建设过程中,学校应坚持“合作互惠、理论与实践互补、师资共享”等原则,一方面加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注重充分发挥其效能,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熟悉小学教育,研究小学教育,热爱小学教育,真正成长为能适应现代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小学师资。

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35-0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质量关乎“百科之母”——语文的基石,也关涉“人生之始”——小学儿童的发展根本。作为小学职前教师,应当知道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应当知道语文教师的崇高职责。本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课程模块中所规定的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是教育学和小学语文教育这一具体学科结缘而生的一种理论性、技能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课程,是信息化和时代化发展的要求,是为高等师范院校(系)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用来培养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在现代信息化背景下能够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因此,对于承担《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而言,需要有科学化的思维、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民族化的立场,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专门研究。

1 课程内容体系说明

本课程内容共有7章28节,其中涵盖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第一个层面为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通论(1、2、3、6章),涉及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概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原理和文化通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流程系统”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方法艺术”等;第二个层面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分论(4、5两章),其中包括“小学语文模块教学设计”和“小学语文特殊文体的教学设计”两个方面;第三个层面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中的拓展性学习内容,即本课程最后一章“名家名师语文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述略(第7章)。

上述内容也可以分为绪论、总论—分论—总论、补论三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分四个节次,分别概论学科本身的起源流变、学科定位及特定价值、教材资源生成及课程特点、要求,相当于课程谱系梳理和教材使用说明。

第二章、第三章是总论,是从事实层面、价值层面着眼,解决课程内涵“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第四章和第五章为分论,谈及五大模块和特定文体的教学设计,重点转向技术层面,因为要解决“怎么办”的实际问题。第六章是探究语文教学设计的方法技巧,是由四、五两章具体的教学,转向探究语文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

第七章是补论,原来的教材很少涉及。名家名师的语文教育主张和教学设计艺术,既是当代语文教学的根基,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现实标杆,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汲取本土母语教学的优良传统和精髓,返本开新,学新知新,启迪智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结构示意图:

2 教师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技能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根据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实际,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把这门课当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论或教学设计原理来讲,势必会削弱实践教学和技术操作。二是重实践轻理论,教师让学生轮番登台试讲,让学生自主体验,但缺乏理论高度。学生很快能成为一个合用的人手,但缺乏成为一个人才的理论功底。三是齐头并进但浅尝辄止。从形式上完成了一门课程:记忆几个概念,背诵几个原理,实践课程撒手不管。鉴于以往的教学惯性和教育弊端,我们认为该课程教学既要注重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与规律的教学,又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学习品析精品教学案例,组织进行课堂讨论,并通过单项和整体教学设计,不同模块、不同文体的教学设计以及备课(包括撰写教案)、说课、讲课、评课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因此,本课程应主要结合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完善教学方法的信息化,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演练实践法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在教师职前教育学科设置上赢得了独立的一席,在教育实践中能否站稳,关键取决于教育研究和教学成果。要把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置于基础科学的地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跨学科研究的背景上,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理论,吸收语言学、文章学、修辞学、逻辑学、文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邻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多视角、多侧面地丰富和充实自己,在学科整合和“智力杂交”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还要学习国外语文教学的先进经验,吸收现实语文教学的先进经验和语文教学研究的优秀成果,运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实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利用电化教育、多媒体介质和网络教育的优势,形成崭新的、适切的、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根必须深扎在中国的土地上,体现中国语文教育的特点。发掘和整理语文教育的理论遗产和特色设计,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尊重和研究汉语文教育从古至今的教学经验,诸如“文道统一”、“读写结合”、“启发诱导”、“口诵心惟”、“知行转化”、“自力求实”、“情感熏陶”、“读书做人”、“合作探究”等,才能客观地总结语文教育的规律,进而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设计。

3 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学习,首先要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原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系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方法与技巧等等。同时还要很好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中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模块教学设计的特点、方法与要求,更要掌握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寓言、神话传说、古诗文、歌谣与儿童诗之类特殊文体的教学设计特征与要求。另外,要借助网络上大量共享的信息资源,搜集了解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名家名师、各种流派关于语文教学主张、教学设计特点和基本经验,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吸取其中精华部分为自己所用,借此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同时,要及时完整地完成相关作业和各种训练项目,如理论分析应用题、案例学习分析题、教学设计和教案撰写以及说课讲课等活动,借此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具体来讲,有如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课程理论的指导意义,整体把握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知识层面,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还可以为技能训练和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利用多媒体技术及时认真地观看教学录像、学习教学案例,积极参加校内外观摩学习活动,并能在此类学习活动中做到眼、耳、手、脑并用,善于从别人的教学实践中获取经验,感受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真谛。

