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制度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制度的核心

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4-0116-02

1.引言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所提出的,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集中于“活动说”。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教育活动(或系统工程)〔1〕;集中于“方法说”。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相区别的教育手段(或方法)〔2〕;集中于“技能说”。认为素质教育是在一般教育基础上,对对象的兴趣、爱好、特长、技能进行培养与训练的技能教育(或称特长教育)〔3〕。这些观点只是强调素质教育的某一方面,没有真正从教育的对象――人的本质上来探讨。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受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去适应社会,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国人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和谐社会是古人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向往,也是今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美好追求。和谐是美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谐社会是美的社会,和谐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担负着系统培育人的学校,有着直接向社会输送能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因而,通过和谐的教育来培养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使得受到教育的人和社会能和谐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尝试从素质教育的社会性本质方面来论述受教育者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并进一步强调和谐教育的含义和本质,为具体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指导。

2.素质教育的一般含义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发展,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全方位教育,它强调的是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有用之才,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重视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及其对未来发展的价值和价值迁移,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开拓型人才。素质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运用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进行学习,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同时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爱好和特长。

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这三个方面〔4〕的认识与把握上。

首先,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必须把“三个学会”作为全部教育活动的目的,即“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其次,必须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作为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方针与要求,克服应试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不足,大力提倡通才教育、创造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第三,关于教育目的与过程的关系问题。“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惟一的,而教育活动的过程则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两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全部教育活动的惟一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通才,除此无他。

3.素质教育的社会性理解

作为教育哲学概念的“素质教育”,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教育基本问题(性质、目的、任务、作用、途径等)的综合认识与把握,它表现为一种教育理念,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它决定教育目标的选择与实现体现教育基本性质,规定阶段性的教育任务,指导规范教育过程的展开与进行,以及影响、制约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对于社会作用的发挥,教育手段与方法的选择及扬弃。而作为从人格结构内容和状态角度所提出的“素质”概念,则是着眼于人在与社会、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交往当中的必要条件,即社会对于个体成员――人――的存在与发展所提出的各种需求的综合反映,“素质”就正是这种综合反映的代名词。它属于人才价值观的范畴,它涉及对全体社会成员或社会当中某一阶层成员或个体成员的人格结构状态、内容、性质的评价与判断,表现为一整套价值评判标准体系,人们往往依此以检验教育产品的合格与否。在从属关系上。它与“素质教育”不是同一层次上的并列概念,而是从属于“素质教育”观这一母概念下的三级子概念,即“素质教育观――人才观――人才价值观”

因此,我们讨论“素质教育”观,不是要探讨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5〕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结构,也不是寻求培养和发展这些素质结构的具体手段和方法,而是要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当代教育的基本规律与特质,用“素质教育”的特殊视角和观点来认识和评价教育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导教育目标的选择、教育方针的制定,决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向等等。从而构成关于教育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素质教育”观在认识论上的哲学意义就在于此。

在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中,哲学强调:一方面个人影响集体,无个人则无集体;另一方面集体影响个人,无集体则无个人。而在这一矛盾关系中,集体对个人的影响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我国这个几十年来十分强调“社会本位论”的社会氛围中,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更有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4.和谐教育的社会性体现

和谐其实也是一种哲学理念,和谐社会倡导和谐哲学。和为贵,谐为宝;和为本,谐为上;和为重,谐为要。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对此都有过著名的论述。所谓之和谐,一曰“言”,二曰“食”。通俗意义上讲,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个文明,即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社会就像一个不停运转的大机器,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大机器中参与运转的一个小的零件。要想成为社会的和谐音符,就是不能为害于社会,要有益于社会。综合国力的增强有赖于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道德情操的凝练,公民基本道德和职业道德是首当其冲的。对于受教育者来讲,将来走向社会,没有起码的谋生技能,又如何立足于天地之间? 生存第一位,走进学校学知识、学做人、学技能,这是接受系统教育的根本目的。

和谐教育包含两层意识,一是教育内容的系统和谐性;二是教育过程的系统和谐性。教育内容的系统和谐性,是指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并举,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共进。教育过程的系统和谐性,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整个环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通过言传身教,通过缩微社会的折射,使学生懂得做人、懂得做事。也包括课堂教育与实验实训,劳动锻炼与社会实践等等,达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目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以系统和谐教育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环境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5.和谐教育的本质特征

人与社会处在复杂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之中,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双向的适应和改造的关系。首先,人必须适应社会,个人在所处的社会关系中被塑造成具有特定思想观念、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的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杜会的发展水平和个人的社会地位确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和行为方式。其次,人在适应社会和被社会塑造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动创造能力,根据自己的社会需求去从事改造社会的活动,维持社会的运行,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的和谐教育就是人逐渐形成其社会属性。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社会成员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过程。“从广义的意义上说‘教育’几乎就是‘社会化’的同义词,因为二者都涉及到如何将文化从一个人或群体传给另一个人或群体,都紧密关系到社会及文化的发展”〔6〕。

概括地说,人的和谐教育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良好的自我观念。个性的形成、发展是在一定的遗传或生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是人的社会化的产物。和谐教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与社会标准相吻合,并使人们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实现人的人格调试。

(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文化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个社会及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内化的社会文化, 是能够代表文化最核心的、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社会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的规范”〔7〕。

(三)学习社会技能,培养社会角色。和谐教育的最后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和谐教育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不论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都必须不断学习并发展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技能,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各种技能的学习对于人的和谐教育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2

一、校本教研制度的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为什么花了很多功夫制定的制度却收效不大?多年来,我在实践中发现,有很多校本教研制度,都很充分、详尽,但往往都束之高阁,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成为一个挂在墙上、编进册子、可有可无的虚拟的制度,一学年下来所进行的校本教研只是学期初写写计划、学期末交份总结,为的是充实学校校本教研的档案,应付应付上级的检查,对教师和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作用。制度中的内容有可能从始至终都是一字不变。勤快点的,每年换一份封面,修改一下制定日期,省事一点的,干脆不写时间,什么时候拉出来都能充数。之所以这样,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不到位。由于对校本教研熟悉不到位,认识不到位,许多学校和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学校和教师不知道怎样进行校本教研。甚至还有学校和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对这样一种教研形式有抵触情绪,认为加重了工作负担,不愿意踏踏实实搞教研。或者是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搞教研是专家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也做不了。

2 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相分离。很多时候,我们制定的制度都是给外人看的,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完全是两回事,之间夹杂了很多来自管理者和教师的人为因素。所以出现上面说的一回事,下面执行的一回事,完全成为相互分离的两张皮。我们的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多半是一种“非自主性的制度”。即制度的制定是自上而下、一厢情愿的,单一指令性严重,虽然有可能很完美。但是这样的制度往往片面地强调了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了权利与权益。当教师的各项权益没有得到保障时,教师很难有积极性去履行义务或承担责任,以至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完全分离。而且,这样的“非自主性的制度”多是闭门造车,缺乏可操作性,使教师在执行的过程中无从下手。

