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育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数学教育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数学教育核心素养

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列入各学科教育目标当中的一项重要培养能力,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可受益终身的良好品格与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真正得以成长为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人才[1].高中数学教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可有效促使学生形成理性精神、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思维,因而也已然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甚为重视的教育目标之一[2].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应积极探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真正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一、借助多样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由于高中学生对数学知识本就已有一定的基础,而教师需探究的便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才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促使学生愿意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从而得以有效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3].这就要求教师应摒弃单向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地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价值与重要性.由此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激发自身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培养起自身乐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意识,这对其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进行“空间几何体”这一课教学时,教师便可充分利用课程内容性质选择直观演示法与任务驱动法来开展教学活动.直观演示法主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声色结合的性质以吸引学生,通过展示一些几何体及其三视图,再利用一些专业软件绘制几何体模型,并将其以旋转、平移等方式为学生演示获得三视图的流程,由此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几何体的相关知识.然后,可再利用专业软件绘制其他几何体,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空间想象力来获取三视图,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会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与应用.

二、注重利用提问教学,引导学生强化思考能力

知识应用能力是核心素养中尤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学生只有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才能表示他真正地掌握了相关知识,并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有效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强化自身思考能力,帮助其真正掌握如何利用自身知识与思维来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能力.提问教学是各个阶段教学中均能发挥良好学习引导作用的教学方法,其应用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来逐步引导学生对学习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以此可切实地优化学生的思考能力,令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积极实践[4].以“指数函数”这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注意提问难度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比如,不可一开始就直接问学生指数函数是否会获得负值的结果.而是首先请学生观察指数函数以后,提问其指数函数与以往学习过的三次函数有何区别,继而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渐认识指数函数.在此过程中可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自己观察、思考来总结出问题答案,从而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积极开展评价教学,培养学生知识探索精神

由于现阶段数学教学已然摒弃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开始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互动式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这就意味着师生间的交流机会有着极大的增加.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此教学形式的特性来开展评价教学,确保能够在教学中、教学后均能通过评价教学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综合学习能力.在评价教学开展中,教师不能仅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与结论作评价,而是需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得出结论后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延伸性,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与优势,并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索意识.例如,在完成“直线与方程”这一章节内容教学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对自己在本章节学习中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此过程中教师需适当地肯定学生的观点,委婉点明不足之处.然后,再从学生总结的不同方程式中学生提出各方程式的特点、其在何种情况下可使用,以此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并由此切实地激发起了学生的知识探索欲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学习意识、应用能力、探索精神等几方面入手,重视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强化思考能力,主动探索知识.这对于学生而言可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切实地培养起良好的数学素养,对于教师而言,更是不断优化教学水平,累积教学经验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相关教师还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引导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培养起可受益终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丹.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四种策略[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22):32-33.

[2]高自山.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09):79.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文化教育;解决对策

文化教育也是高中数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教学标准中同样对数学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文化教育缺乏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教师们很少会展开数学文化教育。

一、高中数学文化教育缺失现状

高中数学文化教育在现行的高中数学教育中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都曾深入研究过数学发展史和数学文化,但是在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师却并没有把自己所学到的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主要是因为高中数学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高中学生面临着即将到来的高考,数学教师直接跳过了一些高考不会考查的内容。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展开更多数学知识的传授,但却对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产生了影响。大部分学生仅仅把数学作为高考的敲门砖,他们并不了解数学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学习数学知识所能够带来的巨大影响。数学文化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兴趣,从长期来看,这是不利于高中数学教育的顺利高效开展的。

二、高中数学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1.教学目标导致数学文化教育被忽视

数学文化教育应该是高中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当前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将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大部分教师对数学文化教育并不重视,在讲解到文化教育环节时往往一带而过,并不会展开精心设计和深入教学。教师们未能认识到文化教育对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最终导致数学文化教育被忽视。

