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税收优惠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后勤税收优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税收优惠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6-0088-04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愈来愈强烈,而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利用的综合体更是倍受各国的重视。在我国,全社会对高等教育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时代。但由于我国现实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要充分发展高等教育满足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显得力不从心,即存在着高等教育供需失衡的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切入点应该在供给上而不是在需求上。有效地解决办法是增加对高等教育的供给,即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构或者扩大现有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执行机构,承担着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也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和践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前沿阵地,因此应该大力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轨时期,高等学校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太深,一时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其发展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当前教育财政继续作用空间不大的情况下,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解除高等学校发展困境、促进高等学校各项改革、推动高等学校稳步发展方面责无旁贷,应该有所作为。
二、我国高等学校现行税收政策
从涉及的税种看,现行高校税收政策几乎涉及到目前开征的所有税种。主要有四类:(1)流转税。针对高校提供教育劳务、提供科技服务、举办校办产业等经济行为在增值税、营业税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同时对于高校后勤实体向师生提供饮食服务和经营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的行为给予增值税、营业税免税待遇。(2)所得税。现行税收政策对高等学校接受社会捐赠、提供“四技”服务、获得财政拨款、经营校办企业等形成的收入,基本免征所得税。(3)财产税和行为税。根据现行税法,学校法人免征多数的财产税和行为税,包括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房产税等,但如果发生转让国有土地的财产行为,则需要交纳土地增值税。(4)关税。高等院校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直接用于科学研究或教学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从政策对象看。高校税收政策对象不仅仅是高等学校,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实体,如后勤实体、校办企业等。高校税收政策调节首要指向是高等学校,即将高等学校纳入税收调节范畴,但很多人认为高校不应该成为纳税主体。本文认为将高校纳入税收调节范畴可以有效防范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过度寻利行为,避免高校走向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将后勤实体、校办企业等相关实体纳入税收调节范畴更是市场经济的要求。然而高校毕竟不是纯粹的市场主体,与之相关的实体也不是纯粹的企业,他们依然姓“教”,因此,制定税收政策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从税收政策工具看。高校税收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优惠,这是由高等学校特殊性决定的。高等学校是具有外溢性的公益组织,往往都是非营利性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也逐渐成为市场主体,有一些营利性活动。因此,当前高校税收政策一方面将高等学校及其相关实体纳入税收调节范畴,另一方面又考虑其公益性特点,运用税收优惠工具尽可能地减轻其税负。
三、现行高等学校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立法级次低,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我国许多税收法令与规章都是通过授权立法和行政法规制定的,税收立法级次较低。当前高等学校税收政策,多数是由部门规章构成,如通过教育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等一些部门规章加以规定,立法级次低;现行高等学校税收政策更多的是各项税收优惠措施的简单罗列,并且散布于各单行税法文本中。面对教育体制改革给高等学校带来的新变化,某些税收政策出台显得较仓促,大多是以通知或补充通知的形式出现,甚至以对某一问题的批复形式出现,没有总体上的规划,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二)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缺陷
1.税收优惠力度不够。从高等学校提供教育劳务服务来看,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对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提供教育劳务取得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举办的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收入,收入全部归学校所有的,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高校提供教育劳务获取税收优惠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该校从事的是学历教育;二是对获取收入分配的规定,全部收入归学校所有。但是这种优惠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符,从事非学历教育的学校一样的具备培养人才的功能,应该给予适度税收优惠。对提供教育劳务服务获取收入分配的规定也不合时宜。目前很多学校并不是独自提供教育劳务服务,而是寻求与其他机构联合,收入按双方约定进行分配,因此不可能全部收人归学校所有。
从校办企业来看。目前已经取消了以前关于“校办企业生产的应税货物,凡用于本校教学科研方面的,免征增值税;校办企业凡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提供的应税劳务免征营业税”的规定,其他各税原则上应该申报缴纳。因此,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越来越少。
从高校后勤实体来看。高等学校后勤实体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持续性,主要表现在对政策执行期限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00年年初制定下发了《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字[2000]25号)文件,适用时间仅限于2002年底。后来由于形势发展需要,该政策继续执行到2005年底。由于政策缺乏持续性,很多高校后勤实体对改革持观望态度,进展缓慢。
2.税收优惠方式比较单一。税收优惠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税基式优惠、税率式优惠、税额式优惠,三种优惠方式的作用各不相同。税基式优惠偏重于事前引导,税率式优惠侧重于行业性普惠;税额式优惠更注重税收利益的让渡。我国目前在高等学校领域实行的税收优惠大多是税额式优惠,同时辅以增加税前列支扣除,其他优惠方式很少。这种介于征与免征的单一税收优惠政策显得刚性太强而灵活性不够,影响了税收激励效果。
3.税收优惠面较广但不全。我国高等学校领域税收优惠面比较广,包括了进口的教学仪器,学校的教育劳务收入,校办企业、高校后勤实体、学校的用地等,税收优惠政策优惠对象覆盖面比较广。但是税收政策始终没有涉及到鼓励个人的高等教育投
资行为。个人的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个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缴纳学费接受教育;二是个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投资者,投资于高等学校。个人无论是作为投资者还是教育接受者,目前没有获得相应的税收优惠。
(三)民办高等学校和公办高等学校税收待遇不平等
从税收优惠政策内容来看:(1)非学历教育方面的税收政策包括:第一,对于教育部门所属的普教性高等学校举办的各类进修班、培训班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民办高等学校所举办的非学历教育无法享受此项税收优惠。第二,对高等学校举办的自学考试辅导班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非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等学校举办的自学考试辅导班,则不能免征企业所得税。(2)学历教育方面的税收政策包括:对学校经批准收取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收费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民办高等学校学历教育由于其收费没有纳入相应财政预算管理或专户管理,难以享受税收优惠;对教育部门所属的普教性高等学校校办工厂、农场生产经营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民办高等学校不属于教育部门所属普教性高等学校,享受不到此项优惠;对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高等学校自用的车船、房产、土地等,免征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民办学历教育高等学校的资金来源不是国家财政拨款,因此不能享受该项税收优惠政策。
从税收管理来看:多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由政府出资举办,并享受免税待遇,基本未纳入税收管理范围。受此影响,再加上人们普遍对公办教育公益性的认识,即使在公办高校有应税项目或应税收入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对其税收管理相对宽松。相反,民办高校应税项目比公办高校多,加之社会大众对其认识上的偏差,税务机关对其管理比公办高校严格,这种状况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
(四)对社会资本进入高校税收政策引导不够
社会资本进入高校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捐赠,二是投资。由于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尤其是近几年的高校大规模扩招,给很多高校造成了沉重的财务压力,社会资本进入无疑有利于缓解这一紧张局面。但目前的税收政策适应不了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
就捐赠而言,存在总体上限制过严的问题。现行政策规定:第一,企业通过中国境内的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行政机关对高等教育捐赠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的3%比例内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个人捐赠,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30%的比例内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第二,社会力量资助非关联的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经费,可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以上是散见在我国所得税法对教育捐赠的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捐赠者捐赠支出应纳所得税扣除比例总体过低,对捐赠渠道、捐赠款使用去向限制过严,影响了捐赠者的积极性。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高校收入中社会捐赠所占比例不到3%,而美国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初该比例就达到了8%。就投资而言,因为资本的逐利性,所以社会资本通过投资于高校往往带有获取回报或收益的目的(如现在的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进行科研项目开发等),要获取适当回报,表现出了一定的营利性,在某些人看来,这与经典的教育理论背道而驰。鉴于社会资本投资高校带有营利性特点,政府对于这种行为缺乏税收激励。
四、完善高等学校税收政策建议
(一)完善高等学校税收立法
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税收立法,必须遵循我国税收立法改革方向并结合我国高等学校领域立法现状。建议做以下工作:一是提高立法级次,将现行的部门规章等能够上升为法律的尽快形成法律条文,不能上升为法律的要清理整顿,对一些通知、补充通知或批复之类的文件要归纳清理形成汇编,可以考虑作为临时性、过渡性政策存在,但不能长期以规章、文件之名行法律之实,这样不利于维护税收法律的完整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出台专门的税收法律。鉴于出台专门针对高等学校的税收法律可行性不大,可能存在立法成本与立法效益不对称的问题,同时考虑到我国现有教育领域税收法律的现状,可以出台专门的《教育税收法》,将现行的散布于各单行税法中的有关高等学校税收规定收于《教育税收法》。这样,可以保证高等学校领域税收立法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放宽高等学校提供教育劳务服务获取税收优惠的条件限制。从事非学历教育的高校提供的教育劳务与从事学历教育高校提供的教育劳务没有质的差别,非学历教育不等于民办营利性教育,因此,对于从事非学历教育的高校提供教育劳务也应该给予税收优惠。非民办高等学校举办的进修班、培训班所得免税规定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建议对高等学校下属单位(院系)办班所得也给予税收优惠;高等学校或其下属单位(院系)与社会其他机构联合办班,对于所得收入应该区别对待,学校所得应该给予税收优惠。
继续给予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校办企业尤其是校办科技企业在补充学校办学经费、为学校科研提供实践平台、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校办企业税收优惠不宜削弱,而应该在加强对校办企业税收管理的基础上,继续给予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扶持,这也是高校科研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加大对高校后勤实体税收优惠,力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议对高校后勤税收优惠政策不设执行期限。因为高校后勤改革并没有具体的结束期限,如果对税收优惠政策设置具体期限只会导致税收政策的被动。退一步讲,即使改革结束也并不意味着后勤税收政策的终结。因此,对高校后勤税收政策应该有长远考虑,使之具有持续性和系统性,以促进后勤改革的纵深发展。
其次,税收优惠方式应多样化。税收优惠方式的选择与运用直接影响税收政策意图的实现和激励效果。根据税收理论和国内外的税收实践,有效的税收优惠方式应该是多种优惠方式的组合运用,而不是单一地依靠某一种优惠方式。因此,高等学校税收优惠方式,要以建立税基减免为主,并与税额减免、优惠税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三种方式的协调和配合。
第三,扩大税收优惠范围。现行税收政策没有涉及到鼓励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行为。应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鼓励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保留目前的教育储蓄税收优惠政策,并加大力度。允许商业银行开设教育储蓄专户,并较大幅度地提高该账户的可存款额度,允许每个家庭每年存入一定数额存款,在孩子大学毕业之前取出,对该账户免征一定比例的利息税。二是个人或家庭(主要是家庭)缴纳所得税时,对发生的高等教育支出可以作为费用列支,减轻求学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三是对学生贷款利息费用进行税前扣除。学生贷款支付的利息费用,允许其毕业后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时进行全额税前扣除。