3 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之所以制定的制度不能很好执行,根源在于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如果没有了监督机制,那么制度的实施无异于一盘散沙,低效的、失效的、无效乃至负效的现象,在所难免。没有监督机制,所实施的制度也只是隔靴搔痒,只在皮毛,更难谈得上自觉去执行制度了。同时,由于没有监督机制,使得制度的执行随意性很大。这样一来,制度中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4 与其他制度之间存在矛盾。其他制度分为教育部门的某些制度和本校的某些制度。与教育部门的某些制度相矛盾,主要体现在教育部门制度的制定,所站的高度不同于学校,它的适应面更宽泛一些,趋于面上的普遍性,不能照顾到点上的特殊性;而学校的制度适应面相对较窄,既是对教育部门的制度进行的细致化,也体现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特殊化,因此两者之间可能产生“摩擦”。与本校的某些制度存在矛盾,主要是因为管理者在制定各种制度的时候,缺乏预见性、远见性,相互间缺乏沟通,因此学校的各种制度之间缺少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一致。当制度之间有了“摩擦”时,就大大影响到制度的执行。

5 缺乏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虽然我们在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时都有一条特意说明:将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与考核、晋级、评职等挂起钩来。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无法较为准确地进行衡量和定性,加上受到其他条件所限,学校也很难对其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适当的激励,所以,制定的这一条款几乎相当于空话。空话说一次,大家可能还寄希望于下一次,说得多了,大家就不当一回事了。这也是缺乏自主性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对校本教研制度改革的拙见

基于以上对校本教研制度现状的分析,我进行了反复思考,主要有下面几项对策,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商榷。

1 提高认识,解决思想根源上的问题。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实施校本教研,首先要认识到“校本”的三个基本要义: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确立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理念: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理解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力量:教师的个人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

如果不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那么再好的制度也是自制定的。这和学生学习一样,被动的学是不如主动学习的效果来得那么显著。同样,充分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教师就会从被动进行教研转化到自觉进行教研,也就实现了从低效化向高效化的转化。加入了自主性的教研,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2 制度制定要具有科学性。制度是对行为的规范,校本教研制度也是对实践中研修活动经验的规范、提炼和升华,是以规范性的文件形式,系统地总结和固化了教师长期以来在研修活动和相关方面所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任何制度的制定,不是思想游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教研活动中的先进经验。制度的制定,在过程上一定要民主化。也就是说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尊重教师的成长规律,从教师的需要出发,既要自上而下,也要自下而上,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尽力提高教师对制度的认同度。其次,制度的内容要全面,要基本涵盖校本教研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样会使教师进行研究时有据可依,能为教师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有利于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还有,制度要具体化,可操作性要强。尽量避免泛泛之谈,避免理论上的东西太多,概念太模糊,要求不具体,不能让教师在实施的时候无从下手,使制度成为了摆设。另外,校本教研制度的产生,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应该是静止的,在保持它的相对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存在问题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因为,它的参与者是动态的,参与者的素质也是动态的。它应该一面制约着教师的行为,一面又被教师连续变化的行为所影响而不断产生。至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研活动之后,对教师的要求就应该不断提高,教研的目的也要不断修正。只有不断寻求一种有活力的新策略,才能让校本教研制度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式,跟上时代的步伐,让教师更乐意接受它。

3 加强监督,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在行为没有成为习惯之前,是需要监督的,甚至是强力的监督,监督力就是执行力。因此,加强校本教研制度执行的监督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监督不仅仅是督促教师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来,还要为教师做好教研服务。制度的监督,首先要着眼于制度里的目标,重点在于规范教师的研究行为。按照制度的目标,完成教研任务,让制度的实施过程落到实处。同时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认定问题、善于认定问题,并认定问题的主次,然后向制度的制定者反馈问题,协助制度的修改工作。整个的监督过程,不是一个强制的过程,套用一句话就是“监督是为了不监督。”这个过程,是一个修正错误、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的过程,当教师的教研行为变成了一种习惯之后,校本教研制度里的监督体制,也就达到了最佳效果,也可以说进入了监督的最高境界。

教师教研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着校验制度的执行力。就如一个人的成长:开始时家长给喂食物,大一点饿了会要食物,成人后会自己找食物、做食物吃。当教师形成了教研的习惯,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教研目标后,就会自觉地寻求更高的目标,这时候,如果正好有科学的教研制度,那么,执行制度便是顺理成章的。

篇3

与移动支付关系紧密的一个词就是“社交”。社交行为与支付行为往往相辅相成,社交常常伴随着经济来往的需求,例如节日问候与送礼、朋友之间的交流聚餐等。国内率先涉足社交支付领域的盛大网络旗下上海有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杨浩宇这样定义社交支付:“专注于个人之间支付转账;基于通讯录的极其便捷的操作方式;以及和现实社交活动的完美结合。”

在杨浩宇看来,社交的市场有多大、支付的市场有多大,社交支付的市场就有多大,甚至更大。

支付切入社交:方便日常生活

以支付宝、易宝支付、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多为B2C或C2B形式,C2C领域依然是蓝海。以下的场景一定不会陌生,几个好友聚会吃饭,想要以AA制的形式结账,就会发现没有零钱找零。也就是说用户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小额转账需求一直存在,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支付体系的健全,让用户之间通过移动智能设备转账成为了可能。

支付宝无论是在PC端还是在移动端都占据绝对的优势,但主要涉及的是消费者和平台间的转账支付。支付宝也是看准了C2C这个领域的空间,推出“当面付”功能,用户不仅能够购买装有支付宝服务的自动售货机中的产品,更便于用户之间的小额转账,可以广泛应用于朋友间借还钱等场景。樊治铭更是打趣道:“以后打麻将,只要小伙伴们都装有支付宝钱包,甚至都能用到‘当面付’结账,连钱也不用揣。”

上个月推出的7.6版支付宝钱包中加入了“情感转账”功能,让用户不但能语音留言说出你想说的话,还专门为支付宝用户设计了一组可爱搞怪的动态表情,让转账也能转的“有声有色”。支付宝钱包负责人表示“转账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数字,语音留言送上祝福,或者发一个表情,随手一点,趣味更多。”

社交切入支付:

让交易更有人情味儿

如果说支付宝是从支付的角度切入社交,那么微信就是从社交的角度切入支付。微信5.0的支付功能吊足了用户的胃口,尽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太多令人惊喜的体验出现,但微信支付依然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未来,依托强社交属性的微信支付,进军C2C支付领域也是顺理成章。

Youni短信版拥有5000余万用户,这个用户数量足以保证在同类短信应用产品中稳居下载量第二,仅位于微信之后。与国内的王牌社交产品微信、微博不同,Youni的社交更加私密,它完全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熟人社交,没有“大V”,没有“摇一摇”,是一个基于深度信任的社交平台。上个月上线的Youni正式版瞄准移动社交支付市场,加入了支付功能,从而实现了社交和支付的无缝整合。

Youni正式版融入支付功能,从而让个人之间的支付转账做到了“发消息与发钞票”无缝结合,“像发消息一样发钱,像收消息一样收钱,像存消息一样存钱”,尤其是收钱者更无需注册,无需下载客户端,无需在线,即可通过短信收钱。用户可以便捷地发起和支付紧密结合的社交活动,让情感融入交易,让人际互动更有温度。

