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行业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行业盈利模式

篇1

关键词 石油行业 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 结构模式

一、引言

在石油公司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整体的优化与协调、最大限度地开发供应链的潜能的同时,却忽略了供应链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恶化等。石油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首先,石油产品(包括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石油化工产品)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污染物,容易造成大气、地下水、海洋的污染;其次,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储运过程中容易对野外环境、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再次,整个石油供应链中原材料和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资源利用率不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客户要求石油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和环境友好型的产品与服务,员工要求工作对生命安全、健康与环境不造成损害,媒体与公众对企业绿色化经营越来越多地关注、期望与监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供应链管理运作过程中,应该同时注重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因此,研究在石油行业中如何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来提高企业的形象、带来良好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竞争优势、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二、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又称环境供应链管理(ESCM),其在供应链管理中增加和强化环境因素、注重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后期进行了大规模、有意思的绿色供应链研究,主要包括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的优化利用,基于环保因素的供应商选择,绿色采购与营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设计与结构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实施,全面质量环境管理,绿色供应链评价模式及评价指标等。

国内近几年才兴起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内涵、原理、特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体系结构和集成特性,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特征、主要内容和目标,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模式等方面,然后在电子、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家电等行业中进行了应用研究,指出了应用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实施关键环节等。目前学术界普遍把GSCM定义为: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石油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要在整个石油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在物资供应、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储运、销售及使用过程中,持续地应用环境策略,加强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及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整个供应链条的绿色水平,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式

石油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供应链大致可分为物资供应、油气勘探与开发、储运、炼化、产品销售、客户等环节。根据石油行业供应链的特点、供应链结构模型及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模型,经过综合与改进,建立了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模型和结构模型。石油行业GSCM管理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它通过市场的需求或者用户的需要进行输入,经过完整的绿色供应链网络,输出最终的石油化工产品,每一过程均是其上级过程的用户,也是其下级过程的供应者。通过对供应链网络各环节的绿色管理,实现各环节之间的无缝链接,提高网络的整体绿色水平。

石油行业GSCM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实线部分表示物流和信息流过程,虚线部分表示绿色供应链的回收全过程;油气勘探、开发、运输、炼化、销售及消费过程都会产生污染和浪费,是实现回收、再利用等逆向物流的动力;社会环境系统是指社会文化、法制、伦理道德等因素,以及提供的资源、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它规范、激励、约束和引导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促使对环境破坏减少,促进社会、企业、环境相容。

石油行业GSCM结构模型中,核心企业是石油勘探与开发公司。核心企业是指具有一定的核心能力,在供应链上发挥着核心作用的企业。中石油在改组过程中,油公司只保留勘探和开发等主要业务,证明了勘探开发企业是整个石油行业的核心企业。

石油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污染最值得重视。第一,石油勘探开发中容易污染环境,地震探测、油气泄漏及挥发等会造成大气和地下水的污染。第二,油气资源本身会污染环境,如油轮的沉没会污染大片的海域。第三,石油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价值巨大,而节约材料也是绿色环保的重要举措。第四,油气生产过程中的重大事故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油气生产各环节中的安全、环保、节能管理。

(四)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绿色供应链要求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实行环境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减少和消除破坏和危害生态环境的供应链管理活动。根据石油行业供应链的特殊性,石油行业GSCM应包括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储运、包装、营销和使用,绿色回收与再利用等方面。

(一)绿色采购

绿色采购是通过对材料源头的控制,在采购时就考虑材料是否是环境友好材料,如是否能循环再利用、是否可以通过焚烧或降解等措施来清除废弃物等。因此,需要选择绿色的供应商,并与之保持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发挥供应商在优化企业供应链环境绩效方面的重要作用。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全面环境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认证和HSE管理、对供应商的环境审计、第三方培训等方面来实现供应商的绿色化。

(二)绿色生产(勘探、开发、炼化)

绿色生产是指在石油勘探、开发和炼化过程中持续应用环境策略,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排污审计、筛选、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以减少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风险,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石油行业的绿色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等。

(三)绿色储运、包装、营销和使用

1.绿色储运是指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合理地安排储量和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及消耗,防止储运过程中影响生态环境事故的发生。

2.绿色包装要求企业把环保理念融入油气产品及石油化工产品包装中,以较少的材料、无污染、可回收、可再利用为原则来使用包装材料。

3.绿色营销要求石油销售企业在产品定价、促销、油气配送等整个营销过程中,以环境保护的理念为指导,促进企业与社会和消费者利益相一致。

4.绿色用户要求油气产品的使用者在消费过程中体现环保意识,在使用中尽量避免环境污染,自觉抵制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四)绿色回收与再利用

绿色回收与再利用要在充分考虑回收处理成本与利用价值的基础上,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高的回收价值。对于回收的物质,可分为可直接再利用物资、加工后再利用物资和废弃物三种。通过对前两种物资的利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不污染环境。对于废弃物,要通过填埋、焚烧、化学处理等手段,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石油行业GSCM的内涵、结构模式和管理内容。在石油行业中实施GSCM,能提升石油企业的形象,促进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但是由于认识和经验不足,以及技术落后等原因,石油行业GSCM的研究和应用还没有深入开展,需要加强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模式、绩效评价体系、决策支持系统、激励机制的设计、绿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来提高石油行业GSCM整体水平,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庆华,赵清华.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5;(4)

[2]李成标,吴先金.我国石油行业供应链管理初探[J].物流技术,2004;(1)

[3]张炎亮,何桢,李亚东.现代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功能模型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

[5]汪应洛,王能民,孙林岩.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3;(11)

篇2

关键词: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旺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培养,而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旅游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这对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标准。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新时期旅游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述

国外旅游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各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时期。各国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太相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大相径庭。一般而言,都是根据各自的旅游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其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国外旅游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教学、研究与实际相结合。应用型环节是外国旅游本科教育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大学教育中有固定的实践时间和实践学分。在英国,一般旅游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会为第三学年学生提供48周的实习机会,且实习多在假期进行,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前获得工作方面的知识与经验,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实习单位包括大众性的旅游公司、旅游景点、旅馆、旅游机构和旅行公司等[1]。如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饭店管理本科教育的实践安排为:每年4月,学生有3天时间可以接管酒店,为毕业生和酒店知名人士提供全方位服务;作为三四年级的学生,你可以申请为康奈尔发起组织之一的任何一个饭店工作6个月;在酒店管理学院自己的饭店和高级管理人员教育中心,学生在平时或暑假都可以得到餐饮服务、客房服务、会计、前台、宴会等岗位的实习机会[2]。美国、德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表明,积极发展短期的、应用型的、技能型的高等教育,为快速扩充和升级的旅游市场提供适应其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是旅游业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迅速转型阶段时的必要举措。

目前,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国内各普通高等院校都有很多探讨,也已经形成了很多典型的模式。例如,有些院校根据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应用型”特征和专业岗位要求,结合旅游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情况,构建起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大专业、多方向”,“宽基础、活板块”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突出的教学体系,校企紧密结合的培养途径,“双师素质”的师资建设,地方性特色突出的教材建设及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与质量管理培养体系;一些院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能力为重点,推动实训基地建设,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这些模式对其他高等院校旅游类专业具有很好参考价值,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调研分析

旅游教育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如今,中国的旅游管理教育已经建立起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起点,高职高专、普通本科为主体,并且涵盖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的较为完整的教育层次系统。目前,多渠道、多方位、多种类、多层次的旅游高等教育格局已经形成[3]。

在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对培养对象——旅游专业在读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目标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对100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提出了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为相关的旅游院校参考借鉴。

在100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在高考选择旅游管理作为自己的专业主要是出于爱好和兴趣,占总人数的41%。并且男女生比例达到7:93,主要是女生喜欢并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

作为大三的学生,他们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未来并不看好,认为旅游行业累、不稳定的占了一半以上。可以看出来到学校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与外界的接触,他们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有所改变。

由于旅游业发展迅速,市场对各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上急剧增长,知识和技能上逐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明显跟不上市场不断提出的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表现在:知识陈旧,知识不够全面、系统;对旅游管理的应用认识不够,认为学旅游管理专业就是伺候人,就是为别人服务,端盘子、洗碗;不能迅速解决实际工作中随时遇到的难题,实践能力不强[4]。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旅游管理开设的课程提出了许多想法和建议。在调查问卷中,对回答“大学已经学过的课程感兴趣的课程有哪些?”这个问题上,有25%的同学选择了礼仪课,29%的同学选择了中国旅游文化,21%的同学选择了英语,20%的同学选择了餐饮,可以看出实践类的课程更加吸引学生。对于回答“有没有什么知识是你非常感兴趣,而我们的教学计划里没有的?”这个问题时,16%的同学提出想学习小语种类的课程,还有17%的同学只是提出想学习实践类的课程。在回答学习感到吃力的课程这个问题时,有19%的同学选择了高等数学,35%的同学选择了经济学,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数学功底比较薄弱。