2.教师在课堂中占据课堂核心地位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教学经验展开教学活动,并不关心学生的需要,教师认为学生们只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学习过程就能够取得好成绩,他们会传授给学生大量的解题方法,并安排学生反复练习习题。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只是掌握了外在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在短时间内对学生提升成绩是有帮助的,但却人为地制造了学生发展的瓶颈。

3.教学评价体系过于陈旧

现行的高中数学评价体系非常简单,教师会设置不同难度和不同题型的数学考卷对学生进行考查,最终的评价方式就是学生的分数,教师只看到学生成绩的变化,却看不到学生内在思想的变化。教学评价从未发生过改变,陈旧的教学评价体系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最终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内容。数学评价体系应该包含更多内容,特别是数学文化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价值取向等进行考核,保证学生可以通过数学学习实现全方位发展。

三、高中数学文化教育缺失的解决对策

1.教师转变教学目标及教学思路

在新课改后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数学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文化教育。教师应该顺应这一要求转变教学目标及教学思路,数学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化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和逐步渗透,教师要坚持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融入数学文化教育,使得数学文化教育真正成为高中数学教育的一部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将文化教育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既不能忽略文化教育,也不能够急于求成,并根据教学目标捋顺自己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目标中的各项内容。

2.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丰富高中数学教育

在过去的高中数学教育中,教师仅仅讲授各种数学知识,例如基础概念、解题方法、易考知识点等等,这些教学内容已经使学生陷入麻木状态,数学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数学文化教育可以使数学教育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告诉学生这些知识的来源及发展,通过数学历史、数学人物和数学思想教育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通过数学文化教育促进数学知识的传授,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来辅助数学文化讲解。

3.改变评价策略,注重文化考查

在现行的高中数学评价体系中,主要考查内容都与数学知识有关,基本没有涉及数学文化的考核。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改变评价策略,在评价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文化评价内容,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查,通过评价策略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思路的转变,使得学生对数学拥有更多兴趣,并积极学习伟大数学家的数学精神,勇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去获取更多数学知识,改变过去成绩定高低的评价方式,这对于后进学生转换也是非常有利的。高中数学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缺失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思路,采取有效对策应对并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加强数学文化教育。

【参考资料】

[1]秦瑜.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J].知识经济,2015(24):137+139.

[2]王建磐,汪晓勤,洪燕君.中、法、美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文化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28-32+55.

篇3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 专业素质 困境 对策

在关于高中教师专业素质的讨论中,数学教师的知识基础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那么,高中数学教师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基础?教师知识基础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如何?如何完善和更新教师的知识基础?本文中的“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专指民族地区中学高中数学教师.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基础,如思想基础、素质基础、能力基础、情意基础、知识基础等,本文的立足点在知识基础,之所以立足于此是因为教师的知识和认知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如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对教科书作用的认识、对学生的看法、与学生的关系等.有研究表明,“教师知道什么及怎样表达自己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知识的深化是促进他们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要途径.”[1]本文所关心的问题是:“高中数学教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知识的?”、“数学教师知识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等.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是指高中数学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操守、高中数学有关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技巧等基本功.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由于地方经济条件的限制、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自身的发展观念的影响等,凸显出以下困境.

一、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困境

1.数学教学过程形式单一

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由于工作任务重,学校缺乏培训资金,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被动地接受,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常常表现出:数学教师独霸讲台,主导教学全过程,把学生当做接受数学知识信息的容器,进行“满堂灌”.没有“学生—数学教师”之间的教学交往与思想交流.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2]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学会与学生交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无论是数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使每个学生都树立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2.部分教师不具备坚实而系统的高中数学专业知识

