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区域发展战略是构成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区域核心竞争力系统中,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区域发展战略的策划是根据区域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来组合并激活区域要素,使各要素处于良性互动的均衡状态,并形成“集聚效应”,不断吸纳人才和技术等要素,使区域的“边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这是区域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一、发展战略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由区域优势资源构成,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混合资源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或地区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或地区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区域发展战略才能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区域比较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培育、创造并维持其竞争优势,以保证区域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
二、发展战略是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区域竞争力是地区内所有产业竞争力的集。如果用AC代表区域竞争力, AIC代表区域产业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
AC={AIC1;AIC2;AIC3;……}
区域竞争力最终由该地区产业竞争力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无论是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速、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还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地区产业能力的强弱。培育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就在于寻求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收益。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也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其产业竞争力。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强不强,对于能否稳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适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以该地区众多产业发展能力的集合为基础,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上表现为地区产业发展能力之间的竞争。竞争优势的大小是由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一般地说,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情形:支配地位;优势地位;有利地位;维持地位;劣势地位。如果一个地区有某一产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或有利地位,甚至是支配地位,那么该产业在全国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发展战略中就是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产业,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如云南的烟草行业就是一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行业,云南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保证烟草行业的优先和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扶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龙头产业,培植市场开拓能力强、营销网络健全、具有品牌效应的标志性产业,形成区域核心竞争,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符合区际比较优势,越容易建立起竞争优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不可能在各个产业都具有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区域发展战略具有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使其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作用。
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性质、速度和规模,并体现出某一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主导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的主导性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系统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带动相关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生产出名、优、特、新拳头产品,创造出相对丰厚的利税,增加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实力和谈判回旋余地。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过程看,根据产业链式发展规律,区域主导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表现出强烈的链式连锁反应,要求或促进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形成多种产业相互配套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将区域产业发展序列按区域比较优势禀赋状态进行安排,根据区域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最终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发挥特色产业作用。即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包括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条件、蕴孕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创新力的人力资源,将之适当组合,发展成特色产业,并生产出特色商品。这种特色产业及其特色产品,能造就“特色壁垒”,产生特色竞争力。
三是合理布局区域空间作用。其一诱导产业空间聚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引导区域内的企业、产业在空间初始布局和重置投资上相对集中,共享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产业聚集经济效益和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获得区域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升。其二培育地域增长极。增长极的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根据增长极理论,在经济资源有限,需要加速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条件下,区域发展战略能有意识地培育地域增长极。如设立重点开发区域,并从政策、利益上加以引导,集中经济资源,使重点区域高速成长,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篇2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金融支持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several finance bottlenecks on developing the blue economy,and proposed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successful practices and experiments from other well-developed marine economy and land finance,such as establishing the investing and financing platform,innovating finance products,etc.
Key Words:shandong peninsula,blue economic zone,marine economy,finance support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1-0003-04
