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重点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礼仪教育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现代众多中职旅游院校一味强调专业技能,却忽视了服务意识和有效沟通意识的培养。然而,即使有很好的专业技能,一旦缺乏服务意识和有效沟通意识,那他也只能是个机器人,是不可能在饭店行业中生存、发展的。故,我们应将这两个意识充分渗透到我们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中。
关键词 能力本位;中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服务礼仪;教学改革
通过对以往学生实习情况和就业初期工作情况分析,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服务礼仪方面,造成学生出现问题的不是技能方面,而大量的是服务意识和沟通意识的欠缺,这不但影响了服务质量,而且对于学生未来服务水平的提高起到瓶颈制约作用。另外,在礼仪课程教学,我们还发现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多数学生只注重学习所谓“标准”的姿势和语言,而严重忽视了服务意识和沟通意识的培养,等等。为此,我们针对这些情况,根据能力本位教育原则,对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礼仪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着重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意识,并根据能力本位教学设计原则,对服务礼仪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科学设计。
一、上下求索路——从做中学
“求索”是指首先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索,先接触实践技能,对将要学的技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礼仪课程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内容年年在变,时时在变,为了使学生迅速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礼仪课程教学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开展项目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制定项目任务书
老师根据项目布置任务并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组学生根据任务制定项目任务书,明确任务执行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案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划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按计划完成任务
学生会通过选定的方案,分组完成相应的任务。如:通过查阅书籍资料、上网查询、社会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此项目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与行业的零距离接触加深对行业的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3.整理、归纳形成结论
小组成员将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舍取、归纳、重组,提炼出此项目的相关要点,并对不解之处提出疑问,以书面、表演、海报等形式展现。培养学生懂得舍取,学会归纳提炼的好习惯。
总之,通过此环节,学生初步了解此项目,无论是流程、作用还是注意事项都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尝试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目标。
二、知识直通车——知识够用
此环节的“直通”是指理论知识的“必须、够用”,即教学中避免无关知识的讲授,直接传授那些对技能形成起支撑作用的理论知识。
在第一环节的上下求索路中,通过学生自己的“上下求索”,他们会发现有许多知识自己还不了解,此时会有许多学生向教师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必要的知识讲解。讲解中应注意:
1.言传身教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教师的自身形象,是对学生最好的直观教育,以自身良好的礼仪修养感染学生。教学时应注意自己的仪态,以端庄得体的举止、亲切流畅的语言、真诚高雅的微笑、丰富的社会阅历,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较强的社交能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羡慕老师,并以老师为楷模,激发学生爱礼、学礼、用礼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自学释疑
学生分组展示成果,将“上下求索”中得到的结论以一定的形式展示给其他同学,形成共享资源,相互探讨、评析,达成一致、完整的观点。老师在其中主要起到引导和补充的作用。
3.形象定向
据有关专家分析,在给人的印象中各刺激物所占的百分比是:视觉印象约占75%,谈吐印象约占16%,味觉印象约占3%,嗅觉印象约占3%,触觉印象约占3%。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选择一些优秀服务员的图片或视频,再配以一定的讲解,告诉学生:“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你就会变成这样的优秀员工。”让学生认清学习目标,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4.案例教学
在此环节中,我将会设置一组问题案例,通过“有错吗?”“错在哪?”“如果是你,怎么做?”“怎样做会更好?”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与正向的形象灌输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三、实践训练营——能力整合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深刻,不如亲身体验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实际参与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和能力。
在训练营中,学生将所学的初步的技能、知识、品性(意识)进行分组仿真模拟。将礼仪与专业操作技能相结合,增强实用性,设计一系列任务,由浅入深、沉沉递进,组织学生进行实战演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使得知识在训练中落实,能力在实践中提高!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角色模拟,而作为教师,便是要做好任务设计和描述。任务设计是教师充分发挥组织、指导作用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出各个角色,而且还应设计出每个角色的背景和将要面临的问题,以便达到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培养其相关职业素养的教学目的。
四、温馨回眸情——教学反馈
“回眸”是指回头看学习的效果。要遵循能力本位教育的“反馈性原则”。以往的教学忽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导致部分学生尚未形成能力,教学过程就过去了,即“鹰架理论”所讲的不能过早撤出支架,否则学生的能力很难形成。
在此环节我们应对本项目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进行整体回顾,归纳优缺点,帮助学生跨越贴近发展区,进而达到潜在的发展层次。
我们的教学应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能帮助学生形成关注细节、尊重他人等相关职业素养以及处理特殊问题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如:在销售礼仪中归纳出“FAB”原则。“F”代表特点,“A”代表优点,“B”代表利益,服务人员要以产品和服务的特点、优点和顾客能从其中得到的利益为介绍重点,达到推销产品和服务的目的。
总之,在本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前面的各个环节中归纳出本完成本项目的理论依据和原则,不仅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用理论依据指导实践,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五、馨香贴士站——评价激励
在“馨香贴士站”中,学生将得到客观的评价,将会采用项目评价表的形式,以项目流程为导向,以服务标准为准绳,对该项目的掌握情况以及职业综合能力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评选出项目标兵、最佳进步者、最具潜力者张贴在“馨香贴士站”,以此鼓励;对那些掌握欠佳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特别辅导,让其跟上步伐、渐入佳境。
通过评价,可以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逐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增强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逐步形成。也可使教师不断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适当的调整,发挥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调控与改进功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维持良好的互动,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结语:
台湾酒店教父说过:优质的服务是让客人满意的服务;而卓越的服务是想在客人前面的服务。然而要为客人提供卓越的服务,就要求酒店的一线员工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有效沟通意识。所以,我们的教学应着重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饭店所需的,能为客人提供卓越服务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成为企业的鲜活动力,真正受到企业的欢迎,有助于学生的发展。饭店职业学校才会进入良性循环,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祁超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324~325.
[2]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高宏,钱晓冰.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
[4]李建新.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理论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5(4):92~94.