一般来说,多数高中数学教师都受过系统的专业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能胜任高中教学的知识基础.由于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新课程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高中数学知识系统整合,就需要在职高中数学教师及时地适应新教材与充实相关知识,例如现行高中新课程中的程序设计与框图,2004年贵州省高考相应教材的向量的有关知识.尤其现在是高中新课程实施后,很多高中数学教师感到不适应.高中数学课程结构和体系的变化,高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变化,对广大数学教师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例如,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和逻辑起点.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中集合概念就要求弄清楚集合概念的高度抽象性、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及集合元素的多样性;大量新符号的理解与运用;例如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A∪B={x|x∈A,或x∈B}A∩B(或B∩A),A∩B(或B∪A)读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N+是正整数的全体;补集:属于全集U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CuA,即CuA={x|x∈U,且x不属于A},Φ表示空集,它没有任何元素;{Φ}也是一个集合,它有一个元素Φ.又如对于定比分点概念,由于部分数学老师自己没有真正把握清楚教学中学生难以体会到定比分点概念的领会应用;高中学生对于λ作为一个向量是另一个向量的倍数的比值,很难理解;对于起点、分点、终点更不易区分清楚,且与λ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学生在解决有关问题时容易出错.

坚实而系统的高中数学专业知识是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和必要,贵州省黔东南州某高级中学在一次对数学教师进行高中知识的检查中,用一套高考模拟数学试题进行测试,结果总分150分12个数学教师中只有一人90分以上.学校领导后来安排一套高考数学真题进行考试90分以上仅3人.

3.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因教学工作量大而影响专业素质的发展

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量大,例如贵州省黔东南某高中一位数学老师多年来一直超负荷地教学.这位数学老师有好几年都在教五个班,最多每周上30多节课.但是,繁重的教学任务并没有把他吓倒,学生的作业,测验的试卷,他是不会摞到第二天的.他每天要手工刻印一张数学试卷发给学生,学生按时交给他,他会给每个学生认真批改,错在什么地方用红笔注释清清楚楚,然后在课余抽时间详细给学生讲解.当今的高中数学教师除了要具备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能力外,还要把握高中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及具体特征,也就是精确、简练、严谨和具有逻辑性.关键要让高中学生体会和可以接纳,从而接受与消化数学知识.如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高中学生一般没有曲面上距离的概念,对球面距离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感到非常困难,从平面距离知识过渡到球面距离的思维跨度相当大、抽象性特别强,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是民族地区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普通话不是很规范,影响了教学效果.民族地区数学教师要不断反思、力求完善,在专业素养上追求完美,使自己持续发展不落后于时代步伐.

二、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之路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民族地区的高中生数量越来越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经被列入国家中长期改革发展纲要.因此社会对高中数学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师自身的专业修养、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地位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不能仅仅懂得数学知识,还需要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知识,懂得与数学教育密切相关的各门学科的知识,应该学会反思,学会做数学教育科研.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修炼、高尚的师德修养,爱岗——必须先爱自己从事的高中数学教育事业人文知识素养是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好的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具备使学生敬重的人文素养,例如丰富的数学史知识,流畅的普通话表达能力,以及具体动态的方式体现语言的人文化,数学教学的人文关怀等.课堂上数学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民主、平等、赏识、期待、激励、宽容等.必须具备教育理论素养.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尤其要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始终贯彻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专业素养,成为成功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篇4

一、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兴趣是人进行任何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具备一定的兴趣,才能完成预期任务,实现理想目标。高中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自主加入到学习中,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探究更加高难度的数学问题,才能将知识深刻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以往教学这话总,教师通常会占用整节课的时间,不停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虽然已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教师却呆板僵硬的将教学课件上的内容转述给学生,毫无新意、更没有体现出任何思想。而学生则会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化,以及复杂的各种公式、定义等,对数学无法产生兴趣,更不想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课堂学习中,因而导致成绩下滑。