(三)公平对待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
不论是民办还是公办高等学校,只要是从事学历教育,应实行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具体是指对从事学历教育的高校(不分民办或公办),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其提供教育劳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用于教学的房产、土地、车船,分别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
对于从事非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不分民办和公办,只区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来制定有关税收政策。对非营利性的非学历教育高等学校实行免税待遇,即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其他税收;对营利性非学历教育高等学校也应给予适度税收优惠。
税收管理公平。民办高校除了经费来源与公办高校不同之外,反映在教育的本质特征上与公办高校是一致的。民办高校也是培养人才的机构,同样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因此,税务机关对民办高校、公办高校要统一管理,不能有“轻公办、重民办”思想,搞厚此薄彼的歧视待遇。
(四)发挥税收政策引导效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高校
篇2
【论文摘要】《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的颁布实施,从政策上明确了对高校后勤企业的有关经营活动实行减税和免税,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遇到很多问题。因此,研究中国高校后勤领域税收政策的历史和现状,对于深化高校后勤实体社会化改革,加强高校后勤实体税收管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高校“教育产业属性”的提出,高校后勤不再只是高校内部一个封闭的特殊市场,正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税收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享受和承担税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还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可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减轻我国长期以来计划体制模式下高校办学形成的沉重负担。
1高校后勤实体改革涉及的现行税收政策
(1)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调味品和食堂餐具,免征增值税;经营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现行规定计征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向其他高校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免征增值税;向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应缴纳增值税。
(2)营业税。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获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对设置在校园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3)所得税。《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2006年8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100号文《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彻底取消了高校后勤享受的免征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4)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的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费附加,由于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附加征收的,在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的同时,也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2高校后勤实体改革税收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法规滞后,政策法规不明确、缺乏连续性,直接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反应和规范高校的后勤改革。2000年以来,以高校扩大招生这一政策背景所带来的高校大发展和引发高校投资多元化,以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引发的高校资产经营盈利性,在税收政策层面上开始把高校纳税主体从免征范围放置于实际征收范围中去。
严格说来,文件通知并不等于法律法规,其严肃性和刚性都严重缺乏。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通知》已不能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不明确问题,难以保证税收征管及时到位。
(2)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改革不规范、不彻底,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税收征管的规范化与否,与高校后勤实体的改革是否规范,是否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完成了后勤系统的剥离,实现了独立纳税人的过度,但实际上,有些学校的后勤改革是在走过场,实质上并未发生变化。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我国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在国家,占有权在高校,后勤实体对后勤资产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经营权,没有对其所经营资产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后勤实体不是真正的法人主体,也就不可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一切从根本上妨碍了高校后勤改革,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
(3)税收征管和手段滞后,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漏征漏管现象严重。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活动的税收征管基本上仍限于对高校后勤对外服务部分,而对于由学校后勤部门直属的、专门为学生提供食宿及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这一部分潜在的税源,未能进行有效的登记和管理,造成该部分税源疏于监管,造成税收征管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不到位。
3高校后勤实体税收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1)完善税收、行政法规,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关于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立法,应本着有利于征收管理、有利于依法治税、减少涉税争议、加强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管理,要本着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服务于、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税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规范化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组织的规范运转。
(2)改进税收征收管理手段,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逐步使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征管进入正规轨道。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规范化管理必须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把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规范化管理的切人点,完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税务机关要积极构建功能齐全、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系统管理,确保信息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加强相关部门联合,健全和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全面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管理。因为高校后勤实体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工商营业执照的领发,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多个税种的税款征收和缴纳,涉及到对高校的财政拨款等诸多问题,涉及到国税、地税、财政、银行、工商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后勤改革,带动高校发展,完善税收管理,需要上述部门之间加强协调与配合,扩大信息交换的范围,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自2000年国家出台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政策以来,几经变更,形成了对高校后勤实体相关税收政策的不断修改和变化,也加重了税务部门对于高校后勤实体税收管理的难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规范化管理,亟待解决。这不仅关系到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税收管理,更关系到如何发挥税收调节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在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今天,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管理作为国家税收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3
关键词:高校后勤实体改革 税收政策 规范化
随着高校“教育产业属性”的提出,高校后勤不再只是高校内部一个封闭的特殊市场,正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税收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享受和承担税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还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可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减轻我国长期以来计划体制模式下高校办学形成的沉重负担。
1 高校后勤实体改革涉及的现行税收政策
(1)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调味品和食堂餐具,免征增值税;经营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现行规定计征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向其他高校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免征增值税;向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应缴纳增值税。
(2)营业税。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获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对设置在校园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3)所得税。《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2006年8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100号文《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彻底取消了高校后勤享受的免征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4)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的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 费附加,由于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附加征收的,在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的同时,也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2 高校后勤实体改革税收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 法规滞后,政策法规不明确、缺乏连续性,直接 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反应和规范高校的后勤改革。2000年以来,以高校扩大招生这一政策背景所带来的高校大发展和引发高校投资多元化,以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引发的高校资产经营盈利性,在税收政策层面上开始把高校纳税主体从免征范围放置于实际征收范围中去。
严格说来,文件通知并不等于法律法规,其严肃性和刚性都严重缺乏。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通知》已不能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不明确问题,难以保证税收征管及时到位。
(2)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改革不规范、不彻底,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税收征管的规范化与否,与高校后勤实体的改革是否规范,是否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完成了后勤系统的剥离,实现了独立纳税人的过度,但实际上,有些学校的后勤改革是在走过场,实质上并未发生变化。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我国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在国家,占有权在高校,后勤实体对后勤资产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经营权,没有对其所经营资产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后勤实体不是真正的法人主体,也就不可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一切从根本上妨碍了高校后勤改革,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
(3)税收征管 和手段滞后,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漏征漏管现象严重。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活动的税收征管基本上仍限于对高校后勤对外服务部分,而对于由学校后勤部门直属的、专门为学生提供食宿及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这一部分潜在的税源,未能进行有效的登记和管理,造成该部分税源疏于监管,造成税收征管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不到位。