近日,盛大宣布“Youni”有用户数突破7000万,尽管这一数字与微信相距甚远,但盛大早年间在游戏、文学等领域积累的数以亿计的用户,势必将成为Youni成功的重要保障。

据悉,正式版已经正式上线朋友之间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后续还将陆续推出个人借款、AA聚餐、拼车、汇款、捐赠、众筹等功能。

社交支付市场需要悉心培育

尽管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在不断加深,但移动端支付并没有媒体上报道的那般火热。商户以及用户仍然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方便、快捷等问题心存担忧。移动支付不仅涉及上游企业布局,消费者和广大商户的配合同样重要。

处于萌芽期的移动社交支付也面临相似的问题。杨浩宇告诉《互联网周刊》记者,“虽然行业和用户对‘社交支付’理念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已经较高,但市场还在培育期。”

篇4

关键词:媒体发展;电视;新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22-02

一、传播媒介发展概略

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总会带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艺术形式等。《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苗炜在其博客上这么写道,美国新闻杂志《时代》周刊在做年终回顾的时候,“排版的灵感来自网页设计,看着就和看网页似的”,他感慨老的杂志媒体和新的网络媒体“真是全面互动起来了。”进而意识到“文字记者要担负更多的工作,这个趋势恐怕避免不了了,采访一个人,要为网站写一段,再来段视频”。这样的感触,很真实,新媒体给当代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信息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思维方式。

现实是历史的结果,要理解当今的媒介融合将会给媒体业带来怎样深刻的变化,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媒体的进化之途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与检索。

(一)报纸媒介

德国人古登堡(1400~1468年)于1450年创用了铅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速度,零散的报纸就渐渐风靡起来。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报》诞生于初唐,《邸报》是由官方主办,官方消息。

1609年,德国出版了世界最早的定期印刷报纸《报道式新闻报》,功能更加完善,报纸的形式与内容也不断优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谷长岭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叶凤美在2010年9月研究发现,《蜜妥士贸易报》――这份1847年2月6日创刊于广州的中文周报,是后全国最先出版的早期现代化中文报刊,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周报。目前报纸品牌网站建设、电子版报纸阅读下载等“新鲜”事物也已层出不穷了,笔者认为报纸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和环境的变革中,应当保持一种冷静,默多克的“报纸付费”改革已证明失败,报业应该学习新媒体的文化和思维,用人性化的媒体体验来深度打动读者,追求数字化的互动和持久的心理感应。

(二)电视媒介

1925年,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吉•尔德成功地成传送和接收画面的试验。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开始播送节目,标志着世界电视业的开始。1954年,美国试验彩色电视成功。从60年代开始,电视传播手段由过去的地面微波传送、局部覆盖,发展到利用同步卫星转播电视节目进行洲际传播。电视功能多样,集报道新闻、传播知识、娱乐消遣、提供社会服务于一身,可以说,人们需要传播的所有信息,几乎没有电视不能传播的。

(三)杂志媒介

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开启了中国期刊新时代。近年来,值得关注的是杂志对新媒体的运用,电子杂志就是一种很有影响的形式。电子杂志超廉价(免费、内容更丰富)、高自主性、容量小(易传播、环保),避开了纸质杂志的固有弱点(内容查找麻烦、昂贵、看完后处理麻烦),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本身的优点。美国在20世纪80、90年代就已开始了杂志的网络化进程,电子版、期刊数据库、新的期刊阅读软件开发等等方面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2003年1月,台湾的KURO音乐软件公司“飞行网”尝试着推出了一个以FLASH动画为基础,以数字化互动为特征的杂志《酷乐志》,从而开了电子杂志在中国发展的先河。

(四)互联网媒体(第四媒体)

互联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加强军方的信息交流研制了军用ARPA网络,最初的ARPT NET只有4台主机,这是互联网的雏形。

《纽约时代》主编说没有互联网,奥巴马当选不了总统,没有互联网,奥巴马甚至不能成为总统候选人。互联网不易掌握、信息多元、覆盖面广等特殊媒体属性,主流舆论挟政府权力力图改造互联网使之成为主流舆论场的附属部分,但互联网的舆论导向始终不会改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因此而成为独立于主流舆论场与非主流舆论场之外的第三个舆论场,互联网以最大的力场囊括和系统化民间的声音。

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已经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五)除互联网以外的新媒体

新媒体的出现为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工具,为社会舆论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主流舆论场与非主流舆论场的相互作用提供新的中间媒介。所以在将来的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大踏步向前走。新媒体的本质在于人,法国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拉康(Lacan)曾认为,人的童年时期经历了一个成长的“拐点”――镜像阶段,当儿童发现镜子里有另外一个自己,而是自己的行为可以控制镜中的自我时,他确立了明确的“自我”。当我们发现自己可以掌控手中的手机,可以通过鼠标点击我们想要的信息,新媒体的本质就锐化成一种人的民主表达、自主选择。

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是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并达到一定的比率才能被称为媒体的。手机媒体的发展是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而日益获得认可的。目前随着iphone和Android等智能应用手机终端不断被开发出来,手机新媒体功能日益进化,手机的媒体力量不能忽视。

二、新媒体特点与受众理论探析

尹明华在2009年第5期的《新闻研究》中撰文说,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三点基本思考:1.需求比供给重要。2.接受比传播重要。媒体的价值在于接受的那个环节;3.互动比需要重要。媒体的本质在于人性,新媒体凭借其补偿性特征和人性化的信息服务,对传统媒体形成了一定使用危机。

传统媒体的功能可以用窗口来形容。传者通过这个“窗口”可以自由地观看受者,而受者难以看到传者的活动。“窗口”无疑决定了其传播的单向性,也决定了媒体与受众始终存在的距离。美国学者丹尼斯•K姆贝在《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利: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一书中指出,对资源的控制权乃是有关权利的内在的本质问题。这如同对议程设置理论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伯纳德•科恩的一句话:“媒介在告诉受众怎样想这点上大多不怎么成功,但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异常有效”。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改变着我们生存的世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精神面貌。网络传播培养了人们的平等价值观念,淡化人们的地位和身份意识;网络传播是一种注重个性创新和个性文化的传播,它拒斥千人一面,崇尚文化多元;网络传播营造出人们通过自由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减少了那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网络传播创造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的跨地域的“虚拟社区文化”,使人类文化的交流真正突破了时空的边界;网络传播还虚拟现实,强调创新,方便快捷,意义深远。

三、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本质分析

如果说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在内容上是隐性依存,则在传播技术上的依存就显而易见了。目前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形态主要有: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户外新媒体。

国家广电总局2009新媒体领域相关要求称,加快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传统媒体要把发展新媒体作为提升传播力的重要途径,努力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力军。2010年三网融合又掀起一阵新媒体的狂潮,新媒体与广电的融合在当前的行业和政策背景下,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课题。