(3)积极踊跃地参加教学设计、教案撰写、说课讲课、听课评课等各项技能训练活动,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训练中获取技能,在训练中巩固技能、在训练中提高技能。

(4)积极主动地参加见习活动,主动向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拜师求教,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方案的再设计,并尝试进行真实课堂的教学活动。

(5)通过远程教育或拜访等方式向大师名师学习,对照成功教学案例和典型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唯其如此,方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篇7

一、小学教师素质调查设计

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向某县乡(镇)小学发放调查表和闭卷式问卷各400份。收回有效调查表388份、闭卷式问卷386,有效收回率分别这98%和96.6%。听课12节,和教干、教师座谈30人次。

根据本次调查的对象和目的,调查表涉及小学教师的基本状况,包括:学历、年龄、职称、性别和从教原因及态度;闭卷式问卷涵盖了教师职业道德、政策法规、专业伦理;公共文化基础和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技能;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参阅近年来省内外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内容和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丛书拟定50道试题(每部分10题)。

二、小学教师素质状况

1.基本情况

从年龄构成看,乡(镇)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年龄≥45、≥50、≥55岁的教师分别占62.5%、46.7%和22.5%。从学历层次看,乡(镇)小学教师们的学历已普遍达到专科以上(专、本科学历者分别占85%和15%)。从职称比看,乡(镇)小学教师群体仍然缺乏高层次的拔尖人才,小教高级、小教一级、小教二级教师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7%、58%和5%。性别比为女58.36%、男41.64%,女略高于男。

2.从教原因及态度

在回答“您为何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的问题中,选择“出于内心热爱”“迫于生计”“教师工作比较稳定”“教育事业受人敬仰”“受家长、老师、他人的建议”和“说不楚”的人数比例分别是15%、25%、20%、10%、24%和6%。在回答“您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是积极主动还被动应付”的问题中,有67%的人选择了前者。

3.文化基础知识

从闭卷答题正确率看,小学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一般性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好的,正确率总体分布在80%~90%。但对综合性和学科前沿性知识掌握还有所欠缺,45岁以上教师则更为明显。如在对“1纳米为1米的十亿分之一”的判断中,判断正确者为46%,45岁以上教师判断正确者仅为6%。在回答“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所包含的智能”的问题中,能基本答全的为35%,45岁以上教师能基本答全的仅为4%。

4.教学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对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但在实践层面做得还不够。在回答“常态课的备课只写简单的教案”的问题中,有75%的人选择了“是”。在回答“您平时是如何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问题中,回答“凭教学经验”者占39%,回答“照搬教学参考资料”者占15%,回答“学习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认真钻研教材”者,占46%。在“对现代教学方法,诸如暗示法、发现法、案例法等的了解和运用情况”的座谈了解中,有24人表示:有所了解,但平时很少使用,占座谈人数的80%。同样,在对“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情况的座谈了解中,有25人(占座谈人数的82%)表示平时不用。

5.自我完善和发展

现代科学动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科学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这就要求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反思教学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在“影响您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问题中,回答“自身努力”者为30%、“外部因素”者为25%、“自身努力加外部因素”者为45%。在“就您的教学活动而言,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育科研能力”“学科教学技能”“当代学科前沿知识”者分别占调查人数的62%、55%、59%和40%。

三、原因分析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教师的基本情况是好的,如学历普遍提高、基础文化知识扎实、懂得一定的教学教学原理,但离较高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1.专业思想教育不力

专业思想具有导向作用,决定着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近些年来,迫于就业的压力,许多师范类学校不再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甘为人梯”被认为是思想不够解放的表现。由于专业思想教育不再有力,致使许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认识不清、专业情感不浓、专业信念不强、专业学习动力不足和专业思想不稳,从事教育事业不是处于理想、信念和热爱,而是处于功利、被迫和无奈。

2.教育理念滞后

教育理念的滞后造成了许多小学教师对所教课程的本质、教育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把握尺度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多年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高高在上,“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浅尝辄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不够、知之甚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制约了对学生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培养。

3.知识陈旧,结构不优

如上所述,目前小学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好的,但对学科前沿知识、跨学科知识了解的不够。究其原因:目前举办初中起点高等师范教育专业的学校虽然通过“挂”“并”等方式转轨到了高等教育系列,但课程理论、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都是从原中师脱胎而来,“中师痕迹”明显,特别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尚没有达到专(本)科程度。