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比较迷茫,没有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旅游行业的学生占26%,对未来的工作问题,有38%的学生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也有26%的同学选择了“走一步看一步”。

在调查问卷中,学生中有70%的同学愿意和老师谈谈未来的职业规划,但是不知道哪些老师能就这方面沟通,这表明了学校在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方面做的还很不到位,老师也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调查问卷统计以及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更新培养观

念,实现由培养以专才型人才为主到培养以通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改革培养方式,实现由被动灌输向主动思考培养方式的转变;转换培养体制,实现由封闭式培养向开放式培养的转变。旅游管理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实践教学这一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除了开设一些模拟实验课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学习。

三、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通过调研对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构想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进行课程规划设计,确定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教学,努力探索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创新,建立与职业技能资格考核体系接轨的能力评估系统;将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和教学条件作为人才培养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一)构建四阶段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逐步构建“素质、能力、技能、学术”四阶段式课程体系。第一学年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第二学年开设的课程目的在于打造学生的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第三学年开设的课程重在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第四学年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毕业答辩等培养学生的学术水平。通过四年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得以提升。

(二)优化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应用性人才

1.注重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在设置上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习及自我学习能力。主要由课堂参与、独立作业、小组作业、外出考察、毕业论文组成。开设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课,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纳入某项课程的研究之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旅游活动深层次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的研究能力。

2.重视英语口语交流和表达和计算机能力培养。开设各类英语口语课,如基础英语口语、专业英语口语等课程,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另外,鼓励学生经常到学校“英语角”锻炼和提高口语能力。在《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软件设计》等课程中注重实践环节,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多引入探讨式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课堂讲授向多样化的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发展。使用案例讨论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和参与精神;运用电子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实地教学,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实务感;引入角色模拟教学法,可引导学生在特定环境下进行角色体验,增强对知识的领悟和运用;采用专题研讨教学法,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学术探索精神。[5]

4.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校内外实践基地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职业能力培养不只是操作技能或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包括知识的应用、技能的掌握、经验的积累、职业意识、习惯态度的养成与职业创新等。同时,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其就业上岗后的服务和管理行为大多是相互联系的群体活动,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对学生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有真实的认知。

(三)建立导师制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有很多实际问题愿意和老师沟通的现实,应抓紧建立导师制,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等问题进行引导,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的对策,力争缩小导师制的生师比例,进行学生与导师的情感体验互动和思维模式互动,真正为学生“解惑”。

(四)重视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

目前很多院校现有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是从相关学科通过一定的短期培训或自学方式转入本专业的,所学知识不系统,再加上没有从事过实际旅游工作,很难胜任他们所承担的课程教学任务,更谈不上承担大型的科研任务,必将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目标[7]。因此,要求旅游院校推行“双师制”,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旅游院校也可以从旅游企业中选聘兼职教师,增加专业课“现场教学”的学时比例,从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鼓励专业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听说能力和应用能力,突出外向性特色。

参考文献:

[1]舒惠芳,石强.英国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7(5):91- 93.

[2]翁鸣鸣.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0):179-181.

[3]陈健平,黄安民.浅析旅游专业大学生的旅游职业化——以华侨大学旅游专业大学生问卷调查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9-253.

[4]周旗.河南省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南都学坛(自然科学版),2000(3):93-95.

[5]刘昌雪,汪德根.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对81 家旅游企业调查结果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495-463.

篇3

 

一、湖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相应的旅游产业实践技能,能在旅行社、酒店、景区、旅游行政部门及相关旅游企业从事服务、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并能在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一体化”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有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集中实践环节课程。其中,在通识教育类课程中,开设了师范专业通识必修课,包括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教师职业素养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师语言方面的课程;专业课中除了设置专业核心课外,还设置了专业选修课并分了3个模块。模块1是旅游服务与管理,模块2是酒店服务与管理,模块3是旅游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增加了课外特长学分,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试,获得职业技能证书。

 

二、建议与对策

 

(一)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应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准确进行应用转型定位

 

定位是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和基础问题。通过四年的实践,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优点,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这与人才培养的定位有关。在广泛调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所需的旅游人才类型,研究各地方院校旅游专业应用转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点,分析本专业的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与教训,并对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师状况进行摸底的基础上,本人认为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尺、以专业结构优化为重心、以切实服务区域发展为追求的转型发展模式,实现由专才型向应用型人才转变,走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人才培养的道路。

 

(二)构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模块

 

根据湖北及黄石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旅游人才“应用型”特征要求,结合旅游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情况,在湖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先行先试,提出创新构建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模块的实施路径,即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并重,“大专业、多方向”,“宽基础、活板块”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突出的教学体系,校企紧密结合的培养途径,“双师素质”的师资建设,地方性特色突出的教材建设及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与质量管理于一体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由被动灌输向主动思考培养方式的转变。

 

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答了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培养出怎样的人的问题,能不能就业?特别是高质量就业。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并重,“大专业、多方向”,“宽基础、活板块”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突出的教学体系,校企紧密结合的培养途径,“双师型”的师资建设,地方性特色突出的教材建设及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与质量管理于一体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由被动灌输向主动思考培养方式的转变。解答的是怎样培养的问题。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并重,要求教学时教师不再是满堂灌,而是需要指导学生怎么去做,怎样做才能做得好。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会讲,还要会做。“大专业、多方向”,“宽基础、活板块”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突出的教学体系。是以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为主体,其他相关专业为补充。比如语言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地理学、地质学、美术学等,特别是与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相关的专业,要增加相关课程设置。

 

(三)转换培养体制,支撑地方院校旅游专业应用转型

 

应用转型人才培养不仅受专业办学思路、办学传统、专业定位、专业现有条件等内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受到合作企业、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为有效保障湖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应用转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出积极转换培养体制,延伸和拓展培养平台,密切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社会组织、旅游从业人员等各方的联系与合作,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等具体措施,不断强化应用转型的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实现由封闭型培养体制向开放型培养体制的转变。

篇4

■增发提升竞争力

■业务全面开花

■当前股价:9.86元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12月1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将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力度,放宽改善性住房的贷款优惠条件,减免房地产交易的营业税,给予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信贷支持,取消城市房地产税等。受近期国家一系列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影响,不少城市商品住房成交量有所回升,房地产市场出现“暖冬”天气作为房地产业务仍然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的华侨城有望在二级市场有较好表现。另外公司定位于打造成为旅游第一品牌,我国旅游行业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居民出游率两项指标远低于世界旅游行业平均水平,旅游行业成长空间巨大。因此,公司以旅游品牌优势为基础的“旅游+地产”模式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酒店服务旅游、旅游提升地产的相互促进关系更强化了公司的竞争优势。

盈利模式独一无二

可具有独一无二的“旅游+地产”的盈利模式,两项业务相得益彰,充分发挥了“1+1>2”的协同效应。该模式又可细分为“欢乐谷+地产”和“休闲度假+地产”等两种模式。深圳以外地区的模式大多为第一种,东部华侨城是第二种模式的代表。目前上述模式已在深圳、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开花结果,而泰州和昆明等地也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另外公司去年在天津拿了一块地用于房地产开发。未来,公司有可能再进入2-3个城市,比如类似西安、武汉等城市。

公司旅游品牌影响力居国内首位,再加上公司具有多年的房地产开发经验,在未来集团资产顺利注入上市公司后,公司房地产业务将迅速跃进国内一流房地产商之列,因此,唯有该公司才能将这两项业务有机结合,并将这种盈利模式在全国推广。

公司定位于打造成为旅游第一品牌,未来旅游业务还可以衍生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如商品销售、广告收入和动画片等,成为东方的迪斯尼。近年,房地产业务仍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而随着成都和上海等地欢乐谷的开园,旅游业务仍将稳步增长。

增发提升竞争力

增发能够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华侨城集团下的酒店业务不在上市公司旗下,多数房地产项目上市公司也仅仅以参股形式参与,这对于上市公司整个产业链价值的实现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一家通过旅游提升区位价值的公司来说,旅游业仅仅是公司盈利的一部分,旅游带来的酒店收入以及区位价值提升带来的房地产项目额外收益也是盈利的重要部分。公司通过增发完成收购能够将整个产业链置入上市公司,所有者的一致性能够带来行动的一致,从而降低成本增强盈利能力。增发完成收购后,公司主营将涵盖酒店、旅游和房地产三块业务。公司独特的经营模式形成了竞争优势,他人复制较难而自我复制较易,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市场拓展能力、资源控制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业务全面开花