2009年4月和10月,总书记两次视察山东,结合山东区域优势和发展特点,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要求,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大机遇。“蓝色经济区”寓意深远,是指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展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但是由于海洋产业自身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禀赋特点以及生态环境社会公益性和效益外溢性的脱节,蓝色经济发展面临产业发展前景和潜在收益不确定性的问题,导致现行较为成熟的陆地金融制度体系和产品创新手段无法与海洋经济融合,来发挥资金支持和平台支撑作用。实现海洋经济与陆地金融的对接,促进陆地金融发展理念与金融手段的创新与转变,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和必由之路。
一、国内外发展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手段及经验
国外发展海洋经济的时间较长,相关的金融支持手段较为丰富,总起来说,目前世界各国在海洋经济发展领域主要执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金融支持政策,涉及项目集中于渔业发展和船只建造,旨在通过分担风险和诱导利益促进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选择,主要措施有发展政策性保险、创新投融资机制以及开展金融合作。
(一)发展政策性保险
针对海洋产业发展中的风险集中和不可控问题,以政策性保险扶持和推广海洋产业,尤其是渔业的发展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商业性保险难以规避成本收益不对称下生产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发展政策性保险,通过政府的信用担保和资金支持,能有效动员全社会来分散海洋产业风险,改变生产经营者在风险面前孤立无援的窘境,是完善海洋产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海洋产业发展中政策性保险的主要形式有:(1)渔船保险补贴计划:按照渔船马力的不同实行“高马力高保额、低马力低保额的动力补贴方案,由政府出资补贴保险费的30%。(2)渔业保险补贴计划:政府成立专项准备基金对从事渔业生产和渔业相关链条产品开发产业的保险费进行20%-30%的适当补贴。(3)普惠制的引导性保险计划:不设定具体行业和受益主体,只要与海洋经济建设相关并愿意投保,政府均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性保险费补贴,从而引导更多微观经济主体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二)创新投融资机制
海洋产业自身周期长、风险大、收益不确定等弱质性决定了金融机构支持有限和产业必然存在资金缺口。为了解决发展的资金瓶颈,国际上围绕金融的抵押、担保、信贷等环节已逐步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筹资、融资服务体系,尽可能为其提供金融配套服务。(1)降低涉海产业融资门槛,增加贷款额度,例如通过政策性银行向海洋产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或提供比正常分期偿还期限长的贷款。(2)建立涉海产业发展基金,例如渔业基金、渔获量均衡基金、渔船资本化基金、渔船油价稳定基金、渔船保险基金、渔业贷款基金、地区发展基金等,为涉海经济提供贷款贴息支持。(3)成立专业银行,并以优惠利率和分期偿还的形式向购买或改造渔船、购买鱼类加工设备以及其他涉海产业活动提供贷款,如挪威的海洋银行。(4)提供类似农产品保护价格制度的渔产品抵押贷款制度,该制度下渔民可以按照贷款率水平,将产品抵押给国家,获得贷款收益。当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时,渔民可以放弃抵押产品,且不需要偿还贷款;反之可以将已经抵押的产品要回出售,并偿还贷款及相应的利息。
(三)开展金融合作
仅仅依靠有限的政策性融资力量和部分商业性融资力量,无法完全满足海洋产业对资金的大额和连续性需求,因此国际上一般都采取在政府投资示范性、引导性和调控性基础上的金融合作,例如兴办合作基金会,设立信用担保基金和机构,通过股份制方式或联合担保方式发展涉海产业小额信贷等。另外,鼓励企业入股、个人捐助、国际援助等方式通过项目合作或渠道创新积极进入涉海产业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投入多元化、利益共享的投融资新体系,也有效扩大了海洋产业发展的资金总量。
相比较国外海洋经济的发展阶段和金融支持手段,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概念,至今虽已有近30年的时间,但仍处于起步、摸索、修正和补充阶段。直到近几年,随着一系列临海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国内金融业才开始利用国家赋予的改革优惠政策和有利时机,在金融业务、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开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一是加大信贷渠道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和金融资源倾斜程度,主要向各类海洋开发基础设施项目、涉海建设大型项目、中小企业及特色行业提供金融支持,尤其是政策性银行可以直接投入政策性资金支持具体海洋经济项目,还可以贴息、担保等方式吸引商业银行从事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活动。二是设立专业融资机构,提供专项服务。设立专业性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例如滨海新区成立渤海银行和天津港财务有限公司),并加大国内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设立,增加专项业务发展部门,提高金融支持的效率。另外,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利用优惠贷款,发展特色服务,形成对国内金融资源的有效补充。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运作方式,扩大直接投融资渠道。金融机构通过积极开发和利用集合信托、短期融资券、银团贷款、保函、企业债券、海域使用权抵押、政府主导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等方式,为涉海企业提供优良、特色金融服务。四是推动金融开放进程,有效控制涉外风险。逐步展开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改革,有序开放涉海企业集团外汇资金集中管理和运作,尝试发展离岸金融市场,采取更便捷的外币结算方法,鼓励金融机构在更大范围内从事混业经营业务。
二、山东省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瓶颈
结合国内外金融支持海洋经济的实践,思考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的金融发展程度和投融资体系建设现状,尚存在以下几个“瓶颈”。
一是资金支持缺乏力度,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目前省内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信贷、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引进外资。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底,山东海洋产业源自上述三方面形成的融资额度分别约为730亿元、82.5亿元以及20亿美元。尽管集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涉海产业贷款只占全省贷款余额的4.4%,涉海上市企业只占全省上市企业数量的5%,短期融资券融资额只占全省余额的7.5%、实际利用外资只占全省实际利用额的2.6%。此外,发展风险投资是解决海洋高技术产业融资的最有效途径,但山东省的风险投资发展滞后,仅有的少数风险投资运作方式并不符合产业运行规律,且过度追求保值增值。
二是抵押物创新滞后,增加贷款融资障碍。海洋经济产业获得贷款的有效抵押品较少,一方面,动产在海洋经济产业资产中占比较高,而山东省的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开展船舶等动产抵押业务,海洋经济产业获得的贷款超过90%为信用担保贷款或厂房土地、机器设备等抵押贷款;另一方面,海洋经济产业可用于贷款抵押的机器设备多属专用设备,其抵押率相对较低,大多仅在25%-60%。此外,海域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抵押虽然没有法律障碍,但由于金融机构的认知程度较低、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还不够规范和明确,大多数的商业银行都没有开展这一业务。造成的结果就是省内许多涉海企业和个人以船舶等为抵押从香港或境外银行获得贷款融资,而省内金融机构则不得不将市场份额拱手相让。
三是风险规避手段缺失,形成潜在无形损失。海洋经济产业多为涉外企业,相对于一般陆地经济,要面临更多的汇率风险。以造船业为例,相关研究表明,我国船舶出口业务占比超过70%,汇率每升值1个百分点,我国造船业将损失21亿元。虽然涉海企业可以通过选择结算币种、远期交易、套期保值等手段部分锁定或转嫁汇率风险,但汇率的波动仍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利润,而目前金融市场和机构缺乏足够的手段出清汇率风险。在汇率波动尤其是单边升值的背景下,汇率风险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资金特别是社会资金向海洋经济产业的投入。
四是涉海保险发展不足,降低贷款融资保障。涉海保险尤其是渔业养殖保险等能减少信贷风险,增加还贷保障,多数商业银行和农信社都将保险作为还款来源的有效保证。尽管近年来海洋保险的险种和规模开始加快发展(据统计,2007年省内海上船舶保险保费规模为2.3亿元,海上货物运输保险规模达1亿元左右),但也只占全省保费收入的1%,与涉海产业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严重脱钩,难以有效覆盖风险。涉海保险的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专门针对海洋经济的政策性保险产品;二是商业性保险不愿涉足;三是即使对于已有的保险项目,由于专业人才和相关定价、估损、理赔技术的缺乏,无法保、不敢保的现象非常普遍。
此外,缺乏专门化的担保机构、租赁公司以及相关领域内的法律、会计等相关中介机构,也是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约束的主要问题。