3 高校后勤实体税收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1)完善税收 、行政法规,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关于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立法,应本着有利于征收管理、有利于依法治税、减少涉税争议、加强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管理,要本着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服务于、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税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规范化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组织的规范运转。
(2)改进税收征收管理手段,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逐步使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征管进入正规轨道。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规范化管理必须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把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规范化管理的切人点,完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税务机关要积极构建功能齐全、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系统管理,确保信息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加强相关部门联合,健全和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全面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管理。因为高校后勤实体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工商营业执照的领发,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多个税种的税款征收和缴纳,涉及到对高校的财政拨款等诸多问题,涉及到国税、地税、财政、银行、工商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后勤改革,带动高校发展,完善税收管理,需要上述部门之间加强协调与配合,扩大信息交换的范围,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自2000年国家出台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政策以来,几经变更,形成了对高校后勤实体相关税收政策的不断修改和变化,也加重了税务部门对于高校后勤实体税收管理的难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规范化管理,亟待解决。这不仅关系到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税收管理,更关系到如何发挥税收调节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在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今天,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管理作为国家税收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自1981年深圳第一家物业服务公司成立以来,物业服务作为承载着多重社会功能的的新兴行业,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一路走来,中间有无奈、有疑惑、有创新、有酸楚、有喜悦,但更多的是困惑。从整体看,我国物业服务行业仍处在艰难爬坡阶段,行业发展还有许多局要破,许多结要解。这其中我们认为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要破的局、要解的结是要解决行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可以说资金匮乏是当前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的障碍。要扫除这一障碍,从理论上说,提高物业收费标准或者减轻物业行业税负也许是最便捷有效的途径。但若采用提高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必然会增加业主的经济负担,这与当前国家注重求和谐、重民生的大环境不符。而要做到在不加重业主负担的同时,又能保证物业服务的正常开展,显然,适当减轻物业服务行业税负,应是当前最好的政策选择。
关于减轻物业服务行业税负问题,近几年,国内学者已作过一些研究。如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已开展过我国物业服务企业生存状况调査,并组织有关专家和业界精英开展了物业管理行业税负问题研究;也有学者从税收政策角度撰写过有关呼吁国家减轻物业服务行业税收负担的文章。但这大都是从税收的角度,从实然的角度开展的,很少有从税法的视角开展扶持物业服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特别是站在理性的高度,从分析税法所追求的公平和社会整体效益的价值理念入手,开展税法扶持物业服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法理依据研究方面还是空白,当然也就很难从理性的高度提出税法扶持物业服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二、我国物业服务行业的税负现状及分析
对照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物业服务行业涉及到包括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和资源类税中我国现行的大部分税种,如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酬金制下的管理主体或个人投资者还要涉及个人所得税事项。物业企业除承担上述税负外,可能与其他企业一样还要承担一些所谓政府的口径的“法定规费”.例如,有些地市把物业企业和其他工商企业一样都设有安置残疾人就业指标,如不能完成相应的残疾人就业指标任务,就要按企业员工工资的相应比例缴纳费用。再比如,有的地方按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价格调节基金。远不止这些。林林总总的税费大约占到物业费收入的10%.[1].由于各种税费支出占物业企业物业费收入比重过高,加之近些年人工成本持续增加,已导致物业服务行业面临生存困难,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政府惠民生、求和谐社会政策目标的实现。笔者通过梳理我国现行物业服务行业的税收政策,发现我国物业服务行业税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税率偏高,违背税收公平。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对各行业的利润率分地区、多渠道进行的测算,相比之下,物业服务业行业利润率最低。[2].但它却承受着高于建筑业等行业3%的营业税税率,同时很难享受小型微利企业及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相应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政策,这有违税收公平。在当前这种求和谐、重民生而导致的整个行业工资水平快速上涨的大环境下,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物业服务行业,25%的企业所得税税负和5%的营业税税负就成为了具有准公共服务性质的物业服务行业难以承受之痛。
2.税基过宽,有违实质正义。
为社会提供准公共服务产品的物业服务行业,其费用收取是以支出作为收费标准的确定方式,这与业极为相似。[3].有鉴于此,对物业服务行业也应比照业实行按余额计税,如国家在对实行酬金制收费方式的物业服务企业征税时,针对物业服务企业代业主收取并用于支付保洁、保安、保养、维修等服务日常开支,应从计税依据中扣减,只能以其物业服务酬金为计税基础来计征税款,而目前各地征税均以收取的物业费用为税基征税,显然税基过宽,让物业企业承担了不合理的税负。另外,作为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企业相类似同样承担为社会提供准公共服务产品的行业,却不能享受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企业所享有的免征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有违实质正义。
3.重复征税,违背税收中性。
税收中性要求国家在实施税收政策时,不能因其实施而影响市场主体按市场规律来进行选择自身行为。在社会化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物业服务企业为给业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本应多实行专业分包,让专业公司来为居住业主提供更专业化和更精细化专项服务。而目前的现状恰恰相反,很多本该由专业服务公司提供的服务,大都由物业企业自身大包大揽。个中原因在于目前税务机关在对物业服务企业征税时不允许将外包服务的支出从物业服务收费中扣减,而是按照收入全额计征税款,这既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也影响了服务质量,阻碍了社会分工,有违税收中性。
三、税法扶持物业服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
税赋作为一种调整分配的财政手段,论文格式常被认为是国家对特定行业支持与否的晴雨表。税法所追求的公平和社会整体效率的价值理念,要求政府利用税收法律制度来作为扶持特定行业发展的政策手段。[4].物业服务作为一个承载着维护城市运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整合社会资源、维护基层社会和谐与稳定等多重功能的新兴微利行业,理应得到税法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便实现税法所追求的公平和社会整体效率的价值理念。公平,是中外税法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理念。公平,简单地说,就是对同类主体或事项的同等对待。从法律角度讲,公平包括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形式公平要求按照同一标准确定同一条件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形式公平要求下,税法追求以税法为纳税人的唯一行为规范,人人都必须按照税法承担等量的纳税义务。形式公平的理念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但它忽视或很难兼顾各主体间的差异,不能使主体的权利享受或效用发挥达到最佳状态,因而它只是一种初级的和表面的公平,不是公平的最高阶段。实质公平则强调贯彻惩强扶弱的原则,以强者权利让渡换取强弱共同体的平衡与和谐,其核心问题是如何让税法在实现其敛取财政收入、调节宏观经济和兼顾弱势纳税群体利益等目标时的配比效果达到最佳。因而它是公平的最高形式。这也正是现代法治国家下税法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任何税收法律制度的构建均要受其约束。
但这并不是说不需要注重税收形式公平,从本质上说,税收形式公平的终极目标也在于要求应保障所有的纳税义务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按其实质税收负担能力,承担其应有的税收负担。从此意义上说,税收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两者并不冲突,而是有机统一的。因此,应当在税收实践中寻找税法的实质公平,而不是停留在逻辑推理之中。通过在税收实践中寻找税法的公平观念,我们可以发现,税法所坚持的是社会本位的公平观,关注的是社会的整体治理,是对形式公平的合理扬弃。
税收法律制度作为各国惯用的扶持物业行业手段,通过对物业企业实施较低税率、拓宽抵扣范围、允许或延长亏损结转等相关税收优惠举措来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的弱者地位,帮助其获得均等参与市场竞争机会,拓展其生存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税收优惠是在整体税收法律制度基础上对部分特定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税收方面的支持和照顾,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6].应该说国家通过实施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同经济主体原有税负分担比例,而这一改变正是税法所追求的社会整体效率目标和实质公平的价值理念的体现。如果仅从个体效率角度考虑,税法只需无差别地对待所有市场主体,这貌似体现了对市场竞争的充分尊重,但却是对社会整体效率的最大减损。恰恰相反,税法所追求的不是个体效率,而是公共利益得到体现的社会整体效率,考虑的是整体的利益增加,是“做大蛋糕”,而不仅仅是“分蛋糕”.[7].应该说,税法将物业服务企业的税负能力作为各种税收优惠举措实施时加以实质性考量,这是对传统形式法定的思维疆界的一种突破,虽然从个别企业看,税收收入似乎减少了,但企业数量可能会因此而增多,规模扩大,涵养了税源,税收总量反而增加了,这才是税法所真正追求的社会价值取向。[LunWenData.Com]
四、税法扶持物业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既然税法扶持物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备正当的法理依据,那么税收实践中所要做的就是要设计好税法扶持物业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综观世界各国,大都把税收优惠作为国家和政府扶持弱势行业发展的政策手段。物业行业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的弱势行业,国家当然亦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的方式来扶持其可持续发展。但任何事物都可能具有两面性,税收优惠运用得当,具有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的正面效果和强化企业竞争力的功效。反之,不当的优惠则会扭曲资源配置、牺牲税收公平,进而影响行业整体发展。因此在对物业服务行业设计税收优惠制度时,应结合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现状,同时考虑经济上的效率性与结果的效用性,以便达到税收优惠的最佳功效。笔者认为,在当前国家实施经济转型和结构性减税的大背景下,应视不同类型的税种通过实施税收转型、合理确定税基、明确减免税等方式来设计税法扶持物业服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1.在流转税方面,通过实施税收转型来扶持。
物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物业业作为一种现代服务业,应尽早对其实行税收转型,即将目前的对物业服务行业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通过增值税的征收,打通税收抵扣链条,以此来解决物业服务行业及相关企业的进项抵扣难问题。[8].在具体的增值税征收方面,考虑到物业企业是提供准公共服务性行业,也是微利行业,更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物业管理业人工费占比较大,这部分根本不能抵扣税金,其他可抵扣的税项又较小,因此笔者建议在现行的营改增企业增值税现有的6%、11%两档税率基础上增设一档更优惠的税率来适用于物业服务行业,以达到真正减轻物业企业税负,扶持物业行业发展的目的。
2.在所得税上,通过实行适当的税收倾斜政。
策来扶持物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应充分考虑物业行业的特点,尽可能减少重复征税。结合目前物业行业存在工程、保洁等专项服务外包情形,应继续规范和扩大扣除项目,缩减计税依据,减少重复征税。二是应根据不同性质物业行业的盈利水平采取不同税收扶持政策来减轻行业的综合税负。在居住物业的税收政策上应以保发展、促民生为导向,通过弥补经营成本、增加税前扣除等灵活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其成为再就业岗位创造的稳定行业;在商业物业的税收政策上应以拓宽业务,创新经营手段为导向,通过资产的税前扣除和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其成为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服务业载体;在工业物业的税收政策上应以经营权与管理权相分离为导向,通过资产剥离及合并的账务处理给予特殊税收政策,将大额资产纳入物业管理的范围内;在其他用途物业的税收政策上应以鼓励开展物业服务及鼓励自行创业为导向,通过定期减免税额或缩小税基的形式,鼓励物业服务参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三是应区别物业行业的规模采用不同的模式。按照“宽税制、简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要求,体现行业的纵向税收公平,对规模大且核算健全的企业,采用各税种分开申报,定期核查的方式管理;对于规模较小财务不健全的企业,采用综合税率的方式,做好简易申报,重点放在税收政策辅导和服务上。[9].