旅游景区经营总体稳定

深圳世界之窗、锦绣中华已处于成熟经营期,游客量和盈利情况相对稳定;世界之窗每年净利润8000-9000万元,锦绣中华每年4000万元左右,公司的权益均为49%。东部华侨城已基本达到盈亏平衡,预计成熟后游客数量在200-250人次。深圳欢乐谷受气候影响(今年节假日雨水较多)、北京欢乐谷受奥运影响,今年游客量略有下降,经营情况略逊于往年。在建项目中,08年底成都欢乐谷一期对外营业,09年7月上海欢乐谷开园;大侠谷在08年底开园,公司对东部华侨城旅游项目的大规模投资基本完成。

酒店经营略有盈余

华侨城洲际酒店今年达到50%的入住率,平均房价1.861元/天,间,预计今年该酒店盈亏平衡。深圳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平均房价1,380元/天・间,入住率达到70%,预计今年实现3,000-4,000万的净利润。海景酒店平均房价600元/天・间,四星级。坡市客栈现在共有20家,其定位为经济型酒店,但定位高于如家快捷酒店,目前保持90%的入住率,微利。由于经济型酒店的高竞争性,公司扩张城市客栈的速度在放缓,未来新增客栈将主要集中于公司拥有的景区和游乐场周边。

房地产品质独特

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期,市场成交量同比出现较大降幅,但由于公司产品的稀缺性,今年公司的销售好于预期。除新浦江城和天津华侨城项目,公司其余房地产项目都围绕着公司的旅游景点开发经营。旅游对公司房地产项目的品质拉升效果很明显,一方面是产品得以高端化,另一方面也能刺激公司房产项目的销售。

公司今年推出的项目销售情况良好,多数销售率超过80%,在市场处于低迷时期录得如此业绩实属不易,认为主要同公司品牌优势、产品定位明确以及拥有独特的景观资源有关。预计明年推盘量将超过今年2倍以上,公司认为明年加速推盘,一方面是为了完成业绩考核,另一方面是按照公司开工计划在推进。

篇5

不走寻常路

途牛旅游网创始人于敦德说:“专注休闲旅游,不做机票、酒店;只做零售,不碰批发,到现在来看,当时的这几个方向性决策是非常关键的。”正是因为于敦德的独辟蹊径,才使得途牛网能够在强敌林立的在线旅游行业里脱颖而出。对于于敦德来说,虽然没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星揽月”,但是他却做到了高瞻远瞩、走为人先。

于敦德在25岁的时候选择下海创业,通过八年的潜心布局,使得途牛网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并一举成为中国第三大在线旅游企业。虽然结果令人欣喜,但是过程往往是艰辛和苦涩的。不过,这样的过程才最值得回味。

“在校期间其实挺爱折腾的,也作过一些创业尝试,但都不是很成功;那会儿根本谈不上创业,但能体会到赚钱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于敦德回忆道。

毕业之后,于敦德先后进入博客网、育儿网等五家创业型公司任职。不过,最后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

虽然没能在这些公司取得成功,但却使于敦德获得了宝贵的创业经验。他说:“创业型企业业务模式要单一,把一项业务做扎实很重要。这也是途牛网今天深耕细作在线旅游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他还提到:“创业过程中其实交了很多学费,交的学费越多,学的东西也越多。”

这些经历使于敦德意识到:“类似博客、社区等通用性网站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赢利模式也不易快速确立,竞争相当激烈。”他认为,若在垂直网站细心耕耘,将会有所作为。

最终,于敦德将目标锁定在了在线旅游行业。之所以选择进入这个行业,一方面是因为他酷爱旅游,另一方面是因为身边的朋友一直在关注旅游行业的创业机会,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于敦德看到了旅游行业的巨大市场。

就这样,在2006年,几个朋友一起凑了几十万,创办了途牛旅游网。公司成立之后的半年时间,于敦德一直在完善景点库。“最初的4万多个景点几乎都是那时一个一个手工添加进去的,其中也有网友的参与,这为途牛网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续工作都建立在景点数据的基础之上。”于敦德说道。

因为一直忙于完善景点库,所以,他们并没有明确是将出售广告还是旅游产品做为公司的盈利模式。不过,创立公司就得考虑盈利。在盈利压力面前,于敦德决定将出售旅游产品做为公司的经营模式。于敦德坦言:出售旅游产品发展空间大,并且内容容易放大。

就这样,于敦德将途牛网定位为采购+服务的“在线旅行社”,通过“网站+呼叫中心+旅游线路”的方式展开业务。在携程、艺龙、去哪儿纷纷在酒店、机票预订领域发力布局的时候,途牛识趣儿的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从而在夹缝当中求得了生存。

“最初曾经考虑过卖户外用品,但由于对这个行业不了解,最终还是转向了在线旅游路线产品。”于敦德说。由于这个领域罕有网站涉猎,使得途牛网的竞争压力小了很多。面对巨大的旅游市场,让于敦德和他的团队充满了信心。

2007年,途牛网的市场开始慢慢扩大,这时他们已经有30多名员工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由于获得了戈壁200万美元的投资,才得以使他们平稳度过。同时,于敦德用这笔资金升级了呼叫中心,另外,还用来改进业务系统,以及培训业务人员。不过,对于一家创业型企业来说,搭建系统架构确实是一个烧钱的过程。这样一来,200万美元的投资被用在多个方面,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

俗话说:“久旱逢甘霖”。2009年,在于敦德对资金极为渴求的时候,途牛网又获得DCM等近千万美金的投资。有了资金的支撑,使得于敦德如虎添翼,在行业内的布局明显加快。他们除了新开旅行社之外,又收购一些旅行社,并不断开发出北京、上海、深圳等不同城市出发地、目的地的旅行线路。

从2006年成立到2009年,三年来,途牛网每年保持着300%的增长速度。于敦德说:“我希望我们稳扎稳打,未来继续保持300%的增长,给予客户更优的体验。”

虽然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于敦德的志向却不仅仅在于此。他对旅游市场的分析有着一套独到的理论。近年来,尽管行业内对跟团游的形势普遍看衰,但于敦德却在这里面嗅到了巨大的商机。他判断:“在一线城市,自助游的发展速度要快一些,在二三线城市,出境跟团游的高增长趋势才刚开始,很多人还没有出国旅游过,跟团游还未到达峰值,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在这种意识的引领下,于敦德在二三线城市抓紧布局。从2014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到,途牛网跟团游的收入为6.967亿元人民币,其中主要的增长动力来自于二三线城市的业务增长。

在关注跟团游的同时,于敦德还在关注休闲旅游行业。他提到:“2013年中国整个休闲旅游行业规模将近4000亿元,互联网渗透率在8%左右,线上的市场有300亿,途牛2013年的营收才30亿元,大概只占线上份额的10%,向上提升的空间足够大。”

就目前来看,途牛的市场前景还十分乐观。不过,这种态势还能维持多久,却是未知数。途牛能不能一如既往的以平稳的步伐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还要看于敦德的运筹帷幄。

旅游版“唯品会”

途牛做为一家在线旅游网站,竟然想出了以特卖的形式来推销自己的旅游线路,这是要将途牛打造成旅游版“唯品会?于敦德的奇思妙想真是令人佩服。不过,往往出人意料的想法却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不知,于敦德的想法能否在旅游行业刮起一股特卖的旋风。

其实,于敦德对于特卖的理解与唯品会是如出一辙的。他表示,现在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大量的库存,以前可能通过亲朋好友去库存,但现在却难以支撑。

同时,他也提到:“库存对于旅行社来说是实打实的成本,和唯品会主营的服装品类不同,旅游产品有时间限制,在发团之前如果销售不完,旅行社要承担所有成本。按照途牛网特卖的规则,旅行社一般在临近报名截止时间前上线库存产品,价格由旅行社自定,途牛作为平台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2014年4月12日,途牛网特卖频道正式上线。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特卖频道的上线将会以爆款促销形式带出。上线之后,试运营的特卖平台反响火爆,已连续刷新在线旅游行业的尾货、爆款单品单日销售记录。

途牛特卖上线4个月,产品种类、数量、形式已经日益丰富。借助绝对的资源优势、开放的平台运营模式、专业的团队服务构架以及不断的推陈出新,途牛特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抢占在线休闲旅游市场库存领域。

“特卖平台上线初期,供应商上线产品最快需要在4小时以内完成审核上线,随着平台运营的逐渐成熟,目前已准入、有资质的供应商最快可在30分钟内完成产品的审核上线。”于敦德表示。

另外7月8日,在途牛特卖团队的筹备下,“老于推荐”产品隆重出炉,于敦德也成为了在线旅游业内首个“为自己代言”的CEO,于敦德加入到产品考察和设计的最前端,通过亲身体验,将优质的产品以超值的价格呈现给消费者。