内容依然是媒体融合的核心竞争力。董年初先生认为,即使渠道多元化,用户的消费方式多元化和个性化了,内容依然是核心竞争力。 传统电视媒体要充分利用大量的节目资源,进行整合包装和数字化存储,利用网站和媒体合作是实现有效营销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制播分离的推进,很多电视人更关注的是如何大力推进内容营销,因此很多内容是商业在做,而不是电视台自己做,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并运营一个好平台更为重要。彭兰说,很多的新闻在传统媒体的网站点击量少,但放到门户网站上点击量就直线上升,这说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渠道也更重要。新媒体与电视的融合也是渠道与内容的有机融合,这场融合更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充满火药味和紧张感。

四、总 结

一种媒介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新媒介会使原有媒介产生一些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媒介是由需求带动,技术不能自发产生,传播也是只有在人与人之间才有意义。媒介先是人化,其后才是社会化。

1998年,哈佛大学教授克瓦克(Bill Kovach)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森斯特(Tom Rosenstiel)在合著的《速》一书中提出,今天是一个混合媒介时代(the Age of Mixed Media)。新媒体是一种打破媒介界限的媒体,它会让媒体变得越来越像个人媒介,新媒体将使我们进入个众传播时代。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也将越来越立体化、多元化,向着多层次、多向度的维度进发,一些电视台试图通过单一的“视频+网站+手机”的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实质上真正的融合应该包括技术、内容、产业的融合,应该是包括媒介形态、结构、流程以及传播方式的全方位立体式动态融合。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的未来,笔者认为这个话题不用讨论也能知道答案。电视不会消失,电视可以通过报道、吸收新媒体个性化内容弥补不足,电视也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形态的融合来延伸其价值,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是充分地与新媒体捆绑在一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不可能消失。相反,电视的未来是十分有趣的。

参考文献:

[1] 陈培爱.中外广告史[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 王文静.全面数字化:广电的新媒体冲动[J].中国数字电视,2007(4).

[3] 柳斌杰.新媒体现状与趋势[J].青年记者,2007(4).

篇5

关键词:谈心谈话;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90 后大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 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还不够成熟, 在半入社会的大学校园生活里,易表现出情绪化、攀比、自卑、自闭、个性强烈、承受挫折能力差等现象。谈心谈话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每个辅导员都要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职业技能,通过谈心谈话能帮助辅导员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 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帮助、促进其健康成长、发展。

辅导员要做好谈心谈话工作,要掌握这么几点技巧:1、遵守保密原则:告知对方谈话内容会保密,营造安全信任的谈心氛围;2、积极倾听,富有同理心。切实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其情绪感受,并表达给对方;3、运用澄清事实,复述概括学生所述内容,讲实例等方式展开谈话,避免一味的训导、提建议或讲大道理;4、思路清晰,找到问题的关键点,打开其心结,排解其心理困扰。

以上是做好谈心谈话工作的几点技巧,下面笔者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谈心谈话模块中的一个题目为例,展示在实现工作中,如何进行谈心谈话。题目:国庆放假前,学校三令五申,除特殊情况以外,严禁节前请假回家。小王因家中母亲身体不好,要急着回去帮母亲干活,给你请假,你批准了,和小王同寝室的小李也向你请假,理由是表姐结婚,要回去参加表姐的婚礼,你没有同意,并告知不能回家,结果第二天你发现小李没有来上课,打电话发现小李已经回家了,小李觉得你给小王批假了,却没有给自己批假,这不公平,收假回来要找你理论,请问你怎么处理?

首先我们要找到这个事情的关键点,小李之所以旷课回家,且愤愤不平地要找老师理论,关键就在于小李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公平待遇,由此心生抱怨。我们要打开其心结,解决其心理困扰,就必须让小李把心中不平的情绪发泄出来,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公平待遇的观念,然后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所以,笔者的谈话会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约小李到办公室来,给小李的表姐送上祝福,问问其表姐的婚礼办得怎么样,创建单独谈话的良好氛围。告知小李,他的心情老师已了解,这次就是针对节前请假未获批准的事情聊一聊,并且告知这只是我们之间的谈话,让小李可以放心的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2.针对这次请假未获批准的问题,让小李讲出自己心中的不平和抱怨,发泄自己的不满;

3.等小李讲完以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告诉小李,老师对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公平公正的,这次放假之所以给小王批了假,没有给小李批假,并不是针对小李,对小李不公平,而只是老师对特殊情况的特殊处理。

4.在保护小王隐私的情况下告知小李,之所以批准了小王请假,是因为小王家里确实有急事,已经经过老师的核实,不得不提前回去。而小李参加表姐婚礼虽然也重要,但是作为大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专业知识,表姐结婚是要送祝福,但是祝福不能建立在违反校规校纪的基础上;

5.从小李表姐的角度教育小李,表姐和家人都希望你能在学校好好学习,扎实专业知识,将来毕业参加工作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如果她知道你是旷课,是以违反校纪校规为代价来参加她的婚礼的,我想她也不会愿意,也不会安心;

6.从自身的角度教育小李,我们在读大学的时候是怎么请假的,能够在课余时间完成,不耽误上课的事情,都会合理安排好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我们也有表姐、表哥、表妹等亲戚结婚,但是因为上课没时间的关系,没能去参加,但是表哥、表姐不但没有怪我们,反而很开心,他们认为我们是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纪律、值得信赖的人,我想你也可以;

7.待小李明白自身的错误后,再从校规校纪上告知,小李没有经过老师的批准就擅自回家,这肯定是不对的,希望他总结这一次的经验教训,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8.谈话结束,安抚好小李的情绪,告知他如果还有问题,可以随时找老师交流。

谈心谈话实际上是秉着换位思考、互动性以及解决心理问题的原则,充分调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沟通交流和情感共鸣的过程。如果单纯地把谈心谈话看成是一种常规的管理手段, 采取盲目说教、训导、粗暴武断的方式,把谈心变成了简单的训话,而不听取学生的意见,不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和内心想法,只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忽略谈心谈话的交互性和换位思考的原则,就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师生情感和工作开展。

社会不断发展,学生群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与我们的年龄差距越来越大,出生在不同年代的学生心理会有不同的特点,要真正做好谈心谈话工作不仅要遵循谈心谈话技巧,还要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和灵活运用, 提高谈心谈话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从而促进高职学生的思想、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音乐欣赏;素质教育;艺术教育;音乐教育

音乐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重要的财富。自古以来,无论中外,都对音乐的教育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这说明音乐教育对人民群众有着很重要作用。在高校,音乐欣赏恰恰是这种教育的载体,它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教学作为实施音乐教育的一个手段,是音乐教育的中心。它是认知声乐和器乐作品情感内涵、陶冶情趣、启迪智慧、愉悦身心、寄托情思的审美活动,鉴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特殊性,如其形象性、趣味性、情感性和再创造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对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音乐欣赏能陶冶情操,增强学生审美意识