篇5
[关键词] 高校 税负现状 对策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办学资金来源渠道已由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为主向多渠道筹集过渡。近几年来,尤其是2000年后,高校总收入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是财政资金占高校总收入水平比例却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高校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财政无偿拨款(包括如“985工程”拨款)、科研横向和纵向收入、学费收入和自筹资金等几方面。
税收法规明确了高校作为纳税主体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的高校自身和后勤服务集团的经营所得,以及校内各部门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除了依法可以免税的部分外,都应按照税法规定缴纳各类税收。一直以来“税收不进学校”的观念在高校财务人员的意识中根深蒂固,高校的财务人员未树立依法纳税意识,也缺少对税收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发生纳税义务后很少能够及时办理税务登记。近几年,随着税务机关加大征收力度,将高校作为税收检查的重点,高校依法及时纳税的压力逐渐增大。如2007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国税局召集在京高校财务负责人,就高校缴纳企业所得税进行了探讨。2008年年初,海淀区税务局又就所得税召开了会议,这充分显示了税务部门对高校的重视。这种情况下,如何对高校税负问题进行梳理,严格涉税业务的管理,就成为高校广大财务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面临的税负现状分析
1.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方面,《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1997]75号)规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收入,除财政拨款和国务院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的项目外,其他一切收入都应并入其应纳税收入总额,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高等学校举办的各类进修班、培训班所得暂免征收所得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高等学校包括教育部门所办的和国家教委批准、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以及中国人民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军队院校。
对高等学校、各类职业学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虽然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随着所得税法规执行力度的加大,如何合理缴纳所得税,已经成为高校财务部门面临的一大课题。
2.营业税
营业税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实施非学历教育的学校则应当依法缴纳营业税。200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做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对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提供教育劳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政府举办的高等、中等和初等学校(不含下属单位)举办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收入,收入全部归学校所有的,免征营业税。
但是税务部门和纳税人在执行的过程中,对免税范围仍存有疑问,为此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于2006年1月12日《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3号)对教育劳务的免税范围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
(1)各类学校(包括全部收入为免税收入的学校)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并按规定使用发票;享受营业税优惠政策的,应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减免税手续。
(2)校办企业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所提供的应税劳务(服务业税目中的旅店业、饮食业和“娱乐业”税目除外),经审核确认后,免征营业税。
(3)高校后勤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取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对利用学生公寓或教师公寓等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向社会人员提供服务取得的租金和其他各种服务性收入,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
(4)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对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取得的租金收入,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
(5)设置在校园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向社会提供餐饮服务取得的收入,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
(6)高等学校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俗称“四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随着高校科研事业经费到款的逐年增长,很多高校并没有办理“四技”营业税的减免,故每年因为“四技”而缴纳的营业税已经成为高校的严重负担。
3.其他税种
其他税种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等。这些税种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在高校整体税负中比重很小。不过随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税种也应该引起广大财务人员的重视。
二、高校可采取的对策
1.积极推动完善高校领域税收政策立法
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专门的高等学校税收政策文件。在高等学校税收政策方面,多数是由部门规章加以规定的,如通过教育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等部门规章加以规定,立法级次低。另外,面对教育体制改革给高等学校带来的新变化,税收政策的出台显得非常仓促,大多是以通知或补充通知的形式出现,某些税收政策已经跟高校的财务核算体制不匹配,造成缴纳税款的不可操作性。所以,积极推动财政部、教育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立法层次高、规范、协调、系统、具有可操作性的税收法律法规,争取相关部门在法规制定阶段充分考虑高校特点,可以为高校承担合理税赋争取主动权。
2.修订高校财务制度
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设置的会计科目根本不能满足高校进行税金核算的要求,如没有“企业所得税”科目。高校财务人员在进行所得税纳税申报时需对账面利润进行较多的调整,如果财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对与涉税业务有关的收入支出不进行完整的记录,不熟悉税法,就很难正确计算应税所得额。所以迫切需要主管部门根据税法的要求,修订《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分开核算应纳税所得和非应纳税所得,对于应纳税所得,正确核算收入和与之相匹配的支出,以计算和缴纳企业应负担的各项税负。
3.加强纳税宣贯,树立依法纳税意识
目前,因为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不同,各大高校各种税种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如北京地区,各高校《对北京市统一银钱收据》的使用就各不相同。建议成立地区高校财务负责人联谊制度,定期交流纳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统一口径。
对于“四技”涉及到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各高校主管财务和主管科技校长应加强沟通,重视“四技”减免。财务部门跟 科技处(部)的要加强联系,共同做好“四技”的减免工作。如北京某高校,科技处负责“四技”合同在技术市场的登记工作,财务处负责税务局的备案工作。在没有进行营业税减免工作之前,每年需要缴纳600多万的营业税,登记备案后,每年只需要缴纳几十万元的营业税,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加强对广大科研人员的纳税宣传力度,积极合理为学校避税。
4.提高财务队伍人员素质
目前,各高校财务人员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学历较低、知识结构落后等困难。迫切需要打破人才壁垒,引进具有现代财务管理意识的年轻专业财务人员,提高财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广大财务人员要重视对税法的学习,做好纳税申报和减免税申报。利用税率差别、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制度的有关规定,对高校的经营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必要时还要咨询专业的会计事务所和税务专家,制定合理的纳税方案。
参考文献:
[1]财税字[1997]7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2]国税发[1999]65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3]财税[2004]3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
[4]国税发[2005]129号: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
[5]京地税营[2005]525号: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取消技术交易免征营业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6]财税[2006]3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7]财税[2006]10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篇6
摘 要:文章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关于高校合并、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会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完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财务关系。
关键词:教育资源 高校合并 高校民办二级学院 高校后勤社会化
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我国高校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一是采取校际优势互补,进行资产重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二是利用国内外其他组织的财务资源,合作办学,开拓教育资源;三是在高校内部进行改革,逐步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总结高校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会计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有利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一、高校合并中的会计问题
为了增强我国高校的办学实力、扩大办学规模,完善学科结构,优化办学资源,在21世纪初,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相当一部分院校进行了重组合并,连续三年三大步调整了中央部委院校的管理体制,涉及31个省、市、自治区,60多个部门和900余所高校。迄今,已有556所高校经合并调整为232所,并调整了509所高校的管理体制,组建了一批新的综合性和多科性大学。高校合并的过程也是会计合并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高校合并中的会计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高校合并过渡期的主要会计问题
1.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合并高校只有在全面财产清查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一套真实的、合并高校的新账簿。合并高校全面财产清查的内容应包括:对现金、银行存款的清查;固定资产、家具用具、图书资料等实物资产的清查;对债权、债务、投资及无形资产的清查,特别是对债权、债务要了解其形成过程、原因、时间等具体情况,以便采取积极的措施,清理资金旧欠,搞活资金运用。通过清查,摸清合并各校的实有资产,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财产的完全和完整。
2.建立统一的账簿资料。在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的基础上,对清理出的财产盘盈、盘亏问题,要及时调整账项,使账实保持一致,在批准处理前,作为“待处理财产损益”处理;并查明原因,尽可能在账簿合并之前进行转销;对确定在短期内无法处理的“待处理财产损益”则暂时挂账。各校在财产清查的基础上,编制财务合并基准日报表,经审核无误后,作为建立新账的依据。
3.建立统一的财务制度。对合并各校新发生的财务活动,需由新的财务制度来规范。对资金筹集方式、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方式、资金的使用范围、费用开支的各项规定、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及监督手段等需通过制定新的统一的财务制度来规范。
(二)高校合并后的主要会计问题如果高校合并后,只是达到会计核算和管理形式上的统一,未能达到重新整合教育资源的目的,在高校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应充分发挥合并高校后的整体优势,提高办学质量,使新高校更上一个台阶。因此,高校合并后的会计问题要站在更高层次上,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合资源,开辟新的筹资渠道。高校在合并后,实力应该增强,会计上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拨款是高校惟一的收入来源,高校资金运动实质上就是预算资金运动,根本不存在高校自身的筹资活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化经济形式的出现,高校扩大招生对资金需求量的增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筹资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高校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 了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格局。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已明确了高校的法人地位:“高校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因此,高校作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已确立了高校作为筹资主体的地位。合并后高校的发展需要挖掘新的筹资渠道,合理有效地配置高校财务资源。首先,从银行方面来看,对高校合并后整合的实力看好,加之目前在企业效益普遍不好的情况下,教育的回报是稳定的,资金流向教育市场的可能性很大,高校在充分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基础上,应争取银行贷款;其次,合并后的高校,由于整体实力提高,应寻求更高层次的合作办学,争取投资方的投资,提高办学层次;再次,还可申请世界银行贷款、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国外资金;发行教育债券;建立教育投资基金等。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要注意防范筹资风险及相关会计规范的配套改革。