篇2
一、诱发兴趣,激发听的兴趣
学习的先导是兴趣。要想让学生有一副好耳朵,首先,要激发学生主动倾听的兴趣。其实我们身边英语诵读的资源并不少,只不过很多学生都不会主动去听、去练习罢了。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呢?及时鼓励和表扬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当学生在听力上有所进步,尤其是有所主动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敏感阶段,适当表扬会让他们找到成就感,充满自信。其次,听力也不仅仅要以“听”为主,更不仅仅限于听力教材或者模拟听力训练的那几个语段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英语动画片、视频或者有趣的新闻等,既可以迅速融入英语语境,又贴近了学生的视野和生活。笔者自己就常常有选择地给学生放一些“大片”的片段,在播放完毕之后,又会针对影片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学生的兴趣都很高,听力效果也不错,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听力训练。有些教师也会给学生“放大片”,但是不加?Y选,也没有后续的提问、竞猜、模仿等环节,听力效果就不是很好,学生只贪图热闹,“看”视频了,但没有“听”。这就是只激发兴趣,而不把兴趣与英语学习相结合而造成的问题。
二、夯实语音,打好听的基础
“听”与“说”本就不分家,要想让学生“听准”,必须要“说好”。所以,初中的听力训练不能仅靠听,而首先要把语音基础打好。现在初中英语对音标没有硬性要求,很多教师就会选择忽略这一部分的内容,这就造成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发音规律,如变音、连读等没有概念。学生平时读的英语都是中式英语,一旦听到正宗的、语速较快的英语朗读时,就会莫名其妙,更不用提语调、语速、重音、意群等朗读技巧了。所以说,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发音和朗读规范的训练。中国学生学英语,没有足够的语言环境,对于英语有的一些发音方式不敏感、不熟悉,所以教师就需要长期、反复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对读音相近的音节、单词,要注意做好比较区分的工作,还要让学生逐渐熟悉不同语境下的发音特色,比如广播播音字正腔圆,而口语交际就相对随意。
三、创造环境,培养听的习惯
听力训练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坚持,最好能让学生把听英语作为一种习惯,作为一种爱好。刚开始让学生坚持听力训练是困难的,但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时候教师要严格督促学生,每日必听一段固定时长的英语,内容不做太多限制,但是质量一定要保证。为了让学生保证听力质量,教师可以创造一些听力环境,让学生“不得不听”。比如,教师自己用英语讲课,用英语与学生沟通,或鼓励学生在英语课上,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交流。虽然刚开始会比较麻烦,说一遍两遍听不懂,常常需要翻译,看上去比较浪费时间,但习惯之后就是很好的语言环境。除了“不得不听”的语境,还可以有一种“不认真听”的语境。这种语境更多的是一种语感熏陶,不在乎学生到底提升了什么能力。比如,在英语课前课后随意放些英文视频、音频,不必要求学生都能听懂,只是在课前营造一种听的氛围,创造相对较好的英语
环境。
篇3
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创建的异步教育理论宏大而精湛,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异步性。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看有前瞻性,从落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要求看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异步教育理论对大面积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无疑是大有可为的。异步教育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相机异步指导为保证,主张教师放开手去让学生自学,这与语文教学民族性、科学性的特征是相通的。继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沙市一中的决策者们又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异步教育理论、研究教改现状、实施异步教育工程的热潮。理论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理论离我们的教学实际毕竟有一段距离,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落实它、充实它、完善它。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异步教育理论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下面是我对这个课题的几点思考。
一、面向个体也就是面向全体
现行的语文教学依纲扣本。"依纲"即依大纲、考纲,"扣本"即扣课本,很少顾及学生的实际学情--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困难、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愿望,尤其很少顾及个体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是把我们的愿望当作学生的学情,以为依了大纲考纲扣了课本,教学活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是对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本质特征的误解。异步教育理论最可贵最实在的地方就是强调教师指导的异步性,在对学生的指导上反对"大锅饭"主张"小锅小灶",这对现行语文教学看似热热闹闹其实高耗低效的现状来说无疑是吹来了一阵清风。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很简单的知识在课堂上讲了好几遍,考试时还是有人弄不懂。这说明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差外,也说明在教学中异步指导的重要性。少数人不懂的问题面对全体学生再三强调,结果不懂的依然不懂,懂了的学生却觉得教师在浪费时间,这样的语文课堂显然没有任何生趣可言。国内的一些知名中学班级的规模都不大,国外的一些中学班级的人数就更少了,比如德国的中学十几个人一个班,教师面向个体异步指导的优势充分显示出来了。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十几个人的班级短期难以出现,但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推进,班级规模的小型化是大趋势。异步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异步性既是教育科学性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眼下我们的班级人数少则五十余人多则六十多人,在对学生进行异步指导的方式的选择上需要费些思量。我以为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学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绝大部分问题,凡是通过学生的自学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插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指导,学生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具体指导。这样学生学语文就会学得扎实,语文教学也就有了出路。
二、异步指导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们的一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表层的原因是基础不扎实、该掌握的东西没掌握、该落实的知识没落实,深层的根本原因是学习的方法或学习的习惯存在缺陷。不少学生勤勤恳恳整天埋头在教室里耕耘可是收获却极其有限,像这样的学生如果不是弱智的话只能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找原因。在具体知识点上的指导仅解决了具体的零碎的知识,其效果是有限的;如果在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知识的传授时授之以方法、指点一些迷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悟出点治学的道道来,并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那将使学生受用终身。教师的责任除了在幼小的心灵童心未泯时向他们描绘科学与真理的美景使他们神往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传授学习的方法、灌输做人的道理使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道德品质。学习方法重于具体知识,点金术强过金子,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自恃才高八斗学识渊博而不肯在教学艺术上动脑筋那是危险的。我们都曾见过名牌大学毕业的教师不敌中师毕业的教师的例子,这说明教师自己渊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让学生也"渊博"起来的方法。看看我们自己的学生吧!普遍的现状是教师盯着不肯学,教师放手了不会学,这样一种现状亟待改变。
三、阅读--一片待开垦的园地
既然异步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那么在学习上就应该给学生一些自由。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因为仅仅靠模仿街谈巷语的大白话、靠学习电视连续剧中的"哼哼韵"是学不好也学不像语文的,必须让学生接触到一些高品位的、能培养道德情操又愉悦身心的、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能产生积极影响的读物。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说过,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的双翼。阅读这只翅膀是万万不能断的,少了它写作也就少了源头活水。99级新生入校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抓学生的阅读,每周抽一至二节课让学生到学生图书阅览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阅读各种报刊杂志和电子读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阅读课的纪律比平时上课的纪律要好很多。阅读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通过深入领会异步教育理论中关于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十环节"和"六因素"的理论,在学生阅读课的指导上确定了对学生阅读指导的"七个环节":1、刺激学生阅读兴趣;2、明确阅读要求;3、选择阅读内容;4、点拨阅读方法;5、检查阅读笔记;6、交流阅读体会;7、仿写小品文章。对中学生来说,阅读不是休闲。不加要求不加限制,阅读就会流于儿戏。我们在七环节中尤其强调后三个环节:要求学生阅读时或动笔摘抄些精美的文章或即兴写下自己的体会,教师评改后择其优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在班上交流,最后让学生模仿阅读时极欣赏的优秀作品自己写小品文章。以阅读为龙头带动了语文学习的整个流程,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自主的、自愿的、自觉的行为。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具备了,学生能自主学习了,语文课的满堂灌、满堂问也就没市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积弊也就迎刃而解了。较对阅读课进行开发的潜在意义看,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
篇4