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能力。音乐欣赏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审美实践空间,使学生在感受音乐语言美的同时,还可以从音乐作品的结构、题材、风格、体裁格调中感受音乐内容、形式、哲理的美。“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是记载于我国古代著名音乐论著《乐记》中的名言,它精辟的告诉我们: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音乐既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就需要欣赏者较深刻地理解其内容,才能激起感情上的共鸣;音乐既是声音的艺术,就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才能导致丰富的联想,最终陶冶人的情操。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的节奏是生命节奏的体现:贝多芬的慢板乐章会使人进入沉思,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则令人愉悦,迈开轻松的舞步。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有一个高尚的灵魂,无论是华彦钧的《二泉映月》,还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这许许多多高尚的音乐,会使人在困难面前增添勇气,在痛苦当中变得坚强。音乐能美化人的灵魂,激发人对美好光明的不懈追求。总之,教师通过分析乐曲的结构形式,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中以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旋律感受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二、音乐欣赏能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德育素质

任何道德素质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做基础,只靠空洞的说教或生硬灌输,都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我们的祖先认为音乐教育可以“移风易俗”可以“善民心”。音乐是具有浓重情感和鲜明意向的艺术,带有浓郁的感彩和思想倾向。通过音乐欣赏,能使学生从歌词、节奏旋律中受到鲜明的形象感染和高尚的情感熏陶,有助于道德素质的提高。优秀的音乐作品能使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它的德育功能是不言而喻的。音乐在实现其思想教育的作用时,并不靠强制的方式,它依靠的是优美动听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欣赏著名的《黄河大合唱》时,作品以黄河为象征,热情地赞颂了中华民族的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讴歌了灾难深重但不断觉醒和崛起的祖国,描写了一幅幅壮丽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画卷;欣赏古琴曲《流水》,同学们都被其宁静致远而又积极进取的民族气质所感染;欣赏民族器乐曲《彝族舞曲》,都陶醉于少数民族风情中。又如,欣赏聂耳作的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淳朴悲壮、生动感人的古曲《满江红》体现岳飞壮志难酬、精忠报国的英雄气节。这些优秀的作品激发着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音乐欣赏能激发想象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智力是人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智力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科学研究表明,音乐的活动不仅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分析机制,它还依赖于那些主观感受与动机的次皮质结构,而这些结构对人智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虽然学生们在学校学习到的音乐还很有限,但是通过音乐欣赏课可以慢慢培养他们自主欣赏音乐的能力,从而启迪智慧,提高素质。

1.广泛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什么是想象力呢?它是一种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新形象的认识能力。表象是想象的基础,一个人不能凭空想象,他们的头脑中必须有丰富的表象,脱离了表象,想象将难以进行。学生一般年纪较轻,涉世未深,头脑中的表象储存有限,所以要提高想象力,必须首先丰富头脑中的表象。音乐欣赏教学总是以具体的作品来进行的。欣赏之前,老师应先对所要欣赏的作品做一个介绍,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趣事以及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等。对作品所涉及的诸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之后,才能真正听懂音乐的内涵。要欣赏中国琵琶名曲(武曲)《十面埋伏》,老师就有必要给学生讲解中国古代楚汉相争的那段历史。要听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热情》,最好让学生读一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音乐,同时还收获了文学、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无形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是获取表象的一个途径。更重要的是: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信息的储存,能极大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从而为想象力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欣赏,激发了学生想象的兴

趣。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主要是通过“听”来引起心灵和情感的反映。欣赏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其听觉接受到刺激后,引起本人生活体验中与该听觉刺激物相联系的有关领域的兴奋和情感共鸣,继而产生想参与音乐表现和探索音乐的愿望,激起对音乐作品进行想象的兴趣和冲动。欣赏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会使人产生轻盈、飞翔的感觉和翩翩起的愿望。听到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优美词曲,脑海中就会出现草原牧区的美丽图景:白云在蓝天中飘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骏马奔驰,白鸟欢歌。仔细分析一下各种教育形式,可以发现,音乐欣赏教学较之其他形式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想象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毫无怨言地进行想象的训练,最终养成善于想象的习惯。

3.音乐作品的奇思妙想,对学生的想象具有示范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巧妙构思的结果。其独到的见解、奇特的想象,往往为常人所难以企及,学生在欣赏这些对象时,必然会把这些想象的精品作为自己想象的范本而加以学习模仿。由冼星海、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整个音乐雄壮多变,并借助富于情感的辞句,以具有英雄气魄的黄河为主题,塑造了黄河勃然怒吼的形象,从而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巨大力量,体现出中国人民在反帝斗争中充满胜利的坚强信心。这样一部充满民族凝聚力和号召力、催人奋进、具有独创性的不朽作品,自然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学生通过不断虚心的向前人学习、模仿欣赏中的想象,自然会丰富自己的想象的经验,学到好的想象方法,不断提高想象力。

4.音乐欣赏的再创作性,直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音乐欣赏过程中,由于每位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对乐曲的理解也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聆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主部主题被认为是“命运在敲门”,也有人理解为对命运的抗争。圣桑的《天鹅》有人认为是表现天鹅纯洁高贵的神态和内在的精神气质,而有人却认为是表现一只热爱生活的天鹅在临死前与死神搏斗的精神。因此,音乐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个学生都在欣赏中改变着自己感受到的乐曲,每一次欣赏都是一部新作品的创造。这种再创造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开动脑筋,主动发挥想象的过程。因此,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一种需要依靠想象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所以说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就是直接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过程。

教师在启发学生情感的同时,还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达到智力素质的飞跃,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四、音乐欣赏能开阔视野,全方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世界各族人民积累的音乐瑰宝五彩缤纷,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风俗、地理环境,以丰富阅历、开阔视野,提高知识素养。如,我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像笛子独奏曲就有北方的梆笛曲和南方的曲笛曲,北方的梆笛曲风格一般为音高圆润流畅,旋律富于歌唱性,节奏比较舒展平稳,情绪表现以抒情委婉为主,这也表现了北方人与南方人在风俗、地理环境的不同。此外,选听模仿多种声响、烘托气氛的模仿性音乐,如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唢呐曲《百鸟朝凤》;选听借用隐喻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情节、渲染场景的音画类作品,如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选听具有象征寓意的情绪性作品,如: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多让学生感受古今中外、南北西东、喜怒哀乐、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作家的表现手法,增强学生对世界各民族音乐的了解,有助于更准确地捕捉乐曲的艺术形象,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充分挖掘学生的身心潜能,有利于才能的发展。

五、结语

音乐给人的应该远远超过音乐本身。人们常说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情感的乳汁,是启迪智慧的钥匙——音乐确实有这样神奇的功效。音乐欣赏课愿和同学们一起探求音乐的奥秘,揭示音乐的真谛!它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素质,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完美人格的形成、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2]郁斌,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J].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吴文漪,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篇7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节点 评价指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长期以来都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以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这无疑对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融合应用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体系并确立关键节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评价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已经从官方出台了一些评价工具,而且有些评价工具已经可以在线免费使用。国外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评价研究近几年文献数量相对较多,这是因为国外在教育信息化这一研究领域本身比国内起步早,进入常态化教学的时间自然也较早。国外的研究相对比较关注课堂,研究比较细致,给出的评价指标比较详细,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支撑不足,国外多数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组织和机构出台的评价指标体系,其理论依据没有详细阐述[1,2]。但是不可否认,国外研究给出的许多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具体指标和指标内涵非常具有说明性,即能够把课堂内部的因素考虑得比较全面和细致,这些指标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关键节点的识别、分析、确认研究在国内外都鲜有报道,但关键节点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控制起到关键的作用,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本文从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出发,在研究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提取影响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的因素。以发展性评价理论、后现代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形成性评价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3],确定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9项和三级指标21项,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 