4.教育科研能力欠缺

教育科研能力的欠缺造成了小学教师群体中“教书匠”有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奇缺。主要原因在于:师范类学校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认识不高,没有把师范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看作是基于专业知识学习之上的一种创新性学习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此造成了相当部分教师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不浓,开展创新实践性教学活动太少,制约了学生的科学精神、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

5.教学实践不力

造成小学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与职前培养阶段实践教学“疲软”有密切关系。一是师范类学校多年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二是见习时间不足,分散式实习效果不佳。三是许多学校缺少专门的实践教学“实训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授学生以“渔”不足。

四、培养对策

1.明确目标,保证培养规格

毫无疑问,初中起点高等师范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大学专(本)科文化程度的小学教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出路在于“全科综合”培养:前两年(基础段),在小学教育专业导向下,对学生重点实施小学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专(本)阶段,对学生进行大学专(本)科一般素质(主要指知识素质、技能素质、身心素质)教育,突出加强专(本)程度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科学设置课程,打下广博文化基础

首先,更新课程理念。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师范生学什么?怎样学?决定着小学教育的质量。更新课程理念就是要以面向社会需求和促进师范生自由的全面发展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以此来指导和影响所开设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规定性。其次,优化课程结构。经过多年的探讨,举办初中起点高等师范教育专业的学校已建构起必修、选修、活动和实践“四决”结合的课程体系,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组合,以淡化外在形式、加强内在联系、追求整体效益。

3.改进教学方法迁移教学能力

师范类专业的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的根本区别在于:他(她)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且还要都会学生教学。因此,师范类专业的课堂教学要坚决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大力推广“以教法为主导、以学法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的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创新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先进有效的,诸如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尝试”教学和“快乐”教学等教学范例,供学生日后借鉴迁移。

4.改革实践教学,搭建技能实训平台

以五年制专科为例,加强实践教学领导,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前两年进行基础性教学技能训练,力争使学生的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英语口语、计算机应用等教学通用技能达到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第三四年,集中进行教学专项技能训练,使学生的专项教学技能初步满足小学各科教学的需要;第五年开展能体现教师职业性的素质拓展训练,使学生能胜任一位全职小学教师应完成的各项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积极吸纳省、市、县(区)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来校担任学生培养和专业发展的兼职导师。

5.加强教育科研,助推未来发展

对初中起点高等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科研能力培养,要把重点放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的培养上。首先,要充分发挥必修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科研成果进教案”活动,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的最新理论和最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其次,重视活动课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诸如科技竞赛、科技沙龙、科技节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第三,校校(师范类学校和小学)合作,共建教育教学改革团队,吸收学生参加,让他们提前介入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科研 专业发展

一、前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成为了一种趋势。首先,它改变了教师的形象,使教师不仅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使教师职业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这能够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其次,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要想使教育改革得以实施,就必须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第三,教育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教育实践的研究,教师研究可以丰富、充实教育学的发展,从而逐步使之成为既科学又生动的一门学科。

二、存在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教师的研究是为解决学校常态教育中自己面临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是从自身内部发展起来并为改变自身所面对的独特情景而进行的研究。由于每项教育研究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经过了充分论证、有足够的理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武装下,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学校有了明确的办学方向;给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积极的心理暗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更多的投入。因此,教师积极投入教育科学研究,能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提高教学的质量。

然而,使“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教师培训的高级目标并非轻而易举地就能达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活动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任其发展,教育科研活动将会失去方向,更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科研目的不正确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探索中小学教育中的未知领域,以便揭示新规律,提出新见解,为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用于指导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不少中小学教师“搞科研”并非出于学术目的,而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某种需求,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如评职称的需要、评先进的需要、获实惠的需要等。

2.课题选择不科学

这首先表现在课题类型选择不当。在选择课题中,存在重理论型课题轻应用型课题的现象。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应以应用型研究为主,而不是理论研究。因为理论研究周期长,需要研究者理论水平较高,而中小学教师用于科研的时间少,科研理论水平又低,所以理论型课题不适合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其次,研究课题缺乏论证。对拟选课题要从其重要性、紧迫性、创新性、科学性与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证。只有通过论证,认为该课题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才能定为研究课题。但是,目前许多中小学教师凭主观想象,随意确定研究课题。