1 讲述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行为方式,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有效工具。作为一种基本的研究途径、方式和方法,它与自然科学的概念、规律等知识是平行的,包含在自然科学的范畴之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有些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强、正确、充分、缜密,有些同学则是"胡思乱想",不能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方面由先天能力决定,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后天的引导及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自己的思路强加于学生的大脑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先不管教师的思路对不对,即使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不上的话也很难掌握,只能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勉强模仿。如果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则教师的教学也会事半功倍。因此,讲述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笔者认为,物理教师应该将科学方法与物理教学穿插起来教给学生,在培养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再给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学生在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能把物理学得更好,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2 结合背景知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的问题之一是学生对于学习物理没兴趣。他们认为物理就是大堆的公式、概念和习题。每一节课都是重复着这三样东西。很多教师都把对应知识点的背景知识忽略掉,认为讲背景是浪费课堂时间,应该以教授课程的重点为重点。这恰恰是导致学生不爱学物理的原因之一,这些重点往往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师们往往把对学生来讲最有吸引力的部分给忽略掉了。笔者认为这些物理知识背后的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出来,结合背景来讲授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3 给学生讲课的机会,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式有很多,但现在往往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笔者认为物理学这门课可以多让学生到讲台来讲。教师备课是一个总结、提炼、查漏补缺的过程,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听懂,听明白,听得透彻,也为了不让学生提出的问题把自己难倒,需要对所讲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做出总结,提炼出重点,并且还要查漏补缺以求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讲课要比听课更能理解相应的内容,学生讲课这种方式就是希望学生可以对所讲内容进行总结、提炼、查漏补缺,以求更好地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学生讲课的具体方法如下,将学生分组,每组两人,给学生布置所要讲的章节,根据内容的难易及多少来规定完成时间,两人分工,一个人讲课程内容,另一个人讲习题并作出总结,要有备课笔记。教师要记录学生对于某些点的理解问题,从而在自己的教学中给他们加以改正。给学生到黑板前讲课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总结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他们更有学习兴趣。
4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是通过对大量事实及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而建立起来的。由于每个学生的阅历不同,感知周围事物的能力也不同,要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搜索他们头脑中积累的与教学相关的内容,确实比较困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教学涉及的一些物体、现象等现实生活中学生所见不多的都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很好再现出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形象的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合理猜测、推理提供帮助。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多媒体可以做出更多更好的动态图像,如 FLASH。这些图像可以形象模仿任何实验或课程内相关的演示,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欲望,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另外,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比较抽象的问题,使其具体化、形象化,比如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在研究 "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时,学生对变阻器滑片移动中电阻线长度变化与流过该电路的电流之间的变化比较难接受,教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常常既做实验,又在黑板上画图,由于不能做到同步进行,学生的认识上相对模糊,印象不很深刻。如在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对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电流会变化有了感性认识后,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将这个实验再配以电流流向的情景展现在投影屏幕上,可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只有电流流过的电阻线才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配以滑片移动时,电流移动方向的模拟动画实验,这样同步演示,不但使学生很快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而且使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初步理解了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又可以帮助老师解决教学难点。笔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多学习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中多使用这些技术,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篇5
除此之外,学生们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大部分的学生意识不到实习与将来工作的相关和基础作用,只着眼看得到的利益,罔顾可预见的将来。学生们常常觉得无论自己付出多大努力做好实习工作,哪怕酒店的收入很可观,但是与自身的利益却不甚相关,因此,就抱着一种敷衍的态度例行公事化,没有投入工作热情。再加之初出社会的学生们会抱着很大的期望,希望一出来就能当上领导,能拿到很高的薪酬,但是实习往往是从最基层做起,工资也不高,因此,他们就感觉到很不满意,进一步瓦解了实习的最本质价值。在这样短视的目光下,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的实习目标没有最大化地实现,甚至有点浪费时间。
2中职院校旅游管理酒店实践教学的具体策略
2.1实施方案
可以借鉴一些国内旅游院校好的实践环节的做法,结合自身情况归纳出一条适合的实践方案从而产生好的实习效果。在此参考了有效的做法后可以主要把实习分为以下三个时间段:第一段:了解实习并辅以旅游,可以带学生选择性参观本地旅游的著名景区、景点、酒店等,对专业学到的知识初步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加强专业技能实习。进一步可以带学生去更远的地方观景,全方位地了解旅游行业的流程。塑造内在的专业素养;第二段:酒店实践技能实习,学生们可以在负责专业实习指导的老师们的带领下到旅馆或者酒店、旅行社还有提供旅游服务的企业进行社会锻炼,增长专业实践技能;第三段:毕业论文的实践,主要为了充实毕业论文,进一步加强本专业知识的认识和实践所进行的调研,与此同时,也为即将踏入社会就业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和心理准备。
为了使实践环节落到实处,最好应当由校方组织,联合实习企业设立酒店实践实习基地,全方位负责和协调旅游专业酒店实践过程中的一切工作,尤其应当派遣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来解决学生们在实习中可能会面对的各种具体的专业性问题。据了解很多好的旅游院校已经将此付诸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相关建议
首先,酒店实践和毕业论文挂钩。一方面,通过好的酒店实践环节,学生们可以学到课堂之外的很多应用性和专业性知识,通过直接生动地观察和操作,更能切实体会到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本专业的发展与创新之路。在酒店中得到的体会,提出的问题,反思后的方法,前瞻的视角,都可以升华为毕业论文的良好素材,成为毕业论文扎实有说服力的材料,更能帮助到论文的良好完成。在许多高校中,实习与论文结合已成惯例,说明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到前文所述的时间冲突问题,校方应合理地安排两者的时间,使其互相受益而不是互相矛盾,使学生不至于瞻前顾后而进退失据。其次,由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巩固检查工作。
一方面,实习生步入酒店进行实习,从学校到社会,这是一个转变。学生们不仅仅面临着身体力行上的挑战还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首先是酒店的庞杂,会让实习生们觉得人际关系难以应付,同时,身处基层位置,实习生们做的更多是重复性强的工作。这无形给他们带来了心理负荷,这时候,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强大和心理知识兼具的老师加以辅导,他们会简单地对本专业产生抵触的心理,这种心理一出现,他们就很快地想着放弃本专业。辅导员对这种情况加以了解之后,要认真地调整实习生们的思绪,疏导他们身处酒店巨大的人际交往的心理压力,然后给他们分析从事本专业应有的正确心态,努力使他们摆脱消极因素的影响。
篇6
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外在礼仪,将直接关系到他在社会中的发展和生存,加强文明行为的素质教育教学既能弘扬传统美德,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电子电工这门专业课是职业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该课程的开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电学人才。
作为职业学校的电子电工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专业课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外,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应不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如果在电工电子教学中不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就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全面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因此,职校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在电子电工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一、在课堂中渗透礼仪