2.完善内控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合并后的高校,摊子更大了,其会计管理要更多地依靠制度建设和制度控制,而不是通过“人治”。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使各单位制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有了依据。加入wto后,我国高校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而且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高校只有采取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来赢得教育市场。为此,规范高校会计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极为必要。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应主要从财务管理权力和内部经济责任体系等方面来完善。
3.实现合并高校会计核算网络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校合并后,在财务运作上要解决由于校区分散布局给会计核算带来的时空问题,会计核算网络化可以达到各校区资源共享,通信方便快捷,财务分布式处理,远程账簿报表输出等目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合并后的高校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实现会计核算网络化。一是合并后的高校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大都由几个校区构成;二是合并后的高校经济业务繁杂,工作量大;三是合并后的高校大多建有校园网络系统;四是高校人才济济,不乏网络专家。高校会计网络化需要注意网络环境的安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配套建设。
二、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会计问题在《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规范下,我国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应运而生,据重庆市教委2002年9月的统计资料,重庆市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已发展到13所,本专科专业56个,年招生7500人,在校生规模18500人。随着这种新的办学方式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问题,如何明晰高校及民办二级学院的财务关系,保全高校的国有资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性质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系统地规定了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目前兴办的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种类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捐资办学,二是投资办学。我国民办二级学院一般是采取投资办学的形式,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思想境界所决定的。从目前我国兴办的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组织形式来看,投资办学一般采取双法人结构模式,即高校本身属于教育法人,而高校的民办二级学院一般既是一个非企业法人组织,又是高校的二级单位。根据法人的法律界定,法人应有自己的独立财产并且与投资人的其他财产相分离。而在《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却没有关于投资办学相关的管理办法,即如何明
--> 晰投资办学的产权归属及投资者回报等问题。高校属于非营利性单位,其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但这不等于说他们不能盈利。这里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正确理解不以营利为目的与净收益的矛盾;二是民办高校净收益可否分配。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民办教育的相关政策,提出在民办教育收费中,应体现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学校收费标准应与办学主体的筹资方式相适应,但教育部最后强调,民办教育应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收费原则,同时学校收费不能替代各级政府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必要投入。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供给普遍不足的情况来看,其他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国外投资者等各方投资兴办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增进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起到了弥补政府教育经费不足的作用,说明民办二级学院在总体上的公益性是一种客观现实。同时,教育是一种收费服务,教育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较大缺口为教育产业留下了获利空间。由于目前我国财力不足,民办高校暂时难以获得政府的资助,而逐渐向市场组织靠拢,采取全额成本或高额成本收费,以此获得经费的积累和盈利。因此,“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等于不存在结余,对民办二级学院来说公益性和收益性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辨证地对待民办二级学院公益性和资本的增值性矛盾;其次,投资办学能否将收益的一部分向投资人分配?从资本具有增值和保值的本质来看,如果不允许民办二级学院的投资人获得任何回报,那就等于要求投资人捐资,这不符合当前我国国情,其结果将挫伤投资办学者的积极性,必然会导致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消亡,因此“不以营利为目的”必须建立在对公众根本利益有益的基础上。只要高校民办二级学院以社会效益为最高目的,能保证为社会提品或服务所需的正常经费,在规定将大部分结余用于学校的扩大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小部分结余用于投资办学者的回报,应该是不违背“不以营利为目的”宗旨的。
(二)高校民办二级学院亟待解决的会计问题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按《高校会计制度》的规定: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下,可采用三级核算方式核算会计单位的收支。这种财务关系是以经费领报关系来确定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以财政拨款为单一筹资渠道的管理模式。从民办二级学院的办学方式来看,一般是高校以国有的土地、教学楼等有形资产、师资力量和声誉等无形资产投资,而其他投资者以货币及提供国外学习途径等资源投资。因此,不能再采用经费领报关系来确定与民办二级学院的财务关系,而需要分清投资各方的产权归属,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同时需要正确制定合理的投资回报。如果我们不理清高校和民办二级学院的财务关系,解决相应会计核算问题,则可能使民办二级学院挖高校的墙角,造成高校国有资产的流失。为了适应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不仅需要完善高校净资产保全的核算体系,还需要建立和完善高校资产管理机构,设置高校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高校的资产管理机构受托对高校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根据有关的政策,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办理资产的调拨、转让、报废等手续,把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产权管理、效益管理结合起来,明确产权,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这样国家利益才能切实得以维护。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会计问题
1.建立全面成本核算体系。高校后勤改革,是将行政管理、福利服务、由拨款驱动的行政运行机制转变为靠市场驱动、成本经营服务、竞争收费、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企业运行机制。企业依靠竞争获得生存,而加强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成为高校后勤实体竞争的主要手段。高校后勤实体首先要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其次是建立全面成本核算体系。高校后勤实体的成本核算体系应结合高校后勤的实际业务情况,参照执行同行业或相近行业的成本核算制度,如修缮中心、运输中心,可参照相应企业会计制度核算,并合理划分成本核算范围,严格成本管理,实现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
2.高校后勤实体投资多元化问题。在大力提倡高校后勤社会参与的情况下,高校后勤可以吸纳社会资金,以扩大高校后勤实体的经营能力。后勤实体投资多元化,将改变后勤实体的投资体制和所有制形式。在这种背景下,不仅需要分清投资各方的产权归属,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高校资产管理机构的要求。
3.分别核算纳税与不纳税收入。凡是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形成的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的经济实体,按照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对高校提供的教育劳务,包括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各种服务均享有税收优惠政策;而对外提供的劳务则不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的经营活动收支,以便于进行纳税申报。
参考文献:
1.谢碧玉.论高等教育扩大规模综合效益.事业财会,2002(1)
篇7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服务社会化;财务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现行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办社会的后勤服务体制,使政府和学校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地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后勤部门脱离学校走向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按照企业方式运作,成为独立的后勤经济实体。目前,各高校的后勤改革已经起步,成立了后勤产业集团,但后勤的财务运作并没有同学校完全脱离,还享受国家的经费补助,处于一个过渡时期,作为校级财务部门在这次改革中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项改革的进程。学校财务部门应在自身的职能范围中,认真研究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问题,寻求理想的财务管理对策,逐步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促进高校后勤真正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做好后勤经济实体资产界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要确保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实施,前提是要做好后勤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后勤的资产是在过去办学过程中,通过国家拨款购置形成,或利用学校提供条件取得,均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为做好产权制度的明晰,将后勤资产从高校中划分出来,校财务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对后勤资产进行清理、评估和界定。首先,要对后勤改革前的设备资产进行认真全面的清查核对,核实后勤经济实体各项设备资产的种类、数量、价值,作好财产登记,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按照评估后后勤经济实体占有资产的实际价值办理资产转移手续、进行产权界定、按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明晰产权关系,签订国有资产租赁合同。其次,对后勤经济实体使用学校的房产和土地按有关规定进行价值评估,可将此作为学校对后勤实体的投入,按双方合同以租赁关系给后勤实体使用。最后,对后勤原有的往来款项、债权债务、各项流动资产进行核对清理,划分归属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正确的帐务处理。
二、指导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管理工作
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学校财务部门应从过去对后勤财务的直接管理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对其进行宏观上的业务指导。现阶段,学校财务部门应履行学校支持后勤经济实体的责任,指导帮助后勤经济实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首先,高校财务部门具备一套完备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而后勤经济实体由于处在改革初期,财务管理环节比较薄弱。因此,学校财务部门应积极主动的帮助后勤经济实体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使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活动科学、规范。其次,高校财务部门应指导后勤经济实体的会计核算业务,帮助其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制符合国家要求的会计报表,并对其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在具体业务上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提高后勤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学校财务部门还应主动帮助后勤经济实体争取税务部门对后勤企业的税收优惠,在政策上正确使用国家对其的扶持减免,从而降低后勤经济实体的有关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帮助后勤经济实体逐步实行成本核算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实行成本核算。高校后勤是从高校这个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的,因此成本观念淡薄,长期以来,高校后勤的所谓成本是不真实的,他所占用的大量资产是无偿使用,不付使用费,也不计提折旧。改革之后的后勤企业,应实行企业化管理,严格按会计制度要求规范会计行为,实行全面成本核算。
首先要帮助后勤实体建立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体系分为收入、支出、管理三部分,在收入方面,财务部门要帮助后勤实体积极组织收入,高校后勤社会化初期,学校应将后勤能承担的一切服务项目让其承担,逐步引入招标机制,促使后勤提高竞争意识,转变经营服务观念,转换经营服务机制,努力增加收入,并把住收入源头,防止收入流失。在支出上,要指导后勤严格执行支出预算计划,杜绝计划外不合理开支,努力压缩成本。成本管理上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合理确定成本项目,保证成本真实正确。其次要帮助后勤实体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后勤实行企业化管理之后,应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成本核算上要依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相关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后勤实体还要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后勤实体要按国家规定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折旧方法要报校级财务备案,提取的折旧费除上交学校作为使用固定资产的补偿外,还有利于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