3.研究过程不真实,表现出研究过程的随意性

许多中小学教师缺乏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没有正确的科学的研究态度。个别教师连课题研究计划、研究方案都没有,研究资料也很少,存在着想到哪里,做到哪里,临时突击的现象,出现了研究过程不真实的情况。

4.理论运用不恰当

许多中小学教师在理论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教育原理的认识不够深刻、准确,导致不能科学地、正确地运用教育原理;二是在运用教育原理时,不能把教育原理与教育现象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出现错误地运用教育原理的现象。

5.研究成果不成熟

对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未作深入研究,提出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口号式的,虽然能说出一些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操作,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

三、具体措施

“以科研为先导”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切入点。然而,科研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全身心的投入,并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学校如何调动和保持教师的积极性呢?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共同愿景”的理论。它是指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组织有了“共同愿景”,成员就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因为衷心想要如此”。“共同愿景”孕育着无限的创造力,它像一股拉力把人们拉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并激发人们新的思考与行动方式。“共同愿景”使人们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未来而忽视眼前的短暂利益。

在强化教师科研动机的同时,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保证科研活动最终取得成效。搞好学校科研活动的对策至少应有如下几项:

1.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道德素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研原则

学校要加强教育科研道德规范教育,让教师在研究中逐渐形成坚持真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教育科研道德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研究出切合教学实际的有价值的成果。

2.基础教育的教育科研要坚持两种价值取向

这两种价值取向即基础教育的科研一是探索新领域中的新规律,以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二是探索怎样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益和办学水平,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如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指导教学,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资源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改革教师在职培训制度,推行校本培训方式,培养科研骨干力量

建立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只有通过各种培训班、实验班、专题讲座,特别是校本培训方式,才能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校本培训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把培训与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的知识储备;它还可以在专家指导下,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方法以及论文写作进行规范训练;也还可以通过课题研究,让他们在研究中积累科研经验,培养务实的科研作风。

4.加强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

基础教育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需要改革,没有教育科学领导机构的应当建立,没有教研室的学校要成立教研室。教研室要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与领导,鼓励、支持教师的研究,确定研究课题。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使科研管理真正发挥出组织、研究、培养、评价检查和服务等功能。

5.完善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价和激励机制

通过科学的鉴定与评价,既充分肯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积极推广和应用,又坚决否定那些虚假的所谓科研成果。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让教育科研活动沿着正常的、有序的方向发展,为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战略目标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昌木.论教师成长.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5.

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定向师范生;课程融合;课程实施

据全国妇联2014年5月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据重庆区县教委统计和笔者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偏远地区小学60-7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能否科学教育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而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特别强调职前职后一体化,重视理论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留守儿童问题自然的成为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内容和主题,而面向农村定向师范生培养中更需要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2013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招收四年制本科学历的免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面向农村乡镇小学及村小和教学点定向培养。这些师范生未来的教育对象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因此,师范院校就应该积极引领小学全科师范生在职前教育中高度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课程融合”是小学农村全科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最佳方式

师范生该如何来关注留守儿童,才能有效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素养?一般师范院校通常是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展专题讲座和培训、开展志愿者帮扶、暑期短期支教、暑期社会调查等方式关注和了解留守儿童,这些方式时间较短、内容缺乏系统性,对于那些非定向师范生是恰当的,而对于农村定向师范生是远远不够的。

农村全科师范生应该在大学学习中全程全面关注留守儿童。从农村定向师范生进入大学那一刻起,他们的人生就已经和农村留守儿童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今天,小学教育应该抛弃一切世俗功利的目的,赋予一个公民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如果师范生眼里没有真实的孩子,没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在师范学习中满足于知识堆积和简单的技能训练,在入职后就无法胜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而占农村学生总数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和方式决定了其身心发展过程和教育要求的特殊性,农村师范生应该充分全面的掌握留守儿童的特性、问题、需求、规律、教育策略等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唯有如此才能为其他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如何才能够让全科师范生全程全面关注留守儿童并提高相关素养?除了开展上述的一般师范院校的关注行为外,更需要把留守儿童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实施之中,这样可以实现留守儿童教育与传统师范课程的多角度、多层次有机融合,使留守儿童问题贯穿在师范生培养过程始终,并通过多样的课程实施渠道和方法来落实。