(1)常规课堂中讲礼仪。专业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在常规课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在备课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展示出自己的才能,尤其是要激发他们学习文明礼仪的兴趣。例如,在电子电工课堂上,在讲解集成运放的放大倍数时,讲到分贝这个单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声音的单位也是用分贝来表示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很快记住分贝这个新名词,而且在插入声音这一例子的同时,可以提醒学生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在讲安全用电这块内容时,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社会责任感,并积极树立他们的安全用电意识,告诉他们浪费电能、危险用电都是现代社会所排斥的行为。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当新学期开始时,都会对学生宣布课堂常规,上好第一节文明礼仪的班会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养成好的习惯。
加强教学常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组织纪律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如收拾自己书桌、保洁好个人座位的卫生工作,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举手发言、坐姿站姿、说话有礼貌等等,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文明素养。
(2)实践课堂中践行文明礼仪。实习课的实践性较强,可以让学生践行礼仪。离开教室前要把教室打扫干净,到对应的教学楼下排好队,安安静静地去实习室。教师演示时,要让学生明白爱护实习器材、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利,是践行文明礼仪的重要体现。诸如,实习过程中,对实习室的每一个实习材料都要注意保护。在实习室内要注意遵守纪律,不能出现打闹现象,不能大声喧哗。
在实验过程中,通电运行时要注意用电安全。实习完毕后,要将实习材料摆放整齐,将实验室卫生打扫干净。这些要求专业教师都要进行细化讲解,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可以在每一个实习室内张贴规章制度,还可以张贴一些文明礼仪的格言,这样,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二、教师言行举止中渗透礼仪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多半来自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学生不仅关心和评论教师的言行,而且在潜意识里会向教师学习和效仿。因此,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要提高职业学校的文明礼仪的实效性,必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就要用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处处以身作则。
例如,要求学生夏天不能穿凉拖,教师就要带头不穿凉拖;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吃瓜子,教师就要做到在学校期间不吃瓜子;要求学生不把饭菜以及早点带到教学楼来吃、不许吃口香糖、不迟到、不早退等等,提出的每一项要求,教师都要率先做到。教师对学生的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个鼓励的眼神、一颗真诚的心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都会起到很大的影响。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教师行为的引领下,潜移默化地接受并学习文明礼仪教育,养成自觉践行文明礼仪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专业知识教学,并注重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加强自身素质与修养,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品质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仿效意识中不断进步。
三、结束语
总之,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外在礼仪,将直接关系到他在社会中的发展和生存,加强文明行为的素质教育既能弘扬传统美德,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在进行电子电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在言行举止中,要渗透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绽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篇7
关键词:中介语 普通话教学 语言迁移 训练迁移 僵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57-01
中介语理论创设于20世纪70年代,对第二语言的教学和测试产生了巨大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初中介语理论传入我国,学者们最初利用这种理论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的偏误、习得过程和习得心理等问题。随着中介语研究的深入,学界开始用中介语理论来分析普通话学习和教学,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关于普通话中介语,具体可以这样描述:如果把标准普通话称为目标语言的话,人们学习普通话的过程,就是从零起点或以某种方言、某种母语语言为起点向目标语不断进发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人们使用的语言称为“普通话中介语”。在这个过程中,习得者的学习效果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普通话教学者的角度来说,我们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种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1 “语言迁移”对教学的影响
语言的正迁移和负迁移,最早是用于描述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异,研究者认为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可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言错误和难点。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一致时,容易产生正迁移。负迁移,亦称干扰,则往往产生于母语与目的语的结构差异,差异越大,干扰也越大。以往的研究过于强调负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消极影响,后来的研究则越来越多的倾向于认为,语言的负迁移是一种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促使学习者不断内化自身知识结构,逐步向目的语过渡的过程。由于母语知识干扰而产生的错误可以当作一种反馈,学习者可以从中认识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通过进一步学习和纠错,可以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某种意义上来说,错误的出现,分析和纠正到新的语言习惯形成或新的假设的成立这一过程,可以视为是学习者建构中介语知识的一种学习策略。母语负迁移也可以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帮助学习者克服交际中出现的问题。这种理论在普通话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方言与普通话对比教学中。母方言对普通话中介语的“语言迁移”,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语音方面有发音方法的负面影响,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也有负迁移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比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以及语用方面不同,抓住这些异同点,进行重难点教学。例如,四川地区大多没有翘舌声母,只有平舌音,这个平舌音的发音方法就会“迁移到”普通话学习中,造成学习者在发翘舌音时,总会出现舌尖靠前的缺陷;少数地区,如宜宾自贡等有翘舌音,但发音部位比较靠后,这又会“迁移”到中介语学习者在发翘舌音时舌尖过于后卷等缺陷。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普通话学习中的各种错误和缺陷。正是不断出现的各种错误和缺陷,才会促使我们不断检查学习机制和方法是否适当。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过于恐惧学习中的错误和缺陷,把它们当做是检查我们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的武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和缺陷,养成自我纠偏和主动纠偏的良好意识。
2 “训练迁移”对教学的影响
学习者们在学习中介语的过程中,总是要受到培训或训练。教师在训练中,由于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不够,或者训练方式不恰当,都会不同程度的“迁移”到学习者身上,最终在学习者的中介语面貌上体现出来。如,有些教师受方言的影响,读上声时有“拖腔”的缺陷,即把上声的音长发的过长,显得十分夸张,特别是在单音节字朗读时比较明显。学生受这种影响,就有可能在自己的发音中也出现“上声的拖腔”。再如,来自西南方言区的一些老师由于过于强调前后鼻韵母的区别,特意在发后鼻韵母时把后鼻韵尾发的特别靠后,形成特别夸张浓重的后鼻韵尾,这些发音的“缺陷“也会迁移到学生上去,最终让他们也形成夸张的后鼻韵尾发音方法。但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后鼻韵尾只需和前鼻韵尾区分开来即可,不用发的特别夸张靠后。以上这些实例都提示我们在普通话教学中,要注意不要过于强调训练某种发音特征,要把着眼点放在对综合语感的培养和训练上。
3 “僵化”现象对教学的影响
中介语这种语言系统的发展,本身就是忽快忽慢,有时还会出现停滞不前的“僵化”状态。同样的,在普通话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都会有“僵化”的现象发生。这提示教师在面对学生虽然非常努力但进步不大,语音面貌停滞不前,词汇和语法总带有方言的影响的情况时,要克服急躁和沮丧心理,认识到这不是自己的方法不对,而是学生出现了“语言的僵化”。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一认识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认识到这是一种必然现象,在面对这种状况时,不要急躁和厌烦,更不要沮丧灰心,认为自己学不好普通话,就放弃学习,而是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策略,运用交际策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打破“僵化”状态,使自己的普通话学习向更高阶段迈进。对学生的这种情绪处理是否适当,对于普通话教学的效果起着非常微妙但又十分重要的影响。要让学生认识到,普通话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进度快一点,慢一点,或者一度停滞不前,都是正常的。只有看到这个事实,师与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才能摆好彼此的位置和心态,形成教学的良好互动和循环。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四川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组织编写.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6.