四、加强对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后勤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后,学校财务部门应掌握后勤经济实体的经营运作方式、执行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法等,并协助审计部门加强对后勤经济实体的指导监督和审计,提高后勤经济实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
在后勤改革的过渡时期,后勤财务仍是学校的二级单位,这个时期学校应继续执行财务监督职能,校级财务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后勤实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正建议,督促后勤实体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完善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体系,逐渐向完全企业化管理过渡。学校的审计部门在这一时期也应加强对后勤实体的审计监督,对其会计账目、会计核算、会计报表、使用学校财政补助情况等进行审计,这种审计是对后勤实体财务的一种监督体制,不是对其经营方式和内部管理的干预,其目的是了解发现后勤经营活动中存在问题,帮助后勤实体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审计部门还要建立后勤实体负责人离任审计、工程立项、工程预决算、校内单位承包工程审计制度。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后期,后勤财务脱离国家财政补助完全独立之后,这种监督体制才能做出相应调整。
五、实行后勤会计委派制建立财务通报制度
高校后勤会计委派制是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过渡时期出现的新事物,由于后勤财务机构仍是学校的二级财务单位,使学校有权向后勤实体委派会计。学校对后勤实体的会计委派就是由学校财务向后勤实体财务机构委派财务负责人或主管会计,具体负责后勤实体及下属各中心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委派会计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均由学校支付,不参加后勤企业的利益分配,改变了会计人员对所在单位的依附关系。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学校后勤资产的保值不流失,有利于保证后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有利于后勤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后勤完全脱离学校以后,学校应停止会计委派。
篇8
Abstract: Farming-school docking can reduce the intermediate lin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urement and the purchase cost of university cafeteria, set up food security which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source. This projec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doing well in the work of student canteen and promoting the st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termine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ld chain transportation. So the construc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farming-school docking smoothly is very necessary. Based on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farming-school docking a few years ago,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关键词: 农校对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Key words: farming-school docking;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016-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也逐渐由传统的注重数量、品种单一化向现代的追求多元化、健康的理念转变,特别是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给人们的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为此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于2009年11月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在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庆和陕西等7省市开展了试点工作。然而由于鲜活农产品具有难以长久储藏、易腐烂、损失率高等特点,因此其物流体系的建设表现出更多的对冷链物流体系的依赖。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次研究在学校前几年开展“农校对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高校系统的鲜活农产品采购过程中的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模式。
1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内涵分析
鲜活农产品是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鲜蔬菜、水果、水产品、禽畜及其肉类产品,以及能够及时到达餐桌上的农副产品。鲜活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的特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着损耗大、成本高、保鲜难等一系列问题,其损耗率高达近30%的比例,这些特征决定了鲜活农产品对商品流通过程实效性和安全性的特殊要求。这无疑增加了对高校食堂鲜活农产品采购的成本和风险。而冷链物流是指这些鲜活农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流通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下,从而达到保证食品质量,同时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2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原则
“农校对接”中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以服务高校市场为根本宗旨,坚持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整合高校后勤市场资源,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可追溯食品安全源头的农产品直供高校服务体系。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坚持稳步推进原则:沿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行业规范自律,职能部门监督,建立公共信息交流平台。
②坚持市场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整合高校后勤市场,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
③坚持政府主导和高校后勤协会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省教育厅牵头,统筹协调财税、交通、金融、农业、商务等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落实“农校对接”的相关配套和优惠政策。同时依托高校后勤行业协会,整合和扩大高校后勤“农校对接”的市场。
3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及运作内容分析
3.1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 现阶段高校食堂所消费的鲜活农产品,大多是从批发商那里进购,导致鲜活农产品在多次的周转过程中,不仅农产品的价格逐步上升,而且也容易变质或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在我国仍属少数,基本上是农村零散农户耕种,这限制了与高校的 “对接”合作。文章认为构建政府主导下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是破解“农校对接”困局的有效途径(见图1)。
3.2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运作内容分析
3.2.1 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 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由省教育厅牵头组建“农校对接”办公室,隶属教育厅。其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引进和监管,对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与监督。对全省鲜活农产品示范基地的建设开展指导工作、动态监督与管理,建立基地准入退出机制和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机制;
②负责高校后勤市场信息需求管理平台的搭建与管理。利用现有的高校后勤信息网,对全省各高校食堂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信息和农产品基地的供应信息进行统一接收、协调和,并对需求信息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并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逐步建立互联网“农校对接”交易平台;
③负责制订和实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基地、冷链物流配送企业的准入退出机制,负责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以及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3.2.2 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 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是公益性投入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农校对接”的公共服务物流平台,“农校对接”办公室为其归口管理单位。采用第三方管理方式,委托物流企业承担中心的运营与管理。通过招标等市场化运营方式,引入若干家具备一定规模以上冷链物流企业。公共事业性质的公益性投入由政府通过对企业税收优惠、购买服务、低息融资等来实现。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的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从“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获取有关高校食堂需求信息和基地供应信息;
②负责对需求信息的统筹调配,制订农产品生产订单和农产品加工配送计划;
③负责高校所在区域内冷链物流体系中农产品的检测、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配送;
④负责以独立法人的名义与高校后勤协会、高校食堂、当地政府、生产基地签定双方或多方订购协议。
3.2.3 食品安全控制中心 由当地县政府镇政府依托及其农技站、检测站的现有力量负责组建。其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对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监测,强化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全过程管理。负责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隐患动态跟踪评价和风险交流等工作,为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②负责对基地土、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的检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挑选和推广最适合种植、或养殖的生鲜农产品;
③负责提供订单式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以及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科研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校对接”工作的积极性,对履行准入退出机制的基地,实施全过程的监管与考核;
④负责控制农产品基地发展的规模、数量、品牌,推进产业集群,建立产业生态园区。
3.2.4 高校后勤行业协会 高校后勤行业协会的主要运作内容有:负责统筹协调各高校后勤市场,整合高校后勤鲜活农产品市场,制订行业规范,负责对各高校后勤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集中与,为各高校建设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或网上交易平台;负责建立集中与联合采购,督促各高校履行职责与合约,切实做好“农校对接”工作,负责“农校对接”工作的经验总结、成果推广和开展科研工作。
3.2.5 各高校后勤部门 各高校后勤部门作为“农校对接”中重要的一方其主要运作内容包括:负责本校后勤食堂、超市等市场需求的统计、申报。积极探索与实践“农校对接”工作,建立对接基地,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对条件成熟的对接基地的给予积极推荐,纳入政府主导下的高校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履行“农校对接”中的相关职责与契约。
3.2.6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的准入退出制度,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鲜活农产品“农校对接”基地。按照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管理要求,建立规范台帐。诚信经营,科学管理,认真履行合同,勇于承担责任。
3.2.7 当地政府部门 作为重要监督方的当地政府部门主要运作内容包括对所属地区承担“农校对接”项目中食品安全控制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
4 结论
“农校对接”工作中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起到对鲜活农产品的汇集、食品新鲜与安全保证的作用,同时可以提升鲜活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平抑物价,还可以解决高校市场的需求和基地供应上的矛盾,提高高校集中采购的工作效率。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对土地、劳动力、资金及管理要求极高,许多高校并没能力配置自有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深入,建设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下的基于高校市场的现代化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承担起高校对鲜活农产品的采购、筛选、加工、储藏、配送等工作,达到集中操作,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推进“农校对接”工作的顺利展开,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参考文献:
[1]康贤刚.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重构与运作模式创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1):87-90.
[2]司银霞.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运作模式的构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7):43-45.