三、金融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拟实现的“五个突破”,可以确定“优势、持续、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观念。再结合海洋经济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应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风险分担为主、利益诱导为辅”的金融支持战略。
(一)发展多种投融资方式,提高投融资效率
由于海洋产业的行业分类、发展阶段、与宏观政策发展导向的相符程度等不同,对资金的数量和实效性要求存在差异,应采取分层次、分类别的投融资支持战略。就产业层次而言,海洋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和基础性、战略性设施需要政府积极投入,大力扶持;第二和第三产业中的成熟产业,只需在政府适度引导下进行市场化融资;高风险、成长空间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非盈利性”投入,但在适当时机可鼓励盈利性的商业运作模式介入。就产业类别而言,应优先发展新兴、环保、特色产业,继续支持传统、高附加值、民生产业,严格淘汰落后、双高、纯劳动密集型产业。
具体来说: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各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向海洋经济的倾斜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国债和预算内资金支持,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贴息等手段,落实相关配套资金。二是加快市场化投融资体制创新,包括引入不同类型的战略投资者,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扶持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专业性融资机构(例如组建海洋开发专业银行),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强力支持蓝色经济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海洋经济企业,积极引导、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经营权和资产转让、联合兼并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产,还可鼓励和引导企业发行海洋高新技术的可转换债券、可调利率优先股票等,在发展初期扩大融资来源。三是积极利用外部资金,全面放开外商投资海洋经济领域,努力提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周边经济圈的融合程度,例如积极参与海洋国际性区域合作开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尽量争取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或国际金融组合的优惠贷款或赠款;尝试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等方式吸引外资和技术,采用对外招标的方式加速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探索完善抵押担保方式,强化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
针对蓝色经济区中大量闲置的土地和海域使用权,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增强金融机构认可度,有利于降低信贷门槛,畅通融资渠道。一是积极开展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要加大宣传和引导,尽快规范信贷管理办法和有关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规章制度,落实相应的操作制度;加快专业性评估机构建设,健全评估标准;积极发展和培育海域使用权二级交易市场,构建海域使用权的变现平台;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财政贴息政策,降低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风险,加大金融机构对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认知程度和投放力度。二是推动土地流转与交易。针对蓝色经济区中滨州、东营等地市存在大面积的盐碱地、荒草地和滩涂等未利用土地的现状,建议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因此,可以探索建立省级统筹的土地管理体系和市场交易机制,完善适合当地情况的流转土地抵押融资制度,实现该区域土地资源的资本化,从而吸引各类开发资金流入并支持产业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用地、用海指标,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优先安排用地、用海计划,全力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此外,针对部分生产分散、信用较弱的涉海经济个体,可以借鉴农村金融中的互助担保方式,大力发展信用联合体贷款,有效提高从事海洋经济发展的微观个体的信贷能力。
(三)加快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推动区域产业集群优化整合
发展环境、区位优势、人文理念等的相似性,使得半岛海洋经济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由此带来了基于规模化生产和竞争力提高要求的区域产业集群整合的必要性,而当前金融产品单一和金融服务落后限制了优化整合的进程,需要创新金融产品方式、加强产业集群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与合作。一是建立完善并购融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金融机构与市场中介机构合作,积极利用并购贷款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优化整合。二是大力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积极支持重点产业的设备更新,提高技术含量。三是积极探索开发集合融资平台,有效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引导政府、银行、担保、信托、创投和其他社会投资者等多方参与,积极发展各种债权、股权类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集合融资服务。四是重点探索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模式和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发展和推动置于价值链、供应链下的贸易贷款。五是鼓励开展各类非信贷融资模式,综合运用贸易融资、保理、票据、信用证等非信贷融资工具,做好对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六是转变经营理念,规范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可考虑改变风险基金的所有者结构,适当增加对收益关注度较高的企业或民间资本的控股权,在适当时机还可吸收国外风险投资专家进入,同时发展初期政府应在有限领域积极介入并提供相关的税收优惠、投资亏损补贴、技术研发补助等保障性措施,以此激励风险投资的设立和启动。
(四)构建环保金融激励与补偿机制,推进经济区生态建设
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应是低碳与循环的结合体,对产业节能减排的要求较高。金融部门应充分发挥资金、信用、市场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信贷投向和环保金融工具创新,推动区内工业体系的节能减排工作。一是坚持绿色信贷原则,推行环境准入制度。金融机构应联合行业组织和协会,建立一套符合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明确各行业的技术和项目准入标准,将各产业节能减排监测结果纳入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运用信贷杠杆促进区内清洁生产和环保进程。二是量化环境资源,发挥环境配额制的激励约束作用。通过将环境资源转换为具有产权和可以计量的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产品,并探索分种类的环境当量与经济增长的交换关系,从而在“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下,有效推行环境有偿使用制度。三是成立环境交易所,发挥市场机制的灵活调控作用。环境交易所可以提供一个经济利益转换与补偿的平台,通过设立电子清算中心、建立环境使用调节基金、执行差别化的交易价格、提供期权期货交易平台等促进节能减排。
(五)发挥政策性金融避险作用,引导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欧亚大陆桥头堡之一,具有吸收日、韩、欧美以及港澳台地区投资,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但国际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和汇率的不稳定,提高了区内企业出口的信用风险,加大了区内产业调整和发展的难度。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支持外向型海洋经济发展的力度,设立出口区域性信用风险保障专项基金,合理补偿金融资源的政策性成本。该出口信用风险保障专项基金以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依托,实现政策性保险和银行信贷的有效组合,维护外向型企业在生产流通环节资金链条的连续性,为其提供避险手段和融资保障,从而有助于推动外向型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更好地完善经济区内的产业布局与分工。
参考文献:
[1]杨林.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与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3.