看来,于敦德正在旅游特卖领域进行深耕细作,通过不断地推陈出新,以图夯实来之不易的成绩和地位。

于敦德表示:“我们的战略是把途牛特卖频道打造成在线旅游行业最大规模、最具特色、最领先的一个平台。”从上线之后的表现来看,途牛的目标并不会成为看似近在眼前,实则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在它的面前,一幅看得见、摸的着的宏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不过,他能否有幸成为第一个目睹此次壮阔画面的人,还需要他和他的团队继续发力。因为面对业内5%库存市场的诱惑,竞争者就会趋利而动。旅游特卖领域你争我夺的攻坚战即将打响,结果是成王败寇,还是两败俱伤,亦或是互利共赢,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揭晓。

夹缝中求生存

2014年10月28日,原淘宝旅行举行新闻会,推出新独立品牌“去啊”。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去啊”品牌的推出在被指责叫板去哪儿网的同时,又在在线旅游行业引发了一场创意大狂欢。这场创意狂欢一方面体现了部分旅游网站的戏谑态度,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在线旅游行业竞争环境的复杂。几乎每一家行业网站都想以此为契机,在贬低别人的同时,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

途牛网身处其中,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在这场创意狂欢中亦说出了“都别闹了!什么去啊,去哪,这程,那程,只信一句话,要旅游,找途牛!”的广告语。途牛此次的跟风炒作,无论是无奈之举,还是有意为之。最终都会将自己推进行业内的竞争漩涡当中。本来,途牛网还在夹缝当中谋求生存,这样一来,与行业内强势力量的交锋就在所难免。

对于一支行业内的新生力量,途牛网还是应该回归专注。就像于敦德之前所说:“创业初期,大家没有服务经验,信息不对称,跟客人沟通效率低,而做好网站关键还是做好老客户,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做旅游路线预订,关键是要让客户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在效率和服务水平方面都要下大工夫,这样才能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纵观每一个行业和企业,用户需求都是发展的航标,对用户需求的关注与否,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

在途牛网管理层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途牛网获得2013年度“最受欢迎旅游类网站”、新 浪“年度在线旅游预订创业公司”奖等殊荣,于敦德表示:“接下来,满足于客户需求的服务仍然是我们发展道路上的重中之重。”

另外,要想寻求长足发展,与行业内企业的合作就至关重要。途牛上市之前,携程宣布1500万美元入股途牛。于敦德表示,在业务层面,最近和携程有一些沟通,接下来会有一些协同。但不会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依然各自独立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上,更好的做强做大,同时能够互相借力实现双赢。

篇6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投诉也日益增多,而在各种旅游投诉中,对导游的投诉占了很大比例。导游之所以被投诉,与导游由于薪酬结构不合理,而强制诱导游客购物等损害游客利益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改革完善导游薪酬制度,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障旅游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以郑州市导游薪酬模式改革为例,通过调查和深入分析,探寻导游薪酬模式改革的可行之策,以期为导游薪酬模式的优化有所助益。

一、郑州市导游薪酬模式现状及其影响

(一)郑州导游薪酬模式不合理的具体表现

目前州导游和其它大多数城市一样可以分为两类:专职导游与兼职导游。这两类导游目前的薪酬结构是:(1)固定工资。专职导游的固定工资一般在千元以下,兼职导游一般是没有固定工资的。(2)带团津贴。带团津贴大致为每团每天几十元、百十元不等。(3)小费。海外入境旅游团游客支付小费比较普遍,而国内不多见。(4)“回扣”(或佣金)。“回扣”是大多数导游员收入的主要来源。(5)有些旅行社还要求导游交纳接待游客的“人头费”。

据查,导游“回扣”(或佣金)等收入主要是由“停车费”、购物返点、自费项目返点和增加的景区门票返点几个部分构成。(1)停车费。根据行规,30人以上大巴只要停靠到购物点,无论游客是否购买,导游都可以获得“停车费”。(2)购物返点。购物点将会按其成交额返还给导游一定比例的佣金。(3)自费项目和增加自费旅游景点的返点。项目或景点的门市价与折扣价是有差额的,约占门市价的30%-50%,这部分差额成为导游收入的又一来源,一般和客车的司机平分。作为导游主要收入的佣金或小费,基本上没有保障;同时导游要承担淡季“短暂性失业”而带来的收入滑坡风险;在晋升和福利上,导游也比不上别的行业。

(二)郑州导游薪酬模式产生的影响

1.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导游为了获取更多的灰色收入,在带团游览规定景点时走马观花,热衷于带团重复购物。同时,由于旅游地企业和经营者必须支付高额回扣, 因而不得不抬高景点门票和商品价格,并将回扣的损失转嫁到游客身上,为降低经营成本,旅游企业忽视对基础设施的更新和维护。这些都都使得旅游目的地形象严重受损。

2.对旅行社及旅游接待企业的影响。旅行社企业为争夺客源,展开低价争夺,一些旅行社推出了“零团费”甚至“负团费”旅游产品。为弥补低价带来的损失,旅行社企业不得不以旅游回扣的多少作为选择合作伙伴的主要依据。

3.对导游职业形象和素质的影响。导游素有“民间外交大使”的别称,然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有的导游人员致力于研究如何使游客更多地购物,而不是把提高服务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时间久了,导游水平越来越低,导购水平越来越高, 导游员变成了导购员,严重损害导游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4.对旅游消费者利益的影响。公开、公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游客消费多少就应当得到相应等级与数量的服务,但导游人员从游客消费中拿走了一部分作为回扣,旅游企业只能扣除相应的那部分服务,导致游客利益严重受损。

二、导游薪酬模式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一)郑州市导游薪酬模式改革的目标

从目前来看,导游薪酬水平与薪酬结构的不合理性是郑州市难以形成一支优秀的导游队伍的直接诱因。导游薪酬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在于如何通过导游薪酬结构、水平的设置达到有效激励导游服务、提高导游职业水准,为实现郑州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和旅行社健康成长,培育一支优秀的导游队伍,提升导游服务的质量。

导游薪酬制度改革的标准包括:效率:即要提高导游的工作热情、效率、质量;控制线路成本,提高线路利润;公平:即要公平对待;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合法:即要遵守我国《劳动法》、《导游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郑州市导游薪酬模式改革的难题和障碍

第一,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旅行社推出非常低价格的团费实际上是要求旅游者通过购物或加点来弥补缺口,但旅游者并不知情;第二,既然旅游购物是导致旅游市场混乱的重要环节,也是导致导游薪酬模式不合理的重要原因,那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协会采取何种手段来对旅游购物点进行监管;第三,旅行社竞相低价竞争,扰乱正常的竞争秩序,是否有对应的法律和法规对这种“零团费”、“负团费”以及低于成本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干预;第四,针对“专职导游”和“兼职导游”并存的情况,是否可以对导游进行薪酬模式的分类管理;第五,参照直销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否可以对导游参与购物和加点的佣金比例进行限制;第六,从旅行社行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如何帮助旅行社通过优化质量,提高品牌知名度,形成合理盈利模式的外部辅助措施,比如旅行社挂靠现象如何治理等。

(三)导游薪酬模式改革的主要路径

第一,以旅游市场为突破口。从长期来看,随着旅游者消费经验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旅游行为模式便存在改变的可能性,也将会有旅行社盈利模式改变的可行性,有了旅行社盈利模式改变的可能性也会决定导游薪酬模式改变的可能性。第二,多管齐下。导游薪酬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到导游队伍的管理问题,而且与导游服务密切相关;它不仅需要相关政府规制的介入,而且还要相应的行业协会、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中心)、旅游接待点进行配合。第三,逐步推进。长期来看,要解决导游薪酬问题,改革措施的开展与实行则有赖于旅游行政部门、旅游协会、旅行社、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三、导游薪酬模式改革的建议

郑州市导游薪酬模式改革的内容框架与机构分工可分为四个部分:导游管理模式更新、旅行社市场秩序监管、导游薪酬模式改革和旅游购物市场监管。

(一)加快推进导游管理模式更新

1.推进导游分类管理及其职业化。兼职导游和自由职业导游一律纳入导游服务中心(公司),在注册、考核基础上签订兼职服务协议;而对全职导游的管理,也要发挥诸如郑州市导游服务中心等机构的管理职能,并由市旅委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规范职业导游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管理等,依法建立劳动关系或派遣关系,从而推动导游职业化进程。

2.建立导游信誉档案和年度星级制度。制订和试行《郑州市导游年终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将导游实训情况、带团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游客投诉情况以及参加行业比赛的获奖情况等作为参考类别设定相应分值,依次授予1-5星导游。