为了便于表达,用A1表示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用A2表示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用A3表示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满足的原则如下: 

1.0

2.各项一级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隶属于同一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所有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隶属于同一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所有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 

3.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该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它隶属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该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它隶属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它隶属的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该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要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进行合理、科学和全面的评价,对不同的评价指标都应该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多元评价是更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笔者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把信息化教学的评价主体定为: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 

对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结果计算:先为三级指标评分(学生评价×0.5+教师评价×0.3+教学管理者×0.2),二级指标得分由其下的每个三级指标得分乘以相应的权重,加权求和而得,一级指标得分与二级指标得分的获得方法是相同的,即一级指标下的每个二级指标乘以相应权重,加权求和而得。最后得出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按优秀5分、良4分、中3分、合格2分、不合格统计。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的确定 

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中,评价的一级指标基本都比较全面,涵盖教学的基本环节。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信息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信息资源是基础,权重0.2;教学设计是前提,权重0.2;教学过程是关键,权重0.4;教学效果是验证,权重0.2。 

由上述指标和权重可以发现,在教学环节中,教学过程是关键节点,教学过程包括3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信息化手段,权重0.3;学习互动,权重0.4;内容组织,权重0.3。相比较而言,学习互动这个过程更重要一点,因为教与学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互动又包括3个三级指标,分别为: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权重0.4;教师与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交互,权重0.3;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交互,权重0.3。相比较而言,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这一过程更重要一点,因为学生是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顺利完成“学”的过程,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经文献研究和专家评议,确定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9项和三级指标21项。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中,评价的一级指标基本涵盖教学的基本环节。据权重值确定了关键节点,在教学环节中,教学过程是关键节点,其中学习互动在教学过程比较关键,在学习互动中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这一环节尤为关键。 

根据以上结果,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建议如下: 

1.在建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体系时,要以相关的教育评价理论为依据,各项评价指标要含义清晰、科学准确,而且指标的采集、处理方便、科学。 

2.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教师从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反馈中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反思和改进,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岳秋.从整合到融合: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篇8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35-05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引发了广大教师们对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在教学中应用的探究。现在,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的观念,已经由原来的“整合”进步到了“融合”。但无论是“整合”还是“融合”,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才能实现。综观这二十几年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没有关于“应用方式”的专门研究与论述。因此,本文拟就对“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全面审视,对其应用的方式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归纳和辨析,以期在多种方式的应用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实效,从而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寻找到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与课程教学的相互促进关系以及深度融合的普遍规律。

一、中学政治课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其中,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由现行中学政治课自身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共同决定的。现行的中学政治课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相对较枯燥,理论说教的内容较多,学生不是由衷喜欢。要突破这个难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变静态的文本为图文声音并茂,可以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互动和多向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其次,中学政治课教师的工作量大。中学政治课教师工作量一般为每周12-14节,这使得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在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考试阅卷等方面的工作量相当大,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节省备课成本以及阅卷和辅导等体力劳动和时间。

再次,现行中学政治课的内容多、课时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在很大程度上可缓解这一矛盾。

最后,现行中学政治课的特点是政治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的教育、心理问题的疏导并存,这要求教育者的手段要巧妙。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而言,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切入三者的结合点。

综上可见,在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手段,对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有多种方式,按照主要功能和用途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每类又包括若干具体应用方式。实质上,教师在每种方式的运用中都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一)教学资源的存储与获取

1.Disk方式

Disk是磁带、磁盘、光盘、U盘等的统称。在电脑还没有普及之前,人们把教学录像储存在磁带里,供学生、家长、教师以及教学研究人员使用。当电脑普及之后,人们就把课堂教学录像刻录成光盘提供给需要者使用。由于课堂教学或讲座的录像里有图像、声音、文字等,因而储存一堂课的内容所需要的空间很大,所以,人们更多地使用光盘来保存、播放和观看教学录像或教学讲座等。随着U盘存储量的增大,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U盘(或移动硬盘)来拷贝、存储、播放教学录像或教学资源。因为播放磁带需要影碟机、播放光盘需要光驱,而目前部分便携式的手提电脑没有内置光驱。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自带U盘,主动把教师课堂讲课的课件拷贝回去,需要的时候进行观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课堂教学,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所以,Disk方式的优点是储存量大,播放和观看的时间、地点、次数都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自由确定。缺点就在于它的单向性,互动性差,缺少感情交流。

2.Web方式

该方式是网页方式和网站方式的合称,它具有种类多、针对性强、资源丰富、访问次数可及时自动统计、可以有偿或无偿共享等优点。利用这些优点所节省的时间和精力,理科优于文科,因为理科的一些符号编辑较难,而资源共享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

Web方式的缺点是缺少面对面的交流,而且交互不及时。目前,中学政治课教学对Web的应用,主要是进行资源下载,使用Web进行网络课堂教学的则较少。

应该说,该方式使教学资源的获取,尤其是在习题、试题的命题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但缺点是“拿来”的东西,除了不一定适合外,还容易产生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

3.Blog方式

Blog即博客,是供人们写网络日志的工具,且博客上的日志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阅读。中学政治课教师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可用于保存资料、记录自己的观点等。同时,博客有留言功能,阅读者可以通过此功能提出问题,例如:学生阅读后提出疑问,教师可以进行回复,师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交流。但教师需要充足的时间,这也是该方式的缺点。

4.Pad方式

Pad也就是平板电脑,可以做“电子书包”的终端设备。利用安装了相关程序的Pad,学生可以进行阅读、做作业、考试。将学科的学习内容、练习题、测试题等设计成程序,可以自动及时批改选择题和部分主观题,可以自动计算出得分。这种Pad方式对于一些水平性考试很实用,因为不需要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只考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水平。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它的交互性,即对学生的答案能及时做出反应,有比较详细的解析,而且能“记忆”学生学习的过程,包括错题集。所以,Pad方式完全适合于学生对中学政治一些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反复巩固。

当然,因为Pad方式里问题的答案是已经事先规定和预设的,这使它很难对新观点、新生成的答案做出判断,因此,Pad方式不适合创新思维的考察和选拔,此方式的应用效果理科要优于文科。

(二)课堂教学的辅助与管理

1.PPT方式

该方式具有制作方便、储存空间小、呈现方式快捷、易于网络传播等特点与优势,因而成为目前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多、最广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文字量要比其他学科多,而且,中学政治教师一般个人教学的班级都要比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所教学的班级数量要多很多,所以,制作好了一个PPT课件后,使用率就比较高。

该方式主要有两个缺点。首先是缺少交互性,不能人机对话,这个缺点需要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才能解决。其次是它容易被滥用,这个缺点在青年教师的教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

2.CRP方式

CRP是电脑阅卷(Computer Review Papers)的英文缩写。目前,我国的中考和高考都实行电脑网络阅卷,它需要专门的电脑答题卡、答卷扫描仪以及电脑和网络阅卷软件。在现实中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平时教学的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月考、周考等考试中,都已经采用了CRP方式。CRP方式与纸质阅卷方式相比,具有匿名、自动统计、可拷贝等优点。当然,CRP方式与纸质阅卷方式相比,其缺点是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比较高。