二、留守儿童教育与定向师范生培养的 “四级”课程融合模式

通过学习留守儿童相关课程,师范生需要形成哪些专业素养?既要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宏观的社会背景,又要了解学校微观的现实状况;既要了解普遍特点和问题,又要形成个案分析和教育的能力;既要有情感的培养,又要有实践技能的提升。要实现上述全面的学习目标,我们认为不能仅仅开始一门专门课程,而是要通过“开设留守儿童教育独立课程、教育类课程开设相关专题、学科教学法有效渗透、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积极介入”等“四级”融合课程模式来落实,这样的课程设计保证了内容的全面系统性、时间的全程持续性、空间上校内校外统整性,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一级是开设留守儿童教育专门课程,实现课程和其他教育类专业课程的融合,该课程是一门实践导向、问题中心课程。该课程应该在学生系统实习开始以前的三年级开设,这样能够充分运用头两年所学的基本原理,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具体而言,该课程应包括以下主要板块:留守儿童产生的宏观社会现状和趋势;发展的规律和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及特殊教育需要;留守儿童教育涉及的主要内容;学校班级教学、个别教学、班队活动、生活关怀、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方法和策略;社会支持体系、家校合作等支持体系建立与用作等专题,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形成科学理念,掌握扎实的技能技巧,同时建立起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自信心。

第二级融合模式为在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中实现“专题融合”。在前两年开设的教育类专题基础课程中,通过开设和课程相关的专题讲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获得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性认识,为后期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在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健康教育、小学班队活动、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中开始相关专题。小学教育学主要从教育与社会角度切入,让师范生认识了解留守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以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问题为切入点,让师范生把握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和需要;健康教育课程将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为主要切入点,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现状成因和解决途径,通过模拟实训,学生掌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般疏导方法;小学班队活动课应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支持体系、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立、班队活动设计实施”等主题展开,引导师范生重视集体活动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引导作用和弥补作用;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应引导师范生以留守儿童为关注点设计研究课题,制作调查问卷,开展调查走访等,掌握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一般研究方法。通过上述专题学习,师范生可以从多角度对于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形成初步的教育能力。

第三级融合模式是在学科教学法和实践课程中渗透式融合。小学农村全科教师要学习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法,通过与留守儿童相关的知识点的讲解,教育案例的选用等方式,侧重加强师范生对留守儿童开展教育的实践教学能力。

具体而言,在品德生活、品德社会课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品德发展的问题和需要,重点掌握加强孩子(特别是寄宿制留守儿童)自立自强品质培养和自律生活习惯的养成;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法中,要充分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缺乏现状,引导师范生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在作业设计和布置等方面注意和非留守儿童的区别;在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身体发展特点,掌握培养留守儿童体育兴趣的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结合留守儿童特点和需要设计各种积极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健康发展。总体而言,要让师范生在学科教学法学习中系统掌握让留守儿童爱学习、会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理念、方法和技巧。

第四级融合模式是在第二三课堂积极介入留守儿童教育。在师范学校的课外活动中,通过开展“农村教师的使命”主题征文、“区县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科研实践活动、农村同学撰写“农村留守儿童个案分析报告”等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留守儿童。见习和实习要引领师范生做好留守儿童的观察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教育;在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中,引导定向师范生回到区县农村小学,利用学校条件,通过开展各种可行的兴趣活动,和“未来的学生们”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同时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了解孩子们的需要,形成初步的教育教学技能。

通过上述“四级”课程融合,实现了全科师范生对于农村留儿童教育多角度、全方位、系统化的关注,保证了学生在入职之前形成较强的留守儿童教育专业素养。

三、建构留守儿童教育课程实施的“四级立体平台”

上述“四级”课程侧重从不同角度培养师范生留守儿童教育综合素养。不同课程形态和存在方式决定了实施途径和方式的差异性,针对“四级”融合课程,需要构建留守儿童教育课程实施的“四级立体平台”,为课程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形成师范生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系统综合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上述一二三级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依赖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充分考虑到课程体系的融合关系,要注意内容的侧重点,要强调一级独立课程的专门性、二级教育类专题融合课程的理论实践结合性,三级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实践性。在方法上要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多用案例和事例,联系重庆实际,从而总体上实现课堂学习和未来工作实际的紧密集合。

(二)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师范生主动关注留守儿童的意识和习惯

学校要为学生开展上述课外实践活动创建平台,学校要为农村定向师范生购置专业图书期刊,为学生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活动提供条件支持和经费保障;专业教师要为学生的社会调查和个案观察等学术性实践活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学生管理部门要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出具体要求。通过上述努力,在定向师范生中形成关于留守儿童,关注未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习惯。