篇9
关键词:离职院校 后勤改革 模武选择适用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141-03
一、引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变革和完善,改革目的是为了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普通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向着更加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和市场经济发展方向转变;后勤改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改革思路日益清晰,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但高校后勤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这表现在:一是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实现实质性突破,依然在较犬程度上存在垄断市场,自办后勤;二是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没有从根本得到解决。学校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
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山西省有高职、高专院校近50所。其中90%为2000年后由普通中专升格,逐步形成了公办与民办院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高职院校的兴起,进一步拓宽了高职教育的功能,丰富了多种办学模式,为探索山西省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并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山西省高职院校近几年才避入大力发展的时期。后勤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数量上。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现状都远远适应不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和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使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没有得到像普通高枝那样的宽松环境和社会支持。高职院校大多是在普通中专和成人高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后勤基础设施水平低且不完善,很难形成规模效益所需的资本基础,后勤员工文化素质一般不很高且年龄多数偏大,这种状况使后勤改革中人员分流、脱钩后再就业难度大。在当前形势下,如何使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经济实体从非经营性转为经营性,打破传统后勤模式所形成的体制,促进高职院校教宵思想、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的转变,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成为当前迫切和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山西省高职院校的后勤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关键在于选择一种适合高职院校的后勤改革模式。笔者将以普通高枝后勤改革模式选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基础,探索山西省高职院校的后勤改革模式的评价与选择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选择提供可参考、可操作的途径,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高校后勤改革的模式选择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后勤改革模式选择和改革过程提供实践支持。
二、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选择方案
目前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即将启动,其改革的实质是通过吸引社会力量,实现对原有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建面向地区性统一的后勤服务体系,实行社会化的经营管理,从而使离职院校能够集中资源和力量抓好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虽然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但与普通高校后勤改革相比,在社会环境、基础条件、市场空间、消费群体等方面。高职院校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这种改革不能完全套用普通高校后勤改革的模式,而应当立足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学习和借鉴普通高校后勤改革经验的同时,将改革模式的选择与离职院校的特点充分融合。
(一)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的评价与选择流程
1.前期工作。对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目标可满足程度和任务完成能力进行分析。
2.备选改革模式的提出。主要是识别其关键影响要素,以此确定山西省高职院校所具有的优势和应当克服的劣势。在此基础上,应当利用文献资料、现有的后勤改革分析报告和互联网手段在内的多种途径。对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所有模式进行搜索和识别,然后分析其对后勤改革目标可满足的程度和可完成任务的能力,能满足上述务件的后勤改革模式为备选后勤改革模式,否则应当重新进行后勤改革模式的搜索和识别。
3.后勤改革备选模式的评价。在此。主要从备选后勤改革模式的适应性、可行性、可接受性三个方面对备选后勤改革模式进行逐层评价。经过上一层评价后,排名靠前的若干备选模式作为下一层评价对象。如果经过某一层评价后,发现备选后勤改革模式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当重新进行搜索和识别。
4.后勤改革备选模式的选择与确定。依据前迷备选后勤改革模式的评价系数,确定综合评价系数,再确定最后排序,从而选择确定最终的后勤改革模式。
(二)备选后勤改革模式提出
结合当前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运作管理和改革的现状,按照改革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进行分类。高职院校后勤改革备选模式主要有:
1.大后勤运行模式。即“大机关、多实体”模式。主要是将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划归新的后勤处。按职能类别成立各种科室;将后勤服务职能按服务领域成立各种实体。后勤处为行政管理机构,各实体则在后勤处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负责全校的后勤服务与保障工作,通过签订服务质量、经济目标管理等协议的方式运行。
2.BOT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根据政府计划或社会要求,由私人财团或公众公司筹集资金,负责修建并经营和维护高职院校重要的建设项目,在约定的一定期限内收回投资争取得一定的回报。然后转让给社会或政府。它是吸引非官方资本加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资方武。目前,BOT已经成为国际上解决社会公益设施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3.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即“小机关,大实体”模式,把后勤服务I作和后勤服务人员从学校分离出来,组建后勤集团(或总公司)。后勤处(甲方)履行学校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代表学校监督后勤集团的服务质量。核定经济指标。后勤集团(乙方)则承担起学校的后勤服务与保I障工作,按照甲方核定的服务范围和收费标准
参照现代企业制度相对独立地运行。
4.小机关多奕体型模式。按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分别成立一个代表学校行使甲方管理和监督职能的行政部门,另外成立多个按行业组建的后勤经营服务实体,学校对其在明晰资产的基础上。单独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多实体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才有助于市场经济的真正形成。否则市场经济主体的短缺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
5.开放运行模式。开放运行模式就是将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对社会企业或其他高校后勤实体开放,由它们来完成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此种模式大约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将枝内后勤服务市场完全向社会开放,引进社会企业来校经营;=是将后勤服务工作按服务类型有选择地交给社会或其他高校有优势的后勤实体来完成;三是学校选择有一定实力、专业服务水平较高的社会企业来承担后勤服务工作。学校将原有后勤服务人员并八该企业,按合同约定范围、质量标准、服务价格联办后勤。
6.跨校集团模式。跨校集团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将一定区域内高校的后勤服务工作与学校分离后组建跨校后勤专业集团,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跨校集团模式利用规模与专业的优势,降低成本,实现区域内高校后勤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使高校后勤服务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高等教育产业。
7.企业化运行模式。即股份制。通过后勤与学校实行规范分离,逐步淡出后勤资源配置舞台,直到最后完全退出;在后勤股份公司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上,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非行政领导和决策人,从体制上对高校现有的后勤资产进行有效重组,使产权的主体从单一的国有形式走向多元化。在操作方法上,则应与后勤人事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将学校后勤资产的一部分按照以人为本、人性化操作的原则,作为身份置换补偿金用来向后勤员工配股,以彻底买断后勤职工原属学校事业编制的人事关系,变“事业人”为“企业人”。
经过对高职院校实际运行中的现状调查,对上述7种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进行初步筛选后。大后勤改革模式、开放运行模式、企业化运行模式三种模式被初步筛选掉。首先,大后勤改革模式由于没有克服事业型后勤的缺陷。对各实体的运作缺乏强有力的约束与监督机制,学校无法摆脱繁杂后勤事务的纠缠,不能有效降低后勤服务成本,难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与水平,因而采用这种模式很明显将无法迭到改革的目标。其次,开放运行模式由于对社会企业或其他高校后勤实体完全开放,而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具有特殊性,结合当前的现状,不具有现实性,因此也被排除。再次,企业化运行模式即股份制。它作为一种科学先进的经济运行模式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有着比较复杂的历史背景的职业技术院校,推行股份制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是比较大的困难:一是公办高职院校中的大多数干部职工甚至一些领导干部的观念还比较落后,没有牢固树立以市场为本位的办学观念,而且对股份制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推行股份制缺乏信心和勇气;是在公办高职院校推行以“产权明晰化和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股份制还没有明确的可供操作的政策,在真正推行国有资产股份民营化和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三是与股份制配套的综合改革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财务制度改革、资产管理的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等等。因此保留准企业化运行模式、BOT模式、小机关多实体型模式、跨校集团模式4个后勤改革模式。
(三)后勤改革模式的适用性评价
高校后勤改革模式定量筛选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初选出的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对高校的适应程度。以及它保持或改进高职院校竞争地位的能力。笔者通过使用适用性评价矩阵法(QSPMI法)作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的定量筛选方法,对剩余模式进行进一步筛选。筛选程序如下:
1.适用性评价项目确定。借助系统工程中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战略管理中战略评价选择理论。提出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适用性评价一级指标,包括机会利用程度、威胁规避程度、优势发挥程度、劣势克服程度及后勤改革目标与任务实现能力五个方面。
2.确定适用性评价:级指标权重。采用上述各项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评价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出各适用性评价:级指标的权重。
3.列出备选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是指在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初选的基础上,提出的四个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
4.确定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吸引力得分值。邀请山西省部分高职院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政府部门的相关专家,对日种后勤改革模式相对于内部优势的发挥程度、外部机会的利用程度、内部劣势的克服程度、外部威胁的规避程度及与其战略目标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确定出上述四个备选后勤改革模式:级指标的相对吸引力大小。
5.计算加权吸引力得分值,反映后勤改革模式在同类模式中的相对吸引力大小。
6.计算综合加权吸引力得分值。将各改革模式的加权吸引力得分值累加,得出加权吸引力得分的总和。
根据后勤改革备选模式适用性评价结果,筛选掉其程度和能力较弱的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然后通过可行性评价和可接受性评价来进一步选择。通过评价,我们可以把“跨校集团模式”筛选掉。理由是这种模式要在政府的行政权力影响下才能组建起来,政府和学校还需倾注大量精力,跨校集团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摆脱“事业”性质,无法真正社会化,因此适用性不够。因此保留准企业化运行模式、BOT模式、小机关多实体型模式。经专家访谈调查,这种结果与很多高职院校决策层的价值偏好基本一致。
(四)后勤改革模式的可行性评价
后勤改革可行性评价主要是分析高职院校内部资源条件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满足后勤改革模式的要求。该指标涉及的内容有:资金保障能力、管理支持能力、营销支持能力、技术支持能力、服务提供能力五个方面。邀请山西省部分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和政府部门相关专家,对后勤改革模式进行可行性评价,确定出可行性评价值。评价方法如下:
1.确定评语集。将高职院校内部资源条件满足程度分为五级:很强、强、较强、一般、弱。
2.确定可行性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3.可行性指标的隶属度计算。分析可行性指标对于可行性评语的相对隶属度,以上述可行性指标为评价主体,根据专家的可行性评价意见做出评价。
4.可行性相关满意结果处理。首先,根据可行性指标的隶属度计算得出评价结果。确定因素评价矩阵并确定相关可行性隶属度矩阵,然后确定可行性指标权重,确定可行性满意度,从而得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可行性评价结果。