[3]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王建勤.关于中介语研究方法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0(3).
[5]吕必松.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3(3).
[6]鲁健骥.中介语研究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3(l).
[7]董洁茹.普通话话中介语研究初探[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篇8
那么,目前寄宿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行为有哪些?应如何解决呢?在此,本人作一点探讨。
一、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过度膨胀。许多寄宿生父母因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对孩子较为放纵,造成他们在家中以自我为核心。在学校中,强烈的自我意识处处要求体现自己。随心所欲,比较任性,平时极富挑战心理,喜欢做不应该做的,而且不听劝告,不屑于考虑别人的意见或作法,他们只要集体照顾,不讲集体纪律,否则就感到委屈,不愿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服从他人及集体。
二、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在中学阶段,学生独立意识日趋强烈,特别是为了显示自己“成熟”,讨厌成人把他们仍当做不懂事的小孩看待。然而,他们毕竟尚未成熟,缺乏适应社会环境的独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动能力等。这种反差,正是导致逆反心理滋生的主观因素,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不能进行有效干预和引导,逆反心理特别强烈。当老师对其进行教育时,他置若罔闻,甚至摆出一副唱对台戏的架势,个别寄宿生年龄小,可脾气很犟。似乎有种故意违反出风头的感觉。弄得你发出“恨铁不成钢”的感叹。
三、学习习惯较差,心理压力较大。大部分寄宿学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因家庭教育不能跟上,或处于隔代教育、或处于放羊教育。在学习上存在基础差、能力差的困难,从而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容易走神,或做小动作,思维低下,记忆能力差,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比较低。部分学生由于成绩差常受指责,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如人,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心理,因而形成一个“第三世界”自暴自弃。
四、交流缺乏导致性格孤辟,缺乏安全感。进入新环境,接触的是新老师,新同学,彼此之间的不熟悉,不了解,缺乏沟通,使学生时常陷入孤独、寂寞之中,导致无心学习。主要表现为上课发言不积极,课余沉默寡言,或独自一个人玩,不合群。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将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其学习,还可能扭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今后的成长埋下隐患。为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形成针对性的做法。
一是加强寄宿生思想道德教育。义务教育学生可塑性强,正处于思想道德意识日渐成熟、道德行为需要引导和规范和阶段。一般而言,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最为显著,特别是家长的言行举止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二是营造关爱、团结、向上班集体氛围。创建良好的氛围,一个友爱的班集体,会使学生心理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反之,如果同学个个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将会形成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不健康的人格。因此营造一个宽松的班集体氛围非常重要,置身于宽松氛围的每个同学的心理此时此地应是放松的,在一定程度上情感可以自然流露,思想可以任意驰骋,不必受太多的拘束,人人为人、我为人人。 转贴于
三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师生感情氛围,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共同参与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从而缩短学生对老师的心理距离,减轻心理压力,达到心理自由,以求师生心理相容。
四是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问题,要早预防和早纠正。时代的飞速发展给予了当代初中生较为广阔的视野,他们接受信息渠道多,知识面宽,活动范围广,思想活跃,却因此也容易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的众多压力,从而产生心理矛盾。一些心理问题往往是从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起来的。如打架、斗殴、酗酒、赌博、谈恋爱等。这些问题会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教师只要多注意观察,仍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能够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纠正。
五是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寻求切入点,有效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就要全面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放任型”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对他们施以“母爱”教育来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对于“溺爱型”的学生,则着重对他们进行爱劳动、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对于“污染型”学生,则着重对他们进行法制、纪律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及早发现问题的苗头,及时解决,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
篇9
网络的普及产生了无纸化的电子交易这一新型的交易方式,新型的交易方式产生了无纸化的电子合同这一新型的合同形式,新型的合同形式产生了电子数据讯息的法律效力这一新型的问题。解决电子数据讯息的法律效力问题对电子交易的正常发展将具有不可忽视的法律意义,因为它是电子交易相关法律问题中起码的、最基本性的问题。
本文首先指出了电子数据讯息的法律效力问题实际上是电子数据讯息能否取得与书面文件同等法律效力的问题,由此入手,采用"功能等同"的方法,对"书面"、"签名"、"原件"等问题分别予以解决,从而最终对电子数据讯息的法律效力予以明确的认可与确定。
关键词:电子合同 电子数据讯息 法律效力
一、导言
今天,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数字化生存的网络时代"。网络已经应用到了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覆盖了整个世界的绝大部分。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数字化通讯网络和计算机装置替代传统交易过程中纸介质信息载体的存储、传递、等环节的新型商业交易方式,因其能够极大地满足商业活动提高效率、减少开支和增加利润的迫切需要,发展迅猛。这一新型的贸易方式,是世界范围内商业方式和经济生活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各国所重视,成为各国巩固和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战略发展重点。这一新型的贸易方式,就是电子交易(也即人们所称的电子商务,亦有称为电子商业的)[1]。
在电子交易的过程中,参加交易的双方是以交换电子数据讯息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签订或交换书面文件的方式来达成或进行商业交易的,也即是,在这过程中,以电子数据讯息代替了传统的书面文件,实现了无纸化。这就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合同形式:电子合同。