3.实行“双管齐下、三驾并驱”的导游管理模式。首先,逐步将全市社会(自由职业、兼职)导游纳入导游服务中心(公司)的管理范围,而旅行社导游管理工作则慢慢精简,旅行社根据业务需要向导游服务中心(公司)购买兼职导游服务,并从中选拔优秀导游充实旅行社的全职导游队伍。由此筑旅行社和导游服务中心(公司)的“双管”机制。其次,在“双向管理”的同时,实行导游身份认定、导游服务考核、导游星级评定三项制度,对导游队伍进行规范化、诚信化和标准化管理。

(二)加强整治旅行社市场秩序

1.加强旅行社等级评定与管理。可以借鉴饭店业星级评定管理工作,配合旅行社年检工作,出台《郑州市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等级评定标准》,即能够综合反映出旅行社诚信度和服务质量的一套等级标准体系,并作为郑州市的地方标准,具有法律效力。由此,游客可以根据旅行社所挂的星级标志来判断其服务资质情况,进而方便参团选择。

2.进一步整治旅行社挂靠现象。旅行社挂靠现象是加剧旅行社竞相降价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要改革导游薪酬模式,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旅行社盈利模式的转变。

3.促进“纯玩团”与“购物团”的信息披露。《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应用到包价旅游中,旅游者有权知晓包价旅游服务的内容、规格和费用,特别是“购物游”中,有权知道购物点的数量、类型和至少购买的金额等内容。旅游者有权选择参加“纯玩团”或者“购物团”。一旦信息披露,就会减少旅游者和导游双方的“暗地争斗”。

4.制定旅游价格指导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所以,对低于成本的包价旅游线路的监管是有法律依据的,如果能够对旅游线路的成本进行初步核算的话,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竞相开展的降价竞争行为。从实际可行性考虑,可以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旅游行业协会来公布行业内旅游价格与质量总体合理的旅行社的某条包价线路,可以让消费者在进行旅游选择时作为参考。

(三)加快导游薪酬模式创新

1.合理划分导游薪酬的层次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确定导游各类形式的薪酬水平,以体现导游薪酬层次。(1) 基本工资:对专职导游来说,工资水平标准主要体现在其资格等级上,与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导游的晋级制度相挂钩。(2)导游津贴:对专职导游来说,一般要少于兼职导游;同一类型的导游津贴还要依据导游本身的服务等级、旅游线路的长短,甚至旅游团队的性质来确定导游津贴高低。(3)服务小费:这是游客对于导游优秀服务的额外奖励,主要依据游客满意度支付。(4) 佣金分成:建议实行“回扣”佣金化、佣金显性化,将佣金纳入旅游接待点与旅行社的契约与帐务上,而旅行社按所获佣金大小给予导游一定份额的奖励性分配,同时加强导游的监管与奖罚制度。

2.优化导游薪酬的类型组合。根据导游从业特点,不同职业类型的导游薪酬结构是不一样的。(1)对于专职导游,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出团津贴;服务小费:建议按照4:3:3比重在地接导游、司机、全陪间进行分成;佣金分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成:一般与旅行社的分成比例在20~50%左右;福利:缴纳“四金”或“五金”。(2)对于兼职导游,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出团津贴;服务小费:建议按照4:3:3比重在地接导游、司机、全陪间进行分成;佣金分成:一般与旅行社的分成比例在10~30%左右。

3.完善导游薪酬奖励制度。(1)有效的导游晋级制度与薪酬水平调整相结合。规范职业导游的劳动服务关系,确保职业导游的职业安全与劳动报酬;为导游资格或服务晋级的导游发放更高等级工资或津贴;为年度评价优秀导游进行奖励并晋级。(2)设置多层次、多类型的导游津贴,实行有效的导游奖惩机制。(3)规范旅行社与导游佣金制度。建立严格的旅行社与导游诚信监督机制,以及公开、合法的佣金收受制度。

4.探索实行小费制的可行方式。现行小费制有三种:一是游客根据导游服务质量,自由选择;二是将小费打包在包价团费中,变相强制;三是在实行“星级导游”评定的前提下,将导游的资料公开化,如果旅游者指定高星级导游则加收一定“优质导游费”。旅游者在事前具有选择权,事后则须承担相应义务,具有事后强制性,这或许是适应当前实际情况和今后发展要求的最佳选择。

(四)加强旅游购物市场监管

1.明确旅游购物质量与价格问题的追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旅行社在旅游购物中实际担当了一个旅游商品商角色,因为他在旅游者购物中获得了佣金,参照商场对于产品价格与质量的“三包”责任以及旅游购物发生价格与质量问题追诉的可行性和方便性,旅行社理应承担第一责任人的义务。

2.旅游购物点分类监管。旅游购物是旅游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包括导游薪酬等系列问题的症结所在。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唯有通过加强对旅游购物点的监管,净化旅游购物市场环境,才能解决包括导游薪酬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3.旅游购物的最高佣金率限制。佣金比例过高势必造成商品质量和价格存在诸多问题,不然购物商店无法获得自己的利润。因此,作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有必要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对旅游购物的佣金比例进行限制。

篇7

关键词:Web2.0;旅游;信息化

Web2.0体现为互联网作为跨设备的平台,其应用程序充分发挥平台的内在优势,软件以不断更新的服务方式进行传递,个人用户通过组成群体贡献自己的数据和服务,同时允许他人聚合,以达到用户越多、服务越好的目的。通过这种“参与架构”创造出超越传统网络页面技术内涵,引发出具有丰富用户体验的网络效应[1]。Web1.0的特点在于用户只能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与用户的交互,用户既是信息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2][3][4]。

一、Web2.0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旅游2.0(Travel2.0)就是将Web2.0的思想运用到与旅游相关的电子商务及网站上,将来源分散的信息聚合以实现与游客更好的交互体验,是一种对以往旅游信息化过程的再思考和改进[5]。Travel2.0是旅游服务市场的发展方向。Web2.0的基础“长尾理论”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这一理论有效的前提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渠道成本降为零或者趋于零[6]。旅游行业自身的特点正好满足这个前提,天然具有发挥互联网营销能力的优势。同时,旅游业对于信息的依赖性又不同于其它行业,Web1.0时代集中式的信息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用户的要求。伴随Web2.0诞生的大量新兴网络商业模式给传统旅游业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二、旅游业参与角色功能范围的重新划分

Web2.0时代则关注用户体验,关注服务质量,这种业务模式的转变必然导致旅游业各参与角色功能范围的变化。

1.游客。旅游产业必须占有和依托大量的信息,属于信息密集型产业,对信息的支持和更新要求很高。Web2.0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角色功能。

首先,从“读者”到“编辑”的转换。Web2.0服务强调协作,网络信息的生成不再完全由专业编辑控制,而是向所有用户开放。大量游客的直接参与不仅改变了以往信息的单方向流动,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以往无法及时采集或者更新的旅游信息。比如国外著名的TripAdvisor网站可供游客对酒店、景点等任何旅游相关的服务进行评价,这些信息可以防止服务商虚假信息,也可以提供服务商没有公布的信息,是潜在游客重要的参考资料。其次,从“遍地撒网”到“集中攻克”。Web2.0服务注重个人体验,强调信息的个性化。游客可以通过书签订阅感兴趣的资料或者加入合适的兴趣小组就可以直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推送”相关资料。“信息的消费者和创造者”合二为一的游客新角色是应用的需要,也是用户意志的体现。这种主体意识必将在全新网络文化的滋养下愈发强劲。

2.政府。政府在旅游行业的组织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外,还负责一些公益性的、需要巨大投入的项目建设。Web2.0时代实现了“网聚人的力量”,任何组织和个人以往无法完成或者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才可能完成的工程,现在只需要很小的投入便能成功。维基旅游(WikiTravel)的成功正是源自于无数网络用户一点一滴的贡献。单就个人来说,这种贡献压力小,可以做到精准。而对于网站来说,积沙成堆的效果就很明显。这种个人力量的汇集最终又将惠及所有人,是知识和经验传播的有效途径。政府应该变换思路,放弃传统旅游信息组织的方式,主动利用Web2.0的特性来组织构建新一代旅游信息平台。采用类似维基旅游的方法,这样政府就可以从大量繁重的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而集中有限的人力资源来审核信息。

3.景区。景区作为旅游信息化最终的落实对象,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以提升自我服务质量为第一要务。经济社会使得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景区是旅游活动最重要的参与对象,但不是唯一的。良好的旅游服务应该使游客对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都满意。景区开发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要素,即使勉强提供了所有业务,那么与这些要素配套的服务会成为景区不可避免的负担和累赘。例如仅是酒店预订、机票车票预订就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行业(国内多数旅游网站都依此为主要经济来源,如携程,e龙等),景区如果不做到专业化如何能与独立旅游网站竞争?所以,景区的发展之路就是专注与景区的管理和开发,而相关的服务通过与第三方旅游网站的联合而实现双赢。