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及时进行有效改革,要努力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堂情景,或是通过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活跃教学氛围,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要转变以往教学内容的展现模式,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意义,并乐于接受,进而形成数学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通过这样新颖的方式,提高学生注意力。比如在高中一年级下册中的《空间几何》的章节中,教师首先可以从身边学生常见的几何物体进行搜集,运用数学的知识向学生讲解不同物体中所含有的几何体,并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为学生直观的演示几何体的平面、立体、三维等情况下的变化及结构,在学生认真观看期间,教师可适当的将几何体的数学公式融入进去,并让学生观看视频后,有利基本了解的前提下,说出几何体的概念或是定义,这样引导性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进而在总结中,真正掌握了课堂知识,从而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奠定稳固基础。

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核心素养是全世界范围中教育体制、教育落实、教育科研领域的关键性议题,能够引导并带动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职业发展、以及教学实效评价等重要教育活动。而我国在2014年就曾经出台了有关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文件,且从中重点强调了应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确保学生充分具有适宜的发展素养及能力。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应充分利用学科的逻辑性、实践性等特征,激发学生多向性思?S,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各环节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上,高中数学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只能被动的接受,等待教师的讲解,久而久之,让学生失去了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等待教师的指挥,创新力的培养更是丝毫未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能力强、知识领域广、学识渊博的优秀人才,还重视人才是否具有创新性思维与能力,而创新是人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彻底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及模式,应站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职责,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学生的引路人。同时,在教学内容中,要尽可能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方式,要使教学过程充分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比如高中二年级上册的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中,就可以调整教学方式,由于这一章节的知识存在一定抽象性,并且难度系数较高,但在数学中的圆锥曲线等相关内容上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差别不大,都是先假设出固定点的坐标,然后从点所构成的直线和圆锥曲线之间的相对性数学方程逐渐深入,进而将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进行并列,最后算出联立方程组的结果。想要让学生对这样的解题过程充分掌握,教师不应仅局限于固定的题目,要通过直接以及圆锥曲线两方面知识题型的讲解,锻炼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题,通过与教师解题思路的对比,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差别,进而形成适合自己的数学思维,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要深刻意识到,无论学生概念、公式背诵的多么熟练,都不及帮助他们学会使用方法,培养他们灵活创新的思维,只有?@样才能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并且还能让学生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真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指导学生总结反思

课后的知识复习巩固对于学生来说也同样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是教学内容延展。在对知识进行总结、整理当中,学生能够及时察觉自身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问题,以及容易忽略的知识内容,可以更加全面性的梳理所学内容,调整知识结构,并且有效提高总结反思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核心素养。在知识的探究与讨论中,教师通常过于重视问题的结果,因而会在正确答案出现后,终止学生的课堂交流,严重忽视了学生得出答案的过程体验,这样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逐渐出现固定的思维模式,仅停留在自我为数不多的经验中。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与环境,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阐述解题的过程,以及所运用的思路及方法,进而通过教师加以辅导,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对知识产生重新的认知。

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思维障碍;创新思维

高中生的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对于数学的感性认识,通过运用基本的数学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数学思维方法学习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从而获得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认识高中数学的基本规律,并且通过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具备一定的数学推理和数学判断能力。得益于多年在教育一线的工作经验,总结突破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策略如下:

一、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高中生突破思维障碍

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高中生突破数学思维障碍的办法之一。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中,普遍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答题能力,因此,教师集中培训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思维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以考试、解题为例,教师可以在解题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并从不同角度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和解题方法。通过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演绎能力以及数学归纳能力得到解放与锻炼,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助于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突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绝对核心,一切教学行动和知识传授都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是课堂的客体,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降低,而且还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从而产生思维障碍。开放式教学方式解决了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的这一弊端,通过和谐的教学环境和互动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进程,能够实时与教师、与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思想、观点互动,并且想象力和思维得到了解放,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突破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更开放。

研究高中学生突破数学思维障碍的方法,对于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素养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试卷讲解 有效开展