篇3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分支,不是孤立的,其规模和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处理运输和经济发展,使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决策者关注的主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困难时期,增加投资交通基础设施成为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因此,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交通运输不仅可以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善运输条件,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传统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附加值农业创造条件的变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分离,交通是城市的城市扩张是快速扩张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同时也对交通部门的支持。交通运输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运输适应经济的发展,交通的自身发展,并刺激在经济相对滞后的交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拖”的效果,但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往往产生新的交通需求,从而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国民经济系统起到桥梁的交通系统,它是有机联系的各个环节的生产,处理,交换和消费,以确定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正常前提得以顺利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直接相关的运输,这是关系到一个非常密切的关系。交通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的整体性能和法律的相互影响:当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疲软,运输需求和容量会缩小,流量限制区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当地区紧急调运经济蓬勃发展,为强劲的投资热情发展的需求,但交通的发展和技术经济特点,因为它是不可能表现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公共交通制约快速发展的影响后面。
1.运输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发展的需要,以满足因交通需求的区域经济活动;交通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须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挥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2.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强调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它被认为是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即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开发和运输,运输能力,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仅是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该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运输能力,从而促进交通发展的改善。因为了解这些基本上都是定性判断的理解,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总结,以及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总结是少之又少,缺乏实践验证。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要求。对应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安全的交通运输系统,交通发展和利益形成的区域应该是社会,行业和地区的成员发展的地区,根据社会分配公平分享,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可以容忍和消化的最佳水平。这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内容。
1.区域产业结构的运输
组成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区域经济关系的各种类型的行业和各行业的比例和质量,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产业分布比例不同,经济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交通状况是影响产业结构的诸多因素之一,交通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产业布局的变化,进而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为了追求低成本优势,大比例的重工业原材料集中在周边的港口或轨道交通枢纽。航空的优势,以满足“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产品的功能,从而形成了新的工业区。因此,由于不同的交通条件,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吸引力,与交通条件对提高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也增加,在一般情况下,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产业结构水平比较高。
2.交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和形式分布在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它是人类经济活动和地点选择过程和长期的经济发展成果。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一个非常核心的类型,点轴和网络类型。由于交通便利,极核的道路交通枢纽等铁路枢纽,港口,区位优势明显,经济活动有很强的吸引力,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路线(铁路线,线航空公司)本身沿通道,各种经济因素和产业沿着传送带的扩散,形成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坚力量,线性空间的人口,产业,城市,物流的整合,信息流复杂,即传送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区域交通网络已成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区域网络基础设施可以被分为交通,通信,电力设施网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流量的人和货物运输网络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影响一个伟大的程度区际贸易主要包括改变流动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联系。公路运输网络的完善可以从2个方面促进区域贸易,减少运输成本,降低空间成本。现代交通的基础,区域运输成本是确定不仅实际的距离,决定覆盖其运输网络密度和结构,交通设施升级建筑不仅要满足现阶段的贸易需求,更多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区际贸易需求。
三、运输问题的建议
1.以交通为主线,发展交通经济带的空间范围和持续改进的扩展经济活动,走廊,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和传输线不断接触密切,和逐步形成一个集群,工业和城市发展轴的主干道交通或运输通道高度发达的经济,它是运输走廊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彼此为很长一段时间。结果。在其发展过程中,人才,产业,技术要素在空间沿交通干线集聚与扩散,由于交通和经济可及性的提高,提高的经济地理位置,促进企业间,跨行业,交通基础设施主要波束空间运动路线之间的杆单元。华纳帕特森在生长轴理论,直接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运输路线的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推动建设中的作用。交通之间的增长极建立联系,方便人员,要素流动,降低运输成本,在形成一个新的有利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产业和劳动力的新的道路将吸引,聚集交通轴线,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作用。经济中心的经济区,第一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在城市的中心,被称为区域经济中心的经济核心,一路上通信大致相同形式的核心,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区域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运输,并逐步使自然条件和资源,当这些“点”的经济潜力,达到区域经济具有一定实力形成核心的经济潜力,这些“点”,被收集。然后,在区域经济的核心,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构成一串沿着交通线,导致行业公交线路的数量是高度集中的,高浓度的物质是高度综合技术市场高度集中,高度集中的,高资本积累和经济潜力,经济区,在“行”聚集。这是交通对区域经济的综合效应。有吸引力的运输或减少形成机制可以概括如下:首先,由于运输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了企业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路线的产业集聚优势的地理范围,通常被称为成本-第二运输收敛作用,提高该地区的运输能力,提高空间通信的水平,增强个体经济空间的能力,拓展经济发展,贸易和交通经济带的规模沿着核具有较大的空间,通常被称为成本流汇聚扩张效果。
篇4
一、现阶段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核心的影响。
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集合,是逐渐形成于这个地区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反映了一个地区特殊的人文历史风貌,也创造了这个地区基本的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文化的人文特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区域文化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文化的反作用主要变现为,一是文化建设通过对社会群体利益、愿望的反映和确立意志的理想信念,对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环境有利,继而激发创造力,引领经济高速发展,二是通过文化建设对建构制度工作的引导,满足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从而提供在经济发展上的精神动力。
2.区域经济发展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文化上的认同是指人与人之乃至于人与团体之间的对同一文化内涵的肯定,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有化心理状态,它具有一种将不同的人团结到一个团队中的凝聚力。文化认同的表现具有多个方面,既可以通过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如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方面,也可以通过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如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所以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不可忽视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有较强的关联,没有文化认同的连接,区域经济合作就无法整合。通过文化认同对于降低风险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特色的区域文化造就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发展直接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向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部分,致使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致使区域经济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
(二)基础设施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的作用
基础设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为主的基础建设;二是以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性基础建设。
1.基础设施是促成一个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目前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两种见解:一是认为区域基础设施是促成区域经济出现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基础设施对促成区域经济增长出现差异的影响甚微。从理论层面看,上述观点取决于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类型。在基础设施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势必将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根本因素-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交通通信、能源、水利设施等,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明显有较强的作用,时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手段和在科技手段的相关创新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最为直接深刻的影响作用。
2.基础设施是创造和提升区域市场竞争环境的基本要素。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在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特别是科技手段不断进步的今天,如果地区不能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服务,特别是科技手段方面,就会削弱自身的竞争力和优势,从而导致其在发展中处于劣势;而那些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较为先进的科技手段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可能具有更多的机会。