5.可行性评价。根据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可行性评价值和评分标准标度,筛选掉“小机关多实体型模式”。理由是:普通高校的
师生规模较大,它能向师生提供高质量、高效益服务保障,但在规模相对较小的山西省高职院校。由于后勤经营服务实体难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严格成本核算,市场将会难以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因此可行性不够。可以选择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和BOT模式,作为下一步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选择的备选模式。
(五)后勤改革模式的可接受性评价
后勤改革可接受性评价主要是分析内部资源条件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满足后勤改革模式要求。该指标涉及的内容有:所有者可接受性、管理者可接受性、员工可接受性、学生及家长可接受性、政府可接受性五个方面。我们邀请山西省部分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后勤实体管理者、后勤实体的员工、部分学生、家长和政府部门相关专家,对后勤改革模式进行可接受性评价。评价方法如下:
1.确定评语集。将满足后勤改革模式要求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很强、强、较强、一般、弱。
2.根据决策评语集,确定可接受性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3.可接受性指标的隶属度计算。通过分析可接受性指标对于可接受性评语的相对隶属度,以上述可接受性指标为评价主体,专家的评价意见认为: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和BOT模式两种模式的所有者可接受性、管理者接受性、政府可接受性专家认为很强的占85%以上,认为一般的较少,只有13%左右。认为员工可接受性强的80%,认为一般的也占到了20%。认为学生和家长可接受性强的100%。
4.可接受性相关满意程度专家结果处理。首先。确定因素评价矩阵和相关可接受性隶属度矩阵。然后,确定可接受性指标权重。最后,确定可接受性隶属度,可得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可接受性评价结果是较高的,模式2-BOT模式的可接受性评价值相对低一些。
5.可接受性评价。根据后勤改革模式可接受性评价值,可以看出模式1-准企业化运行模式的可接受性评价值是可接受的后勤改革模式:而模式2-BOT模式的可接受性评价值是较为可接受的后勤改革模式,但模式1比模式2更好,所以选定的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对于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是可接受性更强。筛选棒“BOT模式”的理由是:“BOT模式”由私人财团或公众公司筹集资金负责修建并经营和维护,一定期限内由修建公司进行独立经营管理,学校或政府部门在高较后勤系统中的话语权被完全弱化,其各方可接受性不如“准企业化运行模式”。
(六)后勤改革模式的确定
根据前述评定结果,选择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准企业化运行模式的实施,可以对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形成有效的支撑,能充分满足高职院校适用性、可行性、可接受性。并且融合了现行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中相对积极的因素,弥补了其不足之处,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用该模式可实现高等教育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准企业化运行模式是山西省高职院校目前及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较好的后勤改革选择模式。’
依据前述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有关分析结果,对照以上准企业化运行模式的特点,考虑到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目标可实现程度和任务可完成程度。在此得出结论:选定准企业化运行模式作为山西省离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模式。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成本 成本管理
强化成本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增强生存能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高职院校自身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教育成本管理的各项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
一、高职院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成本管理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是公立高职院校,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因此,高职院校上至领导、下到普通员工都缺乏成本效益观念。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1)软预算体制。软预算约束是指当某个经济组织遇到财务上的困境时,可以从外部组织获取救助从而得以继续生存。这种状况的存在削弱了组织的淘汰与退出机制,易造成组织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下。高职院校作为非营利组织,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这种软预算约束的运行机制下,高职院校不用承担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财务后果,所以没有动力去降低教育成本。
(2)缺乏外在压力。高职院校作为非营利组织,其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学费收入以及捐赠人赠与等,而政府、捐赠人和其他出资人并不要求获取经济上的回报,也不需要获取相关的盈利信息。所以,高职院校的财务日常运行不需要计算利润,只需进行简单的收支相抵,这些必然使高职院校缺少了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外界压力。
(3)缺乏内在动力。高职院校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学生”,该产品的价值最终体现为受教育者知识的增长和劳动技能的提高。这种成果与企业销售产品直接计算利润不同,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只能通过其参与生产活动所获取的收入扣除相应的成本来确认。这使得高职院校很难用货币对产品进行确认和计量,当然就不能反映一定期限内职业院校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成果,所以高职院校认为成本核算与控制没有意义。
2.成本管理缺乏依据
高职教育成本管理,是对高职教育活动中所发生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的价值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预算、核算、控制与分析的一项综合管理工作。现实中,对于高职教育培养成本分担与补偿的问题还存在着很多争议,我们应认真分析并全面把握高职教育培养成本分担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
3.成本管理机制缺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职院校都是处在政府的行政控制系统中,根本不需要担心因“管理不善”而“资不抵债”,甚至破产、倒闭,这导致高职院校经济管理意识淡薄,没有事先建立成本管理控制系统,在许多领域都出现资源浪费、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
4.成本核算范围不确定
尽管目前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教育成本核算项目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设计,仍然没有形成操作性强、科学统一的教育成本核算项目。主要问题有:
(1)科研支出。关于科研费用的确认、计量,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科研费用,包括科研人员人工费、科研活动经费以及为科研购买的设备费等与培养学生无关,不应计入教育成本。有些学者则认为,高职院校科学研究科研费用有很多是为教学与科研共用,应按一定比例扣除计入教育成本。
(2)离退休人员保障支出。一种观点认为,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基本上由财政单独拨款,在此基础上大部分学校再补贴一部分,按照成本计量的要求,这部分支出不应该包括在当前教育成本中。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处于新旧制度的过渡时期,在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下,部分离退休人员的成本应该由学校承担。
(3)部分用于学生的支出。在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核算中,有些学者提出包括学生奖学金、助学金、住宿饮食支出和补贴在内的支出,相当于学校的收入转移支付,与学校提供教育服务无关,不应该记入教育成本。一些学者则认为,助学金实际上是为了培养学生而耗费的成本,应该计入教育成本;奖学金是为了鼓励学生并且受奖励的学生给其他学生起了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奖学金的支出实际上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而耗费的成本,也应计入教育成本。对于学生的住宿费用是否应列入教育成本,一些学者认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学校的后勤已经社会化,这样的支出不应列入教育成本;如果后勤尚未社会化,这项支出必须列入教育成本。关于公共卫生服务、公共体育基金和其他费用是否计入教育成本,有的观点认为,这些费用应包括在教育成本中,因为这些费用是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所耗费的。
(4)后勤支出。高校后勤开支的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情况是后勤能独立核算的部分(如餐饮、酒店、物业管理、交通运输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另一种情况是后勤不能单独核算的部分(如水资源管理、植树造林、发送和接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勤实施独立核算的部分,自负盈亏,收入可补偿费用,所以这部分费用不应列入教育成本;而后勤不能单独核算的部分,应列入教育成本。
5.成本管理人才缺乏
高职教育成本管理是一项涉及成本核算、控制与考核的全新业务,它不仅要求高职财会人员要强化成本核算意识,还要熟练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许多知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多年来已经适应了以支出管理代替成本管理的模式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对成本核算的操作、相关成本概念的理解、成本科目的选择及会计日常的账户处理还存在许多问题。
二、改进对策
1.建立适合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制度
要加强高职院校的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成本信息,必须建立一套适合高职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制度。一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高职会计原则。权责发生制能全面反映高职院校的收入、支出和资产负债状况,明确界定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合理比例,可以有效地规避潜在的金融风险,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也可清楚界定归属期间,能准确确定所有教育成本,有效评估学校的经济效益。二是改革高职院校的会计科目及账户。依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新增、删减的主要科目统计见表1。
2.建立健全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高校成本分担体系中除政府的财政拨款外,还应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筹资途径,建立社会投资、出资和捐资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此外,国家应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加强法律政策引导,对企业界捐赠制定税收减免政策。
3.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控制机制
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控制机制,加强职业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的意识,更好地调动各职能部门的、各单位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努力寻求方法来降低教育成本,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以现代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理念为基础,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明确责任,奖惩分明,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于一体,建立包括成本核算、预测分析、全面预算、决策控制等环节的成本管理和运行机制。
4.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体系
建立高职院校成本管理体系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建立一个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职业教育的改革需要的、高效率、相互制约的成本管理网络,即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以各职能部门为横向,以各院、系、科、个人为纵向的纵横交错的成本管理网络系统。
5.建立高职财会人员的培训机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要创建一个财务管理创新的时代,通过管理的目标设定来刺激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建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和业务能力水平,进而实现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范中艳.试论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J].甘肃科技,2009(21).
[2]李淑霞,张佩玲.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有关问题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5(1).
[3]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报,2006(9).
[4]金胜利.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成本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0(6) .
[5]裘军民.高职院校成本核算的探讨[J].浙江统计,2003(9).
[6]王耕.高等全日制学校教育成本计算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1988(6).
本文系河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发展中的教育成本分担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050042)。
- 上一篇:当今时代教育发展趋势
- 下一篇:计算机新媒体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