教师的教学活动成效,学生的学习实践效果,需要借助于课堂作业、课堂练习、数学试卷等“抓手”,进行及时的检测和评估。试卷测试的目的,一方面是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实情,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技能素养。试卷讲解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体系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在数学试卷讲解活动中,需要教师综合各方面教学因素,科学实施,精心开展。新课改已深入渗透数学学科教学领域,并对数学试卷设计和讲解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高中阶段,试卷讲解已成为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家常便饭”,开展好、实施好试卷讲解活动,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对数学试卷讲解活动进行论述。

一、展现教学双向特征,试卷讲解要双边互动

构建主义学者认为,试卷讲解是数学课堂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讲解活动进程,应体现和展现教学活动双向、互动特性。笔者发现,传统教学理念下,试卷讲解活动是教师群体的“专利”和“专属”活动,教师承担和肩负了试卷讲解的整个活动任务,学生群体只是被动听讲和接受的“承载体”。新课改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要以学生为核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试卷讲解活动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而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教学互动特点,围绕试题的解题思路、解答方法及解题效果等方面,与高中生进行深入细致、深刻互动的交流、谈话、讨论活动,将学生引入到探析、思考、评讲试题的实践活动中,推进试卷讲解的进程,保证试卷讲解的实效。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一言堂”的试卷讲解活动现象依然存在。教师一方面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实施双边互动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需要激励高中生内在情感,保持主动参与试卷讲解研析内在情感。

二、注重知识巩固强化,试卷讲解要温故知新

巩固所学数学知识,强化所获解题技能,是数学试卷测试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目的。试卷讲解作为试卷测试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自然也要遵循和体现这一目的要义。高中生在完成试卷试题的过程中,借助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内容和所形成的数学解题经验,开展对试题案例的探究、分析、解答等活动,达到温故知新、提高素养、提高技能的目的。因此,教师试卷讲解活动不能就试题讲试题,而应该深挖试题中所隐含的丰富数学知识点内涵及多样灵活的解题策略方法,引导高中生再次复习和梳理数学教材内容,巩固解题方法经验,切实提高数学素养和解题水平。如在“已知|a|=,|b|=1,a与b的夹角为45°,求使向量(2a+λb)与(λa-3b)的夹角是锐角的λ的取值范围”试题讲解中,教师针对高中生试题完成情况,引导高中生对问题条件及解题要求进行“再次”梳理和分析,高中生探析试题内容后,认识到该试题的条件中包含了“平面向量章节”数学知识点内容。此时,教师组织高中生就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内容进行复习强化,并就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进行逐一讲解,从而帮助高中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点内容,高中生在此试题讲解中,数学知识内容得到巩固强化,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三、渗透课改核心精髓,试卷讲解要锤炼技能

数学学习技能锤炼,数学学习品质培树,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现实要求和根本宗旨。苏教版高中数学课改实施纲要提出,要以学生主体为核心,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和重要使命,树立能力至上、能力第一的教学理念。同时,教育发展学认为,试卷讲解,不仅是试题讲解分析的活动进程,更是培树学习对象技能素养的锤炼过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开展试卷讲解活动,不能以讲解活动取代学生实践活动,不能以教师讲解取代学生探究实践,而应该遵循新课改要求,在试题讲解中搭建高中生探究分析载体,组织高中生开展探析问题条件,探寻解题思路、总结解题策略、反思解题效果的动手实践活动,让高中生在试题探究研析进程中,不仅掌握解题方法策略,还提高数学学习技能素养。

试题:已知,有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分别为a,b,c,现在有一条直线l:ax+by+c=0,M(-1,1),N(-1,1),P(1,1),Q(1,1),试判断M,N,P,Q是否均在直线的同一侧,请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分析:通过该问题条件内容可知,解答该问题是需要要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大小关系判断。

展示解题过程。

教师点评:该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及运用三角形三边大小关系。

学生反思整个解题思路,进行修正和完善。

四、彰显高考政策要义,试卷讲解要与时俱进

数学试卷讲解中,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存在就题讲题现象,未能将试卷的内涵进行丰富,外延进行延伸。试卷讲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展示试题的丰富内涵和外延,与时代要求相结合,注重高考政策要义渗透,重视高中典型讲解。高中数学教师在试题讲解的基础上,应将近年来的有关此方面的高考政策要求及典型模拟试题引入其中,向高中生讲授高考政策考查要求和能力要求,并设置典型高考模拟试题,组织开展解析讲解活动,以此提高试卷讲解活动成效。