(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师范生关爱农村教育的情感

由于小学农村全科学生采用的是订单式培养,他们未来的就业去向已经明确。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来源集中的特点,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组织同一区县的学生选择2-3所留守儿童集中的小学,在每个小学建立一个“行知学堂”,把那些无法和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开展兴趣培养、课业辅导、安全讲座、心理辅导、科普知识讲座、拓展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通过这个方式,让全科教师更早的接触农村教育,了解留守儿童,从而培养他们“倾心于农村教育、热爱农村儿童的思想情感,形成深厚的农村情感”

(四)通过“四年一贯递进式”实习实训,促进认识深化和能力提升

见习实习是学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现状,直接接触留守儿童并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时机,师范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将丰富学校所学的关于留守儿童的认识,又为后续学习指明的方向和目标。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第一年,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校,对于见习班级和学校的留守儿童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注重面上的宏观把握,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第二学年,从整体关注转向个体关怀,引导从事助教的师范生自主观察学生个案行为表现,记录留守儿童相关事件,对班主任和老师的开展访谈,深入细致的了解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养成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对于未来的教育对象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学年,学生通过试教试做,撰写试教试做日志,分析留守儿童在教学方面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特点、问题和应对策略等。第四学年,学生将有一个学期集中实习,这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并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实习教师要以小组形式带着留守儿童研究的小课题进入实习学校,在实践中研究预设问题并最总形成研究报告;实习教师要从专业角度发掘留守儿童典型个案,并要制定促进留守儿童改进提高的行动方案,特别是帮助问题留守儿童在学业上,行为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最后形成文字档案;鼓励实习教师在实习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做好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记录,要求实习教师在班上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1-2次班队主题活动,并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孩子成长;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记录和整理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和困惑,带回学校在最后一个学期做深入研究。

通过上述平台的协同运作,农村全科教师在入职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真心关爱留守儿童,细心研究留守儿童,并形成做好留守儿童专业教育能力和信念。在这样模式下培养成才的农村全科教师必将成为实现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成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生力军。

篇10

在华南师大任教以来,我已记不清向多少份报刊投过稿了。在我投递过稿件的报刊中,《广东教育》是我投稿最多的刊物。自2002年以来,我每年都会向《广东教育》投搞。她之所以会成为我投稿不辍的刊物,是由于以下原因:

一是因为一次终身难忘的际会。2002年,我的《让学生敢说、愿说、会说》一文(以下简称《说》文)在该刊发表后,此文的责任编辑打电话告诉我,他们杂志社的王副总编要来我家拜访我。接到此电话的第二天,王副总编真的来我家了。几句寒暄过后,王副总编便径直夸奖我的《说》文写得好,并具体列举了此文的几个精彩之处。说实在的,我的《说》文不是没有瑕疵的,但能听到王副总编的当面夸赞,我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临走时,王副总编对我说:“希望吴老师以后多支持《广东教育》,多向《广东教育》投稿。”听了此话,我十分感动,倍受鼓舞。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到目前为止仅有的一次一份核心刊物的杂志总编登门向我约稿。王副总编的这份盛情邀约,十多年来一直激励着我。它成了我努力从事教育科研和教育写作及向《广东教育》积极投稿的宝贵精神动力。

二是因为《广东教育》不擅自改动作者的稿件。可以说,几乎每个有过投稿经历的作者,当得知自己的文章已通过报社或杂志社编辑部的终审时,都会很高兴;但如果此时报刊编辑告知作者,文章要能发表还须对稿件内容作一定的增删时,又都会感到很麻烦,即使最后按照编辑的要求作了增删,那也是很不情愿的;而当收到文章发表的样刊后,发现报刊社未经作者同意就删减了文章的内容时,作者会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无奈。十几年来,令我最感舒心的是我投给《广东教育》的文章,一经被录用,无一是需再作增删的,编辑也从未擅自删减我文章的内容。我认为,这不是因为我的文章写得有多好,而是因为编辑高度尊重作者,让作者畅所欲言罢了,编辑是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我。

三是因为我与责任编辑有着良好的友谊。每当我向《广东教育》投稿时,会将文章发至潘孟良编辑的电子邮箱,这时都能收到这样的自动回复:“您的稿件已收到,我将认真处理。”见到这样的回复,你能不倍感亲切、温暖、踏实吗?不像有的刊物那样,它是否收到作者的稿件,没有任何音讯,投出去的文章就犹如石沉大海。经与潘编辑多年的交往,我发现,他很敬业,工作认真负责。现在,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见面交谈时,我们已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了。我与他之间的深厚友谊成了我与《广东教育》杂志保持紧密联系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