3.E-mail方式

该方式就是电子邮件方式,不适合在课堂上应用,主要适合于对学生作业的与提交。与纸质作业的发、收相比,E-mail模式就很“环保”了。与QQ方式相比,E-mail方式对学生的个人作业内容和发言内容是保密的。显然,哪个学生是什么时间交的作业,都有很详细的自动记录。而且,E-mail方式便于教师用电脑对学生作业上交情况的登记与统计。

4.Fetion方式

Fetion就是飞信,是中国移动公司推出的“电脑对手机” 或“电脑对电脑”的即时通讯软件。可以使用电脑编辑内容,这就比在手机上编写更方便、更快速,还可以“群发”,而且,可以直接在其自身的系统里选择发送对象的手机号码,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同时,由于该软件自身在不断完善,其功能也越来越多,目前在广东的中小学里被普遍使用,当然也被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应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这种方式的应用推广既要依靠软件技术自身的进步,更要依靠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等使用者的灵活运用。

5.NVT方式

NVT就是网络视频教学(Network Video Teaching)。顾名思义,NVT方式就是把教师的讲课录像上传到网络上供用户自由选取进行播放观看和学习的一种教学应用方式。这种应用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缺少互动性。当然,随着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NVT方式必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6.MB方式

这里的MB是Micro Blog的英语缩写,即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微博。由于微博具有传播及时、方式多样、简单易用等特点和优势,被中学政治课教师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

当然,由于微博的“微小”,这就导致对信息表达的不完整和不准确,这就需要政治课教师在适宜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该技术。

(三)课外辅导与心理疏导

1.QQ方式

该方式既指一对一的QQ交流,也指QQ群的交流,既可以用于师生间的交流,也可以用于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还可以用于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等。除了可以用于交流,也可以用于学生作业的收发与展示。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开放、自由、民主、互动,可以使教师和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还可以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符合初中和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在QQ群中的讨论,每个参加者(主要指学生)都可以发言,同一时间可以有多个学生发言,这就克服了课堂上学生发言机会有限的缺点。教师不认识的学生,也可以在QQ上向教师求解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QQ群还可以用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相互解答教学中存在的疑难。QQ群的这个功能,可以部分取代面对面的教学研究活动,尤其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

当然,目前的QQ教学方式存在两个难题。一是由于学生发言的随意性大,容易造成个别学生的言论跑题的情况,这需要教师事先规定好明确的主题和严格的纪律要求,不得发表与主题无关的言论或图片。二是网络教室的数量和使用在目前尚不多,因而QQ教学方式的应用还比较少,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类似QQ教学方式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2.SMS方式

SMS是短信(Short Message Service)的英文缩写。现在的短信收发手段主要包括手机对手机、手机对电脑、电脑对手机、电脑对电脑四种方式,其中,手机对手机是最主要的方式。

SMS方式比较适合中学政治课的辅导与交流。这是由短信的特点和政治学科的特点共同决定的。一般的短信(即不是彩信)最大的特点是精练,以文字为主。政治学科的一个特点也是以文字为主。

SMS方式的优点就是超越时空限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缺点是容量小,因而这种方式只能是课堂教学和校内教学的辅助和补充。

3.MM方式

这里的MM是Micro Message的英语缩写。微信既可以和QQ绑定使用,也可以和手机绑定使用,目前,电脑上使用的微信客户端需要手机微信的支持,尚不能直接使用。

微信的特点和优势在于能够更方便、更清晰、更准确地传达信息,比纯文字更有亲切感。其缺点有二,一是还是不够快捷,尤其是录音结束以后处理的时间往往比说话的时间长度还要长,因而还是没有面对面那样直接和迅速,二是不能控制对方发言的随意性。

鉴于微信的上述优点和缺点,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笔者认为,今后随微信自身的进步以及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发展和考试方式的变革,微信必将成为中学政治教学常用的一种现代化手段。

4.BBS方式

该方式就是人们常说的网络论坛,英文Bulletin Board Systems的缩写,具有在线阅读、观点评论、资源共享与交流等功能。

BBS的特点很适合中学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的校外延伸。但由于BBS的开放性,其缺点就在于发言的自由性、不可控性。这就需要论坛的管理者必须长期在线,及时对论坛中不适当的言论加以删除,以保证正面的引导。

(四)前沿技术的简介与期盼

1.IEW方式

IEW是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的英文缩写,也就是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当前课堂教学环境中多种技术的最佳集成者。交互式电子白板明显比当前比较流行的多媒体教室的装备更胜一筹。在电子白板上可以通过手指触摸来代替鼠标。其独到之处在于软件与硬件的有效结合,从而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部分中学的教室里装备了电子触摸屏,实际上就是幕布的电子化,具有触摸性,但没有交互性。而IEW具有交互性,而且可以保存教师的修改,并具有自动记忆功能,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平板电脑在教师的IEW上书写内容,能够保存教师和学生的书写内容并支持远程传输与下载。笔者相信这种方式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会逐步普及,也期盼其能催化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民主化水平的提高。

2.MOOCs方式

MOOCs是目前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这种方式也叫做“网络慕课”,比之前的广播教学、电视教学等,多了在线交流互动、随时随地学习、及时评价与反馈等优点。所以,这种方式随着高考的“一年多考”和社会化考试的推进,必将在中学的政治课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甚至会引起整个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其实,这种方式在成人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当然,这种信息技术在政治课中的应用,还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慕课资源的开发。

三、各种方式的整合应用

以上的信息技术方式,既有自身的特别指向性,也有交叉重叠性,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联合应用。但必须坚持适合、适时、适度、实际、实效的基本原则。

(1)适合原则。这是指所用的信息技术要适合教师的自身特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适合课程的内容要求。这个原则有两个基本的要求。首先,从别人那里和网络上“拿来”的课件、习题、试题等,毕竟是“别人”的,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结合师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要区分内容、对象等,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适时原则。这个原则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看,信息技术的最佳展示时机应该是学生学习兴趣淡化之时、思维抑制之时等,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从无序向有序发展。从教学内容与教育技术的切入关系看,只有教学内容与教育技术达到最佳对接、衔接、切入的时机,方可收到好效果。如突破难点时切入,阐释重点时切入,创设情境时切入,归纳总结前面内容时切入等,效果较为理想。

(3)适度原则。这个原则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数量要适中,不能变过去的“人灌”为“电灌”。二是速度要适当,播放的速度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否则,效果都不佳。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观、闻、思、说、写各项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三是不能用信息技术完全取代传统的黑板板书和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授。

(4)实际原则。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符合当时当地的情况。在农村,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个人电脑、没有移动终端设备,所以,中学政治课教师就应该更多地在课堂上使用PPT和传统教学手段,而QQ方式、MM方式、SMS方式就可能无法使用。在城市,基本上可以充分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但也要注意区分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而选择性地应用。

(5)实效原则。这个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信息技术只是教学手段,是为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而服务的。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直接目的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优的教育教学效果,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所以,各种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必须围绕这两个层次的目的而进行选择和组合。

以上五个基本原则,对包括中学政治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都是相同的要求。坚持了以上原则,就基本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四、结束语

上面十六种主要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和五个基本的应用原则,仅仅是笔者的初步概括,尚有不够详尽之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以及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方式也会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包括中学政治课教师在内的各级各类教师,都应该关注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努力掌握这些新技术,充分地、综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更好地去落实各自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和目标。同时,也在追寻新技术的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与学科教学实效的共同成长和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2):58-62.