以上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感悟,对高中数学试卷讲解活动有效开展所做的论述。高中数学教师试卷讲解要渗透新课改要义,活化讲解形式,注重实践锻炼,丰富试题外延,提高讲解实效,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林.利用好试卷讲评课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英语之友(高二版),2009(Z1).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中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很多学科教育仍然未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高中数学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学生课业负担重,而且很多时候根本不出效果,投入与产出不能成正比。下面就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与质量,减轻师生负担提出几点建议。

1.解放思想,转变师生意识,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我国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以应试为主,在前几年转变教育模式,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学科设置以及教师素质都有了较大改变,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作为三门主课之一的数学,仍然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就有必要从根本上改变师生意识,认识到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及趣味性,卸掉应试教育的包袱,轻松愉快的授课学习。学校不应单纯以升学率来考核教师工作,升学也不能简单凭卷面成绩录取学生,考核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应该成为重要部分,从源头上引导学校师生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成为高中数学实施轻负高质教学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是其重要保障。

2.教师应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思维缜密的学科,与其他主要依靠记忆的学科有所不同,每一堂课都有一个重点,围绕重点展开学习,教授重点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大脑,加深印象从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应结合课堂内容,讲解例题,指导练习,答疑解惑,环环相扣,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就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3.善于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的根本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自觉的学习知识,并且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高中数学有很多可以实践的例子,如立体几何等,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各种各样的立体模型,在制作的过程中,对这些模型有了直观的印象,在讲解的过程中就更容易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老师讲解例题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可以请中等水平同学演示讲解,水平较差的同学要鼓励其多问多说,教师表扬引导为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自愿地去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的课程,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存在于日常的生活或生产中,课程教授的过程是将这些数量关系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完全可以源于生活,返回生活,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易理解相关概念,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达到高效率的教学目的。

5.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要求学生不依常规、广开思路并能举一反三,在课堂教授过程中,引导学生不要拘泥于特定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突破习惯思维方式。允许犯错,但要积极主动找到答案,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6.多种教学工具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电教工具

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工具,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创设接近真实的场景,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将抽象的数学思维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思维,化静为动、化繁为简,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率。并且,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丰富了教学资源,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式,但是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补充,改变了以往陈旧单一的授课模式,生动味性皆有很大程度改观,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起到根本性的转变作用。

7.运用多种数学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的教学,要以数学思想为指导,不仅仅只是知道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知识,更要充分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价值,并且提炼解决问题的规律,把这些根本性的数学规律原则教授给学生,让他们从源头上了解数学的本质,并且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注重的应是学习质量而非习题数量,学生注重的应是理解和掌握原理规律,而不是套模板取得的习题正确率。教师应该采取具体的策略保障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改进等每个阶段都能够取得切实的效力。

总之,高中数学是一门既关系学生升学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优化学生的认知,真正实现数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志英.谈高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J].中华少年,2011,(10).

[2]张兴娟.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探索[J].教学荟萃,2010,(23).

[3]李英苗.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热点聚焦,2011,(05).