Web2.0还为景区的开发管理以及信息化带来了很多便利之处,例如景区地图。以往的景区地图需要请专业机构制作,更新频率低,而且地图与相关介绍分离。Web2.0提供的免费电子地图(如GoogleMaps,BaiduDitu,Go2map等)不仅更新快,分辨率高,而且具有很好的扩展性,便于二次开发。景区可以方便的将景点信息(图片,文字等)潜入电子地图,给用户更真实的体验。

4.专业旅游网站。在Web2.0时代,旅游网站的功能和职责没有明显变化,但其经营方式却需要转变思路。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驾驭“长尾”的力量。旅游网站一直以来作为个性化散客的信息平台,却未能从这些“服务对象”身上直接谋取丰厚回报。“长尾”经济现象启示人们,个性化旅游市场目前虽然松散但总量可观。在旅游Web2.0网站,基于以上两种力量,相似偏好的用户将形成虚拟社区,并引发新的出游模式,实现出游的“化零为整”。这就要求网站突出Web2.0的特点,以用户为中心,跟踪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加强互动性。

其次,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性,产业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产业依托性较强,产业链涉及部门广泛,单纯依靠传统交易模式来提供服务产品效率低下,准确性欠佳。旅游产业的复杂性决定了服务于旅游信息沟通和交易的旅游电子商务体系的多元复杂性,游客对于一站式旅游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景区不可能提供这样的服务,旅行社在个性化旅游时代的作用会被削减。因此,旅游网站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衔接六要素相关行业的中枢,实现各类服务的无缝集成,给用户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这种模式在Web2.0时代必将大行其道,其原因就是行业分工更明确,行业协作更自由。Web2.0初期旅游网站之间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收购合并事件,直至市场分配相对平衡。

5.旅行社。Web1.0时代追求一切业务都上网,旅行社也不例外。实际上除了少数几个大型旅行社依据雄厚的实力通过网络获益外(如中青旅遨游网、春秋旅游网),很多中小型旅行社的网站只是一个摆设。Web2.0时代旅游行业的专业分工将更加细致,同时经济收入的提高促进了个性化旅游的发展,中小型旅行社单薄的网络营销依然难与大型旅行社竞争。其出路在于与独立旅游网站合作,借助专业网站平台的用户群和营销模式来争取客户。可以预见Web2.0时代,旅行社独立建设的网站数量将大大减少,多数旅行社的业务将寄托在专业旅游网站上。由此可见,旅游网站将成为旅游2.0的核心,其商业价值巨大。

三、结论

在Web2.0时代,游客、政府,景区,专业旅游网站和旅行社的角色功能都要重新定位,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和商业盈利模式促使旅游行业分工更加细致,行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这种洗牌过程有利于提高部门效率,提高部门专业化程度,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

参考文献:

[1]TimO′Reilly.What’sWeb2.0?DesignPatternsandBusinessModelsfortheNextGenerationofSoftware[EB/OL]

[2]周敏,周仁军.Web2.0:企业信息化新趋势[J].上海信息化,2006(10):76-78.

[3]莫凡.Web2.0的常见形态及传播特点[J].开封大学学报,2006,20(2):77-78.

[4]郭莎莎,韦铭,肖江南.Web2.0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对旅游业的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8(1):37-41.

篇8

一、旅游电子商务出现的背景

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产业的同时也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其日常经营中产生、收集、处理、应用和交换海量信息。一方面,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产品的具有生产消费一体性,这就要求旅游者在出游前要广泛收集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并比较选择消费方案。另一方面,对于旅游经营者而言,旅游经营者通过与同类行业进行交流与沟通为游客提供交通、住宿、饮食、娱乐、文化等诸方面的服务,而信息的交流是旅游行业内部诸环节得以联结的纽带。作为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旅游业,旅游企业为其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结合顾客的需求,这就要求旅游企业要加强与游客的信息交流,如旅游者偏好,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的季节动态变化等。这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原因。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跨国交流合作的扩大,促进了旅游企业的跨行业、跨地域的发展。这包括旅游产品信息和旅游交易信息的跨地域传递、资金运转的跨地域等。同时随着中国互联网进程的加快发展,网上旅游的用户比例会进一步扩大。这也需要电子商务与旅游业的结合。

现代旅游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从现代旅游到大众休闲旅游再到“舒适、自由”的个性化旅游,游客在旅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住宿和交通信息以备选择,其选择所涉及到的酒店、机票以及旅游等诸方面业务均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即信息大、交易量大、现金多,而且不需要配送环节,即没有物流的限制。正是在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趋势下,携程旅行网、易龙旅行网等一批专业化的商务旅行网络服务公司应运而生,从而为这种交易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与传统的贸易相比,旅游电子商务不仅能有效降低地域信息交流成本,而且能有效提高跨地域信息交流效率。旅游经营者可以借助互联网获取最新的旅游者信息,跟踪旅游者的行为与偏好变化,实现为每一位旅游者量身定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二、旅游电子商务的定义

我国从1996年开始对旅游电子商务进行研究,到1997年华夏旅游网创办,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走过一段坎坷的历程,从最初的风起云涌、欣欣向荣到2000年下半年的急转而下,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旅游网站都难免昙花一现。在经历2000年下半年至2001年的遭遇困境与冷静回归后,中国旅游网站经过分化整合以及经营策略的再探索,逐渐走入一个成熟稳健的发展时期。携程,e龙等旅游网站从中脱颖而出,并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展现了旅游电子商务本身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

旅游电子商务是将有关旅游业方面的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客户资源集中起来,把服务于旅游业的金融机构、旅游目的地营销机构也集合进来,形成一个虚拟的巨大市场空间,利用互联网平台在世界范围内处理市场信息、沟通生产与消费,任何旅游企业都可以与旅游者通过网络直接进行物质上虚拟、信息上真实的接触。信息的传递能在瞬时间完成,效率很高。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包括通过网络、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旅游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促销、开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以及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三、旅游电子商务的进入壁垒(建立条件)模型

旅游电子商务是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旅游信息数据交换和开展旅游业务活动,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过程的结合,是旅游商务流程的信息化和电子化。旅游电子商务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面向市场顾客(包括游客和企业),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大量信息交流为主的各种商业行为,包括旅游信息资源的提供,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在网上旅游信息以网络的形式与客户洽谈、售前咨询、网上旅游交易、网上支付、售后服务,进行网上促销以实现旅游交易的电子贸易活动,同时也和顾客进行互动式交流。这些信息必须保证有效用性,这就需要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一个相当完善的旅游网站。随着散客旅游和商务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大的旅游趋势,尤其是在旅游产品和在线销售方面,旅游网站要能够很好的支持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第二、旅游电子商务企业自身内部网络建设,旅游电子商务企业需建立自身的内联网,利用这一系统实现企业内部员工交流,实现旅游业务、财务和客户关系等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旅游业中的一些中小企业仍处在网站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基本局限在孤立的业务应用、单机数据录入或文字处理等,访问量基本为零,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很低。同时也未与相关旅游企业合作如旅行社、景区、酒店、航空公司等,导致在实际运营中的业务链断裂,企业变得死去活来,最终灭亡。

第三、以Internet为基础的网络建设环境,这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环境的规章制度及完善的法律体系,旅游行业管理机构对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活动的引导、协调和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的支付与安全环境等。在此不得不提到政府的合理介入,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起步晚,其发展亟需政府予以支持,完善旅游电子商务的软、硬件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

企业进入旅游电子商务在这三方面满足的情况下,才可能平稳而良性的发展,同时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四、旅游电子商务的产品结构(分类)

从行业构成部门分类上旅游电子商务可分为旅行社电子商务、酒店电子商务、目的地(景区)旅游电子商务、交通旅游电子商务等。

按照服务对象的主客体,通常将旅游电子商务划分为以下五种:

1、旅游企业间电子商务(B2B)

旅游业是一个由众多子行业构成、需要各子行业协调配合的综合性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类旅游使企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易、合作关系。旅游企业之间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相互之间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易,如信息的交流,业务的采购、分销等。在旅游电子商务中,B2B交易形式包括旅游企业之间如酒店的产品、旅行社企业的组团社之间相互拼团、旅游地接社批量订购当地旅游饭店客房、景区门票及客源地组团社与目的地地接社之间的委托、支付关系等。B2B电子商务的实现大大提高了旅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对接运作效率,从而提高了整个旅游业的运作效率。

2、旅游企业对旅游者的电子商务(B2C)