电子合同,是指以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缩写为EDI)、电子邮件(E-mail)等能够完全准确地反映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电子数据讯息的形式,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订立的商品、服务交易合同。[2]在电子合同中,合同的文本是以可读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磁性介质上的一组电子数据讯息,该讯息首先通过一方计算机键入内存,然后自动转发,经过通讯网络或计算机互联网,到达对方计算机内存中。作为合同载体的电子数据讯息,无法像传统的纸本合同文件那样直接由人眼阅读,除非将其打印在纸面上或是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由此可知,电子合同这一新型的合同形式,其新型的地方主要在于其载体,即电子数据讯息的采用。
因为电子合同的载体与传统的书面文件大不相同,这使现行法律规范的某些规定对作为电子合同载体的电子数据讯息的法律效力及有效性产生了影响。如果不解决电子数据讯息的法律效力问题,也就无法确定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这势必对电子交易的正常发展构成极大的阻碍。只有保障了电子数据讯息的有效使用,各种电子交易活动才能广泛展开。所以,电子数据讯息的法律效力问题,可以说是电子交易相关法律问题中起码的、最基本性的问题。
二、电子数据讯息的法律概念
电子数据讯息原本是一个计算机通讯方面的专业术语,简单地说就是电子数码形式的信息流的总称。但作为法律上的一个概念,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的表述各有不同。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电子商业示范法》中使用了Data Massege ,即数据电文。规定:
"数据电文"系指经由以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和传真;[3]
"电子数据交换(EDI)"系指电子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商定标准来规定信息结构的信息电子运输。[4]
香港《电子交易条例》使用了Electronic Record(电子记录),指信息系统所产生的数码形式的记录,而该记录--(a)能在信息系统内传送或由一个信息系统传送至另一个信息系统;并且(b)能储存在信息系统或其他媒介内。[5]
韩国《电子商业基本法》采用电子讯息,指以使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的电子或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储存的信息。[6]
我国《合同法》采用"数据电文",译自Data Massege ,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电子数据交换(EDI)是一种由电子计算机及其通讯网络处理业务文件的形式,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化贸易工具,又称为电子合同。[8]
《电子商务法初论》:Data Massege ,数据电讯,是独立于口头、书面等传统意思表达方式之外的一种电子通讯信息及其记录。[9]
此外,对于我国《合同法》将Data Massege 译为数据电文,有学者认为该译文含义过于狭窄、呆滞,特别是"电文"二字的使用,明显带有电报文书的痕迹,没有完全摆脱书面形式要求的影响,因而主张应译为"数据电讯",认为这才能体现出电子商务讯息的动态性与多样化的特点[10];也有学者译为"数据讯息"[11]。
从上面的各种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有一个层次问题,即: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报、电传、传真这些与电子数据讯息并不是同一层次上的,它们是包含在电子数据讯息之中的。这从《电子商业示范法》第2条的规定以及我国《合同法》第11条关于"数据电文"的解释中可清楚感知。
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电报、电传、传真与电子交易中的电子数据讯息是不同的。
因为我们说,电子交易的最大特点,就是以电子数据讯息取代了一系列的纸面交易文件,实现了交易的"无纸化"。而电报、电传及传真虽然也都是使用电子方式传送信息的,但它们通常总是产生一份书面的东西,即它们的最终传递结果,都是被设计成纸张的书面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只是纸面文件的传递方式不同。也正因此,电报、电传、传真这些早就应用于商业交易中的通讯技术,并未对传统的法律规则构成大的冲击。
本文所论述的电子数据讯息,是指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进行电子交易而产生的电子数码信息流,这应是排除了电报、电传、传真的。据此,对本文论述的电子数据讯息这一概念,从法律意义上可表述为:在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进行的电子交易中,所产生的不能直接地为人们所感知的一种传达民商事主体的内在意思表示的无纸化的电子信息。
三、电子数据讯息作为合同载体的特征
电子交易中电子数据讯息的法律效力问题,主要是由于其与传统书面文件形式的不同而产生的。这一问题实际上是电子数据讯息能否构成传统法上的书面形式,能否取得与书面文件同等效力的问题,也即是电子合同的形式要件问题。
合同形式是合同当事人所达成的协议的表现形式,是合同内容的载体。在传统法中,记载、传递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的形式,与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享有与履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书面形式作为合同常采用的一种形式,是指以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合同形式。在一些法律法规中,甚至将书面形式的有无,当作法律行为生效的前提条件。之所以将书面记载,作为重要的法律行为的形式要求,主要原因在于书面形式具有长久保存的优点,而且,如果加上手书签名的认证,以及原件等要求的配合,便符合了理想的法庭证据要求,可以证明各方当事人确有订立合同的意向以及此种意向的性质,及帮助各方意识到订立合同的后果等,从而可据以确定纷争之民商事事实。
而在电子交易中,文字表达的具体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信息既不是文字,其载体也非人们所能直接感知意义的物质。与传统的书面文件相比,电子数据讯息具有如下特征:
(1)它实质上是一组电子信息,其依赖于的存在介质是电脑硬盘或软盘的磁性介质,而不是传统的纸张;
(2)它的表现形式不是有形的纸张文字,而必须通过调取储存在磁盘中的文件信息,利用电子枪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的文字来表现。
四、电子数据讯息法律效力的认可
1、《电子商业示范法》与"功能等同"方法
对电子数据讯息的书面形式问题如何解决呢?《电子商业示范法》提出了一个方案。
《电子商业示范法》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1996年颁布的。该法是针对"以非书面电文形式来传递具有法律意义的信息可能会因使用这种电文所遇到的法律障碍或这种电文的法律效力及有效性的不确定性而受到影响"[12]的情况,向各国立法者提供一套国际公认的规则,以说明怎样去消除此类法律障碍。因此该法实际上是一部关于电子数据讯息效力的法律制度。
《电子商业示范法》采用了一种"功能等同(functional-equivalent)"的方法,这种方法立足于分析传统的书面要求的目的和作用,以确定如何通过电子商业技术来达到这些目的或作用。其具体做法是挑出书面形式要求中的基本作用,以其作为标准,一旦数据电文达到这些标准,即可同起着相同作用的相应书面文件一样,享受同等程度的法律认可。据此,《电子商业示范法》在第6条中规定:"如法律要求信息须采用书面形式,则假若一项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可以调取以备日后查用,即满足了该项要求。"该条对电子交易环境中"书面"的基本标准,以"可以调取以备日后查用"为界,这一法律上对电子数据讯息的书面效力的要求,是一种等价功能上的要求。
2、"书面"、"签名"、"原件"问题的解决
我认为《电子商业示范法》采用"功能等同"方法以解决电子数据讯息的书面形式问题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最佳的方法。
就电子数据讯息本身来看,不能将其视为等同于书面文件,因为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这在前面已论述过。但作为商业交易中所产生的合同的载体,电子数据讯息与传统书面文件却有着相同的功能,即两者都是传达了民商事主体的内在意思表示。对于传统的书面文件在作为合同形式时所起的作用,如:提供文件供大家可以阅读;可复制以便每一当事方均掌握一份同数据副本;文件在长时间内可以保持不变;可通过签字核证数据等,电子数据讯息在作为电子合同载体时,在必要的技术保障下,同样能够起到这些作用,并且其可靠程度和速度比传统的书面文件还可能更高。因此,电子数据讯息在电子交易中,作为交易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当具有与书面文件同等的法律效力,不能仅因其不是采用传统书面文件的形式而加以歧视。