篇8

Key Words: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摘要: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追求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目标,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学科教育中如何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我们要结合学科教育,来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应重视学生、教师及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科素质教育

一、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目前的教育中,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从四个要点来谈谈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应付考试,特别是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健康、劳动技能等方面,而每一方面又因时代不同、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现阶段文化科学素养方面,除文化科学知识外,还要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试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方面是突出智育,忽视其他方面,以文化课考试代替了素质的全方位要求。

(二)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教育的平等。现代的教育质量观是“卓越教育”,既求公平又求效率,所以基础教育的重心应从少数“重点校”转向大批“薄弱校”,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应成为我们实现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最完美的途径。应试教育是只抓少数尖子学生,放弃整体学生的“精英主义教育”,既谈不上公平,更谈不上效率。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价值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因为少数的精英可以引进,但整个国民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

(三)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基础教育不过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环节,而非“终结教育”。现代学校担负着两个课题:一是促进“人格形成”;二是促进“学力形成”,这种学力是由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可持续独立学习的态度这三个要素组成。学生时期是主要的学习时期,既要学会立足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本领,更要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校应创造适应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教育体制,形成学校适应学生的校园文化。而应试教育则急功近利,为一时的分数的提高而排斥其他。

(四)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注重开发个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学校的功能首先是发展功能,而不是选拔功能。因此学校应从传统的偏重单向灌输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有机会把某一方面的潜在的才智得到良好的启蒙、发现、培植和发挥,从而高于一般人。而应试教育注重的是选拔,就很难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二、树立学科教育的素质观

学科教育是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载体。将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明显的特点。学科教育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学科教育中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一)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智力素质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过去强调这个素质太过分,以分定好坏,以升学论成败。学生为分而学,教师为分而教。智力素质对人的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还是解决不了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教师是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要有勇气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把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政府是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组织者,政府对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应有所作为,不能光凭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社会是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见证者,社会要形成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氛围。“应试教育”根治之日,就是“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实施之时。

(二)结合学科特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我国现阶段对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的素质要求。这些素质应通过各学科教学来实现。各学科要把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贯穿到教学理念上,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任何一门学科在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实施中有其独特性。如:语言学科(母语、外语)教师应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又如:自然学科(数学、物理电子信息、化学、生物)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现象,分析过程,归纳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等等。

(三)学科教育是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向学生传授社会和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挖掘这些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教学等其它方式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榜样和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养成个性;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习解决问题,学会创造;通过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四)学科教育要重在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而是为学生将来生活、就业、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因此,学科教育传授的知识应是与生活和就业紧密相关的知识,应是学科中最为基本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学科教育教会学生的应是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观念、意识、态度、精神和学习能力;学科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合格公民的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忠诚老实等优良品质;学科教育还应教会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变化,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能力。

(一)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课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真正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不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影响教学质量较深层次问题的有力的揭示。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赞成,几乎所有的教学都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另外,虽然“差生”在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知识背景、元认知等方面与中等生、优等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只要得到教师的有意关注和科学的教育,这种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消除。此外,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端正学习态度,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能力。

篇9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机整合的实践探索

所谓“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手段叠加,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达到高中数学教学各要素的丰富和谐,使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1、借助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演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从而降低教学难度。

在这种模式下,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将这些资料组合起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也可以在网络计算机教室中进行教学演示。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线时,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变化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理解。利用几何画板在计算机屏幕上轻松的应用动画形式作出各种三角函数线,数形结合可以把一个较为抽象的问题单一化,降低教学难度。

2、借助计算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

“问题”是高中数学发展的动力,现代高中数学教育更是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传统的高中数学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片面强调了高中数学重视演绎推理的一面,忽视了高中数学作为经验科学的一面。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得到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已经有许多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图形计算器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和做“高中数学实验”。举个例子,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高中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高中数学实验”,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真正的高中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高中数学结论。

3、借助计算机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学习的评价。

在课后,可以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复习和巩固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这种课件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同时提供文字、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文、图并茂。学生可以自己决定进度,针对自身情况逐步深入地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另外,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做成一些智能题库,或利用教育软件,学生可以用它做题、复习知识。计算机还能同时测试答题者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智能地调节题型、题量,并在线调出相关知识点的理论讲解,复习教学内容。教师或学生也可以利用智能题库随意生成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电子试卷,进行在线考试。