旅游散客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设计旅游行程,预订客房、交通票等,或报名参加旅行团,这些都属于B2C旅游电子商务。随着散客旅游和商务旅游游客的增加,游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个性化,这就要求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对旅游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旅游B2C电子商务方便旅游者查寻、预订旅游产品,降低了旅游成本,克服了时间、距离因素带来的信息错误。游客通过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订房、订票,是当今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子商务形式之一。

3、旅游者对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C2B)

这类模式电子商务需要借助于电子中间商如专业旅游网站、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进行交易。电子中间商提供一个虚拟开放的网上中介市场,上网的旅游者可以直接需求信息,旅游企业查询后,双方通过交流自愿达成交易。旅游者通过提出需求,企业通过竞争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或者是团购(即旅游者通过网络结成团体与旅游企业进行旅游交易)。这是一种以游客需求为主导向的交易平台,它体现了旅游者在市场交易中的主体地位,帮助旅游企业更加准确和及时地了解客户的需求,使旅游产品的类型更加丰富,更能满足旅游者个性化的需求。

4、旅游者对旅游者的电子商务(C2C)

C2C就是利用专业网站提供的大型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以免费或比较少的费用在网络平台上销售自己的旅游商品,从而给旅游者带来便宜的商品,因为网上销售旅游商品不需要租金,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销售对象可以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旅游者。

5、移动式旅游电子商务(C3G)

这是本文提出的新亮点。随着3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出现了新型移动电子商务。在这个平台上,旅游企业、游客拜托了传统的电子商务定点操作模式,以手机(cellphone)为工具随时随地享受新型旅游电子商务的便捷。这包括了旅游企业、游客、电子商务平台(银行等金融系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传统模式的旅游电子商务以定点对定点的服务交流信息和完成交易,不能适应部分旅游企业和游客的多反面需求如可移动性商旅。这大大提高了旅游电子商务的效率。

五、旅游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

我们知道传统旅游网站盈利模式主要通过预定系统把旅游企业与游客联系起来,中间收取差价或佣金。这是大部分旅游网站的盈利模式。在新形势的市场经济下,这种模式可以使一个企业获得长久的利益吗?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旅游网站的盈利模式要有个正确的定位。旅游网站在于信息综合加工和传递,应该从差价盈利转为信息盈利。如春秋旅游网自2001年成立以来,通过对盈利模式的正确定位,很快走上了“信息访问人流电子商务资金整合发展”的发展道路。

同时,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必须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买方市场下的那种单一的从供应商口中夺食的“佣金”模式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六、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竞争状况

新兴的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在整个旅游网站市场上呈现携程一家独大、大量小型旅游网站企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但相对整个旅游市场而言,旅游网站所占据的整个份额不超过15%,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并没有出现直接竞争的态势,而是体现为共同蚕食传统旅游企业市场的趋势,中国的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依然是蓝海一片。但是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也有潜在的竞争对手。一是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目前存在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并购、兼并、重组,如携程为扩大其业务收购了北京的运通公司;二是旅游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着与传统旅游企业的竞争。由于旅游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传统旅游企业仍占据着相当比重的市场份额,同时旅客在决策出游时偏向于传统旅游企业。所以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受到传统旅游企业的制约。

在面临众多竞争对手的压力下,许多旅游网站也在挣扎生存。这就需要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创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人认为应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1、自身网站的特色建设

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站建设除了为旅客提供有效用性的信息外,还必须对自己的网站主页、信息资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技术支持、增值服务等严格把关,使网站内容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给出了大量的旅游信息和商业报价,尤其是给出了各产品明确价格、优惠,在产品性能、价格、技术支持水平、售后服务等方面有详尽的信息。应为顾客提供一个多方位、多选择的网站视觉、听觉效果。

篇9

【摘要】我国旅游业主体飞快发展,而且在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产统旅游企业趋向于网络化发展,电子商务和产统旅游业的结合出现了一种新兴产业旅游电商。旅游电商行业背景下,消费者是通过网络订购机票、酒店门票等服务。只要随身携带手机就可以享受已经预定好的服务,省去了出示票据证明的麻烦,也防止票据在旅途过程中丢失等问题。本研究在阐述旅游电商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旅游电商的优势、核心竞争力以及盈利模式。

【关键词】旅游电商;核心竞争力;盈利模式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旅游业已经不单纯只是人们旅游休闲的一种娱乐方式,而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旅游业主体飞快发展,而且在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产统旅游企业趋向于网络化发展,电子商务和产统旅游业的结合出现了一种新兴产业旅游电商。我国旅游电商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产统旅游企业才意识到与电商行业的合作,近几年旅游电商行业出现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广为人们知晓的有去哪儿网、携程旅游网、艺龙旅游网、同程网等等。

一、旅游电商概念

电子商务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与传统的商务模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消费者需求的改变,交易虚拟化,交易的成本降低,交易的高效率化,交易的透明化等。总体来说,旅游电商是指基于互联网来发展旅游业的商务发展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旅游电商不仅仅只是一个用来订购机票、火车票以及酒店的网站,而是朝着服务一体化的趋势发展,不仅仅是火车票机票酒店可以通过网络预订购买,连在当地租车、购买优惠弧⒌钡氐奶厣产品、甚至是当地的KTV,优惠欢伎梢允迪帧

二、旅游电商的优势

简化了旅行中需要携带的一些车票、机票、门票等并且网上支付程序简单,方便操作。旅游电商行业背景下,消费者是通过网络订购机票、酒店门票等服务。只要随身携带手机就可以享受已经预定好的服务,省去了出示票据证明的麻烦,也防止票据在旅途过程中丢失等问题。同时网上支付也省去了旅游过程中大量的资金携带,很好的避免了异地取款、现金丢失等问题,提高了资金的风险防范问题。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旅游电商行业极具吸引力,把众多相关行业都吸引过来联系在一起,进行资源整合。包括旅游景区、旅游区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出租车公司、景区公寓、景区饭店等都可以放在一个网站上招揽顾客,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也使信息集中化,更好的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

大大促进了旅游产品的交易。因为旅游电商行业把无形抽象的旅游产品有形化具体化,消费者可以更直观的从网站了解旅游区的状况,让消费者不走出家门,就可以观赏到美丽的景色,相比传统的方式,这种直观性的宣传更具有吸引力。

降低了旅游产品的宣传费用。新兴的旅游电商行业是有网络宣传作为宣传手段的,节省了传统的复杂冗长的宣传材料,从而节省了宣传费用、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能更好的收到消费者的反馈信息。传统的旅游行业反馈信息的采集大多是旅行者打电话向消费者进行在线回访或者是召开座谈会,这些方式不仅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反馈速度慢,不全面。新兴的旅游电商行业通过网站增设信息反馈专栏来收集消费者反馈,使反馈速度更迅速,反馈信息更全面。

三、旅游电商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电商行业中得以生存的本事。以旅游电商去哪网为例。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去哪儿网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不同星级的酒店、不同的航线、旅游景点、旅行社、公寓、出租车、团购产品等,数量多且质量高,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性价比高的组合方式。

(二)强大的数据库技术以及超大规模的实时数据搜索引擎技术

顾客在去哪儿网的网页上进行搜索时,搜索结果会特别快的出现并且结果也非常全面。这就是数据库强大的优势。

(三)移动客户端

去哪儿网为客户开发了移动客户端,客户可以在手机上下载APP,也可以在平板上下载去哪儿网的APP,这样手机和平板随时携带也方便了顾客随时进行消费。

(四)金牌服务体系

去哪儿网对所有的商或者相关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筛选把关,不会让不合格的商家入住去哪儿网,所以消费者也可以放心的进行消费,去哪儿网可以提供消费者权益保护。

四、旅游电商盈利模式分析

(一)广告收入

电商企业为推广企业提供广告页面,以收取费用,为酒店、航空公司、旅行社等提供广告页面,这些企业在页面上进行广告宣传,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片的。图片以及横幅广告是按照显示的次数、时间的长短以及图片的大小收费。文字广告按点击量收费,比如消费者通过去哪儿网进入七天官网,那七天需要支付去哪儿网相应的费用。

(二)搜索引擎竞价收入

在旅游电商网站上进行关键字搜索时,会出现一系列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有排名先后,这些排名是可以根据付费的多少进行修改的。

(三)酒店预订电话费

@是一种创新的盈利方式。消费者通过旅游网站浏览产品与服务,当遇到自己需要的产品与服务时,可以进行预订,旅游网就提供了这样的服务,网站可以打电话,消费者点击网站上的号码,可以联系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商家进行预订,旅游电商就是收取过程中的通讯费用。

参考文献:

[1][美]沃伦.基根.全球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汪秀英.体验经济的成因与价值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1):4649

[3]屈云波.品牌营销[M].北京:企业管出版社,1996

[4]李雪梅.旅游网站的运营模式研究.北京邮电大学,2012

篇10

关键词 导游薪酬 导游薪酬构成 导游薪酬问题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our Guide Salary Status and the Cause

ZHANG Yuan, ZHANG Yanhua(He'nan Forestry Vocational College, Luoyang, He'nan 4710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compensation situation of the tour guide is introduced, and according to that tour guide salary structure is analyzed. Discuss the cause of the compensation to the guide.