二、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减弱区域经济的差异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并且此类不平衡性大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这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居大挑战。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一面显示得十分清楚,即: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东部沿海地区获益远远高于内陆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沿海东部地区差距日趋加大。总的来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继续加大。东中西三大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十分明显,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形势严峻,困难重重。
(三)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境尴尬,所面临的发展压力较大。在东部发展形势良好,西部大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形势下,中部地区原有农业发展的道路日趋狭窄,同时制造业也未见起色,中部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造成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国家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导向和扶持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的根本原因。纵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国家和政府的经济政策导向和扶持一直起着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榜首位置,西部大开发政策也使西部地区保持了经济上的良性增长。
(二)区域问自然因素的差异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自然因素的差异直接影响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速度,有一定的不平衡也在所难免,在此就这点本文不作过多的论述。
(三)区域间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悬殊,这是造成我过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核心问题。东部地区以其便利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较为便捷地获取了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国内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汇集于东部地区,奠定了东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领头羊的地位,其次西部地区通过政策的调控,在继东部地区后再次获取了先进的技术和较好的科技创新能力,所以时下西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好。
三、相关建议
(一)增加对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提升区域内自身整体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区域自身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思路
(二)增加区域自身对外开放程度,便于更好更方便吸收区域外的先进科技和较为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这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篇5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教育;区域经济;服务
近年来,黑龙江经济发展面临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而想要摆脱困境必须依靠大量高素质的人才。黑龙江高职高专院校探索如何在区域经济背景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战略需要,也是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黑龙江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的排名逐渐下降,2015年,黑龙江省GDP增速全国排名倒数第三,黑龙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迫切需要孕育新的增长点和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国家层面不断推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和新举措,2013年“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正式获得批准,2015年“龙江丝路带”正式纳入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经济发展一直在探索、切换增长动力,不再依靠粗放式的资源耗费,但目前的阶段性成果并不显著[1]。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性因素。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高职高专院校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明确指出,高职高专院校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对较高层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经济建设越来越需要借助高职高专院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而基于黑龙江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战略,需要探索建立一种长期有效机制。
二、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数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是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区域产业升级必不可少的原动力。因此,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近些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占到普通本专科人数的一半,中间出现过专科人数略微下降但下降比例较小,2015年开始又有增加的趋势,如表1所示。我国专科招生人数的这种态势与国家扶植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相吻合。根据表2可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黑龙江省专科学校招生人数比例较小,职业教育的发展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小。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数量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制约了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表22015年普通本专科学校招生情况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二)高职高专院校社会认可度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社会对高职高专院2017年10月校的认可度比较低,对其存在片面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其培养的学生对社会的重要性。对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社会更多地将其定义为社会地位远远低于“干部”的“工人”,而不是“一线应用型人才”“产业工人”或者“产业工匠”[2]。而且,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虽然受到一些工业文化的熏陶,但是其思想和行为也完全没有达到先进工业文化的要求。同时,在改革开放初期,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对其社会地位给予了极大的认可,加上中国传统制造业对工人的知识储备要求低,增加了工人的可替代性,降低了社会对工人劳动成果的认可度。(三)政府和高职高专院校的联动效应差。政府和高职高专院校在发展中必须紧密结合,只有两者相互支持,互相促进,各司其职,共同合作,才能使经济发展决策和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但是,目前,政府和高职高专院校双方还不能准确瞄准市场、开拓市场,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黑龙江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没有自己真正的特色专业;院校整体专业结构严重失衡,技术含量低的文科、教育类专业多,技术含量高的理工科类专业少;各高职高专院校学科专业设置雷同问题严重,这使得黑龙江本已存在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就业问题更为突出。政府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投入存在短视行为,认为职业教育投资周期长,短期内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难显现。
三、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
(一)加大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宣传力度。大多数民众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它低人一等[3]。然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是黑龙江省的经济结构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需要。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0”的背景下,原有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增加了,所以,积极培养产业工人势在必行,同时还需营造先进的工业文化环境,让社会大众尊重普通劳动和普通劳动者[4]。为此,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社会大众对高职高专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切实抓好高职高专院校的宣传工作和舆论指导,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加强省内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的总结和进一步推广。政府加大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典型事例的宣传,让社会大众认识到高职高专院校同样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在高考季,教育招生主管部门帮助学生及其家长全面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端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来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导,为高职高专院校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推动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政府要通过搭建合作平台、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等手段引导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统筹推动区域内高职高专院校共同发展,实行教师互聘和学分互认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办学效益。教育相关部门也要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定期研讨机制,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人才网络,共同讨论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三)高职高专院校要明确发展定位和建立核心竞争力。首先,明确发展定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建设和“龙江丝路带”建设风生水起,黑龙江的地理位置靠近东北亚中心,发展对俄经济与贸易合作的优势得天独厚[5]。黑龙江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如果能拉长自然资源相关的产业链,财富创造空间将进一步拓宽。黑龙江在高品质食品、乳制品、畜牧产品、旅游业等产业也已经积累了一些供给能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将创造可观的绿色生态红利。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经济转型的需要及时预测人才需求状况,立足区域特点、体现区域化、依托区域特色、服务区域发展,不断调整自身办学方针,增加新型产业所需专业,重点发展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专业,并能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培养人才,适应新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推进区域工业化水平。其次,建立核心竞争力。高职高专院校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以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并整合现有的办学资源,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为此,高职高专院校要更加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需求,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高职高专院校也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各行业的高技能人才投身到高等职业教育中,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外聘一线应用型人才到校担任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让本校专职教师和学生能了解最新产业和行业发展动态。通过提升教师的综合水平,进而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总之,新时期,黑龙江高职高专院校要围绕区域产业特色培养人才,多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具体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黑龙江高职高专院校应以人为本,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区域产业特点,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增强服务功能,这样才能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蒋友琴.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2]王清莲.江苏省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9.
[3]张小丽.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问题与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4]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79-80.