在我国《合同法》中第11条这样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对于《合同法》的这一规定,我国有些人认为"该条已明确将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网络通信方式纳入书面形式的范畴,赋予其法律效力。这一点在世界各国现行立法中处于领先地位。"[13]也有些人认为"这实际上已赋予了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14]
事实是否如此呢?不是。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知电子数据讯息本身与书面文件是不能等同的,两者只是在作为合同载体时具有相同的功能。所以我们在赋予电子数据讯息与传统书面形式同等的法律效力时所采用的是"功能等同"法。而我国的《合同法》却在实际上采用了"形式等同"法,把本属无形非纸质的电子合同归入到有形的纸质的书面合同形式中。形式等同后,"签名"、"原件"等这些"书面"的问题就无法解决,这恰是《电子商业示范法颁布指南》中提到的情况:"尽管有的国家就电子商业的某些方面颁布了具体规定,但仍然没有全面涉及电子商业的立法。这种情况可能使人们无法准确地把握并非以传统的书面文件形式提供的信息的法律性质和有效性。"[15]
在法律意义上,对于书面文件的要求是有多种层次的,"书面形式"只是其中的最低层次,另外还有与书面紧密联系的手书签名,以及原件的保存与提交等内容。单纯的书面形式,并不能起到证明法律事实的作用。只有将当事人的签名,以及书面原件等规范合并在一起,才能较完整地达到法律规范的要求。一般的书面形式,即不附加签名或原件要求的,充其量只能起到对文件内容长期保存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功能等同"法赋予电子数据讯息的与传统书面形式同等的法律效力,不应混同于更为严格的一些要求,如"经签署的文书"、"经签署的原件"等。
在合同交易中,人们对合同载体的书面形式要求,常常是与其他条件相结合的,比如同时要求签名和原件形式。因而我们解决电子数据讯息的"书面"问题时还必须解决与之紧密联系的"签名"与"原件"问题。只有如此才能明确地确定电子数据讯息作为电子合同载体的完整法律效力。
在传统的书面合同中,合同当事人的签名或盖章可以证明其身份,并确认其本人在缔约时与合同的内容相关联。所以,签章是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它对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具有证据力。而签章的概念是与纸张的使用密切相连的,在以电子数据讯息作为合同载体的情况下,由当事人在合同上亲笔签名或加盖印章是不可能的。为此,技术专家们设计了一种称为"电子签名(Electronic Signature)"的技术以实现电子合同当事人签字的功能。
电子签名的使用者持有以电子数据密码表示的密钥,他可以在电子交易中,利用密钥对发送的电子数据讯息进行加密,形成数码形式的字母、数目字或其他符号的值,附着在被加密的电子文件中。它代表了该电子文件的特征。如果有第三人对电子文件进行篡改,但他并不知道发送方的私人密钥,那么在文件发生改变时,电子签名的值也将随之而发生改变,不同的文件得到的是不同的电子签名数码值。
因此,电子签名能够客观地辨别签署者的身份,并证明该签署者与其所签署的信息内容相关联,而且还能够辨别经签署的信息内容是否曾被篡改。电子签名的这些作用与传统的亲笔签名的主要作用相等同,所以电子签名也可享受与亲笔签名同等程度的法律认可。经电子签名的电子数据讯息的法律效力,等同于经签署的文书。
解决了电子数据讯息"书面"、"签名"的问题,采用同样的"功能等同"法,"原件"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
"原件"的作用主要在凭证方面,它能够证明文件所记录的内容充分完整且从未被改动。而电子数据讯息作为人们不能直接感知意义的物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在电脑显示屏显示或经打印机打印出来,才能为人们所感知,但此时人们所看到的,应是"原件"的"副本",而不是"原件"。但采用电子签名的技术后,电子数据讯息同样能够确保其所记录的原始数据充分完整且从未被改动,这与"原件"在法律上所起的主要作用相一致,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说,经签署的电子数据讯息,符合"原件"的功能要求,其在法律上的效力,可等同于"原件"。 3、电子数据讯息法律效力的确认
综上,我们可以对电子交易中电子数据讯息的法律效力作一个综合的、明确的确认。
1、电子数据讯息作为电子交易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具有与书面文件同等的法律效力,不能仅因其不是采用传统书面文件的形式而加以歧视。
2、经过电子签名的电子数据讯息,在具备必要的技术保障下,符合传统法律中书面签名与书面原件的要求,起到与"经签署的文书"和"经签署的原件"同等的法律效力。
3、在任何法律诉讼中,电子数据讯息具有与其他传统证据形式相同的可接受性,不因为其是电子数据讯息的形式而不被接受或影响其证据力。
4、以电子数据讯息为载体的电子合同,不因其采用该载体形式而影响其法律效力、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只要其符合法律的其他一些规定,如不欺诈等,就享有与传统书面合同一样的法律效力。
五、结语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的手段在商业交易中的使用正在迅速增多。对电子交易中电子数据讯息法律效力的确认,对于规范电子交易,保持其高效性,维护其安全性具有不可忽视的法律意义。
技术的变化发展永远不会结束,在当今时代更是日新月异。也许以后一些新技术的出现能化解现在所存在的法律障碍,但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只能、也必须采用本文的方法对电子交易中的电子数据讯息的法律效力作出确定,相信这对相关电子技术的发展也能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1] 本文之所以采用"电子交易"的说法,是因为关于"电子商务"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而有不少人将电报、电传、传真等贸易方式也归入到电子商务中,但这些并非本文所要论述的对象,因此采用"电子交易",籍以排除这些。
[2] 周仪 等《电子商务法律及案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22页
[3]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业示范法》第2条(a)
[4]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业示范法》第2条(b)
[5] 香港《电子交易条例》第1部2释义
[6] 韩国《电子商业基本法》第1条 定义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条
[8] 江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11页
[9] 张楚《电子商务法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112页
[10] 张楚《电子商务法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112页
[11] 郑成思 主编《知识产权文丛》第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55页
[12]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业示范法颁布指南》A 目标2
[13] 梅绍祖 等《电子商务法律规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4页
[14] 蒋建平 杨毅《电子合同效力问题初探》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3月25日
[15]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业示范法颁布指南》A 目标3
参考资料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业示范法》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业示范法颁布指南》
韩国《电子商业基本法》
香港《电子交易条例》
(美)彼得·G·W·基恩 克雷格·巴伦斯《电子商务辞典》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1版
杨坚争 杨晨光 等《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姚立新《电子商务透视》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张楚《电子商务法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梅绍祖 范小华 黎希宁《电子商务法律规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周仪 等《电子商务法律及案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陈小君 主编《合同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江平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王利明 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修订版