Key words guide salary; salary structure of tour guide; payment problems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在关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经常听到各种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评论。而随着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要求的提高,对导游员的各种负面评价也随之而来:收取回扣、大骂游客、欺骗购物等等。不可否认,与金钱物质的密切接触可能导致个别导游道德观念及行为的堕落。但这只能算是薪酬问题产生的一个原因,而不是全部。

导游作为旅游产业链最末端的工作者,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导游生存现状令人堪忧:无基本工资,无养老、医疗、社会等保险;更严重的地区,导游带团须上缴人头费来换取带团的机会。如此现状下,导游薪酬的构成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就出现了畸形。以下将会对导游薪酬获取现状、导游薪酬构成等进行简单分析。

1 导游薪酬获取现状

1.1 导游薪酬获取因人而异,个人收入差别巨大

在导游工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旅游者,导游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越强就越有利于与旅游者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导游员可以通过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交流,提高对客服务质量,从而获得比较高的报酬;而能力比较弱的导游员与旅游者之间沟通不畅,缺乏交流,就谈不上相互理解,不用说获取的报酬会相对较少,更可能会引来旅游者投诉等诸多问题。因此,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同样的导游员,接待同类型的团队,最后带团的结果和个人所获取的报酬却大不相同的情况。

而旅游行业的现状是缺乏高素质的导游员,普通的导游员,甚至滥竽充数的导游员数量却很多。所以,对于导游员来说,个人薪酬差别是比较大的。有的导游员通过带团可以获得丰厚回报,但绝大多数导游员的薪酬水平并不是很高。

1.2 导游薪酬获取因季节而异,淡旺季差别巨大

在各地旅游市场中,因地域等因素限制,大部分都有淡旺季之分。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导游员的带团数量稳定中增加,相对应的薪酬就会水涨船高。但是在旅游淡季的时候,旅游市场一片冷淡,导游人员用不到很多,有很大部分的导游人员面临失业,没有团带即意味着没有收入。可见市场的跌宕起伏很大程度地影响导游人员薪酬,导游员收入淡旺季差别十分明显。

1.3 外部旅游行业经营环境恶劣,导游薪酬不稳定

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与西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同,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产生了不同的问题。近十年来,与旅游者密切相关的问题多反映为导游质量、问题聚焦在了导游员这一群体。面对这样的情况,导游员作为底层工作者也有自己的无奈。

导游员从旅行社获取的带团补贴只是导游获取薪酬的其中一个途径,并且通过此途径获取的薪酬只是导游获取薪酬总数中相对较少的一部分。而在南方部分省份,导游员需要先从旅行社购入团队,上缴人头费,这一部分“导服费”自然为零。因此现实状况是,导游员的薪酬获取主要来源于其他手段和途径:进店购物回扣、停车费、消费、旅游景区门票折扣等等。导游员的每一次带团并不能保证获取稳定的报酬,因为旅游团行程的不同,可能造成行程实施过程中某些薪酬获取途径的缺失,导致导游薪酬不稳定。

2 导游薪酬获取现状下产生的问题

2.1 不稳定薪酬大大降低工作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

综合以上情况,导游员面对的是无基本工资,无养老、医疗、社会等保险,无稳定收入的生存环境,这些都会导致导游员从思想到行动的变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导游员工作积极性的降低,而更严重的后果则是导游员寻求其它途径扩大获取薪酬的可能。这些就导致了导游员将薪酬收入风险转嫁到旅游者身上,通过攫取游客的购买价值、变更旅游行程(随意增减旅游项目)等方式和途径增加收入。

若旅游者心情低落,会影响其购买情绪和游玩情绪,从而影响到导游员自身的薪酬。若导游员的薪酬降低,则又会使其加强从旅游者身上攫取价值的力度,形成恶性循环。

2.2 淡旺季薪酬明显差别和不稳定性,造成导游人员的流失

由于淡旺季的鲜明,很多导游员会寻求更好的谋生手段,不仅仅依靠导游工作这一条道路。有的导游员选择兼职两份工作,但是这样的占少数,绝大多数导游员取得较稳定的工作之后,就会跳出旅游市场。导游员的高流动性造成了市场导游人员缺乏的情况。每年的旅游旺季到来之前,旅行社总是会招聘大批的导游员,这些导游员多是刚踏入旅游行业的新进人员。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一名新导游成长为了经验丰富的老导游,但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跳槽”,或是“赚了一笔”后的改行。导游人员的流失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每年都要进行新进导游员培训,每年都要进行导游资格考试,越来越多的人拿到导游资格证,但从业导游员人数总是短缺的尴尬局面。

3 导游薪酬获取现状下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3.1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形同虚设

现行《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员管理条例》等国家制定的规范旅行社行业的法律法规已经出台很久,并经过了修正。但在现实实行过程中,能够真正依照规定给予导游员应有待遇的旅行社是屈指可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导游员只履行了监督的权利,却在现实中没有维护到导游员的权益。导游员权益得不到保证,法律法规上规定的各项保障形同虚设,导游员为了获取薪酬纷纷谋求其他途径,导致市场出现混乱。笔者认为,这一原因可能是导游薪酬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本。

3.2 旅行社方面

3.2.1 旅行社“大锅饭”、“一视同仁”的薪酬分配方式

旅行社提供导游员薪酬,并不是根据导游员带团质量的好坏、团队标准及人数的多少、路途远近等方面来决定,而是旅行社单方面提出支付导游员每天的薪酬数额,并且是绝大多数团队都一个薪酬标准。如此“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并不能促使导游员去提高自身素质,却使大多数导游走上了投机钻营的不归路。并且旅行社的“一视同仁”,对于许多导游员来说还是一种“恩赐”,因为现行状况下,导游员没有团队,就意味着没有薪酬,生存就得不到保障。所以,对于这种“一视同仁”的分配方式,导游员也不得不接受。但是,这些必然会影响导游员的工作积极性。

3.2.2 旅行社企业间的削价竞争

旅游市场与其他市场的竞争相同,都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等方式。但旅游产品的中介性质直接导致了依靠提高旅游产品质量进行市场竞争的难度加大。各旅行社纷纷将提高竞争力的途径放置在了降低旅游产品价格上,形成了互相攀比的恶性削价竞争模式。

在价格战愈演愈烈,最后到旅游价格无法再支撑旅游成本的时候,旅行社不得不拿出“自费加点、进店购物”的佣金来维持团队的正常运转和旅行社的利润。旅行社的盈利模式已经由原来通过团费收入来实现改变为对旅游购物和“自费加点”的依赖。

为了压缩成本,旅行社选择导游员带团,以薪酬少的导游员为优先考虑。因此新进导游员是大部分旅行社的首要考虑,这些导游员只需要支付较少薪酬,经过短时间培训就“可以”带团。旅行社在削价竞争的过程中,完全忽略掉了导游人员自身素质和是否合适带这样的旅行团。以至于旅游市场导游人员鱼龙混杂,为了获取更多薪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2.3 旅行社占据薪酬分配主动权

导游员与旅行社之间是“旅行社-导游员委托”模式,是旅行社决定是否要使用导游。由于旅游市场有淡旺季之分,导游经常处于失业状态,导游和旅行社之间旅行社占了主导地位,聘用谁,酬劳是多少,以及带团的规矩都由旅行社决定。在导游薪酬方面旅行社也会尽量压缩,使得导游带上团队以后为了提高收入而手段频出。周而复始形成旅游市场的恶性循环,旅游者与旅行社和导游员之间不再相互信任,薪酬也就无从谈起。

3.3 导游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导致无法获取高薪酬

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带团的质量,也关系到自身薪酬。导游综合素质不过关就会出现“香港阿珍”、“云南打游客的导游”等人物和事件。导游的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的高低影响导游获取薪酬的多少,有些导游认为很多团队不好带,其实这都是导游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无法赢得旅游者认同,无法获取薪酬。

导游作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形象大使,导游薪酬问题是关系到导游是否能很好成为形象大使的关键所在。导游薪酬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制度的不合理、经营的不科学、消费的不理性、市场的不规范等原因所造成。应从政府开始带头,开始关心导游群体的社会保障,逐步对导游制度的完整和加大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科学构建导游薪酬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俊飞,李飞.导游薪酬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治理措施[J].特区经济,2007(6).

[2] 张丽萍.透析新条例背景下的“导游强迫购物”现象[J].中国商贸,2010(24).

[3] 杨春.浅议当前导游薪酬体制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