篇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主线,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入手,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联系做出评析,并基于对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现状的评述,提出促进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可行对策。
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关系
区域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区域经济结构包含区域需求结构、区域城乡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区域总量结构与区域所有制结构;而狭义的区域经济结构主要指区域的总量经济结构。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概念来看,二者是有区别的。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主要涵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等,而区域经济结构则主要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各次级区域的经济总量结构。由此,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将侧重于区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提升等,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将侧重于次级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化以及区域经济总量的匹配等方面。当然,二者之间更多的是联系。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将是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可行路径。
二、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目前,重庆市的区域经济格局基本呈现出“一圈两翼”的发展格局,这也是目前学术界和决策层在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问题上形成的基本共识。其中,“一圈”是指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两翼”是指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渝东南翼)。
通过对比分析重庆市各区县生产总值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呈现出一种稳态的非均衡增长特征,这种稳态的非均衡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庆市区县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且基本上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型发展态势。从2007―2009年重庆市40个区县的GDP占全市比重来看(表1),“一圈”地区各区县GDP占比基本上都在2%以上,而两翼地区则基本上在1%以下,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态势。
其次,从“一圈两翼”发展格局来看,“一圈”独大,“两翼”失衡。从2007―2009年“一圈”地区和“两翼”地区GDP占比情况来看(表2),“一圈”地区的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大致维持在77.7%左右,呈现出“一圈”独大的发展态势;并且,两翼地区的发展也并不均衡,其中,“渝东北翼”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大致恒定在为16.8%左右,是“渝东南翼”地区生产总值的3倍还多。
与此同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是稳态的。这首先体现在区县经济非均衡增长的稳态上,从近3年来各区县GDP的排序来看,人均GDP排序始终处于前10位的区县有8个;始终处在第10―20位的区县有4个(永川区、长寿区、南川区、荣昌县);始终处在第21―30位的区县有6个;始终处于第30―40位的有9个。这说明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整体排序情况较为稳定,重庆市区县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正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同时,“一圈两翼”地区的非均衡增长也是稳态的,这可以从“一圈两翼”地区的GDP占比相对稳定而且环比增长率也相对较为稳定中得出。
综上所述,重庆市区县经济结构发展极不平衡,呈现出了典型的“金字塔”格局;而区域发展呈现出“一圈两翼”的基本格局,但一圈独大,两翼失衡;同时,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态的非均衡增长态势。然而,这种稳态的非均衡增长对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而言,将可能是一种灾难。毕竟按照增长极理论和累积因果关系原理,这种极核式非均衡增长将意味着对极核周围地区的资源吸附而导致极核周围地区发展的滞后。
三、促进重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结合重庆区域经济结构的稳态非均衡增长特征,以及以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内在传导机制,本文认为,促进重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将主要包括:
从区域空间结构优化视角来看,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路径:首先,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圈”地区对“两翼”地区的扩散效应,弱化其集聚效应,同时,充分发挥作为重庆“一圈”地区中心增长极的主城区和作为“两翼”地区内部中心增长极的万州区和黔江区对“一圈”和“两翼”内部其他地区的扩散效应,并弱化其集聚效应,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极由集聚过程向扩散过程的转化。其次,在加快“1144”国际贸易大通道战略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区域贸易通道,充分改变传统主要依赖外向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起主要以区域贸易通道、兼顾国际贸易通道为基础,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潜能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而从区域空间生产力布局优化的视角来看,首先,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潜能发挥。在构建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的基础上,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大对“一圈”地区和“两翼地区”生产要素的补偿性引导,同时,充分发挥各次级区域生产要素潜能,加大吸引内外资、人才以及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力度。其次,促进次级区域产业发展体系的合理配套。最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平台。积极探索“两江新区”发展新模式,优化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发展布局于合理的区域板块和功能区划。
参考文献:
①张慧霞,杨卫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1999(1):65―67
②李青.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基于东中西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③吴柯,刘钟吉.江西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研究[J].理论导报,2004(12):8―9
④卢艳,刘治国,刘培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1978―2005[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7):54―66
⑤杜家廷,冉茂盛,罗富碧.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收敛度分析[J].经济纵横,2008(24):102―104
篇8
金融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正面的推动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在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当中,必须要准确把握区域实际条件与经济发展特点,采取科学的措施,着力突出金融支持的积极作用,抑制金融支持的负面效应,使金融支持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针对金融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展开分析和讨论。
1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基础条件因素
区域基础条件主要包括人口、资源及环境等方面。区域人口密集度,资源储量和主要资源类型,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等,都会使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有所差异,如东部沿海地区借助优势的地理环境条件,其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都要高于西部内陆地区,而自然、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发展也相对较资源贫瘠地区要更快。
1.2 政策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还受到相关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如果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发展战略规划科学性较高,就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我国改革开放早期五大经济特区的设立,便对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使之纷纷发展成为我国现阶段的核心经济区域,也带动了周边更广范围内的经济发展。
1.3 产业结构因素
产业结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充分发挥出区域的自然、人文资源的基础优势,都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如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占据较大的比重的地区通常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成了许多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4 科技发展因素
区域综合科技发展水平也将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信息化发展水平越高、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相对越快,同时,在当前万众创新的宏观趋势下,借助科技创新的强大驱动力,也能够使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快速增强,相对的信息技术及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大多经济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许多边远山区正是因为信息闭塞、生产技术落后,才导致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2 金融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2.1 金融支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金融支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一系列的积极作用,一方面,金融支持能够有效加快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当区域金融集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便能够有效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资金周转问题,以金融支持满足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帮助企业巩固资金链,有力地支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同时,高度集聚的区域金融运行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效支付体系的成长,减少金融支付过程中的冗余环节和烦琐程序,这也就能够帮助一些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的效益提升,进而逐步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支持力度的增强能够以金融集聚中心为原点向周围产生辐射效应。金融集聚中心形成后,一些基础实力较强的金融机构会通过在周边地区设置分支机构的方式,扩大自身的业务网络覆盖范围,为更大范围的企业及个人提供融资服务。同时,也通过一系列金融产品的推广,让公众积极参与到金融投资中来,更有效地筹集和吸收社会资金,在提高自身经营效益,促进区域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区域及其周边社会资源的整合与重新配置,使一部分企业或个人受众的闲置资金流向区域内的资金缺口处,满足另一部分企业或个人对资金的需求,进而在区域范围内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并增强区域经济市场的活跃性,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金融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虽然金融支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够发挥出十分积极的作用,但金融支持的力度也并非越大越好,当区域金融支持的力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就会导致周边区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被相对削弱,随着这一差异的逐渐扩大,也将使超出金融集聚范围的其他地区企业及个体的融资环境愈加恶劣,跨区域融资又必然会增加融资成本,这也使金融集聚范围外的其他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失衡。此外,在金融支持力度较强的核心区域,过高的资本集中程度也会导致金融风险因素的增加,且容易形成连锁反应,这也就加大了金融危机产生的概率,而金融危机一旦产生,不仅会对集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打击,还可能通过传到和辐射,威胁到区域,造成危害和损失的扩大甚至短期失控。
3 以金融支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金融制度建设,规范区域金融市场秩序