篇9

中学教育;制度改革;人本培育模式

1.传统教育制度下的中学教育概况

传统的应试教育在认识和行为上存在着误区,它忽视学生的个人价值和创新能力往往还会抹煞个人偏好,走向中庸之道,忽视对人的独立、自主和人格力量的铸就,以升学率和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准,它剥夺了人的进取的主动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激情与能力,致使本应是聪慧之学的学科教学论为记诵之学。它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自身作用的发挥,特别是潜能的发挥,将知识掌握同情感发展割裂,将能力发展与人格培养割裂。

2.中学教育培养模式现状

经验式教学。大众教育培育模式下缺乏选择性庞大学生主体繁杂的教学与教育系统使得中学教育的生产力降低。中学阶段都是基础理论学习,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转化知识的能力。在中学生时代是最好的收集信息阶段,中学生不具备完整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也比较匮乏。

教学培养目标。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目标是取得高分,老师的目标是提高升学率。这样应试体制就有了它存在的土壤和条件,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3.中学教育制度的改革与人本培育模式分析

A.中学教育制度的改革

改革的核心。中学教育的改革的实质性是教材改革。中学教育的症结,第一在于标准化的教材,第二在于以一次性的中、高考作为教育的指挥棒。

改革的目标。中学教育制度的改革,从各方面来说还是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作为以后学习和生活的积累基础。既要减少中学生的负担,又要保证教育质量。采用各科不同的课堂评价模式,课堂评价全部围绕不同科目课堂评价模式展开,课堂结构的改革可以带来效果的转变。

改革的内容。教师工作安定性。教师流动热不断升温,结果造成了中学师资力量的极度欠缺。为了达到“全面引入竞争机制”的改革效果,教师聘任由起初的每隔三年一轮发展到了如今的一年一聘。聘任的频繁,也加重了教师的身心负担,加剧了教师的流动。

学生生源的稳定性。各学校之间学生相互流动现象并不普遍,当时学生的转学主要原因是家庭的搬迁或因父母工作地域变更而引起的。学生就近读书,取消籍贯、户口限制,降低学生的入学门槛。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报道称不少学校的日工作时(包括晚自习)在十几个小时以上。增加自主学习的时间,减少在校时间,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长期以来中学实行三年制循环教学程序,初、高中学生上三年成绩合格即可毕业,但这也并非定理。

收费机制的规范性。全国各地民办中学迅猛崛起,公办学校使得教育收费也越来越高。收费高涨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教育的需求,拉动了部分领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广大农村,经济并不发达,高额学费势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B.现行教育制度下人本培育模式分析

人本培育模式:以人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观念,应用于目前的学校管理,其目的就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等手段,有效地使用“人本体”资源,达到管理目的,它重视继承传统的人本理论,重视结合和发展现代人本理论。

以人为本教育。它突出培养人的主体性,倡导主体性教育,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个体之间以及主体与自身三重关系中的教育作用,彰显创造性在主体形成中的作用,营造一个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教育环境,努力寻找主观世界发展与认识客观世界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的统一。

实现师生的自身价值。如何促使教师重视体现自身价值的教学行为的设计和实践,从而形成自身教学行为的特色,实际上是激发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本”的主要途径。在评价过程中去掉分数制和升学率制,重视各方面成果的肯定。

可行性分析:教师能力及素质分析。具备以素质教育观为核心的观念素质,这是教师的灵魂。而一个人的能力有十种,即语言、数理逻辑、运动、空间认知、音乐、自然、自省、人际交往、生存、灵性与价值(思想)。具备以献身精神为主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师不但精神上具有先进的意识,而且在物质上也有所奉献。具备以精通教育科学为主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之外,还要知晓各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知识学习的需求。具备以创新能力为主的能力素质。教师是培育新一代人才的领路人,不但方向要正确,而且知识结构要超前,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来社会效益。

学生能力培养分析。培育合格人才,就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目标。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教师的管理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减少逆反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增强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可以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挥,在实践中锻炼了工作能力并提高了整体素质。

4.中学教育制度改革与人本培育模式展望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性化管理是必由之路,推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根本保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传统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尊重教师的尊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对学生的理解,缺乏对学习者人性的尊重。但是这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人的本质的自然性,忽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本培养模式主张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挥人的选择性和创造性是正确的,但认为这些心理特点都是天生的潜能,忽视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决定作用,学校在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对学生施加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其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必然产物。

篇10

[关键词]高中分层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

分层教学成为时下高中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它强调的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从而达到所有学生都得到提高的目的。

诚然,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尊重学生的差异,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意义是显然易见的。国内不少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作了许多研究,成果显著,对高中教学的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笔者以为,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中可能忽视了我国现阶段教育制度的设计,导致现有的研究似乎是在一定理想状态下进行的,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实行分层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感分层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实践中关于分层教学有许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反思之一:现行的教育制度设计是否适合推行分层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设计是以高考为核心的,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为改变这一现状,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先后出台了各种文件,旨在改变这一现状,但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关注的焦点问题是高考的成绩,在这一背景下,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高考这一无形的指挥棒而展开的。而高考的制度设计从根本上说就是用同一目标、同一标准、同一进度去要求全体学生的,显然这一要求与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是背道而弛的,因而在现行教育制度的设计下,高中学科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高中教学实践中要想推进分层教学模式,首先要对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进行革新,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可以考虑不同的高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考试要求,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实际选择不同要求的考试形式,从而真正让高中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反思之二: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是制约高中分层的教学的核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分层教学实践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分层是基础,处于核心地位,分层教学的其他环节是在学生分层基础之上才产生的。因此,学生分层标准是否客观、科学,直接影响着分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影响着整个分层教学的效果。

受我国现行教育设计的影响和我国高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一名学生,通行的做法是高一学生一入学,参加测试,按照考试成绩确认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但对于分层教学而言,如果教师依靠单纯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在不改变当前高中阶段教学班建制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应该采取隐形的分层方法,但这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隐性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原有基础、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潜力等具体情况基础上,在自己的心目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具体层级由教师自己掌握),分层结果只是教师自己掌握,不向任何人公布,仅作为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座位的编排、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然后进行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分层实施教学实践活动、分层实施评价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

反思之三: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考评机制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设计下,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评价的依据是针对每次考试的成绩,对学生的成绩在年级、班级内进行排位,以确定学生的优劣;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是按教师所教班级成绩的平均分进行排位,教师的排位甚至影响到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晋升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因此,在分层教学实践中,缺少科学而全面的考评机制又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之一。当前对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和教师的考核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评价尺度,这制约了分层教学的发展。