孙铁成《计算机网络法律问题》载《法学前沿》1999年第3辑
朱遂斌 等《电子商务合同成立的法律问题》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4期
沈木珠《正确认识电子合同的效力》载《法学杂志》2000年第1期
张世君《网络经济:经济法学研究的新领域》载《法学杂志》2001年第1期
篇10
关键词:中职幼教;幼儿教育;幼儿戏剧;幼儿表演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提高是表演游戏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但幼儿表演能力的提高并不是教师“告知的”或“手把手教会的”,而是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以尊重幼儿为前提,通过幼儿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自主的思考、讨论、提议、采纳等方式而获得的。要让孩子在自主、自由、愉悦的“游戏性”体验的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就不得不借助于戏剧教育,尤其是幼儿戏剧教育。由于过去传统教育长期以来的忽视,幼儿戏剧教育的师资与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培养,如何使教师与家长对艺术文化有更深切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应用到幼儿教育的教学实践当中去,是当前值得重视与关心的课题之一。
一、幼儿戏剧与幼儿表演能力
所谓幼儿戏剧,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专门以幼儿为受众或表演对象的戏剧表演形式,属于儿童戏剧的一个阶段性组成部分。由于幼儿阶段(3-5岁)的特殊时间段而有所区别,因此,幼儿戏剧呈现出一些特殊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对周边事物的系统认识阶段,行为礼仪准则的初步形成阶段、口头语言和简单肢体语言的模仿和早期学习阶段,幼儿戏剧以其简单明了、含义丰富、寓教于乐、互动性强的特点,成为这一时间阶段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幼儿的表演能力,既与其成长阶段相挂钩,也与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而幼儿戏剧,就是其中重要的交叉点。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幼儿戏剧在幼儿成长阶段中对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作用,不言而喻。
二、当前教育实践中幼儿戏剧教育的现状
(一)幼儿戏剧教育大多处于“戏剧欣赏层面”,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的是听众、观众角色,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通过在幼儿园的实地考察及参与教学,笔者发现在当前幼儿园中的幼儿戏剧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实际参与度很有限,多处于简单的“听老师讲”或者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欣赏的状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束缚了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也不能真正有效地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致使幼儿戏剧教学的收效大打折扣。
(二)幼儿教师在幼儿戏剧教学中的方式缺乏创新
在当前幼儿园的幼儿戏剧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幼儿教师的教学还仅仅停留在对文字剧本的讲解层面,老师讲,学生听,单方面灌输式“填鸭”教学。幼儿教师也大多仅仅满足于学生“听懂、会读、能写”,而不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这样的教育既不利于培养、激发幼儿的表演能力,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三、幼儿戏剧与激发幼儿表演能力的结合
通过一定量的走访调查和亲身的教学实习,笔者经过总结分析得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幼儿戏剧与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相互结合,是需要幼儿教师在多个方面配合进行的。只有跳出传统教学思维的窠臼,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结合,才适合幼儿戏剧与幼儿表演能力激发的相互结合。作为中职幼教学生,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一)幼儿戏剧剧本教学
1.文字剧本讲解
即对剧本内容进行文字讲解。针对幼儿阶段刚刚开始识字过程、识字量很少的情况,往往应用于简单的戏剧剧本内容;同时由于幼儿大多尚未培养起专注学习的能力,因而这种方式更多适用于篇幅较短的戏剧剧本。符合这些条件的戏剧剧本,都可以应用文字讲解的方法,例如《三只小猪》《狼来了》《小兔子乖乖》等,这些故事的内容简单明了,情节曲折生动,又具有较强的教育功用,正是适合进行文字剧本讲解的剧本。在进行文字剧本讲解的同时,结合幼儿阶段专注力不强的特点,更多地加以卡通配图,以活泼生动的图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分角色阅读等具体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幼儿对剧本的理解,加深其对剧本的印象,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离开书本,顺利将故事表演出来。
2.动态表演观赏
即通过对幼儿戏剧的动态实例观赏,吸引观众(幼儿为主,包括家长在内),并在观影结束后进行讨论、提问等活动,从而达到吸引观众、激发幼儿表演能力的作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以动画片、木偶剧等不同形式、内容呈现。对于儿童来说,影片内容本就比书本内容容易接受,对于刚刚开始识字、掌握量很少的幼儿就更是如此。相较与较为抽象的木偶戏、皮影戏等表现形式,幼儿动画片由于其情节相对简单,内容容易理解,色彩和对比更为强烈更具吸引力而成为绝大多数幼儿容易接受和喜爱的表现形式。在一次某幼儿园的课外旁听中,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受到幼儿和家长们的广泛欢迎,这样一部出品较早,情节和手法现在看起来十分简单甚至幼稚的动画片,却能取得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可见其中可供挖掘的潜力之深。
(二)幼儿戏剧活动实践
即通过简单布景、化妆、排演,鼓励与激发幼儿亲自参与表演的兴趣,同时组织发动家长与其他教师共同参与,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借以培养起幼儿对表演的兴趣;通过引导幼儿的表演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表演行为,促进幼儿表演能力的提升。笔者一次在旁听时《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组织了幼儿的角色表演,制作了故事中涉及到的动物头饰,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带上扮演成各种小动物,孩子们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把之前学习的对话运用了进去,很成功地完成了情景表演。头饰、道具一类的辅助可以可以增加表演的情景之余也激发了幼儿的表演兴趣。
综上所述,虽然尚没有明确的研究,但幼儿戏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使幼儿产生兴趣并灵活发挥,给他们以肢体与语言来传达感情与创意的条件,在接受简单的戏剧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同时,有效地激发并提高了幼儿的表演能力,并透过这种能力来进一步开发幼儿潜能,因此幼儿戏剧也正符合幼儿教育在本质上的需要。作为中职幼教学生,在学习一般教育理论的同时,也需要将实践与理论学习相互融合,这样才能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下良好基础,切实为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索丽珍. 浅议创造性戏剧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J]. 现代教育科学,2010,(6).
[2] 张丹. 教育戏剧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应用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2.
- 上一篇: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
- 下一篇:美术知识与教学能力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