要想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首先就需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秩序的规范,这也需要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金融制度的建设,建立完善科学金融市场交易制度、监管制度体系,制定严格的金融市场记忆规则,促进区域金融市场的阳光化、透明化发展,控制金融市场中的恶性竞争行为,以规范化的管理的降低金融活动的风险及成本,保证金融市场各参与方的合法正当利益,以来提高金融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
3.2 加强金融市场建设,优化区域金融市场体系
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加强与境外金融市场的联系与合作,推动区域金融市场与境外资本交易市场的联合,不断扩大全区域金融业的国际影响力。其次,要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区域内产权交易中心以及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为中小企业融资、产权交易提供有力地支持。再次,要加强区域金融支持向二、三产业的倾斜力度,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惠的金融政策扶持,以此来引导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更加科学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3.3 深化银行业改革,增强银行业市场竞争力
首先,要提升现有银行机构的层次和功能,鼓励支持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周边区域建立分行,并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授予各分行以一定的自主经营权,强化分行的营销能力和决策执行力。其次,采取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策略,鼓励合作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品种,完善服务功能,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社区金融服务,整合全市现有地方金融机构的股权,设立金融控股集团,探索单一机构混业经营及集团公司综合经营的运行模式。
4 结语
篇9
[关键词] 区域经济;创业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A
The 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Economy and Training of Talents with Entrepreneurship
ZHAN Heng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the key symbol in estima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level. Talents are the key to a leap growth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refore, talent training is to be focused to maintain steady personnel supply. In the mean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local education requires strong support of regional economy, which exerts a direct influence to the growth of local education. By training talents with entrepreneurship, local education boosts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which provides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starting new businesses and in turn, helps the training. To facilita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by building a pool of talents with entrepreneurship,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reforming educational ideas to encourage independent learning by students, establishing a teaching mechanism for cultivating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providing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o foster student abilities in innovation, cre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guiding student practices in starting new businesses.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training of talents with entrepreneurship, spirit of innovation, cultivation strategy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承担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是支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其中,创业型人才在区域经济竞争中有着只管重要的作用。地方院校作为培养人才重要平台需要始终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创业型人才,以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一、创业人才培养及其特点
创业人才培养是培养出拥有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人才的教育活动。纵观国内外创业人才培养活动,创业人才培养就是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改善学生创业能力,让学生拥有创业所需要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与心理素养。创业教育的主要特点即为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需求,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利用紧跟时代的教育手段与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另外,要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意识,其中包括自我意识、团队意识等,让学生能够在接受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创业技能,从而可以在创业实践中随机应变。创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创新性。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而创新精神则是创业意识的基础。创业人才培养就是培养拥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将其创新创业意识通过产品与服务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价值。第二,开创性。在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未来创业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类型的问题有所了解,掌握应对创业问题的各种技能,再经过模拟与实践的过程来优化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应对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开创性的本质就是从心理转化为行为的过程,即为创业社会实践活动。第三,时代性。创业人才培养是时展的产物,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拥有十分显著的时代特色。学生被要求拥有创新、探索、创业等能力,需要具有灵活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单单要求学生可以成长成为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公民,同时需要能够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拥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人。第四,综合性。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要求学生拥有基础与专业知识,拥有创业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拥有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拥有强大的创业心理与创业能力。创业人才培养是以综合性知识与能力为主的培养活动。
二、区域经济与创业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对创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第一,区域经济能够推动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院校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与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与着力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院校应该重视创业人才培养模型,其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与区域经济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因此,院校应该始终秉持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着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转变教学模式,强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以培养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提供稳定的创业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地方院校在培养创业人才的过程中不单单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就院校自身状态来拓展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2]。第二,区域经济引导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区域经济要实现发展就需要依赖拥有综合能力的创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的创新行为将会给区域经济带来可观的经济影响,并且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然而区域创业人才的培养与地方院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地方院校需要平衡创业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切入点,全面分析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优化院校学科与专业的设置,合理优化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全面发挥创业人才培养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价值。
(二)创业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曾经提出,教育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投资能够显著提升人力资本,获得了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技能与现代生产中应该持有的价值观与理念,全面提升了劳动生产率,进而拉动了经济发展。在众多人才资源中,创业型人才是不可多得的精英,其是区域内开创新局面、创新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主体,是知识运用与人力资本累积的主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力。因此,可以看出创业型人才对于区域经济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推动经济的进步,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人才是发展的关键钥匙。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科技技术进步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成为了人才的竞争[3]。在众多类型人才中,创业人才是价值最高的人才资源之一。地方院校重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不单单是保证院校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更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创业形成不单单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纵观当前经济发展状态,创业型人才是推动经济的核心主体,是竞争力的代名词,谁拥有创新创业型人才谁拥有主动权。
三、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下的创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开展自主探索学习
创业人才培养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转变教育理念,自主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是创业人才培养与普通人才培养的本质区别。建立自主性教学体系不单单是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更为重要的是针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培养手段上需要进行改革,学生不单单要在课堂上获取理论知识,更加要在课外实践中获取实践能力。因此,院校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师教学思维与课堂传统的教学观念,有目标、有计划的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时间能力,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创业教育机制,培养创业专业人才
在开展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创业教育机制,将创业教育当做教育重点来开展。建立一个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主的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创业能力方面要积极主动的探索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在科技制造方面需要紧密联系市场经济发展项目;在培养目标方面需要面向市场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力争与国际接轨。
(三)开展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为一体的素质教育