总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索

1、促进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实现职能转变。

数字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协调者、数字化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自觉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善于学习,勤于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教师应冲出“以书本知识为本”的旧观念的束缚,深刻认识21世纪信息技术教育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思想,积极学习新课改理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知识和课件制作技术;要练就一双慧眼,能对网上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最快的速度搜罗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要学会借鉴网上的名师教案、课件或科研成果,实现网上协同备课。

2、适度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投影等媒体技术,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或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颜色,或让“固定的”几何图形运动起来,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3、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科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知识的构建和重组。

数字化教学主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知识建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忽视使学生从高中数学知识的内存联系上把握高中数学知识结构的现状。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用来展示知识脉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高中数学知识结构。

4、借助信息技术挖掘网络资源,扩大师生的信息面,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学生在中学阶段了解、掌握更多方面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逐步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掌握和处理信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因此发展知识经济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人才。随着教育观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调将多媒体主动地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使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下面,我就谈一谈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一、多媒体教学响应改革潮流发展

对于新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完全沿用旧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是难以胜任的,中学教学需要新技术的参与和支持。因此计算机、手持图形计算器、多媒体展示手段及专用的外接设备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中学教学,尤其是数学等理科课程的教学。传统教学中主要是靠教师讲解分析数学知识,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数学,但是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如何还得看个人的潜质和能力。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不断改变其中的变量,观察结果中的变与不变,从而抓住数学问题本质。这样从直观表象到深入理解,从特殊具体到一般抽象,从归纳猜想到推理证明,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更加注重知识产生过程的实验与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显然多媒体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是很有必要的。高中数学很大的特点是有很强的抽象性、严密性、系统性,内容多、难度大,如新课标中直观立体几何内容很多,可是只有18课时,只有利用多媒体来呈现简单的、程序性的、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将精力集中在新知识的探究发现学习上,提高课堂的容量和效率,才能完成教学的任务。

二、多媒体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又能增加课堂的容量。教师在传统的备课中需要查阅大量相关的文字资料,要一本一本的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网络中寻找,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教师找资料的时间。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所有教师又可以共享教学资源,不断的创新资源将别人教学的精华和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演示文稿在呈现文字和描绘图形上快捷又准确,能为教师节省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难点解读和学法指导上。借助演示文稿还可以进行数学知识优化处理,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提供示范。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对一些难点问题,可以把画面“定格”在某一位置,进行分析归纳,既省时又省力。比如,高三数学总复习时,教师能快速的利用演示文稿来展示知识要点、例题、解题思路等内容,为高效课堂增加足够多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使其与学科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在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2)选择适于数学多媒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周密地设计课件;(3)在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要与教学紧密配合制作多种类型多种功能的智能型教学课件。

四、数学教学离不开多媒体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思辨学科,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维。数学具有鲜明的特点,数学概念高度抽象、数学语言科学简洁、数学逻辑体系严谨、数学思想方法深刻。当我们在抽象思维遇到障碍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展示数学对象,而且还可以展示数学对象的构造与变换过程,反映出数学本质、展示出数学思维。同时在探索未知时,可以通过参数赋值等方法来构造数学对象的特例,然后连续变化参数来变换数学对象,经过观察、思考、尝试、猜想等具有创造性的数学思维活动,来寻找数学规律,并且试着求证发现的结论。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可以作为方便的教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创设教学情景,也可以使用现成的课件、积件、资源库,综合利用各种资源,选择能够揭示所需问题的数学本质的资源组织教学,形象直观地演示数学对象,动态地展现数学关系,揭示数学本质,表达数学思维,创设出展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进入学习情境去感知、理解、建构数学的意义,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改进教学方式。

总之,多媒体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媒体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也是必然,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学习和掌握多媒体,并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多媒体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教学,通过呈现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开展数学实验、创设合作与探究学习情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去体验、感受、建构知识,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并且能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学位论文.《数学课堂微型探究教学的设计与实践》.2007.

[2]期刊论文.《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中国信息技术教.2010,(12).

[3]期刊论文.《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