创业人才培养是地方院校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教育体制,其所包含范围超出了基本素质教育所概括的创新与创造教育。创业人才培养即为要着重强化培养学生在面对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与创造岗位的能力,并且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与专业技能。在创业能力培养中创新与创造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重点,是创业人才培养的源泉。因此,在创业人才培养过中必须要建立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为一体的素质教育,从改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入手来强化创业人才的培养。
(四)指导实践开展创业活动
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环境来看,被动式的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环境发展的需求。在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实践性活动才是锻炼人才,提升人才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院校在开展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一系列创业活动,这一形式不单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还可以使得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例如,清华大学曾经开展过创业计划大赛。该赛事利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学生围绕当前市场环境下拥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产品或服务,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制作完整的商业计划,凭借创造条件来吸引资金,将所制造的商业计划推向市场。这一形式的实践对于学生来说不单单可以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检验学生对市场环境的分析、预测能力,培养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团队精神[4]。院校指导学生实践开展创业活动,能够从根源上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学生从真正的创业实践中获得创业能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与创业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区域经济可以支撑创业人才培养,创业人才可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中要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培养创业人才,转变教育理念开展自主探索学习,建立创业教育机制,培养创业专业人才,开展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为一体的素质教育,指导实践开展创业活动,通过培养创业人才的形式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参 考 文 献]
[1]王爱文,莫运襟.高职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构建――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J].轻工科技,2014,(7):200-201+211
[2]吴晓,覃永晖.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系[J].求索,2010(10):102-103
篇10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脆弱性 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中,脆弱性是焦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改善,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同时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污染、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所有这些都会给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经过50多年的积累,河北省生产力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而各自为战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一、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内涵及界定
什么是脆弱性?研究对象不同和研究主题不同,往往定义也不同。自然科学者往往从研究环境变化去定义脆弱性,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的生态环境;社会科学工作者则注重于造成人类脆弱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其他权力机构,研究的对象多是人文系统。无论研究对象是自然系统还是人文系统,脆弱性大体都包括了 以下几层含义:(1)它表明该系统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脆弱性不具备不确定性,它是系统本身所含有的。(2)该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和变化比较敏感。(3)在外来干扰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胁迫下,该系统易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失或损害,并且难以复原。脆弱性是危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如果不对脆弱性进行加以控制和优化,那么脆弱性的结果就是危机的出现。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分析
某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程度依赖于其不稳定性、对外部经济条件改变反映的敏感性以及外部条件干扰和变化的胁迫下遭受损失的程度,所以对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分析也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同时,还应把研究对象放在大区域(或国家)范围进行参照对比。为此,在探讨我省经济发展脆弱性时,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通过判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来反映不稳定性的程度,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的关系反映对外部经济条件的敏感程度,用资金流失和人才流失的程度反映外部变化带来的损失程度。
1.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地区差距拉大
地区差距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区差距拉大必然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导致脆弱性。
受到体制遗留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积累,各地级市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各自所在区域的市级经济核心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加大。
河北省在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的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协调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各自为战、盲目布局,先进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带动与辐射能力不足。
2.经济发展对外部经济条件的敏感程度:产业结构低级化趋同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受产业存量和发展思路的影响,区域产业特色与趋同并行的状况依然严重存在。大部分地区将支柱或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化工、建材、机械和冶金等方面,二次产业比重加大,总体上明显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低级化。这不仅制约了我省区域特色经济格局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我省整体竞争能力的持续增强,影响了我省经济未来预期发展的后劲。
在这些经济核心区中,各市的支柱产业选择与预期培育重点的趋同也充分反映了这种特征。在11个市级核心区中,将化工作为支柱产业的选择率高达72.7%、机械选择率为54.5%、建材63.6%、冶金45.5%、电子36.4%、机电和纺织均为27.3%。低级化的趋同产业最终导致各市国际化水平的不高。
3.经济发展的损失度:人力资本流失
河北省低下的人才拥有量的情况下,却依然存在人才闲置的现象,各行政事业单位大多办事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的隐性失业,同时,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大量存在。这说明在低级化的产业环境下,关键性的生产力要素的流动极易遭受严重制约,进而不仅反映了我省各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各自为战、缺少协同,而且反映出现存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成长性能同步遭受着严重制约的深层次问题。
三、河北省区域经济脆弱性的对策
要想解决区域的脆弱性,就要找到解决的对策。由于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脆弱性,因此,只就共同的脆弱性提出一些对策。
1.区域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重要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要想长远发展,同时要解决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因为,第一,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明确的发展目标。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所应当追求的根本目标。第二,可持续发展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指出了更加科学的发展手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深化,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逐渐被提出并加以实践,这些都为区域经济实现长远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现实选择。第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总体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其所包含的每个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解决经济差距问题,减少发展的不稳定性
长期以来,区域的大多发展战略,是追求以“物”为中心,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只注重争上大项目,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只着眼与兴办资本密集型产业、忽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
解决经济差距问题,减少发展的不稳定性必须:首先,调整反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政府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反贫困战略政策体系,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社会弱势群体发展的长期战略。其次,消除知识贫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要想区域获的发展,就必须消除知识贫困。第三,消除收入的贫困。积极鼓励发展私人经济,为他们提供优惠的政策服务。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提高产业结构素质,降低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依赖性
产业结构弱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主要表现方面,因此必须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进其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其一,实施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里主要指的有两点,一是对现有区域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同时加大对弱势产业的扶持,使产业结构趋于平衡。二是按市场需求进行资源的开发,达到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的技术产业会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为区域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其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其所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事实证明,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因此,区域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完善人才发展战略
积极培养和吸引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即环京津区可以考虑采取通过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的方式以吸引“京津籍”高素质人才为主的战略;同时,提高各用人单位的办事效率,降低隐性的人才浪费。拓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合理的、多渠道的实现人才流动。
四、结语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减少发展的脆弱性。据此,我们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首先探讨区域发展的脆弱性,找寻发展最为脆弱的地方,把减少和控制发展的脆弱性作为优化调控的切入点。本文也正是如此,把区域看作一个系统来分析,找出其存在脆弱性的原因,并依此提出对策,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燕华 李秀彬: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冯振环: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脆弱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增刊)
[3]魏后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J].经济师,2002,(2):3
- 上一篇:创新思维的原理
-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育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